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4 17:46:00

非遗文化传承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1

关键词: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于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于文化以及文明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群众文化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非遗文化保护的案例,对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希望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的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一、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

1.群众文化内容。群众文化也就是指在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之外,人们自行开展的自我娱乐的社会文化形式。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群众活动本身是主体,开展方式采用自娱自乐的形式,来达到满足自身精神世界追求的效果,这也是对自身精神世界进行建设的有效途径。2.非遗文化内容。根据相关非遗文化条例的要求,非遗文化是各族人民实施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同时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某些实物或者是某些场所地点,比如戏曲、杂技、节庆习俗等。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发现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之间是相互交融的,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而群众文化为非遗文化提供了传承以及发展的有效平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梅溪镇非遗文化概述

梅溪镇的名字来源于溪边盛开地紫梅花,当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历史上该区域曾经发生过多次瘟疫,这也使得该地区人烟稀少。自此之后,大量来自于湖北、河南以及温州等地区的人们迁徙到这里,也为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外迁人口和当地的居民一起进行辛苦劳作,繁育后代,也促使梅溪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迁徙过来的居民为了能够缓解内心对家乡的思念,在春节期间,他们欢聚在一起共庆节日,这也就是梅溪舞龙、舞狮等春节活动形成的背景。为了在此祈求上天的保佑,在正月十五时还有舞草龙、闹元宵等活动,以此来表达事事顺利的美好愿17大众文艺望。九月九还有重阳节的专题庙会等。在举办民俗活动时,人们不只是在庆祝当年庄稼的丰收,对神灵的保佑表示感谢,也对来年万事顺利、庄稼丰收、家人平安等美好事物进行祈求,是文化艺术行为的大比拼。听当地老人说,梅溪镇地水平会涉及到水龙硬件设施质量的比拼、操作人员实力以及技能的比拼等,整个游戏的队伍长度可长至两三公里,其中有杂耍、舞龙舞狮等活动。在舞龙会结束后会举办为期三天三夜的舞台表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在九月九日,当地会举行重阳节庙会,在庙会上不仅仅可以看到到家的文化艺术表演,也可以享受到多种类型的美食。每年的正月初一一直到二月二当地会举办一系列地活动表演,这不仅活跃了春节期间的氛围,而且活动的场面很大,它走街串巷的形式将美好的祝愿都传达给了每户人家。传统的文化活动是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的有效孕育,实现了对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有效积淀,这也是梅溪镇非遗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地重要原因。梅溪镇培育出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宝藏,比如华龙灯、竹叶龙等等。

三、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非遗文化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活动,而群众文化也是对非遗文化继承以及传承的有效载体平台。近些年来,梅溪镇举行了多次文化活动,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而群众文化走进来的良好效果,这也使得非遗文化得到了有效挖掘以及继承。现在当地进入我国部级非遗文化名单的有一项,省级非遗文化四项等。当地的非遗文化项目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为外人所熟知,受到周围居民的喜爱,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梅溪镇非遗文化项目舞龙文化的传承,有效地丰富了我国广大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也有效地打造出乐当地的特色品牌。舞龙文化走出了大山,同时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进入当地进行文化活动交流。当地陆陆续续展开了多场非遗文化交流活动,一场场文化展示活动,使得舞龙的艺术活动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这也逐渐受到媒体方面的关注,收到央视节目的青睐。在2015年的文化专题活动节目中,就有对舞龙文化闹新春的介绍,活动有效地吸引了当地以及周边的人们,场面极其热闹,央视等电视平台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以及转播。同年央视记者走进梅溪镇,对当地过年的民俗文化活动进行了专题介绍。跟随者舞龙文化的脚步,我们能够感受到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所起到地重要作用。非遗文化的存在有效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在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以及传承方面,梅溪镇专门成立了非遗文化园区,进入到园区内部,就可以看待非遗文化的传承基地以及文化产品展示馆,同时还可以看到富有当地特色地文化礼堂。这些展馆的存在促使梅溪镇的非遗文化成为了精品,吸引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行列中来,实现了群众文化团体的有效扩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强化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自2008年以来,梅溪镇除了兴建各种形式的非遗文化展馆,还成立了非遗文化保护团队。展馆的建立实现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效展示,而非遗文化团队的成立也有效地承担起非遗文化宣传、传承以及保护的重要责任。以梅溪镇的旱船为主导项目的艺术团以及非遗文化传承艺术团体每年在春节期间,都会带着大鼓书等进入到村庄进行艺术表演。这一特色的表演形式受到当地老百姓深深的喜爱,几乎场场爆满。近几年来,梅溪镇民间非遗文化的表演已经接近每年三十次。在春节期间的艺术表演不仅仅为人们送去了美好的新年祝福,也实现了对人们业余生活的有效丰富,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充分活跃起来。梅溪镇将传统文化打造成品牌,促使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和村庄,在企业以及学校内部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促使广大的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还促进经济搭台以及文化传承工程的创建,使得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遗有效发挥。例如以桑葚采摘作为入手点,开展桑葚文化节的活动,以此来宣传桑蚕产业园,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促使桑蚕产业园逐渐走向成熟,也能够有效凸显与桑蚕相关的非遗文化的内容,实现对桑蚕传统工艺的有效挖掘,而且对与桑蚕相关的传统民俗文化码头娘娘、舞狮等等进行了展示,实现了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对非遗文化的项目进行挖掘,能够激发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丰富群众的业余活动,同时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对非遗文化传播平台的有效构建,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化龙灯、竹叶龙以及舞船等传统文化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参与使得非遗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以及发展,比如舞船从一开始的一两条船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八条船,从角色上也逐渐增加了船拐子、船娘子等,人们在穿上进行集中表演,呈现出一片热闹的场景。2015年,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积极地参与到舞船的活动中来,呈现出老少同乐的愉快场景,促使舞船的观赏性以及娱乐性被进一步提升,对舞船的内容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拓展。比如在以化龙灯为原型打造的化龙的节目,在群众文化舞展中获得了金奖的好成绩。在2016年的非遗文化的电视节目春晚节目特色小镇,其幻化成龙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将群众作为基本的要素,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增加了光彩。而梅溪镇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实现了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丰富,为当地人民赢得了荣誉,创建起品牌文化的打造,提升了村镇的知名度。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对于群众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宗建.论非遗传承中边缘群体的定位及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完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2):94-102.

[2]汪平.探究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8(42):198+200.

[3]羿雪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J].戏剧之家,2018(20):243.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2

关键词:非遗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策略

非遗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既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之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将非物质遗产文化很好地引导入校园,能够较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及教师的整体精神文化水平,塑造良好的校园风骨与灵魂,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弘扬与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

一、非遗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提升了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顾名思义便是校园文化所传递出来的价值取向及思想导向能够深入观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及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合理的铺垫。在非遗文化中,包含了全国各地当地文化的精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纽带传递出万物和谐、寿与天齐的美好意愿。无论是名震世界的“五大刺绣”,还是风趣幽默的“皮影戏”,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流露出古时候的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蕴含着独特意趣和境界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在将这类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后,学生与老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创作与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能够从中领会到非遗文化所传达的美好精神品质,对于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二)增强了校园精神文化层次。将非遗文化在校园中进行宣传推广,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良好传承,同时非遗文化中的美好精神品质能够增强校园精神文化层次。教师与学生通过学术讲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等方式,学习了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底蕴,能够增强广大师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责任与义务,让广大师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效推动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在非遗文化中,诸如珠算、中医针灸等项目,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充分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求知与创新精神,体现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理想追求,在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时,能够让教师与学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端正对非遗文化的思想观念,求知与创新精神也能够带动校园精神文化的提升,让师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风气,一方面提升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另一方面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良好的弘扬与传承。比如珠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了算盘的使用技巧,能够折服于古人的高超智慧,同时珠算中所体现的运算技巧也可以被教师与学生用于日常教学生活中,从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让校园精神文化从根本上得以提升,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应用,呈现一种双赢的局面。(三)创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不但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推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能够有效带动非遗文化的良好传承,使非遗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途径得以发扬光大。众所周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方面较广,要想较好地对非遗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就应当创新传承的途径,培养出传承的新生力量。而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主体是青年师生,他们的思想及行为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为非遗文化的良好传承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汇总引入非遗文化,能够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土壤而扎根发芽,通过高素质人才为载体进行良好的传播与继承。比如畲族文化的保护。畲族历史悠久,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畲族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严重冲击,许多畲族民间传统文化形式正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危机。作为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近年来,福安市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更多的孩子认识和关心畲族传统文化。福安市民族中学以畲乡为特色,在学校走廊上,布置了畲族历史,畲族民族,畲族服饰,畲族文艺等宣传画,使校园文化洋溢着畲族文化的气息。每逢畲族三月三节俗,同学们穿上失传已久的畲族服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唱畲歌,打畲拳,跳畲舞,手工制作畲族三宝(菅棕,乌米饭,糍粑)等活动,亲身体验非遗文化蕴涵的美,同时也传承了畲族非遗文化。非遗进校园这一举措,不但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得以创新,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非遗文化也能够代代相传,造福千秋。

二、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良好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其中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部分项目诸如奶娘催罡巫舞、沮水巫音等,由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承载了较为强烈的当地历史背景,学生在理解时过于困难,不适合充当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因此,在进行非遗进校园这一举措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非遗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继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在选择非遗项目时,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普及面较广、影响力较大,且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的项目,诸如列子文化、朱子文化及当地戏曲文化等,都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领会到该项目传递出的美好品质及思想。比如朱子文化,学校可以邀请朱熹后人为学生进行关于朱子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朱子理学的基本内涵,继而将其中的精髓应用于现实学习中,从根本上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二)在校园中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宣扬非遗文化。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后,要依托于校园内师生的力量,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创新非遗文化的表现载体。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四处走访探寻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摄影采风、文学作品记录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同时还可以设立各类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校园社团,在社团中定期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从根本上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爱国情怀,让教师与学生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优美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依托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在校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广大师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而进行良好的传承与保护。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时展迅速的今天,我们更应当认清非遗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从而让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代代相传,造福千秋。

参考文献:

[1]蒋秋萍.“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以“广绣进校园”为例[J].艺海,2019(03):107-109.

[2]赵尔文达.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进校园路径研究[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2019:9.

[3]李红.“非遗”进校园的实践和思考——基于广彩瓷烧制技艺的调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85-92.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3

关键词:融媒体;非遗文创设计;品牌文化;产教融合;乡村振兴

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即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是乡村民俗、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等乡村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各种物质载体的结合,通过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和开发,在展示现代社会元素的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非遗文创产品既能有效诠释乡村非遗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商品的实用价值,并能基于消费者反馈不断调整和增添新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1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的联系

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指出,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202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着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过程中开展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提升行动[1]。根据以上党的政策指引,基于乡村本土非遗特色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打造乡村非遗文创品牌,是保护、传承、发展和宣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也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

2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大湾区的建设要重点加强文化自信,特别提出要支持以粤剧、龙舟、武术和醒狮等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有着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如以龙舟制作技艺、潮州漆器髹饰技艺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以苏东坡传说、张九龄传说和客家童谣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客家山歌、广东音乐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以粤剧、皮影戏、木偶戏和潮剧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粤绣、佛山木版年画和灯彩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以广府饮茶习俗、飘色为代表的民俗等。近年来,广东在开发非遗文创方面积极进取、不断探索新途径,让非遗“活”起来。例如,2020年8月,广州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试点———永庆坊正式开市,十多位非遗传承人在此地开设了工作室,为广大消费者开创了1个体验各种非遗项目的好去处和购买优质非遗文创产品的新渠道。永庆坊不断创新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如广绣胸针、榄雕耳坠、广彩杯和月饼礼盒等。如今永庆坊已上榜首批部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了广州的网红打卡点之一。此外,根据《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全省博物馆在2021年共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实现收入3993.39万元[3]。其中,坐落于省会广州市的广东省博物馆近5年开发了超2000件文创产品,在运营方面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创新,例如,积极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文创产品研发基地和教育实践研究基地,提高文创产品开发水平;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和推广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模式。然而,广东省非遗文创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索解决。

2.1产品同质化,优质产品匮乏

广东非遗文创产品大多存在产品外观、功能、图案设计同质化的现象。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地摊和创意集市等随处都可见到从批发市场或网上渠道进货的有相似设计的纸扇、绸伞、明信片和冰箱贴等非遗文创产品,产品粗制滥造,缺乏高质量的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和核心创意作为支撑,开发层级较低,既不能对当地非遗文化起到传承和宣传的作用,也难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市场前景并不可观。

2.2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定位模糊

为非遗文创产品创建具有当地独特文化内涵和清晰市场定位的品牌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辨识度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信任感。但广东非遗文创产品多数都存在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定位模糊的现象。如果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不清晰,则难以真正深入研究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去设计和生产出能使消费者产生本土化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的优质非遗文创产品。有一些非遗文创产品定位为高端礼品,由非遗大师用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绝伦、工艺考究的收藏品,但数量稀少、价格昂贵,非普通消费者能承受,虽然艺术价值很高,但缺乏实用价值,市场空间小,既不利于非遗文化的推广,也使得非遗文创产品无法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2.3产业化程度不高

知名度和关注度较高的非遗项目不缺乏传承人,也不缺乏商业合作的机会,更容易吸引优秀的设计和运营人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广东省仍有很多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传承人匮乏,认知度和关注度低,传播途径落后,生存现状非常艰难,要形成完善的集齐设计、生产、推广、销售及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链更是难上加难。

3凤二村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现状

广州市从化区凤二村的村民均为岭南三大民系之一的客家民系,留存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但当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薄弱,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长,一些非遗项目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由于对外非遗文化交流比较缺乏,凤二村虽有意愿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但条件缺乏,因此村内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不能为凤二村村民增收致富,发挥其商业价值。本研究对凤二村的客家舞龙、客家花灯、客家山歌和客家猫头狮4项非遗文化展开调研,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进行非遗文创设计和品牌运营,有利于弘扬与发展客家非遗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参考依据。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对标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力打造文明富裕的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根据《广州市从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从化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定位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位于从化区的凤二村自2018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旅结合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但由于乡村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富有乡村特色文化的品牌进行全媒体融合推广,目前凤二村凤凰鸡、荔枝和客家民宿等特色产业仍未打开市场,创收力度不够强,产业结构仍需完善。本研究致力于通过非遗文化与动漫IP结合进行文创设计赋能凤二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为我国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4融媒体背景下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以广州凤二村为例

4.1挖掘乡村当地非遗文化元素,确定设计思路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建立在乡村当地的自然属性与非遗文化的内涵上,融入现代生活新元素、新材料,以创造出既有现代感和创新性,又极具乡村本土非遗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前文所提到,如今非遗文创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其中1个原因便是设计师对当地非遗文化的内涵理解不深,仅仅是对非遗文化原有的艺术形态进行简单的图像化之后照搬应用到常见的载体上,并没有深入探究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挖掘能传递当地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文化元素进行视觉符号化的创新。因此,要避免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提升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就需要基于乡村非遗文化的内涵,对能传递当地积极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提取和进行视觉符号化的设计转化,并优先融入到乡村生活化的应用场景。这样的乡村文艺文创产品不仅能服务于乡村,还能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情感认同而使之产生购买欲望。在设计思路方面,设计师可以从图形、文字和色彩3个方面的乡村非遗文化素材中提取文化元素[4],并对提取的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应用到经过创新设计的乡村农产品包装、生活用具和导视标识等物质载体或者表情包、动态图形、日常生活及办公等多样化的现代生活场景中去。凤二村非遗文创总体设计思路是从凤二村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山歌、客家舞龙、客家花灯和客家猫头狮4项非遗文化项目中的图形、文字和色彩3个方面提取非遗文化元素,与基于真人深度打造的动漫IP形象结合设计手绘插画文创主图形,并基于凤二村特色产业将主图形应用于农产品和食品包装、民宿创意摆件、生活用具和导视标识等物质载体上。例如,源于古代中原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之称的客家山歌是凤二村最有特色的非遗文化瑰宝。客家山歌伴随着古代北民南迁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客家山歌盛行于客家地区,主要与客家人多居于山区地带有关。客家人长期终日于山间劳作,男女俱出,劳动疲累之余一个人随口哼几句山歌或者男女互相戏谑调闹来调剂枯燥的心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通俗。凤二村凤凰鸡食品包装的主图形提取了客家山歌的文字元素和客家传统服饰“蓝衫”图形元素与动漫IP形象结合,背景选用了凤二村云雾缭绕的双凤山、碧波荡漾的凤凰水库、在山间休闲自在的凤凰鸡和村头极具客家风情的大水车,展现了凤二村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凤凰鸡优越的养殖环境和客家人崇尚自由、崇文重教的个性特点。

4.2建立乡村文化IP和非遗文创品牌

非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1个富有当地文化内涵的IP的打造,这需要深入挖掘乡村非遗文化、乡村故事和乡村美食等内容深化IP的内涵,以富有乡村文化内涵的IP为核心视觉符号进行“动漫IP+非遗+文创”设计,创建非遗文创品牌。这需要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系统的品牌文化推广策划和实施。将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IP化、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化,让潮流的“动漫IP+非遗文化”设计为乡村特色产业赋能,借助多个渠道IP方的粉丝流量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销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为乡村特色产业寻觅销售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有文化故事的产品品牌才能形成更长远的市场发展。项目团队选择了凤二村村书记为乡村代言人,通过系统的内容策划,融合全媒体渠道使其讲好凤二村的乡村故事和文化,深度开发真人IP,整合凤二村客家非遗文化、乡村故事、乡村美食、乡村美景和特色产业等内容形成品牌文化,以动漫IP形象为核心设计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凤二村特色的非遗文创品牌。

4.3非遗文创融合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立足于乡村非遗文化、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并通过电商、直播和旅游等途径推广销售,是当下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非遗文创产品逐渐深入乡村百姓的生产、生活,有利于乡村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非遗文创设计和特色产业的结合,是凤二村产品品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突破。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凤二村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客家非遗文化气息和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项目团队将凤二村非遗文化、动漫IP和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及民宿等特色产业相结合开发设计了凤凰鸡农产品包装、石斛农产品包装、荔枝食品包装、花海系列时尚非遗文创产品、客家民宿创意摆件和创意民宿用品等非遗文创产品,致力于帮助乡村促进非遗传承、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策略依据。

4.4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融媒体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了视频、文字、图片、音频和漫画等多种多媒体形态在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等不同媒介上的全面立体传播,有效扩大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新时代的消费者多数是数码原住民,在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上,应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进行非遗文创IP品牌文化推广和品牌化运营。为了促进凤二村的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首先,非遗文创IP将“三微一端”作为短视频的推送平台,持续创作包含乡村非遗文化、乡村美食、乡村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优质内容吸引网络流量,培养IP方良好的粉丝基础,随后以IP、流量红利来撬动直播带货。其次,通过凤二村村委与上级管理单位沟通,在当地政府官网上创设非遗文创产品专栏,在创建平台电商销售推广渠道后,将新媒体流量和官网流量引导到电商平台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此外,还可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精准投放广告。同时,丰富线下传播方式,例如,在村史馆创设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区、举办线下非遗市集、策划非遗文创产品体验式营销和户外媒体传播等,在线下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流量引导到新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实现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新商业模式。

4.5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着眼于高校非遗文创设计人才和品牌运营人才的培养、乡村非遗文创开发水平的提高及乡村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建立和实行“高校+非遗传承人+企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品牌运营。探索和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的构建,既可以为高校艺术类和经贸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策略依据,也能为非遗文创设计注入年轻活力。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凤二村成立的广州市凤二村旅游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及新媒体运营公司———广州芥末思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共识,协同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和品牌运营,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校企共建校内非遗文创工作室、品牌运营工作室和校外非遗实训基地,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高校通过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项目,非遗传承人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非遗文创课程开发,并走进非遗文创工作室深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在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设计文创产品过程中进行文化设计资源共享,提升专业审美与文化内涵;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直播电商等经贸类专业学生在品牌运营工作室进行全媒体融合的品牌推广过程中有助于拓宽专业视野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乡村文化重塑和传播。

4.6搭建乡村非遗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

若要实现区域非遗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拟凝聚政府、非遗传承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文创设计师、企业、高校及媒体等多方力量,搭建集设计研发、品牌运营、科技创新、非遗文化体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非遗文创产品和品牌孵化等功能的非遗文创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区域内非遗文创产业集群,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形成专业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也对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区域内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都带来长远积极的影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在全媒体融合时代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策略建议。以广州从化凤二村为例,以“非遗文创公益振兴乡村”为特色,通过开展地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凤二村客家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分析其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境,提出策略建议。首先,充分挖掘乡村当地非遗文化元素,明确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并深度打造富含乡村文化内涵的IP和非遗文创品牌,赋予非遗文创产品独特的精神内核与品牌效应,避免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其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合乡村特色产业,让非遗文化服务乡村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再次,构建富有全媒体时代特征的品牌传播策略,扶持乡村传统产业发展,促成新的文化产业输出。最后,通过深化与高校艺术类和经贸类专业的合作,并联合各方资源搭建非遗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乡村非遗文创产业才能迎来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R].2022-05-12.

[4]陈立民,周友.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设计研究———以新晃侗族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设计,2020,33(11):35-36.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4

【关键词】非遗文化;音乐教育;渗透路径;传承价值

现代高校必须顺应时展潮流,集中力量努力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路径,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类非遗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并将音乐类非遗文化编入音乐教材,将其有计划地引进课堂、纳入研究课题,在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同时,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

一、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基本特性与传承价值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结合多种文化元素、通过特定人群采用个性化演奏技巧展现出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个人经历、艺术情感、心态,具备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多数音乐类非遗文化能够精确地展现特定族群、社群的文化生活原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非物质化表现形式,可记录某一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集体习俗、文化理念,表达了人民的精神需求,属于民间常见的音乐形态,其传承方式多以口传为主,缺乏文字或现代信息媒介记录,容易受到现代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非遗音乐文化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可利用的本土化资源,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艺术内涵、文化思想、舞台表现形式与欧美音乐文化有着较大差异,在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俗庆典中较为常见,是一种富有活力与文化魅力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样也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品格[1]。音乐类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民俗艺术表演形式,而是与表演体系、艺术技能有关的工具、制作工艺、节目编导技巧等一系列艺术文化要素,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可增强民族凝聚力,能够全面激发现代社会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渗透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用于高校音乐教育的音乐非遗文化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是传统文化的艺术化载体。为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快速发展的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音乐艺术创作机制,必须在高校音乐课程知识体系中引入富有艺术魅力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如山东大鼓、昆曲、京韵大鼓等不同地区常见的古典民俗音乐表演艺术,在实现古典音乐文化传承目标的同时,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使之认识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与内在思想价值,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回应社会上不断演化的多元文化[2]。我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为重塑我国新一代青年的人生观、艺术观,抵消外来文化、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文化意识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开展音乐教育,让多数大学生了解本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接受高水平音乐教育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把握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民俗音乐文化,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某一种民族乐器,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认识音乐类非遗文化的艺术风格。非遗音乐文化具备美育功能,能够启发大学生的思维,促进其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审美理念的演化。教师应当意识到在音乐教育中渗透非遗音乐文化的必要性,重点开发大学生的智力与艺术才能,鼓励学生在课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分析我国古典音乐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各类文化要素与审美意象。部分地方性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展现了当地人民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富有美感的艺术意境,如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等,此类艺术形式是古典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在课上适当引用包含丰富艺术内涵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发挥此类本土化音乐教育资源的综合性价值,严格遵循文化保护规律,在课上组织表演活动,展现地方音乐戏剧的魅力,让大学生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三、当代高校音乐教育制度的缺陷与漏洞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未能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国内部分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形态、育人目标、知识传授方式受到西方国家音乐文化的影响,具备僵化性,不具备应有的内生性,不重视发扬、传承我国古典音乐文化,课程知识体系中包含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内容较少,教师惯于根据欧美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分类标准将音乐教育资源划分为不同类别,选取凸显西方音乐文化思想的教学主题,导致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缺乏带有民族特色、承载民族精神的本土化音乐元素,部分学生不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喜爱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难以在课堂活动中对我改成民族音乐艺术产生探究兴趣。

(二)教学方法落后,可用教育资源不足

民间的民族音乐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包含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元素,涉及我国古典音乐艺术文化的音乐教育实施难度较高,对音乐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教学能力、艺术鉴赏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为运用好富有民族特色与地方性艺术风格的音乐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全方位整合音乐知识,在课上面向学生分步骤地演示各类传统乐器的使用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音乐艺术家常用的创作思路、演奏技法,在积累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展现民间民俗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然而一部分教师仅能在课上讲解理论知识,无法联系实际组织开展课上示范性表演活动,大学生仅能理解民间非遗音乐文化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一部分教师在演示民间非遗音乐文化时,未能组织集体互动与讨论,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无法唤起学生的讨论热情与探究兴趣,难以保证课上教学效果。教师习惯于依赖音乐课本开展教学,课本中并未包含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资源,仅有简短的说明文字与缺乏立体感的图案素材,难以展现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艺术表现手法,部分音乐类非遗文化作品的曲谱残缺不全,无法被完整复原并制作为现代音乐节目,教师无法独立解决可用音乐教育资源不足、无法再现本土非遗音乐艺术原貌的问题,多数可用的网络素材多为间接材料,缺乏直观性与可辨识性,导致音乐教育常用的课程素材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四、将音乐类非遗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革新音乐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文化理论知识,掌握高层次的音乐类非遗文化表演技能,如各类民俗乐器的演奏技巧、民间音乐舞蹈表演方法等,让高校音乐教育获得专业能力的保障。教师必须在课上关注不同类型大学生审美理念的发展,做好跟踪监督工作,为无法理解民俗艺术、难以把握非遗文化内涵的学生提供指导,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演练融为一体,引入涉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教学内容,列举近代以来音乐艺术家改编地方音乐类非遗文化作品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深挖非遗文化的潜力与思想内涵,唤起学生探究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热情与兴趣,使之逐步掌握乐器演奏技能与表演技巧[3]。为构建完善的音乐类非遗文化传承制度,提升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必须首先选定正确的人才培育目标,制定严密的育人计划,突出高校办学理念与学科特色,在课程知识体系中融入音乐类非遗文化,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性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如简单地按照乐谱弹奏三弦、琵琶等民族乐器,并模拟教师所示范的动作进行舞蹈表演,突出课上学习活动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特征,将音乐非遗文化所包含的艺术元素融入课程中,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方式

高校管理者必须强化对音乐类非遗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汇聚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做好校内文化宣传工作,定期播报详细介绍高校所在地区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广播节目,并在校内举办民族音乐表演大赛或艺术交流活动,邀请本省、本市掌握民间非遗音乐文化表演技能的艺术家前往校内,担任艺术指导或音乐讲师,举办非遗音乐文化讲座,以此大力推广本土化的音乐类非遗文化[4]。教师可结合校本课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争取获得学生社团、校内教研组的支持,汇聚社会力量,完成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与宣讲任务。

(三)搜集可用教育资源,重新编订音乐教材

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推进音乐教育资源体系的建设进程,编写包含不同地区音乐类非遗文化的音乐艺术教材,将可用的音乐艺术素材分为民间舞蹈、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不同类别,通过丰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国内高校可聘请对我国古典音乐文化有着较高造诣的学术研究专家编写音乐教材,汇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吸纳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俗艺术文化,推出能够体现本土化音乐文化特色、对学生具备较强吸引力的课程,让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向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在互联网上搭建民族音乐教育资源数据库,以文字、乐谱、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保存可用的教育资源,将民族器乐知识与音乐类专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尽可能地还原与阐释这些音乐类非遗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将最具地方性、民族性的特征展现给高校学生,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音乐中的主题和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灵.非遗在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实践——以茂名市为例[J].当代音乐,2021,(07):58-60.

[2]狄松菊.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融合探讨[J].广西教育,2021,(15):150-151.

[3]郭晶晶.非遗文化活化项目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26-27.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5

[关键词]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策

一、引言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昆曲、京剧、蒙古长调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成功申报非遗音乐文化,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处境艰难,不容乐观。受到全球文化融合的影响,非遗音乐文化面临重大危机,诸多罕见的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销声匿迹,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大损失。因此为了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保护非遗音乐文化,需要不断加强保护力度,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传承效果。

二、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经过漫长的历史历练,创造多种民间音乐文化,在非遗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了社会群众的智慧结晶,也凝聚了我国手工技艺、民俗风情、历史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核,通过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是非遗音乐文化的精华。民间音乐作为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矛盾体,具有民俗特征,通过大众口头表演传承,民间音乐作为流传于民间的形式,包括民间器乐曲和民间歌曲等多种形式,主要通过口头创作形式传播。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可以根据表演形式、旋律等角度,进行多级划分。民间音乐主要可以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宗教音乐、民间器乐以及综合性乐种。(1)民间歌曲又可以分为民歌类,如国家二级非遗文化天门民歌;曲调类,如汉江磨调;号子类,如江河号子[1]。(2)民间宗教音乐又可以分为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以及其他宗教。(3)民间器乐又可以分为膜鸣乐器类、体鸣乐器类等。(4)综合性乐种,如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南音等。

三、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一)有助于深入研究民间音乐文化。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渐凝聚为非遗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精神文明财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只有不断保护非遗音乐文化,才能保护文化记忆,保护传统文化[2]。我国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僻,文化发展落后,关于音乐的传承只能口传心授。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很多地区和民族逐渐融入现代生活中,逐渐失去文化自信,保护民间音乐的意识逐渐变淡,造成大量民间音乐种类消失,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遗憾。加强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能够保证更多文化资源,为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源,为音乐文化探究提供保护。(二)有利于构建我国非遗保护系统。我国针对非遗音乐文化的研究逐渐深入,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究,对于保护传承非遗音乐文化逐渐形成实践经验和体系,为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大量参考经验。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能够逐渐构建非遗保护系统,从而整合保护资源,让更多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得到大力支持,提高保护效果。(三)有益于挖掘音乐文化价值。音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音乐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人们通过和文化的互动,发扬文化价值。民间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音乐文化的开发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因此通过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能够让音乐文化的现代化价值得到实现。在现代化的创新和加工下,民间音乐文化也会影响当代主流音乐,为音乐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渠道。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能够给音乐作品提供更多样化素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四、民间音乐传承萎靡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文化冲击民俗文化,很多民俗音乐是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进程中衍生得来,和民俗活动有着密切关联。如西安鼓乐来源于乡村庙会活动,借助于民俗活动,音乐得到传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村落格局被打破,人们除了传统节日外,不多关注庙会等活动,使得地域传统节日逐渐消失,音乐传承面临着严峻问题[3]。此外,城市化建设分离了老艺人的生活区域,老艺人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排练,对民间音乐进行推广,严重阻碍了民间音乐的推广和宣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间音乐逐渐被边缘化,受到了人们的冷落。(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民间音乐来源于农业劳动,很多音乐形式建立在农耕劳动之上,演奏方式和韵律和农耕劳作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发展,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们越来越少,机械化设备逐渐取代农作,人们埋头田间劳作哼唱民间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推动了民间音乐的衰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音乐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流行音乐的传唱度越来越高,民间音乐利用率逐渐降低,流行音乐严重压缩了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三)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文化融合,西方音乐作品在国内快速流行,深受年轻人喜爱。西方交响乐成为一件高雅的事,而田间山歌却被认为土、过时、俗气。如西安鼓乐每天在紫云楼演奏,但客流量不足10%,很少有游客能听完演奏。而价格昂贵的流行音乐节场场爆满,座无虚席[4]。再加上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音乐资源越来越多,对于人们的吸引力逐渐提高,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小视频、综艺节目上,很少关注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造成民间音乐发展进一步受挫,民间音乐传承人少之又少,年轻人对民间音乐缺乏兴趣,未来发展道路难上加难。

五、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断层危机。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分别为群体传承和个人传承。我国传承非遗音乐文化的老艺人逐渐减少,平均年龄过高问题普遍,且男女性别失衡,后继无人,很多音乐种类面临着消失的局面。没有传承人,非遗音乐文化中断,特技和曲目也将相继消失。(二)群众保护意识薄弱。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于非遗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升级,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给予大力支持,但逐渐出现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区域,由于宣传力度不足,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缺乏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处于被动地位,保护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严重问题。少数民族区域的群众,对于民间音乐不重视,认为保护非遗音乐文化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再加上生活条件较差,很难积极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在以汉族为主流的社会环境中,缺少文化自信,认为少数民族音乐过时、落后,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阻碍作用。只有少数民族区域群众认可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积极参与非遗音乐传承,才能为非遗音乐文化保护提供监视的群众基础,让传承民间音乐取得真实可靠的效果。(三)音乐文化环境恶化。民间音乐世代传承,是在多样化社会生产和民俗文化中延续下来的,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观众有着密切关联,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外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民族地区社会氛围逐渐变化,生活习俗逐渐被现代化生活理念和意识取代,非遗音乐文化民间基础逐渐被取代,造成民间音乐也逐渐消失。年轻人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对于音乐的欣赏角度越来越单一,使其对非遗音乐文化丧失兴趣,严重了迫害了非遗音乐文化的生存。(四)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趋势。在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存在重视申报轻视管理的问题,申报项目时,政府部门和各个相关机构,给予极大重视,投入大量物力、财力的支持,但申报成功后,忽略了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于缺少保护经费,在保护执行上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政府部门支持非遗音乐项目申报后,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得到国家财政补助,推动房地产产业经济收益,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诸多利益[5]。政府部门将更多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使得保护非遗音乐文化分配的精力过少,并不能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同时保护非遗音乐文化并不具备量化指标,很难作为评估政府部门业绩的标准,更无法督促政府部门提高保护力度。

六、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路径

(一)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扶持。民间音乐是群众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的艺术形式,在民间代际相传,非遗传承人作为中坚力量,带头保护非遗文化。但受到现实原因的影响,非遗文化保护面临着种种困境,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积极干预,加大力度扶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6]。首先在法律法规层面上,需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积极干预,目前我国尚不存在非遗文化的相关法规和条例,使得非遗文化保护缺少了法律依据,未得到政策支持,难以保证保护效果。因此政府部门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政策,深入群众中考量,建立适用的法律依据,加强对非遗音乐保护的政策。其次需要在物质激励和审批上给予扶持。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人给予资金补助,资助传承人的工作。同时协助传承人进行宣传,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在政府的支持下,能够获取社会群众的信任,提高群众参与度。可帮助传承人链接资源,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宣传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此外,在民间音乐非遗文化申报过程中,政府部门也需要积极提供帮助,大力支持传承人的申报,加快审批速度,从而保护文化多样性。最后需要积极推动非遗音乐文化保护全面建设基础设施,包括保存、宣传、展示、保存等多个用途的基础设施,逐渐形成非遗聚集地,实现集中保护和传承。如利用省博物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置专门的陈列室,对非遗音乐文化进行保存,提供给人们参观,达到良好的传承效果[7]。如湖北省建立鹤峰围鼓陈列室,收集锣鼓谱点以及土锣土鼓等用品,起到集中保护的作用。在未来非遗音乐文化保护工作中,需要积极建设文化保护区,加快对保护区的审批和申报工作,便于非遗音乐文化获得整体性保护。但目前各个省市建设文化保护区仍然面临着财政资金不足,政府部门不重视以及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对保护区的建设。还需要在宏观上加强整体规划,保证各个区域非遗保护得到落实,将生态环境保护和非遗音乐文化保护联合起来,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财富。(二)建设非遗传承人队伍。保护非遗音乐文化的根本在于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人,尤其是民间音乐的保护,需要依赖于传承人的专业技巧,进一步推广文化传承。通过积极建设传承人队伍,能够逐步实现专业化、活态化转变。首先需要提供资金支持,传承人作为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为了保护非遗音乐文化的全貌,要求传承人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才能有精力、有能力推广非遗音乐文化[8]。因此需要在传承人生活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其社会保障、生活补贴等,保证其基础物质需求,才能让传承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保护非遗音乐文化上,才能实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此外对于将家传音乐演奏技艺无私共享给大众的传承人,需要给予经济补助,彰显其社会价值,推动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其次要大力培养新生代传承人,需要重视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储备,非遗音乐文化不仅包括音乐表演艺术,更包含民间习俗、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等,需要不断扩大新生代传承人的队伍,才能推动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将社会需求和非遗文化和时代潮流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具创新性的现代性的音乐作品,让非遗音乐文化重新迸发新的色彩[9]。如在各个音乐院校建设音乐类非遗文化专业,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授课教师,向大学生传播音乐技能,给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支持。最后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中,需要建立面向全国的培训组织,吸引更多有天赋、感兴趣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如我国的丝弦锣鼓工作室、土家族民歌工作室,继承了营销策划、传承保护、文化演出等多领域业务,建立实体机构,能够满足社会运营需求,提高宣传效果,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年轻人积极参与。(三)加强非遗文化社会教育。民间音乐来源于民间,理应由民众传承,面对我国社会公众文化保护意识浅薄的局面,需要积极利用非遗文化社会教育的方式提高民众的意识水平,让非遗文化保护成为民众的自发行为。首先在中小学教育中,积极倡导学校利用音乐课堂,邀请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科普教育,从小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充实音乐教育的内涵。在高等教育中,则要设置丰富的音乐选修课,聘请非遗文化传承人作为外聘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提高其学习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荆州文化部门在中小学中推广马山民歌,邀请音乐教师和传承人共同谱写校本教材,将马山民歌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每年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马山民歌的培训,由非遗文化或者专业歌手作为培训教师,系统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政府部门要充分动员各个社区机构,做好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作用,利用各个社区的宣传板和群众活动,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提高社会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如邀请民间音乐人到社区举行音乐文化讲座,展示自己卓越的音乐技巧,提高社会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可在街道范围内,组织非遗文化节活动,制作丰富多彩的海报,吸引有音乐爱好的群众参与[10]。如和当地广场舞结合起来,以非遗文化音乐作为背景,编排广场舞,推动非遗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播。最后要充分利用媒体作用,对非遗文化加强宣传。如积极邀请热门的综艺节目,如《极限挑战》、《快乐大本营》等节目,到当地录制专题节目,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到综艺中录制技艺展示,将非遗文化向全国人民推广,达到更理想的推广效果。(四)构建非遗保护责任机制。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需要长期经营,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体力,收集相关资料,递送申报文件,参与非遗评选,最终才能得到批准,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实现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推广[11]。因此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是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的支持。为了解决我国现存重申报轻管理的弊端,需要针对非遗音乐文化建立责任机制,利用责任机制约束相关部门,重视对非遗音乐文化的管理,给予非遗音乐文化传承最大力度的支持。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转换观念,重视保护非遗音乐文化,建立多层级组织的监管制度,对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定期开展检查以及考核[12]。文化部门决不能依赖于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考核,需要在责任制度的督促下,提高自觉性,能够主动关注非遗音乐文化的发展,给予及时的帮助。而省文化部门要建立监管小组,专门针对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展开监管,对保护不力的地方部门执行通报批评,依法处理,追究其责任,利用行政处罚手段惩处责任人,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另一方面,要重视对非遗音乐文化专项资金的保护,对专项资金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保证非遗音乐文化相关传承人得到经济补贴,购买必要的设备和设施,能够将非遗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五)积极建设数字化保护体系。如今现代化技术的引入,给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工具,让非遗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得到巨大帮助,为充分发挥出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要积极建设数字化保护体系。首先可引进VR技术重现非遗音乐文化,在非遗文化保护中,VR技术大量应用,已经成为文化保护的核心技术,利用VR技术能够再现场景,促进群众和非遗文化的亲密接触,实现资源共享化,保存数字化[13]。对于非遗音乐文化,可以利用VR技术建立三维数据库,利用建模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虚拟场景,将无法通过语言形式保存的文化通过画面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再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识别文化遗产色彩、符号以及纹理等信息,进行标志,形成矢量数据集,具备基因信息库后,能够提供给非遗音乐文化传承,实现资源的丰富化储存[14]。其次积极探索非遗数字展览馆的建设,我国民间音乐类文化项目众多,很多音乐形式通过曲谱、文字和口头形式传承,只有走访民间艺人,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艺术。利用拍摄视频,制作VR影像视频,保存音乐艺术资料。如苗族音乐数字展览馆的建设,将动态遗产和静态遗产全面整合发展,将非遗文化整理在数字展览馆中,能够面向全国人民展览,让全国人民都能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最后需要积极尝试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扩大非遗音乐文化的影响效果。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的产物,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作为两个常用平台,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可在一瞬间传达给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对传播对象起到拓展作用,不断提高传播效果,为传承非遗音乐文化注入新鲜血液[15]。可以积极和微信平台、微博平台进行公益合作,投放开屏广告和插播广告,宣传非遗数字展览馆,利用广告效应,吸引更多群众关注非遗音乐文化,在网络上参观展览馆,扩大非遗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六)尝试推进产业化发展为了注入非遗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新动力,可及机场是推动产业化发展,提高经济收益,利用经济效益获取保护资金,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可积极设计非遗音乐文化旅游项目,将音乐文化和旅游项目联合起来,达到双赢的目的。如湖北省西南地区,主打苗族和土家族的旅游风情,可结合土家族打溜子和苗族大歌等音乐文化,提高当地区域的旅游景观,让更多游客能够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到民间音乐艺术。另外可以积极建设音乐文化景区,以非遗音乐文化作为背景建设旅游景区,并集合自然风光、展示宣传、购物DIY等多个项目,整合体验旅游和经济生产,形成具备发展动力的音乐文化景区,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非遗音乐文化保护的效果。

七、结论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遗文化;宣传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所从事的职业外开展的娱乐文化形式,群众活动是群众文化的主体,通过自娱自乐的形式实现精神满足,建设精神世界。非遗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群众文化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平台,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

一、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

首先,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非遗文化诞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涵盖原始的群众文化,如民间文学、舞蹈、戏曲、手工杂艺、节庆活动等。这些群众文化都是由人们创造与参与形成的,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活动,渗透于各个领域,彰显出古代文化的辉煌。非遗文化产生于群众,因此其保护与传承也离不开群众。其次,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有辽阔的地域以及众多民族,每个民族、每个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完善并得以发扬,这些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因此,非遗文化诞生于群众中,需要立足群众进行保护与传承,要充分融合群众文化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最后,群众文化的发展与非遗保护息息相关。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性文化,以文化娱乐为主,其主要的特征是主体为人民群众,内容丰富、涉及范围比较广。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非遗文化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文化具有时代性与继承性,当社会脱离了传统文化就会对文化事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要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就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探索与创新[1]。

二、在群众文化中保护与传承非遗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重视度。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认为非遗文化的保护意义不大。部分有关部门并未对非遗文化进行及时宣传,导致群众难以产生非遗保护意识。其次,群众对有些非遗文化并不认同。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很好地融入群众生活获得群众认可。而且有些区域的文艺比较古典,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价值观念相脱离,致使很多艺术作品难以融入群众的生活。最后,对非遗文化的还原度相对较弱。受到语言文字、行为方式等各种因素影响,群众难以理解古代艺术,无法充分地保留优秀文化形式,很难对艺术作品进行高度还原。尤其是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非遗产品已经变得过于商业化,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优秀内涵得不到联系与传播,使得人们难以进行精准理解。而且由于条件、资源等限制,文化传播活动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是群众文化特征决定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群众文化群众性、社会性决定群众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以群众为基础,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中。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将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相结合,利用群众文化活动宣传非遗文化,促使更多群众参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提高保护成果。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以更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保护民间文化。其次是群众文化功能决定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在群众性强、范围广泛的特点的基础上,也具有审美娱乐、启迪心智的功能,有着宣传思想、团结凝聚力量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参与程度会影响到非遗文化的保护程度。人们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使人民群众更加积极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最后是群众文化的优势决定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这体现在群众文化的完善组织体系、沟通协调、宣传指导、传承培训以及资料管理等方面。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会产生大批热爱民间文化艺术的艺人,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与方法,能够通过宣传与指导使人民群众意识到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的群众文化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也可以充分发挥代表性继承人作用,开展传承与培训工作,制订传承培训计划,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基础[2]。

(二)扩大了非遗保护范围,发挥基础保护功能

有形态的非遗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非遗源于群众心声,有些非遗源于群众日常生活,也有些非遗展示了群众的生活所需。非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影响并且与群众文化紧密相连,以群众文化为基础能够扩大非遗文化保护范围,更好地进行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精华,也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滋养源,将具有特色的非遗文化纳入群众活动中能够促进群众文化的延续。因此,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是共同发展的。另外,非遗文化具有区域特异性,不同生活方式会呈现不同文化特征,展现不同民族特色。而群众文化具有包容性,也是非遗文化的基础,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3]。

(三)促进文化创新,转变人们价值观念

很多非遗文化存在于民间,而群众文化是群众认识世界过程中比较贴近生活的文明形式,非遗文化能够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人们的认可,进而发挥出群众主体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而且非遗是艺术创作的文化基础,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加以创新创作,更加符合发展主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需求。文化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感知美、创造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同时在进行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能够融合人们的文化传承观念,形成历史观、文化观,提升人们的文化信心。

四、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进行积极宣传,怎样有效宣传使更多人意识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地方文化部门来讲,需要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元素等,提高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趣味性,增进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要加强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融合。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非遗传承,以适宜的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例如:将戏曲以常态化的方式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在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戏曲文化传承;或者利用特色文化节组织相关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落实非遗文化项目。其次,利用非遗节庆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在非遗文化中有各种庆典活动,这些庆典活动可以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能够极大地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因此需要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寻找特色文化符号,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最后,要利用非遗文化进行群众文化创作,非遗文化包含了千百年的文化精髓,并且在传承中不断丰富,以非遗文化为素材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4]。总而言之,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以群众为基础,在传承过程中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群众文化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不可替代性,并扩大了非遗保护范围,具有基础保护功能。因此,要充分挖掘群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基础加强设施建设,加强宣传,促进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融合,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赵燕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0(24):155-156.

[2]孔雷.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9(18):16-17.

[3]汪平.探究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8(42):198,200.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7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文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年来,我国博物馆始终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展开系列工作,使太极拳、中秋节、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收藏地,汇集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及全民的软实力,博物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本文就博物馆的文创与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共享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帮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出圈”,走进大众生活,践行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文化的日益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在“文化+”“互联网+”等新思潮的影响下,研发创意型产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新模式。生产性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活”在人们心间的一种特别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确的途径。博物馆通过对馆内典藏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贴合国情的创意性研究,开发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新性商品,借助消费形式与公众连接开展特殊交流与传承;博物馆活用典藏文物及其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特色创意开发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商品,借用流通与销售渠道开展交流与传承,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保护。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创意产业资源。

二、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产品特性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是指活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内涵,融合时代前沿美学,创意性地开发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美学的新型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是“古今”技艺的交流融合,作为不同时代文化的碰撞,是“新老”美学的相互借鉴,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具有历史价值、美学理念、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相对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有着普通商品没有的优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众多学者与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无一例外地表示“融入当代生活”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地传承下去。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原生所说,“传出去,是一种拯救与重塑”“被看见,就是一种守护与传承”。然而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不是简单地复制非遗文物,也不是古代非遗文化活动的简单再现,而是需要荟萃匠人之心、集时代创新之意,才能凝练出符合时展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跨界合作是当前博物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走出新时代文物展陈价值困境的全新手段。一般的,博物馆文物展陈氛围庄严肃穆,偏离时下年轻群体的关注视线,其传承性与保护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改变这一现状,专家学者纷纷下场探求新出路,研究开发出融合了博物馆文物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将这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以创意性商品的形式,富有趣味性、艺术性地展示在群众眼前,这类商品的实用性价值既激活了群众的“喜爱之心”,“反哺”助力博物馆展开存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又实现了博物馆非遗文物本身的收藏展陈价值。非遗文创是博物馆展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的新途径。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魏成广曾表示,“非遗+文创”提升了博物馆文物展陈价值,能更好地辐射到全国文博业界,能更好地与创意设计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等虚拟实体产业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真义。

三、文创视角下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让非遗文物“活起来并传承下去”,是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和工作重点。打造开发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则是群众与博物馆交流的新桥梁。博物馆应当结合时代文创发展需求,梳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新时代经济文化价值,研发创意出众、多形态的非遗文创产品,依托国家政策扶持,通过搭建相关交流合作平台、展开非遗文创产业培训、建设非遗文创产业孵化基地等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与交流

非遗文创是历史文化、馆藏文物、非遗技艺的交流与整合,其“合璧之美”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具现,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非遗文创产品将馆藏文物激活,以其实用价值为群众提供服务,加深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了群众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创产品交流与传播,既培养了群众的民族美学情趣,又破解了博物馆馆藏文物下沉传播的难题,让“文物变得亲民起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意开发,博物馆可择选合适载体进行展示与交流,如茶饼,通过特殊工艺将茶片制作成馆藏文物样式,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妄想山海”是一款以《山海经》为故事背景构建的主题游戏产品,将地质博物馆的特色古生物融合到游戏中,构建出一个场面宏大、异兽横行的奇幻世界。以“游戏+博物馆”数字文创,双方合作以游戏超级数字场景为载体,“复活”中国明星古生物,巡展镇馆之宝,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妄想山海”以明星古生物大同云冈龙、晋地甲龙、山西鳄、中国肯氏兽为原形,将其呈现在游戏里与玩家面对面“交流”,玩家以高自由度的游戏视角认识并了解明星古生物,“山西银王”“狗头金”等精美藏品的信息(图1),以手游的方式助力山西地质博物馆普及自然资源知识,地质研究成果科普化,提高了知名度。

(二)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有关活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传统文化内部、各博物馆、博物馆与群众之间、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之间也应交流互鉴。博物馆人可以把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互融合,将优秀历史文化的精品佳作奉献给社会,推动博物馆文创高质量的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博物馆可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有关活动:在校园内开办非遗鉴赏活动,在街区开办非遗文创品鉴会,筹划举办创新设计大赛,举办同行非遗文创研讨会等等。例如:同行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履约工作;如以“活态办馆”的形式,开展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表演、展览、传承教学、研学教育、亲子娱乐等系列新鲜多样的主题活动;联合学校举办一系列参观和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植根优秀传统,承续中华文脉”能力的培养,构筑学生课程实践的综合性新高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用新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出博物馆IP品牌,通过与相关部门、高校教研、民间传统等多维度的合作,通过竞技比赛、直播带货、P2P商业等模式,建立广泛的群众联系,展开交流互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可优选符合时展情况的非遗文创产品,按照“以点带面”的保护理念推进非遗文创产品“爆款”的传播与交流,“解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提升群众对非遗的“黏度”、非遗的传播影响力,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具体措施有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专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在“粉丝”中的影响力和链接力;以赛事奖励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激励独立设计师、技艺传承人、高校师生、设计机构等群体,群策其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增大传承效力。如广东省博物馆在天猫旗舰店推出潮州木雕鱼跃龙门纸雕灯、外销瓷系列小瓷瓶、《红楼梦》文化展之“探春结社”闺阁情文创礼盒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博物馆的授权商业与直营,将博物馆文创与消费紧密联系,以场景化消费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如苏州博物馆,其于2011年以苏州博物馆淘宝店,提高苏博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重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递文化的新时代力量。

(三)联合打造多元活化博物馆群

策划联合有关部门相关单位,精心打造非遗主题展陈基地,建立一批非遗主题街区、产业园区、民俗村落、特色小镇,以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载体,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集聚。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将非遗文物展陈与文创产品集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馆藏非遗文物和品类繁多的文创产品,精心排出数个系列,展陈于线上博物馆。同时,线下同步推出相应的系列展陈区,以形成非遗展陈集群、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集群。如成功案例—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博物馆活用地方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协同政府单位推动了系列举措,打造出3A景区、首个非遗博物馆,实现了文化保护、旅游观光、社会教育,产业服务、传统演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共享服务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当地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完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此外,博物馆还可强强联合,举办大型展示会展览会,促使各文物的汇集汇聚,尤其是文物爱好者的珍藏文物。既可以丰富藏品,又可以更好地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另一种特别的形式被保护起来。

(四)建立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推进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改善藏品环境;做好文物平安工程、“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完善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与修复;加大可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征集力度;加强培训力度,完善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四、总结

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博物馆应当立足于对博物馆资源的梳理,立足于不同时代背景,文物藏品所形成工艺、技法的传承和保护,以文创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下沉到民间展开交流与推广传承。未来,博物馆更应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层层推进馆藏文物与时代新产业的有机融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新载体、新模式,深度赋能博物馆馆藏展陈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燮君.《上海宪章》的庄严承诺—博物馆应负起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任[J].中国博物馆,2002(4):93-95.

[2]杨蕾.博物馆经典藏品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以曾侯乙编钟文创系列产品的开发为例[J].东南文化,2018(1):122-126.

[3]施慧.如何开发博物馆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与服务—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J].艺术百家,2016(增刊1):392-394.

[4]方云.试析“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下的文博创意衍生品开发路径[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6):92-98.

[5]张琼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8):229-230.

[6]陶稷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14):25.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8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传承人与传承方式。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但传承人却不多,传承方式也较为单一。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承人许多都是无后代子孙的中老年人,缺少直系传承对象。加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层。其次,部分地区因地域风俗原因,传承方式太过封闭。以采茶戏为主的部分茶乡,规定戏曲演唱技法只传承本村女子。传承方式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最后,传承人的基数过小,无法在整体文化圈形成有机循环。综上,在现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发展中,还需政府和各类艺术院校助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元性及传承效果。1.2二元互动物质传承。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提高整体国民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文化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基于此,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的重点,开始从国际化的西方乐器转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大鼓、箜篌等。中国传统民俗乐器的教学,能够促进以采茶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雕塑、设计等专业,也开始致力于茶具、茶桌、茶楼的设计发展。从乐器、物件设计等物品,能够促进以茶文化为主的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承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艺术教育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元素的书籍、辅助教具、器具甚至含有传统元素的场所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与文化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二元互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有序进行、优质发展。1.3理性理解精神传承。精神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只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作为文化保护的前驱动力,必须加深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目前,各类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致力于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教学。在音乐类艺术院校中,茶戏曲和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开始作为民族曲目类别进行教学。这类融合教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以音乐性的理性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类演唱技巧。高校内茶戏曲的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关注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了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

2茶文化类艺术教育办学影响分析

2.1传承基数分析。传承基数包括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以及传承基础的构建效果。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但传承人的扩大效率过慢,无法满足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因此,各类艺术院校开始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茶艺、茶器、茶戏曲等巡回艺术演出,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力。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传承基础从元素基础上升到主题基础,甚至有以茶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园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综上,非遗文化的传承基数正在不断扩大稳固。2.2资源优势分析。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资源具有高度优势,对非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首先,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在文学、音乐、设计、美术等都有涉及。其茶元素能够有机融合到各个艺术类学科当中。加之目前在国家倡导下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重视度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政策资源、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茶文化非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参考和创新平台。其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其良好的国际平台对茶非遗文化来讲有巨大的平台资源优势。国际茶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的创办,也对茶非遗文化的艺术教育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意义。综上,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具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平台优势。茶非遗文化的复兴崛起,也同样是为其他非遗文化提供了高效传承平台。2.3遗产收集与档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管理,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护好各类文献资料,才能够做到有序传承、真实传承。在艺术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对教学时的研究参考资料做到有序收集与档案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保护了许多当地原始的文献、视频等资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内容加深,渗透范围扩大,其教研资料开始建立正式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山区茶乡的原始参考文献,也通过3D建模进行修复处理。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提高了非遗的传承受众度和传承教育方式,更是对非遗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保存。但介于艺术教育机构与高校艺术专业的分布密度较小,许多三四线茶乡城市的非遗艺术教育覆盖度低。因此,全国性的遗产资料联网收集还未能普及实现。

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教学的优化发展

3.1原生态下保护教学。针对非遗类艺术教育,必须在原生态下进行保护性的适当教学。首先,非遗的地点多在传统的偏远山区茶乡或县镇,当地的人与外界沟通较少,必须要在不打扰其基本生活和山区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教研资料的调查与学习。为保护山区茶乡的原生态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基地多建在离其较远的学区内。其次,为让学生提高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非遗产地的保存意识,教师会适当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拜访、采风等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停留时间较少,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在去年的河南高校茶乡采风活动中,学生便通过对采茶、制茶和茶农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了采茶戏的内涵。综上,在茶文化生态学下进行保护性教学,以不破坏非遗原始样貌的宗旨进行传播,才是非遗传承的正确路径。3.2多元教学全民参与。艺术教育要具有多元化,多元教学促进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直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内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针对于艺术院系的学生。对于商学院、文学院等除艺术院系以外的学生,也要实现全面教育。一方面,在校内增加茶艺表演、茶戏曲演唱以及茶雕塑学习等多种选修课,让全校学生自行选择。在公共必修课上,也可以增加关于非遗文化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对非遗文化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跨院进行辅助学习,甚至安排其去茶乡进行调研学习。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3.3艺术教育地域覆盖。上文提到,在各大一线城市的高校内,艺术教育的成熟度较高。但三四线等山区茶乡的艺术教育机构覆盖较少,不利于形成全国性的网状教育结构。基于此,艺术教育应当因地制宜,在国家政策扶持在,在各地设立大小艺术教育试点机构。首先,在已成熟的艺术教育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并通过对现有学生的艺术评测结果进行筛选,培养大批后备艺术教师。其次,在各地设立试点非遗艺术教育基地,将教师分布在各地进行小范围教学。提高艺术教育院校的密度,增加受众扩散度,提高中小城市非遗文化的传播度。最后,通过各地的试点建立与教师教学,非遗艺术教学得以有序开展。其教学资料和教学进度,都可以通过全国非遗教育联网平台进行审核、收集与存档,促进非遗艺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综上,通过全国非遗艺术教育平台的建立完善,能够以此为例在各个地区进行复制建立,从而不断扩散非遗文化的现代影响力。

4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多元教学全民参与、增加艺术教育地域覆盖度以及提高教学的原生态性等各种措施下,茶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与非遗实现了有机融合。我国非遗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助力下,提高了传承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次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宇.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结合非遗保护的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11-112.

[2]孙靓.传承、融合、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探索[J].音乐时空,2015(03):128+138.

[3]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36-40.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9

关键词:融媒时代;非遗文化;木版年画;朱仙镇;传播

融媒时代,移动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路径,网速的提升带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数据资费的下降促生了诸多的移动流量池,可移动、视听、交互、分享的信息界面成为目前网络传播的主流。信息的固定推送与流量的后期发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感受与认知,传统的传播渠道正在向便捷高效的集群式服务性传播方式转变。实际来看,新媒体技术集合多元传播功能,将信息的搜集整理、编辑制作、传播反馈融为一体,使人们仅靠点击便能浏览参与各种资源。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推动各个领域的与时俱进,而非遗文化的传播还没有完全与移动端口相对接。本文结合对非遗传播的现状,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案例,对当前非遗文化主要的传播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反思其欠缺与困境,尝试建构新媒体技术下非遗文化传播的多元方式。

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当前的传播路径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久远影响较广,在工艺上,主要包括起稿、画版、雕版、设色、套印等过程,机器印刷出现后,由于传播不畅销路短缺,逐渐走向没落,而今急需传承与保护。中国木版年画最早的传播方式就是沿街张贴售卖,在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中,开封王家纸马店门前的门神画清晰可辨。木版年画的传播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内容的传播,主要包括历史人物与风俗故事;二是创作形式的传播,即数百年来人们对年画人物的造型特征、装饰技法、设色规律的文化认同;三是制作工艺与作品的传播,主要包括对年画的雕版、套印、宣传、展示、研讨、销售,等等。作为特色的非遗文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急需人们关注与挖掘,在传播、传承与保护一体化的进程里,传统的传播路径面临着新媒体科技带来的诸多挑战。

(一)广电与纸媒传播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国内四大年画之一,多年以来,广播电视与报刊杂志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作为官方的宣传媒介,广电与纸媒有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严谨性和公正性,热点和高效是其基本特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当地重要的非遗文化,每逢节庆诸多媒体都会开辟专栏采编报道。机器印刷出现后,木版年画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少,逐渐变为需要保护传承的文化遗产,而广电与纸媒的传播又成为人们回忆历史、了解民俗的重要途径。2018年12月,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任鹤林受报社之约连续发文三十篇来讲述木版年画,影响甚广。作为官方传播载体,广电与纸媒有着特定的正面作用,但随着移动网与小屏传播的出现,官方媒体的受众正在不断被分流,而以移动平台为主导的自媒体关注率越来越高,怎样把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对接,需要人们深思。

(二)博物馆、老字号传播

博物馆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另一种路径,兼保护传承等诸多功能。开封目前有多个木版年画博物馆,开封博物馆专门开设有木版年画展厅,承担着官方的传播重任,艺人任鹤林建有私人性质的开封年画博物馆,每天免费供人参观实践。在开封朱仙镇建有中国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明清至民国古雕版50余块,古年画数百幅,全年对外开放。同时,许多“老字号”也肩负着年画传播的职能,如张继中经营的“万同老店”、尹国全经营的“天成老店”、曹新年经营的“曹家老店”等,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在开封周边农村的私家作坊里,几乎每户都有自己的年画陈列室,供前来订货的客商参观选择。博物馆与老字号是最基础、最稳固的非遗文化传播单元,客观性、直接性是其主要特征,但随着融媒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向主动服务性转变,移动可视化方式成为热潮,传统静态的传播方式也需要提升和跟进。

(三)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也是非遗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路径。自2007年开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展了“进校园”活动,许多年画艺人纷纷应邀来到课堂,宣传讲解木版年画知识,至今已达近百所学校。开封博物馆和非遗部门还开展了“艺术精品进高校”活动,多次到省内外的高校举办展览,开展讲座。一些高校还把著名的年画老字号列为实践实习基地,多次派驻学生参观学习,许多木版年画样式被相关学科借鉴采纳,并用在设计教学之中或制成文旅产品。为了永久传承这门技艺,2011年,开封市博物馆在多个小学成立了木版年画培训基地,开始把年画制作工艺列为教学内容,全面推进木版年画在当地教育中的传播进程。教育传播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木版年画历史和工艺进行了宣传与普及,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非遗文化的传统根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客观来看,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技艺,这种嵌入式的教育传播方式由于受众的年龄差异和意识不济,也只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往往也是兴趣一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传统网络传播

随着对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开展,一些非遗网站、数字化博物馆、博客等也成为木版年画传播的又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网络传播有着持续的时效性,其覆盖面大,传播内容形式多样,影响较广。但非遗文化传播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由于缺少视觉热点、内容冗长且更新缓慢,导致受众的心理疲惫,关注度持续下降。在当前传播、传承、保护、销售一体化的进程下,传统网络的功能明显不足,诸多非遗文化的网络资讯也由于缺少亮点且久无更新收效甚微。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从业人员中,张继中和任鹤林是在网络上发文较多的两位艺人,而其他大多因对网络不太熟悉或不感兴趣很少参与。实际来看,传统网络是靠有线传输和计算机作为切入端口的,有着诸多局限,在移动网络和小屏传播盛行的今天,其短板与不足日趋明显。建构移动端可交互视听的传播路径,整合优化传播资源,精推片段化的非遗内容,持续更新主题资讯,推动PC端向移动端转变,是非遗文化网络传播的一个新的转轨。

二、融媒技术与5G网速推动下的新传播途径

实际来看,传统的传播方式正在移动端口和5G网速的推动下分崩离析,今天的受众多呈现为以“兴趣”为自由聚合,以“群”为单元标签,以往“静待式”的传播模式已经过期。融媒技术+5G网速+流量池促使信息传播以集群式向前推进,流量的找人点单、内容的多样备选以及服务的主动推送致使各种信息已变得无孔不入,短视频、直播、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以移动端为主导的传播路径已全面展开。面对新的传播科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路径也应与时代接轨。

(一)短视频传播

随着流量费用的下降和网速的提升,视频已成为移动端的主流信息源,非遗短视频传播与宣传不同,包含众多文化元素、符号、意识形态等综合传播[1]。短视频对非遗文化的传播来说有着诸多优势,非遗人员可以自由拍摄剪辑、设计制作传统工艺的流程与效果,短视频后不受时间限制,可以下载转发,引导着视频内容的后期发酵与多元传播。目前,以抖音短视频为例,“非遗抖起来”抖音号是传播非遗内容比较成功的一个,拴粉近60万。同时,已有部分木版年画艺人入驻短视频,但更新较慢,未形成较大影响,而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还少见涉足短视频平台。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没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二是大家多以传统的官方传播路径为正途,对自主式的流量传播还缺少足够重视,三是缺少新颖的切入点,诸多资源有待整合。“新媒体时代传播交互性、反馈实时性与传统媒体不同,媒介已进入大众媒体、全媒体时代。”[2]怎样引导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短视频创作并与当代审美接轨,是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网络直播传播

网络直播是与短视频比肩的传播路径,其可以通过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增加临场感产生滚雪球效应,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和发酵性。网络直播集文化传播、休闲娱乐、商品营销于一体,把网红、明星、企业家等整合其中,有着超广的受众人群,作为一种可视听参与的传播方式,目前正在与各行各业进行对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移动直播平台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通过虚拟网络实现非遗文化与受众的零接触,让更多人介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非遗传播的内容生产更多地要考虑传播的形式、渠道、入口、用户,甚至是变现的能力。”[3]非遗文化要想生存,传播、传承与营销必须互为链接,实现宣传、制作、销售的良性循环,而网络直播正是一个量身打造的平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原特色的民俗艺术,目前传播渠道窄、关注度低而且营销滞后,许多传统技艺由于销路不畅面临失传,建立以老字号和传承人为冠名的直播账号,通过艺人的自我讲解、宣传与展示来带动营销,是融媒时代非遗文化传播的一个必要路径。

(三)微信公众号传播

从移动端的静态传播路径来看,微信公众号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与关注度,新媒体时代,其已经成为“线上社区”的重要模式。微信公众号内容多是专题性、序列化的持续,以领域内最新的热点推文为传播核心,具有移动社交媒体的诸多传播功能。当前而言,微信公众号涉及非遗文化内容的还很少,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还未见有注册微信公众号的。公众号传播有着诸多优势,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利用标题来建立线上社区,分级各类受众,通过精确编排推文和专业推送来增强受众的留言互动,可以自由设置高效菜单,创新推送形式,设置自动回复,进而来提高订阅量。而今,微信公众号已成为5G时代移动网络发送推文的首选路径,也是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方式,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应积极利用该传播渠道,编排优质推文,扩大订阅受众,加速传播进程,来推动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非遗文化传播方式的反思与重构

新媒体技术+5G网速不断促生着新的传播路径,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更新快、传输成本低、互动性强等一系列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4]。怎样整合利用各种新的传播载体,把传统传播路径与新的传播理念接轨,建构移动网络下非遗文化的多元传播方式,需要非遗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思考。

(一)围绕移动平台,引导受众参与

随着移动平台多样功能的开发与应用,视听交互的传播方式已全面展开,受众的参与感越来越强,信息全天候和找人点单已成为一种传播利导,受众的连线发言、跟帖评论、点赞打赏等成为时下最火热的介入形式,可视听参与、交相互动的传播方式渐渐成为主流。以移动端口为基础,智能手机小屏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通过触屏即可进入各种信息界面,再通过参与互动,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移动平台是重要环节,建立以木版年画为主体的专门传播门径,注重视听参与的传播职能,让受众成为传播的主体,把木版年画变为视听化的资源共享,形成互动下的良性循环,是融媒时代非遗文化传播需要建构的一个长远规划。

(二)创新多样渠道,引入多元流量

小屏传播时代,流量输送是关键因素,明确传播路径、优化传播内容后,还要融合多元流量,促使传播信息扩散与发酵,形成网络集群式、主动性的服务套餐。从目前来看,多数的非遗文化传播缺乏多元流量融合和多渠道辐射,导致受众的参与度较低。怎样把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移动平台的多样功能结合起来,促使多元流量的介入,是当今非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落足点。建立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主体的传播矩阵,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APP参与到木版年画的传播中来,是非遗文化传播的一个新的趋势。面对移动平台的多元传播渠道,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应建立相关策略:“一是建立抖音号矩阵,通过几个小号为一个大号积攒流量;二是利用企业原来的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其他媒体平台导流,挖掘用户的可视化新需求,进一步增加读者黏性;三是与调性一致的抖音号点赞互动,类似于微信平台的互推;四是充分利用发起挑战话题功能,实现站外引流。”[5]只有多元流量介入,才能实现非遗传播的多层次、多方位和立体化。

(三)建立交流环节,促进持续关注

当前的非遗文化传播,人们关注的重心往往体现在受众的亲身实践与体验上,而忽略了网络虚拟的交流互动。融媒时代,5G网速+移动APP促使受众变为传播的主体,获得受众的参与认可,才能引导持续关注与后期发酵。通过移动平台,非遗文化部门不仅要优化传播资源,突出地域特征,还要积极与受众建立线上线下的联系互动,发展高粘性粉丝,同时依据受众的信息反馈调整完善传播策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雅俗共赏的审美特性,通过与粉丝的交流互动,来引导人们对木版年画的持续关注,实现虚拟的零距离接触,加深受众对非遗文化传播的使命感,这些都是融媒时代非遗传播的重要途经。

(四)注重技术投入,建立专业团队

“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流量变现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展示与传授非遗才艺提供了传播空间。”[6]在以新媒体为传播主流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传播模式还未完全实现转轨,专业人才和传播团队的缺乏导致非遗文化在移动平台上的传播还处在起步阶段。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一些濒临失传的古老工艺缺少数字化整理,个别简单资讯式的缺少受众线上的跟贴关注,人们还未意识到专业的信息整合与团队制作是木版年画传播的关键之处。非遗文化部门应参考借鉴个别优秀移动平台的传播方式,加大传播人才建设,注重技术投入,组建传播团队,在传播路径、信息整合和内容上综合提高其专业技能,才能最终实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播的广泛性与全面性。

四、结语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篇10

关键词:影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许多经典的民族文化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之中。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开始提升对文化艺术的关注程度,审美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成为了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在进行非遗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进行区分,将现代影视艺术与非遗文化相结合,使其得到创新和发展。影视艺术独特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可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全新的思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遗留下来的、融合了人民智慧的古来的艺术文化。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与确定,可以分为部级、世界级等不同的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生活中常见许多艺术内容。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戏曲文化、杂技演出、民族风情等,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和艺术层面的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逐渐摆在了面前。为了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扬,必须积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赋予其新鲜的生命力。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我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很高,但依然有一些非遗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首先,由于社会结构发展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来的传统手工业模式逐渐没有了市场,难以跟上飞速发展的工业生产,效率较低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链,其发展呈现出了衰颓的趋势。其次,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审美意识也不断觉醒,在一些西方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赢下之下,传统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并且呈现出了老龄化的趋势,非遗的继承人缺失使传统文化有了失传的问及。非遗文化的独特性需要继承者付出几十年的学习才能够取得成就,快速发展的社会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正在不断地流失。

二、影视艺术的概述

1.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概况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影视文化产业以正在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广泛的传播渠道,使影视艺术作品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影视艺术作品是借助影视表达的特殊手法,将所有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拍摄的对象进行展现的过程,影视艺术属于综合性的发展模式,可以将万事万物进行融合表现。由于影视艺术作品广泛的包容性,其受众面十分庞大,对观众的引导程度很强,是不可小觑的媒体力量。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类别很多,常见的包括了纪录片、综艺节目和电影等,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关注重点也有所差异,这一特点引发了影视作品内容的丰富度。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作品的功能性极强,可以融合传统与创意、信息与娱乐,对表现对象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挖掘。2.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正好,风格形式多样、后续动力十足,在受群中的评价较好、热度较高。影视文化产业是一种虚拟的形式,与其他行业相结合能够实现快速落地变现,更有利于延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在网络发展的大背景下,影视文化产业应该积极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发展,促进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形成,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将影视文化产业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的影视作品是一个值得被探索和挖掘的方向,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激发影视文化行业的创新能力。

三、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1.在风格与传播上的互补性影视艺术作品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非遗文化能够恢复生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遗原本以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延续传统的继承与保护办法显然有很多问题,而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则能较好地予以解决,在风格与传播上实现有效互补。一方面,影视艺术作品的风格十分多样,面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现。对一些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知名度较低的非遗文化,通过拍摄纪录片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其文化内涵和魅力,加强关注度。另一方面,影视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众多,包括了传统媒体和网络渠道,受众群体包含了各个年龄阶段,可以为非遗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文化。2.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沉淀下的经典,是值得记录与保存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和存储,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播,而非遗文化产业又能反过来为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动力来源和内核多元,使二者形成了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模式。目前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而非遗文化中还有大量的内容没有被挖掘,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领域。以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为例,苗族飞歌、蒙古呼麦等都已经被广泛的传播,而水族水歌则很少被关注到。作为文化产业的相关工作者,应该有敏锐的目光能够发现尚未雕琢的璞玉,并对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品质进行挖掘,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

四、影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1.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宣传效果影视艺术作品是目前受众面积最广泛的媒体宣传方式之一,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反复播上数亿次,如果能将影视艺术作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渠道,能够有效拓展非遗文化的受众面。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许多非遗都由于地理隔绝等原因而受到了保留。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走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影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非遗选择不同的记录方式,打造出更具特殊的非遗保护影视作品,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扩大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最后,影视艺术作品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非遗项目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复原和重现,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具有历史沉淀的非遗文化,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2.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普及作用影视作品对非物质文化相关的知识具有很好的普及作用,有利于当代年轻人学习非遗文化。一方面,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再关注,导致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甚至有了后继无人的现在。影视艺术作品是一个良好的传播渠道,可以通过拍摄将非遗的相关知识进行记录,使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促使一些年轻人对其产生兴趣。非遗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通过影视作品的介绍,年轻人可以看到这些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丰富的观众的知识面,普及了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引发民众的关注与讨论,有利于激发非遗文化在普通观众心中的认知。拍摄与非遗文化的相关作品是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的体现,能够改善非遗文化的传播环境。3.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记录作用影视作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作用是其他传播渠道所不具备的。首先,一些非遗文化项目,如杂技表演等,具有不可复制性,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影视技术,可以将这些经典的非遗项目进行记录的保存,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非遗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融合进不同的内容,在评定非遗的过程中,其发展历史和变迁过程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很少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非遗项目的变迁与发展,影视记录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手段。通过观看非遗文化相关的纪录片,观众能够快速知晓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内核精神,感受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4.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发展作用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发展和保护具有其他传播手段所不具备的特点。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内容都不能直观地与观众接触,以定窑艺术为例,制作、绘画、烧制的过程很难直接展示,但是通过影视作品的拍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现,拉近观众与定窑艺术之间的距离,看到成品后,观众也能够回忆起其制作的整个过程。其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够展现其魅力,如果盲目进行改变,则会丧失非遗本身的特点。以评剧艺术为例,脱离开了剧场的背景环境,评剧的魅力就会打折扣,而影视艺术作品中能够充分尊重非遗的特点,在保留原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融合新的艺术元素,使非遗能够得到个性化的保护。5.非遗对影视艺术作品的互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影视作品的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影视艺术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记录、有继承人、真实存在的一种文化,影视艺术在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中,难度并不大。在2014年咏春拳被选为非遗后,许多创作者以此为创作对象,拍摄出了纪录片、电影等许多影视艺术作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历史进行还原,使非遗的经典之处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其次,非遗文化与影视艺术作品之间能够形成生态化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历史的积淀,影视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其内涵精神,使影视作品的意义更加厚重,赋予了影视艺术作品鲜活的生命力,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非遗的文化内核。

五、通过影视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1.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机制在利用影视艺术文化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可持续性发展的保护机制,使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能够平稳推进。首先,文化部门应该引入一套合理的评价标准,将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内容进行区分,明确不同的工作职责。如在建立非遗保护基地等项目中,要将投资环境和资源分布等内容进行评估,确定非遗产品开发的价值,以便确定最适合非遗发展和保护的方式。其次,非物质文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生命力,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营策略相融合,开发出与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链条,打造非遗的品牌效应,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借助影视艺术广泛的传播性,能够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2.协调好相关的利益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张文化艺术名牌,在对非遗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划分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非遗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与政府、科研机构、文化部门和非遗继承者等主体相关的工作。为了提高配置利用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应该发挥出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领导作用,引入影视艺术作为参与者,积极促进非遗文化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不同的主体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发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以《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为例,是各方主体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和配合,才拍摄出了融合现代与传统的高分纪录片,为美食文化的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关注非遗文化的继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需要,对其继承人应该加强关注度,秉持以人为本的要点,突出非遗文化继承人的重要性。我国目前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拜师的方式进行传承的,甚至一些独特的艺术在家族内还有“传女不传男”等特别的规定,这种独特的传承模式导致非遗文化的继承人越来越少。根据我国对部级非遗文化继承人的统计结果来看,有超过50%的传承者年龄在60岁以上。通过影视艺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与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对此特点进行突出,将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行表现、记录。这些经历中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非遗文化继承人正是影视艺术中应该捕捉的对象,能够将静态的非遗文化变成“活珍宝”,赋予非遗文化不同于记忆中的生活气息。4.融入创新和现代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重点在于其精神品质,使用现代化的创新理念对这种精神内核进行发扬和传承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精神特质十分推崇的民族,工匠精神是对非遗继承人坚持探索、精益求精的体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精神的传递不可或缺,是使每个中华儿女感受非遗血脉相承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沿用陈旧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度。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加入创新的理念,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血液。以《传承者》节目为例,以真人秀的新鲜形式,记录了非遗继承人如何学习和工作,将精神和娱乐创新进行了有机结合,吸引了大批的观众,收视率名列卫视前茅。

结语

影视艺术作品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机结合,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手段,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将非遗进行记录与传播,帮助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普及非遗文化常识,拉近普通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在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中,应该加强对文化本身和继承人的关注度,协调好相关的利益划分,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殷琳琳.刍议影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

[2]孟晶.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当下的影视作品创作[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7).

[3]刘明阁.论民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10).

[4]任天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电视综艺节目的成功之道———以北京卫视为例[J].电影评介,2017(20).

[5]李海英.论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喜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3(6).

[6]龚宋扬,师英杰.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生态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

[7]熊睿.数字媒体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