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十篇

时间:2023-04-03 02:45:53

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篇1

关键词:思政元素;高中英语教学;思政认知

一、“思政元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问题

高中英语课程在应用思政元素时,教师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教师对思政元素缺乏认识,并且在原来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内容应用在一起;其次,对于教学方法,教师也没有适当的方法将思政元素和英语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一)英语教师对应用思政元素认识的不足

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应用思政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涉及的范畴,与其他学科无关,有些教师还觉得在英语课上谈思政是主次不分的,对涉及到的“思政元素”也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还会觉得在专业课知识教授的基础上应用思政元素是浪费时间,增加自己的教学负担,抱怨自己精力不够。

(二)英语教师对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短缺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守的仍然是原来的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注重单科的英语知识教学,缺乏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应用和突出,缺乏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能力。

(三)英语教师应用思政元素方法的短板

作为英语专业课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基于英语知识的讲授。通过英语知识讲授生搬硬套的进行思政元素的输出,这种方法在英语课堂上应用思政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思政元素”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很难发挥思政的教育功能。

二、“思政元素”在高中英语课堂应用策略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所以“思政元素”能否恰当应用,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教师,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认识

提高英语教师对思政的认识,纠正他们传授专业课知识的误区。在高中英语中应用思政元素其实质是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然而单单传授英语知识仅仅实现了“教育”的教学任务,忽略了“育人”。所以教师要明确“教书育人”的具体做法,是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不该将二者相割裂,不能片面地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形成足够的思政意识,能够将知识为主的教学思路转移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教育相结合的思路上。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师交流活动,让思想政治教师和各科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各老师间的交流,提高各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认识,同时,学校也要改变教学氛围,努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增强教师对思政元素得重视。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自己能够身临其中,提高自己对实际用应用的意识,落实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思政元素。

(二)提高教师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

应用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应用思政元素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英语学科来讲,其中包含的思政元素种类多种多样,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应用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并且具有足够的应用能力。在英语内容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爱国、诚实、文明、谦虚、友善等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元素应用到教学中,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首先,教师应该多参与一些高校组织的有关应用“思政元素”的课程,学习高校教师应用“思政元素”的方法,在不断的借鉴学习中去提高自身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其次,学校应该开展一些与之相关活动,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去检验并提高自己应用“思政元素”的能力。

(三)创新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讲授法,在讲授时,涉及到思政元素的部分,直接一语带过,并没有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枯燥且无用,并不能使学生明白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教科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同时教材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有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只会浮于表面,做一些表面文章,讲一些虚的东西。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研究教学内容,认真发掘提炼教材中所蕴含思政元素,并从专业课的角度讲述思政元素,设计教育目标,构建课程模块思政教育目标体系。以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Culturalheritage为例,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采用设疑式导入,向同学提问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古城古建筑,有什么著名传统文化,有哪些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通过导入引起学生对我国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思考,在设计课程三维目标时,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英语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并且能够介绍出它们的现状及特点;情感目标则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敬慕之情,以及文化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其次,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教材内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预见未来,很难及时反映不断发展着的客观现实,因此分析教学内容有要高于教材,并针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从而给学生留有深刻印象。并且通过失败的教训,具有警示意义的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反思,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以高中英语课为例,分析了英语教师对“思政元素”应用时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大致的了解教师在认识、能力和应用方法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有效对策,为现实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8.

思政元素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 必要性 问题 建议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一)应广泛的变革的要求,需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敏锐力增强

目前,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政治发展多元的变革时代,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文化在碰撞中相互融合着,它们不断地对彼此影响着、促进着,自身不断滴发生着变革。企业,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当然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变革。在这些变革的重重冲击之下,只有将变革信息及时地、准确地把握住,使变革的精髓被完全领悟透彻,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把握好。

(二)应多元化思想的要求,需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力增强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的不断深入的影响下,我国社会的开放程度和进步程度也不断地加大,在言论方面,人更加自由,在思想方面,人更加活跃。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阻隔,视野也逐渐开阔,思想也更加开放,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不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想法,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更具多元化。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将人们的这种多元的思想考虑在内,创新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促使工作的完善。

(三)应务实性的价值的要求,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力增强

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深刻的变化发生在了我国的社会环境上:利己的个人本能、残酷的市场竞争、物质的生存发展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人们对价值的认同,人们的价值认同不再那么理想化而是更加的现实。也就是说,理想、信念、荣誉这种虚化的价值不再那么被人们所看重,它们已经被享受、物质、利益所替代。在个人态度上表现在对待事物没有原则性、把利益看的尤其重要,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来使个人的利益得到满足等等,这些观念都会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遭遇阻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将会伤害到个人、组织、社会、国家。

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没有详细地、精确地调查,欠缺针对性和科学性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这样的,以企业党委为领导,以政治思想工作部门为主体、以正面的理论灌输和宣传教育为方法展开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工作流程是单向的、没有针对性的,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沟通,工作模式是被动的、形式化的,工作方法是简单的、没有科学性的,这样的思想工作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都比较缺乏,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达不到应该发挥的作用,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二)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没有创新意识,思想观念守旧

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思想政政治工作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难以突破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内容刻板、方法陈旧,且长期以来没有创新、改变,在手段上也没有把虚与实结合起来。虽然,现在有的企业已经有了开展工作的中心点的意识,然而,由于范围比较狭窄、视野比较短浅,还是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广泛的触及范围和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没有稳定的队伍,且成员的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

在有些企业里,行政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力度不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物质利益被过度强调,多而杂的信息内容在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的传播下被员工多渠道获得,这些都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时会遇到重重的坎坷,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待遇方面、职业生涯方面都受到阻碍,大大的打击了他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形成了政工干部、员工转行、流失的局面。虽然在党务工作方面政工干部都比较擅长但在经营管理的综合技能方面他们还是比较欠缺的,使他们融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遇到困难。

三、将文化元素融合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建议

(一)形式多样、教育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的改进,就是讲究思想教育的艺术,要抓好交流沟通平台建设,加强局域网、宣传窗、阅览室、职工之家等阵地平台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交流沟通。对干部职工反映的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耐心说服和积极疏导去解决,把大道理转化为小道理,做到循循善诱,启发觉悟,形成共识。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开拓创新,寓教于学、寓教于做、寓教于乐,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业务学习结合起来,与广大职工的岗位工作结合起来。

(二)感情投入

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满腔真诚、以情感人。要以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同志之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手足之情,关心、爱护、体贴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职工家中,把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用真诚感动他们,使他们向你敞开心扉。

(三)从领导做起、从政工干部做起,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章可循的保证

第一、使组织运行机制得到优化,使工作计划得到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地制定;

第二、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目的,提供人力、财力、物理上的保障,对思想政治工作制定相关条例和配套政策;

第三、为了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对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杨萍,曹晓毅,吴春艳: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J]. 云南电业,2010,(01) .

思政元素篇3

一、发挥优势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正是这种交互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比较抽象,但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性,通过画面、声音、色彩传递信息,因此可使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此外,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教学媒体并不等于最佳教学效果,教学中媒体的组合是否恰当、媒体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必须遵循教学媒体的应用原则。

二、恰当运用

第一,我们要对课程有全面的规划,认真准备。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要有充分的备课做基础。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都需要经过课前的周密安排、精心设计。而且这些教学操作的设计,应以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原则,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

第二,要正确处理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要保证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研究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不能将网络信息技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资源,将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演示和讲解结合。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通过讲解,发挥思维的优势,将演示和讲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直观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概念,把握本质和规律,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切不可让媒体演示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思政元素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政元素;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

前言: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因而对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经济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当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对学生发挥良好的引导性作用,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思政元素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融入的重要性

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当中,国家主要领导人曾经提出,各种课程都应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基于这一思想观念的重要精神,应当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政治素养和国家意志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裴洋洋作用。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的主要渠道。也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应当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政治经济学等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当中[1]。这样,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接收到良好的专业思政教育,从而发挥出更好的人格教育及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政治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现良好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中思政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国,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应当充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个规律等。要明确课程是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再到价值引领的一种相互映射,同时也要明确课堂融入式教学设计中知行合一的相互映射,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真正实现。教师在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程讲授当中,应当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对于课程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对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以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课堂教学、课程教学目标等为基础,进行精细化管理,使课程思政建设标准良好形成。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强化第一课堂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在知识和行动方面实现有机融合,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展,对各种实际应用能力充分掌握。

三、思政元素在政治经济学课堂融入的教学实践

(一)思政元素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在政治经济学第一课堂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大纲修订当中,使其与课程培养目标充分融合,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学时分配也应体现出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方面,也要体现出思政理论的促进作用。对思政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融入点加以确定,基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在课程内容當中加入价值观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主义内容上,可将行为素质教育融入到劳动价值理论及剩余价值理论讲解中。或是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思政点融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演化的讲解中。在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上,也应体现出课程思政,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如何培养人才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深度对接。利用思政元素促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利用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探索辩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强化师生互动,对学生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进行强化,使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有机的融入思政元素[3]。对互联网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各种信息资源高效整合,通过互联网展现传播思想价值引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或社交软件,向学生推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程考核方面,要在过程性考核中融入思政元素。例如采取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课程论文考核方式,衡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取向,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讨论考核,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评定成绩。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中均融入思政元素,保证考核体系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二)思政元素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当中,第一课堂的作用是主渠道作用,而第二课堂则发挥着延伸补充第一课堂的作用,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在第二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主要是从教师课堂向实践课堂的转移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第二课堂中,有效的实践应用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能力发展,加深对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在政治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能够更好的实现知行合一,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道路。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辅导答疑,内容上不但包括专业知识理论,同时也涉及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师可通过微信、QQ及其它学习软件平台,借助互联网实现实时沟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答疑解惑,巧妙的融合互联网与思想价值引领。还可利用学生助学的方式,在第二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选取学生骨干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建立专门的思政理论学习小组,对助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进而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良好局面。另外,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建立读书协会等组织,让学生在课后增加阅读量,选取《邓小平传》《资本论》等优秀的专业书籍,使学生经济学素养得到提高,同时社会主义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还可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政治经济学相关专题讲座活动、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思政理论融合知识竞赛活动等,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的培养效果。

思政元素篇5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评述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巨大变化,整个世界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元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这两方面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概念

要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概念清晰明了。这些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多见于一些学术论文和著作中。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性这一基本含义。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这本著作中,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历史追溯入手,系统的研究了社会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的概念内涵、生成根源、历史发展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特征、价值表现、要素创新、实现方式等内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导性应包含两个层面的主导性:就其本质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方法等;就其功能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证作用、价值导向作用、目标激励作用等(1)。李辉在《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一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内容以及现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主要包括思想主导、政治主导、文化主导、价值主导等。在这些概念中,目前石书臣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两个层面的阐述受到广大学者的引用认可。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

在此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主导性,但是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不同的理解。王忠桥、张宏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主体、客体、个体和环体四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基本要素的主导性。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六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此,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五个内部要素。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许多方面,为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很多观点存在争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多元化、后喻文化、信息现代化等这些背景下进行研究,其中信息现代化的著作偏多。李维昌、盛美珍在《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中,从论述利益多元化的内涵入手,认为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就要分别考察利益观念多元化、利益活动多元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精神利益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别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益范畴实践形态诸变化中的主导性建设问题。陈殿林、吴晓霞在《后喻文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中认为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这一文化信息易得、文化传输渠道庞杂、教育对象主体性意识增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角色定位准确以实现主体主导;增进主文化亲和力以实现内容主导;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实现功能主导,从而总体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2)。张小链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石书臣、唐海玲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张俊的《基于网络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等等,都提到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了机遇:开辟了新阵地、提供了新手段、增强了时效性、呈现了新特点。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挑战: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弱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冲击了大学生的控制力和主体性。为此应当积极占领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③。微博作为新起的网络形式,其所具有的新颖性、快捷性、方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也具有重要影响。梁启经在《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中,通过对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困境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应对策略。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置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较多,基本上形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其它背景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提出的对策相对比较概括理性,离实践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有待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所涉及的其他背景的研究探讨。

三、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对策研究。杨永清、景志明、唐仕琼在《论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举措》中系统的研究了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主渠道的影响,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思想上的一元性、引导方法上的民主性、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性。张国钧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文章作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反思和批判角度出发,得出了如下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提高开放意识、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为基石的大学文化(4)。吕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王学风《论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这两篇文章都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文化、青年道德观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并提出了开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总之,这些理论都论述了多元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另外对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同学者给提出了不同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多样的研究视角。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着重于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忽视了对多元文化的含义,现状的研究探讨;只重视了对受教育者和高校本身的影响,忽视了对教育者本身的影响,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

从目前来看,直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的还比较少,涉及到的主要有:罗吉平的《论多元文化冲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挑战和对策》,在这篇著作中,罗吉平对当代中国面临的文化冲突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认为我国的文化冲突主要是农工业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国本土文化与后工业社会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冲击了主流文化,并日益滋生出拜金主义。为此,他提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面向主体学生实施差别教育的措施(5)。张冬梅在她的硕士论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研究》中,从多元文化这一复杂的社会背景出发,首先对文化、多元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界定,剖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探寻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导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6)。石书臣的《主导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主导性研究》,在这本著作中,石书臣教授从文化的视野和维护主流文化的高度,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对高校德育主导性的深刻影响,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高校德育主导性的理论与方法。总的来看,对当今中国的多元文化现状理解不一,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还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大都趋于平面化,抽象分析多,具体分析少,所提出的对策都比较理论性,有待于深入系统的挖掘,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有了一定系统和深度的研究,涉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许多方面,基本上确立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理论体系。但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特点、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等还缺乏系统分析和理论概括,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提高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上,可以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可操作性,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版.

[3]李辉.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4]王忠桥、张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作用[J].书记论坛.2006,(11).

[5]李维昌、盛美真.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11,(8).

[6]陈殿林、吴晓霞.后喻文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研究[J].前沿,2009,(10).

[7]张小链.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J].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8]石书臣、唐海玲.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3).

[9]张俊.基于网络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8,(23).

[10]梁启经.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J].文化教育,2012,(5).

[11]杨永清、景志明、唐仕琼.论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举措[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2]张国钧.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13]吕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14]罗吉平.论多元文化冲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挑战和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15]张冬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5).

[16]石书臣.主导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主导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版.

注释:

(1)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版.

(2)陈殿林、吴晓霞.后喻文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研究[J].前沿,2009,(10).

(3)张小链.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J].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4)张国钧.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思政元素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载体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18-01

现代多元文化视域是一种全新文化领域,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来促进管理载体提升功能的作用。这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管理目标的双重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帮助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当今时代的多元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可忽视。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现状

1.高校思政教育施效力低下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并不高,而且思政教育的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导致现在思政教育的未能充分发挥。另外,多元文化的融入,也会导致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被削弱,高校对于这一情况也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低下的一个原因。

2.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散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于每个学校来说都是较为重要的教育管理方面,在高校发挥着一种协调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还处于散乱期,还没有适应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管理的方法,所以无法将高校的思政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还是不能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

3.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素质低下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管理团队缺乏专业性,在某些领域存在管理空白,这也就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无法跟上现在文化的创新,导致了整个管理团队思想观念跟不上时展,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低下和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无法进行思政教育管理。所以容易导致团队的冲突,也无法使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也无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理解深刻。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路径

1.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思政教育对于自觉性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所以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就应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们的自觉性。把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发展特征,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对于提高思政教育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实现教中有管、管中有教的有机统一,再通过合理地利用管理能力,就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来从根本上解决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问题。

2.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主导定力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构建过程中,高校必须充分保持自身的主导地位。同时,这对于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综合素质,必须达到一个高度,并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以此来促使当今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可以将思政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时代接轨,从而扭转人们对于思政教育的误解。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当前形势下,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文化的承接有着深远的意义,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思政元素篇7

关键词课程思政微电子人才培养教学大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63

0引言

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高校办学核心命题,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明确指引,“三全育人”理念被确立;明确提出: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的高校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里提及的“其他各门课程”是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外,其他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等课程,表明高校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人为割裂德智体美诸育的紧密联系,这也是“课程思政”所蕴含的中心思想,其目的是避免将高校目前通识教育中的的思政理论课程置于“孤岛”之中,要确实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员、全方位。

“微电子技术”是典型的理工科专业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晦涩,本文就如何在不影响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课程为有效载体,将思政元素高效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进行思考。

1“微电子技术”课程体系

微电子技术建立在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之上,其特征在于“微小”,关键在于将电子元器件通过特殊的微细加工技术微小型化,以实现电路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快速响应。[1]“微电子技术”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微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理解集成电路设计(IC)、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关键流程;掌握微电子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今后在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或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微电子技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由于“中兴事件”“华为备胎计划”等一系列中美间在高新科技至高点中的摩擦,引发了国民对“中国芯”的热切期盼,作为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的核心理论“微电子技术”课程激发了了众多学子的学习热情。如能在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理论知识为主线,结合重点难点分析,挖掘核心技术中的典型思政元素,创新性丰富课程体系,必能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与通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呼应,形成协同效应,使学习“微电子技术”的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2]

2“微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思路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在思政理论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上以在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报效祖国的情怀。[3]在“微电子技术”中开展课程思政首先是要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夯实课程的育人本质;其次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思政育人基础;第三是要优化教学大纲建设,选好“课程思政”育人载体;最后是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将思政元素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技巧,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结合“微电子技术”在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中的教学情况,提出该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2.1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定位课程思政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中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常是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具体的培养过程和方式。[4]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其知识体系各具特色,专业课程之间承上启下,环环相扣,但由于高校思政课程在不同专业之间的学分、学时以及上课学期等要素设置完全一样,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对思政课程的设置参与度不高,只是被动规范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模块设置下,造成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严重脱节。为了真正实现高校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目标,涉及“微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重点要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支撑,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深度挖掘培养计划中所有专业课和实践课课程思政元素,特别是不同课程之间思政元素的契合度,在教学全过程中做好思想价值引领的布局,通过专业知识中隐含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做好课程设计,在课堂内外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2.2在教学大纲中细化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是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对课程授课内容、时间节点、重点难点、考核要求等要素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课程学科知识的范围、目的、任务、深度等要求。[5]课程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具体安排,也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约定,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权利。[6]对于教师,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在课前对教学细节做精细准备,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对于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做好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因此,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思政元素的含有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布局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微电子技术”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堂内外,在教学设计上重视课程教学的价值观教育,强化育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的章节之中,明确提出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3高校教师意识上重视课程思政

教师是课程建设、课堂授课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期间主要的启发者、指导者和陪伴者;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价值引领优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力量,也是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将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等元素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在看似平常的教学全过程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目的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微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师需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拓宽专业领域视野,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的培养,深刻理解关于课程思政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切实领会“以本为本”的本质含义,不断自我学习,与时俱进,严守课堂纪律,强化课程教学的政治责任。自觉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丰富,使专业课程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教学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激励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整个教学实践中贯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义不容辞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4深度挖掘与融合思政元素

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微电子技术”课程是否能真正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的根本保障,而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盐溶于水”般地融入课程专业知识是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微电子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实现创新强国的“卡脖子”工程,是实现中国梦必须首先突破的关键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早已融入人类从高新技术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隐含着坚定学生信念的爱国情怀、啟迪学生思维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兴趣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陶冶学生情怀的人文精神。课程核心知识中隐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只要教师课前认真品味内容脉络,提高挖掘和和融合思政元素的紧迫性和敏感性,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沐浴中,提升完美的人格,陶冶高尚的精神境界,有效实现课程育人目的,使专业课程真正成为与价值观同频共振之课。

思政元素篇8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医学人文

医学是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4]。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将承担起救死扶伤、维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敬佑生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仁爱之心,形成良好的医德,做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推进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既有优秀专业能力又有高尚人文素养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关注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使其形成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形态发展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专门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剖析,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这对推进医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支撑,医学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两者存在目标统一、内容同构、过程并行、功能互渗的耦合,高度统一于医学教育教学实践中[5],两者协同发展既是对教学瓶颈的突破、新医学模式的顺应,又是学科创新的基础、育人格局的依托[6]。并且对于医学教育来说,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列哲学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元素。因此,医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充分、有效地无缝对接、融合,即医学课程思政。这既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政治要求,又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培育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并具有高尚品格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医学人才。2.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核心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位置毗邻关系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大多设置在医学教育早期,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该课程要求学生从认识标本和尸体开始,全面、准确掌握人体形态和结构,将静止固化的知识动态化地学活,并能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评价。这就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同时还要坚持进化发展、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局部与整体统一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7]。因此,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与生命、责任与使命的种子,能够为后续人文素养和政治素质的培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人体解剖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文精神。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通过参透人体之美领悟生命之美,即运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指导维护生命健康的实践。随着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逐渐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医务人员的德行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医务的工作质量,也与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紧密联系。诚然,人体解剖学课程不仅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更多地关注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思政素质的培育。因此,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是顺应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培养其成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要求。

二、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涵盖了人体的各局部和九大系统的人体结构知识,融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因此,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更要体现情感、价值、素质培养的指导性、引领性和达成度,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2.加强师资建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引导者和影响者。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是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关键环节,要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就必须依靠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深度整合、渗透、融入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播医生职业道德和医学人文精神。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决定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专业教师必须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思政素养。首先,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鼓励教师树立正确观念,主动深入学习、研讨、交流课程思政的政策、形势、思路、模式、经验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力。其次,加大对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发挥学校、院系层面引领和指导作用,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和制度,以定期开展教学思想讨论会、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等形式,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和学习,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及各类课程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最后,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估。建立学校、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度,实现督导和同行共同评价。通过督导组和系部与教研室听课、填写评议表,对思政目标体现、思政元素融合、思政成效展示等情况进行评议并及时反馈,促进教师针对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与改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3.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合理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人体解剖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坚持少而精、点线面贯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无缝衔接的原则,通过网络、图书、研讨等途径挖掘知识内容中蕴藏的传奇故事、典型案例、人物事迹、临床例子等思政素材,精心提炼和构思,并将其中思政元素与知识内容有机融合,优化教学设计。人体解剖学以“理论课程学习—实验课程操作—专业社会实践”的形式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将思政元素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一脉相承。理论课程学习主要以故事、人物、案例等思政素材教学为主,注重人文思想和素养的塑造与培养。在实验操作课程中以临床例子教学为主,侧重人文精神的应用,使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与尊重患者、善待患者的行为习惯与自觉。例如,在讲授颈部解剖结构操作时,设计“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模拟实验,采用协作学习,既要求学生手法轻柔、准确,做到人性化切除,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共处。在专业社会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第二课堂,例如,对大体部分结构进行标本制作,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达到活学活用,使学生领悟用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患者的真谛,明白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传承仁心仁术的医德医风。4.完善教学内容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未知充满好奇、喜欢接受新事物,其思想可塑性强。教师要深度研究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内容。人体解剖学要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渗透、贯穿思政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体现新思想、新成果,注重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适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不断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分析与思考一些社会现象,润物无声,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人体解剖学的绪论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通过讲好发展简史,让学生认知我国在人体解剖学领域作出的贡献,了解我国灿烂的文明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启迪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中。融入生命美学教育。人体解剖学是关乎生命的学科。将生命美学教育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通过观看《无语良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生命美学教育内化于心、实践于行,培养学生具备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敬仰、关爱与维护的神圣感和责任心,真正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和医者仁心的使命。融入科学精神教育。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需要伟大的执着奉献精神。人体解剖学在各系统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家科研的艰难历程和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理性精神和执着追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无私奉献精神。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还应融入医学伦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健康中国、团结友爱、仁道博爱、严谨奉公、时代精神等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之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的医学人才。例如,在呼吸系统的教学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讲好抗疫战场上白衣战士的先进事迹和英雄壮歌,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使命感,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心和社会责任与担当。5.创新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春风化雨般融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情感、心理上产生共鸣,促进学生认知、行为自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成效。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的交互性缺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思维发展。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导向,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主动作为,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可以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悟“以生命为重、以患者为先”的深刻内涵,从而塑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道德素养[8]。具体而言,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翻转式、讨论式、案例式、协作式、问题导向式(PBL)、混合式、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多维教学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并辅以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使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当中。例如,学习“女性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位置关系”内容时,采用PBL、协作学习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创设场景,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学生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交叉关系,手术结扎错的后果,怎样最大限度地补救,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与角色扮演进行指导、评价和总结。如此,在教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关爱女性、敬畏生命的职业情操及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和责任心。6.丰富考核方式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导向指标。将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学,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提升课程思政的成效。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考核应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质量信息运用、反馈和改进,主要从课程目标达成度和学生学习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测评,且遵循注重形成性评价、体现结果性评价、实现评价主客体多元化等原则。在课程目标达成度方面,首先将课程思政相关内容融入课程考核中。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思政指标,减少识记性知识的考核,加大材料分析、问题论述、实践性与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强调活学活用。例如,在考察“老年人防跌倒日”的内容时,以材料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髋关节骨折作为最后的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后导致卧床不起的重要原因,如此可以对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查并在题干中融入思政元素。其次,设计一套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师自我评价量表,评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完成情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提高。在学生学习满意度方面,设计一份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思政知识点掌握、思政情感行为自觉、思政素质提升等)和对教师的评价(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的内容、方法、活动等),以及对整体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建议。在课程结束后开展调查,以此为改进课程建设的依据。

三、结语

思政元素篇9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积极德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正如所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任何国家都把培养青少年作为重点来抓,因为他们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祖国的未来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青年是国家强大的真正宝贵资源,是国家的期望所在。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备受鼓舞。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部署,为广大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确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一、多元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激荡,不断交流、交融与交锋。多元文化本身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多元文化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多元文化导致多元价值观,人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无所适从,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与错位,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带来冲击,引起震荡[1]。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潮扑面而来,中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态势,给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强烈的冲击。多元文化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作为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教师在教授课程当中更注重知识的能用度及实用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就业率,重技能轻德育现象较严重[2]。

其次,大部分思政教师的作用仅限于课堂,真正参与大学生德育第二课堂的次数和几率不容乐观。而且对于年轻的“80后”青年教师来说,其自身的价值观更多元,要“消化”课程并引导学生,难度是比较大的。

最后,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不但影响了技能知识的传授,而且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多元文化环境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功利化的思想意识逐渐在大学生的思维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当代大学生群体性地缺乏合作精神,行为模式趋向功利化,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都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造成的负面结果。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渗透及大学生中手机的高度普及,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将交流对象转移到虚拟网络空间,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冷淡、缺乏信任。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从意识思想、政治、道德法制、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加以丰富和创新,以弘扬主旋律教育与德育体制全面教育相统一的方法,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工作模式的不足,提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四种转变,即由对象型教育向主体型教育转变;由说服型教育向关怀型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创新能力型教育转变;由封闭静态型教育向开发实践型教育转变。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主体地位。

多元文化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应努力做好几项工作: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积极参与意识;学生工作者由“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学会积极引导,而不是试图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3]。

(二)把营造互动沟通教育环境作为思政政治教育创新的突破点。

多元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广的传播媒介,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师生间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做到课堂上平等互动,网络中文明互动,心理上情感互动。

(三)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至少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创新素质是核心,道德素质是根本。知识经济时代下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创新实践能力。

(四)以开展师生创造力的双向开发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特殊方式,是师生共享、共创的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展自身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完善内在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创新意识,使其创造潜能不断得到开发。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掌握一定知识,而且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三、高职院校积极德育模式的构建。

多元文化的发展越是蓬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就越要加大,坚持发展中不断创新。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和任务,我们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导入积极德育理念,建立“积极德育”的策略,从多维度实施积极的育人,破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难题。

(一)倡导的理念。

积极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价值理念表现为[4]: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使所有学生不论性格和学习基础,都能学习、发展和成功;建立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教育关系,打开学生心智,唤醒主动发展意识;学校、家庭、教师、环境和活动整合起来,为高职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构建的建议。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对生活有爱的人,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共同目标。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从队伍建设入手,在校园文化营造、班主任培养、活动平台搭建、特色班级创建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着力构建积极德育模式。

1.文化育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学校教育视角看,校园文化环境是深层次影响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关键因素,建设有效的积极德育体系,首先要创造健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健康的文化陶冶人。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舆论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体、《道德讲堂》等形式,强烈渲染正面文化,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班级文化和专业文化和谐统一。

2.构建“四位一体”的班主任培养模式。

在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过程中,社会、家庭和学校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大环境,其中,学校环境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学校环境中,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第一梯队,因此应全面构建“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实践智慧+行动研究”四位一体的班主任培养模式。一方面,促进高职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准确把握“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全面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积极搭建学生活动平台。

在不断丰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应进一步整合和开发活动资源,全面搭建学生活动平台,确保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欣赏、自我评价等目标的实现。学校把握开展时间和参与范围两个维度,通过参观学习、主题教育、专题培训、专业展示、技能比赛、综合实践、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4.围绕“五结合”要求创建特色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要有生命力,就要有特色。班级特色要围绕“五结合”,即与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创业相结合,要求全体班主任坚持亲近智慧,用思想去行走,用文化去坚守的理念,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热爱专业、勤于学业、走进企业、乐于创业,使其在健康向上且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中健康成长,让特色成就班级,让班级成就学生。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要培养全球化的人才,但是,全球化人才不但要具有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科学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素质领先,德育优先,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应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认真分析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特点和新要求,紧紧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工作方式,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导入积极德育理念,形成“积极德育”的策略,从多维度实施积极的育人,助力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学风.论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6,第二期:77-79.

[2]郭芳,罗忆.浅议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第一期:22-23.

思政元素篇10

关键词:多元化 媒体 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化媒体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这些媒体环境为大学生们创造了一个与过往有很大区别性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在这里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趋于多元化、群体聚集减少、媒体互动增多、个性意识增强等新特征,在于大学生的深入交流中发现,作为新环境下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我们,应加强对新的多元化媒体的认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要利用这些媒体的新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培养学生新媒体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由于多元化媒体在对信息的手机、处理以及对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方面与旧媒体有巨大差别,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也发生了极大改变 。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

(一)多元化媒体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文中所述的多元化新媒体主要包括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网络文学、移动电视、即时通讯软件等。随着"三网融合" 的提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推进,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媒体,并逐渐向新旧媒体互相融合的趋势发展。

(二)多元化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由于多元化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丰富、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方式与手段的变革。如通过电子书、手机报等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例如QQ、飞信、微博等方式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新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如网络搜索引擎、微客、论文数据库等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学习、借鉴经验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三)多元化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由于媒体的自主性,使信息 更加迅速和随意,致使青年学生大量接触虚假和不良信息;新媒体的开放性,消除了信息传播的障碍,使信息传播更加不可控制,致使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丰富繁杂,良莠不齐;还有基于网络的媒体的虚拟性,使人际关系脆弱,部分学生沉湎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削弱了现实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等约束,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引发各种心理疾病。以上这些变化,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所以笔者建议在法律规定下的部分程序或言论的实名制。

尽管多元化的媒体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的技术。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坚持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把多元化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学习阵地、生活娱乐阵地作为工作的新重点,转换角色,不要把媒体作为仅仅说教的阵地。充分利用微博、网络论坛等快速、变捷、灵活的特点,将其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发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新媒体资源库,构筑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阵地,以满足不同形势、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二)培养大学生在新环境下的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主体与课题的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媒体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媒体使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这些都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选修课、邀请专家作报告、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多元化媒体,增强学生对接受媒体信息的正确判断和科学把握,提高大学生在新媒体信息与传播中的道德自律和品德约束。通过建立BBS、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让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手段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媒体素养。呼吁社会和家庭关注大学生媒体使用和媒体素养状况,发挥全社会的合力,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正确引导,为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媒体素养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三)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定式,加强对多元化媒体的学习和认识,积极投入到对媒体的使用、学习和研究中去,提高自身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能力。在媒体知识的利用方面,想办法出点子,必须和大学生保持同步,不断研究和探索利用多元化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手段。在利用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建立符合大学生实际特点的教育观念,坚持"疏为主,堵为辅,疏堵相结合"的原则,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掌握工作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杨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之我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