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04

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1

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随着创新型社会口号的提出,是国家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鼓励。对于企业来说,粗放式的生产经营已经不能够使企业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需要企业积极创新,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为重点,把企业塑造成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综合体,管理创新将会开创企业的新的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支撑。(三)管理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胆创新,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突变的能力,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企业能够与时俱进以及追求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益。

二、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复杂激烈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势必会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企业的组织结构在于小型化在于精,即对企业化大为小,合理地把大企业划分为小公司,鼓励小公司积极进行创新,从而能够摆脱臃肿的大企业管理结构,能够提高创新措施的落实能力,有效地进行管理创新的探索,如果企业建立起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层次,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扩大,企业的管理会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现象,不利于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展开。另外,要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在复杂的条件下显示企业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敏感迅速的做出反应。在强调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企业要优化组织结构,以组织结构的改变促进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构建管理创新的奖励机制促进管理创新的展开,需要构建合理的奖励机制,充分刺激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企业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管理层的力量,很难使企业保持管理创新的动力,在企业内部中也不容易展开管理创新。依靠单纯的企业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很难发挥企业员工的个人潜力,因此,要构建企业的奖励新机制,充分挖掘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者需要真正把创新的权利交付给员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并以优厚的奖励额度保持员工的创新热情,从而增强员工的创新自主性。(三)以制度创新带动管理创新企业制度一般表现出三种基本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指的是利用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最高目标的合力功能;导向功能指的是企业制度指引企业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功能;激励功能指的是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功能。企业的制度是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这样保障了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障企业管理能够具有规范性、稳定性以及科学性,规范实施管理制度,没有制度的创新,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就失去了保障以及稳定的基础,其他的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支撑。(四)观念创新引领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源头在于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前提是对本企业的现状及其竞争形势有个相对清醒的认识,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一些高层领导对于社会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严重缺乏危机意识,这就导致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被忽略。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导致缺乏对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解,这就严重束缚了企业的观念创新。当然观念创新不仅仅指的是领导的创新,还要求每位员工有创新意识。观念创新需要企业从领导到员工能够跟上时展的主流思想,能够消化吸收当前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的新理念,从而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理论指导实践,积极进行管理工作上的革新,完善管理制度,弥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这样才能以观念创新引领企业的管理创新。

作者:刘莹莹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与企业相关的产物,这种产物是无形的,与企业策略、管理理念息息相关。而企业文化创新则是为了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地位,对自己原有的企业进行优化、调整,使之与新时展相适应。

一、企业文化创新与管理的关系

1.文化创新是管理的源动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管理而言,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动力。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创新是开展文化实践的基础,故以文化创新带动管理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在企业发展中可创新企业的发形式,打开企业发展之路。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竞争就是一种文化的竞争,而对文化的创新则是提供企业文化竞争动力,并且能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有利方法。

2.文化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中,其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巨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优化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让员工、社会间的关系能和谐发展,并且加快企业与知识型社会的接轨,让企业的工作环境、氛围都得到改善,提升企业总体竞争力。

3.文化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影响

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这两方面的地位是相同的,两者可相互促进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可促进管理方面的创新,文化让员工思想得以凝聚,让每个员工在企业的地位都得到了提升,而这样可以大力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能让企业处在新世界中也能保持着自己的纯洁性,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企业文化创新以及企业管理创新两者可同时进行,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文化创新对企业的影响

1.打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创新是系列的思想文化创新,包括知识方面、诚信文化、发展观、核心价值观、服务文化等等。原有的企业文化可能是比较零散的,无法将员工统一,而在创新文化下企业里的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即是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己任而不断努力前进。这种努力向上、积极的发展状态是可以让企业与员工相互影响的,企业员工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合作、交流,对其他人也能产生无形的影响,打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企业在发展中,这种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能给员工带来无尽的工作动力,用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

2.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理解,企业文化内涵会深深植入每一个员工思想里,这种无形的文化传输也会让员工的思想内涵更一致,让他们的思想意志始终“统一战线”。在企业发展中每个员工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其发展目标也相同,自然所前进的方向也是一致,在这样意识状态的影响下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减少因为思想不统一而发生的问题,方便企业内的管理。

3.提升工作质量

员工的被动工作或主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果。如果员工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完成现有的工作内容,那工作的完成质量高于被动完成的质量。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能起到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完成工作任务作用,让企业管理更方便,让员工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出色完成工作。

三、加快文化创新的方法

1.提升软实力,重视文化发展与传承

对于企业而言,对文化进行创新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企业原有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落后观念等剔除,但也要对过去仍合适现阶段发展的优秀理念继续发扬与继承,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忽略原有企业文化的科学性。并且企业可以多借用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本土化”,与自己实际情况相整合,找到一条最合适自身企业发展的道路。

2.提升文化创新实践,加快企业管理创新脚步

企业在开展文化创新时需要重视对理论的实践力度,不可过于盲目追求那些没有得到过实践的理论而盲目将发展速度看成是发展的必要产物。例如,企业在借用一些优秀的管理理论时,将这些管理运用至实践之前需要先进行一段时间观察,确保可以这些理论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实效性的,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所以,在企业文化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的优化过程中,实践是最重要的,也是不能忽略的。

3.提升总体竞争力,重视企业改革与人才培养

企业创新发展中,其无形、有形的经营方式、物质等均是企业文化的精华,这也被称之为企业的实力,并且是企业用以竞争的主要方法。当企业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才能更好发展,并且利用文化创新实力能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国兵.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2):126-128.

[2]姜峰,乔丽平,潘健.立足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6(30):157-157.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3

1.1存在的问题

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石油产业,因此石油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这导致当前我国许多石油企业的经营观念比较陈旧,管理模式不能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当前石油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¹国家对企业的监督与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未有效结合。º进行过公司化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仍不规范。»劳动人事制度还不健全,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½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组织机构。¾在股份制公司成立后,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变得不彻底。¿重组后与各分公司的关系处理不好。

1.2制约因素

虽然说外部环境对于石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有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管理创新产生制约。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¹自然规律和世界经济形势对原油的生产有着严重的制约。º油气企业工作场地大都在野外,企业受到社会因素制约较多。»企业内部创新导向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¼缺乏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氛围对创新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2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2.1组织机构创新

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组织机构的支撑,因此必须进行组织机构的创新,将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创新的基础。当前许多石油企业进行的重组与改制就是进行组织机构创新的一种方式。

2.2经营理念创新

石油企业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其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依旧比较陈旧,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对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树立正确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理念。

2.3管理制度创新

重组改制后的石油企业,其主业进人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而其他部分作为存续公司继续保留原有的名称,原来的一个企业分成两个企业,分别有自己的法人代表,经济、行政上互相独立,但是其党群组织依旧是一个系统,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必须抓紧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依据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

2.4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人类社会已进人信息时代,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石油企业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物资、资金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市场规则也在不断变化,需要石油企业通过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来适应,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5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专利等,都能够进行相互的转让但唯独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不能自由转让的,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必须改变先前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转变成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员工投人更大的热情,才能留住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人才,才能使得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石油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总结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4

1.促进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变革.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它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生产与运营模式,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处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客户要求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对其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企业能够“在市场需要的时候,以适当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为此,企业必须重视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建立一种具有“柔性”的生产经营新模式。ERP系统是适应这种要求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实施ERP系统,将会促进其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变革:

(1)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目标,将由传统经济下的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转变,管理更强调重视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协调,由原来的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转向保证整个企业供应链的价值链的增值。企业的管理思想,由企业内部的目标利润管理,转向企业价值链的目标管理。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与组织管理活动,都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展开.

(2)由传统经济下重视物流、资金流管理,转向重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时间流的统一配合,从而实现提高效率,对顾客需求及时反应,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与使用效果,降低成本.

(3)从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与优化,转向重视整个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强调企业的管理视野,转向整个供应链与价值链的管理。

(4)从强调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评价,转向重视事前的规划、事中的实时动态控制、整个过程的实时反馈,重视决策的科学化.

(5)从强调职能化、垂直化管理,转向重视构建统一的具有及时反应的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重视组织结构的重整,以适应业务重整的需要。总而言之,企业实施ERP系统,不仅是推进企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对企业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

2.促进企业商业运营模式的革命.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为了实现竞争优势,强调专业化与规模经济,通过大批晕生产为市场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更多的是以企业为主导,尽管企业也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不是很及时的.知识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细分化及动态变化的特点.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又为顾客对商品与服务资讯的了解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和手段,买方市场和竞争全球化的环境压力,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迫使企业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变化实现适时反应.因此,出现了适时生产,准确生产、敏捷制造等管理新理念.ERP系统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它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支持Internet/Intranet/Ertraret,电子商务及电子数据交换,实现对整个企业供应链信息的集成管理.企业实施ERP系统,会推动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企业间的交易方式发生重大变革.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国、多厂的合作经营管理,帮助企业方便地开展网上订货、配货,结算等数字化网上交易,在线客户支持与服务,将极大地改进客户服务效率与质量,实现价值链的增值.总之,实施ERP系统,会促进企业商业运营模式的变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3.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与管理过程的整合.ERP系统是作为整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业务流程,管理基础数据、企业各种资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现代电子信息与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它是按照统一,高效、信息资源共享、实时控制方式等来收集、汇总、加工处理、传递管理当局所需的信息,ERP系统的业务信息处理流程与传统[next]手工环境下的数据加工处理有很大的区别,它根据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来设计.在手工处理环境下,旧的业务流程是按专业部门分工设计的,人们按专业职能需求来收集,加工.数据,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方面没有建立整体的管理制度与规则.人们常常是在部门需要某方面的数据时从计算机系统中倒出数据,重新整理、加工编制表格,然后人工进行传递.在ERP系统中可以一次性采集到采购。库存,生产经营、供应商、客户、产品质量、设备状态信息等等多方面的共享信息.于工处理环境下,因为信息处理与传递的滞后,管理更多的属于“结果管理”;企业实施ERP系统后,由于信息处理的实时性、信息共享的加强,企业能够实现。“过程管理”,管理的时效与效果会显著提高.所以企业实施ERP系统,会促进企业根据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对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ProgramingReengineering),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政加工处理信息的状态,保证数据入口的单一性,实现信息共享。为了适应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过程及职能也需要进行整合,企业的组织结构将从垂直的“金宁塔”式向“扁平化’发展,利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intermet/Intranet/Extranet网络,信息的横纵向勾通更加及时,组织的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得到明显改善;管理中的预测、决策、计划等职能得到加强,控制职能由原来的事后控制为主,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统一协调,特别是事中的实时控制借助ERP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有效实施。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一体化得到充分发挥.(编辑:)

4、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传统的企业管理决策,由于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滞后,管理者更多的是凭经验、个人判断力来做出生产经营、投融资等方向的决策,属于一种定性的决策.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性都比较差。因此,决策失误也相对容易发生。现代企业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环境一方面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另一方面环境又给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企业管理决策的约束条件变得复杂多变,决策变量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使决策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次错误的决策也许会让企业陷入困境.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除了要有规范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方法外,很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决策所依据的数据资料要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ERP系统作为一个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动态提供憋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且其集成的各种现代化管理工具,极大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支持.企业实施ERP系统,将会推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使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ERP是一套融合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至今,很快被企业所认同和接受,并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ERP系统被看成是管理的革命,也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志博等.一种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模式〔J〕.现代电子技术,1998,(8).

[2]李时椿.从MRPII到ERP:现代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的挑战[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1).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5

我国企业发展与西方企业发展存在两大差别,其一是起点不同,其二是发展过程不同,但却要与西方企业在同一个时间截面、同一个国际市场上竞争,其竞争力如何显而易见。研究企业管理发展的动力与基本规律,分析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对于建立我国企业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快速累积,根本改善我国企业的竞争地位,意义重大。

2企业管理发展规律

企业管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技术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IE作为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两大技术之一(另一类技术为工程专业技术),始终是问题导向的技术。泰勒制产生的基本动力就是资本原始积累后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对企业现场成本和效益目标的不断追求。随着企业管理范围、管理目标的不断发展,IE也从产生出其主要解决现场作业问题的技术(如工作研究),发展到车间(如物料搬运)、企业(如计划、控制、产品开发与营销管理)。信息技术的产生,供应链、企业资源计划、敏捷制造等理念的提出与应用,更实现了IE应用范围从单一企业到区域和社会协作的跨越。这反映了IE的研究内容与控制边界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由于高层次IE技术,是以下层IE技术作为其组成内容并吸收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有效实施要求下一层IE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故各层IE技术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顺序性与连续性,不能跨越,也不可颠倒。正是由于这种包容性,在企业应用高层次IE技术时,低层次IE技术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IE的不断累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支持企业的发展与竞争。这是被发达国家证明了的基本规律,美国这样走过来,日本、欧洲、韩国亦然,中国也不可能例外。图1反映了上述发展规律,同时也显示了不同层次的IE技术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球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IE的问题导向发生改变。管理目标从T(Time,时间)、Q(Quality,质量)、C(Cost,成本)基本需求转变为对T、Q、C、S(Service,服务)、E(Environment,绿色)、K(Knowledge,知识)的全方位竞争。IT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但计算机的应用,并不能代替人。相反,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增强,对人的素质与技能要求更高,人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大了。因此IE技术在IT时代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何建立更为有效的IE与IT捆绑发展的作用机制,是现代IE不断探索的新的研究内容,包括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全新组织、经营理念以及应变能力的全新需求。

后工业化时代作为知识经济的准备期与萌芽期,为知识经济全面展开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从企业管理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则表现为在建立了高水平的生产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企业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变之后,企业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巨大成功,而以IT作为基本支撑技术的现代IE技术取代经典IE技术,系统IE技术成为企业中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核心管理技术。如图2所示。

图2中的生产管理基础平台是指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等基础管理技术,实现企业在标准作业、设备、流程、人员素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规范等方面的累积状况,以及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信息化工程支持的能力。信息化平台则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结合形成的最新成果,包括3C、ERJP、PDM等有效实施所需要的管理基础。因此,信息化平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产管理基础平台基础之上,也就是在后者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需要全面建立信息化平台。只有不断缩小生产管理基础平台与信息化平台之间的差距(“平台差”),才能保证信息化平台的实施效果。

3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现状与任务分析

一般说,人类社会经济按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顺序发展。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广泛应用带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仍需完成工业化进程,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富和技术支持。同时,我们与发达国家共处同一个时间层面和国际市场环境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实现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决定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也决定了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累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并行发展。然而,我国在经济形态、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三个动因中与国外存在巨大差异,造成我国企业管理成熟度不高,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能力严重不足,管理基础成为制约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瓶颈,必须加快管理基础的累积。

同时我国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经济成分复杂,又处于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高,我国企业在管理基础上也表现出一种显著的多层次性。管理的累积性和不可跨越性决定了三个层次的企业不能采取同样的发展策略,必须针对自己现有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选择适当的管理创新模式。因此,我国企业对IE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如表1所示。这也为我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重要课题。

4我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创新

4.1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状况

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我国企业就已经开始了朴素的工业工程技术的尝试。如在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运用的一些优化、提高效率的技术革新方法(这些方法确实是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效率、改善管理而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青年突击队、“两参一改三结合”以及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尽管这些活动是在没有系统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理论与技术的条件下不自觉地应用,也没有持之以恒地推广,但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初步证实了工业工程技术对我国工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以Motorola、OTIS、德国大众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外先进企业的进入,在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工程技术在中国相对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改革开放较早、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的一大批国内企业也开始了工业工程的应用。90年代,工业工程学会的建立,与工业工程正式教育的全面普及,开始了中国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9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内地企业开始应用工业工程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在大陆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涉及到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家电、建材、信息等十几个行业,包括第一汽车集团、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广东科龙集团、广东美的集团、深圳华为公司,以及东南沿海的众多企业,都已经应用工业工程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广东科龙集团是国内较早有计划、系统应用工业工程实现企业管理积累与创新的企业。表2反映的是科龙集团管理基础改善活动开展的基本过程。科龙的实施过程反映了管理累积的基本模式,通过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改善。科龙的经验证明了工业工程对于我国企业,也同样是实现管理积累的基本手段。

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必须依靠IE从管理基础的改善和积累入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这一点对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适用。我国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这一点,按照管理的基本发展规律,成立专门的IE部门,从改善现场管理入手,系统应用IE,如深圳华为、一汽集团等。

表2科龙集团通过管理累积实现企业竞争力提高的过程

推广工作与研究内容效益效果

应用IE的准备阶段(1990年~1994年)

1.香港上市准备

2.上MRPⅡ

3.基础IE培训,生产线均衡化

4.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节拍优化

5.定岗定编

1.规范了企业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方式

2.CA的MRPⅡ应用企业A级认证

3.思想和技术的积累

4.节拍48s→36s→28s

5.生产线产能平稳达80%以上,基本实现混流生产

全面应用IE阶段(1995年~1998年)

1.现代IE推广总体规划

2.冰箱公司经营管理DSS

3.生产系统柔性研究,合理生产品种与生产水平

4.人力资源规划

5.供应系统的期量标准优化

1.确立了应用IE的思路与发展的研究方向

2.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3.消除了生产线的瓶颈,实现产能优化

4.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5.采购库存大量降低,节约流动资金2000万元

CIMS工程的开展(1998年~2000年)从企业素质、人员素质、管理基础、战略方向等方面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实现腾飞准备了条件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则是在实施先进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只有通过IE改善企业管理基础,才能保证先进理论的实施效果,而反过来开始IE的应用。成飞就是在实施CIMS工程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转而系统应用IE,将工业工程列为重点实施项目。而制造资源计划与工业工程相结合是该企业CIMS工程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按照“准时制”、“零库存”的管理理念,开发出了以产品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优化了生产管理过程,加快了生产计划和完成情况的反馈速度。上海易初摩托车厂则是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发现了实施IE是ISO9000能够取得成效的必然选择,必须通过IE的应用实现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这些企业的应用模式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管理的累积性和顺序性,应用IE技术改生产管理基础平台的水平,是企业不能跳过的阶段,必须遵守。

4.2我国企业工业工程应用规律及发展策略

对我国企业应用IE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论自发、非理性的应用,还是系统、有计划的实施,都已经证明了IE是解决两元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困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在当前我国两元经济情况下,为了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必须实施IE,这是不能跳过的。研究IE与IT共同发展、共同作用的模式,对于实施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同完成的双重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针对我国现有企业在IE应用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分析教训,我们认为在两元经济目标的作用下,我国企业工业工程应用的基本策略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必须遵循累积性与顺序性规律,路不能省略,但可以在更高速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快速累积。科龙、一汽、华为、海尔等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管理发展模式。

2)我国企业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也必须体现这种层次性,并进而体现出外资向内资、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扩展阶梯性发展趋势。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必须采取不同的IE应用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IE技术。

3)企业应用IE必须与企业特征结合,进行机制创新,创造适合自己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努力缩小“平台差”,为信息化工程提供支持。

4)“设计-改善-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模式,即“IE+IT”模式,是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已步入到一个以知识和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时代,创新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从企业管理入手,持续推进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才能使企业顺利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传统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有前途的企业纷纷开始谋求企业管理的创新改革。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则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树立了改革创新的信心。企业作为获取经济收益,实现生产价值的主体,其生存与发展极度依赖于市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方针和管理决策也都是以市场形势和基本导向的。因此,企业管理的创新绝不能是盲目的创新改造和照搬引用,而是要抓住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改善的薄弱环节来进行创新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应是立足于企业实际,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满足市场需求为创新改革方向。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目标、组织框架、经营形势以及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企业资源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同样的管理制度很难在两个企业中达到同样的管理效果,如果盲目照搬的话,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在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企业实际,切不可完全照搬、盲目套用,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企业管理创新也不能缺少战略指导,不能没有方向重点,必须要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制定科学的创新改革战略,才能使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1、管理思想理念的创新

思想理念是一切行为的先导因素,企业管理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取得突破,就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管理思维模式,打破旧的管理体制下的条条框框,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新时期,企业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首先应当企业经营方面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形势的能力;在内部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革除墨守成规的上下级强制性管理,树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思路,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够在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形成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组织结构创新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内部高效运转以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关键。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就是要依据企业内部生产、管理需要,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框架,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析、协调流畅、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管理创新的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组织创新应裁彻过去一些臃肿多余的部门和岗位,并根据新的管理需要成立部门,增设岗位,同时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合理组织和安排人员。新时期,企业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契机,建立网络企业和相应的网络营销部门,拓宽企业销售渠道;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等形式使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3、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活动的根本保障,都依赖于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发挥作用,使企业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制度创新也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并通过对企业相关经验的借鉴而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如分配制度、生产制度、技术研发制度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明确和完善。新的时期,我国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都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取得突破。如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以及企业内部的用工制度创新、约束激励创新等都成为当前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

4、人力资源创新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使得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第一战略资源的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与其说是资本、技术的竞争,更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那么企业将注定无法获得生存发展,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无从谈起。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措施,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扩大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还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人员,使企业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有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支撑,必然会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思雨 许亚东 杜宗棠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1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影响

企业文化是经过时间洗礼后,在企业沉淀下来的一种精神,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等,能够凝聚企业员工力量,朝着同一个目标不断奋斗,进而使企业实现建设目标。企业文化创新可以使员工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使员工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带动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日趋完善,进而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基本含义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经营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理念和组织文化通常被称为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从精神层面引领企业成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为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和行为准则,从精神层面引领力量,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精神核心价值。所以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成就发展的重要保障。

2.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管理行为,它将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并且组织企业各生产环节对生产要素进行加工和创造,进而生产出经济价值这一系列行为就被称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和企业文化一道支撑着企业发展。总之,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管理是通过控制和组织企业各个生产和经营环节,使得各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相互协调指挥控制,进而使企业生产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具体来说企业管理工作主要有企业组织经营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发展,现在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力量建设。相对于企业其他管理行为,文化力量从无形中推动企业发展和建设。因为企业不是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一群人的活动,因此企业文化能够影响一群人的思想以及生产经营。虽然企业文化中既有正面的文化也有负面文化,但是企业所需要的是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正面文化。全体员工一直认可的企业生产理念就逐渐组成了企业文化团队,而其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起了指导作用,将企业的价值取向以及生产经营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

1.推动企业管理形式创新

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生产管理提供精神引领,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管理形式在改革创新进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很多员工不具备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思想,进而不接受创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而这就会使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受到限制。但是企业文化从思想上对其员工进行引导,在无形中使他们接受创新理念,使他们不断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向创新。而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的创新思想,也使得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的进行创新,进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总之,企业文化创新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创新

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不断渗透到员工的思想观念中,使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追求创新。例如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创新永远是成功的基础。因此,腾讯公司就将“创新生产,用户第一”的理念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所有的产品都要通过检验用户的体验,收集用户的评价来进行评判,只要用户获得好的体验,产品就是成功的。本着这一经营理念,腾讯公司不断成长,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视频公司和游戏公司。总之企业文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创新型的文化能够使得企业坚持创新生存的理念,不断创造出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需要依靠集体进行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必须要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用创新的生产经营理念引导员工,把所有员工团结在一起,为企业创造出更多创新型的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增强企业内部约束力

只有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企业的领导者才能带领企业员工不断进行创新的企业生产活动。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企业管理理念也会越来越获得员工的支持,这样企业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和经营质量。如果企业文化没有经营好,或者企业文化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悖,那么企业就无法朝着正确的经营方向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特别加强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创新引导工作,进而增强对企业员工的约束力,不断推动企业生产管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企业文化包括群体意识、企业风气等,这会在无形中对企业员工造成影响,使他们增强创新动力,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创新,进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4.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上,只有创新型的企业才能永远适应市场,获得长久的发展。因此创新性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而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上,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企业员工的创新思维以及相互之间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进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也不断创新,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地位才能不断提升。总之,企业文化能够发挥导向性功能,引导企业各项生产管理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企业员工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投入,用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创新的企业文化也能够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强的竞争力,进而增加消费者粘性。

三、以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1.转变企业领导的思想观念

企业领导是推动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先驱,因此企业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和精神标杆。企业领导只有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并不断学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创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和发展,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和文化力量。总之,企业领导要不断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获得员工支持,并且将企业文化渗透给每一个员工,进而推动企业文化不断发展。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因此企业需要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对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宣传企业文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获得消费者以及社会上支持和认可,并且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荣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方面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走向长远发展之路。而且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吸引其他企业彼此合作,并且也可以留住顾客,获得稳定的市场。

3.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向内部员工传达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都可以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例如在企业培训员工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就可以向员工渗透企业文化,通过为员工解释企业文化积极内涵,让员工深入理解企业文化,并且向员工介绍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历史,进而使得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更自信,从内心认同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而这种奖励也是企业传达自己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和理念的重要途径。考核和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其实是为了让员工更加认可企业文化,积极投身到企业生产建设工作中来。

4.创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创新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更有助于企业适应市场,与时俱进,能够使员工对于企业更有归属感,更加认同企业文化。同时创新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也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因此,企业要应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模式,积极对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创新改革,给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首先,企业要制定一套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以规范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组织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通过应用标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成本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其次,企业要加强精品意识的宣传和渗透,引导员工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生产精品,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企业生产进行控制,实现生产由制度约束,有专人监督。企业还要重视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以先进的监督控制制度约束员工,在监督下,员工增强专注力,对于产品质量更加严格控制。对于采购、入库、生产、存储各个环节都要设置质量检测点,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高效有保障。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生产目标控制制度,推动企业生产达标。企业要专注与提高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制定目标,激励企业每个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共享力量。最后,企业还要有一支优质的售后服务团队,处理产品售后问题,打造优质的企业品牌形象。总之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进而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强烈的企业文化认同感,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进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5.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企业文化只有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价值,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员工的素养,进而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管理,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要不断发展。只要做好对所有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得企业工作人员从管理者到一线员工都能够以强烈的企业文化认同感以及创新精神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还应不断向外界学习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做好人才管理工作。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同时企业还要落实好人才激励机制,以激励企业员工不断创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进而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在人才管理过程中,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探索,对于创新性的生产经营理念应给予一定支持,有条件的还可以讨论生产经营理念的可行性,并为其提供试验条件。为了打造稳定的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员工创新,企业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合理管理企业内部人员,对员工进行监督和制约,应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后企业还要为人才提供创新空间,使得员工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进而增强创新性,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

6.更新管理理念,稳步推进改革

只有创新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规范生产,提高运营效率。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转变管理理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积弊已久的文化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改革不必一步到位,可循序渐进,使企业员工逐步接受改革,而不至于造成企业内部生产和管理混乱。部分员工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听到改革两个字心里不舒服,认为企业进行改革就是为了进一步约束自己,减少自己在企业获得的利益。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在改革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全面考虑企业员工的利益,保护其利益不至于被损害,进而使得员工能够接受改革。另外改革方案应该明确详尽,同时将方案详尽的阐述给员工,让他们清晰的了解企业的改革方案。否则改革方案不详细、抽象、含糊,致使改革难以落到实处。

7.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企业要通过绩效管理制度来推动员工不断创新生产理念,进而创新企业文化。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将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以可视化、可量化的标准来评估员工的创新工作。同时考核制度能够将员工的工作效率、产出水平、工作态度、发展潜力考察出来。同时,设计考核制度,企业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规范化原则、目标原则等,以及员工的创新性。同时,企业还应注意,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创新性。比如,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企业需要员工发挥创造力,为企业找到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市场,以推动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成熟阶段,企业需要在人员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以规范内部员工的工作,将产品和服务提质保量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监督机制是企业内部最后一道质量保障防线,在监督机制的督促下,企业能够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而只有在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督促和约束下,企业风险才能被有效发现。特别要注意建立健全成本的预算和核算、产品质量控制监督机制,有效控制成本和产品质量。这样可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品牌经营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8.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为了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企业还应该建设好科研工作,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并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进而发挥企业的潜力,使得企业文化中永远充满创新性。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强科研部门与生产部门的联系,引导企业科研人员关注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研项目结束后,做好专利申请工作,同时给予科研人员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他们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企业还可以联合外部力量,如行业协会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共同完成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了给企业科研和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内部还应该组建一个由法律、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小组,专门处理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之为了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企业应该加强科研创新工作,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永远充满创新性。

四、结语

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至关重要,它在思想上引导企业员工,使得企业员工以创新型的思维投入生产工作中,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应当关注企业文化创新工作,用创新性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进而推动企业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田飞跃.网络经济时代下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8):15-16.

[2]孙显慧.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1):17-18.

[3]张天晶.基于精益管理视角的企业管理创新要点和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1):24-25.

[4]李江伟.基于“平台+人才”模式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创新探索[J].决策探索(下),2020(11):53-54.

[5]吴文婷.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11):87-88.

[6]陈继萍,徐蒙蒙.“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溢出效应: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1(2):94-98.

[7]洪素,封华.浅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2):197-198,201.

[8]陈豪.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1):195-196,199.

[9]陆玮.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0):95-96.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群体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视,但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还没有正确处理好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导致财务管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利于企业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必须更加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将财务预算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当中,着力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性和战略性,进而使财务预算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为企业科学和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而积极推动管理工作创新。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企业改革和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财务预算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只有抓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因而企业必须大力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以利于企业管理取得实效;企业管理能够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工作,能够使企业运转更具有协调性,这也将为预算编制、执行等创造有利条件,因而企业一定要以企业管理为基础,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领域和范围,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二、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而且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企业管理改革、创新的角度来看,一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策略。具体说,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性不足。将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的系统性。但目前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不到位,导致财务预算管理无法发挥更加积极和有效的作用,甚至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个别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思维,就财务预算管理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无法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效融合,财务预算管理的全面性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甚至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还有一些企业缺乏“价值链”管理理念,财务预算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渗透和融合,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财务预算管理无法发挥更大的效能。

二是财务预算管理战略性不足。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必须高度重视战略管理能力建设,特别是各方面的管理都要具有战略性,既要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也要为企业发展服务,因而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但目前一些企业在这方面还十分薄弱,财务预算管理“单一性”和“简单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模式,因而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不能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必然会对企业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制约企业战略发展。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尽管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但没有将预算编制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预算编制参与机制没有形成,导致预算编制无法更好的服务企业发展战略。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协调性不足。健全和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协调机制建设,对于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以及企业管理工作科学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一些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协调管理,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调查研究和意见征求,不深入生产环节了解生产工艺及生产实际需求,按平均值、经验值编制财务预算,造成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实际缺乏融合。此外,也存在其他部门缺乏对财务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持与监督,在目标、方向、流程、控制、资源配置以及绩效体系建设方面缺乏针对性,不能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辅助功能,导致预算管理不尽如人意。从当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协调机制显得十分重视,这也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要求企业在这方面狠下功夫。

三、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针对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企业应当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解决对策,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使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服务。具体说,要想做好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重点要在三个方面突破。

一是运用系统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企业要想做好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运用系统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有将财务预算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大环境和大系统当中,才能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发挥更加积极、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形成“价值链”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分支机构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中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比如为了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可以构建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将有利于促进财务预算管理为企业管理提供前瞻性服务。

二是运用战略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随着财务预算管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要想使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必须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以及多元化。这就需要企业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导向,切实发挥好财务预算管理的管理、控制、服务、辅助等诸多方面的功能,为企业管理向纵深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企业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创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推动财务预算管理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再比如还要更加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战略性,加大投入力度,配强配齐预算管理人员,使财务预算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运用协调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由于财务预算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想使其与企业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协调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使财务预算管理更具有协调性、协同性和协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比如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互联网+预算”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这样能够使各个方面都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并且可以更有效的发挥监督职能,使预算执行落实到位;再比如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与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的协调机制,引导他们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中来,进而能够协调各方,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得到加强,这一点需要引起企业重视,并在工作过程中探索和实践。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来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破解企业管理视域下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创新思维,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要在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协调思维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努力使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这既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是推动企业科学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参考文献:

[1]王露.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创新[J].财会学习,2018(08):34-35+38.

[2]钱志华.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2):30-31.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影响

1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概述

1.1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形成的,被组织认为有效而共享,能被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具体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的、并成为全体员工的主流意识且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基本信念指的是企业的价值观,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但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指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

1.2企业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组织结构、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一系列的管理内容。

2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且不同条件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将从企业管理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竞争力管理共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了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2.1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是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具有合理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相互合作时所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使企业不得不对原有的“合作共赢”等经营理念进行文化层面的创新。因此,为了使企业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许多企业都开始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甚至部分企业不断从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多个角度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这种创新使企业经营理念更加符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时,没有做到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充分考量,只是单纯地追求企业文化的升级,导致企业经营理念逐步偏离原来正常的轨道,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的原则,进行与企业发展现状相对称的文化创新。

2.2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方面,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企业中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和企业整体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且利用这一特点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合理化。而企业经营模式本身就是一种体系,这与企业文化的系统化创新存在一定的契合点。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创新具有时代性的特点,现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任何企业要想具有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成为推动企业管理紧跟时代潮流的一种引领方式。举例来说,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体现,用时代智慧打造文化新引擎,从而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一大亮点,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将这种先进的文化创新思想引入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便捷化与高效化。

2.3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具有隐形性的特点,企业文化创新会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企业文化创新强调思想层面上的以人为本,并重点强调在“人”的层面上,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引导,逐渐提高员工的企业文化素养,并在积极正向的文化熏陶下主动提升自己专业的胜任能力,使其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企业将来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进而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优化与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进展。这也是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影响的重要体现。人才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从企业创办者、领导人,到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在各司其职的过程中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他们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贡献者与执行者。首先,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员工价值观念的创新,其创新之处会通过员工的工作态度、具体行动表现出来,因此二者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次,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中也包含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指导着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实施。

2.4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创新的系统性、时代性、隐形性、人本性等特点,对企业管理创新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使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也体现了企业文化创新的综合性。目前,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方面(比如利润、销量和市场份额等),文化竞争也成为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转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力量,企业文化实力与企业经济实力的有机结合,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使企业的文化体系得到完善与补充,帮助企业形成制度化的管理结构,进而促进企业的综合凝聚力和整体创造力的提升。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加大企业文化的创新力度,从而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和解决企业文化创新中的潜在问题,抓住企业文化创新的重点,进行适度合理、正确科学的企业文化创新,以真正发挥企业文化创新的作用。

3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还涉及同行业企业之间国外市场的竞争,因此,企业文化创新需要拓宽范围,从思想、创新与继承关系处理、品牌文化、长远发展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创新。

3.1做好企业文化创新的思想准备工作

企业文化创新是需要以企业领导层的决策为前提的,因此,首先要企业的领导者充分认识并认可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让其自觉意识到所担负的企业文化创新的责任,使企业领导层在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与制定时,能自觉地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管理制度的范畴中去,以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做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企业领导层能够主动发挥企业文化创新的带头作用,是引领企业文化提升的核心与关键。同时,帮助员工做好迎接企业创新文化的思想准备,强化企业文化创新的意识,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3.2明确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文化继承的关系

企业文化创新需要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原则,即对企业原有的不适合企业现阶段和长远发展的陈旧文化进行剔除,对企业原有的优秀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忽略原有企业文化的合理性,同时也要注意对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的取舍,让企业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与时俱进。

3.3坚持企业品牌文化的创新理念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无论何时,企业文化创新都必须保持这一表现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创新要注重企业品牌文化的塑造,以品牌标志为载体,把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含量、服务意识、核心文化融入到品牌中去,这对突破我国当前企业品牌文化创新的“瓶颈”,推动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文化竞争的舞台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4结语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会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生变化,毋庸置疑的是这种影响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且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在不断抓住每一阶段企业文化创新重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创新的真正作用,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的企业文化创新方式。

作者:袁三军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发展

管理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羽翼,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只有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从弱小走向强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傲视群雄。众多中小企业只有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才能在市场上实现变中求生,变中求财,变中求立。

一、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一)企业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打造创新型企业的迫切需要

任何科技的创新,如果不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就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创造不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就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的连接、转变与飞跃,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就是一句空话大话,科技知识的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转变更无从谈起。随着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将被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增长方式所取代。

(二)企业管理创新是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市场上每天都有无数的企业崛起,也有无数的企业破产和盗版,究其根源在于能不能做到适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只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不断自我革新突破,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管理创新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功不可没。只有通过创新,才能适应变化,迎接挑战。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运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者们在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立足市场需要和自身素质实现了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一)确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众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都在适时地努力改变单一家庭经营和管理方式,即雇用职业经理人参与公司经营,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有董事会、股东会,重大事项由董事会决定,然后再由董事会任用的职业经理人具体实施操作,职业经理人通过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使公司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自己的企业品牌,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永续经营和正规化管理。

(二)企业管理组织架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

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具有森严的等级结构和规章制度,管理层级较多,且高度集权,效率低,容易产生“公司内部的官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改变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扁平化管理层级少,管理幅度大,效率高,更适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三)企业管理方式由依靠人对人的管理向依靠管理信息化转变

以往企业管理都是靠人治和经验,决策的实现通过人找人式的层层信息;现在不管是采购、生产还是营销管理,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信息指令完成,通讯网络改变着营销方式。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转向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式创新”,借助上下游客户、消费者,甚至是一些外部力量都能成为企业创新的来源,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三、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危机意识

企业管理创新要有实践意识、危机意识和激励机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到墙上和纸上的走形式、走过程,尤其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要体现出充分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危机感,才能达到企业管理推陈出新。在实践中,管理理念陈旧,管理创新意识淡薄,在决策上领导拍脑门,搞一言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流于形式;任人唯亲,任人唯钱,任人唯背景,公开选人用人制度流于形式的严重存在。往往是走形式,导致要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得不到重用,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才慢慢流失;对员工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纪律松散、人心浮躁,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的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企业缺乏凝聚力向心力,最终失去创新和创造力;不接纳现代管理方式和人才,跟不上时代管理的步伐,企业管理者缺少开拓创新、合作共赢的意识。企业的主动创造性不浓,不思进取,不懂得寻找、挖掘、分析、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对市场上的需求者和竞争对手一无所知。在当代互联网信息科技盛行的年代,跟不上时展步伐的企业迟早是要被市场淘汰的,在缺乏创新理念和和激励机制的情形下,企业管理创新既无法落实,也无法收获更多的发展利益。

(二)家族式管理长期存在,管理制度真正实施难

部分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是表现在口头上,排外现象严重,财经大权不外放,人才得不到用武之地,唯老板和老板娘是从。现代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整个企业裙带关系和任人唯亲现象普遍,效率低下,企业缺乏凝聚力,这使得现代企业制度难以有效实施,最终导致部分家族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即使在做大做强之后也可能面临“富二代”“富三代”等分家的风险,内部之间的争斗诉讼会使一个曾经辉煌的家族企业分崩离析,直至破产倒闭。

(三)企业管理方式单一,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众多中小企业只是一味地家族式管人、管物、管事模式,并一味地追求市场的经济物质利益,缺乏战略眼光和品牌意识。管理方式不能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传统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迟滞,面对稍纵即逝的机遇只能望洋兴叹,企业决策应对不了瞬息万变的市场,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就导致市场需求萎缩,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传统管理方式管理层次过多,管理幅度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从决策到落实效缓慢,企业管理效能低下,不能把当代最前沿的信息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

(四)缺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管理人才

企业的发展关键看人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还要有魄力,勇于担当,有丰富的营销才能和决断能力。而在现实中,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只是有单一方面的才能,缺失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开拓能力、决策水平都无法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经营者不重视也不了解财务报表,弄虚作假,企业发展中出现问题时不是硬挺就是走违法违规渠道。职业经理人培养进度缓慢,人才队伍的职业化,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不多。因此。缺少缺失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管理人才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四、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发展措施

(一)树立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亟待提高,实现从传统家族式管理的理念向建立现代集中制企业制度的理念更新,摒弃一言堂、拍脑门的决策方式,科学运用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企业决策。这个时代市场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合作互惠才能实现创造出共赢。要引导企业摒弃传统家族式管理、农耕文化和官本位文化,树立现代企业文化理念。一是培育创新文化理念;二是培育创业文化氛围;三是培育创富文化;四是积极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五是培育优秀企业的品牌文化。

(二)加强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

推动企业实现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等方面的全过程信息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科技化,使其成长为信息化标杆企业。根据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加快信息技术向工业经济的渗透。提高管理手段,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其产生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创造力。对于成果显著的中小企业,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总结其成功经验,广泛推广实施应用。

(三)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发展势头强劲的民营企业更要注重适时改变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适时落实现代企业制度。使家族企业向股份公司转变,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发挥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对于大型的民营企业,要根据公司制度的要求,完善管理结构和职能配置,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引导企业建立管理创新体系

1.要突出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管理创新上加大投入。

2.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积极应对市场、努力分析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的整体要求推动管理创新。

3.规范中介机构对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咨询服务作用。推动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鼓励中介机构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咨询服务。

4.加强政府对管理创新的支持作用。要加强和金融部门的沟通,促进政银企合作空间和力度,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扩大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5.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及时组织专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提出合理化、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人才管理和运用,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针对企业存在人才不足、招人难、用人难的问题,企业需要知识技术含量高的高技能型人才。一要加强人才引进。摒弃重资历、仪表、处事的观念,大力引进特殊技能型人才;二是人才选拔。采用公开招聘等方式,做到任人唯才,唯实践能力,唯品德,杜绝任人唯亲、任人唯钱、任人唯背景等现象;三是人才使用。企业要多给机会让员工施展能力和抱负,并根据绩效给予薪酬奖励。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在企业培养发展人才方面也要加大扶持力度。

五、结语

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只有面对市场,顺应大数据时展趋势要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求变求新,创造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傲立潮头永不倒,变中求立,同时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最终实现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作者:董丽 单位: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