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高校建筑设计的运用

时间:2022-09-30 15:33:06

地域文化在高校建筑设计的运用

摘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呈现出土地利用率低、密度低的特点。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更好地适应高校办学发展趋势,高校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有必要朝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高校校园规划通常是通过连廊、平台等将校园建筑连接在一起。这种集约化、巨构式的高校校园建筑设计虽然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使校园建筑风格与当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产生巨大差异。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建筑设计能够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建筑设计,就成为摆在建筑设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阐释地域文化的内涵,提出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并分析地域文化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以此促进高校建筑设计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校园;建筑设计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逐渐形成了巨大的地域差异。当地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文化是互相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关系。建筑产品本身属于有形的物质元素,而建筑语言、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则属于无形的精神元素。其中,建筑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融合当地的自然元素、人文元素,比如城市肌理、人文风情、当地独具特色的建筑材料等,从而使建筑更好地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彰显人文特征。传统的地域建筑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因此同一地区的建筑大多带有极强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使得同一地区的建筑个体之间有着极强的协调性、一致性。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度融合体现出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并且由于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有很强的趋同性,所以这些建筑的形式也比较相似。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属性,是某个地区的建筑设计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互相作用、互相平衡的结果。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提取合适的元素,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而且可以使建筑的内涵更加丰富。当然,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并非单纯的文化复制,而是通过建筑技术将当地的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结构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让建筑实现自我超越。

二、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有利于推动地域特色建筑群建设,保护、宣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建筑物的内涵和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要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方面,也可以体现在设计方法上面。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除此以外,设计师还要考虑当地的民族文化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等等,使建筑设计具有良好的生态性,突出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设计除了突出建筑的形式美感以外,还要突出建筑的设计内涵,确定建筑的文化定位。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详细阅读地方志,将当地的历史素材、文化素材合理地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其次,坚持因地制宜和传承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地域都会形成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中包含的各种元素更是当地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因此,不同地域的建筑形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主题也越来越丰富。设计师若想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作品,就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实际建筑工程背景为依据,合理选择地域文化元素。这样既能体现出建筑的文化底蕴,又能够起到文化传承及传播的作用。最后,提高建筑的美学价值。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时,除了突出建筑功能外,还要注重提升建筑的美学价值。设计师在构思建筑产品时,要凭借较高的审美素养,合理地应用地域文化元素,将建筑的地域文化载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无论设计何种建筑产品,设计师都要首先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地理环境元素等等,并经过加工、提炼、创新等方式,将这些元素融入建筑产品。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要不断总结设计经验,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创新应用地方特色材料,利用其独特的纹理及天然色泽,赋予建筑产品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其美学价值。

三、地域文化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阐述地域文化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本文以南方某城市中某高校的建筑设计为例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一)校园整体建筑设计

首先是整体空间布局。该高校的整体空间布局采用的是与当地民居相似的围合院落形式。校园内各个建筑通过连廊连接起来,通过轴线控制整体空间布局,形成大小不一的院落空间。校园空间分为核心展示区及非核心展示区。其中,非核心展示区不进行特别限定。而核心展示区优先采用围合式、半围合式布局,并通过半开放、多院落的空间组合形式加强建筑之间的联系。核心展示区内的建筑呼应校园轴线,可以将轴线对应关系、空间序列关系优先展示出来,体现出空间的秩序感及层次感。其次是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形体、高度等等。南方某城市当地民居的建筑形态具有内敛而富有秩序性的特点,因此该高校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使建筑的形态保持规则、方正的特性,选取比例适宜的高度,与当地民居的建筑形态相呼应。同时,该高校在建筑的三维空间设计方面,采用水平向延展的建筑形式,有利于通风、采光,并且能够体现出校园空间的秩序感。此外,该高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非核心展示区建筑的屋顶、开窗等,通过建筑的形制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要素。建筑屋顶是区分建筑风格的核心要素之一,甚至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屋顶的形式区分出来的。南方某城市当地的公共建筑屋顶主要为歇山顶,民居建筑屋顶主要为硬山顶,也有部分民居建筑采用了四坡顶,体现出了明显的区别。因此,该高校校园建筑的屋顶形制主要采用坡屋顶,以及少量异形屋顶。校园建筑的开窗主要采用窗洞的形式。为了突出当地的地域特色,选择了竖条窗,并增设了窗间墙、窗前百叶、遮阳板等等。再次是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的整体情感基调主要通过色彩、材质等元素体现出来。南方某城市当地民居建筑的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为了体现地域特点,该高校的校园建筑设计严格执行了色彩控制要求,以黑、白、灰为建筑主体色彩,并且在此基础上适当添加平衡色。例如,木质色既不会破坏校园建筑原有的色彩平衡,又能够体现出当地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建筑材料应以当地原产的材料为主,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为突出校园文化的厚重感,校园主体建筑的内墙采用了石材、面砖等材料。最后是景观环境设计。作为建筑的外部延伸,景观环境最能够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该某高校的校园整体景观环境设计运用了具有当地水乡特色的水系元素,使其贯穿整个校园,并与周边环境形成互动。在校园中,可以看到亲水平台、枕水建筑等建筑类型。此外,还可在校园内设置当地的名人雕塑,这样既能够突出地域特色,又能够宣传当地的地域文化。

(二)校园单体建筑设计

首先是单体建筑的布局。该高校校园中每个单体建筑都体现出了不同的建筑功能及建筑特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从而保证了建筑群整体风格的统一,并与当地的民居建筑一起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单体建筑的布局既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又要满足校园建筑的多功能要求,而且要保证良好的采光。该高校的主体建筑以院落式布局为主,均为开放的空间,并且互相独立,按照轴线与前广场对应排布,形成半围合、半开放的布局形式。其次是建筑屋顶设计。屋顶作为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具有防水排水、保温隔热等功能,并展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变化多样的屋顶外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使建筑的轮廓更加丰富,对建筑外立面的设计有重要作用。现代建筑也应注重屋顶形式及其细部设计。综合考虑南方某城市当地的气候特征和文化传统,该高校主体建筑的屋顶多采用坡屋顶,可呈现出连绵不断的视觉效果。同时,设计少量非对称双坡屋项,以增强建筑的灵动性。再次是高宽比设计。南方某城市的传统民居很少形成竖直方向的压迫感,因为当地更注重空间的延展性,并不会过分追求建筑高度,因此民居的高宽比尺度宜人。而且当地街道展现出显著的有序性、连贯性,干道与小路互相结合,有利于人们产生良好的感受。因此,建筑的高宽比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之间的道路尺度,以保证单体建筑高度设计的宜人性。该高校校园主体建筑除宿舍楼外,其余建筑总体不超过24m,以保证建筑的尺度比例与当地传统建筑相呼应;由于建筑间距也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感受,要保证适当的建筑间距,强调建筑水平方向的延展;强化中心地区建筑基座的体量感,使得建筑看上去像架在台基上,从而消解建筑高度带来的压迫感;通过强化水平线条弱化建筑高度,促使校园建筑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一起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最后是其他设计。为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该高校的校园主体建筑采用竖条窗的形式,并且在局部增设了遮阳百叶。针对教学区、学生宿舍楼等非核心区域,采用方窗窗洞与竖条窗结合的设计方式,并在窗洞口融入当地特有的编织肌理样式,使其与当地民居建筑相呼应。建筑色彩设计遵循“凝灰淡彩”的原则,采用“粉墙黛瓦”的设计思路。由于当地历史文化悠久,黑、白、灰的色彩应用可以突出建筑的文化内涵。整体建筑立面采用灰白色真石漆,搭配灰色金属百叶和灰色穿孔板,屋顶选择深灰色金属瓦。校园的水系核心展示区以打造滨水聚落为核心,连接当地水系及其支流,融入地域文化要素;在核心区设计人工布景水池及支流,以体现出当地水乡的意象特征;在非核心区,通过水池与楼宇形成的邻水关系强调水系要素的重要作用。将滨水元素融入校园设计,是呈现当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建筑设计中保留地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丰富建筑设计的形式,而且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文化内涵。校园是重要的文化传播阵地,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建筑设计十分有必要。而且可以预见,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建筑设计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只要始终沿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就能够促进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当然,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不仅要通过融入地域文化来进行视觉表达及空间表达,强化细节设计,为建筑注入灵魂,还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兼顾建筑产品的功能性、舒适度,将文化与技术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

作者:姜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