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柔性流动实施制度

时间:2022-10-26 09:23:00

人才柔性流动实施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拓宽招才引智渠道,更好地吸引和使用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柔性流动,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国籍、地域、户籍、身份等对人才流动的制约,形成与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市场化、社会化、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人才流动方式。凡不转移原人事关系或不改变原户籍、国籍来我省工作、服务或创业的外省市人才、外国专家、港澳台专家、海外留学人员以及在本省其他地区或单位从事兼职服务的省内人才,均可视为我省柔性流动人才。

第三条鼓励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是我省吸引和使用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根据我省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重点引导各类高层次人才通过柔性流动方式向省内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等支柱性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成长性产业,文化、医疗卫生、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学科和技术创新领域、重点开发项目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集聚,积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

第四条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采取各种柔性流动方式来我省工作、服务或创业。

1、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我省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各类技术中心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兼职、咨询、讲学或者担任顾问、名誉职务等。

2、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条件,与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研究。

3、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接受我省单位委托,承担项目或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服务。

4、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我省开展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工作。

5、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以技术、资金、实物等方式在我省投资创办企业或承包企业。

6、鼓励国内外人才依托其所在地区、单位的科研、教育、培训等资源及优势,与我省单位开展合作或接受委托,帮助我省用人单位培养人才。

7、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利用其专有知识、技能、信息,在我省开办咨询服务等各类中介机构。取得执业资格的海内外各类专业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在我省注册登记并开设事务所、医疗诊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允许以个人身份在体育、文化艺术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海内外人才,按照行业准入的有关规定,来我省从事自由职业。

8、经我省有关部门批准,柔性流动人才可以接受我省行政机关聘用,提供相应服务。可以聘用方式担任我省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艺术机构等单位的领导职务。

9、我省专业技术人才在与所在工作单位履行合同的基础上,可以从事兼职工作,尤其鼓励我省专业技术人才到本省欠发达地区从事兼职工作。

除上述方式以外,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可以与我省用人单位协商确定,采取其他方式为我省提供所需的各类服务。

第五条我省单位在不侵害原单位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不危害国家安全、不影响国家重大科研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提下,可以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用人单位聘用柔性流动人才,在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书面或其他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在我省工作的柔性流动人才,其报酬和待遇应与本人业绩、贡献相挂钩,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用人单位经与本人协商,可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期股制、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业绩工资等。柔性流动人才可以专利、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参与分配。用人单位支付的报酬可计入成本,列入工资总额。柔性流动人才工作所得收入在依法纳税后原则上归个人所有。若占用原单位工作时间或使用原单位技术、设备的,由个人与原单位按合同约定分成。

第七条柔性流动人才领办或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安排。

第八条柔性流动人才在我省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社会科学等相应奖项的,可按本省有关规定予以奖励。职务发明创造专利产生显著效益的,在该产品所得利润中税后提取不低于40%的比例,奖励给发明人或设计人。作出突出贡献的,可以参加我省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等方面的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在我省工作、服务和创业的柔性流动人才,在职称评审、办理社会保险、公务员招考、购买商品住房、子女入托入学、商务出国等方面,享受我省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其中,来我省的海外留学人才,可根据本人的学习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学识水平,以及在海外所取得的学术和技术业绩、称号、资格,按照我省相关规定,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从省外来浙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效用不变。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建立聘用关系的柔性流动人才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手续,各方应当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受聘人才依法按规定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还可按规定为柔性流动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

第十一条依法保护柔性流动人才在我省取得的知识产权,凡柔性流动人才在我省工作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取得发明专利权属等,按我省的有关规定与我省人才同等对待。

第十二条在我省工作并居住的柔性流动人才,可由用人单位或本人,凭双方签定的契约文本及本人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等有效证件,向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申领《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或《浙江省外来人才聘用证》,并享有相关待遇。外国专家、澳港台专家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我省投资、工作和就业的,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分别办理《外国专家证》或《外国人就业证》、《港、澳、台专家证》、《浙江省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有关部门为其提供出入境及居留的便利,外国专家因工作需要可给予办理长期居留及多次入境签证,并享有相关优惠待遇。

第十三条依法维护人才柔性流动中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在人才柔性流动过程中发生的人事、劳动、知识产权等争议,可向我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处理。

第十四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人才柔性流动工作的领导,重视通过柔性流动形式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要结合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柔性流动工作进行规划、预测,及时人才需求信息,加强宏观调控与引导,进一步促进人才柔性流动,充分发挥柔性流动人才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作用。

第十五条本实施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