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4 17:46:00

传承教育

传承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传统文化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信息时代带来的各种冲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成为多民族地区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平等地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也就成为民族学校重要任务。蒙古族学生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和主流文化顺利融入现代社会,同时还要通过学习蒙古语言与文化而较好地保留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乌兰察布市是察哈尔蒙古族聚集的地区,全市蒙古族小学分布在集宁区、察右后旗和四子王旗。察哈尔蒙古族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教育当中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小学阶段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现状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为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提出绵薄的建议。①希望通过本研究唤起蒙古族基础教育相关工作者自身的文化传承自觉性,使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学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能够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二、研究现状

国内有诸多学者对国内少数民族学校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多维的研究与探讨。滕星在《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一文中探讨了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应将何种文化编写与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他还提出,少数民族教材编写要根据各民族的意愿,适当增加反映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语言与文化,以保留文化的多样性。苏德、陈中永在《中国边境民族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应该在“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这一更宏观的层次上去思考蒙语授课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具体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否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实施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图门吉日嘎拉在《蒙古语文的学习使用与研究问题》中研究了各地区蒙古语使用现状,从民族教育政策、蒙古语文课程设置、蒙古语教材编写等多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斯琴在《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一文中提到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应重新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纳入民族文化,消解学校文化与学生民族文化的冲突,学校与社会文化部门需形成合力。刘龙在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现状研究一以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呼和浩特市兴安路民族小学、内蒙古师大附中为例》中以对呼和浩特市三所蒙古族中小学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本参考材料,并结合“文化中断”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呼和浩特兴安路民族小学三所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当今蒙古族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制度安排也过于统一缺乏多样性;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使民族文化远离民族学校,得不到较好的传承。哈斯其木格在硕士学位论文《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使用情况》中在阐述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近十年变化的基础上,以问卷形式调查了978名教师、家长、学生的蒙古语使用情况。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深入探究了蒙古语言应用日益狭窄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尝试提出保护母语、繁荣母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三、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是位于白音查干镇的一所蒙汉双语授课寄宿制学校。她的前身是察右后旗民族小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6361平方米。2006年,将旗民族小学、旗民族中学、哈彦忽洞学区中心校三所学校合并后更名为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其中小学蒙授班6个,初中蒙授班2个,小学汉授班6个,蒙授学前班2个,在校生共392人,其中蒙语授课生152人。全校教职工105人,其中蒙授部专任教师36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4人。从学习环境布置可以看出,该校有意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中来,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的状态下亲近民族文化。如,小学教室外走廊的墙上悬挂着蒙古马、套马场面、蒙古语成语箴言、拉马头琴的老人等雕刻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教室里也摆放着一些毡子、皮子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板报设计也富有民族特色。日常的学习当中,用这种现代艺术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草原游牧文化的气息会提高他们学习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由于现在的学生无法经常接触游牧生活,所以在学习一些游牧生活用具的名称时,若结合实物或图片,小学生会很形象地记住这些词汇,可以认为在具有民族文化的环境中才能把握其母语的准确含义。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蒙古语文课以外还有民俗课、音乐课和体育课中也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小学蒙授班每个年级每周都有7-10节蒙古语文课,在课上学生们主要学习蒙古语文的基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等内容,同时还会学习课文。小学的蒙古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介绍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文章,如一年级关于蒙古族传统问候礼节的文章、二年级关于挤牛奶的文章和三年级关于奶豆腐制作过程介绍的文章等。但是,平均每个年级的蒙古语文课本里总共有20多节课文,其中关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文章只有1-2篇,在课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根据访谈得知,这些内容并没有增加过,而且还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民俗课中,学生们会学到内容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方面的知识。例如,用牛羊毛和马鬃搓拧绳子、春节奶食拼盘的摆法、沙嘎传统游戏的介绍、见面问候礼节等内容。为了创造更为真实的民族文化环境,老师们有时还会带领学生到蒙古包里上民俗课。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们较为喜欢的环节是掷沙(也称沙嘎)游戏。掷沙是一种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用羊拐骨做成,有时还会涂上颜色,五个不同的面分别以蒙古族五畜--即绵羊、山羊、牛、马和骆驼命名。掷沙游戏不仅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生活性,而且还易于激发儿童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反应力和判断力的发展。通过这样模仿生活实际的环境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不仅带来新鲜感还会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好奇心和热爱之心。音乐课上还会教学生拉马头琴、察哈尔民歌等内容。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其时而悠扬时而欢快的旋律,很容易使学生们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引导儿童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儿童为民族音乐之美所陶醉,与音乐一起欢乐。因此,蒙古族传统音乐与小学生音乐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体育课上涉及的传统运动项目较多,如射箭、蒙古象棋、摔跤等。例如,摔跤(也称搏克)有着“一跤定胜负”的比赛规则,赛手不仅要对对手的摔跤特征和习惯有准确的判断,而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还要洞察对方动作的细微变化,快速决定应对的战术。体育课上的摔跤练习正是通过这一特点,培养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敏捷的行动力,从而使学生的身体和大脑的反应能力得到训练。这些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接触蒙古族文化于风俗习惯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但实际学习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学生们虽然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流利的蒙古语,在课后玩耍时,相互之间的交流会参杂着一些汉语。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会以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的口气说话,或模仿动画片的游戏动作进行玩耍,而大多数动画片是汉语播放的。此外,蒙古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极为少数,导致失去了利用课文文本学习民族文化习俗的良好机会。访谈中还发现,虽然学校在给予学生接近传统生活的环境,课后却没有这样的环境,无法亲身体验真实的游牧生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生活和民俗的理解不能得到深化和巩固。蒙古族学生人数少也成为无法大规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原因。

四、总结

传承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技术应用

在辽宁省满族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中,民族艺术贯穿在我省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始终。满族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在满族民间节日习俗和庆典中使用广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文化艺术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得以保护并传承,传承此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民族独特性、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满族族群标志、社区(村社)发展的文化根源、提高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深入我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工作。如何推进信息技术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传承内容的整合,是每位从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工作者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正逐步显露出它特有的教学优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和手段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被应用,而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正在改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理念和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族文化艺术,增强艺术实践的参与性,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先进的传承教育理念、传承教育模式和传承教育手段,是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传播的有效路径。因此,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如何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一)“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1999)”。(二)“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1998)(三)“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着重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方面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和解决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宋成栋,1998)以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解释为基础进行探讨。

二、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运用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的优势

(一)实现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得满族文化艺术、传统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推动力。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利用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情景创建优势,实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快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自觉性的目的。(二)化“陌生”为“熟悉”,解决传承重点与难点。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有些讲授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简单的传统讲授方式很难准确、清楚地表达,不容易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这时,多媒体的教学引入就能弥补这些不足,能够帮助教师较为轻松地描述内容、展示艺术特征,准确传递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整个教学过程,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传播的效率。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教育优化,使之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就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手段来实现。

三、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这一领域的专题研究全国来看还是空白,需要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中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的、系统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能够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满族文化艺术在现有的学校传承教育中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得并不好,教育技术在其传承教育中应用十分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还没能很好地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部分仍旧停留在单纯的传统演示和模仿阶段,先进的教育技术还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传承教育优化作用。在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大多数担任满族文化艺术传承中的教育者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及时获取新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新技术,所以还没有适应时代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应用能力;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中仍旧较为常见,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者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的主观能动性;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充分利用未教育技术来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导致在传承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软件不能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四、教育技术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的应用如何转变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者观念,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打破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正确处理好教育者、学生、计算机三者的关系?教育者如何在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教育中做好角色的转换?教育者如何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者是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的执行者,从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授课,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要在精通满族文化艺术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将满族文化核心快速而准确地传送给学生。满族文化艺术资源(主要含语言、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资源等)在教育体系内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如何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创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重大需求,以满族文化艺术资源汇集、素材拆分、文化教育资源价值挖掘和应用示范为目标,研究满族文化资源库建设方法、文化资源素材拆分和IP素材池建设、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与教育内容共享、虚拟展示与数字传播,建立满族文化艺术资源传承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应用示范,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提高其传承实践的效果。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我国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标准,在中小学的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应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最终实现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的优化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深化满族文化艺术实践,改变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方式的强大武器,它将在满族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满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方面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有待于从事满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教育者及早更新观念、更新教育技术,真正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的领先者,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满足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满族文化艺术爱好者全天候地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可以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媒体技术介入传承后,满族文化艺术的传统传播模式将会被打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满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必将带来整个传统文化传播思想、传播方法、传播手段、传播模式、传播过程的一场深刻改革。对传承教育过程、传承教育内容、传承教育方法、教育者以及学生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传统的传承过程是由传承者、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现在传承过程又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个元素。(二)传播内容由原来单一的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性图形、图表变成了一种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传承过程后,传承方法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将使传承方法变得多元化。(四)教育者不再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教育者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五)在传统的传播中,学生依靠教育者的组织安排和要求进行学习,是被动的接收方。当现代教学媒体手段成为满族文化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后,学生必会转变对教育者的依赖,迅速提升自主学习能动性。因此,教育者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根据其传播方法、传播内容、传播过程的变化,不断合理地调整自己在传播中的作用,逐渐完善新的传播方法,探讨并充实新的传承教育内容,使传承过程更加和谐统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教育技术应用将使满族文化艺术在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传承情境下,有效地提高了满族文化艺术传播效率,最终实现传承的优化,从而使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走向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1994(5).

〔2〕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传承教育范文篇3

一、轨迹

工艺美术子承父业是古往今来传统。中国古代素有士农工商“四民”之称。“工”者从事营造、纺织、器械、工艺品等手工业生产。在“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社会中,手工艺多在农村或乡镇的家庭和家族中进行,地位不高。《荀子•儒孝篇》曰“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表达了旧时匠户“工之子,恒为工”世代相袭的旧规,也反映了手艺技术传承的状况。以后匠籍制度取消,手艺传承也扩大到家族外。当家庭手工业是社会造物最基本的层次和组织形式时,世袭家传是工艺延续的主要方式。封闭性是其特点,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旧时上海的工艺美术传承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始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的上海嘉定竹刻,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就以父亲传儿子,儿子再传孙子的方式传承,为典型的家族传承。嘉定竹刻后因“器物愈备,技法愈精,声名愈盛,而学之者愈众”,秦一爵、沈汉川父子、沈禹川等皆因师从稚征而名闻遐迩。同样发轫于明代上海松江的顾绣,是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又称“露香园顾绣”,针法与色彩运用独具风格。顾绣先在家族中承继,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高手,名噪一时。至清代,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设绣坊,收徒传授,才民间争相仿制,传遍江南。19世纪后,上海各类工艺美术中从各地来通过拜师学徒入业的占绝大部分。一般在11~16岁开始学艺,短则3年,长则8~9年满师。如玉雕的孙天仪,1906年到上海师从袁德荣学艺;周寿海拜王金洵学艺;刘纪松师从顾咸兹;砚刻的陈端友拜师制砚名匠张太平;竹刻的支慈庵幼年随无锡竹刻金石家、姐丈张瑞芝当学徒;等等。到民国二十五年上海白木雕业30多家,从业者400余人;象牙作坊20多家,从业者200余人;玉器店铺200多家,从业者2000余人。师徒传承为上海培养了不少能工巧匠。同时,开埠后的前所未有大变,使上海手工艺的品种、体裁、技术、客户都出现新需求,促使上海近代工艺传承教育出现了来自改革思潮、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工艺文化等方面影响的变化。维新派人士持有美术工艺可以促进工商业的观点。民国后,蔡元培提倡美育,黄炎培提倡职业教育,一批现代文化的先驱,针砭时弊,抨击传统落后因素,在手工教育和工艺类课程开办上,肯定工艺生产为民众服务和经济实用的价值取向。一些学堂和师范学校设立了图案系科专业,重视工艺和手工教育,开设诸如铁工、木工、珐琅、刺绣、染织、藤竹、漆工等课程。一批留洋归来的学子,如陈子佛、庞薰琹、雷圭元等在上海著书、设计、讲学,介绍国外信息,对推动海派工艺美术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土山湾工艺院”施行的半工半读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该院是上海天主教会创办的土山湾孤儿院的附属机构,1864年起附设美术工场,设木工部、五金部、画馆、印刷所等,授以木工、漆工、图画、刺绣、机器编织等西方工艺美术技法和风格,被称为“百职之肆”。其教学方式作为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雏形,影响了上海工艺教育的发展。以徐宝庆为例,在土山湾工艺院学习了西方木雕技法后,结合传统工艺进行创作,形成海派黄杨木雕特色。1914年,土山湾建院50年之际,已有172名工人和92名学徒,出产颇多,影响不小。上海建立起较完整的现代工艺美术传承教育机制以196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2003年更名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为标志。这是一所独立建制的专门工艺技术学校,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内容与上海工艺美术经济生产、技术背景、市场需求吻合配套,延续至今,成效突出。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提出了创新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建有多个工艺实训工场,开设许多特艺课程并编有教材。先后有20世纪60年代的玉雕、牙雕、红木雕、黄杨木雕、白木雕、漆器、绒绣、刺绣、织绣、玩具、工艺绘画等专业,70—80年代的家具、地毯、装潢、日用品造型专业,90年代后开设的计算机设计、旅游品设计、陶瓷、玻璃、首饰等专业。办学初一批画家、雕塑师和来自创作一线的优秀艺人抽调作为教师,早期有申石伽、曹简楼、顾飞、郁慕洁、孙悟音、徐宝庆、朱永贵、张爱泉等。20世纪中期后,学校的模式延伸到上海工艺美术企业举办的“工业中学“”青工培训班“等,其中有的教师就曾在上海工艺美校任教或毕业。改革开放后,上海有更多的学校开办工艺美术类专业,办学层次也在持续提高。一百多年来上海工艺美术传承教育的发展轨迹,是渐进的,也是嬗变的;多种形式相生共存,将工艺美术传承学习从子承父业、自足谋生的造物技能学习演进到更大范围满足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上。

二、嬗变的动因

工艺美术传承教育的变化很大程度是社会变动的产物。上海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和不同时期经济模式需求是催生工艺美术教育变化的基础。师徒制传承中耳濡目染,口授面传,熟能生巧。如《礼记•学记》中所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绝艺在身,近乎本能,使传统手艺人获得出神入化、神斧鬼工的美誉。但其同样也存在着封闭式的陈陈相因,带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社会特征。进入现代社会的上海,蓬勃发展的商品生产、贸易流通、休闲娱乐和移民人口,构成时代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市场,对传统手艺人有了新的要求,使传统师徒制相形见绌。上海是中国手艺人接受外来影响最早的地方。19世纪末,如上海的建筑,需求猛增使传统的“水本作”已很难承担各类新式建筑。本地建筑工匠在承接洋行委托的建筑订单时,边做边学,善于吸收,很快掌握了西方现代建造的技术,形成专业的施工队伍。上海20世纪的许多现代建筑都由本地营造商建造。工艺技术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对学徒要求不仅是技术的掌握,还要求立足社会的文化知识和适应能力。土山湾的工艺教育与师徒制不同的特点是更注意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和文化教育,虽其过程渗透教义,但也培养了勤劳、清洁、有序的习惯。土山湾工艺院采取半工半读形式,一部分时间学文化,其余时间在工场实习雕刻、木工、铁工、机械等手艺。1973年外冈的工艺美校教学大楼工艺院为学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完善的设备。教学中由多个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科目教学,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和针对性。以教师示范与学员模仿相结合,在“做”中学习并积累经验。师生间没有传统手工作坊中依附、雇佣关系,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有利于学员长期发展。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是引入西方学校式教学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体现科学性,也是为了学员适应工艺院产品制作的需要和以后自立。土山湾工艺院所制作的作品,除满足教会传教事业,也带有经营性质的成分在内,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世俗用品,达到以院养院的目的。学员们知晓教义掌握文化知识,就可以在制作中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同时也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渗入技艺传承,使学员们将来能面对社会生存。自给自足的环境变化缓慢,师傅传承给徒弟的技术很少变化。现代社会的发展,造物进程加快,产品换代加速,学手艺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学艺的徒弟如果仅在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很难以后在市场变化加快中立足。事实上,上海从事手工艺的艺人相对文化水平并不很低。以玉雕为例,根据1955年上海蓬莱玉石雕刻社生产合作社成立时的统计,134人中:小学文化程度89人,占66%;初中程度1人,占1%不到,文盲44人,占33%。而解放初全国的文盲率是58.2%。雕刻社中的一位八级工朱永贵,20世纪60年代任工艺美校玉雕教师,而那个初中生吴岐华,也在70年代任工艺美校玉雕教师。由于环境影响,即使是师徒传承的手工艺人在市场摸爬滚打中,也不拘泥传统,而是顺变求新,善于从各种艺术包括西方艺术中吸纳和借鉴。上海的工艺匠人除小部分来自本地外,大多是不同时期陆续由外埠迁入,客观上形成风格多源,同一品种往往有不同面貌。上海工艺学徒中有“多师”现象,跨门,跨艺,跨界学习者颇多。孙天仪最初师从袁德荣,满师后又在万源斋和傅长华等作坊帮工兼学习,后独立成立作坊。刘纪松拜顾咸池为师后又在陈庆山、倪正贵等玉器坊帮工。大城市开放环境和市场的多样化就业前景,要求学艺者具有适应力。传统师徒关系在上海逐渐宽松,给予艺人更多选择和机会,这也为工艺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创办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同样是在国内工艺美术行业快速发展,出口创汇需求日增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小规模师徒传授不仅在数量上,更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上,难以适应社会对现代工艺美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生产发展。今天已很难确定初办者具体建构学校的细节,但有一点是清晰的,即当时有着非常明确的促进艺术与生产结合的宗旨,有着将学习技能与提高创新能力并重的课程构架。学校的工艺美术传承教育与传统的师承制和职业培训等模式比较,更注重人才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分成三类:文化素养、美术基础和专业技能,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分为文化素养、美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四类,加强了设计的因素。教学结构中每周38节课里专业学习有12节,突出围绕专业开展学习的教学设计。第一学期就进入专业学习,专业学习中重视工艺流程的学习,形成专业技能练习多层级螺旋型循环。教学的系统性大为加强,设立了一些新的专业和课程,有些为当时其他大专院校还没有,例如特种材料的雕刻、绒绣、玩具设计等,如20世纪90年代的旅游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在办学之初就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善于总结办学经验,在教学文件建设上成绩突出。以该校牵头制定的《轻工业中等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书,被业内称为“蓝皮书”,为当时改革开放中全国的工艺美术类学校的发展和建立新的工艺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轻工部专门为此发文,要求推广执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集聚效应,也为上海工艺美术传承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证。20世纪中期,各企业为工艺美校和企业办学提供了行业内最好的技术力量担任专业指导。60~70年代后,一批大学和工艺美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加入教学,给学校注入了具有形式与工艺综合能力和更广设计视野的师资,为上海工艺美术传承教育在不同年代的创新教学和转型提升提供了保障。

三、手艺传承的变与不变

传承教育范文篇4

关键字:宜兴手工刻纸;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和保护

一、宜兴手工刻纸简介

宜兴手工刻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剪刻纸艺术中的一种,其起源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在明清时期,宜兴一带农村中曾流行着一种风俗:中秋节前几天,田里稻子正在日夜秀穗的时候,农民们就扎出各式各样的彩灯,迎着月光,吹打着乐器,在田野预祝庄家丰收。这种风俗,当地农民叫做“出青稻灯”。而宜兴手工刻纸就是当时这种风俗里“青稻灯”上的一种主要装饰品。后来随着刻纸艺术的提高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发展到用作镜框挂屏和装裱条幅,再慢慢发展成为如今的宜兴手工刻纸形式。所以通过地域文化的酝酿和时间的积累,宜兴手工刻纸已经拥有其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二、宜兴手工刻纸的发展现状

宜兴手工刻纸作为宜兴当地一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在当地社会环境中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宜兴手工刻纸艺术传承人缺乏,作为宜兴手工刻纸艺术的重要开拓者芮金富大师已经仙逝,如今只有他的女儿和孙子还在传承着他遗留下来的正宗宜兴手工刻纸技艺。第二,宜兴手工刻纸艺术传承模式过于陈旧,还讲究传男不传女的家庭式传承,这种传承模式对于手工刻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第三,宜兴手工刻纸艺术宣传渠道狭窄,由于宜兴手工刻纸在地方上没有官方的行业协会,所以让当地民众了解的方式和渠道非常少,在常见的媒体广告上也比较少见,当地人不了解宜兴手工刻纸这门技艺,外地人更不了解这门技艺。第四,宜兴手工刻纸艺术品牌形象缺失,现在全国各地剪刻纸艺术很多,有不少地方的剪刻纸艺术已经打出了很响亮的招牌,成为了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宣传标志,甚至成为了当地的城市名片,譬如扬州剪纸,佛山剪纸,沔阳雕花剪纸等等。而宜兴手工刻纸品牌在这方面的发展与这些剪刻纸品牌相比,可以说还处于孩提阶段,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宜兴手工刻纸引入本土学校传承教育模式的探索

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需要以教育为手段,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更需要地方教育单位付出传承的努力,地方学校应该担负起传承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系统。宜兴手工刻纸艺术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传统艺术,正需要地方学校的传承来弥补传承过程中的种种不足,丰富传承过程中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出对一批热爱宜兴手工刻纸的传承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校,作者认为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传承教育模式:

1、针对中小学校主要培养兴趣爱好

针对中小学校学生,该阶段学生处于心智培养阶段,对宜兴手工刻纸技艺还处于认知和普及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将宜兴手工刻纸引入学生课堂生活,将宜兴手工刻纸的历程和渊源、艺术题材和艺术特征,优秀作品等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介绍给学生。课余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班的方式,让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交流,定期举办手工刻纸艺术创作大赛。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参与到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来,激发出他们的对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豪感。例如宜兴手工刻纸艺术已经被宜兴鲸塘小学、烟林中学请进了课堂。这两所学校专门开设刻纸兴趣班,聘请该非遗项目传承人芮柏芝担任辅导教师,进行专业教授,学生们对芮大师的教导非常满意。

2、针对大、中专科院校主要培养职业匠人

针对大中专科院校的学生,该阶段学生主要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在校学习一门技术技能,成为未来就业的方向。当今社会传统文化艺术已经成为艺术行业从业的潮流。在校学习一门传统手艺,将来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就业方向,避免与其他毕业生产生就业竞争。所以宜兴手工刻纸艺术在当地学校引入可以成为他们将来的一门就业、创业的技术技能。在当地院校的教育中,不仅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宜兴手工刻纸艺术传承人,防止人才外流,而且也能为宜兴手工刻纸技艺的传播发扬光大。例如宜兴当地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当地有名的艺术类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培养艺术类人才,可以说当地政府如果能在该校开设宜兴手工刻纸艺术专业,可以为宜兴手工刻纸艺术培养出专业的传承人才。

3、针对本科及以上院校主要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

针对本科及以上院校学生,该阶段学生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的学生在学习和传承宜兴手工刻纸艺术的时候可以为宜兴手工刻纸技艺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鲜的血液。通过对宜兴手工刻纸艺术表现上、技法上、装裱上、形式上等等创新研究,让宜兴手工刻纸在发展的道路上打开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

四、宜兴手工刻纸与本土学校合作传承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文化的延续和人才的传承。只有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保存好这些优秀的基因和品质,才能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宜兴手工刻纸作为传统剪刻纸艺术之一,有着鲜明的个性艺术特点,阴阳雕刻的手法,点线面的组合,中国红的基调都代表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情感,以及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祝福。在当地学校中传承和保护宜兴手工刻纸有助于让这个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得到系统的、规模的,正统的保护,对于当地学生而言,在学习宜兴手工刻纸技艺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而且能提高自身的艺术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传统技艺引入当地学校,对学校的文化艺术教育有着深刻的历史传承意义,能引发学生热爱本土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让这些年轻人成为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有力传播者和传承人。

作者:许佳伟 单位: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传承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师承教育是其主要的传承方式。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现代医学传入,院校教育逐渐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院校教育使中医药人才队伍快速发展壮大[1],但也存在中医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缺乏人文底蕴等问题。因此,在以院校教育为主的今天,借鉴传统师承教育方式,探讨两种教育各自的优势,研究实施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必要。

1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精髓

中医师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基石。汉代前已有师承授受的记载,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学医于长桑君,而弟子又有子阳、子豹等人;太仓公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与公孙光,其弟子有宋邑、高明、王禹、冯信等。现代也有许多中医以师承方式成为名家,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其父关月波即其师;南京名医叶橘泉,17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曾先后拜过4位师傅等。王琦教授在《师承论》一文中,将古代中医师承分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等,认为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法,受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为基础,通过揣摩、领悟而积累医学知识[2]。名师耳提面命,是成才的捷径。探索名老中医成才之路,除了少数完全靠自学外,绝大多数得到过名师点化[3]。江西中医院对当代百名老中医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其中82%的名老中医有启蒙教师,只有3%的人是无师自通[4]。中医传统的“师带徒”就是让学徒在临床跟师过程中,学习师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和遣方用药的临床经验,其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为本[5]。国医名师李辅仁先生对自己成才之路总结道:“中医学是实践医学,晦涩抽象的中医学理论只有在病人身上、在临床实践中才会变得异常灵动与直观。”因此,中医药学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决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将实践放在第一位。传统的师承教育中,师徒如父子般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学生跟师临证、抄方侍诊,师傅通过亲身示范、耳提面命、相机点拨,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要点及临床诊治的基本规律等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了解、感悟师傅独特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和学术思想,甚至从中悟出新意。师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专长,也只有通过口传心授,才能被学生逐渐领会和掌握[6]。中医师承教育中,师傅不仅传授医术,也很重视医德培养。《黄帝内经》中就有“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之言。学生跟师抄方侍诊,在观摩师傅治病救人、处事待人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傅遴选弟子时,首先注重其品德,再观其悟性,将医德教育融入临床的方方面面,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2中医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院校教育的发展大大扩增了中医教育的规模,有利于中医教育的普及;院校教育的系统化教学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虽然强化了中医系统理论教育,但很难按照中医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教育、轻临床实践的现象,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院校教育常常重专业、轻基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作用,减少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学生普遍人文底蕴薄弱,知识结构较单一,学术视野较狭窄。目前我国各类中医院校已达数十所之多,但这种按部就班的教育、照本宣科的传授,虽培养出了大批中医毕业生,但并未出现名医辈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反而陷入中医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困境[7]。那么,这种缺陷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弥补呢?除了适当增加见习、实习学时外,采用师承模式辅助教育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择。

3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改革重在汲取传统师承教育的经验

现代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师承教育是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这有利于发挥中医传统教育特色,提高学生临证实践水平[8]。中医师承是中医教育的核心特色之一,不仅是中医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还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更是中医学术繁荣和发展的基础。挖掘和凝炼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精髓,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相融合,是创建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各自都有优点与不足,若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必将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当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朱良春语)。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要求学生熟记理论,背诵经典著作,强调在应诊中的融会贯通,基础理论学习和侍诊见习同时进行,从而奠定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师带多徒“”一徒跟多师”的传统师徒传承形式,以临床带教、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病例讨论及医案整理等多种方式,分别从医术、医理、医道、医意、医文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不仅要传授医术,也要重视学生医德、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及素质的培养。这与现代医学生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一脉相承,是中医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对师承教育进行定期考核与督察,也是现代新型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重点之一,考评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要注重临床知识、临床技能的考查。考核方式也应该区别于单纯的院校教育,要突出中医师承特色,如重点考核通过研究中医经典而获得的新启发;或是跟师学习期间,对教师临床技巧、用药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或是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跟师受教获得的知识、得到的启示等。

4结语

中医师承教育并不是一种完全独立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育层次,而应是贯穿于中医药工作者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模式。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相互融合,是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岳秀永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2,31(2):11-13.

[2]王琦.师承论[J].中医教育,2006,25(3):65-68.

[3]丛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02.

[4]黄利兴,刘英锋,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

[5]林雪,余承云.现代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355-2356.

[6]方九亿,郭飞.中医药师承教育价值浅论[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3-604.

传承教育范文篇6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综合。华蓥山地跨巴蜀,横贯川渝,华蓥山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在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渝北区茨竹镇在挖掘华蓥山文化基础上,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杨家八盒、华蓥高腔、佛教文化等四大文化。目前,只有华蓥高腔搬进了课堂,其他文化的价值则被忽略。寨坪完小借鉴以往德育活动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基于华蓥山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推进素质教育。

二、地域文化融于德育教育的实践

(一)依托华蓥山四大文化资源建德育基地

在当地教育部门指导下,寨坪完小通过多方联动建立四个德育基地。依华蓥山地区“红岩”革命精神,在位于同仁村场镇的同仁革命活动联络点同仁老庙、位于华蓥村华蓥山游击队秘密活动点太平洞,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依托具有两百多年历史、成功申报市级非遗名录的华蓥高腔,以及成功申报区级非遗名录的藠头、青椒鱼传统工艺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依托素有“东朝华蓥,西朝峨眉”赞誉的华蓥山宝鼎佛教文化,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依托杨家八盒、龙腾四海武校、竹松湖体育健身公园建立武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四大”德育基地的建设,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地域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在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平台,也成为了学生终身教育的课堂。

(二)依托四大德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

1.依托红色文化德育基地,该校利用蕴藏在身边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参观一次红色革命活动遗迹,坚持每年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同仁革命活动联络点参观教育,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定期邀请该镇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到校讲王璞等人领导华蓥山武装起义以及幸常嘉、幸世伦等人在同仁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故事,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走一段红色革命小道,设计了“同仁完小——同仁老庙”徒步参观路线,让学生体验革命的艰辛;吃一顿游击队套餐,让学生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唱一首华蓥山歌,让学生振奋精神。通过体验式德育课程,让红色文化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能够让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升华。

2.依托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藠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该校要求学生参与藠头加工制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去根除须、切块、入缸等操作,也鼓励学生将亲自制作的藠头带到学校给同学们品尝,让学生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髓。邀请青椒鱼传统工艺传承人“周老七”为学生展示青椒鱼制作方法及流程,亲口品尝青椒鱼传统手工艺美食,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之情。邀请华蓥高腔传承人王远召教授学生传唱华蓥高腔,组织学生参加该镇举办的华蓥山歌大赛,让学生在学习、感受和展示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通过体验式德育课程,学生的地域文化传承意识得到增强,自身素养得到提升,让学生对乡土文化充满情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和生活。

3.依托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该校将佛教文化与封建迷信区分开来,将佛教文化引入德育教学,发挥佛教文化在引导人心向善、提高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教人向善,引导学生向善做人,从小树立崇德、向善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生平等,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尊师敬道、知孝心懂孝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恶存善,引导学生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善于助人为乐。

4.依托武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该校开设了武术课,邀请王恒田教授杨家八盒,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龙腾四海武校锻炼身体,通过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发扬武术运动中蕴含的尊师重道、坚韧笃实、讲礼守信等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地域文化融于德育教育的反思

传承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中医经典;临床思维

随着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纲要(2016—2030)》的颁布,我们又迎来了一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期[1]。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激发新的发展动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医药高等教育已经是中国特色,要达到国际一流,必须提升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层次[2]。然而,自2014年之后中医临床规培教育制度推行以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滑。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中医学术型研究生也得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导师、学校都意识到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

现代医学研究生教育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2个类型培养,自2014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中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临床规培教育制度,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医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却造成了中医院校的学术型研究生数量的递减和培养质量的下降。出于各种原因,优秀的中医学本科生更倾向于攻读专业型学位,这直接影响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创新与学科的学术发展[3]。此外,中医学术型研究生还承担着较重的科研任务,如果想达到毕业要求,他们至少需要在科研上投入1年以上乃至2年的时间,这就大大挤压了学术型研究生去临床实践的时间,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临床思维、临床技能都得不到锻炼。虽然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大多选择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自己的就业去向,但在中医药事业被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要继承好、发扬好中医学精髓,中医药人才降了需要具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相关的其他科学知识研究中医中医药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中医经典功底、中医临床能力的要求更高。

2提高研究生经典水平的措施

中医经典理论为形成、建立中医药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对确立辨证论治体系有着巨大贡献,它虽然成书年代较早,但在现在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经典在总结了古代名医治验精华的基础上,又经数千年来人民的实践和检验。经典学习是提高临床能力的基石,是解决临床问题的钥匙,只有掌握了经典,才能举一反三,才能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1办学术论坛

中医经典孕育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特色理论以及诊治疾病的原则、思路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中医经典是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法宝[5]。但是,从目前中医院校教学计划上,尤其是从经典课时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学生投入在经典学习上的时间远远不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的成长十分有益。参加学术讲座论坛、学习中医经典、研读各家学术思想,都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中医思维。中医思维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中医师承或者家传的背景,仅在大学里进行的中医传统文化熏陶与经典教学,并不能满足专业要求,更遑论中医思维的培养与形成。因此,如何通过学习经典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中医思维也是重中之重。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中医大家进行授课,或者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中医经典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重视、热爱经典。此外,在专业教师的指导、解读下,学生才能避免在学习经典的道路上走弯路、绕远路。

2.2诵医学经典想要学好中医,就必须在阅读、背诵

经典上狠下功夫。研究生阶段更应加强对经典的学习。中医历来重视背诵经典。《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阅读经典,可以让中医研究生对医学的感悟更加深刻,对经典条文的理解更加透彻。熟练记诵了经典条文,可以提高研究生们的临床技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背诵不仅是“书熟”的重要途径,也是临证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中医研究生若想夯实中医基础,必须熟谙中医经典著作,在诵读经典中强化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在理解、解读中医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寻经典的真谛。导师可以组织研究生定期定量背诵中医经典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营造出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热爱经典,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论坛讲课或比赛,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充分查阅相关知识,让专业教师参与讨论并讲解所属专业的相关知识,对研究生的经典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20年10月开展了首次全国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试点联考工作,以考促学,推动中医学类专业学生中医经典的学习与运用能力。虽然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联考目前仅在部分中医药高校开展,但此举的意义重要非凡。中医经典等级测试的开展,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经典学习水平有了更加准确的量化评定标准,是国家推动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提升中医经典的学习与运用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

2.3勤医案学习

医案即病案,是医生诊治疾病时对病情、辨证、立法及处方用药和疗效的记载。它最早起源于西汉著名医家淳于意所创“诊籍”[6]。医案作为重要的临床资料,不仅可以模拟、还原当时的诊治经过,我们更可以将医案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以方测证,推敲医者的临证辨证思路,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医案是中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医案学习是夯实研究生中医理论知识基本功、培养锻炼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讨论中医流派的经典医案,不仅可以让研究生融会贯通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更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研究生主动去思考、揣摩医案之外的东西,提高研究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思维辨证能力[7]。中医经典的学习离不开医案,与枯燥的经典条文相比,医案更显得活泼生动,贴近临床,其趣味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更深。学术型研究生虽无太多时间扎根临床实践,但通过学习医案亦可掌握疾病的辨病方法及理法方药,启发中医临床思维,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对经典的理解,让研究生做到能用经典、会用经典、熟用经典[6]。

2.4重师承教育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师承教育

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子相传、师徒相承”的师承教学模式在培养中医人才的中医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培养模式,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学人才,必须要采取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家传师承是传统师承教育的主要模式,该模式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师父出诊临证,口传心授、注重临床是师承教育的标志性特征。在院校教育的背景下,研究生在上学期间跟导师出门诊,某种意义上也是古代师承教育的延续。虽然学术型研究生承担着较重的科研任务,但他们更应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更努力地学习体会导师的中医思维、辨证方法及临床经验,做到细观察、勤提问、详记录、敏思悟,通过对多种疾病的临床观察体验,使自己的中医临床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培养。

3结语

传承教育范文篇8

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是梅州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是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梅州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嘉应学院地处世界客都的广东省梅州市,是当地唯一的一所省属高等院校,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为该校所属二级学院。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下称我院)以学校“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特色办学理念为指导,除了培养音乐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外,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发挥地处世界客都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掘和利用乡土音乐文化资源,作为最具代表地方音乐特色的客家山歌早在2004年就引进大学课堂,并开设了客家音乐文化、客家山歌唱腔与创作等课程。近几年,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我院声乐专业课程改革,把客家山歌纳入到声乐教学中。然而,随着本科声乐教学的深入,客家山歌的声乐教学却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客家山歌在融入正规的“学院派”声乐教学中却出现许多新98YiJiaoLunTan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民间艺人与专职声乐教师观念和教法冲突。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被称为“山野之歌”或“俚歌”。在大多数民间艺人的观念中,山歌就是“山野之歌”,教法上主要是靠口传心授,讲究自然,追求浓郁的“山歌味”;而专职声乐教师却认为客家山歌虽为“山野之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在现实生活中,客家山歌在很大程度上已脱离了农耕文化,如今的客家山歌演唱应紧跟时代步伐,向多元化发展,在教法上主张多样化,更多追求科学性。(二)唱法的“土洋”技巧矛盾日益明显,造成学生对声音概念的困惑。客家山歌演唱质朴纯真,多用大本嗓,讲究原生态唱法,比起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少了些技术成分,多了些自然的因素。而“学院派”的声乐教学,更多的注重唱法的科学性,如声音与气息的通畅、歌唱行腔的统一,音色的透亮等,比起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唱法,往往少了自然和纯真,多了些西洋唱法的技术成分。因此,对于一直接受“学院派”专业训练的大学生来说,在不同唱法上还不能融会贯通,缺乏驾驭能力,唱法的“土洋”技巧矛盾日益明显,造成学生对声音概念的困惑。(三)客家山歌传承教材开发不规范,造成传承教学流于表面。我院客家山歌纳入到声乐教学中来,一直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客家山歌声乐教材,在选曲上基本上由声乐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定,客家山歌传承教材开发不规范,造成传承教学流于表面。

二、客家山歌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

客家山歌是梅州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在现实生活中“山歌外交”促进了梅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梅州旅游文化的发展,因此,客家山歌表演人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需求。我院作为地方唯一的省属高等院校,要求培养的客家山歌表演人才既能体现音乐学院本科教育的专业性、学术性,又能上得了舞台(能演角色),因此,我院已逐步形成一种基础教学(学前教育)、精英教学(声乐表演人才)与特色教学(客家山歌表演人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作为特色教学的客家山歌在融入正规的“学院派”声乐教学中却出现的诸多问题,要实施这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客家山歌声乐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一)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客家山歌从题材上可分为客家童谣、原板山歌、新编山歌及山歌剧唱段等。客家童谣是客家山歌的一种特别题材,童谣有一定节奏,具有普遍童谣的易读、易记,通俗易懂的特点;原板山歌也叫正板山歌,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是客家山歌中流行最普遍的一种曲式;新编山歌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这一新时期所创作的山歌,新山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山歌剧唱段是运用客家山歌的音乐素材,由作曲家以歌剧的音乐写作手法为剧情而创作的山歌。结合我院基础教学(学前教育)、精英教学(声乐表演人才)与特色教学(客家山歌表演人才)相结合的声乐教学模式,从声乐教学实践入手,分阶段,分层次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如下:第一年:完成声乐基础教学,融入客家童谣作品和原腔山歌。第二年:重点学习声乐发声技术,强调客家山歌或新编客家山歌作品的衔接,能够流畅演唱客家山歌作品。第三年:选唱客家山歌剧唱段。第四年:尝试更多类型的声乐作品,熟练掌握客家山歌特色的声乐作品,进一步提高舞台实践能力。(二)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传统观念中,客家山歌曲调简单,结构短小,唱法单一,演唱基本靠喊。其实不然,客家山歌唱腔多样,唱法丰富,客家山歌在唱法上可分为假嗓(多用于高腔山歌)、本嗓(多用于平腔、低腔山歌)、和细嗓(多用于矮腔山歌或吟唱)。因此,在职声乐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研究客家山歌唱腔的不同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融合民族、美声的发声理论,摸索出既保留客家山歌韵味,又科学规范的声乐教学方法。(三)实行双导师制。我院客家山歌课作为特色课程自从开课以来,主要采用聘请民间艺人以讲座为主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优点就是教唱口传心授,原汁原味,民间艺人往往演唱能力较强,但缺乏歌唱教学理论作指导,教法比较单一。因此,要实施本论题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民间艺人以讲座为主的教学模式,以“留下来”代替“请进来”的形式,把有能力的在职的本土声乐教师“留下来”,实行双导师制,及时调和民间艺人、专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四)编写和完善客家山歌声乐教材。针对客家山歌传承教材开发不规范,造成传承教学流于表面的弊端,结合客家山歌的声乐教学模式,需要编写和完善客家山歌声乐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包括五个部分:1.客家童谣2.传统客家山歌3.山歌剧选曲4.山歌合唱曲。此教材从演唱特点,音乐赏析的角度对梅州客家山歌进行分析,具体细致介绍词曲作者、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演唱的难点等内容,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灵活把握客家特色的声乐作品风格。

三、客家山歌表演人才的教学与实践

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同样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得到完善与提高,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我院在客家山歌表演人才的声乐教学模式上,发挥地处“世界客都”梅州的优势,建立“讲台与舞台、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的教学与实践平台,多途径培养能够适应地方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和艺术舞台中优秀的客家山歌表演人才。(一)讲台与舞台“站稳讲台,兼顾舞台”是我院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梅州客家山歌自2006年被列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2004年,“客家山歌进校园”最早在我院开设选修课,随后相继在城区一些中小学试点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而城区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是我校实习教育基地,因此,这些试点学校给我们培养的客家山歌演唱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学院每年都会派客家山歌特长生去教唱客家山歌;在舞台实践方面,梅州每年都会举办很多以客家山歌相关的演出活动,其中不乏大型的文艺演出等,如《梦里客家》大型文艺晚会,2013年的“梅州月.中华情”央视秋晚,还有山歌剧演出等,这些活动都有我们学生的参与。通过教学实践与舞台实践,使培养的学生既能站稳讲台,又能兼顾舞台。(二)课内与课外在课内,采用双导师制教学。我院聘请民间艺人或山歌剧团演员主要负责教唱不同的山歌唱腔,而在职教唱客家山歌的声乐教师则主要负责声音技巧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民族、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融入到客家山歌演唱中来,同时还兼教唱新山歌与山歌剧选曲,这种课内双导师制的教学既保留了客家山歌韵味,又使声乐教学方法得到规范。在课外:学院长期聘请客家山歌传承人汤明哲给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同时还经常邀请山歌剧团的编导及演员给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辅导。另外,在汤明哲山歌大师的倡导下,2012年嘉应学院还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他经常带领协会成员到梅州市属各县及乡镇去采风,学习各地不同的唱腔。(三)校园与社会在校园:山歌协会的成立,为我院培养客家山歌表演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成为该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自客家山歌协会成立以来,举办了不少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其中客家山歌大赛年年都有。在社会:客家山歌声乐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梅州市山歌传承保护中心、雁南飞艺术团、客天下艺术团等民间业余艺术团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1]客家山歌声乐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在我院刚试行不久,已初见成效,培养出的客家山歌表演人才已在地方基础教育和艺术舞台中发挥作用,如2012级学生陈婷霞(指导教师叶惠薇、汤明哲)经过四年的声乐学习和山歌唱腔训练,既能演绎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又能熟练掌握纯正的山歌唱腔,在2015年荣获第三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专业组二等奖,今年毕业后已经成为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和保护中心的歌唱演员;还有2014届毕业生古景新、张育玲分别在客天下艺术团和梅江区文化馆担任演员和宣传干事,从事与客家山歌有关的工作。相信,这一探索将为各地方高校在培养特色人才的教学上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作者:张利珍 张诺 单位:广东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传承教育范文篇9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传承家庭教育体系概括为3个方面:即长者对后代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和家族(师徒)传承(见图1),他们共同实现对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启蒙教育。1.1长者对后代的传承。家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家庭对每个人行为习惯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氏族家庭中长辈的地位至高无上,家庭中的长者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影响着晚辈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家庭长者通过营造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氛围,年轻一代在这良好的氛围中参与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每一位民族成员从幼儿接受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者的启蒙教育。1.2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是以特有的血缘关系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家庭内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以丧葬祭祀、节庆活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等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和影响着后代,如瑶族长鼓舞的代代相传。1.3家族(师徒)传承。在南岭民族走廊,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以师徒传承的方式还占有一定的分量,特别是一些传统武术的精华内容、摔跤运动项目的技巧、一些杂技类,如上刀山、下火海的绝活等,必须经过拜师仪式后方能习武传承,这种师徒关系往往是父子关系或爷孙关系,一旦被少年一代顺从接受,一般都能完成继承与延续的使命。

2学校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孵化器,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阵地和摇篮。民族传统体育依附学校的教育传承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学校教育传承的任务是实现对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认知教育(如图2)[3]。2.1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人格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极大的导向作用,它具体是通过校园的文化设施、日常文化活动、文化环境等集中表现出来。其中教育、健身、娱乐和激励等是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有功能,它无不闪烁着教化的强大,文化的光芒,在校园建设方面,设置民族体育活动所需的设施、器材及空间,安置民族体育项目或人物的雕像,在校内建设民族体育文化馆、民族体育传承实训基地等,是培养本地区各民族学生对自己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根本所在。2.2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实现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载体。学校应编制当地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教材,通过深入挖掘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特别是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对其历史渊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编入教材中,并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这种深厚民族文化底蕴植根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当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为南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提供文化土壤。2.3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通过俱乐部的形式组建特具当地民族特色的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瑶族(长鼓舞、摔跤)俱乐部、壮族(抢花炮)俱乐部等,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以会员的形式参与某个民族传统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创新课外体育活动。2.4民族体育艺术节的常态化。校园民族体育文化节是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融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比赛、游戏、绘画、摄影、征文等多种内容形式。其内容可以通过策划民族体育专题演讲比赛、民族体育文化知识竞赛、民族体育趣味运动会、学校民族特色课题展演、民族体育(舞蹈)表演晚会等来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2.5民族体育运动品牌的建设。品牌的效应即榜样引领作用,民族体育要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运动项目品牌。南岭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品牌的建设可分为二类,一是表演类,其蕴涵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如瑶民族长鼓舞健身操使学生在集体的练习中领悟到民族风情,精神得到升华;二是竞技类,超越对手是体育永葆发展的不变的主题,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能否成为运动品牌,必须做到项目的科学筛选,选择一些与地方接地气的项目,如抢花炮、射弩、打陀螺等,避免同质化发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品牌。2.6民族体育竞技体育比赛制度的改革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一种自发的、松散的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草根文化,为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如瑶族“盘王节”在祭祀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搀杂了许多原始的、落后的、迷信的成分。要发展就要改革创新,创新改革民族传统体育的消极因素、迷信落后的成分,通过比赛制度的改革促进南岭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沟通。

3社会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否真正潜入少数民族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使它变成一种习惯,必须通过社会这一大舞台践行传承教育。其社会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育的路径也具有多维性(如图3)。3.1节庆习俗平台的传承。南岭民族传统体育以节庆习俗为平台进行自身的宣传、推广,致使民族体育的传承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瑶族的“盘王节”是瑶胞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整个场地一片欢腾,瑶民男女身穿瑶服,吹响唢呐,腰挎长鼓,时而轻舞,时而跳跃跨步。表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打长鼓”、“盘瑶拳”、“跳黄泥鼓舞”、“跳盘王”等。其中“打长鼓”是他们祭祀祖先的重头戏。在瑶族达努节上人们还进行斗鸟、摔跤、斗牛、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4]。可见,民族节日庆典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依存,潜移默化地将民族传统体育移植给年轻一代。3.2宗教活动平台的传承。宗教与南岭走廊民族的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经济、科技等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渗透到民族共同体的各个方面。宗教活动无论是从表层还是深层对民族体育文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宗教活动中,民族体育一般只是以一种身体活动的形式出现,如在祭祀仪式以接龙舞为主祈求来年衣食无忧、风调雨顺。3.3社会组织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在社会组建各单项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对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组建的规模灵活,组建基层单位以社区、街道、县、市等,各单位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有代表性单项民族体育协会,如太极拳协会、瑶族民族舞协会、打陀螺协会等,各协会按有关规定制定各自协会章程,制定本协会的训练内容、时间,开展竞赛活动,经常组织以社区协会为单位参与区域性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3.4与旅游业联姻的传承。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游客更加热衷于“新、奇、乐”原汁原味、主题突出的民族传统体育风情的游玩当中,南岭民族走廊环境优美,传统体育民族风格显著,是我国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必将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因此,充分利用当地人文环境、节日习俗和民族体育项目有机融合发展新型的体育旅游产业,肯定能够让来自海内外休闲旅游的人流连忘返,大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壮族的“三月三”传统节日定为广西节日。激起民族人民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开辟一条新路子。3.5结合精准扶贫传承。南岭民族走廊地区土地贫瘠、土壤沙性中、崇山峻岭隔绝、当地居住着瑶、壮、苗、侗、畲等多个少数民族,是一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旅游扶贫富民工程,主动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和健身养生服务产业,大力发展南岭走廊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得到活态传承。3.6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传承。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是施展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平台,通过运动会的形式使南岭走廊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都能汇聚一堂、同台竞技,彰显出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繁花似锦的绚丽光彩,激发各少数民族人民继承、发展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主动性。3.7利用现代传媒的教育传承。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都购买了电视机、影碟机、音响,不少家庭还拥有电脑,通了宽带。电视、网络、手机等成了人们业余时间眷顾的主要东西,青年人还通过手机使用微信,因此,电视、网络、手机这一信息传播载体,因此,对各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利用现代手段进行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育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4结语

利用完备的教育传承体系,从传承家庭启蒙教育、学校认知教育和践行社会教育三方面全方位的实施传承教育,进而达到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南岭走廊各民族成员产生对家乡、对本民族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真正成为富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人,培养出具有优秀中华传统品格的一代新人,从而达到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世代相传的目标。

作者:岳君 梁楹 叶羽翌 单位:贺州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元林.费孝通与南岭民族走廊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4):109-116.

[2]汤立许,蔡仲林.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67-72.

传承教育范文篇10

众所周知,在满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满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将满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去,同时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规划中。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满族音乐的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满族音乐的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正轨。目前,各地政府也正在逐步尝试这样的做法。北镇原是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7%。北镇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就在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举措,首先他们将北镇二中更名,重新建立具有地域人口特色的满族中学,并与沈阳师范大学合作,在满族中学建立了“满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请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制定教学计划,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有计划地开展满族音乐舞蹈和满语文等科目教学。在“满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开班典礼和满族中学新校址奠基仪式上,学生们充分地展示了满族音乐文化的神圣魅力,引起了国家民委、辽宁省及锦州市民委的极大关注,国家民委相关领导亲自参加了各类仪式,并在国家民委期刊上以整版篇幅对此作了报道。北镇市充分利用庆典、纪念、祈福等活动平台,积极地承担着传承满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责任,加强了社会对满族音乐舞蹈文化的了解,使满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在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满族发源地———辽宁新宾县,满族人口占全县人口比例为79.8%。自治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自一宫三陵申遗以来,境内已普查登记299处(项)历史文化遗产,建立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大类、13个项目,其中新宾满族剪纸、满族故事、满族的秧歌被列入部级项目,新宾满族剪纸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满族的秧歌普及了满族音乐。

此外,他们还在永陵成立了具有92%的学生为满族子弟的满族小学,在挖掘、保护和传承满族音乐文化方面,县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县政协以及民族宗教局、文化局、教育局等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教学经费,他们还编写了满族歌曲等教材。通过教学,学生们可以演唱三四首满汉双语歌曲,1200多名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了满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一个依靠政府力量从而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在20世纪50年代,长阳县政府就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搜集与整理工作,提出了“长阳文化三件宝———山歌、南曲、撒叶儿嗬”的文化概念,从而提高了群众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此外,长阳县历届政府都把土家族文化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县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落实。长阳县在挖掘、保护和利用土家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做法提示我们,在满族音乐保护中,首先要明确保护满族音乐的重要性,为保护与传承满族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快法制建设,使满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自治县要积极制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相适应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促进满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长阳县在2000年以后主要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这就使得长阳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走进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长阳还组织了“土家文化周”等活动,设立了“优秀文化传人奖”“重大贡献奖”等奖项。另外,历届政府都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连续性。为了对县内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长阳县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县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长阳县这一做法提示我们,要保护与传承满族音乐文化,就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为满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才能推进满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再次,加强对满族音乐传承人的保护与支持。政府要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增强音乐传承人保护满族音乐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竭力为满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要想保护与传承满族音乐,必须尊重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因为文化传承人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更为理解,只有通过他们才可以使满族音乐得以真正传承。要充分发挥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体作用,对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鼓励。这可以通过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给予其经济补贴来实现。此外,还要鼓励他们带徒传艺等。如果满族音乐文化传人受到重视,他们就乐于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培养文化传人群体,使满族音乐文化得以代代传递。政府主导是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根本保证。没有政府的主导,满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对于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其成为满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强有力的后盾。

二、学校是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平台

要弘扬和推广满族音乐,需要发挥学校的文化传承的职能,把满族音乐纳入满族聚居地区学校的课程之中,使其教材内容融进满族音乐文化内容,从而有目地、有计划地弘扬与传承音乐文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学习,激发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将把学校打造成满族文化旅游区。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共同保护满族音乐文化遗产。辽宁省北镇市北镇满族高中、新宾满族小学和沈阳满族中学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弘扬和推广满族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北镇市是满族聚居地区,满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3%以上。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以满族冠名的全日制一般高中。它是满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其前身是北镇市第二高级中学。2007年9月29日,经北镇市人民政府批准,北镇市第二高级中学正式易名为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随着满族高中的建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本校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北镇满族简史》,学校将这一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体育课增加了珍珠球比赛等具有满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文艺演出增添了满族服饰舞蹈、萨满舞、民族剪纸和民族乐器演奏等内容,从而使满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沈阳师范大学也开设了《说唱音乐》课程,沈阳师范大学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在北镇建立了“满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满族音乐排演课程,以此传承与发展满族音乐。笔者认为,通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传承满族音乐是切实可行的。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成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展示社团”。积极吸收满族音乐爱好者为团员,利用学生节假日的集聚庆祝活动,向大家展示满族音乐的古朴、纯美。二是以基地志愿者参与项目调研的方式深入挖掘研究,使祖先的文化得以传承。学校可以组织志愿者小队,进驻满族聚居区与旅游区,与满族人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满族居民生活习俗,对满族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深入学习满族音乐。三是利用校园文化宣传阵地,有目的地融进民族文化元素。四是依托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和活态再现满族音乐,例如我们的学术合作机构:新宾县、沈阳故宫、福陵昭陵、东陵区李相镇陨石山满族民俗村、北镇满族高中、凤凰城满族人口聚居地。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在满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可以取得明显的成绩。

三、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媒体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纸媒读物、口口相传等等。媒体传播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媒体对于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高玉侠、王敏娜撰写的《满语满文濒临失传文化继承需有更多力量》(《辽宁日报》2010年9月27日),被社会关注,国际国内各大网站沈阳师范大学曹萌教授《辽宁应建立中国满学研究院,在满族发祥地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辽宁电视台《内部参考》第8期)一文等,都是通过媒体的方式来弘扬与推广满族文化。另外,也可以建立与满族文化传播相关的网站,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还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打出广告,介绍满族音乐,广泛吸引公众的目光。新闻媒体更可以通过专题、专栏等方式,宣传满族音乐文化保护知识,及时报导传承满族音乐文化遗产的典型人物和行为,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满族音乐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四、举办“满族音乐文化节”等活动

举办“满族音乐文化节”等活动是传承和保护满族音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例如,沈阳、抚顺、辽阳三市曾联合举办了“沈阳清文化节”。在活动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具有浓郁清文化特色的主题晚会《紫气东来》,并参与到“巴图鲁”摔跤大赛、“莽式空齐”舞蹈大赛、珍珠球大赛、嗄拉哈大赛等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从而可以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同时,文化节也安排了大型活动。如举办满族“格格”大赛。它以沈阳满族同胞为主,举办满族“格格”评选活动,评选10名才貌俱佳的满族“格格”参加清文化节开幕式表演。还开展了诗歌、书画、摄影大赛。它以“一宫两陵”“盛京八景”“四塔七寺”等清代历史遗存和满族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开展“百米诗卷颂沈阳、百名画家画沈阳、百名摄影家聚焦沈阳”诗歌、书画、摄影大赛。举办了“满韵清风”服饰设计大赛。它以旗袍、马褂等满族典型服饰为“蓝本”,创新设计别具一格的“满族服饰”,同时,还举办了满族工艺品、民族服饰展销,这些都让群众在观赏购买时领略到了满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此外,辽宁新宾民族自治县举办了“满族风情文化节”,它以“满族人回家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满族努尔哈赤后裔到此寻根访祖。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满族婚礼等原汁原味的满族民俗表演,大型歌舞“赫图阿拉的春天”展现了厚重的清朝文化和浓郁的满族风情。这种方式有助于群众对满族音乐文化保护认识的提高。各种文化保护机构也要举办论坛、展示、讲座等活动,加深公众对满族音乐的了解。尤其是满族聚居区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它首先可以保护和培养满族音乐传承人,向外推广满族音乐,打造满族音乐的品牌。

五、充分发挥风景文化旅游区等的作用

在旅游区、文化广场、纪念馆,人们通过展示与表演满族音乐文化,并结合其他文化项目,可以塑造出有影响力的地方民族文化品牌形象。例如,以“一宫三陵”和其它清代历史遗存为主,围绕“游、玩、吃、看、穿、学、带”开展的“满族同胞寻根游”活动也提高了群众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在旅游区,开展了“紫气东来”观光游等活动。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清文化历史资源,开辟满韵采风、千里祭祖、古迹寻踪和故里寻根等清文化旅游专线,让游客充分感受清前盛世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紫气东来”厚重的文化神韵。在福陵,举行了“甲申祭祖”仪式。它以旅游区为载体进行满族音乐传承与推广活动。游客通过观看、参与祭祀,不仅可以寄托对祖先的哀思,而且可以感受满族祭祀仪式的神秘庄重。旅游区举办的有关满族音乐的文艺演出,加深了人们对满族音乐的认知度。另外,文化广场及纪念馆等也可以展示和表演满族音乐,播放满族典型歌曲,以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满族音乐的兴趣。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