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2:30:21

思政范文篇1

关键词:药学类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有效路径

“思政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思政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切实发挥思政课堂的育人作用。“课堂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是指将各类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药学类高校要紧紧围绕讲话精神,不仅用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更要使思政工作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各方面的合力。

一、药学类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数据显示,以往国内高校的思政课说教味道比较浓郁,大多都带有空洞和应试的性质。高校大学生早已习惯了把思政课当成一项考试任务,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接受这方面知识,大多数教师为了保证听课人数都采用点名的方式,考试之前也都给学生划重点。长此以往,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严重被削弱。如今虽然有所改善,但在思政教育实效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政课程地位存在边缘化倾向;思政课教师队伍匮乏;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等。(一)思政课程地位存在边缘化倾向。思政课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其实效性一直得不到有效发挥。从学校角度看,因为药学类高校专业性较强,学校虽然一直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更偏向于学校特色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药学实验,使思政课存在边缘化的趋势。从教师角度看,很多思政课教师认为学校不够重视思政课程、学生积极性也不高,干脆就照本宣科,以背诵为教学内容,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即可,把思政课应有的功能给弱化了,考试也大多带有应试教育的痕迹,考前划重点、出勤靠点名已经成为共识。从学生角度看,他们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政治色彩浓厚的课程,就是宣传国家政策以及党的理论知识,并没有正确对待这门课程。而且,很多人拿功利标准来衡量,认为这门课枯燥无聊,没有实际作用,对以后就业没有任何帮助。(二)思政课教师队伍匮乏。通常来说,高校的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要做好高校的思政教育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学校领导层、任课教师及专职辅导员共同努力,形成思政教育合力。但是,现在的局面是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思政专职辅导员队伍匮乏、专业任课教师缺乏思政方面的专业知识等问题。以药学类高校为例,学校更加重视其热门药学类专业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专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配备的专职辅导员人数很少,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百个学生,简直应接不暇。虽然辅导员与同学们交往密切,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毕竟辅导员属于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生还是与其保持距离。学校内的思政课程主要是由社科部的教师来承担,而社科部教师并不太了解药学类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相处甚少,加上学生们普遍对思政课存在偏见,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节。(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传统就是以灌输为主。大多数高校思政课往往还是以教师来讲述,有的教师整节课照着准备好的PPT读。这样导致很多学生们在课堂上根本不听讲,或者做自己的专业课作业,思政课的作用一点都没有发挥出来。事实上,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们的思想觉悟和水平到达了一个新阶段,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适应他们的发展需求,虽然教学过程应该以教师为主,但是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平台。除此之外,授课内容的枯燥无用也是思政课实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教师不只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也总是以条条框框的知识点为主,与中学政治的内容相重合,导致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不应该只学习理论知识,他们更想学习的是方法,是看问题、看世界的方法和态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所需要的。

二、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行同向的有效路径

(一)将思政教育工作始终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这似乎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话题。归根结底,思政教育是塑造人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的系统工程,药学类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用好课堂这个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将知识的教授与价值的引领相结合,从上至下转变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的事情,专业课授课教师同样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一点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他们把专业的知识教授很好地融入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上,使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德育功能最大化。《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高校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他们不仅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授专业知识,同时还安排学生们拜访慰问遗体捐赠者的家属,感受捐赠者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能极大地引起学生们的心灵共鸣。药学类院校也可以效仿。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在动物解剖实验的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从伦理的角度和道德的角度对课堂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敬畏生命的真正涵义,学会珍爱生命以及了解到伦理道德的约束性,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同学们进行生硬的说教所达不到的德育效果。(二)树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一般来说,教学实效性表现为几个层次:最直观的表现:低头—抬头—点头。间接的表现:入耳入脑入心。第三个层次:教育对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魂。最后一个层次: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增强学生求真至善尽美的获得感。选择好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共鸣中接受,在接受中认同,就成为提升实效性的两个关键点。以往的思政课堂大多主要依靠教师讲授,采取“大水漫灌”的形式,学生充当被灌输的角色,很难满足学生德育发展的需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程度低。要想改变这一现实情况,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树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新理念。“师生共同体”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共同活动而结成的彰显自我生命活力的统一体。在此教学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融合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讲授时循循善诱,遵循思政教育规律,调动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但是,思政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把握课堂的大方向和节奏,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联动。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关键因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只要提起祖国都会燃起熊熊爱国之火。以上海大学为例,2014年他们首创“大国方略”通识课程,以“中国”为主题进行设问,人文社科类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引导大学生“开眼界”,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情和时展进程,引起了好评一片,后来他们又推出了“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画音”等通识课程,搭建课堂思政的新平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大提高。(三)建设一支思政课的“人气教师团队”。思政课教师一直是思政教育的总抓手,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建设一支优秀的思政课“人气教师团队”十分重要,用学生心中的“男神”“女神”和“人气教师”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在广东的很多高校每年都会举办“最受学生欢迎的公共课老师”评选活动,而且思政课教师入选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思政课满意度也很高。除了举办活动更重要的是还要打造一系列思政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要使学生耳目一新,使学生增强新鲜感、现实感和实践感,形成互动交流,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多媒体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暨南大学的思政课之所以成为“香饽饽”,得益于他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有一批专心教学、用心传道的“人气教师团队”。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受欢迎程度很高,学生在上这门课时,其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专业课。正如学生所说:“老师的授课非常精彩,通过这门课程我开始重新认识哲学,自己也愿意主动去阅读哲学方面的书籍,听一些哲学的课程。”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课程要上出水平、上出新意,教师就要立足马克思原著,由哲学视野深入,联系人生,从而得到合理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梁银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困境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32-133.

[2]谢兴梅.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析[J].亚太教育,2016(11):200-201.

[3]马婷婷.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回顾[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6(1):121-124.

[4]顾海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60-63.

[5]张贻波.基于师生共同体的“三段六环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67.

[6]郑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内容的界定[J].沈阳航空工业学报,2006(6):56-57.

[7]张再兴,艾四林,吴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7(12):89-91.

思政范文篇2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大思政”的提出与推进,“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要积极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工作,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质量,促使学校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与其他思政教育构成元素的联动,满足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革新发展需求。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概述

(一)内涵。现阶段,解读“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明确其是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人文教育体系中加入原本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学革新速度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大思政教育”是在明确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马克思主义,借助完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而体现的一种新型思政教育观。并且,“大思政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实际思政教育中,将学生放在首位,结合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两种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推动院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可持续发展。“大思政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伟大的创新,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效革新发展提供保障。(二)特点。“大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表现出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思政教学理念、思政教学方式与思政教学内容等层面,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加强思政教育感染力,为思政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广泛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参与,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并且使校内各个部门共同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架构,营造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的成效。(三)价值。“大思政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强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力量与保障,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及更广阔的教育平台。“大思政教育”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有效的思政教学加强学生认知结构构建。同时,“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教学,而是以思政课堂为基础,涵盖校园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多样化发展思政教育的构成元素,在各元素彼此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思政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问题研究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强化思政课程教学工作,面临多数思政教育工作者认识“大思政教育”不足的问题。多数思政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沿用传统教育理念,重视思政理论教学,忽视思政实践教学,不能借助“大思政教育”格局的优势,积极联合学校思政教育其他构成元素,其提供的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难以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在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的影响下,多数思政教师很难具备较高的“大思政教育”素质,影响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团队的成效,弱化思政课程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校内学生的思想水平。(二)教学模式传统滞后。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学工作,面临现有思政教学模式传统滞后、过于单一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与“大思政教育”格局保持一致,才能实现思政课程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情况,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并未在校内对“大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与落实,使思政课程教学难以实现延伸与拓展。如,部分高校并未综合性地调查学生情况就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使思政课程教学缺少针对性。并且,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单一化的讲授方式,不能综合使用互动、合作等新型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了思政课程教育质量,影响校内“大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弱化了学校整体思政教育效果。(三)思政教学联动较弱。“大思政教育”强调思政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重视高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思政教育实施,需要学校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营造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氛围,提升学生整体思政教育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并未能结合“大思政教育”的要求,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联动,思政课程教学仍然独立存在,从而阻碍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同时,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也存在联系实践教学不紧密的问题,理论教学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基础,实践教学难以对理论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准确反映,造成思政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联动不足的问题,阻碍了思政课程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有效发展。

三、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策

(一)革新教育理念。在大思政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针对思政课程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工作,需要革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引导其对“大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树立,使其认识到“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思政教育”工作,为“大思政教育”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利保障。学校革新思政课程教育理念,需要在校内加强“大思政”的宣传教育,借助校园广播、条幅与宣传栏等载体,强化学校师生对“大思政教育”积极影响的认识。思政课程教师在日常思政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挖掘思政教育的通用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师联合,更新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思政课程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满足学生思政素养发展需求。革新教育理念,也需要为校内教师提供“大思政教育”培训,使高校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自身“大思政教育”理念,配合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工作,推动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有效改革。(二)创新教学体制。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围绕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机制体制,健全教育组织架构,实现学校“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有效构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学需要重点提升教学实效性,对思政教学全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密切关注,以有效的思政教育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加强提供保障。因此,学校需要联合思政教师对教学机制体制进行创新,使学校教育的组织架构得到不断完善,综合学校各个部门的思政教育力量,构建学校“大思政教育”的新格局。例如,学校需要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健全思政教学工作的人员配置,组织学校各级部门人员与校领导者共同承担思政教育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同时,思政课教学需要联合各院系团总支、校级团委、学生工作处等,加强彼此交流合作,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完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为思政教育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构建“大思政教育”环境。由此可见,“大思政教育”属于复杂系统体系,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积极联合校内思政教育的所有构成元素,完善思政教育的组织架构,以“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有效构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革新发展。(三)强化实践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强化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满足“大思政教育”中的理论结合实践要求,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与有效联动,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改革发展需求。高校强化思政实践教学,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未来工作岗位要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强化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联合专业课教师,加强双方交流合作,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教育方法指导,提升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程度,促进学校整体思政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满足“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构建需求。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与掌握学生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内容与教学要求,结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开展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的知识竞赛活动、征文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教育,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以思政教育强化学生思政素养与职业素养。这种思政理论教学内容融合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强化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升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内涵性与实效性,满足“大思政教育”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改革。(四)建设师资队伍。我国高等院校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对大思政师资队伍进行有效建设,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在现有思政教育人员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政教师,将其编入思政教育队伍,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力量,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高校需要加强思政课程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邀请先进人员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活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先进人员的沟通交流,革新思政教育者教育理念,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与素质,实现高校思政师资队伍的有效构建。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建设师资队伍,也需要在思政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的基础上,选择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高素质教师,使其成为“大思政”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其专业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经验,为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丰富的研究内容,促使现有“大思政教育”队伍中的全体人员协同研究与实践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校思政课程教学与“大思政教育”的质量,强化“大思政”教育教学成员的思政教育能力,以“大思政”师资队伍的有效构建,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思政课教学,需要以深入研究“大思政教育”的内涵、价值与特点为基础,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教学革新措施,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推动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丽.论“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改革〔J〕.广东蚕业,2018,(6):96-98.

〔2〕冷娟.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6.

〔3〕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03-104.

〔4〕王志强.关于“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9,(19):44.

思政范文篇3

关键词:南丁格尔精神;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人道、奉献、博爱”的南丁格尔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全世界护理行业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追求,是护理工作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是中职护理教学的主要对象,她们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未来,肩负救死扶伤、服务患者的时代重任[1],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水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中职护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加强中职护生职业道德养成是当前基层医院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职护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都是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既要明确其“同一性”,又要理解其“异质性”[2]。两者同一性表现在:1)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两类课程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两者的共同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方向和功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在课程教学中既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强化育人实效。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两类课程在内容上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课程思政理念不仅提出针对性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协同效应。两者异质性表现在:1)思政内容的不同。思政课程的“思政”侧重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上进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思政”主要侧重于在各类各门课程中加强思想价值引领。2)课程地位不同。在各类各门课程中,思政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在课堂教学上,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3)课程特点不同。思政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而“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部分课程多为专业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课程。

2南丁格尔精神在中职护理教学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开创者、现代护理学教育的奠基人[4],同时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她在工作岗位上甘于奉献、不畏艰苦、敢于创新,率领护士团队突破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绩,使护理学变成了一门科学,使护理工作成为了受人尊敬的职业,铸就了伟大的南丁格尔精神。“人道、奉献、博爱”的南丁格尔精神是全世界护理行业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追求,是推动现代护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新时代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2.1适应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在“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下,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治病防病,更需要的是对健康的呵护[5]。为此,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中职护生作为未来卫生健康事业的后备力量,对其职业道德标准提出更高要求。2.2顺应护理模式转变,满足新型护理人才需求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深入,护理服务模式也从治疗到预防、生理到心理的转变,形成“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对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提出了新要求[6]。2.3南丁格尔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人道、奉献、博爱”的南丁格尔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理念、内涵和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既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也高度体现了爱国、奉献、敬业的高尚精神品质。

3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护理教学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路径

3.1筑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深化科学认知

3.1.1活化教学内容,增强护理专业学生思政课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活南丁格尔精神,需依据各门课程性质和特征应有侧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结合南丁格尔爱国为民、救死扶伤的优秀事迹开展中职护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在思想道德部分通过南丁格尔优秀事迹的讲述展现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加深中职护生对“大我”和“小我”关系的理解[7],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哲学与人生》着重讲好南丁格尔的科学与睿智。在战地前线救助伤员时期,南丁格尔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彰显出敢创新、勇创新的显著优势,帮助中职护生增强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出发,总结南丁格尔大幅度降低伤员死亡率和我国战胜重大疫情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经验,让中职护生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职业情怀,引导中职护生坚定理想信念,担时代使命。3.1.2用好类型典型,深化护理专业学生思政课认同力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8]。典型故事那么多,要选择与专业特征相契合的故事作为思政课程的素材和载体,否则会出现“贴标签”的错误,导致育人实效性不佳。学习榜样精神,学会用好典型,不仅能让思政课更有针对性,还能凸显思想主旨和精神品质。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和道德模范,从加拿大籍白求恩的恪尽职守、钻研医学到屠呦呦以身试药、感恩生命,再到勇敢逆行、抗击疫情的“国民英雄”钟南山,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舍小家为大家,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道德品质,以他们的优秀事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榜样力量,讲好典型故事,深化思政课程认同力。3.1.3优化教学体系设置,强化护理专业学生思政课实效力树立全局意识,优化教学体系的深层设计和整体框架,将南丁格尔精神中的多样化元素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形成网格化的精准布局。一方面,教师需要全面剖析教材特征、章节构成,最大限度地将南丁格尔精神元素与各章节知识点有机融合,通过整体有序的网格化管理,推动思政育人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更加立体化展现南丁格尔精神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优化设计教学思维导图,明确南丁格尔精神元素切入教学的位置和路径,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参与、主题活动、云端讲述等各种教学手段,绘制好南丁格尔精神元素融入教学的元素地图。

3.2夯实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

思政范文篇4

关键词:标准化背景,高校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教育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期,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综合全面人才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教育战略,解决好人才根本问题[1],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断加强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课程内涵,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先进价值观理念,并利用思政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2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培养综合型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引领。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在标准化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原则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战略教育,要立足于优化党组织结构,以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以价值引领教育的思想原则。要加强党建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的团队建设,构建校党委书记、院(部)级党总支书记、各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架构,并明确思政教育的权责和职能,制定思政教育的方针和目标。通过党建引领,逐步落实到思政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以及落实到专职辅导员进行指导,形成党建思政教育的合力,进而引领思政教育。

2.2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原则

在标准化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贯彻落实具体的思政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以学校各级党支部为主要阵地,以党建为主要领导核心的,党的路线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执行路线,通过党建到团建,团建到班建的一体化工作,贯彻落实思政教育中的常态化学习,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开展内容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党的路线方针切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以爱国主义、集体思想滋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并不断落实党建工作标准化[3]。

2.3构建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原则

高校思政育人标准化是我国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格局和准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基于党委统一领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并促进各支部共建联动,工作涵盖高校全体人员,因此需要建立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以便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建设和发展。

3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载体

3.1思政课程载体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教学探索。当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引领性,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思政教育的教育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使学生充分领悟生活的艰辛、革命的伟大以及祖国铿锵奋斗历史。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思政课程载体。思政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4],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作为重要的关键内容,是经过科学编选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的思想深度培养,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度讲解,具有综合系统性。

3.2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网络阵地载体。高校要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思政教育,结合新时代网络信息化特点,积极完善媒体创新体系,对思政教育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各种媒介的战略性应用,将各种传播手段系统性结合、发挥所长、优势互补。高校网络思政阵地还要积极搭建平台、服务学生,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供方向性指导。高校思政教育想要把握好网络阵地,必须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建立专业团队,构筑全面的应对机制。

4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路径

4.1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机制

在标准化背景下,要做好思政课程教育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立足于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教学规划、教学目标,要加大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来保障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各级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研讨活动,协调各部门,立足具体的学情,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突破。建立具有针对性和不同专业特性的思政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量表和机制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提高所有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确保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做到思想层面统一,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渗透路径。

4.2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应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应该以育人为主,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进一步反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思政课程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理解,重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和心理上的变化,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3加强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有机衔接

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能够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的方式促进专业教学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劳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养和技能能力水平。高校各专业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深度结合不同专业内容来开展。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建设思政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以先进技术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发展,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全面认识,发挥自身价值。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参加英语志愿者活动,通过公益劳动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所学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结合了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力。

5结束语

思政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通识课程;分子故事;教学实践;化学教育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走进新时代,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此后,全国高校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掀起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新热潮[2-3]。“课程思政”是上海在2014年率先提出的教育概念,本质是寓德于课、立德树人,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落实于课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识教育的理念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庸》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问之道,而在古代西方,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亦有通识教育的雏形。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重点在于“通”和“育”。“通”是指非专业性、非功利性及交叉学科的知识、思维和能力。“育”是指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在现代大学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也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之才的重要平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授课对象为面向全校文理工医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此,通识课堂“课程思政”是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有效手段[4-5]。思政元素和通识课程的有机结合,能够创设润物细无声的环境,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彻“通”与“育”教学理念的融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有别于数学启迪逻辑,物理启迪想象,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启迪创新。化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一般以化学物质与人类环境、社会生活以及生物医药等联系作为基本框架,结合社会热点疑点设计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6-9]。有鉴于此,笔者自在中山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分子故事”通识课程起,就在探索通识课堂上从教师思政到学生思政的教学模式。考虑到选课学生专业背景的多样性以及通识教育的初衷,“分子故事”分别以小分子故事、大分子故事和超分子故事为主干,从分子层面阐述化学原理,授人以渔。课程以讲述化学分子背后的故事为形式,以分子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载体,突出化学分子的科学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和培养批判精神,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10]。同时,“分子故事”融合“课程思政”,教师思政是手段,学生思政是目的,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同频共振,课程铸魂育人;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构建“大思政”三全育人,最终实现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目的。

1课程设计

1.1课程内容

面向中山大学全校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基于“化学分子”这个核心概念,“分子故事”通识课程设计三大模块:

(1)小分子:旨在传授味觉相关分子、饮料中功能分子、水果中营养分子、气味相关分子、颜色相关分子、茶叶相关分子、药物分子和护肤品中功效分子等相关化学小分子知识。

(2)大分子:旨在向学生传授纤维素、塑料和橡胶、甲壳素和壳聚糖、水凝胶、气凝胶和油凝胶等相关大分子知识。

(3)超分子:旨在向学生传授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超分子知识以及介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领域分子机器的前沿知识。

1.2教学体系

基于化学分子核心知识背景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理性思维和科学能力的宗旨,分子故事课程采用互动启发式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了强化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自选“化学分子”相关主题并融入思政内容,制作30页左右幻灯片作课堂展示。同时要求学生对教师以及学生课堂展示作课堂点评,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以及了解学情。

(1)互动启发式教学:渗透式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学生课程兴趣,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以致用。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引入相关视频和动画,极大提高课程信息量以及视觉效果,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在微信群及相关网络平台提供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巩固课堂授课效果,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学生课堂展示:由学生自组团队选定化学分子相关主题提前向教师申请作课堂展示,教师对选题及内容作适当的引导,实现课程内容的拓宽深化以及思政内容的渗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形成理性思维。

(4)课堂点评:课堂反馈的一种有效方式,打破课堂的沉默,把课堂点评作为平时作业,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课堂以及学生课堂展示的内心想法,可以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相长。对精彩的点评当堂宣读,并和学生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思政能力。下面着重介绍“分子故事”课程思政的内容,包括课程思政的教(教师思政)以及课程思政的学(学生思政)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后者主要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领悟、运用以及思政理念的学以致用。

2教师思政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以及通识教育内涵,笔者在“分子故事”课堂上研究如何实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式、渗透式思政,引领学生价值观。避免以“插播”方式引入相关科学家的事迹,或者以“挖掘”形式强行思政,置课堂重点于启发学生思考为何而思政以及思政为何,把通识型思维用于思政,实现全程思政,全员思政,立德树人。笔者在课程开端就课程名称提问:为什么我们这门课程叫“分子故事”而不是叫“原子故事”或“电子故事”?回答这个问题自然而然需要回答分子与原子、电子之间的异同。什么是分子?分子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分子是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的相对稳定并保持该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最小单元。化学类通识课程的优势在于多学科交叉,向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阐释化学物质在其他学科的运用,跳过过于细化的原子和电子,抓住事物核心要素,从分子的角度是适宜的。进一步问:如果叫“化学故事”或“材料故事”呢?显然,两者都过于宽泛,略显通俗,无法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内涵。接着提问:大家每天都离不开的最熟悉的分子是什么?水分子。从分子层面看,水中的水分子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聚合形成不连续的水分子团簇。那么有些滤水器商家、饮用水商家和化妆品商家宣传的“小分子团水有益健康”,“小分子团水易被吸收”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事实上,水分子间氢键是一种动态弱相互作用,受温度、pH值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影响,水分子团簇持续发生变化。正常胃液的pH为0.9~1.5,和常规饮用水的pH相差甚远,而皮肤pH也因人而异,因此,当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小分子团水的健康效应。通过分子层面上的解释,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广告宣传,辨谣止谣,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水滴和水分子有什么区别呢?至少需要多少个水分子才能组成一滴水呢?如何证明这个水分子团簇是不是一滴水呢?近期的研究表明,至少需要二十一个水分子组成的分子团才能组成一滴水,少一个都不行。判断是否是一滴水需要通过光谱等性质与宏观的水进行对比。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却极少留意的现象,思考背后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内涵,聚焦学科前沿,提升学习能力。教师设计大量类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用分子层面的理论解释总结,巧妙地引入思政元素,画龙点睛,为课堂创造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氛围。通过讲述“我们恨化学”的反智洗脑广告、权威杂志《naturechemistry》刊登“无化学物质消费品综述”等例子,指出世界是由化学物质组成,化学是研究和创造物质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都密切相关,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在小分子故事中的味觉分子章节,讲授导致酸甜苦辣咸鲜涩的分子机制及其背后的分子故事,渗透思政元素,形成科学性与趣味性双轨并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思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特点。以糖精为例,它在1879年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家康斯坦丁·法尔伯格偶然发现,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广泛使用的甜味剂。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糖精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糖,它化学名称是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由于符合食品化学中的AH/B甜味理论,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然而,糖精会导致小鼠罹患膀胱癌的研究发表后,糖精的安全性引起争议。由于老鼠和人的生理系统不一样,不同的实验模型不能给出正确的结论,部分人认为糖精是安全的。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细微处见真章的人生观。合成甜味剂的发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糖紧缺的问题,展示了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但我国依然是食糖紧缺的国家,加工糖工艺发展缓慢,未能实现供需平衡,需要增强节约粮食的意识。讲到鲜味分子时,通过展示谷氨酸钠(味精,MSG)的分子结构式直观说明味精不适宜在酸性、碱性和高温使用,并向学生介绍“中国餐馆综合征”。“中国餐馆综合征”的流言来源于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并非科学研究,却已在欧美流传五十多年之久。“中国餐馆综合征”指中餐馆在食物中添加大量味精,易感人群食用后出现“身体发麻、头疼、眩晕和心悸”等症状。时至今日,国外中餐馆仍然贴出“NOMSG(绝不使用味精)”的告示以求生存。尽管后续的科学实验证明,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是极其安全的,但污名化中餐造成负面影响难以消除,中餐国际化之路坎坷。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地区冲突不断升级,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污名化中国事件时有发生。结合案例,通过“课程思政”,提高学生政治站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天然大分子中的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由于连接方式不同(淀粉分子中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我们人体缺乏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所以我们只能吃粮食而不能吃草以摄取能量。当今科技日新月异,殊不知全球仍然有近10%的人口正面临饥饿,“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具体表现,是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和勇攀高峰的袁隆平精神的充分展示。除了种子,粮食的培育也离不开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的开发都极大依赖于化学学科的发展。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增强树立服务社会的信念,促进科技强国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00年6月26日,中、美、英、日、德、法六国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成,这一突破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当时科学界乐观认为基因测序可以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实际上,这种想法低估了生命系统的复杂程度。核酸、蛋白质和糖类通过复杂的超分子作用实现自身的功能,调控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通过向学生介绍生活生命中无处不在的超分子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分享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化学家们发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机器,通过合理性设计,精确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学分子,构筑尺寸仅为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的电机和传动装置。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分子的微观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益于通识教育的包容性、多样性以及趣味性,通识课堂创设润物无声的思政环境具有先天优势。“分子故事”开课以来厚植学生思政沃土,积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政,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思政的重要参与者。

3学生思政

“分子故事”课程鼓励学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选取与化学分子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课程思政的能力。学生自选主题,教师引导方向,要求展示体现课程内容深度,时间为二十分钟左右。同时每次让部分同学对课堂展示作课堂点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广东地处岭南,民间常见“湿热上火”之说,凉茶铺成为大街小巷一道独具地域特色的风景线。国际翻译学院的三位学生表示去外省旅游找不到凉茶铺,由此萌生了“上火”课堂展示的想法。他们查阅资料,发现“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在现代医学中找不到对应的称呼。他们小组最后总结出导致上火的食物大都高油盐、高蛋白,而缺乏肠道所需的纤维素。还有一些“上火”是由于海鲜、牛奶、鸡蛋和坚果等食物过敏引发发烧、皮疹和腹泻等“上火”症状。从现在医学角度来看,“上火”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口唇起泡的“上火”还会传染。凉茶和清热解毒的中药未必能降“火”,痊愈有可能是人体自我修复的结果。最后他们提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需谨慎对待中医和现代科学,辩证看待科学与传承,扬长补短,中医和现代科学归根结底都是用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于对地域现象的好奇心,学生翻阅大量资料,了解常见现象的生物化学原理,以自然辩证法思维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既提高了学生文化自信,又培养科学精神,教学效果远胜于教师一言堂。旅游学院一位同学以“站在推理小说的第五层——化学分子视角下的《斯泰尔庄园奇案》解析”为题,解读士的宁、溴化钾和吗啡这三类关键化学物质是如何被著名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成功运用在作品中。“凶手在士的宁溶液中加入了溴化物(曾用于镇静类药物),用溴离子置换硫酸根离子,使士的宁沉淀在瓶底。当受害者最后一次服用士的宁时,一定是拿起瓶子一饮而尽,毫无知觉地服下了整瓶剂量的士的宁,中毒身亡”。“吗啡或类似的麻醉剂能够减缓消化系统的运动,延长食物在胃中的留存时间。而士的宁无法在胃的酸性环境下吸收,只有当它进入弱碱性的小肠中时才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小说中,吗啡的应用使人们错误判断了服毒时间,成功地为士的宁洗脱了嫌疑”。该生为了讲解造成英格里桑太太死亡的并非是一种药物,而是三种化合物混合作用以及一连串精心策划的结果,自学了生物、化学和医学相关知识,上演了一场生动的“通识教育”。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化学学科重要性、严谨性以及化学是一门工具学科,运用化学的人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该生并没有浅尝辄止,仅限于解密推理小说内容,反而提出“如果斯泰尔斯庄园的人们懂得更多化学知识……”,介绍了士的宁的解毒方法,凸显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化学专业自豪感。学生课堂展示所选主题易在同龄人中因共情而共鸣,进而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某位学生对“世界毒品史”课堂展示的点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毒品的危害。增强自制力,抵制诱惑,谨慎交友。坚决拒绝毒品,做一个健康的公民,在自我保护的同时,让身边的朋友亲戚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从而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某位学生对“足球中的分子”课堂展示的点评:“科技的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细化到足球的材料中”。某位学生对“美拉德反应”课堂展示的点评:“在西餐烹饪中美拉德反应是一个著名的词汇,然而在中国却鲜有耳闻,实际上却一直在应用……不过这种反应消耗了食物的营养物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另一方面,这种反应产生了醛、杂环胺等有害的中间产物,对食品的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为了追求食物的口感和香味而忽视了其对健康的影响。应当少吃烧、烤、炸、煎的食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某位学生对对“分子故事”课程的点评:“从第一、二堂课的酸甜苦辣咸鲜涩到后面的饮料如红牛、咖啡,制作中华美食的人们或许没有考虑到微观世界里的分子之间的碰撞,但是在老师的课上,我第一次从这个方面去认识我所尝到的味道。科学与经验的碰撞,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酸甜苦辣咸鲜涩原理的揭示,不仅仅让我初识分子结合的奇妙,还让我对自己的味觉有了新的看法:苦味更像是人类自身趋利避害而产生的一种感觉,而人类对甜味的上瘾也是有部分是因为分子作用,这些更微小层面的展示,让我对自己,对食物都有了更多想法与看法。以上为几次课下来给我的感受”。从以上的点评摘录里,可以看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对所获知识的消化,对世界的思考,对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4结语

“分子故事”通识课堂以具有不同功能的化学分子为核心,向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化学分子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理性思维和科学能力。课程采用了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式,以师生思政同频共振为育人方式,实现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启发式、渗透式思政,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化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为载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课堂思政”为催化剂,紧密结合生活,融合交叉学科,展示化学魅力,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通识教育的独特优势,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厚植学生思政沃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入脑入心,使学生于情感共鸣处而思政,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2]曹曼丽,刘文婷,张秀莲.材料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常见金属材料”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4):27-34.

[3]胡芳东,夏其英,李琳,等.践行立德树人聚焦课程思政——以无机化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6):43-48.

[4]张锦旺,潘卫东,李杨.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42):57-60.

[5]简清梅,施俏春,陈清婵.课程思政在高校通识教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膳食营养与健康》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20,8(30):105-109.

[6]谢旻轩,邹培杰,徐伟明.化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中的思政教育——以法为圭臬育新人[J].大学化学,2021,36(3):298-302.

[7]李岩云.通识教育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0,35(9):58-63.

[8]谢洪珍,干宁,李天华.化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三维度一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学与社会为例[J].大学化学,2022,37(X):2109092.

思政范文篇6

[关键词]药剂学;课程思政;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除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外,其他课程的教学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1]。2019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我国的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并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但是职业院校仅仅依靠学时和师资有限的思政课堂提高教育,效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各门课程都需要挖掘梳理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2-4]。

一、课程介绍

药剂学是我院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剂型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关系的综合技术科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专业引导作用。药剂学课程理论讲授总学时为48学时,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将思政元素融入理论讲授过程。首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5]。做教学设计时,也要注重思政教学设计的规范和统一,结合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润物于无形,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思政教育;其次,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互联网+教学”信息技术的兴起,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结合“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在线学习平台,使课程思政能够不局限于教室,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堂成效[6];最后,药剂学课程中蕴含有大量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但专业课程思政异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需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7-8]。

二、药剂学课程思政的思考

(一)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必要性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师基本都具有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但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参差不齐,教师的育人意识和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9]。构建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严把教师准入关,且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并探索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创造出教师的互动交流平台,使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体,能更好地承担起学生指引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1]。教师要将课程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是落实课程思政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步。

(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助力课程理论与思政相融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高职教育的未来,是课程思政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药剂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政元素,通过多个视角梳理药剂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及切入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笔者通过多个视角深入挖掘与专业知识相切合的思政元素(见文末表1),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树立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坚定投身医药事业的决心,实现药剂学课程思政成效最大化。

(三)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统一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思政内容要不留痕迹地融入理论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这也是对教师更高一层次的要求,需要拓展思政教育有效途径,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00后”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善于从网络上获取知识[12]。正好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切入点,用好移动学习平台课程趣味性强、实用性强、感染力强、资源共享、灵活性强的优点,建立线上教学平台,使得课程思政元素能更好地融入教学资源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科学地覆盖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及时把新鲜度高、代表性强的案例传至线上学习平台,如学习通、雨课堂、慕课等,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教育,把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迁移到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敏感性,让课程思政在课堂内外扎根生长、开花结果[13-15]。

(四)改变课程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按照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药剂学课程的课程总成绩=期末试卷成绩(6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堂参与活动、网络互动)(10%)+技能实训考核成绩(20%)+平时课堂作业(10%)。此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查,也体现不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16]。如教师在课堂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布置任务、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课后主动查阅剂型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科学家事迹,或查阅当前与专业相关的新政策、新法规、时事、热点等第一手资料,在上课时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工匠精神,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奋斗精神,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而在下一堂课除了复习专业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回顾上课时分享的内容,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把此项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指标纳入课程总成绩。

三、结语

思政范文篇7

1、民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民营企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民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通过对民营企业做思想政治工作,可让企业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律等;引导其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合法经营的民营经济,使民营企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可为民营企业发展发挥精神激励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强大的平台可以鼓舞和教育广大的民营企业领导、员工,催促他们努力奋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作用。第三,可促进民营企业和谐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化解、调和、疏通民营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使得企业和地方政府、客户之间、员工之间、有一个良好协调的关系,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第四,凝聚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把共同理想渗透、融入到广大员工中去,促使全体员工围绕共同理想奋斗,紧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思想政治工作还能使员工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树立起群体意识,使人们超越低层次的狭隘眼界,获得精神动力,团结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2、民企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

由于民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起步较晚,而国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成熟,很多民营企业则直接借鉴国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方法是不可以取的,因为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第一,工作内容差异。民营企业作为自行投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民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但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员工愿景、企业文化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工作、企业管理改革举措方面的教育,确保党的基本路线方针能得到贯彻落实,使企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民企职工的组成较为复杂,所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丰富企业文化教育及职工职业生涯教育等。第二,工作方法上的差异。在民企,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其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领导素养等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走向。企业管理往往是人性化的管理,在职工人文情感关怀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国营企业在这方面是无法相比的,国营企业往往是靠制度进行管理,其方法比较死板,忽视了一些人文情感的关怀,而这恰恰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及职工的向心力。第三,工作机制的差异。大多数国企的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往往能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国企在党群活动的经费上也舍得投入,能充分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而民企由于其体制制约,民企中的党组织较少,党员数量少,无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致使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导致职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不强。第四,工作载体的差异。民营企业特别注意其企业形象的塑造,把企业形象的塑造、宣传作为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使企业在职工和社会中具有良好的评价和独特的形象魅力。而国企在工作载体方面,往往多采取“阵地式”的教育方式,即党刊党报、宣传专栏、群众大会的形式,与大众媒体接触较少,方式方法相对民营企业来讲传统、保守。

3、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分析

第一,健全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体制。首先要强化民企思政工作的领导体制,与民企的领导体制配套,企业主需要对其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家应以企业发展、培养员工为出发点,确定思政工作的总思路,制订各种规划和制度。其次,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这可以保证企业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鼓励其积极向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系,民企需设立思政工作专项资金,将其列入成本预算,给予思政工作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必要的保证。第二,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建设。民企由于其体制的特殊性,其思政工作可不拘泥于固定、刻板的模式,应有丰富的思政工作的活动载体,比如可开展各类活动来达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搞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等。民营企业还可以建立职工之家、图书室、健身房、广播室等职工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第三,创新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可将灌输教育和启发疏导相结合,灌输教育绝不是板着面孔,照本宣科式的空洞说教,要求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提高灌输艺术和水平。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职工的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年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的差别等,因人施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必须看到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引起的。因此要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教育和活动开展相结合,文体活动是极受职工欢迎的思想教育的活动载体。抓住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开展一些有创新,高质量的文体活动。

思政范文篇8

关键词:标准化背景,高校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教育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期,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综合全面人才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教育战略,解决好人才根本问题[1],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断加强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课程内涵,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先进价值观理念,并利用思政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2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培养综合型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引领。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在标准化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原则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战略教育,要立足于优化党组织结构,以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以价值引领教育的思想原则。要加强党建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的团队建设,构建校党委书记、院(部)级党总支书记、各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架构,并明确思政教育的权责和职能,制定思政教育的方针和目标。通过党建引领,逐步落实到思政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以及落实到专职辅导员进行指导,形成党建思政教育的合力,进而引领思政教育。

2.2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原则

在标准化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贯彻落实具体的思政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以学校各级党支部为主要阵地,以党建为主要领导核心的,党的路线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执行路线,通过党建到团建,团建到班建的一体化工作,贯彻落实思政教育中的常态化学习,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开展内容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党的路线方针切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以爱国主义、集体思想滋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并不断落实党建工作标准化[3]。

2.3构建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原则

高校思政育人标准化是我国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格局和准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基于党委统一领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并促进各支部共建联动,工作涵盖高校全体人员,因此需要建立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以便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建设和发展。

3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载体

3.1思政课程载体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教学探索。当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引领性,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思政教育的教育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使学生充分领悟生活的艰辛、革命的伟大以及祖国铿锵奋斗历史。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思政课程载体。思政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4],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作为重要的关键内容,是经过科学编选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的思想深度培养,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度讲解,具有综合系统性。

3.2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网络阵地载体。高校要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思政教育,结合新时代网络信息化特点,积极完善媒体创新体系,对思政教育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各种媒介的战略性应用,将各种传播手段系统性结合、发挥所长、优势互补。高校网络思政阵地还要积极搭建平台、服务学生,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供方向性指导。高校思政教育想要把握好网络阵地,必须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建立专业团队,构筑全面的应对机制。

4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路径

4.1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机制

在标准化背景下,要做好思政课程教育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立足于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教学规划、教学目标,要加大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来保障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各级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研讨活动,协调各部门,立足具体的学情,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突破。建立具有针对性和不同专业特性的思政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量表和机制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提高所有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确保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做到思想层面统一,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渗透路径。

4.2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应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应该以育人为主,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进一步反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思政课程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理解,重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和心理上的变化,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3加强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有机衔接

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能够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的方式促进专业教学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劳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养和技能能力水平。高校各专业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深度结合不同专业内容来开展。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建设思政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以先进技术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发展,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全面认识,发挥自身价值。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参加英语志愿者活动,通过公益劳动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所学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结合了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力。

5结束语

思政范文篇9

一、马克思政治思想的现代性

现代的人们一谈到政治就会想到权力。在人类思想史上,把政治与权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马基雅维利。自他开始,从权力、暴力即强制性权力来说明和阐释政治,在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韦伯、拉斯维尔和达尔等人对政治的理解都深受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剖析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局限性、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也从现代性的政治出发,把政治与权力直接联系在一起,并从国家的暴力即强制性权力出发来解释政治的内涵,赋予政治以政治国家的称谓x。现代政治国家的基本特征被马克思概括为“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是“相对于个人而独立的虚假共同体”。“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132,124,294,281,272,等等。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发展到市民社会阶段,政治国家与社会不再像以往那样呈现出一体化的状态,而是相互之间对立发展的二元态势。其根由,马克思认为需要从市民社会的性质及市民社会的内在分裂来说明。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化问题是黑格尔首先提出来的。黑格尔区分了社会与国家两个概念,在他看来,国家高于市民社会,国家的本质是作为一种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绝对精神而存在,它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协调形形色色的特殊利益,从而担当着协调社会生活、促进个人道德水准、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如果没有国家,市民社会除了利害关系之外,人与人之间便不存在其他关系,更不存有伦理道德关系和政治关系。马克思虽然接受了黑格尔关于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观点,但比黑格尔更为深入。马克思不仅对市民社会的异化和经济剥削性质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批判,而且由揭露这种性质的市民社会深入到由市民社会所决定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本质。他指出,市民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人的“一切激情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发财欲之中。”[2]132,135“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依赖的是货币关系而不是政治关系,它是“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所有制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粹私有制”[1]275,131的社会,直接“表现为私有财产、资本的单纯统治”[2]84。正是由于市民社会这种纯粹的经济私有性质和剥削性质,使国家作为共同体的形式“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1]132马克思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尽管马克思有时候会把市民社会的概念泛指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x,也依据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逻辑提出了一般社会形态发展的思想y,但市民社会在马克思那里始终是——直接从扩大的了生产和交往(引者加黑)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形式。市民社会的构成,在马克思看来,主要是生产关系或者说经济关系,社会的性质与以往的社会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完全抛弃了任何政治外观,摆脱了政治的限制,成为经济化的社会,不再是作为共同体的形式即人的社会性需要而存在。如果说它还具有社会的特点——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社会性——那么市民社会的社会性也仅仅体现于自然分工发达基础上所产生的大工业力量——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此时的生产力也是自发性质的生产力,尽管是人们共同活动的结果,但仍然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不是真正的社会性力量)和个人竞争形成的依赖于物的普遍交往(在马克思看来,此时的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形成的关系也是一种物化关系),更由于这种交往关系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异化和经济剥削性质,它并非是社会的真正本质所在,而是非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由纯粹的经济私有性质和剥削性质的市民社会所决定的现代政治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马克思认为,从市民社会中脱离出来的现代政治国家,褪去了黑格尔笼罩其上的“最高伦理精神实体”的神圣光环,它作为普遍利益和共同体的形式虽然与市民社会相对立,但受资本力量的影响,实际上是为资本或经济服务的虚幻的共同体形式x;现代政治国家的显著特征就是以强制性的权力为核心,趋向于掠夺和压迫,政治则演变为统治权的争夺和阶级之间的斗争了。

用马克思本人的话来讲“,国家政权在性质上也越来越变成了资本借以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变成了为进行社会奴役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变成了阶级专制的机器。每经过一场标志着阶级斗争前进一步的革命以后,国家政权的纯粹压迫性质就暴露得更加突出。”[3]53这是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政治所做的最为清晰地描述,也是对现代政治国家所进行的最彻底的除魅——现代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对立使政治国家所具有的伦理道德色彩已经消退,政治国家已经无关乎好和善、以及公共生活的问题。由此,马克思认为,劳动者遭受了双重的剥削和压迫:在社会中遭受资本私人占有对劳动的强制性剥削,在政治国家中遭受强制性权力的压迫。当政治国家为资本私人占有服务时,则使得这种剥削和压迫达到了人类社会存在以来的最高峰,即劳动者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的人——无产阶级,不仅被隔离于社会之外,而且被政治国家所排斥。

马克思所引入的阶级概念揭露了这一点。马克思把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界定为无产阶级,这是“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它“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1]14,90马克思特别强调了无产阶级对资本的反抗和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对政治权力的反抗和斗争,而是争取“全人类解放”的最后的反抗和斗争“,工人阶级的解放包含全人类解放”[2]101。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仅表达了其关于现代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矛盾状态,而且是他重构未来理想社会与政治的关键性概念,阶级概念所特有的政治意蕴使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在现代性的基础上凸显其超越现代性的特点。按照马克思的思想进程,当人类社会发展超越了“市民社会”这一特殊阶段的时候,与市民社会相适应的特有政治形式——现代政治国家必然被扬弃,新的人类社会的政治形式则必然会出现。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政治的论述,是马克思更为卓越的理论贡献。

二、马克思政治思想的理想性

马克思是在对现代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矛盾的批判中孕育和建构着他的政治信仰。对于现代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矛盾,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已经从哲学的高度上给予了阐释。黑格尔认为,现代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对立是存在于人自身的个性与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对立统一矛盾,它实际上是一个现代人自身存在的悖论。黑格尔之前的英法启蒙思想家们则从社会契约论出发阐述现代政治国家的产生和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矛盾关系——人的天性是追求独立的自身的利益,但是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之间又会相互产生矛盾,威胁到人的存在,为此,人又必须以依赖契约而形成的某种形式的共同体方式——政治国家而存在。在马克思那里,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和对立依然被视为突出的现代性问题。对于市民社会与现代政治国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黑格尔把它放在了理想国家的建构上,而马克思则把这种矛盾的解决放在了具有现实性和理想性相贯通的未来的社会与政治相融合的社会建构上。在马克思所建构的未来社会中,作为阶级对抗产物的国家消亡了,但政治依然存在。这时的政治是以与这一理想社会相适应的——即与社会相融合的状态存在着。也就是说,当马克思完成他的批判之时,并未就此“消灭”了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政治。但政治失去了现代性的权力本位的“国家”意义,而彰显出人的真正自主、自我治理和自我管理的社会意义y。政治的理想性,是由未来社会的理想性质所决定的。未来的理想社会,在马克思看来,是这样的社会: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对人来说成为人的本质。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规定和存在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2]126127。

马克思在一生中不断地重申他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所展现出的人的本质特性: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恩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239“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305。在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化了的生产力x,以及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劳动,可以说就是人的自由个性的直接的、现实的表现)y等,都是马克思借以说明人类所达到的人性完善的状态,这种完满的人性状态与理想的社会阶段即人类终极目标的社会互为表征。人性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未来理想社会的主要标志,而理想社会就是完满人性的规定与充分展示。理想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与其内在一致的政治的面貌。这种政治的首要的目的是促进和展现高度社会化关系中个人的自我发展——即个人社会化的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具体言之,这种致力于社会秩序治理活动的政治,既是个人的自我控制和自主水平的体现,也是社会的自我控制和治理程度的体现。因为国家消亡了,走向真正自由人联合体的自治状态的障碍也就被消除了,这时的政治正是自由个性的人的自治状态——即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表征,它不再有与国家相结合的那种特性——强制性权力的统治,而与昭示人自身存在的社会相融合,是人的自主性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在马克思看来“,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3]95所在。对此,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有过十分具体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特别强调了未来社会人们对自身社会生活条件的自我控制[1]8586;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拉萨尔派的社会总劳动的公平分配问题,对未来社会中的资源、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则做了更为具体的论述[3]302303。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肯定了未来社会中同样存在着现代社会存在的复杂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管理和分配问题z。未来理想社会,马克思认为是一个在技术、生产力等各个方面远比现代社会更为复杂的社会,它更需要合理的、合乎人性的治理方式即理想性的政治存在。马克思用了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来表达理想社会人类的存在状态,我们可以用“自由基础上的充分的社会化民主”来表达马克思这种与社会高度融合的政治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类的历史之初,也曾经以它特有的形式闪耀过。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为我们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考察和研究{。

思政范文篇10

关键词:建党精神;高校;思政课

我党在艰苦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践行初心,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不负人民、对党忠诚的建党精神,这是我党的精神源泉,高校应继承红色血脉与光荣传统,将建党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阵地和关键课程,必须传承和发扬建党精神,将建党精神作为激励学生胸怀爱国之情、树立远大抱负、肩负时代使命的抓手,培养出担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建党精神拥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思政教育中,对激励和引领学生坚持理想信念、提升修养品德、树立理想抱负、提高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证。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与人类文明发展中得到凝练和印证的理论创新和政治宣誓,拥有高度的科学性、开创性及先进性。深入探究并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明确高校思政课与建党精神的融合方向和重点,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升级、发挥主阵地作用提供抓手。简言之,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为思政教师明确融合“什么”提供指导。首先是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坚持真理主要指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十月革命所呈现的真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革命先驱,振兴中华、救亡图存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庶民的伟大胜利”。我党始终将该真理作为革命斗争的根本之道,时刻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引领人民不断开创出全新的历史格局,切实转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坚持理想也指坚守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我党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从没有放弃过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执着和奋斗,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创造出伟大、壮观的中国奇迹。其次是担当使命、践行初心。我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一切创造、一切牺牲、一切奋斗,归结起来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阶段,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任务。一是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二是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三是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担当使命与践行初心都是我党始终坚持、恪守的历史责任。再次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坚守理想、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践行初心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目标,必定需要英勇而顽强的革命斗争。有斗争便有牺牲,在革命奋斗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都付出了牺牲,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而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不怕牺牲主要指牺牲小我,为人民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作出努力。最后是不负人民、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指忠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所以对党忠诚也代表着不负人民,忠诚于人民。我党始终将“立党为民”作为行动指南,不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脱贫攻坚、反腐斗争、扫黑除恶、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党所展现的人民情怀深刻烙印在百姓心中,烙印在历史的画卷中[1]。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意蕴

第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伟大建党精神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民族复兴及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源泉。将建党精神与思政理论课融合,就要培养家国情怀、革命情感,引领学生跟党走、听党话,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则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将育德与育人充分结合起来,坚持将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立德树人的重点不应局限在学生道德品质上,还应上升到社会建设、国家发展及民族复兴上来。而在某种程度上,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满足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相融合,不仅要求思政教师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还需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建党精神作为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力量源泉。第二,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思政教育关乎着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提升思政教育实效,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现实需求。建党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斗争与历史奋斗中所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人民情怀的现实表现。将思政课与建党精神融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思,从而明白建立红色政权、民族主义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能够在思政学习中明白担当责任、坚定革命立场,坚持艰苦奋斗,提升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认同我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主流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逐渐成为思政教学实效提升的基本需求,成为提升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国家情怀的关键保障。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高校思政课的提质增效,提供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源泉[2]。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图强。只要青年一代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民族便会有希望、国家便会有前途,学生是我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每个学生都应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积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将建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渗透到思政课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群体对我党的奋斗精神有更深入、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也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根据我党的要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奋斗拼搏,谱写出激昂的青春乐章,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成为民族复兴、人民富强、国家昌盛所需求的时代新人。总而言之,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思政课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的信念,将人生抱负渗透到民族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从而奉献力量和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崛起。

三、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第一,将精神谱系与精神之源相融合。建党精神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之源,在百年奋斗中,我党始终坚持并弘扬建党精神,构筑包括抗疫精神、抗震精神、特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精神谱系。精神谱系与精神之源相互呼应、协调统一,共同推动了我党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应紧紧结合精神之源与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和精神索引,将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精神谱系所蕴含的英雄故事、革命故事、党的故事来阐述建党精神,让建党精神的融入和渗透,有依托,有抓手。第二,将四史教育与建党精神相融合。弘扬建党精神是对我党光辉历史的客观总结,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就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党史来开展,因为建党精神能够充分体现在四史中,而四史教育能够充分彰显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阶段、时期的精神状态,可以让学生对建党精神所拥有的时代内涵、现实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将建党精神与四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政教师不仅要阐释建党精神内容,还要结合四史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建党精神的认识,提升学生弘扬、传承建党精神的积极性、自觉性。第三,将学生认知与内容设计相融合。思政教育是用科学理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形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讲透彻、讲清楚。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思政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优化课程内容,体现学段特点,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①。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模式、体系、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思政教师必须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形式、认知特点,通过优化内容设计,让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为建党精神的融入奠定基础[3]。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第一,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站位。提高思政教育实效,促进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思政教师必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传递。对此思政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理论素养,准确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实现思政理论课政治性与知识性、价值性、学历性的协调统一。而在高校教育与发展的层面,学校需要打造一支对建党精神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牢、政治站位高、业务素质高的思政队伍,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学理性、思想性、政治性,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作用。这便要求思政教师守好政治红线,明确价值定位,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准确认识和理解党的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通过思政课向学生阐述我党的精神谱系与党史知识,让学生在体悟建党精神的过程中,积极成为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培训及理论研究,能够帮助思政教师明确建党精神的基本理论、传承机理及精神要义,让建党精神真正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起来。譬如,通过开展党史教育培训工作、理论知识比赛、与名师交流等都能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然而从实践探究的角度出发,高校要想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站位,还需要提高教师对建党精神的体悟、理解和领悟能力,譬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等角度出发,深化思政教师对建党精神来源的理解。通过强化教师对建党精神价值的把握,引导其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此外,高校还需要提高思政教师融入建党精神的科学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合适的课程,以合适的方式渗透建党精神,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阐述建党精神,讲清我党的历史成就和奋斗成绩。对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深入教学实际,通过教育指导、教学评价等方式,指引思政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渗透建党精神。与此同时,还需要建构相应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确保教师在建党精神融入上,拥有较高的积极性、自主性及主动性[4]。第二,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思政教师应在“实践和实际”上下足功夫,让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传播与讲授中真正做到“趣味性”和“理论性”的充分融合。首先,实际与理论的融合。思政课之中,不仅需要将精神谱系、四史教育融入建党精神的主体内容中,还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融合,关注学生、关怀学生。最后,优化评价机制。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可以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渗透并融入建党精神,深化学生对建党精神的认知,然而要想确保“实践与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融合实效,高校有必要优化当前的评价体系,突出其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力度,使教学评价成为实践教学作用发挥、价值彰显的保障。如果缺乏对思政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缺失相应的评价体系,便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难以利用实践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效,进而导致建党精神的融合效率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拥有鲜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首先,思政教师应发挥好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时性。通常来讲,网络平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延伸,思政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融合性、高速性特点,整合最新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在素材选取上,思政教师可以选取正能量的、趣味性高的新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建党精神。譬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迹等。当然也可选取负能量新闻,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评价系统。深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最后,优化网络教学方法。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程融合起来,不仅需要思政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思政理论知识与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还需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提高建党精神的融合实效。

五、结语

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提高思政教学成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保障。然而在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紧紧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将“精神之源与精神谱系”“建党精神与四史教育”“认知规律与建党精神”相融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实践教育、提升政治站位、发挥网络教育作用的方式,提高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实效。

参考文献:

[1]武峥,仇翠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耦合[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5-8.

[2]贾钢涛,吴宁.“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141-143.

[3]肖鑫.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若干思考[J].文化月刊,2021(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