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0:53:23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德育审视

目前学校德育现状,学校缺乏的不是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是德育开展的实效性。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儿童的道德成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德育过程中来,意图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概念

1.1德育。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詹万生先生等推崇广义德育。[1]而檀传宝教授则倾向狭义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笔者也认为德育的核心或基础应该归根于道德教育。至于政治、思想、法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道德教育。1.2学校德育。家庭、社会、学校构成了德育衔接的横向体系,小学、中学、大学延伸至两端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构成了德育衔接的纵向体系。本文主要从小学学校德育视角来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王道俊教授指出,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原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3]1.3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对应,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是以“人的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是从“坏”到“好”的心理学范畴。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人的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从“好”到“更好”的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

2积极心理学与德育的联系

(1)从目的来看,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个体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鼓励人们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帮助其达到更大程度的幸福,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反映的是个体的现实情况与理想生活向往的契合体验。德育生活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一种人们憧憬着的、通过自己努力能实现的理想生活,是一种具有实现可能但尚未被实现的生活。[4]主观幸福感或可能生活,均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2)从实现目标的途径来看,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都重视认知、情感和实践的结合。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积极心理知识的认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人们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人们获得美德。建构主义指出,一个人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同化”或“顺应”过程逐步内化才能实现。道德的形成需要儿童亲历亲为,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思考、实践才能实现。学校德育应坚持知、情、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在实践中开展德育。(3)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品德培育是积极心理学和小学德育的共同研究内容。品德培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核心任务。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归纳出了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性等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塑造学生的美德同样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德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探求知识;而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态度。如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自我体验,促使品德的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儿童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德是德育重要的研究内容。

3积极心理学对小学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尊重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肯定自我价值,挖掘自身优势,并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选择教育内容,对小学生德育具有促进作用。(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有助于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我国的小学德育体系更多地涉及了“理性化的要求”,没有把学生的幸福纳入到德育的目标中,德育“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不够。在学校德育建设体系中吸收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可以提高孩子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2)积极心理学的“解释风格”研究有助于小学生习得性乐观的养成。马丁•塞利格曼将解释风格分为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三个维度。乐观的人将美好的事情看作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是由“我”带来的;坏事情则认为是暂时的、个别的,是由非人格化(“我”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而悲观的人则恰恰相反。其认为,乐观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获得。教育者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以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塞里格曼在研究中还发现,拥有更多乐观情绪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更好。[5](3)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实证性可以帮助小学生德育更好地融入生活。生活德育论者强调德育应促使人热爱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品质。德育的过程就是使人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6]要实现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儿童以何种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样的价值认知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活事件。[7]积极心理学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行为和外界的客观事物形成积极的认知,更好地协调自己的生活。

4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德育建设,有助于优化小学德育内容,创新小学德育途径。(1)在小学高年龄段开设积极心理学必修课。塞利格曼研究小组曾经在美国学校里采用预防的手段加强儿童的积极情绪,教授孩子们积极心理学课程,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标志性优秀品质(例如勇敢、智慧、友善、坚强)。研究发现,这并不会耽误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反,开心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这值得我们借鉴。(2)德育导师制,增加学生积极体验的机会。我国小学班级人数较多,班主任很难实施个性化德育,也很难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学校管理层可以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实行德育导师制,班级的任课老师共同承担德育任务,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模式。(3)教师以身作则,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塞利格曼在《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孩子就像海绵,他不仅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多使用积极的讲话风格及评价方式。用积极的反馈平衡批评,把积极的标签贴在学生消极的自我认知上,对学生犯的错误使用暂时性、个别的、非人格化的解释风格,而对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应用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解释风格。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让自己习得乐观并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为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4)群体层面上,学校道德建设中培养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优秀品德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美德环境。积极建设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建设的内容体系,利用环境的浸染功能实现对学生美德的教化与提升。

5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的一线教师或是管理者应该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贯穿于德育建设中,真正将德育内化于心,外施于人,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更多正能量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刘显国.构建学校德育体系[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6]赵志毅.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2012(2).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2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极大提高,但负面心理却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理论过多关注心理缺陷和问题,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利用目前心理学领域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有效的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美德、力量以及发展潜力的科学[2]。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心理的各项能力的构建尤其是正向能力的构建,更多的是来自于积极心理理念的引领,而不仅仅是发现并弥补缺陷。心理学不仅是帮助人类解决和处理心理问题及疾病,更应该对人类所具有的优秀心理品质进行发掘和提升,引导人类追寻更为积极、健康、幸福的人生之路。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是对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的一门科学[3]。1999年,哈佛大学菲利浦•斯通教授首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2006年,其学生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讲授哈佛幸福课(其本质亦为积极心理学),因选修学生爆满而为社会所广泛关注,进而风靡全球。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得以体现,国外尚没有理论记录。哈佛幸福课也是在摸索中逐渐成型的。国内虽有部分高校开始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但至今未成体系。

2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该课程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正如诸多学者所指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教育内容贫乏单调和实施滞后等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1心理问题导向导致教学目标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常分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4]。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二三级目标中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咨询与治疗,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一级目标中的基本心理能力尤其是积极心理能力的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大部分为成长过程中的适应性成长问题,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固然有助于学生心理更快成长和成熟,但是这些适应性成长问题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在困顿中产生深刻体验,通过自我的调节和努力而做出的改变往往更具意义。另外,有些适应性成长问题往往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将逐渐不再被关注,因而失去应对的必要性。而一味强调心理问题的表现、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反而不利于问题解决。2.2讲授法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为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采取大班制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心理理论的讲授为主,穿插以案例分析。授课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高,从而导致课程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初衷和需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精彩程度,而灌输性的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常常出现教师长篇大论、困顿不堪,学生睡觉、玩手机的沉闷现象。2.3缺乏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以学生评教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科学性。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以该课程的吸引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强调学生是否听得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的学到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否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体心理品质,而这是传统评教环节无法涉及的。

3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3.1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将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学生将在获得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积极正向潜能的发挥,追求积极幸福体验,这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升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学方式认为“喜悦、快乐、幸福、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等积极因素是人所固有的力量,当其得到培育和增长,消极方面的力量就能被消除或抑制”[5]。3.2从关注问题转向积极发展。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缺陷和问题,并提出诸多的应对措施和方案,却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很少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积极正面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痛苦的反面不是快乐,而仅仅是没有痛苦。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或解决如同其心理素质从水面之下提升到水平面上,而水平面之上的积极、感恩、爱、乐观、幸福、愉悦、希望、潜能等更为广阔、更有价值的心理空间却被极大地忽视掉了。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引入积极正面的心理内容,倡导、激发以及维持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3.3由消极传授治疗方法向积极心理体验转变。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进行互动、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

4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设计

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消极心理倾向教学的不足,旨在挖掘学生内在积极心理能量,进而从更积极阳光的层面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全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融合,定位课程设计,修正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途径和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的创新。4.1以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和消极的心理能量。但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到消极层面的能量过度,必然会导致对积极层面的忽视,反之亦然。积极人格的培养将为积极心理适宜的生存空间,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消极心理力量的表现。学生积极人格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周围的环境和世界始终抱有积极的思维和态。②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能够从积极层面上看待。③能够悦纳自我,欣赏他人。④面对挫折、失败,能够保持积极心态,心境良好。⑤对过去、现在、未来始终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4.2以丰富和深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为主要手段。积极情绪是指个体需要由于内外刺激、事件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的愉悦体验。积极情感体验的核心是幸福感,包括希望、乐观、满足、喜悦、充实等。总体基调是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积极情感的再体验,让学生充分而深刻地体验到积极情感带来的愉悦,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全面剖析自己,进而构建一种积极的态度、体验和行为。4.3以完善的课程内容为支撑。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心理调适、情绪管理、人际障碍及应对、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生命教育等内容,多以消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的方式讲述。而积极心理学通常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这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升华和课程内容的完善,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心理视界,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P,Csikszentmihai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

[2]SheldonK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3]胡煜.体育院校《积极心理学》课程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9.

[4]冷鹤丽.心理健康教育让校园充满活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10):8.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3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A.,LockeE.A&BartolK.M,200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和Emmions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L.Schneider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和Lubert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I.,WendtP.E.&Risberg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in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2]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4]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7]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8]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9]彭美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及体验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4

长久以来,心理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更多的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它更关注人们的消极行为和负面情绪。统计显示,过去的心理学论文更多的涉及焦虑、抑郁、压力、恐惧等生活不幸的方面,而忽视了要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更多心理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学的关怀与指导。20世纪末期,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心理学思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MartinE.P.Seligman倡导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显示平常人也有兴趣去发现有价值的、正确的和使人进步的事物。反映了人类最有效的本能,谁能成功地适应环境并学习技能。虽然有困难,但心理学仍然能解释这类事实,而绝大多数人也过着有目标有尊严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试图敦促心理学家采用一个更开放更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Seligman先生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积极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积极的制度体系的科学,当人们感到生活缺乏价值和意义时,积极心理学促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免于异常状态。”对这些“异常状态”的高度关注过多占据着心理学研究,其结果导致心理学研究陷入了一种缺乏积极特征的模式。希望、智慧、创造、面向未来、勇气、灵性、责任和毅力被忽略了。Seligman先生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基础上,研究狗对电击的反应,发现了习得无助现象,进而提出了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普遍存在。当人面临不可控制的情境时,如果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就会放弃努力,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这就是习得无助。而习得乐观也如此,这两个理论的运用对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有效成果。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和乐观(happiness)。研究人员发现,影响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原因(如人格特征、社会关系等),另一个是易变化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突发事件等)。也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获得主观幸福感的途径、方式和持久性方面存在差异。另一个重要研究是乐观,可以通过Seligman的测量乐观问卷、归因风格(ASQ)问卷、儿童归因风格(CASQ)问卷测量人的乐观程度。乐观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事件好的方面,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有效地抵御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大量事实表明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方法。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关注度较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状态,他们就真的不需要老师的关注了吗?事实上是大量职业院校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很少感到幸福。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玩手机、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学习不积极,卫生习惯差,纪律涣散。心理方面表现出了不够自信、失落感强、偏执、叛逆心理严重等现象。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积极心理学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新视角,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加入教学目标中,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提高积极心理情绪的内容加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从价值取向上培养正能量并具有积极价值观的学生。形式上,职业院校不再充当“救火员”的角色,转而将重心放在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构建职业教育的积极模式,既要对异常状态的学生进行治疗,又要对正常状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二者平衡,双管齐下。在职业教育中引入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选择课程内容,提供积极的教学环境,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感,关注未来,养成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快乐。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态提高教育的效果,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开展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增加课外辅导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

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运用到职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凸显出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七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第一课:心理学无处不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次课,课程的目的是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团队建设。教学是针对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开展的,他们刚刚跨入校门,来到全新的环境,对周围的同学和校园仍然感到陌生。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关系,引导班级同学相互认识,增加团体凝聚力,增强集体意识。课程的开展从学生的现状入手,让他们把对自己的了解写下来,主动和不认识的同学打招呼,并写下同学的名字,通过bingo、通关游戏让原本不熟悉的学生快速熟悉起来。课程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第二课: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一课,我们的学生也许从来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课程首先从书本的选择题开始,再转到生命中的选择题,激发学生的动机。接下来,在一段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进入回忆,从外在世界逐渐转向内在的体验。最后,让学生写下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再逐次割舍,从内引发思考,思考自己内在真正的需要及其意义。课程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重建,为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做好铺垫。第三课:我的目标我的梦想———目标是梦想的航向。课程的用意是教导学生要面向未来,让学生推动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用“幸福”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期许“心想事成”带来的幸福感。通过一场虚拟的“价值拍卖会”和各式各样的拍卖品,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一场人生的拍卖会。拍卖结束时,有人心想事成,有人满是遗憾,就如同当生命结束时一样。课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握机会过好自己的人生。第四课:我们的小家——寝室关系。职业院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同伴关系,也就是寝室关系。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固的亲情和友情是人们战胜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法宝。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同伴之间的信任感与协作感。通过“盲人”游戏,让扮演盲人的学生明白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让扮演哑者的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在这个信任之旅的过程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第五课:学会倾听———倾听的艺术。倾听是人际沟通中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有效地倾听,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通过“我说你听”的游戏,让学生明白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效地倾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倾听有五心,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和应心。第六课:时间管理———管理好时间就管理好了生命。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未将时间当回事,他们总是在游戏、电视剧、网络中荒废度日。课程将时间比喻为银行账户,突出时间无法积蓄也无法失而复得。将生命比喻为格子,过完一年就拿掉一个格子,突出时间的有限性、生命的短暂。教导学生使用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时间管理。第七课:生涯规划———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认识你的生命的彩虹。课程通过霍兰德测试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和自己兴趣、能力、素质更匹配的职业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四、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开拓了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让教育者可以站在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高度来开展心理教育。规避了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消极”情绪和心理异常的误区,在心理问题的治疗和预防上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章中的心理教育课程实例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初期效果。再次印证了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中引入积极因素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氛围、创造积极的文化、关注学生的优势、发掘学生的潜能、和谐交流等积极管理模式的应用将会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杜小溪 单位: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与干预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7,1(15):99-101.

[2]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62-566.

[3]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12):1113-1114.

[4]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87):6-10.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5

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人格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生积极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转变,因此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来发现或者塑造积极人格,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初中阶段,应该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向他们灌输和渗透一些积极健康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他们积极人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同时,积极人格能够帮助这些初中生们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应对挑战,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更好的享受生活。对于那些消极颓废的思想也能够去除,是初中生们以信心满满的姿态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积极健康的思想,让初中生们能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塑造积极人格。课堂上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还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场所。积极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久努力的结果。学生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堂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乐观思想对初中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是极为有用的。在初中课堂里,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课堂,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这些内容里不仅是学习文字、史实,还可以学习其中的经验教训、思想内涵。例如通过学习课文《愚公移山》[1],可以教会学生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取得成功。通过课本内容,来逐渐渗透这种积极的思想。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可以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态,还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事实上教师的许多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面对问题和挫折,不逃避、不退缩,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挫折,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能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培养积极的心态、塑造积极人格。同时,在教室黑板报还有墙上还可以贴上一些积极乐观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接触到,这样更有利于积极思想的渗透,对于初中生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二)大力开展团体活动,使初中生们能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积极,更有利于塑造积极人格。人们在群体活动中的感触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心流。心流指的就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感觉。体验心流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满意或者是享受。初中生们经常参加一些团体活动,能够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也就是心流,去感受幸福。因此,学校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团体活动,让初中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团体活动,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参与感,体验心流,从中体会到幸福感,更有利于初中生们积极人格的塑造。像主体班会、文艺汇演、运动会等等[2]。除了校园内的集体活动,还应该把目光投入到校外的集体活动,如夏令营等。灵活运用这些团体活动,更有利于初中生人格的塑造。(三)通过积极的家庭影响来塑造初中生的积极人格。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通过积极的家庭影响可以有效帮助初中生塑造积极人格。积极的家庭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家庭教养,家庭教养对于初中生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好好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拥有好的家庭教养,更有利于他们积极人格的塑造。第二个方面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初中生们人格塑造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和睦幸福、父慈子孝,家庭氛围较好的情况下,他们的孩子的人格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这些孩子能够在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如果一个家庭整体氛围比较压抑、家庭氛围比较消极的时候,他们的孩子的人格应该是一种消极的、悲观的,这种人格将会使孩子无法正视困难、选择逃避。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塑造积极人格[3]。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渗透积极心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的家庭影响等方面的措施,来帮助初中生们塑造积极人格,使他们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克服挫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项亚光,卫红云.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积极人格之塑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1):41-45.

[2]张慈,刘晓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4):131+133.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Asanewtrendofresearchinthewestmodernpsychology,positivepsychologytakessidesagainstthenegativemetaphorofhumannatureinprevailingpsychologywhichlaysparticularstressontheresearchofpathologypsychology.Itemphasizesthepositivesidesofhumannatureandbelievesindevelopinghuman′sinherentpositivepotentialsoastohelppeopletoliveahealthyandhappylife.Positivepsychologyisthehealthydevelopmentofpathologypsychology,whichreflectstherationalreturnofhumannatureandthespiritoftheera.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pathologypsychology;humannature;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以来,尤其是在二战以后,消极心理学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而积极理念、积极情绪、积极人性观等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受到心理学界的排斥和冷落。对《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检索结果表明,自1887—2000年,有关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等)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的研究论文比率数大约为14∶1。[1]另一项相似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约有20万篇文献报道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其中8万篇关于压抑现象,6.5万篇关于焦虑状态,反映积极的理念、潜能的文献仅有1000篇。[2]可见,消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居于统治地位。

实际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曾有的幸福生活。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就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尽管无论是在二战之前或之后,心理学家并未停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如推梦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等都可以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早期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等,对积极心理学的产生都有影响。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惯性,也由于早期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加上世界尚处于“冷战”状态以及严酷的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压力,这些研究者的努力都未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心态随之发生了改变,社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3]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展开了深刻反思和批判,极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

赛里格曼认为,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地位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滥用和性犯罪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实际上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4]。

1997年,赛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一职以后,由于他的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相继在美国和意大利等地多次召开了年会。与此同时,世界著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等也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积极心理学由此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该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5]

二、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对悲观主义人性观的反思与批判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在研究实践中表现为关注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着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并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而也将难以实现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价值和社会使命。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去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毋庸讳言,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赛里格曼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举例说,当今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他又紧接着指出,就在我们为心理学的这一成就而欢呼时,却尴尬地发现,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而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地增长。因此,消极心理学不可能通过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6]

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外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能自然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积极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消极心理学的视野中不存在利他主义、同情、美德等,有的只是错觉、幻觉、非理性、怪癖、自负等字眼。在消极心理学看来,消极的社会动机是真实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积极的社会动机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人类的偶然为之。

(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对常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极为关注的课题。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如有关生活事件、金钱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有关快乐者与不快乐者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关快乐的跨文化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潜力,因此积极人格特质存在与否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故而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无疑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当前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具体包括对乐观主义、自我定向、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文献中,还有许多涉及创造力与天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如有关创造力的结构研究、创造力的起源研究、天才的禀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等,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尝试从积极的角度探索认知问题。

积极心理学也不回避对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相反还将之视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使命之一。但与传统心理学对该领域见解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他们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心理疾病的矫正,认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本身尽管不能为人增添力量或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却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从与消极心理学相反的角度对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如关于“抑郁”,传统的解释为“被动的情绪低落”,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对冲突做出深刻的情绪反应”;关于“懒惰”,传统的解释为“没志气、不勤奋、性格软弱”,而积极的解释则为“能避免争强好胜”,等等。[6]

积极心理学主张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换句话说,人类自身存在着诸如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预防心理疾患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构建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就在于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或发掘这些品质。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做到疾患预防,保障心理乃至身体健康。

积极的心理治疗观主张,心理治疗是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赋之以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治疗态度与技巧,以赋之希望、塑造力量、唤起潜能,培养或扩大人类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三)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既强调个体心理的研究,也关注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的认知以及在理论或假设的建构上,强调内因(内在积极的力量)与外因(群体、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

目前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积极情绪、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天才培养以及心理健康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心理疾患的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积极疗法等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况和成果在前面的介绍中已多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些积极心理学者强调心理、人格的积极性和内在性,注重对个体层面的研究,他们也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和心理治疗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如Ericsson通过研究提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是通过培养而非天生的才能。关于天才的研究则表明,天才儿童在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而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7]629652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的经验。因而群体和社会层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如Buss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第一,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第二,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第三,选择是富于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产生快乐的来源,它们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8]Myers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中指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宗教信仰,另外两个要素则是收入的增长和亲密的人际关系。[9]

(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目前有关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访谈、调查、量表等研究方法;而在有关积极情绪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等则经常采用实验法或实验法与访谈、量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尽管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综述性研究,但总体来看他们在研究方法主要还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然而已有一些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些优势与长处,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正因为人性的积极性,才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动,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同时似乎也为心理学的未来展示出了一幅全新而美丽的画卷。正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在产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是在美国,此后迅速引起世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或思潮,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尽管它对传统心理学存在批判,但不同于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无情颠覆: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研究对象、内容和价值观层面;相对于批判,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似乎更倾向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和纠偏。从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试图超越现代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对峙与分裂,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层面对二者给予整合,以期构建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尽管其还未形成为一套完整的结构,还不足以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但可以预见的是,其面临的批判和指责将少于后现代心理学,毕竟它吸收了现代心理学两种对立文化取向中各自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而并非是对它们的彻底反动或解构。实际上,现代主流心理学研究如果能汲取积极心理学的有益成分,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现存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不少,诸如文化霸权问题、成人化研究取向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和面对心理学已有研究成就问题等,都是积极心理学面临批评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首先,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如批评者指出,早期有关积极心理的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就没有很好地被整合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脱离早期研究的做法使它既显得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6]其次,积极心理学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提升,这就使得积极心理学理论显得散乱而不成系统,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三,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以致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6]这种成人化研究取向使积极心理学不能很好地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和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事实上,一个人的幸福、快乐等是与其价值观、生活背景、社会文化特点和生理特点等因素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人的幸福涵盖所有其他人(如儿童、东方人等)的幸福。第四,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实际上,积极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传统心理学的主张有着很大的相似,只不过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或落脚点不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二是如何预防心理问题,三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问题。其中后两个问题本身也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核心。如果过分强调对所谓“消极”心理学的否定而连同其有益成分一同抛弃,将势必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

当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会因其尚存有许多问题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开放的视野面对批评者的声音,努力消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必将推动积极心理学自身,乃至整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9],而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精神。积极心理学的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MYERSDG.Thefunds,friends,andfaithofhappypeople[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3):5667.

[2]SHELDONK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4]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

[5]SHULTZDP,SHULTZSE.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6]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1.

[7]PERVINLA,JOHNOP.Handbookofpersonality:theoryandresearch[M].2nded.NewYork:TheGuilfordPress,1999:629652.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7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A.,LockeE.A&BartolK.M,200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和Emmions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L.Schneider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和Lubert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I.,WendtP.E.&Risberg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in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2]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4]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7]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8]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职业院校;人文关怀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从临床医学领域来看,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是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更多的是对人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的关注。据相关资料显示,传统心理学研究多在压力、抑郁、恐惧、焦虑等不幸生活方面聚集,对社会中心理存在障碍群体的关怀和指导相对较少。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之风逐渐兴起,马丁•塞利格曼作为著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对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科学化研究。经研究,积极心理学中对价值性、正确性以及进步性事物的追求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权利,是对人本能的有效反映,帮助且对社会环境和技能进行适应和掌握[1-2]。尽管研究执行难度较大,但其解释方法最为直接,且能够在人们奋斗过程中建立明确的目标。心理学家对待积极心理学往往报以开放和欣赏的态度,认为是激发人类潜能的重要因素。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Seligman以积极主观体验、积极制度体系和积极个体特征对其进行定论,如果人们对生活深感困顿、无意义,积极心理学能够实现对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引导人们独自走出异常状态。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异常状态”始终处于研究核心,但缺点在于剥夺了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性。甚至直接忽视责任、希望、创造、勇气、灵性以及毅力等人性特征。Seligman基于条件反射试验,观察并探究狗对电击的反应,从中得出习得无助现象,习得乐观以对立面形式逐渐显现。该现象除了在动物中出现之外,人类也是该现象的影响者,通常情况下,面对难以调控情境时人类所付诸努力终将归于无力,遂弃之,并衍生出一系列消极性行为和心理,这种现象便被称为习得无助。而习得乐观则继承上述现象特对岸,在治疗抑郁症疾病中两种理论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目前,对于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观幸福感和(subjectivewell-being)和乐观(happiness)是两项主要研究内容。其中,人们主观幸福感在获得时容易受一些稳定或者变化原因影响,如,社会关系、人格特征、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环境等等。而对于人乐观程度的测量,可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研究,如,归因风格(ASQ)问卷、测量乐观问卷以及儿童归因风格(CASQ)问卷[3-4]。乐观是人们对事物积极性一面的深度挖掘,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避免焦虑、抑郁或者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侵扰。

2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

心理问题在学生中较为常见,是病发的主要群益之一。据相关机构调查研究发现,20000名职业院校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不达标,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将近32%左右,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占28%、3.5%和0.5。另一份资料显示青年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占总人数的12%~29%,而30%~60%学生因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业,最终提出退学申请,各类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时的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随之升高。由于受不同教育环境、教育阶段以及教育境遇的影响,学生在心理特征上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主要包括以下集中: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勇于表现自我、善于交往、渴望独立;严重的厌学心理;强烈的自卑感以及缺乏自信心。上述心理问题在学生情感、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择业心理、个性心理等方面均有所体现[5]。(1)情感心理问题:学生情感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一方面,青年时期学生面临择业问题容易在情绪上产生波动,激动、兴奋、悲观、愤怒均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高强度情绪。另一方面,缺乏周围人、事、环境等的关注。国外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当下社会环境中,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的学生不在少数,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此外,学生不具备承受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的能力,在压力持续剧增状态下情感状态一度濒临崩溃。(2)人际交往问题:同学、老师以及家长是学生主要人际交往范围,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交往对象为异性时,对爱情和友谊的界限划分过于模糊,容易受到感情上的伤害;②学生由高中过渡至大学以后,对老师的依赖感难以一时之间摆脱,若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教师存在不恰当行为时,则容易引起学生不满甚至做出过激行为;③学生不远参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将情感和社会关系寄托于虚拟化的网络世界,热衷于在网络中寻找“知己”,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严重忽视,使得学生实际人际圈范围逐渐缩小,并在他人心中留下心理障碍的形象。(3)学习心理问题:厌学是最常见的一种学生心理问题,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多为下下策,对学习生涯缺乏明确的目标,对所选专业的兴趣程度不高,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不自信状态,难以从学习中收获更多乐趣和知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不愉快心理情绪在学生内心大量积压。(4)择业心理问题:中职学校教育目标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这也是学生自身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伴随有一些矛盾心态,如,紧张、兴奋或者等,容易产生依赖、焦虑、退缩等不良心理状态。一方面,学生出于对学历和专业的顾虑,惧怕自身没有与本科院校学生竞争的优势和能力,因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在自我剖析过程中过于片面,在具体择业过程中多以体面且待遇好的工作为目标,导致产生一些思维定式。(5)个性心理问题:学生往往认为在学习和就业道路上,自己所扮演角色为失败者,在理想追求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精神萎靡不振,思想落后,不思进取,态度散漫。另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意识严重匮乏,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大,不具备适应激烈竞争市场的能力,容易滋生严重的精神依赖。

3人文关怀-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

从本质上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以心育心”的过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拉近两者之间距离,使教师以学生心灵成长教育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但从实际来看,“问题解决”式心理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难以形成平衡关系,使学生直抒己见,与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宗旨背道而驰。因此,职业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向“人文关怀”形式积极转变。《周易》中所提出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人文”一词最早出现时间,具体可追溯至3000年前。其中,“文明以止”是有效制约一些文明行为;“化成天下”值得是对民众以文明精神进行感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文关怀在传统含义的基础之上在内容和范围方面不断拓展,实现了教化向现代化的演化,例如,肯定并尊重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高度关注人当前生存生活状态,认可人的尊严和人性化生活条件,追求自由和开放等。因此,对学生心理予以积极的人文关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结果,符合现代人对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创造与追求,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生活品质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文关怀兼顾三种目标,一是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手段;二是促进核心理念的形成与价值追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开展多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为核心,赋予学生更加完善的人格,使学生从心灵出发对自己进行改变;三是对学生内在潜能进行深度挖掘,以完整人格为标准进行塑造,并以学校为依托进行学生良好成长氛围的创造。在充满关爱和安全感的校园环境中,学生释放心灵,通过与同学和老师友好交流与和谐相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对自身人格进行不断完善,努力成为拥有完善心灵的人。以人文关怀方式对学生心理发展予以支持,是学校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一种有效现身,作为当前最为流行得心理学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以科学方式对心理学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人的发展、快乐、幸福等也是心理学研究领域[6]。此外,积极心理本身激能够对心理问题产生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个体发展过程中实际所存在问题的关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遏制问题的产生。

4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将人文关怀作为整个职业教育的特色。文章以实际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为例,全面分析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第一课: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学是教学开展的第一要义,建设心理健康课程团队是课程的主要目的。对针对教学对象通常为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该群体初次跨进校门,面对全新、陌生的环境,难免容易展现出各种不适应。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学的积极开展基于学生现状,以学生自我介绍方式,鼓励学生中交流沟通,并通过各种游戏的开展增强学生对校园中的环境、人、事物等有所了解和熟悉,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适应性的有效提升,为学生良好人机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课: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作为积极心理学中最为主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尚无法深入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课程以教学课本中的选择题为切入点,再转至生命中的选择题,形成对学生动机的彻底激发。同时,为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勾起学生心中回忆,实现由外在社会向内在体验的积极转变。此外,以生命中最珍贵的五种东西为题,对学生进行考验,逐次对其中某一种进行取消,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以该课程的实施促使学生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深刻反思,视自己为主体践行人生道路。第三课:我的目标我的梦想-目标是梦想的航向。教导学生面向未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学生以自身发展为基础实现由理想到现实的体验过程,将“幸福”引入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心想事成”所带来的幸福感,通过虚拟化的“价值拍卖会”让学生感受人生的拍卖会。第四课:家-寝室关系。同伴关系,亦或称寝室关系是职业院校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学生在面对和战胜抑郁、焦虑以及压力等不良情绪过程中,稳固良好的亲情、友情和人际关系是其制胜法宝。该课程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相互之间团结协作能力以及信任感的全面提升。设置“盲人”游戏,让学生扮演盲人体会歌王帮助的心情,使扮演聋哑人的学生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与幸福。而信任作为同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该课程的开展为学生享受一场信任之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意识。第五课:学会倾听-倾听的艺术。在人际沟通中最有效地方式是倾听,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需学会有效地倾听。该课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通过“我说你听”游戏的开展,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倾听的难度。对于倾听有效性的衡量,除了听见之外,还应用心、耐心、诚信听清听懂。第六课:生涯规划-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认识你的生命的彩虹。课程通过霍兰德测试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和自己兴趣、能力、素质更匹配的职业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学习。5结束语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为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理念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之上,还在某种程度上构建起与学生人格健全教育相适应的模式,促使学生对幸福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学生发展的自由化与全面化。保持学生学习激情和提高专业能力,为学生“勾勒”职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15,16(4):562-566.

[2]周雅,刘翔平,苏洋,等.消极偏差还是积极缺乏:抑郁的积极心理学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6,18(12):590-597.

[3]吴增强.人文关怀与生命成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的思考与行动[J].大众心理学,2014,9(4):138-139.

[4]李玲.人文关怀视角下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学校应对策略刍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7(11):235-236.

[5]渝水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视角[J].2016,13(6):167-169.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被各种负面的情绪所影响,从而出现消极心理。而积极心理学能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本文探讨将积极心理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简述

积极心理学,是由塞利格曼(Seligman)和克希克兹米海利(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1月提出的。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这三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与美术课堂教学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意识等,让学生保持对学科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兴趣,并实现快乐学习。第二,有利于解决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重点关注了个体自我潜能的发挥以及其获得幸福生活、有效参与社会等内容,为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视野,其不仅指向问题心理学,更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和有效地预防问题。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第四,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积极心理学的渗透,更有助于完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丰富课堂教学的路径体系,规范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规律和组织方式,全面保障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作家张洁曾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可见兴趣是每个人天性中的一种特质,而且兴趣与心态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学生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乐观,而不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消极,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同化和共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真正掌握美术知识。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特别是自律意识和辨别能力还不足,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用自己的理念、方式方法、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美术。3.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更有兴趣,能够让学生互帮互助。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更好地学习知识。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例如,教师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术教学相融合,讲解古往今来的一些励志人物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室的墙壁,挂一些名人名言的内容,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及其他课堂的学习中,都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氛围。4.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知识来源于生活,美术教材上的内容如“纸风铃”“我的新朋友”“童话的小屋”“动物王国”等,实际上都是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提炼而来的,都有着真实的生活原型。所以,教师应当将身边的一切资源巧妙地运用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是可以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意识,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美术生活化。而这种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综上,在当前形势下,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还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这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将其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美术,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昕.积极心理学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6).

积极心理学范文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资助育人;高校资助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教育现代化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授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样的,高校资助工作也要有现代化的资助理念、资助内容、资助方式。积极心理学核心点在于人文关怀,从积极角度解读人的心理,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通过引导使对象迸发更多内在潜力,可以成为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有益路径。

一、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要求切实构建包含“资助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可见随着时展,国家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索以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帮助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实现能力提升和心理解困,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始于1998年,在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倡导和推动下,积极心理学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它从积极角度出发,以人的主观体验、人的积极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研究内容,提倡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发现和挖掘人的潜能、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帮助人们获得信心和追求幸福[2]。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探索,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贫困生的“心理脱贫”“思维脱贫”。(一)针对贫困生个体层面,有利于提高困难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流中不难发现,高校贫困生容易对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优势不重视,过多地着眼于自己的家庭经济等原因而自我否定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强调的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个人过去的生活是否能体会到幸福和满足;对个人现在的生活是否能体会到充实与快乐;对个人未来的生活是否能保持乐观与希望。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利于促进他们体验到幸福感、满意感,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产生乐观、自信、感恩的人生态度,有利于身心发展。(二)针对资助工作层面,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实现以生为本,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不再停留在保障型的基础资助,而是转向发展型的个性化资助,其强调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3]。大学要发展,关键在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有水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将其引入高校资助工作有利于实现以生为本,实施正面激励教育。第一,在资助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并鼓励其发挥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平等的地位开展正向的激励和引导;第二,通过个性化的资助方案,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和鼓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综合素质。第三,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德育教育时,以正面为主,使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始终得到积极引导,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三)针对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层面,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心理脱贫”,达到“扶志”“扶智”的目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更要“授之以渔”。积极心理学是帮助学生积累“心理资本”的有益方式,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念可以给高校资助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提供许多有益的建议和灵感。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使得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成为引导人、关注人、塑造人、成就人的牢固阵地,帮助其早日成长成才,更好地助力其所在家庭脱贫,从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要求。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悦纳:在保障性基础资助的同时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2019年3月的《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4]显示,2018年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金额1150.30亿元,较2017年增加99.56亿元,增幅9.48%。这充分说明,经济资助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已经做得比较到位。但是保障性的基础资助只能在物质上使困难生暂时渡过难关,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通过积极地思维转换解读遇到的消极事件与情感体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化危机为转机,从低谷攀高峰,从而达到悦纳自我。悦纳成长的环境与经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团队在进行保障性资助的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过往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固有的、存在的缺陷进行正确归因,不妄自菲薄,是其在大学生活中使自我得到良好发展的开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等、靠、要”思想的产生。(二)挖掘:在个性化发展资助的同时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1.以项目制为运作方式。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兴趣爱好、特长等实施个性化资助,挖掘学生创造力。一方面,从国家人才需求的战略角度,通过资助在某一方面对贫困生进行深入培养,比如可以有科学家项目、领袖项目、CEO项目等;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化资助如国际交流项目、学业发展规划项目、文体技能提高项目、科学研究能力提高项目、人文素质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提高项目等。和其他的科研项目一样,可以采取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题的方式进行资金下拨,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认识到自我发展的趋向,而且也能提高自我的鞭策意识、自信心和创造力。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置用于奖励自强不息、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模范奖助学金。对于困难生来说,由于身上承担着比较重的经济压力及家庭期望,价值取向容易物质化、利益化、效率化。做资助工作,要同时让受助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非常关键,而且这种价值判定及情感走向将会伴随其一生,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非常重要。一方面,资助工作要落到实处,真真切切为学生解除困难,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从问题取向到发展取向,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逐步教育和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从横向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会面临的共性问题,对其开展个性化资助。大一是适应期,注重在保障性基础资助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二、大三是发展期,注重在保障性基础资助的同时,进行兴趣特长、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四是飞跃期,注重在保障性基础资助的同时,进行就业培训、创业指导。4.个性化资助实施的前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认可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的发展潜能和发展空间,都有平等的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他们的成长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值得关注和保护。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就能在被资助的过程中,感受到平等、愉悦、爱。(三)预防:助力学生储备“心理资本”,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高校的困难群体学生其实有不少积极品质,比如上进、坚韧、吃苦耐劳等,但是同时在家庭的期望与学校的关怀下,他们目标明确,对成功的渴望也会相较增加,但是一旦结果不如人意,困难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不一定足够支撑。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引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未雨绸缪。资助工作者应在掌握一定心理知识的前提下,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角度进行思考与体验,充分表达自己的尊重与支持,及时帮助他们调整目标预期,制定合理的方案。在资助工程中,赋予真实的、具体的而不是敷衍或者虚无的表扬和夸奖来帮助他们储蓄足够的“心理资本”,也让其在被欣赏中获得自我认同和强化,学会“自我储蓄”。心理援助与经济援助一样重要,也必须一样严谨,只有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以生为本,才能帮助学生在面临风雨时更好地抵御与成长,永葆乐观向上。

三、高校资助工作团队在提升资助育人成效中的具体举措

(一)重视大数据的力量,建立并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库。利用数据搜集与分析,来精准识别困难生身份、程度及落实资助方案,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工作模式。但仅仅有经济层面的数据库是不够的,高校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动态信息库。一是重视学生在入学前原生家庭环境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二是重视学生在入学后通过高校资助工作,结合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学生心理产生的变化。高校每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进行一系列资格认定工作,若同时能匹配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普查与积极特质挖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情感支撑系统、消极积极事物(情感体验)转化方式、“心理资本储蓄”状态等情况等进行搜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并结合其日常学习生活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动态信息库,并每年进行动态更新,可以保证学校在掌握困难学生群体整体心理健康情况的同时,发现和掌握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及发展规律,促进高校资助工作机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与生同发展。(二)重视高校资助工作团队的力量,提升学生工作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要想充分优化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挖掘积极情绪,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先优化外部环境。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其人生观价值观、理论能力与行为素质、做事品格与为人理念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要想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必须充分发挥资助工作团队的力量。一方面,资助工作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要体现在学透资助政策、落实精准宣传、遵守资助工作的纪律要求上。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学透资助政策的业务内容和工作要求是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信息资源渠道畅通数量充足,政策宣传要精确到位不偏差,还要使每项资助活动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框架下开展。另一方面,资助工作团队应该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等方式,掌握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资助工作中。高校育人,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物质层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的、大写的、有家国情怀有社会担当的“人”。(三)积极干预,重视落实在学生中从问题取向转化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咨询模式。在绝大部分高校中,均配有一定数量比例的专业心理咨询教育团队,也有一对一个体心理辅导的相关机制。但这种类型的心理咨询,大多是针对学生心理出现的消极问题进行咨询与帮助改善,并没有强调与激发学生内心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创造力。但问题取向的心理咨询对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去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发展欲望,助其成才。团体心理咨询相比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更适合做发展取向的心理辅导。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一批困难学生在一起进行团队心理咨询的方式,以讨论、训练、引导等形式解决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的相似的心理困惑;个体在团体中通过观察彼此具有相似经历伙伴的不同思维方式、体验和学习更为积极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达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目的。在团体的帮助下,困难学生可以发现个体的自我,再通过自我指导以适应大学生活。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兴趣爱好等灵活的分类标准,再将困难学生群体进行划分,在团体辅道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进而完善自我,这种方式对于提升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成效应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6].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3]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EB/OL].[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