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美术教育论文10篇

时间:2022-08-25 10:36:53

我国幼儿美术教育论文10篇

第一篇: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带给人美的感受,就幼儿美术教育来说,其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并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少有学校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美术教学上,这就导致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来说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幼儿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行为,教师都应该本着多赞美少批评的原则,以积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是以严格的绘画理论知识来要求孩子。为此,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不断改善美术教学氛围,为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场景开展教学,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美术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成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摒弃枯燥的教学方法,注意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更多的兴趣,进而不断培养幼儿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创造性思维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幼儿时期的各种行为大都是以情感为导向的,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情感,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幼儿视作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首先,幼儿美术教师必须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幼儿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对幼儿的思想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允许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断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幼儿在教学中为幼儿设定固定的绘画模式,影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师在向幼儿讲授基本的绘画技法的同时,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创作,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幼儿园应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教学体制。美术本身是幼儿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为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用色彩、笔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鼓励他们自由创作,勇敢的表达情感,避免让幼儿在课堂上对固定的事物长期描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幼儿园来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美术教学机制,为幼儿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材料,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再次,幼儿美术教育还应该注意营造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会给幼儿的美术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主动性,但是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直接的,为此,幼儿美术教师应该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充足的美术材料,以引导幼儿去更好的观察,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也应该对其加以保护,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当然美术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注意不要用成人的观念去判断幼儿的思想,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幼儿美术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丹 单位:武汉市直属机关曙光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丛荣.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09(06)

[2]叶如柯.创造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现状和策略[J].吉林教育.2009(11)

[3]张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宁夏教育.2009(04)

[4]孔艳芳,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4)

第二篇:学前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学前美术教育是幼儿最基础的启蒙性美育教育的载体,无论是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健全幼儿基本的审美观念、塑造幼儿基本的美术知识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幼儿家长往往认为需要在自己孩子的人生起步阶段就“赢在起跑线上”,纷纷将自家孩子送到一些较为专业的美育机构进行培养教育,也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程度较高的美术教育机构。为此,笔者以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为理论研究来源,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谈谈现阶段学前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问题。

一、更新教学观念是提高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观念是影响教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想要在学前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要更新传统的学前美术教育理念,让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教学。当下学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纯粹通过自己成人化的观点灌输给学生,采用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直接借鉴国外模式,缺乏对当地教育背景和具体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传统文化继承。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地区的情况以及幼儿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培养幼儿的美术创新力、想象力就要求幼儿教师一方面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不断将教育观念和学前美术实践教学相融合。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尝试一些新材料甚至是一些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示一些富有想象力和创新力的美术创作形式,引导幼儿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剔除成人化的教学观念,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角度来实施美术教学。同时,要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新的美术创作形式和方法,在尊重幼儿基础上,开展科学合理的美术教学活动。尤其是一些在大人看来是比较“过分”的行为,授课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禁止。例如,在幼儿学习简单的人物简笔画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理解从局部开始绘画,并不注重整体意识,最后结果往往是人物重心不稳或者是人物完全走形。这样的绘画方式虽然会延迟幼儿对于画面整体意识的掌握,但是本文认为教师都应该适当鼓励这样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必带着枷锁绘画。这样既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个性,而培养个性就是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我们现阶段的大多数学前美术教育中都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论的指导,使得很多孩子只会模仿,可以试想一下在学前美术教育中就开始这样的演练式的教学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何从谈起?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现阶段学前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我们急切的需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完成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为此,笔者认为在学前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学前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幼儿能够在自主美术学习中挖掘自身潜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内在活力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以下为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的几点常用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一)鼓励式+奖励式教学

每位幼儿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奖励,这代表教师对幼儿的认可和重视。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能够使用鼓励加奖励的方式来教学,那么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会大大提高,自我能动性能够得到最大发挥。教师可以先根据美术教育活动提前制定相应的奖励标准,在实施美术教学活动中,找到每位幼儿优点给予鼓励,幼儿得到教师积极的反馈后,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当幼儿美术作品达到教师制定的标准后,教师应该给与适当的奖励。通过不断积极的反馈,让幼儿一直保持一个正能量的学习动力,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启发式+示范式教学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且对美术教育活动的相关材料、绘画技法、手工制作步骤、以及工具使用等不了解,所以幼儿园的常规美术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示范。但是部分教师在示范过程中重视示范过程,忽视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在大部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往往通过课堂演示教学让学生模仿美术作品,让幼儿跟随教师步骤和方法来完成美术作品。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既枯燥又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限制了幼儿想象力的迸发,也禁锢了幼儿的美育思维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启发式教学和示范式教学结合起来,先通过图片、故事、音乐、模型等等引起幼儿的兴趣,讲授本堂美术课的任务。再给幼儿示范绘画或者是制作过程,在示范过程中要积极的与幼儿交流,示范启发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临摹式+改编式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简单的鉴赏一副美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特点,然后让幼儿结合观察到作品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改编美术作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然,点评要结合幼儿自身优势和缺点。同时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较好的建议,让幼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美术创新能力。

(四)多种材料的实践式教学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必要措施,在学前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教学方式和多种材料来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在幼儿园美术课程中运用比较多,这首先要求幼儿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例如: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制作剪纸、超轻粘土玩偶、玩具泥沙,以及各种玩教具等。通过材料的多样性和幼儿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来激发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活力。

三、创新学前美术课程设置,编制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对现有的美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创新,引进一些更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如何创新学前美术课程内容设置,编制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学前美术教育美术课程内容设置,结合当下我国现有的学前美术课程设置以及不同地区特点做一个综合型的改进。将学前美术课程设置由重视幼儿技能培养转变为重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美术课程中加入游戏、音乐、阅读等元素,增加美术教育的活动空间和材料投放。同时适当增加美术欣赏和美术户外活动,将学前美术教育融入幼儿实际生活,在实践中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到多样化的生活实践中,将绘画、手工、美术鉴赏等融于生活。条件允许可以带幼儿参观一些档次较好、较为符合幼儿美术教育目的的画展、美术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丰富幼儿对世界的认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根据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行美术上的创新。当然,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美术展示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稳妥的安排好活动规划事宜,制定科学的行动规划,活动的后勤保障也一定要跟得上。除此以外,学校、教师也需要做好应急事件处置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安全的参与到户外美术欣赏活动中。最后,学前教育中幼儿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其认知体系的构建和行为方式都还处于最为基础的模仿、学习及构建阶段。幼儿一般会根据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教师就是幼儿的榜样。因此学前美术教育也应该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感知就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感知也是学前美术教育的基础,让幼儿在日常美术教育中更多的去感知我们的世界、全方位去接触身边的事物也是幼儿学前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学前美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遵循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幼儿行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教育工作者会遇到许多前所未遇的棘手问题,也会面临诸多的挑战。本文认为需要从教学观念的转型、教学方法改进、学生学习方法论的培养、学前美术课程设置、以及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创新是保障幼儿创新能力前提,五大主体有机的构成了学前美术教育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的要点,全方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培养幼儿的个性,从内心深处激发幼儿的潜能和活力,引导幼儿积极关注美术创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龙雪梅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华.让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体会[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2]李季湄.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几个基本观点的理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第三篇: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研究

一、基于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要素

1.美术材料生活化

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要从材料入手。事实上,生活中可以运用的美术材料并不多,但是不一定局限于美术用品店里的材料,可以挖掘幼儿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其他材料达到一定的美术教育效果。例如河边的鹅卵石,可以在石头上利用颜料画出各种图案,鹅卵石本身的形状也会引发幼儿的想象力。它可以成为一只猫咪,也可以成为一只猫头鹰,也可以是一个苹果和梨,等等。在一些水果比较盛行的季节,教师可以买一些水果作为美术的材料,利用水果的色彩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例如红红的苹果可以是一个孩子的脸,葡萄可以成为眼睛。这些生活中的美术素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丰富教育形式。

2.美术经验生活化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幼儿的成长环境特点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将幼儿的生活实际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一改以往从课本上找寻素材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的美术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可以让小朋友想象平时妈妈经常使用的工具,将它们画下来,并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认为这些工具有哪些用途?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即使看到妈妈平日里戴的帽子也会想象到天空的飞船,将扫把想成魔法杖,等等。在这样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进一步得到开发,同时提升了对生活实际的感悟体验。

二、实现幼儿生活化美术教学的策略

1.创造生活化教育环境

幼儿正处在一个没有太强主观意识的发展阶段,往往产生的心理机制是一种条件反应,产生于周围环境的刺激,这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太多意志努力的注意方式。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教育通常要比任何阶段的教育显得重要。幼儿园环境的生活化美术氛围创设,随时都可给予幼儿美术的熏陶,增加幼儿对于美的认知。例如可以在幼儿园中展示一些名家名作,让幼儿在观赏、体验中积累一些美术素养。定期举办一些幼儿的作品展示,让幼儿从中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在一些主题活动,例如“运动会”的创作设计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运动会的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形成一个专题性的美术“运动会”,让幼儿参与运动员标志的创作、奖牌的创作,这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陶冶幼儿的心性,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成就感。

2.重视家庭环境构建

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家庭环境的构建当中,也可以成为鼓励幼儿创作的源泉之一。鼓励幼儿创作“我的小天地”“装饰点缀”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参与到家庭的装饰美化中,让幼儿在点点滴滴中感悟美术的作用和美感。

3.利用自然因素

大自然作为一个五彩缤纷的宝库,其中有山有水,有着千姿百态的各种食物。大自然中的一些天然素材,例如树叶、果子、石头、花草,等等,都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唤醒他们的创造动力与热情。教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在不同的季节对大自然进行参观和享受,从中汲取一些素材,并引导幼儿将收集到的素材制作成精美的艺术品,进而进行展示或保存。

4.创新教育形式

幼儿的美术教学,更是对幼儿早期思维教学的一种启发,它通过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有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意识,通过美术形式培养幼儿对生活素材的掌握能力,更容易取得显著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建立并保持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产生美术表现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展开美术教学活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注重情景的设置,情景通常能够感动幼儿,让幼儿有更强的绘画意识和参与意识。例如在进行“水果沙龙”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会设置一个情景说:“今天妈妈下班累了,如果是你,你会给妈妈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沙龙呀?”然后让幼儿在一张画布上,画出想给妈妈吃的水果,并在水果中加一些冰激凌、豆沙、糖等材料。幼儿这样的情景设置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以自身为切入点,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而可以更好地感受美术的乐趣。这样的教育,不是可以安排幼儿画什么内容,而是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下,幼儿可以充分地表达“我想画什么”的内容。生活化的美术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帮助幼儿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了解世界,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立足于生活之美进行的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幼儿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其今后的成长与生活有很好的帮助。

作者:钱雪 单位: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侯艳春.让美术教育无处不在———浅谈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2015,25:205.

[2]吴丽芳.自由•个性•审美———关注“审美型”人格发展的美术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126-129.

[3]叶艳.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技能与表现关系的几点思考———以大班美术活动《线条拖印画》为例[J].学周刊,2013,06:166-167.

第四篇:电教媒体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运用

电化教学就是指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电化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电化类、影视类、电脑类。这三类的作用各有不同,其中,电脑类可以容纳前两类的所有功能且具备数据信息搜索查找功能,使教学内容得到扩充,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电化教学的作用有:一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可以拓宽教学视野,四是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使美术课堂教学脱离了以往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以掌握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为基础完成课堂教学,而且电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电化教学的可视性与可听性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也契合了美术丰富多彩的学科特性,是对美术教学方式的完善与突破。

一、优化教师的教法

以往的美术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包办式教学,教师在课堂开始就直奔主题,讲述本节课的画法与技巧,待讲完必要的理论后,在黑板上画出本节课作业的示范图,然后让学生参照示范图完成作业,或者是让学生直接画一幅完全一样的图完成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给予学生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引导,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上课时容易心不在焉,对于教学作业只是想着快速完成,失去对美术的热忱和兴趣。尤其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继续采用固有的教学方式,会使幼儿美术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没有实际作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模仿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重视幼儿的学习特性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在教幼儿绘画某一物体或形状时,首先应该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这个物体或形状,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能够具有表现物体或形状的能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应该注重制订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活动计划,制作或选用生动直观、活泼形象的课堂教学软件,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目光,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让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之后,对所教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展示,使幼儿跟随电化教学媒体的展示进行观察与感知,并及时与幼儿交流,加强引导,为幼儿的创作做好铺垫,这样,幼儿的作品会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童真,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人们做一件事情,会因为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而决定这件事情的完成效率。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阶段是感知、认知的发展阶段,幼儿往往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没有进行意义记忆的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进行直观的判断与记忆。在应用电化教学媒体时,可以通过图像与声音的展示为幼儿带来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这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效果。如,在《美丽的沙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通过触觉感知沙子,然后再通过视频展示简单的沙画画法,可以从画小鸟、大树、小花和房子开始。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幼儿会被沙画的神奇所吸引,对于用沙子作画的兴趣会有极大的提升,会忍不住用沙子绘制自己想画的东西,这就使整节课的教学气氛高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提升幼儿美术素养

以往的幼儿美术教学只是通过绘画课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实物展示等方式进行,很难在对造型、色彩与画幅的表现上达到欣赏水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如果涉及各种美的形态与法则,并且让幼儿体会到多种艺术风格的美术作品,会使幼儿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极大的扩充与丰富。而电教媒体在这一点上就有着极大的优势,它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以很好地揭示美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结构的作品制作成课件,让幼儿欣赏,如画家齐白石的《虾》等。这些作品构成简单、表现生动,可以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与感受。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演示,使原本单调、枯燥的美术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让幼儿可以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精神和情感都得到放松,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体会到了造型与构图的奥妙,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促进幼儿对美术进行更深入的追求。

四、结语

电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电教媒体,不断优化美术教育,使幼儿的美术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张晓蕾 单位: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

参考文献:

[1]汪靠斌.教育技术整合多元智力式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春来.中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五篇: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画家为目的,它对幼儿进行心理、人格和情操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活动,因为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借助美术活动,如画画、做手工等,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培养人格,陶冶情操。文章从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方面探讨其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人们可以从一幅幼儿的画中看出他想表达的东西,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会表现在他的画面中。有一件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一次一位学生画了一幅关于他一家三口的画,他拿给笔者看并说:“老师,你看这是我,我今天很开心,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一开始看到这幅画,笔者觉得很普通,可是仔细一看,画面中有两个很小的房子在两边,笔者就问他为什么旁边还有两个房子,他告诉笔者,今天爸爸和妈妈带他出去玩了,所以他才很开心。后来笔者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没有住在一起,只有偶尔在周末时爸爸妈妈才会一起带他出去玩。其实,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的时候,绘画就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健康地成长,就要掌握幼儿美术教育这把钥匙。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记忆力、想象力与观察能力的提高

对于幼儿毫无“艺术感”的绘画,我们往往会觉得是一种涂鸦,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其实,如果幼儿绘画的画面符合大人的审美观,那就不是幼儿绘画了。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可能几根线条就是一棵树,一个圆圈就是一朵云,我们不能理解幼儿的画面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古时的甲骨文就和幼儿时期的涂鸦很像。幼儿在涂鸦时,也是将自己脑海中对于一些事物的记忆用自己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有时候大人之所以看不懂幼儿的画,是因为两者的想象力和认识能力有差别。大人世界里的事物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而幼儿不一样,他们的世界里太阳会唱歌、小猫会跳舞、电视机会长出脚,这正是幼儿想象力的表现。当你的孩子拿着自己的画说:“看我的超级奥特曼。”这时请不要说画得不像或者画得不好,因为这是幼儿自己通过观察画出来的事物,有时生活中大人不屑一顾的事物在幼儿眼中会以特别的形象出现,这也是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幼儿情绪的及时宣泄

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心理学家在治疗时让病人先画一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中也有这么一项内容,即通过幼儿的绘画看出幼儿心理疾病的根源。幼儿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纸上,当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时,会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来画画,可以说,每一幅画都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写照。如果幼儿涂鸦的线条生硬、重叠,颜色暗淡,说明他当时情绪不好;相反,如果幼儿涂鸦的线条丰富、柔和,色彩明亮,则表明他当时的心情还不错。

三、使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在平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大脑,而在画画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画什么东西、应该怎样画,并对双手进行控制,这些会促进左右脑的智力开发。在绘画时,对颜色、形状和构图等的思考,无意间培养了幼儿的判断、认知能力,这对幼儿右脑的开发也是很有好处的。绘画可以让幼儿同时活动左右脑,在绘画过程中,幼儿会不断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和方式,让左右脑同时工作。2至3岁的幼儿绘画基本上属于涂鸦,3至4岁的幼儿对事物的描绘逐步有了一定的形,5至8岁的幼儿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自己掌控画面了。从简单的涂鸦开始,幼儿就在不断创新,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及其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如,让幼儿创作出一张游泳的绘画,幼儿如果游过泳,肯定对游泳有一定的了解,他会回想游泳需要注意什么,自己在游泳时穿的是什么衣服,游泳池旁边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潜水时眼睛不敢睁开,或者水进眼睛时自己是什么感觉,等等,幼儿只有亲身经历过游泳才知道这些,同时这也是对幼儿记忆力和观察力的培养。游过泳之后,幼儿自己心里肯定有了对游泳的看法,是喜欢还是讨厌,要是喜欢,他画这幅画时可能就会用比较明亮的颜色,要是不喜欢,可能会用暗淡一点的颜色,这正是幼儿情绪的一种宣泄。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的发展和成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琪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第六篇: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模式的构建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熏陶幼儿心灵的过程,成功的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还有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提升,使幼儿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将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挖掘生活中的美术元素,丰富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的美术指导,将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与生活相联系,使幼儿能够感受到生活与美术学习的关系,并形成美术学习的习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绘画能力,尽量选取与幼儿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增加幼儿对美术学习的熟悉感。例如,在指导幼儿学习“画太阳”这一项内容中,可以组织幼儿观察太阳。阴天的太阳会隐藏起来,天空布满暗黑色的云彩;晴天的太阳是非常耀眼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并将自己所观察的景象运用到实际的绘画过程中,降低幼儿美术学习的难度,丰富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

二、注重幼儿美术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

生活中充满着美好,大自然中秀美的风光,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无不充满着美,使人心情舒畅。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引入美术学习活动中,展现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幼儿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并通过自己的想法将所学习的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到美术实践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家中用完的鸡蛋壳带到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仅仅在鸡蛋上方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小石子放入其中,这样便成为一个“不倒翁”。在幼儿感受生活中趣味和神奇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制作“不倒翁”。再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幼儿学习“脸谱”的绘画方式之后,引导幼儿在鸡蛋上画脸谱。生动、形象的脸谱能够使幼儿感受到美术实践活动的乐趣,一只只“不倒翁”在幼儿的桌子上,使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富含趣味性,有助于幼儿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吹肥皂泡泡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中富含趣味性特点的事物融入幼儿美术学习活动中,营造灵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幼儿能够在玩闹的过程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并通过泡泡在阳光下七彩的颜色,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术。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心地吹泡泡之余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取加入了洗洁精的颜料对准自己作画的白纸吹泡泡,泡泡破碎之后就在纸上留下了一道道优美的彩色弧线,有意识地排列整合即可完成一幅优秀画作。

三、拓展幼儿美术教学平台,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适当拓展幼儿美术学习的平台,如教师可以将美术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幼儿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景色,春天可以带领幼儿在观察发芽的小草,秋天欣赏落叶的美等,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与幼儿一同唱歌跳舞,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拓展幼儿美术教学的平台,能够使幼儿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观察校园中的风景,欣赏校园中的艺术。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临摹。再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临摹校园中教学楼的场景。教师需要放低临摹的要求,重点在于鼓励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使幼儿能够真正喜欢上美术,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收集校园中的各类瓜子皮、小石头。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清洗小石头和瓜子皮,使之能够成为幼儿美术实践活动中的材料。如幼儿可以借助小石子搭建门前的小路,借助瓜子皮进行创意拼接,并通过填充适当的涂料,使这些小石子或者瓜子皮也成为艺术品,在提升幼儿美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总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美术教学活动需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充分调动幼儿美术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幼儿未来美术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美术元素,丰富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注重幼儿美术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以及拓展幼儿美术教学平台,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等方式,将生活与幼儿美术学习完美联系,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术和美术中的生活,不断发散幼儿思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春丽 单位:丰县示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陈玉婷.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指导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101-102.

[2]景清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教育:综合,2014(13):128-128.

第七篇:幼儿绘画意义及美术教育的价值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幼儿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也成为孩子早期IQ和EQ开发的重要手段。幼儿绘画教育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幼儿特指1-6岁儿童。

一、国内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目标方面

对于美术教育的目标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通常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幅很相像的画,或者让孩子制作出了逼真的玩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把技能技巧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

2、教学内容方面

幼儿作品的模式化过于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往往采用简单的临摹方式,没有正确引导幼儿特殊年龄阶段童真童趣的激发,造成幼儿的思想模式统一,没有真正体验到画画的乐趣。

二、幼儿绘画的意义

1、有助于净化儿童心灵

幼儿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通过绘画的方式将他们见到的动物、人物、大自然表现出来,有利于将儿童的内心情感和认知利用最自由的表达方式展示出来,成为了儿童和自然、环境等等交流的渠道,也使家长更加掌握了幼儿的思想变化。孩子在绘画中,容易发泄自身的各种情绪,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充分释放了儿童的童真。

2、有助于儿童观察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绘画时,往往要先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辨别出物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这样引导幼儿绘画必然就锻炼了儿童的脑、眼、手等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和持续性,对于儿童的成长及观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

幼儿在画画时,往往会对他们看到的事物进行夸张的表现,由于年龄尚小,对于自己的绘画成果并没有评价意识,心理上都存在满满的自信和快乐感,希望身边的人都给予赞扬,所以通过画画有助于儿童的展示自我个性能力的培养,在自由发挥、自由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潜能。4、有助于儿童求知欲的增加幼儿本身的知识面就窄,他们的想象能力有限,在绘画过程中,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困惑,就会促使幼儿的好奇心被加强,这样当孩子们日积月累的知识或者是请教老师、家长得到的答案被应用到绘画中时,儿童会觉得很有意义,相应地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

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精神世界的展示窗口,幼儿美术教育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儿童的发育成长又离不开丰富的绘画活动,可以说两者是相互助益、相辅相成的。结合幼儿的绘画发展阶段及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主要给我们带来了几点启示:一是美术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绘画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引导幼儿绘画时,幼儿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也慢慢被激发,对生活的体验及情感越来越丰富,才能使幼儿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点,自由自在的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绘画的内容及表现方式会发生变化。幼儿的成长经历起初会对动作最感兴趣,然后慢慢地将自己的认知反映到绘画中,充满了童真童趣;三是图式期是幼儿绘画创作中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阶段,幼儿指导老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独创能力,尊重、引导儿童这个阶段的绘画技巧,不要消除儿童天真的绘画世界,将成人的眼光思想来左右幼儿的绘画内容。这样,才能保护儿童的思想世界;四是幼儿美术创作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感性认知、智慧经验、知觉能力及美感经验,当然,在逐步积累丰富的过程中,幼儿的美术素养将不断增强。根据尹少淳老师的《美术及其教育》书中对美术教育的价值划分,主要包括情感价值系统、智力价值系统、技术价值系统、创造价值系统。

1、情感价值

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体现,主要以美术作品及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展现,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从而感受画家的精神思想,及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对于幼儿基本道德情感有了明确的判断标准。

2、智力价值

美术教育有助于幼儿右脑机能的开发,因为右脑在人体机能中主要有储存和加工形象信息的功能,控制着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形成。而绘画过程中,大脑的两半球通过不停的运转,促进了两脑的协调配合,大大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发育。

3、创造价值

美术教育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贡献最大,创作使美术作品留存于世,同时成为各学科领域都关注的内容,以及科学家和艺术家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平台,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不断加快了创新创造的步伐。

4、技术价值

幼儿早期美术教育价值还体现在对于绘画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这是建筑、设计等领域都所需要的技能,即便不是专业的人才,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对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1、注重培养深层次的审美能力

幼儿对于美术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审美需要,在进行创作时,形成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在提升审美感知的同时,不断完善着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及审美坏境的耳濡目染,使得幼儿的审美个性逐渐被培养,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幼儿审美个性的培养和挖掘,为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给予他们与其他小朋友学习合作沟通的机会,让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受各种快乐氛围,同时对他们的绘画作品进行评选,让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

五、结语

通过对幼儿绘画意义的总结,可以得出早期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儿童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美术教育所体现的正是情感价值、智力价值、创造价值及技术价值,美术教育让孩子们真正获得了对于人物、动物、环境等各种事物的认识,通过画画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宣泄,尽管我国的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结合存在的小问题,我们提出了两点改革的思考,以便使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作者:余锐 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玲.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浅谈绘画活动与手工制作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4,(6):91-91,116.

[2]张丽萍.浅论幼儿早期绘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149.

[3]李红梅.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激发幼儿的绘画情感[J].才智,2016,(6):118.

第八篇: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以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很多学校和家长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高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陶老先生的教学思想是非常适合现在的幼儿教育的,本文从陶行知的思想入手,深刻分析了陶老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陶老先生解放教育思想以及创造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所说的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指陶老先生所说的“用生活来教育”的教育思想。幼儿阶段,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也不能一下子理解那么深奥的美术思想和美术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比如我们在校学习的时候可以以生活为背景,如我们可以在班级上设计一些美术活动,如小袜子活动,袜子是幼儿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物品,而且幼儿的小袜子,往往都色彩丰富,有各种图案,花纹各异,我们通过先让学生来描述自己平时所穿的袜子的颜色、线条、花纹儿,以及所包含的卡通图案,能够让学生一下子对生活中的美术就产生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美术教学是一项艺术教学,我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尤其是幼儿阶段,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我们将生活教育的思想应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并不仅仅是说我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物品来让学生进行描绘,我们还可以让生活中的物品成为我们的美术素材,因为美术教学不仅仅包括绘画,还可以包括雕刻、拼接等活动。我们还可以让幼儿收集一些废弃的纸盒或者是旧物品进行拼接让学生尽情地展开他们的想象力,通过拼接设置各种具有特色的作品,如他们可以利用一些小纸盒子制作一些他们想象中的大房子,还可以利用种子等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这些都是通过生活教育的思想来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实例。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愉快自信地成长和发展。

二、陶行知先生解放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陶老先生解放的思想是源于陶老先生认为要把学生放在森林式的大学校中,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上,而是教学生学的思想。幼儿教学中,幼儿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往往他们独立表达和独立思维的能力都较弱,为了培养学生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己对美的感觉,我们就要解放思想来开展教育。首先,我们必须要解放幼儿的头脑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我们问学生的时候,学生可能会给出我们很多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可能说,这是一个太阳,有的学生说这是零,而有的学生会说,这是一个鸡蛋,这时我们不能说我们画的这个圆就是某种特定的物品,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和对美术的想象。其次,我们要解放幼儿的双手,我们不能因为幼儿的动手能力差,就去否定学生的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去操作去动手,美术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亲自动手去雕塑,亲自动手去摆拼,才能真正让学生知道他们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在他们眼中,叶子可能是红色的,也可能是绿色的,还可能是彩色的,他们的天空不再只有蓝色而是五颜六色的,他们的飞机不是在天空翱翔的,但是我不能因此去责罚他们,要让孩子们解放思想,他们的世界往往比成年人更有趣,更生动。

三、陶行知先生创造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是指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等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很好的创造力,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只有具有很好的创造力才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将眼中和心中的世界,转化到绘画和雕塑上来的本领。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创造,教师要能够善于理解幼儿眼中的世界,不要一味地否定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及它们对物体的想象能力,要鼓励他们,敢于去想象,敢于去动手,敢于去创作。其次,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还需要多多带孩子们走出去,让他们认识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让他们能够多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认知,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对生活有一个很好的认知才能够去创造更伟大的作品。总之,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历经时间的考验而延续下来,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在幼儿教育中是应该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尤其是他的创造教育思想,解放的教育思想,以及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希望能够为以后的幼儿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蔡卉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幼儿园

第九篇: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教师摆脱不了传统陈旧的美术教学方法,如过度使用范例、示范画法,最后要求幼儿临摹,或者是过于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学习,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很多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想象力受到教师范例的影响,美术作品出现雷同的现象,班级中大部分幼儿与老师画出来的作品是一样的,如老师画了一只蝴蝶风筝,很少有幼儿画老鹰风筝、燕子风筝等,这样,幼儿的创造性就在一点点地消失,这种范例示范过多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范例示范过少或是没有范例,直接让幼儿尝试,等幼儿画好了教师再进行评议,这种方法实际上会让幼儿显得很茫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甚至会引发幼儿间无意义的争辩。幼儿争辩到最后没有结果还是会请教老师,最后顺从教师。这样,幼儿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发挥,原本教师想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目的没有达到。然而现在部分教师对于幼儿美术作品的指导,大多注重作品中事物的真实表现,总是以幼儿画的像不像为主要标准。

二、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创造是一种综合能力。一个人的绘画技术再高,不能创造,只会模仿,不过是个匠人而已,因为创造力的培养是绘画教学的核心,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幼儿绘画教学的最高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个幼儿老师必须研究、必须学习的。在一次意愿画课上,钟思涵小朋友画的《我们的幼儿园》,拔地而起的三棵绿色大树,每棵树上托一座宫殿式的楼房,真是与众不同,问她,我们幼儿园是这样吗?她说我想让幼儿园变成这样。整幅画的背景是橘红色,加上构图新颖,想象丰富,且有创意,使人看后难忘,当时我抑制了纠正她要如实画的念头,让她按自己的想法画下去,整个绘画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孩子拥有多么可贵的创新思路。

三、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培养其创造性

美术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每个孩子在对美的憧憬中用脑思考、用心观察、用手操作,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这个愉悦的过程就是开放孩子潜能的动力。

(一)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喜欢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的绘画兴趣和创造能力反而降低了,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过于强调对幼儿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过于强调技巧的训练,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没有了解孩子们作画的想法和感受。二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主要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幼儿学画时成人将头脑中一成不变的观念强加给孩子,缺乏科学的引导和培养,极大地扼制了他们创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请小朋友将家里物品带到幼儿园进行作画,如:旧报纸,塑料袋,一次性杯碟,碎布条,饮料瓶,包装袋等,它们都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可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美术创作表现的途径。而“美术活动材料的生活化”就是让幼儿在废旧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使他们容易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功能,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形、色、材料等美术基本元素和造型规律,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同时,美术教育活动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与其他各学科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融入到日常生活活动中,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师评价。教师要对每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要以肯定性评语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评价他们的进步并给予表扬,改变过去的横向评价。

四、把生活引入课堂,进一步丰富生活经验

幼儿所接触的生活圈子狭小,家里和幼儿园是他们活动最多的地方,他们累积经验很局限。特殊的氛围、浓郁的特色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会在幼儿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充分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豆芽是幼儿经常吃的一种蔬菜,有很大的营养价值,对幼儿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很多幼儿都不喜欢吃。问幼儿豆芽到底长什么样,很多幼儿都说不出,更不要说画豆芽。教师把豆芽引进了课堂,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它,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等,这使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感性知识,对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幼儿用蜡笔画出幼儿的样子,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豆芽的细长,还用橡皮泥搓豆芽。不同豆芽的形态在幼儿的手中出现,使幼儿获得了更多、更丰富的生活经验。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功能,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形、色、材料等美术基本元素和造型规律。美术活动形式要突出综合性特点,强调教育应当与幼儿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和扩展幼儿现实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从生活实际的层面上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幼儿的实践活动与其生活经验相结合。美术教育活动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与其他各学科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融入到日常生活活动中,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刘欢 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幼儿园

第十篇:家园合作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运用

一、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家长的美术教育观念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教育,而家长的观念也决定着幼儿的美术发展水平。因此,要利用家长学校这一载体,向家长宣传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及指导思想,并通过讲座、咨询、分发问卷、宣传栏等方式,让家长了解美术教育的新目标,新思想,引导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画,学习正确的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方法,及时扭转家长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和态度、行为,帮助家长学习、掌握一些对幼儿进行美术培养的良好方法。同时要让家长走进班级。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班级,真实地了解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活动,也真切地感受幼儿的美术活动情况,促进家园合作的信心;还利用早晚接送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也获得幼儿在家的美术活动情况,及时沟通,及时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指导;要不定期举办幼儿美术作品展,让幼儿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增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孩子和家长的自信心。通过以上形式,增进了学校、家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能更快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孩子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推进儿童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二、家园一致,营造良好美术环境

优美的环境传递给幼儿各种信息和刺激,使幼儿受到一种文化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因此,与幼儿共同布置墙饰;收集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丰富“美工坊”;在区域中投放各种各样的创作材料。一切的设备、材料,环境都精心布置,和谐优美,体现出美的原则和规律。同时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在家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美术环境。如:引导家长在家中内外墙壁上安些搁板架,陈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属、石膏等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发展儿童的空间感觉,使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观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在家中,家长给幼儿提供可作画的磁砖墙、水泥墙、黑板或大张画纸或者给儿童提供小画板、小画夹,利于幼儿室外作画;开设“绘画角”,为幼儿提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材料,儿童通过自己选择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粘贴、造型,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各种材料的认识;布置“展示区”,定期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信心,以激发幼儿更多的创作兴趣和能力。

三、家园合作,丰富幼儿感知经验

观察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就难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就能难以创造出理解的作品。因此,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有了丰富的感知经验,幼儿才能进行创造性地表现,而这同样需要家长的合作。在平时要引导家长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带幼儿外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观察生活中的种种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带幼儿参观展览会,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并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直觉感知。如:在绘画《美丽的春天》时,请家长带孩子去郊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发现春天里的变化,欣赏春天的美;在创意画《未来的车》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参观车厂,了解车的外形、颜色、构造、原理、种类等,还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车,以丰富幼儿对各种车的感知经验,为美术创作活动打下基本。

四、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

“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学会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这个理论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确实,家长资源是一块宝地,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美术学习的空间,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美术成长。充分挖掘家长的职业优势,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来配合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如:开展水墨画、油画等美术活动时,请专门从事美术工作的家长来助教,有了更专业的知识,能产生倍增效应,使活动生动有趣;开展《树》的主题活动,请园林处的家长带幼儿参观各种植物,给幼儿做讲解,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家长可以运用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如制作《美丽的风筝》,采取亲子制作的方式,在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中,通过家长对幼儿的指导,来发展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有了家长的配合,比起教师的统一指导,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幼儿的作品更富个性化。

密切家园联系,加强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在美术领域,更是如此。只有通过家园携手,家园一致密切配合,相互渗透,才能促进幼儿美术方面的发展,才能获得幼儿美术教育的最佳效益。

作者:陈雪娟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