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7:35

地域建筑论文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1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双开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双开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2

巴渝地处山地,地无三尺平,地形坡度较大,用地紧张,建设困难。建筑通常顺应地势依山而建,注重因地制宜和空间利用,巧妙地利用坡地和高差,争取较大建筑空间,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巴渝传统建筑有水平一条街式;一边傍水而筑,一边临崖吊脚或只靠山面呈半边街式;也有依山缠绕式,以梯道为主,背山面河,顺坡而上,如宽大廊桥、长廊街、骑楼街等。

1.1布局形式

巴渝传统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坏自然地貌,其哲学思想不讲究礼制的约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寻求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建筑群鳞次栉比,逐级而上,顺应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原始自然地貌和谐统一。单体建筑处理灵活多变,以长短不一的脚柱为支撑,减少建筑主体与地面的接触,提高建筑对坡地的适应性。此外,巴渝传统建筑还可附贴于崖壁,与崖壁紧密相联,利用崖壁的承载能力支撑部分建筑荷载,节约材料,增强建筑稳定性。

1.2外观形态

巴渝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上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体感强,赋予巴渝传统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一种轻盈、灵活的建筑形态。巴渝传统建筑屋面举折,屋顶反翘,呈现出飞升飘逸之势,减轻了因吊脚楼底层架空带来的头重脚轻之感;而出檐深远的檐下通过设置柱廊,形成了一条为过往行人遮风避雨的过道,同时也是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建筑色彩以当地原材料本色为主,青瓦白墙,屋架构件通常为栗色。在绿茵植被的环抱之下,鲜明的色彩对比凸显了独特的建筑形象。

1.3结构体系

巴渝传统建筑结构方式主要分为木框架穿斗式、土石墙搁檩式和捆绑连接式3种。木框架穿斗式是继承干栏式梁柱木架承重结构体系的产物,构架组合灵活多变,受力传递明确,各结构构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山地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土石墙搁檩式直接用柱承接檩椽,梁使用较少,檩椽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另一端搭在用楠木或杉木搭成的架子上,柱脚之间用竹木作横向或三角形固定。捆绑连接式是采用竹木材料捆绑作为房屋构架的一种临时性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沿河一带吊脚楼。捆绑连接方式自由灵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河岸陡坡悬台适应性较强,也可用于修建多层房屋。此外,吊脚楼底层架空的结构体系能有效缓解巴渝地区潮热气候条件下建筑的通风、防潮、隔热、遮阳问题,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建筑舒适度。

2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巴渝传统建筑所涵盖的尊重生态环境、高效利用空间和降低成本的建筑理念与我国倡导节约土地资源和建造绿色建筑的理念一脉相承,在今天仍可借鉴和运用。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巴渝传统建筑,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相通之处,将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能使建筑作品具有更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也十分有意义。

2.1体现环境特征的适应性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大众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发生改变,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自然环境几乎恒定不变。因此,建筑创作可通过对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设计来表达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相对于环境气候、建筑材料而言,地形高差是巴渝地区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布局与场地地形条件、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等有直接关联,因此,应对地形高差采取的设计手法和构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注重对场地的高差分析和剖面分析;其次,为提高大型综合体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可将大体量建筑化整为零,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如重庆融汇丽笙酒店,坐落于歌乐山脚下融汇国际温泉城内,场地北靠山,南临河,地形高差达数十米。为保持场地原有地貌特征,减少大挖大填,通过对地形高差和剖面分析,综合朝向、景观因素,最终确定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定位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建筑的主要造型部分集中在场地南侧临河的缓坡上,采用层层退台的处理方式沿等高线逐一展开。引用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思想,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顺应山体走势,与山体浑然一体,形成山体—建筑—水体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良好景观。

2.2构建独特的城市建筑空间

近10年来,巴渝地区的城市发展在不断进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城市快速发展引起的城市风貌趋同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完善和延续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过整合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山地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

2.2.1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即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在坡地条件下建造出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借鉴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思想,在坡地构筑水平基面,提高单位用地面积使用率。如重庆三峡广场就是利用建筑屋顶形成商业步行街,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克服地形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商业建筑面积的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三峡广场还利用自然水体,结合地形高差,借鉴三峡大坝外在形态,建成半下沉式喷泉广场,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2.2.2建筑内部空间的公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共建筑正大步朝着大型化、功能复合化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压力,而且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室外化,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体系更完整,同时也给商业建筑内部带来更大商业价值。如重庆杨家坪龙湖西城天街,将建筑内部各楼层步行通道与室外不同标高的广场相连,同时将内部步行外廊作为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室外化、公共化。这样,不仅缓解了城市快速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为商业建筑带来了更多消费人流和商业价值。

2.2.3建筑剖面设计的灵活化

巴渝传统建筑受地形条件约束,建筑规模通常较小。为尽可能地提高狭窄用地的使用价值,在节约土地和方便交通两大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布局通常比较紧凑,各功能体往往采用混合模式。商住楼是混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相叠合,形成上部居住、下部商业或者办公的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山地地形复杂地段,建筑用地时常处在两条高差悬殊的城市道路之间,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常常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差处分别设置出入口,通过楼梯或坡道将两块不同标高的地块联系起来,提高山地城市的可达性,同时方便市民出行。

3结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音乐的建筑,理应在多元并存的R.4G氛围中有充分的整体性的发展。但也要注意防止在多元建筑论掩盖下的守旧,甚至迷信思想的泛滥。

论文关键词:建筑多元文化整体主义创造

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世纪末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的勃兴,以及传统复归的新语境,建筑艺术也同其他艺术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新的发展、变化。整体主义地看,在我国现实主义建筑的主流下面,新思潮带引下的多元建筑理念正方兴未艾。流派纷呈,沙金混杂的多元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建筑日益显示着它的复杂与个性化特征。而国际化交流也造成某种形式的趋同,甚至模仿。在向西方先进建筑文化学习中,坚持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特色,在坚持地域性中放眼国际性,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应该是我们今天发展建筑文化的较为明智的选择。

一、“多元建筑论”的内涵及价值

建筑创造了隐喻性的想象空间,建筑艺术构成了“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n]。这种符号活动的结果,就是创造出体现社会和艺术精神的,物质文化统一性的作品。一切建筑都既有功能、技术的特质,如舒适、实用、坚固、经济等;也有审美的特质,如富有形式美感的外表、充满韵律的内部结构、以及形象内容等。这些特质表现了人对现实的审美意识,有强烈的审美作用。然而,历史地分析,对建筑整体性质的把握每个时代不尽相同。尽管也有中断、裂隙产生,但其中总的是呈现着渐进的发展过程。

回想并不久远的我国上个世纪5O~60年代的建筑,那时学习借鉴苏联建筑美学思想,主要强调建筑的现实主义原则。这个原则是在对艺术至上的形式主义建筑,向传统复归的古典主义建筑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着重的是“清楚明显的形象,合理的结构,体量构造的适当,各部分的调和、权衡性,以及建筑艺术其它的特性。”[2]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强调节约的经济主义建筑观点,与这种现实主义的建筑追求融合起来,并推向极致,于是曾出现了建筑史上廉价而丑陋的怪胎。不能说认真注意经济问题有什么不正确,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目前和将来,也都是建筑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经济现实主义的极端化,是弱化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建筑被视为工件的批量生产。对建筑品的功能要求、面积格局、定额和材料,都作了统一规定。“火柴盒”、“干打垒”是人们对其千篇一律的廉价建筑模式的一种形象的否定性评价。

这种经济现实主义思想,是对建筑艺术基本精神的背离,是对文化、艺术追求的一种轻蔑,是封闭、保守的政治意识形态在建筑上的重要反映。由此造成的建筑发展的僵滞则是必然的。作为批判和反驳,8O年代以后的我国建筑界,开始兴高采烈地注意建筑的文化背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话语,也得到风风火火的探讨和演练。这是建筑走向个性化,建筑艺术百花齐放的重要表现。

在有关建筑理论的各种声音中,我欣赏“多元建筑论”的理念。千百年来,和谐与完整的思想统治着建筑美学思想领域,现在,解构主义打破了这种理念,用多元发展的美学思想将完整统一取而代之。通过对中国建筑理论与现实的考察,有论者认为:“多元建筑论的基本含义应是:立足现代中国的多元生活,多元吸收,多元创造,多向量地全面满足生活对建筑提出的物质和精神要求。”l3]这种“多元建筑论”在哲学上,是带有整体主义观念的,那就是,此说中充溢着并存与融合二重性的整合的思想。当我们着重建筑的诸元融合时,“多元建筑论”亦可称“整体建筑论”。(本文的目的不是对理论概念进行重新命名,存疑之事留待以后)多元建筑论是以承认东、西方多元文化为前提的。多元融合是在保持各自特色基础上的融合,是在多元文化并存基础上的融合。多元间是一种互相学习、借鉴的关系。向先进文化看齐,以弥补不足,应该带来现代建筑的共生性发展。因为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加强,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在相互靠拢。反映在建筑上,先进的建筑技术,通行的功能构成,以及相应的现代美学思想得到了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同。因此,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建筑出现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或类同性是不足为奇的。西方的建筑文化为我们创造新型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科学性、逻辑性、社会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博采众长,融合提炼,来丰富我们的民族主体文化。

我们知道,多元建筑论的提出是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西方后现代艺术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是以依托大众文化,复归古典形式,追求物质文明迪斯尼化为特征的。民族形式如何与后现代主义情感进行对接?这似乎需要尽量克服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误读和轻率。

一座建筑物的最终目的是功能性的,这就告诉我们要注意建筑形式与结构、功能的合理性,从而把握好向先进文化借鉴学习与吸收创新的重要关系。

在具体的建筑品中,我们反对“火柴盒”化,也不赞成将建筑艺术庸俗化的错误做法。那些在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上弄大大小小的亭子,在一座玻璃幕墙占主要立面的高层建筑上加一个玻璃瓦的小亭子,这样的设计是不合适的。这仿佛给穿西服的人戴了顶瓜皮帽,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异常滑稽可笑的感觉。还比如,前段时间,在全国大量涌现的,一味模仿西方风格的玻璃幕墙建筑,也是食洋不化的表现。在与西方建筑的交流中,这种模仿往往以表面的、庸俗的模仿代替深层次的思考、比较和研究。并没有弄明白西方建筑的真正价值所在。不动脑筋的抄袭,只能显露出设计者建筑艺术创造力的苍白。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借鉴是必须的,模仿也不可避免。但不能忘记借鉴和模仿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此不能不考虑当下中国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审美心理。中国的建筑只能是承接历史,注意扩张,面向未来,走自己的建筑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高层建筑迅速改变着城市面貌,它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和天际线,几乎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标志。它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双重要求,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且随着社会“三个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讲究创意设计,重视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意境,为其注入丰富的文化内蕴,提高建筑的艺术魅力,以及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建筑艺术的品味,满足人们对精神功能的要求,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建筑艺术追求的基本的、主要的目标。

我们看到,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世纪广场”,堪称建筑中的精品。这件作品将中国传统的“实践理性精神”与西方现代建筑语汇统一起来,显示着民族传统、时代风尚和人文精神的深度结合。其造型注意了大的轮廓和体型,给人以结构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其平面和立面形状变化较大,具有多方位、多角度的观赏性。体现着建筑同周围环境的对立的消解,和谐的统一,甚至具有某种中西合璧的艺术神韵。这的确是建筑艺术理念的有意味的发展趋向。

二、坚持风土理念防止风水的偏执倾向

建筑向人展开叙述,建筑艺术的叙述指向其实包含着传统与现代的两极,那么,在多元建筑论崛起的今天,注意在建筑青睐国际化的同时,向民族传统的索取,即对于地域、风土问题的密切审视、研究,不偏颇,是富于进取的有意义的趋向。

风土文化,不光在我国这样泱泱古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世界上任何一个重视文化的国家都不会掉以轻心。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建筑品,都是很有地域、风土色彩的构成。风土的内涵是指地域文化环境,它是对自然人生活之地的地域性、时代性、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命名。“人们存在于风土之中,一座风土城市的质感及其景观尽管经历沧桑变迁,但其源于大地风土资源的基本表现——屋面、路面、墙面以及作为标志性的构成,一直保持着风土的个性及其生命力。”有风土个性,人们才会乐于接触。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过晋祠而不入,就是认为那么著名的祠观,肯定早已花花簇簇地“乾隆化”了,重修的建筑没有了原来的风貌。自上个世纪8O年代以来,国际建筑学会每隔三年,对那些立足于本地推出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性的“风土建筑”的建筑师给予奖励,就是对坚持地域风土理念的肯定性说明。

这是对建筑中过分强调建筑的“现代性”或“古典性”而忽视建筑风土个性的一种反拨。作为著名的地域特色城市,其建筑文化的标志,并不是那些珠光宝气的商业性建筑,而应该是具有风土个性、纪念性、民众居住生活普及性的地域性建筑。建筑价值的基点是这座建筑的文化品位及其隐喻性。其中包括建筑师的设计哲学,空间与形态构成的独到见解及手法,环境设计的巧妙,对当地材料质感的把握与适当的运用,与城市文脉相承,城市景观构成中的标志性等等。

建立建筑的风土性观念,及尊重、体现风土个性是十分必要的,或许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方智慧的折光。一些建筑师扎根于所在地域文化背景,已经推出了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意识基础及时代感的作品。他们将地域性和国际性统一起来,将西方的建筑隐喻同东方的万物有灵、交感交合的观念整合,构成了新时代的风土建筑。

如建筑大师张锦秋先生主持设计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工程,是建筑中富于想象力的优秀之作。它不只具有合理的功能,还非常注意尊重历史文脉。作为一座现代化大型公共建筑,张锦秋先生确定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同时又注意体现新时代的气息,将传统的审美意识与现代的审美观念;传统的造型规律与现代设计方法;传统建筑布局与现代功能,这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堪称具有浓厚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取得了古今交融的艺术效果。鲜明的风土美学特征中,有着明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这些建筑品构成的情境和氛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观赏者的心灵,使我们感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具有极大的魅力和有待开发的巨大潜在价值。

但对与之有联系的“风水”观念,我却认为应持慎重、保留的态度,不能不加辨析地全部继承,而用之于现代建筑之中。在东方人看来,自然是有生命的,强调“天人感应”,所以要把形态意象人格化。阳宅必须遵守阴阳平衡理论和五行学说。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指的是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但我们发现风水好的地方也多为环境佳的境地,自然对人的生存有利。然而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受此传统观念的影响,南方有些地区对风水的“避”、“冲”过分强调,不顾实际情况地在楼字朝向上大做文章,致使封建迷信成分过重。我觉得这是建筑文化中的“异化”现象,是十分不明智的、不可取的做法,理应受到批评。建筑隐含着人所面临的现实和对未来的理想,它不仅是凝固的音乐,同时也是凝固的文化。因而建筑不光是要追求适应环境形态的理性原则,而且它还要和人的需求、观念相统一,让人的目的在建筑品里得到具体的、自然的实现。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建筑师肩负的责任是沉重的。业内人士应该调整心态,走出误区,克服浮躁的创作心态和困惑的创作思想。并以敏锐的目光和诗性的心灵,遵循多元融合、价值共生,这一建筑的必然走向,坚持表现与技术的统一,这一现代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从而为创造富于东方魅力的经典建筑艺术,发展、完善中国的建筑事业而不懈努力。

三、建筑文化未来格局的体认

建筑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建筑的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那些具有深刻的艺术表现的作品,比如,文艺复兴时代的传奇性建筑圣彼得大教堂、上世纪二十年代简洁的包豪斯校舍、三十年代东西合璧的流水别墅,以及东方园林艺术的代表已遭损毁的圆明园等等。它们总是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生活,向人言说自身,表达着某种内在生命的意味。并以其独特的情感符号,发展着人际的交互能力。那么,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如果我们仍单一的用古典主义统一的视点来看事物,就很不切实际,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现代主义建筑坚持新的风格和新式建筑,拒绝任何不切实际的装饰和愉悦,“认为任何不必要的装饰都是和病态及罪恶相联系的。现代主义建筑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其乌托邦的性质所具有的破坏力也成了优秀建筑人士的心病。因而,针锋相对的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非高雅的大众化,目标是给人以愉悦和美,更不反对装饰和雕饰。我们看到的是,生活、人居、消费的理念已牢牢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和多国化资本主义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潮流。

思想的多元化,经济的多元化,同建筑的多元化是紧密统一的。建筑要体现以人为本,“通过现实的某种结构关系的再现或重新组合来表现情感和理性”ET],以多元共生作为发展的重要根基。坚持多元建筑原则,在操作的层面上,必须注意用东方的散点透视美学法则,去取代西方古典主义的焦点透视规则。也就是要在寻找传统的同时,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使西方建筑增加人文环境内容,东方建筑增多科学技术含量,造成互补。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意像,有表现力的形式,有民族地域特点的时代建筑用以表达新的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而且这些也一定应符合生态建筑原则。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时代特性

我本人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就是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建筑师,当然我在高等学校里面是带研究生,就是把设计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的。所以,这几年,特别这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的创作活动,从我搞了这么多工程里面,我深深体会到,要把建筑与文化这个问题谈清楚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从事具体设计人员,我只能够先把我这几十年来的一些创作体会跟大家谈谈,最后呢也想通过做的一些作品,做一点说明。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担心忡忡。而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处在这个时间里边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但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准备不够,也深深感觉理论上观念上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在当前新的世纪到来的时候,我认为整个建筑界就我们一方面是非常好的形势;另外一方面从创作方面也是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我就感觉到,当前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建筑创作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认为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来设计,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就是通过这几十年的建筑创作,深深体会到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我想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比如说我们广东,我们这个地方也属于跟岭南一个大区域,这个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

建筑如果从建筑的地域性,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下面几个照片我想谈一谈建筑的地域性的问题,我先把这个照片放一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我们客家民居,就是围屋,就是福建田螺坑的一个客家民居。我先把这几个放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是山区村落的肌理,一看就是一个山区的这种民居。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这个特定地域的环境,跟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完全结合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的防卫功能,以及就是中国传统的家族的观念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把它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的形式。这是跟一个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地区的文化是完全分不开,为什么这种形式出现?每一个建筑就是一个家族,这几百人住在一起,家族里面是非常团结的,非常统一的,有主次之分的,很严格的,家族跟家族之间是完全一种封闭性的,没有交往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有圆的有方的里面,每一家一栋,这个项目准备申报联合国项目的。我们是一个聚居形式,是特有的。这种村落也可以看得出来,就是山区村落,显然跟我们其他地区的地域环境不一样,形成不同的空间模式。

这是我们岭南地区的建筑,下面几张图,可以看得出来,是我们岭南地区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形成的一种就是我们台山一带的塔楼的民居,它这种形式。我刚才讲到岭南建筑的话,它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固有那种可以说这种村,院落的布局,就是民居的形式,同时,由于它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岭南建筑就是一种交融能够吸收交融的这样一种建筑概念,这可以看得出,很多装修,很多处理,都受西方的南洋建筑的一些影响,是一种兼容的,就是一种综合性文化。

所以看得出就是一个建筑的形式的来由,是跟地区的文化,地区的特点来的,它不是无缘无故来的。你看,这是东莞可园,东莞可园的话它是一个很好的所谓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它吸收了中国园林的固有的传统的手法,但是呢,它很多你比如说,这种院落的布局的话,错落有致,空间利用,但是它也同时跟大自然的结合,跟环境结合,由于气候炎热。另外就是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房子,这个房子的一些处理完全西洋的手法,它是中外交融的岭南园林你完全看得出来,很多装修的手法,做法,都是南洋建筑,它是融汇得很好的。

当然,这个是威尼斯水城,完全这样由于一种特定的地域的环境,形成另外一种城市的肌理,船就是他们的一个交通工具。

第二,关于建筑的文化性,大家知道,就是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筑。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我认为这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这个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的特征。简单来说,建什么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就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的内涵。就等于说我们设

计一个校园建筑,它总要表达校园那种高雅的,学术殿堂的,这样一种非常有机的这样一个建筑的形态;我设计一个商店,可能是一个购物环境很好,非常休闲的这样一种环境。每一大类型的建筑,它要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表达。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比如像我们广东,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源于百越文化,从秦汉以来,中原文化也开始南传,并先后融入荆楚和吴越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广东广西一带,广东沿海对外开通和海外的交往,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孕育、发展,使岭南地区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受到了外来文化的熏陶,各种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所以,兼容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这个地区建筑创作,就应该吸收岭南传统文化的内涵,融会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够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和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这是南越王墓博物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作品。它这个作品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把两千年来的汉代文化的一个特征,与岭南地区这种特有的地域环境结合,和当地的岭南一些材料一些做法结合,以一个现代建筑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它是充分体现一种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一种统一,有人把它理解为是一个新的地域主义的建筑。我们的材料就是完全是地方性的材料,这是用我们家乡的红砂岩,这个是我跟莫伯兹院士共同做的一个作品。

这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这个汉墓,这些东西都是原有石头,汉墓在底下,这个是完全的保护性的措施,把它盖起来,它的特点就是有很高文化的品味,表现了西汉文化的一种特有的特征和表现了作为一个纪念建筑一种共性的特点。我们把两千多年汉代的文化和纪念建筑的一些共性,和岭南地区的气候材料等等的关系把它融合起来,以一个现代建筑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是这样一个作品。

这是搞的一个市长大厦,这是48层,这是28层,这个建筑当然是一般的超高层的建筑,它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形成了一个市民广场,在很有限的地区里面。不像旁边是一个中讯广场,是广州一个大的标志性建筑,它这个建筑非常好,但这个建筑可惜太靠近马路了。我们设计的时候,把它让出来,形成一个城市广场,形成一定的广场文化,把它围起来,这个地方。所以这样的话,使得市民有个非常好的活动空间。超高层建筑本身,我们是用非常简洁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是一个风格非常统一的作品,这个看得出来是一个广场。

第三个小点,我想谈谈建筑的时代性。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所以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逐渐起到主导的作用。我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跟交往,交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的要求。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就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当然我们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要处理好时代精神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也必须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贴标签、贴传统符号,或者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的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

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真有特色的建筑。

这是我跟莫院士一起搞的岭南画派的纪念馆,这是借鉴于新艺术运动一些手法,表现岭南画派的一个特征。它里面是方庭小院,水庭等等都是岭南常用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这个建筑。像这种建筑如果拿到北方去,完全不可能,这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条件,特定的文化和特定的功能形成这样一个建筑,第二个地方也不可能这样盖的。

这是我前段时期搞的一个广州歌剧院,这本来也是进入优秀方案。市长还不满意,所以现在搞了两次国际竞赛,现在正在搞第三次国际竞赛,我又有参加了,前两次我们都进去了。这种建筑可能在北方不适应,它是在珠江边一个歌剧院,1800座的歌剧院,这个建筑的主要意图,就是广州是一个花城,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兼容性的一个城市,所以我们表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就像一个艺术之舟正在重新开始新的丝绸之路一个航行一样,比较飘逸的一个建筑形态,这是广州歌剧院。

这是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个都是我们跟日本合作的,他们的方案我们完成的。2001年不是开全运会的时候,八万人的体育场,它主要是一个飘逸,表现一种飘逸的,那是广东人的那种比较开放的,比较敢为天下先的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一种市民的心态。所以他们能够接受这种方案,通常我们的体育馆,都是闭合的,只有像我们这个,把它完全分开了。

这个是我搞的一个鸦片战争海战馆。这个工程呢,就是一个是鸦片战争的主题,表现一个鸦片战争主题。它是把海战这种特定的内容和历史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纪念性很强的一个博物馆,这是鸦片战争海战馆。这个房子的话,从外边看起来,它既像一个海战里面的一个战船,又像一个炮台,海战主要是炮台,一个炮台群,又像一个军民团结力量的象征,把这几个糅合起来,抽象跟具象相接的手法,把它设计出来。这个已经盖起来,这是盖起来的一个照片,它是填海工程,是填海填出来,就是面对珠江口大海的一个地区,这是位于虎门的。

这是我们搞的东莞文化中心,它这个建筑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本来这个地区就是一个文化很强的一个民居区,我们把它拆了重新搞一个文化广场,我们的目的希望形成文化广场。旁边是一个市民广场,我们这个建筑设计主要是应用城市设计的概念,把这个房子作为广场的延伸。所以我们这个房子的话,里面是五万平方米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而且房子本身这个地形是层层叠摞,每一层都可以上到屋顶,屋顶花园,这是作为南方地区人们活动的一个场所。所以整个房子盖完之后,它的房子本身就是广场的延伸,就是广场的延伸的部分,所以本身两部分使用,里面可以使用,外面的天台,它的屋顶也是有使用的功能。

这个原来是一个方案,就是没有盖的九一八纪念馆的方案。因为大家都知道“九一八”这块地的话,是一个非常长条的,大概差不多800米长,一个刀把形的一个地形,70米左右宽。我们当时这是一种构思方案,在这个做的过程里面,没有盖,我们就是应用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就既然是“九一八”,这是我们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经过八年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样一个意念。我们在设计里面就要用抽象跟具象相结合的手法,这个地形,既然是个刀把形地形的话,我们就好像地形就像日本那个关东刀一样,就是从造型方面像一个刀给埋在地上,一半给砍断了,一半埋在地上,就意喻中国人经过八年的抗战艰苦奋斗,最后战胜了日本,走向了光明,走向胜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参观的话,从地上开始参观,埋进地下之后,先从地上看,经过迂回曲折的过程,最后逐步,参观流线逐步上升,最后找走到这个地方,非常高的。由于太远了,这个800米长,我们就500米收了它了。前面搞了一个水池,一个日晷,一个雕塑,瞭望远景,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希望这个建筑能从功能,从形式方面把它完全统一起来。就写了一种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语言,用简单的内容配合,共同表达这个纪念性的一种主题,就是真理必然胜利,正义必然胜利,这样一种信念,就是一种概念性设计。我们当时做的时候,就把形式和内容完全统一起来,正好这个体型也是个刀把形的,像日本的关东刀这样一种情况,这是一个小的作品。

这是国外的一个跟地形地貌结合非常好的是大西洋岸边摩洛哥的一个屋顶的一个山上边。它是充分利用地形,面向大西洋,地中海那一带,形成非常好的一种跟自然结合得非常好的一个旅馆的设计,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作品。

这是日本的东京的新搞的一个歌剧院,它是一个文化品味的表达,现代建筑文化品味的表达,是非常成功的。这一是个公共的大厅,这个地方是公共大厅,它公共大厅里面的它的装修手法你看这个是每一个剧种,每一个剧种的表现都是表达一个内容。另外这个地方因为照相没照出来,里面是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这整个空间布局是非常好的。

下面几个我想谈谈校园建筑的设计。我有一大批校园设计,我就先谈谈概念。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这两年,进入一个高等教育的高潮,就是正好我们碰到这样一个机遇,就是这两年我主持搞了几十个大学校园,而且是由于它投标,我们有一批博士硕士的话,非常敬业,就这方面,做了相当多的校园设计。这种大学校园设计的话,它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说,当今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是从书本上培养人才,现在强调培养一种综合性的人才,开拓性的人才,创新性的人才。这个培养出来学生,应该承担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他的社会的职责,所以从一个从书本改成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那我们实现这种教育理念,在我们大学校园规划里面,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的,把整个校园也不是作为单栋建筑来考虑,整个校园的规划和设计,体现了这样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大学校园体现了我们规划里面,体现了一种校园规划的整体性,它的综合性,还有它那个学科的交叉,和新学科的出现。怎么形成一种网络化、组团化的结构布局?还有适应于现在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社会化的要求?这是一个意念。

另外一个意念的话,大学校园里面现在强调人的话,强调一种交往,就是环境与人,这样一种大学校园的环境下熏陶,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另外跟生态环境的结合等等,这都使大学校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搞了一大批校园的规划。这是顺德校园的规划。它是一种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中间形成一个,这是一个交通体系,中间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网络化的大学校园中心区,在这个区里面完全是步行为主的,是一种交往性空间,里面都是一种网络化的结构。所以这是学生区,这是运动区,成一个“品”字形的布局,景观非常好,互相瞭望,这个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顺德的校园规划,现在已经盖起来了。

这是上海的淞江大学城的规划,现在大学城的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模式。它重点是形成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水网生态带。这是一个学校,这是学生区,之间的联系通过非常好的水网带把它连成一个整体,这也是上海淞江的大学城。

这是已经盖好的一个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校园,它是从设计到施工完用只11个月,整个大学搞起来,是少有的,不到一年的时间。我这个在学校《学报》介绍过。这样一个不大的校园,我认为我现在搞的校园,这个是比较好的。它不大,五千学生,五百多亩地,它是非常好的一个环境,形成一个教学中心区,这个尺度非常好,整个建筑的品味要比较统一和高雅,这是教学中心区,这是学生区,这是运动区,就是整个大学校园环境非常好。

把刚才这种大学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这个大学校园规划里面去,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和学习的环境,这是当时正在盖好的时候拍的一些照片。可以看得出,中心区,看到校园文化,这是校园的一部分,这是校园的部分。

下面这几个,这是浙江大学,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校园,现在已经盖起来了。这个校园的话,就是可以看出来,这是两公里长,这是一公里宽,整个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网络。它的特点就是说,我们把江南水乡这个特色和浙江大学作为百年老校的一种海纳百川的这种校风,和现代教育里面的这种组团的结构,网络信息化时代一些要求,把它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校园规划。

这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态带,我们借用了王羲之《兰亭序》里面谈的“曲水流觞”这样一个典故,应用到这个江南水乡这样一个大学生里面去,正好回应了高等学校文人雅士积聚的地方,回应了“曲水流觞”那个的故事,用这个理念把它表现出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生态带。交通网络是在外边,里面是教学群,这个图就是现在已经盖起来。因为当时校园的绿化正在搞,所以我们就画了一个透视图,非常好的一个设计,光是这一组建筑群是七万平方米了,这非常大的。这是我们正在搞的一个设计,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交往廊,这个廊十米宽,五百多米长,中间是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在这个里面,把它连接成一个整体。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就能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作者简介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地铁建筑地域文化建筑设计

一、地铁建筑特点解析

建筑的空间属性与大部分的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地铁及城铁统称为大众捷运系统(MassRapidTransitSystem),它是指:在城市内的主要运输通道,以专用动力车辆行驶于地面、高架或地下的专用路轨,并提供班次密集、运量大、速度快、安全舒适等服务的公共运输系统。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总结出地铁空间的六个独特属性:

1.都市系统中的交换属性:根据美国著名都市社会学者科斯特(ManuelCastells1942-)的论点,交通是都市系统中的“交换元素”(exchangeelement),是都市流动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

2.活动过渡的中介属性:地铁作为一项交通工具,常常被视为地面起点与地面另一个迄点之间的过渡,是一个空间压缩的“介面”(interface)。因此,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在地铁站的设计上往往忽略了美学上的考虑。

3.高速变化的流动属性:城市里移动速度的改变,也造成了人们对空间体验以及与城市关系的改变。地铁乘客的视觉焦点因为熟睹而游离、焦躁,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于是高速流动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互动的降低,城市旅程因此越来越单调、抽象。

4.专用路权的排他属性:地铁运输造成旅程单调的抽象原因,不仅因为流动的高速化,更因为路权的专用性,即地铁行驶在隔离式专用路轨上(exclusiveright-of-way),这一属性隔绝了乘客在旅途中以视觉参与活动的机会,因此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目的纯粹的、排他性强烈的疏离感。

5.人潮汇集属性:地铁一方面是一种“大众空间”,吸引大量人潮川流不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另一方面,地铁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以及阶级,地铁建筑又是城市中具有浓厚“普遍性格”的空间。

6.塑造城市形象的“地标”属性:地铁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通过地铁建筑可以反映其科技水平和美学标准。

二、地域文化—地铁设计的核心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创造、演变的结果。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布正伟先生在其《自在生成论》中认为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有三个层次:”与使用性质相适应的艺术气氛,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与生活前进步伐相一致的时代气息“。其中第二条”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说的就是建筑要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倡导地铁设计的地域特色,并不意味抱着传统不放手,而是要从中汲取养分,创造全新的视觉语言,提倡原创设计。一部建筑史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不同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纵观国际地铁建筑的设计,不难看出他们在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上所做出的努力。

一提到巴黎的地铁,到过巴黎或对现代艺术史和建筑史略有涉猎的人,都会对建筑设计师赫克托·吉马德(HectorGuimard)的“新艺术”(ArtNouveau)风格的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关键时刻的巴黎,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巧妙地与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共运输科技结合,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地铁风格”(StyleMetro),巴黎人的浪漫气质从其作品中彰显出来。在巴黎现有的86座“新艺术”风格的地铁建筑中,当属地铁二号线西侧终点站“皇太子妃门站”(PorteDauphine),以及蒙马特区十二号线的“阿贝斯站”(Abbesses)与高耸的“埃菲尔铁塔”(TourEiffel,1889)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巴黎的象征,充分地体现出地铁建筑的地标性。

莫斯科地铁以”地下宫殿“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莫斯科地铁不仅是工程上的奇迹,也是建筑美学上的重要作品。莫斯科地铁是权力美学的体现,它采用了贵重的天然石料,独特的照明灯具,更饰以名师高手创作的大量雕塑和彩绘,尽显其艺术瑰宝之奇丽,具有帝俄时代的宫殿风格。如共青团广场地铁站的拱顶是描绘前苏联青年劳动、战斗和生活的马赛克镶嵌画;马雅可夫斯基站犹如这位大诗人的纪念厅,用高强度不锈钢筑成轻巧的列拱,地面铺白色大理石,用红色大理石镶边,中间有一条紫红色的大理石通道纵贯候车厅,犹如庄重的红色地毯,直抵候车厅尽头诗人的半身像。巧妙地将地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融合,使其成为莫斯科的象征。

里斯本地铁的历史不长、规模不大,只有两条线路,总长19公里,其中17公里为地下路段。但其地铁的公共艺术却非常有特色,几乎全是各种壁面瓷砖艺术品,间或一些陶瓷雕塑创作,在地铁公共艺术领域里,享有极高的声誉。里斯本的地铁公共艺术之所以出名,除了参与设计的艺术家的杰出作品,更因为其忠实地反映了这个城市非常独特的文化传统—陶瓷艺术。

以上典型案例说明地域文化是地铁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结语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中国地铁发展日益成熟,在城市设计主旨思想的指导下,也逐步形成了地铁建筑艺术。我国的几大城市在建和已建的地铁工程中,也都把城市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融入地铁建筑之中。地铁的“城市动脉”和“城市文化”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显著,倡导北京地铁设计的地域特色,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①布正伟:《自在生成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哈尔滨,1999。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历经了60余年。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此后,新华社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涵所体现: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深邃思想来引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安排、城乡一体。只有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解决好城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筑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小康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建筑无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还是建筑样式的选择,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蕴涵着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地域建筑文化得以产生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进程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法回避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强化了世界文化交流频度、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还引导着文化发展趋向于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在地域建筑文化领域,“全球化”具体体现为把某一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理论播撒向世界各地,这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由于趋同现象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地域建筑文化的衰弱,大量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建筑消失,而且建筑风格迥异、造型奇特的“国际范”现代建筑慢慢成为了当代建筑文化思潮的代表。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1、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古建筑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因此,古建筑保护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标志,因此,在现阶段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重点古建筑进行避让保留,可以在重点古建筑单位周围综合规划道路系统和新建建筑,但不能穿越古建筑控制线,更不能拆除或毁灭古建筑及相关遗迹;有效控制周围新建建筑层高,控制对古建筑的影响。②其次,对一般性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搬迁。在新城镇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如果确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古建筑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可以采取整体性搬迁的办法,将古建筑按照编拆除,异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这样既避免了一般性古建的保护与新城镇规划的冲突,又保留了原有古建筑的完整性,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对于确实没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如确无保留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予以拆除。最后,围绕古建筑进行综合规划,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综合性考虑,合理开发古建筑,建成旅游和消费区域。这样处理一来可以提升古建筑的影响力,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以实证的方式向人们阐述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让人们铭记历史与文化;二来让古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不影响城市发展又很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古建筑的新任务,带动城市旅游和消费产业发展,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例如,青岛市在新城镇规划与发展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世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也为青岛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老街区保护

历史老街区是城市的活文物,时刻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历史的脉络、社会的变迁,现在更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但是,历史老街区的多数古老建筑陈旧、破损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城镇规划时,确定好规划政策与实施办法是保护好老街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新城镇规划时对历史老街区的保护要按照街巷肌理不变、古树名木保留、院落尺度不变、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进行整体性规划,在维持原有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功能。在历史老街道改造中,要加强院落、街道的整体性空间设计,加强视觉与景观系统设计,加强交通空间设计。这样在既保护好历史老街区的同时,又让老街区为新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像北京烟袋斜街在规划建设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增加指示系统,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促进了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其他如天津五大道、上海多伦多名人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等历史老街区均成功的担负城市功能,又保护地域建筑文化,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亮点。①

3、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很多是由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形成的,是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是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城镇规划时,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按照合理利用历史街巷;保留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严格控制规划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协调公共服务性建筑风格;统筹建筑布局;重视古树利用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城市风貌,以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发展。如拉萨市的发展,就很好得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进行保护。拉萨市根据城市现状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方面制定了“一心两线多点”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在布达拉宫周围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对新建筑的样式、色彩、肌理都进行限制,很好得处理新建筑与古代文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对城市格局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延续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其他如瑞金、南京、扬州等城市都根据自身城市的情况,在规划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凸显城市精神与地域建筑文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1、体现场所精神

“场所是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建筑创造场所,场所聚集构成场所精神,它使人们的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准确的的方式显现出来。场所精神的真谛从现象、结构、精神、意义、特征、历史等角度揭示出场所与人存在于世的关系。③处理好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体现场所精神,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需要重点划分区域、中心、标记、通路、边界,处理好建筑空间的伸展与围合、人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将建筑空间营造同场所精神得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地域性建筑。像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在19世纪起,就是因为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引发了一些削弱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形象特征的变化———拆除了大部分的城墙使新城与老城的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周围那些自发蔓延的人造环境损害了城市的总体形象,一些最富特征的地区也随着贫民区的清楚而消失了。即便如此,布拉格在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和发展中世纪所形成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结构,这种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很好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使布拉格成为一座极富美感的城市。

2、重视城市历史文脉

建筑学领域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探讨是关于建筑与所在其城市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才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筑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要重视单体建筑与群体的关系,注意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而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保持特定空间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整体的时空连续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新建筑的立面化整为零、新老建筑间接对应、建筑形式上的感觉模仿、建筑装饰的运用、强化新建筑细部等。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先生深入研究了苏州市的历史文脉,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单体的处理、新老建筑的契合、细部材质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处理,成功演绎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样式,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了示范。

(三)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

1.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

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一般性文化,强调的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与内涵价值。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公共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而其中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就是建筑文化,如北京作为古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四合院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好地表述了城市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重点必须放在新建筑的内涵表达、新老建筑的的融合、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筑空间的处理等方面。

2.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①建筑通过符号传达出情感,形成隐喻,通过双重译码的解读,营造地域文化。总结与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而具象成新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并将这些新符号与建筑营造结合起来,使新建筑融入城市整体环境,营造新型城镇城市文化,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有新建筑的实效性设计、类比性设计、象形型设计、法则型设计等。②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塔元素符号相结合,建筑自上而下,层层跌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像金色的瀑布从塔顶顺流而下,既蕴含了佛教的佛光普照寓意,又将上海建筑的弄堂文化同现代超高层建筑技术相结合,符合上海的本土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地理特征与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结合新技术促进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更新。

3.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熟练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生产能够体现传统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等属性的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生成新的建筑空间,这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现代徽派建筑在使用现代建筑框架技术与钢筋混泥土、玻璃、瓷砖等现代材料的同时,使用传统石材、木材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性构件与表面肌理材料进行建筑室内外装饰,遵循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布置,营造特色建筑空间,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延续城市脉络,突出城市精神,营造新型城市文化,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三、结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建筑期刊;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百废待兴的落后省份,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省,建筑行业、建筑文化、建筑理论研究工作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的不断传入,与西部地域特色的冲突、碰撞使得建筑理论工作者不断思考陕西省建筑的正确发展道路。进入新千年,陕西省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给陕西省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在此多重机遇时刻,统计分析其学术成果,有利于理清其研究脉络[1]。文章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梳理陕西省自改革开放后建筑理论研究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现状了解得更加全面,为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提供借鉴[2]。

2研究对象的确定

2.1文献作者的确定文章所说的文献作者即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包括陕西省各大设计机构以实践为主的执业建筑师、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科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及学生、相关政府机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建筑团体等。文章对论文的收集以研究机构为单位,这些研究机构包括(1)高校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设计院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3)政府机关单位:西安市规划局。2.2主流建筑期刊的确定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在建筑学主流期刊上的论文往往代表着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对主流建筑期刊的选择,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是考虑学术上的代表性,即建筑学术界所认定的学术期刊,结合核心期刊的评定原则及老八校所认定的A类建筑期刊;二是考虑时间上的代表性,即所选期刊尽量能涵盖所研究的时间段,期刊发文载文量有保障;三是兼顾陕西省省情,考虑陕西省创办的主要建筑期刊。最终文章选定《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新建筑》《华中建筑》《时代建筑》《建筑创作》《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合计共11种建筑期刊,其中有些杂志几经改名,其不同命名阶段也在统计项期刊中,统计结果则算在现在的期刊名称中[3,4]。文章对学术论文的收集以论文作者的机构为单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这些研究机构在1978—2018年期间所发表在主流建筑期刊上的与建筑理论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些机构经历几次改名,单位名称也存在不规范情况,甚至有些作者没有附加单位机构,在收集过程中尽可能对其进行查漏补缺。

3期刊论文的总产量与年度变化

文章以机构为单位收集相关论文,因为部分机构存在合作关系,对其去重后共计得到1231篇论文。可以看出,高校类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明显大于设计院类。在高校类研究机构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又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地位。在设计院类研究机构中,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发文量明显大于其他设计院,以其为代表的建筑创作研究在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刊上的发文数量,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文最多,这与该杂志创刊早以及在陕西省建筑期刊中的地位密不可分。《华中建筑》次之,这与《华中建筑》发文量大、办刊早、办刊风格兼容并蓄有关系,也与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方向与《华中建筑》的办刊主旨契合有关。再则是《建筑学报》,其作为中国建设部主管的官方期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官方创办的第一种建筑类期刊,发文时序性最好。在《城市建筑》杂志上发文也较多,《城市建筑》虽创刊于2000年后,但其对城市和建筑的解读一直紧跟时代,不断推出新栏目,其每年举办的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很受高校师生重视。数量的变化趋势一直处于曲线的变化中,有增有减,但整体处于增长趋势。在2000年前,增长趋势较慢,其中在1990—1993年间有所突破,后处于波折增长中;2000年后,论文数量增长趋势加大,波折也更大,论文数量也在2005年和2013年出现了峰值。2005年,欧亚国际论坛在西安召开,促进了陕西省建筑创作在这一年的繁荣,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第十五届大会在西安召开并《西安宣言》,促进了西安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2013年,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西安有关遗产保护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多。从整体趋势与各期刊的变化趋势来看,整体趋势受到各期刊的影响较大,如2005年的峰值是在《建筑创作》杂志上的发文,2013年的峰值是在《城市建筑》杂志上的发文[5]。

4核心作者群及合作关系

对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者核心作者群及其合作关系的分析,可以客观地呈现出较有贡献的作者群及研究团队。在本次分析中,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将前文收集到的相关论文导入软件,将网络节点确定为作者(Author),在可视化界面将节点显示调整为发文在5篇以上的作者,得到论文作者及其发文量关系图(见图4)。图中圆圈代表了作者的发文数量,圆圈直径越大表明作者发文数量越多;圆圈之间的连线代表了合作发文或者作者之间的相关程度。由图4可看出,发文较多的论文作者有:刘加平、王军、杨豪中、李志民、张锦秋等,以他们为中心围绕着合作密切的论文作者,形成研究上的核心团队或中坚力量。其中围绕刘加平、李志民、张锦秋、王军有较多的高质量论文作者,可以看出其研究团队的力量。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及其单位机构如表1所示[6]。

5研究热点和趋势

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热点的研究,将通过对样本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可以表达文献的主题概念,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将收集到的论文导入citespace软件中,时间节点为1978年到2018年,网络节点确定为主题词(Term)和关键词(Keyword),得到主题词和关键词生成的关系图(见图5)。词的字体大小和圆圈代表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数量,圆圈半径越大则出现的频率越高;圆圈之间的连线,则表示相互关联的程度,连线越多则表明与其研究方向也越紧密。从图5可看出,可持续发展、传统民居、绿色建筑、建筑创作、历史街区、人居环境、节能、工业遗产等是陕西省建筑研究的几个核心方向。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整合,可以看出几个研究方向:(1)围绕可持续发展,有“改造”“有机更新”“传统建筑”等词,代表了对原有建筑更新改造,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2)围绕传统民居,有“地域文化”“保护规划”“窑洞”等词,体现了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性研究;(3)围绕建筑设计和建筑创作,有“生态设计”“建筑遗产”“现代建筑”等讨论,其他出现在5次以上关键词则较少,由此可见这方面讨论的多元化[7];(4)围绕历史街区,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传统”“建筑文化”“环境”等词,代表着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化传承的关注;(5)围绕文化遗产,有“物质文化”“保护更新”等研究。其余周边零散着一些有关“生土建筑”“中小学校”“农村住宅”“传统聚落”“地域特色”等关键词,这些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陕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利用软件中膨胀词搜索(BurstDetection)功能,把较有爆发性的词语及其爆发的时间区间挖掘出来,依靠词频的时间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在不同时间的关注点。除去一些较中性的关键词,得到图6,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间段研究的侧重点。从内容上看,在1996年以前,陕西省建筑研究的方向是分散的,没有代表性关键词的出现。从1996年开始,尤其是1997—2007年,研究的重点是围绕“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窑洞”等西部乡土建筑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研究。2008年出现灾后重建、农村住宅的爆发性关键词,这一时期汶川大地震对农村住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为邻省的陕西省义不容辞地加入了相关的建设和研究中。自2009—2013年,文化传承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对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研究,二是以文化传统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研究。对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爆发在2013年,陕西省在建国初作为西部工业重省,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建筑,随着经济转型,对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成为一大研究方向。

6结语

从以上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在主流建筑期刊上的论文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数量来看,一直处于波动的增长中,且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从作者群体来看,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数量较多,以高校为主,尤其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该校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团队,各个作者直接合作较多。从研究热点来看,不同时期关注热点不尽相同:1997年前研究点较为分散;1997年开始对西北乡土建筑与地域文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较为关注;2009年开始,对文化遗产、遗址环境保护、工业遗产的关注增多,对建筑设计的研究则一直贯穿于整个时期。从对西安历史传统的继承到与城市风貌的协调,从地域文化的传承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于陕西省独特的文化地域条件并紧跟时展[8,9]。

参考文献

[1]李萍.近20年来西安地区建筑创作中多元化探索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

[2]杨宇振.1994—2006年中国建筑类院校学术论文生产、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基于主要院校建筑学一级学科与主流期刊[J].时代建筑,2007(03):20-29.

[3]李凌燕.从当代中国建筑期刊看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D].同济大学,2007.

[4]曾巧巧,李翔宁.中国20世纪80年代建筑观念演变——基于建筑专业期刊文献话语的文本分析[J].时代建筑,2014(06):35-39+34.

[5]支文军,张兴国,刘克成.建筑西部:西部城市与建筑的当代图景•理论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孙玄烨.基于文献统计方法的我国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7.

[7]罗智慧.传统聚落环境研究文献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8]和红星.西安於我:一个规划师眼中的西安城市变迁•3,建筑创作[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8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地域文化;室内设计;研究

室内设计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着地域文化,但是,我国的地域建筑的室内设计工作仿佛遇到了瓶颈期,一方面,建筑行业的室内设计人员想通过建筑装修向世界展现我国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的室内设计人员又要将现代流行文化融进地域文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二者不冲突呢。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全面的探讨,希望为地域文化下的室内设计研究贡献微薄的力量。

1关于地域文化以及室内设计的内涵简述

1.1地域文化的含义。划分出来的领土都可被称为地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地域特指一个民族所居住的领土,那么可想而知,地域文化就是指当地呈现出来的地区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将此地域的特色表现出来。1.2室内设计和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室内设计中,现代流行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相互依存的设计模式一直都是室内设计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当下的经济文化全球化已然威胁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一个地域的建筑特色是其独有的文化信仰,室内设计师有责任将其发扬传承,除此之外,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同时,又要够将现代流行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就显得很不容易。

2如今室内设计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的特性

2.1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建筑物外部特点。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往往体现在其饮食、生活习性等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住房的室内设计特点,室内设计能够很完整的体现我国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建筑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文化特色为设计的依据,进而体现我们民族色彩。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不但要结合此地区地域的文化特色,还要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理念吻合,通过二者的结合来突出此地域的文化特色。2.2地域文化特色应该在室内设计中合理运用。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以及文化都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保存下来的,所以,室内设计师将地域的文化特色加进其住房的设计中,是为了避免地域文化在文化交融的时代随波追流。2.3室内设计不可违背地域文化和特色。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是首要的,但是,建筑物是用来居住的,室内设计师也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适合得才是最好的,与此同时,室内设计师又不可过度的追求地域文化,而忽略了地域环境的重要性。将此地域的环境优势融进室内设计中,可谓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保护。

3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标准

3.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标准。一个地域的文化就像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其能够经历时代的变换保留下来,就说明它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将地域文化保留下来不单单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我们要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传承下去,那就像是民族的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我们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筛选,也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室内设计师在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装修时就应该在了解地域文化之后,对其进行优劣选择之后,将优质的地域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中是他们的责任。对于外来的现代流行文化,室内设计师也要持此态度,不可以让现代流行文化取缔地域文化,此工作对室内设计师的自身素养的要求就比较高。3.2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应与现代流行文化兼容。东方建筑有着东方独特的建筑美,欧洲建筑亦是如此。显而易见,二者的建筑理念大不相同,地域建筑也不例外,各民族会依据本民族的地域文化进行建筑设计,但是,在保留以及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更应该借鉴现代文化,单纯的将地域文化融进室内设计是不可以的,假若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工作时采用“闭门造车”的工作模式,那么这种弊端往往就会体现在此地域文化的落后上,优质的地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但是,相对落后的地域文化就需要用优质的现代流行文化代替,这样两种的文化兼容不但可以确保地域文化的传承又可以避免此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落后。

4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运用中的操作方式

4.1新型的设计元素有利于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超前的科学技术手段为室内设计提供了方便,室内设计师能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用科学的手段体现在房屋设计中,通过此种设计理念,地域文化不但可以体现在室内设计中,还能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也不会被时代的新兴文化取缔。4.2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应该体现在室内设计中。民族都有的图腾符号是地域独有的文化代表,这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讲,似乎是有利的,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如若能够体现在室内设计中,不但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当地民族的特色以及对当地文化的敬仰,与此同时有利于扩大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

5结束语

如今室内设计行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室内设计师在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需要将现代流行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中,这样有利于防止较为落伍的地域文化阻挡民族前进的脚步。基于此,室内设计师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巧,用优质的设计方法维护地域文化的传承,尽可能发挥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最大程度的提升室内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斌.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环境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2]赵杰.不同地域文化对室内设计领域的影响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售楼处;室内空间;可持续性

1售楼处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售楼处是房地产向购房者提供销售平台和沟通桥梁的地方,为购房者展示商品房的销售信息,给购房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售楼处在城市里随处可见,且一般规模较小,设计比较灵活。而售楼处因其本身的特质——临时性,这就意味着楼盘销售完成的同时,售楼处的价值也随即消失。售楼处作为一个有着展示性、商业性等特殊性质的建筑,它有着其独特的空间形象,所以必须要求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清晰、流线畅通、整体环境协调。1.1平面类型。常见的平面类型如下,(1)矩形:矩形平面布局规整、占用土地较少,内部空间简洁。这种平面形状应用较少,一般适合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段。(2)三角形:三角形平面有助于凸显个性鲜明的售楼处形象,使得售楼处在周围环境中非常显眼,但是内部空间容易受限制,设计时要注意避免“死角”这样的边角空间。(3)圆形:相比于三角形平面,圆形平面不仅能够创造出特别的建筑形象,而且还能形成独特的弧形内部空间,其空间可塑性较大。(4)组合形:组合形平面是基本几何平面进行重组而得到的平面类型。这种平面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建筑造型和室内空间,空间灵活多变、层次丰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1.2功能分区设计。售楼处是开发商进行销售的重要媒介,以最直接的方式影响买家的购买率,其一般设有接待区、展示区、洽谈区、休息区、签约区、更衣室、洗手间等功能空间,所以售楼处功能分区必须简洁明了,以免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1.2.1展示空间。展示空间是售楼处的重要部分,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提供其大量的楼盘信息。展示区一般分为沙盘展示、小模型展示和样板间三种。沙盘一般设置在售楼处的中央大厅处,给购房者最直接的视觉刺激,高大的空间更是可以容纳多数人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展示楼盘的具体情况,让购房者了解项目本身。规模较大的售楼处还设置了样板间,在样板间的设计上,设计师需要向购房者充分展示商品房的真实情况与品质设计,给购房者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刺激购房者对商品住房的购买欲。大部分购房者因缺乏相应知识,因此会更加依赖于售楼处样板间呈现的信息。1.2.2辅助空间。辅助空间一般有接待区、沙盘区、洽谈区、休息区、签约区、洗手间、办公空间等。辅助空间一般注重功能全面与环境舒适,如接待区一般正对门口,迎面设有服务台,入口空间开敞,为购房者提供基础服务工作。洽谈区则主要设置舒适时尚美观的家具基本设施,墙上会做一些展板其中包括宣传图、社区住房的效果图、证件复印件等让人信服的基础信息,为前来购房的消费者提供宽敞明亮、轻松自在、人性化的洽谈空间。而签约区一般要求空间环境静谧,保证购房者的安全性与私密性即可。1.3流线设计。售楼处的流线设计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比较简单。进入售楼处的主要人群分两大类,一是售楼处内的工作人员,其余主要就是购房者。这里主要研究购房者的路线,因为它的流畅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各种功能空间的衔接与转换。1.3.1流线设计的要求。由于售楼处平面布局的设计将会影响人群的流线走向,所以按照不同人群的流线活动来对售楼处室内空间进行设计至关重要。将空间按照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安排合理。比如,接待区需靠近入口处、模型展示区需处在较明显宽敞地带、洽谈区则需安静舒适的边缘区域,从门口接待到沙盘展示区再到样板房最后到洽谈区需要有清晰便捷的流线走向。售楼处内的流线设计包括工作人员和购房者的流线,相对于其他建筑来说,售楼处的流线比较简单,同时售楼处内部的流线也主要是针对购房的行走路线来设计的。1.3.2购房者行走路线的设计。经调研得出购房者的行走路线大致如下:购房者进入售楼处后由工作人员带领进入休息区休息,表明购房意图,查看项目资料,工作人员带领顾客参观沙盘模型以及样板间,接着购房者根据购房需求进入洽谈区最后到达施工现场。根据上述购房者行走路线分析可以看出,明确售楼处的流线设计可以优化实现售楼处内部功能,还能同时使购房者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参观和浏览售楼处。通过流线的设计对售楼处可以进行很好的功能分区,所以在确定功能分区前,应充分考虑其流线的组织情况。

2售楼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

2.1当前售楼处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不难发现许多售楼处,从其规模、体量、再到材料都可以看出其设计过于豪华气派,富丽堂皇,但是售楼处毕竟不是商品房,如果只是单纯把售楼处当做招揽客户的手段,认为售楼处豪华、昂贵,就能吸引客户的消费目光,这实际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其次在询问售楼处工作人员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80%的售楼处都只是在体现最基本的临时建筑的功能价值。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售楼处完成销售任务之后,都面临着“扒皮拆骨”的境况,这样就必然会形成新的垃圾,给环境带来污染,对资源也造成浪费,同时之前设计师的心血也随着建筑的拆除而殆尽。2.2可持续性设计的必要性。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设计领域提倡可持续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共识。对于售楼处这样一个具有功能时效性的建筑,设计者应当始终把这一特性纳入思考范围,贯穿设计始末,从设计的开始就要秉承可持续的理念对售楼处进行设计建造。售楼处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简陋到简单,简单到复杂,复杂再到奢华的过程。然而近年的售楼处设计实践表明,一种倡导节约生态简洁内敛的设计形式逐步在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观念越发深入人心,这一切都为售楼处的可持续设计奠定了社会基础。2.3可持续设计发展策略。售楼处在完成销售使命之后,“拆”还是“不拆”,都不是一个绝对性的答案,这个要根据多方面原因进行衡量与决策。“不拆”的售楼处,我们需进行改造,并且赋予其新的功能价值。而需要“拆”的售楼处则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节约资源,保留可再次利用的构建,并且能够在下一次的设计实践中得以运用。2.3.1功能的置换。对于“不拆”的售楼处,在原先骨架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再设计,创造出新的功能空间,比如常见的改造形式有将售楼处改造为会所、桑拿房、KTV等娱乐场所,主要原因是在基础功能以及建筑形象等方面,它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经营情况却大多不尽人意。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现如今售楼处转型设计有了新的方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却即将迈入未富先老的社会状态,老龄化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现在中国的居住小区针对老年的服务设施还相当的少。然而像社区保健医院、托老所以及老年人活动中心这类设施的需求只会越发增大。以往实践中,地产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很少将售楼处置换为此类功能,但是社会的需求在变,设计者们就必须要做出一些相应的策略。所以售楼处的转型,应当在社区的层面上综合考虑,全方位统筹。确定售楼处未来的新功能是否是社区迫切需要的,这不仅需要对建筑本体进行考量,更要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走向,从宏观上进行决策。2.3.2构建的循环。对于在规划中后期拆除的售楼处来说,如何减少拆除带来的损失,减少拆除的难度,是售楼处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建筑工业化中的建筑构件工厂生产与现场安装以及标准化、系统化的特点和临时性建筑易于组装、适应场地变换、空间灵活多变等特点对解决后期拆除售楼处的可持续性利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售楼处未来发展趋势

3.1生态化。未来的售楼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注重良好健康的室内环境,使用更环保的材料、高新技术来改善室内空间的循环,保障“绿色”的建筑以及室内空间。生态化设计使得人能够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平衡,让人类在繁忙高压的生存环境下更多地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3.2地域化。社会急速发展,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国家地区间的联系越发密切,频繁,促进共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盲目追求现代化而忽视甚至丢弃地域文化。室内设计作为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逃脱不了这种影响。大环境下,设计师通过诸多实践,探寻对理性的思考,逐渐领悟设计更应该关注人本身最真实的需求,除却基本实际需求,还更需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比如,一个人的归属感。如今“地域化”成了设计界的高热度词汇,强调设计地域化看似对全球化千篇一律现象持有批判态度,但实际上它却是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全球趋同现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域的设计风格受到人文情况、审美情趣、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所特有的地域特色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地广物博,各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自然也会形成该地区特有的设计风格。售楼处同其他类型的建筑一样也深深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售楼处室内设计不仅仅满足于华丽不凡的空间形象,而是更加强调地域特色。这种设计不光有最时尚最前沿的观念与技法,它还有着地域文化的悠久与厚重,因此更加具有生命力。

4结语

在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售楼处出现至今时间并不长,由于相关著作比较少,以及笔者本人的局限,此篇文章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笔者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将会继续关注售楼处室内空间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售楼处作为一种同时具有展示性、商业性、临时性的建筑,其室内空间的设计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希望通过本文章,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售楼处这一特殊建筑体,也希望未来出现更多更好的售楼处室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蔚,和静.售楼处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J].建筑创作,2005(7)

[2]张航.室内装饰在地产营销中的作用与实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9)

[3]徐丹怡,杨楠.分析与细分——售楼处设计[J].世界建筑,2004(6)

[4]刘弥.建筑橱窗——看城市售楼处的文化现象[J].建筑与文化,2005(3)

[5]康东阳.住宅售楼处设计探讨[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6]王丽丽.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楼市_售楼处设计初探[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7]樊烁.售楼处设计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硕士论文,2014

[8]王莹.售楼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

[9]赵智鹏.楼盘销售空间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