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46:56

思政建设论文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1

教师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自身修养的提升,对于维持一个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建立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然选择

师德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其言行对学生有直接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在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教学风气等多方面都要给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学高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品质以及由学术成就所带来的思想深度和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远。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教师师德不尽人意的现象,使人们对教师素质的优劣颇为忧虑: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小学教师性侵幼女事件、教师体罚学生事件、高校教师学术造假事件等,一时间教师的威信降至令人担忧的地步,个别突出事件抹杀了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们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所高水平学校的需要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而一个大师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典范,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既体现了一个大师的道德素质,也彰显了一所高水平学校的素质,因此,教师的师德典范对于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尤为明显。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唐代的韩愈,在著述《师说》一文中,阐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夸美纽斯也强调说明了教师应该是一个模范道德形象,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为教师其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要为人师表。这些古今中外的文献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不容忽视性。

(三)师德建设是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教育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拔尖人才稀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科研水平明显不足,思政课被看作党和政府政治言论的“传话筒”,在高校他们面临着“鸡肋”似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在高校的地位和待遇都明显低于专业课教师。在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聘任门槛低,“拉郎配”现象 时有发生,普遍认为思政课不是专业课,专业技能“含金量”不高,一些行政岗人员和辅导员也成为思政课队伍的主力军之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学历相对偏低,这些现象正是某些学校领导不重视思政课的结果,思政课教师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处境和“二级公民”的感受。科研能力弱,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领导眼中他们无法为学科建设做贡献,有些专业课教师也认为思政课是讲“政治的”不应该占用太多课时,建议压缩乃至取消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被轻视以及所处的教学困境依然无法摆脱。“外在环境的压力,加之自身存在的问题,让思政课教师产生了无法自拔的自卑心理。他们自认低人一等,对自身角色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危机”。

(二)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且具有重复性,导致一部分思政课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

根据、教育部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专任思政课教师配备总体上不低于师生1∶350至400,可高校师生的现实比例却难以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一个思政课教师要身兼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年平均工作量在300课时以上。因此,繁重的教学任务迫使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工作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无暇顾及充电学习,更谈不上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考核和职称评定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这又让思政课教师无法安心教学,导致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局限在盲目地以科研工作量的完成来满足评职称的需要,往往闭门造车,学术论文华而不实,这种缺乏实践可操作性的学术成果必然难以做到教学相长,从而使思政课教师陷于教学与科研的两难境地。

(三)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政课优良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政教育在学生对于学习边际收益的心理预期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市场趋利性和课堂道德性的现实差距使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27-29。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高校思政课仍然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和道德宣教式的教育特点使其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产生应有的实效。“目前,中央及上级部门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训和实践,并为其提供了相关批次的培训,但相对于庞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而言,这种培训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导致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方式方法的创新进展十分缓慢,与形势要求存在较大差距”123-124。由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实践教学无法真正有效开展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认为上课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体制机制发展不完善,使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缓慢

各高校应该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这也是教育部所要求的。但是,现实却是思政教育部门未独立,发展的空间有限,缺乏长远规划。由于缺乏经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难以系统化、长效化,思政课教师存在着对中国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及缺乏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继承与现实脱节。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部署。这打破了仅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和评职称制度,并完善优化了师德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是新时期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教师本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其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因此其理论水平的高低对思政课教学实效必然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其影响而日趋多元化,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具备深厚广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锻造和提升其灵魂,进而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高校应通过有效机制独立设置思想政治教学部,并在经费、机构、人员配备及教师待遇方面给予保障

在机构上,使其具有独立性,剥离其与其他机构、院系以及其他专业的混合设置;在人员选拔上,应严格政治标准,选用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经费上,学校应给予保障,不低于生均经费20元的标准,把教师外出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支出作为常设性单列经费,并随着学校的发展,经费应该逐年增加;在教师待遇上,应强化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关爱,确保思政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者略高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创新和开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师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影响。思政课教师必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的道德素质比人文素质更为重要,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感染和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使之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更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关注学生成长。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步伐,切实有效地改变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困境。学校应建立统一的指导方针,联合校团委、各系部和思政课教学部共同建设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思政课的功效。

(四)学校应建立师德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2

1.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是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的结合。两者虽然有不同,但是其核心内容都是价值观以及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塑造,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和工作素养,最终培养出合格的而员工队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要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保障,这不仅能够保证了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形成态势,也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健康;另外它必然要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要国家和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解决好价值观建设的相关内容。2.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所在。现阶段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存在科学等形成的。在实际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进行的工作内容是企业相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员工的各种思想上的焦虑、困惑、矛盾等问题进行科学的劝导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其树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员工的思想健全健康了,那么其生活工作灯就会积极向上起来,最终也就会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从根本上讲,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教育行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开展思想理论工作,要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关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推崇服务意识。在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随着现阶段的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员工的思想就会受到很多不利影响,价值观的形成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影响。有甚者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主席提出的“苍蝇老虎一起打”正是针对这种普遍的贪污现象而言的。人性的自私以及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利益,以服务意识为主,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顺利成功与否的标准,要从员工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员工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和生活需求,这样才能有效的化解矛盾,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也就能为企业创造更过的发展机遇和利润。2.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以科学的态度推陈出新,保证内容、形式、方法的科学性,不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变成形式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汇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讨论的新课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桥梁。企业文化是指能够为企业员工所接受的、能够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这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3.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措施。首先,紧密联系实际,选准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和结合点,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打开工作局面,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其次,重视和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通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从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着手,结合企业的特点和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选择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培育员工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精神,为企业发展服务。此外,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中要灵活应用软硬结合的技巧,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先导,积极强化,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通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信念和作风等要素,引导工作人员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问题,树立起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思想意识和企业精神。

三、结语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3

在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和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被迫相继实行战略转移,历时两年。第一、二、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在两年的浴血奋战中,中国工农红军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长驱两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渡过二十四条河流,占领大小城市六十三座;翻越十八条山脉,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忍受饥饿寒冷,历尽千辛万苦,走过了世界上最难行走或没人行走过的道路,征服了自然界的各种艰难险阻。在两年的艰苦环境中,红军究竟是靠什么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取得了伟大的创举,熔铸了长征精神?归纳起来,长征精神的内涵包括:第一,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红军长征中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战士们却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表现出了不怕困难和牺牲,坚定革命前途必胜的信心和勇气,这种精神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长征精神的灵魂。长征的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铸造了长征之魂。第二,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是革命长征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红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根据当时的客观实际勇于创新,形成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长征精神。第三、顾全大局、团结一致、互助合作的精神是革命长征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在长征途中,红军各部队围绕党的作战意图,密切配合、互相协同、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任何工作,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语言、眼神、肢体等各方面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作为这项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一句话就可以影响学生的终生,改变学生的命运。正如我们所说的“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教育的影响是无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来自于教师本人,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才能做好教育工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主渠道,也是学生接受“三观”教育的重要基地,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导师,对自身的要求应该更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政课教师却良莠不齐,甚至一些教师存在严重的问题。体现在:第一,一些教师对思想政治德育与学生工作教育工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认同感,缺少职业素养;第二,有些教师缺乏甘于寂寞,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有些教师缺乏团队精神,缺少对学生的关爱和敬业精神。

三、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

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长征精神的内涵实质,提出以下对策:

1.发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职业认同感

树立为思政工作奉献终生的思想在长征过程中,“为了北上抗日”“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些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使红军战士心甘情愿地面对险恶而无所畏惧,攻关破敌而奋勇当先,血战沙场而冲锋在前。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现实生活中,一些思政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予认可和接纳,甚至羞于跟别人谈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把这份工作看成养家糊口、获取报酬的来源,而没有真正地看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去面对。因此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要想在自己工作的“长征”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认同感和自豪感,要有忠诚于本职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勤于研究,才能在这片沃土中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2.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是教师自身魅力所决定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取得一番成就,必须具有甘于寂寞、不怕吃苦、知难而进、刻苦研读、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练就一身过硬的真功夫。当年长征途中,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凭着一腔革命的热血,身穿单薄军衣,顶着风雪、忍受高山缺氧的困难,没粮食,吃野菜、草根,吃光了野菜、草根就煮皮带吃。红军将士就是靠着一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战胜种种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思政课教师作为当今革命火种的传播者,我们要继承红军当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坚信“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也要坚信“研读百部经典就是成功”“突破理论难点就是进步”,以顽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精神克服来自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等工作、生活的压力,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3.发扬长征精神,团结互助,勇于奉献,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经历过高考的洗礼,迈入大学的校门,而大学既不是象牙塔,更不是桃花源,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思维正进入最为活跃的状态,开始接受各种新思潮、新思想、新观点,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蒙以养正,圣功也”,此时,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而思政课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及功能认识不足

社会方面,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作用、功能存在误区。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为主要任务,从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边缘化。高校方面,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部分院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的认识存在误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针对市场需求、岗位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因此更加注重专业课程建设,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学生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意识到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特殊性,没有认识到思政课作为一堂公共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以学习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思政课的教学对高职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就业等方面缺乏现实直观、立竿见影的成果。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并非专业课,没有实际收效,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

(二)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1.教师数量配比有待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师生比例未达标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2019年5月8日,教育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高职扩招百万”的计划。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加之高职院校扩招新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2.教师专业背景有待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从不同角度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当中来。虽然当下思政课教师大多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等马克思主义专业,对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教师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缺少复合型人才。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无法适应新时代多样化的学生教学工作。

(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1.职称评聘。高校职称评聘目前还主要是依据论文,仍存在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等弊端,仍存在依赖国外机构设置的评价体系等现象。思政专业本身无法在国际期刊上,且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本身存在科研能力不强的现象,使其成为被价值评价体系排斥的对象,在职称评聘上处于弱势地位。久而久之,某些地方逐渐形成思政专业非学术、无学术等极为错误的观点和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思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荣誉表彰。思政专业相比其它专业所承担的课题项目比较少。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3547项中,思政大类项目为485项,比例为13.7%,均为本科院校。2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151项中,高职院校为4所,其比例仅为2.6%,而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74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2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在承担国家思政项目中存在弱势,缺乏相应的高职思政项目平台。3.经济待遇。在新时代下,人们都追求高水平、高品质的生活,但囿于专业限制,思政教师同其它专业教师相比,收入较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思政教师基本工资、课时费虽与其它专业教师无差异,但是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属于公共课,并没有相关学生,因而不能像其它专业教师拥有实习指导、论文指导等项目薪酬;第二,在加快构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背景下,考虑到思政教师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和省市设置了思政教师专项津贴,但大部分省市并没有实行,或设置人数极少。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端正对思政课教师作用及功能的认识

首先,要改变社会中对思政教师作用、功能的认识误区,需要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地位方面下功夫。只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才能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事思政教育工作。

(二)完善思政课教师的队伍管理机制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5

西方国家的旅游教育基本经历“先有现象,再有研究,进而有教育”的常规发展过程。在中国,旅游业、旅游研究、旅游教育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这种特殊的发展历程使旅游教育多了试错的过程。旅游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从争论不断到走向成熟,最终地位得以确立,旅游管理专业也被确定为管理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产生时间早,使用范围广,是该专业的入门级课程[2]。旅游课程质量影响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涉及该门课程的教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课程建设的来龙去脉,对于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旅游高等教育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进展

旅游学科理论指导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完善旅游学科理论,因此,旅游学科理论在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以及旅游产业发展中作用重大。“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级课程,随着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渐趋成熟。从目前全国各类旅游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所使用的相关教材来看,它承担着旅游专业理论基础教学的重任。作者以“旅游学概论”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340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14篇;与该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文献共计137篇,其中包括3篇硕士学位论文。对它们进行了如下梳理:首先,从研究文献的整体来看,呈现出从初期探索到不断发展完善直至成熟的趋势。图1为1995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137篇教学改革相关论文。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研究始于1995年的《旅游学概论学习要点》,2008年以来达到研究的高峰期,之后除了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发表有3篇和2篇论文之外,其余年份的文献数量都较多,尤其是2021年,全年共发表18篇相关课改论文,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探究保持着与旅游学科同步发展的节奏,受关注度明显提升。其次,从文献研究的分布区域来看,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向西扩展的态势。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探讨首先诞生于北京,之后是西安,紧接着是河南、湖南、东北三省、贵州、海南、江苏、江西、山东、四川、重庆等地,而西部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的不平衡,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旅游专业队伍和旅游研究理论的科学指导。2021年,中央出台《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将中西部高等教育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框架下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其中包括旅游教育。再次,从文献研究的内容来看,呈现由点及面不断完善的趋势。早在1981年就有论文探讨旅游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可见当时对于建立学科的认识还很模糊,而学科的建立一定要明确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早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探讨始于1995年;1999年发表有两篇相关论文,分别是《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材内容改革的探索》(郭伟)和《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的合理架构》(张晓慧);2005年,《旅游学概论教材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合理架构的建立》(陶卫宁)发表。以上时期课程教学的重点还是探讨课程应该讲什么。由此看出,该课程改革的前10年以教学内容的探索为主。2006年是该学科的转折年,该年共发表相关论文3篇,分别是《论高职高专旅游学教材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关德富)、《“旅游学概论”教材中亟待澄清的几个问题》和《“旅游学概论”课程应用成功“五步”教学法实践》。可以看出,课改开始关注教学方法,并且有更具体的指向,即针对高职高专层次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这也说明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最先开始于高职高专层次。2007年共发表相关论文4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开始关注本科教学层次,《实用性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创新研究——“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启示》(黄萍)就是代表,其他3篇论文有探讨教材改革的,也有开始关注中职层次教学方法改革的。2008年是该学科论文多产的一年,共有10篇,课程改革的讨论方向已完全转到了教学方法上,有对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辩论赛、小组讨论、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式教学、专题讲座、新闻播报、小组汇报等的引入,对方法论的探讨越来越多元化,同时也开始关注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如建议修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考核、构建多角度评价机制等。近几年,随着网络教学、慕课、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新环境的出现,部分课程改革论文也提出倡导电子课件、微课、学习通、雨课堂等现代教学设备设施的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课后联动教学等也陆续被引入课程设计中,从而拓展了课程教学的场域,延伸了教学的课时[3]。其中,《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浸润式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旅游学概论”为例》的发表,标志着有关该课程的思政研究开始出现。由此看出,近10年课改论文侧重于理念的指导、学情的关注、师资的优化以及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最后,从文献研究的模式来看,呈现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转变趋势,并且越来越关注时代背景。之前的教改论文谈理念和思路的较多,对具体建设路径提及较少,指导性、操作性不强,几乎没有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承袭性较强。之后的课改论文更注重具体的操作和应用层面。如众多学者将“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构,提出了包括外延、核心与基础三大板块在内的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又在三大板块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出实践项目来实现课程的实践和应用性目标,将理论和项目任务联系起来,成为教改的典型案例,引用率很高。另外,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探讨也很具体,对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做出了具体说明,教学指导性越来越强。

三、研究综述

文献中体现出的丰硕成果,可以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撑和指导,但也不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大部分论文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深入探讨有限,虽对评价机制进行了全面探讨,但以学生产出为导向的成果性探讨有限,学生学习成果所对应的指标体系不明确,量化的结果少之又少,对支撑专业认可度,尤其是对学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缺乏实证案例支撑。第二,课程思政的研究已经很多,且具有明显地域性特色,尽管有些课程思政论文已经具体研究到如何融入相应的思政元素,但设计实践内容时又大多带有地域特色,操作起来具有局限性。尤其是一些西部院校更需要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的思政案例,打造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的思政案例库来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振兴西部高等教育。第三,同一门课程没有严格区分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与高职的区别及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一文关注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教育层次上的教学区别,在该文发表之后再没有相关研究。关于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应用性探讨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层面,针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中职、高职高专、本科课改的方法界限模糊,似乎都能适用,学习能力的层次区分度不大,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本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尴尬局面。旅游管理本科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是为旅游研究储备力量,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旅游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体现出本科层次与高职层次的差异性。所以,本科层次课程内容中的任务驱动更多应该以完成基本的科研思考为主,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而非全部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培养“劳动操作能力”。据“2017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情况”,全国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有608所,高职类旅游专业院校1086所,中等职业院校947所。针对不同办学层次,同一门课程、相近的课程如何改,改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体现,笔者认为是今后应该思考的重点。第四,社会赋予该课程太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使它成了“森林”,而非“树木”。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初学者快速认识旅游学,构建初步的旅游学科体系,帮助学生丰富旅游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思考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具备一定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旅游学概论”还承担着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专业,熟悉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培养学生增强专业认可度和满意度,为今后就业做准备的职能[4]。它本身具有“双启”的作用:启蒙和启下。一是专业启蒙,二是开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将“旅游学概论”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简介集合,缺乏与后续课程的联结,缺少纵向备课和课题组构建,往往是把后续课程的任务前置到“旅游学概论”课程中来,满足该课程应用性的需要。如大部分文献中都提及的项目任务驱动法,在“旅游资源”这部分内容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设计了对旅游资源调查、开发等实践任务,让学生学完之后设计线路产品、完成调查报告、规划方案等,那后续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课程又该如何教学来体现其应用性?“旅游学概论”似乎提前完成了后续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该课程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无可厚非。部分教改文献中提到建议增加行业观摩、企业骨干进课堂现身说法等,这样虽然很好地拉近了学生与行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学习,但没有考虑课时的问题。依据2018年出台的《旅游管理专业国家标准》,现阶段本科教学课时中,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控制在48个课时左右,高职和中职的教学课时则更少。面对这样的实际教学环境,在有限的课时中,是否能完成这么多的实践任务值得考量;与此同时,学生还要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等任务,让刚入校的大学生在一门课程中完成诸多学习任务是否可行和可能,也值得深入验证。

四、总结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思政;专业教育;教学评价

为适应市场对会计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2004年批准开设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培养单位已发展至近300家,8万多的毕业生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2021年12月27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指出,未来会计人才培养单位应秉承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守法、诚信、责任、担当等关键词应始终贯穿会计教育全过程。做为承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如何培育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人才,应是近些年相关教育学者共同探讨的话题。截至2022年2月底,作者在中国知网中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到已发表的此类文章达到2.3万篇,以“研究生课程思政”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搜索到209篇文章,再次缩小范围,以“会计硕士课程思政”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搜索到一篇文章,可见,针对会计硕士(MPAcc)课程思政研究存在很大的空间。

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近几年,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央做决定。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至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被全面提出。其次,教育部抓落实。《若干意见》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教育部即针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出台了指导纲要,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最后,各地各校积极行动。各地各校纷纷出台实施方案,召开本省、本校工作部署会议,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情况,亦有财务人员违背职业操守事件,会计行业一定程度上存在诚信危机,高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1]。从MPAcc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来看,步入新时代,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围绕党情、社情、国情,以现有的实际情况,仅在课时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远远不够。各高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中以专业课程为主,研究生也会抽出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因而,非常有必要对思政课堂进行延伸,开展课程思政。文章探析会计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而提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

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高校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度不够,流向社会的会计硕士毕业生中,存在部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心性浮躁、培养质量不高的现象。高校在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二者应目标统一,相互促进,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高级人才。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来看,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各行其道,课程思政面临困境。

(一)教学实践中重“课程”轻“思政”

高校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了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多为案例或实务讲座等形式。调查发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师偏重“课程”,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而忽视“思政”融入的现象,亦或不加任何变通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直接搬到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不能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式化的课程思政会使学生感觉到突兀,有种“说教感”,不能形成情感共鸣,不但思政效果不佳,而且也会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难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如果将课程思政比作一副药,专业课程则是一碗水,要努力将具有“思政味”的药融入专业课程的这碗水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让学生欣然接受,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与升华。

(二)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思政的发展需求脱节

高校会计硕士教师构成中,专业课教师为主流。大多数研究生认为,专业课及专业课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的价值取向。可见,课程思政首先要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与课程思政的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一方面,思政观念落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有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当属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这种观念显然有失偏颇[4]。另一方面,思政能力匮乏。会计硕士专业课教师基本都是本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其受教学及科研任务压力影响,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政学习与研究,因而,受自身思政能力限制,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部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升。此外,尚存在个别教师课上言行不够自律,造成舆情事件,还有个别教师学术造假,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综上所述,针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意识不足、能力匮乏和风气不正等不良现象,高校应引起重视,尽快纠正,促进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教学效果评价中思政内容缺位

传统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专业课教师的评价也更多地关注其科研成果数量及级别,极少会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随着近些年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此种情况有所改善,很多高校的改革已见成效。但一些高校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教学效果的评价仅是形式上增加了思政元素,而本质上力度远远不够的问题。评价体系中,思政内容的缺位会影响教师及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个别教师认为只需做科研、多出成果就可在职称评定时晋级,因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各种评奖、评优时将各学科的成绩及专业成果作为唯一择取标准,而忽视了成绩、成果取得过程的合理性。个别学生在实习时更多考虑假期长短及能获得多少实习补助,这种功利性的思想难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而若在教学效果考核内容中融入一定的思政元素,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体现出培养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师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

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探索

会计硕士人才培养中,要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而应是所有课程、全体教育工作者承担的基本职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发挥各自育人功能的同时,还需目标统一,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整体质量。

(一)挖掘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课教师可从专业课程某一知识点出发,挖掘思政元素,如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中,针对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知识点,教师可结合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涉及的并购概念、动机与效果,体现的是创新与探索精神;“管理经济学”课程中管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可挖掘出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国家建设责任感与使命感;“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审计风险知识点,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案件,使学生深刻理解审计程序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等。针对以上知识点,教师均可通过编制案例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有趣的故事,可采用苏格拉底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既有利于提高其思辨能力,又能发人深省[5]。潜移默化、不露痕迹的课程思政,使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政能力,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加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对其学习、生活影响深远。教师应力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若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是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作为研究生价值观重要引领者的专业课教师,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输送专业知识、技能及正确的价值观。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高校需提升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首先,树立思政观念。专业课教师要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其自身也是意识形态的传承主体。其次,提升思政能力。树立思政观念是基础,具备思政能力是关键,因而高校需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全周期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及科研工作中的能力,做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的双重育人成效[6]。最后,规范自身行为。区别于本科教育,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都担任导师之职,其既是研究生的学习导师,也是人生导师。其言行举止均会对学生为人、为事方式产生影响。因而,在教学或科研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时刻规范自身行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向引领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先生”。

(三)规范实践课程及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管理

区别于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更加强调实践应用教育,因而教师可充分利用实习实践课程平台,将会计法律、财务制度、审计准则等财会相关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可对重要知识点引入正向或反向案例,结合实习实践内容,给学生以启迪,从而为最终学位论文的撰写奠定实践基础。首先,开题小组应从源头上控制学位论文选题,除体现专业学位的应用性以外,还应融入思政理念[7]。其次,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尊重已有学术成果、坚守学术道德规范。最后,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教师应结合思政内容给予评价。

(四)健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核心是教和学的效果。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可从备课资料的准备、授课效果、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情况等不同视角进行诠释和评价。具体应细化,给出每部分的权重,形成文件,严格执行。对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强化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动力,真正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创新专业课堂形式,升华专业课堂内容。对研究生的评奖评优标准,应通过思想政治素养的民主评议过程,从思想政治、纪律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几方面进行细化,要能映射研究生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行。思想政治素养考核应贯穿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有奖有惩,激励与约束并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确保会计硕士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会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会计硕士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责任与义务。针对部分高校在教学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课程思政融入所面临的困境,应深入挖掘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元素,加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的建设,规范实践课程及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健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高校应以财政部的未来5年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为指引,将立德树人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力争打造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高珊,黄河,高国举,等.“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5):70.

[2]常亮,王磊,杨春薇.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6):104.

[3]王树国.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21(11):16.

[4]郭裕湘,农映恬,马宁,等.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高校MPAcc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2021(35):33.

[5]常显波.“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2019(12):45.

[6]赦玉贵.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的融合教育目标与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2021(24):66.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7

1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类型解析

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当中的融入,成为近些年逐渐兴起的新课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有主有次。因为课程思政内容极其广泛,当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融入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作为各个专业通用的思政教学形式,同时,还要做到融入红色经典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文化类型。首先,以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需要把握教学内容育人的过程管理。如绘画专业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学习和创作符合传统文化内涵的美术和设计类作品,重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以这种审美内涵去引领学生的创作实践,让学生无论在绘画,还是在设计相关领域,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深度和艺术高度,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我们还要努力让学生融入学校文化,吸收优秀文化,在融入学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心灵;在学校文化中感悟,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丰富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1]其次,将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引入教学,成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红色经典文化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可歌可泣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历史课程当中已经较为全面的了解,那么把它引入到绘画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时,因学生实际的专业能力,不能让学生表现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抽离出红色经典当中非常有意义有精神指向,并对于今天有诸多追思和回忆性质的经典片段,或者是生活记忆。红色经典文化不仅仅是以人物画进行体现,也可以运用山水画和静物画,甚至将具有代表性图像通过艺术设计概括性符号形式去体现当代设计意识。所以说,红色经典文化对大学生来讲,是必须要深刻领悟和能够进行创作应用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生就读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学生出生的城市,都会以地域文化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打下深刻烙印。如从学生记事起,他出生的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属性就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给予深刻的影响,到了就读高校以后,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高校教育理念也会将该地域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思政信息。例如,学生所处的高校在黑龙江省,那么龙江地域文化,其中包括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等。以这样不同的精神内涵对学生实施影响,能够在教学当中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四年不断学习,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总结当中去,对于其艺术认知和社会认知,以致对历史的认知,都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2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在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思路,避免工作当中形成无序,没有主次的凌乱局面。针对其教学路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教学思想要统一,引导教学要形成合力,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及时进行沟通,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论文指导老师也要如实掌握所辅导学生的素质能力,要对他们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专业创作能力以及个人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要进行逐一分析。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也是对学生深入了解的过程,要做到一人一议、一人一案,不能全盘推进,要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所以,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当中,其备课其实就是在备学生,虽然辅导的学生不多,但面对的却是艺术创作的个体,尤其要集中体现创作或设计成果的前提下,这方面更不能忽视。第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明晰,不能将平时学习与毕业设计分列开来,也就是说一定要重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让课程思政在专业核心课程当中就要进行深度的教学研究,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基础,从而对平时作业与毕业创作形成一体化教学的因果关系,这样便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也便于毕业设计和论文出成果。第三,教师经过教学的前期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为学生毕业前夕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其作为自己学业总结性的工作来对待。所以,美术与设计类学生本科专业学习要重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果展示,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教学管理者要重视,指导教师要重视,也要让学生也就是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直接创作者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这项工作。当然,从管理层和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给予积极关注,并不仅是口头上的提示,而要对相关的文字表述、思路梳理、自我评价、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指导,便于学生对毕业设计文稿要求有认真的了解,保证能够及时完成相关的任务。

3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方法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高校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研究在近两年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1],在思政大旗的引领下,广告专业课程纷纷开始启动思政建设。

一、广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

以“广告”和“课程思政”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查到37篇文献,其中涉及“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文章仅4篇,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可见,广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者探讨的主要内容有:1.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融入广告专业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符合“广告行业发展的需要”与“大学生成长中正确培养的需要”[2],更是“中国高等广告教育自身建构和完善的理论自觉”[3]。2.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者提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设方向[2],以及“导”“感”“悟”“行”的教学实施构架等建议[4]。3.可应用的思政元素。教师结合广告专业课程特色,探讨可以融入的教学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现代广告史中广告人不懈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敬业精神等[5],少数先行的教师甚至已经对照课程内容列出详细的思想映射与融入点。4.教学方法。思辨讨论、项目驱动、专题论文等方法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被广泛应用[6-7]。思辨讨论可以实现教学的层层递进,由分歧到统一,由浅层到深入的思维过程。项目驱动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实现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认同。专题论文可以使学生展开更具逻辑的思考,甚至不乏课堂论文扩展为毕业论文的例子。可见,更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都受到影响。

(二)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广告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广告专业课程尤其是“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这些论文是研究者基于自身建设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从路径、方法上为后续建设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建议,使后来者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但在初始建设阶段,教师除了需要原则指导、方法借鉴,同时也要关注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面临不少微观层面的操作困难。如课程思政内容如何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不同教学方法更适合何种思政内容的教学等,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对重难点问题提供更多拆解建设过程与操作方法的案例分析。

二、“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难点

(一)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相统一

“广告学概论”是新闻传播类通识性的专业课程,通常在大一开设,课时多、知识覆盖广,发挥强基固本的通识教育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联系实际,学会用广告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广告实践活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过于强调思政目标而忽视课程目标是不可取的,无法满足广告专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要求。要实现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做到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科学合理的协调设置,二者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二)教学范式从知识漫灌转向因材施教

目前,“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00后”,因其接受心理、对课程思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等问题,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教学范式上从知识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在传统“授—受”课堂教学中,即使存在讨论、互动教学环节,仍摆脱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漫灌学习模式。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与学生实时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赋能。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挖掘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资源,才能做到将价值导入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设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

思政建设需要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是导向、评价是指挥棒,抓住评价就是抓住了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8]。因此,课程建设需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的明确指示下[9],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具体情况,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中心,不断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由此,教师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授课效果测量,倒推教学提升方向与方法。

三、“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以“三贴近”为驱动,营造课程思政生态

“三贴近”是指思政内容贴近知识内容,教学方式贴近学生接受心理,教师贴近学生。广告学是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教师须要根据教学知识点,不断挖掘时展下的多主题内容作为思政教育资源,形成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内在的逻辑关联。同时,教师须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作为教学重要主体,师德师风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其知识层面的解惑人、思想层面的引导人、生活层面的知心人、人生道路的指路人,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例如,讲“广告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通常会觉得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对陌生。教师在讲授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时,可通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会带动中国广告的迅猛发展”为问题导向,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读书报告进行主题性研讨,并且教师充分认可学生的自我探索与观点价值,在“三贴近”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二)以“两型课堂”为阵地,形成课程思政张力

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全过程。第一,立足第一课堂。教师需要针对课程知识系统优化课程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深耕”“细耕”,体现价值引领与思想融入。第二,用好第二课堂。通过课程项目实战、企业调查与名师进课堂等方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不仅益智也重在立德树人。例如,教师将整个课程设计为三大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广告分享模块(线上周末广告下午茶)及广告实践模块(探索性实践作业)。理论知识讲授结合专业知识点,注重联系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与企业品牌发展实践。“周末广告下午茶”是在每周末,教师与学生们在线上一同分享、鉴赏、评点优秀公益和品牌广告,感受广告创意魅力,领略广告传递的家国情怀、品牌价值以及人生奋进的主题。探索性实践作业有专题读书报告、城市标识设计、传统文化广告创意策划方案等。三大模块联动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自主吸收相关思政内容,更爱祖国、更爱家乡、更爱家乡的传统文化。

(三)以“双向动力机制”为杠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必须“以生为本”,关键在于“激发”,成效在于“内化”,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赋能。该课程建立了评价学生的双向动力机制:一是激励引导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企业品牌发展故事、广告名人奋斗故事、国货广告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企业、人生,争当时展的“接力者”。二是课堂教学互动评价机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相统一。注重对学生素质绩点与专业效能的全面考察,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例如,课程近3年坚持“课堂十分钟”版块,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自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广告、企业品牌广告进行分享和品鉴,每个小组成员提交鉴赏感悟。教师引导学生现场点评、互动交流,再作综合评价。展示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构成学生成绩。

四、“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在上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的整体指导下,教学团队对课程每一章节都进行了详细设计。此处以“广告学概论”导入课为例,对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知识性目标主要从广告现象分析切入,从理论关照入手,以具体问题意识为导向,注重知识点的系统与深入性的讲解,以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思政目标主要从优秀广告作品案例和最新电视文化节目分析入手挖掘思政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对广告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规范价值进行初步思考。

(二)教学设计

导入课的知识点是广告概念与广告特征,结合专业教学任务,该节课程设计了5个知识点:广告现象观察与解析;问题:为什么不能简单认为“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广告与新闻传播的区别;广告的概念与特征。思政内容在知识框架下分别设计为:一是广告社会价值。通过合理的案例选择,使学生认识到广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观察并解析广告现象,理解其能通过发挥社会功能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二是广告文化价值。通过优秀的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赏析,使学生理解广告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公益广告与爱国广告中所传递的多元主流文化。三是广告经济价值。理解广告与经济间的关系,认识广告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由此树立学生的奋斗精神,志在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以真实性为价值底线。在区分广告与新闻传播的同时要求学生看到两者的共性,是以真实性为价值底线。五是广告审美价值。通过优秀的广告案例与精品节目赏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广告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其进行“美育教育”。教学手段的选取是在结合上述设计的基础上,选取更为有效、更贴近学生接受心理的教学手段。如图1所示。

(三)教学效果

通过公益广告与政治广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使学生由“筷子”的文化符号了解公益广告传递的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与价值理念;观看政治广告《我是谁》,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对共产党人的党性有直观、具体、形象的认识;观看与赏析《典籍里的中国》,其所呈现的“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和“多彩的中国和中国人”,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影响。课后,课程团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对他们做人与做事都产生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论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南梁革命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12311”;教学模式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南梁革命文化是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陕甘边革命实践共同缔造的红色文化,其中含有南梁历史遗址遗迹等物质形态资源,也包括南梁精神在内的精神形态资源,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红色资源将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重要资源。

一、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是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三观”的关键性课程,特殊的课程性质和重大责任迫使思政课要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做到“八个相统一”。近年思政课改革效果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抽象空洞、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等问题。

二、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理性

南梁革命遗址遗迹、南梁精神、南梁红色经典故事等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不但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更是养成鸿鹄之志的时代青年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之任务的关键环节。1.南梁革命文化是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将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内在需要。陕甘边革命前辈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和革命事迹,对新时代大学生无疑具有跨时空的强大道德引领力和榜样示范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将南梁革命文化全面深入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深入挖掘南梁革命文化丰厚的红色育人资源,强化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满意度,是思政课改革的内在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2.将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弘扬南梁革命文化、传承南梁红色基因的外部需要,更为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提供了优质供给和丰富形式,有助于使南梁红色基因孕育广大优秀学子,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南梁革命文化展现的是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和严峻的革命形势之下,无数革命先烈不顾生死、为共产主义流血奋斗的大无畏气概,是中国优秀革命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南梁革命文化形成的背景、构成、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等,激发广大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政治觉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更好地弘扬南梁革命文化,传承南梁红色基因,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时代青年。3.将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有效抵制和文化虚无主义,铭记革命历史,增强南梁革命文化自信,使南梁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鲜亮的红色光芒。近些年凭借“价值中立”的幌子、用各种方式抹黑历史、黑化革命先烈,降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以碎片化、网络化等手段渗透在大学生生活之中,极力扭曲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南梁革命文化是抵制和各种错误思潮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将南梁革命文化全方位的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实践过程之中,引导大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历史,瞻仰革命遗址遗迹、感悟革命精神,增强大学生对南梁革命历史的情感认同、强化大学生对南梁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担当、引领大学生对南梁精神的积极践行,自觉抵制。

三、高校思政课传承南梁革命文化的12311教学模式实践过程

南梁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2311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正确观念的诞生与合作创造知识为核心教学,是在师生共同研究中不断创生的存在,使南梁革命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意蕴和新时代价值被深入地挖掘出来,在实践中也能给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份厚重的文化氛围,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机互动。(一)成立1个小组,确定研究方向。目前高校思政课基本都是按照相近专业组成的大班教学,很难了解到每位同学的思想状况和学习进度,根据自身的特长、性格和知识背景等因素,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成立十人以内的学习交流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思政课课程相关热点和南梁革命文化相关文献确定小组交流主题,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将南梁革命文化与思政课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二)撰写2篇学习心得。在授课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根据统一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书目和南梁革命文化最新文献或学术研究热点等,小组成员相互讨论、认真筛选出2篇以上与本小组研究方向关联度较高的文献,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读并且撰写2篇学习笔记或学习心得,此环节是为了督促学生“读原著”“研热点”,变学生被动灌输性学习为学生主动启发式学习,促使学生真正“读起来”“动起来”。(三)打印收集3篇核心论文。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在中国知网上查询、打印并上交3篇以上与本小组主题密切联系、具有代表性的南梁革命文化方面的核心论文,作为后期撰写小组论文的支撑材料和参考文献。此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看文献、查文献的良好习惯,又能让学生扩宽视野,加强思政课理论学习。(四)组织开展一次南梁革命文化社会实践调查。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分批次去南梁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形成成果化的调研报告,或可利用手机等自媒体将学生进行南梁红色遗址遗迹现场参观的感悟拍成短视频等。如若遇到特殊情况,未能到现场进行调研或参观的小组可在前期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写一篇4000字以上的南梁革命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五)举办1场大学生南梁革命文化学术交流大会。根据前期成果,首先进行班级内部交流评选环节,并按照班级人数30%选择优秀小组作品(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现场拍摄视频等);其次,从班级选出的优秀作品中进行二级学院筛选,以人数的20%择优选取;最后,进行陇东学院校级评选并最终确定人数的10%参加学校的交流大会。论坛以“弘扬南梁革命文化、争做新时代大学生”为主题,作品以多种形成呈现。此环节作为“12311”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既培养大学生“读红色文献、悟红色精神、学思政理论”的学术习惯和学术热情,也可提升思政课的满意度和亲和力。结语科学构建南梁革命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使南梁革命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的新时代价值被深入地挖掘出来,科学构建南梁革命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理有据”鲜活的案例和教育模式,使思政课在南梁革命文化的助推下不断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2]高锡文.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关键在教师[J].人民论坛,2020(1).

[3]周金堂.把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J].党建研究,2017(5).[4]刘治立.南梁精神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序2.

[5]胡振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2311”教学实践创新模式探讨[J].陇东学院学报,2018(4).

[6]李天星.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5).

[7]苏森森,王未强.新时代在改进中加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1).

[8]张智,王芝华.地方革命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9]汪娟,高军.区域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路径[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1).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政课;教学模式

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为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高校都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技术成果,广泛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授课模式,确保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为各高校在在今后更进一步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并逐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已极大地改变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和过程。乘着技术进步的东风,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被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为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注入了不竭的动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通过将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课堂,使学生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仍坚持以教材规定的知识体系为主要载体,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教材规定的知识点的标准,从长期来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坚定远大理想信念是不利的。从学生层面来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固然可容许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握相关知识点而获得高分,但这也易使学生把获得高分当成了修习思政课的主要目的,将思政课教材规定的知识点等同于专业课罗列的知识点,忽视了要进一步实现从思政课教材体系向自身信念体系的转化。从教师层面来说,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当成信息传播的中心,把学生看成信息的单方面接受者,阻断了师生间的交流、辩论、相互启发,一方面造成教师难以及时得到课堂反馈,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造成课堂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无法发自内心地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氛围和通过传统话语体系所表达出来的课程相关知识。想要摆脱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困境,就需从转变观念入手,积极实现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重构思政课教学模式,重新界定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从接触信息的渠道和内容来说,微博、微信已成为学生们日常使用的交谈沟通工具,对经常在这些平台上出现的时事热点新闻,学生不会感觉陌生。思政课教师要顺利实现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变为学生的信念体系,就需在两个体系间找到过渡衔接点,让学生们能从自己感兴趣的时事热点新闻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所制订出来的政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社会进步的脚步清晰可见,从而加深对教材体系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新媒体上所使用的语言体系正在成为为数众多的大学生的生活用语,这一语言体系对传统自上而下的宣传语言体系形成强有力的冲击。社交网络上,舆论的形成往往取决于网民的“口味”,传统的话语体系在社交网络中往往“火”不起来。依靠传统话语体系作为传播载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在社交网络得到大规模的有效传播,无法让理论修养参差不齐的大学生们都能对之喜闻乐见,甚至过分强调对某些概念、原理的特殊界定和细致解读还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变,只是一味强调加大理论灌输力度、一味要求概念的严格准确,而不是从大学生们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使用习惯入手,照顾到大学生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做出适当改变,就会导致他们只是把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概念符号接受下来,只注重概念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与思考;只会为了考试拿高分而把主流意识形态当作知识点来记忆,考试过后立刻淡忘,而不会从内心去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所表述出来的各项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体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既照顾到准确表述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要照顾到大学生们的兴趣、偏好,让大学生们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传播,确保学生们愿意听、肯分享、爱讨论。

1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条件

想要实现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教学,至少需以下必要条件。1.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和教师都拥有必要的便捷上网条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在课前录制好教学视频并将教学视频发送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解决知识性问题之用。必要时,教师还需通过运用互联网软件,与学生进行课前的答疑互动。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或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性学习,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1.2教师能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拥有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动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尤其需要教师在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整理提炼、专题化之后制作成相应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共享网络,供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在课堂上,教师需通过提问或讨论来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并主动组织学生间开展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互动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从而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并促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3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优质、共享的特点,只要拥有基本的上网设备,学生即可获得海量网络教学资源辅助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掌握程度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尽可能少地受到时间、空间等制约因素的影响,这就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堂相结合的实施方案

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要能落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就体现为教学方法的变革。培养复合型人才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以教育理念的创新,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全面创新。教育理念的创新实现后,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成为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实施方案各步骤如图1所示:2.1教师优化精选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前完成个人网络学习。教师应在课前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学生指导手册的要求,同时考虑分层次培养和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在课程资料库中精选研究性课堂的教学内容,筛选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料。2.2在研究性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研究报告选题指南,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时间、精力、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研究报告选题,并根据选题内容编入研究小组。2.3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小组指导。此阶段的核心要点在于将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化,即翻转课堂教学。教师有选择地讲解实验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更多地充当“旁观者”和“引导者”,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验进度,不断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2.4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或论文,并就论文相关内容使用课堂所能提供的相关设备拍摄简易视频、微课。2.5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部汇报研究结果和论文,并回答教师和其他评委提问。除根据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可结合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方式,形成课程的综述性报告。3.6课程结束之后,定期使用量表对班级成员就使用研究性课堂的课程、研究结果和自身理想信念的树立、养成之间的关系进行追踪调查,评价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2.7根据量表追踪反馈的结果适当更新课程资料库和选题指南,以实现研究项目和研究性课堂的教学内容的更新。2.8实施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2.8.1充分利用互联网,增强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若有疑问可随时在网络平台上提出,会有师生在线讨论、答疑。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演讲、答辩等互动活动,让学生能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运用自身已有知识基础,发挥自身兴趣特长,在进行文献资源检索中发现和选择实验项目内容,自行拟定研究方案,主动进行研究的教学活动方式;2.8.2注重师生间互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实验过程中鼓励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法,并在形成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鼓励采用汇报交流、答辩式评分等方式,以达到调动学生自主性,培养自主式、合作式、开放式学习习惯的目的;2.8.3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强调学生在教师研究性教学的引导下,以问题为主线,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研究工作的性质和一般流程,培养自身的学术研究兴趣。从教师角度而言,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学生的实验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推动教师寻找自己承担的研究课题和学生兴趣、爱好的结合点,在指导学生实验的同时促进课题研究成果向现实转化。

3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制度层面保障

首先要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思政课期末考核需改变原来以纸质考试测验为主的方式,转而将学生是否完成了网络平台上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否积极参与研究性课堂的教学活动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在课后教师可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特点安排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展示思政课的教学成果,例如可以布置小论文、实践报告、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拍摄微视频等作为考核评分的重要参考;其次,结合思政课程目标规划,在现有思政课教材体系基础上,建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思政课内容供给。当前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以生动的实践、丰富的形式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为此,高校可结合本地、本院校实际情况,努力提升本院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质量和制度化水平,鼓励思政课教师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以项目建设的形式转化为平台内容,以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示范教案、优秀讲义、网络教学资源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和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促进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内容建设的项目化、系列化、制度化。实施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关键是配备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此就需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课队伍的建设和激励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投身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学习和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并将新技术与教学、科研活动相结合的原动力。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是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活动;是教师阐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答疑解惑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是学生在内心经历从理论思辨到理论理解再到自我体验的完整过程。过程里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一支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经过规范学术训练、视野广阔、思维严谨、严格自律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在思政课堂上兢兢业业奉献、勤勤恳恳付出。高校可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措施,调动任思政课教师积极性,吸引高水平教师投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开展、研究信息互联网技术融入思政课堂的路径、提升思政课教学活动网络化程度等学科建设的重要活动中,鼓励思政课教师通过参加各种专题研修、骨干研修、实践锻炼、考察调研、学术交流等活动扩展专业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持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燕.新媒体下“互联网+”思政教学德育认同的三维向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11月.

[2]穆亮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N].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6月.

[3]沈崴.“第三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7月第7期.

[4]谢爱莲.高校思想政治课“微博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