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设置思考

时间:2022-10-17 04:58:00

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设置思考

**县共辖13个乡镇(中心),90个村队。总人口27.78万人。境内居住着维、汉、回、哈等29个民族。全县共有党员7765人,其中农村党员5589人,农牧民党员2887人,党员占农牧民人口比例为1.4%。近年来,**县着眼镇、村区划调整和税费改革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与时俱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改革村级党组织设置的动因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单一按行政村地域设置党支部的做法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一是部分行政村党员居住区域范围大与集中统一活动之间产生矛盾。目前,全县行政村党员数50—80人的村有14个,80—100人的村有1个,100人以上的村有1个。各行政村所辖区域范围大,村党员人数也较多,不少村的居住地东西或南北的距离都在10公里左右,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主要是活动难组织,经费难保障,尤其是对到会率要求较高的基层选举、发展党员、党员培训等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二是社会的职能要求与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员活动方式产生矛盾。由于组织体制的限制和知识能力的限制,党组织的活动呈现出较大的松散性、应付性,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行政村党员居住在不同的村民小组,每次,村党支部讨论研究重大事项时,由于各组党员不了解情况,造成议事决策难统一,行政效率低。同时,各行政村村民小组地理位置不同,主导产业不同,特别是对党员群众进行“科技”培训时,出现“众口难调”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与村干部精简后的工作实际不相合拍。税费改革合村并组后,各行政村的村组干部精简为5-9人,精简率为77%。村党支部委员较少、对党员管理出现不到位,无职党员数量多且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改革村级组织设置具体做法

面对农村工作中遇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县委组织部进行调研。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形成改革村级党组织设置的思路,在全县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和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并在清水开发区(镇)西卡子村进行试点取得了经验,然后在全县推广。我们具体做法,主要是以“三改”为其载体:

一是改革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各乡镇(中心)结合实际,综合考虑行政村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等因素,本着“因村制宜、便于活动、利于管理、减少开支”等原则,及时调整好组织设置,对原先党员人数达到50人以上,或虽不足50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村就近设置党支部,转变为直接改设为村党总支。村党总支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管理的原则,下设若干党支部,在不增加村干部编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行村“两委”正职通过法定程序“一肩挑”,下设的各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村党总支委员兼任。党支部设置还根据情况设立老年支部(原则上由60岁以上没有“双带”能力的党员组成)和经济发展类专业党支部。专业党支部按照产业构架特点设置。如:依托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建立产业类党支部等。

二是改进党支部的职责。为了避免党总支的设置回复原来管理区建制的弊端,明确党总支是村级领导核心,履行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同时,将党支部职责划分为为共性职责与个性职责。共性职责是围绕“五个好”目标要求,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个性职责是结合支部自身特点,积极倡导统一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增强党员培训的针对性、党员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本组的战斗堡垒、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广大党员的致富本领。

三是改善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由过去同一化教育转变为普遍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村党总支在抓好党员教育的同时,各党支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学习,丰富党员活动内容,增强党员教育活动吸引力,保证党员活动质量和效果,提高党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改革村级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全县通过“三改”,建立新型的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使村级党组织工作运转有序,农村党员有了新的舞台,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优化了资源配置。通过改革村级党组织设置,为调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提供了契机,为班子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夯实了基础,也实现对农村各类人才实行优化组合。各村党总支注重党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按照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增收技能的要求,使全县大部分农牧户都掌握了1—2门的实用技术,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村级经济发展思路日益清晰。

二是达到了“双增”的目的,村级组织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建立村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小组,组织体系的构成更加鲜明,突出了“集体增积累,农民增收入”的主线。各党支部围绕全村总体目标任务,抓好产业发展,使得村级积累、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各村在“四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清理机动地16376.39亩土地,清理不合理合同1130份,对清理的机动地通过民主议价、公开竞价等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97.17万元。各村还制定了一村一策,逐步在全县建立了以莫乎尔葡萄、惠远胡萝卜、良繁玉米制种、三宫薰衣草、果子沟贝母等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保证了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目前,全县建成一批万亩经济林和农业高产基地,3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另外,各党支部通过创新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开展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干部承诺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各项服务和岗位职责,使全县各村的邻里纠纷有人调解,巷道卫生有人管理,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强化了自身建设,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各村按“三改”模式设置村级党组织,“条块”管理脉络分明,促使各党支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改革村级党组织设置后,使村干部能够腾出时间,集中精力抓规划、抓服务、抓管理、抓协调,实现了领导方式的转变,同时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