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5:58

情感培训总结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三项”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我所民警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根据省局的安排,结合我所实际,经所党委研究,决定从今年5月至10月,在全所开展以“推行情感管理,保障文明执法”为主题的公正文明执法专项教育活动。一、指导思想此次专项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提醒您:请根据实际修改)精神为指导,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坚持“三像”指示,实行依法治所和以德治所相结合,努力提高广大民警的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二、目标任务通过开展以“推行情感管理,保障文明执法”为主题的公正文明执法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双争”活动成果,推进民警公正、严格、文明执法,法治意识和人性化管理意识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明显上升。具体目标是:(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意识有新增强。全体民警普遍受到一次公正文明执法教育,切实把“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意识,扎根于广大民警的心坎上,贯彻落实到执法过程中。(二)执法水平有新进步。广大民警在执法活动中,依法履职,忠于职守,爱岗警业,做到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办事公开、公平、公正,依法办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不发生民警违法违纪现象。(三)解决突出问题有新进展。要从根本上转变民警“打骂有效论”的错误认识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工作态度,引导民警积极探索情感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改造环境。(四)进一步树立劳教民警执法新形象。让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成为我所劳教民警的自觉行动,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我所劳教民警的执法行为普遍表示满意。三、活动对象:本所全体民警(含警戒护卫人员)四、活动安排此次

专项教育活动自5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共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5月至5月15日)。一是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省厅、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本所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专项教育工作。二是由政治处搜集整理相关学习材料。三是出一期宣传专刊,为此次专项教育造好声势。(二)学习教育阶段(5月16日至8月10日)。一是以科、队为单位,利用部门周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民警学习指定的文章材料。内容为:《十六大(提醒您:请根据实际修改)报告辅导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9—2009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以及由政治处搜集整理的学习资料等。要求民警在学习后开展讨论,并做好笔记。所领导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进行学习讨论。二是开展四个专题教育。由所领导分别对民警进行授课教育。三是为提高民警的业务能力,举办一期不少于10天的警体训练和业务技能培训,对全体参学民警进行警体技能培训和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训(由政治处负责具体事宜)。四是开展“个别教育能手”经验交流会。由我所评出的3名200*年度“个别教育能手”总结个别教育经验,在民警大会上进行交流。(三)认真查摆阶段(8月11日至31日)。在民警中开展“查摆”活动。一查思想认识,摆有无存在“打骂有效论”,低看劳教人员人格,认为强化情感管理会弱化强制功能等认识问题;二查执法行为,摆有无存在对劳教人员考核、减期、请假、所外就医等执法过程中不严格、不公正问题;有无超工时、超体力劳动,打骂体罚等不文明管理问题。三查教育功效,摆有无按规定开展个别教育活动;有无认真备课,开展“三课”教育活动;包干教育的难改尖子转化率是否达80%以上;以科、队为单位,召开生活会,逐个查摆,并进行相互评议。(四)总结提高阶段(9月1日至10月底)。每位民警要对照学习教育阶段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三查三摆”,在8月30日前写出深刻的查摆材料(统一用本所20×15方格稿纸,页数不少于6页)。查摆材料要言之有物,既要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对自己进行大胆而深刻的剖析,又要有工作目标和今后努力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环境下,情感教育和公正

文明执法的极端重要性。要按层级管理严把查摆材料关,对认识不深刻、不到位的发回重写。部门主管要把好本部门其他民警的材料关,科、队主管的材料由分管所领导和挂点党委委员把关,党委成员的材料由党委书记把关。政治处要认真做好此次专项教育活动的书面总结工作,于10月15日前将专项教育情况书面报省局政治处。五、加强对此次专项教育的领导建立健全这次专项教育活动的责任制。成立由××*、××*、××*、××*等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政治处,负责教育活动各阶段的工作落实。《劳教所开展“推行情感管理保障文明执法”专项教育的实施方案》劳教所开展“推行情感管理保障文明执法”专项教育的实施方案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排舞;中学生;身心健康;情绪情感;德育工作

1.问题提出

排舞运动是以音乐或歌曲为基础,编者按照一定规律编好具有重复性的完整动作,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起到健美、增强体质的作用,是集舞蹈、艺术和体育为一体的运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于学校体育中排舞开展现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泛泛的宏观探讨和对于高校排舞开展的研究,其中研究对象高校多于中小学,女性多于男性。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对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甚至是学前阶段(幼儿园阶段)的排舞开展的研究,这些阶段更需要专门的理论研究来指导排舞实践的开展,故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德育工作研究多数都是用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做出结论归纳与建议,缺少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德育工作渗透研究较多,而学生在排舞中的道德情感研究较少,且学校实际教育教学推广工作中的案例或方法匮乏。

2.研究过程与方法

2.1文献法。从排舞进校园和身心健康及德育教育工作三方面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2.2调查法。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排舞运动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调查校园文化氛围变化、班级体建设变化、学生自身情绪、情感变化等,为分析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德育工作影响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校本课程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2.3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探索开展排舞校本课程的方法和策略。筛选和研究开展排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研究的即时应用价值。2.4个案研究法。研究对象中的特定个人和团体,调查其在参与排舞运动前后的身体素质、情绪情感、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幸福感等变化,为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3.研究内容

3.1构建校本课程,促进排舞运动在校园的实施过程。3.1.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排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编排能力;在排舞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3.1.2课程内容。开设排舞选修课程,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我校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级别和实施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排舞的基本步伐,基本技术和素养。3.1.3实施方法。我校在排舞进校园推广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活动内容:每学期学习一首排舞推广中心发行的新曲目;举办排舞教练员与领操员培训班;开设排舞选修课;依托校内祥和俱乐部,举办全区中小幼、街道办事处等事业单位排舞裁判员与教练员培训活动,利用我校教学环境优势承接北京市排舞培训活动或比赛;在不改变音乐与舞步风格的前提下把身体素质练习融入排舞曲目中,成为我校独有特色的花样课间操;参加全国或市区及排舞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3.1.4课程评价。①以激励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展现学习成果。学校特色社团展示时,排舞社团承担授课任务;学校特色课程拍摄时,排舞课程入选,我们能从北京教育台搜索到孩子们舞动的身影;学校大型活动展示时,排舞队员们是领舞;区级、市级比赛时他们就是参赛队员,多种活动促使孩子们自信心、表现力迅速提升,这些也成为老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考量工具。③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文字和影视资料留下活动参与感想,帮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3.2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3.2.1排舞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①排舞对身体机能影响。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率测量,并下发问卷进行调查。排舞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在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下,排舞舞步有许多跑和跳的动作。在我校花样课间操模式下,我们给学生进行脉搏测量。②排舞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跳排舞大部分动作要求练习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的姿势,收紧腰腹部,有助于纠正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持续快节奏的跑跳运动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来说,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脂含量,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喜欢排舞是因为它节奏感与动感强,符合学生年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训练塑造身体形态和提升了自我形象气质。对自己的舞姿一天比一天有自信,很容易完成许多身体动作,站姿更加挺拔,使得学生对自己言谈举止越发感到满意。③排舞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在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质的作用,练习排舞后节奏韵律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身体素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柔韧和灵敏素质变化最大。综上所述,首先,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跳4分钟排舞和学生中速跑4分钟大概800米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几乎相同。但学生更喜欢跟随音乐欢快的跳排舞,比耐久跑的兴趣要浓厚得多,主体参与更加积极和踊跃。其次,跳完排舞的平均心率达到130次/分,为后面长距离的耐久跑做好热身活动,也为减少运动损伤做好铺垫。最后,舞蹈练习是中学生仪态变化的重要手段,而排舞包含多种舞蹈风格,如拉丁舞、街舞、爵士舞、踢踏舞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增强节奏感。3.2.2排舞对学生心理健康中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①帮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动机。①动机使学生可以持续、稳定的保持乐观和愉快的心境及自信心,从学习、锻炼中获得乐趣,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②通过排舞训练,有助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学生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②排舞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中学生对自我形象非常在乎,在他人尤其异性面前,都想展现完美自信的一面,所以跳得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部分同学由于性格内向放不开或身体不协调做动作不好看,我们帮助他们改变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体育课或课余休息时间让班级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效果显著。③排舞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学生在排舞训练和比赛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团队的关系,能和同伴齐心协力取得集体成功。可以将排舞活动和比赛中培养的团队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排舞为班级带来团结相凝,奋勇拼搏的优秀品质,能设身处地为集体荣誉付出,努力获得集体认同。案例:学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自己活动感受和收获,在梳理这些文字时发现很多词汇大家都有提到,成为热词。下表就是近三年来搜索热词的结果:思想越来越成熟,这也是学校坚持把排舞推广工作做到持续化、精细化的成果。团结、热情、健康、快乐这四个热词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开展排舞进校园活动的精神主旨和终极目标。3.2.3排舞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随着排舞运动在我校不断深入推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悄然发生变化。在访谈学校主管德育校长时谈到,课间操的排舞展示和校园排舞大赛学生们表现非常棒,让人激动和震撼!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有集体荣誉感的激励,各个班级都在认真准备比赛,校园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班干部组织同学自觉练习。排舞大赛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提高了班集体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更有助于学校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排舞活动的过程中深有感触,教师和学生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尊重信任,感情更加浓烈,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班级日常管理变得相对简单而且得心应手。

4.研究结论和成果

4.1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间操的特色活动、校园排舞大赛、市区及的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4.2学生每天接触排舞、学习排舞、跳动排舞,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4.3师生共同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练习和比赛中处处渗透着德育管理和教育,为我校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增光添彩。4.4带动各校区共同推广和发展排舞运动,小学部和分校正在推广排舞《街舞少年》、《三字经》等舞曲;带动集团校和区域内排舞运动发展。让更多的中小学了解排舞、普及排舞、喜欢排舞,形成区域特色。

5.反思与讨论

5.1体质测试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着重研究选课学生与普通学生、男生和女生、高中与初中生等研究对象的显著性差异或变化。5.2排舞不同于广场舞,也不是只属于女生的运动。本研究还要提高课程的受众面,增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口碑。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更贴近生活时尚的学习内容,营造更多展示平台。挖掘、整理、创新出排舞动作教授方法、课堂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5.3本研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能胜任常规课堂教学,又要带领学生和研究团队开展学科和跨学科的实践研究.但目前对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较少,这也是依托学校俱乐部以后可以发展的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2010,20:211-214.

[2]范晓.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唐晓义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

[4]刘勇.关于将排舞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J].阴山学刊.2012(6).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此次专项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坚持“三像”指示,实行依法治所和以德治所相结合,努力提高广大民警的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以“推行情感管理,保障文明执法”为主题的公正文明执法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双争”活动成果,推进民警公正、严格、文明执法,法治意识和人性化管理意识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明显上升。具体目标是:

(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意识有新增强。全体民警普遍受到一次公正文明执法教育,切实把“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意识,扎根于广大民警的心坎上,贯彻落实到执法过程中。

(二)执法水平有新进步。广大民警在执法活动中,依法履职,忠于职守,爱岗警业,做到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办事公开、公平、公正,依法办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不发生民警违法违纪现象。

(三)解决突出问题有新进展。要从根本上转变民警“打骂有效论”的错误认识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工作态度,引导民警积极探索情感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改造环境。

(四)进一步树立劳教民警执法新形象。让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成为我所劳教民警的自觉行动,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我所劳教民警的执法行为普遍表示满意。

三、活动对象:本所全体民警(含警戒护卫人员)

四、活动安排

此次专项教育活动自5月份开始至10月份结束,共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5月至5月15日)。一是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省厅、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本所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专项教育工作。二是由政治处搜集整理相关学习材料。三是出一期宣传专刊,为此次专项教育造好声势。

(二)学习教育阶段(5月16日至8月10日)。一是以科、队为单位,利用部门周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民警学习指定的文章材料。内容为:《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以及由政治处搜集整理的学习资料等。要求民警在学习后开展讨论,并做好笔记。所领导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进行学习讨论。二是开展四个专题教育。由所领导分别对民警进行授课教育。三是为提高民警的业务能力,举办一期不少于10天的警体训练和业务技能培训,对全体参学民警进行警体技能培训和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训(由政治处负责具体事宜)。四是开展“个别教育能手”经验交流会。由我所评出的3名200*年度“个别教育能手”总结个别教育经验,在民警大会上进行交流。

(三)认真查摆阶段(8月11日至31日)。在民警中开展“查摆”活动。一查思想认识,摆有无存在“打骂有效论”,低看劳教人员人格,认为强化情感管理会弱化强制功能等认识问题;二查执法行为,摆有无存在对劳教人员考核、减期、请假、所外就医等执法过程中不严格、不公正问题;有无超工时、超体力劳动,打骂体罚等不文明管理问题。三查教育功效,摆有无按规定开展个别教育活动;有无认真备课,开展“三课”教育活动;包干教育的难改尖子转化率是否达80%以上;以科、队为单位,召开生活会,逐个查摆,并进行相互评议。

(四)总结提高阶段(9月1日至10月底)。每位民警要对照学习教育阶段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三查三摆”,在8月30日前写出深刻的查摆材料(统一用本所20×15方格稿纸,页数不少于6页)。查摆材料要言之有物,既要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对自己进行大胆而深刻的剖析,又要有工作目标和今后努力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环境下,情感教育和公正文明执法的极端重要性。要按层级管理严把查摆材料关,对认识不深刻、不到位的发回重写。部门主管要把好本部门其他民警的材料关,科、队主管的材料由分管所领导和挂点党委委员把关,党委成员的材料由党委书记把关。

政治处要认真做好此次专项教育活动的书面总结工作,于10月15日前将专项教育情况书面报省局政治处。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红色基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路径

一、重视教材建设,打好融入的基础

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首先要明确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从内涵上看,有学者认为红色基因包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闯难关、依靠群众攻难关等四个方面[1]。我们认为,不宜具体化红色基因的内涵,每一种具体化的内涵界定都难免片面性。根据总书记的若干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将红色基因理解为专指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革命理想的过程中形成的,以奋斗、牺牲和创造为核心内容的系列革命精神总和,主要包括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简言之,红色基因就是一种革命精神。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应该把红色基因的形成时间限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的学者认为“红色基因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初步萌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断形成,而后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继续发展,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传承创新”[2]。这是把传统与发展笼统地来讲了,从逻辑上来看不好解释革命传统与赓续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是源,之后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应该看作是传承和赓续。另外,不能把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等同起来,红色基因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而红色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又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当然,作为精神层面的红色基因与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是辩证统一的。进一步扩大研究的视野,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红色基因都包括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中,即包括在中国精神的范畴之中。在对红色基因的精神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的过程中,要从全局和地方两个角度思考。我们党已经总结了许多具有全局性、重大历史意义的、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这些已被总结提炼、传承赓续的革命精神财富并不等同于全部,在党的历史上还有许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历史意义的、宝贵的精神资源没有被总结提炼。在地方党史中,也有许多具有地方性的、较重要历史意义的、较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没有被较好地总结提炼。这些地方性的革命精神财富也是以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故居等红色资源的形式存在。对地方高校而言,这些地方红色资源、红色基因具有地理上的可及性、情感上的亲和性等特征,有利于增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高校有必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对地方史中蕴含的这些革命精神财富进行总结提炼,推动“红色资源‘进教材’,编写红色资源教育辅导读物、资料、讲义等”[3],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版在第四章第三节“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明确指出,强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2015版教材提出了“红色基因”这个内容,但却删掉了2013版明确提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系列精神的内容。2018版的教材在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第二节第三点“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中明确指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的革命道德,并指出,大学生发扬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见,红色基因的教育主题已经进入教材,但是这个主题不够清晰。建议教材修订时将第五章第二节第三点“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这个小标题修改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道德”,并适当增加革命精神学习的相关内容。

二、强化师资培训,抓实融入的关键

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基因的精神实质,读懂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才能牢记使命、久久为功、不忘初心、行稳致远”[4]。只有将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教师的血液,才能讲出真理、讲出真情、讲出真心,才能讲好红色历史,带头传承好红色基因。从党史学习教育来看,“基础”课教师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首先,“基础”课教师亟须充实“四史”知识,尤其是党史部分的知识。红色基因传承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许多专业内容,不是所有的“基础”课教师都有相应的、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是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等,这就需要有一个再学习、再积累的过程。这是将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的基本前提。其次,“基础”课教师仍需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不是说“基础”课教师没有爱国主义情怀,而是说不能停留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上,而是要注重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深,教师拥有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在教学中进一步去感染学生,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最后,要进一步重视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通过“四史”的学习教育,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红色基因传承的立足点在于红色江山的代代相传;归宿点在于共产党长期执政,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解决“基础”课教师面临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培训[5]。目前阶段,正好以“四史”的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基础”课对“四史”知识的学习。首先,集中培训的内容要有保证。集中培训通常有报告会和网络培训两种形式。这两种基本形式要用好,切忌不能流于形式。报告会时间要适中,既要有面上的概括,又要能重点突出,时间不宜过短,过短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讲不出、讲不透新鲜内容。网络培训可以适当多增加一些授课专家教师,要有适当长的课时安排,真正让受训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悟。目前的网络培训,授课专家教师较少,授课时长也较少,再加上考核简单,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加强校本培训。“学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是加强校本培训”[6]。毕竟,在国、省、市、校四级培训体系中,最方便、最接地气的还是学校。其次,个人自学情感要有积淀。集中培训受时间、人力、物力的限制,因此,知识、情感、信念的积累要走实、走深、走心,抄书本抄不出知识、情感、信念。最后,同行交流水平要有所提升。要坚持集体研讨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同行的智慧。同时,校内和校外学习交流相结合,线上和线下学习交流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各种学习资源和网络平台。

三、突出教学实施,注重融入的过程

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回应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必然要求。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教学,需要我们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到教师的备课、上课和课后督学等环节,体现到内容安排、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管理、课后练习等方面,体现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学习等场景。在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有三个基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即教什么、怎么教和效果如何测量,仍需要结合实际加强研究。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未能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教材内容比较统一,管大方向,但比较注重理论分析与抽象概括,缺乏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多样性等。这就产生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什么的问题。比如,是讲总体上比较耳熟能详的、典型的革命事迹、英雄人物,还是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其次,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确定下来后,要考虑怎么教。现实情况是以教师讲授、配以视频播放为主,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少,在如何落实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方面明显不足。最后,在教学效果上,学生的满意度并不高,离管理者对思想政治课的期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这个方面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测量专题学习乃至“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比较科学的测量方法,就很难评判某种教学质量的好坏及优劣,就很难做到在改进中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适当开发校本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统编的“马工程”教材为指导,围绕主题和地方红色资源的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一方面丰富了教学案例,解决了案例可及性等问题;另一方面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任课教师地方性知识储备不够、自我教育不足、教学情感不够充沛的问题。在红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教师要规划整合红色资源,将其系统融入思政课程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当中”[7]。其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综合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种教学途径。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加强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理性思维活起来,爱国情感迸出来。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考察调研与总结提高,将社会实践、参观考察上升为体验式教学,通过知识点考查、课堂演讲、心得体会等方式方法强化实践考察效果,避免出现考察时感动、回来后不动的情形。坚持“互联网+”的学习模式,通过网站、学习平台App、公众号等向学生推送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网络在线学习。最后,要加强对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教学实效的考核。总体而言,“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方向是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但是在具体的考核指标和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互动缺乏、随堂练习较少、期末考查难度较低、信仰情感指标难以量化、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不足等。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会出现效果和考核评价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加强对考核方法的研究,有学者提出的“一网两纵三横”的考核体系[8]值得借鉴。

四、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融入机制

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学校、学院、学科组和教研室等不同层面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1.在学校层面,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高校应调整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发展规划,不仅要将红色基因传承这个主题纳入规划中,更主要的是要在红色基因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课程思政的一些细节,如宏观任务、责任主体等方面有所细化,以便各二级学院和部门能分工负责、贯彻落实。这需要一个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便能在高校内部总体协调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避免课程思政建设及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强高校与地方党委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党校研究力量的交流合作”[9],以进一步加强地方红色资源的提炼和挖掘。我们建议这个常设的工作机制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这是因为学校宣传部门人手不足,无暇顾及具体事务的安排,而其他的学院或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了解又不全面,具体到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不能也不应该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总体而言,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注意与其他育人体系的衔接与协调,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必须从学校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2.在学院层面,要从总体上加强对四门课程红色基因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促进资源共享。四门课程都有红色基因传承的任务,但四门课程又有各自的教育主题,这就需要对红色资源进行提炼和挖掘,以适应各门课程的特点和需要。提炼主要是对重要的革命人物、事件、遗迹等红色资源内容的提炼,以期更适合教学主题的需要,也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坚持统一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料搜集与备课,减少不必要的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讲授。挖掘主要是指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有些地方红色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挖掘整理不够,一方面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限制了教师学术研究的生长点。最为重要的是,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学院可以在对红色基因挖掘、提炼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增设相应的二级学科。3.在学科组和教研室层面,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基础”课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主题,这个主题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个主题也辐射到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因而在围绕红色基因主题选取案例时,要注意体现学科与课程的特点,突出品德修养,以贴近学生思想需求的崇高精神塑造学生。在集体教学科研活动中,要在加强教案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手段的研究。注意PPT课件的设计,加强互动环节,以更贴近学生认知规律的技术形式吸引学生。要重视App和VR等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使红色文化资源‘动’起来,融入时尚元素使红色文化资源‘亮’起来,善用‘网言网语’使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10](P297)。红色基因融入“基础”课,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入,“需要多方面因素、多种教育渠道、多种教育力量、多种教育影响的共同作用”,既需要宏观上的总体考虑,又需要微观上的具体落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远需要。努力做好这件事,不仅要从面上关注到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实施和组织体系等方面,更应在具体方面结合不同地方实际进行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万信,乔湘平.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0):102.

[2]刘建平,王昕伟,周蓓.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173.

[3]张革英,乔湘平.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6.

[4]马利强.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工作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7):31.

[5]吴潜涛,张磊.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教学与研究,2019(7):11.

[6]岳瑾明,高培月.晋中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2020(1):135.

[7]王占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4):67-68.

[8]杜向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综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4):17.

[9]王春霞.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35.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5

(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其思想状态,予以其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为其排忧解难,尤其是在完全学分制下,必须要加大高校收费方面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还应该为大学生构建一个舒适且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其搭建一个和谐且友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以此帮助其克服自卑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使其成为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强者。

(二)加强资助培训与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点,高校在开展资助项目培训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并促进发展创新,将资助培训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将理想信念的强化作为核心内容,以此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政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育观。由于在资助培训过程中,大学生受心理以及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将资助培训与其思政教育联系起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育:第一,增强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利用这种教育,引导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规律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能够对自身所出现的问题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第二,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使大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思想,增强其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使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还应将学生成才目标与民族复兴以及国家振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强化其责任意识与爱国情怀。第三,基于思政教育和经济资助原则,在经济资助工作中始终贯穿思政教育,不断深化工作的理念,增强经济资助工作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以及鼓舞功能,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作风,强化报国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增强劳动意识、团结互助、奉献精神。第四,将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作为其教育的要求,大力开展奋斗精神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一种自力更生的观念,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作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学生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均以节俭作为前提,使其能够更加自觉地抵制一些不良生活作风的影响与干扰,发扬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精神,继而提高其思政素质。

(三)坚持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调节到很高的程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驱动效应。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情感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愉悦的情绪。兴趣、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将推动主体设立的目标与实践活动的需要,及时按照目标的理解,以反映客体。兴趣可以对大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直接导向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把真正的、良好的美作为行动指针,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极体验,激发其追求的高贵之美的激情,并朝着其正确的行为方向前进。情感教育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愉快的情绪和情感的和谐,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责任感和热情会使在校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这也将促使现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以及陶冶学生情绪,打开大学生情感的心灵过程。情感与理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感情是一种手段,以理服人是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情味,充满亲切感和温暖感,产生亲和力。只有这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否则会显得苍白无力。

(四)加强网络媒介的开发与利用近些年来,高校已经更多地加强了对外交流的力度,高校已经从校际、省际之间的交流发展到了与国外高校间的国际交流。通过交流,及时发现和总结出了职业人才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并加以探讨和更正,让全社会关注与转变对职业教学的认识,同时也为各高校带去科学合理的培养思路。结合于我们自己的现实情况和社会需求,两大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并且品格教育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二、结论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6

在这里,我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到了那么多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听完教授们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案例和现身说法后,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就打开“国培计划”的网络学习,专家的点评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顿悟,班级群中老师们之间的交流让我很受益,班级沙龙里面还时不时有人不吝赐教为你解答疑惑......于是我沉湎于此,乐此不疲,我告诫自己贵在坚持,感谢这次培训,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为一个工作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总结不出来的经验和理论,如何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英语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英语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英语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英语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英语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英语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英语:抓住英语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英语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英语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英语,乐学、爱学英语。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英语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英语方法,体现英语课的灵魂,使英语课上出“英语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7

1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决策过程的决策主体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决策主体必须是业界权威,需经常审视自己的专业行为,不能一味依赖教学经验。教师要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就必然要激发内在的自主成长,确立课堂教学决策的专业权威。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管理和培养工作应从刚性的“管理”走向科学的“激励”。当前对于教师发展的投入和制度倾斜明显不足,这就急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绩,促进教师对自身专业工作的投入,激发自我发展的能动意识,形成专业自觉发展动力,使教师从“要我发展”走向“我要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知识传授至上”的教育思想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教学探讨卫生职业教育“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自我封闭,惯于被动地处理问题。因此,教师要主动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总结出适合有效决策的个性化方案和规律,强调教师决策应以学生的立场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把传统教育和现代卫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抽象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创新,使其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

3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强化职业情感

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的每一门课程都蕴涵着情感因素,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自身专业情况,对将来从事的工作产生职业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学中的情感资源,更系统地认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丰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带领学生参观医院,有组织地安排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之亲身体会到情感交流对护患关系的融洽、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患者的病情都有益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职业情感的学习中,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科学管理评价体系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少儿舞蹈;舞蹈教学;策略

一、少儿舞蹈教学的分析

1、少儿舞蹈教学的内容分析

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对表演者的身体条件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少儿舞蹈学内容上的安排主要有三个方面:素质训练:少儿舞蹈教学中的素质训练不能以踩和压为主,而是应该尊重少儿身体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素质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们腰的软度、腿的软度还有胯的开度;形体训练:形体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塑造正确和美观的少儿身体姿态,培养他们正确、挺拔的坐姿与站姿,使舞蹈动作看起来更具平衡性和艺术性的美感。形体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把上和把下两个部分;技巧训练:少儿舞蹈技巧的训练是有其一定的难度的,它主要包括跳、转、翻三个方面,少儿舞蹈技巧训练要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软开度、对平衡度的把握等来因材施教,将单一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舞蹈技巧的流畅、稳定与准确。

2、少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变的越来越多了,随之而兴起的是还有各种少儿舞蹈培训班和少年宫舞蹈课程的开设。许多少儿在经过几年的少儿舞蹈教学培训之后,不管是从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上,还是从自己的身体素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笔者总结了一下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首先,少儿舞蹈越来越多的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我国的少儿舞蹈教育事业正在朝着非常良好的方向繁荣发展;其次,少儿舞蹈教师的师资力量变得越来越雄厚,少儿舞蹈教育的门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舞蹈种类培训班;第三,孩子们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少儿舞蹈培训班参加比赛、演出等活动使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变得越来的越高;第四,少儿舞蹈教材门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所培养出来的少儿舞蹈技能的水平的差距也很大,但由于家长是外行人员,无法判断舞蹈培训班老师水平的好与坏。

二、少儿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上存在的误区

少儿舞蹈教学上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孩子们的兴趣比较漠视。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少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却总是有许多的孩子因为教师和家长们对其兴趣的漠视而放弃学习舞蹈的机会了。也许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明白,孩子在一开始是很有兴趣学习舞蹈的,可以后面渐渐地变得没有兴趣了。殊不知如果不给孩子们兴趣上的鼓励和激励,一味的压迫孩子们学习舞蹈最终会消耗掉孩子们学习舞蹈的所有兴趣。第二是少儿舞蹈教材在使用上的不规范。现状市场上流行的少儿舞蹈教材尽管非常的丰富,但是能够真正做到关注少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教材却少之又少。有些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甚至为了“赶时髦”、“吸引眼球”等将不系统的、非常成人化、女人化的舞蹈种类教授给少儿们,这实在是与少儿舞蹈教育内涵相悖逆的事情。

2、教学思想的功利化

少儿舞蹈到底是为了谁而舞蹈这个问题想必许多小朋友都无法回答出来。笔者深思这个问题之后总结出了三种让孩子们学习舞蹈的目的:第一是为父母“望子成龙”而舞;第二:为老师“得奖荣誉”而舞;第三:为他人“随波跟风”而舞。这三个学习舞蹈的目的充分的说明了当今舞蹈教学思想上的功利化特点。随着各种舞蹈培训班、考级班的兴起和增多,许多的舞蹈机构为了增加自己的广告效应,大肆的宣传舞蹈考级的重要性,一时间少儿舞蹈考级成为了一项家长和少儿舞蹈机构争相逐力的重点,完全不顾及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的压迫孩子们进行各种舞蹈考级与比赛的活动。这种功利性的舞蹈学习和教学的思想是非常的不利于想真正接触艺术、学习艺术的孩子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发展的。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和家长们的攀比心理对孩子们内心造成的影响只会让孩子们在舞蹈艺术学习的这条路上走不远。

三、少儿舞蹈教学的基本策略

1、音乐的选择

孩子们在接受舞蹈教育的时候,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比较特殊,往往需要接受形象比较鲜明和具体的思维启发。所有用到少儿舞蹈教学上的音乐应该是有着非常流畅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感、并且又朗朗上口的。有着这些特点的音乐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起少儿学生们对舞蹈的兴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对舞蹈情感的抒情和把握上拿捏到位。例如在少儿舞蹈《小白兔》的教学过程中,小朋友们需要在大声的念出《小白兔》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的同时,身体也会跟着摆动起来、兴奋起来,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小朋友们天真有灿烂的一面。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少儿舞蹈还应该是包含了音乐、舞蹈、文学这三种元素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少儿舞蹈教育者还应该做到善于把音乐、舞蹈动作、文学歌谣融汇在一起进行创新形式的课堂教育,以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在运用舞蹈抒情时候所需要的情感的表达。将音乐、舞蹈动作、文学歌谣成功的融合在了一起,使整个作品看起来“动静结合”、“简单明了”、“生动而又有趣”。2、舞蹈动作的设计少儿时期正是处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骨骼里所含有的水分、有机物质非常的丰富,而无机盐的含量却非常的少,所以少儿骨骼的弹性比较好,但是同时又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因此,在训练孩子们软度基本功的这一环节,教师们应该充分的注意到少儿骨骼承压力小的特点,不可以硬扳、硬开孩子们的软开度。在对基本功的训练上,提倡重点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基本功训练放在“持之以恒”的重点之上,而不是求“快”而“硬扳”。活泼好动是少儿的天性,他们总是很喜欢模仿和表演一些有意思的小动物、植物、人物形象等。这个时候的孩子性格都是天真且活泼的,因此在对少儿舞蹈动作的设计上,舞蹈教师们应该编排一些比较简单的、生动活泼的、易于记忆的舞蹈动作,比如说“模仿小鱼游泳的波浪动作”、“模仿小兔子蹦跳步动作”、“模仿火车的平踏步动作”等等,因为这些舞蹈形象和动作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日常,所以他们在舞蹈起来的时候既有熟悉的一方面,又有新鲜的一方面,具有非常好的舞蹈天赋启发性作用。同时,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动作的夸张性,充分的运用好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来启发他们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在舞蹈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采用不断的重复训练的方法来克服孩子们记不住动作的这一弊端,帮助他们记住动作。

3、教学方法的创新

少儿舞蹈教学的创新教学法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更是提高少儿阶段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少儿舞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与孩子们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互动关系。使用生动而富有启发、感染性的语速、语调来激发起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他们注意老师讲话和做示范的过程,是关系到这堂舞蹈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的一步。其次,必须加强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色彩的嵌入。这就需要舞蹈教师在音乐还有舞蹈动作方面下工夫,为整个舞蹈课堂设置好情感的基调。只有让孩子们都感受到教师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和舞蹈的情境,孩子们才能有兴趣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舞蹈的美感还有艺术性。第三,是必须要加强教学的反馈。少儿舞蹈教学的过程是舞蹈教师与少儿们进行舞蹈知识的教授与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对舞蹈是否有兴趣,是否真的能跳下来,都取决于学生们对舞蹈教师课堂教学后的反馈情况。因此,少儿舞蹈教师们不紧要重视舞蹈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注重孩子们在学习了新的舞蹈内容之后的反馈。舞蹈教学反馈的渠道可以通过晚会、考试、随堂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实现。而少儿舞蹈培训机构也只有充分重视了教学的反馈情况,才能在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中做出正确的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四、结论

少儿舞蹈教学活动是一个漫长而又无声的过程。它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就出一个很优秀的小小舞蹈家。它需要家长们还有孩子们给少儿舞蹈教师足够多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将小朋友的舞蹈天赋、艺术天赋培养起来、激发出来。当然,少儿舞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该仔细的观察孩子们在吸收舞蹈课程时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情感世界,做到真正的站在小朋友们的角度去创作舞蹈动作、想象舞蹈情绪、把握艺术的发展规律,使其创作出来的舞蹈教学内容更多的被孩子们所接受和喜欢,从而为社会启蒙出更多的舞蹈专业人才。

作者:钟昕 单位:辰威国际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教学;舞蹈教学;舞台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独特的美学艺术,包含了音乐、肢体、情感等。舞蹈表演着的艺术造诣、情感都能影响到舞蹈表演作品的质量。因此,在高校学生的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是很关键的。本文将从舞台表现力的作用出发,研究影响舞台表现力的因素,并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舞台表现力对于舞蹈艺术非常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其实是一门合作艺术。创作者再创作阶段经自己所能创作优秀作品,舞蹈表演者谨遵创作者的意愿,并融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内涵,为舞蹈作品注入灵魂。两者相辅相成,完成舞蹈作品。因此,舞蹈作品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份舞蹈作品的高度。不同的演员演绎相同的作品,其情感表达,舞台效果都会因为表演者的心情、能力等有所不同。甚至同一位演员在不同时期表演同一作品,该作品的舞台效果也会因不同时期的演员舞台表现力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培养舞蹈表演着的舞台表现力,将直接影响舞蹈表演的质量。

二、影响舞台表现力的因素

(一)学生生活环境、性格等因素造就了先天差异。像其他活动表现能力一样,舞台表现力也是深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每一位舞蹈学习者,其生活环境、性格等不尽相同,其先天舞台表现力也不尽相同。出生于舞蹈表演世家等环境的孩子,由于其先天接受的艺术熏陶,舞台表现力相对较好。性格相对外向的孩子,在进行舞蹈情感表达的时候也往往更加到位。这些都是先天因素造就的舞台表现力的不同。(二)培训方式、方法等教学手段也会影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先天因素固然造就了很多舞台表现力方面的差异,但舞蹈表演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更多的受到后天培训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进行舞蹈教学的主要原因。一般的,科学的舞蹈教学,会从各个层面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这些培训可以帮助一些先天表现力不足的学生弥补某些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帮助很多先天舞台表现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舞台表现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除此之外,舞蹈表演者后天的表演经历等,也会影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所谓“实践出真知”,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后天的反复体验、积累、思考、升华。因此,后天的舞台表演经历是能够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的良好途径。舞台表演经历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所学习机能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思考升华,不断锤炼自己的舞蹈品质,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三、培养舞台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一)夯实舞蹈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前提的,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在我们探究舞台表现力培养之前,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具有优秀的舞台表演基础,只有这样,探究舞台表现力才是有意义的。舞蹈基础包含很多方面。首先,学生应当已经接受过全面并且细致的舞蹈基础课程。包含舞蹈理论教学、动作教学、作品赏析等各方面。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夯实学生的舞蹈基础,加深学生对于舞蹈表演、舞台表现力的理解,了解舞台表现力对于自身舞台表演的重大影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重视舞台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其次,应当不断锤炼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无论是舞台临场反应、舞台情感展示,都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舞蹈基本功作为基础,过硬的舞蹈基本功和良好的协调性能帮助学生完成各种想要完成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表达舞蹈内涵。学生基本功不过硬而空谈舞台表现力,无异于空中楼阁,很可能造成学生想要表现某种情感却因自己基本功不到位,做了不规范的动作而贻笑大方,因此,要培养舞台表现力,首先要夯实学生的舞蹈基础,从思想和能力两个方面打牢舞蹈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二)丰富舞台表演经验。舞台表演经验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不断地强化是提升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但要强化这个知识结构,并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在高校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舞台表演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关的舞台活动,在舞台表演中锤炼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在每次进行舞台表演之后,都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舞台表演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中生化自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现力。(三)鼓励学生体验生活,丰富情感世界。有些事经历过才能体会,这句话用于舞台表演中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舞蹈表演中,我们经常会模拟一种人物、场景,通过多元的舞蹈动作去表现某一种心境。这时候,学生的生活经历、感情经验等,将很大程度影响舞台表现力。因此,在高校的舞台表演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强调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多感受,这样,在进行某种特定场景的舞台表演时,才能更好的表现舞蹈所传达的内容、宗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学生进行特定的舞台表演之前,带领学生体验相关场景,拥有合适的心境,更有利于培训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四、结语

舞台表现力某种程度上可以为舞蹈表演注入灵魂,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一般的,可以通过夯实学生基础、积累舞台表演经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等,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参考文献]

[1]余澜.论话剧表演中舞台行动的重要性[J].艺海,2016,05:30-31.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篇10

舞台表演过程中灯光艺术效果的主要作用

(一)提供照明

灯光在舞台表演中最基本与最基础的作用就是照明。这是因为大部分舞台表演选择晚上或封闭的建筑空间内进行,对照明有着严重依赖。舞台表演过程中舞台灯光亮度较大,需要灯光设计师根据表演内容合理设计灯光,明确灯光亮度布置,起到基本照明作用。

(二)塑造角色

舞台灯光可以帮助表演者提高角色塑造的效果,灯光设计师需要对灯光合理使用,通过灯光变化将观众情绪调动起来,实现双方情感共鸣。另外,灯光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的心路历程与性格变化,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舞台灯光色调较多,灯光设计师可以利用不同色调灯光让观众产生不同感受,提高演出效果。

(三)烘托气氛

一场震撼人心的舞台表演离不开现场气氛的烘托,且随着剧情的发展,现场气氛也在不断改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现场处于封闭环境,需要借助灯光的调节来观看整场演出。通过灯光设计人员有效搭配不同的灯具、色彩照片工具等,形成与剧情发展相符合的灯光氛围。

(四)诠释情感

对于灯光设计师而言,借助光线的变化,能够帮助表演者传递情感,诠释主题。同时通过舞台灯光变换,包括色彩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光影投射的方向以及范围等等,会在表演者和舞台道具上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有助于表演者情感的传达。

舞台表演中发挥灯光艺术效果作用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灯光方案

针对舞台灯光设计师而言,日常主要工作就是配合表演者,为其设计一个合理、丰富的舞台灯光效果。想要达到该效果,首先,舞台灯光设计师需要就整个舞台演出的主体、形式、内容和宗旨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结合整个表演需要,再从思想上考虑灯光设计对整个表演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从而意识到自身设计对于整个舞台表演效果的重要性,能够根据之前了解到的内容,制定一份完善且合理的舞台灯光设计方案,同时根据方案内容,对每一个设计的步骤、细节等进行完美设计和落实。另外,作为舞台灯光设计师,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还必须结合整个演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完善且详细的灯光设计表,针对每个工作细节做出详细指示,同时针对表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概况进行全面考虑,能够结合实际,制定相对的应急措施,从而保证整个演出的顺利进行以及灯光设计和使用的合理性。针对舞台灯光设计师日常工作而言,想要设计出适合表演者以及表演效果的舞台灯光艺术,需要其对整个演出的剧本和具体流程、细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明确整个表演的关键以及所要烘托和展示的主题,从而确定自己在进行舞台灯光设计中所要抓住和表现的重点,通过灯光设计烘托出整个舞台表演所需要的氛围,突出演员的性格特征,从而最大限度地将舞台灯光、表演者以及整体环境的塑造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另外,舞台灯光设计师在进行灯光设计时,必须就其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综合考虑,针对其中各类参数进行全面了解,多次试验,在保证灯光正常使用的同时,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避免因为操作失误或者灯光使用不当,导致断电或者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有效配合肢体语言,发挥灯光艺术效果作用

舞台表演过程中需要表演者合理发挥肢体语言动作,整个过程中配合有效的灯光艺术,提高表演的感染力。内部控制则是一名舞台演员上台表演的基础,属于演员情感部分的内在体现。通常情况下,舞台演员在肢体语言表达方面都属于比较夸张类型的,这就导致其对于情绪的合理把控会出现问题。一个合格的舞台演员会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积累情感和经历,在实际表演时才能更好、更快地调动自身情绪,从而实现对肢体语言的合理把控。比如要表达“演员听完电话后伤心痛苦”这一画面情境时,对于肢体表达能力欠缺,人物内心揣摩不到位的演员会采用直接大哭的形式进行表达,而对于那些情感经验较为丰富,肢体控制力较强的舞台演员一般会通过肢体的控制来展现情绪的变化,如电话慢慢滑落、演员浑身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双手掩面、嘴唇微颤等形式进行情感和氛围的烘托。这样的画面在遵循真实的情况下,更能调动和感染观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这些就需要灯光的配合。实际上,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很多重要瞬间都是通过演员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和传达,通过这种无声的表演,对人物性格、经历或者心路历程等进行深入刻画和展示,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基础上,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这种表演模式胜过语言的传达。在此过程中,结合适当的光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因为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而这些因素都是表演者进行人物角色塑造的基础和依据,表演者想要完整、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还需通过外在肢体语言的形象表达,实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使整个人物角色塑造得更加合理、饱满。另外,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仅表现人物的情感以及内心世界还不够,合适的灯光搭配,能够对整个舞台氛围进行有效烘托,推动演员情感的表达和展现,给观众以真实感。

(三)借助专业培训,加强灯光设计师专业素养

作为舞台演出部门,一定要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并将其看作本部门最大的无形资产,切实发挥其价值。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舞台演出部门领导者一定要转变思维,以人为本,引入人性化且科学的培训理念,坚持“人尽其用”的原则,并且打破地域局限性,对于各方优秀人才进行积极招揽,同时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管理层,一定要转变思维,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意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教授员工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方法以及技能等,全面提升灯光设计师个人综合素养。另外,为提高培训实效性,在考虑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实际发展规划,为其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和目标,促进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提升灯光设计师工作积极性,在构建先进舞台文化的基础上,一定要强化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同时,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认同感,也影响着员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作为被培训部门,舞台演出部门一定要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对于自身发展的帮助,通过有效的关心、关怀以及鼓励性措施,提升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者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落实“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基础上,重视其专业能力以及工作素养的提升,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的引导和培训作用。最后,根据需要制定合适的激励性政策,在调动各部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提高灯光设计师专业素养,推动舞台演出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总之,舞台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灯光,舞台灯光起到照明、了解布局、打造色彩空间等方面的作用。舞台灯光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合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切实发挥舞台灯光的艺术效果,强化观众视觉体验,增强舞台的表演艺术效果,推动我国舞台表演艺术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合,张曦元.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探究[J].数码世界,2020(03):92.

[2]王影.浅析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艺术家,2019(03):121.

[3]贺翔.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探究[J].电视指南,2018(02):183.

[4]刘自杰.浅谈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1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