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3:54:56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范文篇1

本文作者:韩天艳工作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

目前,黑龙江省档案馆存有关于哈尔滨犹太人出生、死亡、结婚等项证明文件8000多份,犹太居民登记卡4000余张,有关犹太社会活动家的材料将近200份,还有哈尔滨犹太人死亡登记册、影集等珍贵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不仅有利于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历史、近现代犹太人来华史、犹太人世界大流散史,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哈尔滨俄侨史、东北亚史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记录哈尔滨城市历史、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犹太侨民档案,还有哈尔滨犹太遗址遗迹———犹太建筑和犹太公墓。它们记录了往日哈尔滨作为著名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史和犹太人在哈尔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哈尔滨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哈尔滨依然保留着许多犹太人当年在这里从事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慈善、社会活动的旧址以及他们的故居。这些犹太建筑有将近30处之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南岗区和道里区。而在道里区中央大街及其附街,经纬街及其附街以及通江街的分布最为集中。在众多的犹太建筑中两座犹太会堂旧址是最引人注目的。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2号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旧址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会堂建成于1909年1月15日。1921年经纬街上的犹太新会堂落成后,它又被称作老会堂。该建筑呈现了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二层砖石结构,呈拉丁十字形;屋顶上有大小两个穹顶,擎起大卫之盾六角圣星;门窗饰以圆拱和尖拱,并有大卫之盾六角圣星这一犹太标志。该会堂是哈尔滨当年最漂亮的教堂。[2]2004年哈尔滨市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现为商服场所。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62号的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旧址也是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该建筑落成于1921年9月25日,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会堂,属于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它同样体现了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主入口处是三开门,突出部分的4个廊柱擎起尖券高门;正殿为正方形,屋顶耸起巨大的半圆形穹窿;窗棂上饰以大卫之盾六角圣星。该建筑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第二展馆。在哈尔滨,仅次于两座犹太会堂旧址的著名犹太建筑是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6号的犹太中学旧址(现为哈尔滨市朝鲜族第二中学校)。该建筑于1918年12月落成,具有典型的犹太建筑风格:檐壁饰以蜂窝状钟乳拱,入口处设有马蹄形券窗,二楼是尖券型窗、窗棂上饰有大卫之盾六角圣星、女儿墙上饰以塔柱、屋顶上有圆状穹隆。该建筑是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上述犹太建筑外,在哈尔滨还有犹太医院、犹太免费食堂和犹太养老院、犹太国民银行、马迭尔宾馆、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边特兄弟商行、А.奥昆大楼、拉比诺维奇大楼、鲍格丹诺夫斯基大楼、Р.А.别尔科维奇大楼、梅耶洛维奇大楼“、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马尔斯”巧克力糖果点心厂道里分店、惠康呢绒庄、莫斯科大药房“、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哈尔滨商务俱乐部、穆棱煤矿公司、罗森达里医生私人医院等旧址,以及当年著名犹太企业家索斯金、斯基德尔斯基、克罗尔等人的私邸旧址。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能对这些犹太建筑进行详细阐述。它们中的大多数已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有的还是省级或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被称为“建筑艺术博物馆”,而犹太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呈现出了犹太特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运动等不同的建筑风格,见证了哈尔滨城市的历史变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位于哈尔滨东郊皇山的哈尔滨犹太公墓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由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于1903年建在俄国东正教老墓地后侧(现南岗区东大直街东正教堂后侧),后来迁至太平区太安街(现道外区太安街)。它是当时外侨墓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1958年公墓迁往东郊皇山的时候,共有3173座墓穴。[3]1963年皇山犹太公墓落成。许多当年活跃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家、音乐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在那里安息。1997年和200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资对该公墓进行了修缮,重建了犹太墓地会堂。目前,它是东亚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块犹太墓地。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墓碑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犹太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成为犹太人在哈尔滨繁衍生息几十年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犹太公墓被哈尔滨市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

由于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包括犹太文化在内的外侨文化进入哈尔滨,促成了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形成,哈尔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是首屈一指的。在较为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犹太文化在远离世界犹太中心的哈尔滨得以保存和发展。犹太人虽然离去了,但是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却留了下来,成为当今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何保护、挖掘、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成为人们不断思考的课题。事实上,近些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保护、挖掘、利用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给予了高度重视。哈尔滨市陆续把一批犹太建筑列为保护建筑,把犹太公墓列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还曾出资修缮了重点的犹太建筑和犹太公墓。黑龙江省财政也曾支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旧址举办了大型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览。然而,就整体开发利用犹太文化资源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使这一特色文化成为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首先,应加强对哈尔滨犹太侨民档案的编研工作。鉴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已有一批多年从事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建议由其牵头成立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将吸纳、集聚一批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黑龙江省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和研究人员。在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旗帜下,与黑龙江省档案馆通力合作,建立编研基地,实施协作联合,最大限度地整合黑龙江省在该研究领域的人力资源,解决因单打独斗编研人手不够、专业不熟、经费不足等令人棘手的问题。哈尔滨犹太侨民档案的编研工作一旦完成将大大提升哈尔滨的区域文化品位,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哈尔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次,应对哈尔滨犹太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要实现龙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生产力。旅游业是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由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特色文化游的需求不断上升。哈尔滨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犹太历史文化资源,把犹太特色旅游业做大做强。然而,目前对犹太文化资源的挖掘水平比较低,还停留在简单地介绍犹太遗址遗迹的基本情况,大多数人对哈尔滨这一特色文化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一些实物的感官上,比如只知道存在一些犹太建筑,而对其所包含的文化含量并不了解。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已经知道的故事和遗址遗迹本身一起展现给广大参观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掘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风俗、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再次,应加强对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宣传,提高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为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览在促进黑龙江省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关部门应给以适当的资金支持,使其对展览进行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增设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口述历史影像资料,使该展览成为哈尔滨的“名片”,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以色列及世界各地犹太人来哈尔滨观光旅游。我们也可以主动走出去,把展览推向犹太人聚居的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让世界了解、认识哈尔滨。还可借此时机寻找适当的合作机会,为哈尔滨社会经济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外力支持。另外,应与世界各国的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建立联系,利用哈尔滨举办盛大音乐会、展会等时机,邀请他们重返或到父辈、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城市来参观,为犹太文化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宣传自我的机会,让世界犹太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哈尔滨,客观上达到宣传哈尔滨地域文化的效果。

地域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公园;地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艺术性、文化性,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品,而在设计这些作品时,需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设计者要从地域文化中发掘城市特色景观要素,将其融入设计,从而使该城市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城市,展现不一样的独特魅力。

一、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1.公园公共艺术。城市综合公园是设施完备、可以用于开展各类公共户外活动的绿地类型。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的代表之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拼图,可以较好地呈现地域文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园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的融合逐渐深入,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形式,如,艺术感十足的公共雕塑、艺术壁画、造型别致的长椅、创意电话亭、艺术垃圾桶以及模拟树木的景观灯等,还出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互动性雕塑、地域文化现代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地域文化与城市综合公园的结合越发紧密。地域文化的细节处理和设计,能够让人们接受文化的熏陶,也使公园公共艺术更加人性化。然而,在当前公共艺术的发展中,部分设计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使一些公共艺术设计出现同质化现象。2.地铁公共艺术。地铁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地铁公共艺术则可以被视为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凸显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可以透过地铁公共艺术这一窗口了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该城市产生认同感。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是相互扶持、相互影响的。近年来,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如武汉地铁(图1)、合肥地铁等,以独特、别致的公共艺术装饰地铁城市空间,营造了城市艺术氛围,点缀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并以此为依托宣传了城市形象,凝聚了各方旅游者和商家的目光,拓展了城市的旅游市场,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3.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代表性标志之一,其艺术性地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在当前社会为人们所关注、欣赏。当前,在我国景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借鉴、模仿的现象。导致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止一种,其根源在于部分设计者的公共艺术创作缺乏文化认同感与创新精神。一些设计者为了使作品从感官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在设计中没有合理采用适当的设计元素,导致城市景观设计的不协调。因此,对于一些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市民会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其缺乏城市个性魅力与文化独特性。

二、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实际应用分析

1.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武汉大禹神话园。公共艺术作品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风格影响,因此,设计者应当选择与环境契合、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主题进行设计,并用一些大众较为熟悉的素材点缀、创新。如,武汉的大禹神话园(图2)选择了“大禹治水”这一神话故事为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创作设计。人们通过传说,对大禹治水的形象较为熟悉。武汉大禹神话园正是以大量的历史记录与神话故事为依托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大禹神话园位于武汉市的汉阳江滩,分为上、中、下三区,其中都陈设有大量的大禹神话故事相关的雕塑。该园用雕塑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大禹治水的经历,也突出了武汉地区悠久的治水文化,回溯了武汉人的治水记忆,从而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2.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合肥地铁。地铁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不同,其建设的地铁也风格各异。回顾全世界城市地铁的发展历史,自从1863年伦敦建立起第一条地铁之后,许多座彰显文化特色的地铁站纷纷落成。这些地铁站立足于城市的地域文化,用一定的材料与手法再现了当地的历史、名人、文化风俗等,营造了温暖、富有人文气息的地铁空间,而地铁公共艺术也由此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合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其是根据能够凸显合肥城市内在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站点进行挑选创作的,主要有三孝口站的“慈孝文化”、四牌楼站的“时尚节拍”、蜀山西站的“蜀山竞秀”、大蜀山站的“玉兰绽放”等。各个地铁站中的公共艺术设计,都透露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以人文故事为历史背景,以场所记忆为依靠,深层次挖掘站台的城市记忆,通过公共艺术创作唤醒人们的城市记忆,从而与公众产生共鸣,增加认同感。3.景观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以咸宁市区为例。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包装城市形象的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的元素包括公共设施、交通、街亭以及护栏等,这些元素在经过艺术加工后,能够与城市景观环境相协调。如,咸宁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共艺术则带动了咸宁市区的经济发展,使其获得了多元化收益。咸宁市区公共艺术设计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咸宁市区以民间“竹乐舞”作为题材,再现传统场景,以此与当地民众、旅游者进行互动,既能丰富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体验感,又能加深民众和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可以说,这就是咸宁市区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成功之处。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当立足于人们的需要,扎根地域文化,充分认知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提取地域文化的价值,建设能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休憩地。设计者可以将公园、地铁、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从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展现我国城市的本土文化风韵。

参考文献:

[1]韩井磊.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地域文化研究.艺术科技,2018(10).

[2]冯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融合研究.智库时代,2019(18).

地域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室内设计;研究

室内设计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着地域文化,但是,我国的地域建筑的室内设计工作仿佛遇到了瓶颈期,一方面,建筑行业的室内设计人员想通过建筑装修向世界展现我国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的室内设计人员又要将现代流行文化融进地域文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到二者不冲突呢。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全面的探讨,希望为地域文化下的室内设计研究贡献微薄的力量。

1关于地域文化以及室内设计的内涵简述

1.1地域文化的含义。划分出来的领土都可被称为地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地域特指一个民族所居住的领土,那么可想而知,地域文化就是指当地呈现出来的地区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将此地域的特色表现出来。1.2室内设计和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室内设计中,现代流行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相互依存的设计模式一直都是室内设计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当下的经济文化全球化已然威胁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一个地域的建筑特色是其独有的文化信仰,室内设计师有责任将其发扬传承,除此之外,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同时,又要够将现代流行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就显得很不容易。

2如今室内设计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的特性

2.1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建筑物外部特点。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往往体现在其饮食、生活习性等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住房的室内设计特点,室内设计能够很完整的体现我国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建筑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文化特色为设计的依据,进而体现我们民族色彩。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不但要结合此地区地域的文化特色,还要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理念吻合,通过二者的结合来突出此地域的文化特色。2.2地域文化特色应该在室内设计中合理运用。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祖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以及文化都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保存下来的,所以,室内设计师将地域的文化特色加进其住房的设计中,是为了避免地域文化在文化交融的时代随波追流。2.3室内设计不可违背地域文化和特色。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是首要的,但是,建筑物是用来居住的,室内设计师也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适合得才是最好的,与此同时,室内设计师又不可过度的追求地域文化,而忽略了地域环境的重要性。将此地域的环境优势融进室内设计中,可谓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保护。

3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标准

3.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标准。一个地域的文化就像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其能够经历时代的变换保留下来,就说明它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将地域文化保留下来不单单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我们要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传承下去,那就像是民族的信仰。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我们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筛选,也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室内设计师在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装修时就应该在了解地域文化之后,对其进行优劣选择之后,将优质的地域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中是他们的责任。对于外来的现代流行文化,室内设计师也要持此态度,不可以让现代流行文化取缔地域文化,此工作对室内设计师的自身素养的要求就比较高。3.2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应与现代流行文化兼容。东方建筑有着东方独特的建筑美,欧洲建筑亦是如此。显而易见,二者的建筑理念大不相同,地域建筑也不例外,各民族会依据本民族的地域文化进行建筑设计,但是,在保留以及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更应该借鉴现代文化,单纯的将地域文化融进室内设计是不可以的,假若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工作时采用“闭门造车”的工作模式,那么这种弊端往往就会体现在此地域文化的落后上,优质的地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但是,相对落后的地域文化就需要用优质的现代流行文化代替,这样两种的文化兼容不但可以确保地域文化的传承又可以避免此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落后。

4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运用中的操作方式

4.1新型的设计元素有利于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超前的科学技术手段为室内设计提供了方便,室内设计师能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用科学的手段体现在房屋设计中,通过此种设计理念,地域文化不但可以体现在室内设计中,还能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也不会被时代的新兴文化取缔。4.2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应该体现在室内设计中。民族都有的图腾符号是地域独有的文化代表,这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讲,似乎是有利的,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如若能够体现在室内设计中,不但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当地民族的特色以及对当地文化的敬仰,与此同时有利于扩大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

5结束语

如今室内设计行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室内设计师在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需要将现代流行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中,这样有利于防止较为落伍的地域文化阻挡民族前进的脚步。基于此,室内设计师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巧,用优质的设计方法维护地域文化的传承,尽可能发挥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最大程度的提升室内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斌.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环境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2]赵杰.不同地域文化对室内设计领域的影响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地域文化范文篇4

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2006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2006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2006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如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对地域文化中一些存在非议的问题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专利归属之争可能会愈加激烈。几年前曾经发现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两家官方网站将《龙船调》列为“湖南民歌”范畴,造成侵权。《龙船调》其实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著名的文化名牌,近年来,利川市加大了对这一特色名片的宣传和保护力度。2003年,利川市就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请著名歌星汤灿演唱《龙船调》,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让《龙船调》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这期节目中由恩施地区的演员清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再次向外界表明了《龙船调》的发源地在恩施,而非湖南民歌。这表明利用电视传播面广的特质可以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较好的作用。

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电视媒体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视传播的社会效益方面,还可以体现为一定的市场效益。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优美、民俗传承丰富、民族艺术繁多,而且大多保存完好,通过电视传播可以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最后把它们浓缩而又精彩地呈现于节目中。在这样的宣传和推介下,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为了更好地发展相关产业,也会不断地完善本土文化,这样整个地域文化产业建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让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道路越走越宽。因此,保护完好的民族地域文化,并得到有效的传播,才能与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地域文化范文篇5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规约生成不同文化,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演进中反映了生活在该区域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浸染着本区域的乡土人情,建构了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不仅以外在可见、可触摸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生活中,影响并塑造个体,而且还以无形的、潜在的方式规约并影响着个体,从精神观念的深处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与心灵。”[1]因此地域文化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它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实施地域文化教育也是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教育的民主及文化的平等,旨在强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及彼此吸纳从而保护、传承和创新文化。在色彩斑斓的文化大观园中,作为枝枝红杏的地域文化更是不可或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沐浴家乡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莘莘学子理所当然应该熟悉家乡的民风民俗、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因此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域文化教育,锻造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就势在必行。

二、地域文学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2]这些或隐或显的地方文化记忆要想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必须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通过一定的文学手段,使其蕴含在传说故事中,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成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读物。地域文学能够引领孩子们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也就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形式,文学深层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学的手段得以传承,文学用其诗情画意的语言彩绘出地域文化的特质,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依托地域文学进行地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发挥文学的人文教化功能,还可以建构正确的地域文化价值观,培育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依托淮河流域文学探讨地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以期把淮河流域文学中静态、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予以现代性转换,体现其地域文化的综合性价值。

三、基于淮河流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初探

淮河流域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的地理环境,形构了淮河地域多元文化(如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老庄文化等)交融互渗、兼容并包、开放创新的地域文化特征,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艰辛苦难的生存条件,锻造了淮河流域忧郁而达观、热烈而沉稳、兼容而执拗、勇武而贵和的复合型地域文化精神。淮河流域文化既承载着中华文明和文化神的共同形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相异的文化表征和不同的地方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蕴在多元文化交织、碰撞、融合中异彩纷呈,彰显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发挥淮河流域文学的审美、教育及认知价值,适应地域文化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强化地域文学的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功能,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将影视剧中的地域文化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欣赏影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在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的同时把剧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蕴和风俗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近几年彰显淮河流域风土人情的影视剧风起云涌,这些影视剧展现了淮河流域与时俱进的多元文化变迁和独特的地域风貌,凸显了淮河两岸的区域风情和民俗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绝好材料和最佳方式。如作家潘小平与曹多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美丽的村庄》勾勒了乡村生活日新月异的革新图景,描绘淮河两岸历史和现实生活画卷,渗透风物民情、文化特色和地域美景,尤其是作为淮河流域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的花鼓灯和舞彩龙更是淋漓尽致地把淮河流域乡村人文与生活原生状态跃然荧屏,在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中尽显淮河儿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电视剧《苍天厚土》、《太阳月亮一条河》、《菩提树下儿本无罪》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事件、服饰饮食等民间文化,这些作品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勾勒出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画卷,展现了淮河流域人民从命运多舛走向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塑造富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人物形象,渗透了异彩纷呈的淮河流域民俗风情,再现淮河两岸人们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场景,折射勤劳朴实的淮河儿女的人生百态、风俗习惯,凸显其精神面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彰显淮河两岸的自然和人性美。这些丰富多彩的影视媒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作为淮河两岸的莘莘学子,在熟读经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影视剧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一方面使自己了解所生活区域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民风民俗等显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乡土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使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媒体中淮河人和地域形象进行审视,了解媒介建构的形象和现实生活的偏差,在体验媒体文化美感的过程中批判性解读媒介话语,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二)聆听来自文本深处的回响——品味淮河流域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形象

勤劳智慧的淮河儿女创造了淮河文化的美好篇章,这种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多元文化内涵、民族正气之歌和恋祖思乡的根脉意识等方面。文学是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途径,淮河流域文学书写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把诚实淳朴的民风融于优美的水光山色之中,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浓厚的地方特色如影随形渗透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喜怒哀乐中,建构了诗情画意的淮河流域风情线,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凝聚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地域文化教育可以以文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品读地域文学经典,享受文本之旅的愉悦,聆听来自文本深处文化的呼唤,触摸文本深层的文化底蕴,感知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及其文学书写形态,完整体认淮河流域文学及其文化的当代意义,并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析解其表现出的民族正气的殉道精神、勤奋务实的开放精神、不畏强暴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及恋祖思乡的根脉意识等。如许辉的很多作品如《人种》、《一个人的淮北》、《没有结局的爱情》、《尘世》、《卖月》等都书写了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全面多角度地呈现了淮河人家最本真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这些作品不仅再现了淮河两岸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和淮河儿女挥汗劳作的独特景致,对沿淮两岸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也浓墨重彩地进行刻画、挖掘,使作家对所生活的自然、社会、人生环境的独特感受和深层思考混合着淮河儿女的日常生活跃然纸上,使地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除旧纳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总之,淮河文学不仅展示了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也建构了能够承载淮河流域文化精髓的经典人物形象,彰显了丰厚的淮河文化底蕴。无论是美不胜收的生态美景的再现,古朴敦厚的民风民俗的挖掘还是透视淮河儿女生存历程的变迁、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无奈等无不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精神的际遇和情感的交融,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触动人的心灵,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享受愉悦的文本之旅,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喜悦,同时提升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四、比较中出真知——东张西望探寻地域文化的特质

地域文化的比较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优劣,而是通过比较,发现本地区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地域色彩、知识谱系及表现形态。在比较中把建筑特色、民间艺术、服饰装扮、地方传说等地域文化载体的显性知识内化到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同时也把地域风情、生活习惯、道德传统等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在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一)淮河流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

不同的地域化不是孤立的,只有在可比较性的文化态势中才能相互参照,比较既可以同一文化圈如把安徽的皖江文化与淮河流域文化进行比较,也可以把淮河流域文学置放于与其他地域文学如湘楚文学、齐鲁文学等的比较视野内,加以详尽分析和阐释,完整体认本体意义上淮河流域文学及其独特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及淮河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影视和文本中的地域文化比较

目前很多书写淮河流域乡土风情的文学作品已经走上影视屏幕,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文本比较阅读,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观摩改编的影视作品,然后比较印刷文本和视像文本呈现地域文化的方式、不同人群形象的地域烙印、文本建构的地域文化和现实的偏差等问题,这种比较能引导大家对不同文本作出多元化的阐释。因为影视作品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像、字幕、场景、细节、叙述和声音的刺激,这可以引领学生合理运用影视作品中的信息去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借助媒体获得地域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不同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比较

进行地域文化教育还可以把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人眼中的不同文化风景。如许辉和王安忆不约而同地在淮河流域寻找精神家园,书写淮河流域的乡土人情,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浓郁的淮河流域地域文化色彩,展示了其外在的民风民俗,也深入挖掘了淮河流域文化精髓,建构了能够承载文化特质的经典人物形象,彰显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但是二者毕竟出身、经历和审美趣味不同,许辉是土生土长的“淮河岸边的作家”,长期浸染在淮河流域精神文化变迁之中,对于自称“淮北佬”的许辉来说,他真切地体验了淮河流域文化的独特,“淮河文化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更是他文本情感依附的有效介质。许辉的作品,无论是写乡村,还是写城市,都洋溢着淮北平原独特的气息,文本中夹带的皖北地域文化信息异常丰厚,他努力挖掘出淮河文化的精髓,在讲述现实与历史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展示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蕴,从而使得他的文本成为特定地域的人物群像展示图,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参照性。”[3]他把自己对淮河流域文化的感受和思考巧妙地融入自己小说中,故此许辉的作品被称为“地域文化的里程碑”。王安忆虽然设身处地以知青身份体验过淮河生活,但毕竟是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在倾听记忆中的回响,插队生活的沉积已经成为时过境迁的记忆表象,有人曾说:“王安忆笔下作为她精神家园寄植地的淮河乡村,并非现实中淮河乡村的全部或全貌,它只是经过时空、情感的过滤后呈现完美人性的淮河乡村的一角。”[4]在《隐居的时代》、《姊妹们》、《蚌埠》、《小鲍庄》中,王安忆只是把自己的记忆留存、曾经的热情和当下对理想村庄的憧憬寄托在淮河流域的某个特定空间,重拾旧梦并融合自己对现实的审视编织七彩斑斓的文化空间,建构完美的乡村图景。两者基于乡土文化建构的精神家园各放异彩,在地域风情的书写、地域方言的驾驭和地域文化的挖掘及作者的文化审美追求等方面肯定大相径庭。引导学生徜徉在文本之旅时可以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入手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将地域文化教育渗透在学生内心深处。

地域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特色地域文化融合发展

江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苏南小城。今天的江阴民营经济发达,有着中国制造第一县的美誉。历史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使这座城市具有独特气质,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是这座城市的唯一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若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江阴地域文化,对打造优质校园文化,提升特色地域文化内涵都将大有裨益。

一、高职校园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打造高职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的需要。人文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追求,也是学生素养中的基本要求。江阴历史悠久,有着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境内的高城墩文化遗址、佘城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江阴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开发江阴的人文始祖春秋季子明礼义、讲诚信的品德被广为传颂,当地百姓为怀念他,在他的墓旁建了季子祠,至今仍被人瞻仰。明代千古奇人徐霞客抛弃名利,不畏艰险,遍览祖国山川,对地理地质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江阴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江阴军事文化遗存丰富,黄山炮台旧址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一个个爱国主义的悲壮时刻。江阴被称作“忠义之帮”源于江阴人民抗清守城81天,遭到清军屠城,最后全城仅存大小53人的悲壮故事,这也是江阴人“民性刚”的体现。江阴自古崇文重教,人文荟萃,才俊辈出。近代文化名人“刘氏三杰”对中国文学和民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江阴民间文艺形式多样,民乐演奏、舞狮舞龙、锡剧、评弹在百姓中广为流传,人才辈出。这一系列的文化遗存所包含的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又反映着江阴独有的城市人文精神,它和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要培育的人文精神高度契合,并且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利于学生内化与心,进而外化与行。(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是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促进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江阴民营经济发达,截止2017年有47家上市公司,有9家企业成为中国企业500强,在资本市场形成了“江阴板块”,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据统计我院毕业生近90%初始就业地都选择在江阴,近60%最终在江阴落户安家。毕业生能否在江阴顺利就业、创业、守业,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要能适应、认同地方的文化。江阴人素以“南人北相”“吴风燕骨”为自豪,即指江阴人兼蓄南北文化精华,养成了既有南方人的委婉细腻、又有北方人的豪放爽直的刚柔并济性格。江阴民营企业大多由最初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期间经历了多次发展的瓶颈和重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里多具有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品质。这些地方企业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所体现,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创业,进而带动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提升特色地域文化的需要。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而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校,是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高职院校在地方有较强的人才优势,能为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掌握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需要量身定制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提升企业文化水平。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江阴地方经济特点提出了“现代班组长”的培养目标,“现代班组长”文化充实提升了江阴企业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参与特色地域文化建设,对提高特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城市软实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学院积极参与了形式多样的具有江阴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成绩突出。如体育部教师成立舞龙舞狮训练队,在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中取得第三名的骄人成绩,让江阴传统的舞龙舞狮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传扬。管理系旅游专业与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合作,结合专业积极开展徐霞客研究,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提升了对徐霞客研究的水平。江阴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下,丰富了内涵,提高了水平。

二、高职校园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途径

(一)把特色地域文化引进来,丰富高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反映着一所学校的特色、教育理念、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的构建来自于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可实践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首先在教科研活动中融入地域文化。为此,学院组织编写了有关江阴地域文化的校本教材,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计划中安排课时,并开设了《江阴历史文化》的选修课程,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学让生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学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认识江阴地域文化。学院长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江阴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华西村、海澜集团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江阴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上升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认识;黄山炮台、渡江战役纪念馆让学生感受了爱国主义就在身边,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华西村、海澜集团等现代企业的参观,让学生认识了具有江阴特色的企业文化。科研工作中重视对江阴地域文化的研究。近年申报了相关课题并指导学生申报研究江阴地域文化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例如用江阴明星企业来命名校园的各条道路,校园文化墙定期介绍江阴著名企业,在校园矗立徐霞客雕塑等。物质文化建设手段直观,视觉冲击力大,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再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特色地域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广泛参与,传播文化最为活泼和快速的一种形式。融入江阴地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快速高效地了解江阴地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学院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具有江阴特色地域文化活动。如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邀请江阴文艺工作者用江阴地方的文艺形式,结合江阴的典型人物进行表演宣传,形式独具特色,深得学生喜爱。学生既受到了教育,也了解了江阴文化。再如,定期邀请江阴企业管理者、创业者来学院大讲堂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接受了江阴企业文化的熏陶,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二)让高职校园文化走出去,提振特色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的一所高等院校,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功能同时,还肩负着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推动和引领地域文化建设的重任。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间接的科研成果、社会化服务影响地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江阴民营企业发达,在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今天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院针对企业的需要提出“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现代班组长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提出“现代班组长”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还要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为培养合格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特开设了“现代班组长”课程,并以成功素质拓展计划为抓手开展多种旨在培养“现代班组长”素质的活动,“现代班组长”文化氛围浓郁,毕业生广泛得到江阴企业的肯定,一些毕业生在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社会反响良好。人即是文化的载体,学院向江阴企业输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促进了江阴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提升了江阴企业文化的内涵。2.提供社会化服务提振地域经济文化发展。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人才优势把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企业或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能活跃地方文化生活,提升特色地域文化水平。近年师生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中表现活跃,成绩斐然。模特队、主持人协会应邀参与企业的各类活动,展现了青春活力的现代大学生精神风貌,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教师积极参与社区读书会,做公益讲座,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教师还参加了各级各类文化活动比赛,在省级、全国级均有骄人的表现,为学院争光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江阴城市的知名度,丰富了江阴特色地域文化的内涵。

总之,高职校园文化融入特色地域文化,为高职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并为高职学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高职院校培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为地方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升特色地域文化水平起着积极作用。二者互为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作为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都应为二者的融合发展积极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江阴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江阴历史文化精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仲淑秋.高职校园文化与淮安地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54-56.

地域文化范文篇7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势头,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几个方面;制定民俗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挖掘与研究的力度,加强创新;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态;努力营造民间民俗文化氛围,不断拓展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来促进产出,逐步形成产业,形成产业链。要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区民俗文化现状

总体上讲,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浅,利用效果低,传播范围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我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体育文化、民间手工艺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独特的习俗与制作工艺。目前,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现出良好势头。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年,我区非常重视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全区充分珍视机遇,组织专班,集中力量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第一批确定的与第二批国家公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17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体系正在形成,这对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旅游结合、确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活动等要有机的结合,在国内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丰富旅游内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长恨歌、苏州的评弹、傣族的泼水节、扬州的青曲、四川的变脸、东北的二人转等等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

3、民俗文化传承活动蓬勃开展

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原生态歌曲大赛,影响巨大的“青歌赛”也加入原生态组别,在各级各类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区在连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等大型活动上,也积极开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节目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为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在锦屏镇农村相继组建了两支龙狮民俗文化表演团,意在培养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团与市场挂钩,年收入近50万元,这样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这也充分显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文化部门的作用,对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收集与整理,并编辑出版相关刊物,拍摄专题片,在电台、电视台相应栏目播出等。同时,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讨论会等。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民俗文化项目赛事,意在扩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辐射力。今年4月“江苏省首届舞龙比赛”在我区顺利举行,全省13个市代表队同台竞技,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民俗文化的知晓率与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及推广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前景不容乐观

1、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整体影响力不足

在本区虽然民俗文化现象中有个别项目有了一定的声势及文化辐射,但是就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合力,各种民俗文化门类不仅各自为阵,而且又均势单力薄,民俗文化的整体影响力不足,对旅游的补充和丰富作用不够。虽然申报项目多,而且也成功申报,但并没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标识,影响力弱小,影响范围局限,开发利用还处于空白状态。就目前“海州五大宫调”的运作情况来看,影响立还是不够宽泛。

2、基层文化活动氛围不浓

民俗文化植根民间,在民间的氛围不浓。乡镇一级受人员、经费、场所等因素影响,更兼内容陈旧,表演形式俗套,群众参与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离开了政府的主导,几乎就无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现代交通便捷、传媒发达,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冲击下,民间对民俗文化依恋减少,有的民俗项目已经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时,除了表演者,几乎无人观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单影只的局面。

3、指导机构不健全

虽然有众多的民俗文化项目存在,但是无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机构,很多民间民俗文化文艺表演团体都处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活动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围不浓,影响力自然也难以形成,传播力更谈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无总结、无提炼、无规范性文字记录的状态,在操作、对外宣传、开发与利用上也无“蓝本”可循,从而没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础数据。

三、影响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因素

1、民间文化人才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间文化人才断代现象严重,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民俗文化艺术需要一定的艺术积累,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一方面是年轻人忙于生计,一方面是因现代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减弱,同时,农村文化、经济整体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风俗不盛,后继乏人。

2、挖掘、创新、研究薄弱

大多数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文艺多年停滞不前,创新不够,就拿“五大宫调”来说,所有唱词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没有或较少有新创作的唱词,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内容陈旧,道具寒伧,有的内容距现在最近的唱词还是清末民初时创作的。民俗文化的创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够,开发利用指导性不强。现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门外,还没有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民间的组织也没有,从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没有形成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只是从爱好出发进行探讨,而又因为没有整合力量,各自为阵,无法形成整体推动。民俗文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没有成体系的丛书来记载、推广、传承。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动力和方向,没有指导性。

3、政府投入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

现阶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进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遗成功,也没有相关的资金投入,投入也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纳入地方财政没有进行单独预算,而各乡镇更是没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必须有投入才有产出,而且很多产出只是社会效益。而在现阶段,要打造一个民俗文化的品牌,单靠民间自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营造大的氛围,设定组织机构,指导并帮扶形成文化循环或产业链。

四、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

要真正达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无头绪,使保护与开发、整体与重点实现很好的结合,必须首先制定出地区、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一是广集民智,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文化策划、经营机构进行座谈,还可以与相关文化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二是搞好结合,在规划中,要达到四个结合:整体与重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原生态保护与创新的结合、长远与短期的结合。三是突出重点,明确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力争形成“全区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效应与拉动效应。

(二)加强民俗文化挖掘与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资源,设立研究机构,在研究机构上,要注重建立长效机构,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体系,注重充分借鉴,整合社会资源,并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二是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经费并形成每年的预算,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开发民俗文化普查活动。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动态为主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四是着力引进、培养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队伍建设上要打破人事、编制的桎锢,吸纳民俗文化人才,充实队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稳定现有的乡镇文化工作队伍,打好基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研究中,要着重解决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要让历史性、现实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结合,保证原意又易于推广。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编印丛书,可以录制光碟,可以开发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传播功能,让研究成果能迅速进入市场与生活。

(三)加强保护、包装与宣传力度,突出原生态

一是加强保障,除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以政府的引导入手,规范民俗文化的传播行为,不能过滥地开发,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灭,一定要在开发利用中突出原生态,打原生态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独特魅力。二是强化包装,民俗文化相沿成习,尤其是一些表演艺术上,在道具的运用,造型的设计,道具的添加,地点及时间的选择上,依据旅游文化活动的要求进行包装,以不破坏原生态为前提。不能停滞不前,要依据民俗文化的流动性原则进行创新,要不断创新内容,使民俗文化能贴近现实与生活。

(四)加强民俗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展示平台

一是必须经常性组织活动。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赛事。二是进行民间艺术大师(师、家、传承人等)的评比表彰,适当经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评比办法。三是指导组建各类民俗文化社团活跃氛围,加强交流,挖掘。四是加强民俗文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民俗文化发展利用的平台,更新、改造相关表演队伍的道具、服装等,将设施完善到城区、乡镇、村、组及民间文艺组织团体中,夯实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础。

(五)整合资源,拓展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衔接点

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一是要与旅游搞好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卖点与“软风景”,相互映衬,要把文化成为旅游的终极目的与包装手段,由政府出台一定的联系机制。二是与教育相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达到宣传与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四是与“送戏下乡”工程相结合,拓宽层面,服务群众,使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能与当前工作实现有机的衔接,相互补充。

(六)加大对民俗文化资金的投入

地域文化范文篇8

1地域文化概念的界定

关于地域文化的界定纷繁不一。有人认为,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1]。也有人认为,地域文化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一方面,指客观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特定的空间趣味和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地域空间又是一种主观的建构[2]。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是城市生存和生长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它带有历史传承性,是一种有机融合历史和现代文明,体现地方人文和自然的文化模式。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本土文化的沉淀,不断地创造和改变着。发挥地域性景观文化与生态平衡的适应性是地域文化景观的重点之一。

2地域文化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

2.1理念篇

2.1.1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打造城市的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环境是创造地域性景观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自然条件,进而产生不同的城市形态特征。因此,城市景观设计要继承与体现自身的地方特色,首先应先尊重自然条件:包括尊重地形,尊重当地气候,尊重当地的植物、动物。风景秀丽的杭州市、桂林市和北戴河市是具有山形水势和自然环境特色的城市;森林资源丰富的牙克石市、伊春市是具有绿洲特色的城市;热带海滨的三亚市是散发浓郁热带风情的城市。城市景观特色正是来源于地域景观的自然过程和格局,以及人对这些自然过程和格局的适应与改造。设计师要在充分了解地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整合地域自然资源并结合现代手法和材料,才能创造出反映地域特色的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完美画卷。构成地域自然环境的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也应是动态的、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要根据城市自身的自然状况、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等进行创新。不仅要了解场所的自然信息,也要注意地域的自然结构。我们必须展示全球文化整体发展中的中国地域特色特征,揭示中国地域文化的真实根源。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挥自然、地理风貌优势,保护和开发地方人文景观资源,建设独具地方特色、彰显地方文化的城市景观。同时,城市景观特色的形成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城市景观特色的建设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洋,不能过于超前,超越城市的经济实力。

2.1.2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富有记忆的城市景观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独有的特色。城市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到现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文脉得到了保护和延续。城市中现存的古代遗址、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艺术和市井生活,都是构成一个城市记忆的重要因素,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冯骥才也认为,“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生命体系越是完整。正如生命体的发展离不开遗传信息的传递,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存在于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城市空间中[3]。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比如,海口的骑楼老街,就是浓缩了海口百年历史、具有浓郁南洋风情的老街,集中体现了海南人的文化创造智慧,至今保留着市井生活气息,也是南洋文化在这座城市积淀最好的见证。因此,延续南洋文化的历史文脉,将再次成为支撑海口未来发展的文化底蕴。延续历史文脉,不等于复原传统文化,更不能走向复原的极端———复古。要以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传统的继承,在传承传统中必然要有所取舍,将传统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与城市景观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打破狭隘、封闭的传统观念,结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用适宜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传统文化的本质,将最具特色的传统设计手法转换成现代视觉表像下的崭新空间形式,最终把传统的内在精神、地域形式转换成当代世界的设计语言,力求反映更深的实质和精髓。

2.1.3全球化与地域性、现代化与本土化的交融共生的城市景观在全球化文化交流的碰撞与冲突中,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与文化,做到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真正尊重。现代城市应该是一个多种文化的共存体,在城市文化的组成中,必然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来文化;既有现代文化,又有传统文化;正所谓为是琳琅满目、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但又多样统一。这种新与旧、中与西文化的共存,有它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我们可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来创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全球化不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文化趋同的过程,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将全球化和地域性对立起来。民族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融汇到全球文化中,国际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渗透到民族文化中。在这种交流与互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新质———“跨文化”产物。这种新质既含有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又汲取了全球文化的营养物质,表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劲的活力。本土文化只有吸收现代文化的精髓才能确保其发展的潜力,现代文化只有融入到本土文化中才能被接受认同,杜绝外来文化或是放弃自身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在现代社会中,要以一种和合的方式而不是同化的方式去解读城市景观。在城市设计中既要学习别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又要发展这些理念和技法,使它们融入到地域文化中,真正形成本土景观的现代化,现代景观的本土化。

2.2实例篇

2.2.1丽江古城之魅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脚下,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总面积3.8km2,现有6000多住户、近3万人口。丽江古城以其曲折有致的水系和高低错落的街巷民居建筑构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中国的古城讲究中轴对称,很多传统城市,前面是牙城,后面是市场,左边是衙门,右边是城隍,左边是文庙,右边是武庙,完全是按照儒家思想来的。丽江古城的街道却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而出,密如蛛网,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同时.为防止寒风袭击,古城的街道很少笔直贯通,并且墙角多采用圆弧而非直角,便于人畜行走,也减少了对人心理上的冲突。经过大地震的劫难与洗礼,修复重建的丽江古城宛如涅槃的凤凰,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城市再开发,突出了象征这个城市历史痕迹的密集的“古城水街”———震前、震后的居住方式及近邻关系的风格。丽江古城是纳西民族吸纳汉、白、藏等多民族文化文明的结晶,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统一性和互补性。如今的丽江古城既保留了传统街巷的空间格局、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来追叙日常的生活场景,同时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可持续的生态观,是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下的城市设计的成功典范[4]。

2.2.2苏州城市之美苏州城市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风雅吴地,水墨江南”。这种城市风貌特色是独一无二的,是这个城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地域特色的写意。从苏州的园林到小桥流水的水巷,从深家大宅到城市街道,无一不渗透着这种水墨淡彩的气质。因此,贝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便突出了一个“雅”字和一个“水”字,“雅”是精神的气质,“水”是物质的元素。苏州地区少山而多水,因此城市与水的结合,建筑与水的融合,均是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古人朴素的生态城市观的反映。苏州新的总体城市设计更是将古城区的“古”,老城区的“融”,高新区特色为“新”,相城区的“水”,工业园区的“洋”,吴中区的“文”,发挥得淋漓尽致,并通过边界、通道、开敞空间等系统建设引导,以及结合空间、实体与功能的片区建设引导,将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予以再创造,强化了整体结构和片区特色,体现了浓浓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发展理念[5]。

地域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住宅设计;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住宅的改造与翻新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对于农村传统民居建筑,难以割断其地域文化的传承。一些民居依山傍水,顺应自然地势;一些民居简约质朴,倡导节约精神;一些民居色彩雅致,增添艺术感染力。如果对这些传统民居结构、风格进行“别墅式”改造,势必将破坏传统民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也将丧失地域浓郁的特色文化风貌。因此,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农村住宅设计上,设计师要深刻认识到地域特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不能照搬城市住宅设计思路,更不能千篇一律地开展统一化设计,而是要保护特定地域文化特色基础上,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农村住宅保留更多的乡土气韵。

1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住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缺失现状

新农村建设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住宅设计,更要突出生态目标,关注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场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环境和谐,健康舒适的住宅设计模式,迫切需要将传统建筑生态理念,与当下农民物质文化需求相结合。很多农村地区,传统的大瓦房,要么走向农村公寓楼,要么走向农村别墅,特别是在乡镇合并、撤村并镇进程中,千篇一律的乡村建筑格局,对农村地域文化的破坏更趋严重。国家倡导新农村建设,更要注重绿色发展,盖别墅、住高楼,盲目地照搬城市住宅设计思路,让农村丧失了历史记忆、破坏了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更与新农村建设初衷相背离。梳理新农村住宅设计中的问题,集中于两点:一是在住宅设计上片面追求生态化。很多设计师,在住宅结构设计上,多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加强对太阳能、雨水循环利用,以及仅限于对一些节能材料的使用,忽视生态化住宅设计的理念与施工过程。一些设计师,将农村住宅设计等同于低能耗住房,缺失从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建筑文化等领域进行统合考查与设计。二是对传统村落文化带来断层。一些地方,传统土坯房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传统农家院被公寓楼所覆盖,统一规划、形式单一的新农村住宅,看似改善了民居生活条件,但却破坏了传统乡村人文脉络。“乡愁”无处寻,更无法留住,这一农宅设计方案,不仅改变了建筑结构本身,更导致农村建筑空间肌理、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消失。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形态的综合体,在改造农村住宅设计实践中,要体现农村住宅的人文特色,体现乡土气息,要充分考虑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生产需求,在统筹解决各个问题中,实现住宅方案的优化设计。

2农村住宅设计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在农村,传统住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无论是聚落形态,还是建筑立面、建筑结构等,都要强调与自然、与地域文化的衔接与融合。在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却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加之传统美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农村住宅在建造过程中都始终贯彻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和谐原则。长期以来,农耕文化是农村人文历史的主体,在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中,传统的营造方法,体现了“天人合一”生态观与哲学观。很多地方的农村住宅结构中,都在强调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并有意识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体现朴素的自然观。这一设计理念,正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同时,结合不同地域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和特色,农村住宅在选址与空间结构设计上多遵循“建筑风水学”,如将气象学、生态学、地理学、景观学等知识进行交叉融合,体现传统农村住宅设计地域性特色。如“背山面水”设计、“负阴抱阳”设计。在山区农村,“背山面水”设计理念,依托自然山体结构,来阻挡冬季北风,在夏季来迎送南向季风。在平原地区,遵循“负阴抱阳”设计思路,地基朝向通常为坐北朝南,以获得良好的光照。从传统民居建筑生态设计实践中,对现代住宅设计也带来深刻影响。

3农村住宅设计对地域文化的体现

在传统农村住宅设计上,囿于当时物质、人力等条件的局限,多以简单实用的建造技术和方法,营建宜居、生态、质朴的建筑空间形式。如北方传统农村住宅,多以合院式结构为主,三合院、四合院都是典型居住结构。南方的传统住宅结构,多以天井式结构为主。庭院和天井是构成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的核心空间,这种外面封闭,内面开放的半私密性空间结构,体现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同一个院落内,便于家庭由室内联系室外,实现生活空间、自然空间的有效衔接。同时,在传统民居结构设计上,更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融合。北方农村地区,冬季寒冷,为获得更多的光照,宅院间距往往较大,布局宽敞;在宅院内,多植海棠、石榴等花木。在南方农村,气候条件相对湿热,在农村住宅结构设计上,更加突出通风、遮阳、避雨、散热功能。如庭院尺度相对较小,以“厅井式”结构为特色,可以减少日照;多利用半室外空间来连接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利用廊道来确保通风效果。在农村住宅体量、尺度上,各地传统民居也呈现多样性。在院落生态环境设计上,对农村住宅院落,多以独立的小院为主,方便绿化和纳凉,确保人居环境生态平衡。在农村住宅建造与材料选择上,循环建造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设计策略。从不同地区农村住宅建造实践来看,循环生态理念应用最广。如建筑材料方面,多体现就地取材理念,以土筑墙、以木构宅、以石垒屋、以竹建宅等等。结合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现状,各类资源、材料都易获得,而废弃后又回归自然,实现循环利用。在对不同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充分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住宅的建筑材料以土为主,甚至一些农村直接在地面开凿地下居住空间“地坑院”,这种居住空间,冬暖夏凉,又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福建地区,土楼更是农村住宅建筑结构的特色,在结构设计上,以模仿蜂巢为样,顺应地域气候特点,确保安全需求。在建造技术上,以夯土为手段,营建防御性极强的土体空间。

4新农村住宅设计对地域文化的融合

对于农村住宅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要立足农村传统地域人文实际,实现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延续。同样,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上,要合理沿用传统住宅空间的生态理念,对各功能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满足农村农民生活、生产需求实际,保留和保护当地传统生活习俗及文化习惯。一方面,对传统农宅建筑形态结构的延续与保留。新农村住宅设计,要在文化多元化、设计理性化基础上,兼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特别是对农村住宅传统建筑形态的传承与保留,要关注地域文化对当地农民传统习俗的影响,提炼传统建筑形制特色,对传统建筑空间元素进行分解、重组和保留。如北方地区对传统“围合院落”的借鉴,可以将传统“回”字形拆解为上下错落的“U”字型,既节约建筑占地面积,又营造多层复合结构空间,以改善农宅小范围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运用现代营造技术,来构建灵活多变的建筑空间环境。在农宅空间结构设计上,要结合地域地理、气候、环境、资源等条件,参考农民生活、生产需要,来确定建筑朝向、体积,减少过多繁琐的装饰,力求空间紧凑,并从空间功能的转折变化、高低错落中,实现建筑内部空间与户外景观的融合,提高农宅舒适性。如引入多层次立体景观设计,配合先进的生态节能技术,将露台绿化、屋顶花园,廊架、小池塘等多个空间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连续性”,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效果。如珠江三角洲农村农宅在设计上,可以从院落空间、室内空间、立面造型三方面来兼顾传统型制与现代功能的协调。,让地域历史文化在住宅设计中得以延续。院落设计借鉴“竹筒屋”结构,控制面宽,加大进深,对外相对封闭,将传统前后天井转换为前后院落,便于纳凉、摆放农具杂物。在室内空间,引入错层楼梯结构,实现室内空间的连接与通畅。如借助于隔断,分割不同功能空间。考虑到采光、通风、防热需要,利用坡屋顶及双层辘筒瓦,来获得防热效果。在立面造型上,借鉴岭南民居“龟沿草尾屋”特色,以砖墙、辘筒瓦、人字山墙为装饰,体现浓郁民风。

参考文献

[1]李兵,罗曦,鲁永飞.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农村住宅设计研究[J].建设科技,2017(19):80-82.

地域文化范文篇10

本文作者:邢丽梅工作单位:常州工学院

在地域文化传播状况下,打造出属于地方电视台的特色,选择一个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尤为重要。200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形象宣传片《水墨版——想念品牌的力量》让全国观众为之眼前一亮。该片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的形式展示出“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诗情画意。山水、花鸟、太极、建筑等等在水墨的韵染中得以呈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应势而变得以形象地诠释。此片的成功在于节目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片子的内涵。浙江卫视的宣传片通过水墨画的形式展示了“小桥流水人家、杏花烟雨江南”的水乡形象。河南卫视宣传片通过花中的殷墟、少林寺展现了浓郁的中原古文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些地域文化的注入,不仅激起本省观众的强烈文化认同,也很能吸引外省观众的好奇心和持续关注。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文化积淀,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作为标志性的符号,有助于更好地显示地域文化特色。1.方言类节目的地域特色尽管我国的语言学专家倡导普通话,对方言节目有不同的看法,但方言节目还是在各地异军突起,受到当地受众的欢迎。方言节目是反同质化提高差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方言虽然大致划分为七大方言体系,但在中国“一河分两语,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十分普遍。方言节目可以更为精确地体现城市的特性,其观众也是最忠诚、最有归属感的。苏州电视台的《天天山海经》首开江苏省方言节目的先河,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收视率就较原来提高了两倍多。常州台的方言节目《生活369》播出后,收视率连续攀升,并增强了生活频道的整体收视效果。2.栏目包装的地域文化特色常州电视台从栏目的标识、片头、片尾、片花、音乐、音响的配合都与当地文化特色密切相联。《常州屋檐下》的片头片尾采用常州本地文化名人季全保先生的水墨人物和景物画,串成极有古韵遗风的特色画面。深宅大院毗连,枕水人家相映,高低错落的女儿墙带有常州特有的民居特色,古常州的民风民俗,均用画面相联,配以常州小调作为背景音乐,地域特色十分浓郁。《生活369》片尾童谣:“东头牛来列,西头马来列,隔壁张家大姐家来列,戴个嗲花,戴个草花……”常州本土文化的传播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当今媒体频道专业化、栏目品牌化、节目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各台的立台之本,也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其品牌栏目建设更要注重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有意识地将本地的自然环境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活观念特色注入到节目宣传中,并将这些特色与城市形象、市民的文化现状、精神面貌以及行为特点结合起来,使地域特色更加鲜明,文化内涵更加深刻。1.精品栏目的策划离不开地域文化地方电视台如果想在中央和省级媒体节目中赚到一点有效的收视份额,势必要打造出能体现频道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即优质的自办节目,进而带动整个频道和整个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精品栏目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定位明确。一个成功的品牌栏目必定有一个鲜明的节目定位,常州电视台自办节目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充分融合,形成独特的定位,通过收视率调查分析,此类节目自2009年至2011年收视率上升至23.7%。二是内容贴近。地方电视台品牌栏目之所以能够锁定本地受众的注意力,原因就在于地方电视台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当地媒体的贴近性不仅表现在报道内容的地域贴近性上,还表现在心理的贴近性上,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和广大受众生活在同一地域中,拥有相同的风土人情和相似的生活环境,因而在心理上更容易沟通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方言节目的多样化发展,形成忠诚受众群。三是节目风格独特,节目包装独特。品牌栏目最大的特点是有独特的风格特色,独特的节目包装,而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风格的重要源泉。2.专业性的整体提升需要地域文化节目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地方电视台的专业性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采编人员要融入地方生活,熟悉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和民众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了解受众的真正需求,节目内容上要精益求精,在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将受众应该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信息如实传达。二是电视栏目独特性的打造需要融入地域文化。近十年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导致从中央到地方同质化的节目泛滥。黑龙江台一档《新闻夜航》火了以后,全国各地一片“夜航声”,《南京零距离》也让各地的“零距离”成了民生新闻的代言词。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融入地域文化,走差异化道路是地方电视台的立台之本。还可将本地信息作为一个信息原点,进而辐射到本地区以外,形成跨省市合作态势。总之,经济全球化的态势越明显,文化本土化、地域化的要求就越强烈,其实这正是人类文化延续发展的必然。当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媒体的信息传播时,电视媒介有责任承担起推广区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地方电视媒介相比其他媒介有着传播所属地域文化并将其推广成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优势,而传媒又因地域文化的注入,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