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3:47:06

传承

传承范文篇1

民族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被贴上了旅游性标志。换句话说,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族群记忆是集体记忆这一宏大概念集合中的子概念。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忆得以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保持该记忆的延续性。而族群记忆,是作为一个民族层次的群体,以自己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关于自身过去的印象和历史记录,并且从中汲取力量,形成群体的凝聚力。

族群记忆需要一系列要素来加以体现,即族群记忆必须有作为载体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承载物,否则族群归属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些要素构成了民族旅游最核心的吸引力。族群记忆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族群记忆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等。

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族群记忆失真

浙江是我国主要的畲族聚居地区之一,其中景宁是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国四个生态保护区之一。多年来,浙江畲族旅游开发逐步形成了“畲乡的特色,生态的特点,后发的特征”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畲族地区的文化交流。但与此同时,民族旅游开发也给畲族族群记忆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大众旅游的影响下,族群记忆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民族旅游对畲族族群记忆当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畲族族群记忆失真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族群记忆的同化

族群记忆的同化指原来的族群记忆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异族异地的文化所取代。浙江畲族大多分布在丽水、苍南、武义、衢州等地,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与外部世界交往少,生活相对封闭,因此独特的族群记忆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然而,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异族异地文化的引入,在经济上相对落后和文化稳定性不强的少数族群记忆逐渐被淡化、同化甚至消亡。例如,近年来,浙江畲族居民对于始祖盘瓠的相关记忆已经与客家族等民族的盘瓠记忆相差不多,而且其中一部分记忆内容受汉族盘瓠神话传说影响极大。

(二)族群记忆的商品化

这是目前民族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就是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族群记忆,把独特的少数族群记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和组织并出售给旅游者。甚至有的地方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族群记忆被过度商品化,所有族群记忆现象都被纳入商品化范畴当中。诸如畲族歌舞仪式、礼俗、手工艺品等文化形式都被商品化。当前,浙江畲族婚俗旅游开发的一般做法是:让男性旅游者扮作新郎,然后按照浙江畲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独具特色的浙江畲族婚俗。但在实际的旅游经营中,一些商业化行为使该民族婚俗中本该体现的一些美好内容荡然无存。

(三)族群记忆的庸俗化

对族群记忆的开发缺乏科学把握,导致族群记忆庸俗化。畲族有“盘歌”(对歌)的习俗,每每长夜盘歌,通宵达旦。其曲调与汉族颇有不同,极富畲族特点。一些地区为满足汉族为主体的旅游者消费需求,把歌词曲调进行包装,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因为市场的“交易性质”,使得族群记忆因为庸俗化而失去它本身的魅力。

(四)族群记忆价值观的蜕变

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浙江畲族民众热情好客、忠诚朴实、重义轻利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敦厚淳朴的民风,也是民族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之所在。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发,受外来风气影响,一些地区浙江畲族民众的价值观被同化,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商品意识和货币概念渐渐深入人心。大量事实表明,民族旅游开发很容易导致某些优良传统和价值观的蜕变。

(五)族群记忆传承的断层

族群记忆具有传承性,民族旅游的开发有可能使这种模仿与习得的过程被中断或被扭曲,从而使得族群记忆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长期以来,畲族传统文化主要是以民间自发传承的方式保留下来的。畲族每个成员都是族群记忆的接受者和传承者,因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畲族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歌谣。但是随着老一代人的相继去世和现代流行音乐等文化的冲击,畲族一些文化正面临消亡危机。例如,浙江畲族地区能讲畲语、能唱畲歌、会织畲服的人已经为数不多,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大多愿意出外学习或打工,不愿意学习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六)族群记忆“原生土壤”遭到破坏

浙江畲族独特的族群记忆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与浙江畲族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但是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难免会造成较大规模的建设或者搬迁。现在浙江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忽视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土壤”进行有效保护,加速了畲族传统文化的消亡。在浙江景宁、苍南的一些小村庄,许多村民将极具特色的传统木板房拆除,盖起了小洋楼,真正意义的传统民居所剩无几。许多畲民分散进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现代城市区,传统社区不复存在,传统文化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民族旅游发展中族群记忆的保护与传承机制

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必须彰显民族特色,对族群记忆进行有效的保护,构建民族旅游开发与保护机制。民族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应根据民族地区族群记忆的特点、分布状况、区位特征等情况的不同,构建不同的保护与传承机制。

(一)保护族群记忆生长的“原生土壤”

浙江畲族族群记忆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动态传承,注重引导族群记忆的良性变迁—原生态化。在政府的支持下,恢复、发展畲族的礼仪活动、祭祀活动,促使原生态族群记忆的挖掘、传承和发展。进入旅游内容中的一些歌舞、戏剧和美术工艺品,应注意保持它的“原生性”和“古朴性”,不要随意改动,只有在深入研究该民族的文化、历史后,进一步地突出它的“原生性”和“古朴性”。把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歌舞、戏剧及美术工艺品引入教学过程,编写乡土教材,使民族文化、民族歌舞、民族美术等得以传承。

(二)建立族群记忆旅游资源产权制度

对于畲族文化的保护,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现实看,仍然有许多不完善和不健全的地方,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不利于建构畲族族群记忆与族群认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保护畲族族群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通过建立族群记忆旅游资源产权制度,让畲民、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都认识并分享其价值,畲民从分享的经济效益中获得保护和传承族群记忆的动力,并获得族群认同;旅游者能够分享到畲族族群记忆的原生态魅力;而旅游经营管理者则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次,通过产权界定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有效地防止投资商或开发商搭“资源便车”的现象,迫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更好地使用和保护畲族族群记忆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第三,明确的产权关系,不仅要明确当事人的利益,而且要明确当事人的责任,使其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其知道侵权或越权的后果或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此一来,产权主体或当事人就会自我约束。

(三)设立族群记忆村

可以广泛采用的形式是民族聚集地就地展示—“实地活人博物馆”,如贵州的雷山郎德苗寨、从江高增侗寨、镇宁石头寨等。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族群记忆的需要。有人以畲民社区为例,提出在浙江畲族聚居区某一地建立以浙江畲族居民为主体的“文化保护区”。即划出一块地方建立专门的旅游村寨,整个村寨完全按照畲民传统民居的风格建设,维持传统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游客在此可以到村民家中做客,品尝风味小吃,学习织布、酿酒,参与村中举行的各种仪式、庆典,深入畲民的生活。

族群记忆村在担负旅游功能的同时,还将成为展现畲民文化与保存传承畲民文化的场所。但是由于族群记忆村是以单个民族村落为开发保护对象,未考虑民族村落所处的社区环境,而成为社区中保护的“孤岛”。当整个社区族群记忆发生退化、消亡时,保护区内族群记忆的退化、消亡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族群记忆村对族群记忆的保护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保护机制的关键在于要处理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族群记忆保护的矛盾,同时避免因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文化同化和冲突。

(四)建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主要是为保护民俗文物,丰富收藏,并为参观者了解民俗文化内涵而建立的,具有教育和传播文化遗产的功能。对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重要族群记忆和民族民俗文物,通过运用声、像、物等手段,及时抢救、收集,陈放在民族民俗博物馆,既起到保护作用,又满足了旅游者参观的需要。民俗博物馆在对民俗文物保护、传播族群记忆、满足旅游者体验族群记忆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机制是静态的保护,没有充分和及时的体现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并且在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性方面存在不足。从文化结构角度来说,它适用于物质文化的保护,而对于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用不大。它是在族群记忆保护初期、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的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族族群记忆的变异时刻发生着。必须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民族社区居民重新意识到本地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族群记忆认同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复兴本族群记忆,从而实现民族旅游与族群记忆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彭恒礼.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06(2)

2.覃德清.瓯骆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3.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1)

4.史本林,赵文亮.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理念[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5)

5.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3)

传承范文篇2

关键词:保护推广将军崖岩画目标手段标准

作者简介:孙浩译,本名孙亮,市文管办党支部书记

通讯地址:新浦区海昌北路28号房产交易大厦1103室

邮政编码:222002

联系电话:5681213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实物代表,将军崖岩画始终面临着如何更好地长期传承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锁钥就是要使将军崖岩画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知和接受,并使之成为社会公众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挖掘、研究将军崖岩画的内涵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并传诸公众则成为本文探讨的命题。本人结合多年来从事将军崖岩画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就将军崖岩画传承问题作一讨论,敬请方家指正。

一、对将军崖岩画及岩画内涵所赋予的文化精神的长期传承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1、将军崖岩画本身之于现代社会公众具有重要价值

(1)将军崖岩画的历史价值

将军崖岩画的时代具有原始性。当然,无论有学者认为它的具体年代距今7000年、4000年,还是距今3000年的青铜时代,它的几个“一”赋予了它在中国岩画史,乃至世界岩画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一”,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原始岩画之一;第二个“一”,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惟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题材的原始岩画;第三个“一”,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古代东方民族用于祭祀的坛类遗迹;第四个“一”,它是中国东部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原始岩画。它出现在中国文字的诞生期,那时的中国历史尚无详细的文字记载,所以,它本身带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

(2)将军崖岩画的科学价值

由于岩画及其周围环境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加之它的内容、题材十分丰富,所以它对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天文学、哲学等众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3)将军崖岩画的艺术价值

岩画是指在岩石上或刻或绘的图案,属于美术作品。因此,将军崖岩画是原始先民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是他们利用原始工具、原始手段对自然和社会的具体描述。将军崖岩画不仅仅在艺术史上具有研究价值,它的价值还在于当我们这些现代人面对它时甚至仍然能够体悟到其中包含着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心灵震颤。

2、将军崖岩画内涵所赋予的文化精神之于现代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1)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将军崖岩画线条简练,形式古拙。艺术风格质朴自然,写实中带有抽象,抽象中体现写实。原始先民运用简单的手法却反映出丰富而深奥的内容,不仅使人感知到岩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美,还能使人感悟到他们倾注在岩画中的精神层面上的美。

(2)可以满足人们的寻根需求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直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未解之谜。寻根是人类的本能,而岩画是否接近本源?抑或在岩画中隐含着解答这一千古之谜的某些重要线索呢?

(3)可以对人们产生心灵激励

A、岩画内涵体现了古人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理念,仍然值得今人借鉴

人类自存在以来,无时无刻不在适应周围环境。将军崖岩画所反映的正是这种“适应”。据《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就是说明古人对周围环境及其规律观察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做任何工作之前,都要未雨绸缪,调查研究是基础。而岩画第二组的类星象图案,也应是原始先民为了适应自然而对自然进行认知的实物例证。他们将观察总结到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刻录在坚固的岩石之上,也许正是为了向后人昭示,要顺天时地利而动。再如岩画第一组中刻划了人面、植物、鸟面、星辰、神灵等图案。本人认为他们也可能是在表达:人类要“适应”自然,安全地生存,就必须结成社会组织,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困难。至于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则应该是取舍有度,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而现代社会中“和谐共生”的观点仍然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上上策。

B、岩画内涵体现了古人勤劳、忍耐、顽强、坚毅的生活作风,不仅值得今人弘扬,而且可以使今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将军崖岩画是刻在摩氏硬度6-7的花岗片麻岩上。从我们今天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岩画是古人用石器磨刻而成。这些石器的成份应该是玛瑙、燧石、石英等硬度在7的材料。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个实验,用同样材料制成的石头在花岗片麻岩上刻划同样深浅的痕迹,会有什么结果呢?答案只有一个:相当困难!所以,我们可想而知在22.1×15=331.5平方米的范围内刻出如此众多的岩画,那将要付出多少代价?原始先民用耐心和时间完成了这幅历史巨作,数千年而不灭。他们终于成功了!当您面对这反映如此执着精神的作品时,能不为之动容吗?当您得知您的祖先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化,您难道没有一点自豪的感觉吗?所以,本人想表达的意思是:将军崖岩画中的这种文化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继续发扬光大。

二、在保护中的推广是我们长期传承岩画及岩画内涵所赋予的文化精神的根本手段

1、传承的前提是保护

将军崖岩画是文物,是文化遗产。它集时间、空间、文化于一身,其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另外,虽然它承载于坚硬的岩石,但由于年代久远,以及现代工业化带来的大气环境的恶化,岩画生存环境的改变周期越来越短,岩画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差,以致于岩画的风化日益加剧。因此,要对岩画及岩画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长期传承,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岩画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整治。现在看来这项工作也将是长期的。其实,保护的本身也是一种传承,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即向人们昭示主流意识对这一事物的认同和尊重。多年来,我们市文物部门基于对岩画的保护而采取的措施有:

(1)对岩画的正确认知

对将军崖岩画的正确认知是围绕岩画而开展的任何工作的基础。

A、发现、调查与研究

1979年冬季,经当地群众举报,我市考古人员发现了将军崖岩画。进而岩画引起了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在内的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致于这一发现成为1980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包括本地在内的众多学者纷纷开展了对将军崖岩画的调查、论证和研究工作。在之后的10余年中,全国各地的学者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论文约40篇,使岩画的年代、题材、内容等基本信息得以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所了解。岩画得到了国内外更多人们的关注。

B、新近的考古调查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考古成果层出不穷,与将军崖岩画相近、相关的学术信息被一个个的揭示出来。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考古人员也不断有更多、更新的发现。为了进一步正确了解将军崖岩画,掌握将军崖岩画与周边古代文化遗址的关系,2004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市文管办组成的考古队对将军崖岩画附近的桃花涧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考古证明岩画所在地区自2-3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很可能就是其中那些早些时候在此活动的人们创作了将军崖岩画。

(2)对岩画的技术保护

A、山体的加固工程

将军崖岩画地处矿区,长期的开矿作业使岩画所在山体失稳。上世纪80年代末,岩画区出现了多条裂隙,将军崖岩画随时可能因山体崩落而毁于一旦。因此,在征得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和资助后,市文物部门于1993——1996年对岩画所在山体进行了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加固,使岩画再无分崩离析之虞。

B、表面防风化处理

由于近年来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加之将军崖岩画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岩画表面风化的问题亦愈加严重。2005年市文物部门再次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对岩画表面涂刷了防风化化学保护剂,以解决岩画表面风化剥落的问题。

(3)“四有”工作及保护规划

为了科学规范地保护将军崖岩画,国务院于1988年将将军崖岩画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树立了保护标志牌,划定了保护范围,设立了专门保护机构,建立了科学记录档案。下一步还将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

2、传承的关键是推广

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文化遗产,而合理地利用文化遗产反过来又会促进对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这个过程应该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本人认为,要使这个过程进入良性循环,其关键在于推广工作的质量。推广就是用各种方法和形式使社会公众认知、接受、进而主动参与传承文化遗产。本人认为将军崖岩画的推广工作应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形式:

(1)对岩画保护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及政策法规培训,以保证保护和推广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

岩画保护从业人员是推广计划的企划者和执行者,他们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计划实施的质量,所以在实施推广计划之前或实施过程中间,注重提高推广工作者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2)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推介,以谋求强势团体和个人对保护和推广工作的支持

重点人群是指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赞助商。他们是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召开专门的讨论会、座谈会、论证会和其他形式的宣介活动,让他们了解岩画推广的意义,理解岩画推广的做法,并在政策上、资金上、智力上给予有力的支撑。

(3)对社会公众的全面推广

A、针对社会普通民众而采取的推广活动

一是利用各种媒体的推广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各种传播信息的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利用平面的、立体的、虚拟的以及以各种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媒体来推广将军崖岩画及其文化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简便、最快捷的手段。中央电视台、中国文物报、互联网已经使将军崖岩画的推广受益良多。

二是开发风景游览区

利用将军崖岩画所在地区优美而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开发风景游览区,向社会公众提供便利、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并开发制作具有将军崖岩画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种做法叫做“寓教于乐”。

三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将将军崖岩画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社会公众进行导向性宣传教育,利用岩画中蕴涵的美以及积极的文化精神激励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有组织的节庆及专题宣传活动

利用“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物节”、“文物法宣传周”、“连云港之春”等节庆活动向社会公众集中推介,使公众在一段时间内加深对将军崖岩画的印象。

五是其他特别创意的推广活动

利用将军崖岩画进行适当的宣传炒作,扩大将军崖岩画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例如早些时候政府旅游部门与某企业策划的利用将军崖岩画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的实际情况而推出的“悬赏100万破译东方天书”活动不失为宣传炒作的一个有效方案。

B、针对青少年而采取的推广活动

一是让岩画进入课堂

将将军崖岩画的内容编入大中小学相关学科的教科书,并编入我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将有关将军崖岩画的各项研究列入各有关大中专学校科研课题。

二是开展以岩画为主题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组织开展诸如夏令营、知识竞赛、美术摄影比赛、征文以及小记者采访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零距离接触岩画。

三、社会公众主动而广泛的参与是衡量岩画未来传承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准

传承范文篇3

现阶段,苏绣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其依存的环境相对处于恶化状态;其次是传承过程中,传承对象逐渐呈现出乏力态势、相关技术人才呈现出断层现象;最后是保护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重物态”的错误倾向。(一)环境问题。苏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当下的文化环境。苏绣文化起源于苏州,而苏州自古以来便属于富庶的经济地段,环境孕育了文化,并促使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进而逐渐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苏绣文化。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社会文明极大进步的同时,对苏绣文化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原有慢节奏的生态生活环境被打破,商业气息和现代感充斥着整个社会发展环境,导致苏绣文化的发展环境总体呈现出恶化态势。尤其是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当下,很多苏绣工作从事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力,却获得很少的经济利益,进而导致原有产业的从事者纷纷离开,传播途径日益窄化,形成恶性循环。(二)传承乏力。传承乏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传承人不断锐减,相关技术人才呈现出断层现象。虽然2006年苏绣文化成功申报并正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截止到目前的数据表明,从事刺绣文化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且绣娘的平均年龄正在不断提升。现如今,投身到刺绣文化中的绣娘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这说明绣娘结构首先呈现出大龄的不合理状态。随着后续的发展,如果没有更加年轻的新鲜力量涌入,将会严重影响后续苏绣文化的传承发展。除绣娘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年轻的力量外,绣工的文化水平、绣工生产者的生产数量及质量问题也较为棘手。目前,绣工从业者的学历水平都普遍偏低,小学及初高中学历占据绣工学历的五成以上[1]。据近期的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大专及以上的绣工学历在实际绣工群体中仅仅只占不到7%。这是非常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也是当下绣工学历层次偏低,需要做出调整的一种表现。其次是受众的问题。苏绣文化的艺术性是无可争辩的,但也恰恰由于其艺术特性,导致苏绣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受众范围变得越来越窄。现代人对于艺术、审美都有了新的理解,传统审美显然与其审美观存在冲突,尤其是年轻群体,更加追求时尚感强烈的快餐文化,这就导致作为主流文化的苏绣文化不被欣赏。苏绣文化的传承逐渐呈现出口碑与受众呈反比的发展趋势。(三)重视物态。苏绣需要传承的并不仅仅是刺绣的精美艺术品,更重要的应是其背后的刺绣文化。然而,在当前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却逐渐物化了苏绣文化,呈现出过分重视物态的错误倾向。诚然,物态作为苏绣文化的载体,对于保护和传承苏绣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苏绣的根本应是其文化精髓,是其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所呈现出的、动态的发展趋势。一味重视物态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导致苏绣文化传承受众狭窄、发展艰难的重要原因。

二、苏绣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不难看出,苏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长期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此,改变当下的发展形势,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遵循历史的发展轨迹,将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机制,逐步建立相对应的发展体系,进而实现对苏绣文化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一)构建体系。体系构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帮助苏绣文化保护与传承走上常规化、法制化道路。我国实际上有且具备比较完善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但法律本身并没有对诸如苏绣文化等具有特性文化的内容做具体甄别,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基于已有法律条款,制定符合地方文化发展的保护对策和办法,为苏绣文化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2]。其次是加强对组织机构的保护。苏绣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组织机构的发展,换言之,组织机构实际上就是苏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对于文化的保护要落实到对组织机构的保护上,包括对产权的保护,文化的弘扬和宣传的工作内容等,即在弘扬和发展苏绣文化的过程中,积极鼓励来自于社会的力量,依靠社会组织、团体个人,壮大保护队伍。同时,以法律促文化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和后盾。实际上,苏绣文化本身就起源于民间,社会的力量本应是保护与传承苏绣文化的主要力量,借助团体或个人从业人员的号召,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苏绣文化的队伍中。(二)以人为本。人作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体,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影响重大。在保护和传承苏绣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长效发展机制。首先,加强对传承群体的保护。对于现如今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过绣工的从业人员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并借助当下的自媒体或新闻媒体平台,对“绣娘”这一职业进行宣传,让更多人理解并接受,欣赏苏绣文化。其次,提升绣工的准入门槛。虽然现阶段绣工人数正在缩减,但考虑到文化的艺术价值和传承性,并不能因此降低相关人才标准,而要逐步提升绣工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高学历的群体投入这一领域中。如设置各类职业资格考核,对苏绣文化实行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艺术性考核,从总体上提高苏绣文化传承群体的学历和专业素质。最后,大力培养优质人才。与其他文化不同,苏绣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的优秀文化。对于文化的继承,也需要时间和实践的不断累积来实现[3]。因此,保护与传承苏绣文化需要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地方高校可以设置苏绣学习的专业,培养传承与保护苏绣文化的专项人才,同时为苏绣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三)生态保护。与园林文化不同,这里所指的生态保护主要是有针对性的人文生态环境,只有创造良好的空间与环境,才能保障文化得到长久的、稳定的发展[4]。以镇湖为例,镇湖作为当下苏绣绣品的高产地,也是苏绣文化的重点保护区。因而,可以以镇湖为中心,建立“苏绣生态保护区”,保护并吸引“苏绣大师”“苏绣名人”等,提升苏绣产业知名度,并形成扩散式的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逐步向“苏绣文化区”“苏绣文化省”发展。

三、结语

苏绣文化的发展是长期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传承与保护工作应当是一项多元的、具有现代化发展特色的、紧跟历史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工作。本文仅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实际上,苏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远不止如此,望广大相关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为弘扬苏绣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丽君.镇湖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梁靓.苏绣的传承与发展[J].魅力中国,2014(18):110.

[3]郑洁文,郑秀,姚聪灵.中国刺绣的传承与发展:以苏绣为例[J].明日风尚,2018(1):156-157.

传承范文篇4

关键词:女性;民间艺术;传承

一、女性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

女性是社会生活和民间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她们将传统技艺与自身生活融合为一,将民族文化传给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生根发芽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大众的日常生活,小农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妇女的创作主体地位,因此,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往往是由女性完成的。加之民间艺术是百姓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创作的,并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其传承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至今天仍存在于民间,特别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年长民间艺人群体中,他们之中很少有人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识字较少,无法以文字形式或者系统的知识体系将自己所掌握的艺术技巧和经验传给下一代,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以民间鞋垫艺术为例,我国传统习俗中素来有﹃本命年﹄的说法,《辽史》记载:﹃国俗,每十二年一次,行始生之礼,名曰再生。﹄本命年一直被视为不吉利的一年,因此,逢本命之年的人们会穿红色袜子、红色衣服,或者专门绣制一双鞋垫,以求平安顺遂。我国老百姓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可以驱邪避灾。因此,母亲就会教自己的女儿纳制红色鞋垫。广大的劳动妇女一直保留着这种传统习俗,她们认为穿上红色的衣服,垫在脚下一双红色的鞋垫,就会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另外,人们还会在红色鞋垫上绣上﹃踩小人﹄﹃保平安﹄等字样,寓意规避小人,平安吉祥。长此已久,本命年绣红色鞋垫渐渐变成了一种传统习俗。女性也会在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在其居所周围形成一个文化圈。劳动妇女在婚嫁以后,生活稳定,会经常性地与左邻右舍的女性聚在一起做针线活或者其他民间艺术品,她们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如果某一天谁独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所制作的小玩意,能够迅速得到其他女性的认可,并向她学习。同时,女性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以新的形式继续传播,这样便会形成一种文化圈。

二、女性对于民间传说的传承

民间传说往往是民间百姓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对自身想象加以夸张、丰富而塑造的故事。其与人们的家庭、婚姻、民间风俗密不可分,在百姓之间广为传播。民间传说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口相传;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编制成册,方便后人随时查阅;可以编成戏剧,以表演的形式传播;也可以以剪纸或者刺绣的形式汇编成故事,代代流传。以剪纸艺术为例,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的剪纸艺人代表王计汝老人,就通过剪纸这一艺术形式讲述民间传说故事。这一传承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意义,而且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在传承民间传说方面,王计汝老人的民间传说剪纸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神话传说、史事传说和人物传说。第一类剪纸艺术作品是神话传说,表达人们希望驱邪纳福、风调雨顺、生活如意、儿孙满堂的美好愿望。这类剪纸以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为主,如水神、八仙、灶神等,特别是长期生活在黄河沿岸的人们,经常受到洪水的侵害,因此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免除洪水灾害。描述水神的剪纸也因此在这些地区尤其受欢迎。第二类剪纸艺术作品是对于史事传说的描绘。该类剪纸艺术作品主要描述历史真实故事,通过直观的方式教育和鼓励人们,如杨家将的故事等。第三类剪纸艺术作品是人物传说。这类剪纸以典型人物为主角,作品通过描述他们的生活对于此类人物的或同情、或钦佩等的感情,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民间艺人对于民间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热爱,更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民间百姓质朴的理想和殷切的愿望。显而易见,民间女性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创作,将生活中的美自然质朴地表现出来,生活气息浓厚,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贡献力量。

三、对于女性传承的保护

女性是民间艺术传承的主体之一,因此,必须重视对于女性传承的保护。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此种背景下,西方观念大肆入侵我国,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通讯、交通不发达,人们生活较为闭塞。近年来,网络大面积覆盖,交通四通八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百姓对社会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固守农村大院,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已经基本消失,广大的劳动妇女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就使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因此,对于女性传承的保护势在必行。对此,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对女性传承保护进行干预。通过社会力量来支持民间艺术的传承,包括采取法律、行政、财政等措施,加强对于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保障。加强政府干预,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女性传承人,为她们颁发证书、给予补贴,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对她们所掌握的技巧和经验进行抢救性记录、整理,为各族、各地的文化艺术传播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社会力量还包括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将市场这个巨大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促进民间艺术品进入商场,成为广大女性的谋生手段。对于女性传承的保护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进行。可以将民间艺术引进学校,提升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关注度与兴趣度,使学生自觉担负起民间艺术传承的重任。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民间技艺课程,培养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民间艺术兴趣。国家教育方式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非常重要,将传承活动纳入教育体系,使民族民间文化进入学校,同时开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启发学生自主研究、勤于动手,学习制作技艺,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文化,提高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青少年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一个民族落后的表现不仅在于科学技术方面,更深层的表现在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学校应从小培育学生的民间艺术传承意识。首先,中小学可以将当地的民间艺术设置为必修手工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当地艺术的熏陶,同时也有利于那些想要从事民间艺术学生的潜力挖掘,为他们将来进行深造奠定基础。其次,中小学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当地手工艺术坊观摩学习,接受经验丰富的艺人的指导。另外,大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才之地,教学设施相对先进。大学应充分利用其资源,大力发展民间艺术教育,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路径。四、结论民间艺术是其地民众在不断适应生产与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创作的文化产物,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各民族群体文化的精华。从本质上说,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延续。其中,女性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主要作用,她们在生活中创造了部分民间艺术,民间艺术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她们表达情感、描述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重视并保护女性传承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发展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晓萍.民俗非遗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传承范文篇5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产业的发展并不顺利。未来,城市规划将向多个方向发展。很多业内人士都有疑虑。公众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利用城市规划设计来改善现代城市的环境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总结了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现状,重点是传承以及城市规划设计向新标准的转变。

1新常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城市规划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非常重要,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但在行业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不能完全顺应西方的发展模式,应该能够顺应中国特色的发展历程。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城市的中国特色,国家必须引入策划理念,改进方法和规划方法,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下,实现“以人为本”和“低智能城市低碳”和“智能城市”。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展望未来,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并探索符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方法,自从我国发展以来,中国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迅速,发展迅速。城市机构和工人的相关水平尚未达成一致,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能够统一市场地位,赢得更强的竞争力。按照行业重组的原则。在新的正常情况下,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多学科竞争的一部分,参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公司和员工应该能够了解当前的市场情况。本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在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可以说新的自然状况为城市规划行业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鉴于新自然发展条件下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化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传统城市规划的遗产。2.1城市遗产的传统利益。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规划将更加融入城市的区域文化,传统文化环境中的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必要了解传统文化更好,并了解有助于城市发展的本质,文化的保护,并纳入城市规划和可用资源的理性过程中的分布。它有助于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并使城市规划能够反映规划的更传统的好处。例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会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景观遗址,位于茂密的森林中,有效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文化气息,体现了都市陶瓷文化的特征,从而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脚步。2.2回归正常。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发展中,盲目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城市进行规划。虽然这个表面似乎是有效的,但它有许多隐藏的危机,为了避免“社会保障危机”,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基础设施。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迅速,并没有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导致我国环境受到很严重的污染。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避免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低碳绿色技术的概念与资源利用和环境恢复有关。从建筑风格的角度来看,应该适当改变现代城市建筑风格中的概念,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景观和建筑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遗产历史。纵观其悠久的历史,各民族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除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不能基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复制和盲目学习外国的建筑设计理念,但必须在“建设管理”的帮助下完成,改变以前的模式“重建轻管”,另外,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能够摆脱过去的建设模式,所以,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想一致。2.3回归理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的制造过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鼓励城市规划回归理性,尊重基本价值观和原则,求实,以人为本。对城市建设部门不同人群需求的合理理解也不同。城市规划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弱势群体和普通公民。他们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城市规划和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不同的地区不同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和地形,以及人们的习惯和习惯。城市建设必须遵循“适应当地条件”的原则,必须能够解决现阶段不同城市的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城市规划应着眼于公共政策和制度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有效适应城市规划的能力,城市发展必须关注粮食安全和安全等关键问题。

3城市规划的变革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根据新标准和市场条件来对城市发展模式和规模进行构思。在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就必须离开计划经济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高了地球资源的准备都在不断的环境中,与各城市建设和业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以适应得相当好。如金融体制改革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改变城市建设的功能,使城市规划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必须引导管理和控制,注重社会和人文的整体规划。我们要积极承担责任,更多地完善民事秩序和机制,监督制度,统一治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必要依靠公共管理知识。在科学公共管理的规划过程中,将公众参与纳入城市规划管理,除了目前的城市发展状况外,还要明确各种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反映并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4结束语

简而言之,作为我国城市新发展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在发展中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关规划部门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特点,使收集和处理传统城市规划的好处变得合乎逻辑。同时,城市规划应强调现代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城市更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凯.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低碳世界,2018(04):196-197.

传承范文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我国优秀民族精神的根基。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流动的血液,是国家精神的支撑,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与传承,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源泉,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容推卸的责任。

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概念在学术上有这样的定论:中华民族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时间的检验与人民的筛选、淘汰,并且不断进行丰富与长期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是每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专属于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主要强调文化的本源与沿着这个本源所发展与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地理文化等各方面。

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一)激励个人前行。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推动人们创造与发展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对人的精神意识与社会活动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民族作品,通过民族作品展示其独有的精神内涵。一个优秀的民族作品,有着特有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对人的精神意识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力量倍增,从而激励人们行为的进步。优秀的民族文化总是能以其深厚的文化蕴含与精神力量为人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成为人们的精神火炬,引领人们前行。优秀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另外,优秀的民族文化除了能带给人们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之外,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对于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二)促进社会发展。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的推动。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力量,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但现今综合国力的体现已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也日趋凸显,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创建和谐社会。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根基,社会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精神食粮。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保驾护航。

三、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新时期我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但是怎样有效的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其经过历史的检验,不被历史的洪流所泯没,骄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当代美一味炎黄子孙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加大政府的保护与传承力度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检验下挑选出来的文化结晶,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都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淡忘,使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消失。例如民族语言的消失,现在我国会讲布侬族语言的人已将越来越少,如果国家不及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那布侬族语言最终就会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消失。其实我国的许多的民族文化正在人们的淡忘里渐渐消失。因此,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国家及政府就应加大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设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将快要消失的或以消失的民族文化通过国家的力量会进行保护,鼓励与培养古老民族文化的继承者,让民族文化在民间悠久流传。

(二)做好青少年文化传承工作

祖国的未来与发展属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因此青少牛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非常重要。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提倡世界文化的兼容并进,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开始涌入中国。外国文化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当代青少年更多的去推崇外来文化而淡化了我国的民族文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节日的喜爱程度上,带带青少年对于外来的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的热衷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我国传统的节日例如七夕节、端午节等的喜爱程度渐渐降低,针对此种情况,国家应该加大就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在节假日进行有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以及在校园中,课堂中加大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增设民族文化学习课程,做好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工作。

(三)结合网络科技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科技信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各方各面的便利,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多样的途径。因此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应与网络科技、多媒体平台等有效结合。例如国家或相关文化部门利用视屏拍摄,多媒体放映等技术,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子产品进行永久记录,并利用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的放映让观众熟知民族文化,通过有趣的编辑与摄影,让人们喜爱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对于民族文化不应只是原封不动的传承,还应结合时代需求,有效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让民族文化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

四、结语

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结合国家、政府、民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不断创新与发展,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苏启民,苏栋栋,卫润丰.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1):232.

[2]黄建雄.谈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百色学院学报,2011,24(01):133-136.

[3].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03-06(005).

[4]王传旗.简谈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4/06/01.

传承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民族体育文化;文化传承;教育创新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十分价值,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应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方向和趋势。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使高校体育教育步入更加科学化和创新化的发展方向。这既需要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重要价值的认识,而且也要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系统、全面的体育教育方法,努力使高校体育教学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1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价值

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从其本身的特点上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横向继承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由于它本身具有较普遍的竞技、娱乐和健身功能,比如武术、气功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等等,都属于民族体育文化。在现阶段,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积极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运动”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党的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大背景下,通过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通过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能够将体育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步入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比如通过将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大力开展拓展教育,可以极大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使高校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能够使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取得更好的成效。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由于民族体育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教育当中,除了可以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之外,至关重要的就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由于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团结意识以及文化素养,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通过卓有成效的融合与创新,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某高校将武术作为重要的体育教育项目,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中华武术的文化体系,而且也使学生通过学习形相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体育精神,而且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方法

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特别是要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要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更好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除了要给予高度重视之外,还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一是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方面狠下功夫,使其更具有文化传承性。这就需要高校除了要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系统的整合之外,要对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能够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这就需要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有针对性的开设民族体育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从运动性、娱乐性、趣味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武术、太极、气功等民族体育项目,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对项目本身进行教育之外,还要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传播,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二是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从其本身的特点上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横向继承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着发于更好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努力使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取得更好的成效。比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提高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性,除了要开展专门化的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还应当将视频教学、网络教学、互动教学等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领略民族体育文化的风采,培养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浓厚兴趣;再比如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开发,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并使其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等等,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三是壮大高校体育教育师资。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必须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内容。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更多民族体育文化,在具体的体育教育过程中,能够将民族体育文化有效的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进而使其更具有实效性。高校广大体育教师也要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战略高度,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切实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并且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使民族体育文化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由于民族体育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应当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着眼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融合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在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壮大高校体育教育师资等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民族体育文化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关树标.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及高校体育教育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2017(7):239.

[2]买佳.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6.

传承范文篇8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因为没有专门的侗文,侗族人用有韵律的歌唱,传承了他们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作为侗歌最精华的组成部分,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载,直接而生动的表现侗族文化,将侗族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习俗文化等方方面面传承给后人。在侗族地区学习唱歌就像是汉人学习文化一样,不会唱歌的人就如同没有接受文化的人,会被人瞧不起。“后生会找不到媳妇,姑娘嫁不出去”,“只有会唱歌,会种田,才有出路”。可以说,人们对于侗歌的热情源于一种身份的认同。侗族人民世代喜欢唱歌,在那些没有电视、电脑的年代里,人们的唯一娱乐就是唱侗歌。

二、侗族大歌的形式

(一)侗歌唱歌内容

侗族大歌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友谊和爱情,反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侗歌按内容可以分为:(1)对歌。这是最常用、最普遍的的歌,不管何种场合都可以用的歌。(2)情歌。流行于年轻人之间,有时候老年人之间也会唱,但是很少用于跨代唱歌。现在也有跨代唱歌,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唱歌的经验少,跟别人对歌的时候对不上,父母就在背后出主意,但有种作弊的嫌疑。(3)河歌。归类于情歌类,但是唱调不同,以抒情为主,不需要琵琶,不一定在古楼上唱歌。(4)认祖歌。讲述本民族历史。(5)叙事歌。记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这些歌多是自己现场编造的,唱出来的歌就好比是用文字写出来的美文。

(二)侗歌演唱地点

(1)鼓楼。真正的侗族大歌,必须要在鼓楼中进行,要有对垒才叫大歌。所谓对垒就使鼓楼是侗寨的象征,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文化的缩影。侗族素有建寨先建鼓楼之说,鼓楼是一个公共场所,除聚众议事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连续唱唱三天三夜。(2)民宅。大多情况下唱歌是家中的一种聊天方式。侗族的民宅是木制吊脚楼,过去几个女孩子相约在吊脚楼上纺纱、织布的场景时常出现,她们边聊天边劳作,兴起时唱着侗歌。歌声从古老的吊脚楼中传出,有时候男孩子们听着歌声也喜欢过来凑热闹。对他们来说侗歌已经不只是歌,而是一种表达话语、抒发情绪的方式。

(三)唱歌的形式

(1)休闲方式的侗歌。在没有任何娱乐工具的年代里,要打发农忙过之外的时间,唱歌是最好的选择。侗族人一直有“饭养身,歌养心”就是道理,足以看出侗族人对与侗歌的重视和喜爱。这种休闲方式对侗族人来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2)竞赛方式的侗歌。这里主要指不同寨子之间的竞赛。客人进入寨子要么亮开嗓子唱歌,要么敲响鼓楼里的鼓,全寨人就知道有客人来对歌了。两个寨子里的代表人分居两边对歌,直到分出输赢。赢得胜利是一种荣誉,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据说胜出者在一个月内都回不了家,会被人们争相邀请到家中做客。这种竞争迫迫使人们学习和钻研侗歌。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式

(一)歌师的形成

在侗族,学习侗歌就是学文化。要成为歌师必须要见多识广、懂道理、懂言语。要成为歌师,首先要学会前辈歌师们的歌,然后自己要会编歌、会创作。能够成为歌师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记性好,能够记住前辈们的歌。总体来说,歌师主要以教歌、传歌、编歌、创歌为己任。

(二)传承方式

(1)歌师的传承。与汉族的传统不同,侗族的歌师不是由师傅指定的,而是要有一定的威望,要受到大家公认才行,这就是歌师代代相传的模式。从前,每年十月过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七八个年轻人都会相邀到歌师家学侗歌。跟歌师学歌是不用交学费的,歌师认为既然是被尊为歌师就有义务将自己的这些技艺传给后人。(2)侗歌传承模式———歌班。歌党就是有组织地向歌师学习唱歌的一群人。父母会将一些同岁数、同性别孩子撮合在一起,加入这样的歌班便于孩子建立人际关系。

传承范文篇9

关键词:海南调声;传承;保护

海南调声作为民间地方性的艺术形式,不仅是现实生活习俗的反映,更是地方性文化价值的体现。纵古至今仍在不断的引导当地民众潜意识的文化理念,欲研究海南调声的传承与保护,探寻它所承载当地人的生活状态、生活理念和文化定义,需以其存在方式、结合民众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态度,以及国家民族文化的宏观保护为着落点。

一、发展原则是传承的引路灯

(一)“以人为本”传承艺人精神。“口传心授”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利在授业者可保证作品的完整传达,弊在传输过程的不准确性。但传承不是沉浸在文字上的记录,其始终是以人为载体的表现艺术。海南调声传承人唐宝山指出:“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要把民间艺术带到学习领域当中。”最初的调声演员仅限于在18-26岁年龄段的青年男女,而过了这个年龄段的艺人就要退出调声舞台,另谋生路。这是艺术人才的严重流失,也是导致调声艺术没有资深艺术家的主要原因。非遗文化受到国家重视后,海南调声的传承出现以“青年馆”为载体的传承方式,是青年男女在进行调声的创编、排练和演唱的场所。通过青年馆这一载体,使得海南调声在创新,集体性等方式当中都得到了相对完善的传承发展。而长久的发展只有保证调声艺术从业者得到艺术生涯的保证,取缔年龄的限制,才能造就更多的老艺术家,继而对调声艺术的传承保驾护航。例如白马井组织成立的“夕阳红”中老年调声队伍成了有力传承模式的体现。(二)整体保护纵观传承脉络。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是对于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文化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有效的保护也特别依赖于创造、享有和传承人这一遗产的群体,事实证明,保护好传承人,就会使得调声的民间艺术形态不会遗失,而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之上才能谈创新,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中,不断的进取,精益求精,始终坚持“以传承人为本”的传承与保护原则,还要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在海南调声的传承当中,传承下来的整体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着失去调声原生态的风险,在文化发展多样化的形式当中,文化层面的掺杂,都会引起无数具体的、密切相关联的文化现象,因此倡导整体“整体保护”原则,不仅有利于传承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拥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参考物,也可以使得在传承的累积当中,保护措施做到更完善,以使得世代相传的传承人拥有更扎实的民间艺术成果。对海南调声进行整体保护,首先是保护其自身的完整性。海南调声是一种民间艺术是由多种民间艺术相互结合而成,只保护其中部分特性,是不能将其完整的传承下来,而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可以通过对海南调声这门民间艺术进行录像,资料记录等形式整体保护。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离不开教育的推进形式,潜移默化行程的教育中,海南调声的传承与保护的普及性会得到超前的发展,教育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传承与保护的有效途径。在教育与传承和保护相互影响下,教育在整体保护原则中扮演着不可缺少、与时俱进的角色。所以,教育是整体保护原则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坚持整体保护是一个重要的传承与保护的原则。

二、传承与保护模式是文化的存在方式

(一)文化的经济价值带动模式。对于海南调声如何做好传承中的保护,如何解决保护后地再传承工作,都成了传承与保护的特有问题。首先要带动经济模式去传承与保护,经济制度制约着调声文化的发展规模与形式,海南调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发展要素当中,应当把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跟好的结合,在经济发展的模式当中,重视海南调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当中的经济价值,并且合理的利用这一资源去进行开发,将其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当中,随着经济模式的带动,调声的传承与保护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当中,经济效益的带动下,调声文化的民间艺术价值都会得到更完善的表现,深度的去挖掘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去创新产品线,而传承与保护会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延伸到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这样不仅带动了经济模式的增长,也合理地利用了有效的资源去开发更多的空间,经济投入的模式,是传承与保护相互促进的衔接模式。(二)精神文明建设模式。海南调声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在经济模式当中发展,还要把保护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在精神文明发展时代,世界文化与地方性文化发展趋势的各不同,使得传承与保护的过程当中,传承下来的海南调声地方性文化与世界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也体现着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发展,但在共性文化的领域里面寻求个性的发展,将会成为地方性文化的难点。在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当中,传承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的求生存,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领域去相互结合。在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文化当中,不被共性所淹没,而存在与共性文化当中,是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的文化内涵。在海南调声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模式当中,经济模式有利于调声文化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而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的调声文化不流离失所,不被世俗所糟粕的重要模式。

三、传承与保护的方法是实现途径

(一)建立资料数据库。海南调声自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发展的形态之一,科学的规划建立资料数据库,将海南调声当中的录像、传唱录音、资料以及口述史资料保存起来,并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传播,是实现海南调声资源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方式对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进行真实系统记录,建立资料数据库并构建以电脑、电视为终端的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专业网,使其成为展示、传播的重要窗口,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调声的文化固定在多媒体芯片中,这是良好的保护重要方法。这种方式在记录讲述表演、节目等真正精华部分不仅仅是道具,而是表演或制作的全过程。利用多媒体方式记录,有利于将海南调声文化通过网络化与数据化技术处理,实现科学、便捷、高效的传播和更好的传承与保护。统筹建立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资料库,是实现记录、保存、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二)建立教育机制。海南调声的传承与保护在建立资料数据库的方法之外,更需建立传承与保护的教育机制。在建立教育机制这一方法当中,传承人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教育方式的推进是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当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教育的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会使得更多的受众去重视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的教育方式。在学校的教育当中,海南调声文化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色去进行教育实践,在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当中去建立属于海南调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专属基地,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去完善海南调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效果。通过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在教育民间艺术发展的领域当中,在涉及到的方面去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实践,都会加深传承的效果,在营造浓郁的传承氛围里去进行保护的熏染,都会成为海南调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方法。在教育基地的建立当中,展览海南调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成果。积极的以此为平台,运用先进、科学的保护方法,将民间艺人和传承人为我们保留下来的丰富的作品进行整理与保护,通过科学技术的专题展览与讲解,与大型表演艺术的展示和传播,这样不仅有利于海南调声作品的保护,而且也促进了与时俱进的传承,使得更公众化的去认知、与体现其价值所在。四、海南调声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对于海南调声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不仅是在于海南调声这门艺术遭遇的“现代文明”的排斥和消解,更多的是让调声这一门艺术得到认可和重视。从最初传统艺人的传递,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竞赛,一步步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对调声文化的传承,直至今年来举行大大小小的传承调声活动,让调声不仅走进农村,走进校园,更多的是走进属于民间艺术文化发展的“舞台”,而传承与保护调声文化,不仅是对民间艺术的致敬更多的是让文化多样性不再失去原有的“多样”色彩。传承与保护的意义,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是学习与进步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脚步,亲近的民间文化越来越少,而传承与保护海南调声文化也是在拯救亲民的地方性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在死去。”海南调声是具“歌海”之称的调声民间艺术,正在面临着时代的冲击,海南调声文化承载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地方性民族特色的差异,这种文化模式代表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而传承与保护海南调声文化的意义在于在区域性的差异过程中,民族特色、民族风情都代表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价值取向,是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体现。而在调声的文化当中,也同样具备着民族特点,表达着当地人的生活热情与对生活的幸福向往,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使有价值的文化得以传承、得以保护,就是其最大的意义。在传承与保护当中,不仅仅是海南调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多的是提醒:与其重要的特色民间艺术也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地方性的民间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存在形式”和“文化形式”中,在文化功能领域,文化存在价值体现变得尤为重要。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使得海南调声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主动、积极地进行具体文化功能的转换,这是创新发展基本的方向。而文化的发展方向中,传承的文化如何做到有效的保护仍成为时代的共同话题。海南调声的传承与保护这两大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海南调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传统”与“创新”这些观点的论述,都使得海南调声文化存在的立意更深刻,也体现了海南调声文化丰富的生活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海波.对儋州山歌调声及发展的一些思考[N].今日儋州,2009.

〔2〕袁冬梅.海南儋州调声[N].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

〔3〕杜明娥.海南儋州山歌调声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15.

〔4〕韩亦姣.海南儋州调声民风特色保护调查[N].中国统计,2014.〔5〕金花.浅谈儋州调声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

〔6〕羊中兴.儋州歌海[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70.

〔8〕羊中兴.儋州调声山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传承范文篇10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内因;外因

引言

花鼓戏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地方小剧种之一,是我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花鼓戏是指湖南境内六种花鼓戏的总称,即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和邵阳花鼓戏,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逐渐形成了六个有着不同区域风格的地方花鼓戏。”[1]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力支持。

一、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湖南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明代永乐年间,弋阳腔自江西传入湖南,万历年间,昆山腔自安徽传入湖南,促进了湖南地方戏曲的发展。”[2]湖南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高腔”,在湖南省各地广泛流行,成就了湖南独特的文化传统。湖南花鼓戏作为诞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艺术形态,浓缩了广大湖南人民200余年的情感,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湖湘文化的一种最为形象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中的成功之处

说起湖南的花鼓戏,经典唱段《刘海砍樵》、《渔鼓调》等等,大部分人都能信口拈来唱上几段,可见,湖南花鼓戏已经成为了湖湘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随着湖南六种花鼓戏小戏种的出现和发展,并在长期不断的摸索中,其内容不断的丰富化、腔式腔调多元化,使得湖南花鼓戏曾经风靡一时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剧,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剧,并把《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摄制成影片。”[3]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中成功的一面。

(二)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严峻现状

然而,在当前社会现实中,湖南花鼓戏正走向整体滑坡趋势,花鼓戏市场比较萧条,全省总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办剧团和民办剧团,并且从事花鼓戏表演工作的演出人员更加是少之又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一些“歌厅文化”充满着市场,造成了湖南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观众流失,票价为支持较高的成本不得不上涨,观众少了,演员收入低,演出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最后,导致花鼓戏剧团难以正常演出。当年数量众多的湖南花鼓戏剧团如今只剩寥寥几个,由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一些坚持排练演出的剧团正为生计而苦苦挣扎着。“作为湖南花鼓戏剧团‘龙头老大’、曾荣获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连续三次荣获文化部最高奖项‘文华大奖’的省花鼓戏剧院现今也陷入尴尬困境。”[4]如今,湖南省各大城市内的高楼湮灭了当年的“戏窝子”,戏台被拆,新一代年轻人更是只对流行音乐、偶像剧、电子游戏等趋之若鹜。老一辈的戏剧家相继过世了,迫于湖南花鼓戏的市场现状,一些好的演员转业了,“全省从事湖南花鼓戏表演的人员从上万人锐减到数百人,上千种传统剧目也仅仅只剩下几十部流传存世。”[5]剧院少,规模小,剧团也少,这边是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严峻现状。

二、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危机的表现,一方面是观众对于戏曲艺术情感的淡化,另一方面是戏曲编创队伍的萧条。”[6]湖南花鼓戏现如今面临如此大的生存危机,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八个方面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及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这里我把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两大类。

(一)内部自身因素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造成的问题

1.湖南花鼓戏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断层

近年来,湖南花鼓戏的专业人才正处于日渐稀少甚至出现断层的趋势。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湖南花鼓戏专业院校招收的生源地主要出自农村,而考生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影响生源的主要原因。由于从事戏曲表演比较艰难和清苦,家境富裕的孩子不愿进戏班,学戏的孩子多为农家子弟,而这些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多数较差。湖南花鼓戏大学阶段学费一年5000元,虽不比其他专业高,但是这样的数字也把众多家境并不富裕的孩子挡在了门外。

其次,“在我国现期状况下,戏曲专业成才较难,收入较低,这也是是影响考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7]戏曲专业,特别是戏曲表演专业很难成才,也很难做出成就。“湖南花鼓戏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唱念做打舞,手眼身发步’。”[8]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花鼓戏演员,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先天条件也十分重要。拔尖的往往只是少数人,大多只能进入剧团跑龙套、演配角,或改行另谋出路。同时,花鼓戏演员的工资较低。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学戏曲表演可能是项回报率很低的投资,所以花鼓戏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再次,湖南花鼓戏很多老一辈的有名艺术家已经逝世,而新一代的艺术家的成长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并不太好的湖南花鼓戏市场条件下,更是很多戏曲人才都不愿意再从事花鼓戏表演这条路,这就使得我国花鼓戏人才出现了流失和断层现象。

2.落后的管理模式

在湖南省内现有的湖南花鼓戏剧团中,很少有采用现代先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一般还处于建立之初的管理模式之中。这样落后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湖南花鼓戏的传承。

(1)繁琐的人事制度

“繁琐的人事制度具体表现在剧团本身基本没有自主权。”[9]通过对湖南省花鼓戏剧团的了解,其中不少人反应的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即使发现一个立刻可以使用的人才,剧团也不能做主自己马上把他调招进来,因为在这之前必须要通过政府人事局人事部门和编委中的人事编等等部门的审核,在等待一层一层审核的时候,一些艺术人才往往因为花鼓戏艺术团不能马上解决其编制问题而另寻去处。

(2)落后分配制度

“深受过去老一辈花鼓戏剧团分配制度影响,剧团仍然是实行档案工资制,”[10]同时其中存在很多腐败的现象,如靠关系评上职称,有些甚至是假冒职称。剧团有些演员到现在为止连初级证书都没有,可是那些人往往是一线演员,因为与领导的关系的原因职称的评定不能公平的进行,所以到最后剧团出现一线演员罢工罢演的现象,有些演员更是另谋出路去了。

(3)演出制度

因为近年来湖南花鼓戏演出市场不太景气,演出自然不会很多,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剧团中很多演员对于演出的不重视,那些请假、拒演、缺席的现象非常严重,制度形同虚设。

3.戏曲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

“戏曲的题材和内容是广泛的,但是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为依据的。时代不同,题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11]由于湖南花鼓戏的特殊性,使其对于农业农民历史情有独钟,一部戏曲史即是一部中国农业农民发展史。纵观各种戏曲剧目,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生产都有所反映。谚语说的好“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国戏”,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戏曲观众就是在欣赏戏曲剧目的同时完成对历史与现实的对照的。

湖南花鼓戏在戏曲的题材和内容创新方面有着不小的问题。首先,湖南花鼓戏在其戏曲本身内容思想上就有着不同程度的思想糟粕,如一些封建迷信的贞洁观、婚姻观、宿命论、爱情观等等,与现代社会的现金思想完全相悖,这种情况不得以改变的话,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二,“湖南花鼓戏在其内容和题材上的创新较少,最重要的是它没有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赋予湖南花鼓戏新时代的内涵。”[12]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发展飞速,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着,陈词滥调的湖南花鼓戏在现代市场中已经很难符合人们的口味了。

4.剧团方面不注重湖南花鼓戏的宣传

通过观察湖南省花鼓戏剧团在其日常的工作安排,发现戏团的主要工作都是因为一些政治任务或者单位邀请进行一些排练和演出,宣传这一项几乎处于空缺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湖南人民对湖南花鼓戏并不是非常了解有些甚至根本没听过湖南花鼓戏,“在这种社会现状下,花鼓戏剧团对花鼓戏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直接导致了青年人对湖南花鼓戏不了解而产生的排斥感,”[13]青年人这一大块潜在听众和消费者就白白被埋没了。这种不作为明显阻碍了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5.传承方式极其落后

湖南花鼓戏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种,而湖南花鼓戏的传承方式也是从老一辈那里流传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口传心授的模式。非常显然的,这种传承方式在老一辈艺术家不断逝世而新一辈艺术家难以培养的社会大局面下市非常不合理的,这样落后的传承方式将进一步导致湖南花鼓戏人才的流失和断层的继续扩大。

(二)外部因素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造成的问题

1.社会大发展,人民欣赏观念和娱乐活动的变化

社会飞速发展这是湖南花鼓戏所处的一个大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现在的娱乐活动基本都是在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直观可视化较高的媒体上进行,而湖南花鼓戏这种古老而又遥远的娱乐活动显然与现代人民的欣赏观念不相符合。

2.政府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忽视

“改革开放以后,在湖南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把其工作中心完完全全的放在在经济发展建设之上,而文化建设这一块基本都没有什么建树,”[14]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湖南花鼓戏不闻不问,既没有看到他的发展现状也没有规划他的发展前途,极少的资金援助,大有任其自生自灭之势。然而,政府才是湖南花鼓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保护的强力后盾,如果政府不加强对湖南花鼓戏的关心,湖南花鼓戏很有可能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3.自然环境方面

“相比其他因素,自然环境对花鼓戏的生存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自然环境恶劣那么肯定是不利于剧团的生存的,比如交通不便,直接影响剧团的演出情况。”[15]地理位置的偏僻也不利于剧团“走出去”,如:湖南益阳的资阳区和赫山区早已以资江为界分为管理,赫山区的所有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也已迁至资江之南,唯有赫山区花鼓剧团仍在江北偏僻之地,剧团的演出应该跟党的工作紧密相连,但离区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很远,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若能着手规划将剧团迁至资江以南,则对发展和工作较为有利。

三、针对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既然在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湖南花鼓戏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能够源远流长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人的保护

要对湖南花鼓戏进行传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人,包括戏曲的编剧、导演、表演、音乐研究人才等等。“戏曲要复兴,人才是关键。对那些湖南花鼓戏艺术人才我们需要做到保护、培养、尊重三方面一体化。”[16]让人高兴的是近年来,湖南花鼓戏传承人员特别是一些湖南花鼓戏研究和表演的名家大腕都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关心。“戏曲艺术总体来说属于口头传承艺术样式,其艺术的精髓全都保存在戏曲艺术家的身上。人在艺在,人去艺亡。”[17]对湖南花鼓戏艺术家而言,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具有特殊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要予以最大程度的特殊保护,对那些优秀的中青年戏剧艺术家也应该予以保护和培养。鉴于一代乐师和演员还有传授戏曲技艺的能力,要趁这大好时机,趁戏曲老艺人健在的时候,集中财力人力,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整理,进行重点保护。虽然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曾多次开展过湖南花鼓戏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但工作的重点主要停留在剧本的搜集与整理的层面上,而湖南花鼓戏真正关键的传统技艺以及拥有这些技艺的传统艺人,相反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及时的传承。

众所周知,一个真正的戏角儿成长起来非常之难。发展戏曲艺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都不可或缺。中年演员在目前的处境中,既有传承艺术的责任,又有面对市场、面对生存的难题。“如果要使卓有成就的老演员、出类拔萃的中年演员、初显锋芒的青年演员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戏曲传承团队,首要的任务是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18]总之,无论是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湖南花鼓戏戏曲大家,德艺双馨、才情勃发的中青年湖南花鼓戏戏曲人才,还是好学上进的年轻戏曲演员,都要予以保护,千万不能在缺人才的同时又浪费了人才。“传统戏曲要复兴,每个剧种都需具有代表性的尖子演员,就像当年的汉剧有陈伯华、粤剧有红线女、豫剧有常香玉。”[18]只有名角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其所在的剧种。今天的戏曲要立足于舞台,同样还得有领军的演员和名角。有人就有戏,保住人就保住了戏。“当下,要避免各自为战的状态,要整合优势,联合各方。戏曲院团要稳住人心,保证演艺人员有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障,无后顾之忧。保护戏曲人才,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护才之胆,育才之方,用才之道。”[16]

(二)构建湖南花鼓戏的抢救、保护体系

湖南省文化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士对濒临失传的湖南花鼓戏剧本,逐一建立档案,加紧制作规范的乐谱,对老艺人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进行录音、录像,有条件的应制作教程。同时,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对群众基础深厚、影响范围广、发展潜力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比较强的戏曲曲目,要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培植有代表性的精品剧目。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实行保护工程领导包挂责任制,跟踪督查,限期完成。

(三)做好湖南花鼓戏重点剧目的改造和创新工作

湖南花鼓戏要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大胆借鉴兄弟剧种乃至国外现代艺术的表演观念和表现手法。通过种种与时俱进的新的艺术手段,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积极的改造和发展,使之既具有区域民族特点,又能够反映时代的民族风貌而被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这里要注意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纵向继承时不能自我封闭,不能排斥对湖南花鼓戏有用的东西;在横向借鉴时,要注意选择有助于强化并展现自身特色的内容,让外来的艺术与传统共存共荣,最终求得湖南花鼓戏艺术的更大发展。

(四)搞好群众性花鼓戏文化的创建活动

没有观众就不会有戏曲,加之湖南花鼓戏又不是一种外来输入文化,而是一种自生文化,一种需要有无数观众自发地喜爱、痴迷的文化,然而观众的断代又正是当今湖南花鼓戏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振兴湖南花鼓戏,不仅要做好剧种、曲目的抢救、保护和改造、创新工作,还要培养观众的热情,扩大观众群体,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为此,就要把地方戏曲的普及提高融入到群众文化创建活动中去,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调演、节日庆贺、广场文艺乃至机关学校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尤其是设立湖南花鼓戏编创、演出权威大奖赛等多种渠道,在全湖南范围内营造出一种热烈向上、轻松活泼的传唱湖南花鼓戏的氛围,尽可能多地吸引群众参与。此外,地方政府部门要注意引导那些不需政府拨钱,自发组织、演员进出自由的民间湖南花鼓戏剧团,他们本就深受群众喜闻乐见,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点拨,往往更能发挥地方戏曲普及与提高的生力军作用。

(五)抓好文艺团体和演出市场的建设与管理

振兴湖南花鼓戏,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民间湖南花鼓戏团体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本着“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18]的发展思路,应把地方戏曲纳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轨道。在政策方面,积极改革剧团的用人制度,创新投入机制,引入市场机制,让市场主导代替行政主办,鼓励湖南花鼓戏剧团与企业合作;在演出方面,可以通过出售企业冠名权、为赞助企业有偿宣传、票证的有价使用、赞助广告等剧团、企业“二合一”的形式,开展各种专业性和群众性的地方戏曲演出活动,也可实行政府、企业、剧团“三合一”式互惠共荣的协作,收到宣传政策、宣传企业、传播戏曲文化、娱乐基层群众的多重效应,从而使剧团走上良性发展、不断壮大之道。

(六)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法,加强剧团内部管理和营销管理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剧团成员进行精简,对人员要求方面求精不求多,对剧团成员的出勤、出演进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机制,加强剧团成员的工作意识。

加强对于湖南花鼓戏的宣传,俗话说的好:只有了解他才能爱上他。如果观众对花鼓戏根本一点了解都没有,怎么会有人去花钱买票进剧场看戏呢?因此,加大对湖南花鼓戏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花鼓戏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是花鼓戏得以顺利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以上我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在传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粗陋的分析。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问题,在全国很多戏曲中都出现了,所以,从解决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方案我们可以引用出适合大部分传统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方案,例如:是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对戏曲曲目内容进行创新和发展;对戏剧团体的管理方式进行整改;良好的市场化操作;政府的支持与关心等等。这些解决方案应该都是适用于各个地方戏种的。湖南花鼓戏和全国其他地方戏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倡导全社会的人一起努力来保护他们,让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永久的唱响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55-56.

[2]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5.

[3]郑传寅.湖南花鼓戏论文集[A].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2.

[4]戴黎明.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25.

[5]刘诀决.湖南通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98.

[6]欧阳党文,刘赵黔.湖南花鼓戏名剧段选[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24.

[7]贾古.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9.

[8]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09.

[9]张燕瑾.中国戏曲史论集[A].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4.

[10]王月明.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探析[J].戏剧文学,2007(9):5-6.

[11]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52.

[12]施叔青.西方人看中国戏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90.

[13]张绩生.中国戏曲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110.

[14]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

[15]张紫晨.湖南花鼓戏戏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73.

[16]闺定庆.排优人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29.

[17]易健.美学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8.

[18]赵辉.湘楚文化背景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