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54:23

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思政教育;体育教育;探析

对一个人进行思政教育最好的时期是这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人能够很容易接受正确的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而且对其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时期,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时刻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当学生有正确的思政观念时,可以改正自己不正确的生活作风。进而当学生长大进入社会后,可以成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反感。

一、体育教育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

首先,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新的体育观念。其次,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拥有道德的人。最后,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推动学生本身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体育教学时加入思政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自身。

二、体育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对班里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挑选出适合班里学生的思政教育方式。

1、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在进行思政教育之前,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在思政方面的素质。因为学生总是把老师当做学习的榜样,所以体育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思政学习。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课能力。因为体育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大自己体育知识的含量,并且要提高自己的讲课技术,让学生接受足够多的体育知识。

2、结合体育教材

体育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而思政教育与体育学科的教育相差很多。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注意结合体育教材,找到两者的共同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训练学生接力跑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思政教育。

3、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加入情感

体育课一般是在室外教学并且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创造出一个好的情感环境,把学生都融入进来。在统一的情感环境中,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在课外上课时,学生可以在加强自己身体素质的同时学到合适的思政观念。

4、形成富有思政意识的校园体育文化

每个学校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体育教师在帮助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时可以加入一定的思政教育。当学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的同时也会吸收到一定的思政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也相当于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有思政观念的校园体育文化。

5、将思政教育寓于表扬和批评中

在体育课中一定会有学生犯错,也一定会有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就要抓住表扬和批评学生的机会,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在学生受到表扬时可以看学生是因为什么原因受到表扬。如果学生因为帮助别的学生解决困难受到表扬,老师可以把这个行为进行升华与思政观念结合,面对全体学生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思政观念的宣扬。当学生在体育课上因为做错事情受到批评惩罚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做不仅达到了批评和表扬学生的目的,而且也做到了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

三、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体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教学实践后共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在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教育模式中增强了学生对自身的自信心。因为思政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肯定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将自己的优点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根据正确的思政观念进行改正。其次,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由于思政教育过于无聊,而体育教学属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两者的结合可以促进思政教育走向活泼,体育教学走向稍微正式的教学方式。最后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可以提高整个学校的思政观念水平。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当老师提高自身的思政观念,学生向老师学习加上老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时候,学校全员的思政教育水平也就得到了加强。

四、结束语

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还是哪种途径,每位学生都应该接受正确的思政教育。当每位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的时候,才能在学生自己的脑中形成一套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虽然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也展示了很多优点,但还是存在一点儿教育上的瑕疵。因此,体育教师在实行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时,要将其不断改进,达到适应体育教育的目的。(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作者简介:王宁涛(1984~),男,教师。

参考文献

[1]俞文谦.提升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7,4(26):202-204.

[2]李田天.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4):286-287.

[3]徐才钢.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4):76-77.

思政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统计学;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说到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着重在于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可见德育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于智育,这一教学理念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被不断弱化,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引导专业课程思政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改革力度的核心和关键。专业课教师团队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各高校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2],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本文主要从统计学教学出发,以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调查实践课为例,论述统计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实践路径。

1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理念

1.1从历史知荣辱

老师们在教授统计学课程中可以从统计史的发展开始,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政治算术学派:威廉·配第和他的《政治算术》,廉·配第的《政治算术》是统计学萌芽时期代表作,对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马克思对威廉·配第的评价是:威廉·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某种程度上是统计学的创始人[3]。而我们中国的统计也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在这近60年的发展中,我国涌现了一大批爱国且艰苦奋斗的统计学家,1957年,徐前、戴世光、于涛等学者撰写了《经济统计学讲话》,这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国民经济统计学教材[4-5]。1978年底东北财经大学佟哲晖教授组织多家财经院校教师编写了《工业统计学》,在全国影响很大。文革后,陈应中于1980年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统计学》,其中包含了国民收入统计的内容,以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有很多值得肯定之处[6]。

1.2用数据聚焦时事

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最初统计学源自国情调查。国家通过收集和处理各个行业的数据,例如统计年鉴,全民生活水平调查数据等,通过不同年代的数据对比让我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变化,直面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深刻体会到总书记说的‘中国梦’是怎么实现的,‘两个一百年’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是获取数据的直接途径,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统计调查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准确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及时性原则),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完整性原则)[7]。在引导学生做统计分析时我们希望学生多关注时事政治和民生问题,例如近期我国出现物价上涨的现象,这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三胎政策开放以后我国的人口比例及特征,新冠疫情的持续反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科技发展是否能缩短中国的贫富差距等等,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同时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考虑数据的合法性,尤其是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关乎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我们要坚持正确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做到忠于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8]。学生对数据要保有敬畏之心,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1.3从实战中获取成就感

我校在统计学这门课的大纲修订中加强了实战板块,我们在这一块做了丰富,将老师们曾经做过的一些项目例如税电指数研究,山地电力架空线路运维质量的智能评估。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像新能源电动车的充电桩选址问题,个性化新闻的推送研究,如何找寻流量密码变身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甚至是跟其他学科的老师探讨的一些科研问题如西南医院的张医生请教说疫情期间,医院接诊量大导致医院排班紊乱,该上班的没有收到上班通知,该下班的一直下不了班,有人连上两个夜班,有人一个月都没上过班,这个该怎么解决?新冠肺炎的风险能不能预测?核酸常态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量,庞大的数据使得数据分析难,程序升级难的问题,这些该如何调整?我们将收集到的案例,疑问,感兴趣的话题编写成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本,加入了虚拟人物,构建了情节及剧情,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同时虚拟甲方提出需求,限定项目截止时间,增加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同时将学生分为4-6人一个项目组,降低了老师指导的难度,使得老师的指导更精细更全面,而小组合作也使得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集体荣誉感更强,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火速提升。最终我们希望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他们的研究旨趣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与此同时,通过按照项目组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行。也为其日后组建项目团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课程结束以后,我们会选出优秀的实战报告,有前沿想法的创新报告报送给大学生创新实训中心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以及在学术期刊上。最大程度帮助他们与社会接轨,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2统计学思政的实证分析

我校开设统计学的共三个专业,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和贸易经济学,年招生人数共三百余人,现已2018级为例,从学生喜爱程度,考试成绩,就业情况三个方面展现统计学的思政效果,说明思政教育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性。

2.1学生喜爱程度

我们针对统计学的思政教学问题,在学期期末的时候给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发放了匿名调查,以收集他们真实的想法,主要想了解他们是否知道我们有思政点的融入,是否认可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否希望继续融入更多思政元素,经调查了解发现接近九成的同学都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十分认可,并表示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思政点融入,学生们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也有义务接受思政,但传统的思政教育都是由思政老师承担,一节课都是思政理论知识,感觉十分无聊且容易走神,而像这样将思政内容分散在各科里再结合本学科知识点讲出来要比放在一起由思政老师在思政课上一口气传输出来要更容易接收一些,也更有趣。

2.2成绩方面

我们选取了2018级三个专业共计300名学生进行了试验。摒弃了原有的考查方式即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将新的考察方式定为平时成绩20%+期末卷面成绩40%+项目完成能力40%。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教研组认为不该只关注理论部分,更应关注实践方面能力,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顺应时展,抓住大数据时代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增加学生的就业广度。因此我们加强了实践方面的考核,希望以此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统计的期末成绩来看,大部分同学表现优秀,有185人成绩在80-100之间,属于高分段学生,满分人数多达16.67%。不及格人数38人占比仅12.5%,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2.3就业方面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持续追踪了2018级学生就业情况,从目前反馈状态来说,四个班就业率都在稳步上升,会计18-2,经济贸易18-2就业率已经突破90%,应用统计学18-2和会计18-3就业也已经达到86%。较去年17级在同时间段的就业率有很大提升。同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银行,电商,证券等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就业热情高涨,甚至有三个同学被BAT大厂录用,打破我校学生在内地就业困难的僵局,给我校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正面激励作用,他们表示多亏学校加强了实战训练,增加了他们的软件运用能力,同时引发了他们对现实情况的思考,在面试的时候才能表现突出。他们说,统计学这门课他们获益良多,在这门课上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基本都成为了他们找工作的主要技能,感谢学校给他们明确了就业方向。

3总结

思政教育范文篇3

一、微博的特点

微型博客(Microlog、Twitter,微部落格、微型网志)是一种结合即时消息和博客特点消息的系统,用户可以及时更新140字之内的简短文本,微博的理念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只言片语的形式与人分享,用户也可以上传图片或影音剪辑等信息[1]。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等诸多微博客户端,自由地表达思想,分享信息,并且可以将人们的丰富的生活状态全方位的呈现并记录。微博是一种新型网络传播工具,在表现形式和功能上具有交互强、传播快、成本低、易操作等突出特征。微博的“关注”、“评论”及“转发”的功能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交互性,这种传播极具个性化,也使人性化的小众传播和精细化传播成为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微博已成为一种以实现个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新媒体。由于微博具有独特的性能,在微博问世后的几年间,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广大青年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先进、新鲜的事物,并在其使用过程中无意识地扮演了应用者和推广者的角色,这为微博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重要的铺垫和前提。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是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也与微博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微博的交流沟通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多样、具有个性化传播的魅力,最大限度的提供了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满足了大学生在与人、与物进行思想交流过程中的需要,也契合了青年人在交流过程中渴望表达自我,希望受到理解、得到关注的特质。由此分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这种现状为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高校创新教育载体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微博迅速将言论自由引向深入的情况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直面这一快节奏的发展局面,抓住“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应对“微时代”构成的挑战。

二、“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传播方式

1.“微时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拓宽教育的渠道。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出,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2]。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以使用微博为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切实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不断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并开辟了思政工作的新渠道。教师微博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既可进行一对一的单向信息传播,也可通过开通微群、博客圈等方式进行多样化的互动交流;既可同步即时交流,也可异步延时交流,充分实现信息交换。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模式,逐渐发展为“屏幕对屏幕”的交流模式,扩充了思政教育的新空间,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新内容,也提供了思政教育的新方式。

2.“微时代”有效的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越分享越多”的利他性的共享精神是微博的魅力精髓。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相互成为关注者,就工作中的问题展开探讨,分享工作见解,共享实践经验。同时,教育工作者经过信息收集、提取,通过简练的微博,学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和引用,分享心得,形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微时代下,家长也可以利用微博,建立与学校、教师、子女的信息连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参与思想和意见的表达。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微博的互动和应用,通过微博这面镜子及时反映出学生思想动态,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们能接受到广泛的教育和熏陶,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效果。

3.“微时代”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教室、校园等一定的空间范围,在固定的空间里传播固定的思想内容,总达不到与时俱进的效果,而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互动、立体、即时的,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的内涵,具有较强的覆盖性、渗透性,也延续了教育的效能。微博通过移动通讯工具传播即时信息并关注、转发,摆脱了电脑网线的束缚,达到了方便、快捷的效果。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便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们也可以随时接受在线传播和思想引导,这种形式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另外,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信息接收、传递、交流和对话,在遇到人生困境或困难时,通过微博进行自我倾诉、宣泄,关注者之间的交流、劝慰、赞赏、鼓励,能够有效的排遣消极情绪,释放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使自己的心理趋于平和健康,成为一种“自我疗愈”的好途径。微博作为公认的“自媒体”[3],在高校范围内,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置在同一对话平台上,双方都有平等的权利就问题发表言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形成较为发散和交互的讨论形式,这有利于各自表达真实的思想,加深理解与信任,达到有效的结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微时代”的到来,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三、“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信息传播便捷化,传统教育效果削弱。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高校中时间与空间的优势,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附之以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报告宣传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然而,微博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的便捷化传播,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构成了挑战。同时,当前微博成为最为即时性的信息传播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实时传递身边的第一手信息,改变了过去由主流媒体主导传播的格局。正是这种强大的功能,迎合了青年人的广泛需求,青年人在“微博”里寻求彰显自我的同时,更有可能不加辨别地接受错误思想。此时,若思政工作者在高校中对广大青年学生所传播的信息,是学生们早已知道,或是了解得更深刻,甚或是学生们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物,而这些信息却可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闻所未闻的,这种现状必然造成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与尴尬。因此,微博传播时间上的即时性无疑是“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新课题。“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感兴趣的信息,更是依照自己的自由意识获取需要的内容,对关注的各类政治、文化、军事等事件发表评论。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原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传统教育效果被削弱。

2.网络信息海量化,易引发认知偏差。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信息的传播也更加碎片化。微博内容简短,传播表达的信息,多数是个人琐碎的生活细节,或新闻、事态的滚动进展,每一条单独的内容,都只能表达有限的信息。由于微博大多是只言片语碎片化的表达,因此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零散而琐碎,大多内容没有经过“筛选”和“过滤”,必然会造成一些不良信息污染泛滥。这会造成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者所传输的信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因此也会引起年青人思想上的疑惑、混乱以至逆反。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仍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面对“瞬间刷屏”的微博信息,会产生眼花缭乱,难辨真假好坏的错觉,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因好奇和盲目追风,而关注并转发虚假低俗信息。目前这个处处都是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每天与网络打交道的时间,甚至比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时间还要多,如若在网络中与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接触久了,必然会被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必会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同时也会腐蚀青年人的心灵,很容易动摇其信仰、偏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进而导致思想混乱,产生迷茫心理,引发认知偏差。

3.舆论主体多元化,思想引导难度加大。微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每个用户都是中心,呈现出舆论主体多元化和高度个性化的特点。通过微博,人们都可以在网上消息,发表意见,向大众传播自己所谓的独特思想。借助微博交流的灵活性,每个用户的发言都有可能被烘托、放大成一个观点、一种舆论的声音。很容易瞬间成为关注焦点,或者因一种新鲜的表达或观念而被炒作。这一传播特点,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望,也诱导了很多青年人想一夜成名的想法成为现实。面对微博舆论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传递的放大效应,无法进行事先审核,单纯的灌输教育很难奏效,一味的封堵只能是掩耳盗铃,传统的思想引导工作难度加大。

四“、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积极接受新理念,拓宽“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微博具有潜在的传播价值观念的强大政治功能,因此要端正态度,树立积极研究微博应用的新理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理性的、客观的、深入的介入到微博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建立微博阵地,有效抑制不良观念对大学生的侵蚀,通过微博的方式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信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微博的兴起拓宽了“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扮演好微博传播者和应用者的新角色。例如:建立特色微博群。微群的主题应轻松活泼、议题应时尚新颖,具备吸引力大、凝聚力强等特点,能吸纳大量青年学生;尝试保持“微博态度”,使用“微博语言”,积极利用网络中的交流平台,进行各种沟通方式,让网络世界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值得信赖的精神交流家园,消除思政工作者一贯政治说教的刻板印象;教育者也要擅长“微博议政”,以年轻人的语言与方式,充分展示亲和力和感召力,在自然生动的语境中营造主流舆论氛围。[4]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培养“见微知著”的新理念。首先,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可以对思政工作者做专题培训,提高传播者掌握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加大对微博空间的监管和引导。其次,培养教育者树立“见微知著”的意识[5]。人们的思想问题有一个逐渐形成、发展和暴露的过程,社会思潮的形成也有一个萌芽、酝酿和传播的过程。因此,教育者不能被动地进行“善后”,应持有警觉意识,增强预见性、前瞻性,必要的时候应主动介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从微小的信息预知学生的最新动态,善于体察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暴露的问题,将有害的成分及时化解、消灭,并引导其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被关心、被尊重,才能获取学生们的信任,这样可以更好地在微博中聚拢人气,提高网络教育的有效性。

思政教育范文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哲学视角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过:“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哲学都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各种文化形态生长的土壤,是其根基所在。”文化的精神,教育的精神最根本地体现在其哲学理论之中。从文化视角研究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思政教育具有文化特性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了人既是实践的人又是文化的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在本质上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知识,形成意识,从而从一个生物人变为一个文化人。“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教化人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人自身的过程。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和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必然联系,剖析这种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得到彰显,消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背离的狭隘,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抽象,具有更多的文化感染力,充满着新的活力。

(二)文化具有思政教育功能人的一切文化生活,在一定意义下都可为道德生活的内容。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以精神、观念等因素塑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质上是文化执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耦合性。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探究具有文化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阐释。这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思想性”,文化在多层次上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在价值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关怀。

二、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哲学思考的现实意义

正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面对新时期、新环境、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众多挑战。诸多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文化危机”,譬如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精神的落寞,大学责任的弱化等。高校文化日益衰落,其重要原因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少,文化哲学底蕴低。因此,从文化哲学层面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研究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丰富思政教育的文化哲学底蕴,就成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文化哲学引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民族,总是以文字语言、创作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社会习俗等文化形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譬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哲学意蕴就有很大不同。总体而言,西方文化哲学强调人的独立精神和进取精神。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体系中,则提倡“天人合一”,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忽略人的独立性和竞争性,重视培养人的群体意识与奉献意识等;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三观的形成还与人所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水平、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大学期间会基本定型,中学期间形成的三观,通过大学的思想政治与文化教育,会作出适当的调整,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价值观念体系。

(二)文化哲学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实践能力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文化。文化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由于各自成长历程中的文化教育环境不同,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熏陶,导致学生行为模式的不同,也必然意味着学生间实践能力的高低不同。正如文化哲学理论总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高校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实践能力也深深地受到高校思政文化哲学教育的影响。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才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之在。

三、推进文化哲学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从根本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教育、启迪、培养、塑造大学生的系统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媒介与载体,通过文化的教育功能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现如今,面对着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内涵衰落的危机与挑战,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建设,从文化哲学层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一)高度重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对文化的探究与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文化环境是由人创造的,但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很看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文化熏陶的作用。要建设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我们一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多去图书馆阅读一些经典书籍,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管理控制好学校主要的文化场所;二是要坚决抵制一些不良文化的入侵,面对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价值,我们要根据理性判断,创造进步、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三是要组织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考虑到大学生的文化接受倾向,指引大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创造出美好的促进大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思政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其中,专业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亦为专业教育注入灵魂,使之更加鲜活生动。本文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出发,探讨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具体路径,从而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一、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挖掘了专业教育的深度。《纲要》特别强调,课程思政建设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此外,“大学教育的专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加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精神。”[1]因此,要把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都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过程,真正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由此可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将“立德”和“树人”有效结合,有利于拓展专业教育的深度,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建立对专业的感性认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使命感。2.课程思政拓展了专业教育的广度。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将把专业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宏大的工作格局。专业课教师除了完成专业课程内容的讲授外,还要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行业领域、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东西方文化差异、历史演变等角度,拓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专业,在习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发展规律,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实践类专业课程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增长智慧才干,还能锤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质。由此可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专业教育改革创新,让专业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引领性,让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全面、更完善,深化专业教育育人的广度。3.课程思政提升了专业教育的温度。按照《纲要》的指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不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法治教育和职业理想,在开展教育过程的中,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要注重方式和方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专业知识背后隐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课程思政建设使得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获得、人格塑造、意志锤炼等方面,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接受的学习和教育将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在增长智慧才干的同时,还能健全人格、锤炼品质,实现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育人的温度。

二、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1.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要紧密围绕《纲要》及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从大局出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得益彰,充分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态、改进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落实“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要求,意味着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党政齐抓共管,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总体部署,分层推进。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也要积极配合校党委领导,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好监督和保障工作。要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随时把握各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要发挥好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从中树立典型,以身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实施。2.加强课程思政宣传,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贯彻落实有赖于强大的宣传普及工作。当前,仍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自己的职责就是上好专业课程。针对此类现象,高校要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专题培训,强化所有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认识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主动性。要鼓励支持要求各学科带头人深入挖掘学科本身育人价值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将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内化于知识、外化于教学,用扎实的专业学识功底、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达到同向同行、协同并进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思政教育在专业教育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是专业课程和思政育人的简单叠加,更不可将国家意识和政治形态强行加入,而是要做到有机结合、润物无声。3.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守渠种田责任。思政元素挖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仅靠一门课或几门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各门课程的协同配合,更需要教师尽心尽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挖掘思政元素不能过左也不能过右,更不能代替或弱化专业课程内容。如果专业教育大篇幅地讲爱国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就会偏离课程思政的初衷,本末倒置,反而适得其反。此外,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涵养、人格魅力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有好的师德师风、要人格正价值正,学生才能“亲其身”“信其道”;学生的行为也可以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挖掘榜样的力量与课程教学巧妙融合,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此外,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友善的良好课堂氛围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自身蕴含思政元素。4.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首先,要在各专业教学中,选取思想政治素质高、教书育人水平高的教师,梳理专业教育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手段与价值理念等,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具体可在各院系精选2—3门课程,组建优秀教师团队,花1—3年的时间去建设,不断总结探索各专业教学的共性和特殊性,总结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规律,逐步优化精品课。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专业课程,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共享课程思政金课;邀请课程思政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讲座,由点辐射到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高校还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任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教学评价挂钩,要充分考虑课程思政建设给教师带来的工作量,对此教学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与初中和高中不同,学生进入大学,就相当于进入了小型社会,大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以及在互联网上接触的各种信息都会对他们的思想意识造成冲击。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引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文化,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迷茫的心理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缺乏动力。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带领学生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不断进取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积极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化融合与碰撞的前提。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够为今后伟大民族复兴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思政工作水平

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各大高校虽然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但是仍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思政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而是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没有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进行题材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也没有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当前社会中的主流元素巧妙地融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在根基的精神标志,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其今后步入社会判断事物、认知事物以及三观塑成都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本质上是让学生明白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何正确地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大高校逐渐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却没有清醒的认识。从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近些年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养分,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是采用单向输出的模式开展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无法突出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要想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以此来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如,高校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构建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除此之外,还可在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增加传统文化讨论分享会、传统文化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夯实后续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借助和运用新媒体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如今,新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新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同样如此,借助新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和灵活性。除此之外,相比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大学生更喜欢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新兴思政教学模式,以新媒体为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更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比方说,高校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来对传统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更加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政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在思政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率。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人文教育中

与思政教育工作一样,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熏陶,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的品质,学习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人文教育之中,以整个校园为阵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借助校园活动,例如张贴宣传海报、举办文化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来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思政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的来讲,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核心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时代特征,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水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以及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家宁2021《“劳模”精神融入职业思政教育的创新方案——评<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第3期。

黄冰心20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几点思考》,《老字号品牌营销》第3期。

方春兰、龙玉婷2021《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策略探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第3期。

马超202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第6期。

思政教育范文篇7

全日制教育的课程思政教育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很多高校都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比如“中国系列”、“中国城事”,有些甚至已经形成了品牌在推广,在这方面,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相比较下,成人教育似乎在这方面的动作较慢些,受关注度有限。笔者近日参加上海某一高校思政教师培训课程,该校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方面在上海范围内颇有名气,但是笔者仔细一看,基本还是以职前全日制学生为主。继续教育学生相关出彩的方面寥寥可数。

二、成人教育思政教育需有一支成熟的师资

现在对于职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来说,工作是非常的忙碌。不断学习、备课、课程改革,全日制教学已经疲于奔命,还不包括带硕士、博士。职后学生的思政教育师资来源是一个问题,能否请到大牌的思政专家全情投入地进行集体备课、修改教案,因材施教地对职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目前来说,尚有一定难度。

三、学生对于思政课程难有认可度

职后学生与职前不同,本身繁重的工作以及家庭负担,也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课上,毕竟这些课程看上去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前途更有实质性的作用,从功利的角度讲,这种想法也未尝不可。于是思政课程就成了只求及格或者为学位追求高分的工具课程。而学生在思政课程上看其他如英语课、专业课或者做其他课程作业的事情也比比皆是,让任课教师有时候也徒呼奈何。

四、课程模式比较陈旧

笔者提到上海某高校在思政教育实践课上颇有建树,但是在继续教育层面却难以实行。面授是目前成人教育思政课普遍的授课模式,教师在讲台上倾情地演讲授课,也许难以换来学生的一次“眼神交流”。陈旧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的累,学生也学得累。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目前大环境下,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才能使得成人教育的思政教育也充满活力,达到课程预期目标。(一)转变观念,改变机制。目前在继续教育思政教育上的一些窘境,很大因素是因为观念上的原因。而近些年来,随着各级各类部门都开始重视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成人教育也重新迎来了洗心革面的时代。因此,成人教育管理者应该努力反思过去,以全新的姿态审视成人教育的办学功能,努力规范良性的办学秩序,构建更加健康的行业生存空间。所以无论是从成人学生和成人高校,都应该摒弃过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的陈旧观念,重塑对成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观念转变促进机制改变,继续教育机构应该主动为成人教育的思政教育发声,寻求与之相匹配的平台,进行相应的经费、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促进成人教育的思政教育健康、有序地开展。(二)建立一支成熟的专兼职思政教师团队,继教院党政领道应挂帅。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可以建立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但是教研组长必须是资历深、水平高的思政专家。兼职教师应热爱思政教育事业,并受到良好的教育与训练,教研组长可以担任专家顾问,主要是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监督。继教院党总支书记可以兼职上思政课程,也符合目前书记上党课的形势潮流,同时促进继教院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加强督导制,不定时对思政课进行抽查听课,保证正确的意识形态保留到讲台上。继教院党政领导挂帅,成立工作小组,是成人思政教育的思想保障与组织保障。(三)改变授课模式,大胆创新改革。现在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京剧、越剧,有时候会进行多元素组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夺人眼球,就是改革创新的结果,老戏新唱,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进行了有效传承。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思政课程也可以仿效。

目前一些院校已经做出了尝试,比如把部分课时作为网络互动,教师与学生互问互答,增加趣味性,同时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之中,而不是被动的聆听者与接受者。诸如笔者之前说到的实践课程,只要条件允许,也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李海峰,刘晓磊.成人教育中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文库,2018(06).

[2]施惠燕.“新发展理念”是电大思政教育的新动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3]杨莲珠.成人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知识文库,2017(07).

思政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大思政”的提出与推进,“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要积极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工作,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质量,促使学校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与其他思政教育构成元素的联动,满足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革新发展需求。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概述

(一)内涵。现阶段,解读“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明确其是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人文教育体系中加入原本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学革新速度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大思政教育”是在明确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马克思主义,借助完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而体现的一种新型思政教育观。并且,“大思政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实际思政教育中,将学生放在首位,结合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两种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推动院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可持续发展。“大思政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伟大的创新,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效革新发展提供保障。(二)特点。“大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表现出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思政教学理念、思政教学方式与思政教学内容等层面,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加强思政教育感染力,为思政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广泛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参与,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并且使校内各个部门共同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架构,营造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的成效。(三)价值。“大思政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强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力量与保障,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及更广阔的教育平台。“大思政教育”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有效的思政教学加强学生认知结构构建。同时,“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教学,而是以思政课堂为基础,涵盖校园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多样化发展思政教育的构成元素,在各元素彼此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思政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问题研究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强化思政课程教学工作,面临多数思政教育工作者认识“大思政教育”不足的问题。多数思政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沿用传统教育理念,重视思政理论教学,忽视思政实践教学,不能借助“大思政教育”格局的优势,积极联合学校思政教育其他构成元素,其提供的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难以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在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的影响下,多数思政教师很难具备较高的“大思政教育”素质,影响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团队的成效,弱化思政课程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校内学生的思想水平。(二)教学模式传统滞后。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学工作,面临现有思政教学模式传统滞后、过于单一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与“大思政教育”格局保持一致,才能实现思政课程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情况,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并未在校内对“大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与落实,使思政课程教学难以实现延伸与拓展。如,部分高校并未综合性地调查学生情况就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使思政课程教学缺少针对性。并且,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单一化的讲授方式,不能综合使用互动、合作等新型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了思政课程教育质量,影响校内“大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弱化了学校整体思政教育效果。(三)思政教学联动较弱。“大思政教育”强调思政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重视高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思政教育实施,需要学校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营造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氛围,提升学生整体思政教育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并未能结合“大思政教育”的要求,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联动,思政课程教学仍然独立存在,从而阻碍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同时,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也存在联系实践教学不紧密的问题,理论教学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基础,实践教学难以对理论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准确反映,造成思政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联动不足的问题,阻碍了思政课程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有效发展。

三、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策

(一)革新教育理念。在大思政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针对思政课程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工作,需要革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引导其对“大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树立,使其认识到“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思政教育”工作,为“大思政教育”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利保障。学校革新思政课程教育理念,需要在校内加强“大思政”的宣传教育,借助校园广播、条幅与宣传栏等载体,强化学校师生对“大思政教育”积极影响的认识。思政课程教师在日常思政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挖掘思政教育的通用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师联合,更新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思政课程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满足学生思政素养发展需求。革新教育理念,也需要为校内教师提供“大思政教育”培训,使高校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自身“大思政教育”理念,配合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工作,推动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有效改革。(二)创新教学体制。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围绕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机制体制,健全教育组织架构,实现学校“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有效构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学需要重点提升教学实效性,对思政教学全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密切关注,以有效的思政教育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加强提供保障。因此,学校需要联合思政教师对教学机制体制进行创新,使学校教育的组织架构得到不断完善,综合学校各个部门的思政教育力量,构建学校“大思政教育”的新格局。例如,学校需要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健全思政教学工作的人员配置,组织学校各级部门人员与校领导者共同承担思政教育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同时,思政课教学需要联合各院系团总支、校级团委、学生工作处等,加强彼此交流合作,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完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为思政教育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构建“大思政教育”环境。由此可见,“大思政教育”属于复杂系统体系,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积极联合校内思政教育的所有构成元素,完善思政教育的组织架构,以“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有效构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革新发展。(三)强化实践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强化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满足“大思政教育”中的理论结合实践要求,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与有效联动,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改革发展需求。高校强化思政实践教学,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未来工作岗位要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强化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联合专业课教师,加强双方交流合作,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教育方法指导,提升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程度,促进学校整体思政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满足“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构建需求。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与掌握学生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内容与教学要求,结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开展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的知识竞赛活动、征文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教育,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以思政教育强化学生思政素养与职业素养。这种思政理论教学内容融合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强化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升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内涵性与实效性,满足“大思政教育”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改革。(四)建设师资队伍。我国高等院校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对大思政师资队伍进行有效建设,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在现有思政教育人员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政教师,将其编入思政教育队伍,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力量,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高校需要加强思政课程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邀请先进人员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活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先进人员的沟通交流,革新思政教育者教育理念,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与素质,实现高校思政师资队伍的有效构建。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建设师资队伍,也需要在思政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的基础上,选择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高素质教师,使其成为“大思政”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其专业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经验,为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丰富的研究内容,促使现有“大思政教育”队伍中的全体人员协同研究与实践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校思政课程教学与“大思政教育”的质量,强化“大思政”教育教学成员的思政教育能力,以“大思政”师资队伍的有效构建,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思政课教学,需要以深入研究“大思政教育”的内涵、价值与特点为基础,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教学革新措施,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推动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丽.论“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改革〔J〕.广东蚕业,2018,(6):96-98.

〔2〕冷娟.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6.

〔3〕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03-104.

〔4〕王志强.关于“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9,(19):44.

思政教育范文篇9

一、理清现实基础,强化素质教育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一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我们应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的结构和特点,理清现实基础“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各自专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强化素质教育。

1、高职院校生源的类型与特点(1)生源的类型。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有三类:分别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学生。(2)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生源特点。无论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高中毕业生,还是对口专业职中生源,相对于普通高校生源而言,大致有如下特点:第一,思想活跃,灵活好动;第二、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第三、自控能力较差,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第四、竞争意识不强,视野不够开阔;第五、学习方法不当、急功近利。

2、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根据近期相关企业的走访调查,反馈的意见一致认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并重。针对杭州江南专修学院大一学生刚进大学校门尚处于成为大学生的最初兴奋阶段,应持续灌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同时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更好的秉承学院以“自考助学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成功就业为目标”的办学宗旨。

二、规范管理与赏识教育相结合

从我国现有的高校职业教育现状来看,规范管理与赏识教育均从不同的视角对高校的管理运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

1、规范化管理下,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与交流机制规范化管理是学院工作运转的基础,需要一套沟通顺畅的程序作支撑,一系列成熟的制度作保障,以规范抓管理,以管理促效能。而对于大一新生,在规范化管理下,较易增加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2、挖掘学生的长处,有效运用赏识教育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现状分析,学生思想活跃,灵活好动,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缺乏学习热情。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赞赏,促使其在公众场合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承诺,以承诺带动其行动,在行动中寻求成就感,找回自信。第一,运用丰富而有效的赏识教育模式。所谓赏识教育,其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赏识,通过赏识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发现并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潜在动力,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第二,创建平台敞开心扉,寻找亮点积极鼓励。大学生涯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往往昭示着个体学生独立特性发展的开始。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及心理准备,或在我国现有精英教育体制下,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因为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缺乏对高职院校的信任感与认可度,甚至对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尽快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一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光阴虚度,学无所成。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在学生入学初期进行足够的心理疏导,创建平台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倾诉自我困扰。

三、强调以学为本,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强化职业素养

时下终身学习已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而作为教育机构更需强调学生“以学为本”的天职,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专业素养的各个层面的培育而展开。第一,强调围绕“以学为本”展开各种课外活动。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相应的社团活动,锻炼综合能力。第二,强化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素养分为两大部分:显性部分,即人们可以看见的部分,包括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这部分素养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隐性部分,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一般可通过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责任心等方面来得以体现。大一新生跨入大学门槛的那一刻起,便着眼于强调整体职业素养的培育,以显性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通过强化学生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认清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培养热爱所学专业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学生在毕业时出现眼高手低,脱离实际,在理想与现实残酷碰撞时再度沉沦,进而对自己所受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同协作共赢的局面。

思政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美育教育;高职;思政教育;渗透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高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教育部门立足于国家相关政治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指导意见及建议,为高效思政改革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思想、教学工具得到了普及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使得高职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思政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高职面临的主要困境,如何有意识、有效率地渗透美育教育也是目前思政教学的难点之一。

一、美育的内涵价值

所谓美育,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称之为美感教育,在具体的培养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并提高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悟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人们正确看待周边美好事物,具有美的理想、美的高尚情操以及美的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在过去的传统理念中,大多数人们认为美育就、仅仅是指艺术教育,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育教育的内涵逐渐延伸到审美教育及美感教育,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则将美育定义为美学的基本原则理念在各个专业学科中的渗透,而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根据美育的概念转变我们可以认为,美育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形式教育转变为实质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所谓形式教育,主要是指以学生为特定对象所开展的以特定目标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包括审美观念、对美的欣赏能力、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所谓实质教育,则主要是指在形式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切实可行的手段措施追求美育的精髓,即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美学趣味,提高教育的审美境界,从思想上影响学生,创造美、发展美,以此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美育教育对于学生人生理想、职业发展、诗意人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育的教育由最初的狭义到广义,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实质性的飞速改革创新。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引导当代学生正确看待自身使命,树立美的理想。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责任,因此,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及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高职必须加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深度及内涵,正确看待社会发展的变革,树立起美的理想,以中国梦、复兴梦作为核心目标,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价值获得,逐渐淡化了集体意识和集体利益,对社会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抵触自身责任义务。与此同时,习也明确提出,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代青少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必须引导其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树立崇高理想,提高自身的使命感。(二)尊重学生个性化特征,逐渐养成美的综合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在传统的文化理念中,获取相关的知识技能主要通过传统的书刊、报纸,凸显出一定的线性思维,而现代社会知识技能的获取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的点击文化,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多元化的途径渠道有利于搭建起健全完善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结构,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微视频等等方式客观化、立体化的去认识并感知世界,由传统的静态转变为动态,这样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对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高职思政教学的开展仍然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主体对象,被动引导学生接受知识,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做低头族,宁愿在网络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也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与教师进行问题的探讨。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央视制作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吸引了超过5亿观众注意力,而大多数观众的年龄集中在12到25岁,很多都是在校学生。由此可见,诗词教育也可以当做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切入点,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注重当代人思维理念、精神文明的构建,因此我们可以在师生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在生活中创造美。

三、美育教育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融合的主要策略及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目前所说的美育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与心灵教育、思政教育联系起来,运用一定的审美技能对美育教育的相关内涵价值进行透彻深入的分析和灵活运用。基于此,思政教育与审美教育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和特殊性,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我们不能将审美教育仅仅停留在阅读作品,听音乐等等活动中,必须搭建起和谐的共生关系,这样才能将审美转变为一定的教学资源,从而凸显出思政的作用。(一)在思政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审美相关知识内容。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开展思政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应当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大纲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及内涵的内容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思政相关内容价值。例如,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辛弃疾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充分凸显出诗人当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其对理想的追求;再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们感悟到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崇高的奉献精神是值得当代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并积极学习的。这些诗词歌赋都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凸显出我国崇高的精神理想,当代大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学习认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有效切入点,并从中获取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感悟诗词的内涵美。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一系列专题活动中,开展以爱国主义精神为目标的主题展览活动,讲述我国历代的英雄人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传递审美价值,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穿插交互的形式丰富整体内容形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二)改革创新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及方法。当代教育已经不再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的提升,本质上应当凸显出育人的作用和价值,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学习内容、学习主体无缝衔接的主要方式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自由运用科学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内涵价值,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出审美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革。俗话说,只有具备充沛的情感才能实现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基于此,教师在渗透教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应当将学生的情感变化、情感体验、思维理念、行为方式纳入到统一机制中,不能将教学工作仅仅作为一项工作任务进行开展实施,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教学环境及氛围,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情感体验平台和机会。例如,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教学过程明确了人民群众的重要社会地位,其从本质上来讲,应当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创新者。教师可以结合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深刻探究,电视剧中身为师兄弟的祁同伟委和侯亮平就“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及争论,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抛出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再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创造相应的情景,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课堂小品的演示过程中,并且针对部分法律知识技能,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凸显和深入;在进行思想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认知在网络平台中搜集关于相关信息、基础背景、诗词内容以及其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引导学生感悟的伟大情怀;再例如,在进行近代史的教学史,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VR技术引导学生观看、红军长征等等相关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在未来面对工作和困境不懈奋斗、不畏艰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其主体价值,在掌握并理解相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获得了精神世界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美育教育从本质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以此推动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育教的的重点应当为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活动充满实用性、感染力。(三)运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认证,思政教育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和完善,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指导工作进行着引导,激励着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感悟美、创造美。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创设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其纳入到课程改革发展的机制中,循序渐进的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凸显出实践对于美学的价值及作用。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课时、资金安排组织学生参与到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感悟并创造美。例如,院校可以开展红色记忆为主题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了解并认识每一位革命先烈,分析其革命历程,体会其高尚的理想情怀。与此同时,院校还应当引导学生深入一线地区开展调研活动,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和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志强.论美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的渗透[J].精品,2019(7).

[2]曲担娃.美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J].风景名胜,2019(5).

[3]陈志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论高职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4).

[4]王子慷.高职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析[J].山东青年,2019,000(002).

[5]杜珉璐.美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J].北方论丛,2019,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