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23:18:27

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篇1

摘要:近些年来,民族文学花苑里姚黄魏紫、奇葩斗妍,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色。藏族诗人格桑多杰的作品,犹如这烂漫春色里一株闪烁民族特色异彩的青藏金莲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他的诗歌与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地理所处的山川河流对诗人来说,不仅仅是物质的、自然的存在,而是可以与之交流,与之呼应,与之相伴的生命存在,在这个开阔、辽远的地理坐标上,诗人自由自在地渲泻着情感,深情率真地表达着思想。从而,在谈论“文化”、“民族性”、“文学的民族特色”这些话题时,我们便不会再迷失在空论的云雾中,因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启迪。

关键词:地域文学;格桑多杰;诗歌;地域文化;民族性

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上,有一种民族以勤劳与智慧谱写了关于历史的光辉业绩,用热诚和纯朴唱响了一个时代的天籁之音,这便是藏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顽强不息的生活意志和无以伦比的高尚品格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灿烂的文明,为世人展示了独特的人文内涵与无穷的精神魅力。正是这些丰富而多样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滋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藏族诗人,使雪域高原这一片浩繁之地以她神奇与高远成为一个诗性的土地,藏族诗人格桑多杰就是从这片土地走来并全身心感受这片土地的一朵奇葩。

格桑多杰是当代诗坛上成长起来的藏民族优秀的诗人,是青藏高原这片诗性土地上的民族歌者。诗人高平曾在格桑多杰研讨会上提出:藏族第一代四大诗人中,唯有格桑多杰能够高高举起当代藏族热烈、真诚、明朗的现实主义诗歌的旗帜。他以自由体的写作形式用汉语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展示于世人,为世人再现了雪域风貌、藏人的生活和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轨迹,证实了藏族文学用汉语表达本民族诗意的可能。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时而能够聆听到他高唱生活、高唱社会的一首首充满热情、充盈真情的赞歌,时而能够感受到他对精神家园的无比热爱、民族文化的深情传达。他用个人的民族情感纯真质朴地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民族在时代、环境、种族的环环包围、层层接轨的一座座里程碑,描绘了诗人在藏乡情缘中有着民族特色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

地域文学是一股独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诸多“社会问题文学”潮流之外的一大巨潮。它以格外淳厚的文化意蕴,格外动人的审美情致而为人称颂。别林斯基说过:“在任何意义上,文学都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随着全球化势力的逼近,当现代化大潮正冲刷着传统文化的记忆时,地域文学以它挺身弘扬民族文化精魂的姿态,捍卫了记忆的尊严。面临当下物欲横流、物质消费膨胀的局势,当种种脱离实际的空论迷惑着人们时,地域文学以它殊异的民族特色显示了理性的力量。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丰富性的证明,也是在外来文化思潮冲击下民族文化回归的象征。

从小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对民族文化的用心体会以及广阔的生活实践的锤炼,使得诗人格桑多杰深得藏文化乐天无私、胸襟磊落的精髓,成为情动于衷的生活歌者。诚如作者在诗集《牧笛悠悠》的后记中所说的:“美好的生活就是诗,这种诗在我胸怀里化成了永不枯竭的泉”。于是,他采撷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清澈的湖水、石砌的堡寨、喷香的酥油奶茶、醇厚的青稞酒等作为诗歌的意象,唯美地展示了藏民族地域文化的斑斓景观。藏民族的地域风采在他的笔下妙不可言地得到了很好的显现。我们能够感知到诗歌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格桑多杰的诗歌与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地理所外的山川河流如三江源、可可西里、玛积山、昆仑山等对诗人来说,不仅是描绘山川风物、四时风貌的自然景观,更是体现民族化、大众化的如民风民俗、方言土语、传说掌故等的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使他的诗歌具有了藏民族文化的氛围。引领人们到离天最近的地方去解读藏民族的剽悍、朴实、勤劳,去感受藏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地域风情。诚如著名诗人邵燕祥在为格桑多杰的诗集《牧笛悠悠》写的《代序》中说的那样:“我没有到过青海,我也不认识格桑多杰,我读着这本诗稿,正是这位没有见过面但似曾相识的果洛州藏族兄弟,以他时而雄浑、时而幽婉的歌声,引我走到民昆仑山下、江河源头······我相信,我可以不再通过翻译,就能听懂你们的歌,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心音,”这就是对格桑多杰的最真率的评价。他为青海作家和诗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学标本,对青海作家和诗人攀登文学高峰,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在藏民族不断迁徙变化的历史中,地域文化超越时代的局限,经受时间的磨洗,昭示着文化的永恒生命力,这使地域文化显然具有更长久的意义——它是民族性的证明,是文明史的证明。同时,它以斑斓的色调,别致的风韵在藏民族文化的圣殿中占据一个醒目的位置。 因此,我相信,在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中蕴含着藏族传统文化多元化的基因,在民间文化的生机勃勃中涌动着重铸民族魂的热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藏族诗人格桑多杰在历史的前沿中站在雪域高原这片诗性的土地不乏对时代、对民族的一种感召的力量,民族情怀使他在诗歌哄闹的当下,执着地追求生命的源泉。这种力量,这种执着便是民族的精神文化所赋予的切实内涵,这种情怀的涌动,这种源泉的滋生,正是民族魂热能的重铸。无论是讨论民族性问题、文化问题还是文学的民族特色,都无法回避地域文化的课题。当我们习惯用诸如蒙昧、自私或勤劳、智慧之类泛泛之论去批判或是弘扬民族的劣根性或是优秀品质的时候,常常被一些空洞的理念播弄,而当留心于地域文化的丰富灿烂时,便有这样的启迪:无比丰富的地域文化现象拒绝泛泛之论的偏狭判决,以自己无穷的魅力昭示着民族文化的奥秘。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南北文化;宗经质朴;细腻华美

如果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各有特色,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在金宋南北对峙期间的表现更为突出。金朝文学和文论表现出了质朴、尚实、宗经致用、豪迈奔放的北方特色;南宋则更为注重形式美,抒情细腻。从文化思想方面说,南方以老庄玄学为主导,重在个性的张扬,注重形式美;北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重在质实宗经,经世致用;从文学方面讲,南方有尚文的传统,北方有尚质的传统。北方文辞质朴,说理意味重,倾向于传统守旧;南方总的说来,香艳抒情较多,形式发展倾向于创新。

地域的差异深刻影响了文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样造成了文艺思想的差异。以下我们以北方金朝王若虚的《滹南诗话》和南方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为例,来论证南北文化的差异。

金代学者王若虚生活于南北对峙的金代,其文艺思想也颇具北方特色。虽然也留意艺术的华美和乖巧,但更强调内容的充实。严羽生活于南宋,与王若虚生活时间相去不远,属于同一时代的文艺理论家,然而《滹南诗话》和《沧浪诗话》所面临的现实却很不同。南北对峙期间,苏黄诗风对南北双方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倾向性却不同,所以两部诗话的现实针对性各有侧重。苏黄诗风对北方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文人对尖巧诗风的追求,字句雕琢,求新求奇;而对南方的影响则是诗中极力用典使事,卖弄才学,以议论为诗,倾向于以逻辑理性的思维方式代替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在意识形态方面,南方理学逐渐拓展市场,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渗透到文学领域,对文学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渐露端倪,这也成为严羽的锋芒所向;而北方面临的则是汉化的问题,汉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儒学的推广。王若虚充当了儒学先锋的角色,他潜心儒家经典的研究,且对南宋理学极力推崇,认为理学解决了儒学的新问题,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所以严羽提出的是以禅宗为基础的妙悟说,主张的是“别材别趣”、“不涉理路”的兴趣说;而王若虚主张的是传统儒学温柔敦厚的诗教说,重内容轻形式,又杂以本自然,发真情的道家思想。两部诗话都是主情主兴的,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同样是对江西诗派的猛烈抨击,王若虚从内容的充实切入,批评江西诗派在内容上没有自我,使诗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严羽则是从艺术形式美上切入,批评江西诗派失去了诗歌审美本质。同样是对杜甫的肯定,王若虚倾向于内容的充实,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严羽则重在“别材”、“别趣”讲究意境的浑然一体。相形之下,《沧浪诗话》更注重诗歌自身创作规律的探索,强调诗歌自身形式的审美特征。《沧浪诗话》开拓了诗歌构思创作的理论空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理论的终结。

对同一问题的切入点不同,源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理想。其中南北文化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学史上多位学者探讨过南北文学思想的差异,如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曾概括论述过南北文学思想鲜明的对立:“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于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辞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1]文学即人学,人是历史的主体,是文学的主体。南北差异反映到文人中是什么情形呢?在《日知录》卷十三《南北学者之病》中,顾炎武引用《论语》中的话评价了南北文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北方之学者是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今南方之学者是也。”在南北地理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之下,南北方从文学创作到文艺思想都必然带有地域的色彩,如施闰章所言“丘壑之美,江山之助,古之咏歌见志者往往藉是”(《阳坡草堂诗序》)[2]。王若虚《滹南诗话》的“以意为主”的思想亦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北方深远的儒学传统,重质尚实的地域文化背景,是王若虚“以意为主”思想形成的摇篮,这必然使王若虚文艺思想带有浓郁的北方地域色彩。

相书上说:南人北相,北人南相者贵, 鲁迅说,南方人机智而近于狡诈,北方人忠厚而近于愚傻,倘能集南北之长,必为人中之龙凤[3]。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认为,春秋之前,我国的政治道德思想,可以分为帝王派和非帝王派,前者是入世的国家派,后者是遁世的个人派前者大成于孔墨,后者大成于老子;前者是北方派,后者为南方派。北方派的理想,在改造旧社会,南方派的理想在于创造新社会;北方派专有诗歌,南方派仅有散文文学;北人多坚韧之志,强毅之气;南人长于思辩而断于实行,但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又胜于北人远甚。王国维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俟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骑驿而后可,斯即屈子其人”王国维又说:“屈子南人而学北方之学者。…虽南方之贵族,亦常奉北方之思想焉。观屈子之文,可以征之。其所称之圣王,皆北方学者之所常称道。”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多为言志抒情之体”《文心雕龙・物色》“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鉴之请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诗经》和《离骚》代表着北南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精华,描写了黄河中下游和汉水流域劳动人们的生活、劳作、婚恋等情况,记录了周代中原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喜怒哀乐,成为北方文明的标志。《离骚》中上天入地、奇绝的楚地山水、离奇的神话传说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风格华赡,丰富的想象,这些都使得《离骚》具有了浓郁的楚地地域特色。

注释:

[1]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240页

[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6年版26页。

地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中华文化;阴山地域文化;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保持其民族内部认同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民族保持其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历史上不同时期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对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它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世界的东方,对于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中华文化整体来讲,中华文化又是以中原地域汉文化为主体,并由许多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时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相继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乃至存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理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以汉文化为主体,其他地域文化为重要补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在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重视文化的发展已经形成共识,越是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因为只有各个部分的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整体的发展,才能使中华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阴山文化做为北方边疆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在其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从地理环境来看,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东西连绵1200多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限。阴山山脉西起杭锦后旗的狼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以阴山山脉为准线,其南麓为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其北麓为乌兰察布草原、乌拉特草原和后套平原;东部是乌兰察布草原丘陵地带;西部狼山两侧是乌兰布和宝音温都尔沙漠。阴山地域同时也处于400毫米等水线区域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处均有发展,两者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汇于阴山地域,使阴山地域的文化开出了独特的,绚丽多彩的中华北方地域文化之花。

一、阴山地域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古代不同性质文化交流“汇集地”

阴山地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环境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不同类型文化彼此交融与汇集之地。因此对于各种文化均兼容并包,无论是典型的草原游牧文化还是代表中原地区主体文化的农耕文化,均在阴山地域的不同时期发展壮大,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阴山地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文化在阴山地域彼此交融发展,又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军事、政治以及文化的的多方位立体式交流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也为阴山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山地域在古代战乱可隐遁,和平时期可驻牧。因此成为北方重要的战略要地,历来为人所重视。秦统一中原不久就在阴山地域施展其影响,派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将士、夫役建筑秦长城,以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与影响。秦始皇时期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秦直道的修建虽然是以军事战略为主要目的,但在客观上也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秦朝时将九原郡的郡治所设在九原县,意在持续发挥其在阴山地域的影响力,同时也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阴山地区,促进了阴山地域的开发。大量的将士戍守阴山地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阴山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发展。阴山地域在汉代时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1](3803)西汉时期对于阴山地域的开拓,设置郡县,同样也将五原郡的郡治所设在古九原县,就是因为这里是中原王朝的门户。西汉所实行的移民实边的政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原汉民族与阴山地域少数民族的交流。西汉卫青北击匈奴,三次都是走阴山古道。所以“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1](3803)。之后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经固阳、昆都仑沟南下款塞旨阙拜见汉帝,迎娶王昭君北归后留居塞下长期在固阳塞、九原郡居住。陆路丝绸之路经过阴山地域通往西域,西域各民族的优秀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与中原地区优秀的物质、精神文化形成文化的对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各自区域对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使阴山地域的文化兼有各种文化的特质而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包头市达茂期出土了诸如开元通宝、皇宋通宝、丰元通宝、祥符通宝、熙宁通宝、嘉佑通宝等一系列古代货币,说明阴山地域商业活动的繁盛,人员交流的频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商业文化在阴山地域的影响。蒙古帝国时期蒙古族汪古部在今包头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处修建了著名的赵王城,伴随着商业贸易的交流与发展,逐步发展使其成为了草原丝绸之路交通的交汇点。汪古部早在金代就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即景教)。公元1293年,罗马尼古拉四世派人到汪古部,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改信仰罗马正教。阔里吉思“尤笃儒术,筑万卷堂於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2](p341)还“在北边为庙,以祀孔子,表贺圣节,独用汉文。”[2](p341)也有许多佛教及回教信徒聚居于此。因此在今敖伦苏木古城仍可见到各式各样体现不同文化的琉璃瓦当。文化的交融与荟萃正说明了在阴山地域自古以来就聚集着各式文化,是各种不同质的文化的汇集地。各种文化荟萃此地,相互融合,绽放出灿烂的文化之花,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阴山文化。

二、阴山地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主体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文化,但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周边少数民族地域其它形式的文化精华,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与边疆地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因而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华文化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未曾中断,成为迄今为止唯一延续的古老文化的原因之一。一种文化,想要延续与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吸收周边地域其他不同类型的先进文化或先进的文化要素来丰富自身,从而使其自身始终处于前进、上升的趋势之中。在保持自身所特有的内核的同时又不间断的吸收不同文化特质的养分。阴山地域文化作为不同于中原地区传统主体文化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就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阴山地域广泛分布着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少数民族的祖先活动所遗留的痕迹,阴山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匈奴先民土方、鬼方、羌方、戎、狄等游牧民族驻牧、生活、繁衍于此。其后在这一地区先后活跃着匈奴、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回鹘、阴山沙陀、契丹、党项、女真、阴山鞑靼、蒙古等众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不仅吸收了中原地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先进成果,也同时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品质注入其中,并与其合流,汇入了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从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例如马文化的发展,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学习匈奴“胡服骑射”,对于骑兵的重视与更广泛的使用促进了中原地区战术思想的转变,丰富了战争中战术战略的形式,对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军队的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武器的战马从此走上了中原大地的历史舞台;中原地域服饰习惯的变更与改进对于现今我们服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武灵王吸收了阴山地域少数民族民族的先进的文化,并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从而在前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汉武帝时期使用匈奴休奢王金日养马,使养马技术广泛在中原地区转播开来,从此养马经验与技术不再是匈奴对中原汉王朝的优势所在。养马技术的广泛推广对于中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牲畜品种的改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鲜卑族民歌《敕勒歌》、《木兰诗》,在其创作与流传的过程中由少数民族语言逐步翻译为汉语,千百年来成为汉族广为流传的民歌,丰富了中原地区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语言表达形式。用少数民族语言所创作的诗歌在逐步转译、翻译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同语言系统的初步探索式交流,并最终融入中华文化,成为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典型范例。《敕勒歌》、《木兰诗》的例子说明阴山地域的文化与中原地区主流汉文化的交流不断加深,最终汇流于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阴山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形式促进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容,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这样说,在中华文化的躯体之中流淌着阴山文化的血液。阴山地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独特的、重要的贡献。

三、结语

“中华文化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大传统和多个民族的历史小传统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复合体系。中华文化体系是动态的,因为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少数民族成为这个大传统的主宰者并为它的延续做出了贡献。”[3](p31)阴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域文化的一支独特的奇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阴山地域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具备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双重属性,成为不同类型的文化交融地。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独具特色。

阴山地域文化圈的文化以匈奴,拓拔、鲜卑、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相继兴起为主要特色。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激烈的大碰撞、大融合。“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居住在中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匈奴、羯、氐、、鲜卑以及乌桓、丁零等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他们和内地汉族居民交错杂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受汉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其成员后来大都融入了汉族之中。”[4](p30)这就形成了民族双向的融合。“中华民族走到今天,靠的是历史的根,文化的魂。这个文化的魂就是民族凝聚力,它体现在,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和则双利、分则两伤的共同认知和大中华、大历史、大文化的共同铸造上。”[5]

阴山文化作为博大的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主人翁。我们必须用这种认识和心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管理工作”。[3](p35)探讨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与阴山文化的融合,不但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华文化,而且对于正确认识阴山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匈奴传(卷94下) [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元史―特薛禅等传(卷11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地域文化论文篇4

将地域文化应用到是室内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制,其本质是在遵循现代人们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功能与设计构造的统一和谐。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特征、地方自然资源,同时要能把握住时代特征。其次,要强化对本地文化特征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并将其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从而能塑造出能表现地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潮流和生态性的文化生活环境。

二、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原则

(一)坚持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

曾有著名的建筑学家曾说过,当今世界建筑就像一个古来的大树,其中的各种枝桠就是各种建筑流派或理论,但是其主干只有两支,一是物质技术,二是地域文化。由此可见,影响室内设计发展的因素只有物质技术与地域文化。其中物质技术并不受地域限制,只有地域文化才能使室内设计带上地域的情感与特征。若是室内设计无法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那么设计就会出现“全球化的统一”,从而失去了地域文化多样性呈现出的精彩纷呈。

(二)坚持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有机结合

现代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应该拥有精神功能,换言之,就是要坚持室内设计的一体两面。使用功能与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既要满足其实用性,又要满足形式性。具体指的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室内设计要满足功能的实用性,又要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出其情感、主题与意境。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首先要强调室内的结构与形式的完整性,其次要追求地域文化、物质技术与室内空间表现的精确性与深度。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地域文化在长期地发展与积累中,为人类创造着独特的价值与文明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故而,在室内设计中,不能将地域文化简单的当作形式符号进行利用,而是要提取出地域文化的特有的价值与文明,吸取其深层次的蕴涵。具体来说,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引导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要在设计中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风或复制。无论是西方古典建筑或是中国传统建筑,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室内设计时,不能笼统进行继承传统,过于片面强调地域文化,而是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握住室内设计的创意核心,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三、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一)符号法

符号是人类的特有的创造物,从人类出现至今出现了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的符号。室内设计中就应当通过将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进行归纳与分析及提炼与演变,从而使其变成一种具有代表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元素,并将其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传达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及信息的传达能力,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最终,提升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进行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时,将我国“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当作文化符号,将屋顶的吊饰做成圆形造型,与方形地面或床相互呼应,既不失简洁、大方,又不古意韵然,从而将地域文化很好地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并展出了中式设计风格的简洁凝练。

(二)抽象法

室内设计实质上也可以将设计看作是对线条、色调、色系等要素的设计。因此可以利用抽象法将室内设计中要素看作抽象的点、线、面、体,在保证形式美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排列组合,同时加入本地地域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式风格的设计过程中,电视柜、墙面、橱柜等整体上要以直线和平面立体为主,同时为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在电视柜上可以加入黑、红、白色体现浓厚的地域色彩;在墙面上点缀由窗花演变来的花纹,展现独特魅力;在橱柜上可以增加犹如古代门栓的把手。这样的室内设计,不仅富有时代现代抽象主义,又蕴含强烈的地域特色。

(三)因地制宜法

实际的室内设计过程中最不能不能脱离的便是地域环境的影响。故而,除了要开发出本地的文化资源外,还应当充分掌握并提炼出现有的地域文化,以确保设计能利用地域内的地理环境等特征,最终保障室内设计的因地制宜及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结束语

地域文化论文篇5

从地理位置来看,贵州又是典型的内陆省份,深受周边文化影响。在贵州,黔北一带明显属于巴蜀文化的范围,黔东一带颇受荆楚文化的影响,黔南及黔西南与两粤文化多有共同之处,而黔西北和黔西南的某些地区又近乎滇文化。事实上,用“多元性”来概括贵州文化当然说得通,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多元化的特征,只是贵州地域文化的多元性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它的“多元”,既是指文化来源的多源性,也是指“多来源”文化的共存。正因为存在着“多来源”文化的共存,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固然有迹可循,但呈现更多的是多种文化的“共生共荣”。所谓“共生共荣”指的就是多样的文化至今仍然活着,它们各自以其传统为母本为根基,又吸收其他文化而向前发展,在“一体”中各显个性。这说明贵州地域文化是一种文化宽容的产物,各种文化都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也不排斥其他文化的生长,各显其长,相得益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多元一体”在贵州这个特定环境中,以“多元”体现文化内涵的丰富多样,以“一体”体现各种文化共处一地的和谐与协调。贵州文化从古至今始终保持着文化的共荣共生,给这里的各种文化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和权利,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虽然也相互制约不能让某一文化获得长足发展而最终成为一统天下的文化权威),所以各种文化现象都得以延续下来。在这里,传播与传承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各种文化之间也维系着某种均势。尽管汉文化逐渐成为主流,但持续的时间不过五六百年,强度也远不如中原或江南地区。因此,相对传统主流文化,贵州地域文化更带有边缘文化的特征;而作为由不同的行政区划切割拼合而成的省份,几种地域文化在贵州交汇,因其皆成弱化状态,而且又继续受到四周文化的影响,因而这些文化并未融为一体,仍带有区域文化的特征,只不过范围大小有所伸缩,在贵州境内有所交融而已。更有在其他区域已无迹可寻的“文化孤岛”现象的遗存,许多在中原早已失传的文化却至今仍在这里保存完好,而且始终充满生机,例如屯堡文化。

由此,我们说多元、多样、多层次构成贵州地域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不错的了,而贵州地域文化与贵州现代文学的发生也由此说开去。关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一个最经典的表述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它表明,真正深刻开拓的地域特征中必能找到人性内在的相通处;地域文化、地域文学中体现出的主体性创造,必能续人类精神之火,成为世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由是,我们择取贵州地域文化不同层面的文化特征,追寻贵州现代文学发生期的缕缕回响。文化特征其一:山地文化“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

这是王阳明在《重修月潭寺公馆记》中的一段话,用来形容贵州的地理特征和山势磅礴最恰当不过了。贵州省境内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3%,平地只占7%,且出露的石灰岩面积占74%,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开门见山”的地方。张晓松在《山骨印记———贵州文化论》中提到:“在贵州,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资源、生产生活条件,都是由这个山地所提供的,这是贵州文化生成的根本和基础,是贵州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依托,山与贵州实在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生命联系。”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斯图尔德指出:“相应的环境特征由文化决定。较简单的文化比发达的文化更直接地受环境制约。”[2]12长时期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状态下的贵州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山。他们出行、劳作得翻山越岭,得靠打猎、刀耕火种获取食物;住“干栏”式房屋或石头屋;甚至死后也安葬在石棺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低水平的物质生产又适应了简单的文化形态,造成超稳定形态的文化结构和“内循环”的文化发展,由是,“贵州人的文化性格就表现出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贵州人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耿直无华、个性倔强;另一方面,山高路险的封闭环境又使得贵州人不善算计、目光短浅、封闭狭隘、满足现状、不求进取、重土少迁,乡土观念极重。”[3]20综上所述,山地文化的特质之一就是封闭性。对于这种封闭性也应一分为二来看待。因为封闭,就使得贵州文化背负传统因袭的重负少得多,因此又孕育了贵州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与主流文化、周边文化交流、碰撞中,虽未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但也造就了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共生共荣”的局面。诸如:虽然典籍文化相对薄弱,但乡风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虽然代表汉文化的主流文化逐渐落地生根,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虽然在对待外来文化上采取深拒固闭的大有人在,但满怀热情主动接纳外来文化的仁人志士最终“振臂一呼而改天换地”;更遑论封闭的环境也成就了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他的“致良知”的心学理论正是从贵州走向世界的。

山地文化封闭与开放的二重性是互为消长的,随着交通的发达、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封闭的因素将逐渐减弱,而开放的特点将日益强化。当晚清以来席卷全国各地的变法维新、倡导自治的图变之风吹进贵州这封闭已久的“山国”时,贵州人以高昂的开放姿态回应着主潮。早在辛亥革命以前,贵州一些开明人士就已创办《黔报》、《贵州公报》、《西南日报》、《自治学社杂志》等地方性报刊。1907年“贵州自治学社”成立,该学社提出“以个人自治说为起点,以地方自治说为延长线,以国家自治说为最终面积”的学说主张。辛亥革命期间宣布独立的“贵州军政府”称贵州乃西南之中心,同时也意识到“黔中向名山国,风气之开,每落人后”这样的地域特征。有感于此,发生期的贵州现代文学无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都以“开启民智”为鲜明目标,虽然成就不大,但甫一发生,就呼应了时代主潮。文化特征其二:世俗文化贵州是个名副其实的“移民省”,不仅汉族主要是移民而来,就连少数民族也如此。汉族自汉、唐以来,就陆续由中原迁入贵州。大量入住,应该是在明、清以后。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贵州有两次大的汉族移民高潮,一次是调北征南(即调集大量军队平南),明太祖朱元璋在派兵平定云南后,指令30万大军屯戍贵州以防后患;另一次是调北填南(即从内地将破产的流民和平民大批强迫迁移往贵州等地),清代中叶朝廷征讨播州藩司杨应龙后,引入大批汉人在“苗疆”屯田垦殖。[4]38这样,汉族在其不断向西南扩散的过程中,不但从邻近的四川、湖广移入,也从中原、江南或其他地区来到贵州。而少数民族包括氐羌民族自西而东、苗瑶民族自东而西、百越民族自南而北、元代又从云南迁来蒙古、回、白等民族,也是从四面八方进入贵州。这种移民大迁徙,最终导致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从而基本奠定了贵州文化“多元会合型”的格局。#p#分页标题#e#

由于上述移民绝大多数都是粗犷的军人和底层小商贩及农民,他们更倾向于商人阶层文化的世俗性和农耕文化的精神追求,加之贵州本地文化以巫文化为主的强大根基,使得贵州的地域文化,无论精神信仰追求,还是物质文化追求,都显现出鲜明的世俗性。就拿来说,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共存”的特征。在贵州,信仰儒、佛、道、基督、伊斯兰教以及原始宗教、民间宗教的民众各自奉行自己的信仰,互不干涉。在建省前,贵州许多地方的民众大多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众不多,影响也不大。但到了明清两代,情况有了变化,佛教和道教因统治者的倡导开始兴盛,但仍能与其他宗教并存,贵州境内随处可见的“三教寺”就是“多元共存”的明证,例如镇远古城的青龙洞,不仅有儒家的紫阳书院,也有佛教的中山寺、青龙寺、观音殿,还有道教的吕祖殿、万寿宫、青龙洞、紫阳洞等。贵州的世俗文化根基雄厚,它的底层文化是巫文化,这使得传入贵州的宗教不得不扭曲自己来适应较低层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不得不采取与当时当地人们的世俗文化相互契合,吸收并接纳本土基础文化的方式进行文化改造性传播,从而产生了许多文化变异现象。例如,在佛教原先的文化母体中便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以及儒、道、佛、巫等多种宗教合流的文化新质,而佛教自身原有的某些特点却模糊甚至淡化了。如此一来,各种文化各自的个性特色明显减弱了,而新的一种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性”却增强了,而这些共性都建立在贵州世俗文化的基础上。

即便是世居其地的少数民族,也有着深厚的世俗文化根基。英国基督教传教士伯格里注重苗族信徒的世俗生活,他在石门坎创办学校、麻风病医院、织布厂,建筑起教堂、足球场、游泳池,开设了“公益场”,修筑了公路,创造了老苗文,因此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使得一个几千年来崇尚“巫鬼”的大花苗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洋教。这种世俗性还表现在对待外来文化重物质而轻精神上,据史料记载,古夜郎国之所以愿意归附汉王朝,很大程度上缘于物质的吸引力,为了得到汉朝锦帛、铁器等先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技术才心甘情愿归附的。到明清乃至民国也是如此,一方面财力上依附中央,“厚赐”则附,无赐则叛。这种世俗功利性折射在人的文化性格上就是重物质,轻精神,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但也对外界新鲜事物保持高度热情,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表现出鲜活的生命力。《黔南识略》卷一《总叙》中谈到黔南地区的民性时就指出“大率质野少文,纤啬而重利”。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采风过程中一方面感受到了贵州人生活的极度贫困,另一方面也深切体会到了保留在这民间世俗文化上的淋漓的生命元气。通过近代报纸我们可以看到,在报刊开拓的公共空间下,社会各阶层虽然始终处在军阀混战的生活困境中,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切照旧。

学校照常开学,商店、药店、书店、报馆照常营业,他们关心战时局势,抨击社会丑恶现象,也可以在“外国要闻”中看看“西洋镜”,在充斥着沉重的税赋、盗抢现象严重、物价飞涨的社会夹缝中活在当下,努力生存。文化特征其三:通道文化贵州作为一个存在、被发现缘于“通道地位”。就地理区位来说,贵州处于西南地区的腹心地带,西与云南接壤,北与四川毗连,东与湖南为邻,南与广西隔河相望。巴蜀与两广的交通势必要经过贵州,湖南通往云南也要从贵州经过。南来北往,东进西出都以贵州为喉襟,这就决定了它在西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尽管秦始皇一统天下,但古夜郎的“自雄一隅”尚无人知晓。直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这才有了“开三边”这样向外扩张的举措。因要剪灭南越王,需“浮船牂牁江”,夜郎被发现。为了打通巴蜀与夜郎的通道,唐蒙“发巴蜀卒治道”,史称“南夷道”,从此打破了夜郎与中原隔绝的状态。汉代在夜郎地区建立了牂牁郡,因夜郎地区既是巴蜀通往南越的桥梁,又是通往滇国、开辟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后的诸葛亮南征、魏晋六朝设牂牁、建宁、兴古三郡、隋唐设经制州、南宋在贵州进行“川马”和“广马”的交易,至元朝开通滇黔驿道,都显示了贵州作为“通道”的重要性。

贵州单独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意义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立贵州布政司(成为明代十三个布政司之一)开始的。贵州作为省级行政区划在全国也还是比较早的,不但早于东北和西北,就连湖南、湖北当时也还未从湖广布政司分出来。其后的清代十八行省有贵州,民国二十八省有贵州。之所以在多山、贫瘠的贵州建省,明代史学家郭子章在《黔记》中将原因一语道破:“盖贵州乃古罗施鬼国,地皆蛮夷,山多箐广,流水涵渟,土无货殖,通计民屯仅十四万石,为天下第一贫瘠之处,官藏戍岁给仰于湖广、四川二省,盖本非都会之地。……我朝因云南而从此借一线之路,以通往来。”贵州是中原通向西南边陲的要道,历代封建王朝要扩大疆土巩固边陲就必须打开贵州这个通道。从战略角度讲,无论“攻”与“守”,贵州的战略地位都非常重要。明代地理历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贵州方舆纪要序》中写道:“常考贵州之地,虽偏隅逼窄,然驿道所经。自平溪、清浪而西,回环于西北凡千六百余里,贵阳犹人之胸腹也,东西诸府犹人之两臂然。守偏桥、铜鼓,以当沅、靖之冲,则沅、靖未敢争也;踞普安、乌撒,以临滇、粤之郊,则滇、粤不能难也;扼平越、永宁,以扼川蜀之师,则川蜀未敢争也,所谓以守则固也。命一军出沾益,以压云南之口,而以一军东指辰、沅,声言下湖南而卷甲以趋湖北,武陵、襄阳不知其所守;膺击荆南,垂头襄阳,而天下之腰膂已为吾所制矣!一军北出思、黔,下重庆,敌疑我之有意成都,而不疑我之飘驰葭明也;问途沔北,顾盼长安,而天下之禁吭且为我所益矣,所谓以攻则强矣!如是而曰贵州蕞尔之地也,其然乎哉?”明朝统治者通过派重兵驻扎、沿驿道设立卫所、建立都指挥使司直至建立布政使司,牢牢控制了贵州这个战略要地,以平播和奢安两大事件震动西南。

通道地位使贵州改变了过去闭塞的局面,中央王朝开始加强对贵州的统治,中原各地的文化开始源源不断输入贵州,给贵州文化带来新的质素。农业、手工业、商业、矿业、建筑、交通等都获得长足发展,教育也获得新的生机,全省各地在洋务运动和期间,纷纷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以新知识和新思想开启民智。光绪末年,贵州还办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工业青溪铁厂和文通书局,在古老的驿道上也出现了民间运输与邮寄。有了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的支持,贵州在20世纪初追赶上了国内第一波办报热潮,也为贵州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无以替代的新媒介,开拓了现代文学的生存空间。当然,仍然要看到通道文化的“二元性”,一方面改变着闭塞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民众遭受着因通道便利带来的“鸦片烟祸”等人为灾祸。在中国近代史上贵州是鸦片烟祸的重灾区之一,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军阀和官吏是造成烟祸的元凶。贵州军阀不仅通过强制人们种植鸦片、贩卖鸦片获取巨额军饷,而且军队中的士兵也普遍吸食鸦片烟。底层民众吸食鸦片更是常常将整个家庭拖入崩溃的边缘,贵州籍作家蹇先艾、寿生等在他们的乡土小说中对鸦片烟祸都有生动的文学描述。文化特征其四:边缘文化当代评论家陈思和说过这样的话,传统有大小之分。“大传统是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它的背景是国家权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能力,所以常常凭借权力以呈现自己(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包括钦定史书经籍、八股科举制度、纲常伦理教育等),并通过学校教育和正规出版机构来传播。而小传统是指民间(特别是农村)流行的通俗文化传统,它的活动背景往往是国家权力不能完全控制或者控制力相对薄弱的边缘地带,就文化形态而言,它有意回避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思维定势,用民间的眼光来看待事实,更多的注意表达下层社会,尤其是农村宗族社会形态下的生活面貌。”[5]这里所说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就是正统文化与边缘文化。上世纪初,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贵州文化无疑属边缘文化。贵州的边缘文化具有双重边缘性的特点。相对于中心地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环境来说,都常常是边缘的边缘。由于地处偏僻、山高路险,中央政权往往鞭长莫及,通常会采取羁縻政策或“以夷制夷”的土司制度来实现统治。#p#分页标题#e#

地域文化论文篇6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不同文化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看,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从原发和继发的角度看,有原发文化和继发文化的差异;从民族的角度看又具有民族文化和国家主导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生成看,又具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差异;从文化影响范围看,又具有全球文化,国际区域文化,国家文化和国家内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时序看,有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理想的文化的不同;从文化的合法性看,具有合法文化和非法文化;从文化的品质看,具有高雅文化和庸俗文化;从文化生成和影响的人群看,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划分等等。文化划分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每一个不同文化体系的复杂性,动态性,历史性和继承性,同时也体现出每个文化体系的深刻性和整体性。当然,理论上的划分并不是割裂文化的有机和统一,只是给予了观察和研究者不同视角。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文化,他原本的形态是在某一地域生成的土著文化或某个学者的一家之说,但由于他在实践中更能适应和促进本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更能寄托和承载他的发展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更能不断的体现出他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奉行,并为了实现发展,在交往中不断的学习借鉴其他文化,不断的创造,才逐步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具有统治作用的文化,形成了一个具有主导作用和标志性的文化有机体。同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广泛的拓张的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民众在接受认同奉行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会保留本土文化或结合本土实际,创造和发展主流文化,保持自身的个性,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优势。地域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源泉,丰富和发展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在发展中被化为本土化的主流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没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就不会实现民族、国家之间的统一,而失去地域文化的个性,主流文化不但失去丰富性,而且失去丰富性的源泉,就如断了溪流的江河。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就是明证。在我国同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但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区别,汉民族认同和奉行汉文化,通用汉语言,但广东、福建、江、浙、到河南、陕西等地文化有着显著差异、就是一省之内也相差悬殊。藏文化、回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流派和地域特色。在欧洲各国,英法德荷等各不相同,在非洲和美洲也是如此。所以,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是由不同地域或族群的文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地域文化是它的源泉和有机系统,主流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统帅,是一般和特殊、溪流和江河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亡的敌对关系。地域文化是文化大树的根系和土壤,主流文化是树干,枝桠是主干文化生发的文化支系,而每个人则是文化之树的果实。

二、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消亡的过程。首先大规模的现代化大生产要求产品制造和使用方式的标准化,从而推进生活方式的标准化,而标准化是一个去个性化的过程,一个现代化大生产所生成的文化取代本土文化,标准化的文化取代地域文化的过程。其次城市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必然产物,他是大量的不同地域的农业人口集中于城市之中,认同城市文化,皈依城市文化,按照城市发展的要求去生活,从而化为城市的一个有机分子。城市化必然使不同地域的人离开生养他的环境,为融入城市生活而放弃原有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当大量的非城市化人口实现城市化,地域文化就失去了他传承和创造的主体,也使主体离开了地域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生活环境。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所需要的环境消失,在生存与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降低,不断地走向消亡。这是社会进步造成的文化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化有机体系发展变化的通常逻辑。除此之外,文化的消灭和发展还有另一关键力量,即学校教育。由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目的制约学校教育的诉求和文化发展的理念,不同国家的统治阶级在不同时期必然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标准、核心价值体系和表现样式及其理想状态做出规定,并对非法文化与合法文化做出界定,从而规定学校文化的标准及其合法表现形式。即学校以什么为核心价值取向确立培养什么人、选择什么知识、如何培养人、谁去承担培养任务。而这一过程就是文化选择,传播、交流的规程。当“十年”推行无产阶级的文化时,我国其他文化便被划入非法领域,遭受了排挤与毁灭。当现代化成为我国建设目标时,文化的标准有一次发生了变化。至于地域文化,曾经被贴上了落后愚昧封建等标签,经历了忽视、轻视、歧视,被批判和打到的过程,甚至以国家的名义将地域文化作为非法知识排除在知识体系之外,从而形成文化的拔根现象。还有的将地域文化等作为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强行消灭。这种现象在不发达国家存在过,也在美国西欧等国家发生过,如美国对对本土文化中印第安文化的消灭,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等等,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通过学校消灭文化,除了以上方法外,还通过在学校课程中全面推广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推行标准化考试和教育生活规则,建构生活氛围进行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中,除了必要的法律规定的民族课程之外,地域文化基本上被排除在学校课程之外。地域文化中的社会生活与交往方式,利益分配和矛盾处理的惯常行为等,通过学校构成的是与非,合法与非法、先进与落后、奖和惩等学校生活规则及其生活氛围,消灭了他存在的土壤。尽管这种设置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没有明确,但在实践上形成了对地域文化的歧视和排斥,从而致使地域文化失去了保存,传播、创造所必须的人群及其环境,比如普通话的推广是为了便于国民的交往,但同时,由于没有对方言采取保护措施,我国的方言随着现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消失,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建筑风格也在消失。这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发展的困境,一方面现代化和全球化需要不断的强大中国文化,发挥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用,而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的源泉。另一方面,现代化和全球化必然是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被替代,在客观上使我国地域文化被消解,形成现代化发展中地域文化发展的困境。可喜的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已经意识到了地域文化对国家主流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有意识的开展对地方文化的保护,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也提出了建议,鼓励各国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开展地域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创新活动。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资助建立了保护和传承机制。

三、学校教育是文化的产物和文化的生成者

学校自诞生以来便是文化的产物,他的办学思想和目的,语言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开发、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师生及其关系、教育教学文化及生活方式都使特定文化的产物。同时通过学校教育,使特定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并使新一代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塑造社会所需要的人格,承担和推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特别是有了国家之后,一种文化一旦被从课程中排除,或被明确的禁止,或被有意识地忽视或被作为与主流文化对立的文化给予批判,或被新文化所生成的新的规则和新的标准取代,运用新文化评价和调整学校生活中各种主体及其活动的利益分配,那么他就会失去合法的存在基础,失去传承和创造的基本渠道,就必然走向消亡。反观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值得我们警醒,特别是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发挥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优势,承担本土文化发展的责任

当代社会,任何一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在主流文化的规制下生成的,具有统一和标准化取向。一方面是现代化社会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统治阶级保证国家发展的需要。这种文化取向,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加速了它的消亡。而地域文化的消亡,在客观上使主流文化是去了内生的源泉,失去了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了解决这一缺陷,自本世纪,我国在借鉴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在中小学开设了地域文化课程,个别大学也开展和开设地域文化课程的研究和教学,但由于标准化考试的需要,这些活动并没有重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国家在学校之外重构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体系。但是,在关注普通学校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人们忽视了以网络为支持的,以满足和促进学习者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为使命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独有的优势。首先,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在各地建立有分校和教学点,服务于本地的学习者,能有效地建立起与本土社会生活的联系。其次,每个学习者不必离开他的现实社会生活和工作,即不会象一般大学生那样离开生他养他的本土社会,而被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校园接受统一的标准化训练,从而强制性的切断与本土生活的联系,使其失去本土化的根基和本土文化表达的氛围和机会。其三,他要满足和促进每个人自由自觉的个性化学习,就必须开设与本土学习者所需要的本土特色的课程,从本土文化中获得课程的有效资源,增强教育效果,自觉地承担起本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其四,开展社区教育,满足本土国民终身学习的需要。社区教育除了职业更新与提高之外,主要的是文化生活教育,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具有天然的优势。

五、以网络为支持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

地域文化论文篇7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地域文化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基于地域文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施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地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河南各高校的足够重视。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该校2009年出台了《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该方案强调要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等为基本原则,兼顾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并指出公共必修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组成,公共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教育实习与见习、专业考察、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但地域文化教育在该方案中没有得到重视。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不具有任何区域特色,必然削弱高校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关于修订2012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将原有课程纳入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教师教育平台的教育拓展课程,并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赋予各教学院系更多的课程设置权。目前,周口师范学院正以“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4X)+X”的分类培养模式[3]。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新方案下,地域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专业选修课程,仍然没有被列入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以及实践教学平台,整体上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仍然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地域文化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笔者认真查阅了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河南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依据洛阳师范学院2006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则,该校设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教育平台四级课程平台,各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师范类专业附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与周口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洛阳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平台含有非本专业15学分的任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拓展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方向的延伸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要求突出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创作,以及艺术创作的课程模块等,拓展了更多的自由教学空间。商丘师范学院2007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其课程结构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教育必修与专业必修,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和公共选修。从课程结构上看,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几乎等同于周口师范学院的2009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是其必修课分属于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平台。根据许昌学院2012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三大平台课程”构成,另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就上述四所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都是从最初单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逐渐修订为搭建课程教育平台,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但是,笔者看到,洛阳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虽然都建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地域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但在其课程结构中很难看到地域文化教育的影子。第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或总则中,均没有提及地域文化教育问题;第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均看不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地域文化教育活动的举办,更谈不上校外文化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建设;第三,对于自下而上的教师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自发行为,也没有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措施。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的构想。

(二)以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中国知网的上网期刊论文为例,近三年来此方面的教改论文有20余篇,涉及中国古代史、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中外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区域音乐与文化、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为弄清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地域文化资源较为集中地应用于历史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除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文化学概论之外,还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和历史地理学、地方史、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民俗学等课程,其中地域文化直接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以及文化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课程;第二,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或学科的教学活动,均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第三,对于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平台的部分课程,甚至理工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有选择性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生动性。需要指出的是,理工类专业部分课程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多与中国传统思想或理论有关,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可说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点,这些理论及其出处,可能就是构成该区域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资源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的,鉴于它对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地域文化教育,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应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可能灵活多样,但为了规范或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应予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性技能也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应加大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力度,适时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把地域文化教育进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师资培训工作应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第一,认真做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讨其本质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发现学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实践,做好地域文化的扬弃工作,经深入广泛的调查与研讨,组织专家编订培训材料;第三,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建议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自然学科的教师自主参加),做好培训师的遴选工作;第四,制订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尚未在河南高校大规模开展,因此通过师资培训指导或引导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三)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

地域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地域;独特;美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89-02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渊博的大国,由于中国独特多样的地域性文化,引来无数国家的关注目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民族中,划分了很多不同的地域,由于各自区域的独特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而这些文化是习俗化的、原生态的以及稳定性的。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即将感受、感官、感觉结合在一起的视觉体现形式,因为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的地域会体现不同文化特点,从美术艺术的视角进行表达,给人以美感的视觉享受[1]。为了将美术创作与不同的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地域性文化、地域性美术创作进行概述,并且分析了不同地域性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地域性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创新体现,最后对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进行整体总结。

一、地域性文化概述

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华大地就划分出不同的地域,随着中华大地儿女长期生活习惯以及传统风俗的养成,各自不同地域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性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地域性文化是指先秦时期不同地域中物质与精神财富的集合整体;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地域性文化是指中华大地儿女生活的不同地域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结合。地域性文化是多样性且特色性的,受到不同地域中各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文化。由于每个地域的差异性,因而,不同地域的文化是具有特色性的。

我国地域性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与传承着,呈现着自己的独特艺术形式,发挥着自身为传统文化带来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包括很多因素,比如:民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将这些方面与当地环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属于此地域的专属文化传统[2]。由于地域文化需要以历史与时间作为累积基础,随着历史和时间的推进,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在逐步变化与发展着。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纵观全世界,有很多独具特色地域文化的国家文化,例如:中国文化、欧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等。

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域人们生活紧密关联,地域文化包含很多方面,比如:方言、饮食、信仰、建筑等。电视中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带领观众去体验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观众在为美食烹饪技术感到惊叹时,更加可以感受当地的本土地域文化。很多人会采用同样的食材,通过同样的烹饪方法制作食物,然而食物的味道都会不太一样。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域独特的物质文化魅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质、不同的思想观念,都会为地域文化的构成带来重要影响,同样,这应该也是独特地域文化的神秘之处。

二、地域性美术创作

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现形式,从空间和平面的角度形成具有视觉感受的艺术,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方面:绘画、建筑、设计以及雕塑,在现代美术领域中,将书法和摄影等新颖艺术增添到美术艺术范围中。艺术文化中,美术创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增添了人们对于生活、思维和观念的美感,在美术创作中,秉承着“将生活艺术化,进入思维,指导灵魂”的原则。

美术创作,需要深刻认识其内涵、原则;掌握其程序,加强练习;具备构思、构图能力以及构图法则等;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方法与能力。美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需要对生活的艺术具有敏感神经,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从而发现创作灵感[3]。在美术创作中,创新精神十分关键,欣赏者会因其独特性而被记忆,比如:《蒙娜丽莎》、《向日葵》、《星空》等。

古今中外的美术创作创造了很多奇迹,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美术创作起始于欧洲国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我国的美术创作发展中,美术艺术也不断拓阔了范围,比如:中国画的出现。对比着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创作,带给人们的艺术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历史与文化结合的产物。在不了解地域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想深刻体会美术创作的涵义是一件难事,因此,美术创作是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作品是接近地域生活的,在让人们了解其内在深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美术创作的地域性特点。

三、不同的地域性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灵感与素材,美术创作者经常会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从其中找到创作的题材和材料。来源于生活的材料是贴近生活的,由此得到的美术创作会是具有教育性的、值得人深思且给予人启发的,有意识目的性的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这是对素材概括、提炼的过程,最终获得值得人们学习的美术创作作品,美术创作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并且还具有另外一个特殊性特点,即: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

从不同的地域性文化中获得不同的美术创作素材,比如:我国的中国画,也称作山水画。通过对于风景的美术创作,表达出人们的思想与情感,而在选择风景时,不同地域的景色截然不同,江南比较秀美、北方比较宏伟壮观;在对人物进行画像时,美术创作者需要结合人物的自身特点,比如:外形、性格、身份地位等,而这些特征均是不能离开历史背景的[4]。美术创作过程中,扎实的美术功底一定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地域文化进行创作更是一种打动观众的方式。美术创作的意义在于深入观众灵魂,希望通过作品令观众或是欣赏者有所收获与感悟。

四、地域性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创新体现

在美术创作中,创新能力是关键性因素,具有创新灵感的美术创作作品才会给观众或是欣赏者留下深刻印象。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中,美术创作的创新体现受到很多方面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地域是相对抽象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由于当地的长时间的特属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传统风俗,从而形成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特色,美术创作者需要从其中挖掘创作灵感,感受当地的地域文化。我国有多个民族,具有多种地域性文化,也正是由于多元性的地域文化,形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地域文化传统[5]。美术创造者走向各地域,感受地域文化,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采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或欣赏者呈现出美学创作。

其次,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民俗习惯、经济政治等情况都会形成不同特色地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核心灵魂,这种精神激励着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作为美术创作者,需要从创新的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美学视角启迪、激发观众。

最后,纵观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合作与开放。由于世界发展局势,要求着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6]。成功的美术创作作品不仅是时代与文化的缩影,而且可以将我国文化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意义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中,提倡开放合作,共同促进发展,我国的文化发展需要与世界文化紧密结合,不断地创新发现先进的文化思想。在全球国际化的整体文化发展进程中,地域性文化面临着挑战,与此同时,地域性文化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7]。为了全面结合不同地域文化,发展我国艺术美术创作,使我国的地域文化更加具有多元性、丰富性以及渗透性,所以,深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针对其特点进行美术创作,将其文化更完善具体地呈现出来,最终为我国美术创作提供广阔平台。美术创作艺术属于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激发观众或者欣赏者思考,因此,将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有效结合十分重要。发挥美术创作的空间是无尽的,美术创作作品没有统一的评判好与坏的标准,通常情况下,用高雅或者通俗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或是划分[8]。在美术艺术创作作品中,无论是对人、对物、对景进行美术艺术表达,都是需要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背景文化特点,一方面,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有助于观众或者欣赏者了解美术创作作品的思想;另一方面,将美术创作作品与地域性文化结合会赋予作品生命力,形成有血有肉的美术作品。

六、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文化强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中划分着不同的区域,在各自的区域中,有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而这些传统风俗都是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可以把这样的文化称为地域文化。美术创作作为艺术的特殊形式,在不同的区域中有着独特的丰富文化,并且这种地域性的文化也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思维的创作力是无限的,也正是由于多种的美术艺术观念,为我国的美术创作增添灵感,丰富我国的艺术财富,并且为我国美术艺术创作开辟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小军.浅析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的关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8):184-184.

〔2〕葛斐尔.中国公立美术馆之“当代性”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

〔3〕陆俞志.广西当代绘画的发展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李勇.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特征及价值发现[J].民族艺术研究,2010,28(1):109-113.

〔5〕王盼盼.对新时期新疆美术创作的几点思考[J].丝绸之路,2012,(14):83-84.

〔6〕魏海霞.浅论新疆美术创作的地域性及代表性画家[J].丝绸之路,2011(2):71-72.

地域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库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文化科技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随着人们对文化科技信息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意识逐渐增强,尤其是对那些贵重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化资源更是视如珍宝。人们对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也逐渐开始进行储存整合,成为一方独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是文章中笔者要阐述的构建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库”。

面对风起云涌的经济大潮,进一步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库,促使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和利用,加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库的建设,促进国内乃至世界各个地方的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共享,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通过大量调研思考提出,构建地域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库,对加快我国各个领域内文化信息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资源库”赋予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从历史发展角度上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都是历经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历史沧桑,经过历代人的继承和发扬——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优胜劣汰”过程,最终被人们保留下来的“珍品”。应该说这些文化资源是历史的浓缩和精华,大都独具浓郁的历史特色和别具一格的魅力。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这些精品都具有独家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它是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开发、整理后形成的文献资源库。其内容载体主要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其储存手段采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储存和保护。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我国每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都代表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如在这一地区形成的民间风情文化、民间习俗、饮食习惯等文化现象,这些现象被人们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反映着我国的历史,某一特定地域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既有对历史的传承,又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说,它是这一地区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这种财富需要我们后人不断发展和完善,更需要后辈人不断努力地继承和创新,使其不断地发扬光大,熠熠生辉!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每天都要面对众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为了不断地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并让这些信息为人们服务,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加工和储藏。然而,对于每天涌现的堆积如山的信息,如何有效地进行整合和利用,的确已成为我国信息收藏部门相当头疼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量文化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过去那种传统的以书纸形式收藏和储存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事实证明,在新的信息大量涌现的今天,传统上的图书馆存储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它们对文献信息储存的数量有限,对信息储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如果不对这种传统的储存方式加以改进,就会极大地限制和约束我国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甚至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障碍和绊脚石。面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尽快建立起国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库。

事实上,这些命题已经成为国内相关部门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调查发现,面对信息大量涌现且高新科技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不断掌握新技术,善于利用新技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储存手段,构建国内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库,从而加强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建设。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方便人们随时阅览、随时查阅,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各个地方的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共享,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说,如何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整合储存相关信息资源是构建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库的重要使命,它将使人们不断地对新出现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加工和整合,并最大限度地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库,对加速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文化学科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因此,构建地域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不仅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且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宣传当地文化信息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资源库”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义

自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人们对文化遗产方面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人们对利用信息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更加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相关信息及其信息资源进行生成、采集、传输和应用等综合处理,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库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信息资源,全面提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将民族民间文化信息更广泛地纳入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中去,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地域文化论文篇10

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招贴设计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吸收现代设计精华的同时更是传承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国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我们只要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并将其融入现代招贴设计当中,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中国的招贴设计必将在东西方设计对话中独树一帜。

ヒ弧 中日地域文化的分析及其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1.地域差异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ト毡臼歉隼钟谘习外国先进经验国家,也最能够把外来的先进经验和本土国情相结合,建立自己独特文化体系。 日本的招贴设计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入日本本民族的地域文化进行贯穿融合,继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招贴设计与众不同,极具特色。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将日本的设计分为两大类: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地域特点上看,这种文化精神的双重性与日本人的地域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日本的地域环境中有三个方面对日本的美学思想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日本拥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覆盖,缤纷变换、千姿百态的森林文化对日本人的美学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日本人对生命之美有着独特感悟,形成了日本人和谐淡然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岛国,有着曲折漫长的海岸线,对海洋的好奇促成了日本人冒险与征服的欲望,形成了日本人勇猛好斗的性格和对壮美的精神追求。此外,悠久的农耕文明,也使得日本人有了追求自然崇尚天成的美学思想。

ブ泄五千年历史的方方面面铸就了中国人自己独特的世界观。首要的也是最突出的就是中国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孤立。中国东临大海,南面西面是高山,西北横贯茫茫沙漠,南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相对于日本这个岛国,中国深居内陆,相对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的内向性,养成了独立自主平和温顺的国民性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计白当黑”充分利用了欣赏者相]应的想象和联想,注重作品的意境和作品的象征意义。

2.独特的民族文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ト毡久褡宓牡ヒ恍允沟盟们非常重视团体的协作,可以在稳定的前提下,兼具灵活的特点。在吸收外来先进思想方面可以在保持民族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在进行设计时又可以融入现代设计而不失民族特色。日本人崇尚自然,热爱生命的特点形成了其优雅、恬淡、和谐的审美情绪。然而日本人对武士道精神的崇拜又形成了其蛮横、激越、狂放的审美情绪。日本人对传统神道、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了其淡然、纯净、内敛的审美情绪。这些民族文化特性促使日本的设计在传承了地域文化的同时,迅速与现代设计接轨。

ブ泄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儒家、道家和禅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其“仁学思想”,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道家主张“无为”,认为美在于超越功利的自然无为,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从而达到“物我合一”;佛教的“禅宗”则崇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宇宙合一的精神。总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坚持从个体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天人合一”。清朝时期朝廷闭关锁国,拒绝接受外界的先进文化,致使中国的设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若在现代设计中将地域文化以形象化的方式和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定能成为中国招贴设计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ザ、以靳埭强与福田繁雄招贴设计为例解析地域文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ハ愀郾晨恐泄大陆,面朝南海,既是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又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使其设计相对于内地有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现把中国香港和日本的两位着名设计师,近乎同一时期的两组招贴设计作品进行比较,以探究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招贴设计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情愫,

分析其设计作品的优秀之处。这两件作品都是迎合了 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极富现代感的设计作品。现从创意、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对这两组作品进行分析,以便得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认识,寻求其设计成功的相同之处,希望对设计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ァ兜生》是中国香港着名设计师靳埭强为一个设计博物馆开馆而作的招贴作品。招贴是以现代摄影的豆子形状的石头与水墨形态的嫩芽组合而

成,石头代表着历史与永恒,是博物馆的象征。豆子(石头)发芽,象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即博物馆的开馆。从创意上讲,这件设计作品饱含了中国地域文化特色。首先,作者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选用石头作为博物馆的象征,这正是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石头崇拜,石头在中国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石头被视为孕育万物的神灵之物,这恰与博物馆的内涵相契合,也反映了中国的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从表现手法上讲,《诞生》从色彩表达上采用了黑白的设计,形式上采用了传统水墨与现代摄影的完美结合。作品运用中国水墨元素进行创作,传统水墨笔法自然,抒情,讲求意境,注重图案的象征含义,这正是中国典型地域文化特点的体现。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系列海报是日本着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招

贴以贝多芬的头像为主题,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对人物形象发部进行了置换创作而成。从创意上讲,这件设计作品在凸显现代设计特点的同时,又引入了日本民间绘画浮世绘的元素,极具民族特点。从表现手法上讲,同样是以黑白为主色调,福田繁雄运用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并将其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招贴作品中。置换是他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福田繁雄的这件作品中,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运用大面积色块平涂的朴素的设计形式来表现。招贴加入自己民族性的图案(音符、鸟、马等)进行元素的置换,将日本传统的浮世绘的元素与构成元素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招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