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6:05

生态价值论文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公务员之家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后现代生态观的定义,起源与演变

(一)定义

后现代生态观,顾名思义就是在批判传统哲学理论,批判现代性基础上,以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定位人类,重新看待人类在世界中的生存位置。认为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种生物非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生态理由,并对其他存在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生态系统是有其自身的平衡规律与资源限制的。人类当代的经济增长繁荣,实际是以掠夺破坏自然资源,侵害其他物种甚至是人类下一代的生存权利换取,以地球的生态危机为代价的。而最终,将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导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灭亡。因此,后现代生态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态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的关系;以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起源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造成森林资源和野生物种的破坏,带来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关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33年,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1949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论文集《沙乡年鉴》出版,在该书“大地伦理”一章中,提出,为了保护“生命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需要一种新的大地伦理。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只是“普通的成员和公民”

(三)演变

20世纪80年代,“地球第一”的概念已经形成,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论证自己的环境价值观念,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方式,并开始确立起相对稳定和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1981年,斯可利穆卫斯基在伦敦出版了《生态哲学:设计新的生命策略》。1983年,汤姆·雷根出版了在动物权利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动物权利的情形》。罗宾·阿特弗尔德出版了专著《环境问题的伦理学》。生态哲学的突破之代表首数阿伦·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哲学的目的在于克服西方二元论哲学,摧毁西方哲学关于自然的陈旧的思考、范式,变革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所以,生态哲学的任务是人们在自然—技术—社会的关联中加强对我们生存基础和我们人类基础的反思。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活。

我国学者余谋昌在《生态哲学》一书中对生态哲学的特点作了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

生态哲学家强调人类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组织方式中违背生态规律之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的改造。如一些生态哲学家指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可持续的生态圈为前提。深层生态学从现代生态意识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出发提出的现代环境价值新观念,对社会学来说是富有启迪的。它们从根本上有利于人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人与自然环境作出新的观照与思考,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推动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体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有机整体观是后现代生态观的一个基本主张,它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是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整个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其他物种的存在状态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整体的性质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基本的。有机整体论也被称为新有机论,是一种生态主义世界观。它强调有机创造性、内在联系性,力图克服现代性的机械观和二元论方法,主张内在关系不仅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最基本的物理单位的基本特征。有机整体观承认物种的独特性和价值,但没有将价值总体化和绝对化,与绝对生物中心主义不同的是,它承认人的特殊性并对之有适度的凸显,在这种世界观看来,人类的经验也向这个星球注人了许多据我们所知其他物种所不能有的经验。人际关系和人类的创造力所特有的享乐的特性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在价值。我们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丝毫不有损于我们已实现的价值的独到之处。

在生态学中,人的悲剧性的弱点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恰好相反),是其征服、人化、驯养、侵害、剥削每一自然事物的强迫症。另一位美国学者查尔斯·詹克斯也于1986年发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明确指出后现代主义世界观承认全球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态学观点。到了1989年,英国学者史蒂文·康纳将生态思想定位为后现代思想:人们已经以各种方式指出,生态学思想是后现代思想,因为它不是要我们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设想为同一的、附属的或对立的,而是要我们将其设想为动态的、差异的、相互交流的。在同一年里,美国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声称:生态学为后现代世界观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

后现代主义从解构转向建构时,其生态学维度已经逐渐生长起来。生态批评既是这种成长的结果,又是其内在动力。作为聚焦于文学的生态学实践,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的一支理论劲旅,它将现代性的思想基础即机械自然观、单一性的男性精神、经济主义意义观等视为现代性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省。在深人发掘这些作为现代性的深层思想基础的各种理念、因素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它倡导有机自然观、恢复女性的文化象征,标举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提倡后现代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现代性的危机,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地方的关系。其目的,是想探寻恢复生态、救赎人类的理想之路。

后现代生态观的批判目标是单一性的现代性世界观。对现代性世界观的深层思想根基的检省和批判,构成了这一思潮的主要内容。生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危机尤其是现代精神的危机,与男性精神的单向度膨胀扩张和女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文化维度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结果,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紧张和恶化,时至今日,这种单面精神仍在继续产生着影响,而且,它在现代大规模破坏性技术中的体现使得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大卫·雷·格里芬批评笛卡尔式的自然观说:按这种观念,“在决定对待自然的方式时,人类的欲望及其满足是唯一值得考虑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种掠夺性的伦理学:人们不必去顾及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上帝明确地规定了世界应由我们来统治(实质上是‘掠夺’)。

后现代主义则倾向于把人类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连续性的亲缘关系。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它们的关联性,都是相互依赖的。因而,后现代生态世界观强调自然世界本身的“内在价值”,要求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社会扩展到整个生命和自然世界。激进的生态中心主义者甚至说宁愿杀死一个人而非一条蛇,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来说,他们认为某些濒危物种的保护,其意义更有甚于某个社会成员的保护。

生态伦理学现在已经为许多环境主义者所认可,被当作判断人对环境的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基础: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中所说的,“一件事情当它倾向于保持生物群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美时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和传统伦理学相比,生态中心伦理学的激进之处表现在它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批判上。

由此可见生态中心伦理学和传统伦理学差别之大。生物中心主义者则体现了类似于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以此与形形色色的人类中心论或人类优越论抗衡。生物中心主义者认为,既然动物赋有与人一样的感觉痛苦与快乐的能力,那么也就理所当然地赋有与人同等的生存权利。英国学者彼得·辛格论证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重要。”

准确地理解评价国外不同派别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学的基础是价值论。价值论讲内在价值也讲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说事物X自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无须借助其他尺度来衡量;它自身就是尺度。这种价值显然就是人,也只有人。而外在价值刚好相反,它是指事物Y相对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X而具有的意义,或被认为是好的;它的价值是由后者经过评价所赋予的,后者是其价值有无、高低和正负的衡量的尺度。这就涉及到了人在历史性的社会实践中与之相遇的自然界或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价值问题。自然界对人所具有的外在价值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自然界的属人本性”或“自然界的人类性”;这种本性或属性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也会变得日益丰富,换句话说,外在价值是随着内在价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值的。环境保护论者说的“大地的价值”、“森林的价值”等等应该指的是森林或土地相对于人(即内在价值)的外在价值。价值论总应是人本主义的,它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这种人类中心论至今没有修正的必要,而且今天西方大多数生态伦理观仍是这个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论出发仍然可以持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态度或立场。它的两个基本方向是:1)属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方式。它具有不断增加着的外在价值以及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同时也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为了自身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更好的利用它,保护它。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人与家园的关系。2)属于人的自然在历史和社会中中介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然万事万物的关系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现实的他人、他民族、古人与未来的人)的利用关系。因此,应本着尊重基本人权和各民族平等发展权、尊重人类共同文明的原则处理有关自然、生态和环境的问题。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也就是所谓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真正含义。

反之从生物物种的“内在价值”出发的“生态伦理学”在理论上是难以想像的;希望以自然科学为规范构建某种“科学的生态伦理学”,实际得到的只能是这个自相矛盾的术语本身,因为伦理学总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而自然科学总是标榜价值中立,于是“科学伦理学”最多是一个总拥有零的分配方案。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3

研究环境价值问题首先要认识环境这一客观事物的特殊性。人类的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可以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环境价值理论对这些环境都应该研究,但是应该更注重研究自然环境。①“自然环境是指可以直接影响和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如大气、水、日光辐射和生物等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以及空间等环境因素。

环境系统与一般商品相比有不同特点。环境具有自然不可替代性,是宇宙长期发展、天人和谐共生的结果,多数环境要素是不可再生、不能由人类劳动仿制的最稀缺因素。环境系统有为人类生活和精神享受服务的直接性,环境可以不经过生产劳动过程,而直接在生活消费中为人类服务。环境物品有公共性,作为人类生存的外部条件,环境系统自古以来是不可分割的公共产品,尤其是世界的大气、海洋等环境,在当代还成为国际公共品。当然,某些小环境如私家园林属于私人产品,但是总体而言环境不是也不可能是私人产品。环境消费有非市场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是从市场上购买环境,环境价值也不是在普通市场上形成的。环境系统的这四个特点使环境价值、价格与一般商品有显著的区别。

一、环境价值实体

(一)历史文献的分析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环境价值实体的理论表述主要有:

1.环境无价值有价格的观念

在劳动价值论看来,自然环境没有价值。因此也就不存在环境价值实体的问题。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生产过程中,论文“一切未经人类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末,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传给产品”。“土地不是劳动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但是这一理论认为有些环境因素有价格。例如认为“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因此也是凭据土地私有权对剩余劳动的分配。这些理论影响了我们国家的环境价格理论:没有所有权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既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有所有权的自然环境如土地没有价值但可以有价格;环境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是对剩余劳动的分配。

2.环境产权价值论

1960年,科斯将产权理论用于污染问题研究,认为污染权也是产权,通过对污染权(或者不被污染权)的分配及合法交易就可以用市场机制形成环境物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和均衡价格。产权学派的代表人物登姆塞茨说“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交易中拟定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权利束常常附着在一种有形的物品或服务上,但是,正是权利的价值决定了所交换的物品的价值”。产权理论被当代一些经济学家作为环境价值的理论依据。可是产权价值理论没有彻底说明,究竟是产权有价值还是产权的载体环境有价值?

3.环境价值二分论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奠基人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克鲁梯拉(JohnKrutilla)在1967年发表的《自然保护的再认识》论文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再思考》专著中提出了“舒适性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在他与费舍尔(AnthonyC.Fisher)合著的《自然环境经济学:商品性和舒适性资源价值研究》中,将环境资源划分为商品性资源和舒适性资源,着重论述了舒适性环境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估问题。这种环境价值二分法理论开创了舒适性环境资源的价值不需要在商品市场实现而直接通过为人提供服务来实现的理论思路。

4.环境总经济价值论

国外环境经济学家通过发展环境二分法价值理论,把环境价值分为两个部分。如“戴维·皮尔斯等人将生态服务的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有人把环境价值称为环境总经济价值,环境总经济价值又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个部分。其中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非使用价值是指人们从不打算使用某些环境时,这些人们没有打算使用的环境仍然具有的价值。

总经济价值论是一种新颖的价值理论,它合理地扩大了传统经济学价值范畴的外延和价值理论研究的眼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劳动或者效用决定价值,总经济价值理论却认为没有通过人类劳动的甚至从来没有被人使用的环境要素也有价值。这个理论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对于非使用价值的范围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法律只是谨慎承认非使用价值的存在①。

5.环境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是以效用作为价值本质和价值尺度的一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重要理论学说之一。但是当时在研究效用价值时,环境问题并不严重,所谓商品的效用仅涉及同代人直接使用的商品的效用。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委会主任王金南研究员及其合著者,把环境总经济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利用效用价值理论来衡量资源的价值”。“环境资源不论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还是未凝结人类的劳动,资源本身就具有存在价值”。这些理论概括,一方面克服了总经济价值理论外延过于宽泛的缺陷,另一方面较全面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把环境本身具有的间接使用价值;不能进行市场交易的价值都纳入效用价值范畴。其不足之处是没有完全解决效用价值理论存在的用心理感觉度量价值的问题。

6.生态劳动价值论

我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思华教授在1997年提出生态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生态价值是物化在生态系统的某种生态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种恢复、更新、保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是一种创造生态价值的新型的劳动形式”。刘思华教授论证被恢复、更新、保持的生态环境物化了人类劳动,因此有价值,给生态环境赋予了劳动价值的属性。刘思华教授的学生,我国生态经济学者魏彦杰博士对生态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完善,提出生态经济价值的概念,“生态经济价值=体现了正环境效应的经济成果+扣除了负环境效应影响的经济成果”。正环境效应是人类劳动利用好的环境和改善环境生产出的商品的效应,负环境效应是如果人类劳动破坏了环境,就需要在劳动成果中扣除的污染环境的损失。他说明了污染环境的劳动与环境价值的关系。然而生态经济价值论的这种说明也有一个问题,既说某些劳动(污染环境的劳动)减少了环境的价值,又说劳动创造了环境的价值,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7.生态服务价值论

我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沈洪满教授,在他主编的《生态经济学》一书中用生态服务来界定生态价值的含义。他说“价值的本质可以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一般而言,生态价值是通过生态服务功能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认为“凡是能够增进人类利益的物品或活动都具有价值。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人类的社会生产具有这种性质,因而是价值的源泉之一;大自然也有这种功能,因而也是价值的源泉之一”。

8.环境能值价值论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赵桂慎借鉴生态经济学能值理论的研究成果,把“能值”理论用于环境价值分析。他明确提出“人类与自然界创造的所有财富均包含着能值,都具有价值”,“自然资源、商品、劳务和科技信息均可以能值衡量其固有的真实价值”,能值是“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的共同量纲。“能值”(emergy)是美国著名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家H.T.Odum创造的新单词和新概念,这个词是由embodied和energy两个词的部分成分搭配构成。能值是各种商品、劳务和自然环境因素含有的太阳能量。H.T.Odum认为自然环境各种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含有能量,所有能量又都是来于太阳,如果把这些不同质的能量用一种相同的能量单位“太阳能焦耳”做标尺折算为太阳能值,这些不同质的能就可以变为能够互相比较和交换的相同质量的能,这就是太阳“能值”。能值的度量单位是太阳能焦耳(1sej),它等于1焦耳太阳能的能量。其他类型能量与太阳能的比率叫“太阳能值转化率”(例如1焦耳的风能等于623sej)。赵桂慎教授借助能值分析,找到了环境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共同实体。

能值价值理论突破了环境价值本质研究的瓶颈,提出了新的价值实体和尺度,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商品价值,正确认识环境价值都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是否因为一切自然财富和社会财富都有能值,就可以反过来说一切能值都是价值。回答可能是否定的。因为许多远离人类的某些星球,虽然具有能值,但是这部分能值不能叫价值。

(二)环境价值的实体

上述环境价值理论,分别把环境价值的实体归于人类的劳动、环境效用或环境能量。然而根据能值理论,自然环境的效用和人类劳动都是太阳能运动的产物,都凝结了太阳能值。因此能值可以作为可比的同质因素充当劳动价值和环境价值的共同实体。但是不是所有的能值都可以作为价值实体,只有那些对人类有效的能值即有效能值才是环境价值的实体。另外,环境的价值不仅来于能量,也来于空间,因此有效空间也是环境价值的实体。

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间是环境价值的实体,可以克服自然主义价值论的缺陷。当代某些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团体认为,大千世界任何环境都有其“内在价值”,这与人类是否存在和是否承认其“有效性”没有关系。但是从价值范畴的经济和社会本质分析,环境价值只能是对于环境主体人类而言的价值。无论商品价值还是环境价值,都要以人类为评价主体。如果这些环境没有被人们认可,不被人们(包括人类子孙)所需要,那就不可能有价值。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间是环境价值的实体,能够厘清环境价值实体和环境价值本质的区别。有人认为,环境价值的实体是环境产权,是环境的产权决定环境有价值。这种看法是混淆了价值“实体”和价值“本质”两者的关系。价值实体是价值存在的物质载体,是价值的肉体;价值本质是价值实体反映的社会关系,是价值的灵魂。因此,环境价值的实体应该是价值载体--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间,环境价值的本质才是包括环境产权关系在内的环境社会关系。

提出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间是环境价值的实体,可以解决环境有价格无价值的问题。这就为环境价格的合理化找到了价值基础。环境价格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环境的价值,使环境价格如实反映环境的使用者或者环境的破坏者消耗和占用的能量和空间。当然像商品价格不是用劳动时间直接计量一样,环境价格也不需要直接用能值和空间来计量。目前生态经济学家已经对不少环境因素的能值进行了货币价值的换算。同时也已经研究出一系列环境价值的评估、计算方法。

二、环境价值本质

环境价值的实体是有效能值和有效空间,这种有效性的存在和有效性的大小是由人来确定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围绕环境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就是环境价值的本质。与商品价值反映的是不同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有所不同,在环境价值中,反映的不是不同环境价值的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环境的共享者与环境的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公共环境在物理上的不可分割性和经济上的不能平均使用,人们对于公共环境不可能独立平均占有,公共环境只能由社会共享。由于环境的稀缺性,对于共享的公共环境又不能无偿使用,人们需要计算使用环境的得失损益,环境的共享者、环境的具体使用者、环境的污染者、环境的受污染者、环境的改善者之间产生斤斤计较的社会关系。这种环境社会关系,就是环境价值的本质。

环境价值有三个基本类型。这三个基本类型代表了三种环境社会关系。

1.环境服务价值

环境服务价值是一定时点或时期生态环境对人类或具体国家提供环境服务的价值总额。有专家计算1997年全球环境服务价值平均为33万亿美元。环境服务价值是从积极的方面考虑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如输入物质和能量,转化废弃物质,直接提供环境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包括大气调节、气候调节、扰动调节、水调节、水供应、侵蚀控制、土壤形成、营养物循环、废物处理、花粉传授、生物控制、栖息地、食物生产、原材料、遗传资源、娱乐、文化服务等”。由于自然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服务总值是不同的。环境服务价值可以分割为环境对每一个经济单位(包含个人)的服务价值。例如一个人在海边休闲旅游享受的环境服务价值。

环境服务价值主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纵向的社会关系,如当前与长远、当代与后代、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共享者与环境的使用者之间的横向关系。如何保护或者利用这些价值,在什么时候利用这些价值,让谁利用这些价值都是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环境退化价值

环境退化价值,即一定地区、一定时期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导致环境价值的损失。“环境退化价值反映当期为经济活动所消耗的……环境投入的货币价值”。“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环境退化的原因既有环境污染,也有其他环境破坏,如砍伐森林、消灭生物物种、增加温室气体等,不能认为环境退化的原因只是环境污染。环境退化价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横向的社会关系。破坏环境的经济单位与受到损害的经济单位,以及与没有受到直接损害,但受到间接损害的经济单位之间,与环境共享者之间都要围绕环境退化价值的大小进行计量和补偿。

3.环境改善价值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一是体现在直接劳动耗费;二是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再生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二、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人类劳动加工的人化自然资源,二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效用—存在价值或意义,使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认为,“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所以,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维持其存在呢?是劳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一方面,通过劳动开发自然资源,使其满足人或人类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劳动重置这些被消耗了的资源,以延续其存在,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而是来自于人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劳动耗费。商品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耗费,没有人的劳动耗费,或说人的劳动支出,就没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谛。“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那么,劳动是怎样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工人的一定量体力等等被耗费了,结果是工人筋疲力尽。但是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劳动的消耗过程,正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一方面在具体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劳动的耗费、凝结或物化,作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耗费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西斯蒙第就曾说:“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给人们任何东西;……大凡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而产生或获得价值的东西,不论对人类生活怎样有利、怎样重要,绝不是财富。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

二是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由于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质,使其必须不断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产出来。“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可耗竭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得到补偿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时,才需要人力资本的投人进行强制性恢复;而可耗竭资源则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发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资源(复原型重置,即把资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资源强于重置前资源的规模、功能、状态或水平)和可耗竭资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资源代替已消耗的资源)的劳动耗费及其相应的各种投入必然是该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不仅是其直接劳动耗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劳动耗费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和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改变了条件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货币价值不变时,物质资本价值及利润加倍或减半。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原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按照再生产该资源所预期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的。

三、创造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形式

生产物质商品、提供服务或再生自然资源等创造价值的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形态等条件下是不同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即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范围是不断扩展的。“凡是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必然形成价值,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所谓创造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劳动把生产要素转变为一种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所谓增加使用价值就是指通过劳动原有使用价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所谓转移使用价值,一是指使用价值的存在状态的转移,即通过劳动使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变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二是指使用价值存在空间转移,即通过劳动把使用价值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保存使用价值包括一是延续性保存,即通过不断附加劳动使原有劳动成果随着生产过程的延长而不断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钢铁工人把采矿工人的劳动保存在其劳动产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钢铁工人的劳动保存下来,随着劳动过程的延长,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也不断拉长,特别是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很长,甚至很难寻找到它的源头,也无法计量它的价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劳动,增加价值,如文物的保护,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价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劳动,否则就会因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价值丧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断增加价值的,而不是因为时间本身或使用价值本身就增殖了其价值。在自然资源的劳动中,无论是直接劳动耗费还是重置劳动耗费都具有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属性,即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属性,从而使资源及其产品具有价值。在商品的价值组成中,除了劳动价值外还包含了原料、资本、技术等各种投人要素价值,使其各种投人要素价值得以补偿。公务员之家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与社会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亚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鉴于问题所在,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新形势、新课题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与改造力,文章详细论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指出劳动价值论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理论指导意义。

前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形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劳动收人占国民收人比重的持续下降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资本至上观念带来投资产品的价格化、符号化导致的经济泡沫以及教育、医疗等事业领域在收益导向下产生的种种异化现象,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政策操作失误,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策价值取向和理论导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领域巫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化解矛盾冲突,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马克思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并指出了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所在,而劳动至上、劳动光荣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轻视、误解甚至歪曲,使得我们的经济行为出现了很多的偏差,轻视劳动、蔑视劳动、劳动异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如何审视与对待我们当前的经济行为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以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但也有个别重要观点散见于其他章节中。同时,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为了全面而深人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理论科学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根本上来说,是论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谁创造了社会剩余劳动和谁占有了社会剩余劳动的理论。马克思从商品人手分析了它所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并且把这二因素与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结合。提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只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物质条件,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出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者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二)理论发展性

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根据当时的实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揭示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基本矛盾。从恩格斯到列宁的对垄断价格和价值规律的新作用作了创新性的研究,再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论述,都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生产力水平上都与资本主义初期天差地别,经济日趋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无人工厂、机器人和工作时间的大为缩短等现象的出现,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扩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这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历史、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上。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管理职能分解出来,在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的劳动者的背景下,扩大“总体工人”内涵和外延,将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劳动囊括进“总体工人”的劳动。又如在马克思时代那些看来“微不足道”的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教育劳动、科技开发)而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背景下,有必要放弃劳动只对象化于一定的物质产品的观念,树立教育劳动与科技研发的劳动也是劳动的观念。

(三)现实批判性

马克思之所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为了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如何利用资本来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秘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以此来唤醒、鼓动、武装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拿起批判的武器,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埋葬资本主义。这是在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产生的理论,一经产生就赋予了革命的内涵。

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今运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植人了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因素,但却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意义上来讲,贫富差距的幅度是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人类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趋势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没有发生改变,虽然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税收措施矫正这一自然趋势,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则通过提高底层社会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从根本上缓和固有的阶级冲突,资本主义固有的弱肉强食模式在宏观调节和社会福利制度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存在一个类似民族国家功能并且超越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性国家体制,使得民族国家内的资本主义矛盾在国际范围内重现,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固有发展模式在强国与弱国、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关系中重演。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中仍然发挥着其批判的功能。

当前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资本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对待资本文明仍然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努力减少其负面作用,防止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种社会异化现象: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生命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沦为经济动物,少数人无节制地追求财富,更多的人只是维持动物式的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形成社会上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分离和格格不人,彼此作为异己者相互对立;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进步反而使得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造成人类不断地丧失“精神家园”和“生态家园”。

二、劳动价值论对现阶段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也是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在经济领域所必须的重大调整的阶段。针对当下经济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思考。

第一、有利于巩固以经济公正为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也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事实,认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而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提出了在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来尊重劳动、鼓励劳动。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写道:“马克思所持的观点:首先,在近代社会,劳动本身遭遇决定性的变化;其次,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从而,劳动不仅是所有的社会价值的源泉,而且人类不管其阶级出身都要面临迟早必然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命运,不适应这样的社会变化过程的人,就被社会视为寄生虫。”因此,任何社会形态的主流价值根基都应该确立“劳动优先”的价值取向,让劳动者在整个社会中享有其创造的财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物质远远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全体人民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应当也必须发挥资本在提升生产力发展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防范过度资本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当然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但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或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来构建,难免失之偏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肯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劳动优先”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凝聚力,更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公务员之家

第二、有利于促使经济行为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升华。

人们的经济行为本身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而经济行为动机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其提升是有过程的。贫穷落后期望富裕强大,这是常理。在人们经济行为更侧重于工具理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公权力寻租、私权力嚣张;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坑蒙拐骗、恶性竞争;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冷漠、隔膜;轻视劳动、抵触劳动;拜金主义浓重,追求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潇洒生活”等等现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来解释就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并享受劳动,而是生命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沦为经济动物,少数人无节制地追求财富,更多的人只是维持动物式的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形成社会上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分离和格格不人,彼此作为异己者相互对立;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进步反而使得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造成人类不断地丧失“精神家园”和“生态家园”。

转型时期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现象在当下中国当然存在,这也是市场经济本身规律的必然产物。一些学者就此指出,转轨时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公正、和谐的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本国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将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模式(资本作用)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是我们改革的全部目标和终极目标,也不是每一个在这一模式下进行经济行为的人们应有目的。我们需要提升经济行为的动机: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冲动、单纯谋利动机升华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流通致富意识升华为一种工业精神、实业精神与科技精神;把单纯重视货币资本的意识转化为一种重视人力资本的意识;把以邻为壑、损人才能利己的意识升华为一种互惠互利意识,在经济交往中升华一种经济正义精神;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升华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现代环境意识,升华为生态伦理精神。翻开世界级大企业家传记,回顾其企业发展历史,都会看到金钱的动力是有限的,真正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都没有在金钱面前止步,而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推动他们不懈地前行。

经济行为的价值转换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以及物质基础。30年改革开放已经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60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和运行已经使得平等、公正、集体主义以及奉献社会的观念深人人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与哲学对话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点。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世界、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劳动光荣、劳动人民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资本面前不亢不卑,约束其负面作用。鼓励创造性地劳动,鼓励经济行为的奉献精神。

第三、有利于调整分配收人格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公正。

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与转型前相比较,中国经济增长的确空前提速,但与此同时,社会公平状况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世界银行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制度转型造成的贫富鸿沟在世界上是十分惊人的,中国的整体不平等是所有有资料国家中恶化最快的;财政部最新调查就指出,中国的收人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学界也普遍认为基尼系数已经达到5%左右。中国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劳动收人过低、资本(产)收益过高、政府税收增长过快是其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我国劳动报酬率(年人均可支配收人/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较低,1990-2005年,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53.4%降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营业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其中作为劳动收人组成部分的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15.3%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1200,2005年更下降到1100。而据西蒙·库兹涅茨研究,西方国家国民收人中由物质资本所贡献的份额已从45%下降到25%,而劳动对国民收人的贡献从55%上升到75%。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违背劳动价值论,出现对公共资源垄断,对社会财富掠夺,对劳动者剥削,获得大量的非法收人。另一方面是弱化劳动价值论理论指导意义,使劳动要素萎缩,非劳动收人膨胀,“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边缘化,出现初次分配不公平。

这样的贫富差距是与社会主义宗旨相违背的,《邓小平选集》中对改革成败有个判定,就是“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现在很多人谈贫富差距时能找出很多理由,但就是想不起来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现实层面,如此的贫富差距,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滋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破坏,从而又会损害效率,进而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转型之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将贫富差距视为改革的“洪水猛兽”,并将“实现共同富裕”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但30年后,“洪水猛兽”已经出现。正如王绍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遏制分配不公的势头现在已不仅仅是个社会伦理问题,而且是危及国家政权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周孝正教授认为:“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有走向“拉美化,的危险,突破极限后就是阶级斗争和革命。”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位劳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当然不仅仅是从事直接体力劳动的劳动,当然还要包括教育劳动、科技创新劳动以及管理劳动等等。使得劳动成为一种光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自然资源存量价值与耗竭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及环境质量恢复与改善价值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应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价值补偿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存量和耗竭价值核算可采用支付意愿和供求定价模型法;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和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市场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价值核算可采用人力资本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核算指标和环境保护核算指标;系统讨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涵、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以促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深入研究。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表现在:完善和发展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核算与分析体系;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改革与完善经济核算制度,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经济核算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资产的产权关系,建立自然资源高效使用、合理补偿和法制化管理制度;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国民经济核算部门的重视,绝大多数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经济信息没有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出来,如为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恢复生态环境而发生的成本与费用没有在生产成本中体现出来,因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或因治理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没有确切的计算和评价,忽视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就造成了人们对经济指标的片面追求,再加之人口的膨胀,社会需求的膨胀,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作为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一旦建立起来,将会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

资源与环境价格的确定,是资源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然资源与环境定价,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且涉及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问题,被众多学者称之为“两难的选择”。国内外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达成共识。

1.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曾高度抽象地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划分为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且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生产决定分配、消费和交换,而分配和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再生产四环节的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并把它看成是揭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作为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导思想。

对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来说,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随意地使用资源并且不用考虑它的价值损失。因此,以前国民经济核算基于这种理论大多数没有考虑环境与资源给国民生产总值带来的损失。

1.2价值补偿理论

价值补偿理论的提出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加速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相伴而生的。经济发展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同时又对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感到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前列,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然而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资源的加速消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源全部归国家所有,许多自然资源低价,甚至是无价开采使用,致使财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按照传统财政理论,财政分配只局限于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对于自然资源配置,资源耗费一直是被忽视的。资源的乱采滥伐,国有资源价值的流失,必然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仍是一个价值补偿问题,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价值补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1.3效用价值论

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即效用价值论。资源价值效益可以通过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影子价格来表达。

1)支付意愿。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或一种享受而愿意支付的货币资金。它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以表达一切商品、效用或服务的价格,是资源效益核算的根本。目前,支付意愿已被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法规和标准规定为资源及环境效益核算的标准指标,并用来核算各种资源和环境的效益。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或一种享受而愿意支付的资金与实际支出资金之差。在西方经济学中,私有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其价格资料求得,而公共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求得:①利用“影子价格”,与私有商品类似,可以根据公共商品“影子价格”来求其消费者剩余。②利用支付意愿,询问人们对某商品的支付意愿和实际支出的费用,从而求出消费者剩余。

3)影子价格。由于资源效益属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但可以利用替代市场技术,先寻找替代市场,再以其“影子价格”来表达资源的效益。例如,计算森林产生氧气的价值,可先计算森林每年产生氧气的总量,并假设这些氧气可用于市场交换,再以氧气的市场价格作“影子价格”来计算森林产生氧气的价值。

1.4可持续发展理论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可表述为:①不重视可持续性:追求资源开发与纯经济增长;②重视可持续性:注重资源节约与管理;③强调可持续性:强调资源保护;④极端强调可持续性:极端强调资源保护。目前,中国实行的可持续发展属于重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主张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发展循环经济,以解决当前的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等危机。

2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

作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应该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相一致,包括数据来源的调查方法,整理汇总方法和分析研究方法。这里所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指分析研究方法并为此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表1)。

2.1自然资源核算基本方法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自然资源的核算,是在自然资源成本定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核算,既包括存量的核算,又包括流量的核算;既要有实物形态的核算,又要有价值形态的核算;既要对各类自然资源分别进行分类核算,又要进行综合核算。由于核算的内容与要求不同,其核算的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可采用供求定价模型法J。同时,要把自然资源核算同国民经济增长变化核算以及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投入、产出核算联系起来。自然资源的核算可分3个层次进行:第一,对每一种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自然资源的存量价值核算和耗竭损失价值核算,反映其增减变化;第二,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核算,反映自然资源总量的变化;第三,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减变化,资本形成的规模以及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净值(NNP)的实际状况。这3个层次的核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2.2环境保护基本核算方法

2.2.1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核算

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包括企业投入、政府投入、居民投入和各种环境保护治理设施捐助,这部分投资支出以实际发生额为准。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主要用于:①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如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气化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等;②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③环境管理服务支出;④基本建设“三同时”环保投资;⑤居民环保支出等。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和投资按实际费用支出和投资的性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治理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它将形成固定资产,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它的支出具有资本性质,因此,应按照固定资产折旧率计算的折旧额作为当期的经济损失。第二部分是当年为维护环保设施、环境费用的支出和为监测管理污染治理情况和科研费用的支出。这部分应当作为当年的经济损失。第三部分是当年治理污染时的费用支出,它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直接治理费,应作为当期的经济损失。计算公式为:污染治理总费用=已治理费用+虚拟治理费用=实际污染治理投资额/已达标率或实际污染处理率。

2.2.2环境质量降级核算

环境质量降级主要是由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以及环境噪声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一方面生产中的原材料使用量越大,生产规模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越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多,造成的环境质量降级也越快,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质量降级核算可采用恢复法进行,如大气环境质量由二级降到三级,水环境由Ⅲ类水体降到Ⅳ类水体等。治理大气环境质量由三级升二级,进行污水处理使水环境质量由Ⅳ类水体升到Ⅲ类水体的费用即为环境质量降级的损失。公务员之家

2.2.3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环境污染损失可分为以下及部分:

(1)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损失包括对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业及其他行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使产品减产,二是环境污染使产品质量下降。可以用市场法对这部分损失进行核算。

(2)环境污染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各类机械、仪器、厂房及其他公共建筑物和设施等。环境污染对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缩短使用寿命,以及增加维修保养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用市场法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进行核算。

(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的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考虑环境污染造成的医疗费增加、直接劳动力和间接劳动力损失等几部分,可采用人力资本法进行核算。

(4)水污染损失核算:根据环境规划最终目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应为100%,生活污水处理后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把此目标作为理想状况,对比现阶段与目标值的差值,算出应处理的污水量,并根据一定的处理费用,核算出水污染损失的价值。计算公式为:水污染损失价值=(生活污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量)×污水处理费。

(5)大气污染损失核算: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排污收费为对环境外部影响附加一个真实的价格提供了一种机制,从而确保环境影响被纳入到污染者的决策框架之中。理论上,理想的收费水平应该反映与污染物有关的边际损失成本。但实际上,目前各省都用征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污费来弥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实际征收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污费都远远低于大气污染环境损失成本。

(6)固体废物堆放污染损失核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损失,主要为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费用堆存费用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或堆存直接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额外费用,估算方法采用“工程费用法”。计算公式为:堆存费用=堆存量×堆存系数。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7

1耕地资源价值构成

耕地资源价值的本质是耕地资源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它源于耕地资源的效用、稀缺性和可控性[4]。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或狭义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忽视了土地所拥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代际公平等这些外部性价值[3],致使耕地利用效益低下,耕地流失趋势难以控制,急需重新界定耕地资源价值构成。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学、环境资源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学术界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目前主要形成了3种认识:①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提出耕地资源总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5-6]、生态价值三大部分[7-10];②按照普遍接受的资源环境价值观,认为耕地总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组成[11-13];③以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价值论—修正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分析工具,把耕地的价值概括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综合价值[14-15]。除此之外,个别学者还从我国耕地产权[16]、土地资产价值[17]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在重新认识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在现有市场经济约束机制下仅实现了耕地资源总价值中的一部分。于是,学者们进一步提出,要全面实现耕地资源总价值,应以耕地资源总价值构成内涵为依据,来修正我国当前不合理的耕地征用补偿标准[15,18]、确定我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5]、建立我国农地流转补偿机制[19]、重新构建包含耕地资源价值的农产品价值核算体系[19]及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20]等。总之,现阶段学术界已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对土地价值的狭隘认识,形成的各种价值构成体系都有其相应的理论依据,比较科学,且反映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这为从不同角度进行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就耕地资源总价值的实现方面,还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设想,具体的方法措施和实践操作研究还不够,不利于耕地资源价值的全面实现。

2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尺度

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可以从全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地块等不同尺度进行。从国家或地区尺度开展耕地价值研究,可以了解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拥有的耕地资源价值情况,也可以认识到区域耕地资源的生产力水平、耕地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子对耕地价值的影响作用;从地块尺度进行耕地价值研究,则可以深入认识决定耕地地块价值的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内部影响因子。从我国现有研究来看,还主要集中于国家[5,21]和地区[1,6,22-25]这些区域尺度上,对地块尺度上的耕地价值认识不够,难以满足未来从地块尺度进行耕地保护的需求,应加强基于地块尺度的耕地价值研究。

3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方法

从现阶段来看,学术界倾向于采用耕地资源总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这种构成体系,在此即按照该体系进行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的综述。

目前,我国学者在进行耕地经济价值核算时,主要采用收益还原法[22,24,26]。从大量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发现,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该方法采用的未来耕地纯收益是以现状耕地纯收益代替的,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二是现状耕地纯收益的测算,要求待估对象拥有详细、准确的投入产出资料[7],而我国缺少对耕地具体地块投入产出情况的记录,致使学术界研究的对象还主要局限于区域尺度;三是与数学模型法相比,该方法不利于对特定区域内影响地价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认识。总之,现阶段单一的核算方法,难以满足研究的需求,需进一步完善耕地经济价值核算方法体系。

学术界对社会价值的测算主要是从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两方面进行的。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主要采用市场替代法进行核算,即用养老保险来代替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23,27-28〗。但也有学者指出,该方法只有在政府仅为城镇居民提供大部分社会保险而不为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险的情况下,才基本可以采用[21]。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核算目前主要形成了3种方法思路:一是用最低生活保障金额来衡量耕地的社会稳定价值[1];二是选取耕地占用税、国家或政府所支付的“一免三补”费用两个指标来衡量[29];三是以国家对占用耕地收取的年费用和国家因保护现有耕地的年支出费用来替代估算[6]。除了现阶段研究中常核算的社会保障价值和社会稳定价值,也有学者把耕地发展权价值归入到社会价值中进行核算[5]。具体核算时,主要是采用周建春学者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设计的耕地发展权价值评估技术方法[21],并且核算出我国耕地发展权价值为50.24元/m2[5]。但由于核算时把研究区域看成同质,忽略了诸如耕地所处的位置及景观等影响因素对发展权价值的影响,因此现有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深入和耕地资源稀缺性矛盾的日益突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逐渐引起了人类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都开始了专门针对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研究,并主要形成了4种研究思路:一是直接在他人研究生态系统所得生态环境价值数据(异地数据)基础上进行简单修正来估算待研究区的耕地生态价值,多以谢高地等人计算的我国耕地资源生态服务的年价值为参考[30];二是根据替代原理,采用影子工程法,以耕地非农化以后,人工开垦耕地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所需费用来计算[26,31];三是在对地块所具有的各项生态功能进行实际检测获取检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测算耕地生态价值[6];四是采用市场模拟法中的条件价值评估法或意愿调查评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CVM)进行耕地生态价值研究[32-34]。4种研究思路各有利弊,研究思路一、二比较简单,但存在难以准确量化区域耕地生态价值的问题[6];研究思路四简单灵活、易于操作,但因其在应用中极易出现多种偏差[35],从而使其受到颇多争议[29,36],如何科学设计问卷及避免评估过程中的各种偏差成为该方法应用的关键及难点;研究思路三则是最能体现出直接核算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他3种研究思路准确性差的缺点。虽然目前由于受测量手段及基础研究不足的限制,仍有部分生态环境功能难以定量测算,但可以预期,随着耕地资源价值研究的深入,研究尺度由区域向地块的转换,以及测量手段的改进,通过获取区域或地块各项生态功能的实测数据进行耕地生态价值研究将成为主流方向。

4耕地资源价值影响因素

耕地是土地利用方式中最普遍的利用形式之一,其价值除了受耕地资源系统自身影响外,还受到与其密切相连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对于耕地资源持有的经济、社会、生态不同功能价值,其影响因素是不同的[15]。

关于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诸如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地改良、土地面积、租金、地均收入、政府支付、利率、农场收入等农业因子是常用变量,除常用变量之外,也包括诸如人口密度、人口增长、距离城市的远近等其他因子[37-38],具体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耕地地块的质量[15]、区位条件[12]、技术水平[39]、市场因素[40]和行政因素等方面。对于耕地的社会价值而言,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主要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二者基本呈反向变动关系[40]。为此,有学者提出以全省农业人口人均非农业纯收入与县(市、区)农业人口人均非农业纯收入的比值作为社会承载价值修正系数,对耕地资源社会承载价值进行修正[22]。在耕地发展权价值的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耕地区位置和景观,具体作用情况为:当耕地离城镇中心距离越近,其耕地发展权价格就越大,反之越小;并且,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情况下,耕地发展权价格会依耕地距市中心距离远近而发生指数变化;当耕地及耕地周围的景观生态较好,其耕地发展权价格就较高,反之较低[21]。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从耕地自身出发,直接影响耕地资源生态功能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生物多样性、脆弱性等方面[15];二是虽然耕地的生态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其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市场中真正体现出来,还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类的消费水平和人口素质以及其他政策的影响。因此,对于耕地生态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除了考虑其自身影响外,还要考虑其社会背景的影响[2]。研究认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40],一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类消费水平和素质越高,人们对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水平就越高,对耕地优美环境景观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从而使得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反之,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体现的就越不充分。另外,如果国家和区域政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那么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也更易得到人类的认识与重视,更能得到充分体现[2]。

可见,现阶段学术界已普遍认识到耕地自然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会影响耕地价值,但缺少进行耕地经营主体—农户行为对耕地价值的影响作用研究,这不利于对耕地价值影响因素体系的综合全面认识。并且,我国在对各类因子与耕地价值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面,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进行定性分析,缺少实证研究,难以厘清各类因子对耕地价值的作用机理。

5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展望

1)现阶段,学术界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体系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且认识到了需从哪些方面来实现耕地资源总价值,但这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任务是在实践中如何得以具体实现。因此,未来要加强研究如何把耕地的社会、生态价值和对后代的价值纳入到各种补偿补贴和农业效益中来,使耕地利用者和保持者有利可图[3],从而通过耕地总价值的全面实现来真正提高耕地的比较效益,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耕地的流失趋势。

2)从现有研究可以发现,由于缺少耕地地块投入产出等相关统计资料,目前还主要集中于对国家、省(市)、县等区域尺度上的耕地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这不利于对决定耕地地块价值的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内部因素,以及人类行为影响因素的认识,也无法满足从地块尺度进行耕地保护的需要。因此,基于地块尺度的耕地价值是一个重要研究视角。

3)总体来看,现有耕地价值核算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收益还原法难以发现特定区域内影响地价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发展权价值核算中忽略了诸如耕地所处的位置及景观等影响因素对发展权价值的影响。因此,未来有待于加强数学模型法的应用,基于影响耕地经济价值、发展权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来建立价值评估模型。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性服务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性功能,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

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计算,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规律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公务员之家: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在对生态伦理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伦理学所涉及的主要流派对其内部自然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指出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基本理论趋向;进而厘清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发展路向,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界定问题,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内部以生态学为依托对传统伦理学进行改造的环境伦理学。…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生态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自然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系统,所以生态伦理学强调人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而非其中心。正由于生态伦理学以生命实体乃至整个自然为研究范围,关注生态系统中所有自然存在物,强调生态的整体利益,所以理论相对较为激进,因此在环境伦理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

就生态伦理学的特点和关注的问题而言,可以把动物权利论/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涵盖在其研究范围之内。其中,生物中心主义立足传统伦理学理论,以生命个体的权益作为自己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生态整体主义立足于生态学,以生态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试图把伦理关怀的范围由生命个体拓展到整个自然系统。

在生态伦理学内部,针对自然的伦理观念从生物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经过了一个从关爱生命实体到关爱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都是要扩展人类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而这种自然伦理观念的转变恰恰体现出它的两条基本致思理路,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一、生物中心主义视角:从个体生命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物中心主义包括施韦泽‘傲畏生命的伦理学”、泰勒“生物平等主义伦理学”以及辛格“动物解放的伦理学”、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伦理学”,它们的基本观念是把人以及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个体纳人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之内。

1923年,施韦泽提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冲破了传统伦理学只限于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和关系的观念束缚,力图把善赋予其他的生命。在他的哲学视域里,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他是否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不在于他是否具有内在的善,而在于他是否把一株植物、一个动物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就是:‘菩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生命原理。”这一伦理观念的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对生命采取一种敬畏的态度,其目的是通过直觉、体验等培养、提高我们的德性。本质上,这种伦理观对以往的传统伦理观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使人们发现伦理在本质上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

泰勒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是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延续和发展。生命在施韦泽的观念中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像动物、植物等。泰勒继承和发展了施韦泽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以善为基础概念提出,任何生物均是由自己的本性决定了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善,善是对其生命事实的描述,所以,人类与其他的生命形式一样都拥有绝对平等的天赋价值和道德价值。

从理论形态上看,这类生态伦理学关心的对象仅限于生命个体,只重视生命个体的权利和价值,而对生物共同体所具有的实体属性却视而不见,而且也没有看到人对生物种群及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但是,无论是动物权利论还是动物解放论,乃至生物平等主义都是从关爱个体生命出发,试图重建人类对自然的伦理观念。

二、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从生态整体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态整体主义以生态学思想为理论范式,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把自然界的有机体、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整体都预设为道德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道德主体范围的拓宽,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伦理解答。生态整体主义主要有三个流派: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

三个流派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力图转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建立一种生态的、整体的观念。例如,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他说“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0141193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被大地伦理学视为最高的善。利奥波德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已经证明人类只是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曾这样表述道:“……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我们人类要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大地伦理学的建构不能缺少人类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共同体的拓展过程不光要依托生态学所提供的知识,而且也需要我们的情感。

从理论形态上看,同前类生态伦理学相比,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不仅生命个体具有道德主体的地位,而且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道德主体,所以人类应把自己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个体生命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应对整个生态系统负有道德义务和责任。为此,生态整体主义的哲学家们都从整体生视角出发,依托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力图对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道德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进行确证。他们认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其他有机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其中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处于相互依存、内在关联之中,生态系统本身固有的整体性、过程性、相关性使其具有不依人为判据的内在价值,所以自然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主体、伦理主体。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理论视角,生态伦理学内部形成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条基本进路。这一方面是源于生态伦理学内部自然伦理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担负着一个责任,即为解决环境危机所表征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指导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但在理论实践上,它却无现成的伦理原则可以直接运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从起源上说,应用伦理学不是单独发展了传统伦理学中‘原理’之后的‘应用’这一部分,而是起源于现实生活中无法‘应用’传统伦理学的原则来加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领域,换言之,是起源于现有的原则在同一问题上的相互冲突、以至相悖而使现实实际上无原则的问题领域”。所以,生态伦理学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来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是它的两条基本路向。

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进路: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如何把道德身份拓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既是个体主义路向,也是整体主义路向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一般意义上,传统伦理学只承认人的道德身份,认为人对自然并无直接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道德身份范围的拓展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如何拓展的问题,是生态伦理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个体主义路向主要流派的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生物中心论是以人之外的生命个体作为道德的主体,从个体生命的权益、价值出发论述它们应具有何种道德地位、道德权力和责任等问题。在本质上,这些理论是建基于传统伦理学的情感范畴框架之内,用人的情感来感知动物,所以具有西方传统情感主义的理论特质。就具体而言,个体主义路向的生态伦理学是对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道义论思想的借鉴和运用,其实质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及概念的延伸和移植。例如,辛格对平等的基本准则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充,试图使平等原则运用于其它物种,论证了所有动物拥有平等权益的正当性。他提出,各种动物之间感知能力、智力水平的差异并不能成为他们能否享有平等原则的依据。这一思想直接源于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边沁认为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获得权益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整体主义路向在对个体主义路向进行批驳时,首先肯定了个体主义路向以生命本身作为判据对道德身份的拓展,是伦理思考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思想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推及到自然界的大多数生命存在物,从而赋予伦理学新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思想过于强调生命个体的权益,而没有考虑非生命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的实在性以及整体性,使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得过于片面。而‘一个完整的伦理学必须给非生命的自然物体(比如河流和山川)和生态系统予以道德关注……生态伦理学应当体现‘整体性’,比如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存在于自然客体间的关系等生态‘总体’应当受到伦理上的关注”。整体主义路的这种观念的确立,完全得益于生态学思想蕴涵的整体性。现代生态学的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种是普遍联系的和相互依存的。受到现代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紧密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启发,整体主义路向的学者通过强调系统的整体『生使道德身份拓展到人类以外的其他非生命存在物。他们基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提出,这些非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它们本身就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是道德身份的判据。

生态价值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渊源;路径选择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及本国生态环境出现的严峻问题提出的[1]。(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眼中,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和大自然共存亡[2]。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告诉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是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成的文化基础。儒家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关系,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肆意地向自然无限索取。道家主张要遵循自然规律,《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地、天、道运行是有规律的,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当然也不能例外[3]否则“不知常,妄;妄作,凶”。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非常丰富,始终是历代统治者遵循的基本理念。(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生态文化与建设生态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4],借助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回顾中国生态环境及其治理的教训与历史策略,追溯生态危机的发生原因,针对不断爆发的污染事件,提出要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位,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深刻认识生态文明与党中央新思想的内涵联系,从战略高度把握生态文明丰富内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战略化与可持续化[6]。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历史定位

(一)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历史性政策研究[7],顺应了国际化的趋势和潮流。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的国情。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和完善[1]。所以,当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祖辈生态文明观念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二)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历史迈向更高级别社会形态的表现[8]。第二,从现实角度看,人类的文明实际上始终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河流域,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良好,物产丰富[6]。今天的文明仍然需要良好的生态支撑,自然环境恶化了,其他文明也会消失,楼栏文明和玛雅文明的消失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涵盖了人与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只是生态文明的构成部分。第三,从哲学角度看,生态文明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整体结构中考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A从本体论上看,自然比人具有更客观的优先地位。因为对自然而言,哪有什么污染,哪有什么垃圾,所谓的污染和垃圾是对人而言的,污染和垃圾都是人制造的,所以,人类应该聪明一点,不要总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若是消失了,自然仍旧会存在。B从价值论上看,人和自然都有价值,不能只强调人类自身的价值,而无视自然和环境的价值,人类忽视了自然和环境的价值,那人类自身的价值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C从方法论角度看,应该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建立伙伴关系。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对人类友好,如若破坏了自然,那人类也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所以,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只有这样人类自身的价值和主张才能实现。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粗放型发展模式仍占有市场。传统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是工作的唯一重点,过分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甚至达到了牺牲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很多外来污染环境的工厂与项目在我国扎根,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传统发展观将发展与经济增长划等号,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多数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在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在广州与惠州等地发展中,各种电子厂、化工厂与生产厂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但雾霾、酸雨等使得当地环境比较恶劣,由于工厂排放的废气导致天空灰蒙蒙的,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在近年来提倡节约、环保与高质量经济转型发展下,逐步被取缔与转变,但市场经济发展中目前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一项长远且系统的工作,而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放在同一高度,还需要政策与技术的创新支持[9]。(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与恢复力下降。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一直都是经济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探究中心。过去由于有些地方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对当地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大肆建造工厂与工地,化工厂的污染对水资源的污染长期有效。有些地方过度开发,引进高能耗与高污染项目,使得环境承载力与恢复力下降,使自然生态难以再恢复到原有水平。曾经在“唯GDP论”的政绩观影响下,一些地方政府与官员为提高经济发展高度,甚至以反生态的做法疯狂追求利润,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处于长期对立状态,很多地方虽然发现了环境问题,但在经济利益诱惑下漠视生态问题,使得生态环境资源一步步被掏空,环境的自净能力无法跟上污染速度,最终使得承载力与恢复力下降,环境再难还原。(三)人类解决生态危机能力的失位与孱弱。生态环境被破坏并不是人们的本意,本质是由于人对自然环境与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需求缺乏认识,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引发了生态危机。公众生态意识觉醒和自觉践行的矛盾,生态意识与利益追求的对立、生态意识的严重缺失,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肆无忌惮。在建国初期,为了使发展尽快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生态环境不得不屈居于经济发展之后。后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们长期生态环境意识的缺失,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层出不穷,频频爆发的自然灾害与资源能源的快速消耗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人们日常践行的知易行难的悖论,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严重威胁自然环境的利用[10]。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来自国际上的压力非常大,同时也是我们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的主动应对,这里有很深的国际背景。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一)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坚定执行并且一贯肯定的政策研究[11],将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改变以往的唯GDP的政绩观,将生态保护、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自然环境发展作为政绩衡量的新标准,将改变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从战略部署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高度。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基于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2],构建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制度建设中,要以系统、完整的思想,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与体制,从环境资产的使用、污染环境治理、污染排放标准等多个层次,确定生态保护的基准与经济发展的和红线,通过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与体制支持,使得政绩评价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业发展从“经济人”向“生态人”,从市场发展、管理机制以及政府督导等多个方面,切实贯彻生态文明保护制度,制定适合我国发展国情的方针策略,对生态文明实现舆论监督,立法支持以及道德关怀等,促进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二)实现政策法规层面的生态文明规范。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健全经济发展制度,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度,归纳与总结损害环境成本的生产要素,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污染付费以及资源有偿利用机制等,提高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征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税,制定各种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为资源与环境制定合适的价码,实现自然环境的资产化管理与排污权的交易机制保护;基于城市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开展市场化运作与管理,依据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发动社会人士参与到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中。(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只能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13]。在人与自然这一对关系中,人是从自然中演化而来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虽然是有智慧的,但也应该明白,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实际上人类比自然界要渺小得多。近300年来,人类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的位置上,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和统治自然。实际上,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就会走向理想的反面。因此,人类必须呵护自然,善待自然,生态文明就是要人们树立这种理念,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在中,基于社会发展的战略与全局高度,多次发表了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形成了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意义重大。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角度来看,当下我国生态发展面临严峻局势,要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要提高对理论渊源的分析[11],从实际发展建设对生态文明的需求角度,辩证自然与发展的关系,可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南和根本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党对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性把握,顺应了国际化的趋势和潮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的国情。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14]。所以,今天所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祖辈生态文明观念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丽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3-116.

[2]郭倩.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5.

[3]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EB/OL].[2012-02-11].

[4]刘小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5]石文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目标确立的依据及实现路径[J].湖湘论坛,2012(4):24-28.

[6]向宇森.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哲学意蕴初探[J].长江论坛,2018(2):32-35.

[7]张薇.论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西安社会科学,2009(4):57-59.

[8]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0-18.[9]黄承梁.论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8(2):5-6.

[10]李明欣.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与路径选择[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2):122-124.

[11]徐晓霞,郑红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重要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267-268.

[12]文丰安.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流变及发展进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8-16.

[13]田宪臣.建设生态文明绘就美丽中国[J].理论参考,2013(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