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9:20:39

期货交易所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1

(CBOT)玉米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5000蒲式耳│一个CBOT期货合约交易单位(

││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每蒲式耳1/8美分(每张合约

│12.50美元)│6.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

波动限制│结算价各10美分(每张合约500│易日结算权利金各10美分(每

│美元),现货月份无限制。│张合约500美元)。

敲定价格││每蒲式耳10美分的整倍数

合约月份│12、3、5、7、9│12、3、5、7、9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同期货

│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截│

│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七个│距相关玉米期货合约第一通知

│营业日│日至少5个营业日之前的最后

││一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以2号黄玉米为准,替代品种价格│

│差距由交易所规定。│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

││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大豆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5000蒲式耳│一个CBOT大豆期货合约交易单

││位(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每蒲式耳1/8美元(每张合约

│12.50美元)│6.25美元)

敲定价格││每蒲式耳25美分的整倍数。

每日价格最大│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

波动限制│结算价各30美分(每张合约1500│易日的结算权利金各30美分(

│美分),现货月份无限制│每张合约1500美分)。

合约月份│9、11、1、3、5、7、8│9、11、1、3、5、7、8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同期货

│间),到期合约之最后交易日交易│

│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七个│距相关大豆期货合约第一通知

│营业日│日至少5个营业日前的最后一

││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以No.2黄大豆为准,替代品种价│

│格差距由交易所规定。│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

││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豆粕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100吨(200,000磅)│一个CBOT豆粕期货合约单位(

││100吨)

最小变动价位│每吨10美分(每张合约10美元)│每吨5美元(每张合约5美元)

敲定价格││期货价格低于200美元/吨的

││按每吨5美元的整倍数;

││期货价格为200美元/吨或以

││上的按每吨10美元的整倍数。

每日价格最大│每吨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每吨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

波动限制│价各10美元(每张合约1000美│的结算权利金各10美分(每张

│元)现货月份无限制。│合约1000美分)。

合约月份│1、3、7、8、9、10、12│10、12、1、3、5、7、8、9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同期货

│间),到期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交易│

│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之第七个│距相关豆粕期货合约第一通知

│营业日│日至少5个营业日前的最后一

││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4%,具体规格│

│见CBOT条例。│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

││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豆油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600,000磅│一个CBOT豆油期货合约单位(

││60,000磅)

最小变动价位│每吨0.0001美分(每张合约6美│每磅0.00005美元(每张合约3

│元)│美元)

敲定价格││每磅1美分的整倍数

每日价格最大│每磅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每磅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

波动限制│价各1美分(每张合约600美元)│结算权利金各1美分(每张合

│现货月份无限制。│约600美元)。

合约月份│1、3、5、7、8、9、10、12│1、3、5、7、8、9、10、12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同期货

│间),到期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交易│

│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之第七个│距相关豆油期货合约第一通知

│营业日│日至少5个营业日前的最后一

││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仅为一种未加工豆油,具体规格见│

│CBOT条例。│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

││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小麦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5000蒲式耳│一个CBOT小麦期货合约交易单

││位(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每蒲式耳1/8美分(每张合约

│12.50美元)│6.25美元)

敲定价格││每蒲式耳10美元的整倍数。每日价格

最大│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

波动限制│结算价各20美分(每张合约│易日结算权利金各20美分(每

│1,000美元),现货月份无限制。│张合约1000美元)。

合约月份│7、9、12、3、5│7、9、12、3、5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同期货

│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截│

│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七个│距相关小麦期货合约第一通知

│营业日│日至少5个营业日之前的最后

││一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No.2软红麦、No.2硬红冬麦、│

│No.2黑北春麦、No.1北春麦,其│

│他替代品种价格差距由交易所规定│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

││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5,000盎司白银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5,000金衡盎司

最小变动价位│每盎司1/10美分(每张合约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盎司1美元(每张合约5,000美元)

合约月份│当月和下两个日历月份以及2、4、6、8、10月

交易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早7:25-下午1:25(芝加哥时间)

│晚场交易时间:星期日至星期四:下午5:00-8:30(芝加

│哥时间)或下午6:00-9:30(中部夏时制时间)

最后交易日│从交割月的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四个营业日。

交割等级│成色不低于999的4-5根纯银条;每根重量1000或1100盎司

│,公差度10%;每5,000盎司总重量公差度不得超过6%。

交割方式│凭设在芝加哥或纽约的,经CBOT批准的金库所签仓单(收

│据)交割。

──────────┴─────────────────────────

CBOT1公斤黄金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公斤(32.15金衡盎司)

最小变动价位│每盎司10美分(每张合约3.22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盎司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各50美元(每张合

│约1,607.50美元)

合约月份│当月和下两个日历月份以及2、4、6、8、10、12月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1:40(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从交割月的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四个营业日。

交割等级│一根重量为995、重量至少为1公斤(32.15盎司),并标

│明由交易所认可品级和标号的纯金条。

交割方式│同5,000盎司白银期货。

──────────┴─────────────────────────

CBOT100盎司黄金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00金衡盎司

最小变动价位│每盎司10美分(每张合约1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盎司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各50美元(每张合

│约5000美元)

合约月份│当月和下两个日历月份以及2、4、6、8、10、12月

交易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早7:20-下午1:40(芝加哥时间)

│晚场交易时间:星期日至星期四:下午5:80-8:30(芝加

│哥时间)或下午6:00-9:30(中部夏时制时间)

最后交易日│从交割月的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四个营业日。

交割等级│一根重量为100盎司或三根1公斤成色不低于995之纯金条

│。100盎司金条总重量公差度不得超过5%。

交割方式│同1公斤黄金期货

──────────┴─────────────────────────

CBOT1,000盎司白银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000金衡盎司

最小变动价位│每盎司1/10美分(每张合约1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盎司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各1美元(每张合

│约1,000美元)

合约月份│当月和下两个日历月份以及2、4、6、8、10、12月

交易时间│早7:25-下午1:2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从交割月的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四个营业日。

交割等级│一根成色不低于999,重量为1000盎司,标有交易所规定

│的一个或多个品级和标号的纯银条。每1000盎司总重量公

│差度不得超过12%。

交割方式│凭设在芝加哥的经CBOT批准的金库所签仓单交收

──────────┴─────────────────────────

CBOT1,000盎司白银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一个CBOT白银期货合约单位(1,000盎司)

最小变动价位│每盎司1/10美分(每张合约1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盎司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权利金各1美元(每

│张合约1,000美元)

敲定价格│每盎司敲定价格不足8美元的按每盎司25美分的整倍数;

│每盎司敲定价格为8-20美元的按每盎司50美分的整倍数;

│每盎司敲定价格为20美元或超过20美元的按每盎司1美元

│的整倍数

合约月份│当月和下两个日历月份以及2、4、6、8、10、12月

交易时间│早7:25-下午1:2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距相关白银期货合约第一通知日至少5个营业日前的最后

│一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

CBOT主要市场指数期货合约(MMI)

──────────┬─────────────────────────

交易单位│用250美元乘以MMI,例如:当MMI为472.00点时,其期货

│合约值为:118,000美元(250美元×472.00)

最小变动价位│0.05个指数点(每张合约12,5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高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80个指数点;不低于上一交易日

│结算价格50个指数点(最初停板额)*

合约月份│最前的3个连续月份以及3、6、9、12月合约周期内的后3

│个月份。

交易时间│早8:15-下午3:1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的第三个星期五

交割方式│主要市场指数期货根据MMI期货收盘价格采取逐日盯市法

│,按照最后交易日之MMI收盘价格以现金结算。

│*如果价格低于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格,协调价格限制

│额及交易停板额将根据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每下降250点

│和400点而计算,具体规格见CBOT规章条例。

──────────┴─────────────────────────

CBOT抵押证券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100,000美元面值│一个列明交割月份和利率的CBOT

││抵押证券期货合约单位

利率交易│交易所每个月将按美国国家抵押│

│协会抵押证券利率制订未来四个│

│月的新利率;交易按接价(│

│100)水平进行,但不能大于平│

│价。│

最小变动价位│1/32点(每张合约31.25美│1/64点(每张合约15.625美元或

│元)│15.63美元)

敲定价格││1点的整倍数(1,00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点(每张合约3,000美元)

波动限制│格各3点(每张合约3,000美│

│元)(可扩大至4?1/2点)│

合约月份│4个连续月份│连续4个月份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最后交易

日│交割月第三个星期三之前的星期│相关期货交割月最后交易日的下

│五下午1:00│午1:00(芝加哥时间)

交割方式│根据最后交易日的抵押证券取样│

│价格以现金结算。│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的晚上8:00(芝加哥

││时间),实值期权将自动履约。

──────┴──────────────┴──────────────

CBOT市政公债券指数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用1000美元乘以债券购买公司│可于3、6、9、12月交割的一个

│的“市政公债指数”。90-00价│CBOT市政公债券指数期货合约单

│格反映在合约价值上为90,000│位。

│美元。│

最小变动价位│1/32点(每张合约31.25美元│1/64点(每张合约15.63美元)

敲定价格││按当时市政债券期货价格2点的

││整倍数(200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权

波动限制│格各3点(每张合约3000美元)│利金价格各3点(每张合约3,000

││美元)

合约月份│3、6、9、12月│3、6、9、12月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最后交易

日│从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相关期货交割月最后交易日的下

│八个营业日。│午2:00(芝加哥时间)

交割方式│市政公债券指数期货在最后交易│

│日以现金结算。最后交易日结算│

│价等于债券购买公司的当日的市│

│政公债指数价值。│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的晚8:00(芝加哥时

││间)。

──────┴──────────────┴──────────────

CBOT30天期利率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5,000,000美元

最小变动价位│按30天计算之5,000,000美元的0.01个百分点(每一基础

│点41.67美元)

价格基点│用100减去月平均隔夜联邦基金利率。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150个基础点

合约月份│连续的7个日历月份之后再加上第七个月份后的3、6、9、

│12月合约周期的头2个月份。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的最后一个营业日。

交割方式│合约根据交割月的平均日联邦基金利率以现金交割。

│日联邦基金利率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计算和公布。

──────────┴─────────────────────────

CBOT5年期中期国库券(T-note)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00,000美元面值T-bond。

最小变动价位│报价单位为1/32点,最小价格波动为1/32点的1/2(每张

│合约15.6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格各3点(每张合约3000

│美元)(可扩大至4?1/2点)

合约月份│3、6、9、12月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从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八个营业日。

交割等级│任何最近拍卖的5年期T-note。特别是原偿还期限不超过5

│年零3个月而且其剩余有效期限从交割月的第一天算起仍

│不少于4年零3个月的T-note最好。

交割方式│联储电子过户簿记系统。

──────────┴─────────────────────────

CBOT10年期中期国库券期货、期权合约(T-note)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100,000美元面值T-note│一个100,000美元T-note期货合

││约单位1/64点(每张合约15.63

││美元)

最小变动价位│1/32点(每张合约31.25美元│按每张T-note期货合约当时价格

敲定价格││1点(1000美元)的整倍数计算

││,如果期货价格为92-00,其敲

││定价格可能为89、90、91、92、

││93、94、95等。

每日价格最大│同5年期T-note│每张合约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

波动限制││日结算权利金价格各3点(每张

││合约3,000美元)

合约月份│同5年期T-note│同10年期T-note期货

交易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早7:20-下午│同10年期T-note期货

│2:00(芝加哥时间)晚场交易时│

│间:星期日至星期四:下午5:00│

│-8:30(芝加哥时间)或6:00-9:30│

│(中间夏时制时间)│

最后交易日│从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期权于相关期货合约交割月份前

│七个营业日│一个月份停止交易。其交易中止

产割等级│从交割月第一天起算有效期至少│时间为从相关T-note期货合约第

│为6?1/2年,但不超过10年,│一通知日往回数至少5个工作日

│8%标准利率的T-note。│前的第一个星期五中午,例如,

││1988年12月交割的期权合约最后

││交易日为1988年11月18日。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六

││上午10:00(芝加哥时间)

交割方式│联储电子过户簿记系统│

──────┴──────────────┴──────────────

CBOT长期国库券期货、期权合约(T-bond)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100,000美元面值T-bond│一个100,000美元面值的CBOT

││T-bond期货合约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1/32点(每张合约31.25美元)│1/64点(每张合约15.63美元)

敲定价格││按每张T-bond期货合约当时价格

││2点(2000美元)的整倍数计算

││,例如,如果T-bond期货合约价

││格为86-00,其期权敲定价格可

││能为80、82、84、86、88、90、

││92等。

每日价格最大│同10年期T-note│同T-bond期货合约

波动限制││

合约月份│同10年期T-note│同T-bond期货合约

交易时间│同10年期T-note│同T-bond期货合约

最后交易日│同10年期T-note│同10年期T-note期货合约

交割等级│如果为不可提前赎回的T-bond,│

│其到期日从交割月第一个工作日│

│算起必须为至少15年以上,如为│

│可提前赎回的T-bond,则不一定│

│为15年以上,利率为8%的标准利│

│率。│

合约到期日││同10年期T-note期权合约

││

交割方式│同10年期T-note│

──────┴──────────────┴──────────────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生猪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30,000磅生猪(阉猪和小母猪)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25美元(每张合约7.5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磅1?1/2美分(每张合约450美元)高于或低于上一交

│易日的结算价格

合约月份│2、4、6、8、10、12

交易时间│上午9:00-下午1:00(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

│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每一合约月份的20日(有时有例外)

交割日│每一合约月份内的星期一、二、三、四(如果上述日期不

│日假日或假日之前一天)

交割单据到期日│实际交割日之前一个工作日下午1:00之前(芝加哥时间)

──────────┴─────────────────────────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生猪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买进一张生猪期货合约看涨期权或卖出一张生猪期货合约

│看跌期权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25美元(每张合约7.50美元),双方为对冲交

│易部位而进行的交易的最小变动价位为0.000125美元(每

│张合约3.75美元)。

敲定价格│按美分/磅列明。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2、4、6、7、8、10、12

交易时间│上午9:10-下午1:00(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距相关期货合约交割月份第一个工作日之前三个工作日以

交割日│上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如该星期五不是工作日,则再向前

│推至距该星期五最近的一个工作日。

履约日│有期权交易的任何一个工作日

交割方式│在相关期货合约中采取一个多头或空头部位。

──────────┴─────────────────────────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冷冻五花猪肉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40,000磅经切割、整理的冷冻五花肉(猪肚肉)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25美元(每张合约1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磅2美分(每张合约800美元)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的

│结算价格。

合约月份│2、3、5、7、8、

交易时间│上午9:10-下午1:00(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的最后交

│易日交易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最后交易日│距合约月份最后5个工作日最近之前一个工作日。

交割日期│合约月份内任何一个工作日。

──────────┴─────────────────────────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冷冻五花猪肉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买进一张冷冻五花猪肉期货合约看涨期权或卖出一张冷冻

│五花猪肉看跌期权

最小变动价位│同生猪期权合约

敲定价格│同生猪期权合约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2、3、5、7、8、

交易时间│上午9:10-下午1:00(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同生猪期权合约

履约日期│同生猪期权合约

交割方式│同生猪期权合约

──────────┴─────────────────────────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金融市场(IMM)分部外汇期货合约规格

──────────┬─────────────────────────

│联邦德国马克

──────────┼─────────────────────────

交易单位│125,000联邦德国马克

最小变动价位│0.0001马克(每张合约12.50马克)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开市(早7:00-7:35)限价为150点,7:35分以后无限价

合约月份│1、3、4、6、7、9、10、12和现货月份。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

│易截止时间为上午9:16,市场在假日或假日之前将提前收

│盘,具体细节与交易所联系。

最后交易日│从合约月份第三个星期三往回数的第二个工作日上午9:16

│。

交割日期│合约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

交割地点│由票据交换所指定的货币发行国银行。

──────────┴─────────────────────────

IMM3个月期欧洲美元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本金为100万美元,期限为3个月的欧洲美元定期存款。

最小变动价位│0.01的倍数(每张合约25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限制

合约月份│3、6、9、12月和现货月份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

│易截止时间为上午9:30(伦敦时间为下午3:30),市场在假

│日或假日前将提前收盘,具体细节与交易所联系。

最后交易日│从合约月份第三个星期三往回数的第二个伦敦银行工作日

│。

交割地点│最后交易日,现金结算。

──────────┴─────────────────────────

IMM日元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2,500,000日元

最小变动价位│0.000001日元(每张合约12.50日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同联邦德国马克

合约月份│同联邦德国马克

交易时间│同联邦德国马克

最后交易日│同联邦德国马克

交割日期│同联邦德国马克

交割地点│同联邦德国马克

──────────┴─────────────────────────

注在IMM交易的另外几种外汇期货合约除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和每日价格最高波动限制不同外,在合约其它规格上大致相同。

开市(早7:20-7:35)限价

─────┬────────┬───────────────┬─────

│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价格最

│││大波动限制

─────┼────────┼───────────────┼─────

澳大利亚元│100,000澳元│0.0001澳元(每张合约10澳元)│150点

加拿大元│100,000加元│0.0001加元(每张合约10加元)│150点

法国法郎│250,000法郎│0.00005法郎(每张合约12.50英镑│500点

英镑│62,500英镑│0.0002英镑(每张合约12.50英镑)│400点

瑞士法郎│125,000瑞士法郎│0.0001法郎(每张合约12.50法郎)│150点

─────┴────────┴───────────────┴─────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指数、期权分部(IOM)外汇期权合约规格

──────────┬─────────────────────────

│联邦德国马克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买进一张马克期货合约的看涨期权或卖出一张马克期货合

│约的看跌期权

最小变动价位│1点或0.0001马克(每张合约12.50马克)。如系买卖双方为

│对冲部位而进行的交易,变动价位可为0.0005马克(每张

│合约6.25马克)

敲定价格│间隔1美分(以美元/马克表示)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当相关期货价格触及开市限价停板额时停止期权交易。

合约月份│序列合约月份,包括从3月份开始的季度性周期(3、6、9

│、12)以及非季度性周期月份(1、2、4、5、7、8、10、11

│)。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市场在假日或假日前将

│提前收盘,具体细节与交易所联系。

最后交易日│从合约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往回数的第二个星期五,如该

│日为交易所假日,即再往回数一个工作日。

履约日│期权交易期内的任何一个工作日。

交割方式│在相关期货合约中采取一个多头或空头部位。

──────────┴─────────────────────────

IOM3个月期欧洲美元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买进一张相关欧洲美元期货合约的看涨期权或卖出一张欧

│洲美元期货合约的看跌期权。

最小变动价位│1个基础点或0.01IMM指数点(每张合约25美元)。如系为对

│冲买卖双方交易部位而进行的交易,变动价位可为0.005

│IMM指数点(每张合约12.50美元)。

敲定价格*│按可交货的欧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货合约的IMM指数计算。

│IMM指数水平低于88.00时按0.50间隔扩大或缩小,当IMM

│指数高于88.00时,间隔为0.25。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3、6、9、12

交易时间│早7:20-下午2:00(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的最后交易日

│交易截止时间为当日上午9:30,市场在假日或假日之前将

│提前收盘。具体细节与交易所联系。

最后交易日│与相关期货合约相同。

履约日│期权交易期内的任何一个工作日。

──────────┴─────────────────────────

*CMF已提出将所有IMM指数点的敲定价格间隔定为0.25的建议性条例,该条例有待于CFTC批准。

在IOM交易的另外几种外汇期权合约除最小变动价位

和敲定价格不同外,在合约的其它规格上都相同(见下表)

─────┬──────────────────┬───────────

│最小变动价位│敲定价格

─────┼──────────────────┼───────────

澳大利亚元│1点或0.0001澳元(每张合约10澳元),│间隔1美元(美元/澳元)

│如系对冲交易,最小变动价位可为(│

│0.000055澳元)。│

加拿大元│1点或0.0001加元(每张合约10加元),│间隔1/2美分(美元/加元)

│如系对冲交易,最小变动价位可为(│

│0.000055加元)。│

日元│1点或0.000001日元(每张合约12.50日元)│间隔0.0001美元(美元/日

│,如系对冲交易,最小变动价位可为│元)

│0.0000005(6.25日元)。│

英镑│1点或0.0002英镑(每张合约12.50英镑),│间隔2?1/2美分(美元/英

│如系对冲交易,最小变动价位可为0.0001│镑)

│(6.25英镑)。│

瑞士法郎│2点或0.0001法郎(每张合约12.50法郎),│间隔1美分(美元/瑞士法

│如系对冲交易,最小变动价位可为0.00005│郎)

│(6.25法郎)。│

─────┴──────────────────┴───────────

蒲耳氏500种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期货合约

(S&P500)

──────────┬─────────────────────────

交易单位│用500美元乘以S&P500股票价格指数

最小变动价位│0.50个指数点(每张合约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与证券市场挂牌的相关股票的交易中止相协调,有关此规

限制及交易中止│定的细节,请与CME研究部联系。

开市限价│在交易刚开盘期间,最大价格波动额不得高于或低于上一

│交易日结算价5个指数点,假如期货合约价格在开市后10

│分钟时达到此停板额,交易将暂停2分钟,然后按新的开

│盘价范围重新恢复交易。

合约月份│3、6、9、12

交易时间│早8:30-下午3:1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最终结算价格确定日的前一个工作日。

交割方式│按最终结算价以现金结算,此最终结算价由合约月份的第

│三个星期五的S&P股票价格指数的构成股票市场开盘价所

│决定。

──────────┴─────────────────────────

IOM蒲耳氏500种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买进一张S&P500指数期货看涨期权或

│卖出一张S&P500指数期货看跌期权。

最小变动价位│0.05个指数点(每张合约25美元),如系买卖双方为对冲

│而进行的交易,可按0.025个指数点(每张合约12.50美元

│)进行。

每日最大变动价位│当相关期货触及停板额时,所有S&P500期权交易均停止。

敲定价格*│以相关可交货的S&P500指数期货合约表示,间隔为不附小

│数的5,即110、115、120等。

合约月份│序列合约月份,包括从3月份开始的季度性周期(3、6、9

│、12)以及非季度性周期月份(1、2、4、5、7、8、10、

│11)

交易时间│早8:30-下午3:1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凡是按3月份开始的季度性周期月份期权合约,其最后交

│易日与相关期货合约相同,其它交割月份合约最后交易日

│为合约第三个星期五。

履约日│期权交易期内的任何一个交易日。

交割方式│在相关期货合约中采取一个多头或空头部位。到期的按3

│月份季度周期月份交割的实值期权合约,如果不向票据交

│换所提出异议的话,将自动被履约,并按相关期货合约的

│最终结算价以现金交割。

──────────┴─────────────────────────

*CMF已提出将3月份季节周期中的第三个近期交割月份的敲定价格间隔改为10个指数点,即110、120、130等的建议条例,该建议条例正有待于CFTC批准。

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CSCE)可可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0公吨(22,046磅)

最小变动价位│每公吨1美元(每张合约1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得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格各88美元,限价可扩

│大至132美元对前两个交割月份无限制

合约月份│1、2、3、5、7、9、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2:15(芝加哥时间)

交货产地│产于任何国家或气候下的品种,包括新产品或尚不知名的

│品种,共分为三类:

│A组:加纳、尼日利亚、象牙海岸等国品种,每吨交割价升

│水160美元

│B组:巴伊亚、中美、委内瑞拉等国品种,每吨交割价升水

│80美元

│C组:桑切斯、海地、马来西亚及其他产地品种,按平价交

│割,等级评定由持有交易所执照的评级员进行。

交割地点│纽约港区特许仓库,特拉华河港口,或汉普顿港口;如采

│用码头交货或散装交货,可适当从合约价中给予折扣,但

│须征得收货方同意。

──────────┴─────────────────────────

CSCE可可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一个CSCE可可期货合约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每公吨1美元(每张合约10美元)

敲定价格│期货合约价格所有合约月份

│低于3,600美元100美元

│高于3,600美元20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3、5、7、9、12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2:15(芝加哥时间)

最后交易日│相关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之前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的晚上9:00(纽约时间);期权持有人的履约意

│向通知书必须于最后交易日下午4点(纽约时间)之前提交

│给结算会员公司。

──────────┴─────────────────────────

CSCE咖啡“C”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37,500磅,约250袋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1美元(每张合约3.7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得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格各6美分(600点),限

│价可扩大至9美分(900点)最近的两个合约月份无限制。

合约月份│3、5、7、9、12

交易时间│上午9:15-下午1:58(纽约时间)

交割等级│咖啡检验主要根据咖啡豆品级和品尝测定,如符合交割要

│求,则发给等级、质量证书,由于咖啡品种繁多,交易所

│按一定的基准咖啡品级质量来衡量用于交割的咖啡,质量

│超过基准品级的可以按溢价交割,质量低下的则须按折扣

│价交割。

交割地点│凭等级证书在纽约港和新泽西以及新奥尔良港的交易所特

│许仓库交割。

──────────┴─────────────────────────

CSCE咖啡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一个咖啡“C”期货合约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1美元(每张合约3.75美元)

敲定价格│期货合约价格所有合约月份

│低于200美元5美元

│高于200美元1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3、5、7、9、12

交易时间│上午9:15-下午2:13(纽约时间)

最后交易日│相关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之前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同可

│可期权合约)

合约到期日│同可可期权合约

──────────┴─────────────────────────

*此期权合约规格内容为CFTC于1986年7月22日批准的文本,目前的合约规格在内容上可能有所变化,因此在参照此合约进行交易前,与你的经纪人取得联系,重新确认合约内容。

CSCE11号原糖(世界级)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50长吨(112,000磅)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1美元(每批11.2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0.005美元,根据具体市场状况而施以不同的限价。在继

│上一交割月份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或第一工作

│日之后,不对距交割期最近的两个合约月份规定限价。

合约月份│1、3、5、7、10

交易时间│上午10:00-下午1:43(纽约时间);收市叫价于下午2:00开

│始

最后交易时间│交割月份之前一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交割等级│平均旋光度为96度的原蔗糖、可交割产地品种为阿根廷、

│澳大利亚、巴巴多斯、伯利兹、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

│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厄瓜多尔、斐济、法属安的

│列斯群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秘

│鲁、菲律宾、南非、斯威士兰、台湾、泰国、特立尼达、

│美国、津巴布韦等国和地区的蔗糖,FOB价,散装运输。

交割地点│发运国港口、码头交货,FOB,散装运输。

──────────┴─────────────────────────

CSCE11号原糖(世界级)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一个CSCE11号原糖(世界级)期货合约单位;12月的相关期

│货合约交割期为3月份。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1美元(每张合约11.20美元)

敲定价格│期货合约价格两个近期合约月份期货合约价格两个

│远期合约月份

│不足10美分1/2美分-50点不足16美分1美分-100点

│10美分至40美分之间1美分-100点16美分至40美分之间

│2美分-200点40美分以上2美分-200点

│40美分以上2美分-200点40美分或40美分以上

│4美分-400点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3、5、7、10、12以及下一年中这些月份中的第一个月。

│12月到期的期权履约后,转入交割期为3月份的期货合约。

交易时间│同11号原糖期货合约。

最后交易日│相关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之前一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

合约到期日│最后交易日的晚上9:00(纽约时间);期权持有人的履约意

│向通知书必须于最后交易日的下午3:00以前(纽约时间)提

│交至结算会员公司处。

──────────┴─────────────────────────

CSCE世界级白糖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50公吨精炼白砂糖(甜菜糖或蔗糖),每50公斤一袋,由内加

│聚乙烯衬袋的新黄麻袋包装。

最小变动价位│每吨20美分(每张合约1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公吨10美元,根据具体市场状况而施以不同的限价。不

│对紧接上一交割月份最后交易日或其后的头两个交割月份

│规定限价。

合约月份│1、3、5、7、10循环18个月为一交易周期

交易时间│上午9:45-下午1:43(纽约时间);外加在11号世界级原糖期

│货收市叫价结束后开始的白糖期货收市叫价。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份之前一个月的15号;如果15号不是交易所工作日,

│则最后交易日为交易所的下一个工作日,通知日为最后交

│易日之后的下一个交易所工作日。

交割等级│旋光度至少为99.8度的精炼糖或白糖(甜菜糖/甘蔗糖)

交割地点│荷兰的鹿特丹和符利辛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联邦德国的

│汉堡;法国的敦克尔克和雷恩;英国的伊明汉姆,美国得克

│萨斯州的加尔沃斯顿、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佐治亚

│州的萨凡那、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纽约州的纽约市;巴西

│的累西菲、马塞约、圣多斯;南朝鲜的釜山、仁川;波兰的

│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亚。

──────────┴─────────────────────────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高级铜期货、期权合约

──────┬─────────────────┬───────────

│期货│期权

──────┼─────────────────┼───────────

交易单位│25,000磅│一个COMEX高级铜期货合

││约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0.0005美元(每张合约12.50美元)│每磅0.0005美元(每张合

││约12.50美元)

敲定价格││敲定价格不足40美分的每

││磅间隔1美分;40美分至1

││美元的间隔2美分;1美元

││以上的间隔5美分。

履约方式││任何一个期权交易日之下

││午3:00(纽约时间)以前。

││履约时,期权持有者通过

││转帐方式接受一个适当的

││相关高级铜期货合约的空

││头或多头部位,期权卖方

││在收到履约通知书后进入

││一个相反的期货部位。

合约月份│当月和其后两个月以及从当月开始的23│3、5、7、9、12合约月份

│个月周期中的任何1、3、5、7、9、12│中离交割期最近的4个月

│月│份。

交易时间│上午9:25-下午2:00(纽约时间)│同相关高级铜期货合约。

交割等级│25,000磅(公差度±2%)1级电解铜│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份的倒数第三个交易日│相关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之

││前一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

││。

──────┴─────────────────┴───────────

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CBT)

小价值线和价值线平均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

│小价值线股指期货│价值线股指期货

──────┼─────────────────┼───────────

交易单位│用100美元乘以价值线算术平均指数│用500美元乘以价值线算

││术平均指数

最小变动价位│0.5点(每张合约5美元)│0.5点(每张合约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垂询交易所以获最新信息│垂询交易所以获最新信息

大波动限制││

合约月份│3、6、9、12│3、6、9、12

交易时间│早8:30-下午3:15(堪萨斯市时间)│早8:30-下午3:15(堪萨斯

││市时间)

交割方式│根据合约月份的最后交易日收盘时实际│同小价值线期货合约

│价值线算术平均指数点数进行结算。│

──────┴─────────────────┴───────────

纽约金融交易所(NYFE)和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股票综合指数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500美元乘以NYSE综合指数(例如:500美元×135.00=

│67,500美元;135.00代表当时的指数水平)

最小变动价位│5个基础点,例如:0.05、135.05、135.10、135.15(每张合

│约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3、6、9、12周期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4:15(纽约时间)

最后交易日│合约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之前的星期四。如该日不是NYSE

│和NYSE工作日,最后交易日为该日之前的一个工作日。

交割方式│在合约到期时以现金结算;最终结算价格是根据所有NYSE

│综合指数构成股票的到期合约月份第三个星期五的开盘价

│格,经特别计算而求出的。

──────────┴─────────────────────────

NYFENYSE股票综合指数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一个NYSE股票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5个基础点或0.05(每个合约25美元),但所进行的期权交易

│属于对冲交易部位性质,最小变动价位可为1个基础点(5美

│元)。

敲定价格│按2点间隔渐进(例如152.00、154.00等),应随时保持至少

│9个敲定价格,其中实值敲定价4个,两平敲定价1个,虚值敲

│定价4个。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合约月份│当前的月份和其后两个月份,以及(3、6、9、12)季度循环

│周期中的下一个月份(任何时间均有四个期权月份);非季

│度循环周期的期权月份是以期权到期后的下一期货月份为

│到期月份。

交易时间│上午9:30-下午4:15(纽约时间)

最后交易日│按季度循环周期月份(3、6、9、12)进行的期权合约的最

│后交易日等同于相关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即到期合约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之前一个工作日,如该日不是NYFE和

│NYSE的工作日,则再向前推,直至距星期五最近的第一个工

│作日);不按季度循环周期月份进行的期权合约的最后交易

│日为到期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如该日不是NYFE和NYSE的

│工作日,则最后交易日应为距第三个星期五最近之前一个

│工作日。

──────────┴─────────────────────────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低硫轻原油期货合约

──────────┬─────────────────────────

交易单位│1,000桶

最小变动价位│每磅1美分(每张合约10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桶1美元(每张合约1,000美元)

合约月份│从当前月份起算的18个连续月份

交易时间│上午9:45-下午3:10(纽约时间)

交割等级│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含硫量4%,API40°,硫重5%或以下,

│API比重介于34°和45°之间;硫重5%或以下,API比重介

│于34°和45°之间的低硫轻油也可用于交割。

──────────┴─────────────────────────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轻质低硫原油期权合约

──────────┬─────────────────────────

交易单位│一个NYSE股票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每桶1美元(每张合约10美元)

敲定价格│间隔价为每桶1美元;每一交易月份的相关期货合约的看跌

│期权和看涨期权至少要有7个敲定价格水平,居中的敲定价

│格要最接近上一交易日相关期货合约的收盘价。敲定价格

│的高低界限视期货价格波动幅度而调整。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无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2

关键词语:期货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

主体结构

一、对交易所典型违规行为的剖析

行为之一:交易所为多空双方提供造市题材

行为之二:交易所定点交割仓库大规模拒收合格实盘以利多方或大规模收进补合格实盘以利空方

行为之三:多空双方力量失衡时,不利方大规模开仓,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其舞弊

二、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防范

(一)司法实践——对交易所诉讼地位的探讨

(二)期货诉讼——对纠纷举证责任的确认

(三)交易规则——确立其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三、结语

期货交易所是指依法成立的,不以经营为目的,履行交易所各项职责,按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1990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期货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随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许多期货交易场所。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的相应控制及自身的规范管理,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出现了规模失控、上市品种缺乏科学规范性、风险机制不健全、投机过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期货乃至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1998年,按照国务院的决定,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对原14家期货交易所进行整顿和撤并,保留了其中的上海、郑州、大连三家交易所,并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从而揭开了对期货交易所规范化管理的新篇章。

在现行的法律中,《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是目前为止唯一的直接专门作用于期货交易所,明确其职权责任,维护期货交易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国家对期货交易所的监督监管。然而,从相关的条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涉及期货交易所行为规范的时候,往往只偏重于对交易所自身组织结构和会员管理的规定。对于期货交易所的违规行为,特别是针对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的界定与惩治呈现真空状态。诚然,国外鲜有发生期货交易所损害会员和客户利益的违规行为,这取决于外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发展和规范运作。但现阶段,我国的期货市场尚未成熟,因而不能完全排除期货交易所成员为谋求共同的利益而做出有损会员及客户利益行为的可能性。法律法规的漏洞无疑增加了交易所违规操作的隐患。

本文将列举期货交易所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分别就其权利义务关系加以分析,以期达到明确关系的目的。同时,针对期货法律实践中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希望能在实践中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交易所典型违规行为的剖析

行为之一:交易所为多空双方提供造市题材

这一行为一般表现为交易所以召开研讨会、讨论会的形式营造交易活跃的气氛,使多空双方借机造市。

期货交易所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者,实际上并不介入交易流程。但是由于其承担着管理期货市场,市场信息的职责,因而在交易过程中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它的某些行为会直接影响期货交易的走势。召开研讨会、讨论会本是期货交易所借助媒体向外界公开近期交易活动状况、预测未来走势的合法活动。然而,一旦交易所有纵容的故意,这种合法的行为就将成为大户操纵的手段之一。个别具有资金或现货优势的大户,可利用交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炒作,以造成期货交易活跃的气氛,诱使中小投资者盲目跟进,再凭借其资金或现货优势,操纵大盘或某一品种的期货价格,从而从中牟取暴利。

目前,我国期货交易的投资群体尚未成熟,除部分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投资者外,存在相当大部分的中小型投机者,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不甚成熟,极易被假象所诱导,成为大户操纵的牺牲品。故交易所的这种行为极易引发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盲从,导致期货交易的泡沫成分增加,严重的将会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影响现货市场的稳定。在我们关注这一行为的同时,应该将该行为与刑法(修正案)第一百八十一条关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有关规定相区别。该条规定:“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该罪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有编造并传播的故意,客观方面则应具有编造及传播虚假信息,扰乱期货市场的行为。而本文所论及的交易所提供造市题材的行为与上述行为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交易所通过各种会议所提供的信息并非必为虚假,甚至在大多数场合,此类信息都具有真实性;其二,交易所对于多空双方的造市行为未必有纵容的故意。应注意的是,这种“故意”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交易所对于利用其的信息进行炒作的大户并不会与之达成任何明示的利?娣窒淼男椋皇遣扇∫恢帧澳怼钡奶龋萑萜湓焓心酥劣诓僮荨9蚀耍导胁豢梢酝ǔR庖迳系摹肮室狻倍云浣腥隙ǎ山灰姿恼庖恍形衔强赡芤鹞シㄐ形挠盏夹孕形?BR>目前,我国对于该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没有行之有效的相应措施。但笔者通过对国外相关立法的研究发现,成熟的期货市场对此类行为已有了高度的关注,在各国立法中,对该行为的禁止并不鲜见。1922年颁布的美国《期货交易法》第四条b(B)规定:禁止“故意向他人制作或导致制作假报告或陈述”。香港《商品交易法令》第250章第6节第62条,关于不诚实交易的条款也规定:“任何人不得给商品市场中的商品交易蓄意制造假象或使人制造或自己蓄意做某事以制造假象”。可见,国外立法除禁止交易所或交易人员通过直接方式传播或制造假象外,还排除了以间接方式而制造假象的可能性。这证明,发达国家已预见到交易所这一行为危害性,而将之确定为禁止性行为。这一经验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行为之二: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大规模拒收合格实盘以利多方或大规模收进不合格实盘以利空方。

期货交易实际上可分别采用对到期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对冲手中期货合约来了结交易。实物交割(Delivery)是期货交易的最后环节,也是连接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关键所在。现代期货投资者大都不以实物交割为最终目的,但据统计,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率仍占期货交易总量的2%—3%。正是由于实物交割,才使得期货价格能真实得反映现货商品得实际价值。从交易流程看,在进入交割阶段后,空方应通过经纪机构向交易所提出有关于交易品种、数量、质量的交割申请,经批准后,由交易所开具给空方入库通知单,空方凭单将货物运入指定的交割仓库,由仓库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开具仓单,空方完成交货。因而,交易所的批准行为和定点仓库的收货行为直接影响到空方的交货的完成。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对定点仓库的规定较少,无法有力的防范指定交割仓库与多空某方勾结,阻碍交货和违规交货的行为。因而无形中增加了结算风险。结算风险(SettlementRisk),又称交割风险,即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货所造成的风险。

指定交割仓库(OrderedWarehouse),是由期货交易所指定的专门用于进行期货交易实物交割的仓库。指定交割仓库的上述行为一般表现为,指定仓库与在期货交易中具有资金或现货货源优势的多空一方相勾结,以拒收合格实盘或收进不合格实盘的方式,控制仓库中可用于实物交割的合格仓储量。该行为在客观上可导致多头逼仓,及引发空方违约现象。多头逼仓,又称逼空,是逼仓的一种表现方式。逼仓(MarketCorner),是指“期货交易者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数额或垄断现货可交割商品的供给来达到操纵期货市场价格目的的交易。”从期货交易实盘操作来看,多头逼仓往往是指多方大量买进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使多头持仓量大于可交割的现货数量,并设法控制现货货源。在进入交割月份后,以要求实物交割为要价手段,逼迫空方在高价位平仓或以高价买入现货进行实物交割,故又称为逼空或压轧空头。由于我国的实物交割均在定点仓库进行,在进入交割程序后,空方(即卖方)须将现货运入指定仓库,经该仓库的质量检查并出具仓单后,交货才告完成。因而,仓库中储有的实际合格实盘数量,直接影响到可交割的现货数量。上述指定仓库的拒收合格实盘和收进不合格实盘的行为,在实际中导致了仓库中可用于交割的合格现货数量不足,从而人为的形成现货缺乏的现象。如加之具有现货货源优势的多方控制货源的行为,就会人为的抬高品种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空方的交货不能,就使得空方不得不以高价平仓认赔或以高价买入现货用以交割,多方就可以获得暴利,严重的甚至导致空方违约的后果。可见,这一行为导致了期货交易的价格形成功能的削弱,同时极大的增加了交易风险。

有风险就必须有防范的措施。由于指定仓库的与期货交易双方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那么,对于指定仓库违规操作而引起的损失,应该如何挽回呢?这里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交易所指定仓库的行为其结果应该归结于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理顺期货交易所和定点仓库的法律关系。依据交易惯例,对定点仓库的管理均由结算所(ClearingHouse)承担,鉴于我国目前实行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所的合并制度,因而,实际上期货交易所承担着对指定仓库的管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指定仓库由期货交易所指定。期货交易所应当与指定仓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指定该条文简单的理解为定点仓库与交易所有隶属关系。从机构设置来看,交割仓库与期货交割有关的业务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决不可将定点仓库并非交易所的组成部分,它只是受其委托,在其监督下完成实物交割的场所,对交易所的指定,它有拒绝的权利。从定点仓库的选择看,往往以方便交易者为前提,而并不以交易所的所在地为限,可见,定点仓库并不依附于交易所。从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来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双方以合同的形式确定权利义务。但该法对于双方所定合约的性质并没有予以确认。笔者认为,将?煤贤ㄐ晕泻贤衔室恕N泻贤奶卣骶驮谟谌艘员蝗说拿宕邮禄疃湫形峁榻嵊诒蝗恕<谖夜潞贤ǘ砸娜贤识ǖ悴挚馐欠褚越灰姿拿宕邮禄疃⒉皇俏侍獾墓丶W钪档锰岢龅氖嵌ǖ悴挚獾男形峁晒榻嵊谄诨踅灰姿S捎诳突в攵ǖ悴挚獠⒉淮嬖谑导实姆晒叵担庋焕诳突咚系奶崞穑备眯形峁榻嵊诮灰姿保突Ь涂梢酝ü嵩本凸鞠蚪灰姿惺顾呷ǎ庥欣诰婪椎慕饩觥?BR>行为之三:多空双方力量失衡时,不利方大规模开仓,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其舞弊。

期货交易所为该行为时,实际上是违反了两种不同的风险防范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保证金制度。在期货交易实务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容易混淆的制度。为保障交易安全,期货交易所在交易中,除承担提供交易场所的职责外,还承担着担保履行的义务,《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会员未能履行期货合约时,期货交易所应当按下列顺序代为承担履约责任:㈠动用违约会员的保证金;㈡动用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准备金;㈢动用期货交易所自有资金。期货交易所以前款㈡、㈢项的办法代会员履约后,应当依法向该会员追偿。”风险准备金正是交易所从在交易中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中提取的,用于担保履行的资金。因而,“风险基金只能用于为维护市场正常运转提供财务担保和弥补因交易所不可预见的风险所带来的结算亏损。风险基金的使用需要有交易所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决定,并报证监会备案。”与之相对的,交易保证金(Margin)是会员向交易所、客户向经纪公司交纳的,用以保证其履约能力的资金。保证金按其用途又可分为初始保证金(InitialMargin)、追加保证金(AdditionalCover)和维持保证金(SubsistingMargin)。初始保证金,顾名思义是指开户之初即存入的履约保证金。而当交易过程中,保证金因履约或亏损而减少至最低限度时,客户和会员即被要求交纳追加保证金,这一最低限度即为维持保证金,通常是初始保证金的75%。但,无论是何种保证金,其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完成。无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而开仓的行为实质上是透支行为。透支交易,是指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期货交易。透支行为又可细分为无保证金而交易,有保证金而多开仓,保证金不足而追加交易等。而本文所论及的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一方舞弊的行为又有其行为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该行为同时违反了两种不同的风险防范制度,在降低了客户和会员的履约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期货交易所的担保履约能力,增加了交易风险,不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安全。

二、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防范

任何一种制度如果缺少了防范制度,那么它必将是不完整的。在期货法律实践中,法律法规的缺漏导致了司法的混乱。以下,笔者将对几个有争议的期货法律问题加以研究。

(一)司法实践——对期货交易所诉讼地位的探讨

期货交易中当客户由于交易所的不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时,最先采取的就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加以挽救。目前以交易所为被告的案件主要有:⑴期货交易所主体不合格。如未经证监会、国家工商局批准设立;不具有境外经营业务而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等。这类案件在经国务院对期货市场的整顿后,已大为减少。⑵因期货交易所违规操作给客户或期货经纪公司造成损失。这类案件主要有:因期货交易所散布虚假市场行情或误导行为造成客户错误下单;按规定应予以平仓而未强行平仓的而造成损失的;因上市品种未获国家批准而造成损失的等等。⑶因期货交易所定点交割仓库违规,期货交易所承担责任的。本文在第一部分提及的交易所违规行为之一即属于案件类型之⑵,而行为之三则正符合第⑶种类型的案件。

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是客户,而损失的始作俑者却是期货交易所,那么,客户与期货交易所之间是否可以形成直接的诉讼法律关系就成了客户能否直接向交易所求偿的关键。对此,争议由来已久。综合各家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全盘否定说。该观点认为,期货交易中存在两个合约,即交易所与会员之间的协议和客户与经纪公司之间的委托协议。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依据合同的相对性理论(theprivateofcontracts),“合同关系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向另一方提出基于合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或合同诉讼,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既无依据合同向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或提出诉讼的权利,也不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因而,交易所与客户之间不可能形成合同之诉。同时该理论在李明良先生的论述下,又完善了对客户损害性质的认定——合同损害。他将交易所的行为致使客户期货交易的损害实质,定性为会员与客户之间合同的损害。从而,排除了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侵权之诉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通过诉权转移的方式,使客户的诉权转移给会员行使,由会员象交易所直接求偿的救济方式。

第三人说。此观点的赞同者多见于实践工作者。该观点将诉讼法上的第三人概念引入期货纠纷的解决。在承认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不存在合同关系,否认其可能成为客户提起的诉讼的被告的同时,折衷的主张交易所可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进入诉讼。即客户以经纪公司违反委托合同为由对其提起合同之诉,并将期货交易所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大多从保护客户利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寻求对客户利益的保护。但笔者认为,从诉讼的后果看,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引入期货纠纷诉讼是有悖于现存的法律关系的。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面的阐述中加以解释。

肯定说。此种观点的支持虽少,但很具有代表性。该观点主张在期货交易的特殊阶段——实物交割阶段,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了直接的法律关系。因而由此引发的纠纷,客户可以直接将交易所列为被告。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同意第一种。对全盘否定说的合理性李明良先生在其著作中已有详细阐述,笔者在此不宜班门弄斧,现仅针对后两种意见提出反驳。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引入,是对全盘否定说和肯定说的折衷。笔者认为,虽然将交易所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能有利于对客户损害的赔偿,但从法理角度分析,此种做法利大于弊。原因如下:一、混淆了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其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依附性,它的介入是为支持本方当事人的主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取决于他所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在纠纷中的地位以及该方是否应承担责任,而如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责任的,也应该以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的责任为限。因而,不难看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其所参加的一方当事人之间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再来研究由于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所引起的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的精神,期货纠纷的处理应“坚持过错和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在上述纠纷中,过错方为期货交易?凸驹诓僮髦胁⒉淮嬖谖ス嫘形蚨绻跃凸疚シ次泻贤商崞鹚咚舷匀皇怯惺Ч实模词姑闱课俳诨踅灰姿形桓娣降牡谌耍敲矗菸薅懒⑶肭笕ǖ谌酥贫鹊奶卣鳎笈薪峁厝换崦媪偃鲅≡瘢河删凸境械T鹑巍⒂删凸竞推诨踅灰姿餐械T鹑巍⒘秸呔悴怀械T鹑巍:苊飨裕蘼凼呛沃纸峁疾豢赡茉诒U峡突У暮戏ɡ婧捅;の薰淼木凸局溲扒笞罴训钠胶獾恪?杉铀咚辖峁矗薅懒⑶肭笕ǖ谌说囊氩⒉荒艽锏奖;た突Ю娴淖钪漳康摹4送猓灰姿形谌耍赡芤⑺咚铣绦虻蔫Υ谩T诮灰姿缘谌松矸萁槿氲乃咚细霭钢校灰姿ǔ4τ诒蛔芳拥谋欢匚弧6笔氯松昵敕ㄔ鹤芳咏灰姿脑颍⒉坏ゴ俊S械氖俏巳〉冒讣墓芟饺ǎ械纳踔潦欠ㄔ捍τ诘胤奖;ぶ饕宥缓侠碜芳印R虼耍市斫灰姿缘谌松矸萁胨咚匣岬贾乱幌盗械牟涣己蠊S屑诖耍收呷衔灰私谌烁拍钜肫诨跛咚稀?BR>对于肯定说,黄永庆先生在对“客户李某诉F期货经纪公司和T交易所期货交割违约案”进行评析时认为:在期货交易实物交割阶段,交易所的不作为已经构成违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阶段有其特殊性,它是实现现货与期货交易的交叉点。但在这一环节,交易所与客户仍不存在任何的直接法律关系。交易所在交割环节中承担着组织、监督的职责,但该职责的受益者仍是会员。虽然会员并未进入交割,但期货交易尚未完成,即存的委托合同并未结束。因而,交易所行为的最终损害结果仍应归结于会员。那么在该案中交易所的行为该如何界定?实质上,交易所的该行为是限制实物交割的行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十七条第2款规定:“期货交易所不得限制实物交割的数量。”这就从法律的角度排除了交易所实际介入交割的可能性。因而,在该案中,客户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会员行使诉权的方式得到救济。而不应该将交易所列为直接的被告。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客户与期货交易所之间不可形成直接的诉讼关系,对于由于期货交易所的违规行为导致的客户损失,客户可以通过诉权转移的原则,将诉权转移给会员经纪公司行使,由会员向交易所直接求偿。在实行诉权转移时应注意的是,由于会员实际上处于交易所的管理之下,因而出于自身利益或碍于情面可能会怠于行使诉权甚至拒绝行使,故可以在法律上或在委托合约中赋予经纪商一项义务:在客户利益因交易所行为受损时,经纪商有义务应客户的请求向交易所提起诉讼。否则,视为经纪商与交易所共同侵害客户利益,双方共负连带责任。

(二)交易规则——确定其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目前,各国对期货交易所的管理,除国家立法指定强制性规范外,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依赖于交易所自律性的管理。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也认同了期货交易所为自律性法人。因此,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外立法大多赋予交易规则以法律效力,将之作为司法审判的准则。诸如美国《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法规》等都被作为具有相当法律效力的规范而运用于审判中。

我国目前对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尚无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有必要尽快确立其法律效力。将之作为处理期货纠纷案件的依据之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期货交易的自身特点及其监管看,交易规则是目前我国交易及监管的依据,理应成为审案准则。期货交易不同于普通的商品现货交易。其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大多数交易者的交易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物而是为回避价格风险和获取风险投资利益;期货交易实行的是合约对冲和保证金制度;交易方式和交易场所也不同于一般现货交易……期货交易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法律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同时由于交易品种的差异,所遵循的交易规则就有所不同。以英美国家为例,金属交易就与其他商品交易的规则有着巨大的差别,如“在大部分品种和衍生工具的期货合约中,均要求在交割月中完成交易,但在金属期货交易中,则要求在交割日完成。”这一特征取决于交易商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方式,因而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成熟的期货市场将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奉为法律。

从交易规则的产生看,交易规则是期货交易活动参与人之间共同的约定,应该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从合同法的角度看,对交易所会员来说,加入交易所就等同于承诺自愿履行交易所的规则。对客户来说,与经纪机构签订委托书时,也就明确了有遵守加以规则的义务。因而,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无论是对会员还是对客户,都有法律的约束力。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期货交易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中也指出:“处理这类案件应特别坚持以下原则——(四)坚持尊重当事人合法约定的原则。对于当事人约定只要其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和期货交易的惯例,就可以作为处理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依据。”这一原则的确立,明确了交易所规则可作为解决期货交易当事人之间法律纠纷的依据。

从我国目前期货立法的现状及司法实践看,确立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在审理期货纠纷案件中的地位,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妥善处理,有利于期货交易监管和有序运作。我国期货市场走的是一条“先试点,后立法”的道路,与期货市场的发展相比,立法明显滞后。纵观国外的期货法律发展,期货法规大都伴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发展之初,司法实践往往以自律规范及交易惯例为依托。我国目前尚处于期货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司法实践忽视期货交易规则,甚至轻易否定其效力,就会导致期货交易秩序的混乱。

当然,在确立交易规则之法律效力的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关于交易所规则的合法性审查问题。笔者认为,期货交易所规则作为自律组织的自律规范,只要按合法的程序产生,报中国证监会即为合法有效。中国证监会有权行使审查权。作为法院,尤其是地方法院,在审查期货交易所规则时应持谨慎态度。鉴于交易所规则的合法性涉及较强的专业性,且有关社会稳定,建议应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证监会及期货业内专家共同组成权威性的专门机构审查。

(三)期货立法——对纠纷举证责任的确认

在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诉讼中,必然涉及对交易所违规行为的举证问题现有的期货法律中,并未涉及对纠纷举证责任的规定。仅在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中规定:除“客户主张经纪公司未入市交易,经纪公司否认的,应由经纪公司负举证责任”外,一般应当贯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笔者认为,我国期货立法有必要确立期货纠纷诉讼的特殊举证责任。

让我们针对前文所提及的两种违规行为加以分析。行为之一具有十分明显的隐蔽性。其隐蔽性在于它以合法的表现形式达到了不法的行为结果,而作为客户在通过经纪商进行诉讼时,根本无法就交易所是否有纵容大户造市的故意进行举证。同时,也无法就交易所在各类会议中的信息的真实性及可信度作出专业的认定。从而无法举证交易所对客户损失是否负有直接责任。在研究行为之二时,我们发现,如要判断指定仓库的前述行为是否违法,将涉及两个基本的行为要素的认定:即定点仓库的质检行为是否合法和是否存在与大户勾结的嫌疑。显然,要求原告对此举证是不合理的。因为,对前者的认定须有相关的内部凭证和质检记录加以佐证,甚至需要重新聘请权威质检部门进行鉴定。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后一种行为要素,由于“勾结”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除当事人外,第三者很难了解其内幕,因此原告也很难承担举证责任。可见,由于交易所违规行为本身具有专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加之在期货交易中,信息来源均来自于经纪公司和交易所,客户根本无法掌握操作、执行中的具体情况,更无法调取内部资料。所以,在此类由交易所违规行为所导致的诉讼中,由被告举证更符合公平原则。从公平的角度看,客户相对于经纪机构,会员相对于交易所都处在弱势地位,由弱势方承担举证责任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而,笔者主张应确立期货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3

关键词语:期货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

主体结构

一、对交易所典型违规行为的剖析

行为之一:交易所为多空双方提供造市题材

行为之二:交易所定点交割仓库大规模拒收合格实盘以利多方或大规模收进补合格实盘以利空方

行为之三:多空双方力量失衡时,不利方大规模开仓,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其舞弊

二、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防范

(一)司法实践——对交易所诉讼地位的探讨

(二)期货诉讼——对纠纷举证责任的确认

(三)交易规则——确立其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三、结语

期货交易所是指依法成立的,不以经营为目的,履行交易所各项职责,按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1990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期货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随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许多期货交易场所。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的相应控制及自身的规范管理,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出现了规模失控、上市品种缺乏科学规范性、风险机制不健全、投机过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期货乃至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1998年,按照国务院的决定,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对原14家期货交易所进行整顿和撤并,保留了其中的上海、郑州、大连三家交易所,并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从而揭开了对期货交易所规范化管理的新篇章。

在现行的法律中,《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是目前为止唯一的直接专门作用于期货交易所,明确其职权责任,维护期货交易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国家对期货交易所的监督监管。然而,从相关的条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涉及期货交易所行为规范的时候,往往只偏重于对交易所自身组织结构和会员管理的规定。对于期货交易所的违规行为,特别是针对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的界定与惩治呈现真空状态。诚然,国外鲜有发生期货交易所损害会员和客户利益的违规行为,这取决于外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发展和规范运作。但现阶段,我国的期货市场尚未成熟,因而不能完全排除期货交易所成员为谋求共同的利益而做出有损会员及客户利益行为的可能性。法律法规的漏洞无疑增加了交易所违规操作的隐患。

本文将列举期货交易所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分别就其权利义务关系加以分析,以期达到明确关系的目的。同时,针对期货法律实践中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希望能在实践中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交易所典型违规行为的剖析

行为之一:交易所为多空双方提供造市题材

这一行为一般表现为交易所以召开研讨会、讨论会的形式营造交易活跃的气氛,使多空双方借机造市。

期货交易所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者,实际上并不介入交易流程。但是由于其承担着管理期货市场,市场信息的职责,因而在交易过程中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它的某些行为会直接影响期货交易的走势。召开研讨会、讨论会本是期货交易所借助媒体向外界公开近期交易活动状况、预测未来走势的合法活动。然而,一旦交易所有纵容的故意,这种合法的行为就将成为大户操纵的手段之一。个别具有资金或现货优势的大户,可利用交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炒作,以造成期货交易活跃的气氛,诱使中小投资者盲目跟进,再凭借其资金或现货优势,操纵大盘或某一品种的期货价格,从而从中牟取暴利。

目前,我国期货交易的投资群体尚未成熟,除部分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投资者外,存在相当大部分的中小型投机者,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不甚成熟,极易被假象所诱导,成为大户操纵的牺牲品。故交易所的这种行为极易引发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盲从,导致期货交易的泡沫成分增加,严重的将会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影响现货市场的稳定。在我们关注这一行为的同时,应该将该行为与刑法(修正案)第一百八十一条关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有关规定相区别。该条规定:“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该罪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有编造并传播的故意,客观方面则应具有编造及传播虚假信息,扰乱期货市场的行为。而本文所论及的交易所提供造市题材的行为与上述行为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交易所通过各种会议所提供的信息并非必为虚假,甚至在大多数场合,此类信息都具有真实性;其二,交易所对于多空双方的造市行为未必有纵容的故意。应注意的是,这种“故意”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交易所对于利用其的信息进行炒作的大户并不会与之达成任何明示的利?娣窒淼男椋皇遣扇∫恢帧澳怼钡奶龋萑萜湓焓心酥劣诓僮荨9蚀耍导胁豢梢酝ǔR庖迳系摹肮室狻倍云浣腥隙ǎ山灰姿恼庖恍形衔强赡芤鹞シㄐ形挠盏夹孕形?BR>目前,我国对于该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没有行之有效的相应措施。但笔者通过对国外相关立法的研究发现,成熟的期货市场对此类行为已有了高度的关注,在各国立法中,对该行为的禁止并不鲜见。1922年颁布的美国《期货交易法》第四条b(B)规定:禁止“故意向他人制作或导致制作假报告或陈述”。香港《商品交易法令》第250章第6节第62条,关于不诚实交易的条款也规定:“任何人不得给商品市场中的商品交易蓄意制造假象或使人制造或自己蓄意做某事以制造假象”。可见,国外立法除禁止交易所或交易人员通过直接方式传播或制造假象外,还排除了以间接方式而制造假象的可能性。这证明,发达国家已预见到交易所这一行为危害性,而将之确定为禁止性行为。这一经验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行为之二: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大规模拒收合格实盘以利多方或大规模收进不合格实盘以利空方。

期货交易实际上可分别采用对到期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对冲手中期货合约来了结交易。实物交割(Delivery)是期货交易的最后环节,也是连接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关键所在。现代期货投资者大都不以实物交割为最终目的,但据统计,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率仍占期货交易总量的2%—3%。正是由于实物交割,才使得期货价格能真实得反映现货商品得实际价值。从交易流程看,在进入交割阶段后,空方应通过经纪机构向交易所提出有关于交易品种、数量、质量的交割申请,经批准后,由交易所开具给空方入库通知单,空方凭单将货物运入指定的交割仓库,由仓库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开具仓单,空方完成交货。因而,交易所的批准行为和定点仓库的收货行为直接影响到空方的交货的完成。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对定点仓库的规定较少,无法有力的防范指定交割仓库与多空某方勾结,阻碍交货和违规交货的行为。因而无形中增加了结算风险。结算风险(SettlementRisk),又称交割风险,即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货所造成的风险。

指定交割仓库(OrderedWarehouse),是由期货交易所指定的专门用于进行期货交易实物交割的仓库。指定交割仓库的上述行为一般表现为,指定仓库与在期货交易中具有资金或现货货源优势的多空一方相勾结,以拒收合格实盘或收进不合格实盘的方式,控制仓库中可用于实物交割的合格仓储量。该行为在客观上可导致多头逼仓,及引发空方违约现象。多头逼仓,又称逼空,是逼仓的一种表现方式。逼仓(MarketCorner),是指“期货交易者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数额或垄断现货可交割商品的供给来达到操纵期货市场价格目的的交易。”从期货交易实盘操作来看,多头逼仓往往是指多方大量买进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使多头持仓量大于可交割的现货数量,并设法控制现货货源。在进入交割月份后,以要求实物交割为要价手段,逼迫空方在高价位平仓或以高价买入现货进行实物交割,故又称为逼空或压轧空头。由于我国的实物交割均在定点仓库进行,在进入交割程序后,空方(即卖方)须将现货运入指定仓库,经该仓库的质量检查并出具仓单后,交货才告完成。因而,仓库中储有的实际合格实盘数量,直接影响到可交割的现货数量。上述指定仓库的拒收合格实盘和收进不合格实盘的行为,在实际中导致了仓库中可用于交割的合格现货数量不足,从而人为的形成现货缺乏的现象。如加之具有现货货源优势的多方控制货源的行为,就会人为的抬高品种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空方的交货不能,就使得空方不得不以高价平仓认赔或以高价买入现货用以交割,多方就可以获得暴利,严重的甚至导致空方违约的后果。可见,这一行为导致了期货交易的价格形成功能的削弱,同时极大的增加了交易风险。

有风险就必须有防范的措施。由于指定仓库的与期货交易双方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那么,对于指定仓库违规操作而引起的损失,应该如何挽回呢?这里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交易所指定仓库的行为其结果应该归结于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理顺期货交易所和定点仓库的法律关系。依据交易惯例,对定点仓库的管理均由结算所(ClearingHouse)承担,鉴于我国目前实行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所的合并制度,因而,实际上期货交易所承担着对指定仓库的管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指定仓库由期货交易所指定。期货交易所应当与指定仓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指定该条文简单的理解为定点仓库与交易所有隶属关系。从机构设置来看,交割仓库与期货交割有关的业务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决不可将定点仓库并非交易所的组成部分,它只是受其委托,在其监督下完成实物交割的场所,对交易所的指定,它有拒绝的权利。从定点仓库的选择看,往往以方便交易者为前提,而并不以交易所的所在地为限,可见,定点仓库并不依附于交易所。从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来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双方以合同的形式确定权利义务。但该法对于双方所定合约的性质并没有予以确认。笔者认为,将?煤贤ㄐ晕泻贤衔室恕N泻贤奶卣骶驮谟谌艘员蝗说拿宕邮禄疃湫形峁榻嵊诒蝗恕<谖夜潞贤ǘ砸娜贤识ǖ悴挚馐欠褚越灰姿拿宕邮禄疃⒉皇俏侍獾墓丶W钪档锰岢龅氖嵌ǖ悴挚獾男形峁晒榻嵊谄诨踅灰姿S捎诳突в攵ǖ悴挚獠⒉淮嬖谑导实姆晒叵担庋焕诳突咚系奶崞穑备眯形峁榻嵊诮灰姿保突Ь涂梢酝ü嵩本凸鞠蚪灰姿惺顾呷ǎ庥欣诰婪椎慕饩觥?BR>行为之三:多空双方力量失衡时,不利方大规模开仓,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其舞弊。

期货交易所为该行为时,实际上是违反了两种不同的风险防范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保证金制度。在期货交易实务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容易混淆的制度。为保障交易安全,期货交易所在交易中,除承担提供交易场所的职责外,还承担着担保履行的义务,《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会员未能履行期货合约时,期货交易所应当按下列顺序代为承担履约责任:㈠动用违约会员的保证金;㈡动用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准备金;㈢动用期货交易所自有资金。期货交易所以前款㈡、㈢项的办法代会员履约后,应当依法向该会员追偿。”风险准备金正是交易所从在交易中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中提取的,用于担保履行的资金。因而,“风险基金只能用于为维护市场正常运转提供财务担保和弥补因交易所不可预见的风险所带来的结算亏损。风险基金的使用需要有交易所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决定,并报证监会备案。”与之相对的,交易保证金(Margin)是会员向交易所、客户向经纪公司交纳的,用以保证其履约能力的资金。保证金按其用途又可分为初始保证金(InitialMargin)、追加保证金(AdditionalCover)和维持保证金(SubsistingMargin)。初始保证金,顾名思义是指开户之初即存入的履约保证金。而当交易过程中,保证金因履约或亏损而减少至最低限度时,客户和会员即被要求交纳追加保证金,这一最低限度即为维持保证金,通常是初始保证金的75%。但,无论是何种保证金,其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完成。无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而开仓的行为实质上是透支行为。透支交易,是指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期货交易。透支行为又可细分为无保证金而交易,有保证金而多开仓,保证金不足而追加交易等。而本文所论及的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一方舞弊的行为又有其行为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该行为同时违反了两种不同的风险防范制度,在降低了客户和会员的履约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期货交易所的担保履约能力,增加了交易风险,不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安全。

二、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防范

任何一种制度如果缺少了防范制度,那么它必将是不完整的。在期货法律实践中,法律法规的缺漏导致了司法的混乱。以下,笔者将对几个有争议的期货法律问题加以研究。

(一)司法实践——对期货交易所诉讼地位的探讨

期货交易中当客户由于交易所的不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时,最先采取的就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加以挽救。目前以交易所为被告的案件主要有:⑴期货交易所主体不合格。如未经证监会、国家工商局批准设立;不具有境外经营业务而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等。这类案件在经国务院对期货市场的整顿后,已大为减少。⑵因期货交易所违规操作给客户或期货经纪公司造成损失。这类案件主要有:因期货交易所散布虚假市场行情或误导行为造成客户错误下单;按规定应予以平仓而未强行平仓的而造成损失的;因上市品种未获国家批准而造成损失的等等。⑶因期货交易所定点交割仓库违规,期货交易所承担责任的。本文在第一部分提及的交易所违规行为之一即属于案件类型之⑵,而行为之三则正符合第⑶种类型的案件。

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是客户,而损失的始作俑者却是期货交易所,那么,客户与期货交易所之间是否可以形成直接的诉讼法律关系就成了客户能否直接向交易所求偿的关键。对此,争议由来已久。综合各家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全盘否定说。该观点认为,期货交易中存在两个合约,即交易所与会员之间的协议和客户与经纪公司之间的委托协议。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依据合同的相对性理论(theprivateofcontracts),“合同关系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向另一方提出基于合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或合同诉讼,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既无依据合同向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或提出诉讼的权利,也不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因而,交易所与客户之间不可能形成合同之诉。同时该理论在李明良先生的论述下,又完善了对客户损害性质的认定——合同损害。他将交易所的行为致使客户期货交易的损害实质,定性为会员与客户之间合同的损害。从而,排除了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侵权之诉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通过诉权转移的方式,使客户的诉权转移给会员行使,由会员象交易所直接求偿的救济方式。

第三人说。此观点的赞同者多见于实践工作者。该观点将诉讼法上的第三人概念引入期货纠纷的解决。在承认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不存在合同关系,否认其可能成为客户提起的诉讼的被告的同时,折衷的主张交易所可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进入诉讼。即客户以经纪公司违反委托合同为由对其提起合同之诉,并将期货交易所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大多从保护客户利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寻求对客户利益的保护。但笔者认为,从诉讼的后果看,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引入期货纠纷诉讼是有悖于现存的法律关系的。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面的阐述中加以解释。

肯定说。此种观点的支持虽少,但很具有代表性。该观点主张在期货交易的特殊阶段——实物交割阶段,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了直接的法律关系。因而由此引发的纠纷,客户可以直接将交易所列为被告。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同意第一种。对全盘否定说的合理性李明良先生在其著作中已有详细阐述,笔者在此不宜班门弄斧,现仅针对后两种意见提出反驳。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引入,是对全盘否定说和肯定说的折衷。笔者认为,虽然将交易所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能有利于对客户损害的赔偿,但从法理角度分析,此种做法利大于弊。原因如下:一、混淆了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其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依附性,它的介入是为支持本方当事人的主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取决于他所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在纠纷中的地位以及该方是否应承担责任,而如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责任的,也应该以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的责任为限。因而,不难看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其所参加的一方当事人之间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再来研究由于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所引起的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的精神,期货纠纷的处理应“坚持过错和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在上述纠纷中,过错方为期货交易?凸驹诓僮髦胁⒉淮嬖谖ス嫘形蚨绻跃凸疚シ次泻贤商崞鹚咚舷匀皇怯惺Ч实模词姑闱课俳诨踅灰姿形桓娣降牡谌耍敲矗菸薅懒⑶肭笕ǖ谌酥贫鹊奶卣鳎笈薪峁厝换崦媪偃鲅≡瘢河删凸境械T鹑巍⒂删凸竞推诨踅灰姿餐械T鹑巍⒘秸呔悴怀械T鹑巍:苊飨裕蘼凼呛沃纸峁疾豢赡茉诒U峡突У暮戏ɡ婧捅;の薰淼木凸局溲扒笞罴训钠胶獾恪?杉铀咚辖峁矗薅懒⑶肭笕ǖ谌说囊氩⒉荒艽锏奖;た突Ю娴淖钪漳康摹4送猓灰姿形谌耍赡芤⑺咚铣绦虻蔫Υ谩T诮灰姿缘谌松矸萁槿氲乃咚细霭钢校灰姿ǔ4τ诒蛔芳拥谋欢匚弧6笔氯松昵敕ㄔ鹤芳咏灰姿脑颍⒉坏ゴ俊S械氖俏巳〉冒讣墓芟饺ǎ械纳踔潦欠ㄔ捍τ诘胤奖;ぶ饕宥缓侠碜芳印R虼耍市斫灰姿缘谌松矸萁胨咚匣岬贾乱幌盗械牟涣己蠊S屑诖耍收呷衔灰私谌烁拍钜肫诨跛咚稀?BR>对于肯定说,黄永庆先生在对“客户李某诉F期货经纪公司和T交易所期货交割违约案”进行评析时认为:在期货交易实物交割阶段,交易所的不作为已经构成违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阶段有其特殊性,它是实现现货与期货交易的交叉点。但在这一环节,交易所与客户仍不存在任何的直接法律关系。交易所在交割环节中承担着组织、监督的职责,但该职责的受益者仍是会员。虽然会员并未进入交割,但期货交易尚未完成,即存的委托合同并未结束。因而,交易所行为的最终损害结果仍应归结于会员。那么在该案中交易所的行为该如何界定?实质上,交易所的该行为是限制实物交割的行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十七条第2款规定:“期货交易所不得限制实物交割的数量。”这就从法律的角度排除了交易所实际介入交割的可能性。因而,在该案中,客户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会员行使诉权的方式得到救济。而不应该将交易所列为直接的被告。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客户与期货交易所之间不可形成直接的诉讼关系,对于由于期货交易所的违规行为导致的客户损失,客户可以通过诉权转移的原则,将诉权转移给会员经纪公司行使,由会员向交易所直接求偿。在实行诉权转移时应注意的是,由于会员实际上处于交易所的管理之下,因而出于自身利益或碍于情面可能会怠于行使诉权甚至拒绝行使,故可以在法律上或在委托合约中赋予经纪商一项义务:在客户利益因交易所行为受损时,经纪商有义务应客户的请求向交易所提起诉讼。否则,视为经纪商与交易所共同侵害客户利益,双方共负连带责任。

(二)交易规则——确定其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目前,各国对期货交易所的管理,除国家立法指定强制性规范外,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依赖于交易所自律性的管理。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也认同了期货交易所为自律性法人。因此,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外立法大多赋予交易规则以法律效力,将之作为司法审判的准则。诸如美国《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法规》等都被作为具有相当法律效力的规范而运用于审判中。

我国目前对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尚无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有必要尽快确立其法律效力。将之作为处理期货纠纷案件的依据之一。

从期货交易的自身特点及其监管看,交易规则是目前我国交易及监管的依据,理应成为审案准则。期货交易不同于普通的商品现货交易。其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大多数交易者的交易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物而是为回避价格风险和获取风险投资利益;期货交易实行的是合约对冲和保证金制度;交易方式和交易场所也不同于一般现货交易……期货交易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法律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同时由于交易品种的差异,所遵循的交易规则就有所不同。以英美国家为例,金属交易就与其他商品交易的规则有着巨大的差别,如“在大部分品种和衍生工具的期货合约中,均要求在交割月中完成交易,但在金属期货交易中,则要求在交割日完成。”这一特征取决于交易商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方式,因而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成熟的期货市场将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奉为法律。

从交易规则的产生看,交易规则是期货交易活动参与人之间共同的约定,应该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从合同法的角度看,对交易所会员来说,加入交易所就等同于承诺自愿履行交易所的规则。对客户来说,与经纪机构签订委托书时,也就明确了有遵守加以规则的义务。因而,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无论是对会员还是对客户,都有法律的约束力。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期货交易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中也指出:“处理这类案件应特别坚持以下原则——(四)坚持尊重当事人合法约定的原则。对于当事人约定只要其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和期货交易的惯例,就可以作为处理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依据。”这一原则的确立,明确了交易所规则可作为解决期货交易当事人之间法律纠纷的依据。

从我国目前期货立法的现状及司法实践看,确立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在审理期货纠纷案件中的地位,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妥善处理,有利于期货交易监管和有序运作。我国期货市场走的是一条“先试点,后立法”的道路,与期货市场的发展相比,立法明显滞后。纵观国外的期货法律发展,期货法规大都伴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发展之初,司法实践往往以自律规范及交易惯例为依托。我国目前尚处于期货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司法实践忽视期货交易规则,甚至轻易否定其效力,就会导致期货交易秩序的混乱。

当然,在确立交易规则之法律效力的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关于交易所规则的合法性审查问题。笔者认为,期货交易所规则作为自律组织的自律规范,只要按合法的程序产生,报中国证监会即为合法有效。中国证监会有权行使审查权。作为法院,尤其是地方法院,在审查期货交易所规则时应持谨慎态度。鉴于交易所规则的合法性涉及较强的专业性,且有关社会稳定,建议应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证监会及期货业内专家共同组成权威性的专门机构审查。

(三)期货立法——对纠纷举证责任的确认

在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诉讼中,必然涉及对交易所违规行为的举证问题现有的期货法律中,并未涉及对纠纷举证责任的规定。仅在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中规定:除“客户主张经纪公司未入市交易,经纪公司否认的,应由经纪公司负举证责任”外,一般应当贯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笔者认为,我国期货立法有必要确立期货纠纷诉讼的特殊举证责任。

让我们针对前文所提及的两种违规行为加以分析。行为之一具有十分明显的隐蔽性。其隐蔽性在于它以合法的表现形式达到了不法的行为结果,而作为客户在通过经纪商进行诉讼时,根本无法就交易所是否有纵容大户造市的故意进行举证。同时,也无法就交易所在各类会议中的信息的真实性及可信度作出专业的认定。从而无法举证交易所对客户损失是否负有直接责任。在研究行为之二时,我们发现,如要判断指定仓库的前述行为是否违法,将涉及两个基本的行为要素的认定:即定点仓库的质检行为是否合法和是否存在与大户勾结的嫌疑。显然,要求原告对此举证是不合理的。因为,对前者的认定须有相关的内部凭证和质检记录加以佐证,甚至需要重新聘请权威质检部门进行鉴定。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后一种行为要素,由于“勾结”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除当事人外,第三者很难了解其内幕,因此原告也很难承担举证责任。可见,由于交易所违规行为本身具有专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加之在期货交易中,信息来源均来自于经纪公司和交易所,客户根本无法掌握操作、执行中的具体情况,更无法调取内部资料。所以,在此类由交易所违规行为所导致的诉讼中,由被告举证更符合公平原则。从公平的角度看,客户相对于经纪机构,会员相对于交易所都处在弱势地位,由弱势方承担举证责任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而,笔者主张应确立期货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4

上海XX交易所一号铜标准合约

(经上海XX交易所管理委员会1993年2月6日通过)

上海XX交易所

中国·上海__年__月__日

____会员已于今日售出(购入)25吨(溢短2%)符合下列第3条规定的一号铜,价格为每吨__元,交割月份__。

本合约根据《上海金属交易所管理暂行规定》和《上海金属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规则》制订,由你方和上海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作为当事方签订,你方接受本合约的所有义务与规定,并同意按下列规则履行责任。

为了保证合约的严格履行,你方必须在成交时向交易所交纳初始保证金。根据市场变化,当价格波动向不利于你方变化时,你方将被要求支付追加保证金,以弥补合约价格与结算价格之间的差额。如果发生任何你方不能履行上述义务的情况,交易所有权将你方所持有的所有或部分合约强制平仓以补偿由于你方违约造成的损失。交易所在采取上述行动时,并无任何责任和义务使你方减少或免受损失。如不足以抵偿损失时,交易所有权向你方继续追索。

一号铜的具体规定

1.质量:本合约中一号电解铜(整板或切割片板)的等级必须符合国标GB467-82、GB466-82的规定,铜+银的含量不小于99。95%,每块重量在30-150公斤之间。

所有的交货铜必须是上海金属交易所注册认可的一号铜,并附有生产厂的质检合格证。注册牌号清单见附件一。

2.结算:合约按《上海金属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规则》中的结算规则结算。

3.交货:本合约的一号铜必须在交割日按卖方选择的牌号和交货地点向交易所的核准仓库交货。在履行合约中所提供的指定仓库标准栈单的数量以25吨(溢短2%)或其整数倍开出。同一合约的货必须存放在同一仓库并是同一牌号和同一规格。所交货物必须是整板或切割片板,以达到货盘化的目的,切割片板的长、宽均不得小于整板的二分之一。捆扎包装每捆不超过2.5吨。标准栈单按上海金属交易所指定仓库标准栈单实施细则施行。

4.允许磅差:2‰。

5.交割月份:本合约的交割应于交易当月或其后的任何一个月,实施每月交割。

6.最小浮动价位:合约中的每吨铜的最小浮动价位为10元,或是其整数倍。

7.仲裁:由本合约引起的争端,如果不能协商解决,那么根据《上海金属交易所章程》提请交易所监事会仲裁。提请仲裁的当事者,应提出书面申请,并承认由监事会作出的书面裁决为终局裁决。

8.其它:本合约未提到的事宜均按《上海金属交易所管理暂行规定》和《上海金属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规则》进行处理。

南京石油交易所轻柴油标准合约

1.01商品名称:轻柴油(Gasoil)

定义:原油经蒸馏或其他加工精制的烃类液体燃料,运用于全负荷在1000-1500赫/分的高速柴油燃料。

1.02期货合约的要求

(1)月份和时间:按交易所规定时间并在指定月份交货。

(2)交易的计量单位:以手计算,每一“手”为100吨。

(3)质量标准(见附表)。

(4)最小变动价格:每吨为2元人民币或每交易单位为200元人民币。

(5)合约的价格:南京港离岸价。

(6)每日价幅的限制:按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通告执行。

(7)合约数量的限制:

任何会员拥有或所控制的所有帐户某一月份合约数量的累计总数不得超过500个以上的净多头或净空头,而所有月份合约数量的累计总数不得超过3000个以上净多头或净空头。

最后十个交易日不得拥有100个以上的投机合同或400个以上套期保值合同。

以上数量限制经理事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特许可适当放宽。

(8)最后交易日:合约月份前一个月的最后一个营业日为最后交易日。

(9)合约的修改:交易所必要时对合约的内容可作修订。

1.03交货:

(1)交货方式:a.FOB离库装船交货b.库内转移c.管道输送d.FOB离船过验卖方将轻柴油从油库交越买方船只的船弦(以双方连续连结的法兰盘为界),法兰盘以上的岸上费用和风险则由卖方承担。法兰盘以下至船一侧的全部费用和风险由买方承担。

(2)交货地点:交易所核准的交割仓库。

(3)交货原则:除执行本合同的规定各项条款外,必须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4)同意接货和交货的通知

买方应在合约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14:00前向交易所递交同意接货的通知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以供交易所匹配选择。

a.买方单位名称b.数量c.拟收货方式d.拟收货地点

(5)卖方必须在合约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14:00前,向交易所递交同意交货的通知书,包括以下内容:

a.卖方单位名称b.数量c.拟交货方式d拟交货地点e.其它资料

买卖方的通知书中c.d.项目必须明确填写,否则,由交易所进行搭配。买卖方必须受其搭配结果的结束。

(6)交易所配对交割

交易所在接到买卖方的通知书后,必须于第二交易日16:30前将配对结果通知双方。

a.根据买卖方提交的拟交货方式、地点,本着双方均能接近的和经济合理的交货地点和方式配对,尽量减少交割方、交割点,同时参照现行有关部门规定的流向限制。

b.在具体执行中,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配对,以地点、方式为优先,如地点、方式相同时,则以合约数量大者为优先;在数量相同时,再以交、接货时间先后为优先的配对原则。

c.买卖方接到结算交割的配对通知后,如有不同意见,可进行协商、更改和调整,并将更改和调整的意见在第三个交易日12:

00前报交易所。协商不成也必须在第三个交易日12:00前向交易所提出,同时提请结算交割委员会裁定,这一裁定是最终的,买卖双方均受约束。

d.在这以前,买卖方就交货地点和时间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遵循下列原则:i、FOB离库装船(车)的交货时间由买方确定。ii、卖方提出在非注册仓库交收,则贴水应对买方有利为原则;如买方提出在非注册库交收,则贴水或升水应对卖方有利为原则。iii、库内转移或管辖交货的时间由买卖方协议。

e.在非注册仓库的交收,关于价格的升水或贴水应由买卖方自行协议,也可参照结算交割委员会的通知的原则执行。

(7)预备交货通知

卖方必须在交货月份的第三个交易日14:00前向买方提交一份完整的通知(格式由交易所统一规定),内容应包括:

a.买方单位名称b.卖方单位名称c.交货地点d.交货方式e.交货的数量f.检验方式的选择g.交货期范围

(即交货必须在交货月份的第五个交易日至第二十五日之间连续的五天内开始进行)h.交买方的单据i.交易所需要的其它资料

(8)确认交货通知

在买方船只预计到港前或库内转移约定之日前二个交易日前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交一份交易所规定格式的确认交货通知,其内容必须同预备交货通知的内容相一致,如不一致就视为卖方违约,买方必须在当日16:30前予以确认,并将确认副本报交易所。

(9)交货通知双方确认后,买方应每天向卖方书面提出船只预计到港时间。双方应以确认的交割日期为目标开展工作,并以此交割日期作为计算迟期履约和违约的日期。

(10)装船。除库内转移外,油管一经连结即为装货开始,一经拆除即为装船结束。

买方在约定交割日期(或交货期范围内的某一天)船只到港后,应以书面形式向卖方提交一份备装通知书(NOR)并以此时间计算卖方开始装货的时间,而在此以前的船只滞期由买方负责,在此以后至装船结束前发生的滞期由卖方负责。

卖方在收到买方的备装通知书(NOR)后,应及时安排装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时间以装运时航运部门通用的船只定额装卸时间为准)。滞期费的索赔不影响损失的索赔。

(11)付款和单据的转移

a.交易所在收到卖方或买方的预备交货日期通知或所有权转让约定日期的前二个交易日,买方应向交易所承付全部合约的货款,在货款到帐后交易所立即将保证金退还到买方帐户。b.卖方在装货完毕后的三天内须向交易所递交所需要的所有单证,交易所在收到单证的第二个交易日16:30之前递交买方,买方在交割完毕确认书上签字后,交易所即将全部合约的货款(包括补付尾差金额)和交易保证金退还到卖方帐户。

(12)检验:以下检验方式可供买、卖方选择。

i.全权委托注册仓库代为质检和量检,数量以油库储罐计量数为准(泵装、泵卸及储存损耗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ii.为避免纠纷,买卖方在必要时可委派检验人员与交割仓库共同检验,交货数量以共同检测数为准。

iii.买卖方也可委托国家商检部门检验,一切结果以商检出证为准。检验费由委托方承担。

(13)交货数量与合约总量的允许误差范围:

a.1000吨以下重量允许误差±1%

b.1001-10000吨重量允许误差±3%

c.10001吨以上重量允许误差±5%

在上述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数按合约成交价结算货款。

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超出或短缺部份参照现货市场装卸日前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结算货款。

(14)风险转移

轻柴油的风险随货物的交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1.04与产品有关的期货交易(EFP)

在合约最后交易日停止交易后至交货月份第一个交易日14:00,买方和卖方可进行与本合约有关产品的期货交易(EFP),合约的买方必须为一定数量轻柴油或相关产品的卖方。合约的卖方必须为轻柴油或相关产品的买方,相关产品的数量和合约的数量应大致相同,其中相关产品的品质差异引起的价格差额由双方协议。

EFP的协议报告须在成交当天报交易所,并按交易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结算和交割。

1.05选择性交货(ADP)

合约的买方或卖方可以同交易所为其配对的另一方协议采用不同的方式交收,交货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共同办理由交易所规定格式的协议交货通知书,并在交货月份的二十五日前的一个交易日14:00前的任何一日将该通知送交交易所。在这以后交易所对买卖方的各自义务和权利不再负责,但必须通过交易所办理结算。交易所在收到该通知书之后即将买卖方的保证金退回到各自的帐户。

1.06违约责任

(1)违约是指买卖一方未能按合约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2)其中迟期履约是指买卖一方或双方未能按本合约规定的日期履行义务。

(3)未履约部份的总金额的计算为未履约部份的数量乘以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价。

(4)对迟期履约的责任方按以下标准向交易所交纳罚金。

第一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1%

第二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2%

第三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2%

第四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2%

第五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3%

以上罚金累加计算。至第六日即视为违约,其责任方须交纳10%的罚金,具体实施办法由结算交割委员会制定颁布。

(5)罚金自结算交割委员会确认违约责任后五日内交纳,未按规定交纳者视为违章,交易所有权从其保证金中扣取,并给予处罚。

(6)违约方除向交易所交纳罚金外,在未得到对方当事人同意,仍应继续履约,并对因迟期履约而给对方造成的直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7)其他违约情况及责任,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8)双方对争议或索赔处理不满者可向交易所听证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1.07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是指合约签订后,非合约任何一方的过失,而发生的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的意外事故,如战争、动乱、洪水、地震等。

(2)当事人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约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约或不能完全履约的理由,在取得有关主管机关证明后,允许延期履约、部份履约或不履行合约,并根据情况的部份或全部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3)当事人未及时向对方通报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约的理由,造成对方损失的扩大,对损失扩大部份及应负法律责任。

(4)不可抗力的未尽事宜,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处理。

南京XX交易所汽油标准合约

2.01商品名称:汽油(Gasoline)

定义:原油经直馏或直馏与二次加工制得的汽油馏分的混合物,加有适当抗爆剂和抗氧防胶剂制成的,用于点火式发动机的液体燃料。

2.02期货合约的要求

(1)月份和时间:按交易所规定时间并在指定月份交货。

(2)交易的计量单位:以手计算,每一“手”为100吨。

(3)质量标准(见附表)

(4)最小变动价格:每吨为2元人民币或每交易单位为200元人民币。

(5)合约的价格:南京港离岸价。

(6)每日价幅的限制:按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通告执行。

(7)合约数量的限制:

任何会员拥有或所控制的所有帐户某一月份合约数量的累计总数不得超过500个以上的净多头或净空头,而所有月份合约数量的累计总数不得超过2000个以上净多头或净空头。

最后十个交易日不得拥有100个以上的投机合同或200个以上套期保值合同。

以上数量限制经理事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特许可适当放宽。

(8)最后交易日:合约月份前一个月的最后一个营业日为最后交易日。

(9)合约的修改:交易所必要时对合约的内容可作修订。

2.03交货:

(1)交货方式:a.FOB离库装船交货b.库内转移c.FOB铁路装车d.管道输送卖方将汽油从油库交越买方船只的船弦(以双方连续连结的法兰盘为界),法兰盘以上的岸上费用和风险则由卖方承担。法兰盘以下至船一侧的全部费用和风险由买方承担。

(2)交货地点:交易所核准的交割仓库。

(3)交货原则:除执行本合同的规定各项条款外,必须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4)同意接货和交货的通知

买方应在合约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14:00前向交易所递交同意接货的通知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以供交易所匹配选择。

a.买方单位名称b.数量c.拟收货方式d.拟收货地点

(5)卖方必须在合约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14:00前,向交易所递交同意交货的通知书,包括以下内容:

a.卖方单位名称b.数量c.拟交货方式d.拟交货地点e.其它资料

买卖方的通知书中c.d.项目必须明确填写,否则,由交易所进行搭配。买卖方必须受其搭配结果的约束。

(6)交易所配对交割

交易所在接到买卖方的通知书后,必须于第二交易日16:30前将配对结果通知双方。

a.根据买卖方提交的拟交货方式、地点,本着双方均能接近的和经济合理的交货地点和方式配对,尽量减少交割方、交割点,同时参照现行有关部门规定的流向限制。

b.在具体执行中,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配对,以地点、方式为优先,如地点、方式相同时,则以合约数量大者为优先;在数量相同时,再以交、接货时间先后为优先的配对原则。

c.买卖方接到结算交割的配对通知后,如有不同意见,可进行协商、更改和调整,并将更改和调整的意见在第三个交易日12:00前报交易所。协商不成也必须在第三个交易日12:00前向交易所提出,同时提请结算交割委员会仲裁,这一裁定是最终的,买卖双方均受约束。

d.在这以前,买卖方就交货地点和时间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遵循下列原则:

i.FOB离库装船(车)的交货时间由买方确定。ii.卖方提出在非注册仓库交收,则贴水应对买方有利为原则;如买方提出在非注册库交收,则贴水或升水应对卖方有利为原则。iii.库内转移或管辖交货的时间由买卖方协议。

e.在非注册仓库的交收,关于价格的升水或贴水应由买卖方自行协议,也可参照结算交割委员会的通知的原则执行。

(7)预备交货通知

卖方必须在交货月份的第三个交易日14:00前向买方提交一份完整的通知(格式由交易所统一规定),内容应包括:

a.买方单位名称b.卖方单位名称c.交货地点d.交货方式e.交货的数量f.检验方式的选择g.交货期范围

(即交货必须在交货月份的第五个交易日至第二十五日之间连续的五天内开始进行)

h.交买方的单据i.交易所需要的其它资料

(8)确认交货通知

在买方船只预计到港前或库内转移约定之日前二个交易日前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交一份交易所规定格式的确认交货通知,其内容必须同预备交货通知的内容相一致,如不一致就视为卖方违约,买方必须在当日16:30前予以确认,并将确认副本报交易所。

(9)交货通知双方确认后,买方应每天向卖方书面提出船只预计到港时间。双方应以确认的交割日期为目标开展工作,并以此交割日期作为计算迟期履约和违约的日期。

(10)装船。除库内转移外,油管一经连结即为装货开始,一经拆除即为装船结束。

买方在约定交割日期(或交货期范围内的某一天)船只到港后,应以书面形式向卖方提交一份备装通知书(NOR)并以此时间计算卖方开始装货的时间,而在此以前的船只滞期由买方负责,在此以后至装船结束发生的滞期由卖方负责。

卖方在收到买方的备装通知书(NOR)后,应及进安排装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时间以装运时航运部门通用的船只定额装卸时间为准)。滞期费的索赔不影响损失的索赔。

(11)付款和单据的转移

a.交易所在收到卖方或买方的预备交日期通知或所有权转让约定日期的前二个交易日,买方应向交易所承付全部合约的货款,在货款到帐后交易所立即将保证金退还到买方帐户。b.卖方在装货完毕后的三天内须向交易所递交所需要的所有单证。交易所在收到单证的第二个交易日16:30之前递交买方,买方在交割完毕确认书上签字后,交易所即将全部合约的货款(包括补付尾差金额)和交易保证金退还到卖方帐户。

(12)检验:以下检验方式可供买、卖方选择。

i.全权委托注册仓库代为质检和量检,数量以油库储罐计量数为准(泵装、泵卸及储存损耗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ii.为避免纠纷,买卖方在必要时可委派检验人员与交割仓库共同检验,交货数量以共同检测数为准。

iii.买卖方也可委托国家商检部门检验,一切结果以商检出证为准。检验费由委托方承担。

(13)交货数量与合约总量的允许误差范围:

a.1000吨以下重量允许误差±1%;

b.1001-10000吨重量允许误差±3%;

c.10001吨以上重量允许误差±5%。

在上述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数按合约成交价结算货款。

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超出或短缺部份参照现货市场装卸日前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结算货款。

(14)风险转移

汽油的风险随货物的交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2.04与产品有关的期货交易(EFP)

在合约最后交易日停止交易后至交货月份第一个交易日14:00,买方和卖方可进行与本合约有关产品的期货交易(EFP),合约的买方必须为一定数量汽油或相关产品的卖方。合约的卖方必须为汽油或相关产品的买方,相关产品的数量和合约的数量应大致相同,其中相关产品的品质差异引起的价格差额由双方协议。

EFP的协议报告须在成交当天报交易所,并按交易所规定的方法进行结算和交割。

2.05选择性交货(ADP)

合约的买方或卖方可以同交易所为其配对的另一方协议采用不同的方式交收,交货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共同办理由交易所规定格式的协议交货通知书,并在交货月份的二十五日前的一个交易日14:00前的任何一日将该通知送交交易所。在这以后交易所对方的各自义务和权利不再负责,但必须通过交易所办理结算。交易所在收到该通知书之后即将买卖方的保证金退回到各自的帐户。

2.06违约责任

(1)违约是指买卖一方未能按合约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2)其中迟期履约是指买卖一方或双方未能按本合约规定的日期履行义务。

(3)未履约部份的总金额的计算为未履约部份的数量乘以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价。

(4)对迟期履约的责任方按以下标准向交易所交纳罚金。

第一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1%;

第二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2%;

第三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2%;

第四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2%;

第五日.罚金为未履约部份总金额的3%。

以上罚金累加计算。至第六日即视为违约,其责任方须交纳10%的罚金,具体实施办法由结算交割委员会制定颁布。

(5)罚金自结算交割委员会确认违约责任后五日内交纳,未按规定交纳者视为违章,交易所有权从其保证金中扣取,并给予处罚。

(6)违约方除向交易所交纳罚金外,在未得到对方当事人同意,仍应继续履约,并对因迟期履约而给对方造成的直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7)其他违约情况及责任,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8)双方对争议或索赔处理不满者可向交易所听证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7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是指合约签订后,非合约任何一方的过失,而发生的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的意外事故,如战争、动乱、洪水、地震等。

(2)当事人一主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约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约或不能完全履约的理由,在取得有关主管机关证明后,允许延期履约、部份履约或不履行合约,并根据情况的部份或全部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3)当事人未及时向对方通报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约的理由,造成对方损失的扩大,对损失扩大部份仍应负法律责任。

(4)不可抗力的未尽事宜,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处理。

附:汽油质量指标(GB489-86)

┌──────────────────┬──┬────────────┐

││质量││

│项目│指标│试验方法│

│├──┤│

││70号││

├──────────────────┼──┼────────────┤

│马达法辛烷值(MON)不小于│70│GB503│

├──────────────────┼──┼────────────┤

│四乙基铅含量g/kg不大于│1.0│GB377│

├──────────────────┼──┼────────────┤

│馏程:│││

│10%馏出温度,℃不高于│79││

│50%馏出温度,℃不高于│145││

│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5│GB255│

│干点,℃不大于│205││

│残留量,%不大于│1.5││

│残留量及损失%不大于│4.5││

├──────────────────┼──┼────────────┤

│饱和蒸汽压kPa(1)│││

│从9月1日至2月29日不大于│80│GB257│

│从3月1日至8月31日不大于?│67││

├──────────────────┼──┼────────────┤

│实际胶质mg/100ml不大于│5│GB509│

├──────────────────┼──┼────────────┤

│诱导期min不小于│480│BG256│

├──────────────────┼──┼────────────┤

│硫含量%不大于│0.15│GB380│

├──────────────────┼──┼────────────┤

│腐蚀(铜片50℃3Hr)│合格│GB378│

├──────────────────┼──┼────────────┤

│水溶性酸或碱│无│BG259│

├──────────────────┼──┼────────────┤

│酸度mgKOH/100ml不大于│3│GB258及注│

│││(2)│

├──────────────────┼──┼────────────┤

│机械杂质及水分│无│注(3)│

└──────────────--------┴--─┴────────────┘

注:(1)1kPa=7.5mmHg。

(2)加铅汽油酸度按GB379方法测定。

(3)按GB511和GB260方法测定。

上海金属交易所规货合同

┌─────────────────┬────────────────┐

│买入方(全称)│卖出方(全称)│

├────┬───┬────┬───┴──┬───┬────┬────┤

│││数量│价格│金额│││

│品名规格│生产厂││││交货地点│交货时间│

│││(吨)│(元/吨)│(元)│││

├────┼───┼────┼──────┼───┼────┼────┤

││││││││

└────┴───┴────┴──────┴───┴────┴────┘

根据上海金属交易所规则,买卖双方自愿签订本合同,并全面执行下列条款:

一、质量品级:在上海金属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铜、铝、铅、锌、锡、镍、生铁等的金属质量等级,一律执行《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按《部颁标准》执行。

二、数量:本合同溢短技量允许范围为总量的±5%。

三、价格:本合同价格(元/吨)仅指交易所当日的、指定地点仓库的交易成交价。成交前发生的仓装、运输、保险等项费用均已包括在内。

四、结算、按交易所交易业务试行规则执行。

五、交货与验收:买卖双方均按成交合同标的收验、交货。卖方交货时,随附生产厂商的质量保证书。

六、交易保证金:本合同买卖双方均需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__元。合同执行后,保证金分别退还各方。

七、交易所手续费:交易手续费按成交金额的1‰收取。

八、争议仲裁:买卖双方就本合同内发生争议,由交易所协调,协调不成得向交易所申请仲裁。

九、违约罚则:买卖中发生违约时,交易所作为交易合同履约保证人,有权按交易业务试行规则执行罚处。

十、合同转让:本合同在交易所按规则转让时,应同时办理过户手续。

十一、附则:本合同一式二份,由买卖双方签名盖会员单位合同章后,由交易所统一保管。

上海金属交易所买入方单位卖出方单位

经办人:经办人:经办人:

┌──────────────────────────────┐

│本合同根据国家税务局││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合同│国税函发〔1990〕1573号文│

││暂免征收印花税│

└──────────────────────────────┘

───┬───┬───┬───┬─────┬───────┬──────

产地│品名│等级│生产期│数量(吨)│价格(元/吨)│金额(元)

───┼───┼───┼───┼─────┼───────┼──────

││││0│0│0

││││││

1.发证:发货单位;

2.到站收货单位:

3.交货时间:19年月→19年月

4.运输方式:

5.质量验收:

6.外装议定:

7.费用负担:

8.结算方式:

9.保证金:从合同确认之日起,买卖双方须在五日内向市场结算部交纳基础保证金。

买方交:0.00元

卖方交:0.00元

10.手续费:从合同确认之日起,买卖双方须在五日内向市场结算部交纳手续费。

买方交:0.00元

卖方交:0.00元

11.附则:

①合同经市场确认后生效。如有异议,需经双方协商并经市场同意方能修改有关条文。

②合同有效期间,除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外,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终止合同。否则按《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③如因铁路运输计划的原因未能如期全部交货,剩余部分由买卖双方协商是否延期履行合同。

④双方发生争议或纠纷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89)商储(粮)字第62号《粮油调运管理规则》、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则、实施细则执行及商务处理规定执行。

⑤买卖双方依据本市场有关规定,允许合同转让。

⑥本合同一式五份,买卖双方各执一份,市场三份。

⑦本合同的发站、到站、发货单位、收货单位诸内容较多时,可另立附件说明。

──────────────────┬─────────────────

买方│卖方

───────┬──────────┼──────┬──────────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

银行帐号││银行帐号│

───────┼──┬────┬──┼──────┼──┬────┬──

电话号码││电挂││电话号码││电挂│

───────┼──┼────┼──┼──────┼──┼────┼──

传真号码││邮码││传真号码││邮码│

───────┴──┴────┴──┴──────┴──┴────┴──

买方出市代表:____签名(盖章)市场监证人:签名(盖章)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5

关键词: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电子交易系统法律非完备性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我国的期货交易所也应顺应国外的潮流,把期货交易所改造成公司制交易;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造的条件尚不成熟,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其治理结构,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交易所。本文将对国外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的背景、原因以及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演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期货交易所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国外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的背景

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是必要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期货交易所陆续开始采用电子交易系统。在电子交易系统下,交易指令的下达、交易的撮合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打破了传统交易系统的空间约束,对交易者数量的限制也不复存在。在引入电子交易系统后,电子交易网络上增加一个新会员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交易所就失去了向新加入会员收取会员费的基础;同时,交易所增加新会员的空间和数量约束被打破,外部的竞争就会更激烈,交易所放弃收取会员费,而只能收取基于交易的可变费用,即手续费。此时的交易者更象交易所的客户,而不是会员。由于电子交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私人物品,交易者不能无成本的“克隆”,所以它的所有者可以象普通的赢利性公司一样,通过向交易者提供交易服务来获取收入。

竞争是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的推动力

电子交易系统使期货交易所面临着来自现有期货交易所和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期货交易所不得不降低最终客户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其竞争力。尽管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能够提高期货交易所的自身价值,但由于它会降低对会员中介服务需求,这又与交易所的所有者—经纪会员的利益发生冲突。经纪会员自然会阻碍交易所为提高交易服务效率和增加投资者利益的而进行的创新。交易所管理层为减少与经纪会员的冲突和削弱经纪会员的势力,通常以扩张而筹集资本为借口来引入外部股东。交易所经纪会员迫于竞争压力,不得不做出妥协。一般来讲期货交易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大,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造的压力就越大。

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的变革

与国际上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演变的趋势正好相反,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曾经历了由公司制到会员制的改造。我国期货交易所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由中央政府部委、地方政府或其所属企业联合创办,采用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它的性质是按企业化方式经营,以赢利为目的非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之所以采用赢利性公司制治理结构是由当时发起主体的性质、面临的技术条件和竞争环境所决定的。

1995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于期货交易所进行会员制改造的意见》规定:要把期货交易所改造成非赢利、自律管理的会员制机构。但会员制改造并没有实现交易所控制权向会员转移,其实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改造,而是实现期货交易所监管权、控制权由地方政府、各部委向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易所变成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直属事业单位或行政附属机构。

中央政府旨在强化其对期货交易所控制权而实行的“会员制”改造的内在逻辑可在许成钢、Pistor(2002)提出的非完备法律理论框架下给出解释。根据非完备法律理论,由于法律本身的特点与外界环境的因素,完备的法律是不存在的,由此就会产生立法和执法剩余权力。立法和执法剩余权力在法院、行政管制机构之间的分配对执法和立法效率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法律非完备的情况下,由于法律在避免放纵危害行为和惩罚无害行为方面难以两全,法院的执法方式就不可能有效。一般来讲,法律体系倾向于为避免惩罚无害行为而限制惩罚水平。如果缺乏足够高的惩罚水平,单纯靠法院无法阻止有害行为的发生,造成大量社会福利的损失。为提高执法水平,需要引进一个具有前瞻性、主动性的行政管制机构,但并不是所有执法和立法剩余权力都应该赋予行政机构。如果制度和技术变化的速度较慢,潜在危害行为造成的危害可以在事后得到抑制,则事前的立法和法院的被动性执法应成为主导。相反,如果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变化很快,或潜在危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且在事后无法挽回,则立法和执法剩余权力应该倾斜于行政管制机构。另外,如果法律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执法体系有效,剩余权力就应由法院主导,否则,由行政管制机构主导。

我国在试办期货市场之初,规制期货交易的法律极不完备,执法体系比较落后,因此主要依靠事前立法和法院执法很难有效规制期货交易中的危害行为。而且,期货市场是信息集散中心,投资者对各种信息反应灵敏,很容易对各种信息做出过度反应,一旦危害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动摇整个期货体系的运行基础并波及到经济系统的其它领域。同时,在建立初期有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投机性极强的期货市场,如对期货市场监管不善,势必危及整个金融体系。因此,在期货市场建立初期,政府只能对期货交易所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

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改革的方向

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经使我国交易所现有的治理结构的存在基础发生改变,对期货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造已经成熟。

期货交易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期货交易所面临的竞争来源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国内的竞争主要是替代竞争和各期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替代竞争指证券交易所和批发市场通过金融创新进入本属期货交易所的业务领域。期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也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加强,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引发对期货交易需求的增加;随着政府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期货交易所的创新空间变大,导致期货交易所在金融衍生品业务上的竞争加剧;由于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上存在很多差异,现有三家期货交易所趋于异质性,且在竞争力上差距拉大。上述因素的变化,使三家期货交易所由原来的合作转向竞争。

在期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现有行政机构主导下的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兼容。主要表现为:行政机构行使期货交易所的剩余控制权,不能形成对期货交易所所有者及管理层的有效激励;管理效率低,决策速度缓慢,交易成本较高,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少敏感性,缺乏创新动力和应对市场竞争的快速反应能力。激烈的竞争使得现有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期货交易所要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的公司制改造,否则就会被淘汰。

我国的期货交易制度也趋于完善。自1999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规范期货交易的法律日趋完善;同时,我国司法体系的执法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根据非完备法律理论,现有对期货交易所的高度行政管制是法律极度不完备的产物,随着法律完备程度和执法体系效率的提高,弱化行政管制机构的权力将更有利于期货交易所竞争力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改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国外相比有自己的特性。由于国外期货交易所的管理层都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员,人力资本专用性很强,因此其利益与期货交易所的绩效直接相关,他们是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造的主要推动者。但在我国期货交易所现有治理结构下,期货交易所管理层官僚化严重,再加上任期上的限制,因此缺乏足够的激励来推动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另外,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由行政机构所控制,公司制改造中所遇到的主要阻力并不是来自其名义上的所有者—会员,而主要是其直接管制机构。

参考文献: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6

刚开始进去的时候,并不是坐在电脑部,一直在营业大厅,很少有机会去帮人维护,这时候主要是了解公司的一些运作还有期货的一些基本知识。坐在我左手边的是一个叫何震的帅小伙子,年纪轻轻,但是满嘴都是大道理,阅历很丰富,一点也不符合他的长相,对于很多事情他都有很有自己的见解。有关期货的一些基本知识,我都是向他请教学来的,他还介绍了很多有关期货的网址和书籍给我,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慢慢炒起了模拟期货,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期货市场,这样学起来会更快一点。

随后的两个星期,我从大厅移到了电脑部。到了电脑部之后,我不再有空闲时间炒期货了,就像我离开的时候何震对我说的:“去电脑部才是本职工作,留在这里是不务正业。”来到了电脑部,刚开始的时候也想炒炒期货,但是总是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断,有事要做了,所以索性就不炒了。觉得兢兢业业干好该干的事,这时我是跟在国栋兄的身边,主要是做PC端的日常维护,一些比较简单的维护国栋兄会让我一个人独立解决,其他的一些维护国栋兄都会手把手教我,并在维护过程中融入技术知识,这让我很容易理解掌握。我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所以维护对我来说比较陌生。虽然在学校我也有过一些维护经验,但在公司我碰到了更多的不同种类的难题,由于经验的缺乏,很多问题都无法独自解决。在这里,不仅是要解决问题这么简单,而是要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才是关键,一点也不像在学校,你可以慢慢来。有些问题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话,我也会通过Google或者百度搜索来解决。问题多多,加上自己的好奇心作祟,每次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并且解决之后,我都会进行实时的总结,为我的博客增添新鲜的血液。由于布线的需要,我学了如何制作网线,其实以前在学校的网络实验课上也是有做过网线的,只不过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有点心理阴影,没想到在这里,我第一次做就成功。其余时间,国栋兄会给我讲解公司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结构,让我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系统层次架构。除此之外,国栋兄也会跟我聊天,并对我的学习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这次实习,不仅在技术上我有了认识和提升,更多的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在学校经常都是跟自己同年龄段的学生打交道,大家比较有共同的话题,可以很快融入话题当中,但是在公司,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说话做事的方式要变得圆润一点。

当然,这段期间有很多需要感谢的人。综合部的江小姐,是她领我走进广永期货的,是一个很温和的女子,很喜欢笑,每次跟她打招呼,都是笑脸对人,即使心中有多少郁闷都会烟消云散;帅小伙子何震,是他给我一个宏观的期货市场观,并通过期货市场向我宣扬他的哲学观,到了电脑部之后才得知他已经离开了公司,去了另外一家公司,衷心希望他一路走好;营销管理部的徐经理,跟他说话很有意思,感觉他也挺孩子气的;经济业务部的廖师兄,是他跟我无私地分享了他的求职经历,并对我的求职方向给了深刻的指导;研发部的詹玥姐和雅静姐,是有点无厘头但不缺可爱的两个女生,跟她们的每次对话都会产生很有趣的火花,所以每次上班都很期待能很快见到她们;感谢部门的谢经理,很荣幸的与他进行了一场face-to-face谈话,感谢他跟我介绍了期货行业和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分享了他对个人特别是想我们这样一些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和建议;要特别感谢的就是国栋兄,这三个星期跟我交流最多的是他,对我最多技术指导的是他,给我最多建议的是他,跟我最谈得来也是他,真的很感谢他这三个星期对我的帮助,名义上是我的同事,实则可以说是我的师傅。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要感谢的人,机构部的卫姐、英姐、王姐、营业部的程师兄,还有柜台的华农师姐。可能在我的人生中,他们只不过是匆匆过客,但是这份情谊我将永久不忘。

还是有些不足的,就是缺少与本部门人员的交流,可能是因为年龄层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工作方向的原因,很少能够找到话题,因此几个星期除了比较基本的问候就没有其它的了,这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7

关键词:金融期货交易所;法律性质;独占权;比较研究

金融期货交易是在商品期货交易兴起与盛行达100余年之后开始产生的,实际上肇始于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1972年推出的外汇期货。①[注:1972年5月16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Mercan-tileExchange,CME)开设了国际货币市场(InternationalMonetaryMarket,IMM)作为其属下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金融期货交易,首次推出了英镑、加拿大元、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意大利里拉、墨西哥比索等七种外汇期货(foreigncurrencyfutures),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期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参见张学森:《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的法律问题》,载徐冬根主编《国际金融法律与实务研究》第287页。]当时,一整套调整和规制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法律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存在,并趋于完善。金融期货交易产生和兴起后,随即被纳入到期货市场的法律规制体系之中,并根据其特点对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做出若干修订和补充,形成了各国对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进行统一监管和规范的法律体系。

可以认为,金融期货交易与商品期货交易在法律规制上是一脉相承的,期货交易所是期货市场的核心和枢纽。本文将探讨金融期货交易的法律含义、法律性质以及交易所对金融期货交易的独占权问题。

一、金融期货交易的法律含义

从国内外著述和立法来看,对金融期货交易含义的概括与对期货交易含义的概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时至今日,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在期货交易的定义问题上依然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期货交易是指期货交易当事人依法在期货交易所以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形式买卖实物商品、金融商品和期货选择权的行为。由此出发,金融期货交易是指期货交易当事人依法在金融期货交易所通过买卖金融期货合约的形式买卖金融期货商品的行为。可以认为,期货交易当事人双方以期货交易所提供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同为基础达成协议时,该金融期货合同就转化为金融期货交易形式上的对象,即金融期货合约。在形式上买卖金融期货合约的行为,实质上是买卖该合约中载明的金融期货商品的行为。而所谓金融期货商品是指具体的金融工具,如钞票、股票、债券等或其价格指数。从金融期货交易的品种来看,目前主要有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对于外汇期货,到期可以外汇进行实物交收;对于利率期货和股价指数期货,到期无法交收利率和指数,则以现金交收差价。

关于金融期货交易的法律含义,美国联邦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概括和日本《金融期货交易法》的定义,尤其值得借鉴。美国CFTC编制的《派生市场、产品和金融中介的国际管理:共同分析框架和管理规定提要汇总表(1993)》,不仅把期货、期权交易规定为派生产品交易,还认为“派生物是规定以某些基础手段、投资、货币、产品、指数、权利或服务(基础权益)为基础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派生物本身并不授予或转移基础权益;当基础权益到期或履行(这视派生物的种类而定)时,才产生基础权益、权利的转移”。“转移是作为一项单独交易的组成部分而发生的”②[注:InternationalRegulationofDerivativeMarkets,ProductsandFinancialIntermediariesCommonFrameworkofAnalysisandCrossReg-ulatorySummaryChart,1994edition,CompiledbyCFTC(U.S.A)。]。这一概括对于现代期货交易,特别是金融期货中的指数期货,涵盖得更加深刻和简明。1988日本《金融期货交易法》第2条第4项规定:“本法所称金融期货交易,是指依循金融期货交易所规定之基准及方法,于金融期货市场中,为下述交易:a.当事人于将来一定时期内,约定接受通货等及其对价之买卖交易,而于转卖或买回该买卖标的之通货等时,得接受差额以为结算之交易。b.当事人约定,就作为金融指标之数值,预先约定之数值(下称约定数值),与将来一定时期该金融指标实数值之差,而基此差额计算金钱接受之交易。c.当事人授与他人金融选择权,而他方支付对价之交易。”由该规定可以看出,金融期货交易虽在形式上是金融期货合约和金融期货选择权的买卖,实质上却是通货等及金融指标、金融选择权的交易。

观察我国现有的金融期货交易立法,对理解金融期货交易的含义,亦大有裨益。例如,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本办法所称国债期货交易是指以国债为合约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买卖。”①[注:该办法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1995年2月23日,参见其中第三条之规定。]由此可以看出,国债期货交易是通过国债期货合约买卖的形式以实现买卖国债的最终目的。再如,正在起草中的我国期货交易法,其草案中关于期货交易的规定有:“本法所称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期货合约的买卖。本法所称期货合约,是指按照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标准条款和方法订立的下列合约:当事人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时间交收根据标的物约定价格与当时实际价格之差计算出来的款项的合约。”②[注:参见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期货交易法起草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交易法(草案)》(第三稿)第二条之规定。]因此,金融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金融期货合约的买卖,而金融期货合约是指按照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标准条款和方法订立的当事人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时间交收根据标的物约定价格与当时实际价格之差计算出来的款项的协议。不难理解,金融期货合约具有双重身份:其一是金融期货交易据以进行的当事人双方按照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标准条款和方法所订立的合同形式;其二是金融期货交易的形式上的对象,而事先约定的标的物才是实质上的交易对象。笔者认为,我国未来的《期货交易法》,应对期货交易的法律含义作出明确的界定,以立法形式统一对期货交易的认识,促进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的规范化发展。

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法律性质

深层意义上的金融期货市场是指围绕金融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经济关系的总和,它由金融期货交易市场参与者在金融期货合约交易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构成。在一般情况下,将金融期货市场等同于金融期货交易所,虽不全面,却也有一定道理。事实上,凡是经申请被指定为某一金融期货合约市场的交易所,均可称为金融期货交易所。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各国家或地区除专门成立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外,有的证券交易所和商品期货交易所亦开展某些金融期货交易,它们均属于一般所称的金融期货交易所。

关于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法律性质,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属于重要法律问题。这在实质上又表现为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及是否营利的问题。

(一)法人地位

金融期货交易所作为专门进行标准化金融合约买卖的场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具有高度系统性和严密性、高度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在“三公”原则指导下为市场交易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各国法律普遍赋予金融期货交易所这一经济组织以独立法人地位,我国亦不例外。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原来1999年8月1日颁布的,还是后来2002年5月修订颁布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都予以确认;即使在《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没有直接规定期货交易所的法人资格,但在其第9条第2款中规定“总经理为期货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也可间接反映出期货交易所具有法人地位,因为“法定代表人”与法人资格具有必然联系。因此,期货交易所的法人性并无可争议,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法人地位也是无须讨论的问题。但是,在未来《期货交易法》或金融期货交易专门法规中,应对交易所的这一法律地位予以明确规定。

(二)组织形式

交易所在组织形式上有非营利性会员制和营利性公司制两种,而近年来公司制交易所成为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在筹建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应当顺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学习与借鉴新加坡交易所(SGX)的先进经验③[注:新加坡交易所(SGX)成立于1999年12月1日,由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合并而成。2000年11月,新加坡交易所改制为新加坡交易所有限公司,成为亚太地区首家通过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注册资本为10亿新元。SGX衍生品种包括利率、股指、外汇和股票等金融期货品种及中东原油、咖啡等商品类期货,其中大多数为外国产品。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SGX通过合并重组与公司制改造使其活力无限,在全球竞争中占尽先机。参见胡俞越、李宏涛:《从SGX的成功看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法发展》,载《期货日报》,2006年6月15日。],建立一个高起点的有竞争力的公司制交易所。

会员制交易所是由全体会员共同出资组建,缴纳一定会员费作为注册资本的非营利性会员制法人机构。会员制作为一种传统的期货交易所组织形式,已经有150多年历史;截至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期货交易所仍然采取会员制。④[注:例如,日本《商品交易所法》第3条规定,商品交易所应为法人,会员组织,并不可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业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法》及CFTC管理规则对期货交易所的性质,虽未作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美国的期货交易所原来都是非营利性组织,但自1999年CME公司化改组以来,形成了公司化改制趋势。参见张学森:《国际金融期货市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华东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7年5月版,第75页。]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的特点是,会员缴纳会员资格费是取得会员资格的基本条件之一;交易所的建立和营运资本由会员以缴纳会员费的形式筹得;交易所收入有结余时,会员不享有取得回报的权利;而当交易所出现亏空时,会员必须以增加会费的形式承担;交易所会员投票权分配,实行一人一票制,与会员出资多少无关,因而会员相互之间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制交易所是由投资人以入股形式组建并设置场所和设施,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的经营交易市场的营利性企业法人。⑤[注:如香港期货交易所,根据其组织章程,它可以派发股息。虽然利润记录并不突出,但期货交易所一直以来是作为一家牟利公司运作。一般来讲,英联邦系统的期货交易所多采取公司制;而在美国,只有位于纽约的商品交易所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以及费城交易所等少数几个是公司制交易所。参见张学森:《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的法律问题》,载徐冬根主编《国际金融法律与实务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85页。]交易所不参与合约买卖交易,但按规定对参与交易者收取交易费用,投资者从中分享收益。交易所会员是持有交易所股份者,即交易所的股东,而交易会员只是交易商;交易所按会员出资多少分配投票权,实行一股一票制。公司制交易所的主要特点是,在交易中完全中立,其人员也不参与交易;重视营利性,所以注重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经营效率,但忽视公益性,影响市场稳定;成本观念更强,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加大市场投资建设;收取交易费用较多,交易商负担较重。

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型的证券交易所都由会员制改为公司制,公司化成了全球交易所发展的一个新方向。①[注:参见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市场教程》(第二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56页。]股票交易所的公司化浪潮,波及到了期货交易所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与上市频繁发生。②[注: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等先后改制,香港期货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改制合并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后于2000年6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新加坡交易所(SGX)公司化改制后于2000年12月在自己的市场上市。]例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是美国第一家进行公司制改造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2000年11月13日从一个非营利的会员制组织成为一个营利性的股份公司,开始将其会员及其权利进行分类管理,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认为,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应该顺应国际趋势,借鉴SGX及CME公司制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营利性公司制组织形式。③[注:③据悉,新交易所将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5家机构平分股权。中国证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股权肯定是各占20%。”参见胡天舒:《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五分天下”,上市交易品种待定》,载《南方周末》,2006年3月10日。]

三、对金融期货交易的独占权

现代金融期货市场是一个规范化、有组织的市场,具有高度系统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各国法律明确规定,所有的期货交易必须在依法成立的交易所内进行,不允许场外对作交易(bucketing)。例如,按照其1992年修订后的《商品期货交易法》的规定,在美国期货交易所,即期货契约市场(FuturesContractsMarket),其国内期货契约市场必须经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指定,而指定的方式则是以契约(即合约)为基础。换言之,每一个期货契约市场的指定系个别核准,所以一个期货交易所可能是好几个经核准的期货契约市场。[6]这就是期货交易所对期货交易的独占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期货交易必须在依法成立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不得从事场外期货交易;二是某交易所对经监管机构核准并指定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产品的交易拥有独占权,其他任何交易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从事该期货合约交易。由此可以认为,一个依法成立的交易所要成为某一期货合约的交易市场,需要其在设计该期货合约后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机关核准后予以指定。

我国承认期货交易所对期货交易的独占权,并先后颁布了若干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予以规范和控制。但由于实践中对这一原则坚持不够,对这一制度实施不力,曾经导致金融期货交易重大违规事件发生,教训深刻。我国《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4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第6条规定,国债期货交易场所是指中国证监会会同财政部批准进行国债期货交易的交易场所;未经批准,任何交易场所不得开展国债期货交易。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曾于1993年10月25日经财政部同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至1995年5月17日暂停。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惟一经批准的合法的国债期货交易所,对国债期货交易具有独占权。国债期货既不能在未经批准的其他交易所进行,更不能在场外进行。而事实上,继上海证交所正式推出国债期货之后,深圳、武汉、广州、沈阳、海南等地的14家证券、期货交易场所自发地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这不能不说是导致“3.27”重大违规事件④[注:④1995年的“327事件”,直接导致国债期货暂停,这使我国在金融衍生产品上的第一次试点以失败告终。“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48.30元之间徘徊,但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为维护自己的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参见罗培新、卢文道:《反思327国债期货事件》,载《南方周末》,2006年3月30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债期货“327”事件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许多专家至今担心金融期货的风险监控问题,对我国当前筹建金融期货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持保留态度。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教训,极其重视金融期货交易所对金融期货交易的独占权,即监管机构核准或指定进行某种金融期货合约交易的场所,对该种金融期货交易拥有独占权。一方面,要完善立法,依法确立这一独占权制度,明确规定交易所独占权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实施机构、责任主体等。另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法规的实施环节,确保独占权制度的严格执行,避免类似国债期货“327”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姜洋.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系列丛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2]张国炎.期货市场法律问题初探[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

[3]李明良.期货运作管理的法律实务[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4]张学森.国际金融期货市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M].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出版社,1997.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8

一、关于期货纠纷案件当事人财产的范围界定

期货纠纷案件的当事人主要包括:客户、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以及经纪人、受托人和实务交割环节的交割仓库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需要我们明确加以分析和研究的是客户、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

(一)客户的财产权属界定

在我们所认识的客户范围中,应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客户的财产也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公民、法人等自己拥有或者管理财产的范围,公民以自己拥有的财产为限,法人以注册登记当中核定的注册资金为限,其他组织例如合伙组织,则以合伙人出资份额以及相互之间的连带责任为限,对外承担民事责任。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规定和公司章程的约定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具体的讲,客户在从事期货交易过程中其财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向期货公司交纳的保证期货合约履行的交易保证金,追加保证金等等,而客户所拥有的其他财产因没有存放在期货公司,也不太容易成为期货交易案件中的争议焦点,所以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还是与期货交易有关的财产的属性。

(二)期货公司财产权属界定

顾名思义,期货公司的财产也就是期货公司注册登记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核定的财产范围,对于期货公司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民事主体,正确界定其财产范围对于期货纠纷案件的公正审理是有重要意义的。实践中,反映强烈的是期货公司的财产与客户的保证金发生混同,我们认为,客户到期货公司开户,从事期货交易活动,每个客户的财产也就是保证金,均应当单独给予一个账户进行管理,当然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是与前些年我们的管理机制的混乱有联系的,在银行管理客户的账户时要求每个企业公司只能有一个资金账号,这主要是出于我们国家管理金融的要求所在,而对于证券、期货这些特殊的金融行业来说,适用普通的管理办法显然不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也不符合规范操作经营的行业要求,假如一个期货公司有200个客户,期货公司当然应当为客户在银行开设200个不同的保证金账户。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保证金的区分可以确保客户自身权益的保护,便于经营和结算;而当财产混同时,200个客户的资金与期货公司的资金混在一起使用,就容易给人民法院制造认识上的混乱和错觉,法官和执行官可能会认为期货公司有意规避法律,将自有资金藏匿于保证金之中以逃避债务,他们也容易对期货公司产生不信任,实际上这样做对期货公司的经营,对客户利益的保护均是不利的,也不利于人民法院公正执法,因此,必须由期货公司为每一个客户设定相对固定的资金账户,从根本上解决财产混同的问题。

(三)期货交易所的财产权属界定

从公认的学说和观点来看,认为我国的期货交易所属于核准制,是由会员组成的,而并非象有的国家那样,形成了股份制。设定期货交易所要由国务院审批,由中国证监会具体操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工商方面的登记、注册,而他们的财产是不同于期货公司的状况的,期货交易所财产主要是会员交纳的会员资格费,以及每一个交易席位上所体现出来的席位费,当然也包括了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基金,均可视为期货交易所拥有或管理的财产范围。我们要给予进一步确认的是在期货交易过程中,期货交易所是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担保期货合约的履行,这一部分资金,可能单独体现,也可能就笼统体现为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基金,之所以要明确期货交易所的财产,那就是要确定期货交易所与其会员单位资金的明确划分,期货交易所也应当为每一个期货公司开设单独的保证金账户,避免与会员单位发生财产混同的情况。总的说,期货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其担保能力和资金水平均是可以依赖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期货交易所的财产是集合而成,同样不能予以随意处置,就人民法院执法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也有的是对期货交易所的信誉以及财产混同产生了模糊认识,也导致期货交易所的申诉、上访等,这是需要我们加以研究的课题。

二、会员资格费与交易席位的保全和执行

会员取得相应的资格,是以交纳相应的费用为代价的,取得会员资格既要一次性的向期货交易所交纳费用,同时也要定期的向期货交易所交纳会费。司法实践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会员成为债务人时,其会员资格费如何进行处置。按照法规和规章以及期货交易所规则的规定,会员资格是不得随意转让的,要经过相应的程序和手续批准,这就限定了期货公司等会员单位不能将自己的会员资格转让或处置。当会员成为债务人时,其会员资格费,显然是可以成为执行的标的或者对象。期货纠纷案件审理中,人民法院有权保全会员资格费,也就是说,可限制其转让。一旦进入执行程序,会员资格是可以变现的,但这种转让并非由人民法院裁定随意处置,而应当由人民法院作出相应的裁定,由期货交易所协助执行,按照会员资格转让的有关办法、规定进行处理。这样就避免了将会员单位的会员资格转让给不应该成为会员的公民和法人等情况。

既然是会员资格的转让涉及到保全和执行的范围,那么就必然牵涉到会员的交易席位,交易席位的使用也是以金钱为代价的,会员单位应当可以买断该交易席位,当然也可以以租赁的方式得到该交易席位的使用权,具体应由期货交易所做出规定,以买断的方式为主。会员取得交易席位有可能是与会员资格一对一的关系,但也可能一个会员拥有多个交易席位,体现更大的财产价值。当会员成为债务人时,人民法院有权对其交易席位予以保全,但是这种保全显然不能够无理的将其查封,因为当期货交易所正常运转时,期货公司正常运转时,就必然要涉及到交易席位的使用,如果人民法院因为采取了保全措施,拒绝交易单位继续使用交易席位,就等于阻止了期货公司的交易行为和交易活动。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侵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认为司法解释规定,对交易席位进行活查封,不影响正常使用是可取的,而当该期货公司进入了执行程序后,人民法院则有权依照相应的程序,变现该交易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会员资格费,实际上它们构成了期货交易所的注册资本,因为期货交易所的注册资本分为若干个均等份额,由会员进行认购。从表面上看,会员以其自有资金认购的会员资格属于会员所有,实际上,在向期货交易所缴纳会员资格费后,经过规定的程序,该会员资格费已经转化成了期货交易所的注册资本,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7]27号通知第二条规定“证券经营机构的交易席位系该机构向证券交易所申购的用以参加交易的权利,是一种无形资产。人民法院对证券经营机构的交易席位进行财产保全或执行时,应依法裁定其不得自行转让该交易席位。应当通过合法手段、方式转让交易席位。人民法院对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机构的交易席位采取保全或执行措施适用上述规定。”这种保全措施的规定,仍然是对会员资格费的保全,而所谓会员的席位,是与会员资格以及会员资格费相关联,当期货公司或者非期货公司取得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并交纳了会员资格费后,就拥有了一个交易席位。会员资格费与交易席位通常是相互匹配的,没有会员资格就不会认购资格费,那么会员的席位也就无从谈起,会员的席位不存在单独转让问题,实际上转让的是期货交易所认同的会员资格,以及附属于该会员资格的资格费,也就是期货交易所的注册资本。当该会员在作为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存续期间,其会员资格当然是可以转让的,也就是说,会员资格可以从原始申购取得,也可以通过转让方式取得,但必须有相应的转让办法,规定转让的条件,转让的方式,转让的程序等,而且转让会员资格必须认可该公司就其会员资格的自由转让性,主要体现在受让方受让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自主性以及期货交易所接纳会员的自主性,当会员没有能力还债时,人民法院当然有权裁定将该会员的会员资格转让,包括了交易席位的转让。当会员自动退出会员资格或者监管部门取消其会员资格后,这同样涉及到会员资格费的处置问题,如允许退还会员资格费,退会后的会员资格费,就重新构成了会员的自有资金,本着民法上自由处置的原则,可以依法进行保全,这时实施保全的对象已经不是会员资格费,而是会员的自有资金。如果规定会员资格只能转让,期货公司已不是期货交易所的会员,不具备转让的条件时,也就不存在转让的可能与事实,对于会员资格的转让,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法律问题,这必然涉及到会员资格转让不出去的可能性,是不是可以考虑,由期货交易所退还该公司所认购的会员资格费,而后由期货交易所另行将该会员资格进行转让,否则,人民法院也不可能长期等待该会员资格转让的成功,这样似也对广大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不利,也有损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总之,会员资格及其席位能转让应当尽快的按照规定履行完法定程序;如转让不能,没有买方,则应由期货交易所将该会员资格赎回,退还该会员资格费。

三、对保证金的保全问题

保证金是期货交易者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用于结算和保证期货合约履行的资金,具有担保作用。在这里我们把保证金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结算准备金,这是会员为了交易、结算在期货交易所专属结算账户中预先准备的资金,是没有被合约占用的部分,这里强调的是,该笔资金实际上是期货公司的财产,但按照交易规章和规则的要求必然存放于期货交易所,用于担保期货合约履行,控制交易风险。这部分资金,不得被挪用或者擅自处分。另一种是交易保证金,是会员在期货交易所结算保证金账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是已经被合约占用的部分,这里要明确的是,该部分保证金实际上是客户的保证金,是已经通过交易被合约占用的那一部分,其财产权属于客户,并不属于交易所或者期货公司。

根据保证金的权属性质以及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期货交易所向会员收取的保证金属于会员所有;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属于客户所有,期货公司除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为客户向期货交易所交存保证金、进行交易外,严禁挪作他用。对于这样的规定,应当认为保证金的权属划分是清楚的,没有争议的,交易保证金属于客户所有,结算准备金属于期货公司所有。审判实践中,法院就是因为发现期货公司或者期货交易所有自有财产与保证金混同的情况,因此,保全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争议,如果一味的强调保护债权人利益及划拨了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收取的会员或者客户的保证金部分,则必然损害到期货公司和客户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维护期货交易秩序的正常运转。而且一旦纵容了司法机关不分清财产权属、财产性质而进行司法执行的不规范行为,同样会导致司法审判和执行工作的违法和无序性,这对于司法审判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调节和保障市场交易关系的司法权能是不相吻合的。新的司法解释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保证金、结算准备金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从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来理解,期货公司除接受客户委托从事期货经纪业务外,不得从事自营业务,因而期货公司向期货交易所交纳的交易保证金实际就是客户向期货公司交纳的保证金,是客户用来进行期货合约买卖的资金,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当然不得挪用。只有当出现法定或者约定事由时,期货交易所或者期货公司才有权处分客户的资金,期货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从事期货交易,必须按照客户的指令行事,最终结果由客户承担。客户所交纳的保证金在交易环节上看,其所有权是没有发生转移的,只能认为交易亏损时,保证金相应的减少,当客户出现违规操作时,期货交易所与期货公司依职权均可相应的予以制止或者纠正。对客户的期货合约、持仓作出处理,必然影响到该保证金的处理。如果把期货公司向期货交易所交纳的交易保证金视为期货公司所有,就必然意味着期货公司作为债务人时,人民法院可以随时对这部分财产采取强制措施,这样就会危害到参与期货交易的客户的利益,而这与法律的基本精神和条例的基本精神是相违背的,这会让期货投资者对期货市场失去安全感,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在具体处理保证金账户资金的顺序上,应当注意:

1、因期货合约履行而产生的费用,以及因违约责任承担而产生的费用,包括平仓亏损、强制平仓亏损、手续费、违约罚款、迟延利息等费用的清偿,处于优先的地位。该优先权实际上也是从维护期货交易市场的安全、健康存续来考虑的,这是有效防止违约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日本商品交易所法》第八十四条明确规定了该优先权,我国在期货交易立法中也应该考虑这样的规定;

2、在债务人所有的期货合约已经清算了结以后,如果客户或者会员对期货公司或者期货交易所仍负有因期货交易产生的债务,或者交易所章程所要求的债务时,例如拖欠交易所席位费、年费等费用的,只要保证金账户中仍有资金余额,即应当满足优先偿还上述债务;

3、在清偿完毕因期货交易产生的债务以后,人民法院的强制措施对保证金账户的资金余额产生法定的执行优先效力,最早申请强制执行的当事人,自然有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的权利。

四、可供保全的财产范围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当事人的财产,人民法院依照权利人的申请就可以做出相应的保全裁定。但是,在期货交易中,可供保全的财产范围比较广泛,人民法院的保全措施却受到种种的制约和限制。这里所要研究的就是哪些财产包括保证金可成为保全的范围。

(一)对客户交易保证金的保全问题

当期货公司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的保证金余额小于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余额,也就是出现相应的差额时,客户的正常出金要求无法得到实现,客户通常会采取买卖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方式,占用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客户没有持仓或者持仓量很小,当保证金出现负数时说明客户的保证金被期货公司的其他客户占用了,这样就会导致客户的保证金反映为负数,或者即使持仓盈利也没有办法体现出保证金的盈利余额成为现实。根据条例规定,期货公司不得对客户进行混码交易,因此在对应客户编码下的持仓合约所占用保证金的所有权属于该客户。但是对客户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的持仓占用保证金实施保全,单靠交易所或期货公司一方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对持仓占用保证金的保全必须在平仓后得以实现,而一旦该客户平仓,在正常交易时间里,其他客户不一定知道该客户的资金已被保全,仍然有可能因为继续买卖期货合约而占用该客户刚刚平仓释放出来的保证金,所以对客户平仓占用保证金的保全,需要由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共同配合来完成。具体做法是,首先,期货公司协助人民法院将该客户持仓占用保证金实施保全;其次,期货公司按照该客户的指令在某一价位实施平仓,根据当日结算价计算出平仓后的剩余保证金;再次,通知场内出市代表,该客户平仓后的资金已被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也就是说,当保证金账户中,只有该笔资金时,不应当再接受其他客户的下单指令,这是指的是混码交易或者账户混同的情况下保全措施的实施,如果每个客户有一个保证金账户就必然不会发生保证金混同的问题;第四,办理该客户平仓后的资金划转,划入期货公司结算银行账户,或者期货公司通知交易所,协助人民法院将该客户平仓后的资金划入冻结账户实施保全。

(二)对没有持仓保证金的保全

保证金对期货合约具有担保作用,而当期货公司在交易所专用账户中没有持仓合约时,实际意味着客户在交易所没有持仓合约,保证金就没有起到担保作用,要么根本没有被使用,要么就已全部得到释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在交易保证金失去保证金作用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冻结、划拨。交易保证金失去保证金作用,应当理解为期货公司的所有客户所买卖的持仓合约为零,期货公司处在没有持仓合约的状态,在认定零持仓的保证金时,应当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期货公司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的持仓为零时,对该部分保证金实施保全,一般不会产生争议;

2、当期货公司申请停止交易或者因其违规、期货交易所依照交易规则对其进行停止交易的处罚与实施保全同时出现时,期货公司首先要了结客户的所有持仓,然后客户要求提取平仓后的剩余保证金,此时是直接对平仓后的没有持仓合约的保证金实施保全,还是允许平仓后的客户提取保证金,再就剩余部分实施保全?如果采用前者,必然产生没有持仓的保证金被冻结,与客户要求提取剩余保证金无法实现的矛盾,而如果采用后者,保证金很可能是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保全必然涉及到前后顺序问题。首先应当清偿交易所的债务;其次是以平仓当日结算单为依据,对照每个客户的编码,计算出客户持仓合约平仓后的保证金数额;最后是保全没有持仓的剩余资金。主要理由是,第一,期货交易所对所有持仓合约具有担保责任,在偿还债务时当然首先要考虑期货交易所的权利。第二,对应编码下的持仓合约在平仓后,客户的保证金是实际存在的,这种状态下的平仓并非客户自愿,并且该客户也没有过错,当然应当把保证金归还客户。第三,如果有持仓合约的客户不平仓,就不可能存在没有持仓合约的状态,就不能实施保全没有持仓合约状态下的保证金。第四,必须强调实施保全应以债务人的财产为限,不能殃及其他客户的财产权益,对于期货公司的债务本着上述原则,只可对期货公司的财产权益进行保全;对于客户的债务,当对其持仓合约平仓后释放的保证金,人民法院有权冻结和划拨,但不得触及到其他客户的保证金。

(三)会员专用资金账户的保全

为了保证期货合约的履行,会员要在结算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结算准备金,该会员的结算准备金在未了结客户持仓的情况下,不能成为保全的对象,只有当了结客户持仓的情况下,该部分结算准备金得到释放,才能够成为人民法院保全的对象,如果在结算账户中会员既有保证金的存放,也有自有资金的存放,发生了财产的混同,只要能够加以区分的,人民法院有权对期货公司的自有资金采取保全措施。如果人民法院对某部分资金欲采取保全措施,期货公司或者期货交易所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期限进行举证,如果能证明所要保全的资金属于结算资金或者交易保证金,人民法院将不予采取保全措施;如果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在指定的合理期限内,不能提出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有权对该部分资金采取强制措施。当然,如果期货公司有其他的财产可供执行,人民法院也会采取变通措施,首对其他财产进行保全,而不是将强制措施只对准保证金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自营会员也就是非期货公司会员,其直接面对的是期货交易所,他所交存的保证金、持仓,与客户向期货公司交存的保证金、持仓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当自营会员成为债务人时,人民法院有权对其持仓和保证金采取强制措施。

五、人民法院适用法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9

关键词:双边市场;期货交易所;定价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

双边市场(Two-sidedMarket)是目前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双边市场的研究,都还处于探索和理论界定方面,而且研究的应用领域也有所局限,主要集中在银行卡、电信业、互联网站、购物中心、媒体广告等方面,很少有相关研究涉足金融市场领域。本文希望将双边市场理论运用于期货市场,以期对如何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以及期货交易所的竞争策略等方面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和实践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双边市场在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概念界定

在对双边市场进行概念界定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双边市场的产生原因。从概念上来说,双边市场理论是和网络外部性多产品定价理论密切相关的。根据Katz和Shapiro的定义,网络外部性主要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其中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与该产品相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间接网络外部性则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性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网络外部性理论指出最终用户间有些外部性是不能内部化的;而多产品定价理论则主要是集中探讨价格结构的问题,同时多产品定价理论认为价格结构更容易被价格水平而不是市场力量所扭曲。然而,随着网络外部性理论和多产品定价理论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自身不能解决的缺陷,比如,网络外部性主要是解决同一类型用户的规模经济等问题,而现实中,运用某一网络产品或某一平台的双方经常是不同类型的用户;同时,多产品定价理论则由于没有考虑不同产品消费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在现实应用中也遇到了困境。因此,正是基于这点,双边市场理论应运而生,而且直到最近几年才得到了国外学者的重视。首先,与多产品定价理论不考虑外部性,而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对比,双边市场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某一最终用户不能将使用该平台的其他最终用户的福利内部化;其次,为了弥补网络外部性的弊端,双边市场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特性,即,双边市场理论认为网络外部性不仅取决于交易平台的同类型用户数量,而且更取决于交易平台的另一类型的用户数量。

目前,双边市场理论无论是对国外,还是国内学者而言,都是崭新的领域,还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其概念也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是:(1)Armstrong(2004)认为,两组参与者(最终用户)需要通过中间层或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一组参与者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的另一组参与者的数量,这样的市场称作双边市场;(2)Rochet&Tirole(2004)粗略地将双边(或多边)市场定义为,通过一个或几个平台使最终用户相互交易,且通过适当的向每一边收费试图将两边(或多边)维持在该平台上;同时,Rochet&Tirole还针对双边(two-sidedness)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假定一个平台向买方和卖方索要的单位交易费用分别为αB和αs。如果通过该平台所实现的交易量V仅仅依靠总的价格水平α,(其中α=aβαs),也就是说,该平台对总的价格水平。在买方和卖方之间的重新分配不敏感,此时的市场就是单边。如果当价格水平。保持不变,通过平台实现的交易量V随着αB的变化而变化,则该市场是双边的。(3)wright(2004)认为,双边市场是涉及到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用户,每一类用户通过共有平台与另一类用户相互作用而获得价值。(4)Roson(2004)认为,双边市场能够定义为销售特殊服务,允许双方(或多方)在第三个独立实体管理的平台上发生交互作用的市场。(5)Reisinger(2004)认为,双边市场是指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类用户通过公共平台而相互作用的市场。

从上面的代表性概念界定以及双边市场的产生基础可以看到,双边市场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存在两组参与者之间的网络外部性以及中间层或平台必须为它提供的两种(或多种)产品或服务同时进行定价,即采用多产品定价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异质最终用户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采用多产品定价方式的平台进行交易,且该平台对交易双方的价格结构具有敏感性,这样的市场就是双边市场。

二、双边市场理论对期货交易所竞争策略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阐述及概念界定,我们知道,针对期货市场来说,所谓的平台是指能为交易者提供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所,而异质的买卖双方则是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之所以认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是异质的,主要是因为,首先,二者进入期货市场的目的不同。套期保值者进入期货市场是为了为现货商品进行保值的需要,而投机者进入期货市场则是为了从买卖期货合约的价差中获利;其次,二者的行为策略不同。按照双边市场理论,最终用户分为“单归属(single-homing)”和“多归属(multi-homing)”两种类型。由于套期保值者受到它所保值的现货品种的限制,只能在包含该现货品种的期货交易所内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而投机者的投机行为不受任何品种的限制,只要是期货交易所内交易的品种,均可以作为其获取价差的选择。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套期保值者属于单归属,而投机者则属于多归属。

明确了双边市场的各个基本要素在期货市场中的对应后,我们就可以结合期货市场的现状来探讨一下期货交易所竞争策略问题。

(一)定价策略

我们知道,对于刚刚进入双边市场的交易双方来说,由于市场两边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平台需要通过一定的定价策略想方设法把双方“拉”到平台上,从而解决“鸡蛋相生”的问题。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中,两类投资者——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之间的“鸡蛋相生”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交易不十分活跃,套期保值企业数目少,且风险转移速度慢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市场没有为套期保值者交易创造更好的条件,也就是说,期货市场对套期保值者的吸引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期货市场并不能真正成为套期保值企业转移风险的场所;同时,正是由于市场中套期保值企业少,因此,对投机者的吸引也少,使得市场中投机者的数目远远没有达到完全承接套保者风险的水平,从而并不能很好地将套期保值者的交易风险转移出去。

具体来说,由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交易手续费用并没有针对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作出相应的区别对待,从而使得该双边市场中的成员外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提高期货交易所的竞争能力,笔者认为,应将目前期货交易所对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收取一样的交易手续费的现状改为对套期保值者收取比投机者更低的交易手续费(包括对确有实物担保的套期保值者追加保证金的降低或减负),从而使得更多的套期保值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机者参与期货市场,从而更好地承接套期保值者的保值风险,同时,利用成员外部性也会相应吸引其它更多套期保值者,从而不断的“鸡蛋相生”,活跃期货市场流动性。这点可以从下面的模型中窥见一斑。

假定单归属的套期保值用户为A类用户、多归属的投机者用户为B类用户,并且有nA个A类用户、nB个B类用户参与了某一相同的交易平台,由于双边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A、B两类用户中每一用户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1)

其中,参数αA衡量了每一个B类用户参与交易平台给A类用户带来的外部性,参数αB衡量了每一个A类用户参与交易平台给B类用户带来的外部性。本文研究用户间存在正外部性的一般情况,即αA>0,αB>0。PA、PB分别为交易平台向A、B类用户提供单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根据公式(1),可以将nA、nB表示为:nA=φA(uA);nB=φB(uB)其中,φ(·)、φB(·)为增函数。假定交易平台为两类用户提供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分别为cA、cB,则交易平台的利润为:

(2)

将π表示为uA、uB的函数,并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

根据公式(3)和(1),可以求出交易平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结构,即:

假定为nB个B类用户参与垄断交易平台时A类用户对交易平台的需求价格弹性。将公式(4)变形为产业组织中常用的勒纳指数形式,为nA个A类用户参与垄断交易平台时B类用户对交易平台的需求价格弹性。即:

首先,我们假定平台(即期货交易所)为交易双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几乎相同,即cA≈cB,其次,由于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者没有交易头寸的持仓限额,且交易仓单量几乎都是大额仓单,一般来说,单个套期保值者的仓单风险需要多个投机者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分担,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套期保值者参与交易平台给投机者带来的外部性要大于投机者给套期保值者带来的外部性,即αBnB>αAnA;最后,由于套期保值者进行期货交易是为了规避现货价格风险,因此,其对期货交易的需求价格弹性将是无限大的,而投机者进行期货交易是为了获取价差收益,如果没有合适的价差时,投机者就不会选择期货交易,因此,其对期货交易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很小的。也就是说,针对期货交易的真正目的来说,ηA(pA/pB)□ηB(pB/pB)

由此可见,期货交易所针对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收取的交易手续费应该不同,且应该对套期保值者收取低交易手续费,即PA□(或<)PB。

(二)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策略

目前,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在本国范围内保持或提高自己的垄断地位这一层面了,随着期货交易所之间的跨国、跨地区并购浪潮的涌现,期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期货交易所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比如,扩大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等。因此,我们将从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这一视角来研究其对竞争性的期货交易所平台的影n向。

一般来说,期货市场中投资者的交易佣金费的收取原则是期货经纪公司在期货交易所规定的佣金比例的基础上上调一定比例收取,因此,在研究期货交易所竞争平台策略时,我们忽略期货经纪公司的中介作用,则期货投资者的佣金费是由期货交易所规定和收取的。也就是说,期货交易所对投资者按照每手收取佣金费。下面我们将期货交易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指标引入期货交易所的利润函数中,运用标准的Hotelllng模型框架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假定投资者在两个竞争性的平台(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且两个平台位于线段[0,1)的两端,且用户在线段上均匀分布。平台为两边用户群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固定成本表示为f1和f2,涉及到每笔交易的可变成本表示为c1和c2,用户搜索到合适的交易用户的概率是λ,λ∈[0,1],用dl表示平台对交易双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1=1,2,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设每个用户只在一个平台上注册交易。uil和ujl表示用户在平台i和j上交易获得的效用。并假设每个交易平台双方用户数量之和为1,即nl1n12=1,n21n22=1其中,上标表示平台的序号,下标表示边的序号。

在以上的假设下,根据Hotelling模型,两个平台所吸引的用户数量为:

将(7)代入(6),且为了分析的方便,假设每个交易平台上的单个用户的预期交易手数t1=t2=t,则平台的利润函数为:

按照以上相同的假设,假设两个平台对于同边用户收取相同的佣金费,在对称均衡的情况下,单个平台的利润为:

(8)

从公式(8)可以看出,平台的利润函数和平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d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两个平台(期货交易所)的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对其利润的大小是存在影响的,且差异化程度越大,交易所的利润越高。因此,在当今并购浪潮汹涌的竞争格局下,交易所应该推出多品种、提供多种服务来提高其竞争能力。

三、结论

期货交易所范文篇10

关键词语:期货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

主体结构

一、对交易所典型违规行为的剖析

行为之一:交易所为多空双方提供造市题材

行为之二:交易所定点交割仓库大规模拒收合格实盘以利多方或大规模收进补合格实盘以利空方

行为之三:多空双方力量失衡时,不利方大规模开仓,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其舞弊

二、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防范

(一)司法实践——对交易所诉讼地位的探讨

(二)期货诉讼——对纠纷举证责任的确认

(三)交易规则——确立其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三、结语

期货交易所是指依法成立的,不以经营为目的,履行交易所各项职责,按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1990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期货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随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许多期货交易场所。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的相应控制及自身的规范管理,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出现了规模失控、上市品种缺乏科学规范性、风险机制不健全、投机过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期货乃至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1998年,按照国务院的决定,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对原14家期货交易所进行整顿和撤并,保留了其中的上海、郑州、大连三家交易所,并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从而揭开了对期货交易所规范化管理的新篇章。

在现行的法律中,《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是目前为止唯一的直接专门作用于期货交易所,明确其职权责任,维护期货交易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国家对期货交易所的监督监管。然而,从相关的条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涉及期货交易所行为规范的时候,往往只偏重于对交易所自身组织结构和会员管理的规定。对于期货交易所的违规行为,特别是针对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方式的界定与惩治呈现真空状态。诚然,国外鲜有发生期货交易所损害会员和客户利益的违规行为,这取决于外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发展和规范运作。但现阶段,我国的期货市场尚未成熟,因而不能完全排除期货交易所成员为谋求共同的利益而做出有损会员及客户利益行为的可能性。法律法规的漏洞无疑增加了交易所违规操作的隐患。

本文将列举期货交易所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分别就其权利义务关系加以分析,以期达到明确关系的目的。同时,针对期货法律实践中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希望能在实践中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交易所典型违规行为的剖析

行为之一:交易所为多空双方提供造市题材

这一行为一般表现为交易所以召开研讨会、讨论会的形式营造交易活跃的气氛,使多空双方借机造市。

期货交易所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者,实际上并不介入交易流程。但是由于其承担着管理期货市场,市场信息的职责,因而在交易过程中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它的某些行为会直接影响期货交易的走势。召开研讨会、讨论会本是期货交易所借助媒体向外界公开近期交易活动状况、预测未来走势的合法活动。然而,一旦交易所有纵容的故意,这种合法的行为就将成为大户操纵的手段之一。个别具有资金或现货优势的大户,可利用交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炒作,以造成期货交易活跃的气氛,诱使中小投资者盲目跟进,再凭借其资金或现货优势,操纵大盘或某一品种的期货价格,从而从中牟取暴利。

目前,我国期货交易的投资群体尚未成熟,除部分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投资者外,存在相当大部分的中小型投机者,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不甚成熟,极易被假象所诱导,成为大户操纵的牺牲品。故交易所的这种行为极易引发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盲从,导致期货交易的泡沫成分增加,严重的将会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影响现货市场的稳定。在我们关注这一行为的同时,应该将该行为与刑法(修正案)第一百八十一条关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有关规定相区别。该条规定:“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该罪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有编造并传播的故意,客观方面则应具有编造及传播虚假信息,扰乱期货市场的行为。而本文所论及的交易所提供造市题材的行为与上述行为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交易所通过各种会议所提供的信息并非必为虚假,甚至在大多数场合,此类信息都具有真实性;其二,交易所对于多空双方的造市行为未必有纵容的故意。应注意的是,这种“故意”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交易所对于利用其的信息进行炒作的大户并不会与之达成任何明示的利?娣窒淼男椋皇遣扇∫恢帧澳怼钡奶龋萑萜湓焓心酥劣诓僮荨9蚀耍导胁豢梢酝ǔR庖迳系摹肮室狻倍云浣腥隙ǎ山灰姿恼庖恍形衔强赡芤鹞シㄐ形挠盏夹孕形?BR>目前,我国对于该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没有行之有效的相应措施。但笔者通过对国外相关立法的研究发现,成熟的期货市场对此类行为已有了高度的关注,在各国立法中,对该行为的禁止并不鲜见。1922年颁布的美国《期货交易法》第四条b(B)规定:禁止“故意向他人制作或导致制作假报告或陈述”。香港《商品交易法令》第250章第6节第62条,关于不诚实交易的条款也规定:“任何人不得给商品市场中的商品交易蓄意制造假象或使人制造或自己蓄意做某事以制造假象”。可见,国外立法除禁止交易所或交易人员通过直接方式传播或制造假象外,还排除了以间接方式而制造假象的可能性。这证明,发达国家已预见到交易所这一行为危害性,而将之确定为禁止性行为。这一经验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行为之二: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大规模拒收合格实盘以利多方或大规模收进不合格实盘以利空方。

期货交易实际上可分别采用对到期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对冲手中期货合约来了结交易。实物交割(Delivery)是期货交易的最后环节,也是连接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关键所在。现代期货投资者大都不以实物交割为最终目的,但据统计,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率仍占期货交易总量的2%—3%。正是由于实物交割,才使得期货价格能真实得反映现货商品得实际价值。从交易流程看,在进入交割阶段后,空方应通过经纪机构向交易所提出有关于交易品种、数量、质量的交割申请,经批准后,由交易所开具给空方入库通知单,空方凭单将货物运入指定的交割仓库,由仓库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开具仓单,空方完成交货。因而,交易所的批准行为和定点仓库的收货行为直接影响到空方的交货的完成。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对定点仓库的规定较少,无法有力的防范指定交割仓库与多空某方勾结,阻碍交货和违规交货的行为。因而无形中增加了结算风险。结算风险(SettlementRisk),又称交割风险,即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货所造成的风险。

指定交割仓库(OrderedWarehouse),是由期货交易所指定的专门用于进行期货交易实物交割的仓库。指定交割仓库的上述行为一般表现为,指定仓库与在期货交易中具有资金或现货货源优势的多空一方相勾结,以拒收合格实盘或收进不合格实盘的方式,控制仓库中可用于实物交割的合格仓储量。该行为在客观上可导致多头逼仓,及引发空方违约现象。多头逼仓,又称逼空,是逼仓的一种表现方式。逼仓(MarketCorner),是指“期货交易者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数额或垄断现货可交割商品的供给来达到操纵期货市场价格目的的交易。”从期货交易实盘操作来看,多头逼仓往往是指多方大量买进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使多头持仓量大于可交割的现货数量,并设法控制现货货源。在进入交割月份后,以要求实物交割为要价手段,逼迫空方在高价位平仓或以高价买入现货进行实物交割,故又称为逼空或压轧空头。由于我国的实物交割均在定点仓库进行,在进入交割程序后,空方(即卖方)须将现货运入指定仓库,经该仓库的质量检查并出具仓单后,交货才告完成。因而,仓库中储有的实际合格实盘数量,直接影响到可交割的现货数量。上述指定仓库的拒收合格实盘和收进不合格实盘的行为,在实际中导致了仓库中可用于交割的合格现货数量不足,从而人为的形成现货缺乏的现象。如加之具有现货货源优势的多方控制货源的行为,就会人为的抬高品种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空方的交货不能,就使得空方不得不以高价平仓认赔或以高价买入现货用以交割,多方就可以获得暴利,严重的甚至导致空方违约的后果。可见,这一行为导致了期货交易的价格形成功能的削弱,同时极大的增加了交易风险。

有风险就必须有防范的措施。由于指定仓库的与期货交易双方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那么,对于指定仓库违规操作而引起的损失,应该如何挽回呢?这里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交易所指定仓库的行为其结果应该归结于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理顺期货交易所和定点仓库的法律关系。依据交易惯例,对定点仓库的管理均由结算所(ClearingHouse)承担,鉴于我国目前实行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所的合并制度,因而,实际上期货交易所承担着对指定仓库的管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指定仓库由期货交易所指定。期货交易所应当与指定仓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指定该条文简单的理解为定点仓库与交易所有隶属关系。从机构设置来看,交割仓库与期货交割有关的业务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决不可将定点仓库并非交易所的组成部分,它只是受其委托,在其监督下完成实物交割的场所,对交易所的指定,它有拒绝的权利。从定点仓库的选择看,往往以方便交易者为前提,而并不以交易所的所在地为限,可见,定点仓库并不依附于交易所。从双方权利义务的确定来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双方以合同的形式确定权利义务。但该法对于双方所定合约的性质并没有予以确认。笔者认为,将?煤贤ㄐ晕泻贤衔室恕N泻贤奶卣骶驮谟谌艘员蝗说拿宕邮禄疃湫形峁榻嵊诒蝗恕<谖夜潞贤ǘ砸娜贤识ǖ悴挚馐欠褚越灰姿拿宕邮禄疃⒉皇俏侍獾墓丶W钪档锰岢龅氖嵌ǖ悴挚獾男形峁晒榻嵊谄诨踅灰姿S捎诳突в攵ǖ悴挚獠⒉淮嬖谑导实姆晒叵担庋焕诳突咚系奶崞穑备眯形峁榻嵊诮灰姿保突Ь涂梢酝ü嵩本凸鞠蚪灰姿惺顾呷ǎ庥欣诰婪椎慕饩觥?BR>行为之三:多空双方力量失衡时,不利方大规模开仓,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其舞弊。

期货交易所为该行为时,实际上是违反了两种不同的风险防范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保证金制度。在期货交易实务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容易混淆的制度。为保障交易安全,期货交易所在交易中,除承担提供交易场所的职责外,还承担着担保履行的义务,《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会员未能履行期货合约时,期货交易所应当按下列顺序代为承担履约责任:㈠动用违约会员的保证金;㈡动用期货交易所的风险准备金;㈢动用期货交易所自有资金。期货交易所以前款㈡、㈢项的办法代会员履约后,应当依法向该会员追偿。”风险准备金正是交易所从在交易中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中提取的,用于担保履行的资金。因而,“风险基金只能用于为维护市场正常运转提供财务担保和弥补因交易所不可预见的风险所带来的结算亏损。风险基金的使用需要有交易所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决定,并报证监会备案。”与之相对的,交易保证金(Margin)是会员向交易所、客户向经纪公司交纳的,用以保证其履约能力的资金。保证金按其用途又可分为初始保证金(InitialMargin)、追加保证金(AdditionalCover)和维持保证金(SubsistingMargin)。初始保证金,顾名思义是指开户之初即存入的履约保证金。而当交易过程中,保证金因履约或亏损而减少至最低限度时,客户和会员即被要求交纳追加保证金,这一最低限度即为维持保证金,通常是初始保证金的75%。但,无论是何种保证金,其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完成。无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而开仓的行为实质上是透支行为。透支交易,是指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期货交易。透支行为又可细分为无保证金而交易,有保证金而多开仓,保证金不足而追加交易等。而本文所论及的交易所用风险资金助一方舞弊的行为又有其行为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该行为同时违反了两种不同的风险防范制度,在降低了客户和会员的履约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期货交易所的担保履约能力,增加了交易风险,不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安全。

二、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防范

任何一种制度如果缺少了防范制度,那么它必将是不完整的。在期货法律实践中,法律法规的缺漏导致了司法的混乱。以下,笔者将对几个有争议的期货法律问题加以研究。

(一)司法实践——对期货交易所诉讼地位的探讨

期货交易中当客户由于交易所的不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时,最先采取的就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加以挽救。目前以交易所为被告的案件主要有:⑴期货交易所主体不合格。如未经证监会、国家工商局批准设立;不具有境外经营业务而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等。这类案件在经国务院对期货市场的整顿后,已大为减少。⑵因期货交易所违规操作给客户或期货经纪公司造成损失。这类案件主要有:因期货交易所散布虚假市场行情或误导行为造成客户错误下单;按规定应予以平仓而未强行平仓的而造成损失的;因上市品种未获国家批准而造成损失的等等。⑶因期货交易所定点交割仓库违规,期货交易所承担责任的。本文在第一部分提及的交易所违规行为之一即属于案件类型之⑵,而行为之三则正符合第⑶种类型的案件。

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是客户,而损失的始作俑者却是期货交易所,那么,客户与期货交易所之间是否可以形成直接的诉讼法律关系就成了客户能否直接向交易所求偿的关键。对此,争议由来已久。综合各家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全盘否定说。该观点认为,期货交易中存在两个合约,即交易所与会员之间的协议和客户与经纪公司之间的委托协议。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依据合同的相对性理论(theprivateofcontracts),“合同关系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向另一方提出基于合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或合同诉讼,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既无依据合同向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或提出诉讼的权利,也不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因而,交易所与客户之间不可能形成合同之诉。同时该理论在李明良先生的论述下,又完善了对客户损害性质的认定——合同损害。他将交易所的行为致使客户期货交易的损害实质,定性为会员与客户之间合同的损害。从而,排除了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侵权之诉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通过诉权转移的方式,使客户的诉权转移给会员行使,由会员象交易所直接求偿的救济方式。

第三人说。此观点的赞同者多见于实践工作者。该观点将诉讼法上的第三人概念引入期货纠纷的解决。在承认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不存在合同关系,否认其可能成为客户提起的诉讼的被告的同时,折衷的主张交易所可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进入诉讼。即客户以经纪公司违反委托合同为由对其提起合同之诉,并将期货交易所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大多从保护客户利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寻求对客户利益的保护。但笔者认为,从诉讼的后果看,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引入期货纠纷诉讼是有悖于现存的法律关系的。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面的阐述中加以解释。

肯定说。此种观点的支持虽少,但很具有代表性。该观点主张在期货交易的特殊阶段——实物交割阶段,期货交易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了直接的法律关系。因而由此引发的纠纷,客户可以直接将交易所列为被告。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同意第一种。对全盘否定说的合理性李明良先生在其著作中已有详细阐述,笔者在此不宜班门弄斧,现仅针对后两种意见提出反驳。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引入,是对全盘否定说和肯定说的折衷。笔者认为,虽然将交易所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能有利于对客户损害的赔偿,但从法理角度分析,此种做法利大于弊。原因如下:一、混淆了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其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依附性,它的介入是为支持本方当事人的主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取决于他所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在纠纷中的地位以及该方是否应承担责任,而如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责任的,也应该以参加进去的一方当事人的责任为限。因而,不难看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其所参加的一方当事人之间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再来研究由于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所引起的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的精神,期货纠纷的处理应“坚持过错和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在上述纠纷中,过错方为期货交易?凸驹诓僮髦胁⒉淮嬖谖ス嫘形蚨绻跃凸疚シ次泻贤商崞鹚咚舷匀皇怯惺Ч实模词姑闱课俳诨踅灰姿形桓娣降牡谌耍敲矗菸薅懒⑶肭笕ǖ谌酥贫鹊奶卣鳎笈薪峁厝换崦媪偃鲅≡瘢河删凸境械T鹑巍⒂删凸竞推诨踅灰姿餐械T鹑巍⒘秸呔悴怀械T鹑巍:苊飨裕蘼凼呛沃纸峁疾豢赡茉诒U峡突У暮戏ɡ婧捅;の薰淼木凸局溲扒笞罴训钠胶獾恪?杉铀咚辖峁矗薅懒⑶肭笕ǖ谌说囊氩⒉荒艽锏奖;た突Ю娴淖钪漳康摹4送猓灰姿形谌耍赡芤⑺咚铣绦虻蔫Υ谩T诮灰姿缘谌松矸萁槿氲乃咚细霭钢校灰姿ǔ4τ诒蛔芳拥谋欢匚弧6笔氯松昵敕ㄔ鹤芳咏灰姿脑颍⒉坏ゴ俊S械氖俏巳〉冒讣墓芟饺ǎ械纳踔潦欠ㄔ捍τ诘胤奖;ぶ饕宥缓侠碜芳印R虼耍市斫灰姿缘谌松矸萁胨咚匣岬贾乱幌盗械牟涣己蠊S屑诖耍收呷衔灰私谌烁拍钜肫诨跛咚稀?BR>对于肯定说,黄永庆先生在对“客户李某诉F期货经纪公司和T交易所期货交割违约案”进行评析时认为:在期货交易实物交割阶段,交易所的不作为已经构成违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阶段有其特殊性,它是实现现货与期货交易的交叉点。但在这一环节,交易所与客户仍不存在任何的直接法律关系。交易所在交割环节中承担着组织、监督的职责,但该职责的受益者仍是会员。虽然会员并未进入交割,但期货交易尚未完成,即存的委托合同并未结束。因而,交易所行为的最终损害结果仍应归结于会员。那么在该案中交易所的行为该如何界定?实质上,交易所的该行为是限制实物交割的行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十七条第2款规定:“期货交易所不得限制实物交割的数量。”这就从法律的角度排除了交易所实际介入交割的可能性。因而,在该案中,客户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会员行使诉权的方式得到救济。而不应该将交易所列为直接的被告。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客户与期货交易所之间不可形成直接的诉讼关系,对于由于期货交易所的违规行为导致的客户损失,客户可以通过诉权转移的原则,将诉权转移给会员经纪公司行使,由会员向交易所直接求偿。在实行诉权转移时应注意的是,由于会员实际上处于交易所的管理之下,因而出于自身利益或碍于情面可能会怠于行使诉权甚至拒绝行使,故可以在法律上或在委托合约中赋予经纪商一项义务:在客户利益因交易所行为受损时,经纪商有义务应客户的请求向交易所提起诉讼。否则,视为经纪商与交易所共同侵害客户利益,双方共负连带责任。

(二)交易规则——确定其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目前,各国对期货交易所的管理,除国家立法指定强制性规范外,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依赖于交易所自律性的管理。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也认同了期货交易所为自律性法人。因此,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外立法大多赋予交易规则以法律效力,将之作为司法审判的准则。诸如美国《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法规》等都被作为具有相当法律效力的规范而运用于审判中。

我国目前对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尚无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有必要尽快确立其法律效力。将之作为处理期货纠纷案件的依据之一。

从期货交易的自身特点及其监管看,交易规则是目前我国交易及监管的依据,理应成为审案准则。期货交易不同于普通的商品现货交易。其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大多数交易者的交易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物而是为回避价格风险和获取风险投资利益;期货交易实行的是合约对冲和保证金制度;交易方式和交易场所也不同于一般现货交易……期货交易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法律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同时由于交易品种的差异,所遵循的交易规则就有所不同。以英美国家为例,金属交易就与其他商品交易的规则有着巨大的差别,如“在大部分品种和衍生工具的期货合约中,均要求在交割月中完成交易,但在金属期货交易中,则要求在交割日完成。”这一特征取决于交易商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方式,因而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成熟的期货市场将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奉为法律。

从交易规则的产生看,交易规则是期货交易活动参与人之间共同的约定,应该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从合同法的角度看,对交易所会员来说,加入交易所就等同于承诺自愿履行交易所的规则。对客户来说,与经纪机构签订委托书时,也就明确了有遵守加以规则的义务。因而,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无论是对会员还是对客户,都有法律的约束力。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期货交易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中也指出:“处理这类案件应特别坚持以下原则——(四)坚持尊重当事人合法约定的原则。对于当事人约定只要其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和期货交易的惯例,就可以作为处理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依据。”这一原则的确立,明确了交易所规则可作为解决期货交易当事人之间法律纠纷的依据。

从我国目前期货立法的现状及司法实践看,确立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在审理期货纠纷案件中的地位,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妥善处理,有利于期货交易监管和有序运作。我国期货市场走的是一条“先试点,后立法”的道路,与期货市场的发展相比,立法明显滞后。纵观国外的期货法律发展,期货法规大都伴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发展之初,司法实践往往以自律规范及交易惯例为依托。我国目前尚处于期货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司法实践忽视期货交易规则,甚至轻易否定其效力,就会导致期货交易秩序的混乱。

当然,在确立交易规则之法律效力的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关于交易所规则的合法性审查问题。笔者认为,期货交易所规则作为自律组织的自律规范,只要按合法的程序产生,报中国证监会即为合法有效。中国证监会有权行使审查权。作为法院,尤其是地方法院,在审查期货交易所规则时应持谨慎态度。鉴于交易所规则的合法性涉及较强的专业性,且有关社会稳定,建议应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证监会及期货业内专家共同组成权威性的专门机构审查。

(三)期货立法——对纠纷举证责任的确认

在对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诉讼中,必然涉及对交易所违规行为的举证问题现有的期货法律中,并未涉及对纠纷举证责任的规定。仅在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中规定:除“客户主张经纪公司未入市交易,经纪公司否认的,应由经纪公司负举证责任”外,一般应当贯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笔者认为,我国期货立法有必要确立期货纠纷诉讼的特殊举证责任。

让我们针对前文所提及的两种违规行为加以分析。行为之一具有十分明显的隐蔽性。其隐蔽性在于它以合法的表现形式达到了不法的行为结果,而作为客户在通过经纪商进行诉讼时,根本无法就交易所是否有纵容大户造市的故意进行举证。同时,也无法就交易所在各类会议中的信息的真实性及可信度作出专业的认定。从而无法举证交易所对客户损失是否负有直接责任。在研究行为之二时,我们发现,如要判断指定仓库的前述行为是否违法,将涉及两个基本的行为要素的认定:即定点仓库的质检行为是否合法和是否存在与大户勾结的嫌疑。显然,要求原告对此举证是不合理的。因为,对前者的认定须有相关的内部凭证和质检记录加以佐证,甚至需要重新聘请权威质检部门进行鉴定。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后一种行为要素,由于“勾结”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除当事人外,第三者很难了解其内幕,因此原告也很难承担举证责任。可见,由于交易所违规行为本身具有专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加之在期货交易中,信息来源均来自于经纪公司和交易所,客户根本无法掌握操作、执行中的具体情况,更无法调取内部资料。所以,在此类由交易所违规行为所导致的诉讼中,由被告举证更符合公平原则。从公平的角度看,客户相对于经纪机构,会员相对于交易所都处在弱势地位,由弱势方承担举证责任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而,笔者主张应确立期货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三、结语

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他具备回避风险及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现货市场的稳定。期货交易所是期货交易的唯一场所,它的规范运作是保障期货交易顺利完成的关键。期货交易是一场永无止尽的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必定是有输有赢。作为战争规则的执行者——期货交易所,只有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组织战争才能将损害减至最小。

●参考文献

(一)法律法规

1.《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期货所管理办法》

3.《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4.《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

5.《民法通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

(二)专著

1.李明良著《期货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黄永庆主编《期货交易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版

3.杨永清著《期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文红宇主编《中国期货交易法律知识全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徐海燕著《英美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6.肖建国、肖建华著《委托行纪居间合同》,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6月版

7.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16.

8.黄永庆主编《期货交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

9.施光耀编《中国证券百科全书·金融衍生产品卷》,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0.王利明著《民商法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1.门淑莲著《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12.卞耀武主编《英国证券发行与交易法律》,1999年4月版

13.吴志攀、白建军著《证券市场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4.张邦辉主编《期货交易大辞典》,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1月版

15.刘迎秋主编《现代期货大辞典》,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

16.《期货法律法规选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审定,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

17.《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金融管理卷》,中国物资出版社

18.《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金融机构卷》,中国物资出版社

19.《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衍生品交易卷》,中国物资出版社

20.[美]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地利亚尼著,唐旭译《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

21.[美]J达瑞尔·杜菲著、殷庚清译《美国期货市场》,山西经济出版社

22.FuturesTradingLawandRegulation;Editors,HelenParry,EricBettelheimandWilliamRees

(三)论文

1.宋锡祥《台湾“期货交易法”评析》,《政治与法律》1999年1月

2.李涛《对期货纠纷案的法律思考》,《律师世界》1998年9月

3.李红建、胡碧通《浅析期货交易所的法律地位》,《法学天地》1997年5月

4.鲁滨森《英国期货市场的立法与自律管理》,《法制日报》1998年10月10日

5.毕秋丽《关于期货交易立法几个问题的探讨》,《山东法学》1998年4月

6.孙强《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及风险防范》,《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11月

7.陶红燕、毛国辉《美英期货市场立法与管理》,《企业经济》1996年3月

8.党亦恒《期货经纪中全权委托的法律问题》,《法学》1996年2月

9.党亦恒《论期货经纪的法律关系》,《中国法学》1994年4月

10.成都中院经二庭《审理期货交易纠纷案件的法规探讨》,《政法论坛》1994年4月

11.杨媛《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探讨》,《法学杂志》1999年2月

12.王国征《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法学家》1998年4月

13.赵刚《从司法解释与现行理发之抵触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之窘困及其合理解脱》,《法学》1997年11月

14.华仁海《国内期货市场实务交割制度评议》,《中国期货》1997年第1期

15.赵文广《交割履约风险剖析》,《中国期货》1997年第2期

16.李云《透支交易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中国期货》1997年7月

17.杨光《谈谈期货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问题》,《中国期货》1995年10月

18.赵杰、胡定《期货交割与风险控制》,《中国期货》1996年第8期

19.薛智胜《交易所与指定交割仓库的法律关系》,《中国期货》1997年4月

20.陶非《交易所自律管理弱化的内外部原因》,《中国期货》1995年12月

21.彭真明、邓友刚《期货交易若干法律问题探讨》,《法商研究》1997年2月

22.吴有彬《期货纠纷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律师世界》1998年9月

23.石英《期货案件若干法律问题探讨》,《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4月

24.沈寅《商品期货纠纷的法律问题及建议》,《法学》1995年6月

25.彭真明《英国期货市场的立法与管理》,《国际贸易》199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