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3 17:49:03

全球经济发展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生态化;全球经济;协调

一、引言

国际贸易生态化也被称之为国际贸易绿化,主要目的是把生态学的原则融入到国际贸易的所有活动方面,将环境、社会、人等不同元素融入到整个过程的世界贸易当中。可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和生态化的发展之间所具有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如何在完成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确保拉动、完成国际贸易的生态化及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变成国际贸易发展当中急需处理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形势

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国际贸易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且变成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国际贸易体制而言,环保已经变成贸易体系的主要宗旨。世界贸易组织法与有关的法律法规均在贸易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明确规定,通过不同层面约束国际贸易,令其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前进。并且,也透过协议的形式对环境及资源的研发给予要求,以此保障国际贸易发展中环境保护的效应,从本质上加快生态化的发展。为了降低贸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本质上加快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令贸易措施逐步构成,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贸易法的生态化。在环境与贸易发展矛盾恶化的状态下,应当透过相关规定对行为进行约束,这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势。

三、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全球的经济发展是为了透过资本、资源乃至金融在国家与地区间的贸易进行流动,最大程度符合各个国家百姓的所需,完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从而提高全球各个国家的生活及福利待遇。所以,追寻全球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而言并未违反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标准,两者并不具有必然的冲突。只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全球经济提高所形成的发展效应、全球经济增长结论,并未与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期望完全吻合,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各个国家在经济力量方面也在持续转变,国家和国家相互间的资源与资本正在改变平等性。并且,经济发展所形成的资源与环境的耗费,也降低了地球的供养能力,地球不断面临着各种极限挑战,令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发展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1]

(一)全球经济发展加大了国家和国家相互间资源的不平等性

在WTO加快全球经济发展当中,需要国际贸易完成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因为并未在发展经济当中考量到地区的差异,以此变成一边倒的状况,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变成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踏板,与全球贸易生态化的目标越来越远。自WTO建立以来,在审察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实践中,状态并不乐观,改变了国家与国家相互间资源的平等性。就时机而言,当前体制下全球经济的提高并未妨碍发展中国家及百姓在全球经济迅猛提高的过程中被边缘化,反而加大了比重。发达国家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30%,可是耗费资源却是全球每年产出资源的70%。而占世界70%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仅具有30%的资源。[2]如此明显的差距不禁令人愕然。因此,长期以来大多发展中国家并不信任WTO提出的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规划。显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WTO对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关系的处理方面并不满意,重新创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成为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心愿。

(二)全球经济发展加大了国家之间资本不对等的分配

因为经济规模、国情乃至增长率的区分,全球各国在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本方面具有较大差距。这类差距直接转变了国家之间的资源分配,比如在生产力水平过高的国家中,集约化生产体现出他们能够打价格牌,在贸易中具备成本优势。资本流向大多依托于生产力的水平,随着水平的提高,资本则更加雄厚。资本具备逐利性与流动性,而且总朝着生产力水平较高,具备绝对利润优势的方向靠拢。所以,对于全球经济迅猛增长的局势而言,国家相互间的资本分配机制并不对等,资本通常朝着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国家靠拢,而这些国家却都是发达国家,从而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更加明显。虽然也存在一些利润诱因导致资本流向生产力较弱的国家,可是这些诱因通常要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权益才可获得,实则违背了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理念。

(三)全球经济增长降低了地球供养生命的力量

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需要经济活动的执行以环境及资源承受力为条件,也可以说,发展经济需与环境、资源保障相结合。例如,全球所有的国家对于发展经济方面均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避免温室效应加剧,损坏臭氧层。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为了缓和本国的环境与资源紧张状况,均透过国际贸易的形势,将环境与资源服务通过进口的形式给予缓和,可是在某种层面来讲,这一方式也加大了各国对进口环境、资源服务方面的依靠,形成反效果。所有国家均希望发展经济,可是又不想担负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工作。当前,全球只有较少国家在环境承载力方面没有达到上限,可以令其他国家进口这一承载能力。在当前的制度中,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经济,必定会大量进口这一承载能力,如此则会令各国均同时达到极限,这会令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并且会令问题逐渐扩大,最终无法掌控,降低地球的供养力。

四、当前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较难协调发展的原因

(一)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在短时间目标冲突

国际贸易在生态化发展方面具备三点:其一,在经济方面进行生态化发展,提升物质财富,提升供需能力;其二,社会的生态发展和进步,是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缓和社会的贫富分化;其三,环境与资源生态发展,主要是为了完成生态资源与经济的发展,以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国际贸易在发展中不止提倡满足人们生活所需,还需确保环境的应用,为后人提供使用与发展的根基,在国际贸易生态发展中,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联系,人们应当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关注我们所处的环境,想要短期内提升经济增长效果,则需将与贸易生态化相互间的差距进一步明确。[3]

(二)WTO对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国际经济发展欠缺协调的对策

WTO在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并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这也使得其在重视程度方面尤为不足,不具备相关的对策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WTO环境中,经济增长和环境相互间的关系被减弱,没有注重生态化的引导效果及作用,也就在某种程度中忽略了生态发展所具备的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内容,加快了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间的矛盾。并且,以此为观点制定的WTO政策则欠缺科学性及公正性,较易形成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生态化相互间的问题。

(三)发达国家在生态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中建立双重标准

发达国家在出口贸易中,为了提升本国的经济,并规避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等问题,则透过出口形式或在其他国家建厂的方式进行生产,将污染及危机转移至他国,这样的形式对发达国家而言尤为普遍。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保护经济的发展,则透过贸易壁垒的形式执行。虽然众多绿色壁垒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乃至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大多贸易壁垒仅透过生态化的方式,限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五、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方法

(一)在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协调优化

因为在追寻利益方面,国际贸易通常具有急功近利的特征。可是从长期发展而言,要想长期确保利益,则需将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在实践当中,国际贸易将愈发注重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会变成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思想。由于时间的推动,保护环境远比经济发展更加关键,国际贸易生态化也会变成未来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对于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而言,需要先对各个国家相互间的信息及技术进行积极沟通,将保护生态环境归入国际贸易规划当中,将可持续发展归入法规体系与贸易政策中,创建国际贸易的生态化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战略协调体系中,提高贸易政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完成国际贸易的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协调的战略对策。

(二)依照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协调规则执行

除却协调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与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相符的规则。在制定规则时,需要依照统筹兼顾的方式,对不同地区与国家经济的差别方面进行考量,以确保规则可以符合更多人的要求,且具备公平、公正性。执行贸易活动时,所有必须遵守的国际公认准则,进行严格掌控。各个国家的国内立法需与本国贸易实际相融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完善资源与环境立法方面,需对WTO框架内有关对外贸易相关的制度进行严格掌控,对环境立法不够完善的国家而言,需不断完善国内法律,令其与国际标准相符。[4]

六、结语

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形势,如果依旧沿用以往粗放型经济增长形势加快经济发展,只会为环境及资源造成严重的危害,最终也会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阻碍。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是依照时展所需,通过不断努力,实现统一的规范体系,加快各国在生态较好的基础上完成经济增长,以此良好处理目前社会面临的愈发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并加快完成全球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所需。

作者:朱莉莉 单位:阳光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汉林,刘光溪.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13.

[2]石岩,李卫华.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行政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4,(2):89.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2

一、“十二五”时期的全球经济

“十二五”时期世界将进入“后危机时代”,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其表现为世界经济在结构变动过程中的逐步复苏。在这个阶段,由于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经济的重心和主题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及其主题的变化表现为以下五个层面。

第一,全球经济发展重心将“回归”实体经济领域。相关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超出了实体经济承受范围,是产生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金融深化的必然结果。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基本特征,它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社会信用的扩张,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超过了实体经济。以美国为例,2007年其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30倍。这种情况下,虚拟经济发展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化”极为严重,成为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由此,“后危机时代”,通过金融体系“去杠杆化”挤压经济中的“虚拟泡沫”,使整体经济发展重心回归实体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一大特征。

第二,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重塑”经济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失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危机后必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结构将出现一次大的调整。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点在于各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体现为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此,各国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世界经济重新平衡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三,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将“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人类应对经济危机并最终摆脱危机“后遗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外战争和国内革命,另一种是新技术革命。其中,实施新技术革命的社会交易成本较低,是最为积极和有效的“去危机”手段。1857年,以生产过剩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英及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企业在此次危机中纷纷破产。但是,之后十年内,以电气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注入了增长动力,使这些国家迅速摆脱危机,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而1929-1933年的“大萧条”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产业革命的发生,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源泉。由此,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而本轮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必将“催生”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第四,全球经济发展亮点将“凸显”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迹象趋于明显,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增长”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标准模式”,各国只有在这个基本模式框架中寻找符合本国的发展路径,才能融入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促使本国经济良性发展。“低碳技术”可能成为“后危机时代”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方向。在“低碳技术”推动下,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创造“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增长动力,寻求经济的“绿色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遵从的主题。

第五,全球经济合作主题将“锁定”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各国经济迅速下滑,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由此,各国开始强调地区合作的地域开放性和领域协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有加快的迹象。例如,欧盟通过地中海联盟扩大了区域合作的边界,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决定加强合作,西半球国家决定成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共同体等。与此同时,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也是此次危机中区域一体化的亮点。由此,“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迎来新的高潮。

二、“十二五”规划的全球战略

从本质上来说,“十二五”规划是我国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案。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和新调整,“十二五”规划中比较系统的“蕴含”了中国政府的“全球战略”。

第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内外结构调整。“十二五”规划将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政府民生投入,以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多重措施,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同时,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最终,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以此促使中国从“外供型”经济转向“内供型”经济。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新金融,2006(4).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4

十二五”时期的全球经济

其表示为世界经济在结构变化过程中的逐步复苏。这个阶段,十二五”时期世界将进入“后危机时代”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由于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经济的重心和主题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及其主题的变化表示为以下五个层面。

全球经济发展重心将“回归”实体经济领域。相关研究标明,第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超出了实体经济接受范围,发生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金融深化的肯定结果。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基本特征,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社会信用的扩张,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超越了实体经济。以美国为例,2007年其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30倍。这种情况下,虚拟经济发展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化”极为严重,成为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由此,后危机时代”通过金融体系“去杠杆化”挤压经济中的虚拟泡沫”使整体经济发展重心回归实体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一大特征。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重塑”经济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第二。失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危机后必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结构将出现一次大的调整。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点在于各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体现为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此,各国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世界经济重新平衡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将“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第三。人类应对经济危机并最终解脱危机“后遗症”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外战争和国内革命,另一种是新技术革命。其中,实施新技术革命的社会交易利息较低,最为积极和有效的去危机”手段。1857年,以生产过剩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英及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企业在此次危机中纷纷破产。但是之后十年内,以电气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注入了增长动力,使这些国家迅速解脱危机,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而19291933年的大萧条”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产业革命的发生,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坚持经济临时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源泉。由此,经济危机往往随同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而本轮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必将“催生”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全球经济发展亮点将“凸显”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迹象趋于明显,第四。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增长”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规范模式”各国只有在这个基本模式框架中寻找符合外国的发展路径,才干融入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促使外国经济良性发展。低碳技术”可能成为“后危机时代”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方向。低碳技术”推动下,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发明“能源利用”与“环境维护”相结合的新增长动力,寻求经济的绿色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遵从的主题。

全球经济合作主题将“锁定”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发生后,第五。由于各国经济迅速下滑,导致全球贸易维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由此,各国开始强调地区合作的地域开放性和领域协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有加快的迹象。例如,欧盟通过地中海联盟扩大了区域合作的边境,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决定加强合作,西半球国家决定成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共同体等。与此同时,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清迈建议多边化协议也是此次危机中区域一体化的亮点。由此,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迎来新的高潮。

十二五”规划的全球战略

十二五”规划是国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案。然而,从实质上来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和新调整,十二五”规划中比较系统的蕴含”中国政府的全球战略”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第一。加快内外结构调整。十二五”规划将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政府民生投入,以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多重措施,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同时,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入口协调拉动转变。最终,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并以此促使中国从“外供型”经济转向“内供型”经济。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5

1.全球性原因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来自现有的世界经济、贸易、货币金融等格局的失衡。首先,全球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是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美国经济出乎意料地增长强劲,而日欧近年一直处于经济缓慢增长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率超过西方国家的同时,两者总体经济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其次,近年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是不平衡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和服务转移或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其国内转而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促进经济结构提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加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往往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高新产品,为此贸易不平衡日益扩大,而各国的贸易、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往往助长了这种趋势。最后,全球性的储蓄投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内在根源,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由于经济体制、消费习惯、人口结构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原因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加上国内投资途径少、效率低,过多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对应为贸易顺差;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扩张性政策下消费经济的趋向不断加强,使得逆差不断扩大。

2.美国方面的原因

美国经常项目巨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国内政策。首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前美国经济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近年政府大规模减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以及个人收入和资产价值快速增长等因素都极大地刺激了个人消费增长;而美国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其公共开支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不断扩大。其次是储蓄不足。在消费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9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大约在4%~5%,而从2005年开始降至负数,这表明消费者不仅将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开支,而且还动用了储蓄或进行贷款消费。最后,为自身利益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施加影响。一方面,把劳动密集型及环境破坏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把产品由这些国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美国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本国市场巨大需求的同时,却对出口设置各种障碍,阻止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美国巨额的商品贸易逆差。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在平衡中强劲发展,与日本和以德国为例的欧洲国家经济低迷的经济发展形成对照;其次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发展快速,而拉美、非洲等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却极为缓慢;最后则是美国经常财政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顺差多以国债方式资本输出到美国,由此形成世界经济的“双循环”。然而,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相对很缓慢,我国也将面临风险。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

1.对世界经济与发展的影响

这一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失衡,不同于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主要手段失灵了,美国一边扩大贸易逆差,一边让美元贬值,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虽然不平衡下的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并没有如人们预计的那样悲观,前三季度美、日、欧投资消费形势乐观,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全球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和并购投资也有所增长。但这轮全球经济失衡的领域很广,原因多样,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定性,复杂性超乎想象,其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2.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目前全球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是不明显的,但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当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资源、能源、市场、技术和人才及世界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约束下,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高的不确定性风险。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建议

1.全球性对策建议

全球失衡的调整,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努力。为此世界各国应对促进全球经济失衡的有序调整进行积极的对话和磋商,并加强相互间的政策协调。第一,通过更多的战略合作加强南北合作。工业化国家应利用其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为消除失衡负起主要责任,按照“新千年发展目标”,切实履行在消除贫困、资金援助、债务减免等方面的承诺,同时按照蒙特雷共识,努力实现发达国家把国民收入的0.7%用于官方发展援助的目标。第二,加强南南合作,加快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从本质上提升各方面的实力才能实现对全球经济不平衡及现有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和矛盾的根本性解决。而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应在分享发展经验、贸易、投资和援助等方面帮助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并立场一致地争取平等有利的发展环境,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第三,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双方应该加强紧密合作,各自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各国货币政策弹性,在调整中维持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稳定发展中逐步消除全球经济的明显失衡状态。第四,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各国在一些涉及世界经济发展全局和各国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的协调,采取集体政策行动,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改善多边贸易体制,切实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第五,主要大国进行汇率合作型调整,即主要大国之间重新签订一个“新广场协议”,根据不同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最优升值幅度分类,合作调整汇率,或者是美国削减财政赤字,以避免汇率调整中的“囚徒困境”。

2.各主要经济体的对策建议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和逆差大国,应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负起第一大国的责任。其一,美国政府应负起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的责任,其美元政策或者说货币政策,不能一味地追求美国的一国经济政策目标,要尽可能考虑和追求全球经济稳定的目标;其二,进一步减少军费开支,减少联邦预算赤字;其三,创设有税收优惠的储蓄产品以提高国民储蓄;其四,中期内通过美元大幅的贬值以稳定其贸易赤字和外债余额,但这需要各国的政策协调以避免引起的金融冲击;其五,通过自身的改革调整,缓解世界经济矛盾。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6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新国际分工和多边国际贸易秩序及其相互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外部冲击,这种冲击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面临难得的国际环境机遇。如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己经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性主题。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环境呢?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课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冲击

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从根本上说是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性主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压力,但也存在将外部压力转变为动力的巨大机遇。

全球金融危机根源于各国经济发展长期失衡所加剧的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各国经济发展失衡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失衡,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身的缺陷和不适应性。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是各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将是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性主题。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球性主题下,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压力,但也存在将外部压力转变为动力的巨大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救援政策作用下,世界经济己经显露出复苏迹象。但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和长期的过程,甚至还有再次滑落的可能,欧债危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出口高度依赖于美国和欧盟市场,这些地区的经济萎靡和起伏动荡必然会影响到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加之2010年7月份中国重启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引发人民币汇率再次走高,进而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需求环境具有相当高的不确定性。

从发展趋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可能会改变全球化进程的轨迹,进一步转向本地化和区域化的曲线路径。此次危机表明,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增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另一方面却使世界经济联合体处于一种严重的无政府状态。理论上,全球化有利于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扩散到更广范围,极大地增进全球经济福利,使各参与者从开放中受益。但在实践中全球治理结构的缺失导致一些政府对内讲公平正义的法治,对外讲以邻为壑的机会主义,从而增加了全球经济失衡甚至爆发经济危机的概率。有鉴于此,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一种“去全球化”的趋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或许选择曲线式的全球化发展道路,强调排他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内开放。

二、新国际分工体系正在进行新的结构调整和布局安排

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国际分工体系既强化了中国对全球生产网络的依附性,又凸显了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地位的长期低水平徘徊。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入陷阱”和国际价值链的“提升陷阱”表明,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乃当务之急。

20世纪后半叶,国际生产中出现了“生产过程分散化”的现象并得到快速发展,其特征是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连续工序,这些工序分散在不同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分工模式,Arndt(1997)称之为“产品内国际分工”。在这一国际分工格局下,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国与国之间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共同体,又呈现一种新的依附关系。一方面,一种产品在多国之间的合作下才能生产出来;另一方面,参与分工的国家以别国的参与而获得更加有效的生产要素。这种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增强了参与各方的相互依附性,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融入新国际分工体系,但国内企业在新分工体系中仍处于“微笑曲线”谷底,产品内国际分工使得国内企业被全球生产网络“锁定”,面临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入陷阱”和国际价值链的“提升陷阱”,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根本性挑战。从发展趋势看,产品内分工将成为国际经济关系重组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的分工利得更多地取决于知识技术要素。与以往的分工模式相比,产品内分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国要素的比较优势,实现生产和运营成本的最小化,因而成为当代跨国公司配置资源和组织生产的首选模式,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网络通讯、生产管理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产品内分工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模式,国际经济关系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在此分工模式下,知识技术及其整合能力成为专业化分工领域的决定要素,一国在分工体系中获取的分工利得,主要取决于该国在知识方面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能否主动构建自己的生产网络以及加入网络时“跨越门槛”的能力,而不取决于资本和机器的多少。

三、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进入一个政策不稳定的时期,WTO发展面临多方面的严峻考验。首先是多边管辖范围过于拓宽导致不堪重负。WTO的谈判议题已从最初的关税问题扩大到文化偏好、政治经济制度等国内规则领域,议题内容越来越敏感,谈判往往陷入僵局:其次,不断增多的参与者和关注者对运行机制提出严峻考验。截至2008年7月,WTO的正式成员已达到152个,多边贸易体制要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让如此之多的成员达成协议,决非轻而易举之事:最后,区域主义盛行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巨大威胁。由于规则制订上的含糊和笼统,多边贸易体制协调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逐渐丧失,不受多边贸易体制管理和监督的区域经济合作反过来干扰和侵蚀了多边贸易体制的职能。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7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新国际分工和多边国际贸易秩序及其相互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外部冲击,这种冲击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面临难得的国际环境机遇。如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己经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性主题。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环境呢?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课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冲击

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从根本上说是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性主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压力,但也存在将外部压力转变为动力的巨大机遇。

全球金融危机根源于各国经济发展长期失衡所加剧的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各国经济发展失衡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失衡,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身的缺陷和不适应性。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是各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将是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性主题。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球性主题下,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压力,但也存在将外部压力转变为动力的巨大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救援政策作用下,世界经济己经显露出复苏迹象。但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和长期的过程,甚至还有再次滑落的可能,欧债危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出口高度依赖于美国和欧盟市场,这些地区的经济萎靡和起伏动荡必然会影响到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加之2010年7月份中国重启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引发人民币汇率再次走高,进而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需求环境具有相当高的不确定性。

从发展趋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可能会改变全球化进程的轨迹,进一步转向本地化和区域化的曲线路径。此次危机表明,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增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另一方面却使世界经济联合体处于一种严重的无政府状态。理论上,全球化有利于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扩散到更广范围,极大地增进全球经济福利,使各参与者从开放中受益。但在实践中全球治理结构的缺失导致一些政府对内讲公平正义的法治,对外讲以邻为壑的机会主义,从而增加了全球经济失衡甚至爆发经济危机的概率。有鉴于此,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一种“去全球化”的趋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或许选择曲线式的全球化发展道路,强调排他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内开放。

二、新国际分工体系正在进行新的结构调整和布局安排

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国际分工体系既强化了中国对全球生产网络的依附性,又凸显了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地位的长期低水平徘徊。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入陷阱”和国际价值链的“提升陷阱”表明,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乃当务之急。

20世纪后半叶,国际生产中出现了“生产过程分散化”的现象并得到快速发展,其特征是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连续工序,这些工序分散在不同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分工模式,Arndt(1997)称之为“产品内国际分工”。在这一国际分工格局下,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国与国之间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共同体,又呈现一种新的依附关系。一方面,一种产品在多国之间的合作下才能生产出来;另一方面,参与分工的国家以别国的参与而获得更加有效的生产要素。这种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增强了参与各方的相互依附性,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融入新国际分工体系,但国内企业在新分工体系中仍处于“微笑曲线”谷底,产品内国际分工使得国内企业被全球生产网络“锁定”,面临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入陷阱”和国际价值链的“提升陷阱”,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根本性挑战。

从发展趋势看,产品内分工将成为国际经济关系重组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的分工利得更多地取决于知识技术要素。与以往的分工模式相比,产品内分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国要素的比较优势,实现生产和运营成本的最小化,因而成为当代跨国公司配置资源和组织生产的首选模式,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网络通讯、生产管理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产品内分工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模式,国际经济关系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在此分工模式下,知识技术及其整合能力成为专业化分工领域的决定要素,一国在分工体系中获取的分工利得,主要取决于该国在知识方面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能否主动构建自己的生产网络以及加入网络时“跨越门槛”的能力,而不取决于资本和机器的多少。

三、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进入一个政策不稳定的时期,WTO发展面临多方面的严峻考验。首先是多边管辖范围过于拓宽导致不堪重负。WTO的谈判议题已从最初的关税问题扩大到文化偏好、政治经济制度等国内规则领域,议题内容越来越敏感,谈判往往陷入僵局:其次,不断增多的参与者和关注者对运行机制提出严峻考验。截至2008年7月,WTO的正式成员已达到152个,多边贸易体制要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让如此之多的成员达成协议,决非轻而易举之事:最后,区域主义盛行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巨大威胁。由于规则制订上的含糊和笼统,多边贸易体制协调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逐渐丧失,不受多边贸易体制管理和监督的区域经济合作反过来干扰和侵蚀了多边贸易体制的职能。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

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

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新金融,2006(4).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9

1.全球性原因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来自现有的世界经济、贸易、货币金融等格局的失衡。首先,全球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是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美国经济出乎意料地增长强劲,而日欧近年一直处于经济缓慢增长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率超过西方国家的同时,两者总体经济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其次,近年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变化是不平衡产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和服务转移或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其国内转而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促进经济结构提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加上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往往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高新产品,为此贸易不平衡日益扩大,而各国的贸易、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往往助长了这种趋势。最后,全球性的储蓄投资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内在根源,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由于经济体制、消费习惯、人口结构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原因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加上国内投资途径少、效率低,过多的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对应为贸易顺差;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扩张性政策下消费经济的趋向不断加强,使得逆差不断扩大。

2.美国方面的原因

美国经常项目巨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国内政策。首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前美国经济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近年政府大规模减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以及个人收入和资产价值快速增长等因素都极大地刺激了个人消费增长;而美国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其公共开支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不断扩大。其次是储蓄不足。在消费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9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大约在4%~5%,而从2005年开始降至负数,这表明消费者不仅将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开支,而且还动用了储蓄或进行贷款消费。最后,为自身利益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施加影响。一方面,把劳动密集型及环境破坏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把产品由这些国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美国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本国市场巨大需求的同时,却对出口设置各种障碍,阻止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美国巨额的商品贸易逆差。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在平衡中强劲发展,与日本和以德国为例的欧洲国家经济低迷的经济发展形成对照;其次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发展快速,而拉美、非洲等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却极为缓慢;最后则是美国经常财政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顺差多以国债方式资本输出到美国,由此形成世界经济的“双循环”。然而,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相对很缓慢,我国也将面临风险。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问题。

1.对世界经济与发展的影响

这一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失衡,不同于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主要手段失灵了,美国一边扩大贸易逆差,一边让美元贬值,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虽然不平衡下的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并没有如人们预计的那样悲观,前三季度美、日、欧投资消费形势乐观,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全球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和并购投资也有所增长。但这轮全球经济失衡的领域很广,原因多样,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定性,复杂性超乎想象,其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2.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目前全球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是不明显的,但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当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资源、能源、市场、技术和人才及世界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约束下,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高的不确定性风险。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建议

1.全球性对策建议

全球失衡的调整,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努力。为此世界各国应对促进全球经济失衡的有序调整进行积极的对话和磋商,并加强相互间的政策协调。第一,通过更多的战略合作加强南北合作。工业化国家应利用其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为消除失衡负起主要责任,按照“新千年发展目标”,切实履行在消除贫困、资金援助、债务减免等方面的承诺,同时按照蒙特雷共识,努力实现发达国家把国民收入的0.7%用于官方发展援助的目标。第二,加强南南合作,加快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从本质上提升各方面的实力才能实现对全球经济不平衡及现有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和矛盾的根本性解决。而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应在分享发展经验、贸易、投资和援助等方面帮助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并立场一致地争取平等有利的发展环境,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第三,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双方应该加强紧密合作,各自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各国货币政策弹性,在调整中维持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稳定发展中逐步消除全球经济的明显失衡状态。第四,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各国在一些涉及世界经济发展全局和各国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的协调,采取集体政策行动,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改善多边贸易体制,切实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第五,主要大国进行汇率合作型调整,即主要大国之间重新签订一个“新广场协议”,根据不同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最优升值幅度分类,合作调整汇率,或者是美国削减财政赤字,以避免汇率调整中的“囚徒困境”。

2.各主要经济体的对策建议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和逆差大国,应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负起第一大国的责任。其一,美国政府应负起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的责任,其美元政策或者说货币政策,不能一味地追求美国的一国经济政策目标,要尽可能考虑和追求全球经济稳定的目标;其二,进一步减少军费开支,减少联邦预算赤字;其三,创设有税收优惠的储蓄产品以提高国民储蓄;其四,中期内通过美元大幅的贬值以稳定其贸易赤字和外债余额,但这需要各国的政策协调以避免引起的金融冲击;其五,通过自身的改革调整,缓解世界经济矛盾。

全球经济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要素扭曲;要素集聚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系统中呈现三角式的分工关系: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靠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特征的金融产业和虚拟经济,去工业化进程加快,成为全球市场上最大的需求方;二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依靠具有劳动力密集特征的制造业出口成为全球市场上最大的供给方;三是以石油输出国为代表的中东和北非国家,依靠其资源密集特征的能源出口为美国和其他制造业国家提供能源保障。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具有内生性,是全球经济体系内要素扭曲、要素集聚的长期规律导致的一种长期状态。

1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运行体系中内在的长期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本质上具有内生性和系统性,且与各国国内根深蒂固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全球生产与金融网络体系息息相关。1.1全球经济失衡内生于当代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当代国际生产网络体系是在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的基础上,通过全球要素配置与各国资源禀赋互补,不同经济体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分工模式,即要素分工模式。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以及生产方式与分工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流动、积聚、分工与合作,使得一国成为了要素集聚与合作的平台或载体,在传统的贸易统计标准体系下,开放收益的衡量存在偏差。不同国家间的贸易收支不平衡正是由各国在国际生产体系和要素分工中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处于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主要加工制造与资源供应环节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了全球经常账户的盈余方,而不断地进行要素转移乃至产业生产基地的大规模转移的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则主要担当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需求方角色并相应地积累经常账户的赤字。1.2全球经济失衡内生于现行国际金融网络体系。全球金融体系失衡主要包括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结构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等多层次失衡问题。各主要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地位的差异,决定其在金融资本流动中扮演角色差异: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成为资本流入中心,东亚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为其提供融资,成为金融资本输出国。随着金融规则与监管的放松、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以华尔街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模式席卷全球,美国的金融集聚进程加速。金融全球化既是要素流动和要素配置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又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更广泛的、更多样性的要素合作方式,使全球化条件下的要素合作效率更高。当一国参与以要素流动为本质特征的金融全球化,为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创造条件卓越,金融全球化的风险也成为全球经济平衡运行的最严峻挑战,虚拟经济规模过度膨胀以及虚拟经济的自我强化模式最终演化成全球金融网络体系失衡。1.3全球经济失衡内生于各主要经济体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与各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与中美两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美国以债台高筑的方式来支撑国内消费,通过财政赤字大量举债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低成本融资实现美元国际循环和保证经济持续运行,这种债务经济循环模式是美国储蓄率过低、过度消费、“双赤字”等失衡问题的根源所在。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形成了依赖欧美外部市场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国内消费普遍较低、储蓄倾向较高。各国内部失衡问题与外部失衡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演化成全球经济失衡。

2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

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即是各国以一种或几种特定要素参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化生产,从而导致生产与出口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集中这一新的要素分工格局的集中体现。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要素分工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规模相应的积累起来,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日趋严重并威胁到全球经济平稳持续进行。以下将从要素的视角进一步阐述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2.1要素流动的偏向性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具有内生性,其本质是伴随着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国际扩张需求而产生的。生产要素在流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优质要素包括资本、知识产权、生产技术等要素流动性较强,而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低质要素在市场分割的作用下,流动性较弱。正是这种差别性导致生产要素在地理方向上存在着流动偏好。要素在空间布局和地理方向上存在着分布不均和区域集中的特点,即资本、技术等优质要素向劳动力、资源等低质要素所在地流动,与当地的生产资源和生产网络相结合,呈现出产业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迁出和转移的格局。我们可以发现全球要素合作,尤其是低质要素所在地东亚新兴经济体产业升级模式呈现如下步骤:要素流入→新的成长产业→主导产业→出口→开放收益。总之,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是建立在要素流动与要素合作这一微观基础之上的。2.2要素扭曲放大全球经济失衡的规模。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性差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即流动性强的要素,例如资本、知识产权、生产技术等呈现出报酬均等化趋势;而流动性较弱的要素的报酬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保持着较大差异,即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报酬在市场分割、国家政策、生产经营体制的作用下,呈现出价格低估和要素扭曲的现象。要素扭曲产生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外部因素。资本有着扩张逐利的内在需求,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技术等优质要素,必然与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很显然,当劳动力成本最低时,资本的投资报酬率最大。跨国公司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有意降低其中间环节的生产成本,培育全球范围的协同优势,增强自身资源整合能力。二是内部因素。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保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难题。发展中国家因为国内经济发展落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和出口导向战略的需要,促使要素市场发生扭曲。总之,资本要素追求利润的本质特性,以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要素扭曲,决定了当前的要素分工格局,并进而决定了全球生产与消费失衡的格局。2.3要素集聚的非均衡性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要素集聚是优势要素如资本、知识产权、技术水平、法制制度等和低质要素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相互合作,在少数国家或地区集中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在客观上呈现出要素集聚的效果。要素集聚本身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对少数国家和地区分布具有较强的历史路径依赖,使得顺差国和逆差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集中,全球经济失衡产生。在所有的要素中,生产性要素的价格对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安排中间环节的生产,首先要做的是“搜寻成本”,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安排生产。生产要素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亚新兴市场国家集聚时,带来生产制造能力的集中和贸易顺差的积累。但是这种顺差并非是东亚新兴市场国家产业竞争力提高的表现,而仅仅是要素集聚的结果,是全球产业资本获取要素红利的平台。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伴而生,当所有产业资本在劳动力成本的作用下集聚在东亚新兴市场国家之时,全球金融资本则在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的作用下集聚在欧美发达国家。信息化与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资本越来越明显趋向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正成为金融网络体系空间上的网络节点。金融资本本身就是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人才等优质要素的集中,金融业的发展又依赖于金融信息流、金融信息化水平。因此,金融集聚发生在信息服务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国银行纷纷进入美国金融市场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其在美扩张的高峰期,10年间机构数目翻了两翻,新增机构平均每年32.7个。到了80年代,扩张进一步加剧,在美外国银行的资产总额上升至7665亿美元,来自60个国家的460家银行在美开设了1036个分支机构。截至2011年底,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284家外国银行在美资产总额已高达11265亿美元,设立各类金融机构总计达1246个。在金融集聚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物质产业的制造能力弱化,产业空心化特征明显,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从而成为制造业最大的需求方。总之,要素集聚促使了产业资本集聚在东亚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本集聚在发达国家,演化成全球物质产业生产体系和虚拟经济金融资本体系。全球产业体系和金融体系的交换失衡,最终导致全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

3结语

综上所述,要素在全球流动过程中出现的要素扭曲、要素集聚等不均衡的状况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因素,如人口、资源、技术等决定全球经济格局。除非美国出现了可以产业化的重大科技创新浪潮,或者产业转移趋势发生逆转,全球经济失衡的现象才能得以根本扭转。反之,在基于要素差异的产业差异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失衡是一种各国经济增长并存的动态均衡,无法逆转,也难以通过汇率等政策性因素的调节在短期内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陈锡进,吕永刚.“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基于国际分工体系重塑视角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

[2]黄益平,陶坤玉.中国外部失衡的原因与对策:要素市场扭曲的角色[J].新金融,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