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十篇

时间:2023-04-05 23:30:07

思政课篇1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通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通理论(以下简称“融通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融通问题”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从必然性看来,要从目标这一维度去考查融通问题的必然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发挥课堂作用,切实发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而育人的主要路径在于充分利用思政课课堂教育,各专业课要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寻找、挖掘德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成长。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因此,加强思政教育,落实“课程思政”,实现二者相互融通、相互合作,不仅树人,更要立德,从而真正为社会、为地方培养高品质、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和地方发展。从可行性看来,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对立又统一,实现二者的相互融通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课程类别上看,思政课与专业课属于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课程,但是二者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可以以实现德育目标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统筹兼顾,实现二者的相互融通。因此,专业课、通识课不能仅停留于知识层面的教育,要解决二者育人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要统筹育人目标也要兼顾二者的差别。不是思政课教师讲专业课,也不是专业课教师讲思政课,而是转变传统的“各守一方”的思维方式,思政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未来需要,在专业课知识讲授中积极鼓励学生主体性思考,启发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理解工匠精神、劳动意义等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融通问题”的实践路径探究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3]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教学改革发展中,要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立足培养高觉悟、高修养、高能力的人才目标。首先,从教学内容层面看,坚持“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是在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说到底是实践的思维问题,非单纯地讲授专业知识,也非单纯地讲思政元素,要转换思维框架,构建新教育理念。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类专业为例,如讲授经济法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经济活动中系列法律规范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优良的法律品格,可融入忠于法律、捍卫正义、诚实守信、善良仁爱等元素进行德育价值引导,围绕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个人美德,进行爱国情怀的夯实、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念的思考、心灵情操的滋养。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立足学生成长成才,把专业理论从情感价值观层面进行升华引导。在思政课教学案例讨论讲解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故事进行讨论、分析。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如在思政课教学对象为医学生时,可根据医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未来职业发展等,在医院领域选取经典案例,如医学界榜样事迹、社会新闻等,加强学生的使命教育,培养崇德尚技的态度、笃实创新的“三观”。结合医学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我国医学行业取得的重大发展成果等,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情操等德育要素,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因而,融通问题的路径之一是灵活使用思政元素,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目的、内容、方法、逻辑上加强课程设计编写,实现二者内容的融通。其次,从教学目的看来,坚持灌输与引领交互,创新教育教学设计。从古至今,教育的发展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要实现育人的目标,以优秀文化、传统美德、革命故事、崇高的精神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育德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因此“思政元素”没有固定范畴。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大德”和“私德”、家国情怀、个人修养、道德品行等元素都是思政元素,深入“现实的学生”这一角度中去,从其成长发展过程培养其思维力、认同力、研究力,增强学习体验,传播专业知识,提升思想品性,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困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将梳理凝练的“思政元素”单独列出并增加具体教学实施计划,创新教学设计(如表1)。思政课教师可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兼顾学生专业,增加“专业元素”或“专业案例”栏目(如表2),真正为专业发展服务,提升育人实效。无论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德育设计时,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打破常规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更不能牵强附会、舍本逐末,要坚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实现“三全育人”。最后,从教育主客体层面看,引导教育主客体交融,构建师生协同机制。“融通问题”逻辑关键是设计者与执行者,即教师,二者融通的关键、实施的效果直接受教师的思政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影响。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2018年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会上及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两次强调了“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所以,要按总书记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激发教师的潜能,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学生充分参与,积极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效果。在笔者本学期讲授概论课程中,在学完第一章思想的时候,笔者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想给你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有哪些启示”。很多小组学生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谈到学习、考试不打无把握之仗,做事要实事求是,生活中要独立自主,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被资本主义思想所侵蚀等,通过讨论,学生主动体悟真正的学思结合。此外,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考核评价方式,运用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协同机制,定期通过问、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自觉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三、结语

“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消弭了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功能上的分离”[4]解决了“融通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实践意义。一方面在专业课教学中兼顾德育,思政课教学中兼顾学生专业,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改变传统育人“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在推动二者相互融通的过程中,一定意义上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此外,二者协同育人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对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思政课篇2

在我国从夏、商延续下来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其中“礼教”(道德教育)为首,至西周,已开始以礼教为重心,其余各育均“饰以礼乐”。汉代的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统治者要兴学校,抓教化。他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名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2]清末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引进并推动了新式学堂制的建立。其称谓和教学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光绪年间,中学堂就设有“修身”科,即原有的“道德教育”课。1907年,中学堂还编用了《修身教科书》。

近现代时期,虽民国年间了帝制,但若干年间,“修身”科依然沿用。终于在1923年至1928年间,才将其改称为“公民”、“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等科目。1928年至1932年间,为实施反动统治,又将其改称为“党义”科。1932年以后,初、高中均改称“党义”科。1932年至1949年间,“公民”科的称谓虽未改变,但其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随其形势的变化却做过多次调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将其统称为“政治课”。1942年《陕甘宁边区暂行草案决定》,初中教学科目设“公民知识”课,高中教学科目设“社会科学概论”和“哲学”课。全国解放以后,分别称“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等名称。但其课程内容将根据不同形势的要求进行了不断的调整。1951年至1954年确定了《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常识》和《共同纲领》等课程内容。1954年至1955年增设了《政治常识》内容。1955年至1956年增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1957年至1959年增设了《社会主义教育》内容。1959年至1960年增设了《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简史》等内容。1963年至1964年增设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和《经济常识》等内容。1964年至1966年增设了《做革命接班人》的内容。1966年至1967年改定了《语录课》、《批判课》和《运动课》等内容。1978年至1981年,设定了《社会发展简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政治经济常识》等内容。1981年至1985年增设了《青少年修养》的内容。1985年至1992年增设了《公民》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内容。1992年至2000年改称为“思想政治课”。1997年以后又增加了《心理品质教育》方面的内容。2001年至今,小学称之为《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初中改称为《思想品德课》,高中称之为《思想政治课》,大学称之为《政治理论课》,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高中的三门必修课改为四门必修课和六门选修课,大学政治理论课缩减为四门课。

“政治课”的本质隶属于教育,是教育学的下属分支学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指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3]100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3]100既然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教育的分支学科“政治教育”也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教育”即社会的“政治教育”,而狭义的“政治教育”是指学校的“政治教育”。从顺延的推理角度去审视,彼此关系的存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从理性思维的深层次角度去审视,不能不发现其中的问题。

(一)从时展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已不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政治课”,旨在突出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把“政治”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自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作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强调开放条件下的合作发展,为适应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理应改“政治课”为“德育课”。这样既符合我国现实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实际,又便于与国际该学科称谓的接轨。

(二)从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不太符合现有学科的研究对象“政治课”的研究对象是人,但并不是人的全部,而是人的某些具体要素。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具有多重属性,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等等。研究人的自然属性,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意识属性,是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仅能研究人的思想和政治因素,而无法涵盖人的道德和心理等因素,然而,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即思想道德教育课),可涵盖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四大因素,且完全符合学科构筑的全部研究对象。

(三)从学科层次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不符合学科隶属的逻辑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客观存在的层次性。学科的层次关系不是人为设置的,而是其内在联系的必然产物。如: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一级学科,其二、三级学科都不难分出。而把“政治教育”或“思想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显然不很客观。因为一方面,“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二者之间是平行的学科关系,根本不存在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均隶属于“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所以,只有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才能理顺其学科的上下级层次关系。#p#分页标题#e#

思政课篇3

【关键词】课前反思 反思内容 反思意义

课前反思,就是上课之前对教案的预设,备课效果,之前教学过程的得失进行思考,对学生学习本学科的需求,能力,困难等进行反思。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对课前反思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反思教学内容,即本节课讲什么

教学内容一是要符合课程体系,不能随意改变教材的教学顺序。二是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能完全按教材的框题内容进行。这个反思看起来似乎没必要,但是却是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盲点,一些新教师盲目跟随老教师的教学进程,这是不可取的。例如在教学中必修二(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时,教材顺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在实际教学中,把民主管理放在最后教学,因为民主管理包括了公民政治参与所有的方式,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

二、反思教学目标,即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测量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某一道习题的解答,某种测试的结果,某个教学情境的简析,研究性学习报告来检验我们的目标是否达到了,如果教学目标达成,我们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反之则不能。

三、反思学生当前水平,即清楚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

我们的教学工作应当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把握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好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难度不能突破最近发展区,也不能停留在现有发展区。教师课前要反思前一节课或者前一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反思学生在测试,口头回答,角色扮演,课后交流等过程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确认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确认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现有发展区。如果效果好,就可以继续新课,否则就要复习巩固或采用其他办法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如果不清楚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不去反思学生学习状况,就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就很难确定下一步教什么。

四、反思课件的使用

对于课件的内容,我们要分析哪些应该呈现在课件上,哪些不应该。课件的合理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省略,有些内容不能够省略。有关政治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知识结构框架等就不要放在幻灯片上,这是因为幻灯片一闪而过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需要使用的时候很难找到,反而减低了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件的形式我们要反思的是使用哪种形式的课件来体现教学内容;能够简洁,明确的展示学习目标;能够充分体现思想性和知识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如果课件不能满足其中的任意一条,就会减低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反思自己制作的课件是否处理好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否存在为了课件而课件,为了省事而课件;是否背离了使用课件的目的;是否把要板书的内容罗列到World或PowerPoint上代替书写;是否缺乏互动性和时效性。把现代传媒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关键不在于是否应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思政课篇4

【关键词】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学

前言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重要基础的课程。但当前高校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对政治课也不够重视,影响了政治教学质量,为解决此问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大思政视野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大思政教育观对政治课的教学要求

第一,思政教学的实践性,虽然思政教学的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同样不容忽视。思政教学需要具有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强调思政教学的实践性需要注意三点内容,首先,教学内容需要符合实际,教师需要根据教育环境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向进行调整,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先进性,确保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践性[1]。其次,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顾及个体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不能够笼统的进行单一化的教学。最后,注重思政课教学的过程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需要重视政治教育的创造性与变化性,从而确保思政教学的过程性。

第二,思政教学的人性化,人性化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人性化教学,能够为学生灌输主客体平等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思政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与感染力,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三,思政教学的开放性,思政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需要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是大思政教育观念下的关键理念,教师需要根据社会形势,结合思政理论,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要是开放性的,具有特点的,结合实际的内容。其次,教育载体的开放性。教育载体的开放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多媒体技术、微媒体手段等应用于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2]。

二、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学方法落后传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是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的主要体现,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弊端明显,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学习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新鲜感,注意力不易集中,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第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式单一教学模式,为学生灌输知识,并不会合理利用合作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效果[3]。

(二)与大思政教育平台的构筑存在较大差距

大思政教育平台设想较好,但在实施中遇到了较多阻碍,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大思政教育思想的提出证明了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想要进行教学改革,改变这种问题,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但是大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与理想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是教师与学校的行为,是单方面的,忽视了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生主体的想法,致使学生主体对大思政教学理念并不了解,对大思政教学平台的构建也不够配合,导致出现大思政教育平台应用效果不佳,与学生需求脱节等问题[4]。第二,大思政教育平台理论新颖,理念新潮,但是,实施难度较大,与学生主体的切合度较低,学生无法适应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不仅如此,未建立起健全的工作机制,致使大思政教育平台不够成熟,很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观念落后,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

当前,总体而言,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较为落后,教学的出发点还主要是应付于考核,高校60分为合格线,60分以下不合格,需要补考,60分以上合格,考核通过,此种考核方式衍生的问题就是学生平时上课可能不够专心,在考试周突击背诵,应付考试,此种记忆是短时记忆,考试完成后,学生将背诵的知识全部遗忘掉了,如此一来,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知识,学习效果较差,由此可见,教学观念落后,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教学观念落后,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未意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认为,在不考研的情况下,思政知识学习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无关,与毕业后的就业关系也不大,因而,对思政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意识到思政教学对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第二,思政课程在初中就已经开设,一直到大学,部分教学内容学生较为熟悉,在初高中时学习过相关知识,进行过初步的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缺乏新鲜感,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对知识也不够重视。

三、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创新教学方法是解决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有效手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新鲜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创新教学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大思政教学观念为基础,遵循大思政教学原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大思政教学观念强调思政教学的个性化与实践性,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5]。第二,采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思政内容较为枯燥乏味,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运用趣味教学法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习“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例,思想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在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理论性较强,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添加图片、案例、故事等将思想地位的相关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组织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组比赛,通过小组比赛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扩展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

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是大思政教育思想贯彻实施的主要平台,扩展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是在大思政视角下实施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扩展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学生主体性,要求学生参与到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之中,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的有效建设,保证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的顺利应用,促进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第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过程中不能只立足于理论,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需求以及学校条件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例如,在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的看法与意见,使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强化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

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是影响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思政视角下进行教学改革需要解决此问题,阐明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对思政教育更加重视,因此,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较多,高校活动较多,教师可以与活动相联系进行有效的宣传,例如,开展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讲座,组织思政知识辩论赛,利用学校广播进行宣传,或者安排社团进行宣传教育等。第二,开设相关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时内容,通过增加课时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重视思政课程,意识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强化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第三,改变考核方式,采取全过程考核与闭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实现大思政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总结

大思政教学思想提倡个性化、实践性与开放性教学,是值得提倡的教学观念,在大思政视野下开展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研究大思政视野下的教学措施,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宜晓.论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2] 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3] 钱结海.基于“大思政教育”视野的高校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整合与开发[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4] 姜琳琳.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5(08)

[5] 石书臣,唐海玲.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思政课篇5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33-03

慕课这种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诞生伊始,就备受关注。在“挺慕”与“慎慕”的争议声中,有些高校已经在进行小规模的慕课尝试,有些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些高校正在探索慕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面对教育领域出现的这股热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能无动于衷,但也不能盲目跟风,要冷静地对已有教学进行反思,从慕课当中汲取先进的理念,来探索适合现有教学的发展之路,提高教学实效。

一、教学理念嬗变之思:“教”与“学”占据何种地位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种活动,但这两种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到底该处于何种地位。因两种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会直接决定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而角色定位又直接决定教学思路。传统教育中,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扮演着讲授者的角色,每一位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使学生能够理解、认同和接受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学生的角色自然是听众,被动的学习者。当然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辩论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这些教学方法由于是服务于教师的教,是在教的主旨下让学生参与的一种教学活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可以说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对“教”与“学”二者的关系一直进行思考,并试图探索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双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未能走出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的藩篱,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而慕课恰恰体现的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对学习所拥有的自,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慕课”的“课堂”里,学习不再是获取知识本身,而是彼此交互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慕课”更符合启发式教学,教师变成了具有辅导、引导作用的“导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1]。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思政课与专业课不同,它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更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切仅靠教师的教是无法完成的。在具体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更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翻转,角色地位的重塑,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术守门人、导师、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支持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教学模式探索之思:“讲授”与“互动”如何结合

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关乎教学效果。思政课的教学基本上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其中理论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理论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多以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实践教学多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课程论文等形式。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从近些年的一些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比较深入透彻的讲解是认可的,对于枯燥乏味的讲解较反感。但多数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讲授的时间过多,自己多数时候是在扮演着听众的角色,能够发表意见观点和与教师同学探讨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所谓的课堂参与也是在完成教师设计安排的教学任务基础上的被动参与。而且思政课大多采用大班授课,课堂规模一般都超过100人,在90分钟的时间内只能做到有限参与,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给他们表达意见、阐述观点的机会和平台。

而慕课给我们开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慕课课程注册的人数远远超过思政课课堂的规模,一门课程注册的人数可能有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学习者,慕课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实现了知识讲解、互动、交流、反馈、答疑等一整套教学环节。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是教学视频短小精悍,15―20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易集中,每集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课程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在此期间内自主安排听课时间,不受固定r间限制,也不受地点限制,课堂空间能够延伸到网络所能覆盖的任何一个场所,听课的方式也比较随意,一人听多人同时听,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反复听;课程的交互性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社区,相互评价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反馈学习情况、互为答疑等,这些与全部学习者、全部在线学习行为相关的“痕迹”数据均会被服务器自动捕捉并详细记录下来,汇集成规模庞大的数据对象[3]。教师便于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学的反馈,便于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慕课这些优势正是现行思政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师生间缺少面对面直接交流,无法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培养,而这些又是传统思政课课堂所能给予的。基于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各自优势与不足,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未来的学习应该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也应是思政课未来改革的方向。思政课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将慕课作为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有益补充。将教学分为网上学习、实体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学生通过慕课在线学习来完成认知目标,并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而实体课堂上则是以师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为主,先学后导,通过实体课堂和社会实践来进一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借鉴慕课教学模式时,一定要试图弥补其不足之处,如慕课高注册率与低课程完成率之间的反差。据2013年的《“慕课”和开放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意义》白皮书显示,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所大学“慕课”的辍学率高达85%―90%。“2014年慕课学习者大调查”显示,近一年来,我国“慕课”的用户由13万增加至65万,但“辍学率”仍比较高,注册学生中,至少有一半不会出席,出席的学生中约有一半能最终完成课程[4]。这就需要思政课在引用慕课教学模式时,要对内在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研究怎样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学生更好地自我教育,以保证认知目标的实现,使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衔接。

三、考核方式探讨之思: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自评与他评如何权衡

课程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价和检验方式,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在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考核基本上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这两部分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和具w的形式不同而已。平时考核基本上是由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构成。期末考核基本上是笔试、机考两种形式,不同的是有些学校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基本上是主观化的,有些学校仍旧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试题大多是死记硬背式的知识点的考查。这种平时加期末的考核方式力求做到考核的全程化和多样化,从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评价转为对知识掌握与能力的评价,以全面评价学生,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评价方式基本上是由教师单方主导的,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互评,未必能够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慕课的课程考核倡导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考核者的多主体性。在线教育公司,全球领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平台提供者Coursera的课程学习评价主要是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主要表现为:每周测验,互评作业测验、论坛讨论交流以及期末测试。他人评估结果性评价主要是互评环节和论坛交流讨论中的他人评论、回帖环节以及期末测试等[5]。这样一种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灵活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比较趋向于全面和合理。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与其他专业课程考核的关注点不同,专业课程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而思政课除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些仅靠平时和期末考核又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作为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学生平时的操行表现无法全面了解,而只有学生之间才能做到这一点。思政课的课程考核,可以借鉴慕课课程考核的方式,在原有的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基础上,将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学习评价方式引入到课程考核当中,调动学生的力量,培养学生自评与他评的能力,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评价走向自主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情况,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有评价方式的一些缺陷。当然,无论是自评还是互评,都容易掺杂一些情感因素,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所以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四、教师能力提升之思:从单一能力走向多元能力如何拓展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上述提到的以慕课为契机,进行思政课教学理念的重塑、教学模式的再造、课程考核的改革都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就是教师,教师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乎这些改革的成效。在传统教学中,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自己学科专业的精通、广博的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健康的情感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与研究能力等基本业务能力素质,更需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时代感。而实际上在各项能力中,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强调较多的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和教学科研能力。其中教学是最基本职能,而教学能力的重点通常放在研究如何教上,当然这个教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讲授。

如若将慕课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则对教师的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教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有深厚扎实的基本理论,广博的知识,还要求教师有更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因为慕课教学中的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讲授只占很小部分,大部分时间用于互动交流。况且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又有特殊的难度。其他课程教师对课程讲授之后,在互动交流环节更多的是解决学生理论上的不解,而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在互动交流这个环节除了要解答学生知不知、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面对更多的问题则应是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思想上的困惑、对实际问题的疑惑,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传统的思政课课堂上也会面临,但传统课堂中给学生参与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解决问题的任务相对轻松。而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动,学生有了充分表达意见观点的平台,教师所要解答的问题一定会远远超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个考验。同时慕课作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而开展的新兴教学模式,它对信息技术有很大的依赖。又考验着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学习分析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对PPT制作和讲解的能力。作为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怎样从注重教的能力走向多元化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慕课不是万能的,它在彰显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与不足,它的诞生无法完全解决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但我们都无法回避,它的到来对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所引起的改变。思政课作为集知识性与政治性于一体的课程,面对慕课这场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既不能盲目跟风、赶时髦,也不能置若罔闻。当务之急,是要借助席卷全球的慕课热潮,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引入慕课思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马若龙,袁松鹤.“慕课”是流行词还是真趋势?[N].中国 教育报,2013-11-22.

[2]张丹.略论慕课对教师角色的深层影响[J].学校党建与 思想教育,2014,(7).

[3],冯永华.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与重建――“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教师教育学报,2014,(3).

思政课篇6

【关键词】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着力点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至此,“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高校各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实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来说,“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进与建设实践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为依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也能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理念的转变和实践的深入推进。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以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资本论》等相关原著内容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正确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历史形态所取代的基本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实践。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在思政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对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强调不仅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要不断深入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2016年7月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政治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使命,更需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特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思政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课程的设计中更加关注党中央提出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于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创新,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大命题,探讨如何通过对新常态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三者一以贯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欠缺,就无法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法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当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在“课程思政”改革整体建设中,教学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解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迫切需要涌现更多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运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更有力的解释和引领。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理论引领性和实效性,深切关注当前资本主义风云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实践,不断关注新形势、新问题,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由此,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學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而当前课程建设实践中,还存在教学与研究结合不够紧密、没有更好地推进以学科建设支撑课程建设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理论传授偏重于经典理论的传授,而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尤其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调整、全球治理格局的变迁、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的急剧演变等重大议题的高度关注和研判,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侧重资本主义部分、忽视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课程关于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演变趋势和规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难度较大,容易因为教师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信息掌握程度等原因造成讲课内容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还容易因为教师知识结构和对思政专业相关课程整体设计认知上的缺乏,造成在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和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内容之间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更多的老师趋向于注重资本主义部分,而轻社会主义部分,致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片面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把握难以系统化,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难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有效地理解和把握。

(三)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采用传统讲授法

传统的讲授法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便于掌握教学进度,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对于讲解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知识日益多元化、信息日益无界化的时代,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拥有迅速掌握各种信息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传统的讲授法无法适应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的挖掘上缺少生动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中原理的理论性强,理论知识点多,知识体系庞杂,提出的命题宏大,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相关知识体系的支撑,很难理解,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往往因为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而忽视“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挖掘过程中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接受度。

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着力点

当前政治经济学课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应着力于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不断推进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凸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三位一体”建设理念,进一步挖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与体系,真正做到“对话经典、多维阐释、跨越学科、融合视域、根植理论、观照现实”,[2]通过政治经济学这一思政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一)着力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使政治经济学课程切实融入“全课程育人”格局中,发挥专业基础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为契机,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育人导向,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探索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与路径问题;二是以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为基础,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三是以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为依托,打造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潜能,更好地发现教师教学环节和知识体系的不足之处,教学相长。四是以同向同行、协调发展为目标,[3]将政治经济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等专业课程打通,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着力推进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没有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的支撑,课程建设就会成为没有根基的大树,“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也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难以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树立和巩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强化、思政教育不断强调教育手段多样化、突出教育效果实效性、思政教师来源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在不断强化和践行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过程中,片面将高校思政教育专业课程与在各专业学生中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划等号,将思政公共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理念相混淆,既弱化了公共课程的教育效果,也弱化了思政学科的建设。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学术与学科思维意识。

对受众群体学生来说,要在注重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同时,强化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养成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深刻理解,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普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区别形成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深化和面向不同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和学科发展路径,打造思政专业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群的建设,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将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学科发展中,以学科搭平台,以平台组团队,以团队建设人才梯队,为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促进教师充分运用学术和学科群平台的研究和建设成果打磨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学科群组中相互分享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实现课程、学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着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调整“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教学方法,践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确保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

一是深入挖掘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育人资源。通过对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育人导向的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培育能力的进一步确立,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大原则和重要研究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资源,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建立更直观、形象的认知,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等的认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二是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的“无缝衔接”。强化思政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体理念,以点引线,以线带面,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基础上,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课程,使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几大组成部分的整体性认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来源及人口发展规律,分析资本积累及其必然历史趋势,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尤其是深刻理解资本与劳动力相关议题,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中资本所焕发的活力与生机,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未来历史发展趋势,促使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使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思政”受众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到“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学生课堂专题分享、分组问题讨论、问题思考总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专业学习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真正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培养和育人作用。

四是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育人效果。在专业基础课程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平时成绩的组成结构,通过平时对学生课堂参与互动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分析应用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读书笔记写作能力、课前课后思考题的分析能力等的比例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打破单一的平时成绩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考试试卷的设计,优化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使试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确保能够客观反映“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的成效。

四、结语

思政课篇7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教学情境 创新思维 实践活动

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博士说:“中国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生死的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作为教育主体对象的学生创新潜在能力人人都有,但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悉心培养。但就当前看,尤其是在农村,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及学校管理者的“应试”观念及陈旧的评价制度等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挖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个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根据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充满时代气息。所以课堂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社会热点、地区热点、时事重点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某一现象问题进行探究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学生的“学”。例如:在讲初一年级“自尊、自强自信、自爱、自省、自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内化,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我设计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的伟人、成功人士、榜样模范及身边人物的事迹、实例,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畅所欲言,以理解、掌握,使学生达到“明理”的学习目的。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和课堂热烈交流的过程中感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飞行器成功研制之前,人们想象鸟儿一样在空中翱翔;在游轮成功航行于大海之前,人们想象鱼儿样体验大海的魅力;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才有了飞船遨游太空、“蛟龙潜水“的精彩壮举,这都是创新精神所创造的奇迹。发明创造是很多学生向往的美好愿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之一,但人的这种能力在尚未表现出来之前,属于一种“潜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敢于突发奇想。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我们的教学中,具体做法:

(1)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质疑讨论和探索,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其材料要多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也可以从教材中摘录。如八年级上册“竞争的同时是否需要相互合作。”“网络的利弊”“在某些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该不该放弃个人利益”“会吃亏时要不要坚持讲诚信”等。

(2)“真理往往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我们老师要努力提升学生“提问”的水平,使学生会问、善问。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将“疑问”变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立足所学知识提出实践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产生质疑;教师先提出示范性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或素材模仿提问;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完善。一定时间后,学生能清楚、恰当地表述自己的疑问,还可能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3)老师要积极参与讨论,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讨论过程中、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及时鼓励表扬他们勤学好问、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三、注重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

思政课篇8

从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第一的新思想。全班所有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金光大道;才能从学生思想出发,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才能选择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闪光点,才能用心施教。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故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论”,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应把学生尊为“主人”。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乐于参与。而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主思考的果实。教师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现在放手让学生质疑、思考的新课改精神强有力地占据了我们政治课堂,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没有师道尊严,学生便敢于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更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教师轻松了,效率却大大提高了。

新课改的理念是“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因为,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重视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用大教材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采访活动等。每次活动之前,我都要安排好调查题目,介绍调查方法,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调查期间,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尝试,确实感到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生活这本大教材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驰骋的天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学生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往往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毫无疑问,对一个政治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课堂新环境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民主化的课堂生活是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基础。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前提;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负担才能成为可能。

思政课篇9

初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好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而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是指在仔细分析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教好、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呢?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

1 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前提是整体把握课程的内容特色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讲活初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有着深刻的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初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初二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初三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2 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方法

要想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初中思想政治课变得更有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而学生主动精神的调动和授课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则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效应”。依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要想教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角色创新: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是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政治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是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二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就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方法。

思政课篇10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价值十分突出

国家意识是超越理性的一种政治信仰,它是特定社会集体利益的反映,它对于事物的说明或解释总是受制于某一阶级的利益,以服务于这种利益为最高准绳。处于不同利益地位的社会集团必然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必然居于统治地位,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象征着国家权威与统一,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它、接受它、信奉它。所以,无论历史上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都从未放松过对公民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尽管现今的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国家制度,有多种多样的政治意识形态,但每个国家都在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巩固统治,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但在对公民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点在各国又是相同的,即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去改造人、塑造人。国家的学校必然和必须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信仰。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思想理论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政党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处于初高中的青少年来说不可能自觉认识。因为他们的主导思维方式处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的过渡时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只能利用他们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外面进行灌输。由此可见,灌输便成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输国民意志,排斥异端思想,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促使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导向一元化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政治价值因此显得尤为突出。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重利性、竞争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传媒极力向中国灌输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一切使得意识形态与现实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信仰危机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由此可见,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价值,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并切实搞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生存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传统课程上存在多学科并立、分裂、结构单一化、封闭化而内容上学科之间重叠、交叉的弊病。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性与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学校教育五天制与家庭社会教育两天制的不合理格局,极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许多国家改变了随意增加学科的传统办法,把改革的目光投向学科的融合上。充分有效的发挥各学科课程的整体作用,推进综合课程的课程改革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我国教育过去深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的是典型的分科教育,几十年来,虽然为社会主义事业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适应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日益突显出来。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针对此问题不断借鉴国外中学成功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特点,就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在加大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时积极改革课程体系,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加强中学生知识的综合学习,使中学生能够补充分科教学的不足,力图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化的客观要求。现有的教育改革在初、高中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使建立全面合理的综合课程体系仍有很大困难。中学思想政治课虽不能说就是综合课程,但它的综合性极强。从初中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包括了公民常识、社会发展简史、法律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经济学知识、哲学知识和政治学知识等。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思想政治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实施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的同时,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宗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属性和底色。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特点代表了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育改革中有具重要的价值。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