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会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19:22

高中社会实践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1

构建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模块对于高中生来说,有助于培养其的独立意识与社会生活意识,对于整个高中教学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对于我党的政治教育来说,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对我党方针、政策、路线的了解。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1.1适应现代化教学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习要求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实践要求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开展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模块,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仅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让充足的理论知识充实头脑,而且通过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的能力,现代社会在教育上不拘泥于以前教育模式下的理论,而且要求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开展高中政治课的社会实践课有助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体系的要求,培养学生更多的社会生活能力。1.2还高中政治课堂以生活本色。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开展实践教育对于高中,以生活为教育的本源与教学的题材,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社会生活意识,教育本来就是通过实践让学生领悟生活,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1.3增强高中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模块构建文/汤江南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让教育与时俱进,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建设的需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在高中政治课开展社会实践模块,对于教学、党建、和学生的自我成长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将从高中政治课模块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措施来分析,社会实践模块构建的积极意义。1.4有助于全面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在建设中仍然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会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政治课构建实践模块是为了让现代的青年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问题、了解社会主义假设路线,通过对学生的特殊教育,有助于全面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1.5有助于高中政治课程体系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是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发展,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也要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社会的发展对于时间能力有着更强的要求,联系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于高中课程依据一些实际的变化来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以此来弥补高中课堂的实践内容,完善高中课程体系。1.6有助于践行高中政治生活化的理念。社会生活模块的内容是围绕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主体、社会交往、社会规范、建构和谐社会展开的。社会实践模块的构建也是依据社会生活展开的,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了解社会,熟悉社会。

2高中政治课社会实践模块的构建设计

2.1开展插入“情景式”的讨论授课。开展“情景式”的讨论授课,主要就是依据上课所学的知识点老师结合可行的现实问题,然后依据这些问题,老师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商讨,通过实际的案例,然后大家分析,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时,可以开展模拟法庭,通过法庭上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实际在庭审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学习在法庭审判时,学生也可以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也可以通过互相的讨论与思辨,更加深刻的了解。2.2开展户外教学。开展就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引导学生,让其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户外教学并没有具体的教学规范与教学形式,可以依据学校所在的环境,和所能达到的教学条件,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我国基础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扎实,但是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足以支撑这些理论的构建的,那么通过通过这些实践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行合一,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体验教学法,高中政治课主要是对于一些理论的学习,但是,理论的学习中如果没有个人思想情感的介入,那么这些理论对于所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并融入到生活,让其指导生活,体验教学法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加入到教学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学习,第二种,探究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的问题,针对不够透彻的问题或者是比较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彼此的阐述中获得启发。2.3开展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活动。这个问题,主要会涉及到家长的实践问题,老师可以根据所教内容。列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家里,与父母一起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家长的意见都作为一个阐述,并说出其看法的不同,以及他们从家长的表达中受到的启发,因为家长毕竟作为社会中生活的个体,他们与学生的看法可能就就代表着两个群体的意见。2.4针对开展政治说课比赛。这种形式,主要就是学生和老师角色互换,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准备与理解讲述自己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些是自己认为的重点,以及自己对这节课的启发。

作者:汤江南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2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只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与渗透工作,对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关注。这种教育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政治课程的教学活动脱离生活实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感悟到学科知识的内涵与价值。因此,将政治课程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不仅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实际需求。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及其教学必要性

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帮助。而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并不是漫无目的、随意为之,而是需要将政治学科知识作为活动背景,并根据一定的活动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同时适当辅以社会力量。组织学生开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还可以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等核心素养。在政治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应注意实践活动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对解决生活问题的帮助和价值等,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更关注现实生活情况,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也应选择学生们熟知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公民的政治生活”“生活与消费”等,这样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活动主题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参与度,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促使学生尝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融合与滋养,同时增加学生学校生活和实际生活的交融,达到政治课堂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机整合。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度,对学生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乃至爱国精神的培养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高中政治教育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和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政治课程教学时,必须立足于实际生活,增强政治课堂和生活的结合。而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实现政治课堂和实际生活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政治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如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以学到的政治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及运用知识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从而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提升教学效率。此外,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是高中政治课的延伸,也是实现学科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有效手段,是教育与生活统一的有机表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实践活动课开展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注意实践课的开展应是围绕教学方式的转变而调整,应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体现新课改下对高中政治教学开放性与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改变传统政治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充分实现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二、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要做好政治教学中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而教师则应做好教学活动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真正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促使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逐步提升,以研究型教师的素养来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围绕议题,通过优化案例,强化辨析,联系高中生在不同学段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方案的设计要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性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死记硬背地接受知识。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则可以为学生实践应用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探索与应用,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合作意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理念与教学方式,重视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比如:在进行经济生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活动。当然,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制定好活动目标,并做好指导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在市场调查活动中能够充分地体验生活,并且又能够在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从而锻炼其问题分析能力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为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是帮助教师改变陈旧教学观的突破口,需要教师们充分地重视,并积极地探索,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多在课堂外开展,这也就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开展中教师必须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去参与。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与任务,其不仅需要在活动开展前确定好活动目标,还应结合学生情况为其合理分配任务、调控活动进程与活动方法,在活动结束后还应积极地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等,而这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会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开展质量造成影响。只有教师把控好活动的每个环节,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活动的盲目性,真正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因此,作为教师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以活动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来参与活动,适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课程顺利、高效开展。可以说,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资料查阅、收集、结论探究等等。但这也并不是说教师就要完全放手,听之任之,而是需要教师在适当时候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在凸显学生活动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扮演好实践活动主导者的身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规范、更积极地参与互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中政治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策略

(一)立足政治课程性质与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教学方向

1.准确把握课程教育性质和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教学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政治课程教学的理念和性质。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课程教育性质和理念,科学地设计社会实践学习活动。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部分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就应当以专题访谈等活动形式开展。指引学生对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掌握;《经济与社会》这部分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则应当以社会调查和参观访谈等实践学习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2.明确政治课程教育目标指向。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际教学目标,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实际社会活动的设计阶段,教师要以课程教育目标指向为基础灵活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例如:在设计《全民守法》实践活动时,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当围绕人民群众对全民守法内涵的了解程度进行设计,然后在汇总学生学习观点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更为全面的教育基础理论;通过设计情境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课程学习体验,进而针对全民守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以及政治认同的观念,在辩证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

(二)注重跨学科资源整合,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1.学科内资源整合。现代化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单一学科知识的教学和渗透,更加注重跨学科学习意识的培养。在高中政治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学科教育内容,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做好全面性的规划。首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要突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教育特征,将学科教育知识融入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在推进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教、学、考一体化的基本教育理念。例如:在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部分的社会实践互动中,通过设计相应的社会实践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质疑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形成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链接途径,促进提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2.跨学科资源整合。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跨学科资源整合的意识是教师深入落实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基石。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要紧扣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指向,多样化整合课外教学资源,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例如:在学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部分课程知识内容时,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就应当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融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资源的内容,然后将政治课程教学和历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拓宽学生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在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雯.新课标下高中政治学科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2018(9).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3

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保障,是锻炼学生自强、奉献、坚持奋斗等品质的根本需求。针对高中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现状,就要增加吃苦耐劳的锻炼。而坚韧的品质一定要在社会实践里去磨炼,不管是生存训练或者是军训,还是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学生都会遭受到不同情况的挑战。在处理困难以及面对挑战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受到拥有坚韧品质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因此社会实践的核心里不可以没有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炼坚韧意志的教育。

二.要适当地实施挫折教育

面对挫折是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生活要求必不可少的一关。针对以前学生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去分析,学校和教师进行干涉的比较多,学生自主面对难题的机会很少,磨炼的程度层次较浅。为了使学生在实践里有更多的磨炼机会,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都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地让学生做实践的核心,让学生将迎接挑战以及感受挫折当成必须进行的项目去对待,要让学生独立面对一些困难,实现社会实践中挫折教育的目的。高中生社会实践的核心内容无非是进行教育。所以需要实施的教育目标及内容十分明确,要构建相关内容体系。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化的构建,提高对学生社会实践导向,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可实施性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三.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目的相同,二者是相辅相成且又相互推动的。课堂教学要实施理论上的传授,从而为实践教学铺垫基础知识,而实践教学要利用好主题,拿捏好核心点,进行实践结论,从而达到强化认识的目标。

四.学校内实践和学校外实践的关联

校内的活动其实同样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等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项目。一些实践项目,比如挫折、诚信、坚韧和价值观教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在校内的实践活动里。与此同时,还要激励学生走出学校,让学生感受社会,磨炼意志,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教师引导和教材构建的联系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x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意见(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实际,特对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以“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要求,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造就一批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队伍,改变普通高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和办学行为的规范化。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包括: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获得亲身体验,亲近并探究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整理、归纳、识别、判断、利用信息,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调查研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同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但在开发和实施的具体操作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形成探究和积极运用知识的意识,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社区服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加本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实践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关注现实的生活环境,关注全人类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八大学习领域中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设置并制订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组织实施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是与其它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其它学科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

(一)课程结构及内容说明

项目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容学习类型:

--课题研究类活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

--项目设计类活动: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类项目设计。

研究范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公益活动类:如社区卫生服务活动;认领绿化带服务活动;植树造林活动;学雷锋活动;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宣传教育类:如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远离宣传活动;防震防灾宣传活动;公共安全宣传活动;各种社会调查活动等。

爱心帮扶活动类:如走进社区福利院活动;参加爱心捐助活动;城乡“手拉手”活动等。校园实践活动:如值周班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各种节日活动;体育、艺术节;科技节等。

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如郊游;夏令营活动;参观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行业体验活动:如军训;劳动体验;技能体验等。

式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主要有五种组织形式:学校统一活动;年级统一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参照社区服务组织形式进行。

骤一般可以分为:

1.确定课题

2.制订计划

3.实施计划

4.总结研讨

5.交流评价

6.自我反思一般可以分为:

1.确定活动项目

2.拟定活动方案

3.进行必要培训

4.实施服务活动

5.开展总结交流参照社区服务一般步骤进行。

排高一108学时不少于5个工作日1周

高二108学时不少于5个工作日1周

高三54学时1周

高中

学分

认定15学分2学分6学分

1.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它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3.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设置课程,开足课时。

(二)学分配置与学时安排

1.研究性学习活动

(1)高中三年内学生需要完成3-5个研究课题或项目,获得15学分。

(2)为获得研究性学习活动的15学分,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需要完成270课时的学习活动,即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上学期,每周3学时,时间安排一般采用“1+2”的形式,即一节课单独排,用于集体指导、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任务的分工等活动,另2节课连排,用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实践、交流与展示等活动。此外,还可以采用半天连排,或者一学期中某些周次分散安排、其他周次利用几天时间集中安排等方式。

对于有些课题研究无法在学校教学时间里统一安排,而必须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校外进行的活动,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管理、保障工作。

建议高中一年级拿出—定的学时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通识培训,让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学习选题论证和资料综述。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高中二年级每位学生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高中三年级学校可根据实际自主安排,建议从建构思维模型、改进学习策略等方面选题,并安排一定时间,用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价和学分认定,同时为部分学生补修学分提供机会。

2.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时间以高中三年为单位安排,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获2学分。可以由学校、年级或班级统一安排,也可以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自主安排,但学生的自主安排必须得到学校和指导教师的认可、指导和管理。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以学年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约为36学时,获2学分,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3周,共6学分。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一般情况下,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每学年集中1周时间一次完成,或分两次在两个学期中完成。

四、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植物保护、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研究等。

(2)社会方面。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3)自我方面。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与师生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性研究等。

2.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可行性。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校和社区条件确定研究课题。好高骛远的选题,会导致研究难以开展,对此必须加以重视。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确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3)生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身处其中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4)实践性。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健康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形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个性。

(5)综合性。一般情况下,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会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它可能是以某学科为主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考察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自我问题、自然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在一个课题的研究中都应对自我、自然、社会作整体关注,通过综合性课题的选择,整合学习内容与方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内在价值。

(6)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研究”仅仅是方式,落脚点还是“学习活动”。当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以后,采用什么样的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的切入口、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的结果如何呈现等,应该有较大的弹性。

3.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开发策略

(1)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设计活动内容。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要注意选择和利用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事件,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活”的资源。

(2)逐渐积累,形成研究序列。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没有“教材”,但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同一学生(小组)三年当中研究的问题要形成一定的系统,要适当照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种取向的内在平衡;不同年级以及全校所有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也要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差异,避免简单的重复,避免层次安排上的混乱。

(3)适应学校和地区差异,形成自身特色。引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方面要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一方面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和资源优势,构建有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研究内容体系,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要注意在相互借鉴、类比学习中得到启发,共同提高。鼓励邻近学校特别是同一社区中的学校开展较为紧密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4.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活动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反思阶段。在学习进行过程中,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实现课程目标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第一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本阶段要为师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课题,并做好其它后续工作。

确定研究主题,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生自主确定课题,教师只在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二是学校根据社会、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校资源条件和教师特长爱好拟定几个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其中进行选择,经教师指导后予以确定。三是学生确定课题有困难时,可由学校或教师提出若干便于实施的课题供学生选择确定。集体课题须经小组协商达成共识。

确定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活动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专题,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二是小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最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行政班、年级、学校等不同范围里建立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教学管理的可行性与活动安排的灵活性方面看,以行政班为单位建立小组应是主要形式;也可在同一年级当中跨班或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学生甚至可以跨学校、跨地区组建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学生分组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选定课题或活动项目,按照学生兴趣相同的原则分组;另一种是先建组后选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在分组问题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学校和老师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能力、特长及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在相互协商的情况下,还可帮助学生对小组成员构成作出适当调整。

小组人员的数量。每组3-10人的规模更适合于研究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允许人数有所不同。如,可将报名人数众多的小组确定为总课题组,然后分出若干子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相同问题的研究或系列化的分工研究。原则上在同一时间内一位学生只参加一项主题活动。

小组人员的分工。在课题研究小组内部,必须实行分工负责制。分工包括角色分工和研究内容分工。角色分工:每个小组通过选举、自荐等形式,确定组长、副组长、联络员、活动过程记录员等,每个人担任不同角色,要有明确的职责,保证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角色分工是相对的,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研究内容分工: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应大致均衡地承担研究任务,防止出现“一人干、几人看”的现象,确保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减少因角色分工不明确所造成的任务偏差和人力浪费。

三是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采用的组织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拓展活动的时空范围,为学生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制订活动方案,力求规范、简明。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要素:①活动主题名称;②选题背景;③活动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④活动任务,即主题应涵括的主要内容;⑤活动适用年级、规模及人员分工;⑥活动时长及流程,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场所、活动形式与方法、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等;⑦活动成果形式与展示方法;⑧活动建议,主要指活动反思及对本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方面的建议。

教师在本阶段的指导任务主要为帮助学生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协助学生确定课题、组建研究小组并审定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

这是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成败的关键阶段。

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学生应通过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途径,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初步了解或认识。同时要注意分析所形成的认识是否准确客观,还需采取何种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或形成最终结论。

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方案,按照确定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时机、地点和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获取研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文字、音像如实记录实践过程及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同时从各种观察、实验、调研结果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或途径的可能。

初步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或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通过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结论或成果。如果是小组合作研究,还应在组间成员交流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集体成果。

本阶段中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维持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注意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调节或其它的帮助。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

整理汇总。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形成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或其它表达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恰当形式。

交流研讨。学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研究日记、主题演讲、小品表演、展板、墙报、文字(电子)刊物或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或成果),供大家讨论评议,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答辩会。

评价反思。学生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情况展开评价,从中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成功和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接受学校或老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和成绩等级评定。

本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和研讨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欣赏、学会反思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愿望。同时,会同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阶段性成绩等级评定和学分认定工作。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可以简化为六个步骤:选定课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研讨→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

1.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的内容一般以主题形式呈现,主要包括:

(1)学校传统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各项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并促进其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重要来源。具体包括以下几类:一是节日活动。如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以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成人仪式等。二是值班活动。让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生活方面的管理、学习的管理、学校专题活动的管理等。三是社团活动。如文学社团等各种校内社团组织的活动。

(2)外出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开阔视野和思路、增进对社会的理解。该类活动包括:一是参观活动。如参观教育基地、社区人文或自然景观,考察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情况等。二是调查活动。如对社区机关、特定群体、典型人物、热点事件进行调查、访谈。

(3)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学校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各行各业,亲身体验真实的社会。如军训、学工(商)学农、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等。

社会实践应尽量涉及多种活动,不能只用一种或少量活动的学时替代社会实践学时。

2.社会实践的实施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充分关注活动的社会化特点,帮助班级和学生小组、学生个人做好社会协调工作。实施步骤一般为:

(1)确定活动内容。学校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综合考察学生班级、人数、经费、意愿以及能够提供实践(服务)活动机会和其他各项支持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团体等多种因素,以便制订可行的实践(服务)活动方案。

为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有序性和完整性,建议以主题形式来选择和组织内容。如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包括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等。

(2)拟定活动方案。由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共同拟定计划,内容包括实践(服务)活动主题,实践(服务)活动目标,实践(服务)活动时间、地点及对象,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算,预期成果,评估方式,相关人员的责任规定及安全和注意事项等,学校还可制订书面的实践(服务)活动指南。

(3)进行必要培训。学校与相关社区机构在学生参与实际活动之前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实践(服务)活动内容、掌握基本的实践(服务)活动技能、建立正确的实践(服务)活动观念,懂得如何处理实践(服务)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与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写实践(服务)活动心得。

(4)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日志及时纪录实践(服务)活动经验和积极体验,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习惯;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

(5)进行总结交流。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之后,应在教师指导下借助学习日志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经验、收获和心得体会整理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展开相互评议与反思,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总结交流活动可邀请家长、社区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共同参加。

3.社会实践的组织

社会实践一般包括学校统一活动、年级统一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五种组织形式。一般应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一般不少于6人,小组的形成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根据一定原则组织。

社会实践应统一时间、统一组织,保证课时。

(三)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学生为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属于志愿活动或带有义工性质的活动。学生应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社区提供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

1.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包括各种社区公益服务、宣传教育、帮助贫困人员与家庭等。服务内容一般包括:

(1)通用内容。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2)特色内容。城市学校可进行的活动有居民小区公共卫生、社区辅导(如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农村学校可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忙、扫盲辅导、乡村农技站(组)的科技活动、镇村公共卫生等。

(3)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

2.社区服务的活动步骤和组织形式

社区服务的活动步骤和组织形式可以仿照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应尽量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活动。小组可由教师组织,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小组不少于3人。活动开始前,需将服务对象、内容、地点及时间告知教师及家长并征得同意。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开展由于与社会各部门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时间安排上宜采用弹性课时制。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实践活动和服务活动。

五、评价建议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监控作用。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和对学校的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要确立整体的评价观,评价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结果的呈现既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结论性的;既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质性的。

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指导者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活动任务。

(2)差异性原则。活动评价要做到因人、因题而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要用同一尺度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

(3)全面性原则。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都应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应过分强调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过程性原则。评价活动要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中,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并作为学生在课程中总体表现的评价依据;应明确评价是整个活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结束课程后另外进行的工作。(5)多元化原则。学生个人、小组以及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都要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

2.评价内容

(1)对活动小组进行评价。其内容主要有:合理地选择了活动课题,并完成了整个活动;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水平;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2)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其内容主要有:参与活动的态度与表现;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素养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活动的收获和成果。

3.评价方式

(1)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反思性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经历作出评价,并和其他人讨论他们所开展的活动。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提倡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档案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让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评价,能使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档案袋、评语、成果展示、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

4.学分认定

(1)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具备五个条件: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要有体现完整研究过程的详细记录或原始佐证材料;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要有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审核结果;要有学时的保证。学生获得每个学分需完成学校组织的18个课时的学习活动。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或没有提供参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社区服务应具备三个条件:要有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要有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或没有提供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社会实践应具备三个条件:要有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要有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或没有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2)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学生按要求完成一个单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习后,由学生或指导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指导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认定结论为“同意认定”和“不予认定”两种。

学分为“同意认定”的学生名单,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对“不予认定”的学生,要书面通知其本人并告之原因。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一般在每学期或学年末进行。

(3)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复议

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规定时间内向学校书面提出复议要求。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议,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

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修课程,或改修同一学习领域的其他科目,但原则上不得以改修其他领域科目的学分来替代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的不足学分。

各地、各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程序,规范学分认定过程。防止用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防止重复计算学分。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审核程序,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二)对指导教师的评价

1.认识到位。明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了解其本质以及与分科课程的差异性,对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任务认识清晰。

2.组织指导有效。能指导学生根据学校和自身的现有条件和特点制订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在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探索,促进合作交流;并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实践能力的指导,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必要和适度的帮助。

3.评价导向正确。重视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态度、探究创新、合作状况等方面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评价体系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

(三)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侧重于考查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状况,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实施方案、课时安排、师资配备及培训、过程管理与指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

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评价体系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

六、课程管理和保障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指导,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1.加强课程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督促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足、开好课程,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督导评估细则,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把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年度考核范围,及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先进学校的评估和表彰工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和校本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应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开发、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分认定等作出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学生选题、教师指导与管理、档案建设、课程实施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经费保障、诚信和安全等方面制度,不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由省组织培训,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由地方和学校负责;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建立起一支能较好地引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骨干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享受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3.加强教学研究与指导

各市、州应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工作;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活动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开展观摩教学、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集体备课、专项视导等多种教研活动,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4.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建设,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一切可以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性资源,努力形成共享机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专题网站,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各学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学习活动,建立比较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满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要。

5.安全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预案;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6.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

省教育厅以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库、教师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学分认定、逐级评价、社会监督等功能,辅助课程实施管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教师的指导、点评等应在网上记录,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相应学分;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跟踪和评价机制,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记录为基础,实现省、市(州)、县(区)、学校逐级评价的网络化管理;利用网络公开公示过程记录和评价结果,提供网络举报途径,形成社会参与、互相监督的氛围,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七、研究专题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实施需要,提出下列课题供学校、教师开展研究。

专题一: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策略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区域管理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管理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管理策略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专题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常态实施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策略研究

专题三: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理念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分认定方法研究与实践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评价研究

专题四: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设计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基地建设的研究

专题五: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方法指导策略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5)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内(外)指导策略研究

专题六: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训内容与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团队合作方式研究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5

【关键词】新青年;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会议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何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高中是承接初小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学生生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与大学阶段相比,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因此,高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真正满足时代需求呢?

二、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思想品德教育既要考虑社会传统、时展等宏观因素,也有家教家风、学校教育、个体认知等微观因素。现如今,学校教育一直是培养高中生思想品德素质的主战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德育实际地位不高,重视科学文化素质轻视思想品德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高考压力使得社会和家长对高中学校的评价仍然以升学率和高考成绩作为重要的衡量尺度。考虑到招生生源和学校声誉,部分高中的主要工作必然围绕高考这一指挥棒转。教学重点唯高考是从,不是高考主科就不上心,教学内容“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重要”,教学手段重形式、轻效果,德育措施乏力。而在部分文理仍然分科的地区,学生对待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文科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是高考捞分的工具和“敲门砖”。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过于务实,缺乏对思想品德的实操与生活中的体会。而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轻视现象,部分理科生甚至有厌学情绪。第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这突出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缺乏层次性,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部分高中德育工作的方案设计更多只考虑年级因素。这一做法尽管便于高中日常的教学管理,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高中生个体在认知水平、思想境界、道德意识、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中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高。此外,高中德育目标“说得多,做得少”,教学安排学术味太浓,理论性太强,内容远离高中生的生活实际,部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思想品德教育多流于形式。高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大体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击了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思想品德教育流于空泛。而实践教学中,很多高中虽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在组织和落实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很难调动起全体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结果,很多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只满足于拿到学分的最低要求,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过多地注重表现效果,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缺少对教育效果的综合考量。此外,社会不良风气与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整体看,当前高中生的培养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能力、知行脱节的缺陷。《思想与行动的连贯性》一书的作者保罗•萨伽德曾指出,连贯性为知识提供来源和基础。根据他的理论,高中生与大学生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信念之间是相互支持和彼此连贯的。可以说,改进我国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缺陷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关键。

三、改进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提议

首先,根据国家的人才需求,明确高中德育教育目标定位的多层次性。今天的高中生都是生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一代高中生。可以说,受开放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这一代高中生在思想观念、理想抱负、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价值目标等很多方面是多元化的。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也必须是多层次性的,才能满足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其次,建立全面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评价体系,以发展的视角,给予学生正激励。正确、中肯、客观的思想品德评价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正激励作用。根据在校高中生的特点制定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而且还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政治立场,培养社会责任感。

再次,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引领,把握时展的主题,通过引进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思想品德教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教学应更多运用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富于时代感的教育形式,以“内吸、反思、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第四,减少教师的“单向说教”,增加学生的“知行实践”,制定少说多做的德育教学目标,适当减省形式化的“语言独白”,教学内容应以各种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目标。高中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的根本保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才会培养出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康菲.浅谈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4:98-99.

[2]祝希杰.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3(5):37-39.

[3]陈绍灿.高中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3.

[4]PaulThagard.CoherenceinThoughtandAction[M].MITPress,2000.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6

1.情境创设的理论意义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缺少情节,没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人和事。如何实现将理性化的知识转化成感性化、容易理解的东西,就必须通过情境教学设计。叶圣陶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很明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设置相关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2.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的方法很多,适合高中思想政治的主要从教学环节入手。一是情境导入。能将学生留在课堂,教学导入很重要。所以,很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愿意在导入环节引入情境。在教学开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效果会很好。例如,教学生活与消费“神奇的货币”一节时,在课的开始教师拿出很多不同的货币,学生看到新奇的货币都很好奇,迫切想知道这里面的故事,这时候引入课程,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强。二是情境渗透法。情境教学可以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是平淡无奇的,不能继续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学生很快就感到学习乏味了。所以,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制造情境,继续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多彩的消费”一节时,可以创设让学生参与的情境,如给学生100元钱,看大家都有什么样的消费。这样的问题正是高中学生面临的问题,他们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困惑,通过展示自己的消费内容,教师也可以进行现场点评,引发议论。

二、尝试探究,激发学生开放思想

1.教学探究的方法

一是激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探究式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师可利用一些教学素材,通过精心加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导入新课唤起学生探究的动机与欲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问题与学生的现有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有一个落差,必须用一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就是激活探究,教师创设的探究问题首先与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之后要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比如,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节时,本来这样的内容学生兴趣不足,认知也不够,往往处于迷蒙状态。教师将这个探究设置成“国内外有序和无序政治参与”,通过对比各种政治参与,如非洲的小国家等,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引发议论,实施探究。二是引导探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内涵与结构。通过提问、质询、交流、互动探究来完成。如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节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发表见解,如何解决,最后,教师解疑点拔,归纳总结,给出正确观点。

2.探究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中阶段的探究教学具有可操作性,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一是选题一定要恰当,不能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尤其不能形成负面观点。为此教师可以设置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如提供反面立论、有意误导等,使学生在历经曲折艰辛的思维扩散后,获得更加全面透彻理解的知识。如讲述“三权分立”时,可以以美国的政治体制为例,但要观点明确,倾向明确,不能让学生有模糊认识。此外,要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对更多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赏识,保障教学公平。

三、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主动学习更具针对性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7

高中政治学科的目标就是使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内涵,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逐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因此,高中政治课程本身就蕴含巨大的社会正能量,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从传递内容上看,进行模块化教学,创造社会正能量。

高中政治课程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根据一定的主题,将课程分为几个独立、完整的学习模块,并且各模块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内容。例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经济与生活》这一章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在市场经济中树立诚信意识;在教学《文化与生活》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在教学政治体制这一章时,培养学生如何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所以对各个模块,可以将其当做社会正能量的教材进行传递。

三、从传递的方式上看,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促进正能量的传递。

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指出:“政治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到社会生活的主题中,构建政治学科的理论同现实生活、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以,高中政治模块的主题和实质内容都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将哲学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用辩证的和唯物的观点看待身边的人和物,从而实现向“善”的价值目标;将政治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学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常识,从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将经济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与质量;将文化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观念的培养,塑造“美”的价值。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使理论比较形象、具体,而且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实现政治学科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而真、善、美正是人类对生活的永恒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社会正能量传递的内在要求。教学的生活化的目标是:“培养人的生活品质,增强人的生活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引导学生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即要与社会正能量传递的目标相一致。所以,构建政治教学课堂的生活化,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不仅能增强学生现在的生活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未来全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实际生活出发,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领悟和探索,从而使学生由理论知识逐步走向实践。

四、从传递的归宿上看,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思想政治;高中政治

古人曰“人无信而不立”,可见自古以来思想道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所以说思想政治的教学也就更加重要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思想政治的教育也变的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也就发展成重要的课程之一。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顺应整个时展下的一种结合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学课程,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学习政治思想,同时又可以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时间与理论相结合。要先成为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继而才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继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高度上不付诸到实际行动中,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学与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教学是一种对思想道德品质较为系统的,清晰的梳理,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模块的来学习思想道德品质,并且了解现代社会的思想品德政治。现代社会中的人良莠不齐,社会关系复杂,甚至有些人心地险恶,有些人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不择手段,不惜牺牲别人的利息来成全自己。当然社会中也不乏有好人存在,在这种人心隔肚皮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以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例,因为高中是一个人的思想开始由幼稚向成熟蜕变的时期,高中之前的思想政治多半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再加上老师不断的引导,但是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而高中之后就算是步入了半个社会,不会再系统的教授思想道德课程了,因此高中可以说是我们在深入懂得了思想道德之后唯一一次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的机会,所以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了。实践教学是应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的背景而生的,为了使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学习能够更加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身上,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高素质的人,不到严于律己,也可以帮助劝导别人。实践教学不但会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会教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并且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达到学而有用、学以致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通过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人格为目的地教学,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高中思想教育是一个人学习思想政治过程中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过程,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将道德品质作为一种为人处事的习惯,更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过渡,一个桥梁,所以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承载着学生们积累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带到实际应用中。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刚兴起的教育方式,又凭借着自身实用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几乎所有学校的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就是以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的学习作为教学目标,辅以实践的学习和应用,能够将知识更好地学习掌握。实践教学的作用便是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是一种从实际情境中学习,并且运用到实际中的学习方法。有了实践教学的加入思想政治的学习也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情景教学,设定特定的情景让同学们分角色扮演,并且对角色的品德素质做出评价,让同学们深入的了解角色,扬长避短,学习优秀的品德修养。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思想品德,并将自身的特点与角色对照,摒弃那些自己认为不好的性格特点,学习那些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交学的特点

三、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传统的思想政治的教学只是将理论传授给学生,但是理论知识掌握了并不表示就可以在实践中运用。而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既可以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又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思想道德品质,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说是实践教学赋予了思想政治灵魂,使其可以鲜活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并且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而不是搁置了,用不到了。有了实践教学思想教育就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学习和运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思想道德品质,又可以培养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还可以体会到教学实践的魅力所在,让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教学的意义就在于给学生更好地,不再只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更多的是放到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并且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结论

思想道德品质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不断的学习,对以后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样或是相似的情景下能够泰然处之,能够把事情处理的很好,做饭井井有条。同时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又不会扼杀他们探索、好奇的天性,并且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有叛逆心理的学生来说,给了他们自由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之学习好的品德修养,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实践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给了学生们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待人处事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

作者:任东京 单位: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余永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1).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9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材文本自主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材是教学及评价的根本依据和遵循。我们说要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素养却必须要凭借学科知识,否则素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重视教材知识的科学、准确而牢固的掌握。那么,怎样进行教材知识的有效教学呢?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记忆、做题巩固强化。这对于知识掌握固然也十分有效,但这种做法显然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的理念不相符合,不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鉴于此,我们就要对教材知识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实施“活动型”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1.自主阅读教材文本:(1)教师列出学习任务清单。这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所学教材知识进行问题化处理,即把相关知识设计成填空、简答等导学案形式(打印或PPT呈现);(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教材文本,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答案。2.同学间合作探究:同桌或小组同学小范围交流问题答案,对于有不同答案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合作探究,以求问题的进一步解决。3.检查、反馈:教师面向全班同学检查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4.教师精讲:一是讲学生探究之后仍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问题,以解疑释惑;二是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建构)。

二、情景—问题:主题式情景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活动体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采用情景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可见,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知识的领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培育置于特定的生活情景之中,赋予“情景—问题”教学活动以重要使命。1.教学情景创设与议题设立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原则,即教学情景材料的选取与问题的设计应有助于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景材料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实践,服务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力的提升与素养形成;二是理论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原则。2.如何选取情景材料:(1)基于生活真实。如居民用电、冬季取暖费、天然气价格听证会等真实材料(政府网站或其他媒体报道)。(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情景材料的选取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生活,从而能引起学生的共鸣。(3)与学科知识有机契合。情景材料只是一个载体,目的是营造学习氛围。因而一定要选取有学习价值的情景材料。3.问题的创设:(1)突出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就是说,针对情景材料所提问题一定要落实在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上。(2)提问应由浅入深。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问应具有思维梯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素养。(3)体现价值引领。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使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行正确价值引领。

三、实践中体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围绕某个主题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质是让学生亲历某种真实的生活情景,在活动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一)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鉴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不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学科内容,确定社会实践主题。(二)课内模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大量的时间在课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养、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四、结语

为了培育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该用好“活动教学”这一重要抓手和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相信通过持续的学科内容的活动化教学,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会逐步形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才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邱斌,左群.试述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4).

高中社会实践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新高考改革;积极性;生活化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营造学生主体的课堂氛围

高中政治的很多理论,尤其是经济生活术语,比较抽象,在讲授时要始终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了解时代的变更,社会的发展。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价格”这一框题时,结合当前我国各地猪肉价格上涨的普遍现象,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价格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师生分析后归纳:供不应求,猪肉价格上涨,非洲猪瘟影响,价值决定价格等因素。结合生活实际,深奥知识浅显化。又适时点拨面对物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等问题。国家采取什么举措?引出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内容,做到知识内容前后之间的有效衔接。再如,讲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出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火热荧屏,今年高考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水到渠成引出重点。好奇心的驱使,他们课余会去查看。不必刻意说教,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关注生活和时事。

二、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职责既教书又育人,育人不是简单的说教,而要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讲授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时,利用我们县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文化载体,和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解,回顾烈士的光荣事迹,深刻领悟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幸福的生活,适时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学习他们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学习他们的爱好和平,心怀凌云之志等,鲜活的事例,胜过干巴巴地说教,爱国情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由衷产生,势必成为以后自己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

三、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

当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具备独生子女的弊病,不愿吃苦,不愿奋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等,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时,我带领学生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等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激活高中政治的活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互联网教学给政治课插上飞翔的翅膀,教师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缺憾,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能力,调动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意义重大。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时,我利用互联网播放两会画面,再现会议流程,使学生对于政治术语了解起来更直观、形象、更具说服力,从而感悟瞬息万变的生活。再如讲授政治生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我让学生搜集展示国际关系方面的材料,学生通过网络展示出访欧洲三国、出席中非论坛等精彩画面。一方面锻炼学生捕捉时事热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搜集,使其感受到国家国际地位提升,我们要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等内容,不仅高效提炼基础知识,更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五、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力求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

中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对其行为有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力求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暑假期间,我们经常看到关于中学生触目惊心的新闻:高考失利跳楼、同学言语不和拔刀相向、不满父母管教太严弑母等事件,可见,教学中应把政治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中学生生活充满阳光而不是阴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律、自强等优秀品质,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走出狭隘自我,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如在讲授哲学生活“价值的实现与创造”时,列举当代实现人生价值的正面例证:把人民装在心中的廖俊波,人生之火永燃不息的黄大年等先进事迹。通过正能量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方法也会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新高考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必须有针对性,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力求做到生活化的情境、红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机结合,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再次吹响高考佳绩的号角。

参考文献

[1]于凤兰.思想政治课活化教学原则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