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4 17:31:55

非遗文化研究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非遗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策略

非遗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既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之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将非物质遗产文化很好地引导入校园,能够较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及教师的整体精神文化水平,塑造良好的校园风骨与灵魂,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弘扬与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

一、非遗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提升了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顾名思义便是校园文化所传递出来的价值取向及思想导向能够深入观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及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合理的铺垫。在非遗文化中,包含了全国各地当地文化的精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纽带传递出万物和谐、寿与天齐的美好意愿。无论是名震世界的“五大刺绣”,还是风趣幽默的“皮影戏”,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流露出古时候的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蕴含着独特意趣和境界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在将这类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后,学生与老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创作与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能够从中领会到非遗文化所传达的美好精神品质,对于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二)增强了校园精神文化层次。将非遗文化在校园中进行宣传推广,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良好传承,同时非遗文化中的美好精神品质能够增强校园精神文化层次。教师与学生通过学术讲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等方式,学习了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底蕴,能够增强广大师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责任与义务,让广大师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效推动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在非遗文化中,诸如珠算、中医针灸等项目,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充分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求知与创新精神,体现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理想追求,在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时,能够让教师与学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端正对非遗文化的思想观念,求知与创新精神也能够带动校园精神文化的提升,让师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风气,一方面提升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另一方面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良好的弘扬与传承。比如珠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了算盘的使用技巧,能够折服于古人的高超智慧,同时珠算中所体现的运算技巧也可以被教师与学生用于日常教学生活中,从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让校园精神文化从根本上得以提升,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应用,呈现一种双赢的局面。(三)创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不但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推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能够有效带动非遗文化的良好传承,使非遗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途径得以发扬光大。众所周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方面较广,要想较好地对非遗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就应当创新传承的途径,培养出传承的新生力量。而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主体是青年师生,他们的思想及行为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为非遗文化的良好传承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汇总引入非遗文化,能够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土壤而扎根发芽,通过高素质人才为载体进行良好的传播与继承。比如畲族文化的保护。畲族历史悠久,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畲族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严重冲击,许多畲族民间传统文化形式正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危机。作为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近年来,福安市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更多的孩子认识和关心畲族传统文化。福安市民族中学以畲乡为特色,在学校走廊上,布置了畲族历史,畲族民族,畲族服饰,畲族文艺等宣传画,使校园文化洋溢着畲族文化的气息。每逢畲族三月三节俗,同学们穿上失传已久的畲族服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唱畲歌,打畲拳,跳畲舞,手工制作畲族三宝(菅棕,乌米饭,糍粑)等活动,亲身体验非遗文化蕴涵的美,同时也传承了畲族非遗文化。非遗进校园这一举措,不但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得以创新,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非遗文化也能够代代相传,造福千秋。

二、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良好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其中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部分项目诸如奶娘催罡巫舞、沮水巫音等,由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承载了较为强烈的当地历史背景,学生在理解时过于困难,不适合充当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因此,在进行非遗进校园这一举措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非遗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继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在选择非遗项目时,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普及面较广、影响力较大,且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的项目,诸如列子文化、朱子文化及当地戏曲文化等,都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领会到该项目传递出的美好品质及思想。比如朱子文化,学校可以邀请朱熹后人为学生进行关于朱子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朱子理学的基本内涵,继而将其中的精髓应用于现实学习中,从根本上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二)在校园中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宣扬非遗文化。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后,要依托于校园内师生的力量,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创新非遗文化的表现载体。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四处走访探寻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摄影采风、文学作品记录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同时还可以设立各类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校园社团,在社团中定期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从根本上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爱国情怀,让教师与学生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优美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依托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在校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广大师生认识到非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而进行良好的传承与保护。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时展迅速的今天,我们更应当认清非遗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从而让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代代相传,造福千秋。

参考文献:

[1]蒋秋萍.“非遗”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以“广绣进校园”为例[J].艺海,2019(03):107-109.

[2]赵尔文达.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进校园路径研究[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2019:9.

[3]李红.“非遗”进校园的实践和思考——基于广彩瓷烧制技艺的调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85-92.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融媒体;非遗文创设计;品牌文化;产教融合;乡村振兴

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即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是乡村民俗、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等乡村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各种物质载体的结合,通过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和开发,在展示现代社会元素的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非遗文创产品既能有效诠释乡村非遗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商品的实用价值,并能基于消费者反馈不断调整和增添新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1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的联系

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指出,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202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着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过程中开展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提升行动[1]。根据以上党的政策指引,基于乡村本土非遗特色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打造乡村非遗文创品牌,是保护、传承、发展和宣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也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

2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大湾区的建设要重点加强文化自信,特别提出要支持以粤剧、龙舟、武术和醒狮等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有着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如以龙舟制作技艺、潮州漆器髹饰技艺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以苏东坡传说、张九龄传说和客家童谣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客家山歌、广东音乐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以粤剧、皮影戏、木偶戏和潮剧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粤绣、佛山木版年画和灯彩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以广府饮茶习俗、飘色为代表的民俗等。近年来,广东在开发非遗文创方面积极进取、不断探索新途径,让非遗“活”起来。例如,2020年8月,广州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试点———永庆坊正式开市,十多位非遗传承人在此地开设了工作室,为广大消费者开创了1个体验各种非遗项目的好去处和购买优质非遗文创产品的新渠道。永庆坊不断创新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如广绣胸针、榄雕耳坠、广彩杯和月饼礼盒等。如今永庆坊已上榜首批部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了广州的网红打卡点之一。此外,根据《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全省博物馆在2021年共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实现收入3993.39万元[3]。其中,坐落于省会广州市的广东省博物馆近5年开发了超2000件文创产品,在运营方面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创新,例如,积极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文创产品研发基地和教育实践研究基地,提高文创产品开发水平;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和推广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模式。然而,广东省非遗文创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索解决。

2.1产品同质化,优质产品匮乏

广东非遗文创产品大多存在产品外观、功能、图案设计同质化的现象。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地摊和创意集市等随处都可见到从批发市场或网上渠道进货的有相似设计的纸扇、绸伞、明信片和冰箱贴等非遗文创产品,产品粗制滥造,缺乏高质量的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和核心创意作为支撑,开发层级较低,既不能对当地非遗文化起到传承和宣传的作用,也难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市场前景并不可观。

2.2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定位模糊

为非遗文创产品创建具有当地独特文化内涵和清晰市场定位的品牌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辨识度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信任感。但广东非遗文创产品多数都存在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定位模糊的现象。如果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不清晰,则难以真正深入研究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去设计和生产出能使消费者产生本土化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的优质非遗文创产品。有一些非遗文创产品定位为高端礼品,由非遗大师用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绝伦、工艺考究的收藏品,但数量稀少、价格昂贵,非普通消费者能承受,虽然艺术价值很高,但缺乏实用价值,市场空间小,既不利于非遗文化的推广,也使得非遗文创产品无法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2.3产业化程度不高

知名度和关注度较高的非遗项目不缺乏传承人,也不缺乏商业合作的机会,更容易吸引优秀的设计和运营人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广东省仍有很多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传承人匮乏,认知度和关注度低,传播途径落后,生存现状非常艰难,要形成完善的集齐设计、生产、推广、销售及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链更是难上加难。

3凤二村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现状

广州市从化区凤二村的村民均为岭南三大民系之一的客家民系,留存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但当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薄弱,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长,一些非遗项目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由于对外非遗文化交流比较缺乏,凤二村虽有意愿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但条件缺乏,因此村内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不能为凤二村村民增收致富,发挥其商业价值。本研究对凤二村的客家舞龙、客家花灯、客家山歌和客家猫头狮4项非遗文化展开调研,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进行非遗文创设计和品牌运营,有利于弘扬与发展客家非遗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参考依据。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对标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力打造文明富裕的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根据《广州市从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从化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定位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位于从化区的凤二村自2018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旅结合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但由于乡村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富有乡村特色文化的品牌进行全媒体融合推广,目前凤二村凤凰鸡、荔枝和客家民宿等特色产业仍未打开市场,创收力度不够强,产业结构仍需完善。本研究致力于通过非遗文化与动漫IP结合进行文创设计赋能凤二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为我国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4融媒体背景下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以广州凤二村为例

4.1挖掘乡村当地非遗文化元素,确定设计思路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建立在乡村当地的自然属性与非遗文化的内涵上,融入现代生活新元素、新材料,以创造出既有现代感和创新性,又极具乡村本土非遗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前文所提到,如今非遗文创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其中1个原因便是设计师对当地非遗文化的内涵理解不深,仅仅是对非遗文化原有的艺术形态进行简单的图像化之后照搬应用到常见的载体上,并没有深入探究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挖掘能传递当地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文化元素进行视觉符号化的创新。因此,要避免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提升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就需要基于乡村非遗文化的内涵,对能传递当地积极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提取和进行视觉符号化的设计转化,并优先融入到乡村生活化的应用场景。这样的乡村文艺文创产品不仅能服务于乡村,还能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情感认同而使之产生购买欲望。在设计思路方面,设计师可以从图形、文字和色彩3个方面的乡村非遗文化素材中提取文化元素[4],并对提取的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应用到经过创新设计的乡村农产品包装、生活用具和导视标识等物质载体或者表情包、动态图形、日常生活及办公等多样化的现代生活场景中去。凤二村非遗文创总体设计思路是从凤二村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山歌、客家舞龙、客家花灯和客家猫头狮4项非遗文化项目中的图形、文字和色彩3个方面提取非遗文化元素,与基于真人深度打造的动漫IP形象结合设计手绘插画文创主图形,并基于凤二村特色产业将主图形应用于农产品和食品包装、民宿创意摆件、生活用具和导视标识等物质载体上。例如,源于古代中原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之称的客家山歌是凤二村最有特色的非遗文化瑰宝。客家山歌伴随着古代北民南迁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客家山歌盛行于客家地区,主要与客家人多居于山区地带有关。客家人长期终日于山间劳作,男女俱出,劳动疲累之余一个人随口哼几句山歌或者男女互相戏谑调闹来调剂枯燥的心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通俗。凤二村凤凰鸡食品包装的主图形提取了客家山歌的文字元素和客家传统服饰“蓝衫”图形元素与动漫IP形象结合,背景选用了凤二村云雾缭绕的双凤山、碧波荡漾的凤凰水库、在山间休闲自在的凤凰鸡和村头极具客家风情的大水车,展现了凤二村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凤凰鸡优越的养殖环境和客家人崇尚自由、崇文重教的个性特点。

4.2建立乡村文化IP和非遗文创品牌

非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1个富有当地文化内涵的IP的打造,这需要深入挖掘乡村非遗文化、乡村故事和乡村美食等内容深化IP的内涵,以富有乡村文化内涵的IP为核心视觉符号进行“动漫IP+非遗+文创”设计,创建非遗文创品牌。这需要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系统的品牌文化推广策划和实施。将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IP化、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化,让潮流的“动漫IP+非遗文化”设计为乡村特色产业赋能,借助多个渠道IP方的粉丝流量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销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为乡村特色产业寻觅销售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有文化故事的产品品牌才能形成更长远的市场发展。项目团队选择了凤二村村书记为乡村代言人,通过系统的内容策划,融合全媒体渠道使其讲好凤二村的乡村故事和文化,深度开发真人IP,整合凤二村客家非遗文化、乡村故事、乡村美食、乡村美景和特色产业等内容形成品牌文化,以动漫IP形象为核心设计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凤二村特色的非遗文创品牌。

4.3非遗文创融合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立足于乡村非遗文化、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并通过电商、直播和旅游等途径推广销售,是当下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非遗文创产品逐渐深入乡村百姓的生产、生活,有利于乡村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非遗文创设计和特色产业的结合,是凤二村产品品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突破。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凤二村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客家非遗文化气息和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项目团队将凤二村非遗文化、动漫IP和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及民宿等特色产业相结合开发设计了凤凰鸡农产品包装、石斛农产品包装、荔枝食品包装、花海系列时尚非遗文创产品、客家民宿创意摆件和创意民宿用品等非遗文创产品,致力于帮助乡村促进非遗传承、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策略依据。

4.4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融媒体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了视频、文字、图片、音频和漫画等多种多媒体形态在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等不同媒介上的全面立体传播,有效扩大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新时代的消费者多数是数码原住民,在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上,应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进行非遗文创IP品牌文化推广和品牌化运营。为了促进凤二村的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首先,非遗文创IP将“三微一端”作为短视频的推送平台,持续创作包含乡村非遗文化、乡村美食、乡村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优质内容吸引网络流量,培养IP方良好的粉丝基础,随后以IP、流量红利来撬动直播带货。其次,通过凤二村村委与上级管理单位沟通,在当地政府官网上创设非遗文创产品专栏,在创建平台电商销售推广渠道后,将新媒体流量和官网流量引导到电商平台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此外,还可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精准投放广告。同时,丰富线下传播方式,例如,在村史馆创设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区、举办线下非遗市集、策划非遗文创产品体验式营销和户外媒体传播等,在线下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流量引导到新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实现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新商业模式。

4.5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着眼于高校非遗文创设计人才和品牌运营人才的培养、乡村非遗文创开发水平的提高及乡村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建立和实行“高校+非遗传承人+企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品牌运营。探索和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的构建,既可以为高校艺术类和经贸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策略依据,也能为非遗文创设计注入年轻活力。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凤二村成立的广州市凤二村旅游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及新媒体运营公司———广州芥末思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共识,协同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和品牌运营,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校企共建校内非遗文创工作室、品牌运营工作室和校外非遗实训基地,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高校通过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项目,非遗传承人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非遗文创课程开发,并走进非遗文创工作室深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在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设计文创产品过程中进行文化设计资源共享,提升专业审美与文化内涵;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直播电商等经贸类专业学生在品牌运营工作室进行全媒体融合的品牌推广过程中有助于拓宽专业视野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乡村文化重塑和传播。

4.6搭建乡村非遗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

若要实现区域非遗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拟凝聚政府、非遗传承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文创设计师、企业、高校及媒体等多方力量,搭建集设计研发、品牌运营、科技创新、非遗文化体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非遗文创产品和品牌孵化等功能的非遗文创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区域内非遗文创产业集群,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形成专业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也对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区域内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都带来长远积极的影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在全媒体融合时代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策略建议。以广州从化凤二村为例,以“非遗文创公益振兴乡村”为特色,通过开展地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凤二村客家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分析其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境,提出策略建议。首先,充分挖掘乡村当地非遗文化元素,明确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并深度打造富含乡村文化内涵的IP和非遗文创品牌,赋予非遗文创产品独特的精神内核与品牌效应,避免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其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合乡村特色产业,让非遗文化服务乡村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再次,构建富有全媒体时代特征的品牌传播策略,扶持乡村传统产业发展,促成新的文化产业输出。最后,通过深化与高校艺术类和经贸类专业的合作,并联合各方资源搭建非遗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乡村非遗文创产业才能迎来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R].2022-05-12.

[4]陈立民,周友.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设计研究———以新晃侗族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设计,2020,33(11):35-36.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3

一、非遗文化的内涵

非遗文化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中源远流长,而且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化,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人类社会宝贵的财富,蕴含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以及智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财富。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多样化、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非遗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口口相传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比处于无形的状态,其同样对传统的名族艺术和活动有着紧密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空间文化的积淀。具体可以分为民间美术艺术、传统医药以及民族音乐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传承与保护对人类的文化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非遗文化保护的阻碍问题

1.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政府部门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认知不足,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为迎接新的竞争做好准备。从而忽视了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当然,这必然导致非遗文化保护产物不受到社会重视,能够继承这一文化产物的人少之又少,势必造成部分非遗文化逐渐消亡,最终淡出人类的历史。虽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政府的忽视,却进一步加剧了非遗文化的衰落,不利于传统艺术、传统技艺等的保存和发展。2.非遗文化保护机制不完善。国家以及法律部门针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措施以及机制不健全。各地区没有建立完善的非遗文化保护专门机构,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要求人们关注保护非遗文化,无疑加剧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困难,不利于非遗文化保护的发展。如传统中医历史悠久,且在医理、药理方面具有较高的成就,不仅如此,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承载着人类社会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以及继承,导致不少良药古方消失,堪称我国历史的重大损失。这与国家现有的非遗文化保护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3.非遗文化保护资金匮乏。国家以及社会对非遗文化保护意识薄弱,行动迟缓,相应的给予资金的支持十分匮乏,这对我们长期坚持保护非遗文化来说影响比较大。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下,人们很难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且非遗文化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的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各大高校在课程专业设置中偏向于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艺术以及技术,而没有将发扬传统非遗文化作为课程基础。从而造成了整个社会不知何为非遗文化,那又从何保护非遗文化。国家在高校课程教育中并没有为非遗文化保护投入更多的资金,高校也没有更多的师资力量来传播非遗文化保护,十分不利于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4.非遗文化保护专业管理研究人员稀少。高校在缺乏资金、师资以及非遗文化专业设置的前提下,势必会导致非遗文化保护专业管理研究人员稀少,为社会输送的具有保护和研究非遗文化的人才越来越少。这必将为非遗文化的继承带来更多的困难,无法保证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非遗文化保护专业管理研究人员稀少,对传统中医药学、民间艺术以及技艺等的继承构成了阻碍,不利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的传承与发展。当然,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来管理研究才可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三、档案馆参与保护非遗文化的作用

1.参与申遗资料的提供。档案馆现有的藏书资源、系统以及查阅的便捷性等特征,可以为非遗文化的申报资料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对资料的研究状况进行合理的推演,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丰富申报资料的深度和价值的目的。档案馆是所有资料员记载的出处,在这一过程中档案馆可以对非遗文化申报材料进行科学的鉴定、辨别真伪,从而保证非遗文化申遗成功。保证了非遗文化的历史价值的真实性和原始性,为保存人类历史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档案馆高度整合的非遗文化申报资料,可以帮助审核人员加快审核工作,节省相应的资源、资金的投入,不仅确保了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也为更多的非遗文化申报工作成功申报奠定基础。2.保存申遗档案的优势。档案馆可以和好的起到保存非遗文化档案资料的作用,包括具体的非遗文化遗产发源地,以及历史产生原因、内容、表现形式,面临的严峻的现实考验等,保存内容丰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这主要源于档案馆拥有一整套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档案收集、档案整理和档案鉴定等诸环节都有专业档案人员负责操作,在技术管理也有专业保障。同时档案馆资料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更新,有利于非遗文化遗产的材料文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非遗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为人们对于其研究、管理和继承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非遗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且档案馆特有的资料保存分类机制,对非遗文化进行科学的分类以及保护,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3.强化申遗的价值的宣传。档案馆为有需要的人员和单位提供非遗文化档案,并且根据非遗文化的特点进行收集、管理,是对非遗文化信息进行具体化的过程,使得非遗文化信息能够从不同的方式获取。档案馆可以通过展览、出版以及创新利用等模式对非遗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保护和创新,使得使用者能够全面充分的了解非遗文化遗产的知识内容,并且保证了该类文化遗产继承的需要。因此,应用档案馆高度信息收集、整合能力的发展,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是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档案馆参与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管理体制、工作的形象,使得档案馆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当然,档案馆参与非遗文化申遗促进工作,避免了申遗资料的重复申报,提高申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泽洲.刍议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云南省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2]起国庆.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今日民族;2008年07期

[3]李波.让档案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谈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兰台世界;2009年11期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非遗文化;音乐教育;渗透路径;传承价值

现代高校必须顺应时展潮流,集中力量努力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路径,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类非遗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并将音乐类非遗文化编入音乐教材,将其有计划地引进课堂、纳入研究课题,在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同时,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

一、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基本特性与传承价值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结合多种文化元素、通过特定人群采用个性化演奏技巧展现出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个人经历、艺术情感、心态,具备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多数音乐类非遗文化能够精确地展现特定族群、社群的文化生活原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非物质化表现形式,可记录某一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集体习俗、文化理念,表达了人民的精神需求,属于民间常见的音乐形态,其传承方式多以口传为主,缺乏文字或现代信息媒介记录,容易受到现代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非遗音乐文化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可利用的本土化资源,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艺术内涵、文化思想、舞台表现形式与欧美音乐文化有着较大差异,在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俗庆典中较为常见,是一种富有活力与文化魅力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样也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品格[1]。音乐类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民俗艺术表演形式,而是与表演体系、艺术技能有关的工具、制作工艺、节目编导技巧等一系列艺术文化要素,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可增强民族凝聚力,能够全面激发现代社会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渗透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用于高校音乐教育的音乐非遗文化种类多样、形式丰富,是传统文化的艺术化载体。为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快速发展的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音乐艺术创作机制,必须在高校音乐课程知识体系中引入富有艺术魅力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如山东大鼓、昆曲、京韵大鼓等不同地区常见的古典民俗音乐表演艺术,在实现古典音乐文化传承目标的同时,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使之认识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与内在思想价值,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回应社会上不断演化的多元文化[2]。我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为重塑我国新一代青年的人生观、艺术观,抵消外来文化、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文化意识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开展音乐教育,让多数大学生了解本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接受高水平音乐教育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把握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民俗音乐文化,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某一种民族乐器,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认识音乐类非遗文化的艺术风格。非遗音乐文化具备美育功能,能够启发大学生的思维,促进其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审美理念的演化。教师应当意识到在音乐教育中渗透非遗音乐文化的必要性,重点开发大学生的智力与艺术才能,鼓励学生在课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分析我国古典音乐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各类文化要素与审美意象。部分地方性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展现了当地人民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富有美感的艺术意境,如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等,此类艺术形式是古典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在课上适当引用包含丰富艺术内涵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发挥此类本土化音乐教育资源的综合性价值,严格遵循文化保护规律,在课上组织表演活动,展现地方音乐戏剧的魅力,让大学生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三、当代高校音乐教育制度的缺陷与漏洞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未能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国内部分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形态、育人目标、知识传授方式受到西方国家音乐文化的影响,具备僵化性,不具备应有的内生性,不重视发扬、传承我国古典音乐文化,课程知识体系中包含的音乐类非遗文化内容较少,教师惯于根据欧美音乐文化中的艺术分类标准将音乐教育资源划分为不同类别,选取凸显西方音乐文化思想的教学主题,导致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缺乏带有民族特色、承载民族精神的本土化音乐元素,部分学生不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喜爱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难以在课堂活动中对我改成民族音乐艺术产生探究兴趣。

(二)教学方法落后,可用教育资源不足

民间的民族音乐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包含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元素,涉及我国古典音乐艺术文化的音乐教育实施难度较高,对音乐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教学能力、艺术鉴赏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为运用好富有民族特色与地方性艺术风格的音乐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全方位整合音乐知识,在课上面向学生分步骤地演示各类传统乐器的使用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音乐艺术家常用的创作思路、演奏技法,在积累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展现民间民俗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然而一部分教师仅能在课上讲解理论知识,无法联系实际组织开展课上示范性表演活动,大学生仅能理解民间非遗音乐文化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一部分教师在演示民间非遗音乐文化时,未能组织集体互动与讨论,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无法唤起学生的讨论热情与探究兴趣,难以保证课上教学效果。教师习惯于依赖音乐课本开展教学,课本中并未包含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资源,仅有简短的说明文字与缺乏立体感的图案素材,难以展现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艺术表现手法,部分音乐类非遗文化作品的曲谱残缺不全,无法被完整复原并制作为现代音乐节目,教师无法独立解决可用音乐教育资源不足、无法再现本土非遗音乐艺术原貌的问题,多数可用的网络素材多为间接材料,缺乏直观性与可辨识性,导致音乐教育常用的课程素材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四、将音乐类非遗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革新音乐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文化理论知识,掌握高层次的音乐类非遗文化表演技能,如各类民俗乐器的演奏技巧、民间音乐舞蹈表演方法等,让高校音乐教育获得专业能力的保障。教师必须在课上关注不同类型大学生审美理念的发展,做好跟踪监督工作,为无法理解民俗艺术、难以把握非遗文化内涵的学生提供指导,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演练融为一体,引入涉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教学内容,列举近代以来音乐艺术家改编地方音乐类非遗文化作品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深挖非遗文化的潜力与思想内涵,唤起学生探究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热情与兴趣,使之逐步掌握乐器演奏技能与表演技巧[3]。为构建完善的音乐类非遗文化传承制度,提升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必须首先选定正确的人才培育目标,制定严密的育人计划,突出高校办学理念与学科特色,在课程知识体系中融入音乐类非遗文化,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性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如简单地按照乐谱弹奏三弦、琵琶等民族乐器,并模拟教师所示范的动作进行舞蹈表演,突出课上学习活动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特征,将音乐非遗文化所包含的艺术元素融入课程中,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方式

高校管理者必须强化对音乐类非遗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汇聚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做好校内文化宣传工作,定期播报详细介绍高校所在地区音乐类非遗文化的广播节目,并在校内举办民族音乐表演大赛或艺术交流活动,邀请本省、本市掌握民间非遗音乐文化表演技能的艺术家前往校内,担任艺术指导或音乐讲师,举办非遗音乐文化讲座,以此大力推广本土化的音乐类非遗文化[4]。教师可结合校本课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争取获得学生社团、校内教研组的支持,汇聚社会力量,完成非遗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与宣讲任务。

(三)搜集可用教育资源,重新编订音乐教材

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推进音乐教育资源体系的建设进程,编写包含不同地区音乐类非遗文化的音乐艺术教材,将可用的音乐艺术素材分为民间舞蹈、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不同类别,通过丰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国内高校可聘请对我国古典音乐文化有着较高造诣的学术研究专家编写音乐教材,汇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吸纳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俗艺术文化,推出能够体现本土化音乐文化特色、对学生具备较强吸引力的课程,让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向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在互联网上搭建民族音乐教育资源数据库,以文字、乐谱、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保存可用的教育资源,将民族器乐知识与音乐类专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尽可能地还原与阐释这些音乐类非遗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将最具地方性、民族性的特征展现给高校学生,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音乐中的主题和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灵.非遗在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实践——以茂名市为例[J].当代音乐,2021,(07):58-60.

[2]狄松菊.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融合探讨[J].广西教育,2021,(15):150-151.

[3]郭晶晶.非遗文化活化项目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26-27.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非遗文化;数字展示;地缘文化

1地缘性非遗文化保护与展示现状

地缘性非遗文化是地缘文化的显性表征,文化遗产包含了非遗文化,都是创造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结晶,经过了时代的锤炼和积淀,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目前世界各国在非遗文化保护问题上,都以本国政策为导向前提,社会公共资金为基础,启动很多非遗文化保护建设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关键作用,于1992年实施了“世界的记忆”项目,全面推进世界非遗文化数字化。[2]另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把全球文化推向了一个共同体的局面,全球范围的文化认同促使地缘文化圈快速收缩,在被认同文化快速覆盖的过程中,很多地区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面临消逝,非遗继承人迫于社会压力放弃了千年的文化传承。关于非遗文化保护的工作力度没有减弱,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针对文化遗产保护展开了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其中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尤为突出,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日本还把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工作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建立国家形象的策略之一,加拿大政府1996年制定了建设信息社会,促进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统筹数字化工作。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非遗文化工作的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法律上明确了各项非遗工作的内容和任务,给实施非遗保护工作建构了有效的保障机制。2013年10月在法国马赛举办了数字遗产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探讨数字遗产保护文案,提供了很多数字技术和实践理论依据,并率先发起了“世界记忆计划”。为理顺世界文化遗产、物质与非遗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遗产数字化等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伴随这股文化保护的热潮,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法国实施“文化遗产数字化”,欧美开展数字化“内容创作启动计划”,德国实施“欧洲文化遗产网络”,英国则实行“知识网和文化在线计划”,日本“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埃及“永恒的埃及”等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3]中国作为非物质遗产大国,有许多资源是世界上独有的,针对国内非遗的实质性保护研究项目也有不少,但是目前国内对于优秀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不容乐观,相对来说还是在被推着走。研究技术和水平都还处于理论阶段,现有研究成果相对集中和点状,无法形成规模和有效性。政府对于非遗保护工作日益重视,但力度和广度还不及国内非遗文化流失的速度,面对西方文化的大潮,我们应当积极实施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发挥政府部门、地方集体、个人专业,赢得国际文化的战略主动地位,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展示传播提供先进技术手段和创新理念。

2地缘性非遗文化保护意义

伴随现代数字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数字文化产品为全球文化扩张带来了方便,也实现了自身价值体系的全球化。数字技术革新成为今天最热门的话题,无论是科学界、文化界、艺术界,都会探讨一下最新的人工智能AI技术和社会的变革问题。文化的传播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突破时空的限制,某些经济强国借此机遇开始了新一轮的范式文化输出,即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转型,以科技革命为推动文化发展。但是当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打开手机界面的时候,屏幕内折射出的光芒是那么的空洞无力。“现代”现如今固定成为在它自身的时间图式之内,一个不相连属的历史时期,文化自我意识的黄金时代,却僵化为一个孤零零的名称,窘迫地遗留在了过去。[4]科技带动了设计的发展,数字设计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3D电影、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MR(MixReality,混合现实)等各种高科技不断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视觉官能极限不断突破,但设计的物质性发生了转变,导致了内容与形式发生含混,设计意义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工具理性社会的关系已由役物变成物役,手段变成了生活目的,意义的在场缺失依然不是一句口号。我们需要被“艺术救赎”,救赎一颗正在堕落的心灵。

3地缘性文化保护与展示策略

地缘性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最新前言技术AR为技术手段,集成计算机图形、多媒体、动画、通讯、云储存等手段,探索地缘性非遗文化数字化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方法,寻求数字展示、文化传播等创新理念和手段,解决“看不见、摸不着”的非遗文化开发保护,促进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自信,应对全球文化大同的弊端,并实现艺科融合,跨专业合作发展。3.1策略与实施计划。第一,构建地缘性非遗文化保护和展示开发模式及理论框架。第二,数字化开发模式和理论框架的指导,完成AR数字化系统非遗展示模式结构。第三,完成具体地缘性非遗文化的实际案例开发,进行应用试验测试结果。3.2文化与技术植入。第一,信息采集:地缘性非遗文化数字采集,视频制作。世界坐标和物体坐标对应,AR平面图形坐标获取和定位。第二,三维注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和识别图像特征,获取真实三维空间方向和坐标,虚拟场景与实际场景的融合。第三,数字植入:利用数字手段,对地缘性非遗文化内容进行编辑和处理,将文化内容进行转码,以图形、文字、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方式,融合在实际的展览展示参观之中。3.3规划与构建。第一,响应国家政策,明确地缘性非遗保护对象和工作重点。第二,构建相关学科及专业,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培养国内相关专业人才。鼓励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与开发。第三,引进国外成熟的数字技术手段和有用的技术系统。第四,挖掘地缘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提炼有价值的民间作品和故事。第五,数字展示与开发,强化文化内涵与用户的情感交流,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第六,市场拓展和价值探索。3.4设计开发原则第一,在符合数字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创意。第二,设计内容具有互动娱乐性、知识教育性、客观真实性。第三,真实非遗文化场景与植入的文化内容之间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和两者的对应性。第四,根据人的心理认知过程,从感官、情感、思维、行动和关联五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层层植入文化内容,避免观众心理矛盾和被迫感,有效提高地缘非遗文化的体验和构图,做到情感化需求下的合理体验。第五,降低技术操作难度,提高文化内容阅读性,关注娱乐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开发能让观者深度思考的项目。基于AR技术的全球化语境下地缘性非遗文化保护与展示的策略,旨在运用现代技术,为提升地缘文化内涵和文化体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优秀知识和经验体现出来,通过真实与虚拟的有效结合,以及实时互动的感性体验,给予观者一种全新的感知模式,重新认识地缘性非遗文化的内涵。这种交互式的人机界面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开发、保护、展示、传播。

4结语

地缘文化虽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下显得尤为突出,在全球文化认同过程中,各民族和国家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在不断跨越地域、跨越国界。日常视觉审美、大众流行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等全球文化范式,迫使个体和集体身份趋向同一。地缘性非遗文化越来越遭到漠视,地缘性文化保护策略成为文化安全和文化自信中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式和特点,都有其内在的、集体无意识性的核心价值。[5]文化不分中心和边缘,也不分主流和落伍。一个国家随着文化的自觉,自然会向这一个文明的方向演进,多元化的文化特点必然是文明的条件。一个国家亦如此,一个世界更因如此。文化是民族个性的表征,文化多样性缺失是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出问题,解决地缘性非遗文化保护问题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将是世界各国的普遍遭遇、共同面临的考验,需要全球合作、全面协调、共同应对的人类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393.

[2]王晓芬,王艳贞.文化遗产数字化与虚拟互动展示传播[M].科学出版社,2017:3.

[3]余日季.AR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M].人民出版社,2017:3.

[4]彼得•奥斯本(英).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M].王志宏,译.商务印刷出版社,2014:13.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6

[1]1.1艺术魅力感召作用

作为文化艺术展演策划的一种,非遗文化艺术文化遗产展演策划,立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展现其自身特色性的文化魅力的同时,实现这类珍贵文化艺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体现在两个方面:特色艺术魅力整合策划感召。即把某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中所蕴含的各种特色,经过现代化的编排整合,使其具有现代社会的时尚气息,在引发人们关注的同时,感召人们积极地尝试以丰富个人与所在区域的文化生活。如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专项展演的策划,把长调在蒙古族歌曲中运用的优点都用起来,让人们充分见识其形式与内涵丰富性等,推动人们积极地模仿、学习与创新等。特色艺术魅力拓展策划感召。即针对某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的某一种或某一个魅力元素等,进行内容丰富性展演策划,实现创新性的魅力拓展,吸引人们积极地欣赏与学习。如针对皮影戏中道具皮影的制作展演,让人们对充满神秘感的皮影其制作过程有着更加详细地认识,如选皮、制皮、画稿、镂刻与敷彩等过程,驱动自己从个人知识与技能出发加强皮影道具制作的研究。

1.2专项功能群众需求性满足吸引

由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是特定地域的人们智慧与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其得以产生和丰富发展本身,就是其自身某种功能对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意义。在实际的展演策划中,可以抓住两个要点切入:群众健身性功能满足策划。即充分开发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表演性,尤其运用其表演的美与魅力,让人们积极地加入与行动起来,实现对某项技能的学习,达成自己健身性的需求满足。如通过井陉拉花的展演,引导人们“把井陉拉花改编为大众健身操引入全民健身的范畴之中”[1],则具有传承、保护与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多重功效。群众娱乐性功能满足策划。即在展现策划之初,就充分挖掘其精神娱乐元素,实现人们在欣赏与学习中的身心放松。如针对凤阳花鼓的展演策划,就可以充分运用动感的氛围,策划加入一些幽默或搞笑的元素,如具有戏谑性的击打动作,具有直接搞笑作用的演员表演等,达成人们欣赏过程的身心放松。

1.3文化适应性熏陶

根据文化艺术展演服务的对象性,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展演策划就要首先在确保文化适应性的基础上,来完成对受众的教育与引导。在实际的策划实践中,有两种路径:地域文化特色适应性策划。即在展演策划中尽可能地发现与创造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与受众所在地域文化的结合点,从文化艺术遗产自身的亲和性出发,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激活更多的参与与创造。如黄梅戏在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故乡展演时,可以在黄梅戏戏曲中加入马头琴的元素等,以此实现不同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创新的灵感。群众文化心理适应性策划。即在展演策划之初,就首先从群众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兴趣需求、个人精神提升需要,以及其他的心理需要出发,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划,实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对群众最直接地满足。如非遗聊斋俚曲进乡村的展演策划等。

2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类型

作为一种展演,既具有非遗文化艺术的传播功能,也具有依托非遗文化艺术为载体的表演性功能,让人们通过直观的视觉、听觉与其他的具象共鸣,实现人们内驱性地学习、活动参与及创造性丰富。

2.1非遗文艺展演

根据当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性质不同,演出组织形式也不同,典型的演出有两类:单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专项展演。主要指那些无论从外在形态、内容与发展都比较成熟的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种类。在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戏曲类、乐器演奏类、舞蹈类与其他的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如舞狮舞龙等),他们都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特定的主题下对群众开展相关的文化艺术教育,如昆曲的专项演出,让群众在欣赏活动中了解到昆曲中的唱念做打、舞蹈、武术,以及其中曲词和行腔,并会根据自己对其他戏曲种类的了解,展开对比性地学习,实现展演传播的目的。多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整合性展演。即按照某种科学性的程序,把多种非遗文化遗产组合起来,使其具有表演性的形式与传播的功能。如把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剪纸、皮影戏与朝鲜族农乐舞等,按照某种内容主题编排成一场文艺演出,实现对群众全面性教育与非遗文化艺术传播。

2.2非遗大众性推广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大众化推广,其以常态性展演为基本的路径。因而,在实际的策划中有两种常见的形式:非遗文化艺术旅游对接。即“与地方旅游业进行有效对接”[2],把各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创作成某种可以循环展演的旅游产品,开展常态性的演出活动,让所有的游客通过观赏等活动,都能接受到这种文化艺术的教育与学习相关知识。如贵州旅游可以欣赏到侗族大歌等。非遗文化艺术传媒制作。即把各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统一整合起来,运用一定的科学顺序进行编辑性再创作,或制作电视记录节目,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2],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等,自由地开展此类知识的学习与文化艺术的欣赏等。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网的创办等。通过这些常态性且喜闻乐见的展演形式,且进行不同创意的策划,会以更多创新的形式出现,实现传播、教育与创新的内驱作用。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非遗保护;品牌统一;包装设计;以人为本

平遥古城特产包装设计应该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品牌塑造在包装中的应用以及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在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将平遥古城特色产品集合成一个品牌化的体系。以平遥古城非遗文化保护为出发点,增加包装设计价值并通过包装传播非遗文化内涵,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同时,恰当的在功能和结构造型中融入非遗文化要素,找出传统非遗文化与自身产品个性乃至当前流行时尚元素的平衡点,形成平遥古城独特的包装设计风格;充分考虑品牌对包装设计构思的作用和包装对品牌构思的作用,通过对包装功能的完善,结构的改进和设计的创新深化品牌的形象;在品牌塑造的环境下合理使用非遗文化元素并且通过非遗文化元素的运用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揣摩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情趣,增加消费者和包装之间的沟通互动,开发包装的附加价值(图1)。

一、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

首先,对平遥古城的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加工、再设计,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包装的民族性。比如平遥牛肉的包装,其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可以从平遥牛肉传统烹饪技艺入手。要做到文化和包装的完美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其次,消费者通过购买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在购买包装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后,把提取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进行时代语境的转化,让它更具有时尚性,并以包装为载体,创造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二、立足于品牌统一

首先,包装设计作为品牌的一部分,其设计构思由品牌决定。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产品的文字或符号,它还是平遥古城特色产品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包装的纹样、形式都应该在品牌的观念下寻找创意出发点,不能与品牌脱节,达到塑造包装个性、建立市场地位,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其次,包装是品牌的品质体现。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同时会连带认为其品牌价值等同于产品品质,最终会造成对品牌的不信赖。2因此在包装设计时要多考虑包装设计的功能性、包装和产品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包装定位要有所不同。如,娱乐型包装的设计要活泼艳丽一点,礼品型包装的设计要典雅大方一些,装饰型包装可能要更加注重其设计纹样的华丽和高贵。这些都是对品牌品质的一个体现;最后,包装是深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品牌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的更新包装来升华品牌。

三、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

首先,品牌塑造强化非遗文化的应用。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品牌在对以前狭隘的地域品牌形象予以提炼的前提下,围绕其“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文化定位,从称谓到标识,创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强化着品牌的文化内涵;3其次,非遗文化有助于区分品牌。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将非遗元素提取并运用到品牌塑造中,有助于将品牌与其它地域的品牌加以区分,切实打好“地方特色”这张王牌,为产品打上“平遥产”的烙印。

四、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首先,设计不同档次的包装。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包装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依据现代特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开发相适应的包装结构形式。改变现有市场上大一统的包装局面,根据用途、场合、消费人群的不同设计不同档次的系列包装;4其次,考虑绿色减量化包装理念。为满足当代社会消费者所提倡的绿色安全减量化设计理念,平遥古城的包装设计在展示产品的基础上,要做到合理包装,不过度。就需要将包装结构做好,给每一件产品创造出属于它们的合理空间。在选择包装的材料时应该倾向于选择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材料;5最终,考虑到现在市场上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增加线上物流包装可以迎合当下消费者善于网购的趋势并给传统特产行业带来活力。传统上架的包装可以适当的多考虑其创意性,有些产品可以考虑开窗包装和造型不规则包装以突出其个性。线上物流包装时要多考虑包装的安全性和统一性,要方便装配和运输。

作者:张佳慧 左祯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注释:

1.黄楚峰.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杨雪,王宾旗.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大舞台,2011(10):136.

3.刘宏芹.唐山皮影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包装工程,2004(2):86.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影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许多经典的民族文化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之中。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开始提升对文化艺术的关注程度,审美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成为了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的传统文化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在进行非遗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进行区分,将现代影视艺术与非遗文化相结合,使其得到创新和发展。影视艺术独特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可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全新的思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遗留下来的、融合了人民智慧的古来的艺术文化。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与确定,可以分为部级、世界级等不同的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生活中常见许多艺术内容。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戏曲文化、杂技演出、民族风情等,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和艺术层面的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逐渐摆在了面前。为了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扬,必须积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赋予其新鲜的生命力。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我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很高,但依然有一些非遗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首先,由于社会结构发展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来的传统手工业模式逐渐没有了市场,难以跟上飞速发展的工业生产,效率较低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链,其发展呈现出了衰颓的趋势。其次,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审美意识也不断觉醒,在一些西方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赢下之下,传统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并且呈现出了老龄化的趋势,非遗的继承人缺失使传统文化有了失传的问及。非遗文化的独特性需要继承者付出几十年的学习才能够取得成就,快速发展的社会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正在不断地流失。

二、影视艺术的概述

1.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概况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影视文化产业以正在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广泛的传播渠道,使影视艺术作品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影视艺术作品是借助影视表达的特殊手法,将所有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拍摄的对象进行展现的过程,影视艺术属于综合性的发展模式,可以将万事万物进行融合表现。由于影视艺术作品广泛的包容性,其受众面十分庞大,对观众的引导程度很强,是不可小觑的媒体力量。影视艺术作品中的类别很多,常见的包括了纪录片、综艺节目和电影等,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关注重点也有所差异,这一特点引发了影视作品内容的丰富度。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作品的功能性极强,可以融合传统与创意、信息与娱乐,对表现对象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挖掘。2.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正好,风格形式多样、后续动力十足,在受群中的评价较好、热度较高。影视文化产业是一种虚拟的形式,与其他行业相结合能够实现快速落地变现,更有利于延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在网络发展的大背景下,影视文化产业应该积极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发展,促进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形成,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将影视文化产业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的影视作品是一个值得被探索和挖掘的方向,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激发影视文化行业的创新能力。

三、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1.在风格与传播上的互补性影视艺术作品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非遗文化能够恢复生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遗原本以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延续传统的继承与保护办法显然有很多问题,而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则能较好地予以解决,在风格与传播上实现有效互补。一方面,影视艺术作品的风格十分多样,面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现。对一些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知名度较低的非遗文化,通过拍摄纪录片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其文化内涵和魅力,加强关注度。另一方面,影视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众多,包括了传统媒体和网络渠道,受众群体包含了各个年龄阶段,可以为非遗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文化。2.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沉淀下的经典,是值得记录与保存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和存储,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播,而非遗文化产业又能反过来为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动力来源和内核多元,使二者形成了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模式。目前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而非遗文化中还有大量的内容没有被挖掘,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领域。以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为例,苗族飞歌、蒙古呼麦等都已经被广泛的传播,而水族水歌则很少被关注到。作为文化产业的相关工作者,应该有敏锐的目光能够发现尚未雕琢的璞玉,并对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品质进行挖掘,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

四、影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1.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宣传效果影视艺术作品是目前受众面积最广泛的媒体宣传方式之一,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反复播上数亿次,如果能将影视艺术作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渠道,能够有效拓展非遗文化的受众面。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许多非遗都由于地理隔绝等原因而受到了保留。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走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影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非遗选择不同的记录方式,打造出更具特殊的非遗保护影视作品,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扩大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最后,影视艺术作品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非遗项目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复原和重现,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具有历史沉淀的非遗文化,突破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2.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普及作用影视作品对非物质文化相关的知识具有很好的普及作用,有利于当代年轻人学习非遗文化。一方面,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再关注,导致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甚至有了后继无人的现在。影视艺术作品是一个良好的传播渠道,可以通过拍摄将非遗的相关知识进行记录,使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促使一些年轻人对其产生兴趣。非遗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通过影视作品的介绍,年轻人可以看到这些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丰富的观众的知识面,普及了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引发民众的关注与讨论,有利于激发非遗文化在普通观众心中的认知。拍摄与非遗文化的相关作品是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的体现,能够改善非遗文化的传播环境。3.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记录作用影视作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作用是其他传播渠道所不具备的。首先,一些非遗文化项目,如杂技表演等,具有不可复制性,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影视技术,可以将这些经典的非遗项目进行记录的保存,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非遗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融合进不同的内容,在评定非遗的过程中,其发展历史和变迁过程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很少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非遗项目的变迁与发展,影视记录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手段。通过观看非遗文化相关的纪录片,观众能够快速知晓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内核精神,感受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4.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发展作用影视艺术作品对非遗的发展和保护具有其他传播手段所不具备的特点。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内容都不能直观地与观众接触,以定窑艺术为例,制作、绘画、烧制的过程很难直接展示,但是通过影视作品的拍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现,拉近观众与定窑艺术之间的距离,看到成品后,观众也能够回忆起其制作的整个过程。其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够展现其魅力,如果盲目进行改变,则会丧失非遗本身的特点。以评剧艺术为例,脱离开了剧场的背景环境,评剧的魅力就会打折扣,而影视艺术作品中能够充分尊重非遗的特点,在保留原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融合新的艺术元素,使非遗能够得到个性化的保护。5.非遗对影视艺术作品的互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影视作品的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影视艺术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记录、有继承人、真实存在的一种文化,影视艺术在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中,难度并不大。在2014年咏春拳被选为非遗后,许多创作者以此为创作对象,拍摄出了纪录片、电影等许多影视艺术作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历史进行还原,使非遗的经典之处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其次,非遗文化与影视艺术作品之间能够形成生态化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历史的积淀,影视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其内涵精神,使影视作品的意义更加厚重,赋予了影视艺术作品鲜活的生命力,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非遗的文化内核。

五、通过影视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1.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机制在利用影视艺术文化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可持续性发展的保护机制,使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能够平稳推进。首先,文化部门应该引入一套合理的评价标准,将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内容进行区分,明确不同的工作职责。如在建立非遗保护基地等项目中,要将投资环境和资源分布等内容进行评估,确定非遗产品开发的价值,以便确定最适合非遗发展和保护的方式。其次,非物质文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生命力,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营策略相融合,开发出与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链条,打造非遗的品牌效应,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借助影视艺术广泛的传播性,能够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2.协调好相关的利益划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张文化艺术名牌,在对非遗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划分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非遗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与政府、科研机构、文化部门和非遗继承者等主体相关的工作。为了提高配置利用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应该发挥出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领导作用,引入影视艺术作为参与者,积极促进非遗文化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不同的主体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发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以《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为例,是各方主体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和配合,才拍摄出了融合现代与传统的高分纪录片,为美食文化的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关注非遗文化的继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需要,对其继承人应该加强关注度,秉持以人为本的要点,突出非遗文化继承人的重要性。我国目前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拜师的方式进行传承的,甚至一些独特的艺术在家族内还有“传女不传男”等特别的规定,这种独特的传承模式导致非遗文化的继承人越来越少。根据我国对部级非遗文化继承人的统计结果来看,有超过50%的传承者年龄在60岁以上。通过影视艺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与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对此特点进行突出,将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行表现、记录。这些经历中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非遗文化继承人正是影视艺术中应该捕捉的对象,能够将静态的非遗文化变成“活珍宝”,赋予非遗文化不同于记忆中的生活气息。4.融入创新和现代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重点在于其精神品质,使用现代化的创新理念对这种精神内核进行发扬和传承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精神特质十分推崇的民族,工匠精神是对非遗继承人坚持探索、精益求精的体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精神的传递不可或缺,是使每个中华儿女感受非遗血脉相承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沿用陈旧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度。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加入创新的理念,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血液。以《传承者》节目为例,以真人秀的新鲜形式,记录了非遗继承人如何学习和工作,将精神和娱乐创新进行了有机结合,吸引了大批的观众,收视率名列卫视前茅。

结语

影视艺术作品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机结合,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手段,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将非遗进行记录与传播,帮助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普及非遗文化常识,拉近普通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在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中,应该加强对文化本身和继承人的关注度,协调好相关的利益划分,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殷琳琳.刍议影视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

[2]孟晶.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当下的影视作品创作[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7).

[3]刘明阁.论民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10).

[4]任天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电视综艺节目的成功之道———以北京卫视为例[J].电影评介,2017(20).

[5]李海英.论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喜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3(6).

[6]龚宋扬,师英杰.影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生态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

[7]熊睿.数字媒体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9(8).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文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年来,我国博物馆始终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展开系列工作,使太极拳、中秋节、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收藏地,汇集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及全民的软实力,博物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本文就博物馆的文创与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共享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帮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出圈”,走进大众生活,践行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文化的日益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在“文化+”“互联网+”等新思潮的影响下,研发创意型产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新模式。生产性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活”在人们心间的一种特别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确的途径。博物馆通过对馆内典藏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贴合国情的创意性研究,开发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新性商品,借助消费形式与公众连接开展特殊交流与传承;博物馆活用典藏文物及其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特色创意开发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商品,借用流通与销售渠道开展交流与传承,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保护。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创意产业资源。

二、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产品特性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是指活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内涵,融合时代前沿美学,创意性地开发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美学的新型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是“古今”技艺的交流融合,作为不同时代文化的碰撞,是“新老”美学的相互借鉴,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具有历史价值、美学理念、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相对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有着普通商品没有的优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众多学者与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无一例外地表示“融入当代生活”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地传承下去。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原生所说,“传出去,是一种拯救与重塑”“被看见,就是一种守护与传承”。然而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不是简单地复制非遗文物,也不是古代非遗文化活动的简单再现,而是需要荟萃匠人之心、集时代创新之意,才能凝练出符合时展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跨界合作是当前博物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走出新时代文物展陈价值困境的全新手段。一般的,博物馆文物展陈氛围庄严肃穆,偏离时下年轻群体的关注视线,其传承性与保护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改变这一现状,专家学者纷纷下场探求新出路,研究开发出融合了博物馆文物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将这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以创意性商品的形式,富有趣味性、艺术性地展示在群众眼前,这类商品的实用性价值既激活了群众的“喜爱之心”,“反哺”助力博物馆展开存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又实现了博物馆非遗文物本身的收藏展陈价值。非遗文创是博物馆展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的新途径。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魏成广曾表示,“非遗+文创”提升了博物馆文物展陈价值,能更好地辐射到全国文博业界,能更好地与创意设计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等虚拟实体产业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真义。

三、文创视角下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让非遗文物“活起来并传承下去”,是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和工作重点。打造开发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则是群众与博物馆交流的新桥梁。博物馆应当结合时代文创发展需求,梳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新时代经济文化价值,研发创意出众、多形态的非遗文创产品,依托国家政策扶持,通过搭建相关交流合作平台、展开非遗文创产业培训、建设非遗文创产业孵化基地等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与交流

非遗文创是历史文化、馆藏文物、非遗技艺的交流与整合,其“合璧之美”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具现,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非遗文创产品将馆藏文物激活,以其实用价值为群众提供服务,加深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了群众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创产品交流与传播,既培养了群众的民族美学情趣,又破解了博物馆馆藏文物下沉传播的难题,让“文物变得亲民起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意开发,博物馆可择选合适载体进行展示与交流,如茶饼,通过特殊工艺将茶片制作成馆藏文物样式,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妄想山海”是一款以《山海经》为故事背景构建的主题游戏产品,将地质博物馆的特色古生物融合到游戏中,构建出一个场面宏大、异兽横行的奇幻世界。以“游戏+博物馆”数字文创,双方合作以游戏超级数字场景为载体,“复活”中国明星古生物,巡展镇馆之宝,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妄想山海”以明星古生物大同云冈龙、晋地甲龙、山西鳄、中国肯氏兽为原形,将其呈现在游戏里与玩家面对面“交流”,玩家以高自由度的游戏视角认识并了解明星古生物,“山西银王”“狗头金”等精美藏品的信息(图1),以手游的方式助力山西地质博物馆普及自然资源知识,地质研究成果科普化,提高了知名度。

(二)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有关活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传统文化内部、各博物馆、博物馆与群众之间、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之间也应交流互鉴。博物馆人可以把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互融合,将优秀历史文化的精品佳作奉献给社会,推动博物馆文创高质量的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博物馆可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有关活动:在校园内开办非遗鉴赏活动,在街区开办非遗文创品鉴会,筹划举办创新设计大赛,举办同行非遗文创研讨会等等。例如:同行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履约工作;如以“活态办馆”的形式,开展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表演、展览、传承教学、研学教育、亲子娱乐等系列新鲜多样的主题活动;联合学校举办一系列参观和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植根优秀传统,承续中华文脉”能力的培养,构筑学生课程实践的综合性新高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用新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出博物馆IP品牌,通过与相关部门、高校教研、民间传统等多维度的合作,通过竞技比赛、直播带货、P2P商业等模式,建立广泛的群众联系,展开交流互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可优选符合时展情况的非遗文创产品,按照“以点带面”的保护理念推进非遗文创产品“爆款”的传播与交流,“解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提升群众对非遗的“黏度”、非遗的传播影响力,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具体措施有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专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在“粉丝”中的影响力和链接力;以赛事奖励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激励独立设计师、技艺传承人、高校师生、设计机构等群体,群策其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增大传承效力。如广东省博物馆在天猫旗舰店推出潮州木雕鱼跃龙门纸雕灯、外销瓷系列小瓷瓶、《红楼梦》文化展之“探春结社”闺阁情文创礼盒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博物馆的授权商业与直营,将博物馆文创与消费紧密联系,以场景化消费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如苏州博物馆,其于2011年以苏州博物馆淘宝店,提高苏博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重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递文化的新时代力量。

(三)联合打造多元活化博物馆群

策划联合有关部门相关单位,精心打造非遗主题展陈基地,建立一批非遗主题街区、产业园区、民俗村落、特色小镇,以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载体,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集聚。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将非遗文物展陈与文创产品集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馆藏非遗文物和品类繁多的文创产品,精心排出数个系列,展陈于线上博物馆。同时,线下同步推出相应的系列展陈区,以形成非遗展陈集群、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集群。如成功案例—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博物馆活用地方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协同政府单位推动了系列举措,打造出3A景区、首个非遗博物馆,实现了文化保护、旅游观光、社会教育,产业服务、传统演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共享服务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当地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完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此外,博物馆还可强强联合,举办大型展示会展览会,促使各文物的汇集汇聚,尤其是文物爱好者的珍藏文物。既可以丰富藏品,又可以更好地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另一种特别的形式被保护起来。

(四)建立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推进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改善藏品环境;做好文物平安工程、“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完善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与修复;加大可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征集力度;加强培训力度,完善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四、总结

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博物馆应当立足于对博物馆资源的梳理,立足于不同时代背景,文物藏品所形成工艺、技法的传承和保护,以文创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下沉到民间展开交流与推广传承。未来,博物馆更应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层层推进馆藏文物与时代新产业的有机融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新载体、新模式,深度赋能博物馆馆藏展陈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燮君.《上海宪章》的庄严承诺—博物馆应负起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任[J].中国博物馆,2002(4):93-95.

[2]杨蕾.博物馆经典藏品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以曾侯乙编钟文创系列产品的开发为例[J].东南文化,2018(1):122-126.

[3]施慧.如何开发博物馆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与服务—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J].艺术百家,2016(增刊1):392-394.

[4]方云.试析“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下的文博创意衍生品开发路径[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6):92-98.

[5]张琼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8):229-230.

[6]陶稷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14):25.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于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于文化以及文明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群众文化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非遗文化保护的案例,对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希望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的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一、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

1.群众文化内容。群众文化也就是指在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之外,人们自行开展的自我娱乐的社会文化形式。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群众活动本身是主体,开展方式采用自娱自乐的形式,来达到满足自身精神世界追求的效果,这也是对自身精神世界进行建设的有效途径。2.非遗文化内容。根据相关非遗文化条例的要求,非遗文化是各族人民实施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同时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某些实物或者是某些场所地点,比如戏曲、杂技、节庆习俗等。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发现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之间是相互交融的,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而群众文化为非遗文化提供了传承以及发展的有效平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梅溪镇非遗文化概述

梅溪镇的名字来源于溪边盛开地紫梅花,当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历史上该区域曾经发生过多次瘟疫,这也使得该地区人烟稀少。自此之后,大量来自于湖北、河南以及温州等地区的人们迁徙到这里,也为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外迁人口和当地的居民一起进行辛苦劳作,繁育后代,也促使梅溪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迁徙过来的居民为了能够缓解内心对家乡的思念,在春节期间,他们欢聚在一起共庆节日,这也就是梅溪舞龙、舞狮等春节活动形成的背景。为了在此祈求上天的保佑,在正月十五时还有舞草龙、闹元宵等活动,以此来表达事事顺利的美好愿17大众文艺望。九月九还有重阳节的专题庙会等。在举办民俗活动时,人们不只是在庆祝当年庄稼的丰收,对神灵的保佑表示感谢,也对来年万事顺利、庄稼丰收、家人平安等美好事物进行祈求,是文化艺术行为的大比拼。听当地老人说,梅溪镇地水平会涉及到水龙硬件设施质量的比拼、操作人员实力以及技能的比拼等,整个游戏的队伍长度可长至两三公里,其中有杂耍、舞龙舞狮等活动。在舞龙会结束后会举办为期三天三夜的舞台表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在九月九日,当地会举行重阳节庙会,在庙会上不仅仅可以看到到家的文化艺术表演,也可以享受到多种类型的美食。每年的正月初一一直到二月二当地会举办一系列地活动表演,这不仅活跃了春节期间的氛围,而且活动的场面很大,它走街串巷的形式将美好的祝愿都传达给了每户人家。传统的文化活动是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的有效孕育,实现了对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有效积淀,这也是梅溪镇非遗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地重要原因。梅溪镇培育出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宝藏,比如华龙灯、竹叶龙等等。

三、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非遗文化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活动,而群众文化也是对非遗文化继承以及传承的有效载体平台。近些年来,梅溪镇举行了多次文化活动,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而群众文化走进来的良好效果,这也使得非遗文化得到了有效挖掘以及继承。现在当地进入我国部级非遗文化名单的有一项,省级非遗文化四项等。当地的非遗文化项目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为外人所熟知,受到周围居民的喜爱,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梅溪镇非遗文化项目舞龙文化的传承,有效地丰富了我国广大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也有效地打造出乐当地的特色品牌。舞龙文化走出了大山,同时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进入当地进行文化活动交流。当地陆陆续续展开了多场非遗文化交流活动,一场场文化展示活动,使得舞龙的艺术活动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这也逐渐受到媒体方面的关注,收到央视节目的青睐。在2015年的文化专题活动节目中,就有对舞龙文化闹新春的介绍,活动有效地吸引了当地以及周边的人们,场面极其热闹,央视等电视平台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以及转播。同年央视记者走进梅溪镇,对当地过年的民俗文化活动进行了专题介绍。跟随者舞龙文化的脚步,我们能够感受到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所起到地重要作用。非遗文化的存在有效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在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以及传承方面,梅溪镇专门成立了非遗文化园区,进入到园区内部,就可以看待非遗文化的传承基地以及文化产品展示馆,同时还可以看到富有当地特色地文化礼堂。这些展馆的存在促使梅溪镇的非遗文化成为了精品,吸引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行列中来,实现了群众文化团体的有效扩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强化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自2008年以来,梅溪镇除了兴建各种形式的非遗文化展馆,还成立了非遗文化保护团队。展馆的建立实现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效展示,而非遗文化团队的成立也有效地承担起非遗文化宣传、传承以及保护的重要责任。以梅溪镇的旱船为主导项目的艺术团以及非遗文化传承艺术团体每年在春节期间,都会带着大鼓书等进入到村庄进行艺术表演。这一特色的表演形式受到当地老百姓深深的喜爱,几乎场场爆满。近几年来,梅溪镇民间非遗文化的表演已经接近每年三十次。在春节期间的艺术表演不仅仅为人们送去了美好的新年祝福,也实现了对人们业余生活的有效丰富,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充分活跃起来。梅溪镇将传统文化打造成品牌,促使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和村庄,在企业以及学校内部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促使广大的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还促进经济搭台以及文化传承工程的创建,使得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遗有效发挥。例如以桑葚采摘作为入手点,开展桑葚文化节的活动,以此来宣传桑蚕产业园,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促使桑蚕产业园逐渐走向成熟,也能够有效凸显与桑蚕相关的非遗文化的内容,实现对桑蚕传统工艺的有效挖掘,而且对与桑蚕相关的传统民俗文化码头娘娘、舞狮等等进行了展示,实现了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对非遗文化的项目进行挖掘,能够激发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丰富群众的业余活动,同时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对非遗文化传播平台的有效构建,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化龙灯、竹叶龙以及舞船等传统文化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参与使得非遗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以及发展,比如舞船从一开始的一两条船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八条船,从角色上也逐渐增加了船拐子、船娘子等,人们在穿上进行集中表演,呈现出一片热闹的场景。2015年,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积极地参与到舞船的活动中来,呈现出老少同乐的愉快场景,促使舞船的观赏性以及娱乐性被进一步提升,对舞船的内容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拓展。比如在以化龙灯为原型打造的化龙的节目,在群众文化舞展中获得了金奖的好成绩。在2016年的非遗文化的电视节目春晚节目特色小镇,其幻化成龙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将群众作为基本的要素,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增加了光彩。而梅溪镇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实现了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丰富,为当地人民赢得了荣誉,创建起品牌文化的打造,提升了村镇的知名度。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对于群众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宗建.论非遗传承中边缘群体的定位及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完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2):94-102.

[2]汪平.探究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8(42):198+200.

[3]羿雪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J].戏剧之家,2018(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