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5 17:37:08

媒介素养培训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1

截至2017年2月8日,在CNKI中以“媒介素养”“教师”为篇名,可筛选出80篇相关文献,而经进一步筛选,仅获得2篇以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以及1篇涉及高职教师的文献。研究人员分别对广西、江苏等多个省、市高职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小样本调查,发现虽然教师基本具备从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自身也具有较强的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但缺乏创造和传播媒介内容的能力,更缺乏对媒介素养内涵、体系等的清晰认识,主观上没有感知到媒介与教学的重要关联,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意识非常淡薄,也疏于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且多数教师没有对应用于课堂的媒介素材进行提炼与整合。由此可见,高职教师的媒介素养较为低下,针对高职教师媒介素养的研究较为匮乏。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这是因为,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表现出辨识力和自我约束力的不足,可能更容易迷失在庞大的信息传播空间,受到不良信息的加害,需要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教师加以引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本就以重动手能力、贴近岗位见长,各种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媒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需要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教师加以筛选,投入教学,将自己消化吸收的信息传播给学生。在教师眼中,媒介决不应该只停留在传统纸质教材和一些常见电化教具上,也不应该只局限在网上冲浪,抑或是已经离不开的手机上。不论是逐渐老去的电视和广播,还是新媒体中走向成熟的移动媒体,抑或是尚处于上升期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它们构成了硬件和软件兼具、各类媒介加速融合的媒介环境。不过这种环境既不纯净,更不平静。如果是QQ群和微信朋友圈内的不实信息传播,如果受者无法有效甄别,对学生思想的危害更大。各种实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站中存在的网络欺凌等,可能导致高职学生群体的新媒介消费变得严重缺乏理性和目的性。媒介环境还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媒介素养关乎一个学生的思想信念,也关乎一个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生存能力。为了应对复杂的媒介素养教育局面,我认为高职教师是第一责任者,必须在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同时,主动将各种媒介与教学联系起来,这就要求不仅是为了教学来利用媒介,更要培养一种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对学生不一定采取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而会内化于课程的每一个片段。

二、多渠道提升高职教师媒介素养

(一)学一点新闻传播学,近用多种媒介

学习新闻传播学知识,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中主管宣传的同志的事。我认为,每一名高职教师都需要通过阅读对媒介的概念、类型、特性、运作方式、效果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媒介造就的拟态环境,知道这种拟态环境会给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在掌握了宏观的知识之后,下一步就是近用。若是自己熟悉的媒介,宜结合媒介理论、自己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媒介使用。例如,经常在互联网上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不同网站同一内容的新闻或许存在差异,如果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就会善于质疑,通过检索和逻辑推理,发现最贴近真实的版本。再如,在一些科技类网站上有几款手机的比较介绍,可以为购买手机提供参考,但其实是较为偏向其中一款手机的广告软文,如果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就会善于发现。若是那些平时不太使用的或者从未接触的,但却是较为流行的媒介,应积极体验,只有亲自用过了,才能对媒介有直观的了解,才可能理解学生对媒介的态度。例如,有的人很早就接触QQ,却很晚才接触微信,他们的理由是微信不过是又一款聊天工具而已。但微信发展到今天,其信息的精准传播特性,朋友圈的社交应用集成,微店、理财、支付、信贷等一系列的商业金融应用集成,以及交通出行、饮食娱乐等生活应用集成,使微信发展成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平台,微信一个应用就包含着丰富的功能。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取材,围绕微信设计经管类高职课程的案例,使用微信群管理班级、收发文件,把微信的功能尽可能利用起来,来为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管理服务。

(二)培养对媒介内容的敏感性

这种敏感性尤其需要体现在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包括政治敏锐性、科学敏感性、创新敏感性等。其中,政治敏锐性尤其重要。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材是高职教师接触最多的媒介之一,教师既可能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可能是教材的创作者,媒介素养方面的缺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媒介内容敏感性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反思的例子。高职工商管理类教材中需要安排很多案例,有的教师将互联网上的案例、新闻直接挪到书稿上,不加裁剪,不加整合,更缺少原创,使案例的风格、语气与正文格格不入,或因素材来源较多导致前后矛盾,从而使学生对素材的真实性产生疑问。有的教师选取的互联网案例实际上是软文,对某商品、某企业大加褒扬,他们没有意识到教材应取中立客观的立场,哪怕这个商品、这个企业确实不错,哪怕自己对这个商品和企业再有倾向性,也不能随意按照自己的预设立场和思维习惯行事,只要说明一下即可。以上这些关于媒介内容敏感性的例子也可以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素材。

(三)制订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制度

我认为,对教师媒介素养的要求应该从申请高校教师资格时就开始,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和面试都应加入媒介素养的考核内容,让有志于教师工作的考生重视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笔试只需要考查一般理论即可,面试中考官可通过提问了解考生的日常媒介使用习惯和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并且创设情境让考生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考查教师将媒介素养知识与课堂教学,或者与实习实训相融合的自觉意识。此外,应制订从校外培训到校内学习的完备的媒介素养培训制度。校外培训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请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派出精干力量为教师讲解媒介知识,这种讲解不是授课,而是一种专题式、探讨式的互动。校外培训可以每年固定时间进行。校内学习可以组织教师阅读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科研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料,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征文等活动,还可以组织教师旁听,较好地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师的公开课。另外一种较为新颖的培训方式是采用新媒介培训内容,并通过新媒介就培训内容与教师展开在线互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新媒介的力量,在接受培训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新媒介使用经验,在培训内容的引导下对新媒介的优劣进行思辨。不论采用哪些培训方式,都要坚持常创常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坚持覆盖面广的原则,广泛组织来自于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参加培训,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别编制相应的培训计划,包含所有教师都参加的课程,根据教师的年龄、专业、职务、兴趣等开设的若干特色课程,做到既有“公共课”,又有“选修课”;要坚持新老媒介一起讲,不能只谈新媒介,而忽略传统媒介,如报纸、杂志、图书的作用,要多介绍新老媒介的融合,如个性化定制的社交化新闻杂志、按照需求获取内容的互联网电视等;要坚持“学做结合”,高职院校非常欢迎“双师型”教师,就是因为他们能学会做,在媒介素养的培育上,也必须遵循这一点,不但要学会接受信息,还要学会创造信息、传递信息。

三、结语

媒介素养既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又是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技能。在如何看待媒介的问题上,在如何善用媒介发展自己专业技能的问题上,在如何克服各种“瘾”的问题上,高职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协助,教师也必须有能力提供这种帮助。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还将深刻影响到教师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我相信,一支具有相当媒介素养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培育学生、服务学生。

作者:陈铭 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有志.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2(1).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2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普遍参与的系统工程,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教师的作用不可忽略,而是充当着推介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教师作为推介者,通过教书育人来建构社会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担负着向全社会宣传和推广媒介的教育职责,成为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作为参与者,高职教师自身也需要有示范性作用,需要不断加强媒介素养的学习来提高专业意识和坚定职业操守,更好地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因此,高职教师作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所针对的对象之一,充当着“推介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既体现着教师在媒介素养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也预示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复杂性。

(一)高职教师作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推介者的原因分析

高职教师之所以能作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推介者,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决定的,在课堂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影响力与日俱增,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不仅高职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自于教师的信息传播,而且高职学生对外界世界的了解也要依赖于教师们的指引。事实上,教师在提供给学生信息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方方面面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教师被称为神圣的职业,原因在于他的媒介传播能产生巨大的效果,教师传递的信息能提供给学生一种世界观,久而久之,学生就依据教师提供的参考框架来界定并修正个人观念和行为。如今,微时代新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传播方式,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们对于所需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由于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整体媒介素质不高。同时,高职教师获取外界信息的环境较为单一,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较简单,那么在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同时,教师也应主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能力,也有责任和义务推介媒介素养,将媒介素养知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批判思维,拓展多方面的信息源,防止偏听偏信,给学生提供一种多元视角和多方思维,让学生在立体化呈现的事实中寻求真相。

(二)高职教师作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参与者的原因分析

教师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社会功能,在兼具正面的、积极的功能之外也具有负面和消极的功能。因此,高职教师如果不具备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会影响到所授高职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事实上,西方提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社会大众抵制媒体的负面信息。如今看来,提高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固然重要,但对传媒本身即教师来说也势在必行。因为,高职教师素质在媒介参与方面的缺失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职教师媒介使用能力较低。教师经常使用的媒介包括互联网、报刊、书籍、杂志、广播和电视等,随着新媒介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互联网作为教科研的首选工具,还有许多教师借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和动态的渠道,但教师们对其信任程度较低,以教学、研究为动机接触媒介的机会很少;其二是对媒介内容不能有效把关。对于网络贴吧、社区论坛、微博及微信中各种不明来源的消息、言论,教师们往往选择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网络推手、虚拟环境等新名词,许多教师仅仅是听说过,但并不了解,所以加强教师们的职业素养,做好媒介传播的把关人,才能更为有效的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其三媒介使用技术受阻。教师们使用媒介的能力目前多数停留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教师们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课、慕课等新媒体与学生互动较少,甚至绝大数老师从未使用过“微格教室”这一教学手段,而教师们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学习和活动更少,所以加强教师们媒介使用能力势在必行。

二、提升教师媒介素养的实践路径

教师加强媒介素养的目的不是帮助其简单的评价媒介信息的真实有效,而是重在培养教师们多角度解读、阐释信息的能力,不是强调媒介信息的绝对评判标准,而是培养教师们主动思考、利用信息的能力,帮助教师们去除消极的媒介使用观念,让老师们积极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自觉地使用媒介,从而达到培养社会理想公民的终极目标。如今,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现状,本研究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切实理解媒介素养教育意义,树立科学的媒介素养观念

媒介,作为信息的传递载体,可以激发受众的思考,并不是接触媒介的数量越多越好,在接触媒介时候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师们关于媒介知识多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多事感性、松散的知识,缺乏理性、系统的认知。目前,很多教师认为媒介使用就是依靠网络、微时代等现代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而这仅仅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包含教师对信息识别、辨析、传递的能力。因此,教师们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媒介素养观念:媒介不是再现社会现实,很多信息内容带有主观性,多构建生成的,媒介信息背后多是各种利益、力量相互作用与权衡的结果,这就需要高职教师们拥有完整而丰富的知识系统,储备一定的媒介基础知识,不仅要正确认识各种形式媒介的特质和功能、运作规律与操作方法,以及传媒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还要深刻理解传媒的权利和责任,了解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理性解读传媒信息,科学、理性的面对媒介信息,帮助学生能从多角度解读信息,最大限度接近真实客观,作出较为准确的判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将媒介法制知识和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媒介伦理道德观念,使其媒介言行符合社会道德及法律规范。

(二)多途径打造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创设良好媒介素养氛围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等事件频繁发生,近年来的诸多犯罪事件往往导源于错误的媒介使用行为,可见,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在强化的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却严重缺失,导致出现“学校教育无用”的惊慌,而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媒体及教师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与教育能力获得较快提升。所以,作为高职学校,必须采取一切积极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兼顾多个层面、循序渐进地打造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构建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学习的内容不仅包含媒介素养的概念、发展、价值、内容和方法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之掌握着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发展的新成果,还要包含教师掌握媒介设计、媒介展示等现代化科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提高高职教师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和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和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联系,主动为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创设良好的条件,制定适合院校自身定位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远景规划和战略,要积极统领整合本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如专家学者、项目团队、示范基地等,努力开发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媒介素养的专项培训和认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营造浓厚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氛围。

(三)激励教师利用媒介进行教育教学,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践行人格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的角色定位是专业技能知识的传输,这已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背景,高职教师不应仅仅是技艺精湛的师傅,更应成为高职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指导者、思想的引领者、话语的倾听者和实践的参与者。高职院校师生在微时代时代必然会主动或被动地利用各种媒介获取学习资源,以MOOC、微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给高职教育带来颠覆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将教育信息化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见,作为高职教育的施教主体,面对微时展现状,高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一是从专业角色定位的角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媒介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呈现手段和展示方法,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将媒介素养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实验实训中,积极运用媒介素养知识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使其符合教学过程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技术运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和方法,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实习实训效果。二是从工作职责的角度,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开展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以提升学生媒介素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自身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对媒介信息的敏感性,及时判断、甄别、选择和整合信息,引导学生看清事件发生的根源和背后复杂的社会问题,教育高职学生面对复杂事件慎重发声,不围观、不激进,对信息作出理性的判断。同时,高职教师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要把技能和素养结合起来,积极践行人格教育,在技能传授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和没有,使高职学生成长为知识与能力并进,素质和技能共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指出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培育。而高职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媒介,并在高职教师的不断指引下,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对信息评判、甄别、运用的能力是其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开放的媒介环境,更需要高职教师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在传授职业技能的教育教学中主动强化媒介意识,提高媒介素养和技术技能,时刻关注网络舆情,敏锐捕捉信息动态,有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更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协调和共同努力。

作者:肖鑫鑫 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谋冠.大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4).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3

所谓独立教学,是指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加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然而,独立教学模式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其原因在于:(1)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2)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还没有建设起来;(3)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往往比较繁重,贸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可先选定部分地区的学校进行独立教学模式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一是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展开。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并积极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单位合作,以确立适合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二是着力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能否成功进行,师资队伍是关键。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师范院校的传媒专业教育中融入教育学知识,为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立储备师资力量,鼓励传媒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2)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鼓励他们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限。

三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和创新。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媒介素养相应课程,并从当前中国国情、教育体制特色、媒介环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媒介素养相关教材,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和改进;在进行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课堂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如邀请媒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媒介有着更为直观和鲜明的了解。

四是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这一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必须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例如将媒介素养考评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测评,对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得较好的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等。

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议,是与中国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积极推进,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注,最终向公民终身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1997(1).

[3]【加】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4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新媒体;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

由英国学者汤普森和李维斯于1933年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随后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对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在面对不同媒体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等等。此后,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也开始不断完善和发展。现阶段,随着5G技术和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设备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的含义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社会公众认识媒介、使用媒介以及评价媒介的能力等,主要包括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媒介素养为研究主题,分析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一、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麦克卢汉曾说:“媒体是人的延伸”,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信息时代,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介不仅能加快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方式,还能最大限度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再加上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环境已成为当前社会公众生存与发展的第二大环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旨在提高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进而达到促进个人发展,参与社会建设的目标。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信、抖音等社交应用。此类社交应用对未成年人最具吸引力,影响力也最大。现阶段,部分媒体出于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需要,或因信息采编过程缺少严格管控,经常在传播的信息中夹杂暴力、色情等内容。《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46%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浏览过各类不良信息,其中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负面思想内容占比均超过15%,这些内容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发生转变,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些青少年出现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产生厌学情绪[2]。第二,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呈现出商业化、感性化的趋势,网络信息也逐渐朝刺激受众感官等方向发展,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急剧扩大。而在媒体传播的信息中,包含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长期接触会使人出现不思进取等行为,导致自我封闭。除此之外,部分公众因缺少媒介素养,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判断存在非理性的特点,这很容易使公众面对各种信息诱惑时,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导致时间与精力的浪费。一旦发生某些重大新闻事件,还可能出现以讹传讹、造谣中伤、人肉搜索等网络不良行为,既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也会对新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舆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对主流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认同出现危机。第三,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者,这对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新媒体具有平民化、草根化以及门槛低等特点,部分热门话题经网络传播后,会迅速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但媒介道德和法律评价监督机制的滞后又会让部分无良媒体在群体事件传播过程中故意扭曲事实真相,将个体意见用于媒体意见,导致网络失范行为频发。除此之外,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且职业素养不高,存在网络诈骗、虚假新闻等不良行为。而公众在面对这些网络信息时,如果不加以辨别就接受,很容易引发网络谣言、社会恐慌等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路径

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且发展时间短,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较大的差距[3]。基于此,要想全面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必须把媒介素养教育当成一个全民性和终身性的事业来开展。(一)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必须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一方面,当前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身心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加上大多数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程度较低,导致相关的课程教学开展力度不足。因此,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在各中小学单独设立专门的必修课,或者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穿插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这会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做好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上网时长等进行控制,如王者荣耀对登录时间较长的用户进行强制下线等。家长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言传身教,对涉及媒介素养的知识进行讲解,更好地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既是内容生产者,也是信息传播者。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如此庞大的上网人数,再加上公众媒介素养的缺乏,侵犯隐私权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对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对此,相关部门应坚持信息公开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保障好公众的知情权,并建立相应的权利保障机制和惩处机制,对不实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公民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公众也应遵守相关的媒介法律法规,自觉举报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信息,杜绝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正确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媒介素养。(二)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媒体公信力。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相关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媒体公信力。一方面,在新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背景下,相关从业人员要牢牢坚守自己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把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放在主要位置,不断学习心理学、传媒学等相关知识,进而履行好引导舆论的职能,提高媒体的公信力。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相关从业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在职培训等方式让教师熟悉和掌握应用新媒体的能力,进而着力打造一批专业素质高又充分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专职教师队伍,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做好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还应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考评机制,如将媒介素养纳入公共考试,或将其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纳入教师资格证考试等。与此同时,为提高媒介素养考评机制的质量和水平,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机构,并保证其独立性,监督普及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而为形成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培养媒介素养较高的社会优质公民。(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创造健康的媒体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的媒体环境。一方面,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媒体必须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相应的职业行为规范条例,对违规违纪的媒体平台或个人进行相应的惩罚,避免信息内容过分娱乐化和商业化。除此之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快捷化、即时性等特点,因此,相关部门也应开通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等,加大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及时倾听广大社会公众的舆论反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推动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从现阶段媒体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仅仅依靠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党和政府还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媒介参与网络舆情,为创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鼓励媒体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并对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媒体信息进行过滤和分级,严厉打击淫秽色情、低俗信息,做好媒介信息的实时监管工作,进而有效约束不良的网络行为,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群体,全面落实各端游界面的实名制度,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明确各媒介平台的责任。这样既能有效遏制青少年的上网行为,也能促进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

三、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消费主义思想大量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且新媒体环境下公众信息传播身份、主要功能转变,这对公众的信息分辨能力、媒介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必须从政府、学校及个体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提高新媒体的公信力,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

参考文献:

[1]邢佳妮.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探索[J].传媒,2020(15):81-84.

[2]陈姝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J].传播力研究,2020,4(08):8-9.

[3]周如南.公共事件中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背景、特征与路径[J].公关世界,2020(02):10-11.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依赖;负面信息;媒介素养

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曾说,“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个人也从接受者成为了传播者,媒介信息也逐渐由年轻群体所主导,他们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也时刻对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媒介接触、媒介认知等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对媒介信息分析判断能力不够强、媒介使用以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探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其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受众需要拥有认识且识别媒介的能力;其二,始终应具备使用恰当的媒介,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学会使用媒介最快地在互联网信息中攫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而非在面对网络信息泛滥时,无法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变得无所适从,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和道德的缺失。“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和业界人士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伴随着大众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缺失社会责任意识,出现低俗、绯闻、媚俗等现象,为此专家学者开始以各种方式激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②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时间运用于聊天软件、SNS网站与博客和游戏占据了74%,而查资料、电子图书馆的时间仅占18%,而大多数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事情,因此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利用率虽然较高,但是能够积极使用互联网并使其发挥价值的占少数。鉴于以上情况,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要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主要的媒介素养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媒介使用自律性不够,过度沉迷网络。新媒介的不断衍生,让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社交媒体上,例如微博、微信、QQ、网络游戏等。基于社交目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将信息与朋友分享,朋友圈和微博打卡成为了大学生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游戏从电脑端转移至手机客户端,无论是周末课余,还是上课,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此,导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新媒介上。(二)社会信息舆论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大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制造者,缺乏对媒介的分辨能力。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媒介信息更偏向于煽动性和低俗化,而大学生面对过载的信息,容易失去对信息的辨别意识和能力,在信息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偏重于关注过度娱乐化以及煽动性较强的信息,从而当舆论出现不恰当的倾斜时,很容易被煽动,缺乏理性的思考。(三)法律安全意识淡薄,校园网络贷款案件频发。互联网金融出现井喷之势,也不断衍生出各类的网络高利贷以及网络诈骗陷阱。对于稚嫩的大学生而言,金钱的诱惑力往往让其丧失了警惕心理,诸如河南某高校学生欠款十万余元因无法还贷而自杀,北京某高校大学女生利用同学信息贷款高达60万余元等。伴随着贷款陷阱的不断被挖掘,网络诈骗形式也不断升级,在浏览网页的同时可能就存在着信息被盗取的可能性。(四)媒介信息依赖度过高,缺乏深度思考。在如今的碎片化阅读时代,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媒介来提升自我的社交能力,但却被“浅阅读”不断侵蚀了大脑,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一方面是信息的异化,大学生的过度依赖媒介会使自身处于被信息支配的地位,缺乏对自我需要的清醒认识,逐渐沦为“信息动物”;另一方面是媒介的异化,人的精神交往需要靠媒介完成,媒介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③,例如大学生群体中的“沙发土豆”“鼠标土豆”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并且比例逐年上升。

三、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8

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引入我国后,学者对这个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1]吴廷俊和舒咏平认为实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传播沟通空前巨大的需求。适应社会结构、生活形态的巨大变化;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各种变化均指向了对传播素质教育的需求。”[2]无论哪种界定,“媒介素养”的概念都包含有以下的元素:媒介是被建构的,它也在建构真实;媒介有商业的利益和追求;媒介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由于内容和形式各异,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质、符码和传统;受众获得媒介的意义是通过协商而来。[3]所谓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简要地说,就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现状

1、青少年面临的传媒环境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W•JamesPotte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对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4]据世界报业协会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报纸种类也高达2000多种。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有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由于人们对信息获知的渠道依赖,大众媒介在议程设置、社会舆论形成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4年7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止,中国网民总数已达8700万,其中未成年人约占网民总数的一半。据抽样调查,有71%的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接触过网络上的“黑信息”或进过“黑网吧”,81%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对“黑信息”的拦截和抵御不懂得采取安全的措施,95%以上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可能带来的危害抱有警惕心理。

2、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因其个性年龄特征,对大众传媒十分敏感,最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城市小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人数百分比为:电视87.7%,报纸71%,广播61.7%,书籍59.9%,录音带51.2%,杂志46%,计算机14.4%,城市中学生的比例指数略低。[5]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达100分钟。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中,年级越高的上网越多,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媒介的无处不在和青少年接触媒介的特点决定了青少年在使用媒介时,除了能利用媒介给其带来的方便之外,还不能很好的抵御媒介所带来的负面信息。

青少年属于信息认知弱势群体,由于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社会认知经验,他们缺少基本的媒介知识、辨别能力,更不具备对媒介的运用能力和批判素养。传媒素养的匮乏,再加上传媒拥有向大众信息的特权,使得青少年对传媒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媒体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电子媒介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闭在媒介的“自我”之中。

消极价值观念侵蚀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在感性发展上,青少年信赖于大众传播媒介,他们往往视媒介为权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念渗透在许多大众媒介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脆弱的精神家园。一些广告的消极示范效应扭曲了人们的心理常态,导致“炫耀性消费”等畸形社会行为的出现。大众媒介凭借其特有的“欲望的模仿”机制重塑社会消费行为,引导社会时尚。

暴力色情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为迎合部分受众的收视欲望,暴力色情信息成为大众媒介挥之不去的附属品。大众媒介中暴力节目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侵犯行为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些意志薄弱、未成熟的青少年会因模仿媒介的暴力行为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全面、立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网络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包括多样的技能和专门知识的活动,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以全民教育为基础,政府、媒体、学校、教师、家庭和研究者之间合作互动的体系,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网络。中小学传媒素养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信息作批判性选择和有效利用。在这些信息的选择和利用中,媒体和各类社会机构必然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校实施传媒素养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本身力量加大传媒素养教育的实施力度,还应该主动与社区、周边企业、当地媒体、高等院校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联合,有效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络,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1、政府部门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把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教育基金的支持,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研究是循序渐进的,开展青少年的媒介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基金的支持。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给予政策保障,教育界专家提出,我国应每隔3-5年《未成年人媒体素养状况白皮书》、形成媒体自律联盟,建立未成年人新闻发言人制度,对青少年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供权威调查材料,改变媒体“乱发声音”的现状。

2、学校教育部门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

提高教育工作者媒介运用水平,加强对中学生网络文化的正面引导。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水平。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深入了解且有良好的悟性,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才能在浓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实现引导中学生网络文化的目的。

组织编写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信息教育课,把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纳入学习范畴,针对性地进行“导视”、“导听”、“导读”和指导网络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定期为青少年做报告,承担学校专家顾问的角色,为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献言、献策。如深圳推行的“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活动,就很好的为中小学生进行了媒介教育。活动主要在各中小学,通过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深圳市首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大型研讨会等形式,2005年9月20日下午,深圳报业集团与宝安区上合小学联合举办了“媒介素养进校园”的活动。活动中,报业集团的资深记者向学生们讲授了少年儿童理性地辨别各类媒介信息的意义,并教授他们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媒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姿态介入传媒,从优秀的传媒文化中获取营养,作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如一些学校开展的“关注《新闻联播》”,“评点《焦点访谈》”、“感悟《东方时空》”的讨论写作活动,以及网络信息检索活动、网上主题创新活动等等,都值得加以推广。再者,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纸可以为未成年人认知、熟悉媒介、实际从事媒介操作提供直观形象的讲堂和场所。

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将媒介素养与现行活动整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实践媒体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媒体产品,组织播放,并通过讨论来丰富学生的媒介知识。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如在学校设立电子阅览室,建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数据库,以方便学生可以经常查阅。另外,老师可以建立自己班级的主体网页,通过网络这个互动平台,信息,和学生讨论媒体方面的技术、知识,在利用媒体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媒体。

3、发挥媒体在青少年媒介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

培养青少年的传媒使用权并尊重青少年的传播权。联合国基金会1999年在挪威形成的《奥斯陆挑战》将少年儿童对媒体的使用权归结为:接触媒体的权利;获得媒体教育和识字的权利;参与媒体的权利;免受媒体侵害的权利;媒体在保护和推进少年儿童权利方面的作用五个方面。尊重青少年的传播权,不止是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同时将制作主权交给他们,这是在巴西举行的[2004年世界儿童期青少年媒体高峰会]的结论之一。

设置寓教于乐的媒体,青少年使用媒体的目的在于探索自我,寻找生命的出口,但有娱乐没有教育的媒体,青少年无法从中学到人生智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设置专门的栏目及出版相关书籍。如一位传媒学者在中青网“青少年园地”频道中开设的“媒介课堂”栏目,透过网络媒体向未成年人普及媒介知识,努力让更多青少年讨论新闻、了解媒介,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做法。“怎样当个小记者”、“我也能做小编辑”、“我来做主持”等类似内容书籍的面世,也是大大有助于未成年人的媒介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

不刊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报道,抵制一切妨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传播,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畅通媒体和未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渠道。

编写媒介素养知识普及读本,深入校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宣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如深圳青少年报社和特区教育杂志社深入校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班,并编写媒介素养知识普及读本,举办《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研讨会等。同时深入校园开展阅读活动,提倡阅读书籍,阅读媒体,阅读社会。增强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大主流媒体对未成年人的针对性,要用未成年人的语言和文化对其宣传。

媒体注重发展报纸的教育工程。报纸教育工程:NIE,即NewspaperInEducation的英文速写,美国报界高度重视并广泛开展教育工程,“据美国报纸协会去年统计,2000年全国有950家日报定期开展NIE工程。这些报纸向全国106,000所学校提供宝,有381,000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报纸提供的内容辅导学生,当年美国日报的学生读者达到1450万。”[6]这种教育工程值得我们借鉴,报纸教育工程是培养报纸校园读者很好的途径,通过实行报纸教育工程,青少年成了这些报纸的忠实读者,同时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4、家庭和社会组织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提供环境保障(1)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上网

富邦文教基金会于5月25日公布一项青少年媒体实用性为研究调查,先是青少年离不开手机与网络,同时,还应确认传媒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家庭是青少年接触传媒的主要场所,家长对孩子媒体活动的关注和引导特别重要,包括需要端正认识、加以重视,要以身示范、提高自身信息素质及对孩子的指导能力等。

培养家长自觉运用媒体的能力,引导孩子认识利用媒体的优点,规避媒体的负面影响。如家庭中指定互联网规则,家长应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给孩子良好、明晰和易于理解的例子,说明上网时应该注意什么,确保他们知道当他们对有问题的或使他们迷惑的内容时及时向家长求助;制定家庭政策,列出一系列家庭里任何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该做的事情,监督他们使用互联网;监督孩子接收和发出的电子邮件,了解他们的网友,就象了解他们其他的朋友一样;经常查阅历史文件。

(2)社会组织为青少年媒介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媒介知识宣传,如社区可以联合图书馆、其他社区机构来推动学校以外的媒体教育。积极组建一支辅导和帮助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社工队伍,这支队伍可以发起一些促进媒体教育的活动,如写信给地方电视台呼吁播放较好的青少年电视节目,建议媒体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好的媒体氛围的营造。各个社区定期评选优秀媒体节目,并向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刊物、文艺作品和音像制品等。

参考文献:

[1]、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449页-450页

[2]、[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C]“2003中华传播学论坛暨中华传播学研讨会”入选论文,

[3]、W•JamesPotter,Medialiteracy1998Sage,p7-81

[4]、W•JamesPotte.“MediaLiteracy”secondedition.SagePublication,2001.260.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9

(一)媒介素养的界定“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人的认知能力,它是在假设人们具有认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的公民媒介素养表现为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4]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学者甚至提出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等概念。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不仅强调对信息判断和甄别能力的提高,而且提出了有效的创造信息和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新媒体时代,受众应该学会正确的理解媒介信息,理性地对待媒介信息,同时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而传播者则应该在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精神。(二)企业媒介素养研究作为身处信息化社会的现代化企业,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媒介传递企业信息的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必备的素质。我国对企业媒介素养的教育多停留在一些针对企业领导者的培训课程或对员工的普及教育上。对于企业媒介素养的研究也缺乏从定义、内容到教育模式的系统梳理。孙素华在《企业员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中提出了整合社会教育机制、政府监督组织、企业管理体系、公共媒介机构等力量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完善的企业员工媒介素养评价体系、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培训体系;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企业文化等观点。金海燕的《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和媒介素养》侧重对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内容进行了深入探析。其他相关研究则多围绕企业信息素养和市场信息素养等方面展开,可以说关于企业媒介素养的研究少之又少。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和媒介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武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充分掌握客户和潜在客户信息的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企业整合运用媒介传递企业信息,塑造企业品牌和形象的素质提出了进一步要求。”[5]从最简单直接的信息传递、营销手段到今天的整合营销传播,企业也在不断的提升着自己的媒介素养和信息能力。企业媒介素养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析就显得更加重要。

新媒体时代企业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内容

新媒体的出现,海量的信息,虚拟的信息环境,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都对企业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恰当的对待和利用媒体资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相反,不当的媒体运用也会使企业身陷负面信息中,无法自救。新的媒介环境下,企业适应新媒体环境,理性对待市场信息,整合运用媒体资源,应对负面信息传播的素质成为企业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一)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素质现代企业不仅要及时地了解媒介社会的变革,包括公众媒体的更新,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信息传播效果的控制等等,而且还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些改变。由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一对一,甚至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模式;由以大众媒体为领袖的权威信息到网络媒体人人皆是信息者也是信息接受者的转变;由真实理性的信息传播环境到虚拟感性的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模式和社会信息环境已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企业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素质,宏观上要正确把握信息环境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引起的社会文化的转向。学会在新的信息环境中收集、筛选和处理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并且能够适应并利用当下蓬勃发展的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微观上,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信息接收行为和理念的改变,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要了解新媒体信息生产与的规则和技术,并且学会利用高新技术建立企业的市场信息数据库。在适应消费者新的信息接收习惯的基础上,创造更有效的企业信息传播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二)理性对待、筛选信息的素质新媒体的出现,信息技术的提高在拉近企业与客户联系的同时也使信息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混乱。因此,如何理性地对待和筛选媒介信息就成为企业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信息环境下,一方面,企业要学会运用媒介收集、整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加工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能够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评估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组织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和潜能提高绩效也是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现代企业还要能够了解媒介的性质,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了解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新动态。媒介信息是企业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企业融入市场的重要工具。在复杂的媒介信息环境中理性并科学的判断和甄别,是企业获取宏观市场信息和掌握客户和潜在客户相关信息的重要素质。(三)整合运用新媒体传播企业信息的能力现代企业借助媒体向目标消费者传递企业信息,塑造产品品牌,树立企业形象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企业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传递与企业营销也发生着改变。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特点为企业营销带来更多的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关联性,新媒体营销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如何整合利用新媒体资源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了解市场的需求成为企业营销的新课题。近年来,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微博营销,自媒体营销,网络病毒式营销等营销概念层出不穷。企业一方面要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传递企业和产品信息。另一方面,企业要学会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为自己的营销策略服务。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大众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传递产品信息,树立企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新媒体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则可以使企业深入到每一位目标消费者生活中,建立与客户的亲密联系。根据企业自身产品特点和发展需求,整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递企业信息,塑造企业品牌是现代企业立足于市场的重要法宝。(四)应对负面信息环境的能力新媒体为企业带来更多新营销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公关带来很多麻烦。“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往往不容易受到控制和有效的监管。”[6]互联网盛行以来,很多企业都经历了互联网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困扰,例如蒙牛特仑苏事件和修改乳制品生产日期等负面信息在网络上被爆出,将企业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企业形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负面信息环境,做好危机公关成为企业应对新媒体的必修课。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首先要冷静对待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合理解释或拿出应对的措施。其次在日常的营销中企业也应该更加注重与媒体的关系,注重维护自己的“互联网形象”。最后,企业同样可以巧妙地运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并为自己制造一定声势,以化解负面信息危机。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篇10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作者:韩倩茜 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通生,赵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传媒传播创新[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1,10(2):41~42

[2]李成砚.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J].中国报业,2012,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