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05-10 15:25:15

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教师要分析劳动教育课程在塑造和培养大学生方向上的价值。通过分析课程在目标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整需求,构架能够满足课程劳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增加教育大学生热爱劳动的体系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参与劳动实践的做法,引入评价学生不良劳动行为和宣导劳动文化的法律知识教学要求,实现具体提升大学生劳动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劳动形式;劳动文化;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在深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要把对大学生态度和习惯的教育,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中。通过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大学生具有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思想意识,讲解学习作为特殊脑力劳动的重要作用。规划培养大学生劳动情感、参与高职实践劳动的构架,规定他们在校期间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学习内容,使劳动教育课程具备影响大学生个人劳动品质的促进条件,落实全面培养他们劳动精神的积极做法。

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意义

(一)塑造大学生个人品质

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有志之士,都曾通过劳动学习和实践一定的特殊技能,让自己具备在专业领域内的生产力和影响力。而生产力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方式,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成为大家付出劳动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多数学习任务,是以脑力劳动形式学习和实践自身的学习技能,导致不少人更看重劳动所能转化的社会效益,缺少付出真实劳动努力的个人品质。劳动教育课程能从一定立场上,改变大学生在劳动品质上的欠缺。

(二)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自由选择就业劳动的脑力劳动基本素质。其中不少人把从事脑力劳动工作者,作为自己未来发展就业技能和岗位的方向,却始终没有对劳动就业概念的理解。其中一部分认为拥有大量学习资源的人,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可以对外索取更多的社会价值,不懂得如何通过劳动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劳动教育课程以一定的劳动实践要求,帮助大学生迈出参与任何形式的第一步,加强他们对社会以及劳动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一)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过于广阔

劳动教育课程既然作为一类课程,就存在重点培养大学生哪种能力或者习惯的教学目标。把他们的劳动能力分为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个方面,可以发现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存在比较复杂的具体目标情况。而衡量大学生劳动素质的课程评价标准,没有确切的课程教学目标,仅有广义上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需要关注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上的势力,构架适合大学生们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评价劳动教育不足

高职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时,存在对应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用于评价大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对教师授课能力的满意程度。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育要求,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实践劳动都具有相对严格的要求。教师应当根据课程体系的评价内容以及标准,增强其评价学生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使其能够正确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师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表现。

(三)缺少劳动育人价值观的体现

高职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主要以帮助学生参与劳动和讲解有关劳动的理论知识为主。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完成在理论知识内容上的实践与学习,教师就会适当放宽对他们劳动表现的限制性要求。其中不少人还已完成任务量的多少,衡量自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地位和教师对他们的个人意见。这种情况下的劳动教育课程,把劳动育人价值观和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割裂,要重点调整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概念和劳动价值的课程体系内容。

(四)缺乏宣传劳动文化课程要求

劳动教育不只是通过口头宣传,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是要通过深入讲解劳动文化的起源和相关故事,带动学生学习劳动文化以及产生对劳动的情感。部分高职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没能把劳动文化作为讲解课程理论知识的重点,使大学生们把理论知识作为衡量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要求,以学习知识为主要的参与劳动形式。教师要让劳动教育课程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支持劳动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提出宣导这类文化内容的课程体系构架要求。

三、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架

(一)确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作为构架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立场。对在工作中难以执行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存在一定大学生学习诉求的删减。比如讲解劳动知识的内容中,存在部分介绍多种劳动岗位和每个岗位工作要求的内容。很多大学生在了解这部分内容后,只看到了自己今后从事劳动的可能性,没能理解自己学习内容的现实意义,让他们产生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假大空的潜意识判断。相较于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大学生更愿意在劳动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今后就业的劳动岗位,深入了解感兴趣岗位的劳动待遇和正式入职后的社会价值。教师要为大学生重点讲解课程中的劳动概念和劳动法律,使他们不去太过深入了解教材中某一部分的内容,确定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参与实践体力劳动能力的教学目标。把课程教学目标锁定在对一种或者多种技能的学习要求上,使课程体系中具备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规划。通过引入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拒绝任何非法形式的劳动,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劳动精神的中国建设者。

(二)合理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成果

教师要把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对比大学生在校学习劳动任务的核实。对部分没有参与劳动实践、仍然获得良好评价的人员,实行担任团队职务、组织他人参与劳动等方面工作内容上的具体评价,使课程教学中评价大学生表现的内容,扩大为对个人劳动能力和劳动形式的评价上。不允许他人以工作内容,作为拒绝劳动的理由。对同时担任多个团队职务、以团队工作内容拒绝其他团队劳动要求的人员,进行借助以上评价条件上的依法核实。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具体评价大学生表现的内容,使他们的行为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对部分缺少良好劳动态度的人员,进行严重违纪行为上的通报批评。对达不到课程劳动要求的人员,予以开除学籍重新参考入学考试的处分,使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学校评价,看到部分人员在校期间的真实行为。在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标准中,增加大学生适应劳动和评价自我行为的道德要求,允许他们检举教师曾出现过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对恶意抹黑教师劳动形象的人员,进行走相关法律程序上的追求,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劳动。

(三)引入课程体系中的价值观内容

教师要把劳动价值观作为一项教育任务,引入到劳动教育课程的体系内容中。通过为大学生普及劳动形式和劳动价值,使他们产生对劳动的基本认识。详细讲解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日常生活劳动内容,让大学生把在高职内的学习生活场所,当作自己需要履行劳动义务的地方。对部分不参与高职日常劳动的人员,进行参与班级干部竞选、申请优秀党员等要求上的合理拒绝。对不承担高职干部职责的人员,了解他们完成个人学习劳动和参与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没有参与活动实践规划的部分干部人员,进行停职查看或者直接免除职务的处分。对没有参与任何劳动的普通大学生,进行个人劳动能力和学习实践能力上的测评。对其中缺乏劳动自理能力的人员,进行个人原因和其他原因上的总结,帮助特殊人员在劳动中提高身体素质、恢复部分劳动能力。通过普及劳动精神以及个人先进劳动事迹的讲解,使热爱劳动成为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观引导内容。合理规划他们参与劳动的实践任务次数以及劳动强度,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他们提升自己价值的途径。

(四)积极落实劳动文化的教育宣导

教师要利用文化的力量,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讲解与劳动有关的历史和革命故事,让他们逐渐理解劳动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不热爱劳动的人,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有一定付出的公益劳动。这类人所付出的劳动,都是以获取个人价值为目的的行为。教师可以适当为大学生普及一定的劳动法律文化,使他们意识到劳动付出与个人收获成正比,防止他们因个别人员的成功事迹,生出想要以非法形式获取他人或者集体财富的行为,坚持杜绝不良风气在课程教学环境中的蔓延。对部分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劳动形式上的细致讲解,宣导用自己的劳动获取回报的积极劳动文化。对大学生中受到过诈骗的人员,进行多种合法劳动形式上的普及,使其能够学会辨别非法劳动与正规劳动的区别。对部分大学生反映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多方签订合同实际情况和各自立场的分析。把普及劳动法律和劳动义务,作为宣导劳动文化的重要课程体系内容,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形式和他们以劳动获取报酬的履行义务,减少形式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侵蚀作用。

结语

教师要对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课程开设意义和课程教学目标上的渗透,帮助他们理解劳动以及劳动形式的存在。评价部分影响到高职教育秩序的大学生行为,让劳动教育课程存在对个人行为的管理和劳动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普及劳动法律以及劳动文化,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法劳动和劳动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钦.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4):210-211.

[2]张丹鹤,秦小冬.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1):61-63.

作者:杨玲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