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4 17:17:34

非遗文化知识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保护与传承;坡芽歌书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非遗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步恶化,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式,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如何保护和继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呢?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传承是当下最佳的、最有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而中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中小学校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重大责任。

一、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背景

2006年,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发现了《坡芽歌书》。坡芽村位于云南与广西交界处右江上游,这个村子居住着55户壮族人家,村中的房舍都是干栏式的建筑。在村民农凤妹的家中,存放着一块宽约一英尺,长余二尺的白土布,它绘有81个物象符号,如月亮、星星、树木、稻叶、犁、斧子、和鸟等。白土布上的每一个图案都代表着一首固定的民歌,每一个图案的功能相当于一首歌的标题,共记录有歌曲81首,均为壮族情歌。《坡芽歌书》整首歌集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年轻女人从相遇、认识、坠入爱河、一起变老的情感过程。《坡芽歌书》在村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些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

二、非遗在中小学保护传承的传承现状

(一)政府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2014年12月12日,富宁县文化局了多措并举做好《坡芽歌书》保护传承工作,面向社会举办《坡芽歌书》传承培训班,进一步深入开展《坡芽歌书》进校园、进村社、进机关等,从而形成社会关注和支持。但到目前为止,富宁县只有坡芽村一个传习馆。在富宁一中只有“五四”文艺晚会,《坡芽歌书》合唱团才进行一次演唱。富宁县有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剥隘镇坡芽村的《坡芽歌书》、板仑乡龙迈村的彝族铜鼓舞、归朝镇孟村村的壮剧。但从富宁第一中学、新华中学、板仑中学等中小学校的调查来看,只有《坡芽歌书》走进过中小学校园,但是大多数人也只是知道《坡芽歌书》,并没有学生会唱,更不用说了解。(二)音乐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在新课程改革下,学校虽然重视音乐教学,但更加注重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程,为了保证学生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中的学习效率,音乐课往往被安排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期。例如,在课间操和体育课之后,在文华中学实习期间,本人所教的班级有两个班的音乐课被安排在体育课之后,上音乐课时,很多人都迟到,在课上也都趴在桌子上睡觉,这种不合理的安排直接导致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短,教学效率低。并且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教师教不完,学生学不够,几乎下节课学生就会把上节课的内容忘记,这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在南诏镇文华中学实习期间,曾对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每个年级选出来两个班级来进行抽查,让每位学生写出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爵士音乐,古风音乐,民谣歌曲,说唱等流行音乐,只有少部分同学喜欢戏曲或是民歌。但经过富宁几所中小学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还是支持的,支持《坡芽歌书》进校园的学生高达百分之百。很多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非物质文化,只是因为没教师教,而民歌太多是口头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一定困难。

三、非遗在中小学保护传承的措施及方法

(一)开设非遗文化教育课及营造非遗文化校园。政府和学校应支持在中小学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将代表性项目作为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开设非遗课程、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办传习班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学校可以组织建设非遗文化校园,营造非遗文化校园。包括设立非遗宣传板、文化墙、黑板报、展板、校园广播、课间音乐、校报等都可以相应地利用起来,通过这些设施,我们可以为非遗宣传提供一窗口。富宁县政府及学校可以把《坡芽歌书》融入全县中小学活动,通过黑板报、校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坡芽歌书》,每次音乐课和活动课前10分钟教学生一起唱《坡芽歌书》,把《坡芽歌书》的部分歌曲编成舞蹈,在学校课间操的时候带着学生一起跳。在非遗文化校园的构建下,将非遗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滋养他们的民族情感,同学们对民族文化会更加有兴趣。(二)组织非遗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民间艺术节、展览、民族民间游戏等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保护。以及非遗的继承。此外,学校还应开展非遗产活动周、文化遗产日等非遗产宣传活动。中小学可以抓住机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进行非遗实践活动时,可以与当地民俗相结合,根据当地的民俗节日、传统节日和民间庆祝活动。“三月三”和“陇端节”是壮族比较重大的节日,学生可以根据壮族的风俗习惯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壮族五色糯米饭,了解五色糯米饭的文化起源;寻找民间艺人学唱壮族民歌、《坡芽歌书》等,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壮族的民族文化、民歌,再现非遗文化的民俗内涵,加强学生对壮族非遗文化感受和体验当地非遗文化的特色。(三)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非遗继承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只有在原有的地方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近年来,文化部和教育部一直在推进“非遗产园区”,鼓励代表性继承人进入校园,开展非遗保护教育活动。富宁县中小学校可邀请《坡芽歌书》非遗继承人农凤妹到校园授课,通过《坡芽歌书》合唱音乐会、《坡芽歌书》现场表演教学等灵活形式,宣传壮族《坡芽歌书》,让学生在这些学习中,了解富宁壮族坡芽文化,提升文化知识素养,从而感受到壮族《坡芽歌书》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自2005年3月国务院相关文件以来,全国中小学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和实践活动,但在具体实施和运行中缺乏经验,许多中小学仍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学生对非遗的理解参差不齐。中小学要利用自身优势,从区域文化、非遗产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非遗产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确保学生对非遗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非遗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艺.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J].新校园,2015,03.

[2]冯丽荣.云南“坡芽歌书”的文化底蕴[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3]娄丁方.简析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传承现状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6,13.

[4]刘绍明.在中小学如何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J].青年与社会,2014,16.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以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为依托,组织课程开发团队,按照沿茶产业链延伸涉及的茶业相关领域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并有机融入非遗资源,实现茶文化课程的系统化、系列化,为茶文化教学与传播提供保障。(一)组建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团队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涉及沿茶产业链方面的种植、加工、展示、包装、环境设计等各个领域,为确保各个领域的课程能有机呈现,把握资源库各课程资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系统性与传承性的要求,项目主持单位采用柔性聘请、专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由全国茶叶学科组专家、茶业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茶艺高手以及部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团队。并根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教学、推广的不同需要,成立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团队、非遗茶制作技艺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团队、创新创业资源开发团队、茶文化思政微课程团队、中华茶文化传播等六大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质量。通过不断挖掘茶业各行各业大师融入课程建设团队,使传统的大师个体、孤立、封闭的传承活动成为团队、合作、开放的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资源库课程在民族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教育性”的结合,推动了民族技艺传承模式改革。(二)基于“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目标,规划“五库、一馆、二中心”的资源结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为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从课程资源上既要有茶叶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资源库在专业层面的定位。又要有非遗以民俗层面的茶技、茶艺研究和展示,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要对接职业技能证书的改革,服务于在校学生和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的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提升,推动茶技艺文化、茶事活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茶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规划了“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架构。1.五库: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资源的主体。茶业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包括茶树栽培与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两个专业的专业建设内容(包含行业发展、专业调研、名企文化、专业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技能竞赛等)、课程体系、培养方案、1+X证书标准、课程标准等,并建立两个专业对应的核心课程网络资源。专业课程建设紧贴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按照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茶叶+”理念,重构课程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茶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资源库:一方面,从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技艺中选取绿茶、白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等具有代表性的六大茶类项目,从茶文化和科普的角度,开发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建设16个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叶加工技艺的项目化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历史(非遗传承人叙说历史)、传承人物、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层面,制作技术(非遗传承人传授制作技艺)、展示艺术的技艺技能层面,著名企业、营销创业的创业创新层面等三个层面15个典型茶文化非遗项目进行资源重构,使非遗课程资源构建成为专业课程。以茶叶为例,包括了茶人、茶史、茶事、茶语、茶技、茶艺、茶品、茶企等8个方面的知识技能点,通过非遗项目化课程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强化专业性与科普性。另一方面,选取列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华茶器(钦州坭兴陶、宜兴紫砂等)项目,聘请茶器制作传承人,开发茶器设计、制作、鉴赏等课程资源3门,让学习者了解掌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茶器制作技艺和所蕴含的文化,后续还将更新拓展到10个典型茶器。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从优秀的民间、民俗茶事活动中,选取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白族三道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苗族油茶、客家擂茶、长嘴壶等,开发《中华黑茶•六堡茶制作技艺》《长嘴壶茶艺》《中华茶艺》《中华茶器•坭兴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客家擂茶》《中华茶馆》《白族三道茶》等一批突出茶业产业特色、符合系统规范的民俗茶艺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服务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实现培养学习者民族文化感情、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一是从创新创业角度,收集在茶业产业链上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二是从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选取优秀案例;三是从成功的茶业品牌策划、包装设计选取优秀案例等,共同组成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茶人、茶技、茶事等8个维度挖掘中国茶先进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制定融入茶文化的德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开发茶文化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以茶文化“和、敬、清、美”的精神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一馆:中华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指导下,与线下的茶博馆实体相呼应建设网上茶博馆,开发系列非遗茶技艺、茶文化视频、微课等系统性资源,并配以同声解说,以虚拟漫游的方式,展示茶史、茶人、茶技、茶艺、茶器、茶企、茶语、茶品以及一带一路、茶船古道的茶文化等,同时利用网上茶博馆和实体茶博馆平台,开设茶文化讲坛、茶艺表演等活动,让参观者能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传播茶文化。3.二中心:服务于“1+X”证书和中华茶文化国际交流。一是建立网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1+X”证书,建立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师等茶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化课程资源,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率先在联建联院校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二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精华建设中华茶文化国际化交流课程资源中心。中华五千年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如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开辟了“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为不断唤起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从非遗项目课程以及茶文化经典活动、名人轶事等课程中,挑选部分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项目,如著名的中华绿茶、西湖龙井、在东南亚较为流行的中华黑茶、六堡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曲水茶宴等茶事活动和中华长嘴壶表演技艺等,开发中英版本、东盟小语种版本等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国际展之职教联展、孔子学院等载体进行交流传播,用于国际留学生学习中华茶艺,了解中华茶文化,用于国际文化交流,向东盟乃至全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

三、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一)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实施知识点重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建设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基于智慧职教及职教云学习平台,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学生、行企员工、社会学习者、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用户的需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对各类课程知识点进行系列化、碎片化处理和重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经过碎片化处理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将课程知识点以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资源形式进行呈现,形成“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方便教师及培训师自助组课,在线评测。体系化:针对资源库的建设定位,课程知识点涵盖了专业核心课程、非遗茶叶制作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等共48门课程8500个颗粒化资源,对茶人、茶叶、茶艺、茶器、茶包装、茶馆、茶膳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满足了多方学习者的需要。结构化: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并充分考虑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课等形式分化成若干知识点进行呈现,同时保证课程依然形成体系,知识点具备教学科学性、逻辑性、关联性强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习效果。科学性:课程内容进行层级结构化分析,各知识点之间有逻辑关联,按照课程本身的科学性进行设计和安排,课程设置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实用性:知识点呈现的前后顺序是合理的,学习者能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的学习具有实用价值。(二)基于学习的完整性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根据茶类专业核心课程、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茶文化课程思政等不同课程库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组织规划,规定不同类别课程进行内容设置,安排相应的配套资源,并设置教学、学习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测试要求。同时针对公选课、素质拓展自学课等不同课程使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自动评分、教师评分、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方便课程的开展实施。(三)基于能学辅教的功能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是为辅教辅学而开发,以能学、够用为前提,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对象予以拓展,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中华茶文化课程团队深入挖掘各个课程库课程建设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资源呈现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将单一的课程结构变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分门别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或个体学员主动性学习的需要,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按照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所必须的资源。能较好满足学校的学习者和教师使用。其次是为满足其他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所准备的拓展资源。这些资源主要由颗粒资源构成,主要有普通的文本资源,辅助的图片图形资源、微课视频资源、动画和交互课件资源等,通过资源的整理汇总,建立逻辑联系,将各个课程模块和知识点进行沟通,可以有效针对技能学习点进行展现,有助于重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起到辅教辅学的作用。(四)深度融合教改成果,开发系统性结构化课程。一是基于课程思政要求,把握课程的政治性。挖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茶文化优秀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示中华优秀的茶技艺,弘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培养学生知茶、懂茶、赏茶,在学习中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二是基于课程茶文化传承创新及融合发展要求,把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深化与联建的龙头企业、非遗传承人、制茶及茶艺大师合发,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茶文化融合发展成果及案例融入到课程的内容之中,确保课程资源的先进性。三是依托“茶树栽培与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共推课堂革命。将“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学标准、校企双元教材及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

四、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开发的创新性

(一)创新性以“茶”产业延伸为逻辑,构建了“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化系统性课程。中华非遗文化积淀深厚,浩如烟海,灿若星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系统性问题。中华茶文化资源库项目组提出沿茶产业“加工-展示-包装-茶商业环境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在构建非遗项目课程系统性方面具有创新性。(二)以课程为载体,开辟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沿茶产业链各环节零碎、沉寂的非遗文化资源,并融入行业企业在沿茶产业链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依托中华茶文化这样一个适应茶业文化遗产传承、连续、稳定,规模化和系统化的传承平台进行传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三)课程建设融合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内容,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者系统科学的培养。为更好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并容纳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资源库作为载体来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教育,改变沿茶产业非遗文化家庭传承、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学习的单一模式,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模式,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利环境,培养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后继者。

五、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成效初显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经过了3年的建设,构建了以“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线,沿茶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框架,资源库的颗粒化资源总数达到4000多个,注册用户12000多人,能学辅教效果明显。在已建成资源中,7个经典茶文化资源翻译为中英版本,面向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留学生、交流生、茶叶科技人员、干部等开展茶文化体验和培训活动达700多人次,较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走向东盟国家。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联建院校对接对口扶贫的产茶贫困县,组织茶业合作社和茶企员工在线学习茶叶非遗传统生产、制作技艺以及茶叶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有效服务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服务了乡村振兴。

六、结束语:任重而道远

2019年,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获得了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之重要内容,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促进形成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茶产业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引领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伟赞.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与应用浅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4):116-118.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3

1.1资源丰富、含金量高

截止2008年,甘孜州已成功申报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其中部级6项、省级33项[1],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简称《公约》)中分类的4个类别。如果州内外学者将来突破以“山洞”算法的历算[1]考证与研究,甘孜州将填补“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类非遗空白。2005年色达藏戏团应波兰共和国扎科帕市邀请参加第37届国际山丘民俗艺术节,此次演出分别获得“演唱类金奖、演奏类银奖、表演类优秀奖、主办政府奖、记者最满意奖”5项大奖[2]。在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的项目中,仅甘孜州就占四川省通过项目的23%,居全省首位[2]。

1.2康东、康南、康北非遗各具特色

根据甘孜州的地理特点,习惯上将全州分为康东、康南、康北三路[3]。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①藏族的生活、民族崇拜、信仰等元素是甘孜州非遗文化的主要基质。表1显示,有12.81%的全州性项目分别为“格萨尔文化史诗”、“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噶玛嘎孜画派传统绘画技艺”、“川西藏族山歌”、“藏历年”,分别反映出区域民族的历史侧面[4]、宗教信仰、审美、生活习俗。②康东。有利于观赏的民俗类非遗资源独占鳌头”。③康北。有利于旅游商业化的藏族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资源呈明显优势。④康南。适宜观赏的高品位人非遗与绝美的自然景观同存。此外,甘孜州全州各地均遍布民间歌舞项目。

1.3康东旅游相对成熟地非遗密度较高

随着甘孜州旅游业的推进,全州已打造4A级景区3处(其中海螺沟、木格措皆地处康东),并形成以泸定桥、甲居藏寨、塔公草原、新都桥为代表的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康东地区无可争议地成了甘孜州内相对成熟的旅游区。从表1可见,康东地区拥有州内30.78%的非遗和5项全州性非遗,位列州内首位。这一分布规律对旅游相对成熟地区走向精品级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

2甘孜州旅游及非遗旅游开发现状

2.1旅游现状

旅游开发观念落后。甘孜州旅游事业起步较晚、信息闭塞,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狭隘的旅游资源观、局限的“旅游吸引物”观、错误的旅游产品观。现代学术界已将传统的旅游资源概念放大,实际上旅游资源可理解为“旅游吸引物的来源”,或“可形成旅游吸引物的资源”[5],而州内仍停留于传统的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资源观;在旅游吸引物方面,州内仅注重旅游活动中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景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景区(点)所在区域(间)吸引力的提升。然而,景区(点)只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景区(点)就忽视其他旅游吸引物的存在和其他类型旅游者的需求[6]。在旅游产品方面,州内错误地认为“资源就是产品,产品就是资源”。这些观念致使州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远离都市的非遗文化资源在政策引导、扶持、资金投入、旅游开发、旅游宣传方面长期落后于自然资源,最终导致州内旅游产品单一,非遗原生地旅游滞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肤浅。而文化是一切旅游的灵魂,自然生态旅游业也要讲究文化含量[7],缺乏文化的旅游或旅游产品势必难以博得游客的青睐。如部分游客用“上午拍照、下午泡澡、晚上睡觉”来描述距成都市场最近、最容易进入、开发旅游最早的海螺沟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二郎山隧道的开通、通讯信号塔的增加、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甘孜州旅游基础设施虽得到了部分改善但仍显落后。在交通方面,除康东地区外,各旅游景区(点)至今缺乏与中心城镇快捷直达的通道或交通服务,绝大多数乡镇未通公路。在通讯方面,信息闭塞,石渠、色达、白玉、德格等县的乡村光纤、无线信号、网络等至今仍未开通。旅游接待设施差,游客需求满足度低。仅从住宿业来看,折多山以西地区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民居接待中“入厕难、洗澡难、商务联网难”等问题明显。资源分割式开发,削弱了旅游产品竞争力。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州内注重以行政区为单位实施旅游开发,忽略了区间的合作、旅游环节的协作、周边的共建,而形成“资源分割式”开发下的资源优势、旅游投资、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分散。甘孜州的民俗、建筑、节庆等文化的外在表现力虽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但康巴文化是州内任何小区文化的基质,是旅游开发中的内在引力和灵魂所在。任何文化均表现出整体特性,各类文化形成背景的类似性、区间文化的连带性、文化要素构成的整体性最终体现为文化引力的综合性。旅游者希望通过对一个民族(地区)的饮食、住宅、民族心态等全面深入地体验民族文化的整体精髓所在,而非对单一民族文化符号的初浅了解。但州内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却流于以地域为单位进行各自为阵的宣传、分割式的开发、初浅的文化包装等现状,这既不利于民族文化综合吸引力的发挥,也不利于旅游者满意度的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低,旅游精品缺失。甘孜州拥有“世界第三极东地标”的贡嘎山、世界上最长史诗《岭•格萨尔王传》、红军长征战斗遗址泸定桥等诸多不可替代的地标性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世界旅游组织曾将甘孜州定位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和康巴藏族文化旅游目的地”[8]。州内生态旅游开发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文化旅游仍处在初始阶段,具体表现在:个别地区虽已启动文化旅游开发,但游客的文化体验与消费不足;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化极低;部分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彰显不足。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民族文化型旅游人才奇缺。甘孜州旅游从业队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过专业教育的旅游人才缺乏。在州内18个县级旅游行政区中,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旅游专业人才平均不足1名[9]。民族地区不仅需要精通旅游业务的人力资源,更需要具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目前,甘孜州旅游一线服务队伍主要由宾馆、酒楼中的本土青年劳动力和景区周边与沿线的中老年劳动力两类群体组成。前者多为中学文化,汉语较为流利,但地方历史文化知识薄弱;后者部分人略懂藏族历史文化,但他们普遍未经过旅游技能的专业培训而按个人意识对游客服务,其汉语交流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客对目的地民族文化的了解,降低了民族文化魅力的部分吸引力。

2.2甘孜州非遗旅游开发现状

重申报、轻开发和利用。甘孜州自着手非遗申报工作以来,从国家、省对州内非遗的审批结果来看实属可喜可贺。但任何文化都应发挥其相应的价值,非遗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原有的综合功能,也体现在当今旅游业中的积极作用。州内对此明显存在不足:①非遗资源在旅游中的参与度低。一是甘孜州共有非遗200余项[10],而真正直接参与旅游事业的不足5项。二是参与旅游的非遗资源类型单一。目前主要是民族歌舞类非遗参与旅游,而民间美术、手工这些极具旅游体验与商业潜能的非遗项目却处在“久居深山无人识”的现状。三是非遗资源在旅游中的参与形式单一、文化内涵低。甘孜州在上文所述“错误产品观”与非遗旅游开发务虚的双重因素下,州内文化旅游形成了节庆文化旅游就是看粗糙的歌舞表演,村寨文化旅游就是简陋的民居食宿,宗教文化旅游就是进寺庙上香拜佛的肤浅开发现状。②重口号而轻行动。州内十余个县(地区)均分别被冠以“踢踏之乡”、“弦子之乡”、“格萨尔故里”等文化美誉,但对相应的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几乎为零。③有关非遗旅游开发的推进性政策欠缺。甘孜州最大的旅游集散城镇康定县在2005年出台了《中共康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全县旅游文化发展年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但至今尚未制订相关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对文化“家底”认识不清。甘孜州非遗中美轮美奂的手工技艺、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独具匠心的建筑、丰富多彩的节庆、独特神秘的民俗文化皆为川西地区无与伦比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事业的制胜法宝。但在近年的旅游开发中,州内却放弃了真文化而挖空心思地去打造新的文化吸引点。仅从民族节庆旅游开发来看,近年甘孜州先后举办了“四川甘孜•康巴国际狂欢节”、“魅力甘孜•首届中国康巴国际汽车旅游节”、“红色汽车旅游拉力赛”、“贡嘎山海螺沟2010国际樱桃节”等。姑且不论这些节事的冠名科学与否,脱离地方文化基质的移植文化实难生存,这些节事皆为当年举办当年终结。2011年泸定投资350万元举办的“中国红樱桃旅游节”期间,仅接待游客400余人,节事期间旅游总收入不详。

3甘孜州非遗旅游开发对策

3.1树立科学的旅游开发观

甘孜州在旅游开发中应以现代旅游理论及学术成果为指导,重新认识“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等概念,同时应树立以下观念:①文化财富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事实表明文化已成为旅游的“硬实力”。对藏族非遗进行和谐的旅游开发,投入少、见效快,可缓解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开发起步晚等对藏区带来的不利影响[11]。文化进入旅游不仅可丰富目的地旅游产品类型,走出旅游发展困境,更为提升旅游地文化内涵产生不可替代的功效。因此,甘孜州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同时应树立“文化财富观”,充分利用州内的非遗资源,加强旅游产品对非遗文化的摄入,高度重视非遗在旅游中的参与度,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最终将区域富集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财富。②非遗保护与开发观。虽国内外对文化资源商业开发的负面问题和不合理行为处于高度关注状态,但并不反对合理、适度、科学地开发文化资源。任何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都是相辅相成的,《公约》并非持以狭义的非遗保护观。《公约》第一条的宗旨明确指出: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意识;第十五条指出:在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参与中指出,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这表明《公约》认可以保护为目的的非遗开发行为,对非遗的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科学的开发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对非遗的保护并非仅将其锁在博物馆,封闭于特定的区域,严格杜绝外来民族造访的封闭式保护方式,科学的开发行为也是对其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因此,州内应正确对待非遗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直面社会监督与舆论压力,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科学实施“目的—行为”的保护性开发和“行为—目的”的开发性保护工作。前者旨在通过传承、科研、社区参与等方式对部分濒危非遗进行以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开发,避免部分非遗成为历史,也为旅游者获得更多的“真实性”体验提供相应机会。后者则是对可商业化的非遗资源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丰富目的地旅游产品类型,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地的对客吸引力;同时,通过非遗参与旅游提高非遗传承人经济收益,确保非遗开发地原住民的旅游受益度,健全非遗旅游开发收益分配体制等激发非遗存赋地的居民在非遗传承与开发中的参与积极性,也为非遗的保护赢得相应政策及获得部分保护经费提供一定保障。③实事求是,认清家底。在非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甘孜州应重新认识藏族文化主脉,以真文化为凭借,杜绝伪文化,积极开展适宜进入旅游开发的非遗资源调查、评价、分析工作。一方面,摸清州内精品级文化旅游资源存赋情况;另一方面,本着“唯我独有、为我所长”的整体原则实施非遗旅游开发的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后期产品的个性塑造、旅游目的地特色打造、旅游区域竞争力提升打下基础。④文化资源整合观。在非遗市场引力方面,应以提升目的地整体吸引力为目的、以康巴文化为基质、文化区域为单元,提炼区域文化主题、整合各区间同类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区域联动共同打造“康巴民俗风情、康巴民族手工技艺、康巴民间艺术”等非遗文化旅游主题产品,实现甘孜州非遗资源的整体优势引力。

3.2建立科学的非遗旅游开发评价指标

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并非无依据地全盘借用,而是在科学的评价基础上合理对其保护、开发、利用。从表现形式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可分为“可进入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不可进入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12]。对非遗旅游开发的评价应遵循“尊重非遗历史功能”的原则开展分类工作。本着《公约》的宗旨,结合国内学者对非遗商业化开发经营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非遗旅游开发的“YON”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非遗与旅游的科学结合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YON”评价指标体系中,Y为明晰度及肯定度较高的信息,O为不确定性因素,N为否定性因素。在对非遗项目的旅游开发中,必须从项目的历史纵向及综合影响横向进行双向评价。评价结果应以“历史指标和现实指标”为核心,综合信息明晰度及肯定度越高表明其开发的可行性越大。

3.3非遗旅游开发原则

在非遗旅游开发中,应以《公约》中6处“尊重”为准则、图1的利益关系为出发点、“YON”评价指标为依据、游客真实需求为表现、非遗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非遗旅游开发的尊重性、整体性、选择性、真实性、可持续性原则,确保非遗旅游开发的成效。

3.4注重非遗原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根据“YON”评价结果及非遗旅游开发原则,针对州内区间实际情况,结合州内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按时序分批建设非遗原生地的基础设施。既为政府主导下的非遗旅游开发奠定基础,也为区间非遗缔造或享用群体自发参与旅游经营提供必要保证。

3.5建立非遗传承人利益保障体制

《公约》的核心是对非遗实施有效的保护。在非遗保护中,传承是核心和灵魂,传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13]。细读《公约》不难发现,传承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传承人的延续问题。让传承人从中直接受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新龙县藏式面具艺人四龙降泽表示,过去做面具最多有几个买茶叶的钱,而现在却可获年利数万元。部级非遗项目阿西土陶的传承人格里也表示,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他破天荒带了两名徒弟。非遗传承人是非遗可持续的核心,是非遗旅游的源泉,而利益保障是激发传承人参与、延续非遗的根本所在,因此州内应从以下方面制定非遗传承人的利益保障体制以确保非遗的持续性、旅游目的地文化吸引力的延续性:①经济保障。经济问题是制约传承人参与及延续非遗的核心问题。政府应通过确保传承人经济的有效收入,提供非遗专项扶持资金和免费场所等措施刺激传承人在非遗传承及参与非遗旅游的积极性。②智力保障。智力保障是确保传承人可延续性的技术性手段。其通过向传承人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工艺创新、市场化的专门综合机构,在为非遗提供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激发其大胆创新,以适应当代人及后人的需求变化,提高非遗的生存力,并从观念上引导传承科学地将非遗推向市场,提高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综合价值和自身的供养能力。③社会成就保障。社会成就保障是指当传承人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之后,政府通过精神激励给予传承人社会尊重的满足以刺激其对非遗及非遗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如设立非遗传承人特别贡献奖,制定非遗传承人社会待遇,聘请非遗传承人出任科研或相关院校的部分关联职务等。

3.6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以民族节庆旅游为带动,重点打造“四月八”转山会。甘孜州拥有涉及民俗、农事生产、宗教等传统民族节庆24个,其中被列为非遗的有4个,占总比重的16.67%。这不仅是甘孜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财富,更是带动州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州内应以政府为主导,利用民族节庆摆脱时间(季节)的限制,摆脱现有空间(观光点)的不合理布局,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高度集约,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展示和体验[14]的优势大力打造民族节庆旅游。在甘孜州众多的节庆旅游资源中,康定县的“四月八”转山会已被列为省级非遗。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跑马山景区是“四月八”的举办地,景区文化底蕴深厚,距离客源市场较近,其旅游依托城镇康定县炉城镇的旅游接待功能完善,“四月八”历经多年的经营已初具市场基础和影响。因此,州内应本着“优势集中”原则将“四月八”转山会打造成极具影响力的地标性旅游节庆,吸引大量游客造访以带动周边旅游的发展,并为其他节庆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参照与机会。以歌舞、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为基础,分区塑造区间特色。歌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少数民族地区吸引旅游者到访,丰富旅游地活动,刺激游客旅游游兴,提高旅游者体验度的重要载体。2009年,在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巴塘弦子、色达藏戏参加了开幕式表演。据组委会统计,在十三天展览时间甘孜州展馆内预计有约30万人次到会参观[15]。甘孜州省级及省级以上的非遗中民族歌舞类共18项,占非遗总量的46.15%。从数量分布来看,其基本均衡分布于甘孜州东、南、北三路,但各路的歌舞主题分别为锅庄、弦子、踢踏、藏戏,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着明显差异。此外,赛马、射箭、摔跤、俄多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藏族体育运动项目呈非均衡状态分布于三路。因此,州内应以非遗分布特点,结合各区的歌舞资源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着力打造各区的文化主题,强化区间特色,提升各路文化旅游的竞争实力。以民族村寨为深度体验,全力提升甲居藏寨文化品位。非遗最大特点是必须依托于人才能存在[16]。非遗是由创造者、场所、载体构成一个立体空间。非遗以抽象的、隐性的、难以想象的民族意识与具体的、外显的、高感知的物质及形式形态存在。旅游者对前者很难感知而散失对其兴趣,民族村寨不仅具有后者的形式更具有充满情感的民族文化缔造者———人,因此在非遗文化体验方面应注重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丹巴县拥有5项非遗,位居州内榜首,且该区非遗涉及藏族建筑石砌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手工技艺,村寨旅游开发较早,市场基础较好,是距离成都最近的趋成熟旅游地。因此,将其打造为游客对甘孜州非遗深度体验基地,对提升游客的“真实体验值”及全州文化旅游形象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以民族工艺为旅游规模经济增长点,全力开发康北民族工艺加工。《公约》所划分的5类非遗中,精美的手工艺品与其他4类非遗在对开发地的旅游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第一,手工艺品不仅给游客以观赏及体验价值而实现资源向旅游经济的转变过程,且其物权能发生转移倍受游客喜爱;第二,从旅游商品的流通来看,手工艺品可以“顺向”和“逆向”两种流通方式并存而避免旅游商品的单向流通弊端;第三,从生产供给来看,其受旅游季节性影响较小、规模化批量生产易于实现;第四,手工艺品以“旅游资源+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的模式参与旅游,卖点多,更具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五,从购后影响行为来看,手工艺品在物权转移后的长期保存下更有利于目的地后续宣传。甘孜州康北地区远离甘孜州主要客源地及目的地中转城镇、自然环境恶劣、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因此不利于游客的造访。表1显示,该区富集藏民族金属、酥油花、藏文书法、石刻、雕版、绘画等手工技艺,其中被列为部级的3项,占全州部级非遗的50%;省级6项,占全州的75%。因此,州内应全力发展康北手工技艺加工业,一方面拓宽该区藏民就业面,为该区偏远乡区提供旅游经济受益机会,促进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丰富甘孜州目的地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种类,提高本地供养能力,减少相应商品的外部进货量从而降低州内旅游收入漏损。此外,在政府的指导与帮扶下,在生产者的不断创新与市场融合下,手工艺品加工业实现可持续性规模经济收益将成为可能。如卡卓七林汪堆成功锻造出消失已久的卡卓刀,并成为当地特色旅游纪念品之一,已经带动1800多人就业,年产值达到五千多万元[17]。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前专业;非遗文化;木偶表演

门德尔松曾经说过:“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音乐不只是听觉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也是人类传递语言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早在人类还不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音乐就已经存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也有了不同的不同形式,但无论是何种音乐,它传递的都是人类的感情,表达着谱曲人的心境。在学前音乐中添加木偶表演课程,不仅能为音乐课程教学增添活力,让学生明白音乐可以用多种方式诠释,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漳州非遗文化木偶表演的了解,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音乐教学在学前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不成熟,教材不统一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都是活泼好动的幼儿,想要未来更好地教育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单纯学习文化知识是不够,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舞蹈、手工、绘画、表演等,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学前专业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丰富,音乐这门课程在学前专业存在的时间比较短,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教材。部分中职院校在选择音乐教材的时候不仅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存在逻辑错误,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知识缺乏兴趣,音乐教师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脱离,导致在音乐教学中,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日久天长,学生就会对音乐教学产生抵触心理。

(二)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不高,教学效率低

根据教学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里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触过音乐,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的学习时再开始学音乐,一方面由于错过了音乐启蒙的最佳时期,学起来比较慢也比较难;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压力大,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也需要占用学生不少的学习时间,学生练习音乐的时间比较少,根据调查统计,学生在课下练习音乐(包括钢琴、唱歌)的平均时间为27小时,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效率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本身具备不少难度,如果教师再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展开课堂内容,就会导致音乐只是一门形式课,根本做不到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作用。

二、非遗文化木偶表演的现状

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几千年来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于非遗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少,这就导致很多需要代代相传的戏曲、传统技艺等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中国传统的木偶戏可以分为傀儡戏和皮影戏,布袋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在闽南布袋戏中属漳州木偶戏最具代表性。2006年,漳州市布袋木偶戏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漳州古称“佛国”到处都是庙宇、菩萨,每逢敬神拜佛时必演木偶戏,所以漳州的民间雕刻工艺很发达。漳州的布袋木偶是通过指掌操纵木偶表演,用指掌操纵的木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唱、念、打、做各种动作都可以形象表现,甚至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也可以清晰呈现出来,因此也被称为指头木偶、掌中戏或者掌中木偶。建国以来,国家对非遗文化漳州木偶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木偶戏也迎来过发展的高峰,然而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现在年轻一代对于漳州木偶戏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再继承木偶戏。传人难觅,漳州木偶戏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想要改变木偶戏的现状,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把木偶戏融入到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学中,让学前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木偶戏,察觉到木偶戏的魅力后,他们就能在以后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木偶戏教授给幼儿,这样不仅能增强我国下一代的文化底蕴,也能实现木偶戏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的目的[1]。

三、音乐教学在学前专业非遗文化木偶表演课程中的实践

(一)优秀的音乐与布袋木偶作品意境相结合

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教师主要教授的是充满童趣的音乐。相比较阳春白雪,这类的音乐更通俗易懂一些。中职学生大部分音乐知识基础都比较薄弱,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音乐,他们就理解不了其内涵,也不知道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怎么合理运用这些音乐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和木偶戏相结合,让木偶戏把音乐的意境展示出来,让学生能直观明了地看到音乐想要传到的是什么[2]。例如:漳州著名的木偶戏《两个猎人》就是一出既充满童趣,又包含古典戏曲文化的作品。这出木偶戏中有两个猎人,一个孔武有力,可以独斗猛虎。一个智谋有余,能力不足,在直接面对猛虎时,只能惨被吃掉。这出木偶戏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学生在观看这出木偶戏时,很容易就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有了音乐辅助,木偶戏进行到猎人被老虎吃掉的紧张环境,学生也会被音乐调动心情,很容易产生紧张的感觉,理解这出戏中猎人的心境。通过观看木偶戏,学生也能明白节奏不同的旋律代表的都是什么含义,这种优秀音乐和布袋木偶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增强木偶戏的感染力,也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境。

(二)音乐的旋律和情感的处理相结合

音乐是传递感情的最好方式,虽然音乐没有语言直白,但是音乐蕴藏的情感更丰富,能表达出很多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强烈情感。和语言相比,音乐是一个高深的存在,由于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音乐的专业教育,很多学生对于乐理和音乐情感的理解比较差,通过单纯地听,并不能深入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曲调所传达的感情,教师就可以结合木偶戏来展开教学。在木偶戏教学中,音乐和戏中人物的动作、感情是一致的,结合木偶戏中人物学生就能由此联想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木偶戏中,这样结合起来理解音乐感情,就会简单很多[3]。例如:《小圣斗巨蟒》这出木偶戏是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斗蟒蛇改编来的,虽然其剧情富有神话色彩,但是其台词设计上又和现代元素相融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出木偶戏最开始讲述的是小圣带领着大戒、二戒以及三戒练武。在这个几个人中,数三戒最懒,别人练武他在睡觉,不过三戒却说他有父亲的秘籍,只要修炼了就能成为高手,超过这几个人。三戒有秘籍在手却不努力,在蟒蛇出现后还是小圣本领高强,打败了蟒蛇。虽然蟒蛇死了,但是三戒的秘籍也被蟒蛇咬烂了,对此三戒很伤心。这个时候其余的人就告诉三戒,只要努力即使没有秘籍在手一样很厉害。这出木偶戏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容易联想到自己身上,通过音乐的渲染,学生就会在心底产生需要好好学习的意识。木偶戏和音乐有效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种非遗文化,感受音乐的不同形式,还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三)音乐的乐理知识与节奏的训练相结合

音乐所特有的节奏节拍体系,就是基于人内心的节奏感形成的。节奏节拍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周期性出现的节拍,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人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属于一种内心体验。在生理方面,节奏表现在人行走、跳跃、心跳、脉搏等方面,在心理上,它属于内心对音乐的再加工。学前专业的学生接触最多的音乐就是儿歌,相对来说儿歌的节奏感更强,学生把握起来也更容易。把木偶戏和儿歌相结合,让木偶戏的节奏带动音乐的节奏,就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乐理知识以及节奏感的把握。例如:《拔萝卜》是一首广泛传唱的儿歌,学生在听这首儿歌时,对于大部分的乐理知识和节奏都能很好地把握,但是对于前奏很多学生却掌握不了。很多儿歌节目中都给拔萝卜配了动画片,但是所有的动画片能让人记住的基本都是拔萝卜那一个场景。木偶戏在这个基础上,对拔萝卜进行了深化,它把拔萝卜这个场景进行了扩展,改编成了一个小故事。这样就对音乐的前奏进行了很好地诠释,学生也能通过木偶戏更好地掌握这首儿歌中节奏,以及其所包含的乐理知识。

(四)学生的肢体动作和音乐的旋律相结合

瑞士音乐教师教育家克罗兹认为:人对音乐的体验是通过的身体和动作完成的,他认为在音乐教学中仅训练耳朵和嘴巴是不够的,学生的整个身体都应该律动起来。在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是受教师广泛好评的教学模式,通过身体的律动,手脚。关节想不配合,既可以熟络筋骨,缓解学生上课疲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灵活定和协调度。根据教学经验的总结,加上身体律动的音乐学习效率更高,学生节奏感把控也更强,所以,在课堂上,即使条件不允许,部分音乐教师也要求学生用手拍桌子感受音乐节拍。身体与音乐的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学习音乐,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布袋木偶戏是依靠人的手掌进行操控的,对人肢体动作的灵活性有很高的要求。想要演绎出完美的木偶戏,不仅需要手掌以及手指灵活搭配,还需要表演者紧跟音乐的旋律和音乐旋律完美结合。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只能欣赏不能实用,想让学生把音乐旋律融入到脑海中,做到肢体动作和音乐旋律相结合。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自己根据音乐去表演木偶戏,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不仅能对音乐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还能对木偶戏产生兴趣,把这种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四、总结

把木偶戏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就能让音乐多一种表达方式,丰富音乐的教学内容。音乐在生活中是可以普遍接触到的文艺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音乐教学没有创新,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把音乐教育渗透于非遗文化木偶表演课程中,一方面对于继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表演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丰富文化视野,发展全面的音乐素养,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开展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林梦超.漳州布袋木偶表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J].鸭绿江(下半月),2020(09):100.

[2]郑馨兰.漳州布袋木偶的艺术价值及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7(14):36.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5

【关键词】非遗文化产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

根据时展需要,高职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同时,高校应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先育人再育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川剧是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艺术的融合体,是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川渝民俗文化的艺术“内核”。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戏曲教育,不仅能够传承地域文化,还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非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构建更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机制,可以将非遗文化产业融入校园,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实行产教融合,以对外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继承和发展高校川剧的现实意义

(一)继承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开展川剧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由川剧艺术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川剧融合了各大声腔体系(高腔、弹戏、昆腔、灯戏、胡琴等),并结合地方性语言特色,将“唱”和“舞”相结合,用身体语言讲述人物故事,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地域风格。川剧是巴蜀文明的精华,早在2006年就被收录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步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川剧教育也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将川剧艺术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割裂,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了保护和传承戏曲文化,弥补各地方专业院团戏曲人才的缺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从2012年以来先后与成都市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签订了川剧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培养优秀川剧传承人,为各专业院团输送优质川剧人才,先后共培养川剧专业人才114名,相比其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这个数量远远达不到弘扬和振兴川剧的需要。目前,虽然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及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但开展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都是以专业院团送剧目进校园,或者请专家开展戏曲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活动,而且,在川剧艺术的教育过程中,多数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研究”层面[1],即对理论梳理、唱腔设计、史料汇编等方面多有侧重,造成受众规模较小,传播渠道有限,在课堂教育方面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愿意学习川剧的学员少之又少,学习了川剧毕业后转专业的人数居多,选择继续从事川剧事业的人屈指可数,这说明,川剧艺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难以为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带来创新动力。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高校川剧教学质量,高校应该“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改进美育教学,积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创新型川剧人才,肩负起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责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下,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文化传承氛围,保证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常态化发展。

二、川剧教育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互动机制分析

(一)创新开发课程内容,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要想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笔者认为,需创新开发课程内容,从川剧的本质内涵和艺术精华入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统筹课程安排,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制定周密的授课计划。首先,在统筹课程安排方面,将戏曲表演课程纳入每届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3至4学期。第一学期的戏曲表演选修课以学习戏曲理论知识和戏曲赏析知识为主;第二学期以学习戏曲唱腔、唱段为主要内容;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以学习戏曲身段及表演为主要内容,并且,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的课程按长课和短课执行。长课指的是大课、连课,以4节小课连堂,基本为180分钟一节;短课指的是小课,基本为90分钟。长课安排基本以学生学习大型剧目片段、折子戏、大幕剧,打造参赛作品等综合表演及唱腔训练类型的课程为主要内容;短课集中以理论课程、欣赏课程、集体单一动作组合授课等形式开设。第二,创新教学形式,指在理论课、欣赏课、唱腔课、表演课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课程。其中,第一学期的理论课程与欣赏课程是基础授课形式,是所有学生的必学科目;第二学期及第三学期的唱腔课、表演课针对有表演和模仿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继续选修该课程;第四学期融入创作课程,该课程针对对戏曲有浓厚兴趣或是在川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创作课程的日常授课中,还可以融入校外观摩、实践环节,一学期可组织两到三次左右的户外专业院团戏曲表演观摩课程,让学生现场感受川剧的艺术魅力并积极参与实践。此外,学生的期末考核可采用学期期末汇报展演代替常规小组考核的形式进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期末汇报可让学生将服、化、道集于一体进行展演,让学生更有角色代入感,为今后的舞台表演打下基础;同时,考评组成员可邀请行业内专家共同参与学生的期末考评,并对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实时评价,让校外专业院团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更可以为高校创设为专业院团输送优质人才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机会。第三,高校还应该将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将乐理、声乐、视唱练耳、舞台实践、形体训练、戏剧表演等方面的内容与川剧教学相结合,对川剧身段训练和表演进行实例分析,通过这几个维度,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中心,全面提升川剧普及度,最终实现全面育人、体验化育人的目标,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点面结合,构建文化传承氛围

点面结合是指,以教学内容为“点”,将艺术实践作为“面”[2],从“个体”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终构建浓郁的川剧文化传承氛围。首先,高校应该构建“内引外培”机制,将各级专家学者、民间川剧艺人、各高校戏曲专业的教授、曲艺协会工作者等引入高校内部,以“顾问”“特邀嘉宾”的身份进行川剧文化知识宣讲,将当前川剧就业形势、发展形势、社会人才稀缺度等情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并指导自己的学习。目前,专业的川剧表演教材较少,如果条件允许,首先,学校可以邀请校外专业人士与本校戏曲表演课专任教师合作编纂适合本校的高校川剧教材以供学生学习;其次,学校应该实施“外培”策略,定期组织本校授课老师和学生到艺术剧团观摩学习川剧表演,组织师生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也可以让本校的戏曲表演艺术团跨出校门参加非遗文化高峰论坛、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同时,高校可与当地的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构建合作关系,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基层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还可让学生与专业院团演员同台演绎川剧,助推川剧与高校曲艺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文化传承氛围。

(三)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需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要想培养优秀的川剧人才,就要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培养机制。同时,川剧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要想促进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在高校内部设立非遗(戏曲)文化传承技能大师名家传帮带基地,创建人才培养工作室,工作室可以聘请各级戏曲专家组建强大的专家授课团,让学生一一与各专家进行结对,除教授川剧中基础的身段表演、基本功技巧外,还要将川剧中除变脸、吐火外那些鲜为人知的各类绝活绝技传授给学生,例如,川剧绝技翎子功中的28个凤点头,旦角的踩跷功,2.5米的长水袖功,生角的帽翅功、髯口功、吐獠牙、藏刀等绝活。通过拜师学艺,将研修课程与艺术基础相结合,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阵地[3]。其次,高校还可以实施定向培养机制,开展校企合作、校团合作,将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协会引进高校产教融合计划,创建人才培养新机制,将双主体培养模式作为推进人才发展的主要动力,打破川剧人才出现断层,非遗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扩大传统戏曲教学的影响力。此外,在日常教学和授课时,教师应该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评价与专业院团的评价相结合,把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指导和理论传授,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参与演出的成果、活动的反响等融入评级机制,将非遗教育落到实处,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上,保证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常态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继承和发展高校川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戏曲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创新型川剧人才,可以推动校园美育教学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传承戏曲文化应该创新开发课程内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统筹课程安排,点面结合,建设“内引外培”机制,构建文化传承氛围,实施产教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雁鸿.非遗文化传承与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以贵州非遗培训基地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6):12-13.

[2]苏江,黄文萍,郭琳.非遗视域下打造东莞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简衫工作室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1):372-373.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13年,立足全球,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赢。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时空淬炼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弘扬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的沟通桥梁,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共建“一带一路”,扩大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随着新时代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数字化技术手段推陈出新,数据库、数字博物馆、新媒体等平台的广泛使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突破。

一、文献综述

第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内容建设的研究。通过研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非遗数据库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以及分享传播方式的指导性建议。如柳霞(2008)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应包含存储、著录、数据处理整合、检索、备份等模块;裴张龙(2009)提出包含采集信息、加工、管理、、服务和分类在内的六模块。第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非遗数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如赵倩(2009)以胶州秧歌为例,通过与传统保护措施相比较,提出构建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方案;李艳丽(2014)以昆曲为例,探讨了非遗数字博物馆的数据资源在非遗保护与青少年学习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的研究。主要涉及数字化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有效作用以及应用的局限性。如黄怡鹏(2008)、杨海波(2009)、常凌翀(2010)、代俊波(2013)、卢川(2014)分别对广西壮剧艺术、山东民间武术、西藏口头史诗《格萨尔》、满族民俗、荆州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数字化保护传承实践研究。综上所述,前期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与效果。然而,非遗数据库建设体系的研究相对不成熟,缺乏统一标准,现有研究大部分基于一个具体项目或技术,缺少宏观角度的整合协调分析,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共享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调研相关部门、走访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等方式,分析当前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数字化手段在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途径。

二、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问题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积淀着由古至今保定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式多样,如保定老调、摆字龙灯、清苑哈哈腔、绞胎陶瓷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等,从多种角度展现了保定地区的传统民俗与文化精华。近年来,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精神,保定市政府相关部门、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驻保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提升了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然而,非遗文化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仍有待提高。随着网络全球化和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径、迈上新高度、促进新传播是研究学者应关注的又一问题。通过调研、实地走访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非遗传承人座谈等方式,现阶段保定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无系统信息记载。目前保定众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仍旧依靠传统“口口相传”的方式,缺乏对传承人信息、工艺技术制作介绍、中文资料外译等数据的系统化记录,很容易发生非遗项目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的遗憾事件。第二,数据流失较严重。成为非遗传承人需苦心练习精湛技艺,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传统技艺制作数据流失的现象较为普遍。“申遗”后的数据整理工作存在漏洞,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对已经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后期建设力度不足,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度缓慢。第三,传承人信息不全。各类“申遗”项目数量巨大,“申遗”功利化的行为频频出现,质量较难保证,社会公众对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对于传承人的认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重视程度不够,记录信息不全面,使得文化内涵遭受冲击与挑战。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引进来”与“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活力。“文化丝绸之路”将大大提升保定非遗文化海外传播与发展的速度,有利于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海外人士来华参与项目、亲身体验保定非遗文化的内在魅力;有利于推进保定非遗文化资料的外宣翻译,为非遗传承人搭建更多海外交流的平台,提供走向世界的展示机会,从而提升燕赵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二,“文化冲突”与“文化休克”。国外新兴文化的大量涌入为保护和传承保定非遗文化带来了新挑战。部分青少年对外来事物充满浓厚兴趣,往往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再加上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较为复杂与枯燥,导致传承人难以培养。由于中外文化的显著差异,外国民众更多关注非遗音乐、舞蹈、技艺制作等艺术本身,难以理解其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受到制约。

四、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第一,加大数字媒体设备普及,拓宽传播范围。一方面,通过影音视听数字媒体设备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工艺制作的视频、动画等,有助于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在高铁站、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直隶总督署等宣传保定文化的窗口单位增设博物馆指引台、VR虚拟现实操作装置等数字化媒体设备,让民众打破传统视听限制,深刻感受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例如,民众可在古莲花池公园内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保定陶勋制作过程,真实感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与传统的参观讲解相比,数字媒体设备拓宽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效率,为提升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建立健全非遗数据智库,提高社会影响。陕西、内蒙古先后建成并运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数据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传播、传承开拓出新的空间。通过借鉴先进经验,保定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具有本市特色的非遗文化数据库。对音乐、体育、舞蹈、工艺、美术等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整理、分类、编码、收录,既可以服务于大众获取相关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丰富文化内涵,又可以方便于研究和管理人员,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数据参考。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库,及时更新非遗传承人信息,定期组织交流出访,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第三,搭建非遗网络移动平台,随时推送资讯。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突破时空制约的优势,既可以有效储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防止遗失,又方便及时推送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的资讯,扩大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了专门网站,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解读、申报指南、传承人风采、项目对接、非遗教育等板块,方便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非遗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通过在我国驻外机构官方网站的文化板块上增设“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栏,为更多海外民众提供了解、感受、走近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第四,有效利用大众媒体传播,加强宣传力度。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中经过精心设计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令观众耳目一新,将文化内涵与食物烹制、文物藏品相结合,配以形象的视听设计,赋予了古老文明新的活力。利用数字化手段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拍摄专题宣传片,采用传承人讲述、三维动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刻画非遗文化的历史传承、时代变迁、人物情感等。利用融媒体、分众传媒等在车站、广场大屏幕播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集锦,逐渐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全民情怀”。

五、结语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7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深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区文体广旅局结合工作实际和青少年成长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青少年活动阵地作用,结合“我们的节日”,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体验活动和青少年免费培训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文化、热爱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2020年以来,我局共组织开展“趣味猜谜”、“我们的节日—迎春对联我书写”、“同心战疫”亲子手抄报、品味端午包粽子趣味大赛、传承扎染、团扇制作等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10余期,开展青少年书法、绘画、舞蹈等免费培训30余场次,服务人数近千人,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播。

二是创新传承模式,让青少年更有参与感。

区文体广旅局摒弃传统“讲学”模式,以体验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的课堂搬到学校、社区和舞台,通过校地合作、研学活动等形式不断激发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依托川菜川剧之父调元故里这一本地资源,打造川菜川剧之乡,建设文化基地,培育川剧小梅花;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和三国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迎春庙会、《名垂凤岭》仿古祭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销及传统民俗地摊等活动,弘扬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自觉做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2019年,区庞统祠博物馆与区图书馆、区实验小学共同举办的“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50周,讲解三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知识100余次,培训学生超2000余人次,极大的丰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非遗文化周期间,区文体广旅局组织学生到潺亭记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糯米咸鹅蛋制作技艺体验,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热爱。

三是关注需求与期望,服务年轻一代新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行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区文体广旅局积极推动三大球定点校项目和田径运动场等项目落实,加快10分钟健身圈建设,大力开展篮球赛、自行车越野赛、mini马拉松等体育赛事,鼓励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同时,高标准建设水上项目基地,选拔优秀水上项目运动员,积极为省、市运动队输入后备人才。目前,我区10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建成,五人制足球场9月16日已挂网招标,11人制足球场已完成场地地勘,正在设计施工图纸并做工程概算。2020年度,已向省水上项目运动队输送后备队员7名。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8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护理;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1],其凝练出的“仁、爱、精、诚”职业精神,为大中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在高职护理院校第二课堂不仅是专业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绝好路径。高职护理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形的内容和理念与无形的感染和熏陶结合起来,有利于塑造护生的理想人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其良好的道德修养。

1高职护理院校第二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1.1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不科学。高职护理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围绕社会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往往片面追求高护考通过率或就业率,过多重视学生工作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育,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2]。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往往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实现,课程设置往往是教师自定教学目标,自发备课、上课,课程内容的选取也多是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简单讲解或读几本传统经典著作,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1.2传统文化授课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对高学历人才、专家的引进力度,但引进对象往往偏向于专业课教学人员,对于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知识的高学历人才引进较少,为学生配备专门导师的比例更少。现阶段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主要是辅导员和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教师,缺少高层次的传统文化传承人,传统文化授课师资力量严重不足。1.3传统文化课堂备课不充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更倾向于教师的专业课教学情况和科研工作成绩,对传统文化授课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大,其结果是高职教师平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课的教学和科研,除非学校硬性要求,很少有人主动去指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第二化课堂活动,而承担第二课堂主要指导工作的专职思政工作人员又因工作繁杂而无暇顾及[3],对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活动细节的设计和内容选择、指导存在不足,课程整体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获得更深层次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1.4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学习主要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发选择。第二课堂的开设一般不组织相应的学业考试,也很少进行书面作业等布置硬性要求,缺少必要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少学生便将第二课堂作为日常放松的时间,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学习的主动性、认真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学校缺乏专项资金、活动场地有限等因素,在传统文化课堂中多是进行理念式的宣讲,让学生深入体验的实践课少之又少,很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1塑造校园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肥沃的土壤”[4]。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场地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营造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借鉴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传统文化环境的塑造可以利用宣传画、电子屏、看板、黑板报等多样化的手段,宣讲的内容可以是孝德文化、儒家经典、中医文化、传统节日等,但一定要坚持系统化、条块化,杜绝割裂的只言片语。以护理院校为例,在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树历代名医雕塑、挂大医药家照片、建历代经典名句的文化长廊等,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及个人素质修养[5]。2.2科学设置传统文化学习体系。高职院校开辟传统文化课程要构建科学的学习体系,根据地域、学校特色及学生年龄段等有针对性地选取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相关教师编写特色校本教材进行系统性教学。例如开展“孝德”文化教育,可以宣讲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古代历史名人“孝德”故事、现当代名人的“孝德”事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围绕四大名著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解读。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认真挑选、去除糟粕,组织学生深入系统地进行学习。2.3在不打破现有院系格局的情况下进行师资力量整合。高职院校引进的高学历人才不仅掌握着深厚的专业课知识,同时也有不少人掌握着文学、历史、书法、绘画等其他传统文化知识。学校要积极用好这些资源,对每位教师提前做好相应的摸底调查,在不打破现有院系师资配备的情况下,对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专门的研讨组,方便传统文化课程的备课教研。同时学校要合理设置考核项目,鼓励每一名教师开设传统文化第二课堂并加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播中去。2.4要结合实际开发特色精品课程。要结合各种接地气的传统文化活动,深入探索,开发本校精品课程。以日常生活为例,现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强劲的活力,可以结合各节气的来源、气候变化、相关诗词、相关的民俗活动开发相应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以时间推进为次序,组织学生进行节日的庆祝、诗歌的朗诵、民间文化的传承。以护理院校为例,可以组织开发各种医学专题精品课程,通过古代医学典故和医学名家的故事进行传统文化与医德精神的熏陶教育[6]。2.5加强与校外其他部门的合作。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都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对地区传统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整理。同时,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文化惠民演出的力度。以山东青州为例,先后成立了东夷文化研究所,建成了非遗文化传习坊,形成定期非遗文化展演制度。学校应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对接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资源,定期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和人文大讲堂等活动,不定期带学生走出去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6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的组建与引导。在各大院校中,“兴趣社团是大学生喜闻乐见而且参与度极高的学生组织之一”[7],因此组建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各类文化社团,对于培育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社团的组建既要结合实际,又要突出专业性和趣味性,可以是中华古诗词朗诵,也可以是民间故事征集、传统工艺创作。作为讲授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要选取具有一定传统文化素养、责任心较强的学生骨干,作为社团活动的发起人和直接责任人。同时教师要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整体人文素质,坚决避免流于形式,更要避免成为“僵尸”社团。以剪纸社团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协调社团定期组织剪纸作品院系展览,开展剪纸技法讲座,举办剪纸比赛,利用剪纸作品大面积美化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剪纸的魅力并参与到学习剪纸、传播剪纸文化中来。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刘浩芝.运用传统文化培养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J].汉字文化,2017(21):74-76.

[3]刘大允.基于优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84-85.

[4]王洪坤.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浅析[J].中国培训,2016(6):40-41.

[5]王旭,樊凯芳,赵殿龙.基于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医药大学中的重要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8):750-751.

[6]朱婷婷,周向锋,章晓幸.应用传统文化陶冶实习护生人文情怀[J].护理学杂志,2014,29(8):76-77.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音乐教学模式

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弘扬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形成兼具文化内涵与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从音乐教学模式构建及课堂实施的实际成效来看,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解传授、轻学生内心体验,重教师解读分析、轻学生个性化见解的问题,导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文化意蕴一知半解,难以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对其音乐素养提升、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价值。为改善此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需进一步深入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及技术优化改进音乐教学模式,将音乐课堂塑造为文化交流阵地、文化创新园地,以此在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激发其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性。

一、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新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具备文化遗产属性的各类文化形式,还涉及文化所依托的民俗生活、实物、自然环境等,是一个动态且与时俱进的文化生态概念。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显著的便是将学生视作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致力于激发潜藏在学生内心的对传统文化的本真追求,以多样化、丰富性的教学活动为非遗的融入提供契机,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文化浸润,进而彰显高校音乐的育人价值。

二、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多层次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构建“翻转课堂”,渗透非遗文化背景知识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满堂灌”式教学的完全颠覆,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关系的重新塑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前置到课堂之上以缩短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时间,从而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身音乐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自发自主地汲取音乐知识、习练音乐技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音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因,并激活其音乐创作与实践灵感,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音乐技能具有重要价值[1]。依托“翻转课堂”音乐教学模式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教师精心筹划教学资源,设计预习任务清单。目前适用于音乐教学、有利于传承非遗的教学资源主要为微课,其时长短小、画面精致、内容精练且主体鲜明,教师在课前设计与音乐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微课,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微课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形式,深入体会其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较为系统与整体的认知,且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可以为学生打造视听一体化的审美空间,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并将其代入到非遗产生的历史时代之中,拉近非遗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保证线下有活动,教师除利用微课多样化呈现音乐知识与非遗文化背景知识之外,还需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集体讨论、自主探究、师生协作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非遗与本节课音乐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共性问题及疑惑等相机补充拓展性资源,如非遗中传统民族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表演场所、人们的服饰等,使学生沉浸在非遗文化氛围之中,不知不觉地汲取音乐文化知识、习得民族民间音乐技巧。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文化思辨能力

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先决条件在于筑牢高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力。目前社会音乐文化环境中充满对中西方音乐的不同观点,学生可以借助多元媒介接收此类含有多元文化思潮、文化观念的信息,会冲击学生思想认知,使其出现文化观念模糊的问题[2]。因此,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入驻互联网构建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抢先占领网络文化高地,使学生以辩证的观念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正确的态度与理性思维认识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以声乐教学为例,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以西方音乐理论统一高声部、中声部与低声部,虽然西方音乐理论较为成熟完善,已自成体系,但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将其音乐思维固定在条框之中,并且会制约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发展。非遗视域下,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民间艺人多元的声音,使学生关注到本土的优秀的发声方法,真正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教师可以整合网络上关于声乐理论的研究与观点,引发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何为声乐演唱的真谛。如“抖音”平台上“吴碧霞老师谈歌唱技术的最高境界”短视频作品中,吴碧霞老师指出:“在我进入音乐学院后才看到除了我国的音乐之外世界上还有交响乐、歌剧咏叹调等等那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但我对演唱中国歌曲有着割不断的情结。”“龚琳娜谈如何避免民乐断层”短视频中介绍了蒙古族与苗族民歌,指出两种不同民歌发音方法的起源,倡导关注地方的、优秀的发音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播放此类短视频,请学生思考并探讨视频内的观点与技艺,在促成学生文化辩证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思潮与非理性信息,从而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中“寓情于声、声情并茂”的技巧。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为学生创造充足实践机会

音乐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不论是声乐演唱还是乐器演奏,都需要从作品创编开始形成独特且完善的乐思,并在实践中找到诠释与表现音乐的最佳途径。正如吴碧霞老师所说:“要用眼睛来歌唱”。在音乐实践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对音乐技艺的掌握也较为完善,但在演唱或演奏表演时便会出现眼神空洞、缺乏与观众交流、肢体动作僵化的现象,导致演唱与演奏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在于学生并未掌握“用眼睛来歌唱”的精髓,即因缺乏音乐实践机会导致其难以通过音乐语言及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带给人们良好的审美体验。因此,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尤为重要[3]。我国非遗中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歌善舞的各民族人民在歌舞中诉诸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对自然的敬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非遗中音乐文化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模拟与再现表演舞台,邀请专业舞者进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将其划分为演唱者与乐队成员。在教学中首先借助非遗传承人的歌唱或演奏录像带给学生原汁原味的审美体验,使其在观看与品悟中捕捉灵感,思考如何以人声、器乐之声展现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独特韵味及个性化风格。其次,由专业舞者对学生进行歌唱与舞蹈方面的指导与排练,使学生动手、动脑并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诠释与表现之中,以此激发与强化学生以音乐表情达意的固有本能。最后,在实践中注重引导人声与器乐之声,歌唱、演奏与舞蹈动作、舞台调度之间的交相辉映,鼓励学生借助非语言符号传递更加丰富的文化信息,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味儿”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音乐表现的乐趣,获取更加系统的非遗知识,获得音乐感知力、实践力的综合提升。

(四)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非遗传承能力

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需克服传统“满堂灌”带来的弊端,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并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学生传承文化的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可以满足高校音乐教学需求。首先,教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项目,如“民歌传承”、“民族乐器传承”等[4]。请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现状与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艺术表现层面初步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关键因素,如题材滞后、表演形式单一、表演舞台过于简陋等。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及现代化传承成功经验为导入,请学生观看视频自主总结其成功经验,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舞台背景的交互性,使舞台空间与歌唱内容相契合,带给人们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再如对演唱及演奏技法进行创新,对原曲目进行“二度创作”,使得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表现契合时代语境等。至此,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创新与传承非遗的思路,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自主制定项目方案及计划。再次,学生执行项目方案,如对流行歌曲进行“戏曲化”创作,以不同乐器组合演奏传统曲目等。学生编演完成后录制视频并在新媒体平台上。最后,教师以学生视频点击率等作为评价依据之一,从专业角度委婉指出学生不足之处,指导学生修改项目方案并再次执行。此种项目驱动式音乐教学模式真正将非遗与音乐实践结合为有机整体,增强了音乐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性,并且使学生接收来自不同群体的建议,了解人们对音乐创作与表现的需求等,有助于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高校学生音乐基础水平及兴趣特点等科学选择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拓宽课堂知识容量,多样化呈现非遗魅力。

参考文献:

[1]丁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J].当代音乐,2021,(08):44-46.

[2]曹林.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音乐,2021,(06):37-39.

[3]唐佳佳.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J].艺苑,2017,(05):108-109.

非遗文化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文化;建设意义

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培育,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根据艺术性以及道德文化修养,从整体上做好对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同时,需要以此为目标做好对群众文化的建设。自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建设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加大了对精神生活的进一步需求,通过对群众文化和音乐文化的推动及发展,能够使广大群众获得更好的文化生活。群众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能够从生活质量和艺术修养方面,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提升,能够作为重要力量,推动全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群众文化建设通过民族音乐能够得到凸显,能够实现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引导和促进。

一、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群众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民族音乐作为历史积淀,使社会思想和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对我国的优秀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最后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能够作为一种坚实的基础,使精神文明在我国的建设中得到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音乐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民族音乐形成于商周时期,到现在为止,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群众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影响,两者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古至今,音乐文化与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世俗性以及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民族音乐也最具特点。民族音乐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长期以来有着多样化的发展局面,从种类、内容、形式等方面,促进了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实现了对明显特征的具备。群众文化在我国民间的流传很广,并且该文化形式得到了最大化的普及,能够作为广大劳动群众的真实写照,有着更接地气的乡土气息。所以,从民族音乐和群众文化的角度来说,对两者的发展和建设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民族将群众音乐文化作为民间的重要内容,其将群众文化作为创作和发展的源泉。以群众文化的兴起为基础,对民族音乐进行创新和发展,能够实现彼此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二、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实现对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中国幅员辽阔,从地区和民族的角度来说,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北方音乐在我国的特征就是高亢明亮,能够表现出粗矿豪爽的北方人民的特质;南方音乐的特点就是柔和抒情,能够体现出温柔娴熟、落落大方的南方人民性情。此外,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在我国有着别具风格的少数民族音乐。所以能够得出,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齐全的品类,作为一门艺术,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通过对我国各族儿女优秀智慧的凝聚,从乡土风人情方面,实现了对各族风格的集中体现。民族音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有着较为独特的形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创作的。根据民间节日、婚丧嫁娶、民族纪念日等,我国创作出了许多的民族音乐,例如,山东人民创作的《一枝花》,广东人民创作的音乐《步步高》《小桃红》《饿马摇铃》《彩云追月》《雨打芭蕉》等等,藏族人民对《拉萨河水》《天空多么宽广》《阿细跳月》的创作,瑶族在云南的舞曲,彝族的《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等舞曲。除了以上这些民歌,我国民间还有着歌舞音乐、乐器、说唱音乐以及戏曲音乐。近几年,广大民族音乐工作者在我国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发掘,整理以及加工,将大量包含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音乐作品进行展现。这些经典作品受到了群众深深的喜爱,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等,此类民族音乐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优秀的软实力,通过对民族音乐的世代传承、沉淀以及发展和创新,能够实现对民族音乐风采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三、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规范作用

随着对民族音乐的推广和创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音乐通过歌词歌剧、舞蹈以及话剧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将拼搏向上精神、团结互助精神等融入到群众建设中,促进了教育的规范性。再加上民族音乐在教育、创作等国家领域所实行的百花齐放政策,通过鼓励实现了对结合教育性、时代性、艺术性以及民族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的创作,例如,《东方红》大型舞台史诗,《刘三姐》电影音乐作品等等,群众文化建设通过民族音乐,实现了对精神文明水平的显著提升。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其发展和传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能够使群众对一定的基础音乐知识进行掌握,使其能够具备基本的音乐理解能力,进而陶冶群众的精神。

四、民族音乐是对国际文化交流的促进,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开拓

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民族音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外国音乐作品的素材中,很多都能够体现出中国的民族音乐,世界音乐发展离不开中国民族音乐的积极作用。由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建设,带来了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通过国际旅游、学习、工作等交流机会,国家将民族音乐视为象征友谊的桥梁,能够作为共同语言实现对彼此的相互促进。文化交流在国际发展以及民族音乐的创新,实现了对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民族音乐能够实现对群众文化视野的开拓,并且民族音乐在传递交流、交融过程中,从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得到了丰富,能够作为全新的音乐素材,得到更好的创作和发展。

五、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原则

(一)生命原则。民族音乐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其生命力旺盛,要使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增进,就需要对调研等方式进行应用,对其生命存在的根本进行寻找,对其精神灵魂进行把握,由特定民族精神铸就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以此来准确的从源头和根本上对其认识,做到精心的建设。(二)整体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其一,生态整体,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生态特征对此进行了决定;其二,文化整体,一个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那么其所产生的民族音乐文化必定是丰富多样的,在具体的内涵、形式、功能上虽然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所展现出来的衍生物,其内在具有统一性,出自同一种来源,彼此直接的信息能够进行相互的交流,我们要对这样的一个民族音乐文化整体进行保护。

六、民族音乐和非遗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能够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涉及。由于在文化形成过程以及表现形式方面的不同,要采取的建设方式和群众文化建设的要点也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从民族音乐文化自身出发,深刻了解其内在规律,对经验教训积极的进行总结,积极的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创新。只有不断的对方法进行创新,才能够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使其生命力与原动力得到保持,使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显著的创新效果。(二)民族音乐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当民族音乐文化与群众文化建设之间发生冲突,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对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关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人们的需求角度来说是正当的,不然会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违背。所以,使社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更高的提升,是民族音乐建设工作的基础。其次,要确定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题,要相信人才是其真正的主题,需要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以及群众表示充分的信任,以此来表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性、生态性以及生命性。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以及使用者是广大群众,不仅要满足其生活需求,而且要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因为,精神的根源是他们。除此之外,只有通过传承者才能真正的对这些民族音乐文化起到保障作用。所以,要加强对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创造力度,在参与的过程中,广大群众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地参与进来。(三)民族音乐对文化志愿者的促进。人民群众需要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中来,积极主动的学习各种民族音乐文化知识,还需要对自身的知识内涵加以提升,加强自身的知识底蕴,以此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对于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能够使整个社会人员音乐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能够使文化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要想使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群众自身音乐素质能够得到进一定提升,不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文化人才,还需要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音乐文化体系加以完善。在对群众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培训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应的培训制度,对群众在基层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组建基层群众文化志愿者团队,对基层群众在开展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宣传工作的过程中,所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民族音乐文化加以适应。所以志愿者只有通过接受更多的培训,才能使他们在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使自身的建设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自身的音乐专业素质得到有效的加强,开展更加亲民、更加符合群众要求的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在对基层群众文化志愿者开展培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志愿者队伍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的步骤对其开展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能够对新的要求进行满足。

七、文化馆如何做好对民族音乐的传承

首先,音乐可以使个人的情操得到陶冶,使个人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对价值观进行良好的构建。省市政府需要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引起重视,通过对各地文化馆的倡导,使其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民族音乐的比赛,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还应该是充满乐趣的,才能够使群众从心底里产生热爱之情。可以让群众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中来,掌握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以此来使群众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中来。并且,需要从人力和财力方面,做好对地方文化馆的支持。其次,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都与群众有关。需要在过程中做好对专业民族音乐家的重点培养,针对民族音乐的角度来说,需要通过对群众的领导和指导,使其能够对民族音乐进行领会和学习。再次,在对群众文化进行建设时,需要从发展和鉴赏的角度做好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创新。文化馆和文化机构在各地,需要做好对当地民族音乐展的定期举办,以此来使民族音乐能够在群众中得到普及,并且使群众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实现对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通过对群众民族音乐兴趣的培养,使群众能够对民族音乐产生真正的热爱,进而更好的对民族音乐进行继承。最后,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多样化的形式,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需要做到互通有无,交流成长,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角度来说,各文化领域需要做到相互沟通学习。

八、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众开始加入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活动中来,民族音乐成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并且在其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群众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使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群众文化建设通过民族音乐能够得到凸显,能够实现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引导和促进。

参考文献:

[1]叶凌燕.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05):153.

[2]廖晖.浅谈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J].卷宗,2016(11):801-802.

[3]赖颖璇.积极创新,努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J].民族音乐,2017(02):92-93.

[4]黄兰.浅谈民族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及与群众文化的关系[J].神州(下旬刊),201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