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9 09:57:31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个良好的后勤体系以及相关设施是大学开展日常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大学生在校进行学习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与后勤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特点研究

1.服务性。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后勤管理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后勤工作的根本就是搞好服务。故而学校的实验设施、基本建设、图书资料、财务管理及物资供应等,其首要作用就是满足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要求;校办食堂、医务室、商店、浴室等,其首要作用则是满足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需求。

2.相对独立性。“相对”是就整个学校系统而言,后勤部门是从属于学校的子系统,学校其他各部门与之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关系,但从后勤部门其自身来看也有着独立性。从正常工作需求和日常生活需求看,后勤部门完全能够自成一体。如附属幼儿园、校办工厂、商店等小单位,其本身就是附属于学校的机构。后勤工作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很多服务性工作将逐渐转变为由社会人员或组织团体来承担。

3.协调性。唯有掌握高校办学的潜在规律,做好各方面、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后勤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如通过与教学、实验等不同环节的协调,为教学、科研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要协调好这些关系,处理好每个环节,就要做到后勤内部机制的协调运转,使之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4.务实性。高校后勤工作是事务性工作,复杂且琐碎。小到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用,每一项工作都是实在的具体的。这就要求每一位后勤管理工作者亲身实践,深入下去,到现场,到基层,到一线去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根据具体情况去解决实际问题。

5.技术性。高校后勤工作是一个多工种、多层次、技术性强且内容较复杂的工作。目前,高校师生的消费层次和生活水平随社会的发展逐年提高,大量现代科技化设备和新型技术的持续引进,对高校后勤部门的每一位职工和干部都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如今的师生生活服务需要的是素质水平过硬、技术精湛的巧匠能工,没有技术的职工不仅搞不好服务,更做不了复杂繁琐的后勤工作。

6.先行性。“后勤”一词原先是针对前线的作战部队而言,“后”字并非时间概念,实则为空间概念。因此而言,“后勤”在这里的意思是工作应该先做好,而非后做。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做保证,而这些物质条件的提供都应先于学校其他活动的开始而完成,故而高等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要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末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兵未动,粮草先行”即为此意。

7.社会适应性。后勤部门开展和提供的多种服务项目,都是为方便师生的生活学习、教学科研,在校内基本形成了一个社会缩影。后勤工作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着密切的联系,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高等学校全面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要求。

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现状和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的逐步提高,高校师生增量明显。校内服务市场宏大的规模,后勤服务项目不断的改善增多,为后勤服务及其保障工作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新时期后勤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管理范围打破了传统模式,后勤管理工作趋向社会化、复杂化、一体化、信息化、法制化等。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都将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效益的高低,且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稳定。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后勤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后勤部门的制度或措施有待完善,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社会竞争意识不强,参与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从而使服务工作相对滞后。后勤部门的自我宣传工作做得不够,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效果。如学生公寓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一方面宿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学生无视安全要求,违反安全规定,在宿舍使用一些大功率的电器设备,乱拉乱接电线,使用蜡烛、蚊香等。此外一些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私自留宿外来人员、离开宿舍不及时锁门,形成许多安全隐患。

2.后勤人员队伍缺乏专业性。后勤工作的基层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经济时代对后勤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后勤专业知识的人员数量极少,且专职后勤工作者中也大多存在知识老化现象,其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尚需提高。如现今的计算机使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后勤工作的交流也日渐频繁,但既精通软件的设计又深谙后勤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却并不多见。在职称结构方面,后勤工作者中高级职称比率与其他部门相比明显少得多,比率偏低。

3.后勤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落后。高等学校是传授和创造高新知识和技术的前沿阵地,教学和实验设备、技术软件十分先进,但高校的后勤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教学方面的改革发展相对来说进展较慢,技术投入较少,领导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分配不合理。

四、后勤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后勤部门的制度管理。基层后勤人员要改变过去那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服务方式,要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的力度,杜绝学生宿舍的一切不安全因素,改善食堂的膳食水平,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2.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知识经济时代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后勤工作必须加快现代化步伐,与现代化建设接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后勤工作。首先,加快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步伐。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后勤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后勤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密集存贮和快速检索功能,这是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作。然后,加快高校后勤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后勤信息的网络化。各级后勤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后勤工作中的应用,加快后勤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建设高性能的后勤信息网络。最后,将后勤信息公布于校园网上,实现后勤管理的公开透明。

3.提高后勤工作者素质水平。现代社会对后勤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仅仅维持现状就难以胜任后勤工作的需要。要培养高素质后勤人才队伍,必须加强上岗前培训和上岗后不断培训,使后勤工作者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后勤工作打好基础。

4.宣传鼓励学生参加后勤工作。多数高校在勤工组学岗位中均设有后勤服务方面的岗位,如校园卫生打扫等,从事的工种一般以体力劳动为主,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设计和提供更多具备一定思考性、观察性、培养性的后勤实践岗位实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可根据各自后勤的管理特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勤工助学管理岗位。并通过一定宣传,让更多学生认识到各种岗位的实践性。相信具备实践性且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勤工助学岗位定能获得更多学生的青睐。让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能够更大程度地增进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所以充分需要发挥高校各种学生组织的纽带作用,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与大学生沟通并充分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双方都能够换位思考,都能不只是单方面更多的考虑自身。如此,和谐稳定校园环境便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5.后勤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在处理后勤工作与师生的关系时,后勤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服务以人为本,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根本出发点,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争取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万象更新,才能够将学生的互动参与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办出一个令师生满意的后勤部门。

6.提倡节约型后勤管理。近年以来,随着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服务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后勤服务方面占有相当大比重。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资金等各方面的压力,成为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实现科研、教学任务完满成功的重要基础就是高校后勤,由于后勤部门服务范围广、服务对象多,故有着较大的资源消耗。高校后勤工作范围包含餐饮管理、水电管理、房产管理、维修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在节约能耗方面可多做探讨和研究。合理利用高校可用资源,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方式,建立起能源节约的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对创建节约型高校有着重要意义。

7.建立科学财物管理体系。要完成办学任务,其物质保证是必须做好校产管理工作。首先办公用品的合理发放和使用工作要做好。供求计划需根据每学期初的师生实际情况制定,不该用的避免使用,需要使用的还要合理、节约使用,教导师生讲求实效,杜绝铺张浪费。针对校园财产的管理工作,更要坚持使用于服务,做到物必尽其用,充分且完全的发挥其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其二必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财产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查,做到不漏一针一线,账上及时记录。第三要注意固定资产的保养,损坏时应及时维修。管理人员对校园财产要做到定时检查、修理、维护,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效能。唯有责任到人,领导加强,才能用好管好学校的设施和财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后勤工作在高校的正常运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重要的作用。后勤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加快后勤部门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维持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更是为了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后勤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应该谨慎、负责,作为学生也应该进行积极的配合。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建立和谐美好的高校校园。

作者:马京伟工作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