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19:21

海洋教育论文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1

本论文首先分析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相关的问题,强烈的感受到影视教育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论文界定了相关影视教育的内涵,介绍了其相关的特点。作者分析了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拓展,文章最后阐述了影视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并结合实际构建影视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影视教育、引入、拓展

Abstract

Inthenewcentury,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willenterabigchange,thedevelopmentofthenewstage,inbasiceducationwillplaytheroleofpioneers.ButtodayChina''''s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bytherelevantproblemsareseriouslyhamperingthequalityofeducationadvocacy.Modernlanguageteachingschoolsfaceanunprecedentedimpacttothemodernlanguageeducationinfilmeducation,languagelearningcanenhancestudentsinterestedinthehumanisticqualityofstudents,teachingofmodernlanguagessecondarytothequalityofeducation.

Thispaperfirstanalysisofthe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issuesrelatedtoastrongsensefilmeducationsecondaryeducationintotheneedforlanguageeducation.Thepaperdefinestherelevanteducationalvideocontentonitsrelevantcharacteristics.Theauthoranalyzesthefilmeducationonthedevelopmentof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thearticledescribedthefilmeducationinthestatusoflanguageeducation,andeducationinlightoftheactualvideooftheprotectionmechanism.

Keywords:secondarylanguageeducation,filmeducation,theintroduction,expand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第一章绪论…………………………………………………………………4

1.1引言………………………………………………………………………4

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

1.3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5

1.4本论文的组织结构………………………………………………………5

第二章影视教育的基本内涵………………………………………………6

2.1影视教育的定义…………………………………………………………6

2.2影视教育的特点…………………………………………………………6

第三章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8

3.1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拓展…………………………………………8

3.2影视教育对中学语文教育的限制……………………………………………8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育引入影视教育的思考…………………………………10

4.1中学语文教育与影视教育关系……………………………………………10

4.2中学语文教育引入影视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1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13

5.1总结………………………………………………………………………13

5.2展望………………………………………………………………………13

参考文献…………………………………………………………………………14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1]陈宇锴,王志敏.大学美育电影鉴赏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彭吉象.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黄海昀.高等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1999,(6).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10]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1]李丕显.审美教育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12]李燕.简论巴拉兹视觉文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3]文新春.影视:让语文教学从平面到立体[J];中小学电教;2005第7期

[14]施燕华.信息技术课堂情境设计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6年第4期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程自开设以来,历史悠久,但是近年来,对语文课程的关注点多放在中学语文课程上,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思考浅尝辄止。然而,大学语文旨在面对普通高校,对文(汉语言文学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专业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大部分高校的名称设置为传统文化素养课,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然其地位却极其低下,更没有发挥其作用。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不明,地位低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和本科大学语文不同,在重视程度上明显不足,多被“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电影艺术赏析”等选修课所替代,或者是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所编撰的课程所取代,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航海人文素养选修课。更有甚者,大学语文完全被泯灭,连替代者都不见身影,已然分不清楚是思政课还是文化素养课。(二)教学内容繁杂、难易程度不合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本科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难易程度、教学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标准过高或过低。过高在于向本科看齐,不考虑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过低在于跟中学传统语文课程没有太大差别。例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青船院)的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课程,近10年教学内容不变,在信息化课程建设下未见课程开发,但是学生的入学成绩已经远远不及以前,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方法单一,不足以吸引学生。而部分以阅读课为主的选修课,教学目标设定太过简单,学生蜻蜓点水般地阅读就结束了。因此,这些“替代课”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教学理念缺失,教学方法单一。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师资单薄,很多是思政、历史、新闻等专业出身的兼职老师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少之又少。能够讲出经典国学、传统素养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有限的师资中,更新教学理念不及时,对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当下最新教学理念极度匮乏,属于闭着眼睛教。教学方法单一,仅用讲授法灌输整堂课,学生最后都昏昏欲睡。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不能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调动课堂积极性。从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也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还不够普遍和全面,甚至有的老师连最基本的说课也不会,整个教学步骤随心所欲地设定,更不清楚导语、结语,分不清教学重点和难点,等等。(四)高职院校创新课程舍本逐末。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完全被取代,但是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不得已被“创新”课程取代。例如青船院的航海人文素养课,教材由本院自编,模块化明显,体系不够严谨,没有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础,并且只在航海专业中授课,没有在全院普及。作为部分专业的选修课,航海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但是它不可以完全替代大学语文课,只追求创新课程而忽略原本大学语文基础课,是舍本逐末。

二、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实践过程中突出问题的措施

(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关注力度。语文课程体系的根,在于课程标准的设定,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课程标准设定明确、细致,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对大学语文设定非常明确的课程标准。在学科建设上,给予支持力度还不够。各本科大学层次不同、文化积淀不同,各高职院校特色也很明显,因此,在人文性鲜明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标准制定上提出了很大挑战。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给予一定的标准设定,明确其地位和作用,积极鼓励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开发、建立名师工作室,树立示范课展示,等等。(二)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鉴于大学语文课兼职教师众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数量极少等现状,应在师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升。通过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大学语文教育课程,鼓励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师资资质本科专业以汉语言文学或者对外汉语专业为主,新闻专业次之,研究生专业以语文课程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为主,并且按照严格要求,都应该是师范类院校毕业,获得相关教师资格证。在这样的专业的资质基础上,建设教学团队,同课异构,统一标准,并保证团队梯队阶层清晰。在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后,建设名师工作室,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三)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教育论坛、教学会议。增加开展语文课程教育论坛、交流会议,有助于统一思想,交流经验,获得最新资讯。目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开设了相当多的文化产业类的研讨会,向全国各界征稿优秀论文,组织相关专题研讨会,但是,这样的论坛会议普及性较小,没有通过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主要还是此类爱好者参与居多。并且有关领域专业性较强,多集中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或者山东省、市语言工作委员会,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普及工作浅尝辄止。在会议之后论文集并没有及时于期刊,影响范围很小,作用不明显。针对这样的问题,强烈呼吁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将以大学语文为主的教育论坛、教学会议设立专业委员会和理事单位,定期开展研讨会议,带动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工作积极开展,及时公开教学成果,创立信息化教学平台,保证资源共享。(四)课程创新性开发。基于语文课程的“听说读写”四大主要部分,有根源地创新开发新课程,如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概论、国学经典赏析等。基于本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开设的课程,如青船院的航海人文素养,应系统性地更新教学内容,以人文性和工具性兼顾的原则严谨地编写教材,更要与以单独模块化出来的听说为主的“演讲与口才”、阅读为主的“文学欣赏”选修课程等建立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完全脱离。可以结合本院校特点和语文课程开设“中国海洋文化”“海洋诗歌鉴赏”“航海文化”等课程,既要合理创新,又紧密结合语文课程。针对教育部提出的“3+2”专本贯通培养考核的最新要求,必须包含语文、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等内容,教育部正在征求各高职院校意见,准备出台《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内容详尽,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等几大部分,对大学语文及文化素养课程的前景要求提出了详尽的安排。

三、大学语文及文化素养课程前景要求具体安排

(一)课程设置。职业院校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基于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强化对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支撑,融入有关国家教学标准的要求,融入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技能,注重与职业面向、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1.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院校应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还应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二)学时安排。学时安排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各类课程学时的科学合理分配;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相关行业生产特点灵活设置大、小学期。三年制高职每学年教学时间不少于40周,总学时数为2500—2800。关于学分与学时的换算,一般18学时计为1个学分,三年制高职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40学分,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25%,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内容和总学时数。中、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不少于10%。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三)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应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1.师资队伍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各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课)。高职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一般不低于60%。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2.教学资源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3.教学方法提出实施教学应该采取的方法指导建议,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4.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5.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近日青岛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青岛市各高校的传统文化素养选修课常爆冷门,甚至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本校有这方面的选修课,即使知道,也不去选择这样的课。这提示我们,传统文化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进行改变,创新开发课程,从传统文化中学生普遍感兴趣,又和自己学科有交集能做到有效的知识迁移的部分,选取优质的、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编排新的课程,创新课程做到有根基、有市场。各高职院校应基于自身基础,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在课程建设上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洪群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法探析[J].大众文艺,2012(1).

[2]丁晓楠.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J].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创新实践型人才;虚拟仿真;安全工程;产学研用

创新是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第一动力。虚拟现实是继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之后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的新型技术,旨在提供沉浸性互动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虚拟仿真技术所呈现的实景感受和交互体验,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也是陶行知做中学思想在科技时代的灵活运用。正因如此,虚拟现实技术正成为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助推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建设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1]。2017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应将建设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作为推进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2]。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3]。安全工程是应用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但是部分实验和企业生产实践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和事故风险问题,在真实实验条件下较难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因此,基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打造虚拟仿真教学空间,创新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应用模式,推进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对于切实锻炼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能从事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监察与监管、检测与监控、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江苏海洋大学地处江苏省北部沿海城市连云港,当地化工和医药产业聚集,拥有全国知名的石化产业基地和医药生产基地。安全工程专业根据地方产业特色,结合自身优势,凝练学科方向,确定了化工安全、危化品安全与应急处置、火灾爆炸防治、安全评价和海洋安全应急技术5个培养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化工安全科学和技术,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企业安全评价、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化工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等,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然而在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分析相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环节大致分为创新创业环节和实践环节2部分。其中创新创业环节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开展科研实践,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课外作品竞赛,参加学术交流,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和职业资格证书等。高校都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环节,但未在课程学分上给予充分体现。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虽然有明确的学分和考核要求,但是绝大部分实习实践都是在校内完成的,与企业生产衔接不够,应用针对性不强。例如,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创新奖励类学分和6个社会实践类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创新奖励类包括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参加学科竞赛且获奖、与其他作品、参加各类考证考级等方面。社会实践类包括在学术创新、实习创业、技能培训、道德修养、文体艺术、身心发展、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方面。尽管如此,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创业环节在总学分(180分)中的占比仍然很小,约为5.6%;而专业实践环节共26.5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4.7%。

(二)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相对欠缺

专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从业的必备能力和重要考核指标。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专业实验平台和“政校院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4]。这些传统的实践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基本上可以支撑大部分专业实践教学,但是部分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或高温高压仪器设备的安全工程实验环节因存在事故风险而难以在现场开展。此外,出于对学生实习安全的考虑和根据实习企业生产零事故要求,部分高校的认识实习和一线作业实践仍以参观和座谈学习为主,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浅尝辄止,其实践应用能力锻炼不足。例如,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演练等实习实践,因具有较高风险和较强破坏性而难以在现场开展。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意识不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引导学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5]。但是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以及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相对欠缺,就会导致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问题的出现。例如,对2016—2019年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情况进行统计发现,4年内学生共申请本专业相关创新训练计划项目8项,年均2项,年均参与人数仅占该专业学生总数的4%。学生参与安全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1次,参与人数3人,占当时学生总数的2%。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或比赛项目的研究方向,100%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或教改项目,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此外,项目成果多以发表基础理论研究型的科研论文为主,鲜少涉及能够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专利、新工艺和新管理模式,项目成果转化率较低,与产学研用的初衷有较大距离。

三、虚拟仿真赋能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多渠道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和服务平台

火灾、爆炸等事故是威胁企业生产的主要灾害类型,培养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的现场隐患排查能力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高校在现有实体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实践教学。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建设了“安全工程虚拟实验室”辅助相关理论教学。常州大学依托化工安全事故应急3D虚拟仿真与应急实训系统,开设了安全风险分析与模拟仿真技术课程。福州大学采用资源共享、自主研发、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建设了“三层次”“四模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6]。江苏海洋大学通过购置、引进和自主研发等多种渠道积极构建校级虚拟仿真平台。2016—2019年,安全工程专业“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获得连云港市科技局科技项目资助,建设了连云港市智慧安全科技服务平台。2017年至今,该团队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资助下,建设了江苏省智慧安全工程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了包括消防安全、个体防护等主题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训基地。2020年疫情期间,安全工程专业加大对国家和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引进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疏散虚拟仿真实验”等一系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并自主研发完成“化工企业火灾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演练虚拟仿真实验”,多渠道建设了虚拟仿真实践课程教学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二)开展虚拟仿真赋能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2017—2020年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规划》,教育部2020年遴选安全科学与工程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达到实验成本、风险控制与教学需求的平衡,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为契机,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依托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省级发展改革委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市级平台建设项目,开展“仿真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消防安全通识课中的应用研究”和“虚拟仿真赋能的新工科专业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研究”,建成省级智慧安全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1门,市级智慧安全科技服务平台1个,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自主研发完成“防患于未燃”隐患排查软件等6项教学辅助软件,打造了“软硬兼顾、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软硬兼顾”,是指通过仿真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出逼真事故场景,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事故现场灭火、逃生和救援过程。所谓“虚实结合”,是指所设计的事故隐患排查实践环节,既有实地隐患排查实践,也有虚拟场景排查实践。“软硬兼顾、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设计,可以将多家企业、多个事故中暴露出的隐患形式共同呈现在虚拟工厂中,弥补了到单一企业实地考察可能无法发现的共性问题,达到充分锻炼学生事故隐患辨识能力的目的。上述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取得一系列成果,受到同行和学生的广泛好评。2019年,“火灾防患辨识”微课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2020年,“防火与防爆技术”微课程荣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微课程类三等奖。2021年,“化工企业火灾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演练虚拟仿真实验”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融合创新,学思悟践,基于生活教育论和虚拟仿真技术的《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生对“防火与防爆技术”这门课程给予5星好评,并且普遍认为虚拟仿真赋能的课程教学“内容充实”“有趣生动”“形式丰富”“引人入胜”“受益匪浅”。

(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践

2020年6月1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接受采访时提到4个80%: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8]。由此可见,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教师的影响。基于此,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依托连云港市智慧安全科技服务平台和江苏省智慧安全工程实验室,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达到了既夯实教师工程基础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又服务周边企业的“一箭四雕”的教育目标。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横向项目研发和企业生产。安全工程专业仅2018年就有9位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与连云港市12家企业签订横向项目合作协议,项目经费累计达421万元;先后有5人进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2人在企业挂职,占教师总数的70%。这些校企合作使教师的工程阅历更加丰富,从而使他们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更加得心应手。教学方面,“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先后开发了智慧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智慧安全教育考试系统、“防患于未燃”隐患排查软件等智慧教学软件,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安全工程课程教学中,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智慧安全创新实践。通过广泛接触各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生开阔了眼界,自主研发创新的兴趣得到了激发。2019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江苏省高校化学化工联盟实验竞赛及校级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创新和实践类比赛中斩获奖项,获奖人数达20余人次。2020年,安全工程专业共有8支团队入选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人数达到24人,创历史新高。2020年以来,学生参与研发并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2021年,凭借在虚拟仿真赋能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四、结语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4

本学期里,我们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十五”发展规划》,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一定的贡献。现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大力执行教科研制度,强化课题管理。

1、本学期,每位教师认真填写了《教科研个人计划表》,对自己在一学期里的研究重点、步骤、预期成果等作了安排,使其研究避免了盲目性。各课题组长认真撰写了课题研究学期实施计划,加强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的整合工作。期末,由教科室对照他们的研究计划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考核,保证了研究过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性。

2、以制度引导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

对照《常熟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条例》《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评选条例》,学校在杨世明等四位同志被常熟市教育局命名为“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推荐卫培明、曹燕华等两位同志参评市学术带头人,戴亚芳、冯青等两位同志参评辅导组学科带头人、冯永年同志参评辅导组学术带头人,这些工作极大了地鼓舞青年教师成才的热情,推动辅导组教科研向深度发展。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陆樱樱老师荣获练塘片见习教师第一名,方月芹在常熟市英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三等奖,龚立新老师在常熟市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3、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网络,学校聘任了一批兼职教科员。对在平时的教育教科研方面积极参与的教师,评出了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让他们真正履行好职责,带领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科研,提高我校的教科研质量。加强对市、镇两级教学骨干教师的管理力度。对市、镇两级教学能手进行规范管理。

4、继续做好了课题申报工作。随着“十五”课题的逐步结题,新一轮课题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目前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作为苏州、常熟市级课题开展研究,学校作为部级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的实验基地,将准备开设“网络实验班”,进行网络教学研究。《充分利用篮球优势

深化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常熟市级课题进行研究,《关于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作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的子课题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语文课题组在书香校园的基础上,挂靠市教研室开展了“在愉悦的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课题研讨活动。

二、规范、完善课题的管理工作。

1、抓日常课题管理,注意调控。

教科室在平时认真记载好工作台帐,按部就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注意课题研究过程化。主持好学校主课题研究工作,指导督促各子课题开展情况。

2、加强教科研资料积累。

在语文、数学、自然教研组获得市级先进教研组的基础上,各课题组对资料积累工作更加重视,除了专人整理外,还进行了检查、改进。学校本学期推荐英语、艺术、幼教三个教研组参评市级先进教研组。

三、重视学习课改理论,加强教研科研整合。

1、引导教师学习课改理论。

(1)聆听窗外声音。本学期学校邀请了张泳教师前来我校作班主任工作讲座,让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邀请外籍教师来校进行英语培训;邀请邀请苏州市、常熟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进行艺术、语文等新课程培训。

(2)开展校本培训。本学期组织获奖教师上台交流获奖论文、英语二级培训、新教育实验课题培训以及艺术等学科课改培训。

(3)加强业务培训。学校加强教育科研与教研的整合力度。除了平时的自学外,学校定于每周四进行业务学习和课题组研讨活动,让教师围绕课题研讨展开讨论,真正让大家做到有话可讲,有论有据。

2、积极参与课题组活动。本学期电教组参加了苏州、常熟市级课题培训;学校派员参加了在镇江举行的新教育实验研讨会;英语组、自然组、语文组等分别参与各总课题组学习研讨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学校共邀请外校专家5人次,本校教师19人次,听讲座人数1000人次;共派出培训人员近200人次,主要涉及教科研岗位培训、科研论坛、技术培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涉及城市有常熟、苏州、浙江湖州、昆山等地。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强化校本研究。

(一)以新教育实验为龙头,打好张小“教育品牌”。

1、“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即书香行动)。

(1)学校继续开展中午师生共读名著活动;充分利用好《读书行动手册》,鼓励学生开展好“写日记,写读后感”活动;开展了书香班级、小书迷等活动。

(2)学校继续斥资几千元用于添置教育用书,为每位教师赠送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教科室、工会带领教师开展好读书、写读后感等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日记”向“网站论坛”上传。通过对教师的博客培训,大部分教师已建立了博客网页。暑假期间,学校教科室与工会专门编辑“读书心得”、“走进学生心灵”等《张小教研》“教师教育随笔”专辑。

2、开展“墨香行动”,创建书法特色学校。

(1)学校继续规范书法“实验班”、“提高班”及“书友会”工作,加强与平时写字教学有机结合。成功举办了“师生书法作品展”,近二十位教师和三十多名同学的作品入选书展。

(2)积极做好向外参赛工作。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市“博物馆杯”书画赛、全国“龙人杯小学生书画大赛”、市总工会“党旗在我心中”书画大赛等活动,师生均有获奖。作为书法实验班的五(2)班参加了苏州、常熟市整班性毛笔字比赛,均获二等奖。

(3)如今,学校已有三名教师获省、苏州、常熟市级书法家称号,十多名学生荣获校级“小书法家”称号。

(二)积极承办、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针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本学期教科室按学校“十五”规划的要求,对照“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规划,主要组织了以下重大研讨活动:

1、本学期,学校承担了苏州市级立项课题“剪纸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评估展示活动。来自本市实小、石梅小学等14所小学的30多名艺术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我校龚立新老师执教《海洋生物》供课题研讨。研讨课结束后,在市教科室程主任的主持下,大家观看了学生的现场剪纸表演和学校剪纸教学成果展,并认真听取了杨校长作的《传承民间剪纸艺术推动学校艺术教学的发展》专题介绍。与会教师和专家对我校以民间剪纸艺术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为助推剂,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学校提高艺术教学质量途径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校剪纸课题的进一步溶化研究提出了热情的建议。

2、学校作为常熟市珠心算实验单位,本学期承办了市级课题研讨活动。

3、协助电教组正常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课题研讨活动。学校参加了“全市网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分别前往本市、苏州参加网络培训及课题研讨活动。7月5日,由课题组长带领两位教师前往上海参加总课题活动。

4、数学课题组参加了在练塘中心小学举办的数学中期汇报活动。其他课题组分别积极参与总课题活动。

5、组织课改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学校还组织了市级教学骨干于第六周举行“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蔡明芳等九位教师分别执教自然、数学、语文等学科的九节课。第八周,学校举行了“镇级教学骨干教师教学汇报活动”,陶芙蓉等五位教师分别执教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共五节汇报课。

6、还进行了综合实践课研讨活动,分别由葛林芬老师执教三(4)《节约水、电》、五(1)查卫锋老师执教《小学生用眼卫生情况的调查研究》、(3)班马英莲老师执教《找春天》、谭桂珍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标志牌》为辅导组进行了研讨课展示活动,效果较好。

5、继续做好调查问卷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了掌握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开展“满意在张小”的小学生调查问卷;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教育,学校继续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让决策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对症下药。

(三)加强校际教育研讨交流。

学校分别组织了几位骨干教师前往报慈、琴湖、杨园等小学进行语文、英语等学科的研讨活动,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通过借班上课,使骨干教师得到锤炼。本学期,与报慈小学的教学结对活动进行汇报。4月20日,我校戴亚芳等三位教师前往报慈小学进行借班上课,圆满完成了第一期结对工作。

五、指导教师认真总结反思撰写教学论文随笔。

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撰写教育随笔,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教师超越自我。学校除了鼓励教师在“张小论坛”发表教育随笔外,还对全体教师进行博客培训,鼓励教师注册、登陆教育博客,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继续举行每周由两名教师上台演讲“我的教育故事”。

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了由常熟市教育局举办的“教海探航”论文征集活动,我校共有12名教师上送了论文,其中9篇获奖。万国华等同志撰写的2篇论文获一等奖、冯永年等同志撰写的4篇论文获二等奖、王莉红等同志撰写的3篇论文获三等奖。另外,杨校长等六名教师撰写的4篇论文在省“师陶杯”征文中获奖;曹燕华、王玉华等教师撰写的论文获苏州市优秀教育论文奖,并在省级评比中荣获三等奖。本学期有47篇在市级以上录用交流或发表得奖,其中部级1篇,省级11篇,苏州市级6篇,至今教科室共出刊《张小教研》27期,编印了“剪纸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展示课题研究专辑1期。

存在问题。

1、课题组与教研组工作整合需要更深入,少数课题组因为主要负责人(课题组长)精力分散,课题研究时冷时热。

2、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着高原现象,有停滞不前之嫌。

3、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工作继续需要改进,课题研究的前测、中测、后测等关键环节需培训。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海洋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生产现代化的进展,海洋领域的竞争急剧升温,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众多拥有海洋资源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这些典型特征使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和竞争处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适应相应趋势发展的国际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发展海洋工程强国的必要条件之一[1]。因此,有必要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简称ESP)水平。目前,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虽然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逐渐提高,但英语理解力和使用水平一直不高,尤其在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听取外国专业学术报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外语教学所耗费的学时与实际获得的效果极不相称。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方面的外文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技术人员直接交流。为培养高等学校海洋工程国际化人才,提高我系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于2015年9月开始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下面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二、专业英语教学的必备条件

首先,英语教学的对象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写、读、说能力。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则不太适合。在大三第二学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学生进行授课。其次,大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方能实施英语教学,这将有利于其对专业英语讲授专业知识的理解。第三,本专业拥有具备专业英语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要求授课教师既能够熟练驾驭英语,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该领域当前国际发展的前沿信息。所以,要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不断改善现有教师队伍,安排年轻教师出国培训,同时也不断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本专业现拥有6位曾在国外进修及工作的教师(2位国外博士学位),为专业英语教学建立起一支有影响的教学梯队力量。

三、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课程是基础英语课在具体专业领域的延伸,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和翻译专业类英文书刊的能力[2,3]。所以,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不是讲解科技英文中的长句、难句和语法、词汇,而是专业英语知识在具体行业中的实践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阅读英语专业文献,能够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外国专家进行交流。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本专业学生就业、企业特点分为6个模块,开课总课时32学时,共由6位专业教师授课,并负责每个模块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建设,各个模块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参考书详见表1。近年来,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原有的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有些脱节。课程内容先进性、前沿性、国际性不足。所以我们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建设,选用国外最新专著中的章节为模块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职业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四、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的教学,不是简单地对科技词汇进行翻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往往将文章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只是讲授其中的专业词汇、语法,或者简单组织学生口头翻译,讨论等活动,最后对作业进行讲评。这种教学方式及其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教师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改作业上,最后收到的效果也不好。为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英语采用当堂和隔堂对分两种教学模式[4]。结合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刻画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课堂[5]。教师的讲授阶段主要介绍本堂涉及的专业知识背景及专业词汇(10分钟);学生内化吸收阶段自己阅读专业文献(20分钟)和讨论阶段(15分钟),最后教师总结解答讨论遗留不懂问题(5分钟)。采用对分教学模式后,“低头族”学生逐渐减少,学生产生了学习使用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改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师主导与学习者主体的结合。专业英语的教学区别于基础英语教学,其中一个基本的能力就是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对海洋工程专业来说,能看懂本专业最新OTC、ISOPE等相关的会议论文。所以,每堂课结束布置作业1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并撰写读书笔记。第2次上课,学生必须带着作业参加讨论,使课下学习更加主动、认真。由于学生在课下进行了内化吸收,并以作业的形式体现,所以课上讨论不是当堂、及时的,是有备而来,可以获得比研讨式课堂更好的讨论效果。小组内部互相交流自己的作业,解决自己课下未解决的问题或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解决未弄懂的问题,最终形成小组的讨论结果,再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解决小组讨论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结论

国际化人才是海洋工程企业最重要、最渴盼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加快国际化进程和步伐,发展海洋强国之路的重要保证。海洋类高等院校应当转变观念、加快教学改革、注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切实可行的多元化机制,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成长。通过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规律。我们认为,专业英语教学要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当然,我校海洋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目前处于尝试阶段,体系不够完善,方法不够成熟,教学评价也在不断地完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海洋工程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珣,刘福顺,杨树桐.高等学校海洋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211-213.

[2]张琳琳,王申.英语专业学生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中国ESP研究,2012,3(01):33-42+142.

[3]吴小萍,陈秀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56-58.

[4]王芳,王瑞金,冯莉媚,吕明.海洋工程专业英语对分课堂(PAD)模式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02):39-41+54.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6

一、国际法教学的特点

(一)多样且聚焦,庞杂但不乱。国际法学浓缩性很强,只聚焦于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方面,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国际关系问题。国际法门类较多,表现出繁杂的特征。例如,国际经济法广泛涉及到国际保险关系、国际货物买卖关系、国际税收关系、国际投资关系等,但这些国际关系又都能归结到私法关系、公法关系和经济关系上来,因此说国际法学杂而不乱。(二)国际法中缺少“法理学”。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法律体系并不是特别发达,如国内法体系具有法史学、法理学、宪法学等基础性学科,国际法体系却没有。所以,国际法教学一定要设置在国内法教育和基础法理学教育后面,其一方面是学习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国际法有很多基础性原理、概念需要借助国内法来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基础性学科的统领和支撑,不但会影响国际法学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国际法学的教与学。(三)国际法学受国际关系影响较大。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视野相同,都是以国家为中心密切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和平问题,以及“国际治理”、经济全球化等国际问题。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有着频繁的学术互动,它们都在彼此学科中汲取营养,找寻各自的理论支撑点。尽管国际法运用国际关系目前只是局限在国际关系的基本原理方面,但这也说明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的跨学科分析已被学界所认可,并已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互动性也体现了国际法学鲜明的政治色彩。从国际法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国际法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这反映了国际法学教育必须服务于外交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所以,国际法学教育也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把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实践深入融合到国际法学教育中,将会大大提高国际法学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国际形势对国际法教学的影响

(一)国际形势严峻。步入21世纪,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在战略上西方国家对中国仍然实行挤压政策,在领海领土权益上中国和周边国家还存在争议,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另外,在新兴领域也凸显安全问题,围绕网络、海洋、太空、极地等问题的争斗不断。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我国要想在国际形势下更好地体现本国的主张和立场,需要以国际法为依据,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专业人才。(二)国际法教育目标的变化。国际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可直面目前社会问题和国内国际环境,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因素,以及本国国情和外国先进法律经验,可创新性解决法律问题的专业人才。假如培养的国际法人才只会像计算机一样,机械地应用法律,那样就很难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新国际形势下的国际法教学应当培养更多具有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富有法律思想和法律精神、具备法治信仰的人才,而不是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法律或法律的一切。

三、新国际形势下国际法教学的优化

(一)革新教学理念。新国际形势下要彻底改变重国内法而轻国际法的思维方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国际法教育,大力加强国际法科研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国际法教学质量;要设置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国际法课程,确保国际法的课时量充足;要采用最新的国际法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行编写具有前沿性且注重中国的国际法教材。此外,国际法教学要结合目前国际社会一体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热点问题,从实践出发去分析和阐述国际法问题,培养适合国际需要的国际法专业人才。(二)引入先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一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教”。教师选择的典型案件,要与所学课程联系密切,可以是国际仲裁委或国际法院受理过的案例,也可以是国家关系中发生的案例。比如:大陆架海洋法律问题上,可选北海大陆架案;国家主权问题上,可以选美国通过的“西藏问题”修正案等案例。另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关键之处,起到示范效应。二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在宽松的讨论环境中尝试运用基本的原理原则去分析、推理、判断、论证,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与此同时,教师应适时发挥引领作用,而不能把问题全部留给学生。教师要以案例为佐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掌握和理解国际法原则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己查阅图书馆资料、阅读教科书等,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2.探究教学探究教学应坚持以下准则:一是立足现实,因人因材施教。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基础上,要从教学内容中选择一些有有争议的或典型热点问题,分发给学生进行学习。二是教师要注重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传授给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使之在“探究中学”。教师要拟定内容纲要、学习目标,提出法律问题,并指导学生做分类卡片、课堂笔记、撰写读书报告及研读科研论文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所学知识和经验中找到答案。三是要及时验收学习成果。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如课堂讨论、提交论文等均可,在探究教学中,教师不但是组织者,还是评价者和参与者。3.实践教学模拟谈判、模拟法庭、组织辩论、观看视频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以视频教学为例,可以选择一些和国际法相关的纪录片、电影、国际法学者专题演讲、时事新闻评论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结合视频中涉及的国际法问题进行学习。例如:可组织学生观看《柏林大审判》、《东京审判》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国际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所学国际法知识的理解。另外,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可加深对国际法学背景知识的了解,避免了死板、教条的说教式教学。(三)引入双语教学。要想加强对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就应引入双语教学。在国际法中的国际习惯、国际条约、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等内容都会涉及到很多外文,只有在读懂原文的前提下,才可做到正确使用,准确理解。对于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以及一些国际问题的处理等都要与其他国家交往合作,这就需要培养一批不但懂外文而且精通国际法的人才。所以,开展国际法教学一定要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在讲解国际法规则和概念时,国际法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标准的英文注释,讲授国际条约时,需给学生讲解原文内容和出处;在介绍国际法案例时,需向学生讲解材料原文的关键部分。在国际法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高度重视外语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多门或一门外语,从而提高国际法学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另外,还要结合“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政策,鼓励学生学习沿线国家的小语种语言。(四)改革考核方式。国际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授课和考核两个部分,通过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督促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其中,最常用也最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期末考试。如果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单单依靠期末考试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学专业人才,国际法学的考核方式应当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多视角地考察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实际效果,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期末考试的基础上,考核国际法学习效果的方式还包括开设模拟仲裁庭或模拟法庭、设置案例分析作业、组织辩论、根据热点问题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的国际法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确保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基本的国际法学理论知识,还可运用所学国际法知识对国际局势进行分析,解决国际争端,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国际法学人才,从而满足国际社会对国际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开展法律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熟练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信仰法律,并且可以把“教条化”的法律条文“务实化”的专业法学人才,开展国际法教学的目的亦是如此。尽管我国在国际法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目前不管是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方面,还是在国际法研究成果方面,都远远不及我国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速度。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国际局势的考验,我们应当不断创新国际法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国际法教学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国际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培养出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且适应国际社会需求的国际法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江保国、张春良.模式、理念与方法:对我国国际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3(2).

[2]王艺、邱雪梅.高等学校国际法教学模式现状与改革路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3]兰红燕.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法教学的意义及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15(20).

[4]李化、王莹.高校国际法课程实践教学探讨——以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为案例.天中学刊.2017(6).

[5]陈嘉.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法本科教学改革路径再论.现代教育科学.2018(4).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7

1、7月2日,宝韵音乐幼儿园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在邵逸夫艺术剧院举行。活动由市妇联副主席杨建军主持,副主席张慧珍致开幕词;市委副书记郁义康、政协副主席李秀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名领导出席了活动;捐资发起建造幼儿园的港胞孔爱菊女士的女儿也参加了活动。

2、7月10日下午,召开知音心理咨询热线咨询师会议。

3、7月15日—17日,副主席杨小朵等同志参加省“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4、7月16日,赴象山举办“海港之夜”军民联谊会。

5、7月19日,与市文明办和生态办联合,在慈溪市召开文明家庭创建暨妇女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卓祥騋主持,市妇联副主席张慧珍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组长郁义康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回顾了2002年以来的工作情况,部署了下一阶段文明家庭创建和妇女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表彰了800户市级文明家庭,3个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和50户绿色家庭,认定了30个市级绿色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点。

6、7月20日,副主席张慧珍参加省妇联常委(扩大)会议。

7、7月22日,接待台湾真善美联谊会妇女团一行26人来访。

8、7月22日—24日,副主席杨小朵参加长三角十六城市家庭教育指导论坛。

9、7月25日,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10、完成文字材料:上报全国妇联的关于非正规就业的两篇经验材料(江东区妇联组织妇女实现非正规就业的经验和江北区妇联成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女经纪人联谊会的经验);上报市委的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总结;上报市委的市妇联上半年工作大事记;市妇联半年度信访工作总结和信访报表;市妇联机关工会半年工作总结;2002年以来的市妇联双拥工作总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材料。

11、加强对县(市)区特色工作的指导:指导慈溪市“巾帼百花园”成功申报为全国级示范基地;指导余姚市成立省内首家经工商注册的以女性为主题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科勤兔业专业合作社;指导江东区妇联在非正规就业领域建设妇女组织。

12、完成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相关的制度印发工作:印制3000本《宁波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工作手册》,印发《市妇联关于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实施方案》和《宁波市文明家庭创评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13、启动宁波市首届“十佳创业女性”评选工作。

14、在“巾帼科技致富网”上开设“巾帼文明示范岗”网页制作大赛参赛作品评选专栏。

15、对*年上半年申报成功的79个宁波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进行发文认定。

16、走访各派妇委会和基层妇女组织。

17、完成贫困妇女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家庭教育研究会图版设计工作。

18、完成全市女性吸毒人员调查并将有关情况报市禁毒办。

19、分别接待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领导、天津市妇联和青岛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

20、继续做好筹建儿童乐园海洋世界项目的相关工作。

21、分别开展《女性创业现状及对策》和《社区妇女工作现状》调研,继续对“女性为主体的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状况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进行调研。

22、继续做好出国组团相关工作。

23、继续做好征集《基层妇女工作优秀实例》工作。

24、按照宁波市创建文明城市目标考核要求,完成自查工作和上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材料,并做好反家暴台帐整理工作。

25、组织市妇联机关干部学习《信访条例》及全国妇联制发的《妇女联合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7个条例、规定(试行)。

26、印发反家庭暴力救助协作例会会议纪要、《妇儿工委简报》第7期和《妇工信息》第11、12期。

27、做好女子学院的宣传推介和培训策划工作。

28、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十件新闻评选活动。

29、完成机关干部个人半年工作实绩考评。

30、做好女企业家协会的相关工作——筹备举办长三角地区女企业家、女能手产品展示展销会。

31、参与市人大组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征求意见

32、筹备召开全市妇联系统信访工作会议。

33、筹备举办“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和“十五”家庭教育计划终期监测评估工作培训班。

34、配合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有关单位进行督导。

35、本月来访37件(次)。

八月

1、8月4日,与统计局共同在联谊宾馆举办宁波市“十五”妇女儿童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市妇联和统计局的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31家成员单位的联络员、统计员及各县(市)区负责妇儿工委工作的同志近50人参加会议并进行业务培训。

2、8月5日,与市公安局一起在余姚部署反家庭暴力试点工作,并就《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试点工作指导性方案》展开讨论。

3、8月10日,在北仑召开全市妇联系统信访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2003年以来我市妇联信访工作的主要情况,部署了下一步妇联信访工作的主要任务,对《宁波市妇联系统信访工作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并对妇联系统信访软件操作进行了培训。

4、8月17日上午,组织召开宁波市妇联十二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市妇联、副主席任免事项。

5、8月30日,举办市妇联团体会员负责人座谈会,8家团体会员负责人都参加了活动。

6、启动宁波市“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工作和“十一五”新规划编制工作。与统计局联合下发有关通知;编制全国、省、市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对照表;调整市妇儿工委联络员和统计员;起草完成宁波市“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初稿;下发编制新规的提纲和说明。

7、完成“巾帼文明示范岗”网页制作大赛评选工作,在参加评选的109个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12个,慈溪市获得组织奖。

8、以宁波大学女子学院为依托,举办第一期宁波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负责人培训班,有47个示范岗负责人参加培训;举办余姚市女干部培训班。

9、继续开展巾帼致富科技下乡活动,在鄞州为70多名妇女举办畜牧培训班。

10、开展全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文明家庭、省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

11、启动宁波大学女子学院成教高等学历教育的两个专业的招生工作。

12、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公民道德十件新事评选活动。

13、做好十佳创业女性的材料上报和初审工作。

14、组织县(市)区妇联维权干部参加全省维权工作暨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班,选送作品参加省禁毒漫画比赛。

15、对北仑、象山、宁海等地受麦莎台风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做好上门慰问工作。

16、制作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宣传窗50个。

17、走访各派和工商联妇委会;走访团体会员负责人,吸纳女摄影家协会为团体会员;加强了与机关妇委会的联系,向财税局提出要求核拨机关妇女工作经费的请示。

18、推动基层女性参政议政工作,并进行换届中女性进村两委班子情况汇总。

19、掌握了解全市机关(公务员)女干部和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女性情况。

20、基层妇女工作优秀实例征集工作结束,共征集115个典型。

21、杨小朵副主席出访南美洲,徐燕萍部长出访日本。

22、分别接待了台湾真善美联谊会一行和省妇联主席厉月姿一行。

23、做好军转干部录用相关工作。

24、对全会党员进行信息管理,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纲要和学习纲要知识竞赛。

25、参加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会。

26、继续做好妇联系统三大网站的日常更新工作。

27、与科协联合开展“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知识大赛活动。

28、启动妇女报刊发行的有关工作。

29、各部门继续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工作。

30、对海洋世界项目投资人员情况进行考察。

31、筹备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换届暨“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性别和谐发展”研讨会,筹备女性创业就业工作会议。

32、本月完成的文字材料有:上报省妇儿工委办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儿童发展》论文;上报的省妇联有关团体会员、基层组织建设的统计报表;“关爱贫困妇女健康”行动总结;家庭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上半年宁波市妇女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小结;报社科联的市妇联关于社科普及月活动方案;报市委督查室的宁波市妇联关于市委督查工作的意见建议;宁波市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为《生态宁波》一书组织撰写“女性·家庭·生态”篇;省维权工作暨艾滋病防止经验交流会议材料。

33、做好日常信访工作,本月来访共36件(人)次。

九月

1、9月14日,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在鄞州区洞桥镇百梁桥村举办女干部中秋联谊活动,参加对象有市各派的女主委、副主委,各派、工商联的妇委会负责人、妇女工作联络员和鄞州区部分政协女委员、女干部,市政协副主席傅丹到会并作讲话。

2、9月16日,在宝韵音乐幼儿园举办市妇联机关及下属单位党务知识培训班。

3、9月17日,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率团来甬调研,听取了市妇联、市纪委关于开展家庭助廉和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汇报,以及慈溪、奉化、江东三地妇联和江北区纪委的相关情况汇报,现场考察了鄞州区剑桥社区。市委副书记郁义康看望了全国妇联调研组一行。

4、9月22日,成岳冲副市长、伊敏芳主席参加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

5、9月22日,方燕副主席去美国考察。

6、9月27日,组织妇女维权志愿者和家庭教育专家在慈溪新浦镇开展“服务在基层、和谐在基层”广场咨询宣传活动。

7、9月29日,在中山饭店举办宁波市社区妇联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各县(市)区妇联分管主席、园区妇工委主任、各街道妇联主席,海曙、江东、江北三区社区妇联主席,以及其他县(市)区部分社区主席参加会议,各地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8、筹备宁波市女性创业就业工作会议、市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换届大会、妇联系统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信访干部培训班、第二期“巾帼文明示范岗”负责人培训班。

9、完成省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的推荐,做好省第二届十大杰出女性候选人推荐工作,开展*-2006年度宁波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10、继续做好调研工作,完成宁波市妇女心理问题探析调研报告和宁波市贫困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完成宁波市农村老年妇女生活状况情况调查的调研提纲和调查问卷。

11、继续与市公安局联合抓好反家暴试点工作,多次赴试点单位现场指导,并带领试点单位前往上海进行了反家暴工作专题考察。

12、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的相关工作:开展书籍征订工作,面向基层妇女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筹备宣传活动。

13、做好家庭教育相关工作:组建宁波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宁波市“十五”家庭教育评估和家庭教育论文评审工作,加强对基层家教工作示范点的扶持和指导。

14、实地考察扶贫结对村——奉化大堰镇下旺村,并制订完成扶贫工作三年规划。

15、赴北京参加全国妇女工作十年成果展,并带领江东“爱心编织站”参加中国妇女喜爱品牌展示展销活动。

16、启动宁波市农村女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制订方案。

17、本月完成的文字材料和报表:宁波市“十五”妇女发展规划期末自查报告和宁波市“十五”儿童发展规划期末自查报告,成岳冲副市长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宁波市妇联*-*年文明机关创建工作总结,《*年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评分标准》妇联系统对照检查总结,上报省妇联的宁波市农村妇代会组织建设情况总结、落实工青妇会议精神开展特色工作情况总结和关于“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两项主体活动的数据统计及情况总结。

18、策划知音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一周年宣传报道工作,在宁波日报理论版开展“家庭与廉政”征文活动。

19、做好“宁波市公民道德十件新事揭晓暨漫画展开幕式”妇女届代表的组织工作。

20、启动市级文明机关复评迎检工作。

21、举办“巾帼文明示范岗”负责人培训班(象山班)。

22、组织宁波市女干部健身队开始集训,准备参加全省处级以上女干部健身大赛。

23、做好防台值班和交通文明岗值勤工作,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24、选送节目参加省家庭文化艺术节。

25、继续在市三区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宣传窗建制工作。

26、考察宁波市女性创业基地。

27、做好下属单位的指导工作:儿童乐园筹建海洋世界;宝韵幼儿园筹建盛世华城幼儿园;9月11日,巾帼交友俱乐部在东钱湖举办了一场交友活动。

28、做好日常信访工作,本月来访共42件(人)次。

十月

1、10月8日—13日,举办第二期宁波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负责人培训班,有225名示范岗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和交流活动,并带113名负责人赴厦门考察。

2、10月10日—12日,接待省妇联离退休干部来甬考察。

3、10月18日,召开宁波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市妇联主席、妇儿工委副主任伊敏芳传达全国、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和北京纪念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精神。常务副市长、妇儿工委主任邵占维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妇儿工委主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领导60余人参加会议。

4、10月19日,在宁海召开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研讨会。

5、10月23日,选送2个节目参加省第二届家庭文化艺术节闭幕晚会,市妇联获组织奖。

6、10月24-26日,举办市妇联信访干部暨劳动法律保障监督员培训班。

7、10月25日—30日,组织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联络员、监测评估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赴山西太原考察妇女儿童工作。

8、10月28日—30日,组织市级机关女干部健身队赴湖州参加省处级以上女干部健身大赛,获得舒身操一等奖和公务员操二等奖。

9、10月30—11月4日,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局级女干部培训班,组织43位女干部赴复旦大学进行培训。

10、完成文字材料:上报全国妇联宣传部的《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在宁波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研究文章,上报省妇联的市妇联“双五能力建设”汇报材料和家教宣传月活动总结,报市委办公厅的市妇联贯彻落实工青妇会议精神自查报告和市委调研点申报材料,市“十五”家庭教育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报市普法办的普法征文。

11、分别调整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市“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成员。

12、筹备即将在甬召开的全国妇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筹备召开宁波市农村女性就业创业工作会议。

13、完成几项评比工作:省“十大杰出女性”,“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活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十佳”创业女性。

14、分别在慈溪和中山广场开展两场家教、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并参与市信访局、市社科联等单位举办的广场咨询活动。

15、分别参加全省宣传工作座谈会、省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宁波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修改会议。

16、编报2006年度市妇联财务预算,上报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投资项目。

17、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发动机关干部开展捐衣捐款扶贫工作,组织市妇联机关党员对余姚大岚镇结对户进行慰问,就“妇女健康工程”的深入实施到有关单位争取扶贫资金。

18、组织县(市)区妇联做好修改后《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前的宣传发动工作。

19、评选优秀家庭教育论文。

20、与人大沟通明年立法建议及执法检查工作事宜。

21、做好老干部工作:向市妇联副局级以上离退休干部通报妇联工作和计划,并征求意见。

22、继续做好几项工作:农村女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反家暴试点、宁波妇联网站改版、妇女报刊发行、文明机关复评迎检、在市三区安装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宣传窗。

23、做好日常信访工作,本月来访共60件(人)次。

十一月

1、11月12日—16日,全国妇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来自全国妇联和各省(区)市妇联的宣传思想工作分管主席和部长共约80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乔传秀致辞,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洪天慧作总结报告,浙江省、宁波市等7个省区(市)进行了典型发言。与会代表考察了宁波市文明城市创建情况、鄞州区的廉政治文化进家庭工作和奉化市的“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副书记郁义康拜会了黄晴宜一行;郁义康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陪同黄晴宜考察宁波文明城市建设情况。中央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会后,市妇联编制了电视资料片上报省纪委。

2、11月13—15日,组织11个省级以上“巾帼文明示范岗”参加省妇联组织的培训班,宁波市妇联和慈溪的一个示范岗在培训班上进行了典型发言。

3、11月16日—18日,省“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检查组来甬检查,市妇儿工委主任、副市长成岳冲汇报了我市实施规划情况以及工作思路;检查组重点赴鄞州、宁海两地进行了检查,实地考察了宁海青少年宫、妇保院、福利院、鄞州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市儿童公园。

4、11月23—25日,以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郭莉为团长的全国妇联系统港澳特邀代表、执委考察团一行30余人来甬考察,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副书记郭正伟拜会考察团成员,进行宴请,市妇联领导陪同考察奉化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5、11月24日,参加中国宁波网和东南商报联合举办的“关爱外来务工者行动”网上对话活动。

6、11月26日,与江北区妇联联合在槐树公园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大型广场宣传活动。

7、11月28日,宁波妇联网完成改版并进行试运行。

8、11月29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柴利能和市妇联副主席杨建军等参加省城乡妇女培训教育与创业工作会议,柴利能副秘书长代表宁波市“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9、参加市委督查室组织的各地贯彻落实市委工青妇会议精神情况的督查工作。

10、筹备几个会议:市创建平安家庭工作会议暨反对家庭暴力现场会、市农村女性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市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换届暨“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发展”研讨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年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年会。

11、完成几项先进的推荐申报工作:全国“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十大杰出女性”、*年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中国妇女报的全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新闻人物。

12、完成材料和报表:报市委市政府的宁波市妇联*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参加省城乡妇女培训教育与创业就业工作会议的经验交流材料;《宁波市女性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报市综治办的今后五年“平安家庭”创建调研报告;报省妇联的我市关于“十五”家庭教育计划统计;报市生态办的2006年妇联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思路;我市禁毒工作情况及爱滋病防治工作调查报告,市妇联老龄工作总结;非党干部统计、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换届报告和先进性教育有关材料。

13、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指导江东东柳街道成立我市第一家女性非正规就业组织,指导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立女大学生俱乐部。

14、编印优秀家庭教育论文集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文章集。

做好《基层妇女工作实例》一书的编印工作。

15、迎接市级文明机关复评检查工作。

16、启动2003-*年宁波市女性就业创业“12345”工作计划实施情况终期评估工作。

17、启动*年度妇女工作创新奖项目申报工作。

18、开展*-*年度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评选活动。

19、做好几项宣传工作:在东南商报策划宣传专栏,在宁波电台策划开办“女性天地”专栏,在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媒体上对妇女维权工作和反家暴工作进行宣传。

20、与市人大沟通,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列入2006年人大立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

21、做好中国旅游洽谈会的对口接待工作。

22、对两起家庭暴力案件和一起土地权益案件进行执法监督。

23、11月5日-15日,副主席杨建军等人到法国、荷兰等地考察,11月22日—12月10日,市妇儿工委办副主任董惠燕与余姚、北仑、海曙等地5名妇联干部赴澳大利亚培训。

24、做好全国妇联在甬执委替补人员的有关工作。

25、配合市纪委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展览等工作

26、继续做好几项工作:在市三区建设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宣传窗,发行妇女报刊,帮扶挂钩结对贫困村,管理知音心理咨询热线。

27、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巡回检查督导工作。

28、本月接待信访96件。

十二月

1、12月1日,市妇联、市公安局联合在余姚召开创建“平安家庭”工作会议暨反对家庭暴力现场会。各县(市)区公安局和妇联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市妇联主席伊敏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卢进新、市公安局副局长李谦、余姚市委副书记孙钜昌,市妇联副主席方燕主持了会议。会议对我市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出台了《在全市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向全市家庭发出了《创建“平安家庭”倡议书》,与会同志听取了试点单位余姚市妇联、余姚市公安局、西南街道的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试点单位。《宁波日报》城市周刊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整版报道。

2、12月2日,召开市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换届暨“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发展”研讨会,会议总结了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研究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根据章程规定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学会名称变更为妇女研究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发展”进行了研讨与交流,表彰了优秀论文。近80人参加了会议。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许勤彪、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陈志卫到会祝贺并讲话。会后,完成妇女研究会法人代表等变更手续。

3、12月4日,组织开展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为市民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

4、12月7日,召开了女企业家协会会长会议;12月27日,召开女企业家协会*年会。

5、12月13日,伊敏芳主席赴北京参加全国妇联九届三次执委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伊主席替补为全国妇联执委。会后,伊主席向市妇联机关干部传达了全国妇联会议精神。

6、12月22日,召开宁波市农村女性创业就业工作会议。

7、12月24日,在《宁波日报》上登报评选宁波市首届“十佳创业女性”。

8、12月29日,召开宁波市家庭教育会议暨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议总结宁波市家庭教育工作,研究下步工作计划,选举产生新会长,市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研讨和交流,表彰了获奖论文。

9、对我市妇联系统《信访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全国、省妇联。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信访分析制、信息通报制、大案要案信访回访制等各项信访工作制度。

10、完成几项先进的评比推荐工作:全国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新闻人物。

11、组织开展*年度宁波妇联系统创新奖评选工作,并推荐两个项目申报省妇联组织的创新奖。

12、发文认定*年下半年宁波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

13、与媒体协商,在2006年开设妇联工作宣传专栏:在《宁波日报》城市周刊开设“接待室的故事”、“家庭风景线”两个专栏;在《宁波晚报》开设家庭教育专栏;在宁波电视台《百姓》栏目宣传宁波女性系列故事。

14、完成文字材料:市“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宁波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规划(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宁波市妇联综治、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年度总结及2006年计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市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答复的自查反馈总结,《女子学院的现状及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报告,妇联参与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及台帐整理,2006年市妇联在市委党校的主体班次培训计划。

15、做好市妇联机关干部和下属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工作。指导儿童乐园完成中层干部竞聘工作。

16、制订元旦春节期间的访贫问苦工作计划,并做好助学结对工作。配合扶贫办了解我市贫困家庭情况。

17、印制《基层妇女工作优秀实例》并下发到基层。

18、完成省、市妇联执委替补和增补工作,完成相关的报告。

19、配合市发改委完成“十五”、“十一五”规划展览资料征集工作。

20、做好改版后的宁波妇联网的每日信息更新工作,完成妇联党总支部党员信息库更新。

21、完成市妇联调研室成员调整工作。

22、12月14日,召开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筹备会议。

23、完成2006年度妇女报刊宣传推广工作。

24、完成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宣传窗建制工作。

25、做好元旦期间值班、安全检查工作。

26、分别筹备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妇联机关工会换届会议。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赏识教育;沟通;家校合作

本文从针对几个后进生表现的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分析,尤其如何用宽容赏识来转化后进生方面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1问题的提出

我们所说的后进生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一部分道德品行差,学习差,或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特殊学生,而不是指由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学生,更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其实,大多数后进生并不自甘落后,他们也有自己的目标、理想与追求,可是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比其他的同龄人更多地遭遇到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挫折和障碍。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2转化后进生的几点策略

2.1赏识优点,用知识征服其无知。小杰性格暴躁,情绪很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好发脾气,动不动就欺负同学,又有撒谎的坏习惯,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反感。常常搞恶作剧逗弄同学,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到了中高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他更有了爱的需要和渴求,但往往受挫,便以为周围人轻视自己,于是出现攻击性行为,破坏欲较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家庭温暖,父母教育观念不统一,给孩子有漏洞可钻,让强烈需要得到老师、同学关爱的他过早地学会了父母面前一套,老师这里又一套的为人处世态度。但从小性格爆劣的他,经常惹事生非,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故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破罐子破摔。没接班时,这位特殊生就以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当我走近他后,如何转化其不良行为习惯,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生活的灿烂阳光便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2激发兴趣,用爱树立其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渴望成功,渴望得到重视,这是每个人正常的心态,谁会拒绝欣赏自己呢?每当看见小达的桌面、桌下横七竖八地躺着铅笔、橡皮、课本,甚至于他的鞋子时,我都会告诉我自己,这是我一个还没长大的“儿子”,我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爱去关心他,帮助他,引导他。刚接班,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达的作文写得很棒,就鼓励他竞选宣传委员,负责全班的光荣稿审核批改任务。那天,在讲台上,小达激动地对同学和老师说:“我虽然成绩不理想,身上有许多毛病,但是我愿意为大家,为班级做点事。”在我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达就任了,每周一次的批改,他是那么认真,不放过一个错别字,一句病句。渐渐的,孩子有自信了,有时一下课,就乐颠颠地跑到老师身边,问需要帮忙吗?每次看到他起劲卖力的样子,我既高兴又心疼,怕他累坏了,总是不断地提醒他歇会儿,别累着,有时还帮他擦擦汗、洗洗脸,冬天,为他擦上一点护手霜,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怜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2.3争取信任,用爱搭设沟通之桥。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还坚持以新闻大力表扬在校各方面进步显著的学生,利用校园网宣传班级风采,让老师、家长了解班级。当然,也会格外“照顾”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和家长感受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信心。

2.4如何帮助、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进步与落后。有些家长似乎总是把握不好分寸,要么,对孩子吝惜自己的爱心,要么,就是溺爱过度。事实上,他们剥夺了孩子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空间,总是把自己的希望过多地过重地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幼小的心灵哪里能承受那么多!我想在此呼吁,我们要尊重孩子,给他们选择的权利!相信有了家长和学校社会的一起努力,我们的孩子,下一代就会在社会的海洋中自由、幸福、无忧无虑地遨游。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就让我们拥有这份真心去赢得孩子们和家长的爱吧!

参考文献:

[1]《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华文出版社,李峰编.

[2]《小学教育论文撰写与例举》.宁波出版社,叶昂龙编著.

[3]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9

1997年《北京文学》提出了有关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时间掀起了一场有关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在此推动下,中学语文教学让人看到了可喜的一面。但是,在充分肯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所取得的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看到,正处在改革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

1、强调语文教学的现实功利性,应试教育色彩浓厚

语文教学现实功利性的增强,是当今中国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它集中体现为现在人人都批判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结果只能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扼杀了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多也就不为其怪了。

2、忽视语文课堂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僵化,教学过程模式化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它非常注重感情的交流和个性的发挥。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及思想感情的结晶和体现,每一个单元的练习,教授的知识点,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所以,不同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由于每一个教师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的不同,对每篇文章的感受、理解、领悟的不同,因此教法也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现在,无论教师是何人,教授哪一篇课文,面对哪些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式,整个一个形而上学。

3、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学生曾这样形容如今的语文课:“一是灌,二是串,再不就是满堂练。”这种程式化、僵化的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实,像那样教师唱独角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感兴趣的。因此,学生学得被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积极意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美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审美化教学一改过去呆板,平淡乏味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语文审美化教学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审美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合,移情和认同,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共鸣,可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2、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智能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审美化教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大有裨益。教学中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与创造,是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描绘,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阅读,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乐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享受,扩展了形象思维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以焕发着真善美光辉的美的事物为生动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通过形象生动的美的事物,美的语言,美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提高审美鉴赏力,能分清美丑,识别美的性质、类型及程度,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最终落实到表现美、创造美的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语文审美创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力。

4、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今社会需要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试教育的苦果引发了教育界对美育的反思,而美育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是未来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化教学,能切实改变以往单调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挑战。

三、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渗透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审美心理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完善的审美个性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效训练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实施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无外乎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二是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审美教学。

1、备课:挖掘美

(1)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审美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①]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研究学生。在审美化教学中,尤其要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兴趣爱好、心理承受力等进行估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感知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审美设计。如冰心的《小桔灯》一课,教师可事先制作一个小桔灯,美丽的小桔灯必将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一下子兴奋起来。

(2)从教学内容中提炼美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②]。语文教学中客观地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审美化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教师是向导,怎样带好路探明知识的宝库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要求教师深钻、吃透教材,教师应以美学的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尝美。把自己融入进去,然后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教师在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和创造美时,也必须经历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三个阶段。

2、授课:激发美、传输美

(1)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集中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与指导。巧妙的课堂组织,能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充盈着美的气息。要搞好组织教学,开讲艺术不容忽视。上课的头几分钟,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艺术性的一面,忽略了把美学思想渗入进去,忽视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开讲生动,导说精彩,往往能引人入胜,瞬间就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的震颤,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能爱教师之所爱,充分调动起学习新课的兴趣。如教《朝发白帝城》时,有位老师这样开讲:“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突遇大赦,就在他离白帝城东下时作了这样一首诗,在诗里他创造出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你看,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叫声不断地响在耳边,重叠起伏的山峰,像在夹道迎着小舟。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长江三峡行舟图啊!同学们,你们说李白的诗写得好吗?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来呢?”这样的开讲,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

(2)创设课堂气氛

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情感交流自然,教师思维敏捷,把课讲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学生兴味盎然,积极开动脑筋,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轻松中传递知识,学生在美感中汲纳知识。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设计符合学生的主观实际,才是合情的节奏;教师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并能促使其有机的统一,才是合理的节奏,才是符合美学属性的美学节奏。于漪老师指出:“课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最怕上成模糊一片,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创设不同的教学节奏,如教学思维严密的议论文,则采用层层推进的逻辑型节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散文,则采用易诱发联想和想象的跳跃式节奏;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改变教学节奏。

3、课外活动:延伸美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之外的,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育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实践美,延伸美,创造美的重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园地。它能打破单调、固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冲破时空局限及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把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等有机地、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有机地使学生从课堂走出来,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它没有考试的压力,也不受课堂的约束,让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我管理,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观察力得以提高,审美情趣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如有教师在教了《春》之后,就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除此之外,还可开展各种集会活动,文娱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渗透美学思想,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形成美的品质,得到创造美的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马国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王守恒《美育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曹明海《感应与塑造一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

[5]曾永成董志强《美学原理与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

[6]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7]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8]邹贤敏《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海洋教育论文范文篇10

文秘部落幼儿园位于丰泽区东湖新村内,在改革开放大潮的九四年秋诞生。是一所由东湖街道行政主管,市、区教育局业务指导。由具有抱负、钟爱幼教事业的省民办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市、区民办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丰泽区优秀政协委员、妇联执委、优秀共产党员叶原原女士出资创办的,是泉州市首家融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为一体的多方位为家长服务的民营特色幼儿园。

创园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家长的关心、重视与扶植下,经过全园保教人员的辛勤努力,学园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以教代会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注重人文与生态关怀,办特色教育,创教育品牌,迎来璀璨阳光。现已拥有以本园为中心,及面向农村的东海镇浔埔东源幼儿园和丰泽津头埔幼托所的三个园所,占地总面积554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038平方米,综合教学楼3幢,容纳16个班级近600名幼儿,60多名教职工,10名党员,30名共青团员,形成城乡联营、幼托一体化的幼教集团模式。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党、政、工、团、妇组织,实施科学、民主的“五制管理”方案(即执行园长负责制、教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工资公开量化浮动制、为教工办理保险制)。设立三级策略(创新——立园之魂,科研——兴园之略,民主——强园之本)。把住五大支柱(办园方向、社区资源、保教工作、后勤工作、家长工作)。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先进教育技术为媒介,实施德育领先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倡导“科研兴园”,致力于开展多元化的课程研究探索,成为全国、全市的幼教教科研实验基地之一。

幼儿园创办至今,已有近千名幼儿健康升入小学,并以较高的素质博得各所小学的好评,先后有400多人次幼儿在国家、省、市、区级的美术、音乐、体育类等的比赛中获奖;学园被市政府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分别被评为市、区文明学校,市、区优秀家长学校,市一级达标中心园、市创安合格单位、市园林式学校,区绿色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区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省、市、区先进教工之家,市先进女职工委员会、区工会基层工作先进单位等40多项集体荣誉,创造了福建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五个第一(即省标准幼儿园、民办园里的党支部、省先进教工之家、民办园市级文明学校、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的显赫成绩;有60多人次的教工荣获“三育人”、“优秀教师”、“优秀园丁”、“特等园丁”、“女职工标兵”、“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省、市、区授予的荣誉。国家人大常委、原国家教育部杨副部长,妇联黄副主席、综治办主任、国家教科文卫工会女工主任和省、市、区党、政、工领导及社会各界、幼教同行1万多人次先后莅园视察调研、参观指导,对学园的办园特色与质量、民主运营、党建创先、工会工作及良好的园风园貌均给予高度评价与热情勉励,各种新闻媒体作了70多场次的报道。

二、学园做法与办园经验

(一)、办学思想端正,起到示范作用。

幼儿园是对人才实施早期教育的摇篮,幼儿园办园九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执行《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扎实抓教育、建队伍,抓制度、促规范,抓载体、增活力,抓安全、保平安,无重大事故发生、建章立制,财务制度完善,坚持育人为本,以高质量、低收费(按公立园的收费),做到每年审计、年检,主动接受市、区教育局的监督指导,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强、教工素质强、保教导向强、制度约束强”,建全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一箱两栏三会四制度”(即园长信箱;对内对外公开栏;党政工联席会、园情会、家长委员会;园务公开工作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幼儿园的管理中推行“阳光工程”。完全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在本市、区起到了良好的龙头示范辐射作用,成为全省民办园中的第一个省级达标幼儿园,获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广泛认可与赞赏。

(二)、完善办园条件,抓好队伍建设

建设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相适应的人文环境是办好幼儿园必须奠定的物质基础。

1、完善园境建设。幼儿园开办以来,按照国家、省教委颁发的幼教法规和办园标准,努力建设优雅童趣的园境:不断装修、扩建园舍,拓宽综合活动室,配套电脑室、卫生室、教具室、资料室、档案室等,建设幼儿沙池、戏水池、游乐场、国标跑道、种植园地、动物饲养角、花坛、喷水池、《托起明天的太阳》、《一切为了孩子》的组雕,四周有花草树木掩映,绿色草坪平整如席,形成一个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新颖独特的集绿化、美化、彩化、儿童化、科学化、教育化为一体的文明儿童乐园。园舍建设不断规范化、标准化。设备上,拥有先进且齐全的教育教学、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的各种设施:有海洋球池、蹦跳床、小天使乐园、多功能滑梯、动物攀登墙、鲤鱼型秋千等大、中型户外活动器械30件;备有电脑、彩电、钢琴、电子琴、调音台、调灯器、录相机、VCD机、幻灯机、显微镜、高空望远镜、动物标本等教学设备,卫生器材齐全,有按国家教委制订的《幼儿园玩具配备目录》配备的教玩具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玩具,数量充足,品种多样。有30种以上的杂志和各类保教书籍3000册以上。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幼儿园的根本。我们以公开招聘的形式,精选教师,形成学历合格专业对口的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从长远目标着想,坚持把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摆上园长管理的重要日程上,扎实抓好。

①、把住关键,抓好班子建设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使幼儿园办出特色,使教师成为有坚定信念的优秀群体,2000年成立党支部,以党建创先为抓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建工作和幼教工作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并把党建创先工作辐射到农村分园,做到分园开办到哪里,党建工作延伸到哪里。增强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在学园工作中发挥支部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荣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委定为党建培育典型单位,被市、区组织部誉为新兴行业的一个亮点,多次接受省、市、区党建领导小组莅园对党建工作的调研指导。

②、创建工会,真心实意依靠教工办好学园。98年成立东湖中心幼儿园基层工会,开创了民营幼儿园中率先组建工会的先河,让教工有“家”的感觉,使教工明确有困难、有难点、热点可以找工会,工会可以反映她们的心声,让她们有处倾诉的空间,有难决工作、生活困难的依靠。基层工会的成立,即找准“三要点”的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找准了工会工作与学园党、政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与学园园务公开的结合点;与深化教育改革的扩展点。尤其是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后发挥更大作用,使学园党、政领导班子有了得力的助手,畅通党、政领导送温暖渠道,架起党、政领导联系教工家长的纽带,推进学园的民主建设,激发教工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③、强化教育,全面提高教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富有朝气、勤奋好学、事业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在抓好上岗前的培训后,每周定期组织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工、团、妇组织作用,与丰泽区法院、泉州监狱搭成“共建单位”,与周边单位结为资源共享空间。组织教工参加警民联谊联欢活动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她们游览特区厦门、深圳、东山半岛、潮州、汕头、古城崇武石雕园、南安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等,扩展视野,激发爱乡爱国情感。定期举行业务理论讲座,教育技能比赛,形式多样的师德征文、师德演讲,师德评议,开展“师德新风进校园”、“诚信在行业”、“青春献幼教”、“爱心育幼苗”活动,评选“岗位能手”、“师德标兵”,及时推介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努力激发教工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增强教工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持证上岗、典型引路,推荐16人次上党训班学习,运用“教工园地”刊登教工的事迹、照片、文章等方法,展示其奉献风采、增强教工之间的相互理解、团结、尊重、激励人人向上,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开展教学观摩、环境创设、班级管理的评比活动,为她们提供竞争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往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厦门、深圳、澳门等地培训参观学习;鼓励支持23名青年教师参加福师大和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加足青年教师的后劲。积极创设“团结、开拓、创新、奉献”的良好园风,使青年骨干教师迅速脱颖而出,现已有4名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还有11名写了入党申请书,她们分别担任了学园的工、团、妇、后勤、备课、教研组的带头人,撰写的50多篇管理教育、家教论文在全国、省、市、区有关学术会上交流或发表及获奖。

(三)依法治园、以德治园相融,加强科学管理

向“管理要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承办制幼儿园的生命线。为使幼儿园在改革大潮中顺应社会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园和以德治园相融的管理观念。

1、幼儿园内部管理实行“五制”方案,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遵循“三个面向”和《规程》的要求,把“一切为了孩子”和“一切为家长服务”作为办园宗旨,结合学园实际,制订三年至五年办园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实施目标管理,完善管理机构,适时成立园务委员会、家委会、伙委会等,定期召开教代会,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的园长全面负责制,教职工积极参与,家长建言建策的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园内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网络,逐层分管,分层控制,达到思想教育与严格的规章制度相结合,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科学量化管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办园目标。

2、抓好家园合力教育工作,促进办园质量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是教育金三角的重要一角,是办好幼儿园的重要资源。我们从本园实际出发,开办特色家长学校。做法如下:

①、东湖办事处党委支持,家长学校根基牢固;②、完善办学管理制度。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进行,形成制度化,做到“一保证”、“三落实”、“一必讲”、“一坚持”。③、更新教育观念,开创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有多层次的家长会、家园同乐、串珠式的家长开放日,咨讲相辅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知识和答解疑难问题;举办富有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家教知识讲座,开展《世纪父母读书系列活动》及演讲比赛,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开展“五好家长”表彰活动,以点带面,激励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办学效益,深受家长的欢迎,实现了办好家长学校和提高办园质量互相促进的预期目标。有关家教论文《创办特色家长学校,搭起家园联系金桥》,被收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教育指南》一书,并获部级二等奖,另一篇《浅谈幼儿家庭素质教育》获区家教论文一等奖、市二等奖,并发表在《福建幼儿教育》上。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也先后三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家长学校。

3、贯彻实施《规程》、《纲要》精神,推进素质教育,争创“省标园”。

①、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规程》和先进的幼教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改革意识,遵循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儿童教育未来的方向,即要求儿童具备“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精神。积极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制订学年、学期、月、周、逐日计划,创设良好环境,坚持保教并重,对幼儿实施德育领先、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②、抓好“小公民”德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推动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落实,要求家长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影响、教育孩子。发挥家长学校的桥梁作用,开设“小公民”道德建设讲座,设立家长接待日,推动家庭和学园共育,发动全体幼儿以实际行动争当合格“小公民”,努力把“小公民”培育成为“五小”新人。结合学雷锋、庆“三八”、“庆国庆”活动,把三月、十月定为学园德育活动月,开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义务劳动”、“环保小卫士”等活动。例如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坚持每周一升国旗仪式,表彰国旗下的好孩子。结合各大节日的庆祝活动,组织幼儿观览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建设新貌;设计以《祖国在我心中》、《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歌舞表演、图片展、绘画比赛等活动,萌发幼儿爱党、爱国情感;又如以《爷爷奶奶好》为主题;已坚持九个年头的每年的老人节,组织幼儿与本新村老人联欢,幼儿自带礼物到市社会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与台湾老人大学、市老人大学、市离退休教师之家进行“老少同乐”;每年“六一”节前夕,慰问市福利院的残疾儿童。组织幼儿参加“助功臣献爱心行动”,“济困助残”,“抗洪救灾”、“手拉手助贫献爱心”的捐款、捐物活动,把爱心种子播入幼儿纯洁的心田,深受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③、倡导“教研兴园”之略,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逐步把提高保教质量的途径转移到提高保教人员素质和依靠教改、科研的轨道上来,把教材教育转向素质教育。2001年又向国家教育部申请批准的“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作用”的科研课题。保证每周一次教研,进行有专题、有人员、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的探讨活动。定期开展“小能人”技能比赛,如“学习技能一次性成功”“自己的事自己做”、“我逛超市”等主题活动以及绘画、拼塑、泥塑、跳绳、拍皮球、故事演讲等比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各种素质、能力的发展,实现“省标园”争创“省优园”奠定基础。每学年园内教师人人有教科研专题总结交流,也使教科研初有成果,教科研活动蔚然成风,党教师自制课件在全区的公开课题教学观摩中,获得同行的好评,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说课流程等教研论文多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评比中获奖。教育论文《在水粉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相似性原理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获教育部“教育课题”论文大赛二、三等奖等;教师论文参加市教育局“基础论文”评选获一、二等奖等,促使教师融入新世纪的多元课程,在拓展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中努力做一个排头兵。佳绩深受家长、幼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