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0 17:15:32

高校教育教学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

1学校体育及体育意识分析

1.1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对运动知识了解、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念,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一直以来学校体育学都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就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性质来看,它隶属于社会科学体系中教育科学的范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抽象教学的理论科学,也区别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体育学融合了二者的优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的科学。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施加计划性、组织性的影响,实现人才发展的综合培养。简而言之,体育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来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此不同的是,素质教育主要是依靠科学教育途径来实现对人能力潜力的挖掘和培养,提高人整体的素质水平。它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重在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以社会长远发展为大背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进步和发展。1.2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现实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应反映,它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感觉、思维及判断能力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基本认识。从学生的角度,其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根据对体育运动的判断和认识所采取的相应反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并采取认为正确的行动方式。在学生重复多次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实践和练习中就形成了固定化行为模式也就是体育习惯,它伴随并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包括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立足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习惯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一种固定化和自动化的反射,是长期培养、训练及积累的结果。因此,只有拥有了先进的体育意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但目前情况却是:受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家庭背景及体育基础、自身认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许多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仅仅重视智育教育,没有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体育意识淡薄,体育习惯的培养更是达不到相应标准反而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扭转局面,加快促进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

2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及培养学生终身意识的措施

体育运动如同开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是对人体机能的建造,工程建筑需要优质的施工材料,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运动设计及体育运动知识,而学校体育教育就是获得这些知识的基础作为终身体育锻炼培养的基础单位,学校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学校教育计划及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学生只有在真正地掌握了相应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体育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传授科学的健身内容以及方法。然而,在体育学习开展之前,必须要明确“健身”和“竞技”之间的区别。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身,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掌握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以及运动计划的制订,实现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公式表现为:“人体(学生身体基础)—自我锻炼(科学健身方法)—人体(学生身体得到增强)。”在一系列的反馈过程中,改善学生体制,挖掘学生潜力。2.1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融合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育发展的最终方向和目标就是终身体育,这种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观念是在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其根本目标是终身健身者的培养、全民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主要指的是在人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受到的身体锻炼以及各类形式体育教育活动的总和。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方式就是身体练习,通过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其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以及能力为核心目标,以计划性、组织性的教育活动为手段。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根本和核心,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其成长阶段培养其牢固的终身运动的意识,实现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已经由运动技能性体育教育转向健康教育性的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可以说这是学生素质健康发展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现阶段,学校要将学生体育基础能力以及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实现现代人的培养发展目标。2.2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以及习惯。对某件事物的兴趣是人们对其活动发展的积极表现,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样体育兴趣就是人们在不断地学习和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认识。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要发挥想象力,结合学生特点力求使得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并获得团队协作的满足感,与此同时使得学生在文化课以及专业课上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一个人在某领域的成功与其兴趣是离不开的,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1)要建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目标要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上,有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问题等这些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考虑,只有教师做到内心清晰学生才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2)教师还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手段,保证教学各位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教学场地的合理布局,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3)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价总结。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师,要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其热爱的运动项目,不以竞赛和成绩的提高为目标,关键在于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学习的真正意义,自觉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2.3高校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在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清晰地掌握学生的运动锻炼情况,明确学生现阶段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并对其成绩进行正确判断。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锻炼热情,帮助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运动目标。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制订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督促学生在每个运动阶段制订不同的运动目标。在结束阶段练习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科学检测,掌握学生锻炼情况,对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固定,需要改进的方面要指出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在完成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运动认识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多运动锻炼的认识水平,真正理解运动的意义、作用,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培养体育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运动兴趣,实现积极主动自觉地运动和学习。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讲授运动细节的相关知识,包括运动的次数、时间、强度以及动作自我纠正等,学生只有清楚如何正确锻炼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实现运动过程中身心健康的培养,建立坚实地运动基础。在硬件设施上,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地运动氛围,创造运动便捷条件,将课堂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们自觉性地课外实践,实现体育教育的终身化建设要求。2.4高校必须促使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4.1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做好学生表率工作,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需要明确教育学生之前要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思想层面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紧跟时代步伐,热爱本职工作,做到谦虚谨慎,认真对待每一项教育工作,关心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教育观念以及崇高的教育理想,加强知识水平的学习和锻炼。2.4.2教师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积极的人才观、师生观以及质量观和评价观,把握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感,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2.4.3积极改进教法,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大胆地实行教学方法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体育教学法。2.4.4随着电子互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化等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帮助自己更加了解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合的人权。只有教师不断地保持着对体育运动的极大兴趣,才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培养其终身运动意识形成。

3结语

在体育教学之中应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高校应当促使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习惯及体育教育需要融合终身体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予鹏.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191-192.

[2]杨继祥.把职业技能大赛融入常规教学,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50.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教学改革

舞蹈是运用肢体动作表达一种情感,高校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影响学生的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等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舞蹈也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高校的舞蹈教育也尝试在理论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同时高等院校舞蹈也承担着高校素质教育的责任。相比较而言我国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挥舞蹈教育的优势,立足于我国的教育现实情况和学生个体特征进行舞蹈教育。

一、高校舞蹈教育遵循的基本规律

(一)应当符合舞蹈的发展规律。舞蹈以肢体语言展现心灵,表达感情。中国舞蹈教育经历了不断发展、创新、提炼和升华,发展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舞蹈借着人体的组织和规律动作,配合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体现着人物内在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等因素,是创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提炼出来的,也体现着舞蹈创作者、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想象。舞蹈要配合有特定的道具、服饰、背景音乐等,展现独特的艺术形式。舞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个性化、时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和无数次的去粗取精,才如今天这般完善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学必须遵循舞蹈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代审美要求,这是学生学习舞蹈的精髓。

(二)应当符合教育规律。高校的舞蹈教育应该符合教育教学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才能发挥其作用和教育价值。在教育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对教学的过程把握,教师都应该在学校大的发展目标下,灵活设置教学。舞蹈首先是一种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教师要把握运动和人体的切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因材施教是我们提倡多年的目标,学生个体的学习是受到自身影响和外部因素影响,不同人的认知是不同,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个体特征,符合学生规律教学。

二、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和个性的群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教学在于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整体的舞蹈水平,然而在高校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高校舞蹈教育属于非专业普及性的教育。一般不是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多数以选修课程为设置。而高校舞蹈教育中,选修课的设置不完善。选修课的设置都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校如果选修舞蹈课程设置不当,就会让很多大学生失去学习舞蹈的机会。目前高校一般都很重视必修课的设置,很少关心选修课程的发展,甚至觉得可有可无。而学生需求多样,有的学生喜欢现代舞,有的喜欢民族舞,甚至有些女孩子喜欢芭蕾舞,而学校舞蹈种类设置单一,选择余地太小,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因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二)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选修课的完成主要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学分,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学生很多不是按照需要,而是凭借学分设置,或者跟风选择,如果好获得学分,就选择。根据教师的管理是严谨还是宽松,往往严谨的教师的课学生不愿意选择,喜欢选择宽松的学习。舞蹈教学同样遇到这样问题。高校舞蹈教学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情操,感受艺术美感,形成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目前学校缺少对于该类课程的管控,对于学生选修舞蹈课程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达不到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目标。

(三)高校舞蹈教师人才短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缺少专业教师人才的问题,高校舞蹈教师更是十分缺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很多程度上与教师的素质相关。一个高校能否长足的发展,也有赖于高质量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舞蹈教师与其它专业教师相比,更是缺少,由于高校待遇没有专业舞蹈机构待遇高,高校优秀的教学人才都流向社会其他相关机构;同时高校现有的教师学历低或者资质低,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年轻的教师,刚走出校园缺乏教学经验,理论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而很多老教师不懂得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陈旧,阻止了舞蹈教育教学发展。

(四)忽略人文理念的教育。舞蹈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是通过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是内心情感意识的反应,学生通过舞蹈教育,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舞蹈教学,并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教授和要求舞蹈姿势的整齐性,而要注重人文理念和情感的教育,而人文情感教育又正是舞蹈精髓所在,是影响舞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舞蹈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部分舞蹈理论被抛弃,而舞蹈技能却被很多大学生追逐,舞蹈活动能够增加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舞蹈理论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忽略人文情感教育,导致舞蹈教育只剩下了外壳和形式。

三、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完善

由于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完善高校舞蹈教育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人性化的课程设置。高校舞蹈课程设置本身就面对广泛的受教学生,要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流畅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学校应该在重视必修课发展之外,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管理,例如开设舞蹈赏析课程,加强学生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思维,优化知识结构。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做引导,多交流和讨论,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提供有声有景的学习资料,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也可以举办一些诸如舞蹈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热情。

(三)要提高高校舞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质量关键一环,要大量引进和培养舞蹈师资力量。而舞蹈的师资力量,最初都是来源于高校的专业舞蹈培养,所以在提高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从专业舞蹈人才抓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于现有的教师,应该加大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更新观念和知识水平。让走出去的教师能够开拓思维,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舞蹈艺术素质,最终才能为学生服务,为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做出贡献。

(四)加强实践活动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校舞蹈的深刻思想都在发展过程中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实践。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多接触社会,才能激发舞蹈创作灵感。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社会演出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开拓实践的途径,获得更多的舞蹈艺术体验,让学生增强审美经验和舞蹈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王军.开展舞蹈美育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2]冯百跃.舞蹈训练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欧建平.21世纪内地舞蹈教育的成绩、问题与借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2).

[4]吕艺生.舞蹈教育规范论[J].民族艺术研究,2000,(05).

[5]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功能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内容与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其中对内含真善美的艺术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下国人的时尚,艺术教育被广泛地开展起来,艺术类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普通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学院),不少俊男俏女竞相“考艺”。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被高度重视,应该是从1996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开始的。此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2014年教育部又《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普通高校要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可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够。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与看法,以求引起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把握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就是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确定这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总的行动纲领,其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等。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统治集团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相同的统治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第一次明确了当时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总方向。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共同纲领》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全面简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又不断有不同的提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总的来说,虽然其内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都是紧紧围绕和回答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质(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美育”占据着“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这一教育方针,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因为要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与这四个基本素质相对应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比如说,“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是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人文知识、人文修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是以身体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美育”则是以美学知识教育和审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审美观及审美鉴赏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自觉。

二、正确看待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问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文学、摄影、戏剧、电影、曲艺和新兴的电子游戏等。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来说,“艺术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专业艺术教育”,是指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活动,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专业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的教育。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就是从广义上讲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推进下,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为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教育部体卫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2016年4月曾透露,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方案》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80%的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正规的艺术课堂教学,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目前,我国已有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增进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及感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了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大类公共艺术课程,要求普通高校应把它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其中,设置有《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4类8门任意性选修课程,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限定性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明确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配备及其比例。从此以后,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有关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增加数千所,很多学校开设了很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艺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但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诸如艺术教育管理架构尚未理顺、考核评价机制欠缺,高素质的艺术师资短缺、教师所涉及的艺术领域也较狭窄,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课程设置取决于艺术教师的专业兴趣,学生艺术活动参与面小、选修课报不上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独特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和发挥艺术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努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深刻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所独具的功能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启蒙”、是“基础”的话,那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则是“自觉”、是“升华”,是发挥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这种独具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审美观念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性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艺术创作者经过理性选择与深邃加工,并融入其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基本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理解的形象,而不是对客观生活图景的随意照搬。在艺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析,就能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御各种落后的、腐朽的艺术思潮的影响。第二,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有效地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来源于对“美”的感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主宰着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艺术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渗透着他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他的爱憎褒贬与思想情感。在艺术教学中,经过学生审美认知及其复杂的思想活动,作品所体现生活中的美就能被发现、被感悟,从而获得对生命与人生意义的深切理解,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有效的熏陶。第三,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深厚的民族情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的根本精神纽带。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把握的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不仅以“情”动人,更以“美”感人。比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梅花形象,往往老干虬枝、凌寒傲霜,横斜逸出、迎春怒放,体现了一种老树新花、青春勃发的审美内涵;我国很多电影电视片和革命歌曲,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与品质。通过教学品味,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想象”和“创新”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所有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按照主体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合乎自己情感和目的的形象,蕴含着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比如说音乐,贝多芬曾经推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因为音乐是情感物化的形式和传递媒介,能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主体心灵,直接将艺术家的内在思想情感传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通过教学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李焕焕 单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R].教体艺[2014]1号.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R].教体艺厅[2006]3号.

[3]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R].教体[1996]5号.

[4]张筱丽,陈尚荣: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海.2005(06).

[5]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

[6]许珍芳: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J].黑河学刊.2009(02).

[7]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117-119.

[8]王宏玲: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理由与策略[J].成人教育.2003(10):30-31.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高校艺术教育教学;音乐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近40年的改革实践发展期。目前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普及化大众化,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快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教育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体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理论学习效果,为学生今后实践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传统单向性知识传授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1]。研究型教学方法综合采用研讨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教材,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要求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主动研究,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知识。艺术理论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探索求知,在各大高校已经掀起热潮。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确立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提出可行探究的主体内容,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校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仍存在很多弊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音乐教育缺乏创新型教学团队,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每个高校拥有的音乐资源配置差距较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学资源充足,教学团队实力强大,但大多数高校音乐资源匮乏,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当前部分高校音乐课程设置较少,大多数高校对音乐等艺术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学校对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很好的在课堂上厘清音乐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理论的深入学习研究。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强的科研能力及宽广的知识面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但目前众多高校教师教育观念较为落后,科研能力较为不足,教师的素质结构难以满足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应继续进行创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艺术音乐理论课程的日益成熟与发展,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也越来越严谨严密。从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学科学习中,课程由简到难逐步提升,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通过艺术概论、中西音乐史、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等多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储备较为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更好的拓展音乐才能。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及真正实现科学教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得到培养。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如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实践,在学习情境指导下,让学生基于自身兴趣选择自身的研究视角进行主动探究,有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完善知识技能。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中引入问题情景等具体教学方式,为调动多元化教学资源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高校音乐理论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满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完善的教学资源是决定教学实践成效的基础,单纯依靠教师水平教学效果得不到最大体现,通过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带领学生主动发掘教育资源优势,可以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组织实践能力,最大化丰富教学资源[2]。(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从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创造能力。音乐艺术注重实践与再创造的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识记,更加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环节对创造思维方式的培养,成为研究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等情景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指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求知,通过自身探索求得知识获得直接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自我价值,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讲求团队协作互助精神,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相对放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活跃思维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及师生平等甚至超越老师的意识。团队协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力推手,要求学生以研究共同目标为契合点,互帮互助探讨交流拓宽思路,最终实现团队成员知识共享,团队协作能力得以提升,研究任务高效完成的目标。

四、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明确的培养目标,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教学的良好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从教师到学生,从软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建设。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引导者,带动学生发挥自身最大优势,提升学习能力。(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选择教材内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科的发展,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针对性的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巧妙设置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训练多方面的能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具体实施者,需要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分组讨论形式开展教学,介绍课堂教学内容与讨论主题后,学生自由结合分组,陈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观点。[3]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可以促进艺术学科的发展,助推艺术改革进程。(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高校音乐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应该多举办音乐会、毕业晚会等活动,把音乐理论教育知识转化为音乐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在理论课中可以通过设问形式引入,在教学中侧重思路的引导,通过合理的形式引导,肯定重要的结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信心。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学习成果、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五、结语

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应注重教学互动,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兴趣,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同时应当不断注重加强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高校高质量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丽,兰海.试论研究型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2]冯阳.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教学是其核心工作,其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高校要想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型专业人才,就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时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坚持“人本教育观”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其目前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时展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变,并树立“人本教育观”,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更好的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以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定期为大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其次,在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开设相关的训练课程,以更好的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能力。最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增设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社会科学相关的课程,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中常见的问题和矛盾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逐渐形成奋发进取、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同时社会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使他们真正的对社会有所了解,使其毕业后可以更好的步入社会。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

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是确保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此时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各高校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为其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具体做好以下几点:1.积极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而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保障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开展国外考察、全国教学会议、专家座谈会、建立教学改革试点区域等政策来更好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2.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作为各大高校,大学章程的制定不仅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宪章,而且也是高校实现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保障,是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此时就需要高校领导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大学章程的建设与核准给予高度的重视,树立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明确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要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对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力度。3.重视对教学改革工作领导与统筹。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实施者,高校对教育教学改革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此时就需要高校领导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将其纳入到日常的领导与统筹工作之中,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各个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更好的提高其改革效果和质量。

三、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

1.建立教学奖励机制。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对现有的教学奖励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时就需要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教学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部级、省级、校级等申报工作,对于比赛获得好成绩的教师,高校需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经历,以更好的激发教师的积极性。2.重构教师考评机制。教师考评机制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就需要高校重构教师考评机制,通过教师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更好的提高教师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3.健全教学奖惩机制。科学、合理的教学奖惩机制,不仅可以实现对教师队伍结构的有效优化,提高教师教学队伍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可以通过“人本教育观”、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氛围、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效率和质量,更好的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晓慧.关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几点思考[J].科学导报,2015,18(9):90-91.

[2]张艳超.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翻转课堂视角[J].职教论坛,2016,4(21):155-156.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6

1.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教学中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殊性。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三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

2.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高校美术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美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紧张,对美术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在教学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培训资金上投入不多,导致学生实践教学分组率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二是美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美术教学改革必须紧跟形势。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只是在教学和工作中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甚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目前我国教育考试制度还是“严进宽出”,这就造成了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家长和考生面临高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有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选择美术或者音乐,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美术或音乐这类专业。另外,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艺术考生放宽上线分数,艺术生相对于普通考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种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忽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把美术专业课学好了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美术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理解,美术的创造力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只有绘画技巧而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人不是新形势下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术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训练,但是有些高校缺乏美术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4.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大多数高校把办学效益放在首位,单纯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生源的综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而且,受到社会功利性和浮夸之风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90后”学生的非主流思想的广泛存在,导致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追求另类和独特,忽略培养扎实的绘画功底,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高校美术教师很多时候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对学生的个人内涵、品德和思想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学风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如课堂上使用手机玩游戏、沉迷网络等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共性问题,高校和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在完善人格、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同样需要在教育发展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一是教学思想的改革。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思想的改革要求师生首先要共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美术家,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的“美术匠”。如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先让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学生能熟练搭配色彩后再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高校在确定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邀请行业、企业的技师和工程师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学生授课或者做学术讲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要想提高美术学生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国内外研修和项目支撑,培养国内知名的美术专业领军人物;二是通过选送美术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轮训、实训和顶岗,提高教师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实施校外美术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校内专任美术教师“结对子”,兼职教师全程参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以上三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使美术教师成为具备深厚艺术知识底蕴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并使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华。

3.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一是高校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美术专业基本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学校设计的课时量是有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决不能泛泛而讲,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因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4.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专业学生由于从小就侧重艺术理论和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学习,导致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不好。但是,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感受领会高雅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寓意,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因此,高校在做好美术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重点加强学生文化国学等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启迪、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想象力,这是教师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

三、结束语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改革;途径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相比于西方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多元化潮流背景中,我国应关注文化艺术的培养,促进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要求,学校应基于时代背景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旨在培养艺术创造、制作等专业人才,学校需要将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相融合,使学生在基础知识达标的情况下具有创新能力。近年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环境中,某些学习对学生的培养还停滞于依据专业理论与技术培养上,并未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只是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评判学生的优秀标准还停留在考勤、期末成绩等方面,忽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因此,某些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综合素养不高。(二)招生制度不科学。高校关注艺术设计人才招生力度,从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设计学院学生增长。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情况发现,多数院校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艺术课程,譬如美术、体育等,不关注文化课程的成绩,只是需要达标即可。在招生制度的影响下,某些高中成绩不佳的学生选择艺术课程,而忽略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导致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管理不当,应加强改革力度。(三)课程设置守旧。由于高校艺术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专业较强,同时必须具备实用性特征。就当前来看,高校课程设置具有滞后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不符合时展的理念。就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课程设置来看,某些教师运用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依据书本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不关注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此外,在当前艺术教育环境中,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包括:讲解知识不够具体,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丰富性;实例滞后,难以反映当今艺术形态等。人文化教学属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关键词,艺术教师必须落实到位,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四)理论实践联系少。结合时展,高校学生艺术设计课程理念应具备创新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改善不足之处。当前环境中,由于高校艺术课程实践较少。学生接触的实践活动多数停滞于学校,难以在社会上开展实际运用。譬如在视觉设计专业中,学生在企业中根据具体情况讲解设计活动,并非依照提前做好的PPT来完成;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学生基于学院内容能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理念,但是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学生设计的产品难以获得大众认可。某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而忽略了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途径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旨在培养艺术高素质人才,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意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艺术设计学生的考核并非依据考试成绩、课堂考勤、问题回答率,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实际专业运营能力。当前,由于艺术设计扩招力度较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竞争压力增大。高校需要依照当地的艺术特色开展专业教学活动。艺术教学活动源于生活,艺术课程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改善课程资源观念,与学生共同关注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物事件都有开发转换利用成“艺术”的价值,教师可以将其纳入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学习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势。艺术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重要的文本资源,但是教师并非完全接受教学资源,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教师捕捉“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教学期间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教学资源,动态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并非机械式的记忆,课本作为一种实用工具,教师应以其为依据采用合作探究等模式,使艺术课堂丰富多元。在教学期间应创设良好的平台来产生课堂生成性资源,随后对其进行优化整合与升华。基于特色内容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凸显艺术课程中的人文元素。(二)规范招生模式。艺术设计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艺术设计教育在当前高校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高校改革力度的提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艺术设计涵盖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而言,学校不能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且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综合成绩。在招生期间,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专业课成绩,基于科学的比例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就学生的设计方案制作和思维能力开展专业测试活动。政府部门还需考核招收艺术设计的高校,确保其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符合国家审批,对于没有通过的学校必须给予说明,这些学校需要尽快改善办学教学条件,为艺术学生的学习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三)提升教学能力。当前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发展能力的人才需求较大,因此,高校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水平,尽快完善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设计。学校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开展对应的教学设计活动。大一的学生应重视理论基础,大二年级的学生关注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大三、大四的学生应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满足艺术设计的技巧与设计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新教学模式。定期开展艺术设计大赛,使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中进行创造,培养其艺术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多本经典艺术书籍,对学生的个人生活有很多启发,引导学生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结合时代背景,使其对问题的思考更加细致,比如,社会制度的影响力包括官职现象、阶层分类、经济措施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互联网时代下,虽然学生可以轻易得到艺术课程的课后习题答案,但不应过于拘泥于互联网答案本身,而忽略了个人思考。很多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期间,并未理解内容真谛,随着教师的引导,阅历可以随之丰富,使学生愈发意识到千百年来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文化是精髓。这也是将核心素养融入艺术设计课程中,给予当代高校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四)加强理论实践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下,社会加大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力度,高校在开展艺术设计期间,应关注创新型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期间,高校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而不注重学生的实践力度,因此加强理论实践的联系能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高校领导与教学老师应定期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可以参与企业活动,培养学生对于时展的敏锐力度。高校应该创设学生实习基地,创设学生实践学习基地,给予学生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由老师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点。学校还应加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力度,包括专业人才、资金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够有更多学习艺术课程的条件。在艺术课程教学期间,案例对教学内容有重要意义,形象生动的案例能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枯燥无味的案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艺术教师应多引入丰富的教学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在授课期间不能由于生活化教学目标来机械使用案例,而是应坚持时代性、创新性、易懂性来引入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案例使用上不能过于教条生硬,而是应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融入课堂的良好机会,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收获更多知识。通常情况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探究式、互动式与情景式,这些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空间,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认真学习。(五)提高专业师资水平。艺术教师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创新理念,提升综合素质。在艺术教学上,不仅应定期学习理论知识,教师也应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改善教学观念,艺术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艺术课程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动交流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力;教师应提升教学资源优化整理的能力,教学素材源于生活,能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教师要改善照本宣科的态度,在教学期间寻找理论知识与教学资源的契合点。当前环境下,教材也随之更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更广泛。艺术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潮流,结合教材变化、学生的身心特征开展生活化教学。艺术教师应加大学习量,拓展知识范畴,完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综合素养。艺术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多元化的,判断学生的优秀程度难以用成绩来量化。艺术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三观构建与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将评价主体多元化落实到位,同时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还可以让同学、家长、学生自己来做出对应的评价。学生不仅要评价最终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涉及到学习动态变化、课堂参与情况、学以致用能力等。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而言,教师应完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促进艺术课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13):82-83+105.

[2]何静.关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大众文艺,2016,(15).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地方高校;改革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同样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作为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高等教育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应用型转型、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成为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发展路径等方面与重点院校有着很大差异,“地方性”既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地方高校发展的潜在动力。结合地方性、彰显人民性,更加突出人民中心地位,既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必然,也是地方高校破解改革发展困境的重要方向。本文着重从根本任务、质量建设、服务职能、价值取向等维度,提出地方高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满足学生渴求、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线。教书育人,立德为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弄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解决“如何培养人”的方法论问题。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姓中”“姓社”“姓党”的基本原则要求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聚焦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上来、聚焦到党的执政兴邦上来,不断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人才培养,“德”是方向,“才”是保障。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必须着力提升学生能力素质,让他们在“新长征”路上能为、敢为、有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学理必然,也是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实现高校自身价值属性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服务面向、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质量标准体系明晰培养目标、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能力要求、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对焦社会需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环节

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先后召开,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成为社会共识。提升本科教育水平,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质量这个关键环节。一是完善各类教学标准,确保评价标准“准确性”。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础,有了标准才能有遵循的尺子、衡量的准绳和监管的刻度。在标准建设中,涉及对事前(教学目标)、事中(教学过程)、事后(教学评价)三个环节的分类把控和精准对焦。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类型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的学校专业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各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明确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条件要求,细化培养步骤,推动教育过程从“隐性”向“显性”转化,将目标效果的“定性”与“定量”结合,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考。二是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设计,突出教学过程“有效性”。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落脚点,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渠道。课堂质量和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也一再提出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建设“金课”淘汰“水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必须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改革实践着手,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管理策略、课堂教学评价及培养机制、质量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教学研究和机制体制改革;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和智慧教学工具,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建设高效课堂;以目标牵引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强化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考核,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健全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三是畅通质量监控渠道,强化信息反馈“能动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持续改进要求不断完善学生学习过程检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课堂教学监控,及时收集课堂信息并反馈至教师或相关教学部门,帮助教师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最终形成教-学-教的闭环结构。它强调教学信息的“能动性”及其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反作用”。要利用学生信息员、现代信息技术、实时教学测评、听评课等手段,建立全面信息反馈渠道。同时应结合课堂教学与课程教学,建立长短期两个层面的持续改进机制:一方面通过课堂的实时监督和测评,直接与授课教师、教学工作支持部门等协调沟通,及时完成课堂教学改进,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总体监督及效果评价,获取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围绕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及时完善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基本职能

尽管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多重使命,但归根结底,高校所有活动均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差异明显。地域特征、学校实力和办学水平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和重心必须下移,要更加注重地方和行业的需求。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部署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行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地方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按照国家整体战略布局和区域社会发展要求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库作用,在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文化引领方面加大服务贡献力度,实现教育成果人民共享。一是立足教育功能,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切度和满意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作为特殊环节,在“输出”和“输入”两个端口都应当充分考虑人民需求和社会需要。“输出”即向社会提供培养后的高素质人才;“输入”即生源吸纳,包括全日制招生和继续教育。一方面,应坚持产出导向,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特色中明确办学服务定位,建立专业调整机制,完善校地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及定向生培养体系,将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培养要求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为地方发展提供充足优质人才;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应承当更多社会责任。可以结合精准扶贫进行教育帮扶,在招生方面对建档立卡、“老少边山穷”地区等特定生源给予更多政策倾向,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学历提升计划、国培计划、岗前培训等继续教育活动,促进个人能力提升,满足社会更高需求。二是依托人才优势,加强教研活动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作为区域人才高地与科技高地,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加强对地方的帮助指导,强化教研活动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要结合地方发展需求进行科研攻关,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科研项目、社会调查、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凸显科技推动力。根据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和区域要求,派驻技术特派员、第一书记,加强对地方发展的技术指导;开展“三下乡”及各类志愿活动,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决策咨询,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深入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积极推进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传播。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深刻体现教育公平价值取向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既关系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也关系到人心向背和民众福祉。当前,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教育差距依然很大。地方高校往往是满足区域高等教育需求、解决区域基础人才缺口的主体。但相比重点院校,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地域区位、资金投入、办学设施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优质师资缺口较大,人才流失严重,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较低。人民日益提高的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足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更好更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就必须切实践行共享理念,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深刻展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下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加强优质资源引进和共享。一是平台引进,通过引入高水平精品在线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20年,为保障“停课不停学”,教育部组织二十余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学习方案,2.4万余门优质在线课程面向广大地方院校学生免费开放。全国两亿多人次的大学生同时在线学习,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首次。在线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教育的传统形态,它对高等教育的改变是历史性和革命性的。更为重要的是数千万计地方高校学生享受到了难得的高水平课程学习,得到了与发达地区、重点院校同样的学习机会,这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推进作用是巨大的。但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让这种特殊之举变成常态化的资源共享还有待解决。二是实施校际学分互认。要不断深化校校合作育人、合作办学,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积极开展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高水平大学优质资源的需求;同时,大力推动学分制改革,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为学分互认建立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解决既“有”则“享”的问题,即当拥有优质资源时怎样保证学生切实能够享有并充分利用资源。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是制约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重点院校或发达地区院校有着强大的经济支撑,无论是学校资源建设还是学生家庭经济基础都相对更能提供或更容易享有更好更优的教育资源。而地方院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院校,本身办学经费有限,且大部分生源来自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经济上的巨大差距也实际上阻碍了教育资源的正常延展。这就要求高校或地方更加注重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减轻不公平的心理观感和实际影响。要在完善奖助学金体系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加大资助力度、宽度,实施大数据精准识别,确保资助有效性。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线学习效果评价、教学监控与质量保障等体系,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发挥优势作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9

伴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及其表现形态日益增多,“微媒体”信息传播的流动性、即时性、碎片化等特点,为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带来了新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正迎接着挑战与机遇的碰撞。

(一)机遇

1.“微媒体”分享能力强大。微信的载体是WIFi,现在各公共场所均设有WIFi,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而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倾诉情感,与外界交流的首选渠道。高校教师可不再通过办公室谈话方式与学生交流,只要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就能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同样,学生如果想了解教师的思想和生活,也会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如果教师能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将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育实效性。2.“微媒体”无时空界限。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时空间隔,拉近了人们心灵距离。如今,指尖上的“微媒体”以其无时空界限特点,成为大众必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达到100%,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或微信,与教师互动交流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广泛交流讨论。教师将真实正确的信息及时通过“微媒体”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错误判断。3.“微媒体”缩短师生距离。大学时期正是学生青春敏感期形成的阶段,会同时遇到学习、生理和情感等困扰,而90后大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冲动,自尊感强,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虽然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大学生隐私性保护意愿强烈,不愿公开自己的隐私,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微博、微信以其交互式的即时远程信息交流,避免了师生间在某些问题处理上面对面的尴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方式,淡化教师中心地位,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民主和平等,通过互动式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大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热情。4.“微时代”为教育模式变革提供契机。如今高校教育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模式转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日渐兴起。微媒体为“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推广提供了交流平台,高校可通过网络技术、新媒体等教育手段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与教师互动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媒体实现交流讨论,实现教育多元化。

(二)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的者、接收者或中转人。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时代”的到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能够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恶意网站的存在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性,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危机较大。1.教育者主体地位动摇。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信息资源不平衡基础上,教师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能够传授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但“微时代”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传播途径多,不再受信息来源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主体地位产生动摇。2.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新媒体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由于“微时代”信息平台虚拟性特点,大学生每天面临各类大量的片段化信息,大学生因其社会经验欠缺而无法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向大学生传播负面信息,而90后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正是思想观念不成熟、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客观性、对事物判断易极端化,负面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高校教育者不能及时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性需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势必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3.弱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能充分印证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活动必须融入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4]。“微时代”环境下,新媒体技术往往使学生沉迷于网络,微信、微博成为大学生随时随地表达情感、进行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获得自由感,呈现“网络微社交”现象。而微信圈往往是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圈内人的,网络的虚拟性又使正在形成社交能力的大学生失去了社交体验机会,传统人际社交模式受到冲击。于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企业沟通存在障碍、离职率高等现象就不难解释。4.降低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如今,100%的大学生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而100%的学生都会把手机带入课堂却无人关机。上课中手机铃声响起屡禁不止,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躲在寝室上微博、微信,课堂出勤率少得可怜。“微时代”影响着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微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微”研究

“微时代”是一次新的信息革命,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家园,大学生已经成为“微时代”的主力军。他们既是“微时代”发展的引领者,也是“微时代”的忠诚守候者,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必然伴随“微时代”的到来不断进行革新,“微教育”“微教学”“微管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亟待研究探讨的任务。

(一)“微教育”

“微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微时间内,依托“微”载体(微博、微信、微视频等),通过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随时随地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微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微”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传播载体。“微教育”载体是微博、微信、微视等,相比传统的课堂教育只能在固定时间开展,“微教育”针对性强,群体性强,影响范围广。二是教育内容。与传统的规模化、系统化的教育相比,“微教育”的内容规模微小,一段视频、社会上一个热点事件、一幅图片的研讨,都能成为“微教育”内容,如今的“微课”、“MOOCs”就是微教育的具体体现,针对的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学生通过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缩短学习时间。三是教学效果。“微”是万事万物的起点,是不可忽视的变量。教育者发出微信息,通过微媒体以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传播到众多微主体,“微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微小”的,但形成“微力量”后就可以左右时局,点滴渗透、积少成多,表现为防微杜渐、润物无声,决定成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效果。

(二)“微教学”

包含教学组织、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形态的教学模式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灌输知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微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发生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媒体由教师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探究工具。目前,国内外的“微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微格教学”1963年在美国诞生,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最初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师范生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具有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少、授课时间短、反馈及时的特点。如今,“微格教学”已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片断,将教学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通过微型课堂的形式有针对性传授学生需要的专项知识和技能[4]。二是“慕课”(MOOCs)。“慕课”的诞生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可汗学院在免费教育网站上了5000多个教学视频,每段视频时长10分钟左右,视频的教学内容系列化,并可在线练习和解答受教育者遇到的问题,每月学生登录的数量达到1000万。如今,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慕课”,在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中穿插小问题,受教育者可以在线解答,利用“微媒体”进行交流讨论。如今,“慕课”已被广泛运用于高校教育教学中[5]。三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将课堂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突破了师生间的教育关系,学生通过观看5-7分钟特定问题视频(教学视频上不出现教师,只有画面和声音)掌握专项技能,教师起到辅导作用。每段视频有4-5个小问题,学生如果对问题解答不清,可再次观看视频或通过微媒体交流探讨。对于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通过云平台进行统计汇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四是“微课”。微课是基于网络运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受时空限制,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在10分钟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融课程、教学视频、教学资源于一体,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

(三)“微管理”

新浪微博2009年8月在中国诞生;2011年10月微博用户总量达到2.498亿;2013年10月,微信用户总量突破6亿。三年时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微博大国。截至2013年8月,新浪微博大学生用户达到3000万,高校日使用微博用户达到1000万,以使用微信、微博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渠道[6]。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微时代”的“微工具”、“微媒体”,了解学生、管理学生和积极引导学生,必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育管理者不能把“微媒体”看成洪水猛兽,应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微工具”“微媒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把“微工具”“微媒体”作为解决问题的载体,把更多信息(国家政策、就业信息)分享在“微媒体”上,并进行讨论和解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微招聘”“微简历”“微求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通过“微媒体”提升教育管理成效。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个性突出,从心理上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教育管理者可通过“微媒体”与其互动,让学生知道教师关注他们,赞赏他们,无形中树立了学生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提升了教育管理成效。最后,创新教育管理手段。教育管理者可通过“微工具”“微媒体”将班级的管理信息、通知公告、工作情况晒单,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三方交流平台,全程监控、及时沟通、保持联系,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思想及时点评纠正,对于学生的成绩及时肯定和鞭策,利用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网络形象的特点,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微时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大势所趋,“微工具”“微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顺应大学生需求,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地使用好“微工具”“微媒体”,创新“微教育”“微教学”“微管理”,必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为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许静静 王华容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焕英.“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孙林雪,蔡培,厉东伟,刘莉.“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路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

[3]卫珍妮.“微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4).

[4]张宪林,方立琴.对“微时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4,(4).

高校教育教学范文篇10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近几年较多,左军(2017)认为双创时代,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要求,建设资源共享、竞赛实践、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性为目的,打造优质的教师团队,构建实践育人基地、政府、社会“三方融合”的保障体系,并最终形成“学生勇于创新、学校鼓励创新、国家扶持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2]。许春华(2015)提出立足于高校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通过推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实现路径,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3]。赵中华(2018)认为应该进一步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让各专业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有据可依[4]。综上所述,研究创新创业背景下的这几篇文章都是从实践环境、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科研生产、制度建设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方面。理论知识终究要和实践相结合,教师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服务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2.创新创业的背景要求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上课仅仅讲述课本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求。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强校、兴校的必然要求。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之下,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小同其他高校的差距,这也是必须要走的创新改革之路。3.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民族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科研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又可以为师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提高论文质量,为学校储备优秀的科研人才。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1.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的目的不在创新,而在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是其真正所在。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分层次、有目标、分阶段的创新性的思维引导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才能真正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2.建立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健全和完善专业培养机制,让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最前沿,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亟须的、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完善的方向。另一方面,专业培养应该与创新创业教育相挂钩,只停留在书本上、课节少、动手环节少、专业不细化的大班课等问题都是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很重要,而这个能力归根到底是硬件和软件的操作平台,因此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都要进行,运用设备和软件平台是教师和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4.教学科研生产与创新创业实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才缺乏、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较少等原因使得该地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相对不足。所以只有重视人才引进、培养本校优秀人才、对教师教学科研生产实行激励机制,职称与科研能力和工资水平相挂钩,积极搭建并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教师和学生多去了解不同的企业、实践不同的岗位,才能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5.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密不可分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5]。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加以引导,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必要时给予技术支持,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要对社会发展有益。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为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正在探索可行途径。1.建设符合学生实践教学计划要求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把校外基地的功能从学生实习实训推广到学生科研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办学基地、就业基地的四合一定位。把实习实训掌握的第一手案例、资料融入平时的课程讲授,获取优秀的课程资源,建立实践教学的案例库,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把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课堂、校内实验室等共同组成完整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可以利用共建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行包括观摩学习、课程实践、职业技能培训、师生科研和毕业实习五个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其中,观摩学习、课程实践在基地进行,与课程紧密衔接;职业技能培训地点主要在校内,由基地派出兼具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阅历的行业协会专家授课;师生科研环节贯穿学习和实践的始终,引导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侧重相关问题,探索对策措施。3.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兼顾校内、校外教师队伍建设,在校内教师“走出去”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引进来”上,通过社会导师制度建设合理的师资队伍,聘请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6];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知行合一、文武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4.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的各种专业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参加各种综合技能竞赛、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协助等能力。当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掌握职业技术和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还应该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劳动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Z].2016-05-12.

[2]蒋辉,欧阳胜.基于“双创”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7,(01).

[3]左军,于钦明,陈卓.“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8).

[4]许春华.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福州大学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

[5]赵中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改进研究[J].时代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