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素养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19:22

生态素养论文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1

[摘要]:

本论文在前期对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发展进程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总结探索目前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困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理论上的困境。“拿来主义”的西式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在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环境中“水土不服”。其二、实践中的困境。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不仅指提高受众媒体素养的教育实践,而且包含着构建健康媒体环境的实践。前者的困境主要在于完整系统教育规划的缺乏;后者在困境在于党、政、军力量退出媒体与媒体公共化的搏弈困局。

ABSTRACT:Consideringthespecialenvironment,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inTaiwannotonlydeemedtheimprovementofaudience’sliteracyasthebasicobjective,butalsoputmuchmoreemphasisonthetransformationofadversemediaenvironmentandtheconstructionofhealthymediaenvironment.However,because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wasbasedonthetheorieswhichderivedfromwesterncountries,ithasturnedouttobesomethingunsuitableinTai-wan.Thepracticebasedonthesetheoriesinevitablyhadagreatimpactonthecompetitivestructureofpoliticalpartiesandgroupsandthevitalinterestsofcapitalforces,whichwerehidingbehindthemediaecologyinTaiwan.Allinall,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inTaiwanfaced,faceandwillfaceupwiththestrongobstructionandchallenge.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Theory;Practice;Dilemma

从1993年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学者吴翠珍发表《解“毒”电视?解读电视——谈媒体教育中的电视识读》一文开始,到今天台湾学术界和民间团体开始着手推进媒体素养教育融入九年一贯制的教学规划,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走过十余载的历史。十多年来,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在教材出版、师资培训、节目制作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过,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却一直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笔者认为,当前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存在诸多困境:第一、理论上的困境。拿来主义的西式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在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环境中“水土不服”,并导致实践中的迷失。第二、实践中的困境。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包含两个方面:提高受众媒体素养和建构健康媒体环境。前者的困境主要在于缺乏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后者在困境在于党政军退出媒体与媒体公共化的难题。二者的交集在于媒体近用权。

一、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困境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渊源有二:其一、台湾社会对媒体的批判而带来的对媒体“第四权”和公民传播权的反思;其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关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此二者,对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当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出现困境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其理论做一番重新的审视。

Ⅰ.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批判性思维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因其诞生在台湾畸形媒体生态及其恶质内容的环境中,因而先天就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于充满低级趣味、凸现性腥的报纸,民众怒斥为“暴纸”;对于煽动政治对立的电视,学界直呼“关掉电视救台湾!”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的基因。

这种根本基因对使得后来的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始终带来强烈的批判性。在台湾学界提出的媒体素养教育的五大内涵中(即:了解媒体讯息内容;思辨媒体再现;反思阅听人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影响和近用媒体)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影子。为了实现学界和民间团体改造媒体环境的相关理念,2002年台湾教育部门颁布的《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当中重点提出了“健康社区”(HealthyCommunity)理论。尽管该理论已经摆脱了纯粹的“批判”思想,而使用“建构”的思维方式,但其理论的预设前提,显然还是“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其仍然是与批判性思想一脉相承的。

这种批判性的思想自然有其自身的渊源。不过,英国媒体教育学者Bazalgette(1997)的研究却能给我们某种启示。他在回顾英国媒体教育的发展时,就批评早期“免疫式”的媒体教育是“灾难的开端”,因为“责难媒体”的媒体教育连带地产生“否定媒体”的误解。[1]

反观台湾,这种对媒体极端不信任的态度致使媒体教育与媒体批判划上等号,“‘否定媒体’的媒体教育的概念局限性过大,以致于媒体教育核心价值无法突显。检视台湾目前相关文献与资料,的确反映出从学术论述到社会实践的媒体教育大都落在以媒体教育来‘教育媒体’的困境。”[2]

笔者以为,对媒体的认知与对媒体的反思无疑应成为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问题就在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批判性思想,使得阅听人与媒体组织完全隔离开来,使得民众完全地与媒体对立起来,这就导致台湾民众难以全面地认识媒体素养教育的内涵,尤其是忽视了受众自身接近和使用媒体表达自我的权利。

台湾李承宇在其硕士论文《阅听人思考的变革:媒体素养意函新探》中也指出,“现今的媒体素养的思考中,充斥着拒绝式的思考、对立式的思考、预防注射式的思考,以及只靠常识的批判思考;而这种种的思考方式都视媒体与阅听人为两个不相干的对立角色。”其研究认为,“这些思考方式不仅无法解决媒体问题,更有可能局限了阅听人的媒体思考观,甚至形成更多的媒体问题。”李承宇认为,应该“主张阅听人、媒体与讯息三者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阅听人的思考媒体问题时,应该打破阅听人与媒体间的界线,而从整体、系统的观点看清媒体问题的结构面,以追求阅听人与媒体双赢。”[3]这种观点,或许才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中所需要的。

Ⅱ.尚未本土化的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是拿来主义的舶来品。英、美等西方国家有关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台湾有着重大影响。西方国家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根源于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及对公民传播权的重视,因而其理论中始终蕴涵着一个自由、民主、权利的信息。

台湾媒体素养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带上了这些基因。台湾大学张锦华认为,媒体素养的意义包含几个重要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自由主义思想做基础,就是希望每个人希望追求一种自由自主的生活,他也不希望被广告或是媒体这样强势的传播影响。第二个理由,是基于公民共和主义的假设,公民共和主义是假设社会里面的公民会希望追求一个共同的善,对社会影响的目标,所以他们看到比方说新闻里面不好的内容,暴力色情的内容,他们会觉得不好,他们会希望新闻应该报道社会公义,这样对社会才是好的。第三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会希望,弱势族群的权益不会被媒体的刻板形象所破坏或减损。”[4]

从上述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媒体素养理论亦宣扬着“自由”、“共和”与“多元”的价值观。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些论断在台湾畸形的媒体生态下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尽管台湾的政治体制与西方相类似,但台湾的政治生态与西方的政治生态却大相径庭——台湾的党派政治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台湾的媒体环境与西方国家的媒体环境也不尽相同——台湾缺乏公共媒体生存的空间。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台湾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却大都从西方直接复制过来,这种尚未本土化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便使得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

陈世敏也指出,台湾“传播学在学术上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教学跟研究方面,都是移植美国新闻传播的教学跟研究,缺乏本土的思维。”他认为,“其实媒体和有关传播学的学术问题,跟社会脉络有非常大的关系。美国所发展出的大学以及新闻传播学教育,有自己一套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可是台湾沿袭了美国传播学的教学跟研究,缺乏本土的思维,没有体验到我们民众的主体性问题。”[5]当然,陈世敏教授在这里提出的“社会脉络”和“社会文化背景”说得比较宽泛与模糊,笔者认为,这主要指的是媒体素养教育背后的台湾政党割据、资本盘踞的媒体环境。没有从这一点实际情况来考虑,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必然面对重重困境。

二、提升受众媒体素养的困境

系统内的提升受众媒体素养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最基础的实践。媒体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使其成为“耳聪目明的阅听人”。十多年来,尽管台湾在提升受众媒体素养方面,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师资培训到出版教材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在提升受众媒体素养的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众多尴尬与困境。

Ⅰ.受众媒体素养教育意识的缺陷

生活在台湾畸形媒体生态及其恶质内容下的台湾民众,对于媒体大有深恶痛绝之感。他们认为媒体是社会的最大乱源,是媒体把台湾社会弄得乌烟瘴气。

然而,如前文所述,由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一度有把媒体素养教育等同于媒体批判的思维倾向,因而受众往往只从批判媒体这一单向度思考台湾目前的媒体环境问题,却尚未意识到提升自身的媒体识读能力对建构媒体环境的重要性。此前,饶淑梅的研究结果已显示,“学生已认同电视素养的重要性,但不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电视素养的课程,显示学生可能高估自已的电视素养程度。”[6]林爱翎在其论文也指出,“让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在现有的体制下使用与管理媒介,对媒介本质、管理媒介的物质基础与结构、以及自身相对与媒体的自主性有所觉醒与认识。但这样的概念尚未在台湾成熟,尚在萌芽阶段。”[7]

笔者认为,这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兴起的背景不无关系。对畸形媒体生态带来的媒体恶质内容是台湾社会批判矛头的一致指向。问题就是,一般的台湾受众只是形成了媒体批判的观念,认为只要消除媒体中的不良内容即可,而并没有反思自己的媒体接触行为,也没有上升到媒体素养的高度。

因而,即便学术界和民间团体积极推广媒体素养的观念,却“只有少数学院里面或社会上的人,体会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却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更不能得到媒体的认同。”[8]这对于生活在一个畸形的媒体生态下的民众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Ⅱ.完整系统地教育规划与设计的缺乏

青少年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人群,因其主要尚在学校学习,所以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这一正规系统的方式来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不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其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尽管台湾教育当局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已提出相关构想,把媒体素养教育融入九年一贯制教学中,然而,几年过去了,媒体素养教育仍迟迟未纳入九年一贯制教学体系中,缺乏系统教育规划的媒体素养教育,在台湾学校实施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首先,媒体素养教育始终游离于学校正规课程之外。因媒体素养教育尚未纳入升学或其他考评系统中,那么该课程的重要性与课程安排必然受到其他主要课程的冲击。大多数学校只能看自身是否有相关的教学资源来决定是否进行媒体素养教学,而大部分学校都尚未重视媒体素养教育,也未开设相关课程。

其次,也正是因为尚无具体教育政策的出台,学校对媒体素养教育的师资也就并无太多关注。诚然,学校教育是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学校教育的核心又在于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但正如学者所观察,“台湾尚缺乏媒体教师的职前养成体制(pre-servicetraining),因此没有“媒体教师”一职(mediaeducator)。过去仰赖学术界与第三部门(non-profitorganization)从在职训练(on-jobtraining)中提供附加的媒体教育智能,不仅教师(trainer)人力不足,物力也匮乏。”[9]台湾对媒体素养教育师资的培训主要由一些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所举办,参加培训的教师往往是出于“有兴趣”而参加研习,因此培训的涉及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同时,缺少一套(本)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也成为制约台湾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介素养教材的缺乏,带来了教学工作的诸多不便。尽管台湾学界和民间团体已经出版了相关的媒介素养论著,它们尚可作为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但并不适宜作为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通用教材。

Ⅲ.社会成人媒体素养教育的缺失

笔者在对1993年至2005年的台湾有关媒体素养教育的硕博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全部的54篇硕博士论文中,共有23篇是对媒体使用与媒体素养状况的调查评估论文。不过,台湾媒体素养教育调查和评估的对象却主要围绕校园而展开,而关注社会成人(除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外)的媒体素养状况的调研评估非常欠缺,仅有1篇。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成人媒体素养教育实践的缺失。

资料来源:台湾“国家”图书馆硕博士论文资讯网笔者制表2006年5月

笔者认为,鉴于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并且他们具备学校教育的客观优势条件,因而把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作为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勿庸置疑的。不过,应该要考虑的一点是,其他远离学校的社会成年人的媒体素养需要关注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个很重要的论据就是,目前台湾的媒体素养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尤其在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上强调“亲子共视”,即由孩子家长和孩子一道观看电视,接触媒体,使媒体素养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年人的媒体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媒体素养水平。

同时,在目前台湾这个选举社会中,政客操纵媒体议题,资本力量推波助澜,各种“民调”层出不穷,蓝绿阵营媒体严重对立。在这样一个背景中,调查社会成人的媒体素养状况,探讨如何提高台湾社会中成年人的媒体素养,对于台湾社会趋于理性地对待政治与媒体的教唆不无裨益。

Ⅳ.商业性媒体的缺席

陈世敏指出,“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大问题是,缺乏业者的积极参与。”[10]的确,解铃还需系铃人,媒体素养学界所期望的媒体恶质内容的改善与提升还需业者的参与。然而,业者为何缺席呢?笔者认为,“缺乏业者的积极参与”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媒体素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提高受众的媒体素养,使受众能够辨识媒体的各种讯息,反思自己的媒体接触行为,从而成为一个主动积极、不易受媒体摆布的阅听人。从这一点来看,业者会积极主动参与媒体素养教育中来吗?商业性媒体希望自己的受众变得聪明而理性吗?似乎在逻辑上说不通。

这种情况不仅是台湾,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传播媒体工业在媒体素养教育推动的这些发展中角色并不明显。事实上也曾有商业公司发起自己的媒体素养计划或者赞助一些媒体教育者,但企业赞助的经费一直是媒体素养界主要的争论问题之一。这些企业包括ABC、NBC、DiscoveryChannel与备受争议提供学校教室新闻和广告的商业频道ChannelOne,这些商业媒体都赞助不少媒体素养计划。媒体素养计划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多少都有些威胁到企业的利益,因为在企业的观念里具备媒体素养这类明智的阅听人的人意味着比电视周刊的读者要不受欢迎。

其二、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来看,在过去台湾很长的历史中,一谈到媒体素养时,似乎就是跟媒体站在一个对抗的位置,觉得民众应该站起来,如何能骂媒体骂得好,这好像称为素养的一部分。事实上,这种“历史原因”造成了媒体素养教育与商业性媒体相互对立的局面。

不仅如此,根据笔者之前的论述,台湾媒体素养不仅要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更重要的是改造媒体、建构健康媒体的环境,即要改造当前商业媒体的媒体内容以及更层次的媒体生态。试问,商业性媒体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商业媒体处于台湾畸形媒体生态的环境中,极度饱和的市场客观上对商业媒体施加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一种脆弱的食物链的平衡中,私人资本主导的商业媒体并不愿意“大公无私”地为社会整体利益而“损己利人”。

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台湾学者根据台湾《广播电视法》第四条“广播、电视事业使用之电波频率,为‘国家’所有”——认为,“该法条说明电波为全民所有,属于公共财产,不管商营或公共媒体,皆须贯彻媒体为社会公器的角色。”因而,“媒体业者作为促成媒体教育实践的一环,应提供设备,资源与人才,积极参与媒体素养教育。”[11]在笔者看来,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为全民服务这是台湾媒体素养学界在理论上始终强调的一点,而这正是目前台湾媒体的症结所在:媒体是牟取政党利益的工具和商业利润的工具,已非社会公器!要媒体业者积极参与媒体素养教育在目前来说恐怕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构建健康媒体环境的困境

台湾关注媒体素养的学术机构和民间团体尽管各自的工作重点不一样,但有一点共识就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实践包含两个基本点是——系统内的培养受众的媒体素养和系统外的改造媒体环境。此二者在台湾媒体素养教育中相辅相成,共同汇聚成台湾媒体素养实践的主要内容:媒体环境的恶劣使培养受众的媒体素养成为必要,而欲真正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媒体环境的改造亦势在必行。

培养受众的媒体素养和改造媒体环境在实践中基本是齐头并进的。但学界和民间团体对媒体素养教育认识越深刻,他们就愈发感觉系统外的改造媒体环境对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媒体环境中难以让民众真正看清媒体素养教育的真正面目。因此,媒体改造和建构健康媒体环境也就成为台湾媒体素养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台湾社会所推动的“媒体改造”主要是要求党政军力量推出媒体,进而实行媒体公共化。然而,学术界和民间团体欲改造媒体环境进而构建健康媒体环境的理想却是困难重重。

Ⅰ.党政军退出媒体的困境

台湾学界和民间受西方政治理论的影响很深,认为媒体应替人民监督政府,作为人民和政府间的媒介,让民意可以表达,政策可以透明,实践所谓“主权在民”的民主理念。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就必然要求党政军退出媒体。然而,学术团体和民间机构诚恳的呼声——“党政军退出媒体”只是成为政党保全政治利益以及相互博弈的一个工具罢了。

以民进党执政前后为例。民进党在成为执政党前手中握有的媒体不多,因而在2000大选中将“党政军退出媒体”作为竞选口号,以吸引选民。而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的媒体更是大肆宣扬,指责国民党旗下的媒体不支持“新政府”,呼吁媒体中立。尤其在电视媒体方面,民进党人士异常积极地推动无线电视台“公视化”,而其真正目的在于削弱甚至剔除国民党在中视和华视的力量。

而民进党自身对于退出媒体却显然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意。2001年秋,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陈水扁在其新书《世纪首航》中声称尊重言论自由、维护新闻自由,希望台湾媒体走“新中间路线”,但必须“固守国家安全”。“寄望媒体不只是做报道痛苦的乌鸦,也要做报道欢喜事情的喜鹊。”不过该“新路线”一出炉便遭到各界人士的质疑。有学者指出,“政治人物与媒体的关系一向爱恨交织,执政当局尤其如此。对于媒体报忧不报喜的批评自戒严时期以来,始终不绝于耳。这类批评之所以难昭公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政治人物在进行媒体批判时,从未真正放弃操弄媒体。”陈水扁“近来一连串以出书方式披露政权移交过程中的黑幕等动作,基本上也不脱为政治目的在操弄媒体、制造舆情的性质。”[12]

正如学界的分析,实际上,陈水扁当局所提出的“党政军退出媒体”和“媒体中间路线”等政策,只不过是唬弄舆论、打压国民党的一种手段,这些口号,一开始没有、最终难以真正付诸实施。相反,陈水扁执政后,更是不顾各界反对,将李登辉的女婿赖国洲安插进入台视,并担任董事长一职。一批民进党骨干也被安排到台视的重要职位上。与此同时,对于与民进党“不和拍”的原民进党文宣部长、民视董事陈文茜,也在台视中被“清理”。

在这事件中,陈水扁当局控制媒体的野心昭然若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界所提出的“党政军力量退出媒体”在台湾这种媒体生态制约下,实行的难度非常之大。有台湾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老三台’改革的最大阻力永远来自执政者。对执政者而言,媒体不只是非常方便的酬庸、利益输送管道;最重要的,台湾岛内政治对立激化,朝野几无互信,掌握媒体,就掌握了优势,政治人、媒体人,没有几个相信会有执政党心甘情愿把这个优势交出去。陈水扁参选时,整天叫着‘媒体改革’,当选后,不但‘公共化’越喊越小,其他媒体更普遍感觉到民进党政府压制媒体、掌控媒体的嘴脸丑恶、手法赤裸,‘白色恐怖’气氛,比国民党有过之而无不及。”[13]

Ⅱ.媒体公共化的困境

构建健康的媒体环境不仅要求党政军力量推出媒体,而且进而要求实行媒体公共化。即便党政军力量退出媒体,若是由资本力量替代前者的位置,台湾媒体环境同样无法逃离暴力、色情、低俗的阴影。因此台湾媒体公共化的舆论甚嚣尘上。

台湾“媒体公共化”的进程以台湾公共电视台的建立为一个里程碑,而后学界和民间团体又提出台视、华视的公共化。不过,从提出组建公共电视台到1998年7月1日公共电视的开播,其间18年,诞生过三个版本的《公共电视法》草案:“学者版”(1991年6月)、“行政院版”(1992年9月)和“谢版”(1993年3月谢长廷等人提出)

笔者认为,从上述三个版本的诞生过程可以看出公共电视诞生背后复杂的政治博弈:“学者版”草案是建立在学界对公共电视的美好构想上,期望公共电视能脱离党政力量的干预,真正独立地为全体公民所制作优良的节目,突出公视的独立、超然、理想的特征;不过,“行政院版”的出台,猛然惊醒了尚处美好传播理想中的梦中人。“行政院版”强调公视主管机关为新闻局、新闻局主导公视经费运用。这种干预“公共电视法”草案的举动,说明公共电视无法在一个没有政治力量的真空中建立,台湾当局仍要对公共电视进行控制。而分析“谢版”草案,尽管其表面上趋向于学界的观点,表现出一种反对政治力量控制的意思(如将公视的主管机关从“新闻局”改为“文建会”),然而,“谢版”背后的民进党的真正意图,显然是希望借学界的力量继续牵制国民党,以使自身在媒体控制上不至于更处于弱势地位。

从这样看来,公共电视的诞生是在学界与党派之间、党派与党派之间的博弈的结果。它诞生的过程就说明了其无法摆脱政治力量的控制与影响,无法做到台湾社会所理想中的“公共”电视。因而,台湾公共电视台只能在踉踉跄跄中孤独前行。

经费困难是公共电视生存的最大困难之一。一般认为,如果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进入媒体,必然使媒体受制于意识形态和利益团体,并不顾社会责任而追逐利润。因此,在最初规划公共电视的经费来源时,学界认为,公共电视的经费不能来自于党派、也不能来自于广告,即不播商业广告,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以及捐款等。在1998年公共电视开播时,公视基金会是得到政府捐助的十二亿新台币,并自筹款三亿元。依据公共电视法,政府捐赠的金额逐年减少百分之十,至第六年以后应为第一年政府编列预算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而屈指算来,今年(2006年)是公共电视开播的第9年,公共电视所能够获得地捐赠仅为4亿新台币,这对于一个被学界和民众曾寄于厚望的电视台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

因为经费困难也给公共电视台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2000年,新闻部人员流失率达26.19%。到2001年,公视专职和聘用人员为500人,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流动。一个频道每天播出不到20个小时,自己制作的节目不到播出节目的一半,其中许多是转播。“媒体素养”或称“媒体识读”被公共电视董事会列为重点节目,其本来的目的是要帮助民众认识和鉴别媒体及内容有害还是有益,不过,台湾舆论认为,“公视制作节目的部门却做成了如何做小记者的儿童节目……难以吸引收视。”[14]

有研究者指出,“公视背负着相当一些民众和学者的理想,但公视却要进行在台湾极其艰难的媒体环境中,因此,在三、四年之后,公视在台湾民众中给人的留下的印象不深。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恐怕除了像《人间四月天》这样的连续剧,或马友友的音乐会外,难有其他具体的联想和认知。”[15]如此看来,公共电视法草案中最初所建构的美好理想:公视的节目应是“有水准的节目”、“高尚的风格”、“重视艺术节目”、“经常考虑观众的‘需要’而非‘喜爱’”、“以加强电视之社教功能”在台湾污浊的媒体环境的蹂躏下已是面目全非!

概而述之,正是在台湾畸形的媒体生态及其恶质内容的大背景下,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界把媒体改造和建构健康媒体环境也作为媒体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学术界和民间团体所推动下的媒体素养教育是以“媒体改造”为外在诉求和外在表现行动,而以培育受众的媒体素养教育为内在努力方向。因而,在很多人眼里,“台湾在推动媒体素养教育时,是采用一种社会运动模式。”[16]而这种模式事实上展现了媒体素养教育与台湾政治、资本因素之间的博弈(见图2)。

事实上,不管是理论上的困境还是实践中的困境,笔者认为,其矛盾的焦点归根结底不在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本身,而在于台湾媒体生态之外的政治体制及其直接影响下的传播制度。正是岛内盘根错节、愈演愈烈的党派政治之间的权力争斗以及过度自由化的商业媒体恶性竞争带来了媒体素养教育的重重困境。无怪乎陈世敏教授叹言,我们在对抗一个很大的巨人,一个很大的体系。”[17]

总而言之,媒体素养教育是在一定的媒体生态环境的影响下而进行的,而媒体生态环境则受传播制度的制约,即受政治、资本力量的控制,媒体素养教育无法超脱台湾的传播制度而在真空中进行。见下图:

[注释]

[1]吴翠珍.媒体素养与媒体教育的流变与思辨[A].翁秀琪.台湾传播学的想象(下)[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出版,2004.P837.

[2]同①.

[3]李承宇.阅听人思考的变革:媒体素养意函新探(摘要)[EB/OL].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2006-5-16.

[4]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2秋季中日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5]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4春季中日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6]饶淑梅.国民中学实施电视素养课程之研究(摘要)[EB/OL].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2006-4-17.

[7]林爱翎.媒体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摘要)[EB/OL].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2006-4-17.

[8]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4秋季中日媒体素养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9]吴翠珍.媒体素养与媒体教育的流变与思辨[A].翁秀琪.台湾传播学的想象(下)[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出版,2004.P836.

[10]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4春季中日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11]台湾“教育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Z].台北:“教育部”,2002.P18.

[12]林鹤玲.媒体如何摆脱政治纠葛?[J/OL].媒体观察电子报..tw/,2001-10-31.

[13]唐湘龙的观点.转引自王文昌.透过电视看台湾[M].香港:未来文化出版,2003.P163.

[14]王文昌.透过电视看台湾[M].香港:未来文化出版,2003.P204.

[15]同14.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学;学术论文阅读;研究性实验

1引言

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是以协调人和自然关系为使命的综合的、交叉的学科[1],有6个二级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技术科学[2],三大基础理论:空间与形态营造,景观生态,风景园林美学[2]。生态是现代风景园林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生态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3],为了应对与空间相关的用地及生态问题,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的景观生态规划自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出现[4]。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专业人才的责任[3]。通过景观生态学课程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增加其生态知识储备、使其深入理解生命体之间及它们与所属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作为生态规划应用的理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实践需要。西华大学于2012年开设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参考建筑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景观生态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6学期开课,有2个学分32学时,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实验”的结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景观生态学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从启发学生研究兴趣的角度出发,提出结合学术论文阅读的“理论+研究性实验”的改革策略和途径,并通过教学组织应用进行实践,为改善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生态学教育培养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景观生态学课程在非生态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2.1教学模式适宜性

各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以“理论+实践”的二元结构为主,部分高校在此结构基础上,结合专业背景、地域等自身特点,建立了如“理论+案例+概念设计”[3]“理论+实验+实习”[5]“理论讲授+案例剖析+实践与探究性学习”[6,7]“理论+案例+研究性实践”[8]“教学+实践+实验”[9]等三元结构。虽然已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研究,但各校之间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发展不均。从理论方面,有的建立了与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理论结合的特色教学体系,如结合植物学、树木学、花卉学的理论优势进行的景观生态发展总结和思考、结合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风景园林生态伦理教育[10]、结合绿色基础设施[11]和景观都市主义[12]理论的教学课程。有的建立了与各类保护、规划等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如基于雨洪管理与集雨型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的教学[13,14],基于整合观的生态技术教学研究[15]。从实践方面,即使有实践教学版块,有的缺少与地域特征结合的应用案例[16],有的地方院校受经费与办学条件限制,缺少野外实习基地、实验机房等,实践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17,18]。

2.2课程协同性

首先,作为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学生主干课程之一[9]的景观生态学课程,与本专业的其他理论类课程如园林工程、景观植物应用等的衔接较弱[19],学生难以将各门理论课融会贯通。其次,对本专业的设计类课程协同性较低,以知识点、概念、理论为主的课程讲授,使学生难以辨析景观生态学是理论成果,还是可以作为基础原理方法指导所有范围类型的规划设计。与设计类专业课衔接时,景观生态学课程中的专业名词,如“植物群落结构、景观生态格局”等,与不同尺度、类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用的衔接不足,学生难以将课程内容应用到专业规划设计中。2.3教材适宜性风景园林专业应用的景观生态学教材有:《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等。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尚无适合专业自身特色的生态学课程教材[20],多数直接采用其他学科背景学者编著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但与风景园林专业结合的实践性较差[20],教学内容体系与其他专业区别不大[21]。同时,基于教材的理论教学偏向知识与原理阐述,落后于学科快速发展[5]。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与案例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常用教材的修编跟不上研究发展速度,对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的更新不足[16]。

3结合学术论文阅读的“研究性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变革

各类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以“景观生态学”为主题词搜索CNKI的期刊数据库,有12271篇文献(搜索日期为2021年12月28日),年度变化如图1所示。与教材相比,学术论文更具有时效性,并反映出不同地域研究的热点、重点,可以看到学科的发展形势、最新进展。因此,本文以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核心课《景观生态学》为例,尝试在对2018级风景园林班级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实验”的教学结构,变革为“理论+研究性实验”。在按教材内容进行基础知识、概念讲授的同时,引入学术论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辨析学术论文类别、精读学术论文、论文写作3个步骤,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热点入手,通过文献结构梳理、内容解读,到写作输出的方式,不仅对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理解,还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3.1辨析学术论文类别

对数量众多的景观生态研究学术论文进行分类辨析,可以提高论文阅读效率。首先,建立论文分类层级结构,如图2所示;其次,利用主题词搜索,将检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辨析、归纳到相应的分类中。此步骤的学生实验结果:从论文分类层次上,都通过认真思考,建立了至少三级分类层次,且在第三级分类时,根据检索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辨析总结,如“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完善”。从研究内容上,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了研究方向,利用主题词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比如对城市湿地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论文进行对应层次分类归纳。从各类型文献的辨析上,大部分学生对实证性论文分类较为清晰,对数理实证层次继续细分了如模拟、遥感、统计等数理方法的第三层次,对案例实证层次以观察、访谈研究方法细分了第三层次,通过实证类文献的辨析,对景观生态学的现代研究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对理论性论文和综述性论文容易混淆,尤其是对理论性论文的细分层次表现出了很强的个体差异,原因是本科阶段的学生对理论研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理论对比的类型辨析较易,但对理论构建、理论完善类型的理解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指导、练习。综述性的论文数量少于理论性和实证类,但依然存在辨析难度,学生需要认真通读全文后,才能辨析出综述论文的重点是突出总结还是展望前景之类的差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工整理、课堂汇报、相互提问、教师讲评,再次修改,对论文分类层次不断清晰,有针对性地通过阅读文献了解景观生态学各研究方向的进展成果。初次的“研究性实验”尝试,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也为未来想要继续深入进行科研工作的同学启发了兴趣。

3.2精读学术论文

该步骤的要求是:在明晰研究性论文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某一类型中的一篇英文论文,按文章结构进行精读解析。从论文类型选择上,实证性论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及时反映了各研究方向最新应用成果,体现了研究热点,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实证性论文进行精读,如关注外来植物对农用地生境影响的实地调查案例、工业化进程对生态影响的模型研究等。说明实证性研究论文对本科阶段的学生更有吸引力,可以此引发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对教材讲授的概念、名词等内容,建立了实际案例的空间联想。从论文结构分析上,各组同学通过精读,明晰了实证性论文的标题主要包含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关键词有较强的对应关系。摘要的字数差异较大,但结构上,都介绍了研究背景、对象、方法、结果、结论、意义。熟悉了正文的组织结构,主要由引言、方法、结果、结论四大部分组成,辨析了结果来自于实验、模拟等研究方法的直接结果,结论是可以通过对比等分析后表达出作者的观点。通过精读解析,对第三步骤的写作实验有了结构性的指导与启发。

3.3论文写作

通过研究性论文写作,思考与输出课程理论学习的内容。每位学生根据自己选题兴趣,可以结合理论总结自己的风景园林设计课作业,以实现景观生态学课程与设计类课程的联动衔接;可以解析其他的研究案例或设计方案;对比本课程与其他专业理论类课程的关系;综述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此步骤实验对本科阶段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分为两个步骤开展,首先是写作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接着,通过讨论、汇报、讲评、修改之后,在至少建立两级目录结构后,开始全文的写作。从学生的实践结果看,写作类型清晰的有两类,一是综述类,二是实证类。实证类主要是将设计课的作业作为案例,结合了景观结构分析等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了理论与设计内容结合的写作。综述类论文写作难度较大,选择此类型写作的学生,表现出了对本课程理论想要深入理解学习的主动性,如“景观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近40年某期刊文献分析”等。总结此步骤实验成果,学生刚开始尝试研究性论文的写作,会有题目范围过大、写作深度不够、停留在数据、资料分析直接结果层面、关于研究内容观点的深入总结较少等问题。但也通过此步骤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的能力,使学生对景观生态学研究性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与实践,对课程理论教学给予了研究性补充。

4结论

总结此次《景观生态学》课程“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以下方面值得反思:在辨析学术论文类别这个步骤时,可以结合理论教学进度,对第一层分类结构的三大类别分别开展教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缩小范围,聚焦检索与该章节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如在讲授景观结构、景观生态过程章节时,可根据章节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实证性论文分类辨析总结,在讲授景观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分类章节时,开展针对性的理论性论文分类辨析。在精读学术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步骤时,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选择与写作的论文类型一致的范文进行精读,从结构到内容都可以学习参考。同时,鼓励学生基于教材知识点,缩小写作题目范围,并给予更长的写作时间和多次讨论、指导。这次教学改革实践,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带着“好奇、疑问”主动搜集资料、在讨论交流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的认识;以提高主动学习能力。通过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阅读、思考当下社会热点,解读各类运用生态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启发学生形成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目标的研究性思维,为未来的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2011,27(5):4~8.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3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科学。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为农学、生物、环境等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农业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授课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方法本身又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多年的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理论讲授与事实举例等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21世纪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以所讲授的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尝试。

一、多媒体授课与板书授课相结合

教育部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从而起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板书授课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

1、制作并使用农业生态学多媒体课件从2002年起,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生态学的图片、图像等资料,先后独立完成了农业经济管理(30学时)、土地管理(54学时)、农业资源(40学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8学时)等专业本科生授课所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从2003年开始进行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授课相结合的教学。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上,以图形、动画和色彩的设计为主,文字部分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板书和讲授为主而不是照着幻灯片去念,甚至对于概念和比较重要的文字叙述,也可以只在幻灯片上写上这个概念的名称和文字的标题,具体内容由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样避免了很多学生反映“多媒体上课记笔记时记不下来或记不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而不是忙着记笔记上。

2、收集生态学科教片,以开阔学生视野农业生态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学时、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学生往往不可能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直观认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充分利用生态学拥有一定数量教学资料片的有利条件,收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农业生态学科教片。我们发现,通过这些科教片与课堂讲授相配合,可以形象化的声像资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拓宽农业生态学教学视野、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十分有效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农业生态学课程最后一章主要是介绍中国的生态农业,单一的讲授法不能给学以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选用了一些介绍中国生态农业典范的录像片(如“春光永驻的土地”、“黄土高原的奇迹”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课程讨论:针对某一主题进行互动式讨论

在目前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有其毋庸赘言的优点;但也不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并以之作为弥补教学局限性的一个手段。在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课堂讨论采取的具体做法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使理论理解上要点化,并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和学时安排等选择不同的讨论题(如生态平衡问题、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生态问题等),通过教师答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更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堂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反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可以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很受学生欢迎。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已经逐步暴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法是受教育一方在明确教学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策略。参与式教学在很多领域经过验证,能够有效的调动群体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需要学生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实践性,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比教师的讲授更为重要。我们采取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预习各章节内容、准备自己的教案、让学生当老师来讲解部分内容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曾经有一名同学做了图文并茂、插入一定的音乐效果的电子课件来讲授部分章节内容,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实践证明,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参与式样教学方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求撰写课程论文

撰写课程论文,可以使学生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对农业生态学某一热点或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或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综述,为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并规定了必须查阅的参考文献篇数,最后将成绩折合到期末考试成绩中。按照课程论文的具体形式,整个实施过程又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度),课程论文采用教师命题的形式,也就是将学生分组,每组规定相应的论文题目,然后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阶段(2008年度),对于教师命题的课程论文形式,学生反映虽然不用自己选题,但某些设定的题目自己并不感兴趣,导致论文完成上出现敷衍现象,降低了课程论文应达到的效果,为此我们又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题的课程论文形式,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首先对学生课程论文如何选题、如何写作以及如何查阅参考文献等进行方向性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

从最后的课程论文作业来看,学生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有涉及当前农业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论文如“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三农与中国农业的发展”等,也有与家乡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论文如“西部可持续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等,还有少数超出教材范围的论文如“论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等,这些论文的撰写无疑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4

1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1恪守职业道德

学术期刊在申报课题与结题、职称评聘以及单位要求完成科研目标考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编辑自身必须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无视学术文章发表的原则,发表一些关系稿、人情稿,从而影响期刊的整体质量,弱化作为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与职责。因此,期刊编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倡导学术正气,对那些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的人予以抵制,做一名合格的把关人。

1.2努力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因此,编辑要不间断学习各类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做到: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盲从;培养自信心,认为对的要坚持,反之坚决反对;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勇于开拓创新,保持强烈的进取心。编辑要努力做到并践行,才会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期刊独特风格的形成。

1.3提高编辑业务及学科专业素养一名优秀的编辑不仅是精通编辑业务的专家,而且应成为熟悉自己刊物所报道领域的科技知识专家。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加强编辑业务规范的学习,熟练掌握《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期刊编排规范》、《量与单位的用法》等编辑规范,不但要从稿件的形式上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把关,还要重点查看文章的结构、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否恰当。同时注意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其次,在考量作者稿件质量的同时对编辑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编辑既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新理论、新观点及新的研究动态,捕捉新热点,选出具有独到见解及创意的好文章,同时,对一些有创新又不太成熟的文章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引导作者加以完善,从而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提升期刊的刊文质量。因此,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多参与科学研究,多听学术报告,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1.4多读无用之书,使其变成有用之学“无用”

不是真正地没用,科技期刊对文史哲等领域图书的阅读或文艺编辑对自然科学领域图书的阅读,看似无用,其实对于期刊编辑意义重大。期刊编辑是一个杂家,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一个更有人文修养的科技编辑,会带来视野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强大。同时,在诸如文字处理、编辑规范及审美等方方面面会做得更理想。此外,多读一些看似无用的闲书,也是一种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用”的阅读不仅仅是编辑职业拓展的需要,更是一种职业责任感,也是个体和谐人格发育成长的有益方式。一本优秀的期刊,一名优秀的编辑,能在无形之中将自身所追求的境界与审美理想传达给读者及影响身边的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审美的享受,增加人格魅力,因此,编辑在“无用”的阅读中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1.5注重培养对外交流沟通能力

首先,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当作者将稿件投至编辑部开始,应明确告知作者审稿周期,做到来稿即处理的原则,并及时告知作者稿件处理进程及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最大可能防止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其次,一本期刊的有用性体现在始终有一定数量的读者支持并关注着这个期刊。目前,科技期刊大多数是为作者办的期刊,很少考虑到读者的利益。一本优秀的科技期刊,应该引导读者,提升读者,而不是追随他们。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树立“读者本位”的观念,将办刊思想从为作者服务转变为读者服务,通过征询意见、网络媒体等方式积极与读者进行沟通,真正做到科技期刊不仅仅是作者的期刊更是读者的期刊,从而使期刊获得更多的办刊资源,更具市场竞争力。另外,还要具备与审稿专家及上级主管单位的交流沟通能力。及时与审稿专家沟通稿件情况,缩短审稿周期,提高刊发的时滞性。及时关注出版管理的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使期刊出版依法依规。

1.6增强法律意识

科技期刊编辑既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等基本素质以及编辑规范等业务知识与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尤其是要熟悉《著作权法》。因为许多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既是作者急功近利思想膨胀和学术道德缺失的结果,也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有一定的关系。著作权立法的根本目的是鼓励作者独立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社会发展。科技期刊编辑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传递者,在期刊出版的过程中必须以《著作权法》为依据,同时还要有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作为指导,规范编辑出版流程,从而保护作者及期刊社的权利不受侵犯。

2转变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科技期刊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要求它不仅要为行业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负责,还要为区域的科技创新、出版环境等负责,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员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

2.1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的生态文明

编辑的职业敏感要求编辑要掌握学术理论前沿知识,才能独具慧眼,只有熟悉该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才能辨别是否剽窃、抄袭,是否篡改了相关实验数据。另外,编辑的职业敏感还来自于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虽然如此,但编辑毕竟不是专家,不可能都懂,这就要求编辑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查阅资料,找出佐证,以辨别真伪。作为第一把门人的编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和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传播的科技信息与成果的优劣会对社会科技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预防并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尊严,保护学术的生态文明环境,是科技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是为了项目结题、职称评聘、学位论文答辨等,并不具备真正的学术价值,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去伪存真,减少并最终杜绝各种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经过多年的不断调试与升级,检测范围已经涵盖绝大多数论文库。但编辑也不能完全依赖它,该系统也存在自身缺憾,有的内容检测不出来,例如:文章中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插图等内容并不能完全有效识别,对于该系统外的英文文献也不能够识别。因此,这也要求编辑具有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此外,还应明确作者的责任。作者所投稿件必须是原创性论文,如果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需要在文中注明,作者应主动遵守学术规范,若违反,作者及所在单位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编辑在收稿及录稿时及时提醒作者应该遵守的学术道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术垃圾的出现。

2.2努力提升论文质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对科技期刊来讲,产品就是刊发的每一篇学术论文,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权威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也更能体现期刊的学术价值。因此,科技期刊必须要发表一定比例的高质量、能够彰显办刊特色的学术论文。一方面,编辑部负责人员应事前做好整体布局,做到全年的每本期刊都发什么样的稿件心中有数,有目标、有重点地针对计划选题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去组稿、约稿,争取更优质稿源,减少稿件的无质无序刊发。同时,对于那些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优质稿件给予优先发表,提高刊发的时效性,进而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到本刊。对于所来稿件在经过编辑初审及学术不端检测两项工作的基础上,隐去作者的相关信息,送交方向专家复审,专家可以从论文的内容和观点上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大程度地避免论文的抄袭,保证论文具有更创新的价值及学术贡献。另一方面,重视培育学术新人,在科技论文写作方面及内容有价值却存在没能表达出来的缺憾给出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在学术上不断成长。尤其是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一部分本科生,他们所做的课题都是由在校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这些论文是科技期刊稿件的主要来源,对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期刊编辑部应逐渐建立这些人员的信息数据库,随时掌握他们最新的科研动态,抢占第一手稿源,确保优质稿源不流失。

2.3搭建宣传平台,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从媒介属性来看,科技期刊属于专业性媒介,其在重视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经营的同时应承担起传播先进科技信息的责任。如果科技期刊找准切入点与大众传媒结合,也许会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拓宽道路。比如,与大众传媒建立合作关系,将刊发的文章提要到大众传媒上,让更多读者事先了解文章的创新点,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者将期刊中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以及会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论文成果撰写为简短新闻向大众媒体。通过新闻科普化的方式,使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并不仅仅是在广大科研人员之中传播,而是让普通大众也有了解科技新成果的通道,使他们了解我国的科研能力及实力,提升他们的科研自信心,从而为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塑造和普及科学知识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此外,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也是期刊宣传的一种方式。为更好地做好服务,采取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作者、读者开展详细的社会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整理相关数据,与一些重点单位及作读者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调查,扩大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2.4正确理解和使用期刊的评价体系

科技期刊由于其报道的多为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内容,因此,它拥有学术导向权。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一些用于课题结题、职称评聘、岗位评聘、论文答辩等的论文有硬性规定,导致部分期刊过分强调量化指标,学术评价片面追求客观指标,并且还存在混淆学术评价、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现象。为此,有些期刊为了片面追求这些指标,搞自引及与他刊联合互引,弄虚作假,严重破坏了期刊出版的正常秩序。而近几年有关部门的这种错误导向,使得我国的许多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投到国外期刊,使国外收录期刊论文数量快速增加,但质量却明显降低,这样的局面不仅限制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也有悖于学术评价是为更好地促进学术发展的初衷。作为科技期刊的办刊人,有责任承担起引导正确看待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体系的责任。宣传正确的科技期刊学术评价体系,如不同学科之间不能进行简单比较,应重视专业数据库,不同数据库的资料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以论文被引用率来论英雄,期刊影响力不等于论文的影响力等等,从而为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总之,编辑自身修养的提高与社会责任的建立是息息相关的,一本刊物只要有优秀的编辑人员才具有竞争力,而编辑能够担负起学术责任才会使期刊的发展基业长青。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升编辑人员的自身素养,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认真履行期刊办刊人的社会责任,不断地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提升科技期刊的竞争力,确实是一个值得科技期刊办刊人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作者:郝丽英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游苏宁,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6):471-474.

[2]张明海,欧兆虎.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09(6):488-490.

[3]唐宏伟,杨君丽.GoogleScholar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82-84.

[4]李林,倪天辉,董秀芬.科技期刊应对著作权纠纷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23):415.

[5]刘冰.科技期刊编辑定版后作者撤稿现象引发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4).

[6]俞晖.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J].江西社会科学,2007(5):25.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术英语;生态意识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和文明交流,中国也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的巨大转型。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日常学生教育管理是当前学生培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将生态意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高生态教育的系统性和精准性;将生态系统由课外引入课内,完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将生态思维传递给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教育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系统全面传授生态环境知识为手段的教育理念。生态教育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要求将生态意识、生态系统、生态思维融入课程教学,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作为高等学校专门用途英语(ESP)系列教材之一,《学术英语•理工》秉承“以结果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同时,其课文内容以生态环境为主线,将生态意识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将高校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语言训练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提高生态教育的系统性和精准性

《学术英语•理工》采用多种英语教学方法,将语言训练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生态意识。第一,大量阅读的输入。该教材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主题安排至少三篇学术论文或学术文章。教材以学术英语论文写作任务为重点,共分六个单元。教材中设定的单元主题分别为:选择(论文)题目、查找信息、听讲座、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学术文章、做口头展示等。课文内容涉及网络生态、环境生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网络黑客与信息泄露、人工智能的利弊、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核辐射的危害、转基因食物的优势和风险等。第二,定量、原汁原味的、有思想的文章有利于学生对生态意识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如:Unit2Text9GlobalWarmingandItsEffects一文中,教材用1752个词的篇幅详细阐述了全球变暖对于气候变化、动物王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造成极端天气的出现、动物数量的锐减和臭氧层被破坏,这些后果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全球变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课文通过列举数据、引用例证的方式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将大学英语由日常语言交流学习推向了学术思考的新高度。又如:Unit2Text10GlobalWarming一文中,作者通过数据例证的方式证实在过去的70年间,地球比上一个千年的任何时候都要热,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种变暖在急剧加速。虽然可能会有年长的亲戚告诉我们他们回忆过去的某个时候,那时夏天更热、天空更蓝,但与客观数据相比,这仅仅是选择性记忆的情况。课文以不断上升的气温趋势这一事实为依据追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源:除了人们熟知的工业废气的排放之外,还有太阳输出的变化(黑子周期)和火山喷发等因素,并详细阐释了这些因素导致气候变暖的过程,引起学生对于生态意识的辩证思考,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深度,拓宽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第三,以生态项目教学为主线,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技能和学术素养。《学术英语•理工》突破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态项目教学研究,在培养学生系统了解有关生态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如:Unit4WritingaLiteratureReview中各篇文章的共同主题是核污染及其危害,基于生态项目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几篇有关核污染及其危害的文章,并掌握文献综述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撰写要点、如何撰写独立文献(Self-containedLiteratureReview)和撰写为论文一部分的文献综述(WritingaLiteratureReviewasaPartofanEssay)、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课文撰写摘要以及避免学术剽窃等。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结合课文中核污染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进行生态项目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习到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和学术规范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将学生置于生态保护、人类健康这一宏观背景之下,运用课文练习撰写文献综述或课程论文,并通过课堂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汇报交流,有助于学生系统、精准地提高语言技能和生态意识。

2生态系统由课外引入课内,完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般来说,第一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有别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对以语言技能提高为核心目标的大学英语第一课堂的补充,包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关英语综合技能提高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可涉及经济、文娱、学术等各个方面。《学术英语•理工》通过在教学单元中插入以关生态环保为主题、以听讲座、做口头展示为形式的第二课堂相关内容,将生态系统由课外引入课内,完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学术英语•理工》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师将教学内容由课内延伸至课外,通过设置听讲座、做口头展示等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整合大学英语课内课外两个维度,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实现学习与实践的高效联动。如Unit3ListeningtoLectures中,教材从听前准备、讲座介绍、例证解析、指示信号词、记笔记等几个方面较为系统地为学生听讲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巧和建议。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讲座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方向指引以及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任务”以语言运用为主要导向。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学术英语的文章的行文模式以及生态环保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掌握,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感悟能力,能针对有关生态环保的相关主题较为清晰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评论,具有一定的数据收集整理和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本单元从听讲座的本身入手,在介绍技巧方法的同时,每一部分都配有以任务为导向的讲座视频。如第二节Lecture10,课本以两类题型(选择、简答)的形式,设置了两项任务,要求学生在观看讲座的同时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演讲者是如何引入讲座的主题的;演讲者有关能源利用效率的态度是什么;演讲者有关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建议是什么等。题目设置以演讲者为主体,突出了讲座的实际效用;演讲者的内容与生态环境有关,通过数据、推理、提问等方式与观众互动,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内外相关内容对课本中的任务进行改编和补充,将其设置为完整的任务链,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听讲座的效率和技能。同时,在生态项目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生态良心提高生态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又如在Unit6MakinganOralPresentation中,课本从口头展示的准备、组织口头展示的内容、使用适当的语言、做演讲、使用直观教具、回答现场提问、参加小组讨论等几个方面较为详尽地阐释了如何做一场优秀的口头展示。在大学英语日益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背景下,学术英语口头演讲打破了教师单向的知识传递与灌输,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组织交际活动为特色的良好学术氛围。教材任务的设置中,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图示和给定的主题(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做口头展示,引导学生从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以及对野生动物行为的影响、雪线的上升和物种的灭绝等三个方面分析全球变暖的影响并做口头展示。学生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例证、辅之以PPT或者讲义的形式,以小组或个人讲述的方式在课下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或小组讨论。这些形式丰富了大学英语教育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口语和交际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将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生态平衡的意义更主动地传递给大众,使大学英语自觉主动承担起生态道德教育的伟大责任,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学术英语•理工》致力于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养成良好的学术技能和学术素养,达成工作和实际交流的目的,从而实现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双赢。《学术英语•理工》属于“学术提升”类教材,将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兼顾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国际背景下的学术应用能力。如在Unit1ChoosingaTopic中,教材课前先介绍了学术论文标题的标准和原则,然后通过缩小、限定所给定标题范围的形式,让学生评判各类标题的可行性,并设置了相关任务:给定相关主题,让学生根据已学内容适当增加限定从而使得研究主题具体可行。师生在互动中完成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同时又培养了学术思维、扩大了眼界,将专业知识、学科思维和教学方法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在“做中学”中实现了育人目标,也是现如今所推行的“高等学校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的贯彻落实。课程内容的安排也体现了跨学科的概念,突出共性,丰富学生理工背景下的学术共识。如在Unit2SearchingforInformation中,通过具体信息来源(教材、课堂、网站、维基百科、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可靠性。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信息可靠性的因素,也可以就同一事件引入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报道,从词汇的选择、作者的态度等不同维度辩证思考其差异性,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又如在Unit5WritinganAcademicEssayText15GeneticallyModifiedFoods—FeedtheWorld?课文阐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好处,又分别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理性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以及生物技术本身面临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农作物歉收仅仅是导致饥饿的一个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贫穷。即使转基因产品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贫困地区的农民也种不起转基因作物。除了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地理条件等因素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转基因食物为切入点,在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利弊之后,指出制约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因素和其他外部条件,进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剖析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应超越语言的差异,从语言的共性、一般的规律和科学的态度出发,考察语言在学术领域下的魅力;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语言功底扎实、学术风格严谨、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并运用生态思维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运用科学辩证的方法审时度势,推动自身全面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4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历史使命。立足于生态思维,《学术英语•理工》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语言练习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品质和生态意识;将生态系统由课外引入课内,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将英语教学和专业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国际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满足国家、社会在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当然,学生生态意识的构建应立足于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教师在教学理论上不断创新探索,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大学英语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并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侯利军,付书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62-64.

[3]蔡基刚.颠覆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关于《学术英语•理工(第二版)》编写理念[J].中国外语教育,2016,(2):20-28.

[4]宋丹,崔强,陆凯.提升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5):119-122.

[5]邢存海.校园讲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J].滁州学院学报,2007,(9):82-84.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6

1.1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合理。目前,一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并没有将战略设计内容与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条件相对接,这就使得一些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工作很难凭借业务合理性的有效调整实现对新金融体系建设工作的支持。农村一些金融业务对民间借贷的重视程度不足,而农村在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凭借传统形式的民间借贷实现金融体系建设工作的诸多目的,保证农村的民间借贷工作可以在金融业务体系的价值得到优化处置的情况下,进一步按照金融体系合理建设的特点进行农村金融业价值的分析处理。一些农村的金融业务建设工作缺乏对金融体系特点的关注,这就使得民间传统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难以凭借金融体系的建设优势实现对借贷业务的规范化处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金融体系与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对接紧密度。一些农村金融业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贷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需求,但部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工作并没有对银行融资体系进行足够宽松的处理,导致一些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凭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适应金融业整体发展需求,不利于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得到优化促进。1.2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不达标。完善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当代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农村现在却普遍存在着金融产业基础设施差、资金不够等诸多问题,且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产业对农村金融的单一性的垄断使市场竞争不够,服务质量差,忽视农村对保险、贷款、股票等中长期资本市场的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储蓄动员功能发挥充分,但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普遍不高,甚至继续恶化,导致农村资金的大规模流失,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全面健全农村金融机制,政府加大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引进新企业,促进市场的合理竞争。金融产业积极引导居民的金融理念,让居民在银行不只停留在储蓄的表层上,刺激农村居民对信贷、保险的需求,促进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1.3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充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新时期农村金融业整体发展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是一些农村在进行具体的金融生态业务建设处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农村金融业务质量分析体系的关注,并没有按照农村的产业结构类别进行金融生态业务的应用方案设计,难以保证资产管理性质业务的价值可以在金融生态环境实现改善的情况得到优化应用。一些农村在推进具体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过程中,缺乏对信用度调查控制体系的关注,并没有按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要求进行农村具体信贷活动的设计,不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主体价值的实现。一些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建设的策略缺乏对农村信用性质业务环境的关注,并不能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推进特点进行整体信用度管理体系的建设,这就使得一些具备不良操作特征的农村生态业务很难在经营性工作的效率特征得到充分明确的情况下,顺应农村居民的信用业务体系管控要求,很有可能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改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对农村具体融资工作的支持。1.4农村金融业组织形式不完善。目前,一些农村在推进具体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对于金融活动推进过程中的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关注度不足,并没有针对金融活动的实际要求进行金融工作组织形式的建设,使得一些农村的金融工作难以充分发适应资金运行风险,不利于金融工作凭借组织性优势实现经验累积与自我完善。一些金融组织的设置工作存在过于简单化的问题,并不能保证金融业务执行过程中的各类营利性因素充分发挥其指导价值,十分不利于金融机构价值的充分体现。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依然受到行政性机构建设理念的影响,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单纯的凭借行政级别的理念加以建设,不利于完整适应市场环境对于融资工作的实际需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金融工作的业务操作价值。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工作长时间保持在较为被动的地位,经常需要相应地方经济建设战略而提供投融资服务,无法凭借市场经营优势为融资业务领域争取优质资源的支持。

2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务优化发展策略

2.1提升农村金融业务体系建设合理性。首先,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业务需要强化对经验累积体系的关注,充分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对金融业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性因素进行价值判断,为更多金融业务的直接优化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还必须强化对金融体系建设模式的关注,充分按照金融业务体系的价值分析特征,对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对农村非常规融资的影响加以调查,并对非常规融资的风险性因素进行分析,为农村新金融业的发展开辟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保证新金融业的突出优势可以得到广泛的认同与关注。要结合贷款业务的实际需求,对农村现代金融业的优化发展需求突破,并且结合农村金融业务体系的建设特点,对更多金融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业务模式予以研究,保证更多的贷款活动可以在金融业务实现优化运行的情况下与金融业优化发展的实际条件相适应,为金融业务模式价值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2.2增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农村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指降低城市的地位去屈就农村,而是将农村的地位适当提高。城市化不是代表农村、农业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农业应该摆脱过去的散漫、无规则、不科学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现代化农业制度。现代农业制度首先是机械化,机器代替手工劳作,大幅度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对农民进行农机具使用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农机具使用范围的扩大可以使单位内农民的生产管理范围得到扩大,促进农业的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制度更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目前农业生产并不能满足我国消费市场的需要,消费市场所需要的商品,以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并不能生产,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因市场需求量小而过剩,循环阻碍农业发展,因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培训是势在必行的。2.3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强化对金融业务运行资质的关注,并且结合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建设过程中的信用体系意识特点,对农村整体信用考察模式加以研究,为中小型企业进一步适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创造有利条件。农村金融业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还要强化对信用意识管理特征的关注,并且根据农村经济建设活动的特定需要,对农民的信用意识优化方案进行制定,以此保证具备不良操作特征的信用资源可以在金融业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提供示范性影响。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工作还要以省为单位,更好地借鉴当前行政性质的机构建设特点,并且凭借信用度管理业务的实际操作要求,对农村地区诸多经营性业务特征加以分析,为经营效益优势的更好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凭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实现对新时期农村金融工作体系的优化建设处理。2.4加大农村金融业务机构建设力度。首先,农村金融工作的执行人员需要加强对金融活动执行过程中,组织形式建设工作的关注,有效地保证金融业务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适应资金资源优化管控的实际要求,为资金业务体系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要结合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务体系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对金融工作的主体执行价值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可能出现的金融业务风险,对农村金融工作执行过程中的效益因素进行研究处置,为农村金融业发展前景的明确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工作还需要结合融资工作本身的资金收益特点,对融资工作的各阶段风险进行预测,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金融业建设具体问题的分析设计,为金融机构更好地实现其融资价值创造有利条件。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机构还需要在社会领域更好地寻求自身的优势地位,要结合金融机构优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控制体系特点,对金融工作的实际执行价值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为更多资金供给业务体系的优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并保证自身的服务性业务优势可以在金融业务体系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情况下得到进一步推进。机构建设的经验要结合金融环境特点进行管理细则制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3结论

新时期金融业的发展为社会各领域参与金融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从农村金融业优化建设的角度出发,针对新金融业务优化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金融业务建设工作的完善化处理,对提升新时期农村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具优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宣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博士论文)[D].吉林大学,2017.

[2]张紫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及财政支持研究(博士论文)[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3]刘忠.我国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论文)[D].武汉大学,2015.

[4]汤晓菲.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硕士论文)[D].山西财经大学,2014.

[5]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博士论文)[D].吉林大学,2013.

[6]霍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博士论文)[D].吉林大学,2013.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7

1科技期刊应对科研诚信问题进行有效规范与监督

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包括投稿、评审、编辑、出版等环节,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对科研诚信问题的核查与监督。科技期刊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应对常见问题高度敏感,尽量主动发现,提前排除。1.1对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进行规范说明。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做不到熟知诚信伦理相关的所有知识,而且不同研究领域往往还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习惯。因此,科技期刊可在投稿指南、稿件处理流程等公开信息中提炼出本刊常见的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问题与规范,供作者比对、参考。这是科技期刊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较为薄弱的环节[1]。以生命科学领域经典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中文名为《生物化学学报》,创刊于1905年)为例,在投稿指南中,除了期刊特有的出版政策,还包括编审流程、科研成果共享原则、医学伦理政策、数据可获取性要求、版权要求、撤稿要求、图片处理要求、利益冲突说明、署名标准等等[2]。可以看出,这些往往是科研工作者最困惑、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果作者能够理解并遵守,期刊能够有效监督,通常可以满足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期刊可要求作者必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科研图片必须反映原始的结果,不得过度处理;图文版权转移、再使用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作者必须申明论文所涉及的学术工作没有利益冲突,著作权人需要从书面上对科研诚信做出保证;论文中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材料、软件数据等要与所有科研人员共享;科研工作必须符合相关的学术伦理规定;涉及人体的研究需要提供相关的审查文件;作者署名和排序要符合相关标准,通信作者要承担相应责任与享受应有权利;等等。1.2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高度警惕并主动核查。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出版全流程,主动探测、挖掘潜在的科研诚信与伦理规范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信息进行排查。同时,学术不端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隐蔽的趋势[3],期刊编辑应积极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对新老问题都能保持熟知与警惕。在出版过程中,需要集中核查的问题包括重复发表、抄袭与剽窃、不合理引用、非正当署名、违反出版法律相关法规、未完成实验伦理审查、政治问题等。对于每篇投稿,重点问题都应至少排查1次,且力争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后期的无效投入。目前,已有多种软件和支撑数据库来帮助期刊完成这一过程,如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以及国外检测系统CrossCheck、eTBLAST、PaperFree等。国内外大多数主流期刊已将软件核查作为文章处理的必需流程,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投审稿系统EditorialManager的标准流程中,甚至包含了对每篇投稿进行科研诚信方面的人工核查,只有核查通过的稿件才能送达编辑部手中。对于存疑的稿件,期刊编辑部应及时通过多种方法确认,如对于稿件,可参考业内专家总结的方法进行识别和防范[4-5]。确认存在疑似学术不端行为以后,期刊编辑部应尽量进行退稿而非退修,退修往往会使初次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为编辑部带来更多隐患[6]。1.3严格遵循同行评议的原则与规范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沿用数百年的核心规则。同行评议既是对科研诚信相关问题的监督,同时也是一个本身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例如,2017年4月,国际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对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所发表的107篇来自中国的文章进行一次性撤稿,其原因就是作者推荐了虚假的审稿人,得到了虚假的评审意见。然而,在此过程中,《肿瘤生物学》编辑部并没有对审稿人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7]。研究指出,对于高质量科技期刊来说,编辑部审稿制度结合同行评议制度可大幅提升期刊的运行效率[8]。期刊编辑部在组织同行评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制度上维护审稿的独立性,合理确定评审模式(单盲、双盲、单双盲结合、开放评审等),合理制定审稿的流程和审稿人规范,保证其他各方(包括主编、编委会等)不进行非正常的干涉。其次,期刊编辑应仔细评估审稿人资质与质量,慎重对待作者推荐和回避的审稿人。再者,期刊编辑对审稿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应高度敏感,比如过快过慢的速度,过好过差的质量,可能存在的偏见,等等[9]。最后,期刊应该尊重同行评议的结果,不随意删改评审意见,并帮助评审人与作者进行适度沟通,同时合理地处理申诉。当前,同行评议的公正与规范已经成为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2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本身应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在已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例中,涉事主体除了科研人员以外,有时还包含了期刊编辑,其中有些是期刊编辑有意为之,有些是工作中的粗心与失误。可见,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也应洁身自好,恪守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2.1加强对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期刊编辑的工作往往难以被读者、作者所直接了解,工作量和质量也难以进行量化和考核。对来稿的核查标准更多地依赖于编辑本身的精益求精,这也是期刊编辑职业素养和敬业态度的最直接反映。因此,应重视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使其真正成为科研诚信的捍卫者和防火线。加强编辑队伍的价值体系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牢记自身岗位在科研诚信共同体中的责任使命,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投稿论文严格把关。第二,严格遵守期刊制度,崇尚道德自律,按照期刊标准处理稿件,拒绝利益稿、人情稿、关系稿等[10]。第三,严格遵守科技期刊出版在过程中的“第三方服务边界”[11],不与中介公司、等不合理、不合规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第四,编辑稿件严谨耐心,一丝不苟,严格遵循我国现有的编辑出版相关标准与规范,实现内容的标准化、精品化,切实为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2.2对涉及的失范行为谨慎而积极地处理。之后,将由广大读者监督并反馈科研诚信相关问题。对于此时暴露出来的潜在失范行为,期刊不应消极回避,而应该谨慎核实其真实性,积极面对,按正当程序及时严肃地处理,必要时可与作者所在机构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出现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撤稿。撤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证据显示文章内容不可靠(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内容在之前发表过;构成抄袭;研究过程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者一致主动要求撤稿。撤稿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编辑部而非作者,对于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期刊应按撤稿规范妥善处理,在所有版本上撤稿声明。撤稿声明应单独成文,免费开放,并在网络版本上与原文互为链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不符合撤稿标准的稿件,不应简单粗暴地进行撤稿,而应采用关注声明或更正声明[12]。其中,关注声明主要针对以下情况:存在疑似但无法确定的学术不端行为;作者的解释相互矛盾,短期内无法达成一致;对于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需要时间较长,等。更正声明主要针对论文中存在的少量非主观性错误。对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多种伦理问题,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简称COPE)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建议,尤其是COPE流程图[13-14],是实际工作中期刊编辑的有益参考。2.3积极主动地履行传播科技的责任与使命。除了保证内容真实和符合法规,科技期刊还应关注自身在科技传播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实践中促进研究内容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分享。这不仅是出版伦理的延伸,也是科技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首先,论文内容应按照既定模式保证文章内容的可获取性。获取模式主要包括订阅、开放获取和延迟开放获取。这由期刊所有者、出版机构等共同商讨决定,一旦确定就应遵守,无论是作者、期刊还是第三方,不得对订阅论文擅自进行免费传播,也不能对免费的论文进行收费售卖。其次,论文的获取模式也应尊重相关规定,促进科技论文的开放与共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6~12个月后应在国家平台上免费开放获取。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规定,所资助的研究论文在出版1年后,应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知识库并免费开放获取。期刊应支持并监督这一投放过程。第三,期刊应监督文章支撑数据的妥善存储。国际上科研共同体建立了多个公益性开放数据库,专门存放期刊无法直接发表但对后续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如蛋白质数据银行、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等,期刊出版者应监督作者按照已有规定提供相关内容妥善存储。

3完善学术生态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界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相关研究成果增长明显[15]。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如科研数据真实性检测难度较大、学术不端相关问题反馈渠道尚不清晰、联防联控机制尚不完善等。这里针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3.1利用大数据系统助力科研诚信问题的探测与审查。在科研诚信方面,除了较为熟知的比对系统之外,国内外还开发了多种大数据系统保障科研诚信的监督与管理,可成为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有益参考工具[16]。例如,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RCID)、全球科研人员交流的网络社交平台ResearchGate等。在这些数据库中包含的学者任职、论文、基金、审稿等信息,不仅全面、公开、透明,而且多为第三方导入,保证了学术名片内容的真实性。针对作者定义贡献不清的问题,国外科技期刊服务商开发了作者贡献度角色分类法(ContributorRolesTaxonomy,简称CRediT),将作者贡献分为较为清晰的14类。目前,ORCID、CRediT等已经得到了很多投审稿系统、出版系统的支持,并已加入Crossref元数据中。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利用这些大数据信息,协助探测和排查科研诚信问题。3.2有效整合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信息。在实践中,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出版工作者,往往都难以系统、详尽地了解所有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规,而这些内容又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因此,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整合,言简意赅、定向高效地传播给科研工作者,可对学术生态系统建设带来较大帮助。此外,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案例,尤其是常见的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撤稿信息等,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体系。美国已于2010年建立了国际撤稿监测网站(RetractionWatch),监测跟踪撤销学术不端的论文。我国期刊也进行了相应尝试[17-18],目前还应进一步推广,建立更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可见度和实用价值的撤稿数据库、学术不端案例数据库等[19],从而达成有效的信息共享,供科技期刊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借鉴参考。3.3加强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法制建设。当前,我国在科研诚信方面的法制体系尚不够健全,使科技期刊在反馈、核查、处理相关问题时低效且被动。如,根据对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207篇撤销论文进行的统计,明确提出对作者进行处罚的仅16篇,其中仅有2篇提供了所有作者的姓名。责任认定、处罚依据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20]。这一数据与之前类似研究的结果相比,并未有所改善[21]。对于一稿多投、抄袭等其他常见的学术不端现象,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2]。此外,科研诚信相关法律尚存在较多真空地带,如对等行为如何定罪,对相关机构如何取缔等。在缺乏有力法律保障的情况下,期刊编辑部、科研院所相关机构等的职能和权限非常有限,实际承担主体职责时遇到大量困难。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明确的反应机制和健全的问责制度,将是科技期刊工作者提升科研诚信与出版伦理相关问题处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

4结束语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探讨

一、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在毕业前对所学知识和自身素质的自我检验与认定,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十分有益。1.是对教学成果的综合检验根据人才培养计划,三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等都通过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得以检验。2.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没有创新思维,人们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科研论文的完成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大学生创新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日新月异,创新思维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继续学习深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3.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论文写作是对所学知识实际的运用过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搜集材料、调查研究、实习实践等过程,对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巩固和延伸。同时,论文写作过程十分辛苦,通过这个过程的磨炼,可以更好打磨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二、目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当,缺乏创新。目前笔者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论文的选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实习带教老师推荐的课题,多是实验类论文;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主选择的课题,多是综述性论文。从目前上交的论文来看,综述性论文创新性不足,有些学生甚至直接照搬教科书,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观点。2.格式欠规范,语言表达欠佳。虽然笔者学校对毕业论文有着明确的格式要求,但有些学生的论文在格式上仍旧欠规范,不能按照要求书写,比如图表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字体的大小、段落间距等。而在论文的语言组织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语言不够简练,白话较多,学术用语匮乏,也有些学生的论文存在语句不通顺、逻辑性差、错别字较多的现象。3.学生态度不够积极。就业问题对毕业论文的冲击越来越严重。笔者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实习结束后返校进行毕业答辩。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往往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实习工作中,实习快结束时,他们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转本的升学考试或者找工作上,对毕业论文的思考则较少。目前笔者学校还没有因为毕业论文而影响毕业的学生,所以使得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毕业论文并不是很重要,到时候突击一下就可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4.指导老师指导欠缺。一方面,学生的论文选题、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都在实习期间进行,与校内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辅导不及时。另一方面,虽然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安排有指导老师进行辅导,但是由于老师较少,每名老师需要辅导6至10名学生,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人均辅导的学生人数还有上升趋势,加上老师平时教学任务繁忙,学校对论文指导的工作量认定较低,以及学生书写论文不积极等原因导致老师的辅导积极性不高。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德国柏林图书馆门前有这样一句话:“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你若掌握了它的钥匙,这里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即指信息检索的方法。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帮助。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写论文之前,只知道“谷歌”“百度”这些日常搜索工具,对“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检索网站了解较少,更别提一些国外的搜索工具了。所以,学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信息检索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通过专业搜索工具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2.突出实训教学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突出实训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通过实训课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不断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还可以拓展实训课堂,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此外,实训课堂要特别重视实验报告的创新性和规范性,比如可以不按照实验原理、目的、步骤、意义等书写,改为综述报告或整理自己实验过程的问题和心得等。3.培养论文撰写能力。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学生应该加强平时的写作训练,通过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中养成阅读科研论文的习惯,熟悉一些常用科研术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这对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撰写论文时,要体现科学性和逻辑性,先拟定标题,再把查阅过的参考文献罗列出来,哪些可能对自己的论文有帮助,写作的时候方便引用,然后撰写论文提纲、大标题、小标题,一项一项完成,形成初稿,最后再进行反复增删或修改。4.指导老师加强指导。指导老师的指导对提高学生论文质量非常重要。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定期询问学生的进度,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充分互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论文写作中的各种困难。如果条件允许,指导老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目前,笔者学校的论文指导老师都是校内老师,为提高论文质量,也可以尝试采取“双导师制”,即来自临床实践的选题由临床指导老师指导实验思路,校内指导老师修改论文格式,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5.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学校应该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从论文的选题、指导老师的选拔、论文的质量检查、论文的存档等环节加强管理。自网络信息化在高校普及以来,对毕业论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讨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针对各自专业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不少优秀的毕业论文信息化管理系统被研究开发出来并投入应用,这些系统的应用将使毕业论文的整个流程更加规范化。

综上,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帮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写作能力、重视实训教学、加强论文指导和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论文质量,以期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侯振江,王凤玲,李红岩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4).

[2]郑楚,杨冬业.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

[3]汪炜,林慧,鄢印根.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创新与突破[J].教育与职业,2014(26).

[4]郭燕飞.如何指导高职学生基于项目过程的论文写作[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5]张浩,吴丽娜,杜凤霞等.实行“双导师制”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9(2).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9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依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这些问题逐渐呈现出互相浸透影响、愈发密切相关的发展态势。

(一)学生层面上。一方面,学生态度不够认真,论文写作投入不深。就当前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言,部分本科生并没有高度重视或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的目的不仅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1]。由此而出现的现象有:对待学校的论文写作规定及指导教师的论文修改意见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不按格式要求写作和基本不作修改;东拼西凑,不论出处不看来源,在网上搜罗出相关文字内容就直接拼凑成文;平时基本不主动和指导教师联系,更有甚者,从头到尾都避开指导教师的多方联系,只在最后答辩的前夕才和指导教师碰面;较多学生在论文写作期间并不留在学校,而是在校外寻找就业工作岗位或实习岗位,重心并没有放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只寄希望在答辩之前返校突击完成。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专业基础不牢,科研素养不够。部分本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认真学习,反倒是将较多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谈恋爱等等之上。甚至有的同学习惯性地逃课、旷课,到了期末考试时期就突击复习,认为所学课程只要达到及格即可。而恰恰有别于高中时期的传统教育方式,大学中的学习更需要本科学生主动探索专业性、积极拓宽知识面。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专业探索和寻求教师帮助,才能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科研素养。正是本科期间不甚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不够深化的科研素养,造成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出现语句不通、格式错误、专业术语不对、论文研究面宽而泛等等基本性问题,从而导致论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教师层面上。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如何,是与教师的指导程度密不可分的。现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较大的提升,这其中,论文指导教师层面上所出现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第一,教师指导的毕业学生人数超负荷。在较多的高校中,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者,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承担着超负荷的毕业生论文指导工作,即使再勤奋再负责的老师,在精力和时间上也是捉襟见肘的。例如,有些高校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所带的毕业生人数达到20多位,基本上不可能对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进行精心的指导。造成这种毕业论文超负荷指导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学校院系里本来就师生比例失衡,导致毕业时每位教师必须指导较多甚至严重超负荷的学生论文;二是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课时量,争着抢着要带更多的毕业学生,但实际上确定下来后,又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一一指导。第二,教师本身的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在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尤其是科研任务。许多学校对教师的各方面评定都是依据其申报和完成的科研项目来进行的,由此导致高校教师自身也非常重视科研项目的相关工作,有的甚至将其看重于教学任务之上。于是,面对着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部分教师在承担着繁重科研和其他教学任务的同时,并不能做到很好的具体指导。第三,教师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不重视。现今,在部分高校的少数教师中存在有这样的观念,即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只是走个形式,并不指望其真的能够写出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精品,所以只需要简单指导一下,能够马马虎虎通过答辩就行。“也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让他们安下心来写论文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论文指导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没有进行严格的审阅与修改”[2]。如此等等,教师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自己在论文写作上的放松和懈怠,有的学生甚至更加觉得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件没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事情,随便糊弄一下就行,反正在答辩时指导教师最终都会帮忙通过的。

(三)学校层面上。本科学生在毕业阶段一般都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最终答辩,二是外出毕业实习解决自身就业。本来这两件大事都是与学生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重要环节,但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二者都是重合的,以至于学生很难在外出实习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写作。迫于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压力,部分学校会在教学安排上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开绿灯,有的甚至要求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自己所带毕业生的就业催促工作,导致上至指导教师下至学生自己都产生了这样一个错觉:解决就业更加重要,毕业论文只要不是太差,学校一般都会让通过的。另一方面,学校在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基本上,高校都会制定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或细则,用以对本科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小到格式字体、大到版权原创的各方面约束。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学校自身又对这些毕业论文管理规定或细则的具体执行缺乏强力有效的监督机制,以至于当学生毕业论文出现质量问题时,并不能准确地界定是指导教师没有悉心指导,还是学生自己敷衍了事,由此而导致的本科毕业论文蒙混过关,甚至当问题解决不了时还会出现师生互相推诿责任的负面情况。

二、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对策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上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充分引起学校、教师、学生这三大主体的关注与重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效果。

(一)提高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增强其科研素质。目前来说,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已经成为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端正态度,严格按照要求,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写作和修改毕业论文。同时,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应当就这些过程增设研究与写作课程或专题讲座以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3],以此提高学生们的科研素质,逐渐培养其科学正确的研究习惯。

(二)增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合理分配其指导精力。通过建立专门针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奖惩机制,从制度规范上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作品,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通过提出修改意见等,不断督促学生提高论文质量。同时,也需要通过控制论文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数、减轻教师平时的科研压力、改革教学任务量等方式,合理分配教师的指导精力与时间,提高其毕业论文指导质量。

(三)创新高校的培养模式,规范完善论文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在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上,高校应该从创新自身的培养模式开始,“应该有一个通盘的安排,这个安排要贯穿于学生本科学习的整个过程。各个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把学术素养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渗透于学生四年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同时,学校应规范完善论文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真正明确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指导教师、学生等各方的职责与权利,让相关的规定或细则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落到实处。

三、结语

对高校来说,“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程,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阅和掌握知识程度的总结,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方面能力的考查,也是学生最初科研工作的尝试”。同时,也是对高校自身教学水平的直观体现。所以,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疏忽不得。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不断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效果贡献力量。

作者:刘语涵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文超.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8

生态素养论文范文篇10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

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专职编辑,笔者在多年的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有鲜明的、丰富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但缺乏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学术论文除了个人认识、见证叙述外,还要进行逻辑论证。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有:一是理论不自恰,主要表现为有实践无理论,或者理论表达不完整;二是实践不落地,主要表现为有理论无实践,或者实践操作性不强;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不明显。

(一)理论不自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理论不自恰,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论文内容多是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并没有对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作理论提升,未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比如,关于“丛林造屋”的论文,原文只是描述了幼儿“丛林造屋”的游戏过程,作者没有阐述游戏的设计理念、游戏的价值,也没有对幼儿完成游戏后进行经验总结或问题反思。另一种是论文中有理论视角,但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理论视角的功能不明显,抑或只是作为一个独立词语存在。比如,《体教融合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改进措施研究———以发球与接发球为例》一文从学生发球、接发球技术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做好体教融合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做好体教融合还需教师在教学之外主动作为三个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但“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视角仅在引言的第一句话以及各层级标题中有所提及,它的内涵、特征或价值等未做单独论述,对教学实例的分析也没有体现“体教融合”的理论。

(二)实践不落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实践不落地,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论文内容多是中宏观的理论批判或愿景号召,没有实践支撑。二是论文中学术观点或理论表达的实践指导性不强,或者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困难较大。比如,论文《后疫情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五件事》,作者认为学校应在学生价值观教育、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学生生命生态教育、学生公民教育、学生诚信教育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应对疫情或其他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全文的表述仅是作者的个人认识或抽象的理论叙述,没有客观事实或典型案例予以支撑。如果说“五件事”的执行主体是学校,那么学校如何让这“五件事”以实际行动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没有具体阐述,原文的实践价值不明显。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论文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不强。比如,论文《均衡分班背景下基于质量提升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先从国家相关政策中解读出,均衡分班背景下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应成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正文从均衡分班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具体举措,以及均衡分班背景下学校存在问题的反思及改进措施,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原文的论证结构并没有围绕研究问题(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设计,正文的实践描述与研究问题、理论观点不相符,这种脱节的、明显的割裂关系,使论文呈现出一种松散的、自由的写作样态,违背了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致力于表达观点,并对观点进行清晰的、逻辑的论证的写作体裁。笔者结合自身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在多年审读稿件中,发现造成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写作的核心不同

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文本以创意写作为核心,多谈故事与诗歌,少谈论证与逻辑[2]。创意写作的核心是文采与故事,学术写作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2]。中小学教师的写作训练始于创意写作,写作内容多是故事与诗歌,故事与诗歌的语言和风格是开放的、自由的、灵活的、新奇的。学术论文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写作是提出论点(论题),用论据证明或否定论点(论题)的论证过程,论证的结构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结论要真实、有效。

(二)逻辑思维形式不同

教科书与中小学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既是中小学教师成为教师前的学习工具,也是成为教师后的教学工具。教科书的特点是一、二、三平行罗列,是一种平行逻辑的表达形式。学术论文的特点是向前推进,讲究的是论证与逻辑。两者就表面特征而言,教科书是横的,学术论文是竖的。

(三)错误参照写作范本

教科书作为中小学教师学习和教学的工具,而有的教师却误把教科书当作论文写作的范本。此外,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的撰写也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两者的内容表达都重在说明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术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是聚焦问题而展开的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呈现,重在研究过程和结论。

(四)论文写作训练不够

很多中小学教师接受学校教育时,对学术论文中的基本要素,如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专业的、系统的知识学习较少,没有打下良好的学术写作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会定期参加一些学术写作培训,但这些培训更多的是对学术写作的内涵、价值、原则等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包括研究选题的选取、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视角的确定等分层分类的专业、系统培训较少,培训内容多是一些泛化的、操作路径不清晰的中宏观介绍。学术写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要把写作培训中的抽象表达,内化到实际的论文写作中,需要经常地进行论文写作,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论文写作能力。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心是教学,论文写作只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是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定期完成论文写作。有的中小学教师的写作基础比较薄弱,写作实践比较少,学术写作训练不充分、不充足。

(五)论文形式不规范

中小学教师面对名目繁多的期刊,因各期刊的办刊理念、定位不同,对论文的风格、体例等有不同的规范要求,遵循哪种写作规范,选择哪种论文体例,采用哪种论证逻辑等,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参考范本,影响了论文写作中理论和实践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

三、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写作策略

要解决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出现的理论不自恰、实践不落地、理论与实践不统一等写作问题,需要在探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明确学术论文要有理论视野,确保实践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帮助老师们规范地表达学术论文,准确地反映个人所思所想,提炼教育教学成果,以反哺教育教学工作,丰富学术研究的成果。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有理论视野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有理论视野,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要对论文中呈现的事实、经验、案例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它们背后的本质或规律,形成具有指导意义或普遍性的理论表达。二是论文中选取学科理论、社会流派等作为研究视角,阐释研究问题或论点。研究视角在论文中呈现为理论指导型、融合型和框架型,老师们应结合研究问题或论点,思考采用研究视角的类型进行论文写作。比如,《教育评价变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研究》一文,以国际教育评价变革为理论背景,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以期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参考[3]。该文采用理论指导型和融合型结合的方式,设计论证结构和分析论证,并在分析论证时对事实、经验或案例等总结提炼,形成理论认识,得出研究结论。

(二)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实践落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实践落地,主要表现为论文中要选择事实、经验、案例等,证明或反驳研究问题,支持或证明论点。比如,《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状、成因与对策》一文的论证结构从现状、成因与对策三个研究维度展开分析论证[4]。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的现状及成因展开实地调查,获得定量和定性数据作为论文的实践内容,并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展开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