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19:49

文化差异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1

他们在行为、言论、思想上都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认为保持一致、顺其自然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五)人际关系的差异———仁义对人与利益为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根据儒家的原则,基于共同利益上的社会关系非常重要。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注重情义,轻视物质利益。在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致使中国人把人们之间的交情或友谊看成是最重要的,为了友谊而牺牲物质财富也是理所当然的。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追求人人平等和个体的优先地位。与中国人的重情重义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3]。由于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并且崇尚竞争的个人主义,美国人在争取个人利益和福利时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人打交道时十分直接,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人情较为淡漠。由中美文化心理差异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尊崇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性本善的人性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主张过去价值取向,具有追求稳定的民族性格;美国的文化则崇尚天人相分的世界观,性本恶的人性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张未来价值取向,具有喜爱冒险、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格。而文化又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最持久、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环境因素。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信念等将长久地影响着本文化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4]。因此,同一国家的消费者在消费需要、消费对象、消费决策、消费时机等方面会表现出共性,而不同国家的消费行为模式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中美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影响消费者的观念,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美两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差异。(一)消费需要的差异消费是由人的需要推动的,是人的需要的一种主观的选择形态和特定的满足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消费者对消费需要的态度是不同的。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求稳”的文化心理,“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中国人在消费过程中竭尽全力回避竞争和冲突。所以,在生活消费方面就会有所节制,中国人有节约的美德,不会盲目消费,每个家庭收入再少也要存点钱。同时,在传统的宗法观念和知恩图报观念的影响下,“人情”消费也就成为一种突出的消费行为特征。在美国,很多人信奉基督教。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消费是创造财富,挣钱是为了花钱,有钱就花是与创造财富联系在一起的,而留遗产是不为上帝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认为人生要付出,付出就该享受,年轻时借款买房消费,退休后将房抵押给银行“倒按揭消费”,付出与收入均等,无须以积累防患于未来[5]。因此,美国人从来不压抑自己,他们崇尚及时享乐,强调实用主义,希望商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消费需要来生产产品,他们的消费行为都与自己的需要息息相关,不存在所谓的“人情”消费。(二)消费对象的差异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一种重群体轻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主要是以群体取向为基础的。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体现在家庭生活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一个家庭看做一个整体,在消费时从整个家庭进行全面考虑,注重产品对于维持家庭正常稳定运作的作用,每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与整个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家庭成员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需要,更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需要,对整个家庭都有用的商品往往会比对一两个家庭成员有用的商品更容易被选择,在作决定时也要求全家人一致同意;另一方面,体现为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和亲慈子孝的心理,子女孝敬父母,父母更是为了子女的前途不惜倾囊投资。因此,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中国人所作出的决定往往综合考虑老人和孩子的需要,特别注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美国,清教主义的文化价值核心是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美国人认为每个人均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不是寄期望于父母和任何外部力量。由于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美国人的消费也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消费行为也比较注重商品对自己的用处,而不是对整个家庭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有用性。(三)消费品牌选择的差异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他的生活方式、社交活动等。这些因素又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他所青睐的品牌和对品牌的选择。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不仅把“安居乐业”当做永恒的幸福,而且认为“安居乐业”能促进国家的稳定和进步。所以,中国人在消费品牌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一些常用的、多数人使用的、长辈们也用的商品,对新奇的高科技产品或新型产业大多抱有怀疑否定的态度。美国人崇尚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和性本恶的人性论,在价值取向上主张未来取向。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追求成功的竞赛,均等就意味着人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这场竞赛并取得胜利。为了获得成功,美国人讲求竞争,追求创新,很少循规蹈矩。这种追求冒险、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格,引发了对新奇事物的消费投资倾向。美国人对一些新奇的、富有创意的品牌更为青睐。(四)购买决策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意识,要求个人服从整体。美国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权益。这一文化差异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具有多重体现。在购买决策方式上,中国人往往以集体为单位进行决策,如家庭成员的大部分收入都集中起来由一名“当家人”统筹安排,在具体购买特别是单笔支出较大的购买决策中,还需要家庭成员的集体讨论。而美国人在购买决策上通常由自己做主,有自主生活能力的成年人一般都对自己的财产具有独立的支配权,无论购买什么,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自己决定。在购买决策的最后确定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性有限价值原则,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因此,中国人的收入变化对购买决策具有迅速和直接的影响。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会很快节省开支,降低支出,先前开支额较大而又非必需品的购买意图将被最先取消或者暂时搁置起来[6]237-242。而美国人在付出就该享受的思想支配下,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常规的消费和随机的消费。常规的消费是必须支出,如各种保险费支出、学费支出、房租、购房和汽车开支等;随机的消费具有弹性,旅游、运动支出属于这一类。美国人的消费一靠收入推动,二靠预期推动,三靠信贷推动。据报道,美国70%的家庭都把信用卡借贷作为家庭财务的应急手段[5]。由此可见,美国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不可逆性,不会因为收入的变化改变对产品的购买,大多数人会通过借贷来满足即时的消费需要和欲望。(五)身份消费行为的差异在中国,身份消费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身份所具备的含义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的功能要复杂很多。首先,中国消费者通常具有更强的身份意识,维系身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消费行为非常频繁。其次,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紧密相连,彼此高度依赖,这使得身份消费的目的、功能和形式也出现异化。因此,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所购买的产品是不是真的好,往往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别人说了算。他们在购买时,通常特别看重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他们带来社会性结果,并对于产品的外在可见特征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人们在消费中需要顾及自己的社会身份,保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面子,出于维护面子的需要,中国人会在消费中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和身份地位相符合。这同美国个体主义文化下的消费者很不一样,美国消费者强调“独立自我”,倾向于将自己看做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他们的消费选择更多地反映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态度,而没有羞羞答答的面子观[7]。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英汉语言;思维方式;宗教;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从一种语言中可以反映出使用该语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必然要饭应该民族的社会现实,受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制约。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具有民族特征。实际上,文化涵盖了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包括语言,而语言又是被用来记录一个民族所有的变化。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语言和文化的专家都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语言和文化又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是以特定文化为背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会在其语言中得到体现,作为这种语言的学习者我们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极为必要。因此研究东西文化的差异对我们研究,交流及翻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阐述

一、感性与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极重个人的感受,强调顿悟的作用。这种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到极致,例如禅宗把庄子,玄学以及佛性的本体融合在一起,主张取消一切理性,依靠直觉在霎那间顿悟。这种思维方式在汉语中表现主要是句子之间的跳跃性大,中间缺乏形式上的联接,使得汉语的句式和行文如山间溪水跳跃,抖动,但始终前行。如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一段: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的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小茶馆们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净的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

与汉语的思维方式相反,英语民族则是理性思考,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判定和推理,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这种理性在语言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现为句式整齐,行文严谨,各个句子之间逻辑性强,整个架构成星系装分布。例如:

Sheissuchasympatheticladythatasadmoviealwaysstirshersympathy..

她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往往一场伤感电影就足以让她产生怜悯之情。

而上面提到的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的一段如果翻译成英文,则需要找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加必要的关联词,调整句式以及句子顺序,把原来的流动结构转换成核心结构。请看如下译文:

Xiangziwantedtofindaplacetositdownandmullthingsover.Evenifheonlyendedupbycring,atleasthewouldknowwhy.Enventshadmovedtoofastforhismindtokeepup.Buttherewasnowheretosit,sinceeverywherewascoveredwithsnow.Allthelittleteahouseswereboardedupasitwasafterten,andhadonebeenopenhecouldn''''thavegoneinanyway.Hewantedtofindsomewherequiet,becauseheknewtheathistearfilledeyeswouldbrimoverandymintue.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先找出了原文的逻辑关系,即"祥子"找地方和坐下想(tositdownandmullsthingsover)、茶馆上门和时间(boardedupasitwasafterten)、找清净的地方和眼泪落下来becauseheknewtheathistearfilledeyeswouldbrimoverandymintue三对句子的关系,然后重新按照逻辑关系组合,把原来三个长句整理成五个句子成分整齐的主谓结构。所以说,翻译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转化,语言只是其思维的载体。

二、本体与客体

传统上,中国思维认为主体自身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了自我就认识了客观世界极其规律。道家的"万物与我为一"、儒家的"万物皆备与我"在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直接返回到自身。因此,汉语往往围绕主题展开句子,而执行动作的主体是人,所以动作往往以人为中心进行。英美民族强调主体和客体分离,表现在英语行文中多用非人称句和被动句,主语往往可以是物、抽象名词等,以凸显其客观和公正性。

下面我们分别通过语言实例进行详细讨论。

1、主语与主题(subjectandtopic):由于汉语倾向主体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特点,而英语具有主客体分离,以分析性思维为主。因此,汉语的行文和组句往往围绕主题展开,主语不明显;而英语则严格按照句法组句,主语地位突出。

例如:

(1)台上坐着主席团。Thepresidiumwasseatedontheplatform..

(2)我对她一无所知。Iknownothingabouther.

2、物称与人称(peronalandimpersonalsubjects):

英语往往可以用非人称主语,如无生命物质以及抽象名词,而汉语则往往用有生命的或

者人为主语,如:

(1)Duskfoundthechildcryinginthestreet.(时间名词)黄昏时,孩子在街上哭泣。

(2)Beijinghaswitnessedmanychangesinthepastfewyears.(地名)在过去几年中,北京发生了许多变化。

3、主动与被动:在英语中,特别是科技文体中,被动句使用频率很高,而在汉语中,无论是科技文体还是其他文体,较少使用,使用的也大多在形式上是隐含的。下面是一篇关于阅读技巧的文章的开头。

Thefirstpointtobenotedwhenpracticingreadingintheclassroonisthatitisasilentactivity.Thereforesilentreadingshouldbeencouragedinmostcases,thoughtheteachermaysometimesneedtoreadpartofthepassagealoud.Thestudentsthemselvesshouldnotreadaloud...onthecontary,manywordsorexpressionsaresimplyskipped[7];......

上文在文章一开头就接连使用了两个被动句,为的是表现一种中立、客观的态度而使人信服。如果把这几个句子翻译成中文,译文就可能是下面的样子:在进行课堂阅读时,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是不要出声。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默读。尽管教师在有的时候需要朗读一部分内容,学生不应该朗读。……另一方面,很多单词和短语应该跳过不读。

从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开头的两个被动句在汉语里都变成了主动句,否则就不符合汉语读者的主体思维习惯,使得读者摸不着头脑。最后一个被动句虽然被翻译成被动句,但句式是隐含式的,加上前面已经提到了动作的主体,读者很容易找到连贯的线索。

三、宗教与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他们的心目中只有God(上帝),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或MyGod。祝福时会说Godblessyou.表示,惊讶时就说Godblessme.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forbid!(苍天不容),Godforfend(绝无此事)。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以及HethatservesGodformoneywillservethedevilforbetter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等等。这些习语都生动地反映了God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本族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当他们表示痛苦、悲哀、绝望时会说"哦,天啦!老天爷呀!",当他们发誓时会说"老天作证",当说某人软弱、无能时,就说"他是个阿弥陀佛的人",当他们表示祈祷或感谢时就说"阿弥陀佛",当他们表示愤怒时就说"真他妈的见鬼"。在这方面的习语还有:三教九流,鬼斧神工,鬼使神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我们翻译时应予以注意,例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Manproposes,Goddisposes

2、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

两个译文表面意思是一样的,中国受佛教影响较深,信"天"(Heaven),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深,信"God"(上帝)。两者虽有共同点,如信仰死而复生,灵魂永存,崇拜神灵,劝人行善等等,但是两种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无论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还是在价值观念上都是很大的。可见二者的内涵是不同的。但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与西方人心目中的"上帝"在语言功能上是等值的,究竟是采用第一种翻译法还是第二种,这要根据翻译工作者所站的立场而定。又如"天意"可分别译为God''''swill或thewillofheaven.由于宗教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同,在翻译时还可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来解决。例如1983年美国新闻杂志《时代》周刊讨论是否应该对西班牙裔公民进行双语教育时,引用一位众议员讲话,"FronthedaysoftheTowerofBebel,confusionoftongueshaseverbeenoneofthemostactivecausesofpoliticalmisunderstanding".译文:从巴别塔[(基督教《圣经》中)没有建成的通天塔]时代开始,语言混乱一直是造成政见不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④。这位议员借用引日约·创世纪》中,上帝弄乱天下人的语言,阻止他们建造通向天国的巴别塔的故事,来反对双语教育。再如TheplannerswerebusybypassingtheGordianknot(CollinsCobuildEnglishlanguageDictionary),译文:计划制订者为躲避戈尔迪结---棘手问题,而忙得不可开交⑤。戈尔迪结源于希腊神话的一个传说,是有关由农夫变成国王的戈尔迪和亚历山大的故事。戈尔迪在木桩上系了一众人皆无法解开的结Gordianknot后,由亚历山大一刀斩开,从此Gordianknot便成了棘手的代名词。因此翻译这类词语时,一定要加注或解释,否则中文读者,将无法弄懂这些"外国语"。

总之,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哦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传统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语言表达方式及翻译都要植根与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中。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中华书局,1954。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翻译;异化;归化

1文化和翻译

1.1文化和翻译的关系

如今,翻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不是指如城市、组织,学校等实体,而是指如思想、习俗、家庭构成,语言等非实物的东西。简单说来,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存在的方式,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正是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文化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自然而然文化和语言二者的关系就出现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无法存在和发展;而语言只有在反映某种文化时才具备自身的意义。因为翻译首先要处理的就是文字,而文字只有在与文化相联系的时候才被赋予真正的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字问题的时候要深层次的理解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社会要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化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在面对翻译当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的时候,通过在翻译理论的研究当中广泛全面、系统、具体的对比区别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识别共通之处,辨别特殊性。翻译不是简单的将语言的传统意义进行转换,而是最大限度的将原著中所有的文化韵味输送出去,传达各种文化信号,重现不同国家中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

1.2翻译的目的

大致说来,翻译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少原著和译本之间的差别。的确,在翻译中会遇到一些巧合,就是相同的语言规则适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相对而言,语言形成完全相同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2异化与归化

2.1定义和要求

LaurenceVenuti将涉及文化差异的不同的翻译处理方式划为两类:异化和归化。异化是以源语言的文化为中心(SLculture-oriented),而归化则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中心(TLculture-oriented)。

这两种译法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倡导者和观点。既然我们都知道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当我们进行翻译时,文化因素应该跟语言本身受到同等重视。而如何才能使双方和谐统一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2.2论点

在何时何地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个问题。在英语和汉语中就有很多的文化差异。在各自的语言中存在大量发源于它们各自的民族的独特文化的表达方式,如典故、宗教用语、文化用词、习语和新词汇等,它们都与源语言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考虑到这一点,以下列举出一些关于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式的例子和解决方法。

3例子和方法

3.1典故

对于一些反映先进文化和被经常用到的的典故,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以此了解和熟悉其独特文化。

很多与人物事件有关的典故都来自于英国文学这座宝库,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莎士比亚戏剧当中的很多角色都代表着跟他们有着相同特点或性格特征的人。所以如果说一个人是“罗密欧”就意味着这个人年轻英俊,热情激昂,神采奕奕,并且很有女人缘。如果称一个人为“猪八戒”的话就表示他跟《西游记》中那头粗鲁、爱寻欢作乐、行为怪异但又有些可爱的猪有些相似之处。还有很多来自于莎士比亚戏剧和后英美文学的角色和名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如“夏洛克”、“葛朗台”等等。

Whokeepscompanywiththewolf,willlearntohowl.——近狼者会嗷

Toweepcrocodile''''stear——流鳄鱼眼泪

3.2宗教用语

宗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它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绝不可滥用和误用。因此要遵从他们的信仰,异化这种方式在宗教用语的翻译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讲英语的国家中,基督教占主要地位,因此不难发现很多对人物、事件的引用是源于基督教的圣书——《圣经》:

Amessiah————-救世主弥塞尔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也是长期流传的文化的来源:

临时抱佛脚——toembraceBuddha''''sfeetinone''''shourofneed————-seekhelpattheleastmoment.

对归化处理不当会造成冲突和目标语言的读者对文化的错误理解,例如:

“TherewassomerealfalsitywhentheycametotreattheGoddessofMercyasafashionplateofthecourttoday.”

译法一:中国人渐渐把慈悲女神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这可严重走样了。

译法二:中国人渐渐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描绘成穿着时髦的宫廷贵妇形象,这可严重走样了。

佛教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但是译法一很难让人能理解“慈悲女神”就是他们所熟知的“观音菩萨”,因为佛教中的人物已经被换成了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的人物。

3.3文化用词

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一些独特的词语或短语。也就是说,这个词具有文化特征并且能把这种文化特征带到某个社会文化的群体当中去。当它被用于跨文化交流时,就称之为独特文化词或文化用词。

因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无法完全等同,我们最好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来履行翻译的使命。

举例如下:关于物质文化,西方国家有我们以前从未听说的sandwich和hotdog,译者将它们介绍给我们中国人就称之为“三明治”和“热狗”。而中国的饺子和豆腐被引进国外就称之为jiaozi和tofu.还如,中国有“旗袍”cheong-sam;英国有swallowtail“燕尾服”;美国有jacket“夹克”。

关于社会文化,外国人都知道“中国功夫”Chinesekongfu.在英语中,有他们的church“教堂”andmissionary“传教士”;而在汉语中有“道教”Taoism和“阴阳”yinyang。

3.4习语

习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英汉翻译当中有两类习语。一类是在一个相似的文化背景下渐渐形成的,通常情况下将它们归化双方都不会引起文化误解,如:

Selfdo,selfhave——自作自受

雨后春笋——springuplikemushroomsafteravernal

而有些习语用异化的方式更为恰当,如:

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

3.5新词汇

新词是指随着一个社会中最近或当时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发明的产品等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说法。

在英语当中有的新词汇在中文中没有对等物,我们就要再充分理解原生词这个首要条件下根据中文的规则想办法创造出与他们相对应的词语。这种情况就要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

back-to-back——双往返机票

thumbtribe——手机一族

还有一些新生词汇由于解释起来过于复杂,不容易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就最好异化这些词:

bungiejumping——蹦极跳

Namitechnique——纳米技术

参考文献

[1]Eugene,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J].外国语,1993,(3).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2).

[3]李庆生,郭著章.英汉互译使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论文百事通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公务员之家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行为,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广告翻译语言文化影响

在媒体信息发达的今天,广告对于一个商品的推销和一个品牌声誉的建立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及其市场占有率。想必很多人都还记得派克笔的一句广告语:“Itwon’tleakinyourpocketandembarrassyou!(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尴尬。)”可是,当派克公司在墨西哥推广这支笔的时候,却误认为西班牙语中的“embarazar(使怀孕)”可以代替英语中的“embarrass(使尴尬)”,结果广告语就成了:“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怀孕。”虽然广告的错误戏剧化地给这支派克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和销量,可是也成为了墨西哥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并有当地媒体讽刺地把它称为“怀孕的钢笔”,成为广告界中的大笑话,从长远看来,对派克笔公司的声誉不无影响。

那么,怎样才可以把广告语翻译好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切换,它可以对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心理、信仰等产生直接冲击,从而影响广告的效果。因此,在广告翻译中,我们既要注意到语言翻译的准确性,突出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等特点,也要在熟悉并尊重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对商品介绍时,使之符合该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信息,以达到广告推销的目的。以下,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一、语言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广告的基础,只有当语言运用恰当,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关于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达到宣传的效果。

1.汉英语言结构的对照

申小龙先生曾经说过,西方语言是以规则为主宰的,而汉语则以人为主宰。也就是说,汉语是以意思为中心的语言,语法规则比较自由,它的句子灵活多变,使用的词汇可长可短,词性多样可变。而西方语言中,语法占主导位置,句子主要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不能随意改变。请看以下一个广告语:

“……产品形美色绿,气味芬芳,味道甘美……(绿茶广告)”该句中“形美色绿”,“形”指形状,“美”意为美丽;“色”指颜色,“绿”用来形容产品的颜色。纵观全句,“形、色、气味、味道”均为名词,而“美、绿、芬芳、甘美”均为形容词,此广告语就是由几个名词+形容词短语组成,句中没有动词短语,按照语法规则,这样并不构成主谓结构。可是由于汉语的语法规则比较自由,词性使用灵活,实际上,句中的形容词实际上已经充当了谓语结构。可是,英语的句子必须以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翻译的时候不能直接译为:“…theshapeoftheproductbeautiful;thecolorgreen;thesmellfragrantandthetastemellow…”这样的句子明显存在着谓语残缺的错误,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加上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动词词组,而在此句中,应该在形容词“beautiful”“green”“fragrant”“mellow”前加上系动词“is”,才算完整,句子应译为:“…theshapeoftheproductisbeautiful;thecolorisgreen;thesmellisfragrantandthetasteismellow…”

2.汉英语言中词汇选择的对照

在描述事物时,汉语趋于花俏,而英语趋于精确。中国人擅长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觉,用华美的词语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并赋予许多主观的想象和感情。例如,在汉语的广告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诸如“一流(highclass)”,“完美(perfect)”,“独特(special)”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产品的质量,以求突出产品吸引人的特质,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其中,不免有些夸大其词。然而,在英语的广告语中,对以上词的表达往往就简单用一个“good(好)”来表达,或者具体地说出产品质量优良的所在。因为,英语语言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比较注意事物的真实性,所选词汇一般都比较客观与理智并且尽量保持简练的风格。3.汉英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发音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一般在于商标翻译。商标是一件商品的名字,而名字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商标翻译要注意形似与音似,即不同语言中发音的差异和意思的差异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文化冲击。请看以下例子: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品牌—Nike(读作[,naiki:]),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可以音译为“奈姬”或“娜基”。可是,这样的翻译在汉语中毫无意义,消费者看了或听了都会觉得很费解,更别说能给人带来遐想或期待了,也就是说此翻译虽顾及了“音似”,可忽略了“形似”,脱离了商品的形象和特性。因此,译者在翻译此商标时,既模仿了它的音节,还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的特性,把它译为:“耐克”,既表现出运动服装耐穿的含义,还隐含了一种体育的精神—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而后者也刚好与原意的胜利女神吻合,此翻译既顾及了音的传达,也表现出商品的特点与精神,较能被消费者接受,译得很成功。

然而,同样非常为人熟悉的丰田公司旗下的“LEXUS”系列汽车在2004年6月8日正式对其中文译音由原来的“凌志”改为“雷克萨斯”。虽然,从音似角度看来,“雷克萨斯”更接近于它的英文“LEXUS”的发音,可是此四字组合给人的感觉是陌生的,无意义的,并不能让人联想起车来。而“LEXUS”的原名“凌志”是取自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壮丽诗句,包含着一种激励人们努力奋发图强,成功者即可实现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突现出此车是成功的象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因此,“雷克萨斯”远没有“凌志”意义深远,也不及其有分量。

二、文化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从古至今,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支广告可能蕴涵着该国广大的文化元素,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元素的转换。而文化是在某个地域范围,某些人类群体中产生、形成并存在下来的,当它被传送到另一个地域范围,另一个人类群体中,往往并不为他人所理解、接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那么,该如何消除这些文化差异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使广告收到预期效果,成了广告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请看以下例子,现代都市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新推出一种“zerosugar”可乐,在此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人把它翻译成:“零糖可乐”,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译法,可是,由于“零糖”在汉语中与“灵堂”的发音是一样的,此商品的名字虽然突出了商品的特性,可是它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期待,而是很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不好的东西,迷信的人称之为:“不吉利”。因此,此商品名称可译为:“无糖可乐”,既能准确表达原文“不含糖”的意思,也可以避免译文中“零糖(灵堂)”给人带来的误导。

与可口可乐相似的是,新西兰航空公司(NZAirline)最初给它取中文名字的时候,出于发音的考虑,把“NZAirline”译为“安息航空”,这样的名字肯定没有中国人敢去乘他们的班机,因为在汉语中,“安息”意为“死”,是人们最忌讳的事。本来坐飞机给人的感觉已经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如果航空公司的名字还跟“死”扯上关系,哪里还有人敢去乘坐呢。因此,该公司后来还是根据其意思(“NZ”是NewZealand的缩写形式)译为“新西兰航空公司”。

而与上述两个例子相反,“Carrefour”译为“家乐福”,“Goldlion”译为“金利来”,都非常符合中国人对“快乐”、“幸福”、“名利”等吉祥语的追求。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商务活动日渐频繁,国际广告是国际营销中产品推广、宣传的重要形式。广告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营销策略的成功与否,好的广告翻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轻松占有国外市场;而失败的广告翻译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广告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更涉及到各种各样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广告人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使译文既能准确地传达产品的信息,也能符合对方的文化,使广告能被顾客所理解、接受,才能达到产品促销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十年感言.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9.(4):15.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1-13.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7

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神异的动物。因而,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龙”在成语中也被广泛的利用,如、“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我国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凤在中国还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旧时,凤也为圣德。"凤毛麟角"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用来比喻有圣德的人。

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电脑游戏)中的魔鬼diablo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

中华民族是一个渴望安定祥和的民族,因此,就想象龙、凤是一种福音。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封建思想的统治。西方人信仰上帝,与上帝作对就是过错,就是罪恶;而我国人民信仰上天,佛祖,祈求上天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神把龙作为自身的代表降到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东西思维方式的冲突

在欧洲工作生活了26年,现在是中国驻德国大使的卢秋田老师说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又问德国人,你死前有什么愿望?他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作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作报告。我想这也许就是思维的不同,这还只是在西方内部,要说到东西方的差异,我想就更大了.

对于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思维的广泛性.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一看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后面才讲些客套话。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把美国人的来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等等。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二,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以后,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人,不论他是东或西方人,形成一种思维后相对比较稳定。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三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突然上来一位客人,因为车厢有4个位子。这位客人拿了一个鱼缸端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撃芨嫠呶乙幌拢庥闶鞘裁疵疲谏镅嫌Ω萌绾喂槔啵心男┨匦裕克窃诳蒲嫌惺裁匆庖澹繑这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撃芨嫠呶乙幌拢庥闶鞘裁疵疲谏镅嫌Ω萌绾喂槔啵心男┨匦裕克窃诳蒲嫌惺裁匆庖澹繑这是德国人向这位客人的发问。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以后就问,撉胛收馕幌壬飧鲇阄颐侨毡灸懿荒芤咳绻菸颐侨毡镜钠蚝退隆⑺剩飧鲇隳懿荒苌繑问完以后,轮到中国人来问了,撜庵钟闶呛焐蘸贸曰故乔逭舾贸砸坏悖繑这表明三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下愚见,这也是不同社会的反映。

第三,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年轻一代的思想变化也正是如此。我们已经与50,60,70年代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感觉得到但很难说清楚,也不容易反馈给对方。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听不见的更美。还常常用问句作回答,以问为答,问而不答,让你对下文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想象。

造成的教育差异

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一批批的孩子们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级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这也是鄙人比较欣赏的地方。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国际夏令营中明显看出他们的孩子比我们的要坚强的多。我想,这也有着一定的环境因素吧。

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也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对教育不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两种等级。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周老师说:“中国是陆上文明,而西方是海上文明。”这话很有道理。一个是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我们大陆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的情谊。我们不是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这在西方国度一定很淡漠,他们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不会很激动,而我们的华侨,在外面有很多同乡会,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我们经常讲本土本乡,甚至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等。这些跟我们的长期农业社会都很有关系。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都带有很浓厚的情,这种情的因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

另一个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我相信,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所参考书目:

1.《霜冷长河》余秋雨著

2.《火与冰》余杰著

3.《读中国诗》钱钟书著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8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行为,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貌合神离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并探讨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1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习惯养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统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习语恰是反映这种文化差异的极精练的方式之一。就英汉习语而言,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理环境:

英汉语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例如,spendmoneylikewater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gobytheboard表示“(安排)落空,(计划)失败”;burnone’s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at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afishoutof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而中国则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

1.2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习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有些习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tohell(下地狱去)等,而我国是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1.3风俗习惯: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朝夕相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宠物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中英两国人们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狼心狗肺”、“狗腿子”、“狐朋狗友”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canineidioms),并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luckydog(幸运的人),Cleverdog(聪明的小孩),Everydoghas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谗猫”来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oldcat(脾气坏的老太婆)。

1.4历史典故: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英语中“crossthe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castleinthe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bya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这些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cat’s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2英汉习语的翻译

2.1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误会的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保持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

(1)Lovemoneyasoneloveone’slife.爱财如命

(2)Abidebythelawandbehaveoneself.安分守己

(3)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趁热打铁。

以上例句都采用了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把英语习语迁移到汉语中来,既可丰富本族语言,又可准确地掌握西方习语,可以看出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人类思维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习语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和中西价值观的某些交叉点,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共核。

2.2意译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些意义大致相符,但是在形象和风格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持了原句的本义,又适合中国习语的表达习惯,易为读者所接受,它可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⑴改造法

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

①Oneswallowdosenotmakeasummer.英文原文的意思是:只发现一只燕子就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而汉语里却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汉语习语中有“一木不成林”的说法,因此可译为“一燕不成夏”。

②Killtwobirdswithonestone.

一石二鸟。根据汉语习惯可译为“一箭双雕”。

⑵对联法

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在英语的翻译中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①Awordspokenispastrecalling.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②Everyoneforhimselfandthedeviltakethehindmost.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3套用法

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彩,并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

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

To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流水。

2.4直译加注法

还有一些习语,直译后虽然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这时可使用增译法。增译法并不是无中生有地随意增词,而是根据原文增加那些无其词而含有其意的必不可少的词。通常译文可先直译其字面意思,再点出其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不失原貌,又避免了因生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例如:TocarrycoalstoNewcastle可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若觉得还可能引起误解,亦可加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便不难理解运煤到纽卡索是多此一举的事了。

2.5意译并加注法

在意译中,有时为提高原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可采用意译加注法,对原语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以提高文化交流的程度。例: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译文中“忠诚正直”是对原文习语“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的意译,为了中国读者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可加注释。注:toeatno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eatnofish(不吃鱼)表示“忠诚”之意。Toplaygame和toplayfair(规矩的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为人正直”,“光明正大”。

3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中,有时其形式几乎相同。意义似乎相近,造成一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假象,翻译时应特别小心。例如:“eatone’words”很容易让人将其与汉语的“食言”对应起来,因为它们在表面形象和语意上很接近。可是“eatone’swords”的意思是“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言有失,说错了”,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是“羞愧地、不光彩地”认错。如果一个人“eatone’swords”那么他就是“retracttheminhumiliatingmanner”;而汉语“食言”是说一个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不履行诺言”。因此,两个习语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可言,互译也就根本不可能

类似的例子还有:amissisasgoodasamile译为“毫米之错仍为错,死里逃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Gildingthelily套译为“画蛇添足”(锦上添花);laughoffone’shead译为“大笑不止,笑得前仰后合(通常拿他人取乐)(笑掉大牙),等等。

本文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它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习语中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习语时,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习语翻译时要做到“形似和神似”,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流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冒国安.文化沟通与文化移植[J].文化研究,1987(7).

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