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1 08:15:57

中学教育观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1

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专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提出“将教育看作是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耶克斯利《终身教育》所体现的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并于1944年在英国教育法中得以体现,后又跨越国界,在法国和瑞士得以传播和发展。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让《论终身教育》报告书的发表,标志终身教育的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该报告是保罗•郎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做的总结性报告。1967年,联合国文化合作委员提出把终身教育作为其在教育方面全部工作的指导性观念。1970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家教育年,把终身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年的重要目标加以提出,标志终身教育的研究已从纯粹理论层面的研究向实践和政策层面转化。在1970年国家教育年规定的49项工程中,每一项都直接与终身教育有关。终身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认同。从1970-1972年,涉及终身学习的著作和阐述,表明了终身教育思想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和传承性。1976年美国通过《终身学习法》,1990年日本通过《终身学习振兴法》。终身教育的上升潮流在1996年达到顶峰,体现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其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

二、终身教育观在中学物理教育的体现

1.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构建终身教育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自始自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实验探究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学习能力,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产生了兴趣学生们就乐意去学习这门学科。在兴趣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要求他们建立科学的探究方法:“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建立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物理教师应该从物理实验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建立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终身教育得到呵护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人的发现。”这句话生动地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我们要敢于猜敢于想,同时也应要求学生这样,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这就是创新,这也是终身教育观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树立创造意识和志向,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进行科学创造需要掌握深厚的物理学知识,需要产生各种联想、想象和志向,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更需要加强物理方法的学习。因此,中学物理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融会在教材中的方法论思想,逐步建立理想模型,设计理想实验,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等方法,学会进行科学假设和建立简单数学模型。方法是活的知识,它能够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提供启示。因此,终身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这块主阵地,学校教育应以最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但是,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许多方面都不尽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在进一步深化终身教育的今天,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建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包含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秀的物理学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热衷于科学研究;喜欢并有能力长时间地艰苦工作;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精神;坚持真理,敢于为科学献身。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物理学家是人,而不是生而知之的圣贤;物理学是人创造的,因而有局限性,还需要发展;既要尊重科学,又不盲目崇拜书本;学习物理学家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敢于纠正错误,坚持真理。这同终身教育观的理念是一致的。物理学家的主要作用表现为:推翻前人的错误论断,建立科学的概念,开创科学的新纪元。如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的错误观点,提出匀速运动和平均加速度等概念,奠定了力学的基础。创造性地综合已有理论,集科学之大成,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基础上,对力学理论进行创造性的综合,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三定律,完成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突破前人的思想方法,创立新的科学思想,物理学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需要新的思想方法的指导。如玻耳兹曼和吉布里斯在麦克斯韦之后将统计方法彻底地引入物理学,突破了牛顿等人的因果决定论思想。提出著名假说,构建新理论。在解释磁体问题时,安培提出电子环流假说。在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时,普郎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为量子力学的创立做出重要贡献。再如爱因斯坦提出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狭义相对论。中学物理教育活动中要适时介绍物理学家奋斗和创造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心理品质。人性需要人性来培养,情感需要情感来熏陶,精神需要精神来塑造。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探究”的科学精神,从而建立起学生们的创造萌芽,使他们有终身学习的信念,这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终身教育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2

1.重实践、轻理论

我国很多中学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的现状。很多中学的体育教育学时一般为三十几个,其中实践学时占到了近百分之九十,而理论学时只占到了百分之十,大约是三个学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很难将理论知识讲解的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是十分的困难。如果适当延长理论的学时数,那么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掌握体育知识,在课后就能积极的将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很多中学学校开设的体育教育课程多以竞技类为主,比如篮球、足球、田径等。教学内容、形式的枯燥和单一,学生很难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逐渐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此外,体育教学多是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教学时间固定,学生很难在其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教育观念陈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标准,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但是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却没有和新的教育观念相结合,而是沿用传统“技能教育”的陈旧观念为指导思想,仅仅只是培训学生的体育技能,缺少专业理论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很多教师仍然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来进行体育教学,严重阻碍了中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中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上述中学体育教育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1)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体育设施条件落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2)学校师资力量的欠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多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培训和考核政策,造成了教师素质水平的下降;其次,体育教师数量较少,造成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阻碍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3)学校对体育教育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落后,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4)学生对体育教育目的认识不明确,体育教育不单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中学体育教育体系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的紧跟时代步伐,革新教育观念,才能促进现代教育产业的不断进步。

2.加大中学体育教学投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学体育教育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学体育教育成为了社会、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校只有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中学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才会逐渐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适当的多样化,改变原来以竞技体育活动为主的教学,让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再只是篮球、足球、田径等,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棒球、滑冰和游泳等。有必要改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看法,体育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健全人格和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修建体育运动设施和休闲娱乐设备,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

3.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情绪的关键。所以,教师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课堂,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课堂活跃起来,给予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体验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要,保持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4.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培训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3

关键词:新形势;中学生;德育建设;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环境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他们思想品德的养成存在一个模仿别人的过程,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各种各样感官发展较快,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是对于问题的分析还没有形成自主判断能力,这一时期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德育建设有促进作用,家长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对孩子的教育尽职尽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德育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家长重分数轻素质教育,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现代教育有多种教育方式,以下几种典型的教育方式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专制教育,很多家长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子女过于苛刻、专制,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子女,不仅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他们的自主性受到压迫,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溺爱教育,现代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一切,父母将他们看做掌上明珠,过度的关怀导致孩子的能力欠缺,一些孩子从小享受,不知道奉献,从而形成自私心理;放任教育,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较少,认为只要物质上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忽略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极为不利。

(三)教育观念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很多家庭教育中,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的价值观、是非观就是次要的。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家庭中无需注重这些问题,这种教育观念造成德育教育误区,最终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等方面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二、优化家庭教育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德育教育需要有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学生德育建设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家庭环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当中,使他们的思想品德觉悟得以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中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首要环境。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中学生德育建设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为此,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选择,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对孩子不正确的思维加以引导,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父母相处融洽,很好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家长的期望是家庭环境构成的一部分,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往往会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因为不能实现父母的愿望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负效应。所以,家长必须在对子女的期望值上加以控制,根据子女的实际状况合理调整期望值,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采用民主开放型的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采取民主开放型的教育方式,寓教于日常言谈中,平等地对待孩子,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稳定性及聪慧性等各种优秀品质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父母不应该过分溺爱孩子,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学会爱人,学会付出,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爱集体、爱他人的良好品德。父母要把孩子的权力还给他们,让他们适当做做家务,让孩子懂得家庭成员既有享受的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劳动让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劳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样他们才能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应该交于他们做,让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关爱,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这对他们德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使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建设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家长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把握德育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子女尊重和理解,子女犯错误时,不应该采用棍棒解决,应该给他们多讲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从而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父母应该给予子女认可,不要一味用成绩衡量对错,衡量子女的能力,应该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这对于他们人格成长和健全有很大的帮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教会子女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帮助他人、理解他人,这对促进子女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的发展主要受三方面教育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其他两个教育无法取代的内容。现代教学中,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觉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家庭教育方式,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从而为中学生德育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作者:陈博 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侯淑芳.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商情,2013(32):279.

[2]杨艳,王芳蓉.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1(18):276.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国家对教育的呼唤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烈过。而语文教学伴随着这场春风乘势而上,在经历了种种批判、责难之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当前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还是一块贫瘠落后的阵地,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她更呼唤切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更企盼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落后的原因分析

1.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有限的区域里推行的“贵族教育”,在农村地区几无立身之地。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显然不具备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这里其实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层含义。就硬件来看,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黑板报,没有广播室,更别谈什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还有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辅助,语文教学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呢?而从软件来看则更宣布了语文教学的死刑,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改可有可无,没有对语文教改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投入上没有把语文课摆在应有的位置。

2.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未能端正对语文的态度,抱残守旧、不知创新。结果是一支笔,一本教材便打发了整个中学的语文教学,最终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3.虽然有关推行语文教改的理论文章、实践经验、教学设计等等纷纷见诸各种报刊杂志,但是又有多少是能切合农村中学实际的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向往语文教改,向往实施素质教育的,但是现实决定了他们只能是“瞎子”、“聋子”,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探寻,可以说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所有语文教师中最痛苦也是最困惑的。

4.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空间也较为狭小,信息滞后,教研氛围不浓等。这些不利因素像条条绳索捆缚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身心。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不可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议

如何解决目前这些不容回避的难题,近些年来,笔者在现实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从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柳斌同志说:“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近年来,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导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魔鬼训练”和“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严格管理,学生在成绩方面提升得比较快,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是非常匮乏。中考不是孩子人生的终点,抓住中考,注重分数并没有错,但也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求人人上大学,但求人人都成才。”只有确立整体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德才兼备、体魄健壮、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的能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教学负担和家庭负担的沉重,往往存在着知识老化、“吃老本”的问题。为此,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我们要树立现代教师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态度,转变教学方式;平时,要努力学习、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适应新课程的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创新,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语文教师更要吃透课文的内容、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心理,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使一些枯燥、单调、抽象的内容变成学生喜欢、具体、生动的内容。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培养能力,激发兴趣。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不能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强加于学生,而应该鼓励学生多维思考,大胆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善于启发诱导,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思有所悟,学有所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是从课堂教学指导中产生的,教师引导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强烈。其次,加强指导,掌握方法,农村中学生学不好语文的原因,除了条件限制的因素外,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加强阅读,拓宽视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决定了这一学科的综合性。语文知识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覆盖面相当大,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还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课内讲授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的、整体性的、开放型的语文教育。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自己从应试教育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中,打破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扬民主,把主人的位置还给学生,变“授鱼”为“授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自己;最后,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本教学,若限于文本教学,只会把活生生的语文教死,既枯燥又乏味。要积极探讨,引导学生走向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引导学生走向火热丰富的民众生活,走向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5

中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则是从清朝末年兴办中学堂,独立开设语文课开始的。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第二年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各地纷纷兴办中学堂。按《奏定中学堂章程》的规定,中学堂所开设的十二门课程中就有“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就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中等学校语文课的雏形。中学语文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诞生了,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则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由武进的蒋维乔发表了《论小学校以上教授国文》才揭开了帷幕。1922年5月,梁启超先生发表了《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到1941年止,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不少中学语文教学法的著作。如胡怀琛著的《中学国文教学问题》,阮真著的《中学国文教学法》等。这些著作反映了自从设置中学语文课后至新中国成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总结了这几十年间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初步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语文教学法理论,为我国解放后语文教学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世纪里,教育要贯彻“三个面向”,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高素质,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能接受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这不但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高素质,能够接受新的挑战,而且要求他们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继承先辈建立的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走向现代化;只有这样,教育工作者才能完成历史使命。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急剧变化的时代。多变、多姿、多彩、多险构成了时代的主要特征,而时代精神则体现在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立足改革,注重选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等方面。可以说,时代的主旋律就是改革创新。任何行为都来源于观念。同志说:“更新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新事物、新情况将不断出现。教育改革要深化,素质教育要全面推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更需要更新。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教改实践中形成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教育对象观、人才观、目标观,大胆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的诞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6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求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二、中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评价,教育观念。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

几年前,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中学数学素质的教育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

对于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美国内布拉其斯加大学数学教授史蒂文·邓巴认为:“之所以杜克大学的篮球水平始终能够保持在美国顶尖位置上,就是因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们的通力合作,才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篮球精英。然而目前美国中学的多数学生只知道把数字填进公式里,而不去理解怎样运用这些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方面失败的所在。”

美国官方和教育专家们认为,一些亚洲和东欧国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美国则把注意力放在一般的书本练习方面。这些完全不同的方法使得美国中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美国数学教育专家们呼吁,重新制定数学教学大纲。把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和实际应用三者结合起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以尽快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水平。

20世纪以来,数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地的观念和内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了,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和实际应用三者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大致情况是,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太多,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拦路虎。大多数学生很难达到理想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其中有课程标准要求过高的原因;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整齐,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评价体制的原因,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是要考的,应试、要考高分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将会逐渐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人数以万计,我们必须统一认识,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发展,为培养新一代人才而达成共识。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由美国数学教育家的呼吁可见,课程标准是左右一代人的数学素质的行动性纲领,不可不高度重视,不可不认真制订,不同的课程标准培养出不同的人。在重视数学素质教育的课程下,培养出来的人雨季一定比注重数学分数的应试教育的课程标准下的人才要多而且精。可以说课程标准是指挥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和家长形成数学教育观念的魔棒。在教育普遍受重视的今天,课程标准的制订更是关乎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现行的课程新标准较以往的课程标准,显然是先进了不少,更符合国性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制订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应用性、发展性、创造性,现阶段看来是合理的,课程新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也完全符合数学文化素质的内涵。

课程新标准界定了数学素质的内涵,其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是精华;把数学看成是工具,用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等;把数学看成是为其它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学科;把数学看成是培养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手段;把数学看成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后二者是十分重要的理念,这就为数学的素质教育各个环节拓宽了视野,开启了思路。

如果要求大部分人都掌握高深的数学计算、推理和证明,把数学当作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敲门砖。当然会使有的青少年把数学当作拦路虎而不当作培养能力的手段和数学文化,从而使在其它领域本的所发展和创造的人才。因为数学的缘故而失去信心、失去机会,这当然是课程标准的罪过而不是数学的缘故。但是,课程新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个体化教学”与班级授课制这一现实之间的矛盾[2]。课程标准的制订应是一个长期的探索的过程,不可能几个专家一挥而蹴,要反复实践,不断修改,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总之,有了新的课程标准,便会有相应的新教材,相应的新教法,相应的新学法,相应的新评价,相应的新理念,也会改变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二、关于教材编写的思考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和工具,是实现课程标准、提高数学素质、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和课程标准一样是造就一代人的数学素质的工具,不可不高度重视,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体制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用什么样的教材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毫无疑问,在课程新标准下的教材的编写,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化的版本,而是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为各类学校提供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校情、班情进行选择,这是一大进步。

新教材所选择的数学素材,就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是密切联系当前生活实际的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返璞归真,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3],不要为问题而脱离实际,使数学纯化,与生活产生隔阂,但也要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将数学本来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呈现突出了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轻结果重过程,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采用逐步加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这比以往的教材改进了许多。

新教材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关注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介绍了有关的数学背景,特别是设计上先进了许多,这是很好的。作为数学教师应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摈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最终目的,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和教学功能[4]。

但是,在众多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人中,教材编写者是第一批执行者,若他们偏离轨道。真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事实上,从目前的教材看就有此嫌疑,分明新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或者说已过时的内容,不在正文中出现,便要在教材的习题中出现,于是下面教学者,进一步扩大其力度,再走几步,可想而知,课程新标准也就新不了了,和原来列二致,这当然是指少数内容了。所以,好的教材应是以课程新标准为依据的,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带头执行课程新标准的。

总之,的了新教材,便会的相应的新素材,相应的新教法,相应的新学法,也会改变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三、关于教师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教材内容,从学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组织、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努力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现合作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习、渐渐进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学到知道,更学到方法、思想。从目前的情况看,数学教学的情况远非如此,估且不论教师的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就教师的态度就值得怀疑,有的教师想如此却不敢如此,这与社会的教育观念相关。

教师教学离不开数学教材,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媒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个班每个人,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结合学情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教育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5],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上,关注教材比关注学生多的情况还存在,忽略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忽略个体差异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有待改变。

教师教学还要好紧跟时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6]。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教育技术还停留在纸上者居多,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是走过堂,没有真正落实,甚至有的地方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只是不动产而已,这是相当可惜的资源浪费。可以说,今天让学生使用坏一台电脑,将来他会创造出若干台电脑,教育要舍得投资。

四、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教与学都要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测验与考试,只关注学习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事实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把学生理想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要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上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还应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有部分教师还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只是评价学生,这中、是不对的。

五、关于教育观念的思考

现在,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观念上,甚至一部分教师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在于课程标准,也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

首先,现在对学生评价的手段单一,还是定量评价为主的唯分数论英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要当英雄就昼拿高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被激励出来的,而是利益驱动下产生的。

其次,现在教师教学也并未脱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口头上,对教师而言,不是不想进行素质教育,这里有水平、观念的原因,也有其它原因,还有社会观念的原因。

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光靠课程新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光靠新教材的开发利用,光靠教师和新教法,靠新的学生评价机制,都不足以形成,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中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了尽快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的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多出人才,必须大家都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郑毓信《中学数教学参考》9/2002

[3]《新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创设》陈辉志大才疏《湖南教育》6/2003

[4]《引言教学的心理学意义》刘吉存/孔令夯《中学数教学参考》12/2002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观;学校体育;性别视角

1为何体育教育观要见性别

“体育教育观是人们在长期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体现在围绕体育教学性质、方向、目标以及如何实施体育教学的认识上”。两性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上的诸多差异,决定了在以身体教育为手段的体育教育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性别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观上更应有所体现。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属于男女合校,所以对于体育教育观的研究缺乏性别意识,不见性别差异在体育教育观上的体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女生在学校参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相较男生不够积极主动的案例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司空见惯,因为没有性别视角的投射甚至不会被人觉察为问题。同时正如我国学者总结的,由于“体育是一项带有很强性别特征的活动……被视为男性的领域和女性的禁忌”,而使得女性体育教育很少被重视,对其实践的理论思考也不够充分。法国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1712-1778)卢梭认为儿童(受教育者)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是智慧发展的前提,体育能够培养人的智力、意志和优良品质。我国学者引申出女性想要获得权力与地位,更应加强智力、意志力方面的培养,如果这种培养是通过身体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体育对于女性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如果没有女性的积极参与是很难实现的。

2实践中出现的由性别产生的体育教育问题

由因材施教出发,有人提出过“因性施教”,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往往是通过对女生降低要求,甚至不做要求来实施体育教学(见以下访谈资料)。“比如做俯卧撑,有的人做不起来,老师就说女生就不用做了,因为有人撑不起来就一直趴在那儿,然后会对胸部不好吧。”“原来我们还跨过一次栏,后来就不让女生跨了,男生跨。然后还有跳台阶,可能觉得女生这样运动量比较大或者影响不好,然后就是也不让女生做了。”(中学女生A)老师对于这样进行教学安排的原因并没有进行说明,女生自己觉得有保护的意思,但却没有人告诉她们进行不同体育项目有什么注意事项。在实践中,很多女生由于自己模糊不确定的认识自觉减少一些项目的练习。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无论是教师的有意安排还是学生自己主动减少练习,都会造成女生在体育课上无法投入,不能积极参与的现象。长此以往,无法通过体育达到教育的目的,更弱化了女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使她们将体育视为不适宜女性的活动。“我觉得男生至少有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更多一些,女生觉得像足球啊篮球啊,这些是男生的活动,而不是女生的活动,所以女生参加的也特别少,所以(课间)都呆在屋里干别的了。”(中学女生B)有女生还提出篮球太大手抓不住很难控制,而且篮球架对于女生来说也过高。这说明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和他们的身高等身体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当学校不能为不同身材的学生提供差别化的体育器材时会影响一部分同学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从性别视角来看,学校在进行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体育设施的配备时如果不能够考虑到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将不利于各自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国外有研究显示女生希望参与那些能够使她们更有女性气质(femininity)的活动,而多数体育运动在她们看来达不到这个目的。这个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分析下面的现象,即在体育运动时,女生会更重视某项与女性气质联系更紧密的项目。“因为大概仰卧起坐如果做的比较好的女生大家会觉得她很灵巧。起不来的就会觉得这个女生很臃肿,或者说这地方(指腹部)不太灵巧。所以仰卧起坐做不好,女生会一个劲儿的练的,晚上回去也会练。从高中到大学都是这个样子。女生就对仰卧起坐特别看重。”(大学女生C)女生对于那些会表现出女性特质,尤其是那些会被视为女性优点的体育活动会更加在意,但是在众多女生看来,大多数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被视为偏男性的项目,而她们并不希望参与这些项目和女性气质相悖,达不到人们对于女性角色的期望。多数女生的选择会给那些犹豫不定的女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这部分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见以下访谈资料)“(体育课上)你知道其他女生在那儿站着,你在那儿很活跃,会不好意思。”(中学女生D)。

3建议

以上列举了学校体育中出现的由性别产生的一些问题,容易解决的包括提供适合两性的不同体育器材,在教学中提示两性不同的注意事项,减少学生疑虑。更进一步的是根据两性的身心特点,为其提供都能接受或者分别开展适合各自的校园体育项目。不易解决的包括培养女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将体育与女性建立联系,甚至在女性中倡导崇尚体育的文化。这些由易到难的实践都离不开体育教育观念中的性别投射。如果教育观中不见性别,这些做法是很难被想到,更不会做到。但当体育教育观有了性别视角的投射后,获益的将不仅仅是女生群体,也包括男生群体。更重要的是学校体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

参考文献:

[1]杨永峰.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教育观及其转变[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0:1.

[2]熊欢.身体、权力与性别—女性主义体育理论发凡[J].体育科学,2010(8):14-26.

[3]陈静姝,闵健.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身体、权力和体育参与[J].体育科学,2014,34(7):12-14,48.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9

中学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对中学生进行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而笔者在查阅相关的文献及资料后发现,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落后

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集中体现在教育思想与观念落后上。从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到学生本人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表现为在中学培养目标、学生观等方面,与教育创新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是相背离的。

2、教育途径单一

从教育途径方面来说,只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又只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极不重视。目前中学教育中只重视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勤到教师讲授严格把关,而其他途径则流于形式,既无任务,也无要求,中学没有有意识地开辟更多的教育途径来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潜力。

3、教育内容陈旧

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中。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是否完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形成学生综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前提条件。然而,“单纯应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升学竞争要考的学科,忽视非考学科,尤其忽视劳动、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只重视学科教学,忽视课外活动。

4、教育方法呆板

教育方法方面,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实施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创造素质培养的最重要方面。

教学方法上只重讲授法,轻讨论法、谈话法等其他方法的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极易在中学生心目中形成教学等同于讲授的错误印象,以致会影响中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而且单一的讲授法,学生没有太多参与学习与活动的机会,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学生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

5、教学过程失衡

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与此相应,中学重视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实,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教学中重视向学生讲授学习内容的结论,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只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背答案与结果,不愿也不会去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长此以往就会剥夺学生进行探索创新的权利和机会,扼杀学生创新的天性。

以上从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若干问题。此外,中学教育管理、中学校园文化环境以及中学教师素质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利于培养创新素质的问题。这种现状必将阻碍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最终将会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因此,中学教育必须改革。

二、中学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改革措施

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导致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这种状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为此,中学必须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针对中学教育现状,中学教育创新应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环境创新、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评价创新等方面。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前提

培养创新素质首先是观念创新。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1)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在中学教育中我们应当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是就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言的,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教师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说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但二者并不是并列的,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因此,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2)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

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也即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从一次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已经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所以,教育改革、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着眼点应放在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诸如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超脱陈旧学习方法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取得成绩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等、让学生能学会转变为会学,促使新世纪教育质量观落到实处。

2.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是培养创新素质的突破口

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只有在浓厚的创造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只有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坏境和氛围主要包括家庭、校园、社会三个方面。

(1)营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家庭环境

在培养创新素质的实施过程,家庭义不容辞地肩负着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责任和义务。教育的起点,不是小学、幼儿园,而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堪称一流“学府”,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子女创新素质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2)营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校园环境

营造校园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环境,一般包括校园建筑、校容、校貌、教育教学设施等。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环境的载体和物质标志,是培养创新素质、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二是制度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与结构、规章制度等。它是学校开展创新素质培养的制度保证,是创新素质研究与实验不断深化的前提和保障。三是精神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思想意识、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校风教风、精神风貌等。它是创新素质教育环境创设的内核和灵魂。

(3)营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社会环境

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社会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级。

宏观上,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全社会营造出有利于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包括对教育导向的宏观指导、科研创新的经费投入以及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观的舆论导向,建立以教育科研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

微观上,社会是学习创新的大课堂,陶行知说过:“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为学生拓宽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的道路。

3.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

目前,以“统”(统一性教学)、“独”(教师独占课堂)、“死”(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费”(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是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多维”是指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群体)局面的出现。“互动”是指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和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主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4、建立崇尚创新的评价机制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保障

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接受的评价有密切关系。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质量的评价必须创新。

(1)建立全新的评价观念

“接受教育”评价的弊端集中表现在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它不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的需要,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所要求的评价观念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利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能只看一次考试或一张试卷的分数。

(2)制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评价标准

根据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目标和要求,应当制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相应的学生档案卡或成绩单。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档案卡,凡是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显示的都应记录在案,我们应当对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给以多种方式的激励,形成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努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有力机制。

(3)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升学的制度

中学教育观范文篇10

传统的地理教育将其功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播上”。知识社会无重量经济的飞速发展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刷着传统的地理教育观,培养创新力作为地理教育的真谛在大浪淘沙后真容初显。个性是滋生和培育创造力的丰厚肥沃的土壤。人的个性化的充分发展。必然会提供个体更为强烈的创造欲望,更为丰富的创造机会。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更富激情的创造活力。创新呼唤人的个性化的发展,人的个性化发展呼唤个性化的地理教育。

一、个性化地理教育诠释

1.个性化教育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独特组合构成的整体。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②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③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即性格;④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着调节和控制。

回眸传统的地理教育,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学校按国家下达的地理课程规格要求培养学生。过于集中统一的地理教育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个性特征难以彰显。

创新与个性是孪生兄弟。僵化、一统的地理教育行为,产生的往往是刻板、缺乏活力的个体行为模式。因此,要实现将创新力培养作为地理教育的核心功能,就必须实现地理教育的个性化。即把富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作为地理教育的培养规格标准,注重地理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使得地理教育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其实,我们通常强调地理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置于矛盾的境地。实际上,个性化地理教育观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中个性成份的进一步张扬,是指通过地理教育使受教育者个性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和谐发展,是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的发展。因此。个性化地理教育观与全面发展观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2.个性化地理教育的价值功能

个性化地理教育的价值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培养上,并因知识社会的逐渐来临。日益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新的意义。从哲学渊源上来说,个性作为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兴趣差异的总和,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为个性化地理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哲学基础;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认识。实施个性化地理教育,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文化多样性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个性化地理教育能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张扬相对于本人个性中其它成分或他人个性中相同成分占据优势的个性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力。

实施个性化教育体现着地理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我国传统的地理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地理教育向人本教育的回归,蕴涵着对人的个体独特性价值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地理教育复兴的机遇可能就蕴藏在其中。

二、中学地理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策略

以创新力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因果关系作为逻辑起点来认识地理教育,其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中学地理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教育,对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进而言之,学生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发展将对中学生整个生命过程产生极强的示范、迁移和辐射作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持久的贡献。在地理教育中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策略有:

1.课程设谊多元化

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学地理课程仍承袭传统的单一、一统的课程模式。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注重制定统一的课程方案,并通过行政的力量加以推行。如此的课程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全国教育人文社会背景的区域差异,更无从谈起在中学地理教育过程中针对中学生的个体特征实行个性化教育。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模式必须革新,要顺应当今个性化教育潮流,以增加学生对所接受地理教育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着重在下列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多样化其中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微型课程的开发,以一系列独立或半独立的地理专题构成若干门微型课程,形成课程菜单以供中学生按需选择;二是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学校的组织、环境及师生交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教育价值都属隐性课程的范畴。

(2)课程个性化为适应个体的能力和倾向,发展中学生的兴趣、特长,建立个性化的地理课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通过个性化的地理课程实现中学生的个别化和自由化学习。在这一领域,我们可采取的行动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更多地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设置地理选修课和活动课,给予中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自由度。

(3)课程乡土化中学地理课程可以在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和学生特点,构建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或者在全国统一安排的课程中,留出一定的比例安排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乡土化和校本化可以从另一种途径来加强地理课程的个性化。

(4)课程综合化现代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显现。课程综合化是实现中学生个性全面、充分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这一领域,应十分强调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交叉和融合,注重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可通过设置以地理问题为中心的“超越学科的学习单元”课程,构建综合化的活动课程。课程综合化是对课程个性化的强化和补充。

2.教学策略个性化

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策略个性化乃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主阵地。教学策略个性化主要下列三方面内容构成:

(1)班级规模小型化一般而言,小班制的教学法比大班制教学更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现。1978年,洛拉斯等人对以往有关班级规模与教育效果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平均成绩随着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班级规模达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我们在中学调研过程中发现。小班化教学最受中学生欢迎。小班化教学可充分实现师生交流,发挥学员主体性,这其中蕴含着中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2)教学空间设计灵活化不同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需要不同的教学物理环境,尤其是在要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情况下,借助教学空间的物理设计,可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安排好的环境中,间接地对中学生的学习发生影响。这是非常重要而又是过去我们在地理教育中所忽视的。应该把地理教室布置成一间充实的学习中心,为师生的交往、学习、研讨和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氛围。在设计教室时,主要考虑座位排列、走道、工作区域、设备、教具和教学材料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和布置。避免以往通常采用的秧田式座位方式,代之以模块形、方形、圆形和马蹄形的布景,给中学生提供民主的自由的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