高校教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7:15: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教育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教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在高校体育教育以及终身体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终身体育意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

1学校体育及体育意识分析

1.1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对运动知识了解、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念,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一直以来学校体育学都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就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性质来看,它隶属于社会科学体系中教育科学的范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抽象教学的理论科学,也区别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体育学融合了二者的优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的科学。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施加计划性、组织性的影响,实现人才发展的综合培养。简而言之,体育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来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此不同的是,素质教育主要是依靠科学教育途径来实现对人能力潜力的挖掘和培养,提高人整体的素质水平。它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重在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以社会长远发展为大背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进步和发展。1.2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现实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应反映,它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感觉、思维及判断能力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基本认识。从学生的角度,其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根据对体育运动的判断和认识所采取的相应反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并采取认为正确的行动方式。在学生重复多次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实践和练习中就形成了固定化行为模式也就是体育习惯,它伴随并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包括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立足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习惯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一种固定化和自动化的反射,是长期培养、训练及积累的结果。因此,只有拥有了先进的体育意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但目前情况却是:受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家庭背景及体育基础、自身认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许多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仅仅重视智育教育,没有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体育意识淡薄,体育习惯的培养更是达不到相应标准反而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扭转局面,加快促进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

2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及培养学生终身意识的措施

体育运动如同开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是对人体机能的建造,工程建筑需要优质的施工材料,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运动设计及体育运动知识,而学校体育教育就是获得这些知识的基础作为终身体育锻炼培养的基础单位,学校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学校教育计划及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学生只有在真正地掌握了相应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体育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传授科学的健身内容以及方法。然而,在体育学习开展之前,必须要明确“健身”和“竞技”之间的区别。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身,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掌握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以及运动计划的制订,实现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公式表现为:“人体(学生身体基础)—自我锻炼(科学健身方法)—人体(学生身体得到增强)。”在一系列的反馈过程中,改善学生体制,挖掘学生潜力。2.1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融合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育发展的最终方向和目标就是终身体育,这种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观念是在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其根本目标是终身健身者的培养、全民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主要指的是在人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受到的身体锻炼以及各类形式体育教育活动的总和。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方式就是身体练习,通过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其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以及能力为核心目标,以计划性、组织性的教育活动为手段。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根本和核心,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其成长阶段培养其牢固的终身运动的意识,实现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已经由运动技能性体育教育转向健康教育性的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可以说这是学生素质健康发展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现阶段,学校要将学生体育基础能力以及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实现现代人的培养发展目标。2.2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以及习惯。对某件事物的兴趣是人们对其活动发展的积极表现,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样体育兴趣就是人们在不断地学习和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认识。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要发挥想象力,结合学生特点力求使得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并获得团队协作的满足感,与此同时使得学生在文化课以及专业课上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一个人在某领域的成功与其兴趣是离不开的,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1)要建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目标要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上,有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问题等这些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考虑,只有教师做到内心清晰学生才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2)教师还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手段,保证教学各位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教学场地的合理布局,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3)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价总结。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师,要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其热爱的运动项目,不以竞赛和成绩的提高为目标,关键在于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学习的真正意义,自觉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2.3高校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在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清晰地掌握学生的运动锻炼情况,明确学生现阶段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并对其成绩进行正确判断。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锻炼热情,帮助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运动目标。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制订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督促学生在每个运动阶段制订不同的运动目标。在结束阶段练习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科学检测,掌握学生锻炼情况,对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固定,需要改进的方面要指出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在完成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运动认识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多运动锻炼的认识水平,真正理解运动的意义、作用,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培养体育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运动兴趣,实现积极主动自觉地运动和学习。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讲授运动细节的相关知识,包括运动的次数、时间、强度以及动作自我纠正等,学生只有清楚如何正确锻炼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实现运动过程中身心健康的培养,建立坚实地运动基础。在硬件设施上,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地运动氛围,创造运动便捷条件,将课堂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们自觉性地课外实践,实现体育教育的终身化建设要求。2.4高校必须促使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4.1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做好学生表率工作,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需要明确教育学生之前要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思想层面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紧跟时代步伐,热爱本职工作,做到谦虚谨慎,认真对待每一项教育工作,关心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教育观念以及崇高的教育理想,加强知识水平的学习和锻炼。2.4.2教师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积极的人才观、师生观以及质量观和评价观,把握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感,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2.4.3积极改进教法,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大胆地实行教学方法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体育教学法。2.4.4随着电子互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化等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帮助自己更加了解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合的人权。只有教师不断地保持着对体育运动的极大兴趣,才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培养其终身运动意识形成。

查看全文

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发展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高校舞蹈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高校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力求寻找出好的解决方案,以便能够拓展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教学改革

舞蹈是运用肢体动作表达一种情感,高校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影响学生的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等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舞蹈也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高校的舞蹈教育也尝试在理论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同时高等院校舞蹈也承担着高校素质教育的责任。相比较而言我国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挥舞蹈教育的优势,立足于我国的教育现实情况和学生个体特征进行舞蹈教育。

一、高校舞蹈教育遵循的基本规律

(一)应当符合舞蹈的发展规律。舞蹈以肢体语言展现心灵,表达感情。中国舞蹈教育经历了不断发展、创新、提炼和升华,发展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舞蹈借着人体的组织和规律动作,配合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体现着人物内在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等因素,是创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提炼出来的,也体现着舞蹈创作者、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想象。舞蹈要配合有特定的道具、服饰、背景音乐等,展现独特的艺术形式。舞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个性化、时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和无数次的去粗取精,才如今天这般完善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学必须遵循舞蹈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代审美要求,这是学生学习舞蹈的精髓。

(二)应当符合教育规律。高校的舞蹈教育应该符合教育教学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才能发挥其作用和教育价值。在教育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对教学的过程把握,教师都应该在学校大的发展目标下,灵活设置教学。舞蹈首先是一种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教师要把握运动和人体的切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因材施教是我们提倡多年的目标,学生个体的学习是受到自身影响和外部因素影响,不同人的认知是不同,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个体特征,符合学生规律教学。

查看全文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探讨

【摘要】美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功能作用,必须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给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功能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内容与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其中对内含真善美的艺术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下国人的时尚,艺术教育被广泛地开展起来,艺术类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普通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学院),不少俊男俏女竞相“考艺”。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被高度重视,应该是从1996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开始的。此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2014年教育部又《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普通高校要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可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够。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与看法,以求引起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把握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就是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确定这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总的行动纲领,其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等。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统治集团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相同的统治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第一次明确了当时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总方向。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共同纲领》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全面简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又不断有不同的提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总的来说,虽然其内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都是紧紧围绕和回答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质(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美育”占据着“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这一教育方针,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因为要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与这四个基本素质相对应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比如说,“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是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人文知识、人文修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是以身体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美育”则是以美学知识教育和审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审美观及审美鉴赏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自觉。

二、正确看待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问题

查看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革新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利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开展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培养学生主体地位。本文以音乐理论教学为核心,阐述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高校艺术教育教学;音乐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近40年的改革实践发展期。目前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普及化大众化,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快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教育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体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理论学习效果,为学生今后实践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传统单向性知识传授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1]。研究型教学方法综合采用研讨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教材,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要求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主动研究,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知识。艺术理论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索求知,在各大高校已经掀起热潮。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确立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提出可行探究的主体内容,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教学中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殊性。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三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

2.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高校美术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美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紧张,对美术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在教学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培训资金上投入不多,导致学生实践教学分组率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二是美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美术教学改革必须紧跟形势。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只是在教学和工作中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甚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目前我国教育考试制度还是“严进宽出”,这就造成了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家长和考生面临高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有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选择美术或者音乐,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美术或音乐这类专业。另外,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艺术考生放宽上线分数,艺术生相对于普通考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种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忽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把美术专业课学好了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美术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理解,美术的创造力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只有绘画技巧而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人不是新形势下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术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训练,但是有些高校缺乏美术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4.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大多数高校把办学效益放在首位,单纯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生源的综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而且,受到社会功利性和浮夸之风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90后”学生的非主流思想的广泛存在,导致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追求另类和独特,忽略培养扎实的绘画功底,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高校美术教师很多时候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对学生的个人内涵、品德和思想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学风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如课堂上使用手机玩游戏、沉迷网络等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共性问题,高校和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查看全文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要想更好的满足时展要求,就需要高校对其教学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确保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而且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将会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以更好的提高其改革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教学是其核心工作,其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高校要想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型专业人才,就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时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坚持“人本教育观”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其目前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时展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变,并树立“人本教育观”,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更好的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以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定期为大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其次,在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开设相关的训练课程,以更好的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能力。最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增设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社会科学相关的课程,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中常见的问题和矛盾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逐渐形成奋发进取、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同时社会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使他们真正的对社会有所了解,使其毕业后可以更好的步入社会。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

查看全文

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思考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必然,也是地方高校破解改革发展困境的重要方向。地方高校必须围绕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这个初心,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环节,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基本职能,深刻体现教育公平价值取向。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地方高校;改革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同样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作为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高等教育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应用型转型、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成为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发展路径等方面与重点院校有着很大差异,“地方性”既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地方高校发展的潜在动力。结合地方性、彰显人民性,更加突出人民中心地位,既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必然,也是地方高校破解改革发展困境的重要方向。本文着重从根本任务、质量建设、服务职能、价值取向等维度,提出地方高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满足学生渴求、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线。教书育人,立德为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弄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解决“如何培养人”的方法论问题。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姓中”“姓社”“姓党”的基本原则要求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聚焦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上来、聚焦到党的执政兴邦上来,不断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人才培养,“德”是方向,“才”是保障。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必须着力提升学生能力素质,让他们在“新长征”路上能为、敢为、有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学理必然,也是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实现高校自身价值属性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服务面向、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质量标准体系明晰培养目标、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能力要求、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对焦社会需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环节

查看全文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与改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课程,旨在培养人才的创新素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尽快改革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途径,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改革;途径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相比于西方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多元化潮流背景中,我国应关注文化艺术的培养,促进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要求,学校应基于时代背景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旨在培养艺术创造、制作等专业人才,学校需要将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相融合,使学生在基础知识达标的情况下具有创新能力。近年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环境中,某些学习对学生的培养还停滞于依据专业理论与技术培养上,并未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只是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评判学生的优秀标准还停留在考勤、期末成绩等方面,忽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因此,某些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综合素养不高。(二)招生制度不科学。高校关注艺术设计人才招生力度,从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设计学院学生增长。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情况发现,多数院校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艺术课程,譬如美术、体育等,不关注文化课程的成绩,只是需要达标即可。在招生制度的影响下,某些高中成绩不佳的学生选择艺术课程,而忽略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导致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管理不当,应加强改革力度。(三)课程设置守旧。由于高校艺术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专业较强,同时必须具备实用性特征。就当前来看,高校课程设置具有滞后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不符合时展的理念。就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课程设置来看,某些教师运用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依据书本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不关注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此外,在当前艺术教育环境中,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包括:讲解知识不够具体,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丰富性;实例滞后,难以反映当今艺术形态等。人文化教学属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关键词,艺术教师必须落实到位,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四)理论实践联系少。结合时展,高校学生艺术设计课程理念应具备创新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改善不足之处。当前环境中,由于高校艺术课程实践较少。学生接触的实践活动多数停滞于学校,难以在社会上开展实际运用。譬如在视觉设计专业中,学生在企业中根据具体情况讲解设计活动,并非依照提前做好的PPT来完成;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学生基于学院内容能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理念,但是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学生设计的产品难以获得大众认可。某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而忽略了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途径

查看全文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被逐渐改变,其中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应用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是目前一种相对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校企合作视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基于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为此,笔者认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依据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下不断变化的社会趋势,从而使校企合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与价值。

二、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

(一)高校不重视校企合作办学视野下。思政课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变高校学生主要包括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些从中等职业院校晋升的学生,而他们在思想认知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因为所受的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模式、教学侧重点不同,普通的高中生可能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喜欢较为自由、形式多变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为此,在高校不重视校企合作办学视野下,思政课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变状态时使学生之间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有些学生乐于参加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而有的学生则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由于学生的个人原因都会影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序的实施,这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二)高校学生很难适应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目前应用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1]。然而在实际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很难适应当下校企合作视野下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让学生从原来单纯的校园生活一下子走入社会工作岗位上,让学生难以适应,同时在原来对实践要求不高转变成高要求,这些对学生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打击。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复杂化、人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使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无形的压力,甚至有的学生心理上出现恐惧,在当下激烈的企业竞争压力下无疑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一定伤害,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以及被学生所接受。(三)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显露出学生思想上的缺陷随着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不断深入,隐藏在教学方式中的问题也被逐渐显露出来,同时也直观的暴露出学生思想上认知上的缺陷。由于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虽然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以及实践环节的力度,但是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存在脱节关联的,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与时效性。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存在差异,也使得企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生没有一定社会经验与阅历时,在面对挫折情况时往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很难提高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顺利实施[2]。

查看全文

微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研究

一、“微时代”高校的新境况“微时代”

伴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及其表现形态日益增多,“微媒体”信息传播的流动性、即时性、碎片化等特点,为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带来了新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正迎接着挑战与机遇的碰撞。

(一)机遇

1.“微媒体”分享能力强大。微信的载体是WIFi,现在各公共场所均设有WIFi,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而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倾诉情感,与外界交流的首选渠道。高校教师可不再通过办公室谈话方式与学生交流,只要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就能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同样,学生如果想了解教师的思想和生活,也会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如果教师能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将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育实效性。2.“微媒体”无时空界限。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时空间隔,拉近了人们心灵距离。如今,指尖上的“微媒体”以其无时空界限特点,成为大众必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达到100%,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或微信,与教师互动交流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广泛交流讨论。教师将真实正确的信息及时通过“微媒体”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错误判断。3.“微媒体”缩短师生距离。大学时期正是学生青春敏感期形成的阶段,会同时遇到学习、生理和情感等困扰,而90后大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冲动,自尊感强,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虽然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大学生隐私性保护意愿强烈,不愿公开自己的隐私,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微博、微信以其交互式的即时远程信息交流,避免了师生间在某些问题处理上面对面的尴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方式,淡化教师中心地位,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民主和平等,通过互动式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大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热情。4.“微时代”为教育模式变革提供契机。如今高校教育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模式转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日渐兴起。微媒体为“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推广提供了交流平台,高校可通过网络技术、新媒体等教育手段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与教师互动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媒体实现交流讨论,实现教育多元化。

(二)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的者、接收者或中转人。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时代”的到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能够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恶意网站的存在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性,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危机较大。1.教育者主体地位动摇。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信息资源不平衡基础上,教师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能够传授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但“微时代”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传播途径多,不再受信息来源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主体地位产生动摇。2.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新媒体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由于“微时代”信息平台虚拟性特点,大学生每天面临各类大量的片段化信息,大学生因其社会经验欠缺而无法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向大学生传播负面信息,而90后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正是思想观念不成熟、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客观性、对事物判断易极端化,负面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高校教育者不能及时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性需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势必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3.弱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能充分印证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活动必须融入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4]。“微时代”环境下,新媒体技术往往使学生沉迷于网络,微信、微博成为大学生随时随地表达情感、进行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获得自由感,呈现“网络微社交”现象。而微信圈往往是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圈内人的,网络的虚拟性又使正在形成社交能力的大学生失去了社交体验机会,传统人际社交模式受到冲击。于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企业沟通存在障碍、离职率高等现象就不难解释。4.降低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如今,100%的大学生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而100%的学生都会把手机带入课堂却无人关机。上课中手机铃声响起屡禁不止,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躲在寝室上微博、微信,课堂出勤率少得可怜。“微时代”影响着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