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7:21

期货培训总结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1

摘要:股指期货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在缺乏金融知识和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贸然参与交易,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加强投资者基础知识普及和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了解风险形成环节,提高风险控制自我意识及投资决策水平,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也是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引言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

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赢家。由众多理性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才是理性的市场。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2.冯子沣.股指期货市场的整体风险性质.证券时报,2007.11.16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2

一、工作回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09年上半年在我们公司加速企业发展,共创政权业新天地的同时,受到了历史上前所末有的世界性国际金融危机。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集团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在本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公司上下同志们,鼓足干劲,充分发挥,苦干、硬干,肯干,团结一致的精神,想方设法,全面完成民上半年集团公司的各项任务,生产、经营、销售、等各项任务、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1、工作回顾

破浪而行,迎难而上,努力奋斗,团结互助。公司开展了多种关爱工人的活动,促进全体职工一道,以“敢干、苦干、能干”为工作原则,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很优秀的员工,有了他们我们才更好更全面完成了公司各项指标:

长沙: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广州: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青岛: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南宁: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郑州: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武汉: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杭州: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沈阳: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昆明: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临海: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南昌:证券手续费收入**万元,期货开户数**户,证券开户数**户。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集团公司内部销售人员对公司的指示精神理解不够,客户定位不够稳定,没有严格按照终端思路开拓客户,部分客户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失误!

2、销售人员的心态以及公司存在薪资制度,均存在“急功近利”状况。销售人员更多的只想有钱回到公司帐上,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客户是否适合公司的合作定位以及长久发展。

3、销售人员缺乏统一的营销培训,观念、思路、方法和工作执行力无统一和协调,往往擅长市场开拓而不擅长市场维护和提升。

4、个别同志对工作有看法,对上级下的命令、指标执行不到位。

二、下半年工作的工作计划

(1)、明确战略方向,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向完善,本金融行业生产方式将还要再创新。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为显著,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2、继续加强宝城期货的推广销售,宝成期货是期货业的新兵,从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来,选择恰当的市场推广和宝城品牌推介方案,做好经济性和影响力的有效统一一直是营销管理部上半年在市场推广和品牌推介方面的工作着力点之一。

(2)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投资、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新台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

3、推进企业文化技术。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优势;推进企业改组,抓好企业技术改造,显著提高销售技术;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实现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争取到到年末,企业的利税总额提高****%以上。

同志们,2009上半年,我们实现了一定的赢利,这是我个上半年团结创新的爆发力,但是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在这个历史上前所末有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时刻,我们要认清所面临的环境,要从大环境中找到属于我们飞跃的那片天空。2009下半年,我们各级干部职工要思想统一,行为统一,再造团队活力,创新思维,沉淀文化,有担当,有领导,能果断,敢负责,多尝试,迎难而上,为开辟矿山新天地而努力

奋斗!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3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是一种利用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价格之间的同步和一致性,实现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之间盈亏相抵而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持有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仓位,从而对冲系统性风险。按照持有股指期货头寸的方向,套期保值可分为卖出保值和买入保值。卖出保值是指期货头寸为空头的套期保值,目的是对冲所持有的现货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当投资者预期股市将要下跌,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卖出股票,就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如果对股市下跌的预期改变,则对卖出的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平仓。该期间内,股指期货市场空头仓位上赚取的利润能够补偿持仓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买入保值与卖出保值方向相反。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具有能够有效地对冲、管理与市场整体走势相关的系统性风险的特性,投资者发展出了以获利为目的的套期保值策略,例如:期现套利,获取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价差利润;相对价值投资,即ALPHA投资,通过量化的方法寻找相对优秀的股票和相对劣势的股票,并配合股指期货对冲获得稳定的正收益;统计套期保值,投资利用数据挖掘获得的大概率事件来进行获利,包括事件套期保值、转债套期保值、新股套期保值等等。这些策略的核心都是通过在不同的市场、交易品种之间建立方向相反、价值相等的头寸,对冲指数方向性风险,获取与市场的短暂定价错误、选股能力相关的绝对收益。

2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风险分析

虽然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转移和管理风险,但由于期货交易的特殊规则如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从而存在较大交易杠杆等原因,套期保值业务中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

2.1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不匹配风险

套期保值的核心是利用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价格之间的一致性,实现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之间盈亏相抵。因此套期保值的原则是在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头寸应该是方向相反,价值相等的,如果二者在价值、方向上不能匹配就会出现风险暴露。如果二者匹配度很低,交易就变为方向性的投机。巴林银行、中信泰富、中航油等企业在套保交易中损失惨重,都是因为期货和现货两个组合不仅没有实现匹配对冲,而且还相互放大风险,导致巨额亏损。

2.2跟踪误差风险

期货套期保值基础在于期货合约到期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趋于一致,期货与现货之间的盈亏正好相抵,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冲价格风险的现货组合通常与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并不完全一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形成一定的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跟踪误差会导致套期保值效果的下降。

2.3模型风险

为保证套期保值效果,在套期保值之前往往会计算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对于期货标的指数的敏感程度Beta、基差、套保比率等关键指标参数。在参数计算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线性模型和拟合算法,以保证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型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计算偏差带来风险。由于我国股指期货交易历史数据较少,也会对模型中重要参数值的计算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模型风险。

2.4资金配置和保证金风险

资金配置是指套期保值资金在现货证券账户和期货保证金账户的分配。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交易、每日无负债结算和强行平仓制度,如果股票指数持续出现与持有期货头寸方向相反的走势,期货账户就会不断出现亏损,需要不断追加保证金,由于保证金有限投资者可能会被迫终止套期保值。

2.5强行平仓风险

强行平仓是期货市场独特的制度设计,也是期货市场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确定了相对较高的保证金比率,并有权根据相关规定调整保证金比率,要求投资者按规定及时追加保证金,否则将对投资者部分或全部合约采取强行平仓。套保投资者如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追加资金,其持有的套保交易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合约可能被强制平仓,从而被迫终止套期保值。

2.6强制减仓风险

当股指期货连续出现极端行情时,为稳定市场和控制风险交易所会对持仓赢利超过规则指标的部分进行强制减仓。即当日按涨跌停板价格申报却未成交的平仓报单,按比例自动撮合成交。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如果期货价格出现同方向连续单边市时,交易所将启动强制减仓措施,此时在股指期货市场持有的套保头寸就有可能会被交易所强制减仓,这将导致股票现货头寸的风险暴露。

2.7结算风险

套期保值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收到期货公司提供的交易结算报告、追加保证金通知等文件,或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且确认追加保证金却未在约定时间内及时将保证金存入期货保证金账户将导致结算风险的发生。

2.8其他风险

除上述各类风险之外,套期保值业务还可能面对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3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应覆盖业务的全过程,在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环节,针对业务流程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期实现安全、有效的套期保值。

3.1事前阶段:压力测试

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事前应过压力测试评估业务风险,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分析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确定套期保值业务规模、风险预算限额。压力测试主要测量在重大、意外风险事件(例如市场连续急跌、大幅加息、降息等)发生时套期保值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分析最不利的市场情况发生时组合所受的影响,分析套期保值组合对于风险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应从正向与逆向两个维度开展压力测试工作,正向测试假设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利情形,分别模拟净资本等风控指标的承压情况,以及上述各种情形下对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考察套期保值业务对净资本合规性以及公司盈利的冲击;逆向测试则结合公司的财务预算设定的盈利目标与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压力测试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特性,检验公司各投资组合所分配的资本是否充足以及相应的资本配置的限制是否合理。评估自身风险容忍度反推公司可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最大规模及其风险限额。

3.2事中阶段:对业务风险进行分类管理

建立对期现匹配的度量指标衡量套期保值组合的期现匹配情况,即:期现匹配差异度【|100%(*现货价值-期货价值)/现货价值|,其中|.|表示取绝对值】。期现匹配差异度越低,表示现货价值与期货价值对等程度越高,匹配差异度为0表示完全对等。开仓与持仓过程中期现匹配差异度不得高于10%。跟踪误差风险管理针对跟踪误差风险,在套期保值之前应计算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对于期货标的指数的敏感程度Beta,根据Beta确定合理的套期保值比率。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对组合Beta值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套期保值比率;并尽量使保值期与期货合约到期日保持一致或接近的策略以控制跟踪误差风险。另一方面严格风险预算管理,当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整体风险预算达到警示级别时,采取止损措施以控制业务风险。资金配置和保证金风险、强制平仓风险管理根据套期保值模型量化分析,做出期现资金配置方案与阶段性套期保值头寸持仓计划时,应充分考量套期保值头寸随套期保值空间的扩大而增加、随套期保值空间的缩小而减少的操作原则。期现资金配置方案应遵循审慎、优先考虑风险的原则,预留充足比例的保证金。从账户安全的角度出发,原则上应预留足以应对一个交易日指数涨停的保证金金额。强制减仓风险管理在持仓合约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采取主动减仓或移仓来减少被强制减仓的可能。对被强制减仓而造成的现货头寸暴露,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结算风险管理每日应登陆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查询系统接收期货公司提供的交易结算报告、追加保证金通知等文件。在有持仓的情况下如未收到相关文件,需及时联系期货公司,请求补发。其他风险管理对于套期保值业务的流动性风险,应在运用套保模型制定套保策略时,充分考虑相关期货品种的流动性因素;而对于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应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与操作细则并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等措施,杜绝各类操作风险的发生。

3.3事后阶段:绩效分析

风险管理机构应定期监测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关键指标变动状况,督促套期保值操作人员总结历次套期保值操作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期现套期保值业务绩效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账户总体盈亏状况、期现匹配情况、现金管理的安全性、期现相关性分析如现货组合Beta值、波动率、Var等指标。

3.4风险应急措施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4

20**年,**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一)实施金融业发展规划,调整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我市于20**年5月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了《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工作。主要目标是,健全金融监管和服务机制,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6%以上,初步建成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基地。市政府了一些重要的文件,支持和指导金融改革创新。主要是,促进企业总部、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支持合伙制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高管人员给予财税优惠,实施20**年至**年企业上市规划,支持企业直接融资等。

(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运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天弘证券基金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基金发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泰达集团并购湘财荷银证券基金公司,改制重组为泰达荷银证券基金公司,取得了良好经营业绩。一德期货公司迁至**,完成了增资扩股,坚持依法治理和规范经营,成为全国6家获得金融期货交易所全面结算会员资格的期货公司之一。渤海证券公司通过规范性整改和股权结构重组,增强了公司实力和发展活力,首次实现盈利。**期货交割库由10家增加到17家,交易品种增加到7个,成为我国期货交割库和期货交易品种最多的城市。

(三)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额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市上市公司积极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和改制并购重组,不断增强公司依法治理和规范运作能力,解决公司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清理归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公司资产质量效益显著提高。20**年,中国远洋和中海油服在主板上市,中环股份和**普林在中小板上市,6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全年境内股市融资总额为568亿元,包括首发融资228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340亿元,约占全国境内市场融资量的7%,相当于以前历年融资总和的三倍。截至20**年底,全市共有36家公司的41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其中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7365亿元,排在全国第6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立了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有363家企业拟上市融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市城投集团等企业积极推进直接融资,发行了30亿元企业债、110亿元短期融资债和3.9亿元可转换债券。创业环保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一批企业正在尝试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使债券融资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

(四)健全金融监管服务体系,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取得实效。我市设立了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反洗钱、处置非法集资、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等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建立了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和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加强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服务、证券期货企业依法规范发展和行业组织自律的发展格局。证券业和期货业协会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为证券期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贯彻科学发展和依法治理原则,改革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健全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企业法人和高管人员职责,严格防范和及时处置风险,坚决打击非法证券发行,促进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秩序总体良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业改革创新发展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证监局和全市证券期货业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证券期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证监局和全市证券期货业机构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总书记关于“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要求,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证券期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业的重要作用,主动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的要求,树立更高的工作目标,不断强化管理和服务职能,不断提高依法治理和规范经营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方面,要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

(二)全力支持证券期货业发展,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把加快证券期货业发展,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筹集建设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要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国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利时机,全面实施金融业发展规划,坚持依法治理和规范经营,努力提升资质等级和经营业绩,增强规范运作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证监局和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各证券公司、证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期货交割库等机构发展,积极争取设立和引进新机构,不断增加市场主体数量,完善证券期货业机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改革创新能力。要支持企业通过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债、可转换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直接融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使直接融资成为促进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积极支持企业上市,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资产质量效益。尽管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上市公司总数和融资总量少,有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效益较差,有的甚至存在退市风险。随着主板市场发展,中小板市场扩大,创业板即将推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不断增加,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增强,为我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证监局、市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和各企业集团公司要进一步加大拟上市公司遴选和培育工作力度,加强协调和指导工作,促进更多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使上市公司总数和融资总量大量增加。各企业要根据资本市场的新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提高资产质量效益,优化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规范经营和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5

国内学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农民合作社的现状。蔡荣(2011)的研究发现制约农户参与“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主要因素是其收益达不到预期标准和农户缺乏经营决策权。蔡荣(2012)认为当合作社由企业牵头领办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户利益,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孙亚范、余海鹏(2012)的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社员规模小、合作社服务不完善、股权过于集中和盈余返还制度不健全。刘洁、祁春节(2011)表明要解决传统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应通过产权结构明晰、股权合理化等创新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二是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研究。邓衡山、王文烂(2014)通过界定合作社的本质得出:合作社应是为实现潜在规模经济而产生的,并认为合作社必须实施“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才能发挥其独特优势。薛天桥(2012)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组织模式进行总结,概括其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是:政府应组织培训具有经济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个人,增强自主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解决资金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学者针对不同经营模式做了对比分析,白选杰(2012)从风险与效果等方面考察“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企业+专业协会+农民”两种经营模式,认为两种模式皆具可行性,政府需要在财政与信贷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苑鹏(2013)对比分析了四种“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同的农户和企业地位关系对农户福利情况、经济收益以及社会联系的影响,并且指出政策扶持重点应偏向农户自主创立的合作社和由合作社组成的加工企业。三是合作社的机制创新研究。李永山(2009)在目前农民合作社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期货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模式,分析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赵佳佳、刘天军、田祥宇(2014)选取120个采用“农超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对影响其组织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提高参与主体的合作意向及合租能力有利于提高“农超对接”模式的效率。孙才仁等(2014)通过实地调研山西农民合作社,分析其发现现状和在获得金融支持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结果针对性地提出金融创新与合作社结合的模式,并在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针对农业企业和农户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情况和效率,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规范和实证研究。湖北省期货市场服务“三农”联合课题组(2011)通过对“期货农业”的分析,针对湖北省农业发展探讨了“期货农业”实施的迫切性、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并相应提出发展建议。

二、“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透析

(一)“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

传统套期保值的做法是,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其未来在现货市场上出售的现货商品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该品种期货合约,然后在现货市场交易的同时,将期货合约进行平仓,以对冲后的盈利弥补现货市场上的亏损,从而达到规避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风险的目的。但套期保值者一旦采用这种方式,就意味着放弃了现货价格上涨时获取更高利润的机会。除此之外,套期保值的效果还受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选择、期现货交易地点差异、标的商品的质量和规格以及期现货交易的数量等方面因素影响。要想实现完全套期保值还有一个前提假设:在建仓和平仓时,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和相同的变动幅度,才能保证现货市场的亏损能由期货市场的盈利完全弥补。尽管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现货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呈收敛特性,但套期保值者建仓时,期现货的价格一般不同,并且二者的变动幅度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将导致无法完全实现套期保值。但是,基差交易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有必要对基差进行分析。基差指同一商品在特定时间地点的现货价格与期货合约价格间的差价: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用来表示期现货价格相对变化,衡量市场所在的状态。在“期货点价+基差”模式中,基差指期货合作社与涉棉企业实际交割的棉花现货价格与期货合作社进行套期保值的期货合约的价格之差。根据基差数值的正负,市场可分为正向市场和反向市场。在正向市场中,基差为负,表现为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因为期货价格中包含仓储费、保险费和利息费用等持仓费。但当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急剧上涨,或者预期商品供应量大幅增加,将导致现货价格上升同时期货价格下降,从而形成反向市场。目前我国棉花期现货市场就属于反向市场,由于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棉花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双方形成,政策托底的高价将与国际棉价接轨,从而市场预期棉价下行,导致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

(二)“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操作流程分析

该模式主要包含涉棉企业、期货合作社和农户三大主体,其中农户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代表农户成立的期货合作社,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作为经营决策参考,并与农户签订棉花合约,通过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月份的套期保值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另外,期货合作社代表农户与有意愿的涉棉企业签订基差交易,即约定在相关月份的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双方协定的基差进行现货交易。在此模式中,合作社作为连接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促成双方基差交易,并且可以向农户提供期货市场价格信息,指导其经营决策,完全实现套期保值;同时,在目标价格政策出台后,棉花价格呈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涉棉企业既能够在种植期锁定货源,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进行,又能够享受价格下降的好处。其中三方具体操作如下:

(1)棉花种植期(2月份—9月份)。棉花播种前,合作社向所有社员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棉农的意向种植面积和估计相关产量,向农户讲解“期货点价+基差”的优势,同时了解农户与期货合作社签订合同的意愿和意向规模。期货合作社根据期货价格的走势,向棉农提供价格信息,指导其改善种植结构和规模;种植过程中,期货合作社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高产优质棉花示范基地,建立短信平台,发送在不同生长时期棉花的特性、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病虫害防御等信息,以及期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和期货的基础知识普及,促进棉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合同,收取棉农2%的保证金。根据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计划,期货合作社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月份套期保值,此时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即基差记为B1;并且分批建仓,从而保证现货合同和期货建仓的同期性和有效性。期货合作社与涉棉企业进行协商,确定目标月份期货合约,以此期货合约的价格为基础,协定基差为B2(基差B2应大于基差B1),从而确定现货交货价格为期货价格加协定基差B2,并且约定企业向期货合作社缴纳3%的保证金。这种买方叫价基差交易给涉棉企业更大自主权,促进双方交易。

(2)棉花收获期(9月份—12月份)。棉花成熟后,期货合作社指导棉农按级分摘、分晒、分储、分售,在交货日期前按约定数量、等级交到合作社,按约定价格成交,期货合作社返还其缴纳的保证金。购买方企业对期货价格点价,由涉棉企业对合约到期前的一个月内任一交易日的期货价格进行点价,选择企业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期货价格,在当天的期货价格基础上加协定基差B2确定现货价格,与期货合作社进行现货交易。期货合作社在与涉棉企业进行现货交易的当天,对相同数量的期货合约进行平仓,若棉价下降,则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完全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并剩有盈余;若棉价上升,则现货市场的盈余也大于期货市场的亏损,从而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

(3)合作社盈余返还(年底)。期货合作社根据“期货点价+基差”模式的盈利情况,对棉农实行利润分配,完全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六成利润作为盈余返还,四成用作股金分红,具体份额按照与棉农签订的合同的数量进行分配。通过分配利润,提高棉农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提高履约率。

(三)“农户+合作社+涉棉企业,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效果评价

1.降低波动风险和销售成本

基差交易能够降低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套期保值的效果。套期保值目的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基差交易可以将期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转化为基差波动风险。一般来说,由于期现货价格走势具有收敛性,因此,基差波动通常小于期现货价格波动。套期保值不仅能够完全实现,还会有盈余。通过期货合作社的基差交易能够降低涉棉企业和棉农双方的价格谈判成本,保障棉花销售、企业采购的连续性。

2.提供价格信息指导经营,保障棉农稳产增收

我国棉花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性已被国内学者证实,并且现货市场的信息来源于期货市场,所以作为现货市场的主体,棉农更应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通过期货合作社,棉农可根据价格信息调整种植结构、面积和品种等生产经营决策,预测棉价走势,提高议价能力,保证在销售棉花的交易中与涉棉企业平等的地位。在棉花市场中,每年年初价格较高,新棉上市时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有所下降,棉农卖棉往往随行就市,无法以有利的价格出售;另外,在目标价格政策下,棉价持续下跌,等到棉花收获时售卖,比较不利。但通过参与期货合作社,实施“期货点价+基差”合作模式,能够提前锁定棉花的售价,稳定棉农收入,节约了棉农的销售成本,棉农只需按约定数量和等级交货,履行义务,年末便可享受利润分配。

3.有助于企业稳定生产经营,以较低的成本预定货源

“期货点价+基差”合作模式中,采取买方叫价交易方式,企业能够按照自身对市场的研究判断和自由选择特定日期的期货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的权利,赋予涉棉企业更大灵活性,促成涉棉企业与期货合作社的基差交易。除此之外,企业直接与期货合作社交易,节约了涉棉企业与市场上大量农户交易成本。由于棉农在此模式中获益,因此履约率较订单模式有所提高,从而给企业的经营更大的保障。另外,企业通过缴纳10%的保证金,即可预定货源,有利于企业安排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促进期货农业发展,利用期货市场提高效率和收益

在期货农业的时代背景下,此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棉农利用期货市场的程度,不仅使期货市场的主体构成更加全面,还有利于棉农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棉花质量。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特征明显,借助此种创新模式,有效发挥期货市场功能,解决企业与农户地位不平等问题,对市场经济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的建议

“期货点价+基差”经营模式的建立与实施,需要合作社制度构建合理、完善的期货市场支撑、农户对期货市场认知与需求增强,需要从社会各方面做好广泛的配合,提供较好的支撑。

(一)增强农户对期货市场和套期保值功能的认知

对期货市场和套期保值的认知能够保证创新模式的迅速开展。目前,棉农对期货市场和其功能的认知远未达到要求,农户对期货市场闻所未闻的现状需要尽快改变。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期货市场功能等讲座,培育基础期货知识和相关概念;新闻媒体在提供棉花产业信息的同时,加大对期货市场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农户的认知,激发其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涉棉企业应重视相关金融专业人才的重用,展开自身期货市场业务,同时带动农户参与套期保值业务,参与到专业的期货合作社中。

(二)加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与保护力度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政府仍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为了维护农业合作组织健康持续公平地发展,政府应当为其创建良好的政策与法律环境,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完善合作社融资的相关法律支持,方便合作社开展“期货农业”相关的创新模式探索;加大财政税收优惠,针对期货合作社的盈利减免其税收负担,留给其更多的利润分配给入社农户;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给予最大程度的扶持优惠政策,以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三)充实农村金融机构,保障三方资金运转流畅

在整个创新模式中,资金的充足性是模式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无论是棉农预缴的保证金、涉棉企业基差交易的保证金还是期货合作社参与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保证金,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资金滞纳都将给模式运行带来阻力。因此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大力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促进各金融组织开展对农业务,向棉农和涉棉企业提供较为实惠的信贷服务;鼓励资本市场向农民合作社等提供资本投入,创建涉农扶持基金等,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四)努力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行为金融学;投资行为偏差;控制措施

1995年2月,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导致6亿余元英镑的亏损,超出其资本总额3.5亿英镑。英国中央银行宣布,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为经营失误而破产倒闭,这则消息在全世界金融领域引起了强烈的波动。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进行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亏损。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公布于世后,许多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主流观点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较大;集团内部管理较松散,即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巴林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不分明、权限不清晰;巴林银行缺乏全球性的协调和信息沟通。这些观点分析了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这些观点都是站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与此相反,决策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是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即理性人假设,这种理性人会在一定的成本下追求最大的收益,从而做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而行为金融学最基础的假设却认为,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的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动因,解释、研究、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和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本研究从行为金融学中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的角度,分析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原因,并总结了防范决策者行为偏差的措施,主要是行为过程、结果、人员、文化控制四个方面。

一、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过程

巴林银行创建于1763年,创始人是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巴林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善于创新,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震惊了国际金融领域,成为操作风险的一个典型例子。造成巴林银行倒闭最直接的原因是交易员里森在衍生品交易方面失误。类似事件还有中航油事件、伦敦鲸事件等。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始于一个错误账户,即“99905”错误账户,专门用于处理因交易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错误。后来,伦敦总部要求建立另一个错误账户,即“88888”账户,用来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不久之后,又被告知遵循旧规则并直接向伦敦总部报告所有错误。但是,“88888”账户已成为存在电脑中的真正“错误帐户”。1993年,年仅26岁的里森被任命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有限公司(BFS)的结算部门负责人,主要从事日经指数期货交易和日本国债期货交易。里森使用“88888”错误账号隐瞒了许多失败的交易数字,数额达到了8.6亿英镑的高点。1994年1月到1995年2月,为了应对巴林银行内部审计员的查账和追加保证金的要求,里森做了卖出鞍马式期权组合,同时卖出日经225指数期货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使其收入与“88888”账户中的多笔失败损失额相等。然而,1995年初,日本神户发生了大地震,日本股市剧烈下滑,日经225指数下跌了1055点,跌破了盈亏平衡点,里森的策略开始亏损,亏损总计达5000多万英镑。事后,里森为了掩盖交易失误造成的损失,通过编制假账骗取了巴林银行伦敦总部46亿英镑,将其作为保证金购入了日经指数3月份期货合约,同时卖出了2.6万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合约。然而事与愿违,神户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债券的价格开始上升,日经指数继续下跌,使得损失进一步扩大,最终巴林银行的损失远超过其股本总额。1995年2月,英格兰央行宣布:因经营失误导致的巨额亏损使得巴林银行不能继续经营,至此,巴林银行宣布破产。从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在新加坡任职巴林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处部经理后,工作主要是客户买卖衍生性金融产品并代替巴林银行从事套利,由于银行对于其交易员有限额度的风险部位的许可,所以工作风险较小。然而,里森却同时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为自身的失误行为瞒天过海,最终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二、行为金融学解析

巴林银行倒闭主要是里森的衍生工具交易失败造成巨额亏损所致,这就明显体现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即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使得决策者具有过度自信和行为偏差的特征。(一)确认偏差。1.事件分析。里森是国际金融界的“天才交易员”,在担任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的总经理和首席交易员期间,被誉为“不可战胜的里森”。里森在1994年下半年认为,日本经济已经开始走出衰退,所以买进大量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1995年初,日本地震导致股市崩盘,里森的多头头寸受到了重创。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里森的崇高地位。里森根据自己的天才经验,为了把失败变成胜利,再次持有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的大量头寸,总头寸超过10万手。1995年2月,日经指数加速下跌使得里森在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赶超整个巴林银行集团的资本与储备之和。里森认为,他将从这些交易中获得巨额利润,但现实与他的预期背道而驰。2.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中的确认偏差,是指人们一旦形成了先验的信念,就会有意识地寻找各种证据来支持论证自己的信念,有时甚至会人为地歪曲新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支持他们信念的证据也增加了他们的“过度自信”。里森先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种认为衍生品价格走势容易预测的强烈信念,一旦这种信念形成,他就会停止关注那些否定它的新信息,当有巨大的损失时也无法摆脱它。里森投资的进一步扩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犯的正是行为金融学中确认偏差的认知错误。(二)过度自信与认知失调。1.事件分析。里森在事业历程上刚开始是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银行清算部门的一名员工,1989年7月他正式抵达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巴林银行的印尼分行找到了一份工作。里森的耐心毅力和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有效地解决了许多问题,因此他被认为是期货和期权结算的专家。1992年,由于巴林银行总部对他在印尼的工作非常满意,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公司设立期货和期权交易部门,并任部门负责人。1995年初,里森在买进大量股指期货合约后,希望日经指数上涨,然而地震袭击了日本股市,使得里森获得巨额利润的梦想破灭。里森在遭受严重亏损时仍不断地增加交易量,对盈利的渴望使他忽视了交易中的潜在风险。最终,巴林银行成为金融衍生品的受害者,损失高达14亿美元,而其自身资产仅有几亿美元。里森通过大量交易金融衍生品,摧毁了巴林集团。2.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理论中“过度自信”是一个基础的概念。亚当•斯密(Adam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过度自信”有一个很精确的描述:每个人都高估了得到某件东西的可能性,而大多数人低估了失去某些东西的可能性。有很多证据表明,人们对自己的预测比基于客观现实更有信心。与过度自信有关的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失调。根据过度自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如果决策者投资项目,他们不愿意承认之前的投资决策失败。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和理性,他们可能会继续向失败的项目投入更多的资源。里森过度自信心理倾向的起源也必须从他个人事业的发展开始。1987年,里森在摩根斯坦利的期货和期权部门从事清算工作,但他一直在考虑要作为一名交易员为银行赚取利润,他没能成功。两年后,里森辞职,之后获得了巴林银行的工作,继续在期货和期权部门工作。9个月后,里森争取到了到印尼工作的机会,开始处理雅加达大量混乱的票证业务,清理完成后为巴林银行消除了1亿英镑的负债。1991年,里森回到伦敦。由于里森在期货和期权方面的突出表现,伦敦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公司设立期货和期权交易部门并任部门负责人。在其任期中,里森期货交易上的一系列表现非常出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天才交易员”。里森饱偿了成功的喜悦。也正是这一成功,使里森过度自信与认知失调。里森出狱后,面对采访,他说:“我并没有想起来事情像《华尔街日报》记者在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报道的那样,事实上,巴林银行迟早会破产,每个人都有被授予很多自主的权利,而规章制度和风险的管理是让人担忧的,我开设的非法账户和阪神大地震只是事件的导火索而已。”这段话也体现了里森过度自信与认知失调的心理。(三)损失厌恶。1.事件分析。1995年2月,里森在巴林的期货交易彻底失败。日经指数降至1788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6万份合约。同时,日本政府债券的价格一直在上升,其空头风险部位已达2.6万份合约。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巨额损失为8.6亿英镑,造成了老牌银行巴林银行命运的终结。新加坡关于巴林银行倒闭的报告和里森在自传中的感慨,都深刻表达了对巴林银行未能及时避免损失的遗憾。“如果巴林在1995年2月之前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它仍能避免破产。”报告在一段话中总结道:“到1995年1月底,即使损失很大,也只是最后损失的四分之一。如果巴林的管理层在破产之前对“88888”账户不甚了解,只能说他们是一直在隐瞒逃避真相。”里森对此感慨道:“有一群知情人士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这样做,但他们没有。我相信在其他任何一家银行,我都没有机会持续地犯这种错误。”2.行为分析。当人们面对同样额度的收益和损失时,会认为损失更加难以让人接受,这就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一致,即损失厌恶。当面对收益时,人们会表现出对风险的厌恶;当面对损失时,人们会表现出对风险的追求。里森对日经指数走势的错误判断导致损失不断扩大,由于损失厌恶他有意扩大期货交易,试图弥补以前的损失,然而损失越来越大。里森的这种行为恰恰反映了人们在面临损失时追求风险而不是规避风险的心理倾向。

三、控制投资行为偏差的措施

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决策者在作决策时会出现行为偏差的现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决策者行为偏差对投资的影响。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要求人们要加强对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控制,主要从行为过程控制、结果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四个方面督促决策者们合理决策、规避投资风险。(一)行为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加强对决策者投资方案的预审、对投资方案投资进程的监督、对投资结果的后续评价。行为过程控制主要是为了避免像巴林银行一样在媒体披露以后才知道亏损的信息。同类事件,如中航油事件说明对海外分公司的行为过程在控制上严重不足。(二)结果控制。主要是指不仅要考核决策者所在企业的财务业绩,而且还要考核该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集团规定的执行能力等。无论业绩好坏,都应向上级定期提供投资的业绩和风险报告,而且企业应特别关注高风险的项目管理者。(三)人员控制。主要是实行交易员与监督员职务相分离的制度,并且在决策者的投资方案失败后,应为该项目任命一个新的决策管理者。另外,还需要对企业的决策者进行正式培训,使其学习控制风险并对自身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所以,人员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的选择、任命、培训、工作设计等方面。(四)文化控制。有些企业很多时候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实施制度的文化。因此,文化控制方面要制定行为规则,提倡各成员发表不同意见,上级应适当接受下属的建议,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团结民主、积极健康、注重实施制度的企业文化。总之,控制投资行为偏差可能会束缚决策者,从而丧失获利机会,这就需要在控制行为偏差时考虑成本和收益,进行利弊衡量,将成本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贺京同,付婷婷.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实验金融研究评述[J].上海金融,2018(4):48-53.

[2]郑健雄.泰勒的行为金融学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5-30.

[3]夏明.主观性视角下的行为金融学研究———基于奥地利学派的观点[J].经济评论,2015(5):154-160.

[4]熊金武,缪德刚.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4):167-173.

[5]赵晶.解析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歧[J].学习与探索,2014(10):115-120.

[6]王忠林,姚海琴.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2):134-137.

[7]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6(9):155-167.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外汇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要成功实现金融强国梦,在2020年完成全面小康社会落成的第一阶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汇期货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拥有适合的外汇期货市场,才可以保证金融的稳定,从而实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站稳脚跟,并促使国内的市场经济有序增长这一战略目标。

一、外汇期货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一)外汇期货在国内的早期发展状况及问题。外汇期货这一经济概念并非是新时期的产物,实际上,中国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进行过相应的尝试,在92年的六月份左右,中国就在上海的外汇调剂中心实验性的进行过外汇期货交易,这次外汇期货交易过程中使用了美元、马克、日元等多种钞票,交易总额为六百万美元左右,这次交易的成功让国内市场看见了外汇期货的巨大潜力,仅仅半年时间,外汇中心就完成了一万份合约,外汇金额一度高达两亿美元。但随着交易活动增多,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也开始浮现,譬如九十年代中国没有交易监管措施,整个外汇交易过程除了事前审批,在交易中和交易后几乎不会插手,这导致了大量违法违规的交易活动频频出现,许多根本没得到批准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大行其道,境外机构和境内商贸组织互相勾结,用期货咨询、期货培训等名义展开非法的贸易外汇期货,甚至出现经营单位有意识地使用欺诈手段去骗取客户资金,在外汇期货发展的后期,大量的逃汇套汇行为在交易活动中频繁涌现,期货市场的金融秩序被严重打乱,外汇管理陷入瘫痪,经济纠纷事件数量陡增,大量的公司企业在和外汇期货相关的贸易活动中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外汇期货市场的混乱以及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最终在两年后下达了停止外汇期货试点的通知,并在95年禁止了相关的外汇业务,这也让我国的外汇期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寂静。(二)过往的经验总结。从九十年代的外汇期货业务发展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几点问题,一是外汇期货经纪商的经验严重不足,在业务质量上存在严重的失衡。二是国内的金融体制十分特殊,这种架构和外汇期货市场形成冲突,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后者的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三是参与相关业务的企业公司的外汇风险意识不够,且在市场参与意识上普遍表现出薄弱。这三点原因共同造成了国内的外汇期货在短短三年中变飞速瓦解。总的来说,参与外汇期货业务的公司缺乏相关的市场认知,或者公司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不懂将外汇进行保值,也没有进行外汇保值的动力。这些因素造成了国内的外汇期货无法产生足够的活跃性,同时,因为国家监管制度的不完善,部门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有明显的管理漏洞,这更进一步加大了违法违规的状况发生。

二、新时期下外汇期货市场回归的诱因

外汇期货的回归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我国的国际收支产生的“新常态”,在过去,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的状态,但在2012年之后,国家的国际收支开始出现变化,原本的双顺差变成了一顺一逆,国家的外汇储备有本来的年度递增变成了稳定状态的上下波动,从相关数据看来,在16年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额度在两千亿美元上下,而逆差则接近五百亿美元,而截止到17年,经常项目的顺差却下降至六百亿美元。在13年到16年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百分之二,而在第二年,这一比值又下降到百分之一,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市场的货物贸易虽然还保持着部分的规模顺差,但由于国家的进口比率正大幅度提高,这个顺差正处在下降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服务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项的反向提升,这是由于国民平均收入不断上升,加上新时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出境福利政策,这极大的刺激了国民的境外旅游留学等消费需求,截止到16年我国的出境人数已经突破了上亿大关,从12年起共四年时间,中国的出境人数翻涨了一点六倍,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的逆差正在快速上升。从这层市场发展“暖流”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外汇期货中的跨境资本在双向波动中的流动势态正在逐渐走向平缓的状态,由于经常项目带来的顺差对资本金融的逆差造成了冲击,这让国家的国际收支总差额已经逐渐走向一项平稳、平衡的态势,这种新常态为外汇期货市场的再度喷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根据国内的储备资产帐户状况来看,截止17年年底,18年年初,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为3.1万亿美元,而在14年,国家的外汇储备为3.99万亿,接近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在三年时间里,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了九千亿美元。相对应的,国家的外汇储备下降,民间的外汇经济就大幅度增长,不少公司自身拥有的对外资产比例在12年都开始呈现出猛涨的态势,这也说明了外汇期货市场在新时期下的重新苏醒已经是不可逆转或避免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早期,国内的民间机构外汇储备还保持在35%左右,而到了17年末,该比率已经上升到53%,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民间外汇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态势。我们可以看一些更直观的数据,国内的对外净资产在这几年的发展阶段中上升了整整九千万亿美元,居民持汇数量的上升带来的影响便是国内大量的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额度以及规模迅速扩大。整个经济结构开始发展为一个外汇储备环绕实体经济,循环流通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个模式下,外汇期货市场就拥有极大的发展和扩张空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展自身的经济运营。

三、新时期下外汇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注意事项

外汇期货的发展和国家汇率紧密相连,完全市场化又是人民币汇率机制发展的最终目的。因为这层特殊性质的原因,对外资产的流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曾在15年的八月份十一号进行了人民币汇改,也就是著名的8.11汇改,经过这次汇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也因为这次汇改,国内居民开始对外汇期货的金融产生了非常大的担心,外汇期货市场一度出现发展滞后。实际上,无论是任何国家或者环境的下的外汇期货业务,都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不管是机构投资者又或是企业和个人,要想将汇率风险降到最低,最合理的办法是对在外汇期货的贸易业务中产生的衍生品进行制度化、规定化的管理以及对冲风险,然而一个较为麻烦的地方是,国内在现阶段其实没有建立起适用于场内交易的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这样一来就会引发对冲汇率风险机制的缺失,很容易对外汇期货的参与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并在实际的业务活动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引发资本外流,对汇率贬值造成更大的负面作用,影响到外汇期货的发展。我们在上述内容中已经说过,由于国家外汇储备的减少,民间持汇量的大幅增加,外汇期货的回归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对外资本的保值增值,那九十年代的外汇期货市场崩溃很可能会再度在新时期下重演。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5年期间,因为国情和国家特殊规定,境内的机构和个人是不能以任何方法、任何形式去参加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的交易,这造成的一大问题就是国内的民营单位实际上没法在国外进行关于人民币的套期保值,所有的保值活动只能在境内进行,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没有进行相应的保值和风险规避措施,结果因为汇改的到来,在该年度,各大企业的金额损失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亿元,其中,国企的损失最为严重,合计损失为三百二十亿元,占总损失额的百分之八十。因为这次汇改带来的资金流失,整个外汇期货市场差点再次重演九十年代的市场崩溃。因此,汇率、市场风险、保值增值这三点将是国内的外汇期货市场保证长远发展的主要研究问题。譬如市场风险是外汇期货市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们在前文提到过,九十年代,中国的众多企业公司因为没有对外汇期货的市场风险作出过对应的评估,导致自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的外汇期货市场发展中,发挥外汇市场风险规避及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方面将会是最为主要的关注点。同理,保值、汇率,这些因素也和外汇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在外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对外贸易还会不断扩大,相应的市场因素也会增多。

【参考文献】

[1]邢全伟.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向成熟状态的嬗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12)

[2]乔元娇.基于新形势下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5)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8

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等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

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对设立证券期货

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金融学证券期货

一、引言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

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

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

样样松”型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

保险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等,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

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

难。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金融教研室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就金融学专业

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

银行、保险、证券等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

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

级应用型人才。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我们认为在大金

融学的平台上开设证券期货方向、投资理财方向、保险方向是比较适时的,

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下面拟对我们课题组在证券期货方向上的

研究成果作一下总结。

二、开设证券期货方向的必要性

1.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人才需求众多

目前,社会对证券期货人才的需求的主体是证券期货业投资公司和企

业。具体说来,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现有证券期货公司由于业务范围

扩大,需要的人才数量增加较快,尤其是有相关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的需

求更加强烈;二是由于大型企业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在扩大经

营过程中又能够为企业提供证券期货投资方面服务的人才,此类人才的要

求非常高,同时需求的数量也较多;三是由于证券期货投资导致新出现的

企业类型对人才的需求。在上述三类证券期货人才需求中,第一方面需求

是主要的。

2006-2007年是中国金融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金融市场的全面开

放,股票市场重新迎来牛市,国有银行的纷纷上市,外资银行的涌入,外汇

储备规模连连攀升。受整体宏观形势的带动,证券行业同样也经历着迅速

的变化。随着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加快以及证券行业综合治理力度加大,证

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基本制度建设日趋完备,证券公司经营环

境已有根本改观;同时,以创新试点为代表的一批证券公司资产质量不断

提高,并已形成持续盈利能力,他们的业绩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善而呈爆发

式增长。2006年下半年,承销业务、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一起成为券商业

绩的助推器,新兴的资产管理和权证业务也将为券商业绩的大幅度增长,

极大地丰富了证券行业产品。而且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投资的需求超过以

往任何一个时期,人的观念也有了巨大转变,不再把股票期货看作是投机,

而是认为这是一个自己的资产增值的重要手段,但人们对于股票期货的知

识还是较少,十分需要专业人士给他们合适的建议与帮助,因此,此类人才

的需求数量众多。第二类和第三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则较高。如果

实现证券期货类投资是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即便没有政府部门的

推动,社会需求仍然会提高。

2.在大金融平台上开设“证券与期货”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金融体系全面接轨,急需大批熟悉国际竞争

规则和现代金融操作的证券期货类人才。而国内本土化证券期货类人才

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各类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以

及教研、咨询、统计、信息系统等不但该类人才需求强烈,而且数量与日俱

增,将长期处于缺乏状态。

(1)证券期货方向更偏重于微观金融层面的研究与应用

当前,国内本土化金融高级人才严重不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学校的教育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与现有的金融学专业相

比,金融学专业证券期货方向更偏重于微观金融层面的研究与应用。多年

以来,我国的金融学科一般侧重于宏观金融层面的研究和应用,对货币供

给与需求、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体系的设计、以及政策分析等等,往

往占的份量比较大。而金融学证券期货方向的建设则正好填补了国内微

观金融教育的不足。该专业的毕业生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复

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因而就业前景将持续看好。

(2)证券期货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十分广泛

面向金融类服务机构和单位: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

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类经营服务机构。从事风险管理、投资

管理、证券交易、各类金融市场的营销和开发,以及其他各种相关金融业务

和金融服务等。

面向非金融类公司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为公司融资结

构、投资结构做合理策划,为企业的收购、兼并、重组等设计方案,为企事业

单位的日常运营制定现金和财务管理策略,完成合理避税、理财、套期保值

等工作。

3.开设证券期货方向是金融学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一切建设的龙头。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我们

已在金融专业进行了保险方向和投资理财方向的人才培养尝试,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为完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金融体系下的学科建设,

增设证券期货方向势在必行。

三、开设证券期货方向的可行性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有雄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基础,完善的教

学和科研体系,较强的师资力量,这些都为完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

院大金融体系下的证券期货方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现有34个本科专

业,与证券期货方向相关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学、国际贸

易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实力雄厚,特别是已有的金融学专业,为开设证

券期货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证券期货方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

思想是:精选学科带头人,内部协调骨干教师,外部聘用实战训练教师,同

时补充培养年轻教师。

第二,为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院近年外聘了大量金融专家到

我校讲学或作为客座教授,为开设证券期货方向储备了大量的经验丰富的

外聘教师。同时,金融教研室的科研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近两年在国

内省级以上刊物近百篇,为证券期货方向的设立提供了一定的科

研支撑。

第三,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方面,我们注重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景

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增加课堂演练的内容,并强化实践环节,把当

前最新金融理论、专业化训练体系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证券

期货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时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第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积极争取与沈阳及省内其他重要城市的

主要证券期货公司加强联系,采用实习、参观、请专家讲授等方法来开阔学生

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五,金融学建设得到了学校较大的资金支持。最近,系

里在原有五个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了证券期货业务模拟实训室,添

置了许多的相关的实训软件、报刊和图书。目前,工商管理系的实验室完

全能够满足证券期货方向的实验和实习需要。

第六,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再培训工作,引进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骨

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改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用高素质的

师资力量来夯实教学基础。

最后,为适应迅速发展的地区经济形势,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不断加强

和壮大我院的学科建设工作。目前,我们已对金融学专业进行了部分改

革,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如在金融学教学计划的修订上,我们将理论课分

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方向技能课,将实践课分为公共实践课、专业

实践课和方向实践课,这种“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模式,为在大金融平台

上设立证券期货方向提供了可能。

3本文受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资助,是“金融专业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平台

高职高专证券与期货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经纪和投资顾问业务,直接服务于广大投资者。随着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所获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宽泛的与投资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要有将这些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满足证券与期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市场的变化对证券与期货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关于高职高专教育的方针,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实训质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根据高职高专证券与期货专业特点和实训内容,以互联网和校园网为依托,探索一种途径或者方法,将原先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实训项目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并以该平台为基础,建立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一、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现状与不足

通过调查国内几所高等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我们发现各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软硬件实训实施虽然都较为完善,能开展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业务在内的专业实训项目,但普遍存在实训项目系统性整合不足的问题,使得专业实训实施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满足学生对实验实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实训项目分散,缺乏整合,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方面稍显不足。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得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掌握综合职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证券与期货专业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实训课程彼此独立,各实训项目之间没有建立相关性链接,这些都不利于发挥实训设施整体性效果,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二,开放式、互动式的实训教学模式还没有建立。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实时性,因为我国证券交易或期货交易都是在某个设定的时间段,不在这个时间段学生就无法进行模拟实际交易情景的实训项目。这使得整个专业的实训环境应该是开放式的。此外,投资较大的软件资源并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只能在上实训课时在实训室使用,业余时间无法操作,且缺乏教与学的互动性。

二、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达到目标

按照培养符合证券与期货市场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达到如下目标:

(一)实时性

实时性是证券与期货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我国证券和期货交易所每天只能在规定的交易时间内进行交易,瞬息万变的证券与期货市场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实时处置交易的能力,因此,高质量的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能满足学生的实时交易需求,能采用交易所实时的行情和交易信息,并能进行与专业相关的仿真实训项目。

(二)开放性

对于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通过课堂实训还远远不能熟练掌握社会对其所要求的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课后自我实践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为此要求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该具备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实训的形式是开放的,即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登陆实训平台,进行相关的实训项目操作;实训的内容是开放的,即相关实训项目的要求、步骤、所需资料等都公开,便于学生正确操作。

(三)互动性

证券与期货专业大多数同投资有关的实训项目都是实时完成的,学生要根据金融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指导,因此,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实训环境具备良好的互动手段和互动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综合性

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包括股票分析与交易技能、期货分析与交易技能、基金分析与交易技能、债券分析与交易技能等。这些技能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本质上是互相关联的,是属于投资技能的一部分。因此,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该是综合性的,集成式的,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可以实现所有的核心技能实训,并且在各技能之间建立关联性,便于学生举一反三,掌握综合的投资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

三、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构建

根据目前各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已有的实训实施,遵循专业实训环境应达到的目标,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可从以下方面来构建。

(一)网络资源的利用

证券与期货专业在进行模拟交易实训或投资分析实训项目时,需要查阅大量的经济数据、浏览相关的财经网站及投资分析网站。因此,实训平台应能整合网络资源,方便学生查阅及教师实训指导,另一方面实训平台应具备将实训相关的重要数据与信息进行后台备份,这样日积月累逐渐会形成适合专业教学且使用方便的庞大数据信息流,有利于提高实训效率。

(二)现有软硬件资源的整合

要想建立一个综合实训平台,必需对现有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列出本专业开设的实训项目所对应的软硬件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为了节约成本,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设备,如对于实训软件来说,可以通过开发少量的接口软件就可以将原先的软件资源利用起来。

(三)综合实训环境的建立

将证券与期货专业所有的实训项目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若干个实训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若干个具体实训项目组成,并利用校园网,将上述任务集成在一个网络界面上,从而实现单界面下可进入所有实训项目。此外在相关联的实训任务及实训项目之间建立相互链接关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四)开放式环境的建立

上述综合实训环境建立后,将所有具体的实训项目的全套资料和实训流程在网上公布,学生可按流程自行操作。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开放式的实训环境,学生无论在实训室还是在课余,都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登陆实训平台进行操作。

(五)互动式实训环境的建立

依托校园网和互联网,学生在实训中可随时请求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也可利用实训平台随时了解学生实训情况并进行指导,达到教与学互动的目的,教研室也可利用平台掌握各年级学生整体实训情况来改进教学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六)相关辅助功能的拓展

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者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可利用综合实训平台进行网络培训,另外综合实训平台的部分功能还可以对全校开放,如利用该平台举行校园范围内的证券与期货投资模拟大赛等。

四、总结与展望

证券与期货专业是在我国证券市场大发展的背景下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实践教学是证券与期货专业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的教学对增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的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体现了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摒除了传统实训模式的弊端,对于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培养适应证券与期货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该平台的主要特色如下:一是改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掌握综合职业技能。本研究设计建立的综合实训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将分散的实训项目集成在一起,操作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实训环境,且在各相关的实训任务及实训项目之间建立了相互链接关系,能有效培养学生掌握综合职业技能。二是实现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登陆综合实训平台,完成实训操作,并可得到老师的指导,此外教研室、教师及学生都可通过综合实训平台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期货培训总结范文篇10

在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深刻变化和更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全省证券期货工作会议今天胜利召开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在本次会议前的3月1日,原中国证监会武汉证管办按照全国的统一安排部署,正式更名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简称湖北证监局。因此,我首先要代表湖北证监局党委和全局干部职工,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湖北省委、省政府、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全省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相关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新春伊始,国务院以国发3号文件,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又召开了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中国证监会召开了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我们这次会议就是在这一新形势的要求下召开的。刚才,超良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创全省资本市场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主要结合这几年来湖北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我省证券期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一主题,和大家一起领会精神,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形势,制定措施,推动发展。下面我讲3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正确认识湖北资本市场当前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受市场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原因共同作用的影响,经历了32个月的持续低迷,市场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出现了一些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弱市情况下,湖北区域证券市场历经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剧烈变化和战斗洗礼,克服了去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和长期股市低迷等不利因素,在结构调整和规范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上市公司质量有所改善。第一,上市公司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年,辖内上市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公司质量也有所改善。长期以来困扰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募集资金使用不当、关联欠款、关联担保等问题都有所改善。目前全省58家上市公司均已按照要求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共计聘请独立董事184名。80%左右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都达到了1/3以上,独立董事的作用正在逐步发挥。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也有所完善。据初步统计,有48家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规定,建立了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36家公司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了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并对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进行审核;部分上市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司治理文化,如东风汽车的投资者关系管理、长源电力的信息呈报单制度、精伦电子的累积投票制度等。截至****年三季度末,全省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减少了19家,从年初的46家降至27家,关联欠款总额也由年初的56.72亿元降至38.5亿元,下降了18.22亿元。第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去年前三季度,辖内57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6%;实现主营业务利润6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6%。与此同时,辖内共有41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有2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在100%以上。武钢股份、东风汽车等一批上市公司以其优良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跻身蓝筹股行列。根据各公司盈利预测的情况来看,预计****年全年辖内将有7家上市公司实现扭亏为盈,6家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第三,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第四季度已出现拐点。目前上市公司****年年报还未完全公布。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全省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506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4.77%;实现净利润达到22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59.76%。全省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平均每股收益、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了50%以上的大幅增长态势,明显呈现出拐点迹象,表明湖北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正在走出低谷。

二是证券市场风险逐步释放。一方面,目前辖内上市公司历史形成的风险基本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揭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的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实现了扭亏为盈,初步摆脱了退市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持续下滑,交易量锐减,证券经营机构大面积亏损,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不断凸现,促使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重组整合求生存图发展。这种整合在湖北证券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年,湖北辖内123家证券营业部中,有3家营业部被暂停营业或关闭、撤销,11家营业部发生转让,6家同城迁址,7家正准备迁往外地。营业部资源的重新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辖内证券业的市场风险。与此同时,各证券经营机构适应市场调整和转轨的形势,积极推动业务的转型,在组织结构的调整、成本费用的控制、产品服务的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外,辖内证券市场遗留的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和柜台回购等风险也得到了进一步释放。2002年底,辖内证券经营机构柜台回购余额由1999年底的43.7亿元下降到8.06亿元,截至****年底,又进一步降至3.58亿元,比2002年下降了55.6%。值得一提的是,辖内长江证券公司适应市场结构的调整,积极实施公司战略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在2002、****年全行业连续两年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该公司均实现了盈利。其控股的长信基金管理公司和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均已获准设立,为公司的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期货市场恢复快速增长。****年,湖北期货市场延续了2002年以来的增长趋势,取得了可喜的发展。目前辖内共有6家期货公司,其中4家正常营业,2家停业公司已于去年底获准恢复营业,期货营业部12家。全年市场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4家正常营业期货公司全年成交金额共计2163.3亿元,较2002年增加了220%,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108389.02亿元)的2%,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达到2479.79万元,同比增长414%;各期货公司普遍开始盈利,利润总额达到176.42万元,同比增长187%。在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各期货公司立足风险防范,稳步推行了客户保证金封闭运行管理,并根据市场交易行情的变化,适时调整客户保证金比例,风险控制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是证券经营环境正在得到改善。通过多年来的加强诚信建设,目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各中介机构的诚信意识不断增强。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证券执业中的诚信执业意识和贯彻"谨慎性原则"的意识明显提高,使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纠正。从****年12月开始,辖内各上市公司全面开展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大大提高,有力地改善了我省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

此外,证券市场的转型调整也减缓了资本市场的扩张压力,为市场进一步发展培育和储备了优质资源,积蓄了新的发展动力。虽然近年来湖北省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公司在全国不算突出,但是这种一张一弛的调整也使我们有精力培育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拟上市公司资源,为湖北省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今年2月24日,楚天高速成功发行2.8亿股新股,募集资金逾8亿元,实现了我省今年证券融资的开门红。截至目前,全省还有5家公司(武汉健民、马应龙、春天药业、中航救生、通达股份)通过发行审核,3家公司(湖北金环、湖北宜化、武钢股份)向证监会报送了配股、增发申报材料。可以预计,****年湖北省证券融资额将超过100亿元以上,创造我省证券市场融资的历史最高峰。

从以上分析可见,经过几年的调整,使我们理顺了发展的思路,提高了发展的质量,改善了发展的环境,也积蓄了发展的动力。可以说,随着证券市场结构调整的深入,湖北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证券市场转型和调整带来的上述变化和机遇,使我们有理由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在坚定对证券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证券市场的调整,也暴露出了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湖北证券期货市场起步早,发展快,也因此而积累了一些历史形成的包袱。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限制了各市场主体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使得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得不够全面和充分,也使得资本市场推动湖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总之一句话,目前湖北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够,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总体表现是我省经济的证券化率还非常之低,****年底,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1154.93亿元,仅占湖北省当年GDP的21%,远低于全国36%的证券化率;****年我省仅有新华光1家公司发行新股,目前上市公司总数已退居全国第9位,且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来看,更是排在全国各省市的第10位以后。具体来说,我们认为湖北区域证券市场还存在以下3个突出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发展中着力解决好。

一是市场主体两极分化加剧,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自1998年以来,我省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连续多年逐步走低,从1999年开始,我省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前三季度业绩更达到最低点:全省57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下降了4.27%;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97元,较2002年同期的0.101元下降了4%;净资产收益率为3.69%,较2002年同期的3.86%下降了4.4%,且远低于同期全国上市公司6.2%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全年还有5家上市公司预亏公告,4家公司经营业绩将下滑50%以上。

与此同时,辖内证券经营机构的两极分化也在加剧。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生态恶化且盈利模式变化的情况下,全省证券经营机构已连续两年出现大面积亏损,且亏损金额逐年上升。2002年,全省各证券经营机构累计亏损5575万元,76家营业部出现亏损,亏损面达62.3%;****年,全省各证券经营机构又累计亏损10266万元,是2002年的1.84倍;亏损营业部家数和亏损面均与2002年持平。

二是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各市场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行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北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和功能发挥。表现在上市公司方面,由于改制不彻底,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湖北省部分上市公司还存在政企不分、与大股东未彻底"五分开"的情况,部分公司"三会运作"和信息披露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募集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截至****年9月底,辖内共有27家上市公司存在关联方占用资金的情况,被占用资金高达38.5亿元;25家公司存在对外担保的情况,担保总额34.6亿元,13家公司存在关联担保,关联担保额为31亿元。与此同时,部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完善而导致的风险也在频频出现。

从目前湖北证券市场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来看,有结构性的风险,由于辖内证券经营机构相对集中,全国各大券商风险的爆发,基本都会波及到辖内证券市场;也有系统性的风险,如证券公司的风险爆发,经常会以受托理财损失、股权投资损失等形式波及到辖内上市公司;但更突出地表现出来的,还是辖内上市公司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持续经营风险及由此引发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和证券经营机构兑付风险。因历史的原因,加之上市后产业转型不及时,结构调整不到位,辖内部分上市公司已基本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目前共有7家公司因连续亏损而被ST处理,正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市风险。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年年报公布后,辖内有1家公司将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直接面临退市风险;有2家公司如****年继续亏损,将被ST处理。这样算来,今年全省ST公司总数仍在5家左右。此外,部分证券经营机构违规进行国债柜台回购和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等历史遗留问题潜藏的风险仍然存在。这些都是当前湖北证券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主要隐患。

三是证券市场功能发挥不充分,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新股发行上市进度趋缓、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不强。与沿海省份相比,湖北省拟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储备相对不足。截至****年底,全省近900家未上市股份公司中,进入辅导程序56家,目前仅有22家处于上市辅导期。其中****年备案公司及辅导评估公司均只有1家,大大低于往年。且现有22家处于辅导期的公司还普遍存在股本规模偏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缺乏盈利能力强、有发展前景的优良企业。这种状况,制约了我省拟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进程。与此同时,我省部分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再融资能力持续下降,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有近2/3的上市公司在近年内已丧失再融资能力。对于部分具备再融资能力的上市公司来说,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的思路不开阔,融资的手段还很单一的问题。去年全国共有17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的形式进行了再融资,筹资金额达180.6亿元,但湖北上市公司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再融资方式仅限于配股和增发。这些问题,综合反映出湖北企业利用证券市场的能力还不强,区域性证券市场发展的后劲还不足。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全面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精神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的需要,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相继就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今年1月底,《国务院关于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投资。二是有利于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若干意见》将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意义上升到"三个有利于"的高度,明确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提出了引导和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和发展的六项具体政策措施,并立足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和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要求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于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稳定各市场主体预期,恢复投资者信心已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还将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精神,是妥善解决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完善各项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各市场主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中国证监会已适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在今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主席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证监会的工作思路概括为四句话:抓住一条主线,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强化两种意识,加强监管和服务;搞好三方面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体系,推动法制诚信;深化四项改革,发行体制改革,风险防范与处置机制改革,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和证券期货监管体制改革。为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湖北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省政府也已拟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就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精神作出了具体部署。应该看到,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不仅仅是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事情,更是各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之所系,需要各市场主体从自身做起,全面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在此,我就辖内各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各中介机构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谈几点体会:

(一)要提高对发展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推动发展与加强规范的关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资本市场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总结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十几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必然得出的结果。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首先是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统一和提高我们对发展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统一和提高对发展和规范资本市场的认识。要看到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新兴加转轨"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够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因此,首先必须推动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一方面要求我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发展的步伐。既要搞好数量的增长,如市场容量的扩大、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投资者人数的增多、金融品种的丰富、市场交易的活跃等;也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如市场制度的完善、监管的加强、结构的改善、投资者行为的理性化、上市公司素质的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提升等。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处理好证券市场规范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加强规范中求得发展。从湖北证券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有些是市场发展初期遗留下来并在市场规范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有些是在体制转轨时期改革不配套、制度不衔接、观念调整不到位造成的;有些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不健全而难以避免的,总体上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求各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相关中介机构要坚持诚信的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经营机制的转换来克服"重筹资,轻转制"的现象,实现发展的全面性;通过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并重来达到结构的优化,实现发展的协调性;通过规范运作来防范发展中的风险,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讲发展,必须是规范的发展,讲规范也必须是发展的规范。要始终坚持规范和发展的统一,既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也要注意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好历史形成的问题,提高发展的质量。

(二)要提高对资本市场规律性的认识,正确处理政策引导支持和市场自发作用的关系,坚持资本市场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这一点,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阶段显得尤为必要。从湖北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看,也得到了印证。湖北现有资本市场大省的地位,是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推动下形成的。因此,我们证券期货市场的各经营主体对此常怀感恩之情。今后,还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特别是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以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出台的相关政策,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资本市场的转轨,证券市场几年来的调整已带来了投资者结构、上市公司结构、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和证券市场发展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型。市场的发展已告别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向了质量并重、协调发展的新的增长模式。随着投资者队伍的机构化、投资品种的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国际化和投融资理念的理性化,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这一发展格局,以前单纯依靠政府直接参与和推动的模式已经让位于政府支持和引导下的市场运作模式。我省资本市场近年来发展不快,除了与全国证券市场处于弱市调整的形势有关,也是与我们观念转换不到位,驾驭市场的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的。坚持市场化的取向,一方面要求政府结合自身职能的转换,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对资本市场进行引导和支持,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求市场主体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功能来加快自身的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不能有事找"婆婆",无事就怨"婆婆",不要"婆婆"。资本市场发展了十几年,我们上市公司最大的也有十几岁了,应该到资本市场的大海中勇敢搏击风浪。各上市公司要牢牢把握、紧紧抓住国务院《若干意见》出台的大好机遇,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战略,特别是资本经营战略,寻找适合自身特点进行资本经营的途径,把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把股东利益最大化和提高盈利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各种方式,扩大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数量。需要进行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要积极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并购重组。通过并购重组来优化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也要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兼并重组、优化整合、做优做强,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三)要提高对当前资本市场发展新机遇的认识,正确处理市场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坚持以创新推动发展

创新是证券市场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务院《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的任务和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要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产品创新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场主体约束。这些措施,每一项都包含创新的内容和要求。创新就是机遇,创新就是发展。我们一定要适应资本市场新的调整格局的要求,加快创新的步伐。

第一,要积极探索融资方式的创新。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要结合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融资政策的变化、自身的资金需求、资本结构及经营状况,积极探索融资方式的创新。国务院《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鼓励市场创新。要规范发展主板市场,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在充分发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这实际上已勾勒出我国由主板、二板、三板和柜台交易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新蓝图。并且提出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建立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这就大大拓宽了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和产权流动变现渠道。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探索通过发行可转债、企业债券、境外上市、创业板上市等不同融资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加速资本形成。另外,股票发行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除了完善发行核准制度、上市保荐人制度外,证监会特别提出支持代表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支柱企业整体在境内市场发行上市,提高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的效率,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入手调整和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我省武钢股份的定向增发就是集团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一种有益尝试,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首肯和市场的认同。从分拆包装上市到集团整体上市,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各市场主体应当努力抓住的发展机遇。各证券经营机构也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达到《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发债条件,利用发债的方式筹集长期资金;开展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要积极推行股份制改制,争取上市融资,以股份制的形式壮大资本规模,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二,要积极探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国务院《若干意见》为市场产品创新广开了渠道,这就是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各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证券经营机构要围绕市场产品创新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创新自己的服务。要结合辖内客户资源的情况,做好基础客户的开发和服务,加强市场研究,通过提供特色增值服务,打造优良的服务品牌,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各期货公司也要适应期货市场产品品种增加的形势,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服务。

第三,要积极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要牢固树立规范运作的意识,积极探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新思路、新方法。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不断完善独立董事提名、选聘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坚持不懈地推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特别是要把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年薪制、股票期权等形式,进一步健全高管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力争在建立市场化的高级管理人员配置、激励、约束三个机制方面取得突破;要积极探索进一步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相关制度,如股东大会网上投票、征集投票权、有关重大事项引入流通股股东表决等;要强化信息披露意识,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切实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也要围绕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和组织结构的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诚信责任;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的集中统一管理,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要积极探索通过金融创新的办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困扰我省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募集资金使用不当、关联欠款、关联担保等问题,主要是母子公司体制造成的。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要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有利于历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通过定向增发、定向回购等金融创新的方法来妥善解决股东出资不到位、关联方欠款等历史遗留问题。

创新是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所有创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且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风险与利益同在,风险也和机遇同在。我们不能因为规避风险而不敢创新,同样,也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不考虑风险,更不能为了创新而给长远发展制造风险。我省前几年证券市场引发的风险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警醒。我们绝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在创新的过程中把防范风险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真正通过创新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

(四)要提高对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认识,正确处理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关系,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本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筹集资金、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水平、为投资者提供增加财富的机会等功能。功能定位反映了市场参与各方的要求,是市场内在规律的体现。要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完善和发挥市场整体功能。国务院《若干意见》从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出发,贯穿了两条鲜明的红线:一条是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另一条就是要加强制度设计和监管工作,努力提高证券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市,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两次提到特别要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培育市场主体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融资和投资,是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一对矛盾的辩证统一。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这是一个简单且显而易见的道理。这如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与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关系一样,是辩证的统一。但我们过去恰恰就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只顾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利益,而忽视了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精心维护市场参与各方的权益。一方面,要培育和支持各市场主体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各项功能,通过证券市场迅速做优做强。湖北省广大拟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特别要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诚信法制建设三个方面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要集中资金和精力抓主业、抓技术升级改造,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盈利水平;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募集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资产的优化重组来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上市公司增长成果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一批诚实守信、运作规范、治理机制健全的上市公司和市场中介群体,我们的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监管,改进服务,推动辖内证券期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辖内证券期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需要省市各级政府、各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其中既需要地方政府的培育扶植,也需要各市场主体自身的努力,同时,有效的监管也是确保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辖区内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湖北证监局****年监管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的部署,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努力营造发展与规范互动,监管与服务并重,持续、稳定、健康共融的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格局,为辖内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具体工作任务上,中国证监会提出了****年的9项重点工作,这就是:深入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精神;逐步完善市场结构;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积极促进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的规范发展;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全面增强监管合力;不断健全证券期货市场法制;努力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我局将围绕上述9项工作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同时,我们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点,重新审视监管理念,改进完善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在"加大支持,加强监管,改进服务"等3个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争取得新的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湖北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一是要结合发行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融资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在职责范围内全力支持已过发审会的5家企业尽快发行上市;积极支持已提交再融资申请的3家公司做好配股、增发工作,重点支持武钢股份通过增发和收购武钢集团钢铁主业资产,实现公司纵向一体化战略,完善公司产业链,通过跨跃式的发展做优做强。另一方面,要适应新股发行保荐制的推行和发审委工作制度改革的形势,加强对辖内拟上市公司的培育工作。在对辖内现有已备案的拟上市公司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对竞争力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公司予以优先扶植、重点辅导,为辖内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培育一批优质的后备资源。同时,还要积极推动辖内上市公司的优化重组,引导辖内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借鉴武钢股份定向增发、TCL吸收合并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购并重组、整体上市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蓝筹股";鼓励和支持绩差上市公司通过实质性重组恢复和增强再融资能力。

二是支持证券公司做优做强。进一步支持长江证券做大做强,使之达到《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发债条件,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壮大资产规模,扩大市场覆盖面,进一步做强主业;对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健全、净资本等指标符合监管要求的证券机构在组织机构、经营方式以及产品等方面的创新给予积极的支持;推动辖内证券经营机构的调整、整合和业务创新,进一步优化券商经营环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运行平稳的市场格局。

三是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期货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辖内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鼓励期货公司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做大作强。重点做好辖内2家期货公司的重组和重新开业工作;支持有条件的期货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和资产置换,优化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适度支持期货公司增设营业部,扩大市场覆盖面;成立湖北辖区期货业联谊会,推动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构筑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形成开放性、竞争性的良性生长环境。

(二)加强监管工作,提高辖内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规范运作水平

一是要以落实监管责任制和监管规程为突破口,明确监管责任,规范监管行为。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要以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按照"属地监管、权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要求,将"三点一线联网,AB角色互补"的上市公司辖区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建立"资产、资本、资金、资讯"为中心的上市公司监管链,加强日常监管的制度化、程序化、格式化,通过"一月一碰头,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对比,一年一总结",确保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动态、连续和完整。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监管方面,要建立以净资本监管为核心的证券、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积极探索对证券、期货公司的辖区监管制度,从内控制度、财务风险指标、守法经营情况和投诉频率等多方面考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实行分类监管,积极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规范和发展。

二是构建协同监管体系,以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为重点,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构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监管体系,本次会议期间,我局将与各市州政府签署证券期货市场协同监管备忘录,以备忘录的形式建立与地方政府在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方面的联系和互动机制。下一步,还将在备忘录所确立的框架内,与各级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广泛深入的协作,建立应对资本市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协同监管体系的作用,加大对大股东出资不到位、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清理力度,督促上市公司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共同推动高风险上市公司的重组进程,有效化解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的不能持续经营风险;督促有关证券经营机构归垫挪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柜台个人债务,严格控制、逐步压缩国债回购风险,督促各证券经营机构合规经营;督促证券经营机构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实行独立存管,完善和巩固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封闭管理制度,从源头防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挪用客户资金和资产;及时、有效地做好辖内上市公司退市和存在重大经营风险必须退出资本市场或采取其他处置措施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确保辖内证券期货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三是以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为重点,加强辖内证券市场诚信建设。要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证券公司规范措施,督促辖内各证券经营机构按照《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试行)》、《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营业部内部控制若干措施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落实出资人与管理人各自的责任。在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诚信的外部监督机制。今年要以诚信文化建设为中心,建立辖区内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守法、守信、守纪、守规情况的积分制度、问责制度、档案制度和诚信评价体系;明确各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诚信责任人,以加强辖内机构高管人员资格管理为重点,落实诚信责任。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对违规机构及诚信责任人相关审批事项进行严格控制,加大处罚力度,增大不讲诚信的成本,推进辖区证券市场的"四守"文化建设。此外,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监督。要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弘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资本市场信用体系,使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牢固树立规范运作的理念,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监管环境

一是要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对湖北区域性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为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加强与市、州一级政府的沟通联系。通过走访、座谈和公文交换等形式,通报当地证券市场发展状况,指出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揭示市场风险隐患,共同商讨监管和服务措施,与地方政府齐抓共管,促使证券市场与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为提高市场主体质量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监管信息优势,积极探索高效有序的服务方式,加强风险提示,积极为各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及时总结推广辖内各市场主体的创新经验,加强对辖内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高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规范运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