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倾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1:24:55

情感倾向

情感倾向范文篇1

关键词: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色彩情感倾向理性应用

现代社会中,色彩设计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城市建筑到日常生活,色彩的参与无处不在,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人们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应最快,同时还伴随着其他感觉器官及大脑的活动,从而产生综合性的知觉和意识。色彩悄无声息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因此,正确地进行色彩设计在很多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将对色彩的感性倾向在室内设计中的理性应用进行探讨。

当人们使用色彩时,不仅要依据客观的科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印象、记忆、联想、象征、经验和传统习惯等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应。而这些客观知识以外的主观感受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影响生理功能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的不同生理反应。匈牙利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把蒙住双眼的受试者分别引进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房间,结果受试者在房间内睁开双眼后,脉博跳动的速率分别呈现“偏快、正常、偏慢”的状态。大家知道,色彩体系大致可分为冷暖两个色系,波长长的红光和橙色光、黄色光给人以温暖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冷色与暖色除了给人在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给人们一些其他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进退感等。色彩使人产生的生理反应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情况,而是与人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二、色彩影响心理功能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阐述:“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色彩方面的视觉经验,当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呼应时,就会引发人心理上的某种情绪,这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红色给人以热情、危险、活力、喜庆、愤怒等感觉;蓝色则让人感觉平静、悠久、理智、清新。

三、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

既然色彩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那么不同的色彩必然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应用时一定要根据情况来认真考虑、谨慎选择。比如,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它具有吉祥幸福、热烈欢乐的寓意,因此,婚庆典礼、节日盛宴等喜庆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忌用黑色、青色等肃穆的色彩。新娘的结婚礼服的颜色中西方都喜用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大红色的传统礼服在中国的婚礼上也是常见的服饰;而丧葬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正好相反,红色等暖色系的明亮色调绝对不会出现,否则就是大不敬。

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1.不同人群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在进行室内空间的色彩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喜好等具体情况,将使用者的内容摘要:

关键词:念故去的人而佩戴黑色的袖标,灵堂一般也是以白花黑纱布置的。另外,不同的宗教,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以黄色为例,在佛教中,黄色有谦卑、超脱俗世之意;而在基督教中,黄色曾是犹大衣服的颜色,因此有着卑劣及背叛的象征寓意。在室内设计时,应尊重空间使用者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在色彩运用方面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4.不同的地域与环境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不同的地区,因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人们所普遍认可接受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热带地区的人们比较喜欢强烈多变的色彩,寒带地区的人们偏爱柔和沉着的色彩。在农村,人们对纯粹的、能够产生鲜明对比的色彩情有独钟,而在城市,人们则更欣赏协调雅致的色彩。就居室而言,因其坐落的方向不同,室内色调的选择也应该有所差异。一般地说,如果居室门窗南向,充足的阳光使室内色调易呈暖色,这样的居室色彩就应该以偏冷的色调来平衡温度的感觉;反之,门窗北向者的房间,居室色彩应以偏暖色的色彩来增加室内的温度。

综上所述,室内空间的色彩选择,只有充分考虑使用者所处的地域情况、民族风俗、宗教取向及使用者的性格特征、年龄职业、人生阅历等因素,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空间。

色彩可以改变人们对已知空间的视觉认识,也可以在空间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我们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切忌“姹紫嫣红”“群芳争艳”,色彩未经统一规划而各行其是,势必会导致室内色彩的紊乱。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室内色彩的主色调,然后确定使用同一色系、对比色系还是互补色系的色调。只有在主色调确定后,才能根据色系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辅助色调。主色调一般不宜采用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辅助色调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选用小面积的较高明度或纯度的色彩,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室内色彩的均衡感也很重要,色彩的明暗和面积最能影响整体色彩的均衡感,一般来说,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获得色彩均衡。比如,天花板要比地板颜色浅,否则容易产生压迫感。另外,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背景色比主体色轻浅;彩度高、暖色的面积应小于彩度低、冷色的面积等。总之,整体空间的色彩应该是上轻下重、淡妆浓饰,统一中有对比,和谐中有律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

二、用色彩界定空间

1.色彩可以规划空间

以色彩来划分室内不同的功能区域既省时省力、经济快捷又效果明显。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各区域的色调一定要和室内整体的空间色彩,也就是主色调相协调。另外,应发挥不同色彩的情感倾向,辅助室内功能更好地实施。比如,在餐饮区域的用色中,黑色或纯度太低的颜色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因为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而过于混浊的色彩会给人以不洁净的感觉。故餐室的色彩应以暖色为主,黄色系中的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而学习和办公的区域要求人们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因此,不应采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过于跳跃的色彩,而应以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柔和舒缓的色彩为主,比如选用灰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等纯度较低的或者偏冷调的色彩;卧室是家庭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场所,其色调选择以私密和安静为前提,艳丽明亮的色彩使人觉得兴奋,不利于休息,因此,纯度和明度相对较低的淡雅平稳的色彩是卧室色彩的最佳选择;卫生间最重要的要求是清洁卫生,故装饰它的色调以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冷色为宜,使之有清洁干净的感觉。

2.色彩可以调整空间

通过色彩的冷暖特点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错觉,从而改变空间大小和高度给人的感觉,也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体氛围。比如,若想使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以加强视觉上的空间感。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加明亮、活跃,而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则会使空间显得幽静、隐谧。

三、合理运用色彩的生理和心理调节功能

在规划室内空间的色彩时,应充分考虑空间使用人群的自身属性(包括年龄、性格、修养、喜好等),空间活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及人群在空间内活动和使用时间长短的不同等因素。比如,教室、书房等用于长时间学习的房间,其色彩对视觉的作用影响较大。因此应主要考虑如何减少视觉疲劳,在房间内增加绿色调的面积,具有一定的醒目醒脑的功效;某些医院的医生手术时要穿绿色大褂,也是因为绿色给人希望、平和、悦目的视觉感受,可以起到镇静作用,绿色不但能够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而且可以减轻病痛;医院的室内装饰或者医护人员的服饰采用浅粉色、淡紫色,可以减轻医院带给人的冰冷、痛苦的感觉,使患者感到温暖和有人情味。

四、综合运用室内各种色彩

在室内色彩设计中,色彩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墙面色彩(包括地板、天花等)、家具色彩(包括装饰材料及家具)和灯光照明的色彩效果,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灯光照明所产生的色彩效果经常被人们所忽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灯光的冷暖、聚散完全可以营造出你所需要的气氛。同一场地,会因为灯光的不同而使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觉。色彩与灯光有鲜明的隐喻作用,并且灯光的色彩效果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视错觉,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从而引起人的食欲,这就是灯光所产生的效果。

此外,室内各种装饰材料的材质选择也很重要。无论是家具,还是窗帘、壁饰、灯具等,不仅要讲求它们的色调美,还要注重它们的质感美,在设计时必须进行整体的统一规划。只有如此,才能使诸要素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才能使色彩真正起到衬托空间、美化空间、营造空间气氛的作用。

综上所述,色彩宛如变幻莫测的精灵,使室内空间设计变得有趣而又变化无穷。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感觉、情绪及身体健康,也可以赋予相同的空间以绝对不同的风貌。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特点,理性地运用色彩的感性倾向,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创造出和谐舒适的完美情境。

参考文献:

[1](英)杰克·特里锡德.象征之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2](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情感倾向范文篇2

论文摘要:组织中员工行为的选择关系着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从行动理论行为过程中分析了从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认知做出判断,并导致情绪变化和特定行为倾向,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有缓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竞争的加剧,员工的行为选择和与之相关的绩效水平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Salovey和Mayer提出的情绪智力的概念引起了学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尽管情绪智力的概念存在诸如缺乏具体模型和有效的测量方法等问题,但其仍然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许多研究关注于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关系,但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揭示还不够充分。本文从行为过程视角分析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以期能剖析个性特征对行为及绩效的作用机理。

1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内涵

1.1情感倾向及其内涵

情感倾向相似于人格个性特征的部分内容,但又不等同于人格个性特征,它是个性构成中某些成分和特质的组合或集合体。Berry和Han—sen等人将情感反应分为积极情感(trait—positiveaffect,PA)和消极情感(trait—negativeaffect,NA)两个大的纬度,并指出这两个纬度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对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这两者可以同时以较高或较低的程度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纬度程度较高而另一个纬度表现极不明显。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独立性和两极性的特性,但一个具有积极情感的个体表现得更为自信、热情、向上而富有激情,相反一个具有消极情感的个体表现为懒散、冷漠和情绪低落,消极情感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害怕紧张和愤怒等情绪,而消极情感程度低的个体通常表现为平静和满足。

1.2工作场景中的情感倾向

在工作场景中,情感倾向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Spector等人认为,由于人际冲突是职业活动中的主要压力源,态度和行为研究中人际关系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态度的形成特别是态度的情感层次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密切关联。积极情感的个体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更满意于人际关系,因而可能会积极的面对引发事件,成功地处理压力环境,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工作和组织认可度。Levin等人研究了情感倾向和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现反向关系,Cropanzano等人发现消极情感反应以情感倾向为基础,不仅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且与组织承诺负相关,但与流动意向及流动率正相关。George解释为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环境的情感反应,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情感倾向的影响,所以积极情感的个体对工作环境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反映在工作态度上。另一方面,情感倾向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Burke和Watson等人研究发现,高消极情感的个体容易产生压力感和不满意,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倾向于思考环境中的负面的、消极的特征,因而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而情绪智力通过情绪过程和情绪状态同样对这一过程发生作用(通过影响判断结果)。因此,高消极情感的个体面对困难时,会作出相对悲观的判断结果,并感觉到压抑和较低的心理幸福感。

1.3情绪智力及其内涵

情绪智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Gardner的著作里,尽管没有用到情绪智力这个词汇,但其含义与今天的情绪智力的定义十分相近:即知晓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行为。Salovey和Mayer在1990年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正确、有效处理情绪信息(包括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与情绪识别、情绪构建、情绪调节控制相关”,Salovey和Mayer指出情绪智力体现于情绪的感知、吸收同化、理解和管理过程,其结构包括四个要素:情绪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的表达和评价;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调节规制;有助于成长的情绪知识;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情绪的能力等。Gole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胜任力模型”,即: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社会感知(移情思考)和社会技能(关系管理)。可见,情绪智力是关于个体感知并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及意图的能力。

1.4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

在情绪智力与个体成功的关系的研究中,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在个人成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甚至认为个人成功的80%应该归功于情商,而智商只有20%的贡献。Salovey和Mayer认为如果从学术成就和职业地位两方面评价个人成功,情绪智力可以解释个人成功的10%到20%,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智商(IQ)与个人成功存在相关(r=0.45,Mayer、Salovey和Caruso,2000。他们同时指出,单一个性因素只能解释个体成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关于情商与个人成功的关系的结论仍然缺乏实证支持。Jordan和Ashkanasy研究了团队情绪智力水平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发现高情绪智力水平的团队在研究期间一直保持高绩效水平,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小组初始绩效不高。Lennox和wolfe认为,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中,自我表现的调整修正能力和对他人敏感性是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有效促进自我地位的改善,获取相关资源的支持,从而提高任务效率。

2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在工作行为选择中的缓冲效应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互动过程是多维且复杂的。Wallbott和Scherer的情绪经历五步骤模型对这一过程的解释为:个体随时监控并评估着环境,不寻常的事件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随着生理应激水平的提高,一定的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就会出现,个体因刺激而产生特定的行动倾向,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是情绪经历的基础,如果感知到环境事件能增进自我福利,则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情绪所激发的行动会降低先前的消极的、负面的感觉,这些行动要么意在直接改变环境,要么回避摆脱环境。在工作场景中,有些行动可能对组织是有利的,有些行动则是有害的。在工作场所,比较典型的员工行为可以分为两类: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OCB)和反工作行为(counterproductiveworkbehavior,CWB)。分析框架如图1。

2.1环境及情感反应

环境是引发行为的刺激因素,环境的引发因素复杂多样,可以简单的分为工作引发因素和生活引发因素,但其应激行为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一些因素容易引发消极反应,而另一些因素更容易引发积极情绪。高强度引发因素和低强度引发因素对个体环境评价结果有不同影响,Geddes和Baron研究发现低强度引发因素如消极的绩效反馈或不公平的待遇会使员工产生委屈和气恼,导致敌对性挑衅反应;而高强度引发因素可能导致阻碍目标实现的挫败感和压力的产生,这些压力和挫折感与敌视、人际挑衅和工作撤出意图等显著相关。

2.2监控评价

环境的监控评价是一个感知识别过程,这一过程对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起着关键作用。个体持续的监测环境,是自我体验和经历的活跃行动者。由于个体差异如监控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同,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个体评价结果也会有差异。比如在绩效反馈中,对于低绩效水平的反馈,有的员工认为找到了以后行动和努力的方向,因而受到鼓舞,而有的员工认为受到挫败,感觉很沮丧,士气受损。毫无疑问,背景条件是一个影响因素,消极的互动背景能导致敌对的感知和判断,组织行为和文化可能毫无意识的引发消极行为。个体因素对判断结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作为预设的判断模式和框架影响判断结果。Felson认为“对事件的主观反应不仅与事件本身而且与反应主体有关”。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着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监测、感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判断结果。

2.3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

个体的基本情绪状态、对控制的理解和个性影响环境引发因素的判断结果,Spector和Fox认为,判断结果反过来影响情绪状态,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Bies等人认为归因是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个体将外部压力(或引发因素)视为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挑战,在自我概念和忧虑不断堆积膨胀的情况下,会采取攻击性行为以保护自尊。特定的组织事件(引发事件)会导致消极情绪和负面认知,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报复行为。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情感变化方向、情绪经历强度和水平。消极情感特性的人更容易外部归因经历不安、焦虑、不满甚至愤怒等情绪,高情绪智力水平的人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反应,恰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波动。

2.4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工作行为选择的影响

情绪引起行为倾向,增加了某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必然引发行动,即使行为发生,也不一定是紧随其后。个体经历强烈的消极情绪时,会有激烈而直接的行动冲动,情绪经历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意图和准备,当机会出现时这些行为会被实施。从组织目标角度来看,员工的行为可分为OCB和CWB,Lazarus把有利于组织的行为称为建设性行为,否则为破坏性行为,认为“这些破坏性行为并没有什么功能性目的,只是觉得达到了平衡让个人感到好受些”。哪类行为会发生,不仅与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有关,而且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高低有关。Aspinwall和Taylor发现,当面临压力时,积极情感的人以一种健康的、可被接受的方式克服负面认知,表现得更积极和合作、更好的社会支持和调适,应对压力环境不会显得很困难。Fisher研究发现工作背景中改善和增强情绪状态可能会提高整体工作态度,而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员工由于不能有效实现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很容易转化为挑衅性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薄弱的个体很可能做出不体面、不文明的举动。

以上分析框架表明了从环境引发因素到行为选择过程中,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缓冲效应。情绪智力的界定告诉我们,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影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情绪认知和判断、情绪调节、情绪表达方式以及社会技能的运用,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Mandler指出,在组织完好的、正在进行的行为被打断而被迫关注与心理需求相关的或扰乱认知关联的紧急事件的情景下,情绪倾向是一种功能性机制,调节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效应,情绪特质的角色是激发生理活动,诱发相应行为倾向。

情感倾向范文篇3

论文摘要:组织中员工行为的选择关系着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从行动理论行为过程中分析了从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认知做出判断,并导致情绪变化和特定行为倾向,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有缓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竞争的加剧,员工的行为选择和与之相关的绩效水平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Salovey和Mayer提出的情绪智力的概念引起了学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尽管情绪智力的概念存在诸如缺乏具体模型和有效的测量方法等问题,但其仍然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许多研究关注于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关系,但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揭示还不够充分。本文从行为过程视角分析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以期能剖析个性特征对行为及绩效的作用机理。

1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内涵

1.1情感倾向及其内涵

情感倾向相似于人格个性特征的部分内容,但又不等同于人格个性特征,它是个性构成中某些成分和特质的组合或集合体。Berry和Han—sen等人将情感反应分为积极情感(trait—positiveaffect,PA)和消极情感(trait—negativeaffect,NA)两个大的纬度,并指出这两个纬度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对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这两者可以同时以较高或较低的程度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纬度程度较高而另一个纬度表现极不明显。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独立性和两极性的特性,但一个具有积极情感的个体表现得更为自信、热情、向上而富有激情,相反一个具有消极情感的个体表现为懒散、冷漠和情绪低落,消极情感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害怕紧张和愤怒等情绪,而消极情感程度低的个体通常表现为平静和满足。

1.2工作场景中的情感倾向

在工作场景中,情感倾向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Spector等人认为,由于人际冲突是职业活动中的主要压力源,态度和行为研究中人际关系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态度的形成特别是态度的情感层次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密切关联。积极情感的个体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更满意于人际关系,因而可能会积极的面对引发事件,成功地处理压力环境,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工作和组织认可度。Levin等人研究了情感倾向和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现反向关系,Cropanzano等人发现消极情感反应以情感倾向为基础,不仅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且与组织承诺负相关,但与流动意向及流动率正相关。George解释为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环境的情感反应,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情感倾向的影响,所以积极情感的个体对工作环境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反映在工作态度上。另一方面,情感倾向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Burke和Watson等人研究发现,高消极情感的个体容易产生压力感和不满意,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倾向于思考环境中的负面的、消极的特征,因而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而情绪智力通过情绪过程和情绪状态同样对这一过程发生作用(通过影响判断结果)。因此,高消极情感的个体面对困难时,会作出相对悲观的判断结果,并感觉到压抑和较低的心理幸福感。

1.3情绪智力及其内涵

情绪智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Gardner的著作里,尽管没有用到情绪智力这个词汇,但其含义与今天的情绪智力的定义十分相近:即知晓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行为。Salovey和Mayer在1990年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正确、有效处理情绪信息(包括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与情绪识别、情绪构建、情绪调节控制相关”,Salovey和Mayer指出情绪智力体现于情绪的感知、吸收同化、理解和管理过程,其结构包括四个要素:情绪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的表达和评价;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调节规制;有助于成长的情绪知识;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情绪的能力等。Gole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胜任力模型”,即: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社会感知(移情思考)和社会技能(关系管理)。可见,情绪智力是关于个体感知并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及意图的能力。

1.4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

在情绪智力与个体成功的关系的研究中,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在个人成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甚至认为个人成功的80%应该归功于情商,而智商只有20%的贡献。Salovey和Mayer认为如果从学术成就和职业地位两方面评价个人成功,情绪智力可以解释个人成功的10%到20%,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智商(IQ)与个人成功存在相关(r=0.45,Mayer、Salovey和Caruso,2000。他们同时指出,单一个性因素只能解释个体成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关于情商与个人成功的关系的结论仍然缺乏实证支持。Jordan和Ashkanasy研究了团队情绪智力水平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发现高情绪智力水平的团队在研究期间一直保持高绩效水平,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小组初始绩效不高。Lennox和wolfe认为,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中,自我表现的调整修正能力和对他人敏感性是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有效促进自我地位的改善,获取相关资源的支持,从而提高任务效率。

2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在工作行为选择中的缓冲效应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互动过程是多维且复杂的。Wallbott和Scherer的情绪经历五步骤模型对这一过程的解释为:个体随时监控并评估着环境,不寻常的事件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随着生理应激水平的提高,一定的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就会出现,个体因刺激而产生特定的行动倾向,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是情绪经历的基础,如果感知到环境事件能增进自我福利,则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情绪所激发的行动会降低先前的消极的、负面的感觉,这些行动要么意在直接改变环境,要么回避摆脱环境。在工作场景中,有些行动可能对组织是有利的,有些行动则是有害的。在工作场所,比较典型的员工行为可以分为两类: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OCB)和反工作行为(counterproductiveworkbehavior,CWB)。分析框架如图1。

2.1环境及情感反应

环境是引发行为的刺激因素,环境的引发因素复杂多样,可以简单的分为工作引发因素和生活引发因素,但其应激行为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一些因素容易引发消极反应,而另一些因素更容易引发积极情绪。高强度引发因素和低强度引发因素对个体环境评价结果有不同影响,Geddes和Baron研究发现低强度引发因素如消极的绩效反馈或不公平的待遇会使员工产生委屈和气恼,导致敌对性挑衅反应;而高强度引发因素可能导致阻碍目标实现的挫败感和压力的产生,这些压力和挫折感与敌视、人际挑衅和工作撤出意图等显著相关。

2.2监控评价

环境的监控评价是一个感知识别过程,这一过程对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起着关键作用。个体持续的监测环境,是自我体验和经历的活跃行动者。由于个体差异如监控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同,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个体评价结果也会有差异。比如在绩效反馈中,对于低绩效水平的反馈,有的员工认为找到了以后行动和努力的方向,因而受到鼓舞,而有的员工认为受到挫败,感觉很沮丧,士气受损。毫无疑问,背景条件是一个影响因素,消极的互动背景能导致敌对的感知和判断,组织行为和文化可能毫无意识的引发消极行为。个体因素对判断结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作为预设的判断模式和框架影响判断结果。Felson认为“对事件的主观反应不仅与事件本身而且与反应主体有关”。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着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监测、感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判断结果。

2.3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

个体的基本情绪状态、对控制的理解和个性影响环境引发因素的判断结果,Spector和Fox认为,判断结果反过来影响情绪状态,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Bies等人认为归因是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个体将外部压力(或引发因素)视为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挑战,在自我概念和忧虑不断堆积膨胀的情况下,会采取攻击性行为以保护自尊。特定的组织事件(引发事件)会导致消极情绪和负面认知,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报复行为。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情感变化方向、情绪经历强度和水平。消极情感特性的人更容易外部归因经历不安、焦虑、不满甚至愤怒等情绪,高情绪智力水平的人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反应,恰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波动。

2.4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工作行为选择的影响

情绪引起行为倾向,增加了某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必然引发行动,即使行为发生,也不一定是紧随其后。个体经历强烈的消极情绪时,会有激烈而直接的行动冲动,情绪经历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意图和准备,当机会出现时这些行为会被实施。从组织目标角度来看,员工的行为可分为OCB和CWB,Lazarus把有利于组织的行为称为建设性行为,否则为破坏性行为,认为“这些破坏性行为并没有什么功能性目的,只是觉得达到了平衡让个人感到好受些”。哪类行为会发生,不仅与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有关,而且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高低有关。Aspinwall和Taylor发现,当面临压力时,积极情感的人以一种健康的、可被接受的方式克服负面认知,表现得更积极和合作、更好的社会支持和调适,应对压力环境不会显得很困难。Fisher研究发现工作背景中改善和增强情绪状态可能会提高整体工作态度,而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员工由于不能有效实现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很容易转化为挑衅性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薄弱的个体很可能做出不体面、不文明的举动。公务员之家:

以上分析框架表明了从环境引发因素到行为选择过程中,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缓冲效应。情绪智力的界定告诉我们,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影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情绪认知和判断、情绪调节、情绪表达方式以及社会技能的运用,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Mandler指出,在组织完好的、正在进行的行为被打断而被迫关注与心理需求相关的或扰乱认知关联的紧急事件的情景下,情绪倾向是一种功能性机制,调节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效应,情绪特质的角色是激发生理活动,诱发相应行为倾向。

情感倾向范文篇4

社会消费文化在本研究中,社会消费文化指的是消费者生活环境周围对某种消费行为的主流意见和看法。而当消费者在接触到这种主流意见和看法后,对态度和自我行为进行调节,也就是说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产生影响,并且对态度与实际消费行为产生调节作用。

实际消费行为按照消费目的为前提,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得个体利益为前提,以个人价值观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即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另一类以社会、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为前提,满足个体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社会知觉消费行为。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态度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会产生影响作用,社会消费文化作为态度和行为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两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会出现偏差。现有文献大多认为消费文化影响消费价值观取向,而忽略了消费文化本身对消费者直接产生的影响。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过程、实际行为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图1),并提出研究假设。假设1.低碳消费态度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a.低碳消费认知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b.低碳消费情感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c.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形成和实际消费行为选择有调节作用。假设2a.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过程的调节作用显著;假设2b.社会消费文化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实际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而确定正式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方法上,主要运用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

(一)问卷设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的方式对个体消费价值观结构,低碳消费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及其关系,以及影响实际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问卷设计经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调查等阶段,收集相关建议,对问卷的内容、表述清晰性与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多轮修改,于是形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个量表:个体消费价值观测量量表,认知过程量表,情感过程量表,行为倾向过程量表,实际消费行为量表,社会消费文化量表。其中,认知过程量表、情感过程量表、行为倾向过程量表主要借鉴参考文献[17][18][19]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低碳消费情境进行本土化设计。其余量表为自开发量表。个体消费价值观量表包括15个题项,用以区分不同的消费价值倾向。认知过程量表有环境问题认知和低碳消费意义认知2个维度、8个题项,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了解程度。情感过程量表有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和视他低碳消费偏好2个维度、7个题项,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偏好以及对他人低碳消费行为的看法。行为倾向过程量表有自我低碳行为倾向和视他低碳行为倾向2个维度、8个题项,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行为倾向及对他人低碳消费行为的反应。实际消费行为量表有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和社会知觉消费行为2个维度、10个题项,反映了消费者在实际消费时的行为选择。社会消费文化量表有1个维度、4个题项,反映了消费者在社会消费文化的压力下所做出的行为反应。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进行测量。

(二)问卷调查组织与实施本研究预试问卷调查共回收88份有效问卷,正式调查于2011年5—8月间进行,共发放5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56份。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首先对预试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以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以CronbachAlpha系数大于0.6作为问卷整体信度的评判标准,并以删除某题项后信度系数是否变大作为题项取舍依据。以KMO测度大于7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作为样本相关性检验评判标准,并以提取的公因子是否符合设计预期作为问卷结构效度的评价依据。预调查后,共删除8个题项,信度、效度通过检验。

数据分析

(一)低碳消费态度与实际消费行为相关关系分析为初步判断低碳消费态度对实际消费行为是否有显著性影响作用,需要运用SPSS软件对各变量做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可见,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和低碳消费意义认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低碳消费行为倾向相关性不显著,与环境问题认知、自我低碳消费偏好显著负相关;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和环境问题认知、低碳消费意义认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低碳消费行为倾向相关,与自我低碳消费偏好不相关。

(二)态度形成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的影响预测分析1.认知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影响预测分析1)环境问题认知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预测分析由表1的相关分析得知,低碳消费意义认知与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取环境问题认知为自变量,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环境问题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整理显示了部分表格。从表2可以看出,回归分析结果F检验显著(Sig.F<0.05),非标准系数为-0.257,表明环境问题认知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对环境问题认识越深刻,做出个体知觉消费行为概率越小。2)环境问题认知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预测分析取环境问题认知为自变量,社会知觉消费行为为因变量,分析环境问题认知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回归分析结果F检验显著(Sig.F<0.05),非标准系数为0.214,表明环境问题认知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环境问题认识越深刻,做出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概率越大。3)低碳消费意义认知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预测分析取低碳消费意义认知为自变量,社会知觉消费行为为因变量,分析低碳消费意义认知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回归分析结果F检验显著(Sig.F<0.05),非标准系数为0.338,表明低碳消费意义认知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低碳消费意义认识越深刻,做出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概率越大。2.情感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影响预测分析1)情感过程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预测分析从相关分析中得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和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取自我低碳消费偏好为自变量,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为因变量,分析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相关分析结果F检验显著(Sig.F<0.05),非标准系数为-0.396,表明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越是对低碳消费喜好程度高的消费者,做出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概率越小。2)情感过程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预测分析从相关分析中得知,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和社会知觉消费行为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取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为自变量,社会知觉消费行为为因变量,分析视他低碳消费偏好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相关分析结果F检验显著(Sig.F<0.05),能够解释因变量的37.8%,非标准系数为0.359,表明视他低碳消费偏好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他人低碳消费喜好程度高的消费者,做出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概率越大。3.行为倾向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影响预测分析从相关分析中得知,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取低碳消费行为倾向为自变量,社会知觉消费行为为因变量,分析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表7可以看出,相关分析结果F检验显著(Sig.F<0.05),非标准系数为0.345,表明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越高的消费者,做出社会知觉消费行为概率越大。

(三)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形成和实际消费行为选择的调节作用1.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形成的调节作用经过三层回归分析,社会消费文化对环境问题认知与自我低碳消费偏好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社会消费文化对低碳消费意义认知与自我低碳消费偏好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社会消费文化对低碳消费意义认知与视他低碳消费偏好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社会消费文化对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消费行为倾向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自我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具有调节效应,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低碳消费行为倾向的正向作用随着社会消费文化强度的增大而减小。2.社会消费文化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实际低碳消费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包括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因子,实际低碳消费行为包括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和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因子,使用层次回归法研究社会消费文化对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实际低碳消费行为的调节效应。1)社会消费文化对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调节效应经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三层回归分析,因变量个体知觉消费行为、自变量低碳消费行为倾向,调节变量社会消费文化进入回归方程。第一层回归分析、第二层回归分析通过t检验,说明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主效应显著;加入社会消费文化变量使得增加解释变异量ΔR2为10.4%,社会消费文化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主效应显著。加入交叉项后,增量ΔR2为1.4%,F更改检验显著(Sig.F更改<0.05),同时回归方程系数t检验显著(Sig<0.05),且第一层回归分析中低碳消费行为倾向非标准系数为-0.025,第三层回归分析中交叉项非标准系数为0.038,说明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的负向影响作用随着社会消费文化强度的减小而增大。2)社会消费文化对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社会知觉消费行为的调节效应经过三层回归分析,因变量社会知觉消费行为、自变量低碳消费行为倾向、调节变量社会消费文化进入回归方程。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回归分析都没有通过t检验,F更改检验不显著(Sig.F更改>0.05)。说明社会消费文化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社会知觉消费行为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

结果与讨论

情感倾向范文篇5

关键词:消费者怀旧;消费偏好;消费行为

McCann早就指出,怀旧乃人之常情,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怀旧风潮席卷全社会,“怀旧”不单单看成是文化、社会范畴和心理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已经渗透到个人消费和企业营销的方方面面。怀旧风格的餐厅酒店、怀旧照片、怀旧服饰、怀旧电影、怀旧专卖店的各种怀旧商品,还有报纸的“老照片”和“老物品”等栏目、网站的怀旧金曲和怀旧剧场网页以及《前世今生》、《上海的风花雪月》等怀旧出版物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成为消费时尚。

一、消费者怀旧研究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怀旧是消费者行为学的新兴研究领域,正如消费者行为学交叉融合了多学科知识一样,围绕消费者怀旧进行的研究自出现以来,充分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

消费者怀旧与心理学密切相关,“怀旧”原本早期就是精神病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Holbrook等将其引入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怀旧仍被确定为消费者的一种心理倾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理论和认知理论对消费者怀旧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消费者的怀旧心理与情绪情感密切相关。一些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怀旧的情感要素,显示消费者怀旧体验主要包含正向情感,如快乐、温暖、友爱等,也存在失落感等负向情感,但消费者会过滤负向怀旧情感避免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怀旧情感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也受到关注,如有文献分析消费者对老品牌的怀旧情感以及由营销刺激唤起的怀旧情绪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此外,消费者怀旧感的唤起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借鉴认知理论中的记忆和表象原理。个人怀旧被看成留在记忆中的过去的积极唤起,个人怀旧的效应依赖于激活个人的记忆;而对于消费者缺乏亲历的历史怀旧,主要依靠特定刺激诱导的想象表象,BambauerSaehse和Gierl就指出怀旧广告能通过消费者心理想象强度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向。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理论广泛用于解释消费者与产品间的关系,可以用于揭示怀旧消费偏好和行为的形成原因。早在1959年Levy就分析了自我概念与产品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也实证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外显消费和内隐消费的关联性。由于产品功能以及使用场景的差异,外显消费情形下消费者主要借助所消费产品的象征意义来外显自我;而内隐消费着重体现内隐的自我,特别是现实自我。基于怀旧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内隐消费特点,也赋予消费对象显著的象征性和符号特征。根据自我概念理论,消费者对产品赋予了某种情感色彩,它就可能成为自我的组成部分。由于自我的意义是抽象且无形的,消费者须借助于有形的物品和具体的消费行为来定义和表达他们的自我,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验证。Holak和Havlena认为诱发怀旧的各种物品能展示消费者的真实自我;Hotbrook等分析消费者对大众文化产品和汽车存在怀旧消费偏好,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考虑了自我的内在需求,体现了自我。

社会学是比较早从事个体和群体怀旧现象研究的学科,也是重新审视怀旧概念,使其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出现在各类文献中的学科。社会学偏重怀旧与社会的联接及怀旧对身份建构的意义。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理论为消费者怀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构成消费者怀旧的社会学基础。社会认同理论主要解释个体通过所获得的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是如何影响他的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怀旧情境下,社会认同意味着基于共同体验的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对刺激物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会发生变化,因为这些刺激物能够使他们回想起与其他群体成员相处时光。当消费者回忆他们的社会身份时,怀旧就被唤起,社会认同理论在怀旧情境下就发挥了作用。个人认同理论也能对消费者怀旧的本质和怀旧消费行为进行解释。一些曾带给消费者生活体验的怀旧物品能够暗示和加强消费者的个人认同,消费者能通过记忆、态度以及情绪将这些物品与他们的过去连接起来。随着人们年龄增长,人们会渴望重温过去的某个时期,并想通过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物来再现过去。人们还会通过购买一些物品如纪念品等试图去保存他们的过去或通过与理想化的过去联系来促进自我持续。此外,群体怀旧体验记忆也和个人认同相关联,个人所拥有的对过去群体成员关系的记忆有助于形成他们现在的个人认同。Sierra和MeQuitty运用社会学的认同理论分析了消费者怀旧购买行为,认为怀旧购买行为既与个体向往的过去有关,又与有相同体验的其他个体的联系存在关联,因为基于特定时期的群体成员关系能够影响消费者对过去事物的态度、情感和意愿,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个在怀旧情形下理解消费者反应的有价值的视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怀旧导致了一种基于独特的个体特征、群体成员关系和共享经验的自我建构。

二、消费者怀旧的内涵

1怀旧概念的发展演化

“怀旧”这一术语实际是由瑞士军医Hofer引人,指由离乡的瑞士雇佣兵因思乡表现出来的生理上的病症,是“附在中部大脑中的有关祖国及家乡的深刻记忆通过神经末梢的持续波动”而引起的一种脑疾。这种症状包括持续的想家、多次哭泣、焦虑、心律不齐、厌食、失眠。这种使用生理学上的痛苦来解释怀旧的观点一直贯穿了17和18世纪。19世纪初,怀旧的概念有所变化,被认为是精神抑郁或消沉的一种形式。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怀旧仍被视为心理上的失调,一种“精神上的压抑和强迫性的紊乱,一种与损失,不幸和沮丧密切相关的盼望回归的表现”。

20世纪后半叶怀旧终于获得新的内涵。1979年Davis定义怀旧为对过去的渴望或对昨日的向往。Davis的观点开创了怀旧研究的新境界,现在的怀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想回到过去的渴望,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理想化过去的渴望,一种对剔除了不好印象的过去的向往。向往过去在精神分析学中叫作银幕记忆,它不是一种真正对过去的重建,而是很多不同记忆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消极的情感都被过滤。Leboe和Ausous通过实验证实怀旧体验是伴随成功回忆的正向情感,而不是反映真正的过去。可见,现代意义的怀旧与早期的概念完全不同。早期的怀旧在很大程度上是贬义和消极的,甚至看成是一托、流行时尚,具有感动性等褒义和积极的涵义。Wildschut等在南安普顿大学的实验结果显示,怀旧具有个人的和社会的积极意义,个体的怀旧体验能增强正向情感的感知能力、增加积极的自我关注、增进社会关系。与控制组相比,处于怀旧背景下的被试有更多的自尊感和正面情感;参与者对自己的主动交往、自我反省和对他人情感支持的能力有更多自信;怀旧的正向情感能促进个体社会关系中的亲近行为,增加主观幸福感等。怀旧概念的全新演绎为怀旧相关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消费者行为领域的怀旧释义

现代意义的怀旧内涵在营销和消费者行为领域得到了扩展,学者们在上述基础上深化了消费者怀旧的内涵。其中,Holbrook和Sehindler1991年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同。他们认为,消费者怀旧是一种对事物(包括人、地或物)的喜爱(可以表现为一般的喜欢、积极的态度或者美好的情感),而且这些事物更常见(或流行、时髦或者大量传播)于人们比较年轻的时候(成年早期、青春期、儿童时代甚至是出生以前)。该定义随后被Holbrook和SchindIer继续发挥,认为怀旧不是空间属性问题,而是以过去为题材的偏好。过去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可以追溯到出生之前,这样就有了直接体验的怀旧和来自于书本、流传等间接体验的两类怀旧之分,多数文献称之为个人怀旧和历史怀旧。但也有学者认为消费者怀旧包含个体怀旧和群体怀旧。前者是个人经历,后者是集体经历。

3消费者怀旧的度量

消费者怀旧的内涵还包括服务于消费者怀旧实证研究的度量问题。消费者怀旧的度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现有的消费者怀旧量表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消费者怀旧倾向量表。是以Holbrook等学者为中心开展起来的,也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类消费者怀旧量表。Holbrook和Schindler1991年开发了由20个测项构成的怀旧量表,内含10个逆向测项,采用likert9级评价尺度,并运用它对72名学生进行测试,α值达0.8,信度较好。1993年Holbrook和SchindIer对该量表进一步验证,从20个问项中检测和确认了8个主要测项。但该量表在此后的其他实证检验中发现存在不同的维度,如产品怀旧和生活怀旧维度,个人怀旧和社会怀旧维度。研究还发现Holbrook和Schindler的怀旧倾向量表并不完全适用于测量中国消费者的怀旧倾向。何佳讯、秦翕嫣等使用该量表测量中国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怀旧倾向,结果显示消费者怀旧倾向与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信任程度成负相关,这似乎与情理不符,并开发出测量中国消费者怀旧倾向的包括14个测项的怀旧量表,针对30岁以下的学生群体进行了消费者怀旧的测量,量表信度达到0.884。这些研究为进一步进行跨年龄阶段的中国消费者怀旧倾向测量奠定了基础。第二种是Pascal等开发的测量特定诱因唤起的消费者怀旧感的量表。Pascal等为了测量广告所唤起的消费者怀旧感,开发了一个含有10个测项的怀旧度量量表,来测量被调查者观看特定广告后的怀旧感,量表也显示了较高的信度,α值超过0.9。第三种是测量消费者怀旧情绪的量表。台湾学者蔡明达和许立群将怀旧视为一种情绪状态,并以地方老街这种文化产业作为问项的调查依据,开发了一种测量怀旧情绪的量表。该量表采用语义差分法5分尺度,运用语义相反的25对形容词,通过因子分析测得怀旧情绪包括温暖情怀、精美情怀、感触情怀、休闲情怀和历史情怀。可见,消费者怀旧的度量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似乎可以从不同视角加以展开,量表也存在跨文化验证和进一步提炼的必要。

三、消费者怀旧的诱因研究

消费者怀旧的诱因,是指哪些元素诱发或唤起消费者的怀旧感。很多学者把怀旧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和个体特征,消费者怀旧心理如何被激发和唤起是该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现有文献分析了激发怀旧感的许多有形和无形因素,具体表现为音乐、气味、广告、事件以及直接展露的怀旧物品等。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气味是一种重要的怀旧诱因。早在1908年Freud便发现了气味和情感之间强烈的联系。由于气味记忆有独立的记忆特征,有抗干扰能力且持久存在,气味能唤起怀旧记忆,而且发现气味在很少的认知卷入情形下也能产生积极或消极记忆,消费者对气味的反应适用于边沿而非中心路径。Hirsch的实验证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香味都是引发怀旧的主要因子;特定的气味能够唤起被试儿童时代的记忆以及整个青年时期的幸福情景;而且在年龄带之间引发怀旧的气味还不同,1930年前出生的人群主要是花香和果香等自然气味,引发1930年后出生的人的怀旧感主要来自人造香味如烘烤面包等食品气味。Orth和Bourrain实证了无论人造香味还是自然香味能够唤起欧洲消费者的怀旧记忆,并能诱发消费者探索性行为。

声音尤其音乐也是唤起消费者怀旧的重要诱因。Battmgartner对特定音乐唤起某种记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唤起记忆的音乐和被该音乐唤起的记忆让被试叙述后,对他们各自产生的感情计分。结果表明,人们通过活泼和渴望的音乐,想起令人振奋的、愉快的记忆。Holbrook和Schindler证实了特定时期的音乐引发了消费者强烈的怀旧情感。

消费者怀旧研究中,广告等营销刺激也被视为唤起消费者怀旧感的主要元素。Stern使用文艺评论的方法分析了广告中的个人怀旧和历史怀旧现象,指出广告能唤起消费者自身体验的怀旧,以及对不知晓的历史人物和情境的充分想象而产生的怀旧。Unger等通过对电视广告的内容分析,识别了电视广告中的多种怀旧情绪,其中,显示时代特征的符号、代表某时代的音乐、过去的家庭经历、往昔的时光、老品牌、爱国心都是广告诉求引发的主要怀旧情感类型。还有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广告激发的怀旧感不同于普通的广告感受,怀旧广告能唤起消费者更多的正向情感,这种怀旧感会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愿。

种病态。但是现代意义的怀旧是心理寄其他物体和事件都可能成为消费者怀旧的具体诱因。由于不同的人生活体验的差异性,激发怀旧的刺激物多种多样。Holbrook和Schindler证实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偏好具有明显的怀旧色彩,以及对电影产品和电影明星的怀旧情感也广泛存在。此后又证实了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怀旧情感,并归纳了汽车品牌的十种怀旧元素,包括感官体验、家乡、友谊和所爱的人等。更重要的是,Schindler和Holbrook提出消费者怀旧偏好存在产品类型差异的观点,即并非所有产品都存在显性的消费者怀旧特征,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些产品具有高怀旧特性,某些产品是低怀旧的。但按照Holbrook和Schindler的观点,消费者的怀旧不只发生在审美产品或者娱乐产品上,还涉及很多其他产品如汽车。Brown等运用甲壳虫车和星球大战电影为例分析了一些老品牌存在消费者怀旧情感,强调唤起消费者与老品牌的怀旧联结,以此复活品牌意义。Sierra和MeQuitty的研究识别了15种怀旧产品类别,其中最常见的怀旧产品有音乐、玩具、文学作品和电影等。Holak和Havlena更是概括了引发怀旧的刺激物类型。他们从62名被试中检测到164个怀旧对象,并把引发怀旧的元素简洁地归结为:人(家庭成员和朋友)、物(古董、服装、珠宝、玩具、书籍、汽车以及照片等有形的和音乐、歌曲、录音等无形的东西)、事件(作为个人事件的生日、毕业纪念日、节假日、结婚和作为群体事件的历史纪念日和体育事件等)。尽管消费者怀旧诱因的研究已经初显脉络,由于产品类型的复杂多样,消费者个体的怀旧特性的差异,如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怀旧,因而,需要大量相关研究识别消费者的高怀旧属性的产品或品牌,为怀旧的营销应用打下基础。

四、基于怀旧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行为研究

1对早期体验的怀旧成为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决定因素

高辉和卢泰宏回顾了西方学者在怀旧与消费偏好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示基于早期体验的怀旧已经成为消费者偏好形成的一个决定因素。Holbrook和Schindler对音乐、电影、电影明星、时尚产品和汽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青少年时期的流行风格可以影响消费者一生的偏好,提出了怀旧消费偏好形成的“关键时期”概念,并构建了怀旧偏好的综合模型。他们认为,特定时期强烈情感消费体验对形成怀旧偏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当消费一类产品以其强烈积极的情感体验为特征时,这种体验有可能形成一种持久的偏好。这一特定时期由强烈情感引起,“关键时期”的时间和消费偏好程度将逐次取决于消费者年龄和性别以及涉及产品的种类,这些变量通过生理机制和环境机制发挥作用。尽管关键时期的体验成为消费者偏好形成的决定因素,但这种影响还与消费者对过去的态度有关,消费者的怀旧倾向起调节作用。由于存在怀旧消费偏好的关键时期,怀旧可以作为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2怀旧与消费者行为

怀旧广告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已经显示,注入怀旧元素的广告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倾向,广告激发的怀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并影响到消费者购买意愿,说明怀旧与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关系。此外,德国学者Orth和Bourrain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零售环境中由香味唤起的怀旧记忆与消费者探索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香味引发的怀旧记忆首先引起消费者感觉寻求状态的变化,继而影响下游的消费者探索性倾向。消费者探索性倾向主要是三种:冒险行为倾向——探索性行为通过选择新颖或不熟悉的替代物感知到风险;多样化寻求——是个体在熟悉的替代物之间的转换,包括品牌转换和对习惯性行为的厌恶;好奇驱动的行为倾向——包括探索性信息的寻求,人际沟通和购物,研究结果证实了周围香味激发消费者怀旧记忆,怀旧记忆影响消费者感觉寻求状态,然后影响与感觉寻求特质关联的三种探索性行为倾向。

现实生活中,怀旧产品的购买和消费行为非常普遍。在消费者的怀旧购买行为方面,Sierra和MeQuitty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消费者对怀旧产品的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他们建立了一个社会认同理论的二元过程模型,以“对过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态度”作为前因变量,实证结果表明,这两个变量同时影响消费者购买怀旧产品的意愿。实际上,Sierra等是证明了怀旧购买行为中认知变量(对过去的态度)和情感变量(对过去的向往)对怀旧购买行为倾向的影响。此前西方学者已经尝试从情绪层面和认知层面分析怀旧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Holbrook和Schindler分析了消费者对过去的态度、怀旧倾向两个变量在形成持久消费偏好方面的作用;Holak和REisenwltz分别在怀旧广告效应的分析中引入了怀旧强度指标;Pascal和Muehling等采用怀旧倾向指标;Sierra和McQuitty运用对过去的向往、对过去的态度两个指标分析了消费者购买怀旧产品的意愿;Bambauer-Sachse和Gied则采用了情绪、心理想象强度的指标。总体上,先前的研究已经分散地探讨了一些认知和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基于怀旧的消费者行为的形成机理,但仅限于从消费者自身加以分析,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缺乏怀旧情境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系统研究。

情感倾向范文篇6

关键词: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宿舍人际;高校宿舍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加之处于生理上的青春期后期,存在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勇于尝试但抗压、受挫能力差、自我意识增强、交往需要与戒备心理冲突的特点。特定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特点,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中因宿舍人际冲突而导致的命案、血案日趋明显和增多。因此,构建和谐宿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一、现状分析

(一)网络时代引发人际疏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众多“宅人”、“低头族”的出现,宿舍同学无交流、各自低头玩手机。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而在现实中却人际疏离的情况在大学生中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二)独生一代多见自我意识偏差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成长环境的优越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宿舍的硬件环境也要求较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年轻的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追求享受怕吃苦,追求独特标新立异。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90后大学生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自我中心、缺乏包容、抗压能力差的问题日趋突显。

(三)特殊成长时期导致情绪波动大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是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大学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致使其情绪情感越发的丰富和深刻。同时由于其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的成熟,情绪容易受到周遭变化的影响,起伏和波动较大。对情绪管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和不当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造成更加严重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后果。

二、理论基础

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即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一)包容需要

包容需要中有两种倾向,主动包容和被动包容。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即主动包容型。如果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即被动包容型。同时,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个体的包容需要就会在主动包容和被动包容中取得平衡。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二)支配需要

支配需要中有两种倾向主动支配和被动支配。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主动支配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被动支配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同时,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

(三)情感需要

情感需要中有两种倾向主动情感型和被动情感型。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即主动情感型。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即被动情感型。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三、指导策略

(一)关注学生家庭背景,区分需求

由舒茨理论可以看出,个体人际的三个维度的不同倾向需求与个体早期的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的成长经验多来源于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个体自出生以来,第一份人际关系即亲自关系。因此,自大学生入学起,高校就应当对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作出了解。要在了解特殊家庭大学生不同人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疏导。

(二)重视高校德育教育,培养包容

道德感的产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大学生的德育不仅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宿舍人际关系中,要充分发挥德育中的包容教育,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发现差异、接受差异,对于持有不同思想、观念、信念、情感、态度、判断以及不同生活习惯的舍友给予包容和接纳,将“我”的视角转向“我们”的胸怀。适度的包容,承认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主动包容型的大学生不至丧失个性,更重要的是使被动包容型的大学生接受“和而不同”的观念。

(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适度支配

部分专制型在大学生宿舍管理中常会处处领导和命令别人,如果宿舍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制型的学生,则宿舍矛盾定会一触即发,遇到问题也会互不相让。同时,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是独立意识不断增长的阶段,大学生对于规章、制度的要求不再单一的默认为遵守和服从,而是会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提出质疑和主张。在宿舍管理中引入学生主体,让宿舍中的每个成员参与到宿舍的管理中来,通过谈心谈话制定《宿舍公约》,合理的发挥宿舍中每个人的权利制定出大家共同遵从的制度,一方面满足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支配需要,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

(四)丰富宿舍文化活动,激发情感

网络时代的发展,导致大学生面之间的日常了解程度甚至不如通过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了解的深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多是在网上发抱怨,并没有充分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高校中广泛地开展增加大学生宿舍情感交流、提升宿舍凝聚力的宿舍文化活动,使主动情感型大学生有表达渠道、被动情感型大学生广泛接纳情感,从而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作者:梁日宁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何饶依.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5.

[2]张丽君.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0):15-46.

[3]申.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4(12):32.

[4]郭千钰.和谐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实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情感倾向范文篇7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憎恶情感较适合解释消费者对特定国家产品的态度,而本国中心主义较适合解释对所有外国产品的一般态度。本国中心主义是消费者购买外国产品时产生的一种社会道德情感信念;而憎恶情感是由于国家之间的历史事件和经济事件等成为态度标的物,由此引起对外国产品的讨厌或反感情绪,消费者对特定国家的憎恶会导致对该国产品产生负面态度,从而最终导致不愿意购买该国产品。

关键词:消费者情感本国中心主义憎恶情感购买意愿

1消费者情感内涵

情绪是指某种可辨认、特定的感觉。Hawkins,Mothersbaugh&Best(2007)提出,情绪是一种相对难以控制且影响行为的强烈情感。情绪状态的发生每个人都能体验,但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以控制。情绪体验有五个特点,具体表现为情绪通常是由环境中的事件引发;情绪伴随有生理变化,如瞳孔扩大、呼吸加速、心率和血压增高等现象;情绪往往伴随着认知性思考;情绪也伴随着某些相关行为;情绪包括主观情感。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江林,2007)。情绪一般与生理需要和较低级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情感是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相联系,如理智、荣誉、道德和美感等,具有较强稳定性和深刻性特点。

情绪是情感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本质内容。根据情绪发生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情感分为激情、热情、心境和挫折四种。根据情绪性质,情感分为积极情绪(如喜欢、快乐等)、消极情绪(如厌烦、恐惧等)、双重情绪(既满意也不满意,既喜欢又不喜欢)等三类;根据情感社会性内容,情感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其中,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道德标准,对他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情感,其是一种高级形式社会情感,如憎恶不法商人等;美感是依据一定审美标准审视事物获得的真善美或假丑恶等;理智感是追求知识、欲望等得到满足时产生的高级情感。同情、反感、尊敬、轻视、爱憎、背信弃义、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均属于道德感。

情感在既定情境下对个体或群体行动的选择余地有所限制,产生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元素体现为时间、空间约束,以整合方式为基础产生相当持久时空延伸。

综上所述,从社会情感角度来说,在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情感是对特定事物产生系列情绪反应,通过语言、声音、手势和行为等表现出高兴、憎恶、愧疚、骄傲等的情感反应。

2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阐述

Herche(1994)研究进出口发现,本国中心主义在某些方面能够解释消费者购买行为。Bilkey&Nes(1982)、Shimp&Sharma(1987)和Herche(1992)等学者指出,有些消费者偏爱进口商品,另一些消费者喜好国内产品。这种倾向性缘于相信进口商品质量,或爱国偏见而反对国外商品。

Shimp&Sharma(1987)、Chasin&Jaffe(1988)、Han(1988)、Mclain&Sternquist(1991)、Kaynak&Kara(1996)等学者对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倾向行为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其量表,最初用来测量消费者购买国外产品和美国产品间的关系,有17个问项,使用Likert7点量表。

Sharma、Shimp&Shin(1995)探讨了影响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与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态度之间关系的情境变量。消费者爱国主义和保守主义与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成显著正相关,文化开放性与其成显著负相关;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越强,对外国产品态度越差,而当消费者知觉到产品重要性很高或对经济威胁很大时,效果会更明显。俄国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显著低于美国消费者,俄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所持的态度或评价明显优于美国消费者(Durvasula,1997)。

总体来说,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越强,对外国产品的态度会明显趋于负面,且不愿意购买进口商品。因此,本国中心主义是影响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态度的重要因素。

3消费者憎恶情感阐述

消费者憎恶的涵义。Klein&Morris(1996)最先提出憎恶概念,过去在政治、军事、外交或经济等事件中对消费者国家造成伤害,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或行为。对美国消费者研究证实,对日本国家的敌意显著影响对日本产品的态度,持负面态度。憎恶使消费者避免购买某些国家产品,原因并非产品质量不良甚至承认憎恶国产品优良,而是该国在过去或现在的军事、政治、外交或经济上使地主国蒙受其害,造成消费者难以原谅该国行径而拒绝或不愿意购买其产品。

一般憎恶情感是单一构面变量,进行整体性评估常采用Likert量表或语义差别法,常描述为“有利”与“不利”、“好”与“不好”、“愉快”与“不愉快”等。情感可强化和扩大正面或负面经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倾向。

4消费者情感与购买决策

当消费者对某产品具有良好情感且有需求时,会产生购买意愿(Fishbein&Ajzen,1980);当外在环境条件具备时,会产生购买行为。情感影响购买行为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与购买决策

Sharma、Shimp&Shin(1995)实证研究显示,当韩国消费者认为购买他国产品会对国民工作、收入与国内经济造成重要影响时,本国中心主义倾向在购买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土耳其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确实受到本国中心主义倾向影响(Orsay,1997)。当进口产品来源国与消费者地主国之间文化、政治、社会相似时,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效果可能会降低(Herch,1992)。

Shimp&Sharma(1987)实证表示,本国中心主义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评价,并影响购买进口产品的意图。消费者国籍会对产品整体评估产生影响(Johansson,Douglas&Noanka,1985),本国中心主义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外国产品质量的判断和购买意愿(Han,1988)。

(二)消费者憎恶情感与购买决策

情感倾向范文篇8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代步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综合方便、舒适等条件下,汽车便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产销量在全球连续领先。据太平洋汽车网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热度最高的车型为东风日产系列的轩逸牌轿车,其2020年1~12月总销量在各大轿车车型中排名第一,在紧凑型车车型中排名第一,综合太平洋汽车网所提供数据分析,轩逸牌汽车已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本文将东风日产系列中的轩逸轿车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获取太平洋汽车网上的轩逸轿车论坛相关评论文本信息,并对这些评论文本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分析出消费者对该型汽车产品的积极、消极或中性的情感,引用BERT模型算法并进行指标值计算,利用负面情感分析和词云分析挖掘出消费者对车型本身的关注点,最后结合4P营销策略和情感分析结果,对车企提出相关建议。论文研究有助于对有购车需求的潜在消费者提供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还对汽车商家准确把握消费者的情感倾向、改善产品和服务、制定正确的销售决策和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情感分析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都更偏向于社交网络(诸如微博、微信等)的文本情感分析,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根据论文研究内容,由情感分析展开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论述。情感分析又称意见挖掘,是对有感情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的过程。在国内,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有对微博等社交网站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的,也有对互联网上某一具体产品的评论文本进行细腻度情感分析的,一些学者更是专门针对汽车领域,就消费者消费价值取向与对汽车产品的情感倾向等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苏菊芳通过对图书馆读者的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出图书馆读者情感极性从而采用本体的形式构建图书馆读者情感画像库,为读者的个性化推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实现了读者的情感知识语义检索与共享[1]。杨立公等则以文本颗粒度为视角,从情感词抽取等五个方面对文本情感分析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当前情感分析系统准确率不足的问题[2]。王献伟结合了Spark平台提出应用文本情感分析来挖掘商品评论中的特征属性信息,选取了京东商城上行业排名前五的智能冰箱评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评论语料中智能冰箱各属性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获取各属性在市场上的褒贬评价[3]。周立柱等则对情感分析的研究对象和目标进行了定义,详细地回顾和分析了主要的处理方法,简要的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情感分析问题,并对情感分析现有的成就、不足和挑战进行了总结[4]。王琛则通过获取了商品以及电影评论数据,提出了Word2vec的情感分析方法,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在线实时情感分析系统,方便了用户实时查询,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直观性等优点[5]。

3BERT模型

DevlinJ等于2018年时提出了BERT模型,并指出模型是一种NLP领域的与训练模型。BERT模型的核心内容是找出目标文本中每一个词汇与其他任意词汇的关系,在这基础上,将词汇与句子中或文本中其他词汇的联系充分表示出来,即BERT模型能更清楚地展现出词汇在上下文的不同语义。其中,E1,E2,…EN表示需要进行训练的目标文本中的文字的输入,在经过编码层的双向的Transformer编码器后,输出的就是目标文本的向量化表示结果,即T1,T2,…TN分别对应输入字的向量化表示结果。BERT语言训练模型和其他模型相比,层数更深,对词向量表示的结果更加泛化,能够对目标文本中的任意词汇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由于BERT模型在向量化时是经过编码层的双向Transformer编码器所进行操作的,其输出结果中的词包含了该词在其他句子中的所有语义,这对预测结果会产生影响。为解决此问题,BERT模型提出了两个预训练任务模型:Masked语言模型(MaskedLanguageModule,MLM)和下一个句子预测(NextSentencePrediction,NSP)模型。

4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及分析

4.1BERT模型相关指标值计算

BERT分类算法的任务中,官方代码文件中给出的评价指标只有准确率(Acc)与损失(Loss),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论文在官方代码基础上,新增了召回率(R)与精准率(P)的计算,然后加入到Return字典中,部分代码如图1所示,输出指标值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清晰看出,准确率(Acc)值为0.8901413,精准率(P)值为0.91316281,召回率(R)值为0.89652703。通过计算,最终得到的F1的值约为0.904768456,即F1为90.48%。实验结果表明,BERT模型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词汇本身在文本中不同位置的语义,且对中文文本的分类效果比较显著,对情感极性的预测准确。

4.2基于ROSTCM6软件的情感倾向分析

情感倾向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情感教育;人文素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的人,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它没有升学的压力,并且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中,主要以学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而素质教育的课程并不被重视,有关于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情感教育成为一个被忽视的极其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1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情感始终伴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教育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及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所产生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决定了其情感教育不同于其他认知教育。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如果不重视情感教育,那么整个大学语文的教育也将是失败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认知过程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阶段,而情感教育的过程为:情感体验——情感表现——情感交际阶段。在语文情感过程中,认知制约着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认知也影响着情感表现,并对情感交际的实现起着决定作用。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良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就要充分利用认知的功能,把情感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2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的情感倾向,指一个人经常处于或趋向于积极情感状态的一种心理倾向。积极的情感倾向是一个人能够一贯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敢向前的良好状态的前提,只有具备积极的情感倾向,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指出:“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实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学生积极情感倾向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能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完成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任务。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增强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加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并且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感是与行为的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一种情感。大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道德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道德经典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教师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自身强烈的情感体会更能激发学生感受那些道德形象所体现出的情感。学生也只有对道德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意义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能够贯穿于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从阅读优秀作品内容的感受中受到启发。热爱祖国、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求真务实、忠诚认真、有团队精神、有责任感、使命感、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勤奋刻苦等人文精神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优秀作品去体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产生影响的过程。教师应结合课本,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教学中去,使学生通过学习进入到文中的角色,使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激发下深刻体会道德的魅力,认识到高尚道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道德情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情感,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具有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美育的显著特点是诉之于形象的感染,通过情感愉悦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与共鸣,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应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对人的智慧进行启迪,可以充分拓展人的想象力“;礼”注重于人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日常生活所依据的准则“;乐”提供了达到心灵愉悦的途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可以使人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认为,“美和道德是亲姐妹”,激起审美情感的同时可以培养人的意志、毅力,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3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专门的影响。借助意志与知识的力量可能抑制情感的表现,减弱情感的强度,但不能影响与改造情感本身。只有通过学生内在的亲身体验和外在的情绪感染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1)教师感染法。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本身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要想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热情、有激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讲解文章,学生就会深受感染,就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讲授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教师应用饱满的感情述说作者和祖国的交融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如泣如诉的语言表达要为祖国献身的真挚感情。教师本身的感染力因个人基本素养、生活阅历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艺术,加强教师的主观感染力,这些都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因素。

(2)情境感染法。情境即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强调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运用语言或直观教具将课文作者在其作品中构造的情境再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所设定的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深刻体会作品的情感内容,提升情感水平。情境感染法可以提升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觉、知觉表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进而产生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总之,情感教育是始终贯穿着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的,它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我们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并发挥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努力探索大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育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情感倾向范文篇10

1理论背景和研究假设

在构建乘客决策制定模型时,通常会考虑到的关键变量包括服务期望、感知表现、价值感知、满意度和行为倾向[1]。在这一部分,将首先交代这些变量的定义,然后给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假设。

1.1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于服务卓越性的主观性评估。继潘拉索拉曼(1991,1994)的研究之后,服务质量即“消费者期望与实际服务表现之比较”这一定义被广为接受。根据奥立佛(1980)的期望不契合理论,当感知表现超过期望时,服务质量感知为积极;当感知表现未达到预期时,服务质量感知为消极。消费者期望和实际感知表现之间相似或不同的程度还将会影响到消费者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对服务质量的测量学界通常使用的是SERVQUAL量表,该量表正是以“表现—期望”不契合测量为基础的。尽管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如科林等(1992)曾指出:仅以服务表现为测量基础的SERVPERF量表能够更好的反映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感知。但更多的学者仍然支持使用SERVQUAL量表,他们认为:与单一测量服务表现相比,不契合测量能够更好地解释服务质量的感知方差[2]。在本研究中,对于服务质量测量题项的选择主要参考了SERVQUAL量表,并根据中国航空服务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删减和增补。为保证修改后服务质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还对其使用了小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1.2价值感知

价值感知是消费者所感知到的总收益与为获取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总成本进行权衡之后的整体性主观认知。总收益包括消费者从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形象收益、价值收益、人员收益等,消费者总成本则既包括货币支出成本也包括诸如时间、精力、体力等非货币支出成本。换言之,可以将感知价值定义为“以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为基础,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服务)效用的综合估计”[3]。在消费者行为倾向的前因研究中,感知价值是继服务质量、满意度之后被引入研究的重要前因变量。部分学者研究发现:价值感知是所有营销活动的基础,高价值感知是顾客产生积极行为倾向的最重要驱动力。[4]由于使用单维量表的测量容易产生效度问题,故对价值感知的测量一般采用多维量表进行。本文所使用的是Zeitham(l1988)所开发的测量量表。

1.3满意度

满意度是对于消费前期望和消费后感知表现之间差异程度的综合性情感反映,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们所感知到的某种体验所激发出的一种情感状态[8]。由于服务质量和满意度都是对某一特定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估的变量,所以在使用中常常被混用。但是,学者们还是寻找出了二者的诸多不同将其区别开来。如奥立佛(1997)指出:服务质量的评价更局部而消费者满意度的评价更综合;此外,服务质量属认知性评价变量而消费者满意度属情感性评价变量。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出消费者对购后行为的综合性评价,综合满意度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此区别于对各个单个服务属性进行的满意度评价。综合满意度指的是消费者对于某一特定组织所提供体验的综合性主观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即是综合满意度这一概念,也仅用了一个题项对其进行测量。过去有研究表明:服务质量感知影响满意度;满意度又影响行为倾向以及购后行为[9-10]。

1.4行为倾向

计划行为理论(TPB)认为:行为倾向预示着行为的动机成分,代表着消费者为了实现某种行为的认知性努力程度。沃肖和戴维斯将行为倾向定义为一个人所形成的进行或不进行某种未来行为的意识程度。积极的行为倾向表现为:消费者对企业具有忠诚感愿意继续购买甚至高价购买企业的产品、愿意向他人推荐该企业;消极的行为倾向表现为:不愿意继续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向他人进行抱怨对企业做不利的口头宣传。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行为倾向能够非常准确地预测到大部分行为。又由于直接观察和测量乘客重购行为在操作上难度很大,所以本研究采用测量乘客购后行为倾向来替代直接测量乘客的重购行为。对于行为倾向的测量题项,本研究选择了JozeeLapierreet.al(1999)提出的重复购买倾向和向他人推荐倾向两个方面。

1.5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消费者对一个服务组织的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期望为其提供了一套评价组织表现的比较标准。帕克(2004)通过对韩国航空公司的研究发现:乘客期望将会直接地正向影响服务表现感知[1]。可以提出假设:H1:服务期望对感知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已有研究还指出:服务质量直接地正向影响满意度[11]或价值感知[3]。既然服务质量的感知反映了消费者期望与实际感知表现之间的差异,用公式表示为服务质量=实际感知表现—消费者期望,那么越低的期望或者越高的感知表现就越容易导致更好的感知服务质量产生。因此,可以合理地提出假设:H2:服务期望对价值感知产生消极影响;H3:服务期望对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H4:感知表现对价值感知产生积极影响;H5:感知表现对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关于价值感知和满意度的先后关系,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研究认为价值感知对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而有的研究却认为满意度对价值感知产生积极影响。Bagozz(i1992)提出了“评价—情感反应—行为应对”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消费者最初的认知性服务评价将会导致对该服务在情感上的反应,随即驱动消费者产生相应的行为。价值感知是消费者对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认知性评价,而满意度则是消费者所产生的一种积极与否的情感回应。沿着这一理论逻辑,可以提出假设:H6:价值感知将会直接而且积极地影响综合满意度。就价值感知、满意度和行为倾向的关系而言,许多前人的研究都认为价值感知和满意度是影响行为倾向的直接先行变量[12-13]。贝克尔和克朗普敦(2000)的研究指出:价值感知和满意度都对行为倾向产生直接影响,但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大于价值感知。张言庆(2008)通过对青岛国内休闲游客的调查数据表明:游客的满意度对行为倾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但价值感知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明显。佩特里克(2004)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感知和满意度都对游客的行为倾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乌姆、崇恩和罗伊(2006)的实证结果与贝克尔和克朗普敦的结论一致,即价值感知和满意度都对行为倾向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但满意度的作用更突出。由此提出研究假设:H7:价值感知对行为倾向产生积极影响;H8:满意度对行为倾向产生积极影响。在对过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如下概念模型(图1)。

2服务质量、价值感知、满意度和行为倾向检验分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中问项的设置主要来自于对文献的回顾和具体的航空服务内容,随后进行了预测试和再修订,最终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问卷的第一部分用于测量服务质量的30个特征。使用李克特五点式量尺(从“最不重要”到“最重要”)要求被调查人员对每一个服务质量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赋值,其中“最不重要”赋值为1,“最重要”赋值为5。类似地,对每一个服务特征的感知表现也使用李克特五点式量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测量,“非常不同意”赋值为1,“非常同意”赋值为5。量表的第二部分使用两个题项来测量价值感知,这一部分采用的是李克特七点式量尺,“完全不同意”赋值为1,“完全同意”赋值为7。量表的第三部分使用李克特七点式量尺测量综合满意度和行为倾向,其中综合满意度采用一个单一题项进行测量,行为倾向使用了两个题项进行测量。七点式量尺中“完全不同意”(不可能)赋值为1,“完全同意”(有可能)赋值为7。问卷中第二和第三部分的问题见表2中。量表的第四部分使用六个题项调查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和旅行目的。2011年7月,问卷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进行了分发和收集,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乘坐国际航空路线的乘客作为被试来完成问卷。分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问卷有效率71.4%。

2.2服务质量的维度

为了提取出服务质量的各维度,本研究对服务期望的30个测量题项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正交旋转法,4个因子得以提取并根据其包含的特征进行了命名(见表3)。根据Hairetal(.1998)提出的因子载荷大于0.5的题项予以保留的标准,“服务提供人员知识渊博”和“干净、舒适的座位”两个题项由于因子载荷低于0.5被删除,最终28个题项得以保留。其中雇员|设施因子包含9个题项,因子解释方差为21.33%;产品因子包含10个题项,因子解释方差为17.76%;业务办理因子包含5个题项,因子解释方差为13.64%;可靠性因子包含4个题项,因子解释方差为11.88%,累计解释方差为64.61%。

2.3结构方程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部分组成。本研究的结构模型包含了服务期望、感知表现、价值感知、综合满意度和行为倾向五个变量,假设的因果路径有八条。测量模型共有五个:服务期望测量模型中由四个维度组成;感知表现也由这四个维度组成:价值感知由两个维度组成;综合满意度由一个维度组成;行为倾向由两个维度组成。使用AMOS7.0软件和极大似然法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的检验可以分为模型外在质量的评估(又称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和模型内在质量的检验(又称模型内在结构适配度的评估)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可以首先看其卡方值,卡方值越小表示整体模型的因果路径与实际数据越适配,卡方值越大表达越不适配,卡方值为0时适配度最佳。但是由于卡方值容易受到样本规模和模型复杂性的影响,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也同时采用了其它适配统计量来进行分析。这包括适配度指数(GFI)、调整后适配度指数(AG-FI)、规准适配指数(NFI)、比较适配指数(CFI)、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学者Hair等(1998)建议一个良好的模型适配度应当是GFI、AGFI、NFI和CFI都大于或等于0.90。此外,RMSEA值在0.05至0.08之间,表示模型适配度尚可;小于0.05表示模型适配度佳。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模型如图2,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的结构方程适配情况如下:卡方值=57.3(P=0.06>0.05),df=58,卡方自由度比=1.853,GFI=0.91,AGFI=0.89,NFI=0.95,CFI=0.90andRMSEA=0.04。数据显示模型整体适配度较佳。模型内在质量的检验关注的是潜在变量与其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关系即是代表构念测量的效度与信度问题。只有我们相信测量工具准确无误,进一步探究潜在变量间的关系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本研究对于内在质量的检验主要使用的标准有:各观察变量的个别信度;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个别信度代表了各观察变量的方差能够被潜在变量解释的程度,其值应大于0.50较佳;组合信度主要是用来评价一组潜在构念的观察变量间的一致性程度,Hair等(1998)建议组合信度大于0.7模型适配度较佳;平均方差抽取量表示了潜在变量能够解释观察变量变异量的程度,Hair等(1998)建议其值大于0.50较佳。从表2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模型在个别信度、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上的值都超过检验标准,模型的内在质量较佳。因果路径的假设检验结果归纳在表3中。在八条假设路径中,三条路径被证伪,五条路径得到了证实。被证伪的路径关系分别是:服务期望积极影响价值感知(H2)、服务期望积极影响综合满意度(H3)和感知表现积极影响综合满意度(H5)。如假设所推测,服务期望对感知表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H1),这一结论也进一步证实了Parketa(l2004)的实证结果。实证数据还证实了感知表现对价值感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价值感知又对综合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换言之,感知表现通过价值感知中介变量对综合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如果不考虑价值感知的作用,服务质量对综合满意度的预测力和解释力将是值得商榷的。这一实证结果支持了Oh(2000)和Woodruf(f1997)的观点,即与满意度一样,在研究中价值感知也应当被给予关注和重视。最后,实证数据还证实了价值感知和综合满意度都对行为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表4整理出了各变量对乘客行为倾向的直接和间接效果值。可以看出:期望和感知表现对行为倾向产生间接影响;综合满意度对行为倾向产生直接影响;价值感知不仅直接对行为倾向产生影响,还通过综合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行为倾向产生间接影响。价值感知对行为倾向的总效果值(直接效果值加间接效果值)为0.955,满意度对行为倾向的总效果值为0.780,期望对行为倾向的总效果值为0.335,感知表现对行为倾向的总效果值为0.516。数据显示:价值感知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大于满意度及其其它变量,这也证明了价值感知是影响行为倾向的最重要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