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2:13:40

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篇1

英国史料教学的兴起,与当时“新史学”思潮的出现大有关联,或者可以说,史料教学所以被提出,直接就是“新史学”理论引导的结果。“新史学”是基于反对“传统历史”只注重“知识传统”而提出的,主张“学校历史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取知识”;“怎样获取知识”,就是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把史料作为证据”。因为,诚如历史学家卡尔所言:“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历史学家与他的事实之间不断的互动过程;没有史实的历史学家将失去立足点,无用武之地。”也正如史学家约翰逊最干脆的道白:“没有史料和证据就没有历史。”但是,真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历史知识就变成了历史塑造的结果,因此这一提法并没有一下子获得普遍的认可,而是在历史教育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著名的历史学者汤普森、李彼得、罗杰斯都站在了“新史学”的一边。汤普森撰写了《理解历史》一文,文中写道:“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汤氏此言,既因应了当时教育学理论界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提出的新教育主张,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理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原则的精辟总结,可谓掷地有声。正是在这些学者专家的引领下,史料教学一时成为强音。[2]

2.史料教学的推广得益于各级组织的力量

史料教学成为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得力于英国“全国统一课程历史学科小组”及历史教学大纲编写组的推动。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统一课程历史学科小组”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小学历史教学的最后报告”,将英国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归纳为十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其中的核心;而怎样进行思维训练,报告也提出了具体的提议,即第七条:“向学生介绍历史学家所采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关于运用史料教学来促进历史学科的能力的也被写进了最新的教学大纲,大纲不仅强调了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史料的运用”,而且对学生对史料功能的认识等具体问题做了详细的界定。可以说,报告和大纲为史料教学的推广添加了“助推剂”。

3.史料教学的落实源于教材、教法的整体推进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英国历史教育界对史料教学的广泛性、指导性、思考性、渐进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结构进行了改革。比如,针对传统历史教科书,罗杰斯就批评说:“一般课本里引用的史料多半是装饰性的,通常只涉及文义说明的问题,其意义不大。”因此,新的历史教科书打破了以往按照历史学科体系编排教学内容的旧模式,而是按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历史思维发展进行设计,以显示史料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这样,新的教科书也就由过去的按时序编排变成了按主题编排,大量史料和练习就附着在主题之下,同时还具体说明了所附资料的探究方法和能力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形成了模型化的史料教学程序,如史料分类、史料概述、史料转述、作者推断、史料质疑等。不仅如此,史料教学的理念也影响到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历史试题的编写,如结构型试题的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等。这样,史料教学不仅有了声势,而且真正地进了教材、进了课堂,甚至进了考场,史料教学即由此“深入人心”。

4.史料教学的持久力在“关注细节”

一些研究者关注到,英国史料教学研究过程中,非常关注细节,研究论文多从微观着眼。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以论文题目而言,就有“如何使学生对史料感兴趣”、“教师对原始资料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通过电影学习历史”等等。关于“如何使学生对史料感兴趣”,有作者就提出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史料,一是教给学生进行史料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有研究者为学生设计出用来促进历史资料获取与浏览电子智能信息的系统,以便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取也许并不清楚但确实非常有用的信息资源,以拓展视野,实现教学目标。还有的研究指出,在史料教学中,教师固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但他更是一个支架———主要是给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对史料进行分析、解释、说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探究中,在探究中“身临其境”。还有的研究论文专门讨论“原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关系,探讨教师对原始资料认识存在的误区,提出原始资料比二手资料更可信,因此原始资料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评估历史的偏见,因此原始资料既是过去的证据,也一定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教师理应重视让学生通过原始资料来构建对过去的认识。

高中历史论文篇2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观点、范畴和方法,这三者的统一体被称为“范式”。史学研究的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是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研究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受此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也按此范式来编写。简言之,就是世界史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以民主革命史(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为主,加上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必须承认,在革命年代,从事和拥护革命的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迪,“阶级斗争──革命史”的史学研究范式满足了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功不可没。但是,现今,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早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若仍完全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高中历史教材,让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显然就脱离社会需要和落后于时代了。

高中历史论文篇3

(1)从当今世界的历史进程看,经济全球化浪潮正裹挟着人类进入一种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大异于过去的新生活,它不仅带来了无可置疑的物质利益,也使整个人类站在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面前。

(2)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看,过去2年,我们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坚持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世纪的交界线上展望未来,新的世纪,世界将是怎样的世界?中国将是怎样的中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世界的挑战?这一切都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全球化浪潮,使我们身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世界;全球化时代,肩负祖国现代化重任的年轻一代,必须有世界性的视野和意识!

2.“人的潜力的实现”。

“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全的未完成性”。⑤这就意味着人是带着巨大的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的“未完成性”体现得非常充分。高中学生的潜能能否得到开掘他们的潜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发挥,主要取决于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而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绝然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需要的。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已成为举国共识。了解外部世界,接触其他民族,已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世界意识”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学科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之间接轨的一种尝试。它以祖国和世界的发展需要为方向,以学生的心智渴求为起点,结合教师自身的优长,力图使学生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对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人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世界意识”教育的载体之一是高中历史教学。本文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包括教学视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本文仅对“教学内容”作一简论。

(一)历史的“全球化”进程教育。

“全球化”的概念表明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进程:人类从以血缘和种族关系为基础的信息封闭的世界向信息开放和社会化的世界转变;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向市场化的社会转变。这个进程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被表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我国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则称之为“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⑥

现行人教版高中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基本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这个特点。通过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活剧的讲述与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五百年来,过去数千年间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隔绝状态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诚然,历史的“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披荆斩棘,也可能伤及我们自身。历史赋予我们一项重任,就是以全球的眼光和胸襟与世界人民一道去确立一种符合历史“全球化”趋势要求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套公正的国际规则,争取世界光明的未来。

(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同一性教育。

1.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是语言、宗教、习俗、价值观念等,世界近代史以前那种相对独立、封闭的“地区”历史和社会生活是产生文化多样性的决定性因素。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出现的全球化趋势,极大地密切了各国、各民族的联系;但是,由于历史的不可截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往数千年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差异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这种文化差异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时不时地显示出它的独特力量。

进行人类文化多样性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人类社会的不同文化是平等的。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差异;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主席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⑦不如此,我们就容易陷入“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吉卜林)和“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泥潭中。

2、人类文化的同一性。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所共有的。经济领域的工厂制、市场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以法治国”、“政治平等”;道德价值观领域的人道主义;文学艺术领域诸多大家巨匠的不朽作品……

认同这些人类共同财富,学习和继承这笔遗产,不强行对它贴上阶级或主义的标签,无疑会有助于青年学生明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学习、吸收、弘扬人类文化成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中国与世界关系教育

1.中国现代化运动百年轨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纵观中国现代化进程百余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型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过程”。⑧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在经历了百年的艰难曲折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20年,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世界发展潮流紧密相联的史实,可以使高中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的人类文明活动,只有在继承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实践创造,才能较为顺利地巩固和发展。离开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发展道路来谈论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是一种空想。

2.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的“世界视野”。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先进的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扩大和深化的历史。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再到陈独秀,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由“器物”上升到“制度”再上升到“文化”层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宏伟的历史进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把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视野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把源于西方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紧紧抓住世界历史的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终使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中国令世人刮目相看。

通过对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世界视野”扩大和深化的分析,可以使高中学生明确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振兴中华,努力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明成果,并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今天,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开放局面”。⑨

3.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格局。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最低点。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破天荒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一定提高。

1949年,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当今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离开了中国的积极参与,是难以解决的。

从“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格局”的视角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大致可以使高中学生理解:(1)外来势力对中国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强弱状态。对于中国这样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国家来说,外来势力左右中国局势的企图最终是要失败的。(2)中国是通过变革和振兴自己来影响世界的。抗战时期,中国正是靠自己的英勇抵抗和不俗战绩,才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改革开放20年,靠着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我国成为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和一些多边外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注释:

①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l997年,第413页。

③④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第l、第196页。

⑥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高中历史论文篇4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历史资料更是多如牛毛,要全部学习是不可能的。近几年高考越来越倾向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注重研读高考题型,以此为切入点,把隐含的知识通过年表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么在制作年表资料时,教师要注意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针对性。年表的设置要服从教学目标,比如梳理知识、整体把握历史进程,一般是编制阶段年表,而要展现史事细节、传达历史情感则一般编制大事年表;其次,适度性。学习史事需要再现过程,因此教师要适度地开发教材,引导学生读透年表精髓,进而引发抽象性思维,塑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代表性。年表内容的选择,应该囊括那些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规律的并符合教学目标的史事。

二、年表资源渗透历史教学的细节研究

1.年表资源是教学课题的枝叶,是史事生命力的体现

我们平时看电影时,如果剧情吸引人,再加上演员演技好,那票房自然就高了。历史课亦然,如果课题设计得妙,再加上老师讲解到位,那么学生自然兴致高。那么在设计教学课题时,教师就要思考如何让这棵树枝繁叶茂,让其生动起来,具有生命力,这就表现出年表资源的独特作用了。比如教师在教授课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就有20多个,古今中外的历史伟人中对其所在的朝代或国家的贡献、作为都不一样,各种事迹繁琐,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利用年表资源来展现每一位历史伟人的所作所为,有重点地、突出地展示历史伟人的功与过,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观察分析这些历史的“枝叶”,从中体会并比较历史人物,做到正确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伟人,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2.年表资源俨然知识网络,是史事内在联系的载体

在专题框架下,涉及到的史事时间跨度长短不一,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内在联系的认知就无法形成,那么对于历史史事的发展特征、所体现的历史规律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通过把专题内的各个事件整合为知识网络结构,不仅保证了历史的系统性,也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学生识记历史史实,同时也使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笔者听一位教师的《辛亥革命》,印象深刻。从武昌起义、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的颁布、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等,执教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己列举大事年表,梳理知识。再通过教师引入历史人物对当时事件态度的历史资料,使学生“倾听历史背后的声音”,学生容易理清各个人物、事件的对应关系,也感悟到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年表资源“穿越历史”,表达丰富的历史情感

历史就如同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但是历史长河,生生不息,人的智慧再大也不可能完整地记载和传达,特别是历史教材,只能以非常有限的篇幅来还原历史面貌,导致偏重于概念或理论的体现。若是教师照本宣科,很容易导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失去了“历史”背后所承载的感召力、生命力。所以,不乏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但是他们却喜欢读历史课外书,究其原因就是课外书籍具备了生动的历史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通过年表资源的整理,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历史事件的学习探究,寻找视角,见微知著,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体味历史事件中所涉及人物的情感纠葛,进而从中感悟到历史所承载的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能力等。

三、结语

高中历史论文篇5

(一)强有力的教学说明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许多事件距离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遥不可及。对于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如果要想学生集中注意力,光是教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历史课程的多数内容文字性的特色,如果单靠这样一种模式与途径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坐标的话,困难重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对史料进行有效利用的话,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事件及场景,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似乎这一事件就发生在眼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说明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说到“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将那副虎门销烟的浮雕图片放到屏幕上,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虎门销烟”的场景,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丰富课程教学的有效手段

除了说明作用外,就史料本身来说,实际就是多种多样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史料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极大的丰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元素,改善以往传统单一的历史教学局面。史料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了照片、录像以及文件等形式,教师在利用史料教学丰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时安排,对史料形式进行合理选取,以便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样以“虎门销烟”为例,虽然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但是其作用和意义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进行说明;但是如果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话,其中涉及到许多发明与标志性事件,建议可以使用文件及视频等史料进行辅助说明。

二、新课程教学改革条件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策略及途径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基本明确了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基于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下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着重围绕其有效教学策略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一)合理选择史料

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史料,并且形式多样,但是并不是每种史料都适合进行教学,在选择史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史料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程度。在判断这一要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显性联系与隐形联系都考虑进去,在考量史料匹配程度的时候可以从其中某一个角度进行;其次,史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兴趣程度。史料教学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如果学生兴趣不足的话,可能难以发挥其作用;最后,还应从课时安排的实际入手,查看史料形式是否与课时安排冲突。如有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选择了视频形式的史料,一节纪录片可能就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课程时间安排紧凑的话,会直接占用课程教学的时间,属于不合理教学安排。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尝试或考虑利用学生的自习时间。

(二)充分利用探究学习模式

史料是重要的教学辅助,与历史教学相比,在设计的严谨性方面可能更为宽松,也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倾向,因此,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建议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充分利用合作探究模式,高效开展史料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探究性史料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且控制好小组的平均实力,让学优生与学困生都积极参与到史料教学中,对史料中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进行充分挖掘,扩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看到更多课本上不曾涉及的知识与内容,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

三、结语

高中历史论文篇6

人文精神最关注人的发展与需求,强调全面实现人的价值和探索人生存的基本意义,从理论中努力找到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培养历史课程中所揭示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形成关注人本、珍视生命的价值观;培养和加深爱国意识,热爱自己的民族,共同关心世界;引起共鸣,加深民族自豪感,产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顺应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态度。

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教师是人文精神的培养者,是能否将学生培养为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应该不断进行学习,修养自身,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够具备传播人文精神的素质基础和资格。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人文教养、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历史知识、创新的理念和求同存异的精神等,这样才能够满足历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2.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努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理性独立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新的教学改革中在内容上丰富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风俗史、文化史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方面的内容,增设相关的兴趣课题等,让学生深入挖掘和学习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3.教师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放弃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把鲜活的历史人物与史实真实还原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该要寻找如何挖掘课本中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人格与观念内容的途径方法,课下课外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与素材,用适当的方法分享与教学。同时,要为加大拓宽学生对历史的探究空间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拜访历史人物,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思考。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启示,从而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1.明确教学立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立意往往是体现课堂质量的关键。知识立意的课仅仅关注基本史实,没有强调充分挖掘史实中所蕴含的情感与观念,教学死板,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立意的课强调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没有价值观的支撑与引领,能力会失去其意义,学生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只有价值观立意,以价值观为引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价值观存在于基本史实之中,也存在于对知识的思考运用之中,课堂的教学要结合这两者,引导出真正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显示出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

2.引用名人名言,増强情感体验。过去的历史教材的内容、历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都体现着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史学的影响,历史研究呈现出概念化、符号化、公式化的特点,过于强调对概念的学习与掌握,感彩较少。而现任的高中历史教师也是这种历史学习方法和西方理性主义史学的观念培养出来的,也在教学中习惯性地使用符号式、公式化的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也缺少生动、有趣,而是精炼、抽象的。虽然知识的传授是十分精准无误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往往使得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教师不妨通过积累历史经典言论,在相关史实的教学中巧妙引用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鲜活生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深入历史细节,还原历史情境。现在的历史教材往往概括地、宏观地叙述基本史实,忽略了许多历史细节。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问题没有得到清楚解释,会有一些内容逻辑不连贯的现象发生,学生就难以产生共鸣,感受不到历史的复杂性。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对细节进行补充,使学生更能够充分地理解历史,从而切实感受到历史知识所要传达的情感。

高中历史论文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新课程

一、引言

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高中历史学生的发展。课堂为学生快速,准确地清除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发挥主要作用,积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探索能力和历史事实和现实态度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降低学生的入学考试负担和压力,达到学术水平和考核要求。本研究将从现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高中课堂教学历史,构建桥梁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新理念,有利于实现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联系,可以促进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性、实践性的参考。

二、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课堂的实践路径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活动和组织者。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师的成长。1、历史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根据高中课堂中的历史教学实践,学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方面。历史教室应该是学生体验情感,发展智慧,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升个性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在教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历史知识的老师,老师不教学生不明白或难以理解,这种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教学,由于历史教科书的浓度高,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了解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历史教师不仅要解释西班牙和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可以推断出。意大利的发展是后来被称为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是最快的,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本主义中国死亡率内容鸦片战争能解决和理解的问题。2、互动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有效提升。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高中师生在课堂上通过思想和情感交流,平等交流,共同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高中生历史教学发展,另一方面包括增长发展的立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困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知识差距,及时有效的陷阱,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实现快乐的心情。历史教师继续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智慧,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损益,并获得专业发展。

三、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历史人文素养。教师应具备的历史人文素养即人文性、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研究能力,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历史是社会科学的基础,高度集成化的历史,它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涵盖多学科,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民族关系的各个方面;人类文明深刻的历史,智慧是不竭的资源。因此,历史教师具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2、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高中历史老师的思想是行动的先行者和灵魂。历史教师教学观念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影响。历史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新观念。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结合历史教育发展的社会功能,注重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角度,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智慧人与自然,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人的学习过程的内在人格。气质成就,促进学生发展。历史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的新概念的基础,所以在负责教学的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但统一的教学和学习,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的教师、学生和教师共同互动发展过程;方法和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经验,知识和疲劳的理解产物的历史,所以历史思想,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寻找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历史与现实。这种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总结

总之,在中学历史上,教师不仅要把教学知识传授给道德指导,分裂,情感,精神世界信仰的启蒙和开拓,历史教师不仅应该知道知识,还要知道如何教授知识,知道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负责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法选择以及课堂管理职责。高中新历史教科书是一个严肃,简单,抽象,理论,高中历史教室,教学任务,学习考试,高考考试压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师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了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学哲学,个性,课堂教学受到课堂教学历史的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鲍晔明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吴梅芳:确立教学主题,促进有效教学[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9).

[2]胡永林: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才智,2010(25).

高中历史论文篇8

自信和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喜欢历史,热爱历史,才会对历史有持久的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用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之更加活跃。历史可以给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因为历史是前人的失败和成功的体现。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获得成功,这正是历史的社会价值。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历史感和现实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历史离我们遥远,而是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历史思维方式去评析社会热点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分析历史现象。比如,在学习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同学们了解到苏联为了防止德国的再次入侵,对东部的开发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把一些重工业都迁移到了东部,为作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联系我国的国情,联系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对西部开发的战略意义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开拓和发展,提高分析能力。其次,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拓展一些历史故事、古诗,或者开展一些活动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同时多媒体的大容量特点可以使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二、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使学生学会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找到内容的重点,并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规律,如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掌握重点词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概况能力和复述能力,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内容都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遇到问题多质疑,多想,以开拓他们的思维,使其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并发现问题。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可以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高中历史论文篇9

(一)

****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敬业中学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

“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一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史课,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学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四年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做到: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如2002届高一(1)班李元洋同学,第一次预习时,他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第二次预习时,他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加强王权,但为什么能接受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教师立即进行全班表扬,并指出这个问题好在不仅看到专制王权和军事独裁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而且注意观察两者实质性的区别。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渐学会了质疑。第四,对少数预习不认真的,“造假”的学生,以假当真。正面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以后不再造假(当然不可能杜绝造假)。这一指导还是有效的,2002届高一在进校后不久的问卷调查中,65%的学生能认真的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不预习、造假的学生只占2—3%。

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如有些学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也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只不过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学生提“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教学难点相吻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地发现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也说明学生思维已经具有一定深刻性。

3.思维的准确性:学生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我们平时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的代表有:“为什么封建残余较深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相比进入封建社会慢的多,但却比中国首先发生资产阶段革命?”“为什么欧洲大国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早成员国?”

4.思维的迁移性:学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长期以来,学生较习惯于由教师的“授业”、“解惑”,因此“问题教学法”实行之初,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由教师直接解答问题(注;见附调查问卷)。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提出问题仅仅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指导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从各种途径去探究答案,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历史发展的本质,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才是更为重要的。

各课组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对学生的问题,围绕着教学目标筛选、整理、挖掘出学生思维中的火花,精心设计教学。如2001届高一(7)班在学习第二十四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有不少学生提出“中共与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能合作?如果没有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教师从这个问题入手,组织教学。对前半个问题,分解出几个问题:

(1)中共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2)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3)国共两党性质不同,在当时有没有相近的目标?

这样一层层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对后半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学生有的说,如果没有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还有的同学说:现在的香港不也是“一国两制”吗?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教师从三个方面启发了学生:

(1)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段相勾结;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

(3)1927年的中共与现在的中共是否一样成熟?

尽管教师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许在这次讨论中并没有能完全掌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然而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探索着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学会了不人云亦云。

“问题教学法”倡导一种把已获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找到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联系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因热点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疑惑进行捕导,倡导学生把已取得的信息作为发展的起点,在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顿时“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在缅怀烈士的同时,同学们表现了对美帝国主义的极大愤慨和严正抗议,同时同学们也迫切地想知道科索沃问题的由来、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但是从历史课本内容来看,关于南斯拉夫问题,高一教科书下册只有简单的介绍,很明显单靠书上的知识,同学们是“吃不饱”的。因此这段时间同学们预习本上的问题,几乎都围绕这一社会热点。同学们的问题,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A.南斯拉夫境内的民族矛盾的由来是怎样的?

B.科索沃问题是怎么回事?

C.美国为何轰炸南联盟?

D.以后世界会不会出现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殖民主义会不会卷土重来?

由于是热点,又是刚刚发生的历史,因此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学习历史联系现实能力的契机。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报纸(主要是《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比较权威的报纸)、书籍、录相、网络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并查阅有关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和内战的内容。在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信息、共同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南联盟问题纯属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尽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却纯属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他国无权干涉,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实质是一种侵略,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极端体现。同学们通过学习认清了所谓世界上最民主、最公正的国家——美国的丑恶嘴脸,也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中国正在大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性,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捍卫今天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同学们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明天,更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一堂历史课不仅传授了知识,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真可谓一举多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习历史以史为鉴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有教师的释疑;也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更有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探索。例如2002届高中学生在学习《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这一节的时候,提出了如:“什么是绥靖政策?”“为什么英法会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充分体现了“问题教学法”在提问这一方面的成功。对于类似的问题,教师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学生的预习本子上或在课堂上直接予以回答,但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个结论,他们对于这个结化没有直接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希望同学们用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予以解决。一开始学生都比较茫然,毕竟这是一个他们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他们跑到学校图书馆、南市区图书馆四处查找,但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结果收获甚微。此时教师适时指导,指出要查找有关资料,可以到图书馆中历史一栏中去查找,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还使用《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史话》等专题书籍,有些学生利用星期天到上海书城摘抄书中的一些内容,有些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查找,有的学生购买一些二战实录片音像资料来查找,充分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这些都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说明学生主动性调动起来会释放巨大的能量!通过二个星期的查找,学生们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原始的、二手的资料。教师此时指导学生们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甄别,从而学会取舍材料。他们分为几组,互相交流资料,以资料为根据,提出本小组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们在整理中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而对一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如:英法等国家为什么长期实行绥靖政策?下课期间,学生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各抒已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作为绥靖派代表的张伯伦和作为强硬派代表的丘吉尔同样没有错,他们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只不过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绥靖政策失败了罢了。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颇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胆识,立即遭到一大批丘吉尔的“支持者”的反对,双方展开唇枪舌战。教师肯定每个学生的辛勤劳动,对他们的积极性予以表扬,尤其是这个敢于提不同看法的学生。同时,教师也提出自己的一些材料,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最终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绥靖政策出于何种目的,它客观上是加速了战争的爆发,也使英国自食恶果。从而达到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整理材料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从一种传统的单向传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角色。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自己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解决问题的训练无论是对于其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根据分层教育的原则,我们鼓励学生作为一个课题立项,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如2002届高中(6)班胡文婷等同学提出“二战后对战败国日本究竟怎样处理?这样处理对当今国际政治有什么影响?”立题后,胡文婷小组跑到图书馆查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专程拜访了专家苏智良教授。收获甚大,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研究中,我们备课组的教师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质疑、思考、讨论和探索中尝试一种自我思考、自我体验、自我获得知识的全新的学习方法。

近两年,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对学生两次的问卷调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认同了“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质疑、释疑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比例从30%上升到80%;学生对答疑的满意率从65%上升到100%;答疑的方式要求教师直接解答的下降了13个百分点,愿意师生共同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的比例上升了10个百分点。课题组成员的实践得到专家的肯定:陈锋两次公开课《绥靖政策》和《洋务运动》都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好评;钱君端的论文《实施“问题教学法,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收入中央教科所编辑的《特级教师谈教学》一书;王旭峰用问题教学法执教初中课《春秋战国的儒家学说》,作为上海市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范例向全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2000年年会代表展示。

(三)

“问题教学法”的研究有成绩,他也碰到不少的挑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教师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十分冷僻,有的教师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如“朝鲜战争到底谁打第一枪?”“社会主义有没有霸权?”“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经济危机?”“V1和V2导弹性能如何,有什么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也需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

高中历史论文篇10

在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对话题进行主动探究,要是这个话题和学习内容相互联系,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在选取探究的话题时,要从学生的历史水平出发,让这个话题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载体,能通过深入对话题进行分析和理解,来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掌握。在选择课堂学习探究的话题时,不是任何知识点都可以作为探究的话题,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的学习目标和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话题的选择。选择的话题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展开有效的探究。在历史合作探究教学中,要是课堂教学大大提高,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探究,需要教师在进行话题选择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的话题要围绕教材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通过探究能有效理解教材内容,促进他们对知识整体把握。

2.话题要能体现教学目标,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历史水平和能力。

3.话题的选择要具有开放性,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理解和探究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与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政策提出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进行深入合作探究,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类似背景,设置类似于如下的题目来让学生去探究,如:在苏联内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对以后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政策定制时,应注意的方面有哪些?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二、运用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合作探究是新课改过程中普遍运用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时能更深入,让他们能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他们从多方面对历史问题入手,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多元化,提高历史综合能力。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起到的是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不断地尝试解决,获得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理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的互相合作,认真倾听他人的分析和见解,并在其他同学表达完意见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例如,在进行“开辟新航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针对“新航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教师可做类似如下的教学安排与设计:

1.先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与自主探究,并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述。

2.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地理大发现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文明以及世界市场的出现有着怎样的作用与意义?

3.进行小组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回答问题:地理大发现对西欧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究,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讨论过程中让他们把历史知识进行整理,使历史知识体系趋于完善。

三、激励学生进行积极表达,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需要学生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出来,促进小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在探究中让学生把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会先对语言进行组织和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在鼓励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表达时,教师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1.鼓励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运用历史性的语言进行表述,提高他们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促进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积极探究,并对他人的见解能勇敢地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在矛盾的知识理解过程中通过探究,解决矛盾,促进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3.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能表达出对问题的看法,还要鼓励他们把自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写出来,使学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