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9:12:31

思政课范文篇1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大思政”的提出与推进,“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要积极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工作,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质量,促使学校全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与其他思政教育构成元素的联动,满足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革新发展需求。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概述

(一)内涵。现阶段,解读“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明确其是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在人文教育体系中加入原本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学革新速度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大思政教育”是在明确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马克思主义,借助完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而体现的一种新型思政教育观。并且,“大思政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实际思政教育中,将学生放在首位,结合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两种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推动院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可持续发展。“大思政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伟大的创新,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效革新发展提供保障。(二)特点。“大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表现出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思政教学理念、思政教学方式与思政教学内容等层面,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加强思政教育感染力,为思政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广泛性特点体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参与,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对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调动,并且使校内各个部门共同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架构,营造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的成效。(三)价值。“大思政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强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力量与保障,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及更广阔的教育平台。“大思政教育”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体系,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有效的思政教学加强学生认知结构构建。同时,“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教学,而是以思政课堂为基础,涵盖校园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多样化发展思政教育的构成元素,在各元素彼此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思政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问题研究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强化思政课程教学工作,面临多数思政教育工作者认识“大思政教育”不足的问题。多数思政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沿用传统教育理念,重视思政理论教学,忽视思政实践教学,不能借助“大思政教育”格局的优势,积极联合学校思政教育其他构成元素,其提供的思政教学方式与内容难以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在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的影响下,多数思政教师很难具备较高的“大思政教育”素质,影响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团队的成效,弱化思政课程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校内学生的思想水平。(二)教学模式传统滞后。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学工作,面临现有思政教学模式传统滞后、过于单一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与“大思政教育”格局保持一致,才能实现思政课程教学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情况,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并未在校内对“大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与落实,使思政课程教学难以实现延伸与拓展。如,部分高校并未综合性地调查学生情况就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使思政课程教学缺少针对性。并且,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单一化的讲授方式,不能综合使用互动、合作等新型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了思政课程教育质量,影响校内“大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弱化了学校整体思政教育效果。(三)思政教学联动较弱。“大思政教育”强调思政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重视高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思政教育实施,需要学校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营造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氛围,提升学生整体思政教育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并未能结合“大思政教育”的要求,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联动,思政课程教学仍然独立存在,从而阻碍了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同时,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也存在联系实践教学不紧密的问题,理论教学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基础,实践教学难以对理论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准确反映,造成思政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联动不足的问题,阻碍了思政课程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有效发展。

三、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策

(一)革新教育理念。在大思政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针对思政课程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工作,需要革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引导其对“大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树立,使其认识到“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思政教育”工作,为“大思政教育”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利保障。学校革新思政课程教育理念,需要在校内加强“大思政”的宣传教育,借助校园广播、条幅与宣传栏等载体,强化学校师生对“大思政教育”积极影响的认识。思政课程教师在日常思政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挖掘思政教育的通用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师联合,更新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思政课程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满足学生思政素养发展需求。革新教育理念,也需要为校内教师提供“大思政教育”培训,使高校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自身“大思政教育”理念,配合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工作,推动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有效改革。(二)创新教学体制。我国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围绕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机制体制,健全教育组织架构,实现学校“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有效构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学需要重点提升教学实效性,对思政教学全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密切关注,以有效的思政教育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加强提供保障。因此,学校需要联合思政教师对教学机制体制进行创新,使学校教育的组织架构得到不断完善,综合学校各个部门的思政教育力量,构建学校“大思政教育”的新格局。例如,学校需要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健全思政教学工作的人员配置,组织学校各级部门人员与校领导者共同承担思政教育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同时,思政课教学需要联合各院系团总支、校级团委、学生工作处等,加强彼此交流合作,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完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为思政教育中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构建“大思政教育”环境。由此可见,“大思政教育”属于复杂系统体系,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积极联合校内思政教育的所有构成元素,完善思政教育的组织架构,以“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有效构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革新发展。(三)强化实践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强化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满足“大思政教育”中的理论结合实践要求,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与有效联动,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改革发展需求。高校强化思政实践教学,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未来工作岗位要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强化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联合专业课教师,加强双方交流合作,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教育方法指导,提升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程度,促进学校整体思政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满足“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构建需求。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与掌握学生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内容与教学要求,结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开展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的知识竞赛活动、征文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教育,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以思政教育强化学生思政素养与职业素养。这种思政理论教学内容融合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强化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升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内涵性与实效性,满足“大思政教育”要求,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改革。(四)建设师资队伍。我国高等院校结合“大思政教育”理念,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对大思政师资队伍进行有效建设,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在现有思政教育人员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政教师,将其编入思政教育队伍,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力量,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高校需要加强思政课程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邀请先进人员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活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先进人员的沟通交流,革新思政教育者教育理念,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与素质,实现高校思政师资队伍的有效构建。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建设师资队伍,也需要在思政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的基础上,选择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高素质教师,使其成为“大思政”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其专业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经验,为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丰富的研究内容,促使现有“大思政教育”队伍中的全体人员协同研究与实践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校思政课程教学与“大思政教育”的质量,强化“大思政”教育教学成员的思政教育能力,以“大思政”师资队伍的有效构建,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我国高等院校改革思政课教学,需要以深入研究“大思政教育”的内涵、价值与特点为基础,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教学革新措施,解决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推动学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丽.论“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改革〔J〕.广东蚕业,2018,(6):96-98.

〔2〕冷娟.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6.

〔3〕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03-104.

〔4〕王志强.关于“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9,(19):44.

思政课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路径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工作,需要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至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适宜的方法和途径对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进行融合,缩短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企业需求方面的差距,最终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和三观的树立等提供更多支持,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模块设置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高职思政课课时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能够从教学体系建设的角度促进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突破原有机械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时,高职院校及思政课教师需要对学生专业和日后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在宣传教育、理论知识教授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方面的教育,突出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而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更多支持[1]。

二、加强课堂教学,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创新

为了使高职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更好的融合,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创新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高职学生的兴趣、实际需求等进行了解,对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进行合理应用,并且将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渗透至各类教学方法中,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多感悟。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通过职业素养教育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针对当前社会中大学生频繁跳槽、敬业精神缺失、对企业忠诚度较低和诚信意识薄弱等方面问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另外,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设一些职业素养教育环节,如“职业素养金句练习”等,以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和更加容易记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搜寻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经典语句的任务,每节课前让学生句子写至黑板上,一方面将其作为背景,另一方面使所有学生在课前对其进行朗读,最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敬业、诚信等方面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

若想使高职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更好的消化吸收和理解,需要对实践教学加强重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课实践环节中,对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亲身体验。例如,部分高职思政课教师对课堂活动模式进行了创新,结合思政课教材内容、教学大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对实践活动进行了设计,在前一节课将活动主题告知学生,并且完成学生分组等方面工作,在下一节课开始便可立即进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此外,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及相应的课堂模拟设计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体验和感悟,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充分利用,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有形或无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想象模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素养教育,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多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提高[2]。

四、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做好评价方面的工作

为了对思政课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高职院校及教师可以从校企合作方面入手对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进行融合:思政课教师需要对校企合作对职业素养教育强化方面的作用产生更多认识,建立校企合作共赢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些提前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进而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岗位要求等进行了解,真正感受到职业素养对自己今后就业和工作的重要性,为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为了使思政课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提高思政课教学工作实效性,教师需要对考核评价工作进行调整,对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应用,对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互评等方式进行联合使用,并且将学生个人品行、诚信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等融入教学考核评价工作中,使学生提高对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政课等方面的重视,最终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总结全文,为了更好的满足“就业导向”教育理念方面的要求,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需要对高职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工作产生更多重视,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优化和加强入手进行调整,进而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及今后就业工作等提供更多支持。本文已经对高职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6):30-32.

思政课范文篇3

关键词:网课背景;思政教育;教师队伍;重构策略;理念创新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依赖互联网教育思维就各学科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学科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关键路径之一。其中,针对各阶段教育工作中均十分重要的思政课教学,由于传统灌输式教育机制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以网络教育理念融合为契机来就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思政教育领域的关键研究命题。在此基础上,以网络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网课教学手段不仅要求思政教师掌握丰富的思政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其在不断就自身教育思想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积极接受慕课等全新教育手段。对此,需进一步明确现有院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能力培养方向,并以此在构建一支高素质思政教育队伍的基础上满足网课背景下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

一、明确教师专业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方向

(一)基于教育环境分析,拓宽人才培养内容。针对网课教学模式,虽然从目前来看特殊时期是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导因,但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进步以及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增长无疑给其快速发展铺垫了十分必要的环境基础。在此前提下,考虑到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更加多样,且并非所有信息均为有益信息,因此就当代思政教师的网络意识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引路人同样十分关键。对此,院校应积极开展针对现有教师队伍的网络环境教育活动,使其一方面能够积极、自主的转变自身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可在掌握互联网教育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例如,针对网课环境下学生日常学习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较差问题,思政教育应着手于学生习惯培养,尽可能依赖学生喜爱的学习渠道来增进学生参与热情,最终借此保障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二)基于教育技术分析,健全思政教师队伍。在网课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渠道的大背景下,思政教师除了应基于传统思政课程内容做好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外,还应积极了解当代学生的生活学习特点,通过以互联网思维分析学生学习喜好来调整自身教育方案,进而以此保障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大多数思政教师均多侧重于针对思政知识的理论研究,使得其对于互联网环境和网络教学手段的接受难度往往较高,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网课教育与思政教学的完美融合。对此,需就现有思政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完善,在保留原有理论教师于知识素养层面教学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专业计算机或网络服务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工作水平。其中,所聘请的计算机网络教育人才不仅应及时做好对现有思政教育环境的情况分析和数据统计,还应及时承担好辅助教学角色,通过帮助专业思政教师调整教育方案以保障思政教学的时效性。

二、优化教师授课模式,突出教师教学优势

(一)基于教师能力分析,构建精品课程体系。不同的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优势,因此其在针对同一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时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对此,通过分析教师的能力优势,在秉承扬长避短用人原则的基础上发挥不同教师的角色价值,是网课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其中,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很多学校采用集中式阶梯教室作出教学场所来开展思政教学,但其本质上仍未跳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仍不免有很多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意见。在此背景下,网课教学意味着教师不再需要全面准备所有思政知识的教学工作,而是需在与其他教师充分交流基础上借助合理分工来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课程进行教学,借此不仅能够使不同教师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能借助在线授课模式的引入确保学生始终获取最优秀教师的教学课程,进而通过搭建精品课程体系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二)基于学生问题分析,构建主题课程体系。在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中,就学生道德修养进行培养以及传授学生基本法律政策知识是思政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针对以特殊时期下为发展契机的网课教学模式,其对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并非单一的教学方法的转变,而是也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拓宽。其中,在网课背景下,教师除了应基于传统思政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外,还应结合当前网络环境向学生普及基本社会常识。在此基础上,针对网课背景下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课程成为了一种效果极好的课程规划手段,尤其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问题基础上所构建的主题思政课程,不仅能够真正解决学生的实质成长困难,同时也能使思政教育本身更加迎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保障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考虑到特殊时期与网课教学的必然联系,可围绕针对特殊时期期间的国家政策设计主题课程,进而以此满足思政教学所强调的时效性原则。

三、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健全链式分工机制

(一)基于队伍定位分析,加强校外合作交流。在网课背景下,由于教师的独立教育角色被大大淡化,教育团队的组织能效得以充分发挥,使得链式分工机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平行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教学参与价值,同时也能在校内、校外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使整个教育行业的凝聚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院校要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借助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及时分享思政教育工作经验,在合作编写思政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不同院校教育优势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此外,要基于现有思政教师队伍开展多元教育交流活动,在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与新教师创新精神得到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积极、融洽的教育工作氛围,同时,要以主题思政教育案例为依托定期开展教育辩论活动,在广泛采纳不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加强院校思政学科建设,进而从长远意义上明确思政教育的开展目标,并最终达到提升教育水平的目的。(二)基于院校定位分析,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根据“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基本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如何以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明确学生培养方案是现阶段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研究命题。其中,基于国家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理念,要针对不同院校的办学特点积极搭建校企联合机制,在加强社会资源整合的同时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垫良好的基础。例如,针对责任意识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教学,可在与社会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网络面试或网络工作的模拟实践机会,进而一方面通过提早让学生接触社会就业以提升其岗位责任观念,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认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人生观的思政教育目标。此外,考虑到链式分工机制使得教育角色不再局限于传统理论教师,因此院校也可聘请企业工作人员开展网课教学,最终在提升网课教学新鲜度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搭建资源共享桥梁

(一)基于教育渠道分析,构建良好竞争机制。基于网课教育模式的诞生原因角度,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是网课教学手段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网课教学使得在家学习成为了学生的唯一学习方法,导致学校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而是学生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包括慕课、学习通在内的多个互联网教育软件上进行学习。在此背景下,网课教学给当代思政教师队伍带来的竞争压力更大。因此,各院校除了应基于网络平台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以给予学生网络智能学习工具所不具备的人性关怀和心理引导外,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获取学生充分尊重及认可的过程中保障自身的教育竞争力。例如,针对思政学科,其本身是一门十分强调时效性和严谨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可基于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于有趣新闻中分析社会哲理,通过利用自身丰富知识素养感染学生,最终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基于交流渠道分析,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在网课背景下,由于学生在家学习缺少教师的管理和督促,使得其自身的自律性和学习主动性成为了约束其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但是,基于教育学理论不难发现,教育环境的优劣性往往同样会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网课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良好学习环境往往是导致短期内其应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QQ、微信等常用社交软件的应用价值,在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以此保障自身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可借助互联网手段搭建针对整个思政教育领域的资源交流平台,尤其是可通过与慕课等教育平台进行合作以融合两种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而一方面在实现二者共赢的同时保障传统思政教师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帮助思政教育队伍储备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以此达到拓宽学生思政视野的目的。

五、打造网红明星教师,发挥教师榜样价值

(一)基于行业发展分析,加强队伍培训教育。在网课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各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而由于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网络数据分析能力和网络资源整合能力,因此就现有思政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教育,在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的基础上使其满足网课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需求,已经成为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对此,院校应深刻认识到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充分理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尽可能就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互联网教育环境进行融合,进而一方面构建完善的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明确针对现有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计划,并以此在保证其基本教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其网课教育意识的逐步提高。(二)基于社会舆论分析,优化队伍人才配比。在网课教学成为各院校主要教学手段的教育行业发展背景下,一些教师因其独特的教师魅力而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流传,在此基础上,基于网红教师形象的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得以改善,教师在学生眼中的印象更加亲切、更加有趣,进而便直接促进了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可基于现阶段思政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二八现象即20%优秀教师给80%学生受众授课的教育现象来优化思政教育队伍人才配比,进而一方面突出优秀教师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打造明星教师以提升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并最终达到改善思政教育质量的目的。此外,要注重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头作用,即依赖互联网力量对明星教师进行推广、宣传,最终在使教师跳脱出理论知识传授角色而成为学生精神引路人的基础上实现思政教育与价值观价值的真正融合。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课背景下,由于多样互联网教育平台给传统思政教师队伍带来了较大竞争压力,因此教师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迎合网课教学给传统教育行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在不断明确自身教育定位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进而以此有效提升自身教育竞争力,并最终保障思政教育的整体开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波.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2016.

思政课范文篇4

关键词:思政课;;创新思维;八个统一;寻匠悟

道思维是我们的主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的活动。“创新思维”则是与惯常思维相对应的高级思维活动,它能得到独特而具有显著效果的思想,可以此指引个体或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十八大以来,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多次重要讲话,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它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为新时代思政课定性,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新方法论。特别是其中的“八个统一”,可为高校思政实践创新提供积极指引,防止形式主义和价值缺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寻匠悟道”系列思政实践活动以此创新思维为指引,在思政课创新上做了为期一年的积极探索,尝试回应思政课实践创新为何创新、对谁创新、围绕什么、突出什么、实现什么等根本问题。

1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思维

在追求创新的时代,“创新思维”一词不是稀缺品,但其本质和涵义学界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以灵感、直觉、顿悟、联想甚至梦境等非逻辑方式产生的思维[1],这给创新型思维罩上神秘色彩。还有人认为,创新思维是能够产生新结果的思维,创新思维根本特点在于结果而非过程[2]。而笔者比较赞同陈昌曙和张晓芒先生的观点,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既可以是逻辑思维,也可以是非逻辑思维,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两者的整合。”[3]创新思维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协同作用,既受知识、经验、认识规范和逻辑规则制约,又受随机的潜意识因素作用。好的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思维,通常离不开以比较、归纳为主要形式的程序化、规范化的逻辑思维,更离不开以顿悟、灵感等为特征的非逻辑思维的突破和创造,创新思维离不开过程,更不能没有创新型结果。创新思维的过程通常包括基本准备、孕育构思、潜伏顿悟、创新验证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属于意识活动,对面临的问题有强烈的解决欲望;孕育构思阶段是围绕目标,提出各种解决性创想;潜伏顿悟是潜意识在寻求突破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产生灵感或顿悟;创新验证是采用逻辑思维对创想进行验证[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坚持创新思维,寻找矛盾、找寻思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思政教育方面,有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讲话有三次,分别是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3月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从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到全国教育大会(思政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思政教师座谈会,由点及面,反映出中央有关思政课的思考由准备到构思到创新突破的全过程。在内容上,它们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系统梳理,并致力提供方向指引和解决方案的逻辑化的思考,蕴含决策者独特的灵感、联想、顿悟等非逻辑智慧,体现了中央关于思政课的逻辑思考过程和战略创新,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思维的主体。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到2019年思政教师座谈会时已将此定位明确扩展到所有类型的教育[5],强调办好思政课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这一系列思考,从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高度,给思政课定性定位,其顶层设计因此更加牢固。

2“八个统一”创新思维及其对思政课实践探究的价值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他认为创新思维要以问题为导向,彰显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方面的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这“八个统一”就是问题驱动下的创新思维。传统思政课理论性强、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弱、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如何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是个问题。“八个统一”实际是针对弊端,在科学研究思政课教育规律、教学经验,教学矛盾、教学目标基本上,致力于提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思维成果。“八个统一”引入辩证法思想为思政课创新提供系统指引与策略,它是新时代思政创新思维的精华体现。曾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好它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6]具体到思政课改革创新,以辩证法为指引,重点抓住思政课教学中的八组矛盾,推出有内在结构和逻辑的针对性指引。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有效性。“八个统一”的每组统一都蕴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八个统一”就是八组互有联系的系统。它一方面深刻地总结了我国思政教育长期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教训,直面思政课教学的本质与内容、目标和困境、思政课教育对象的共性与个性、社会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等制约性因素,为新时代思政课实现守正创新提供可能。另外一方面,“八个统一”包含着创新思维的积极灵感,比如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用灵活个性化的方法打通了传统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学校统一的理论课堂和多样社会实践课堂之间的通道。“八个统一”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其排序上。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排在前列,体现出思政课的教育根本,其他几组统一更多是实现手段。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创新来说,这样的排序,有助于提醒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前,先回应几个问题:为何要进行实践?实践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更好方法实践?如此,避免思政实践课的形式主义和价值缺失。脱离政治性、价值性的思政实践课很难摆脱走马观花的肤浅,不理主导思想、不顾主体需求的思政实践课其实是场没有掌声的独舞,离开精心策划,形式单一的思政课实践是无法激发内在情感的行走。

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寻匠悟道”创新实践探究

在系统、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创新思维要义和方法基础上,从2018年年底开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着手思政课实践的守正创新,用一年的时间,持续开展“寻匠悟道”活动。3.1“寻匠悟道”实践活动简介与实施情况。“寻匠悟道”即探寻工匠、悟道有得之意。“寻”是实践探寻,“悟”是体悟反思并从内心里接纳某种积极文化因子和思想,从而知行合一。活动的价值核心是培育学生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方式是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转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角色的充分调动、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联动以及学生与杰出工匠的面对面互动。“寻匠”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走出去”。分为“思政教师走出去”和“学生走出去”两类。教师走出去,是指思政课教师以及学校负责大思政教育的相关人员通过联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挖掘本土有代表性的行业和杰出工匠,建立初步教育合作意向。“学生走出去”,是思政课教师在理论教学之余,带领学生代表和学生参观团队,走访选定的企事业单位,了解行业历史与现状,感受企业早期建设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精神;观察真实的工作流程,感受职业状态。再由学生代表面对面访谈企业杰出工匠。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发掘行业成长秘诀、杰出工匠成为行业能手的心路历程和职业坚持独特,从而激发职业兴趣、增强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使命感,提升职业素养。二是“引进来”,即将杰出的工匠请进校园,让他们走进同学中间,为同学们开设大规模的讲座或进行小规模的交流,分享行业故事、行业规范或企业文化。同时请他们结合个人成长和工作经历,分享成为国家杰出工匠或行业能手需要坚守哪些基本的原则、具备哪些过硬的素质,并有哪些可以学习和传承的文化精髓。“悟道”是对寻匠实践的总结反思,同样是两类活动。一是师生在“寻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收集活动资料,活动结束后,结合学生团队对杰出工匠的“访谈”影像资料(“寻匠”时同步录制),精编十到十五分钟的“寻匠悟道”系列教育视频,要求既能反映杰出工匠的思想精华,又有行业特色,最好还能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迁联系起来。这些视频作为一手案例资源,持续地投入到本校、本地区、甚至全国范围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增进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相关理论要点的认知。另一类活动是要求参与“寻匠”的同学录制悟道视频,或撰写“悟道近思录”文稿,定期推送给师生。另外还可以定期出版“寻匠悟道辑刊”,进一步发挥本活动的教育功能。2018年年底,“寻匠悟道”教师团队在深职院马院和宣传部、工会支持下,联系深圳市人社局高训中心、深圳市总工会、特区报业集团、深圳市工业展览馆,调研深圳市的杰出企业和杰出工匠情况,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以深圳市范围内涌现出的“大国工匠”、“南粤技能能手”、“鹏城工匠”为突破口开展活动,将寻匠内容可视化,悟道内容可读化。截至目前,“寻匠悟道”团队参观了国产表业领军企业飞亚达集团、著名核电企业中广核集团、中国最大的钢结构建筑公司——中建科工、智能机器人的引领者——怡丰自动化公司、致力于车辆行驶安全的高新企业智慧车联公司、以传播工业文化为己任的深圳市工业展览馆等。深职学子代表面对面访谈了的“大国工匠”乔素凯、全国道德模范陆建新、航天表点油技术第一人刘中华、全国技能能手贺鹏麟、深圳人才公园总设计师祝捷等杰出工匠。同时还邀请他们进校园开设讲座与现场技术演示。制作了十余个相关教学视频,效果不错,入选教育部思政司主办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展示活动。3.2“寻匠悟道”的设计逻辑与“八个统一”创新思维的运用。3.2.1时代与价值逻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必须结合时代、联系国家发展规划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发展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6以来,两会、报告,均强调厚植工匠文化,培养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承担使命,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最佳方案,实现所说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体现思政课实践为何创新的命题。3.2.2理论与方法逻辑。思政课能否入脑入心,直接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塑造。认为要办好思政课,必须与时俱,向改革创新要动力[5],坚持“八个统一”创新思维,“寻匠悟道”实践系列活动有利于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3.2.3实践与效果逻辑。2018年6-10月,深职教师科研团队对全国7区23所高职院校1179名学生开展了调研,结果发现,除教师课堂讲授以外,对学生工匠精神认知影响最大的是大国工匠和杰出技能人才的典型案例。“八个统一”强调“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寻匠悟道”激发学生在访谈中主动探寻真知与真理,有助于回答思政课“实现什么”的问题,对提升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效果有帮助。3.2.4教育规律逻辑。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4]与学术型、研究型院校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不太擅长理论的深度抽象思维,但操作能力和模仿能力强,自我定位务实,杰出工匠言行易于对其构成有效传递;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现实的意愿较强。“寻匠悟道”设计可以回应“对谁创新”的问题,潜移默化中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3.2.5课程关联度逻辑。“寻匠悟道”以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为基础,涵盖思政教材中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职业理想、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与契约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寻等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学科特色。学生直接面向企业,在和杰出大师的对话中,叩问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体现了“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回应思政课实践“突出什么”的问题。

4思政课创新与“寻匠悟道”系列活动的价值

从目前实施来看,“寻匠悟道”系列活动运用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其中的“八个统一”思想,创新了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教育模式,实现了爱国敬业、责任担当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有效传播。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凸显了高职思政课实践的特点。高职院校思政课和本科院校思政课的核心目标均是立德树人,但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专业需求、就业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新时代创新思维强调因材施教,“寻匠悟道”客观上抓住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的类属性[7]。以寻访杰出工匠为切入口,目标直指个人素养、家国情怀与职业精神培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二、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地方特色和目标导向。以深圳本地区的杰出企业和工匠为参观和访谈对象,真实性强、便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社会现实和行业现实。这比在课堂上纯粹讲改革开放成就、职业道德,或完全引用与本地无关联的案例,效果更好。体现新时代思政创新思维中实践性、多样性、主体性、启发性和隐性教育的重要价值。第三、回应了思政课实践活动必须要回应的根本问题,比如为何要创新、应该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等。“寻匠悟道”基本实现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转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角色的充分调动。为准备寻访,教师需要丰富的理论积累,学生需要收集并调动以往所学理论。访谈后,则需将行业实践和理论知识糅合并辨证思考,这些活动既是理论的运用也是确认,既是教师主导角色的实施,也是学生主体能力的检验。“寻匠悟道”还巧妙实现了校企联动、学生与杰出工匠的互动,有助于实现外在先进思想与学生内在感悟间的融合。“八个统一”中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以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在这项实践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创新思维是科学理性与灵感顿悟有机结合的思维,是因地制宜、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的思维,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思维,为高职思政课创新增效提供了切实的方法论指引。在此创新思维启迪下,深职院开展的“寻匠悟道”思政实践探索,基本实现思政教育的“八个统一”,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动起来,提高了思政课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33.

[2]刘二中.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J].自然辩证法通,1996(4):24.

[3]陈昌曙.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176;179-180.

[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5]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6].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思政课范文篇5

我国VR技术研究起步较晩,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都将VR引入教育平台。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益探索思政课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理论。2014年底,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了《构建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法》,教育信息化战略是新时代教学改革大背景,信息化手段是增加教学感染力、增强学生获得感的有效手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融合信息化提供了时代机遇;相反,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探索与研究也丰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二)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困境。随着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代迫切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实现,可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组织保障受限、经费投入不足覆盖面小、校外实践教学存在安全隐患、考核难等问题,实现移动学习,更好地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三)有利于思政课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教学。虚拟现实技术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学应用的智慧、互动学习的智慧,精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的智慧,给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巨大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给教与学带来一场全新革命。特别是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人工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网络的普及、VR技术的成熟等,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推广能够实现,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实现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建立“VR实践体验区域”,这些做法只是解决了硬件设施的问题,而没有针对融入的有效性进行必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找准VR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结合点。(一)结合课程教学逻辑体系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中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唯技术而技术,所以要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信息化融合的教学逻辑体系。思政课共分为五门,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是离不开五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应该结合思政课的教程进行设计。或是体现时间维度的教学点进行研发,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40年等,或是体现内容维度的教学点进行研发,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加大对这一技术的研发,要紧紧围绕课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不断创新虚拟环境,使人物入侵式的感受更加真实,场景和模式更加多样。”(二)结合异地红色资源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受经费、场地、人数、时间等限制,难以实现全覆盖和多次参观体验。特别是异地有价值的红色基地,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实现有指导下的全员参与。如果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开发相关配套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增加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实效性,能够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联想,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实践教学特色。(三)结合常用平台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主要分为桌面式虚拟仿真软件,独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这样三个方面。在这三种实现方面中,第二种建立“独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浸入式体验的技术要求与财力投入最高,而学生手机客户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互联载体。因此,桌面式虚拟仿真软件和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创新更有利于实现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移动学习。为此,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承载虚拟现实(VR)应用于实践教学的展示平台,推送VR全景图片,让学生足不出户,轻松完成网络参观,实现场景的真实再现。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Z].教社科〔2015〕2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社科〔2018〕2号.

思政课范文篇6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感恩是优秀品德,是受人们广泛称颂和传扬的,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当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其主要内容。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却缺少专门的论述。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十年左右才开始的,这些研究大多从感恩缺失的原因入手,着重研究感恩教育的应对措施,具有很大的探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由于对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方法的研究上仍有拓展、创新的空间,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感恩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带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感恩教育的深入拓展。

2、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可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感恩教育模式的研究,具有更加突出的必要性、紧迫性。

2.1感恩教育是提高高职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感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也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但是,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他们极端自我、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情感冷漠。这种现象必定会造成高职大学生道德素养的低下,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感恩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融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培养其良好的感恩品行。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基础,而师生关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作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力军,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加强对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开展感恩教育,能够对学生心灵有所触动,促使其自我反省、懂得感恩、体谅他人。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态与同学、老师相处,可以极大地减少矛盾和摩擦,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构。

2.3感恩教育是深入拓展高职思政课建设的需要。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是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以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而感恩教育贴近现实生活,同学生紧密联系,对于培育高职大学生健康的品行,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为多渠道开展感恩教育,教师可在教材讲解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感恩励志故事等内容来引导和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感恩教育的感化,有利于深入拓展高职思政课建设。

3、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3.1音像视频教学法。高职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同时结合音像视频资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例如,通过播放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的影视作品,如,纪录片《国情备忘录》、《复兴之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放牛班的春天》、《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建党伟业》等音像资料,能够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精神,引发学生共鸣,增强其感恩意识。

3.2情感教育教学法。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缺少情感,道德就是枯燥乏味的空话。所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互动活动,情感教育的缺失将导致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从情感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最终将感恩的情感转变成道德领悟的动力,进而引导学生的感恩行为。例如,我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给学生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在深情的歌声中使学生感悟父母对子女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接着,在“真情告白”环节中,让学生敞开心扉,讲述父母养育的不易,倾诉父母之爱。最后,在“感恩父母”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为父母制作礼物,感恩父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融入了真情实感,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3榜样示范感化法。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渗透,思政课教师不但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崇高道德修养的榜样示范者。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言行举止,不仅让学生心生敬意,而且能够感染、影响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使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那种高高在上式的强硬说教态度,用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信任尊重学生,言传身教、开展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示范的作用来感化影响学生。例如,当学生离开教室随手将灯关闭时,当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拿作业时,教师要真诚的向学生表达感谢之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感恩之情、感恩之心。学生从教师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耳濡目染地懂得了知恩和感恩。

思政课范文篇7

关键词:四维度;思政课;感恩教育;创新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因此,弄清楚感恩教育内在包含的关系,搞明白实施感恩教育的重点,知晓思政课感恩教育的关键是贯彻和落实好意见及讲话精神的重要基础。感恩教育内在包含四个维度,深入理解该四维度对思政课感恩教育的开展及其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感恩教育的四维度

感恩教育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内在包含了历史的发展、现实的价值、逻辑的推演和实践的策略等四个维度。1.历史维度。感恩教育并非无本之源,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之源。感恩教育尊源头、重现实、明方向,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首先,孝是传统美德,做人根本,我国的孝悌伦理观倡导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对人感恩意识的基础要求。《孝经•三才》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孝悌伦理道德观演绎成了忠、孝、节、义。即“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这些报恩传统中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进行感恩教育的源和本。其次,当代对传统优秀感恩道德没能做到很好传承。当前开展感恩教育是对社会缺感恩、少报恩、失图恩氛围的清醒认识,现阶段开展感恩教育需要结合实际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感恩典范。针对当下感恩教育活动形式繁多、内容粗浅、实效参差不齐等现象,全国各教育主体乃至全社会都在实施、倡导感恩教育以期早日实现真心感恩全覆盖。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结合实际对优秀传统感恩理论的提炼和升华,它需要感恩意识的真养成,更需要感恩实践的真付诸。感恩教育的实施和效果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之计。2.现实维度。强化感恩教育是鉴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是对现实精准把握的正确决定。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各地区间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感恩祖国乃至感恩世界是促进经济更好全球化的重要依托。中国是促进和实现世界和谐的重要参与者、是提供中国方案解决世界共同难题的重要贡献者,但感恩世界发展大融合带来的成绩、感恩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意识必须时刻牢记。二是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社会转型的加快期,社会矛盾容易突发、社会风险易于出现,纵然面临各种问题、困难、矛盾和挑战,但国家建设却取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感恩伟大的祖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义不容辞。三是基于党情的变化,党的执政条件优化,党员数量和结构变化,始终面临着“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1]但中国却依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得出了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5年的重要判断。为取得更大更高的成就,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加大对广大党员乃至全国人民的感恩教育顺理成章。3.逻辑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感恩教育形成了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逻辑体系。宏观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旨在要求全体公民感恩图恩报恩知恩。爱国即要担起感恩祖国之责,敬业则要学会增强感恩岗位之能,诚信需要紧守报恩社会之德,友善需要倡导知恩同胞之情。中观上,各地贯彻落实党的感恩教育理念,大力协同,积极开展跨领域感恩教育,其中不乏内容充实、形式活泼、成效显著的感恩教育活动。微观上,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各层次学校、每位公民均开展和实施了相应感恩教育。家庭提供基本人伦道德教育、学校实施德育培养计划、公民自觉践行感恩理论。4.实践维度。感恩教育需重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形式上的创新,更应重在能体现成效的行动上。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理论。感恩教育的实施、发展和创新应尊重实践。当前我国感恩教育在实践性上体现了针对性、可行性和示范性的有机结合。首先,国家对于各教育主体开展的感恩教育有针对性的要求。其中包括开展的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场合等均有相关规定,尤其指出需要符合法律法规、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感恩教育活动。其次各级教育主体对开展感恩教育有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可行性追求。它们需要在以校园为主体的场所上开展感恩教育以增强和谐社会的基础、提升校园感恩文化、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最后,受教育主体对具有示范性的感恩教育有极大需求。他们不仅想成为社会、家庭所认可的道德践行模范,更想成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的积极践行者。正是有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主客体的亲身示范、坚决实践,才逐步形成了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感恩道德实践。

二、思政课感恩教育创新的路径

感恩教育内在包含的四维度是推动思政课感恩教育实施和创新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指导。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关培养“四有”新人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积极推动思政课感恩教育的创新。1.课堂感恩教育需重视历史维度下的连续性。感恩教育尊源头、重现实、明方向,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思政课中感恩教育要充分重视和秉持该历史维度。《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孟郊的慈母之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子路借米孝敬母亲;包拯辞官侍母;邓世昌以身殉国;邓小平赡养继母等体现了感恩、报恩的连续性。能否在思政课堂内容讲授上将这些感恩经典很好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事关思政课能否出成效,事关能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道德模范践行者,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行孝敬老不仅是私人领域的私德问题,而且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公德问题,更是对接社会养老难题。[2]因此,课堂讲授内容要尊重对优秀传统感恩道德的积极坚定传播,做到珍视传承,不忘本来;又要强调对当下社会缺恩少德现象的重视,思政教师需思考这是对历史优秀感恩教育传授不足还是社会对传统的不尊重,要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抓手,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3]做到批判和引导,面向未来。在党的上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指出我们要勇开风气之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课堂中还要明确对当下主流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感恩倡导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做到时常教育,期待未来。2.课堂感恩教育务必强调现实维度下感恩教育的多面性。感恩教育面临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思政课的感恩教育要积极应对这一变化。课堂中的感恩教育更应有多面性,开展感恩教育要有全球意识,更要有国家观念、党情认识。世情方面,课堂上应强调和培养学生感恩世界的意识。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这一切得益于世界提供的种种物质条件和机遇。国情方面,课堂教育应大力宣传感恩祖国之必要性。当下中国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期,面临各种问题、困难、矛盾和挑战,每个中华儿女应该时刻牢记祖国荣我荣,祖国耻我耻,感恩教育需重点强调学生的责任、担当和感恩意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更好全面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党情方面,课堂内容要突出教导学生铭记党恩。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课堂感恩教育应当点出逻辑维度下感恩教育的层次性。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学习新知识能力强,融入快节奏社会速度快,思政课堂感恩教育若只是简单肤浅灌输,不懂得、不分析学情,恐要丢掉思政教育的根本,学生亦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校思政课堂感恩教育要有严密的逻辑体系,需从宏观、中观、微观上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既要符合新时代特点、国家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变化、社会之责,还要聚合家庭能量、学校之力。宏观上务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继续坚持以德治国和坚定弘扬、倡导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课堂中要结合实际从国家高度启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中观上开展教师和学生参与考察兄弟省市、地区、院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对其新内容、新模式、新方法领会学习,随后结合自身校情、学情为我所用,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思政经费和各校思政课专项经费,多申报、多考察、多实践、多学习;微观上积极联系学生家庭成员、主动联络各地各层次高校,开展家庭走访、高校联合开展大型感恩教育活动等。4.课堂感恩教育突出强化实践维度下感恩教育的实践性。感恩教育内在包含的实践维度要求感恩教育需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示范性,因此,思政课堂感恩教育贵在能拿出真实践方案,能出高成效。实现针对性,思政课堂教育需对不同学生实行针对性教育。感恩意识强,懂感恩、会报恩的同学要强化他的报恩、图恩践行之能,比如:我院开展的去敬老院与老人进行心理交流和拓展实践方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那些感恩意识淡薄,知感恩不施恩的同学要教导他需化理论为实践,将感恩之情转为报恩之行,比如:我院开展的对涂鸦行为的教育和涂鸦的清除;而那些无感恩之心,不知恩不报恩的同学必要施之以压力,劝诫其要有感恩之责,懂报恩之心,责任担当意识是其未来前行的强有力保障,比如:思政教师可思考让此类学生前往监狱、法庭等场合参观、学习,使他们懂得不懂恩、报恩,报复甚至破坏社会的后果很严重。实现可行性,思政教师要重视感恩教育并非说教而要体现感恩之心化作感恩之行的具体措施,因此,日常社会感恩实践考核必是教学之重。对学生社团的指导需将感恩教育指标加入社团行为准则、规范和成绩考核中。实现示范性,要明白教师的感恩道德与实践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直接说教更为直观、更易接受,更好出成效。在保留教师的权威与尊严之时又能以自己真挚的感情和热情的态度获得学生的认可,从而形成师生间强大的感恩意识凝聚力,最终达到思政课教育感恩的目的。因此,思政课堂的真实感恩教育不能缺,思政教师自身的感恩之心与感恩之行的统一不能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安排学生实践的自己带头实践,为此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课堂感恩教育理论传授可信可行,从而实现感恩报恩施恩的广泛示范效应。

三、结语

思考四维度下思政课的感恩教育贵在尊重历史,符合实际;重在突出实践,重视理论。思政课的感恩教育,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探索,最终都要归于对实践基础上感恩理论的系统性梳理与创新性发展。伽达默尔说:“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4]。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超越。因此,思政课教学应当为感恩教育的理论发展提供实际素材、实践探索,为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的感恩教育理论做出重要贡献。马克思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5],这也是当下强调理论自信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庆寺.中央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意蕴[J].江淮论坛,2017,(4):58.

[2]陈保健.怎样引导青少年正确地“孝亲敬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5):75.

[3]李懋君.以红色文化教育为抓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5):125.

[4]伽达默尔.赞美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思政课范文篇8

一、强化德育意识

(1)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德育在现实中被削弱的危险性,从而把升学教育转移到公民素质上来,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束缚.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结束“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

(2)要正确地认识传授知识与德育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授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德育的基础,而德育则是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如若离开知识教育的传授去讲德育,或若离开德育进行知识教育,都只能把政治课引向歧途。

(3)应充分认识到政治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竭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实现其“不战而胜”的图谋,攻心为上,潜移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激烈的。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紧迫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

二、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出发,努力做到从备课、讲课、作业和考核等各环节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避免无的放矢。.

(1)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必须了然在胸,讲起来才有针对性。

(2)讲课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其思想觉悟的中心环节,是真理与谬论直接交锋的战场。教师应在讲清概念、原理的同时;fx,-i学生的模糊认识,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

(3)作业和考试要结合学生思想。思想政治课的作业不能停留在填概念、背原理的水平,而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要进行改革,使其发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学作用,逐步实现从知识、能力、觉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发展,深化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三、要增强教学信度

教学实践表明:教育者所施加的一切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思考认可,方能付诸行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做到入耳人心,而信度的增强,也就成为强化德育功能的关键了。如何增强信度呢?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增强信度的前提。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坚持疏导原则,这是增强信度的有效途径。疏导就是如同大禹治水采用疏通河道一样,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坚持疏导:一要摆事实,即要善于公开地肯定那些现有的事实,而不是肯定那些感觉到的似是而非的“事实”。二是要抓住“热点”,引入教学,这是增强时效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做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有心人,以有效的途径去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

四、要变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促使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实现和强化德育功能的主要手段。

(1)讲究“灌输艺术”唤起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入口处”。这就要求教师熔现实生活、教材内容、学生思想状况于一炉,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活泼地教学。

(2)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确立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不局限于教材,要把教学与沸腾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形式上,可力求把课外阅读、影视广播、社会实践、撰写小论文、时政讲座、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等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实际。同时,要使德育寓于所有学科之中形成合力,协同作战,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思政课范文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结构优化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当前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笼统地谈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没有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社会实践通过感化功能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和积极效应,针对性提出优化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方法,对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基础性意义。

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关于社会实践的概念理解,既不是萨特所解释的“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1],也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2],而是有它的特定内涵。要理解社会实践,可以引入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观。他认为,任何社会实践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实践空间是什么?实践逻辑是什么?实践工具是什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环节的社会实践也必须符合这个要求。实践空间始终都是具体的实际活动的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空间领域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如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逻辑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工具是体验、服务和调研等。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就是指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通过体验、服务和社会调研的方式深入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培养、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教学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灌输”,更需要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课堂的辅助和延伸,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内在感化的重要路径。理解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首先要理解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内在感化。情感共鸣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感化也不例外。社会实践实施感化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满足”的基本条件来源于主客体双方具有共性,共性越多,感化越容易;共性越少,感化越难;缺乏共性,则无从感化。感化以情感为纽带,由于感化并不像说服等其他教育方法那样直接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而是通过情感的变化推动对象在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因此,社会实践感化功能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情感共鸣。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体验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体验所产生的情感选择和情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学指出,带有强烈情感内容的体验会使神经元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刺激的强度导致有关神经元在很长时间里对相似的刺激变得更为敏感和更易于产生响应,人们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情境的变化而消失,而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在以后类似的情景刺激下,会在记忆中再现当初的情感体验。”[3]社会实践所激发的道德情感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当这种记忆的形成在群体性活动下完成时,它会促使大学生更易形成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会使大学生获得情感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变成大学生相应道德体验的稳定的倾向性反应。因此,人们如果在某种活动中曾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会在以后的情境中倾向于重复类似的活动。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理论知识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们将更易接受类似性的活动,同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大学生对理论认知这种积极情感的认同。这就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体验—反应式来表达。思想政治素质要真正转化为个人素质还需要依赖于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和实践的生活体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过程中,大学生把自身作为客体,以自身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革命教育、历史教育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由此形成教育资源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

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效应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培养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等往往需要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而形成,尤其伦理性的道德感化更依赖于社会实践。任何事物所具有的功能都会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通过不同要素的情感渗透塑造感化功能,这种感化功能在不同要素相互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1认知效应。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也就是说,感化本身具有认知功能,它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情感控制过程总是伴随着认知,产生着认知,改变着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过程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不包含认知的孤零零的情感活动是不存在的。与科学知识的认知不同,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属于一种应然知识,这种应然知识的掌握形成于从情感体验向道德观念的过渡过程,正是情感体验的作用,才使这种理论知识有了主观意义,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感悟中认知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例如对于理想信仰知识的认知,大学生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坚守理想信念的英雄故事,这使学生深刻理解理想信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这样在理想信仰的内容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感悟中认知理想信仰的涵义。2激励效应。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每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生成的情感情绪(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于激励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是“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或苦难之本质,因而就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5]146。激励作用产生于情感对于意志力的促进,因为意志的抉择是在情感支配下进行的,当感化的作用激发出积极的情感时,个体的意志和信念就会更加坚定,其对人的行为就会产生持续的正向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5]474大学生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们在实践教学基地所体验的都是积极情感,这些积极情感对于激励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当热爱祖国这种义务和责任在情感上被体验了,那么这种爱国之情就会反过来强化人们从事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3协调效应。情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交流,更多的还是情感交流。交流方式也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输出,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传输过程。这种双向式的情感交流容易在交流双方之间形成亲密融洽的关系,因此,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在集体活动与交往中才能建立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集体感化来实施这一协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时,为了完成集体任务,各小组成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互助合作,克服困难,完成集体任务,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充满信任的关系。“当集体成员在经历了严峻考验时,每个成员都受到了集体感化,体验到了集体力量,集体情谊、集体主义精神。”[6]不同的集体活动产生不同的集体感化效果,从事爱国主义的集体活动,就能产生爱国主义的集体感化效果。4升华效应。层次性是道德规范的重要属性。道德层次有低级与高级之分,比如“尊重他人”与“爱国主义”都是道德规范,但两者层次不同。然而,道德的层次性并不阻滞道德角色在道德实践作用下去追求更高的道德要求,或者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自我道德升华。因此,道德层次具有辩证性。道德层次的辩证性是在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实践是升华大学生道德层次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对基层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增强了对社会发展的了解、体验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刻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激发大学生为国家奋斗的情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层次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升华,这是其他教育方法很难做到的,而这就是实践教学的感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三、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结构性优化

结构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内在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结构性优化就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同要素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不同要素进行结构性的改良优化,增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互促性,通过优化各结构要素来达到整体上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加强基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感化点”。实践基地是教育者赋予经过思谋的表达着某种意图的客观现实,正是这种活生生的客观现实的物质作用,才引出感化的效果。要充分激活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设计“感化点”是切入点。所谓“感化点”,就是最能影响受教育者情感,最有可能解决受教育者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的突破口。它包括最能启发大学生回忆过去的事件和事例,最能让大学生憧憬美好未来的人和事,最能说服大学生的道德和事实。“感化点”的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史料,挖掘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馆藏文物史料进行诠释和说明,把教育基地所蕴涵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如在思想内涵上下功夫,围绕新时代注入基地文化内涵,切实给予学生新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激励。二是创新基地的活动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必须改变传统的静态式的感化方式,向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感化方式转变,这就需要创新基地的活动模式。如以基地史实为题材,编排文艺节目,创作影视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感化教育,既增强教育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又提高了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教育,不觉得有一种外界的力量强迫他们接受教育,从而能够保持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和兴奋的情绪,在受到情感感染的同时,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思想概念和行为规范。”[7]252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不断增强教育基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者要全“心”投入,增强社会实践的“感化力”。围绕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找准“感化点”,能够为基地感化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教育者有组织、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去接触这些“感化点”,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将无法实现。因此,感化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与教育者全“心”投入直接相关。一方面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投入”。教育者为了达到感化的目的,实现感化信息的有效传导,必须深入地、细致地、全面了解被感化对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把握。情感内化需要以理性认知为基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实践基地的感化作用。当学生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时,为实践基地感化提供了基本的主体认知条件,教育者可指导学生进入实践基地接受生动事迹和高尚人格等的熏陶感染。二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情感内化的重要条件。教育者应该采取个别谈心与集体谈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影响学生在情感内化中接受教育。三是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积极的思想状态是情感内化的重要保证,教育者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技巧去进行思想辅导,从而转化原有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对基地的全“心”投入。教育者需要在实践基地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作用机制,从而保证实践基地感化作用的实现。首先,教育者要对基地价值进行解读,分析基地哪些事物如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等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化作用。通过对基地价值的分析,建立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与受教育者素质要求相协调的价值联结。其次,在确认实践基地价值后,教育者需要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这种机制是实践基地持续产生感化作用的保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基地感化功能的内生性动力。感化功能只有在人们的认识能力既具有较多的感性知识,又有一定比较、归纳、联想等理性思维基础上的阶段才能发生。也就是说,感化的发生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主观条件。在感化过程中,大学生的意志、性格、兴趣爱好、气质类型、智能水平、知识结构、情感倾向等等,都可能影响感化教育顺向效果或逆向效果,甚至无效果或负效果。那么,如何去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需要外部教育的启蒙和引导。首先,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一般来讲,个体很难恰如其分地评价、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大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考察社会与人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量自己。具体而言,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根据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实践活动的表现认识自我;其次,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的态度,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学会客观地看待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从而有利于促进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再次,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行为目标,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6.

[3]沈嘉棋.论道德情建的生成与培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46.

[4]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255.

[5][苏]休漠.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思政课范文篇10

本文作者:张日工作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网络语言漠视价值理性导致人的畸变

网络丰富人的社会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增加人的自由性和社会性。但是,虚拟的网络在提供给人以自由、民主的话语平台时,也不断出现网络侵权、语言暴力等负面问题。网络人只顾利益,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漠视价值理性,将导致社会发展过程病态前进,甚至人的畸变。网络交往滥用市场交换原则,追求功利,道德工具化和内在价值的缺失,背离了人应有的道德精神,给大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和谐发展带来严重隐患。大学生对民主法制与自由、道德责任与权利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校园网络语言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1](一)滥用市场交换原则,冲击主流价值观网络超越了时空界限,充满着多元化的语言游戏,激活了网络人的各种欲望和想象力。用于商品交换的等价交换原则滥用于经济活动以外的教育领域,渗透到网络言论中,并无限扩大,错误地被用来实现个人利益的做人模式。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社会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做人的价值准则。部分大学生为了追逐功利,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把市场“交换原则”用于网络文化,以点击率高来吸引人的眼球、达到个人获取利益的动机和目的。价值判断和抗诱惑能力不足的大学生,盲从而冲动,“跟着感觉走”。他们对网络话语的负面影响持模糊的态度,浮躁的心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人的全面发展之外,价值选择迷失方向。有大学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等价交换原则来对待,遵纪守法、讲责任奉献的人是“傻子”,“事事以救世为事,刻刻以救世为心”的思想在市场经济和讲求效益的社会已经过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真理。大学变成了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场所。市场交换原则的滥用,优良的价值观念被损毁,强烈地冲击着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二)工具理性优于价值理性,道德责任缺失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和隐秘性,使网络人逃避责任成为可能。网络的工具理性被日益推崇和提升,非道德的网络语言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非理性和盲从性相互交集。虚拟的信息,使人的感情和思想因虚化而发生变化。有的人使用网络以功利为重,舆论偏激,放纵自己、求异猎奇,引发了网络对人的异化。工具理性优于价值理性,网络成为某些人挣钱、发泄的工具。校园内,部分大学生非理性地使用自由的网络空间,语言低俗、赤裸、发泄情绪,不良的信息和语言暴力不断。这些人沉迷于网络,忽视家庭、学习责任,以自我为中心,其他“神马(什么)都是浮云”,网络交往缺乏应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功利主义的渗透,工具理性的推崇,严重影响和动摇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准则。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难以避免地带来错误的做人模式,导致做人偏离正确的方向。“会做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教育。[1](三)自由极大满足心灵需求,模糊了权法关系网络话语权的自由,极大地满足了某些人的心灵需求,并无限夸大到处理一切事物活动和所有人事关系中,陷入一种放任的无法无德的自由境地。“人肉搜索”超越了道德底线。自由的异化,使人散失了完整健全的人格。由于现实中,网络监控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使得网络语言暴力和各种侵权违法行为难以受到追究。思想容易被偏激和情绪化的言论所替代的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遇事缺乏深思熟虑,对社会生活中的错误思潮缺乏理性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抵制能力不足,对损人利己等言行持无所谓态度,精神浮躁,不辩是非美丑。部分非理性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虑”,撒谎也是网络人的话语权。他们不受道德约束,追求个人安乐,把在网络上发泄和谩骂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所谓“自由就是快乐”,“快乐就好”!在虚拟世界,传统的道德约束力显得极其微弱,网络话语表现出极端地重个人权利和自由,轻道德法律和责任义务。自我受制于本我,校园网络语言暴力与大学生的道德准则相悖,权法关系混淆。网络自由与责任不对等,影响了教育对人的根本德性和全面发展的培养。伊壁鸠鲁曾经说“:……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形成了是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2]人的言行必须规范在法律的范围内。

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情操,承担起人生存和发展的更高责任。在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国家曾经出现青年道德危机和社会混乱等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对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和深醒。大学生功利思想日益严重,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弱化,网络语言表现出不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多元结构相互碰撞,并且非理性地向生活渗透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教学法研究,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一)重建价值理性,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理性是通过调动理想,自我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从人性论角度看,理性指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受这种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克制、自觉的能力和存在属性。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整合的统一体。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结合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社会发展中不均衡的现状,重新审视和建构“价值理性”,使人的言行更加符合人的根本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前瞻性的价值趋向,教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完整意义的社会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研究大学生在网络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批判能力包括自我批判能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现代性的悖论批评相联系,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化和文明的建设者、批判者,自觉抵制低俗落后的网络文化,弘扬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师应当了解和认识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和社会网络语言环境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求真求善,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群体盲从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知识通过教化转变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辨别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3](二)增强自律精神,注重人的发展与社会责任教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社会制约,就必须具备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责任感。人在认识世界与改造自我的过程,展示了人的内在本质区别于动物的文明精神,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趋势。人的责任既是“内在的应当”、又是“外在的必须”。自律精神是权利良性彰显的前提,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在道德关系中重要条件之一。虽然人一出生,就不能选择地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但是,做为社会关系实践主体的人,其做人标准及所走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个人应当理性的规范自己,保持高度的道德自律,学会负责的生活。“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4]当今,部分大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为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放纵自由,自我满足,这是错误的为人之道。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用“人的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教导学生摈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发展是硬道理”,其中内涵着人的发展也是硬道理。思政课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主体价值活动的自控能力和规范原则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责任同人的规定和时代的使命联系起来,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做国家有用之才,做社会欢迎之人。教育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完整责任品质的大学生,确保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学会负责”地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净化语言环境,正确处理权利与道德法律的关系个人的诚实和道德,是利益实现的重要保证。“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5]道德内涵着责任,规范着自由。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的实现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应当受到规范和限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该加强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分析和审视,提高他们的守法守德意识。大学生要探索虚拟网络的真实内核,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言行,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以扬弃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化,正确处理好权利实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消除恶意攻击他人人身权的网络语言暴力,依法行使网络话语权;要善于将理想与现实结合、批判与建构一致,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以合法的手段来实现自身的权利和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力营造和提升育人环境。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实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化的人”再生产的重要环节。“致天下兴衰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6]在《〈晨钟〉之使命》中,痛感当时负有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老辈之不解青年心理,不与青年同情”,不能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思政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队伍,发挥时代性育人功能,其作用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不断深入,必然给思想和行为处在一个动态变化阶段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难更新更多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拼命求新学问,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安贫乐道,立足实践。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消除影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不利因素,将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传递给学生,体现到各门课程教学实践中,体现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生活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实践途径。大学生要加强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体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自身的德性与行为。高校要制定可行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网络道德约束力,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合力打造育人平台,积极营造健康、新型校园网络文化和语言环境,消除网络异化,全力培养能担负起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能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有精神、有血气、有魂、有胆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