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技艺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4 17:45:58

非遗传承技艺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1

关键词: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特殊教育;服装专业

近年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技艺和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师生考察和调研旗袍、泥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刺绣、扎染等相关非遗课程,逐步形成了“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2]。研究曹州堆绣项目化教学,前期已经对曹州堆绣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对师资培训、设备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备了研究的基础条件。

1应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以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将曹州堆绣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非遗项目化教学,要符合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特点,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3-4]。研究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2应用方法

应用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利用案例研究法,研究其他院校的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结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总结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规律,及时采取方法解决,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研究思路;利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复盘,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后进行总结,为后续同类研究积累的经验。

3基本思路

3.1调研

研究非遗项目,结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和听障学生特点,将曹州堆绣与“面料再造”“图案设计”课程等进行融合。在前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到曹州进行堆绣调研,了解堆绣的演变和发展历史、工艺特点以及制作方法,论证曹州堆绣在项目化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将曹州堆绣教学纳入课程标准[5]。

3.2实施

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施分为4个部分。3.2.1教学基础研究为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在这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基础,需要研究如何将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引进课堂;如何对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进行非遗培训;如何完善硬件设施配置并逐步创建非遗工作室。3.2.2教学内容研究曹州堆绣历史悠久,是刺绣技艺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与发展,工艺精细、色彩绚丽、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图1)。如何将曹州堆绣技艺合理有效地“嵌入”课程教学是研究的重点。基于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学生需要掌握与课程相关的非遗传统技艺,在传承非遗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创作。图1曹州堆绣传人刘宪堂堆绣作品3.2.3教学成果研究利用教学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和创意手段,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衍生产品,通过参加非遗相关大赛、参加创意市集、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等渠道,推广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作用。3.2.4教学评价研究非遗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上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能否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是否热爱传统文化、是否具备工匠精神都应该纳入评价体系。

4应用研究实例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在“面料再造”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曹州堆绣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3]。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以企业设计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对传统进行创新创造,设计生产出有创意并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图2)。图2创意堆绣作品在教学开展之前,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负责设计和样品制作,企业负责生产和推广。前期组建由“非遗”传承人、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配备教学需要的设施,为顺利开课打好基础。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讲授“面料再造”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到曹州实地考察。在实践环节,曹州堆绣“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参与教学,面对听障学生,传承人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教授,学会堆绣的传统技艺。企业导师根据企业需求,下达设计任务,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结合市场需要和流行元素,与现代拼布艺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传统拼布技艺的基础上,在色彩、图案等形式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企业需要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企业在学生作品中挑选符合企业需求的文创作品进行宣传、生产和销售,既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又宣传了非遗文化,此案例有助于学校进行非遗传承教育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5结语

将非遗课程体系与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相融合,打造“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施中,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与市场接轨,推动学生设计产品的转化销售,培养实用型人才,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在教学中注重传统堆绣技艺的创新教学,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翁熙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J].艺苑,2019(6):101-102.

[2]宋泮涛,王秀娟,沈玉迎.特殊教育学校现代非遗手艺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艺术系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23):146-147.

[3]徐碧珺.云锦传统技艺在职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9-42.

[4]张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野,2019(30):147-148.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地区;传承人;生存状况

一、生存状况初探——两极差异化发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保留了包括土家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众多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目前,该地区的部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基本建立,这为传承人的生存和民间文化的传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虽同为非遗传承人,但他们的生存状况却不尽相同。在我们走访的数十位传承人和准传承人里,有自己产业的传承人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扬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商业上的成功,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另外一些没有自己产业也没有参与任何文化团体的传承人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一)歌舞类项目传承人勉强生存,后继乏人。撒叶儿嗬是土家族人过世后的一种特有的民族舞蹈和演唱形式,俗称“跳丧”,一般是一人执鼓领唱,其他人边舞边和,执鼓之人以鼓点变换曲牌。[1]黄在秀生于撒叶儿嗬的发源地巴东野三关,他先后被评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湖北省第二批非遗传承人。近些年来,他除了忙于传艺和参加各地表演活动外,便是继续挖掘和整理“撒尔嗬”的曲牌。黄在秀从业到现在带出来的徒弟累计已有几百余人,最早的18位徒弟中大部分已不再从事撒叶儿嗬相关的行业。同时,他自己的儿子也没能继承这一事业。田玉先是恩施州第五批傩戏民间艺术大师,目前会演唱41首傩戏。如今田玉先年纪渐长,希望及时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面对这一问题,他向当地乡政府反映过,表示要在当地立牌“部级傩戏传承基地”,但没有收到相关部门的回应。(二)手工技艺类传承人生存状况两极分化尤甚。目前,手工技艺类传承人在生存状况上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许多传承人自己创立了与自己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的企业,将技艺转化成产品实物销售,并将一部分手工制作程序由机器生产替代,与市场接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也有一部分传承人始终坚守手工传承,或是仅仅将传承项目视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则大不如前者。中国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2006年被列于部级非遗名录。作为来凤县土家织锦优秀传承人唐洪祥,他创办了我国土家族聚居地规模最大的西兰卡普织锦基地和湖北省唯一的西兰卡普专业厂家。该厂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现基本定型的有200多个图案。土家族的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但传承人大量流失和偏老龄化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学历越高流失越快,同样存在人亡艺绝的危险。以上均是手工技艺传承人将自己的手艺做成产业,走上市场化道路获得成功的案例。在我们走访中,也有纯粹将自己的手艺或传承的文化作为爱好的传承人案例。2009年9月,吕啟文老人被评选为恩施州级民间艺术大师。他有一项技艺就是能用篆书的字体将书画编织在竹编作品上,这项技艺始创自他自己的潜心摸索。每完成一幅作品,都要经过排版、画走针图、编写篆书、锁边等四五道工序。在技艺的传承方面,他的女儿能基本掌握编织的技能,其余很多徒弟都只会编竹席而不会编字,当前该技艺的传承无疑已处在濒危的状态。

二、原因剖析

传承人的生存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以顺利的传承。同为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生存状况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笔者认为原因如下:(一)受传承项目性质影响。目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分十个大类,这些非遗传承项目的难度、文化内涵、是否属于生产性项目、是否适宜采用机械化方式等等问题都会对项目的传承以及传承人的生存状况造成影响。首先,就难度而言,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对传承人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不仅要求传承人对所传承项目发自内心的热爱,还对他们的记忆力、模仿能力、领会能力、传承中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提出了要求。其次,就文化内涵而言,有的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舞蹈类传承人,仅仅会制作、会唱词和表演,却道不出其中内涵,说不出传承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使得传承只是流于形式而并不能触及文化根源。这些情况在县级、州级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大师中偶有存在,影响了他们知名度的扩大和自身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也会间接影响到个人物质生活状况的提高。此外,有的非遗传承项目的文化性质决定了项目传承的局限性。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属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它的保护方式,保护方式的不同也影响着传承人的生活状况。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上存在以下三种: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2]一些传统民间歌舞类或是民俗类的非遗项目,例如撒叶儿嗬、傩戏等,其产品只能供艺术观赏,这些项目只能通过民间艺人自身传递,并不适合用机器工业化生产和销售,进而也难以为传承人提供稳定而长期的经济收入。而另一些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项目虽然在传统意义上也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口传心授,但在不改变原制作工艺的步骤下,将一些技术要求不太高的步骤以大机器代替则可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如此便可制成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二)受传承人受教育程度影响。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有效的途径,而教育最基础的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现代社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位传承人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地影响他们对于自身所传承项目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他们对传承项目发展的专业眼光。(三)受传承人社会经历和社会活动能力影响。传承人的个人技能、其对传承项目的热爱程度是他们被评为传承人的最基本条件,除此之外,他们个人的传承能力、社会资源和社会活动能力都是重要参考指标。不仅仅生产性传承项目要想办成企业需要个人调研分析能力和集资能力,一些非生产性的传统歌舞类传承项目例如撒叶儿嗬、傩戏等,要完成一场完整的表演也需要传承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号召力。在项目传承过程中,很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会由于传承人的不作为或少作为而渐渐式微,如果不接触媒体、不接受单位或个人的私人捐献、没有政府的补助和企业赞助,仅凭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获得一定社会知名度和市场价值。在这一点上,对社会关系和媒体资源利用得当的传承人显然生活状况会更好。(四)受传承人级别和所在地影响。不同级别的传承人所得到的国家政府下拨的保护经费是不同的,部级项目最高能得到一年40万元的保护经费,省级为25万元,往下则更少。落实到传承人身上,一位部级传承人每年有8000-10000元的补助,省级则是2000元,州级为1200元,县级仅为800元。对于一些业已退休、年纪渐长的传承人来说,这些补助可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对所传承文化的信心。传承人级别越高,他们所受到的社会关注度就越高,得到的政府经费也就越多。同时,传承人所在当地政府和媒体部门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经费投入和生活状况。

三、措施与建议

(一)非遗保护中心层面。一个地区的非遗保护中心一般由政府挂牌在当地文体局或文化馆,专门从事该地的非遗的搜集和保护等工作,他们的工作直接决定着相关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和传承项目的保护传承。非遗保护中心要切实保护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就要完善四级传承人名录,做好整体规划,做好非遗普查,实地走访民间传承人,搜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同时,非遗保护中心要积极培养能够潜心从事非遗的走访、资料搜集、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制定相关政策和表彰活动的专门人员,这样也保证了相关部门在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培养传承人工作中始终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非遗保护工作新的内涵和使命。(二)政府层面。一方面,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非遗珍贵资料与实物的征集和收购、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非遗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工作都需要提供专项基金。另一方面,政府应对生产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加以鼓励,引导他们自办企业,为传承的文化找到物质载体,向生产性保护方式发展,例如对所办企业提供政策上的倾斜、税费上的减免和贷款上的便捷。(三)传承人个人层面。被国家和各级政府指定或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个人或单位,担负着将自己所持有技艺、技术传承给后人、贡献给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他们要具有开阔的视野,认识到自己所继承的技艺和文化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改变过去那种仅仅靠家族传承的狭隘做法,而要对渴望学习的学员口传心授,努力扩大传承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深化个人艺术造诣,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加大媒体曝光度,积累各种社会资源,对可产业化发展的项目,要加速建立企业,用机械化大生产来保证纯正手工技艺的存续,对不可机械化生产的歌舞民俗类项目,也要积极自建传承基地,带徒传艺。

四、结语

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传承人作为非遗的实体承载者,是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决定因素。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在某种程度决定了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各级政府和媒体部门应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重视程度,对他们及其传承项目实行全方位、多层面地针对性保护。

参考文献:

[1]谭萌.从生活仪式到舞台展演:"非遗"视野下土家族撒叶儿嗬仪式的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19(06).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内容丰富,项目涉及广泛。目前正式公布的非遗项目共三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6大类,共27个项目。经区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区级“非遗”传承人5人。经市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市级“非遗”传承人1人。

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情况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思想,由区文体广旅局牵头负责“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拓展保护领域,着重在“非遗”宣传、传承推广、资源普查、遗产申报等方面用力,积极推进“非遗”开发利用。

(一)建立区级“非遗”专家库

2017年,区区级“非遗”专家库成立,经过三年发展,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非遗保护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力量在参与研究和制定全区非遗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开展非遗咨询、评审、课题研究、学术会议、授课等方面的作用。

2017年开始,在专家队伍参与下,我区对全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生存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保护工作的难点等,重新进行了全方位调查记录、建档,为做好“非遗”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非遗”申报

2017至2018年,在逐一摸底、考察项目和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我区完成了第二批、第三批区级“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共评审八个区级项目,分别是:谢氏倒罐菜、马鞍山制漆制作技艺、金面子蒸猪头、花生制作技艺(老灶煮花生;蟠龙咸干花生)、糯米咸鹅蛋、风干鸡、醉鱼、杨记卤鹅传统制作技艺。同时启动了市级“非遗”的申报工作。2018年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一个:糯米咸鹅蛋传统制作技艺。截至目前,我区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共有5项。

2019年我区启动了第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成功认定了9项“非遗”项目传承人。谢氏倒灌菜制作技艺传承人谢玉蓉被评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大力开展“非遗”宣传保护

一是充分利用非遗节等时机,通过宣传单、“两微一端”、手机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及“非遗”成果。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积极组织“非遗”直播带货、经典川剧剧目演出等系列活动,引起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二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上电视、上活动、上节日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我区“非遗”项目先后登录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新农业频道》,并多次登上省市重要媒体,成为家乡好味道的代言项目。2019年在“美丽乡镇·魅力”比赛中,我区非遗美食获专家组最高评分。2019年,“非遗”项目代表市非遗项目参加成都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在全国39家非遗美食中获得最受欢迎美食之一,得到了非遗专家及全国各地美食爱好者的青睐。

三、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保护力度不足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面对当前非遗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我区还缺乏加强“非遗”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传承单位和个人以为只要申请加入了名录,就得到了保护,或申报只是为了挂牌,仅仅当作一种荣誉,没有把发展和传承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不少群众对非遗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对非遗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保护不完全清楚,保护意识不强,非遗保护还没能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缺乏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我区还面临着专业非遗保护机构为零、专职工作人员为零的状态、非遗中心及保护传承(展示)场所为零。缺乏独立的运行经费,工作人员也是身兼数职,既难以潜心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也无法满足日趋复杂的工作实际。对于量大面宽、专业性强的“非遗”普查保护工作,仅仅依靠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显得更加单薄,难以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长期性的要求。

(三)“非遗”传承乏力,市场适应能力弱

在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非遗”工作形势严峻。“非遗”保护工作不以赢利为目的,和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导致了“非遗”项目缺乏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受众群体出现断层,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则普遍不感兴趣。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或者年事渐老,无法带徒授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少有人拜师学艺,传承人青黄不接,非遗传承后继乏人。我区“非遗”项目传承因缺少资金扶持而面临断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我区直到2019年才认定了第一批“非遗”传承人。

四、思考及建议

(一)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将“非遗”工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做到组织到位、规划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加强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住建、教育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等有效联动机制。突出宣传媒体作用,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动,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从小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非遗产业化;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推动我国农村非遗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更是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而非遗产业化正是新农村建设中开发保护非遗,发展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非遗产业化是指由政府主导、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引向市场参与竞争,借助市场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非遗生产性保护是通过“产业化”经营而达到“非遗”核心技艺和核心意蕴的保护。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非遗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产业化的前提,非遗产业化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升华。在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对非遗生产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遗产业化为非遗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农村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的文化生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非遗以其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它是深厚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直接来源。农村文化的内容种类繁多,其中属于非遗的包括各类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戏剧和各种传统技艺,等等。这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是本民族本地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是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渊源、生存环境等许多内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总和。非遗同时具有商品属性,只要通过合理挖掘其价值,使其成为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就能实现它的商品价值,进而推动该地域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并使这一特色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当今社会创新性地使用了“文化经济”的概念,即由文化与经济融合催生,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以经济为依托的新文化形态,或者说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式。非遗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的产业化可以促进文化体系的进步,形成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发展新平台,有利于文化内涵的提升,加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非遗产业化有助于非遗生产性保护

非遗不能独立地存在,它必须依附于某个特定的载体方能发展与传承。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市场已成为非遗最好的载体与传播空间。要实现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市场化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①以生产促保护,将非遗融入日常生产生活,这有利于保持它们的生机与活力,为非遗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可能。要有效保护非遗的传承就必须使该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产业化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与非遗得以存续和发展的规模前提是可以有机契合的,走产业化道路,将零散学习,私相授受的传承方式转变为按照市场运作的经济形式,并统一规范、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产生利润。只有这样,非遗才能顺应新的时代潮流,并找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道路。产业化也为一些政府资金所未涉及的非遗项目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可能。

(三)非遗产业化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产业化,使人们对它们的前景有了很好的展望,从而保持着高涨的传承积极性,这种创新性的保护方式为非遗的保护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础,促进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促进文化消费,将非遗的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非遗产业化是符合非遗发展特定规律的。当然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并不是保护非遗一成不变,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在变换,要想非遗永葆青春,必须赋予其时代内涵。适当地使用现代技艺,融入时尚元素,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去满足当代的市场需求,才能为文化的传承铺设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要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务必要明白:保护传统手工艺不等于盲目排斥机械化,否定创新。对非遗的保护关键是对传统核心技艺的保护,只要保证了这一点,机械化并不被排斥。

二、当前我国农村非遗产业化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农村非遗保护是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遗产更是面临着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的双重威胁。不少青年人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缺乏热情,民间文化后继乏人,非遗很可能因为没有继承人而失传。目前,农村非遗保护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一)认识不到位,缺乏非遗生产性保护意识

当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很大,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对于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保护的宣传还有些不够。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理解上一定程度存在“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的偏差。一些地方官员对农村非遗的保护重视不够,而且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其旅游开发价值上,忽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因而难以很好地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片面追求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重开发利用,轻抢救保护。

(二)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法规、政策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当前我国关于农村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与农村非遗保护的紧迫需求不一致。我国农村非遗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如何通过立法确立抢救、保护的认定标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个标准的确立都有一定的难度。没有明确确立农村非遗保护标准,不到位的农村非遗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影响了农村非遗有效的生产性保护。

(三)管理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匮乏,非遗开发不足

当前,许多农村尚未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非遗保护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工作难以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村落,村民委员会难以承担依法管理的职责。同时,非遗生产性保护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实际上现有的专业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随着老艺人相继离世,一些口传身授的民间非遗未能传承。目前农村缺少创意设计人才也是非遗传承创新的一大瓶颈。非遗产业化因人才缺乏而难以为继,许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

(四)注重非遗产业化的眼前利益,忽略可持续发展

非遗的产业化与市场化,为一些厂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但他们往往过分地追求眼前的商业利益而违背了产品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精神,偷换了文化精髓,使之失去原生性。长此以往的发展,会起到“脱胎换骨”的作用,这就剥夺了后代一睹这种非遗原有风采的机会。始于经济角度的开发容易导致对非遗的误读。从产业化角度开发利用非遗资源,能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但从具体实践来看,开发商往往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认识不深,热衷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非遗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目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多以经济为导向,忽略了生态文化发展的规律,导致文化旅游业难于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持非遗的完整性,尊重历史,在发展的同时保证它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肤浅地只注重眼前利益,自私地剥夺了后代领略非遗风采的机会。

(五)目光过多地停留在经济潜力较大的非遗项目

走规模化道路的产业化经济将零散学习,私相授受的民间技艺按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完成自我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开发商在利益的主导下,往往只对潜在经济价值高的非遗项目感兴趣,使得那些经济价值相对较小的项目失去了一展身手的舞台。但是从非遗自身的角度来讲,它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这种忽视正在无形地将部分非遗推向消亡边缘。

三、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传承创新的宁波经验

我国农村非遗保护目前主要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非遗生产性保护就是在保护非遗核心技艺和核心意蕴不变前提下,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产品,既传承又创新,推动非遗产业化,使非遗在生产中得到保护。我国于2006年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就是农民依据市场需求,把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商品的一种现代生产。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包括乡村旅游产业、手工文化产业、园艺产业、地方土特产业等。目前,我国农村非遗生产性保护取得了卓越成绩,因为其具体的艺术产品形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已通过生产性方式进行保护,除了对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农民也在保护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以宁波为例,介绍宁波在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传承创新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一)打造“三位一体”的非遗宁波传承模式,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

宁波创新非遗传承模式,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三位一体”模式:做到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传承(传播)基地三联合;创建非遗展示馆,做到政府、企业、个人三联建;加强生产性保护,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三联动。这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土壤,最大程度地保护了非遗的生存空间,非常有利于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和生产性保护,对非遗传承创新具有探索性的意义。“近年来,宁波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创新实践,积累经验,探索规律,‘三位一体’保护模式推出3年多来,全市建立了市级以上传承性、传播性‘三位一体’项目208个,有21项非遗列入部级名录,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文化部批准为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三位一体’建设,大大激发了传承人和学校、企业、旅行社、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保护积极性,使一批濒临消逝的非遗项目重获新生,实现了大部分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三金一嵌’传统工艺全部与市场接轨,恢复传统生产;奉化布龙、宁海耍牙、宁波走书、甬剧、木偶摔跤、犴舞、北仑造趺、渔民号子、奉化吹打等众多非遗项目,或走出国门展示风采,或进入校园培育传人,或登上舞台成为精品……”[1]宁波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农村一些有群众基础和社会需求的非遗项目,采取传承核心技艺、创新非遗产品和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进行生产性保护,增强非遗项目的造血功能,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二)首创传承基地与传承人挂钩,走产业化之路,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宁波市全国首创传承基地和传承人挂钩,这一做法在2009年出台的《宁波市非遗传承基地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②传承基地与传承人挂钩,既可以给传承人搭建平台,解决传承对象难以物色、场地等问题,又可以使传承人在传承基地专心传授技艺,从而使非遗得以传承和弘扬。如宁波拥有包括朱金漆木雕、金银彩绣等在内的不少生产型传承基地,在那里,人们既能参观“静态”的藏品陈列,又能看到一条龙的生产过程,看到“活态”的传承。位于鄞州区横溪镇的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就很好的使传承基地和传承人相结合。工人作为传承人在其中向游人展示朱金漆木雕的技艺,艺术馆又给工人提供一个展示其技艺的舞台,同时还可以使游客真实地感受到朱金漆木雕的技艺,有益于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包括朱金漆木雕、金银彩绣等在内的不少生产型传承基地,把厂房和艺术馆结合起来,既有静态的藏品陈列,又通过产业化之路,促进非遗转化为工艺产品进入市场,实现活态传承。这些传承基地还集聚、培养了一大批传统工艺技师和工人,使传统工艺薪火不息,活力永续。”[2]另外,宁波为了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将一些容易普及且趣味性强的非遗请进校园。如“金银彩绣”“宁波走书”“泥金彩漆”“鱼拓画”等技艺主要是把学校作为传承基地,请传承人到学校讲课,介绍这些技艺,学生将这些技艺作为选修课进行修读。这些非遗技艺传承者可以从学生中物色新的传承人,学生毕业后到基地从事非遗生产工作,使技艺不断延续下去。

(三)非遗传承基地走产业化之路,促进非遗创新发展

有人说生产性保护是非遗的“自我造血”,非遗传承基地走产业化之路,促进非遗不断产生新鲜血液,笔者认为这是对该类保护措施最贴切的解说。以宁波市鄞州区的非遗项目金银彩绣为代表,看看它是怎么实现自我造血的。当裘群珠得知从事金银彩绣的人越来越少,这项技术的传承面临着莫大的困境时,她主动出击,筹资成立了宁波金银彩绣公司,为金银彩绣文化设立了一个关键的传承基地,使金银彩绣不只是停留在展品的行列。在艺术品生活化,日用品艺术化的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研发、生产家居软装饰品,宗教用品和艺术收藏品以及提供度身定制、纯手工制作高档服饰的服务,将中国元素融入精品当中,以文化引领时尚,打造高端非遗产品。尤其是家居软装饰品以及以钱包、服饰为代表的生活用品的推出,紧随艺术品生活化,日用品艺术化的发展目标,使文化根植于生活,深入到群众,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通过生产扩大了金银彩绣的影响力,展现其特有的魅力,金银彩绣生活品的推出,完成文化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生活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生活,是保持金银彩绣健康发展的基础,巧妙地完成了非遗的自我造血。金银彩绣公司还巧妙地结合目前市场的消费需求推出了相关的服饰与汽车坐垫等产品,为非遗的创新推广再添一翼。

(四)开展文化旅游,促进非遗保护,提高非遗品牌知名度

文化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身具有传承、发展和保护非遗的功能。文化旅游业是非遗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有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全面展现非遗风采,赋予非遗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给予它们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沃土,为其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实践证明,非遗保护得越好,其利用价值也越大,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宁海县把部级非遗“十里红妆”打造成博物馆,成为知名的旅游文化品牌。另外,根据笔者指导学生对宁波市鄞州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在收回的286份问卷中,有237位接受调查的对象对开发民俗旅游这项非遗的市场化措施颇感兴趣(表1),所以通过这种为大家所接受的形式来发扬非遗是很明智的举措。以鄞州区的“梁祝传说”非遗为例,非遗对发展旅游经济有着积极作用。梁祝文化公园是全国唯一的爱情主题公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梁祝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和开发深入挖掘了梁祝文化的内涵,巧妙运用梁祝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产业优势和国内外的影响力,打造“东方爱情圣地,国际浪漫之都”。梁祝文化产业园的设立,突破了文化观光的消费层面,将梁祝传说渗透到旅游活动中,挖掘旅游项目的历史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不仅使旅游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也增添了梁祝传说这一非遗的魅力,更有利于梁祝文化的传播和非遗品牌的塑造。可见,将非遗渗透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在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品、策划旅游项目、宣传旅游形象时会更有说服力,也可以使旅游资源产生整合效应,塑造个性鲜明的旅游品牌,借助旅游业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传承和创新的对策

对新农村建设中非遗的开发利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为指导,遵循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规律,非遗产业化开发要适度。对非遗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既要保护传承,又要创新发展。通过总结和归纳宁波市农村非遗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农村非遗保护的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传承和创新的几点对策。

(一)充分利用传媒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农村非遗宣传力度

现代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传媒,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有87%的人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传媒方式来了解非遗的,所以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对非遗的保护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需要实现文字、图像、视频、实地活动开展等多种样式的综合形式,建立起立体的、互动性强的感知环境,营造出融合性强的文化氛围。用现代科技诠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强劲的生命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在文化、传媒与大众三者之间编织牢固的网络,达到理想的宣传与保护效果,这是实现非遗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二)完善农村非遗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与管理机制

法律保障是开展农村非遗保护的前提条件。由于农村非遗保护法律的缺失,对农村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因此,要尽快出台有关指导农村非遗保护的政策,使农村非遗产业化有据可依。在继续推动地方法规建设的同时,规范地方非遗保护工作。完善管理机制,不断督促基层工作。政府对非遗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认可程度,只有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设置相应机构,委任专人负责,建立权、责、利考核机制,严格监控非遗保护的每个环节。避免出现个别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而扭曲非遗原有的精神内涵,必要时进行干预。

(三)完善农村非遗生产性保护和传承机制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陷。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农村非遗生产性保护和传承机制,比如通过建设相关制度保护农村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建设农村非遗保护基地、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建设非遗展示馆与非遗博物馆等方式,更好地促进农村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开展。另外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非遗博览会,也可以成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集中展示区,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如今,还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扩大农村非遗的影响,如把互联网打造成为农村非遗销售与传播的主渠道之一。

(四)增强农民“文化自觉”意识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一重要思想,他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而民族文化自觉后的具体行动就是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国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非遗保护的坚实力量。因此通过加大农村地区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农民的相关教育制度,可以提高农民群体对于农村非遗保护的整体素质。并且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可以使农民深刻认识到保护非遗对他们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他们自觉保护非遗的意识,引导和鼓励他们主动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

(五)通过非遗教育,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非遗是植根于民族民间的活态文化,它依靠传承主体而存在。为了促使农村非遗传承人更多地投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政府给予主要传承人一定资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培养非遗传承人方面,除了设立奖励制度外,还鼓励有志青年把传统的生活方式、祖传的技能不断延续下去。此外,通过积极搭建农村非遗的生产、交流平台,充分挖掘农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非遗教育。针对目前国民对于保护非遗意识薄弱的情况,我们应当加强教育与宣传力度,认真做好非遗教育普及工作,与学校联手,进行宣传教育,免费传授相关非遗技艺。

(六)合理开发与活态传承相结合

农村非遗保护真正需要的是通过合理开发使它能够活态传承下去。农村非遗只有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才具有持续稳固的生命力。宁波市鄞州区探索出了一种新模式,就是建设生态博物馆群。这种博物馆群的主要模式是使非遗在其所属的环境中完整地被保护起来并传承下去,同时结合非遗的产业开发,既解决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传承人和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鲍展斌 黄亚男 单位:宁波大学

注释:

①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

②宁波市政府《宁波市非遗传承基地管理办法》,2009年5月。

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5

1相关的界定概念

1.1舞狮“龙狮运动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衍生出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重大意义”。[4]舞狮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舞狮有南狮北狮两种,南狮也被称为是醒狮。舞狮是狮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它是狮子的形态与舞蹈相结合的产物。人们认为舞狮是驱邪避灾的吉祥瑞物,每逢重要节日都有舞狮表演助兴。“舞狮运动是集武术、音乐、舞蹈、表演、竞技于综合一体的多元社会文化现象,舞狮是一项综合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项民族风俗”。[5]

1.2新化舞狮新化舞狮起源于明清之际,发展高潮是在民国,且新化舞狮系北派舞狮系列,以表演威武雄壮的“武狮”为主,[6]是新化传承久远的民间文化活动,至今已传承六百余年。2007年新化乡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了“舞狮文化艺术之乡”的著称,同年也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形象逼真,动作矫健活泼,擅于表演高难度动作。能强身健体又能娱情怡志而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因其浓厚的汉文化色彩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原属于移植的民间文化,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已经与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民俗民风融汇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锦屏特色体育文化。

2新化舞狮的概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的新化舞狮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政府对民传体育的扶持力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增大,并且建立专门体育工作机构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来促进新化舞狮运动的展开。新化舞狮逐渐成为当地政府的品牌特色,舞龙舞狮活动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以一定的流程展现的,它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有仪式感,可传承文化的活动。通过实地调查和与传承人交谈得知,新化在早年活动的舞狮道具靠自己用麻袋和布料做成狮子的毛发,在长布条里塞谷子或是锯木灰做成狮子的脊背,是新化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因其形象性逼真、动作矫健活泼。狮头圆又大且不失灵活,前额突起和黑亮有神的眼睛,凸起的鼻子,操纵自由的大嘴,威武灵动的双耳是新化舞狮的典型造型。头顶上的彩球是由彩绸扎成的憨态可掬的模样,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2007年新化乡被授予了“舞狮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同年也被贵州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传承形式

2.1.1学校传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新化舞狮的队伍不稳定,人员青黄不接这些现实问题让其发展陷入困境,改善传承方式是时代所需。2008年开始,新化舞狮主要传承人刘毅将舞狮引进新化中小学,开设了以“新化舞狮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特色课程、校园大课间的舞狮操、开展少年宫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刘毅和邀请民间舞狮艺人每周二和周四来学校进行授课、学习、训练舞狮技艺,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传统非遗文化精神、对舞狮文化有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因多数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学习、模仿理解能力强,引入校园传给中小学生比传授给青年效果会好一些。新化小学还组建了两支教师和学生舞狮队,至今培养了数百名掌握新化舞狮技艺的学生。每年从学生中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以四十到五十人编为一个舞狮班,进行培训,主要是从身高、体能、敏捷性几个方面挑选,在训练的过程中把教育元素加入到舞狮运动中,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舞狮运动的内在精神,在练习过程中激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2.1.2自组的乡村“文艺队”新化乡成立了乡村文艺队主要用于于各种演出形式,有舞狮、舞龙、大戏表演。虽然“文艺队”有一定的规模发展,相比于其他专业的艺术团队,该团队的业余属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据调查,以前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才有舞狮游街拜年,在春节拜屋活动中,有数支两到三人的小狮队在大年初一时到新化乡居民屋前舞狮拜年送吉祥。后来政府重视舞狮文化,为丰富当地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就在村委会有了特定地点,文艺队一般在农闲或晚上排练,这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但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后就没有过大型舞狮表演活动。

2.1.3个体传承个体传承也是师徒或者家族传承,大多是进行拜师学艺,师父口传身授式的带徒弟。新化舞狮传承人闵文泽说早些年会有人特地上门学艺,但随着新文化的冲击和新时代的发展,愿意学习新化舞狮的人越来越少。当下新化舞狮的传承模式主要是非遗传承人刘毅在学校教授学生的师徒形式,但这种师徒传承是流动的,因为被选中的学习人员在完成初中学业过后继续升学或步入社会,不再继续学习舞狮。

2.2“非遗”传承人的概况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的传递者和载体者,在非遗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7]非遗传承人有两个内涵:一种方式是师徒或家族传承,具有的技能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遗项目,一种是需要通过专家评审后,成为法定的非遗传承人。“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保障,新化舞狮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传承人通过特定活动和训练来掌握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8]传承人:刘毅,苗族,1971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人,新化舞狮文化主要传承人。受当地文化的影响从小对舞狮有着深厚的兴趣,16岁便开始参与并组织新化舞狮表演活动,不断改进创新舞狮动作,如抢宝、互推、理毛、吐对联、狮子直立打滚等,使新化舞狮更具观赏性。2008年以来,在新化所小学初中作为舞狮文化进校园课程的老师,培养了许多批舞狮青少年学生。2015年被命名为新化舞狮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2:闵文泽,1963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人。从小热爱舞狮并掌握了传统舞狮技艺,他积极参加各项表演和赛事,在长期的实践中,他还对狮子旋角、抢炮、登高楼、吐对联、拜案等动作进行了巩固和更新,使舞狮得以继承发展和推陈出新。2015年被评为新化舞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3:刘秋生,汉族,1962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化所村人。1982年开始学习舞狮表演技艺,他在任新化所村民委员会主任时积极开展舞狮技艺培训和展示展演活动,他在当地着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使得舞狮文化在社会上得到发展传播。刘秋生在2011年被国家认定为新化舞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除此之外,他还在县级非遗项目96新化水龙的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2015年时成为新化水龙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4:闵树民,苗族,1954年生,锦屏县新化乡新华所村人。12岁开始学习舞狮,逐步掌握技艺与要领。在当选新化所村党支部书记时积极组织开展舞狮文化的培训,举办省、州、县的展演活动,为弘扬舞狮文化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做出很大贡献,在2013年成为新化舞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体育非遗新化舞狮面临的传承困境

3.1群众非遗自觉保护意识和宣传力度欠缺以往当地民众虽常年能看到新化舞狮活动,但缺乏对非遗新化舞狮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这是因为新化舞狮文化传承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传承意识和民俗文化意识普及化程度低。非遗传承不只是对物质形态与技艺进行保护,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更是传承的活力源泉。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新化舞狮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接触的现代化信息较多,视野打开的同时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对传统的文化不够重视。新化所村当地民众认为舞狮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并没有非遗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且舞狮活动展示的平台日益减少,更使得新化舞狮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因此,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保护意识是新化舞狮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3.2非遗的“活态”传承人才青黄不接非遗的“活态”传承需要依附于承载着非遗制作技艺与地方文化的群体来完成。[9]从传承人才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新化舞狮文化的传承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很少愿意去传承,没有稳定的新成员加入,固定传承人就只有刘毅、闵文泽、闵树民、刘秋生四位,据访谈得知,新化舞狮没有固定的学习者,主要以在学校训练的学生为主,缺乏专业的训练基础,政府也没有专门的生活补贴,许多村民为了生计外出谋生。学校舞狮课程虽在实行,但多数家长也只抱着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娱乐和锻炼身体为主,并未让其发展成为传承人的意愿,再加上升学的流动,这种模式也很难留住和培养传承人。

3.3政府缺乏对非遗保护的系统管理,资金不足政府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文化保护和传承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决策,政府的有效介入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化舞狮没有制定明确的系统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使得新化舞狮处于缺少法规保护的危险地位。新化舞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化舞狮在进行文化宣传活动时,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用于增添设备和制作服装道具,虽有一些经费用于文化宣传,但其他活动均由村民自费。新化舞狮的宣传、传承人才的培养、市场操作运营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但它不像其它非遗项目一样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的短缺致使新化舞狮的传承发展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推动。

3.4原生态教学和表演内容匮乏、专业化程度低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舞狮在学校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是作为一项特色课程、大课间操和课余少年宫活动,而且,在校内从事该工作的只有舞狮传承人刘毅和一些临时培训的老师来给学生指导,并没有固定的专业化教师,课程训练中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学校活动场地太小,课外活动时间少,过于分散的训练让舞狮学习成效不高,兼备非遗专业素养和体育技能的师资非常匮乏,教学形式过于原生态和老套,使得学生对舞狮积极性不高。新化乡成立的乡村“文艺队”,是当地村民自发组建的团队,目的只是在农闲和节庆的时候作为娱乐活动,并没有进行专业训练,内容也是老一辈口传身授遗传下来的,动作较为单一老套。

3.5新化舞狮逐渐商业化且文化单一以前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没有受到外来文化过多的干扰,非遗体育新化舞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完成,当地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质量和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渐影响着新化舞狮的文化传承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且新化舞狮的产业文化过于单调,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不高,影响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新化舞狮与当地经济、旅游业以及少数民族的风情结合尤为重要。

4体育非遗新化舞狮的传承发展路径

4.1加强宣传,提升政府和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为保证新化舞狮文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广度和深度,新化乡委会宣传部应利用多种媒介渠道加大对新化舞狮文化的宣传力度,保障新化舞狮的宣传、推广的深度和远度。着重普及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保护意识,尤其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更要保持更高的民俗文化认同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意识,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4.2建好“非遗”人才队伍,人人皆可“传承人”非遗的传承创新是凝聚当地民众的民俗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传承人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化舞狮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人受到保护,非遗也就得到了保护。断代现象,青黄不接是非遗传承人正在面临的困境。政府应完善传承人保障机制和传承人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教育传承工作。可以在每年举行舞狮活动教师培训班,社会人士和学校教师均可参加,并进行评级体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有确保对非遗传承人的财产保障措施,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得报酬的权利,有效解决传承人生活保障问题,逐步探索并建立一种以模范优秀传承人为核心,大众传承人为中心的非遗传承体系。

4.3提高政府宏观把控和经济支持力度新化舞狮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去管理和落实。要想提高非遗新化舞狮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无论是加大宣传,还是资金投入,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功能,让舞狮文化拉近与公众间的距离。非物质文化多是以手工技艺为表现手段,宣传上也应该是流动、直观的,而不是呆板的文字信息介绍。政府更要宏观把控,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来建立舞狮班活动基地;组织人力物力,积极培养舞狮班专业指导人员,提高培训效率;对新化舞狮开展文化研究、技艺研究、精神研究小组,展开民间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传承人基本的生活补贴,保障基本生活。

4.4原生态传承与数字平台创新同行根据时代变化和现代人喜好对新化舞狮动作进行创新改良,新化当地可以打造“小狮人”特色舞狮队,提高群众对新化舞狮的兴趣,创编符合当地特色的动作吸引观众眼球,改变大家对舞狮固化的动作观念。在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向学员和观众传达舞狮文化精神和内在含义。新化舞狮保留原生态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迎合大众审美,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的手段,用不同形式组成舞狮“活的记忆”。平台创建查阅和图片视频展示,还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拉近与公众之间距离。数字化平台的创建可以让舞狮文化不被遗忘在时间长廊里,通过该平台多功能让非遗新化舞狮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是目的,只有立足创新,才能使新化舞狮得到更深远的发展。

4.5转化新化舞狮的产业方向化转化新化舞狮项目的产业化有利于优化非遗传承的方式,将非遗传承的教育由继承向教育、旅游和就业教育方向的转化,一方面提升非遗的经济价值,增加就业机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可以促进新化舞狮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新化乡应该抓住乡村振兴的政策,在举办的新化舞狮文化艺术节吸引来大批游客,宣传新化舞狮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当地优良的环境和民族风情结合打造开展舞狮活动特色村,建立有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产业,既能推广和传承当地舞狮文化,又能提高本地人收入,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综合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编者.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人民日报,2021-8-13.

[2]陈晓丹.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4):56-58.

[3]袁丽,陈玉容,王晓旭,等.近30年我国舞龙舞狮运动科研状况的文献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6):81-84.

[4]焦英奇,刘良超.民族图腾与国家象征:龙狮运动的文化价值与仪式认同[J].体育与科学,2014(1):104-107.

[5]马新宇,贺小花,李乃琼.东盟舞狮文化研究——以越南、泰国、新加坡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2):69-71

[6]姜玉泽.舞狮运动的形成与现代舞狮的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12-613.

[7]黄小娟.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J].学理论,2012(23):104-105.

[8]崔燕.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突破——基于传承人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21(12):83-88.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寻找手艺》;创作要义

近年来,《留住手艺》《手工云南》《我在故宫修文物》《薪火相传》等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合力记录与传播我国丰富多样且工艺独特的非遗文化,受到了观众的热爱与追捧,但却日益陷入叙事模式单一化、故事内容同质化的窠臼中。因此,本文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对象,具体剖析其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以呈现非遗魅力,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以弘扬非遗精神等方面的创作要义,以期为当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传统中,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推崇以旁白来统摄叙事,展露上帝视角,诗意化地关注现实问题。直接,电影主张以观察为主,保持旁观者地位,让生活自然流淌于影像的呈现中。真实,电影强调以访谈为主,融入主观色彩,在创作者与访谈者的对话过程中生发出复杂多义的诠释意涵。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将旁白、观察与访谈等语汇手法全部囊括其中,甚至将创作者同时作为观察对象,以多重呈现的方式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尽力祛魅被遮蔽的真相,追求逼近人物灵魂深处的本质真实。在《寻找手艺》中,导演以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生动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还将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真实还原非遗的传承困境。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赋予影片更为多元的文化想象和阐释意义。

(一)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

导演在《寻找手艺》的开篇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追问:“岁月不再,伴随着童年的这些手艺还在不在?如果为这些手艺做一部纪录片,这算不算梦想?”,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画外音,既言简意赅地指明了该片的创作意图,又将观众直接引入对非遗生存空间的思考和探讨中。新疆的胡大拜尔地是乐器巴拉曼的唯一传承人,终日在戈壁滩独自牧羊。当他拿起巴拉曼进行演奏时,平日略显羞涩和腼腆的他展现出悠然自得的一面。导演用镜头呈现着胡大拜尔地制作和演奏巴拉曼的全过程,用旁白感慨着戈壁滩仿佛就是老人的舞台。傣族八十多岁的坎温老人,每天窝在墙角做油纸伞,仅打孔、削竹片、搭骨架三个工序就需要耗费全天的时间。做油纸伞的整个过程中,导演始终手持摄影机如苍蝇作壁上观,不介入也不干扰,忠实地观察与记录。在西藏的德格印书院,年仅二十一岁的江庸次仁已经雕刻了整整八年的经版,他手上被刻刀划破所留下的多处疤痕被镜头精准捕捉。当导演询问他为何不加快速度以增加收入时,他一脸严肃地回答:“刻的时候要好好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很多和江庸次仁一样雕刻一辈子的经版的人,他们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却时刻保持着细心谨慎的态度和对佛学的敬畏之心。在龙湾村拍摄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时,导演将自己拍进了画面,他感叹着曾是当地人最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的羊皮筏子,现在逐渐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替代,折射出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手工艺生存空间的挤压。小黄村里以传统方式造纸的两位老人真和养号,她们告诉导演这是最后一次造纸,年纪衰老的现实与纸张销量不好的形势,导致原生态造纸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四川最大的彝族漆器厂已经倒闭,吉伍有色带导演参观自己家中滞销的漆器,极具特色的民间工艺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可见,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充分发掘了摄影机的潜力,以旁白、观察与访谈等多样化的手段赋予了影像多元化的叙事风格,还将导演自身纳入拍摄范围来传达导演的思想观念,构成了兼顾影片内部与外部的双重文本,使影片富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二)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还原非遗的传承困境

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人,人脉不能接连,非遗文化便会失去载体,无法代代相传。在非遗的传承过程中,大多数以口耳相传或师徒相传为主要途径,手工艺人的老龄化或相继离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对家庭作坊的取代、外来文化冲击对原生态文化造成的异化以及缺乏生活保障和精神关怀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非遗传承出现后继无人、文化断代的现象。2017年完成《寻找手艺》第一季后,导演再次带领拍摄团队回访非遗传承人,于2019年与2020年相继创作了《寻找手艺》的第二季和第三季。在《寻找手艺》的第二季和第三季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第一季中部分非遗传承人多年后的生活现状。枫香染艺人张蜡四与水鼓舞艺人李腊补老人年纪衰老,杆称艺人朱宣堂疾病缠身,油纸伞艺人坎温与巴拉曼艺人胡大拜尔地不幸离世,他们再也无力或无法继续传承所掌握的精湛技艺,人亡艺绝。面花艺人雷英华的馒头店生意依然兴隆,年画艺人王树花的工作室和展厅也扩大了规模,但是她们面临着手艺无人传承的困境。斗笠艺人潘存家和陶器艺人刘新文还在坚持创作,兴起的机械化生产抢占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作品的市场滞销导致他们生活窘迫。经版雕刻艺人江庸次仁和铜像艺人土旦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依然需要时刻抵挡外来文化的侵扰。在展现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之前,导演都会插入其多年前拍摄的影像,这种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所构建的“今昔”时空对比,有效还原出非遗的传承困境,彰显着巨大的叙事张力和真实的情感力量。可以说,多元叙事策略的巧妙运用,既抽丝剥茧地展现了非遗传承人技艺本领的创作精髓,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非遗传承人引人入胜的人生故事,全面呈现出非遗的内在文化基因和外在生态环境。

二、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呈现非遗魅力

“和谐价值观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与自身的主体性实践中,以‘和谐’为价值尺度、价值目标和基本价值规范而实践———精神地认识和把握世界,以构建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特殊方式。”[1]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强大智慧和文化精髓,同时还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为了拍摄《寻找手艺》,导演带领团队历时三年,跋山涉水遍访全国23个省份的199位手工艺人,用镜头探究和剖析非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原生态优质文化基因,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全面呈现非遗的不凡魅力,动态化地演绎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蕴、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

(一)天人合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提升人的自身道德修养,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并保护自然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互动。胡大拜尔地用芦苇制作出巴拉曼,吹奏的乐曲温暖了荒芜的戈壁滩。俸傣平用自家种植的竹子和养殖的蜂蜜,酿制出沁人心脾的蜂蜜竹筒茶。张蜡四染布所用的枫香油,是用天然的枫香树脂和牛油在炭火上精心熬制而成的。王树花作画所用的笔,是用柳树枝条烧成的炭笔。潘存家将桐树果子榨的油涂在斗笠上,增强其耐用性。非遗传承人尊重自然进化的规律,自觉维持自然万物的生存秩序和动态平衡,因地制宜并就地取材,创作出的作品既环保又实用。他们不仅充分认识到自然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还可以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聪明才智融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达到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

(二)以和为贵,达成人与社会的和谐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推崇人际伦理的和谐,倡导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各系统和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实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在新疆的一家乐器店中,老板托合塔吉·拜克儿与12岁的儿子激情合奏弹布尔。当导演提出采访时,托合塔吉·拜克儿立刻向创作团队推荐了师傅艾尔肯·吐儿尔,将出镜的机会毫不犹豫地让给在同一条街上开乐器店的师傅。这种尊师重道、忽视利益竞争的精神以及师徒间浓厚的情谊,令人感动。藏族的洛热彭措,不仅大方捐献出大量钱财建设寺庙,弘扬佛教文化,同时作为医生的他还免费给喇叭和穷人看病,医者仁心的人性之美与佛度众生的慈悲大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土旦是整个藏区锻铜制造佛像水平最高的大师,他能够将制作工艺复杂且仅二十厘米高的鎏金佛像底座巧妙复制到三米高,还能将整张铜板敲打成栩栩如生的玛尔巴像,技艺纯熟的他拥有众多徒弟和源源不断的订单,但他几乎没有存款,因为他总是不停捐赠佛像、金子,甚至主动向穷人免除工费,受到整个藏区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无论是托合塔吉·拜克儿、洛热彭措,还是土旦,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不追名逐利,以乐于奉献的精神回馈社会,致力于实现修己安人、人伦和睦的和谐社会愿景。

(三)厚德载物,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上,“厚德载物”强调个体通过修身养性来抵抗外界诱惑,以自我认同的方式寻获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进而达到于己和乐的境界。山东诸城的李加涛自学做古琴,他严格按照古书上的记载,按部就班操作每一个环节,每把琴的制作时间都要耗时两年,但他乐在其中。浙江的马青山喜欢做城市景观雕塑,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内心充满了对高质量艺术标准的追求,十多年的时间内投入上百万元给自己的手艺升级,将纯手工的环节改为机器操作,原材料也由水泥改为高分子材料,无数次的实验带来无数次的失败,但他并未妥协。广州的大四学生林国强,兴致盎然地向导演展示他的手工作品,用木板切割成螺旋圆搭成的广州塔、用废弃笔芯做成的机器人和坦克,以及用木头雕刻的玫瑰花等等,摆满了他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面对父母的不理解,他用行动证明着自己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在非遗空间被挤压的当下,非遗传承人不断调适和提升自我,竭力抵制消费社会的物质诱惑,坚守内心对非遗的保护和艺术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达到个体与自身的和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民间社会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活态文化,其丰富多样的资源、天然的原材料、传统的工艺制作流程,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审美意蕴,都赋予其独特非凡的文化价值。《寻找手艺》采用多点聚焦的方式呈现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热爱,传递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三个层面的和谐价值观,以此全面呈现出非遗的不凡魅力,感召观众加入关注非遗、保护非遗和传承非遗的行动中。

三、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弘扬非遗精神

《寻找手艺》一经播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热捧。在豆瓣评分上,第一季为8.7分,第二季高达9.1分,第三季则为8.4分,可谓口碑甚高。究其本质而言,该片成功热播的原因与其创作要义是密不可分的。导演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以弘扬非遗精神,致力于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使非遗保护转变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探讨如何创造出一个有利于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推崇工匠精神,强化人生信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存活的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下来的,具有活态性、大众性及可再生性等特点,需要不断的传承才能保持生命的蓬勃生机。在《寻找手艺》中,导演向观众呈现的非遗传承人,脱离了高高在上且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形象,反之,他们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普罗大众,面临着经济困窘、老无所依、无人理解等众多世俗烦恼。工匠精神属于精神范畴,往往隐性地熔铸在作品中。喀什陶器工作坊的吐尔逊江·祖农,宁愿自己少赚钱,也要多制作陶器留给世人,因为他的陶器工作坊是全喀什仅存的一间,制陶手艺面临失传。江庸次仁可以提高雕刻经版的速度来增加收入,但他没有急功近利,而是选择坚守初心认真雕刻每一块经版。胡大拜尔地一辈子在戈壁滩放羊,他不知道自己制作和演奏的乐器即将失传,自己的手艺已经走到了末端。浙江的篾匠祝金树,可以用竹条编制出各式各样的篮子、篓子和筐子,靠手艺挣出了儿子上学的全部费用。马青山不断对自己的手艺提出高要求,提升技术、改装机器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打造出更具艺术美感的景观雕塑。什么是工匠精神?或许,这些非遗传承人从来没问过这个问题,也没有想过怎么回答。如导演在影片中所说:“他们或许是出于生计,或许是出于兴趣爱好,或许只是一种习惯,但他们都在默默无闻中承载了这个国家的温度”。可以说,他们身体力行所诠释和传承的工匠精神,正是“尚巧”的创新意识、“求实创新”的工作理念以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的汇合。这种追求完美与极致的人生信念,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能够激励着无数人追求工作的至精和生活的至善。

(二)探析人性之美,追求生命价值

在第一季中,导演选择了“公路片”的方式,一路寻找一路拍摄,希冀全景式呈现非遗传承人的整体生活面貌。第二季时采用“回访”的方法,追踪探寻多年后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现状,互文式的叙事策略和开放式的叙事结构,赋予观众开阔的思考空间。到了第三季时,导演以灵魂碰撞的方式与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对话”,探析他们的精神世界。从宏观叙事到聚焦个体,从关注外界到转向内心,导演的创作理念越来越倾向于探析人性之美和思考生命价值。尊师重道的托合塔吉·拜克儿,追求革新的马青山,淡泊名利的土旦,谦虚谨慎的江庸次仁,乐善好施的洛热彭措,风骨峭峻的胡大拜尔地,朴实善良的张蜡四以及虚怀若谷的李加涛等等。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崇高信仰与平凡肉身的合二为一,又不能忽视他们精神丰盛和经济窘迫之间存在的巨大割裂感。在以影像记录和定格濒危的非遗、传承和延续中华传统技艺的同时,导演也在一次次的拍摄过程中被非遗传承人的人性之美所感动。退到文本之外,审视该片的创作历程。我们会发现,导演并不局限于展现和讲述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生活故事,而是试图以更为宏大和高远的创作视野关照物质与精神的议题,将创作主旨升华到哲学思辨的高度,牵引观众思考生命的本真价值。无论是彰显工匠精神和人性之美的非遗传承人,还是卖掉房产筹备经费的导演以及慷慨解囊赞助导演创作的热情网友们,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他们对中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强烈关注与参与热情。这一文本内外的联动效应,使得非遗精神能够有效延展至现实,赋予非遗更为持久和鲜活的生命力,使其薪火相传。四、结语《寻找手艺》以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生动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还将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真实还原非遗的传承困境。采用多点聚焦的方式展现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热爱,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诠释非遗的不凡魅力。推崇工匠精神,强化人生信念,探析人性之美,追求生命价值。这些创作方法的运用,有效强化了观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亦能为当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7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以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为依托,组织课程开发团队,按照沿茶产业链延伸涉及的茶业相关领域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并有机融入非遗资源,实现茶文化课程的系统化、系列化,为茶文化教学与传播提供保障。(一)组建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团队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利用职业教育改造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涉及沿茶产业链方面的种植、加工、展示、包装、环境设计等各个领域,为确保各个领域的课程能有机呈现,把握资源库各课程资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系统性与传承性的要求,项目主持单位采用柔性聘请、专职聘用、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由全国茶叶学科组专家、茶业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茶艺高手以及部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专家领衔、大师领军、名师导教、专兼结合”的资源库建设与研究团队。并根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教学、推广的不同需要,成立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团队、非遗茶制作技艺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团队、创新创业资源开发团队、茶文化思政微课程团队、中华茶文化传播等六大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质量。通过不断挖掘茶业各行各业大师融入课程建设团队,使传统的大师个体、孤立、封闭的传承活动成为团队、合作、开放的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资源库课程在民族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教育性”的结合,推动了民族技艺传承模式改革。(二)基于“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目标,规划“五库、一馆、二中心”的资源结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为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从课程资源上既要有茶叶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资源库在专业层面的定位。又要有非遗以民俗层面的茶技、茶艺研究和展示,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要对接职业技能证书的改革,服务于在校学生和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的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提升,推动茶技艺文化、茶事活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茶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规划了“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架构。1.五库: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资源的主体。茶业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包括茶树栽培与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两个专业的专业建设内容(包含行业发展、专业调研、名企文化、专业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技能竞赛等)、课程体系、培养方案、1+X证书标准、课程标准等,并建立两个专业对应的核心课程网络资源。专业课程建设紧贴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按照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以“茶叶+”理念,重构课程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完善茶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资源库:一方面,从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加工技艺中选取绿茶、白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等具有代表性的六大茶类项目,从茶文化和科普的角度,开发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非遗项目化课程资源库建设16个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茶叶加工技艺的项目化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历史(非遗传承人叙说历史)、传承人物、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层面,制作技术(非遗传承人传授制作技艺)、展示艺术的技艺技能层面,著名企业、营销创业的创业创新层面等三个层面15个典型茶文化非遗项目进行资源重构,使非遗课程资源构建成为专业课程。以茶叶为例,包括了茶人、茶史、茶事、茶语、茶技、茶艺、茶品、茶企等8个方面的知识技能点,通过非遗项目化课程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强化专业性与科普性。另一方面,选取列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华茶器(钦州坭兴陶、宜兴紫砂等)项目,聘请茶器制作传承人,开发茶器设计、制作、鉴赏等课程资源3门,让学习者了解掌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茶器制作技艺和所蕴含的文化,后续还将更新拓展到10个典型茶器。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从优秀的民间、民俗茶事活动中,选取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白族三道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苗族油茶、客家擂茶、长嘴壶等,开发《中华黑茶•六堡茶制作技艺》《长嘴壶茶艺》《中华茶艺》《中华茶器•坭兴陶》《瑶族油茶》《侗族油茶》《客家擂茶》《中华茶馆》《白族三道茶》等一批突出茶业产业特色、符合系统规范的民俗茶艺项目化课程资源,形成民俗茶艺课程资源库,服务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实现培养学习者民族文化感情、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一是从创新创业角度,收集在茶业产业链上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二是从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选取优秀案例;三是从成功的茶业品牌策划、包装设计选取优秀案例等,共同组成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茶人、茶技、茶事等8个维度挖掘中国茶先进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制定融入茶文化的德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开发茶文化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茶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以茶文化“和、敬、清、美”的精神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一馆:中华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运用虚拟漫游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指导下,与线下的茶博馆实体相呼应建设网上茶博馆,开发系列非遗茶技艺、茶文化视频、微课等系统性资源,并配以同声解说,以虚拟漫游的方式,展示茶史、茶人、茶技、茶艺、茶器、茶企、茶语、茶品以及一带一路、茶船古道的茶文化等,同时利用网上茶博馆和实体茶博馆平台,开设茶文化讲坛、茶艺表演等活动,让参观者能获得茶学知识,认识茶叶,了解茶艺及传承茶文化,传播茶文化。3.二中心:服务于“1+X”证书和中华茶文化国际交流。一是建立网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1+X”证书,建立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师等茶业职业技能的培训,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化课程资源,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率先在联建联院校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二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精华建设中华茶文化国际化交流课程资源中心。中华五千年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如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开辟了“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为不断唤起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认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从非遗项目课程以及茶文化经典活动、名人轶事等课程中,挑选部分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项目,如著名的中华绿茶、西湖龙井、在东南亚较为流行的中华黑茶、六堡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曲水茶宴等茶事活动和中华长嘴壶表演技艺等,开发中英版本、东盟小语种版本等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国际展之职教联展、孔子学院等载体进行交流传播,用于国际留学生学习中华茶艺,了解中华茶文化,用于国际文化交流,向东盟乃至全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

三、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一)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实施知识点重构。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课程建设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基于智慧职教及职教云学习平台,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学生、行企员工、社会学习者、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用户的需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对各类课程知识点进行系列化、碎片化处理和重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经过碎片化处理的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将课程知识点以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资源形式进行呈现,形成“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方便教师及培训师自助组课,在线评测。体系化:针对资源库的建设定位,课程知识点涵盖了专业核心课程、非遗茶叶制作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等共48门课程8500个颗粒化资源,对茶人、茶叶、茶艺、茶器、茶包装、茶馆、茶膳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满足了多方学习者的需要。结构化: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并充分考虑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一个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课等形式分化成若干知识点进行呈现,同时保证课程依然形成体系,知识点具备教学科学性、逻辑性、关联性强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学习效果。科学性:课程内容进行层级结构化分析,各知识点之间有逻辑关联,按照课程本身的科学性进行设计和安排,课程设置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实用性:知识点呈现的前后顺序是合理的,学习者能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的学习具有实用价值。(二)基于学习的完整性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根据茶类专业核心课程、非遗项目化技艺课程、民俗茶艺课程、创新创业课程、茶文化课程思政等不同课程库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组织规划,规定不同类别课程进行内容设置,安排相应的配套资源,并设置教学、学习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测试要求。同时针对公选课、素质拓展自学课等不同课程使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系统自动评分、教师评分、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方便课程的开展实施。(三)基于能学辅教的功能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是为辅教辅学而开发,以能学、够用为前提,同时兼顾不同学习对象予以拓展,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目的。中华茶文化课程团队深入挖掘各个课程库课程建设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资源呈现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平台将单一的课程结构变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分门别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或个体学员主动性学习的需要,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按照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所必须的资源。能较好满足学校的学习者和教师使用。其次是为满足其他学习者个性化的需要所准备的拓展资源。这些资源主要由颗粒资源构成,主要有普通的文本资源,辅助的图片图形资源、微课视频资源、动画和交互课件资源等,通过资源的整理汇总,建立逻辑联系,将各个课程模块和知识点进行沟通,可以有效针对技能学习点进行展现,有助于重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起到辅教辅学的作用。(四)深度融合教改成果,开发系统性结构化课程。一是基于课程思政要求,把握课程的政治性。挖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茶文化优秀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示中华优秀的茶技艺,弘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培养学生知茶、懂茶、赏茶,在学习中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二是基于课程茶文化传承创新及融合发展要求,把握课程资源的先进性。深化与联建的龙头企业、非遗传承人、制茶及茶艺大师合发,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茶文化融合发展成果及案例融入到课程的内容之中,确保课程资源的先进性。三是依托“茶树栽培与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共推课堂革命。将“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学标准、校企双元教材及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

四、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开发的创新性

(一)创新性以“茶”产业延伸为逻辑,构建了“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化系统性课程。中华非遗文化积淀深厚,浩如烟海,灿若星辰,非遗文化传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系统性问题。中华茶文化资源库项目组提出沿茶产业“加工-展示-包装-茶商业环境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在构建非遗项目课程系统性方面具有创新性。(二)以课程为载体,开辟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沿茶产业链各环节零碎、沉寂的非遗文化资源,并融入行业企业在沿茶产业链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依托中华茶文化这样一个适应茶业文化遗产传承、连续、稳定,规模化和系统化的传承平台进行传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三)课程建设融合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内容,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者系统科学的培养。为更好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并容纳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资源库作为载体来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教育,改变沿茶产业非遗文化家庭传承、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学习的单一模式,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模式,营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利环境,培养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后继者。

五、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建设成效初显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经过了3年的建设,构建了以“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线,沿茶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五库、一馆、二中心”的总体框架,资源库的颗粒化资源总数达到4000多个,注册用户12000多人,能学辅教效果明显。在已建成资源中,7个经典茶文化资源翻译为中英版本,面向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留学生、交流生、茶叶科技人员、干部等开展茶文化体验和培训活动达700多人次,较好地推动中华茶文化走向东盟国家。中华茶文化资源库联建院校对接对口扶贫的产茶贫困县,组织茶业合作社和茶企员工在线学习茶叶非遗传统生产、制作技艺以及茶叶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有效服务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服务了乡村振兴。

六、结束语:任重而道远

2019年,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获得了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中华茶文化资源库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之重要内容,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融合改革,促进形成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升茶产业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引领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建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于伟赞.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与应用浅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4):116-118.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8

关键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与保护;对策研究

一、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概述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们的生活是一种“共生”关系,与人们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兰州是甘肃省会,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重镇,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创造了绚丽多彩、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和永登高高跷这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特有的民间鼓舞形式,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兰州鼓子是流传于兰州及其周边地区,以兰州方言为语音行腔的一种牌子曲类民间曲艺形式,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娱乐方式;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是兰州人民在逐水而居的历史进程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大成果,是体现农耕文明和“天人合一”理想生活的具体实践;永登高高跷也叫苦水高高跷,是苦水街村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这四项入选部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划分为三类,目前共有部级代表传承人6人;即民间舞蹈类:兰州太平鼓,拥有部级代表传承人缪、魏永宏;苦水高高跷,拥有部级代表传承人巨海全;曲艺类:兰州鼓子,拥有部级代表传承人魏世发、陈增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拥有部级代表传承人段怡村。这四项也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于第一批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行列。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是以兰州羊皮筏子为代表的42项,目前拥有省级代表传承人31人,这些数据无不证明兰州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情怀的地方。

二、入选部级的四项“非遗”保护名录保护与发展现状

(一)整体保护状况

自2006年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永登高高跷、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这四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以来,省政府、市政府、各个区文化馆就开始逐步推进各项保护工作。坚持保护先行的政策,先后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形成以国家、省级代表性项目为重点,以传习所为阵地,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格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编纂出版“兰州市非遗丛书之《兰州太平鼓》《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永登高高跷》《兰州鼓子》”,出版11册专著,取得非遗保护普查研究重大成果。纵观10余年的保护工作,以2015年为界,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主要以项目普查、申报为主,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传承人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以传习所为支撑的保护框架,通过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项保护机制;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各个项目的软硬件建设,精准施策,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已基本形成了在传承保护层面“项目、阵地、传承人”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在管理层面“主管部门、项目责任单位和传习所”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在各个环节上明确和细化权利义务,已形成了一套“立足现实、点面结合、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机制。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五进”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及其他重要节会活动期间组织专场演出等一系列演出活动,并逐年增加了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建立“陇上非遗”公众号以及正在编纂的《甘肃非遗辞典》等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了我市非遗保护方式的转型升级。

(二)入选部级的四项“非遗”保护名录各自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1.兰州太平鼓兰州太平鼓隶属于安宁区文化馆,目前整体性保护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实现生产、销售、培训一条龙服务;(2)不仅制作销售太平鼓,还制作销售威风锣鼓、战鼓、攻鼓子、扇鼓、腰鼓、军乐鼓、手鼓、热巴鼓;(3)将鼓与其他社火用品、庆典用品结合销售;(4)与其他非遗项目的共同保护;(5)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1]。2.兰州鼓子安宁区以“传承地域文脉、守护精神家园”为宗旨,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传习所在各个环节上明确和细化了权利义务,主管部门指导把关,项目责任单位提出年度保护计划、传习所抓落实;(2)安宁区文化馆多次组织实施兰州鼓子进校园活动,以及在“安宁桃花会”及其他重要节会的专场演出活动,初步形成了以传习所为支撑、日常传承和多层次交流展演并举的非遗保护格局;(3)已实施较为简单的数字化管理工作,包括已故老艺人音像资料保护与发掘存档、记录管理,已取得了《兰州鼓子已故老艺人演唱光盘(113首、段代表性曲目)》《当代兰州鼓子代表性传承人演唱光盘》《部级传承人魏世发演唱专辑》等成果[2]。3.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隶属于西固区文化馆,目前也已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为再现水车盛景,兰州扣扣扣市通过精心策划,最终在段续所建第一架水车所在地“水车园”开发建造了“兰州水车博览园”,园内仿制建造了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中外水车数十轮,还为大水车发明者段续立了一座雕塑,作为永久的纪念;并沿着黄河边制作架设了12个大水车,构成了黄河两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2)通过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目前,西固区新城下川村和榆中县青城镇峡口村的2架老水车还依然保存完好;(3)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被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为兰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建立了兰州文化集市生产基地;(4)兰州水车已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被做成各种“礼品水车”“盆景水车”“室外观赏水车”等系列产品,使黄河文化成为‘微缩景观’,让人们把黄河文化带回家,近距离感受、触摸水车文化,让黄河水车文化魅力无处不在。已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远销北美、西欧等地,还在各种展会进行了展览、展示[3]。4.永登高高跷(1)永登高高跷经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永登县苦水镇的支持下,于2009年在苦水街村建成了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苦水高高跷”传承基地[4]。(2)在多方保护和活态传承下,苦水高高跷“长腿善舞”走四方,在国内大型节会展示、展演300余场次,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5]。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管理工作滞后

数字化管理是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命脉所在,但是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有兰州鼓子这一个项目在尝试数字化技术,而且也是较为简单的存档、记录管理,对该项目的深度开发、再诠释较少。尤其是在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中,民众于家中隔离无法出门观看曲艺类、表演类的非遗项目,只能观看或收听由过去录好的音像资料。在这场对数字化技术的大考中,大部分项目存在各种问题,观众、听众的体验感不理想。而且在早期的数字化保护中,仅仅是通过现场录音、摄影、摄像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像、音频、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建立以二维形式或静态或动态展现出来,互动性和交互性都不强。因此在数字化保护与发掘方面,由于是新兴学科的缘故,我市没能充分的发掘利用丰富的资源,没能产生与其相匹配的社会经济效果,因此该领域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传播力度有限

传统的非遗传播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人际传播,影响范围较小,而纸媒、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等大众熟知的传统媒体有其传播的优越性,但它属于平面单向的传播方式,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非遗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但从目前我市打造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网站和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来看,一是种类较少、二是平台上的内容不够丰富、三是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四是互动参与性差。因此,未来需要提高对全媒体平台传播力的重视,集中力量打造、维护和拓展一批全媒体平台,在此基础上,再与传统媒体整合和升级,统筹优化配置,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形态,以增强传播的实效性[6]。

(三)传承人培养模式单一

在各种传承形式中,家族式传承的影响逐渐式微,师徒式传承则更为有效。自2008年兰州市采取措施保护入选部级的四项“非遗名录”以来,建立了多个非遗传习所,积极开展传承人进学校进社区以及培训,并于近几年组织传承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研修研培计划”,旨在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综合文化素养,经过10余年的努力,传承人的数量及爱好者、参与者的数量逐年递增,形成了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现代社会使传承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学校教育的普及性及师徒传承的提高性的结合,将成为活态传承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因此,加强传承人的理论培训,鼓励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及相关专业,完善对现有传承人的管理机制是对目前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有力补充。

四、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传播力度

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了解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在已有传播路径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新媒体、网络直播等各种信息化平台拓宽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一是依托全媒体时代传播模式,改变传统平面单向的传播方式,通过双向交互,全方位立体向公众展示。具体做法是以新媒体传播为首的全媒体传播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借助网络和移动媒体,使传播内容可听、可看、可评、可学、可保留、可传送。这种传播方式与舞蹈(兰州太平鼓、永登高高跷)、曲艺(兰州鼓子)等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的、可参与、可传递的和可观看模仿的等基本特征不谋而合,必将成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最佳选择。二是把非遗项目传承人打造成直播“网红”。具体做法是非遗保护机构可以自觉地运用APP、抖音号、微信群、钉钉直播等网络新平台,开辟非遗项目传承的新路径,传统与现代时尚结合,组合出“非遗+直播/短视频”的新形式,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演出、技艺表演、展览展示为着力点,发动传承人师徒之间纷纷开启网络技艺传承模式,以抖音号加微信群的线上技艺传承,引爆非遗云端的传承新课堂,这样大大提高代表性项目传承的覆盖面,学生可以围绕项目技艺与传承人进行交流、讨论,有不懂的地方就问,传承人可以在群里第一时间解答,有好多经验就可以分享,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非遗文化成果。三是将非遗与服务结合促进公众参与。将服务与非遗传播相结合,立足非遗具体的案例,制定对视角、多形式、多途径、多样态的传播方案,丰富传播主题,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类群体的参与,特别是在传播途径上、内容与形式的把握上、细节与活动内容挖掘等各方面考虑年轻人受众面的特点,做到年轻化、互动化,趣味化、有效连接文化遗产与年轻人,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为传承人注入新鲜活跃的血液。

(二)丰富传承人人才培养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核心要素是人,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群体,是实现创新性与创新性的人才关键途径。第一,要长期加强传承人理论培训。采取积极措施,对传承人群体进行相关非遗类型领域的文化内涵培训,增强其对自己所掌握技艺的认识和理论升华,更新其传承理念和思路,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并让其了解非遗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第二,为了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认可度,可提倡本市在各大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并且鼓励将产业前景好的非遗项目整合设置为相关专业,将四年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学生实实在在的就业能力。第三,完善针对现有传承人的各项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奖罚制度,对考核结果优秀的传承人给予奖励,而对于面临困境的项目建议在政策、经济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并发展“非职业”传承人,即让非遗项目融入更多感兴趣的年轻人加入。

(三)提升数字化能力建设

非遗数字化建设,通过采集数据进而建立各种项目的数据库,使研究工作者们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从而大大加快了保护者与研究者查询相关数据的速度,延伸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整体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维度的综合工程,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内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管理部门,应协调不同层面的非遗保护力量,建立体系完整的非遗数据库,著录、整合、检索、备份协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高、清、真的5G全息投影秀、4K直播、VR漫游、等数字技术构建非遗数字博物馆体系,以传播非遗文化,一方面可以在非遗博物馆和非遗展中心以实物、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现场表演等方式全景式展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储存、链接等方法,将现场鲜活的展出与数据库中僵化的数据联系起来,进而达到更深广的传播[6]。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人与社会长期互动的过程,只有保护工作者根据现实情况对保护理念持续地作出调整,才能使得非遗保护理念与实践相辅相成,互利共生。非遗保护理念如同非遗本身的活态性,也需要“活态”调整。入选部级的四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是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缩影能够促进我们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要持续地调整和更正,并在具体的非遗工作推进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上溯非遗保护的理念,立足我市当前的非遗保护政策,结合当下我市保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我市未来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对策[7]。

参考文献:

[1]赵端品.安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9.

[2]北辰.兰州鼓子人文生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9.

[3]北辰,赵燕林.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大水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周爽.甘肃苦水高高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北辰,赵燕林.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登高高跷[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6]刘筠梅.全媒体时代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6期.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9

关键词:留青竹刻;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实践教学

留青竹刻是“常州三宝”之一,根据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近80%的学生不知道常州有留青竹刻,其制作材料、制作方法、文化传承等就更不用说了,这对地区文化的发展来讲,非常不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将来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学龄前孩子们的启蒙教师,他们对于地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工作中对于留青竹刻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因此这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1常州留青竹刻与传承模式

1.1留青竹刻及其发展

留青竹刻是在厚度仅0.1毫米的青筠上雕刻,依照纹饰变化,通过青筠的多留、少留或不留,产生层次与明晦变化,而这0.1毫米的竹刻功夫,却要搭上无数的精力与技艺。留青竹刻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臂搁、笔筒、镇纸、扇骨等文房用品及艺术用品。随着把玩和保存的时间不同,年代越久,竹肌颜色会变得越深,竹青则淡雅,其对比和光泽让人爱不释手。更为重要的是,竹刻以中国画及书法题材为主,背后蕴藏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书画文化和竹文化,了解与制作的过程中,在方寸间感受着文化的熏陶,技艺传承的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常州留青竹刻素有“天下留青看徐白”的美誉,白氏善“工”,徐派“写意”,其作品皆技艺精湛,名扬海外。2008年常州留青竹刻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留青竹刻的传统传承模式

留青竹刻作为一种小众的艺术门类,其受众群体多为文人雅士,他们“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他们精神的符号。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手工艺人多为匠人,他们家传手艺,有着精湛的技艺,但往往不如文人一般会在作品署名,后续很难记载和考证。为保持自己的技艺不为他人所学,所以他们一般采用家传制或学徒制,当然在现代还有一些留青竹刻爱好者的学习。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旦传承链中出现问题,或在某段时间内,社会群体不够重视这一文化,这一技艺的传承就会产生由量的减少到质的退化,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2学前教育教学美术课堂模式的优势

留青竹刻作为一个艺术活动形式走入中小学活动屡见不鲜,但学生仅能通过此类活动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既不具备制作的能力,也没办法感受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对于其传承意义不大。作为常州唯一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幼师学生和其美术课堂在非遗传统美术课程留青竹刻的学习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条件。

2.1有较为系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在我校目前的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下,通过每周固定课时的学习,如第一年以幼师美术基础为主,学习素描、色彩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二年以幼师绘画为主,以儿童画和常用绘画材料进行表现;第三年以手工为主,慧心巧思,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最后以综合运用为主,掌握构思与设计能力。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基本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儿童画、手工等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他们具备一定的美术造型能力和操作能力。

2.2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技能与文化素养的提升相融合

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系统性、计划性、目的性。技能的学习能通过“手把手”的示范与指导,而文化素养的提高则可以通过课堂的设计将其融入进技能学习之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具备了较好的品德与文化素养,能为技能的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

2.3有效的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结合发展

美术是文化交流的媒介,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加强对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美术比文字还要早于对文化的传播,通过新媒体时代美术课堂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方便、直观、有效的了解不同形式的美术形式,感知其历史和意义。随着现阶段对幼师美术教学创新意识的重视,教师努力致力于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和培养学生对于创新的意识,以深厚的文化为根基,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作出符合时代和不同审美趣味的形式与作品。在不久的将来,立足于岗位,他们还能将这一文化形式渗透至幼儿园教育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3学校教学模式下留青竹刻课程的实践教学

3.1邀请传承人走进课堂,亲授技艺

在过去,手工艺人们几乎只在家中进行手工作品的制作,以家族传承和学徒制教授技艺。将留青竹刻的非遗传承人邀请至课堂,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竹刻老师带着自己的作品,讲授竹刻的历史及主要形式,亲自教授制作的技艺技巧,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问题也可直接问,不会时请老师手把手的指导,直接学师技艺,生动有趣,效果显著,让学生成为很好的技艺掌握者。

3.2设立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期待学生所得到的教学结果,非遗大师有的并非是专业的教师,他们掌握核心技艺,对于技术的传授毫无困难,但他们对一节课的时间概念薄弱,对中职学生的能力了解较少,不知道他们每节课能掌握多少,课后通过学习应该需要完成怎样的程度。因此,在每次教学之前与竹刻老师沟通,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积极在课堂上努力将目标完成,通过课后检测或下次课前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3.3整理教学内容及要点

每次课后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有的知识点是杂乱无序的,有的操作可能也没办法用文字表述的,都要进行重新的规划与整理,才能了解其内容和要点。在此过程中,除了文字记载,还要有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再辅以文字说明,才能更加清晰明了。

3.4归纳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判断的活动方式。留青竹刻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非遗老师的授课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由教师先设定评价方法及要求。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较为传统,但应当作为评价的主要部分,另外结合当代教学多元化评价模式,助教应结合教师要求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为留青竹刻作品在制作完成后的评价提供充分的材料与说明。

留青竹刻走进校园并非难事,但也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土壤,本次实践根植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互利互益的活动形式。对于留青竹刻及文化的传承而言,这是一个有效培养人才的良好模式,解决了学习人员的数量问题,同时在创新形式和题材上也有新的突破;对于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而言,他们有较好的基础与较强的能力进行竹刻技术的传承,也非常有必要加强文化素养的提升,这在将来他们的工作一定能突显出良好的效果。众人都知:教育最应当是良性的循环。只有解决了源头上老师对文化的传承,才更由上至下,真正做到将非遗文化永流传。

参考文献

[1]钱凯一.浅谈中国竹刻艺术的流变与传承——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3(9):37-38

非遗传承技艺范文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技艺;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潮流,利用好网络营销,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铺一条宽敞平坦的大路。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无论任何种类的产品,都或多或少出现在相关网络平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纸,利用其制作技艺和历史文化作为宣传,采用新型的网络营销工具,发掘宣纸潜在的发展机会,完善现有的营销策略,制定新颖独特的发展规划,将宣纸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提升宣纸在国内外的销量,传承和延续宣纸文化。

一、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用户特点和类型

宣纸有洁白平滑、经久不脆、色泽耐久的特点,主要用于书画写作,同时也是保存高级档案、书写外交照会和史料的最佳选择。站长工具的全网指数显示,宣纸在2020年9月-12月90天内的最高指数达19322,并且使用移动端搜索宣纸的指数远大于PC端。从阿里指数反映出,淘宝和阿里巴巴是消费者购买宣纸的主要平台,并根据阿里指数的属性细分来看,用户使用宣纸的热门用途有书法练习、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书法创作等。购买宣纸的用户大多是一些书法和绘画爱好者,并且大多数用户都选择在淘宝和阿里巴巴上面购买高质量的宣纸,浏览和购买宣纸的这些用户,也会相应地收藏和购买与之相关的需求产品,例如毛笔、画笔、美术颜料等。

二、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网络营销环境分析1.SWOT分析

(1)优势宣纸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是传统的书画用纸,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宣纸做工十分精细、耐老化、寿命长、韧而能润、纹理清晰。如今国内外有众多的宣纸企业,但规模最大的是中国宣纸集团,主要生产制造高档优质的宣纸和相关工艺品。其中制造于安徽泾县的“红星牌”宣纸远销国内外,并被誉为“国宝”,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2)劣势由于宣纸从根本上属于手工技艺,制作工序繁琐复杂,技术要求严苛,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对生产宣纸的兴趣不浓烈,从事宣纸制造的人员呈现出老龄化趋势,继承人越来越少,导致传承受到阻碍。此外,宣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物,降低了原材料和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所以宣纸制造企业要本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出发,尽可能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另外在现代社会,宣纸主要用于书画创作和重要文件的保护,产品形式单一,附加价值相对较低。(3)机会宣纸制作技艺作为中国的一大传统和特色技艺,国家和有关部门十分关注和重视它的传承和未来发展。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来看,宣纸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借助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将宣纸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扩大宣纸的传播范围,也可以使旅游业获得额外的收入。可以将宣纸包装成旅游文化产品与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相结合,把宣纸的经济价值转化为文化价值,通过这种塑造方式,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吸引目标群体增加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宣纸的未来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近几年书画行业的兴旺,宣纸的收藏价值也在无形之中随之扩大,如今国内外的市场发展前景都十分乐观,对宣纸未来的总体发展有较大帮助。(4)威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宣纸,出现了一种“大品牌、小产业”的局面。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到,在宣纸的发源地泾县,有超300家宣纸企业,但只有不超过15家的宣纸企业获得了生产资质,远销海内外的“红星”牌宣纸企业产量占比超过90%,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宣纸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供不应求,发展速度随之受到了限制。且由于社会的变化,市场上宣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许多网络平台借着品牌宣纸的名义售卖仿冒伪劣产品,导致“仿冒之风”盛行。据了解,一些国外人员费尽心机搜集宣纸的传统制作技艺,试图仿制,给宣纸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2.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网络营销平台宣纸的生产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宣纸产业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加工制作到直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宣纸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升华,不再局限于线下销售。迄今为止,宣纸已在许多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淘宝和阿里巴巴。淘宝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宣纸企业借助淘宝的这一大优势,获得了大量的客源和销量。在淘宝搜索“宣纸”,相应地会出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店铺,可见各大店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其中“六品堂旗舰店”是宣纸销量最高的店铺,粉丝量有134万,店铺的好评率达到了100%。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采购批发平台,采购者依靠阿里巴巴批发打折的促销策略,往往会选择大数量购买,不仅使消费者节约了资金,也给宣纸企业增加了销售额。根据站长指数了解,消费者在淘宝和阿里巴巴购买宣纸占比较大,反映出这两大平台对宣纸销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网络营销引流方法

1.“粉丝”效应古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便是得“粉丝”者得天下。宣纸由于它独特的地位、特点和品质,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宣纸企业利用微博和抖音两大社交工具拉近与“粉丝”的距离,通过宣纸的生产技艺、历史文化、体验活动等内容和“粉丝”进行线上互动,加深了“粉丝”对宣纸文化的认识,通过现有粉丝的宣传收获了更多的“粉丝”,稳固了宣纸品牌的口碑。目前在淘宝和阿里巴巴开设的宣纸店铺装修都十分精美,展示了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并有精美的详情图和包装,以及与之相关的优惠促销信息,给消费者产生了一种视觉效应,促成交易的购买,同时也吸引了一波追求完美的消费者,促使他们在后期对宣纸做出好评,引领其他消费者做出购买,从而再次收获新的“粉丝”。2.内容营销内容营销是将营销的内容转化为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进而吸引用户点击、阅读和产生购物兴趣。宣纸企业依靠宣纸本身的历史来源,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在一些社交平台其制作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并介绍了宣纸的原材料以及向大家展示了宣纸洁白平滑、色泽持久、细腻匀整等特点。宣纸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搜索引擎等工具,有针对性地向目标需求人员推广和宣传,增加大家对宣纸的认识,弘扬宣纸文化,提升宣纸品牌的知名度,提高成交的可能性。3.改进建议宣纸的制作工艺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靠大家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宣纸的生产制造群体越来越老龄化,许多年轻人对宣纸并不了解甚至不感兴趣,所以在现有的引流方法下,丰富和完善引流的方式,可以与旅游景点结合开展宣纸制作的体验,并在美团、携程等这类平台,吸引想要出游的游客去当地体验,在获得满足感的条件下爱上宣纸的制作,可以获得“粉丝”,也可以在后期增加销量。

四、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网络营销策略

1.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广告投放是任何产品不可或缺的宣传,有针对性地投放网络广告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宣传和成交量,也可以在后期收获一定数量的粉丝。针对宣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投放的广告主要是与其历史来源和文化价值有关。宣纸企业目前在抖音、今日头条和微博都进行了广告投放,广告内容大多是宣纸的制作技艺、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它的使用价值,广告内容丰富多彩,丝毫没有让人枯燥乏味。宣纸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推广宣传拓宽了销售渠道,也将感兴趣的浏览者转化为消费者,增加了宣纸的成交额。2.建立科学的价格体系宣纸并不局限于一个种类,按加工方式、原料配比和规格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宣纸在进行销售时,按照不同种类划定了不同的价格,且同一种类的不同规格价格都有所差别。宣纸企业2021年9期总第942期营销策略将宣纸的不同种类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价格,可使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需求的客户购买最适合自己的宣纸,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提高宣纸的销售额。3.网络营销策略优化建议网络营销需要多个平台进行推广和宣传才能取得更大的反响。宣纸企业可以在现有的营销策略下,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步推广营销。例如,在微博或论坛等平台,参加书画展赠送精美宣纸纪念册的活动,吸引大家前去参观。在纪念册里,分别放几类邮票大小的宣纸,并为每类宣纸标注介绍说明,还可以绘制一些个性化符号在宣纸上,让大家对宣纸有一种新颖独特的印象,增加后期宣纸在网络营销平台的成交转化率。

五、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网络营销工具

1.搜索引擎营销目前搜索引擎营销是宣纸企业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方式,搜索引擎营销是一种基于搜索引擎工具的网络营销,具有用户主动查询、投资回报率高、动态更新等特点,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检索海量信息。宣纸企业根据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使用习惯,利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工具投放宣纸相关信息,设置宣纸、宣纸企业等常用目标关键词,搜索引擎收录后,在人们检索信息过程中将目标信息传递给用户,并以用户为导向,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宣纸的推广。例如当搜索宣纸企业官网时,会相应的在官网中呈现宣纸店铺推荐,促成交易的可能性。根据相关指数显示,近90天内,搜索宣纸关键词的用户达177853,反映出宣纸正在被人们不断了解,利用搜索引擎工具推广宣纸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2.其他网络营销工具除搜索引擎营销外,宣纸企业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营销和IM营销工具。对于电子邮件营销,通过购买第三方邮件数据库、共享其他邮件地址数据获得邮件地址,再对这些地址进行筛选和分类,同时对用户信息进行细化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将宣纸的宣传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提高了宣纸营销的精准度。对于IM营销,有用户数量大、传播范围广、成本低廉、营销效率高等特点,宣纸企业利用IM营销的特点,通过QQ、阿里旺旺等IM营销工具开拓新客户,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宣纸的销售额。

六、宣纸非遗传统技艺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

目前,宣纸在各大营销平台和社交平台都有相应的引流和推广,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宣纸在网络营销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制定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有助于宣纸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1.品牌营销策略尽管市面上有众多宣纸企业,但品牌影响力较大的却屈指可数,价格波动也较大,且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宣纸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量变引起质变,宣纸品质的优劣便很难分辨,市面上也随之出现了大量的仿冒伪劣产品。因此宣纸企业应首先进行品牌建设,设立防伪标识,建立合理稳定的价格体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设计新颖独特的品牌LOGO,打造精美高雅的包装礼盒,建立良好的品牌视觉形象,利用社交平台推广和传播宣纸品牌,向消费者呈现有关宣纸品牌的相关信息,提升和维护宣纸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2.体验式营销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纯粹的购物模式,衍生出了参与其中的新颖想法,体验商品的来源和制作流程。对于宣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用户参与和体验制作流程,调动他们的情感和行动等因素,让他们的体验需求得到满足,增强他们对宣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加强宣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抓住客户的需求心理,在各地的文化博物馆或旅游景区设立宣纸制作技艺展示和体验区,适当录制用户参与体验的过程,并在美团、抖音、微博等平台对此项目进行推广和传播,吸引和引导喜欢传统文化或前去旅游的游客参与其中。并且还可以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体验分类,给每位游客真正舒心和满足的体验。参与制作完成后,将游客制成的宣纸成品绘入一些个性化的传统元素,并包装成精美画册送给游客留作纪念。通过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增加用户的黏性,也可激发大家发掘宣纸的文化价值,扩大宣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增加宣纸的经济效益。3.产品组合营销策略产品组合营销是目前较受欢迎的网络营销方式,采用传统的单一产品营销,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通过采用组合营销的方式,扩大产品的发展空间,增加产品的销量。宣纸、宣笔、宣砚、徽墨作为中国的文房四宝,其相互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是绘画书写的重要工具。目前宣纸大多数是依靠厂家直销,销售渠道受到一定限制,并且由于产品单一,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宣纸企业可以扩大销售范围,在原有网店的基础上,销售宣纸的同时销售相关需求产品,并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将文房四宝进行不同的产品分类组合,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宣纸的覆盖面。在产品组合包装上,融入徽文化等一系列元素,让消费者收到产品时感受到强烈的徽文化气息,增强消费者对商家的好感和黏度,提升产品的宣传范围和知名度。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好网络营销,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和经济效益,也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产品的覆盖面,增加产品的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需要各族人民延续和传承,宣纸制作技艺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意义,需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和传承。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宣纸和网络营销相结合,把宣纸制作技艺永久地传承下去,将宣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宣纸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边纪平.泾县:擦亮宣纸品牌[J].中国品牌,2017(02):76-77.

[2]刘惠佳.宣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创新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7(04):241-242.

[3]方盼.宣造纸工艺与其建筑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