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选择研究

时间:2022-04-19 03:20:17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选择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取舍关系已成为当前公共经济政策所必须重视的严峻问题。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即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到低碳环保型经济模式转变是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达到平衡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低碳经济公共政策,以期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经济政策;制约因素;对策

1引言

改革开发的三十多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多年,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现代化工业基础,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历时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经历的发展变化。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因经济发展而牺牲的环境代价。人类文明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因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而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以科技进步与迫切的环境要求为动因,是人类文明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总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与低排放为基础的先进经济模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的开发。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与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制度规范并重的人类生存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与根本性转变。低碳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其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响应与支持,并迅速成为气候经济发展的新标准与新模式。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立场直接影响全球性的低碳经济战略布局。我国积极响应低碳概念的提出,并将低碳经济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限,低碳经济战略的推行在我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与力度不容置疑,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低碳经济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巨大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有资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等问题。

2.1资源结构问题

我国已探明的矿藏储量中,煤炭资源占很大比例,石油与天然气储量较少。这种多煤缺油少气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的一次性资源消耗中以煤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气污染。我国的工业、取暖等燃料多以煤炭资源为主,目前大气污染中绝大多数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污染多由煤燃烧排放造成。这种以煤为核心资源的现状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得到很大改变,由于煤储量占到所有资源储量总数的94%之多,我国经济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对煤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有害气体排放也会随之增大。由此可见,资源结构问题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硬伤。

2.2发展阶段问题

发展阶段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其一,我国处于发展中阶段,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这一发展阶段中,资源的大量消耗是必然的,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一般在贸易活动中居于产业低端位置,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低,这一系列的“低”相对应的却是高能耗,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以高能耗、高污染换取相对的发展速度,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经过的历程,也是发展中国家所要承受的代价。其二,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人口问题与工业化进程也是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国民收入的大幅增加使得汽车尾气问题又称为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又一难题。由于我国现在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使得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很难打破,要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势必会拖慢我国的总体发展速度,因此,如何破解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环保的冲突,是我们必须正视与深思的课题。

2.3技术问题

技术进步是解决能源问题与缓解环境压力的有力武器。低碳经济的实现是保护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高新技术是支撑低碳经济彻底成为现实的不二选择。比如清洁能源的广泛利用、甲烷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收集与有效储存、工业废气的二次利用、工业废水的分解排放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选择

3.1法治促低碳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实行。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托我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以煤炭为能源的火力发电占到我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一刀切的治理方式显然与国情不符。在这方面的法规制定中,要严格要求发电企业应先用技术能达到的治理标准,尽量较少污染物排放。在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多种发电形式作为有效补充,并且逐渐增大其他发电模式的总发电量,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值得提出的是,我国要大力推广居于全球领先技术的核能发电,使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另外在法律、法规制定后,要严格执行,使煤炭污染降到最低。

3.2开发促低碳

能源问题的有效解决,主要靠国家能源战略实现。在低碳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把新能源开发与节能作为战略中心。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将长期居于主体地位,且这种模式在较长周期内很难改变。基于这种现状,在能源战略的制定中,要把新能源的开发与传统能源的节能治理并重,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较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同时大力开发传统能源的再利用与治理方式,以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

3.3技术促低碳

倡导与鼓励先能源与能源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及发展模式,通过学习、参考创新的思路,使高新技术在我国的适应力增加。加大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与支持低碳能源和低碳产业的优先发展。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投入与研发。

3.4产业促低碳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鼓励地方发展第三产业,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使绿色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升,从而遏制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地区经济宏观规划时,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政府要居于战略主导地位,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企业与个人也要担负起各自相应的社会责任。国家从战略层面主导低碳战略的实施,企业要积极响应,在新能源开发与节能降耗技术方面勇于创新,个人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节能细节做起,使低碳经济成为一种文化理念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群策群力,为构建低碳社会,形成低碳文化做出贡献。

作者:蒋辉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周卓,袁宝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楚迤斐.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袁宝龙.政策“解锁”:发展低碳经济的软实力保证——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05).

[4]陶蕴芳,尚涛.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06).

[5]宋雅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2010(04).

[6]席鹭军.中国低碳经济公共政策选择[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