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2 15:23:22

中学教育课程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1

一、学校开展集体心理教育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心理教育(或称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背景来展开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注: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注:刘华山:《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概括起来看,心理教育的形式大体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种。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尽管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集体教育方面,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深入研究不够,还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个别教育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对于少数“敢于”去咨询的学生来说,提供的帮助也往往是“被动”的,即属于补救性的,不能发挥预防性、发展性的功能。另一方面,个别教育(心理咨询)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中小学里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员的实际水平还较低,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处于经验水平,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更为困难的是,尽管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注:翟福英等:《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但能够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如果照此比例推算,我国目前至少应有2万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则相距遥远。美国马里兰州的MontgomeryBlair中学有2500名左右学生,共有10名专职且具有心理辅导专业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而要在短期内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的队伍则是不可能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要迅速发展,从当前来看,重点应放在加强对集体心理教育形式的研究上。当然,强调集体心理教育,并不是放弃或忽视个别教育的作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功能是互补的,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片面地强调一条途径,而忽视另一条途径,都是不健全的”。(注:吴增瑞:《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但是,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条件下,应该分析哪一种形式具有更大的价值,可行性更大,然后,有重点地去研究它,发展它,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带动另一种形式的发展,逐步提高其整体水平。

开展集体心理教育也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事集体心理教育的教师容易培养,培训时间短,见效快,且需要的数量要大大少于个别教育的教师数量。教师的培养可以这样进行:由每所中学选送1至2名素质高且热爱这项工作的教师到高校或教育学院集中培训一段时间,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一些开发性成果,然后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若没有,应尽快建立)统一指导开展工作。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负责所辖区内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定期到学校中去检查指导;二是组织各校的心理教育教师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在一起交流经验,开展研讨,不断提高水平;三是与社区内的其他心理教育力量(如高校,教育科研部门,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建立联系,请他们参与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并为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与这些专家学者牵线搭桥,使他们能够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既主要依靠学校内部力量,又借助校外力量的工作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既可保证心理教育的高起点和科学性,又可保证心理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和连贯性。如果这个网络能够建立并坚持下来,学校心理教育的工作就可大面积推开,使多数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得到帮助和指导。与此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学校心理教育教师队伍。长此下去,如果能再不断从大学心理咨询、学校心理专业毕业生中得到有效补充,就不仅能够开展集体心理教育,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个别教育的水平,满足个别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心理教育课程是进行集体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自我国近些年来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以来,有些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将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坚强意志、人际适应、反应适度、青春心理、升学与择业心理、健全人格等八个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纳入到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法指导课》《中学生心身指导课》)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注:翟福英等:《营造青少年“心的乐园”??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有的学校则在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分设系统教育和及时指导两个方面的内容。(注: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笔者认为,除了在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之外,集体心理教育主要应通过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来实施。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心理学课和心理学专题。心理学课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般性原理和概念,心理学专题则帮助学生分析、应对、解决具体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一般和个别的互相转化,再加上其他心理教育活动形式,如课外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等,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为中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既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相一致,符合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规律,又可为学生所接受,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当然,由于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不少人往往看重它的实用性,而忽视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当前国内一些学校的心理教育也同样如此。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确实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群,他们还存在着一个构建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的任务。这就提出了一个我们应以何种形式将心理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问题。结构主义大师布鲁纳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他认为各领域的学科知识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就使得经验中的规律性更富有意义。因此,教师就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发现和创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也只有在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心理学科体系轮廓的基础上,在了解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如心理的发生机理、发展规律、生理与心理、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知情意之间、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知道如何去做;才会有意识地去做,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被动模仿。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有关心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仅仅是一些互相没有关联的专题讲座,就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概括的程度,学生就不会利用所学的这些知识去举一反三,实现迁移。因此学生在没有获得心理学基本结构,而仅仅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的情况下,只能获得一些在具体情景中如何应对的心理技能,而不可能获得整体心理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应付学习、生活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使自己的心态持久地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

开设心理学课程顺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社会各方面都对未来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做出大的改革。在这个改革中,对于课程的调整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课程,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据统计,过去10年来在美国公立中学所设课程中,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程的学校高达77.1%而占首位。”(注:刘佛年等:《中国教育的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在笔者访问过的一些美国中学里,学生对心理学的选修率相当高,而且反应也很热烈。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它引导学生去关心、思考许多有关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更准确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我国过去的教育中却没有给予心理学以应有的重视。例如,从学生入小学起,学生所学课程多是关于外界自然、社会的,通过十几年的教育,学生基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客观世界,但是对自己的认识却远未达到同步水平,而处于较低阶段,甚至许多成年人也视人的心理为一种神秘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心理学像其他学科一样更早地进入学生的课堂,而发挥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呢?笔者曾给一些刚入大学的学生讲授心理学。讲授结束后,许多学生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早几年了解这些知识,就会避免一些不该走的弯路。

中学生能够接受心理学这似乎比较抽象的理论体系吗?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按照皮亚杰的智慧结构理论,中学生已经发展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命题运算,即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在个性的发展上,中学生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内心世界,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因此,在这个阶段给他们提供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为内容的心理学系统知识,正好可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基础教育的最重要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受教育和发展的广泛基础,即增加其可教育性,那么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帮助作用的心理学为什么不能进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呢?

(二)“活页夹”式的心理专题讲座

如果说开设系统的心理学课给学生一个有关心理学的一般性知识、原理和体系结构的话,这只是对学生一个“面”的指导,仅有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将一般性的原理和知识与学生生活中所发生的具体事件相结合,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一方面,帮助学生处理这些可能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事件,使其顺利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将所学过的心理学一般性原理运用于实际中,并从中获得应对技能。出于这种目的,在心理教育课程中,除了心理学课之外,还应有一些专题讲座。

在设计专题讲座时,应该考虑两个因素。首先,专题设计应针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性需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如升入中学后的学习适应问题,与异性同学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考试,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随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出现,如不能正确处理,就会妨碍他们心理正常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因此,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就可以针对问题(也可以从学生中征集)设计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发展性问题。其次,专题应针对社区发展中的现实性需求而设计。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学生所在社区的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通过间接媒介影响学生,有时则可直接发生作用。如国营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直接影响到家庭,进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对待这种现象,使他们从中获取积极的影响,而不至于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果能够以此为题开设讲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其家长进而扩展至社会。再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近年来在我国尤其在城市呈上升趋势。虽然教师应当给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以特别的关注,但在学生面前能够正视这种社会现象,在集体场合能够公开进行这方面的讨论和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离婚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应该怎样对待父母的离婚,父母的离婚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顺利修复由于家庭变故而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使来自健全家庭的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在更加珍惜自己家庭幸福的同时,又发展了他们对别人的同情心和爱心。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种现象或认为不宜与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而在学生面前采取回避态度,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就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情绪,有的会仇视父母,有的会产生恐惧,还有的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导致父母离异的原因,因而产生负疚感。这种不良的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根据学生社区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开设专题讲座可以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但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些专题的重点不在于向学生介绍社会事件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可能对他们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蕴含在其中的积极因素,避免消极或变消极为积极因素,并学会如何应对的技能。

这些专题内容的使用可采用“活页夹”式,以保持活页的流动性。有些与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有关的专题可重复使用。因为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他们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会出现相同的困惑和迷茫,因而这些专题作为“保留节目”可以不断充实,重复使用。有些根据社区发展需求而设计的专题则不可照此办理,必须不断调整内容,去掉一些过时的“页子”,补充新的专题,保持“活页夹”的流动性,从而使专题讲座更具有针对性,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真正发挥专题讲座的作用,在设计专题时,应在市、区心理教育中心的统一安排下,由下属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共同讨论,并邀请校外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研究有专长的心理教育专家及社区的有关部门同志参与进来,并给予指导,力求专题讲座更有针对性和教育性。同时,在专题讲座的开设形式上也应比心理学课更为灵活。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也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可以由心理教育教师开设,也可以请校外专家讲授,必要时还可以请学生来讲。形式不拘一格,力求解决问题。

以上就心理教育课程的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这种课程还应结合其他的集体心理教育形式,如活动课程、其他学科教育渗透等,实现学校集体心理教育的最大价值。

三、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支持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协同合作。这个支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内外环境的支持系统

心理教育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课程本身的质量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即内外环境的支持。内部支持环境除了下面将要单独谈的课堂气氛之外,还有赖于学校管理者给承担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师以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自由程度,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并帮助他们协调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促进其建立和谐、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惟有如此,心理教育课程这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才能与其他隐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加影响。外部支持环境主要指来自家庭、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保障,教育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可以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指导,社区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参与协同创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意图的基础上,可以在家庭里实施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教育。总之,成功的心理教育课程,需要学校内外支持环境的协同合作,方能实现它的价值。如果说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算得上一个局部的改革的话,它的真正价值的实现则取决于整个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没有这个转变,任何局部的、个别的变化所产生的功效,则是非常微弱的,其生命力也将是短暂的。

(二)师生之间的良好气氛

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如何感受自身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业成就及学校适应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营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被教师关心、支持、信任、理解、尊重的气氛,就成为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持系统之一。这个支持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两点。

1.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的氛围,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应时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我是受欢迎的”,“老师认为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在班里是很受重视的”。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等的培养和学业成就的成功,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有重要作用。

2.师生之间应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感情的对话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作为一个特定个体的理解和尊重。目前,许多学生抱怨,老师不尊重他们,不倾听和接受他们的意见,缺乏应有的信任和尊重。而这种状况则不利于心理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如果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这么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信,无论是目前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能成功地面对一切问题,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价值就可以完全实现。

(三)有效的心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该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系统之一。这个评价体系大体包括上级对心理教育课程教师的评估,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估和学生的评估。上级对任课教师的评估可以从教师在课时安排,专题选设,师生良好气氛的建立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在课程教学安排方面,要检查心理教育课程是否按计划开设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原定专题是否如期完成,教学方式是否合适等。在专题的选设方面,要检查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看该专题与该校原来的工作水平、该教师原有教学水平是否一致(如远远高于原有水平,就不能保证它的真正落实)。同时还应注意该校的管理者是否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同事是否大力合作等。

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评估除了上面涉及的几个方面之外,在评估步骤上可按照以下几步进行。

1.确定目标和预期结果。

(1)该专题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2)这个专题你准备涉及多少学生?

(3)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检查实际完成情况。

(1)原计划专题中的内容是否完成?

(2)学生对此有何反应?

(3)反馈信息中哪些可用来改进这个专题?

3.评价这个专题的即时效果。

4.评价这个专题的长期效果。

学生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评估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可以通过口试、笔试、问卷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的改进等来评估这门课程的成功与否。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问卷供参考。

1.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或专题对你有否帮助?

2.你最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3.你最不喜欢这个专题中的哪一点?

4.在这个专题范围内,你认为还有哪些要点需要教师继续讲授或学生讨论?

5.如果再开设这个专题讲座,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中学教育;艺术教学;舞蹈教学

引言

在中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是如何选择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办法则更重要。音乐教学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是现阶段教师们最为推崇的。音乐这一门类相比其他的艺术类有着简单易操作、教学难度低等优点,但是仅从音乐这一个角度来说是不够的,为了辅助教学,适当加入其他艺术形式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就以舞蹈和音乐这两方面的结合作为例子来展开思考。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融合程度过浅

综合艺术课程设计的初衷便是力求各个艺术门类的高效融合,将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出来;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到综合教学这一基本点,粗暴地将舞蹈和音乐杂糅起来。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歌曲鉴赏后直接转向舞蹈鉴赏,中间不加入任何的过渡过程;或是将这些教学过程看作是任务,急功近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在这些错误理念指导下的综合艺术教学根本无法做到多个艺术门类之间的有效教学,还有可能顾此失彼,最后导致学生什么都没学好。每一种艺术门类之间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下联系,教师粗暴地忽略这些联系是对综合教学的错误理解。对于音乐和舞蹈而言,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倘若教师无法掌握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教学效果不可能会有提高的可能。

(二)过度强调艺术共通

忽略单科艺术的特征综合艺术课程能够有效施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每一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性,教师正确地把握这点就能做好综合艺术的教学。但是与第一点类似,教师对教学综合的过度强调也将破坏这些艺术门类之间的平衡,最后导致艺术教学效果低下。以民族舞蹈和西方音乐的教学为例,虽然我国传统民族舞蹈可以和西方音乐产生交汇点,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生硬地将这两者综合起来教学,片面强调民族舞蹈的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共通之处,结果却忽略了民族舞蹈和西方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虽然教师要重视不同艺术之间的综合教学,但是这种忽视艺术特色,片面强调共通的教学策略明显是不妥的。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好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教学对策,尽量兼顾到多方面。

(三)错误的教学引导

由于综合教学是多种艺术门类相互融合的古城,因此良好的教学引导使必要的,但是这一正是大多数教师容易犯错的点:教学引导思路的错误。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西方的探戈舞蹈或是俄国的天鹅舞时,常常会利用类似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舞蹈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音乐呢?”“这些舞蹈形式你们觉得是从什么音乐中感悟出来的呢?”,虽然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角度由舞蹈转向对音乐的思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利用一种艺术形式来作为另一种艺术形式的铺垫或是出发点,这不是对这一艺术形式的不尊重吗?从教学引导角度来说,这一教学策略似乎是没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却将学生带入了一种误区,使学生觉得不同的艺术之间有主次之分,从而对这些艺术门类产生片面的想法,误解了艺术的本质,那么这种综合艺术教学就是失败的。

二、教学中的可行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教师们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错误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但是这又不免地让教师产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些教学难点呢?实际上,教师们只要从“艺术内涵”“教学形式”“艺术素养”这三方面出发就可以有效规避这些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就以“现代舞和音乐的联系”这一主题的教学作为案例,阐述自己对教学对策的一定思考。

(一)艺术知识、技能的高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开头,教师首先要思考如何在现代舞和音乐之间构建起联系,这一过程即教学的导入过程,为了避免上文中的错误引导现象的发生,教师可以转而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向学生展示现代舞的视频资料,例如舞蹈家金星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语言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而是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放在心中,在后面的环节再一一抒发出来。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将现代舞引入并让学生正面欣赏到现代舞的魅力所在,为接下来的意识知识、技能教学做铺垫。艺术教学并不是一种形式固定的教学过程,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很有可能盘活整个课堂。针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教学,教师就要意识到拓展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在欣赏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学氛围已经渐渐营造了起来,因此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围绕《时间》这一舞蹈形式和作者金星展开教学拓展,将艺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诸如金星这位艺术家的生平轶事或是现代舞的基本概念等都是教师们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所选的教学知识要能够使舞蹈和音乐之间产生对比,在综合教学的同时又凸显出舞蹈、音乐之间的特点所在,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发生。总之,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现代舞到底是什么?”

(二)多种形式结合教学

在学生已经对现代舞有一个清晰认识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将生活与艺术结合,并利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艺术教学中去。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言语展开教学:“现代舞原本就是艺术家们在生活中感悟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它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们也能从生活中想到什么事情能用舞蹈来表现的吗?”在教师这样的语言的鼓励下,学生们就能很轻易地将舞蹈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艺术虽然是一门较为开放的教学门类,但是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不对学生多加关注也容易导致学生思考方向错误,最后教学失败。因此在学生思考的这一过程中,光靠学生自身是不够的,教师要尝试着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深化学生的思考程度,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升华教学成果

虽然前面两个教学环节已经将学生完全带入艺术综合课程,但是对于音乐和舞蹈的融合还是还尚未深入,因此在这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重点就是如何做到音乐、舞蹈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舞蹈角度来说,金星老师的《时间》这一舞蹈意在向我们展示出现代舞的优雅和内涵,并向欣赏者传达出“时间”这一概念。因此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些要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歌曲来与之对应,这其中《时间都去哪了》《光阴的故事》《童年》等与时间有密切联系的歌曲都可以作为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好选择。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舞蹈《时间》再欣赏这些歌曲,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悟其中的共通之处,并积极地鼓励学生表达出来,从而做到学习与体验兼顾。倘若课堂时间足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创编舞曲并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利用这种形式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将课堂成果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还能有效升华教学成果,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本文从教学的误区、教学实际对策这两个主要方面抒发了笔者对现阶段综合艺术教学的一点思考。从这些思考过程中可以发现,综合艺术教学不仅仅只是一种素质教学形式向的教学产物,它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诚恳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方面积极探索,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家贵,王佩贤.论中学艺术趣味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3

<FONTsize=2>摘要:中学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这门课程不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任务,而是利用有关知识来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活动教学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BR><BR>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BR><BR>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BR><BR>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BR><BR>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BR><BR>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BR><BR>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BR><BR>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

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BR><BR>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BR><BR>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BR><BR>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其教材相对应,这是由学科教学以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为主的性质决定的。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并且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BR><BR>综上所述,心理教育进人学校课堂,对处在身心变化高峰期的中学生是福音,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挑战。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课程试行阶段作积极探讨和研究,势必对我国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公务员之家整理)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4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

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

计算机作为21世纪最为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的发展与普及,对于人类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伴随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的教育教学逐渐在当前中学教育中普及。以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意识和兴趣为主要目标,并且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且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之中,以便中学生们能够更好适应当今信息发展的时代。

1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简析

1.1学生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计算机教学在中学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知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中学在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使得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学好计算机的重要性,在计算机课程中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推理能力比较弱,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不能完全认知,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由于计算机课程没有考核与测试,且不参与升学考试,长期以来就会使得学生认为这门科目并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导致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1.2计算机教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的相关课程,但由于计算机的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多数课程都是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学校并没有对其投入一定的精力,更多的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1]。并且学校并没有对计算机教师进行统一考核,长期以来就使得该课程老师的积极性消退。并且当前中学计算机也没有与高考衔接,因此,在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老师对于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除此之外,计算机教师不被重视,这是影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方面。

1.3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更新缓慢

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不管是在实际应用还是理论知识方面,计算机的知识体系变化都是非常快的,这也就对相关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当前发展的状况,大部分计算机老师的知识体系都无法适应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2],同样也就不能及时了解快速更新的教学内容,并且由于学校对于该科目的不重视,相关教师就只能依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学不到他们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失去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4计算机教材混乱

在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中,至今也没有统一教学的教材和教学的大纲。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文件,针对中学计算机课时和教学内容做出了要求,但由于只是指导文件,所以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产生约束力。此外,我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统一中学生计算机的教材,每个中学的教材都是由相关任课老师依据自身情况选定,这就使中学生的计算机教材出现了杂乱的现象,并且大多数老师所选用的教材都是过时或者较为陈旧的,不能满足当前计算机发展的现实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代中学生的性格特征[3],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基层的中学中,还存在没有教材的现象,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5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些老师在教授中学计算机课程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尽管在授课时老师会带着学生到机房,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以来,即便到多媒体教室,采用那些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以及满足不了他们对于知识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中学生面对严峻升学压力以及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他们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模式,这也与当今开放、先进的中学计算机教学课程不相称[4]。

2中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

2.1革新课程内容

大部分中学如今已达到计算机硬件的配备标准,因此,设置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是当代中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切实需要。所有中学都必须严格依照2000年国家教育部所发行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的基本要求,使用教委发放的统一教材,并严格执行统一的课程设置[5],并且保障计算机教材的内容要及时全面地反映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应要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由于当前中学计算机教材内容的难度较高、含量较大,但是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就要求中学的计算机老师们全面熟悉并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并大胆整合教材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6]。这样在教学时学生才能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时间。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实用作为基本的原则,让学生掌握Internet基本操作、网络基础知识、PPT的基本操作与组成、Excel基本操作的方法以及基本的概念、Word基本处理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且使得学生熟练使用微型计算机、Windows系统,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比如用Word进行文字的排版、编辑和录入,使用PPT制作电子文稿。

2.2加强实践教学

在当前中学计算机的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案例驱动”。此方法主要是指老师先去设计任务案例,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7]。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独立分析并思考相关任务,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直至任务完成,最后再讨论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那些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需要运用一定的案例来解读,这样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去消化理论知识。另外,在研究课题时,老师还可以使用小组讨论和独立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独立研究则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两者互相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Word软件中,制定教学案例为“制作个人简历”,老师就可以将所运用到的知识点,全面贯穿到图像处理、表格处理、文档格式化、文档的编辑与输入等各阶段里,最后完成案例。但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应用案例驱动时,不仅要介绍给学生本章节应学习的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依据实际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新的尝试,以便获取更为实用、更广泛、更深化的专业技能。

2.3提高教师水平中学计算机教学内容和目的不断变化,这也就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往介绍简单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基础知识,到如今要求老师对知识要讲解得更为透彻深入,如果计算机老师们不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和个人水平,想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变得非常困难。并且,在教学改革后,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更为深刻且更加丰富,特别是增加了诸多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得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案例,将深刻的知识点变得浅显易懂,使得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化和生动化,这样在学习案例时,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8]。所以要全面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首先,老师要不断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进而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其次,学校或者上级的教育部门要安排老师定期出去学习和深造,全面提升中学计算机老师的教学素养。

3结语

计算机作为一门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课程,相关老师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有效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且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将当前不适宜、陈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老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选择合适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选择教材时要依据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明确当前的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操作时,选择辅助软件时要选用实用性比较强的,能够将操作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消化、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而全面使当代中学计算机的课程改革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

作者:汪凯 单位: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宁.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界,2014(22):187.

[2]窦世应.浅谈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理念[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2):179.

[3]徐少勇.中学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174-175.

[4]牟春燕.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式培养[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7):235.

[5]马洪进.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时代教育,2016(8):180.

[6]王丽娜.关于新形势下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1):99.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6

一、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进行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1.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进行政治课教学是课本教材的一种必要补充

凡是使用新编统一教材的教师都深切地感到,新编教材的可读性增强了。新教材使用了大量材料,列举了大量事例,帮助学生在自读中去理解一些概念或观点,但所举事例大多为学生不太了解的或滞后的。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资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可以弥补新编教材的抽象性和滞后性。

2.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进行政治课教学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事物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认识事物时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知秩序,坚持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地方德育资源对学生来说,是相对具体的材料,是学生更容易感知感触的材料。运用这些材料诱导学生去分析、去综合,进而理解概念观点或形成新的判断、推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途径

政治课教材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肯定会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与时具进,修改完善,而修改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怎么使教学内容贴紧时代,突出中心?一般来说,政治课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时政专题教育,把重大时事热点、重点引入课堂教学,拓展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另一种做法我认为就是利用地方德育资源,结合地方特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来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例如:在学习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个内容时,如何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教学结合起来呢?我的做法是结合我县颜氏文化(道德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颜氏道德文化在连平的影响这一特有资源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通过学生参观颜氏故居和进行讨论,使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教学形式也更是多样化。

二、地方德育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1、地方德育资源在不同课型、课程中的运用

政治课作为一种学科性质的课,在目前还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一些政治课教育专家把政治课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有的学者把政治课从结构上划分为三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不论哪一种课型,哪一种课程,我认为都有地方德育资源利用的空间,都可发挥地方德育资源的作用。在这里我以授新课为例略作分析: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新课导入。怎么导入才会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呢?可以用疑点导入、热点导入、演讲导入和漫画导入等。如果我们用地方德育材料或事实导入,则会更加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我把本地独具特色的颜氏文化资源中,关于“颜希深与母冒死开仓济民”的故事制作灯片,让同学们从中体会我们今天提倡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正是需要颜氏这种“亲民爱民”的精神吗?地方德育材料的这种空间上的近距离性,增强了对学生兴奋中枢的心理刺激作用,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地方德育资源在教法学法中的运用

政治课教学方法多样,不同方法都可渗透地方德育资源,下面仅从情景教学中谈谈地方德育资源的运用。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具体情景或氛围,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中去体会、领悟、理解知识与道理,让学生发所未发,也就是创新。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给政治课情景教学提供了真实直观的情境。如:在教学“树立崇高理想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学生对讲崇高理想感受到的是说空话多,说假话多,说大道理多,那种“理想理想有钱就想”的观念对相当部分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心中“市场经济的现实”与“崇高理想”似乎是很矛盾的。他们所看到的“形象”或“情境”似乎都是不那么光辉,怎么把这种扭曲的认识矫正过来呢?我们制作了《广东人民的好儿子——孙中山》,把孙中山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图文影视再现出来,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孙中山的一生是脚踏实地追求崇高理想的一生。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利用地方德育资源的“境”来激“情”,由“情”至“理”,这就使情景教学由“展示情景”提高到“理解深化情境,引发思考”的阶段了。总之,地方德育资源既可作为社会实践调查了解的对象,又可作为课堂教学中展示导入的情境。

三、利用地方德育资源进行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活:“活”是政治课教学的关键所在。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实际贯穿到教学中去,传授到学生心灵中去,就在于政治课教师是不是灵活地运用了教材,灵活地结合了实际,灵活地采用了不同方法。通过多种方式,适当运用地方德育资源,可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更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活例,政治观点和原理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就有哲理。

爱:“爱”是一种情感,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动力。政治课要使学生爱,爱了才会学。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物,人文自然景观等,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感情。把地方德育资源与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热爱之情。

用:地方德育形成教育资源并通过文本或电子信息载体表现出来,一方面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通过地方德育资源的使用使政治课教学的实用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能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通过社会调查,把社会实践了解到的地方德育资源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基本观点的理解,还使学生感到政治学习的“有用”性,也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兴松,《思想政治教学艺术论》。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7

1.儿童为本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儿童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儿童为本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儿童的基本人权,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

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身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个活的水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身学习的专业”。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1.确立“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按照“老三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大的突破。目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要真正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举措必将落实于教师教育的内核——课程的改革上。通过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这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教育,始终存在学科学术本位与专业职业本位的争论。百年来,学科学术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优势状态,专业职业本位论课程设计始终处于学院派教育学者的构思之中,未能得到实施。大庆师范学院以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的重构为切入点,从“教、学、做、评”几个方面全方位地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类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培养具较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会讲课的中学教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做、评”四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整个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源头。学生因为“做”而产生了“学”,由“做”演化出了教师的“教”。“教”和“学”是形式,“教”和“学”的效果如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呈现。“评”是结果。通过教学反思,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做”中验证“教”和“学”的有效性,“教-学-做-评”在整个教学中成为一个交互作用的整体,形成了“教-学-做-评”内在统一。

2.整合教育资源,重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内容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确立了学前、小学、中学三级教师教育的六大学习领域。其中职前培养的中学教师教育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整个教师教育课程本科最低必修课学分为10学分,教育实践不得少于一学期,这些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模块,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指明了方向。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校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彻底改变了教师教育课程按照以往“老三门”课程开设的形式,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扣《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采取专题式课程模式,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重新构建适应基础教育应用型师资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类课程安排如下:儿童发展与学习2.5学分;中学生心理辅导1学分;教育学原理2.5学分;中学课程与教学1.5学分;班级管理1学分;教育研究方法1学分。在重组的这一系列教育学类课程中,注重实践取向,用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育学类课程,精讲的时候将课程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便于学生化整为零地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所讲授的内容紧扣《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实践教学的内容则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3.实践取向,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实践体系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进步,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3]。所以“好的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在教学中不是实践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是“学、思、行”的有机融合。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在教育学类课程的不同学科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实践教学活动。或用案例教学,或引领学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后用所学理论反思实践,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渗透于教育学类课程之中。为了实践能更有效,精讲的时候可以实行大班集中讲授,实践的时候实行分班的小班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收获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包含着教师的“做”、学生的“做”,教师基于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综合的“做”。教和学源于实践,最后又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实践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

4.以评带教,以评促学,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学类课程的评价体系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学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

设计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的载体和关键,课程建设的质量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成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提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如何体现在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已经成为公众和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探讨了学生核心素养在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体系中的意义、缺失与路径问题,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一、学生核心素养: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导向

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也是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础。从国家政策、“双一流”建设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诉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核心素养对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1.国家政策的要求: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改革是关键。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手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急需进行结构改革与体系更新,从而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核心素养是创业课程的灵魂。创业课程是大学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载体。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院校建设,都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业人才。“双一流”建设与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全面发展的人才应当具备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既是大学创业课程体系的灵魂,也是“双一流”建设的灵魂。因此,构建充满“灵魂”力量的创业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3.学生发展的诉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与创业的关键技能。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使其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从强调“双基”培养到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再到学生掌握核心素养,这是从单纯的“教书”走向全面“育人”的巨大转变,对学生的发展与创业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往往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决定学生未来创业成败与得失的,也往往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与创业的关键技能,代表着教育领域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共识,更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旨归。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缺失: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现实困境

1.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意识的缺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培养核心素养的意识,在课程的计划性、适切性与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缺失。计划性缺失指的是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缺少长远规划,过于急功近利,只顾学生眼前的就业需求,未能顾及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适切性缺失指的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缺少人文关怀精神和时代气息,无法聚焦现实,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热情。麦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率是3.0%,2015届仅为2.9%,学生创业意识不足主要是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不到位造成的。针对性缺失是指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偏重于普遍性的要求,对个性化需要关注不够。例如,对学生将要开展的某领域创业构想,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指导,对学生的个性化创业支持有限,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缺少主动精神,无论是在创业意识还是在创业计划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都缺乏精准设计,难以做到“一对一”的创业指导与教育帮扶。2.文化基础课程平台脆弱。内容是事物的实质,是支撑事物发展的有效成分。我国部分大学文化基础课程平台脆弱,以致支撑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知识不足,在人文底蕴知识、科学知识等方面比较缺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缺乏人文底蕴知识模块,部分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不注重通识文化教育课程建设,跨文化或跨学科课程数量不足。据统计,2017年广西某院校共有约500门公共选修课,其中,人文社会系列课程约150门,占总数的30%,而跨文化或跨学科课程数量更少,不足10%。这是文科类院校的情况,在理工科院校,文化基础课程被边缘化、核心素养知识被弱化的现象更为显著,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我国部分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其根源在于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平台脆弱,无法承担全面发展人才的培育重任。3.自主发展课程群缺失。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课程群缺失,将会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成败。当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大学缺乏自主发展课程群。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自我防护教育课程,学生防范危机的意识和知识比较淡薄。2016年,中国公安大学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国近千所大学的30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防骗能力比较低,平均得分仅为69分,有近30%的大学生在自主防范欺诈能力测试中不及格。大学生自我保护教育课程和自我生存教育课程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受骗上当,造成了人身和财务的巨大损失,有关恶性案例屡见报端。二是缺乏发展教育课程,学生无法得到有效指导,出现了就业与创业两难的现象。据统计,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就业率为91.6%,这说明我国高校仍有不少学生面临着就业即失业的困扰。高校应尽快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课程群。4.社会参与课程体系断裂。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体系存在着普遍缺陷,虽然有宏伟的创业课程蓝图,但是缺乏脚踏实地的创业课程实践。当前,我国大学创业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行为方面仍有缺失。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创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方法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死记硬背为主。另一方面,大学缺失对学生创新行为的培养,教师往往将课程实施局限于课堂与学校的狭窄范围,没有将其拓展到校外的创业实践中,没有真正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创业实践的机会。课题组对华东师大等6所院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有6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这表明大学生渴望参加社会学习实践,但高校的社会实践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闭门造车的创业教育模式,难以培养真正的创业人才。目前,我国大学社会实践课程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缺少系统的课程计划、内容与实施标准。

三、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路径

在大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下设计科学的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主体教育功能,强化创业教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夯实文化基础课程平台,拓展自主发展课程群,构建社会参与课程网络,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一是提高对学校课程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制订创业教育课程方案,加大课程对核心素养相关概念、原理、知识与技能的设计,进而形成与社会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提高核心素养在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使其占据学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织部分,不仅是学校进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必修科目和重要手段,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三是使创业教育课程贯穿于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全过程,明确学生要学习、掌握的核心素养知识,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专业考评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养,选择核心素养理论知识全面、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核心素养课程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功能。2.夯实文化基础课程平台。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平台,要结合学生实际,着眼课堂教学,打造校本特色,挖掘本土资源。一是打造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平台,结合学生心理、生理与学业水平,在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原则下,编写个性化的创业课程,打造个性化的文化基础课程平台。二是建设好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堂教学既是专业教学,也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校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师应认真设计课程实施方案,精心编写教学计划,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创业理论与创业经验。例如,哈佛大学就尝试将社会创业课程与学科专业学习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打造校本特色的课程平台,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体现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办学目标,并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打造有特色的校本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体系。四是打造本土特色创业课程平台,将具有民族、民俗与文化等特色的当地元素融入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使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扎根乡土民情,体现民族风貌与地域特征,镶刻浓重的民族与本土文化烙印。3.拓展自主发展课程群。高校应努力拓展自主发展课程群,调动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适应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是拓展培养学生创业兴趣的课程模块,提高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趣味性。例如,增加体现和培养学生创业兴趣的课程模块,改革课堂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避免纯理论式的创业知识灌输,加强师与生的对话、教与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态度与进取的创业行为。二是拓展培养学生未来创业方案设计的课程模块,提高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现实性与预期,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教学都应从学生未来创业发展需要出发,以解决学生现实创业需要与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是增强实践创业课程模块,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创业条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增强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主动性与前瞻性,使大学创业课程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助力学生解决创业问题,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4.构建社会参与课程网络。社会参与度是创业教育课程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是其终极发展使命。在社会经济转型与教育改革深化时期,更需要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创新,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社会参与课程网络,从而做到虚拟与现实融合、产教融合、教学融合和师生融合。课程与现实融合课程即构建贴近社会实际的创业教育课程网络,结合当地课程资源与社会用人需求实际,精心编排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内容,强化创业教育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使鲜活的创业资源融入课程内容体系。产教融合是指高职院校要使创业教育课程与企业、行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提高课程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教学融合即创业课程教学要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功能,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美国就提倡“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服务社会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服务社会。师生融合课程要在创业教育课堂中,加强师生关系的互动与对话,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教师的创业引导与指导作用,用具有创业教育思想的教师带动具有创业精神的学生,进而在多维度融合网络中,提高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社会参与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核心素养是双创人才培养关键[N].中国教育报,2016-12-24.

[2]牛瑞雪.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创生[J].当代教育科学,2018(2).

[3]韦宏,韦家朝.创新视野下社区学院就业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8(9).

[4]成希,张放平.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17(3).

[5]郭燕锋.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10).

[6]赵伟锋.社会实践课程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理论,2011(1).

[7]徐小洲,倪好.社会创业教育: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1).

[8]高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院系课程体系的构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9

论文摘要: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具有6个特点: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高层次化;课程设置系列化、综合化、专题化;突出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接轨;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教育类课程比例高,教学实践课时足;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其先进的经验对于我们构建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的课程体系框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当前,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具体到数学学科,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化的标准,教师的数学教育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情感等不断增强和完善的过程。“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问题。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师范毕业生就业竞争的空前激烈,教师职业对数学教师双专业性的要求更高。而在亚洲各国中,新加坡数学教师职前教育无疑很具特色。

1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教育及课程体系

1.1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高层次化

随着问题解决在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与重视,以及“现实数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的兴起,新加坡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基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得到不断更新和发展,数学教师教育模式及其课程设置近年来多次进行调整和改革。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已从本科教育学士,发展成为“中等教育研究生文凭”(ThepostgraduateDiplomainEducation(secondary)PGDE(s)),层次较高。即培养模式呈多元化并向高层次发展。中等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招收立志从事中学数学教育、非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第五年专攻教师教育专业,重点是进行数学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这类似于美国的“4+1”培养模式。

1.2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采用PGDE(S)这种一枝独秀的培养模式说明新加坡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资格要求很高。要想成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还必须专攻一年的数学教育专业以获得中等数学教育研究生文凭。而且,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学科的综合化趋势,本科阶段要求研修两门专业,对来自不同专业并且申请获准进入PGDE(S)培养项目的本科毕业生,教育部将依据他们在本科阶段的主辅修专业背景实施双科教育,以便他们能执教数学和其它一门中学课程。这种高起点,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从学术性和师范性两个方面保证了中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

1.3课程设置与分析

从横向上看,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由核心课程、限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3类构成;而从纵向上看,它又由教育研究、课程研究、教育实践、语言与书写技能四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下又分若干专题。

教育研究系列是所有师范生的公共课,含有教学设计、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与课堂管理四门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则内容丰富,主要开设有:学法指导、学习动机与心理学、教与学的评价、教学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与教学、有效思维与学习的策略、对天才学生的理解与帮助、危机处理等二十多门限定选修课,以及IT在教学和评价中的应用、激励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等14门专题性任选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旨在开拓师范生的视野,丰富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课程研究系列则由两门执教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组成。其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要求必修数学教师必备的数学基础、数学的教与学1、数学的教与学2三门核心课程”。特别地,数学基础旨在强化师范生对所教中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以自学和研究中学数学的方式完成,不占学分,但是作为必修课,期末需通过一个与中学数学部级考试对应的测验。

从课程内容的主体结构不难发现,数学的教与学1—2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并集数学学习论、课程论、方法论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化课程,其课程理念随着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已从2O世纪80年代初过于关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为90年代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反思并重,并在理论的学习掌握、内容选取、教学策略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时间的分配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与改革。

其中,教与学1包括中学数学的教育目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数学概念的形成及学习原理,数学思维策略、问题解决与数学交流,课堂教学设计与IT技术应用等理论性专题。课程主题则由围绕中学数学大纲中的具体课程课题开展的学习困难诊断及教学设计和分析等实践性专题构成,以引导师范生们在中学数学课程所涉及的算术、代数、测量与几何、函数与图形、概率与统计、三角、集合、矩阵、向量、微积分等具体课题中,一一检验和考查自身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习分析和诊断各专题学习中学生的困难,讨论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用等。特别地,对于中学数学大纲中的核心课题、问题解决与方法策略的教学研究则渗透和贯穿在上述领域的各专题之中。

数学教与学2则为数学教与学I的发展与深化课程,主要由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价和模拟实习等专题构成。教学方式包括学生上模拟课前与指导教师和小组同学进行的研讨,以及模拟课后指导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的反思、改进、讨论等多样化活动,目的是促进师范生将理论学习与具体课题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检验、反思和改进他们所学理论和在上述专题研讨中形成的教学设计与思想,发展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内涵、方法、技艺的丰富性、专业性、复杂性、创造性等认识,教学模式由传授一训练性向反思型实践转变。

教育实践是新加坡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在为期一年的教育研究生计划中长达1O周,不占学分,由专设的等级进行评定,其中有1周于上学期到中学见习与观摩,其余9周于下学期在中学全方位的开展教学实践,并在专业化实践中学习、反思和成长。

教学语言与书写技能系列均由选修专题构成,大多不设学分,旨在提升师范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沟通、书写技能。

综合上述介绍,新加坡中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课程设置系列化、综合化、专题化。一方面,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关注教师应有的高等、初等数学知识背景;另一方面,特别强调数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突出数学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引领作用,突出教育实践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模块课程设计使每个学生在修业年限内的数学学术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较高要求,保障了数学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也解决了“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问题。

二是突出研究性教师的培养。PGDE(s)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目标不是培养一般的教学型数学教师,它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高要求,利用基础性教育课程和深化拓展性教育课程系列的有机结合,以及广泛的开展反思、改进、讨论、研究的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对数学教育的理解都实现从操作型向概念型转化,为学生将来向学术型、科研型教师转化奠定基础。

三是突出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接轨。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师范生对所教中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重视对中学数学教材的理解,关注学生解决中学数学问题的能力,立足于中学课堂展开教学研究,紧跟中学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和基础数学教育改革。这种紧密围绕中学数学内容及其认知规律、教育目标与教学要求等来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现了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与数学教育学科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注重合作学习与个人反思的作用,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性意识的培养,教学模式由传授一训练型向反思型实践模式转变。

五是教育类课程比例高,教学实践课时足。从整个大学教育学习教育类课程的时数上看,比例上已占总学时的20%,绝对课时远远高于其它各国的教学课时。包括模拟实习在内的教学实践时间充分,考核方式灵活。

六是重视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既有通识性的教育技术选修课程,又设有数学学科专业的多媒体学习模块,这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更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树立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观念。

2我国普通师范学院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的问题

比较中新两国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结合普通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教育培训中的实际情况,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凸显出以下主要问题:

2.1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层次单调,课程形式简单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课程设置只偏重数学专业课程,忽视教育类课程,除了开设通识性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一般只开设数学教学论课程,没有后续课程,也没有相关课程的辅助。理论课、学术课偏多,实践课、实务课极少。学生普遍把它们作为一般的考试课程,违背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发展规律,严重制约着学生从师任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落实与达成。

2.2缺乏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真正接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更多的是进行肤浅的应对,如开设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或要求教师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论》教学中;面对中学数学教材,既没有相应的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也没有相应的中学数学教材分析研究,更没有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研究等。单一的《数学教学论》包打天下,缺乏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数学教学目标、中学数学内容来设计课程的观念。

2.3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涵。高师院校偏重数学专业课程,忽视教育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单一的现象使得教学理论与中学教学实际相脱离,与中学数学教材相割裂。师范生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用处,不清楚教师讲授内容的背景,不了解教育学科内容的实际价值。他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理解停留于操作水平上,即使就业后随着教龄的增长,在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后,其数学学术功底明显缺乏后劲,教育科研方面的弱势就逐渐显现出来。

2.4教学技能培训形式化,教学实践薄弱

高师普遍开设有模拟实习、观摩见习等技能培训活动。但由于指导教师的缺乏,不少从未接触过中学数学教育的高师教师滥竽充数的担任指导教师,难以有效的开展实践、反思模式的专题培训。这样的培训更多是一种形式或一个过程。而在教育实习中,由于中学数学教师受到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不少实习生象征性的上过几节习题课或讲评课,没有真正的体验数学概念教学、公式与定理教学、复习课教学等这些典型的数学课。尽管有6—10周不等的实习时间,其真实的实习时间又有几何呢?而即使在这样的课时数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也仅仅为5%,远远低于新加坡。

2.5有计算机技术,无多媒体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观念与能力

中新两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客观而言,当代师范生计算机技术娴熟,占有技术优势。但在学生的课件制作作业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所谓的多媒体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以多媒体代替小黑板,或课件放映代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其标榜为一种整合,不如说是一种赶时髦。

3新加坡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是普通文化课程、数学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数学教育学课程、教育技能与实践课程几方面的结合。由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予现代教师以崭新的角色定位。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现高师教育目标,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师范生的整体专业发展,统整其教学能力结构,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富有个性的教师,以确保高师毕业生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借鉴新加坡教师教育的先进经验,我们提出构建数学教育课程群的指导思想:以现代学习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为指导,以促进师范生的数学专业化水平为宗旨,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为核心,立足于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应性和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构建新的数学教育类课程群体系。

根据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和高师培养目标,我们以“高师学生教学能力构成”为核心,结合对在校师范生、部分往届毕业生以及中学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反馈,借鉴新加坡课程改革经验,并研究分析与思考,构建与实施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反思层面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数学教学论课程群体系设置。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学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上促使他们“上路”,从科研意识和思路上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从而促成培养目标的实现。本课程改革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重点课改项目。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关注以下重要因素:(1)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性——为研究性教师奠定基础;(2)数学教师的双专业性——数学知识和数学教育齐头并进;(3)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接轨——保证数学教师专业化的针对性;(4)学生就业面试内容——教师数学专业化发展的动力;(5)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现代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特色。

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优化课程结构。在原有只设一门必修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基础上,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任选课和活动课的结构设置课程。增开了面向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符合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和师范生今后从师任教实际需要的9门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新增的选修课都属于任意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判断、作出选择的机会,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2)完善课程层次。在原来只有理论层面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应用实践,促进锻炼提高教学能力的应用层面、实践层面课程。新增的应用、实践层面课程弥补了过去在知识理论学习和中学教育实习之间缺少的操作应用中介环节,有利于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培养。(3)丰富课程形式。在原先只偏重学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的这几门不同层面的选修课程都主要是偏重应用、实用,侧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改革性实务课程。新增的实务性课程注重贴近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走向,便于师范学生了解基础数学课程改革,熟悉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公务员之家: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程;改革;问题重视

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研究,能够为其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保障,促使其改革工作能够落到实处,满足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应对其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科学性,全面提升其课程实践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同时,应开展更多的有关成人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工作,以便增强这类问题处理效果。

一、实践过程中注重成人教育课程合理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因成人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实践过程中的教育效果是否良好、教育方式是否有效,关系着成人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整体表现。而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与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关系着各行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在成人教育过程中注重其课程的合理设置,为社会各行业人才质量提高提供必要保障,从而为各行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成人教育改革目标。成人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能够确保其人才培养的深入推进,为其改革举措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促使社会不同行业发展中能够拥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与其长远的稳定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出切实有效的成人教育课程,促使其教育教学计划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注重成人教育课程实践应用中的作用发挥,能够提升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中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实践过程中确保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合理性,能够使成人在教育活动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促使自身能够拥有良好的工作前景,激发对这种教育模式的更多学习热情。同时,成人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也能优化其教育方式,提升成人教育水平的同时扩大其社会影响范围,促使我国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因此,需要对成人教育课程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结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要求及自身的发展概况,优化课程设置方式,处理好其设置中的细节问题,最终达到成人教育课程实践应用中高效利用的。

二、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能否达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关系着课程的应用效果。因此,需要对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为这些问题的科学处理提供参考信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既有的教学体系较为固化,影响着成人教育效果。成人教育在中国虽然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但是鉴于其自身所具备的教育特殊性,使得成人教育在本质上并没有建立起属于自身实际发展特色的教学体系。在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中,成人教育依旧沿用着普通高校的教学体系。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导致成人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真正依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设置,从而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对象无法在成人教学课堂中真正掌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在此背景影响下,成人教育课程的实际作用难以发挥,降低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对成人教育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二)既有的结构体系并不合理,难以满足教育活动要求。实践过程中结合成人教育的实际要求,对其课程结构体系进行合理设置,能够为相关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促使成人教育水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但是,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依然存在着既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并不合理、难以满足教育活动要求的问题,影响着成人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包括:1.对当前的形势变化及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不足,致使其课程结构体系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求,使得相关的教育教学计划未能顺利实施,给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在成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成人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应用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估,致使该课程应用过程中未能满足成人的实际需求,间接地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且给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3.既有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实践应用中未能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致使其缺乏适用性,导致其课程设置不合理,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实现,降低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无法满足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同时,因部分成人教育教师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对其课程结构体系设置的探索研究少,在课程应用中对其进行缺乏有效控制,引发了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给后期教学活动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三)学科划分过于细致,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多数情况下是按照教学对象的专业进行划分,以便达到课程内容充实的目的,且使不同专业内容划分更加细致。而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会导致成人教育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受限。同时,由于各课程之间又不断地强调自身的系统性,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只能依照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加上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对象的学习时间减少。这种情况下成人教育关注了大量系统化的知识教学,使得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只能加快教学速度,而学习者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到实际技能。除此之外,因每个专业的设置,又划分极为明确,专业之间的联系少,导致成人知识体系以及技能操作的发展不全面,过于单一化,且使成人学习中形成了知识片面化的局面,限制了他们的整体性发展。长此以往,也会给成人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四)专业课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前除教育部规定的必修基础课外,大多数专业课设置及内容存在专业性不强,课程内容不能与专业紧密配套,体系不完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性不强,内容陈旧,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师讲,学员听,没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学员学习既无动力又无压力。

三、处理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的相关举措

为了促进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其课程设置合理性,需要在分析其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相关举措进行处理。这些举措包括以下方面:(一)优化教学体系,保持良好的成人教育效果。在有效的教学体系指导下,能够使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满足教学活动要求的同时确保其应用效果良好性。因此,需要结合当前成人教育的实际发展概况,优化其教学体系,确保课程设置合理性。具体表现为:1.在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需要充分地考虑这种教育特点及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对既有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促使其课程设置中能够达到成人教育要求,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2.设置符合成人教育长远发展要求的课程时,需要对当前课程设置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并从深度与广度角度进行考虑,促使课程设置中能够实现多层次划分。在此基础上,对符合成人教育活动要求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及完善,促使其能够在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确保其设置的合理科学性;3.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化及成人教育改革要求,对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科学处理,将实践经验及教育教学机制等融入到成人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中,确保其教学体系设置有效性及课程设置合理性。实践过程中注重这些措施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成人教育课程的科学设置,促使其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并保持良好的成人教育效果。(二)确定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目标,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成人教育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其课程的合理设置,降低其设置方面的问题发生率,需要确定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目标,并完善成人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具体表现为:(1)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每个专业在经济社会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因而课程设置必须随着这一发展过程的现实特点而重新调整,使专业课程设置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现实,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因人设课。应该涉及最新问题,立足专业前沿,解决现实问题,体现时代特点.重视专业的发展问题,,在提出课程最新内容的基础上,预测、分析、判断并提出专业及课程发展趋势,是学员对专业有一个动态的认识;(2)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实际要求,并加强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成人教育课程目标,促使其设置更具针对性,实践应用中能够为成人教育教学计划的深入推进给予必要的支持;(3)为了确保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能够与当前的人才需求相一致,优化其实践过程中的设置方式,需要完善其课程结构体系。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了解成人教育课程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及人才培养要求,确保其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应对成人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增强其适用性,确保其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注重学科的合理划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成人教育改革中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一定的说明,给其自身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保障作用。实践过程中针对其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学科划分过于细致的问题,需要结合成人教育特点及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注重其学科的合理划分,促使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1.在设置成人教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依据不同专业特点及成人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其教育过程中学科的合理划分;2.为了降低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发生率,应了解其学科划分过于细致下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而在其课程设置中关注成人教育各专业学科的划分情况,在具体的学科划分中考虑不同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确保惩恶教育各学科划分的合理性,最终达到其课程有效设置的目的。当这些举措实施到位后,将会使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四、结束语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实践作用效果良好。因此,针对其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进而找出处理这类问题的科学举措,促使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实现社会不同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科学培养。与此同时,应提升对成人教育课程合理重要性的整体认知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其设置问题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成人教育活动开展要求,促使其整体的教育水平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芳.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改革[J].职教通讯,2012,(10).

[2]张涛.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学理依据[J].继续教育研究,2010,(07).

[3]刘凤存.近十年来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4]吴卓君.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亟待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3,(07).

[5]刘东进,季爱君.基于生命的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6]陈福祥.成人教育课程的多元样态:基于成人教育哲学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