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5 17:37:09

日常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1

下面,介绍一些家庭数学启蒙的方式和途径。

一、交谈活动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等特点,而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呆板地向他们灌输数学知识,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仅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反会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反感和厌烦。家长可在平日与幼儿的随机交谈中寓教于乐,将孩子轻松地引入数学领域。如节假日,家长带着孩子外出,乘公共汽车,可和他一起数车站,若要乘8站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可让孩子说说现在乘过了几站,还要乘几站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是熟悉的路还可让孩子逐一将每站的站名报出来。若乘客不多,还可以数到站时上下车的人数,比比是上车的人多呢,还是下车的人多;前门上来了几人,中门上来了几人,合起来是几人……仅这一个话题,幼儿就可以学习数数、比多少、加减法等。家长与孩子一起数数、算算中不就对他进行了数学启蒙了吗?又如,茶余饭后,家长可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戏,边玩边数边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再如,喝饮料时,可以问孩子,易拉罐是什么形状的?这时,家长就可以与孩子比赛,说出像圆柱体的东西,看谁说得多。假如经常喝饮料的话,不妨每次把空罐收起来,积少成多,以后还可让孩子按罐的大小、高矮、粗细、颜色、品种等玩分类游戏。

通过交谈进行数学启蒙,不需要家长们花很多时间去精心准备,只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找机会,便可自然而然地进行,从中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家务劳动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不少家长为了保证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智力,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其实,在家务劳动中也能渗透数学启蒙。如,整理衣服时,可让孩子将衣服按爸爸的、妈妈的和自己的进行折叠整理;或按上衣、裤子和袜子进行折叠整理。整理鞋子时,可让孩子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放;或按鞋子的特征:房里穿的、出门穿的;女式的、男式的;大人的、小孩的;冬天穿的和不是冬天穿的等来排放。这些劳动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渗透了分类、排序能力的培养。又如,吃饭前,请孩子给每位吃饭的人分发一份餐具(包括碗筷、勺子、碟子、餐巾纸),这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假设有一样餐具少了一件,还可让幼儿比多少,说说哪个多,哪个少;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它们一样多呢。这些活动均能提高幼儿的分类和数数能力。

可见,简单的家务劳动不仅不会累了孩子,反而能使他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从中学到知识,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

三、操作活动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帕金森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可影响患者身体、认知状况、心理状态及社交等各个方面,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其治疗目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患者失能为主[1]。自我管理是个体每日所必须完成以控制、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的任务。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慢性病患者住院次数,延缓疾病进展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在慢性疾病中已得到证实[2]。我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3]指出,在帕金森病早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的帕金森病患者其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在疾病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合并认知障碍和失能,患者多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了解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帕金森病的自我管理研究以调查服药依从性为主[4-5],对患者运动、日常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研究涉及不多。本研究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进行调查,旨在为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原发性帕金森病,且服用帕金森病药物时间≥3个月;②Hoehn-Yahr分级1~3级[6];③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40分[7],能理解并独立或在家属配合下回答问题;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危重或合并精神疾患、听视力障碍。样本量计算:依据样本例数为影响因素的5~10倍,本研究影响因素为20个,考虑到20%无效样本,所需样本量n=20×(5~10)/0.8=125~250例。本研究共纳入207例患者,男111例,女96例;年龄32~87(59.32±9.45)岁。汉族190例,其他民族17例;已婚186例,未婚/离异/丧偶21例;居住地为城市158例,乡镇23例,农村26例;医疗付费为公费19例,医疗保险145例,新农合30例,完全自费13例;独居18例,与配偶居住154例,与子女居住31例,其他4例;每月药物费用<300元29例,300~元75例,800~1500元56例,>1500元47例。Hoehn-Yahr分级:1级70例,2级66例,3级71例。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职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理能力等;疾病相关资料包括接受帕金森治疗时间、是否合并其他疾病。②Hoehn-Yahr分级[6]量表。用于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共分为1~5级。1级:单侧身体受影响,无平衡障碍;2级:双侧受影响,无平衡障碍;3级:轻至中度双侧肢体症状,许多功能受限制;4级:重度残疾,需要大量帮助;5级:局限于轮椅或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中1~2级为早期,3级为中期,4~5级为晚期。③帕金森自我管理量表。由岳丽春[8]研制,包括情绪管理(7个条目)、日常生活管理(9个条目)、医疗管理(9个条目)、运动管理(10个条目)4个维度共3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从“根本做不到/一直都是”到“完全做得到/从来不是”分别计0~3分,总分0~10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越好。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72。得分率=(实际得分/最高可能得分)×100%。低水平为<63分,中等水平63~84分,高水平为>84分。④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StudyMeasures,CDSMSM)。由Lorig等[9]创建,包括症状管理自我效能(4个条目)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2个条目)2个维度6个条目。该量表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采用10分制评分方法,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1。⑤社会支持评定表。由肖水源[10]编制,包括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和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分值范围12~66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总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66分为高水平。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⑥非运动症状量表(Non-MotorSymptoms,NMS)。该问卷由Chaudhuri等[11]编制,包含记忆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睡眠障碍,便秘、排尿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共30个问题,评价患者最近1个月的非运动症状,答案为“是”计1分,“否”计0分,总分0~3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越多。⑦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7]评定,该量表通过进餐、沐浴、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如厕等日常活动项目,对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分数为100分为生活自理能力正常,61~99分为轻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40分为重度依赖。1.2.2资料收集方法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Yahr分级、非运动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由神经科医生评估完成。一般资料和慢性病自我效能、帕金森自我管理问卷由研究者发放问卷,患者本人填写。问卷填写前,研究者向帕金森病患者详细解释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现场发放并在30min左右收回问卷。患者如有精细动作问题不能填写时,可由患者告知选项后由研究者帮助填写。共发放2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0.00%。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患者自我管理得分

见表1

2.2患者自我管理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居住方式、医疗付费方式、每月药物负担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见表2。

2.3患者ADL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非运动症状

得分及其与自我管理相关性分析患者ADL得分为89.01±10.93,社会支持得分38.18±6.03,自我效能得分6.09±2.42,非运动症状得分10.85±1.84。自我管理得分与ADL、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596、0.329、0.520,均P<0.01),与非运动症状呈负相关(r=-0.546,P<0.01)。

2.4患者自我管理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ADL、自我效能、非运动症状得分、社会支持(均原值输入)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5.0%,见表3。

3讨论

3.1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

本研究显示,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处于低水平,其中医疗管理得分率最高,其次为日常生活管理,这与Jitkritsadakul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在医院接受关于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较多,且患者处于疾病早中期,日常生活能力未完全受损,尚可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有关。运动管理得分率最低。帕金森病除药物治疗外,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者的多种功能障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2018年帕金森病康复中国专家共识[13]明确指出,应根据帕金森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存在的各种功能障碍类型和程度,制订个体化康复目标和针对性康复治疗措施。本次调查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在家坚持锻炼依从性不高,原因可能与对康复治疗的重视不足有关。多数综合性医院对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比较重视,而相对缺乏针对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人员、设施等,患者需要去专门的康复医院治疗,增加其就医负担。随着我国医院多学科协作治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的开展[14],部分医院已在多种疾病综合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后帕金森病患者的管理可采用MDT模式,使患者得到MDT的治疗和照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3.2.1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高的患者同时具备更好的管理疾病症状的能力,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和疾病方面需要依赖他人,无更多精力和体力学习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也降低了帕金森病患者社会参与能力[15]。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和关注生活能力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给予更多帮助和支持,助力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3.2.2自我效能本研究中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原曼等[16]的研究结果,可能与本研究对象为轻中度帕金森病,而未纳入晚期患者有关。患者自我效能越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好。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提高患者和照顾者的自我效能,通过进行心理引导和健康教育,同时通过患者自身直接经验或者同伴教育的间接经验来影响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情绪反应以及对行为的选择,最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加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信心。3.2.3非运动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越多,其自我管理水平越差。帕金森病患者可先后或同时出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常常更加重视运动症状而忽略非运动症状。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为抑郁、淡漠、疼痛和疲劳,其中抑郁情绪与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17]。因此,医护人员应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进行定时评估,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尽早识别并积极干预非运动症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2.4社会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而社会支持是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卢芳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帕金森病患者常承受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高额的医药费用、疾病耻辱感和社会角色转变等,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注重帕金森病家庭成员教育,同时,鼓励患者充分利用其社会支持系统,提升自我管理水平。3.2.5其他因素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目前就业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治疗时间、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种类、Hoehn-Yahr分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文化程度越高、干部、在岗、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患者,可利用的医疗资源越多,获取疾病知识的途径更广,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其自我管理水平相对较好。帕金森病治疗时间长、服用药物较多、Hoehn-Yahr分级越高、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病情相对较重,症状的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而影响到帕金森病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但这些因素均未进入回归方程,其影响力尚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4小结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日常生活;视角;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班级建设中许多在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良好工作方式、方法受到了挑战,比如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不适应、辅导员与学生对班级角色定位的不明晰、学分制导致的教学班与行政班的不重合、网络化教学与管理使得班级管理日益复杂等,这些对班级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章从日常生活视角研究班级建设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班级建设的新途径、新做法和新手段,以期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机制。

一、班级建设的创新实践:以“班级攀升三步走”为例

“日常生活”视角以日常世界的行为为现实根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班级建设的全过程,将班级建设中的观念、制度、文化等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中。如H高校实施的“班级攀升三步走”项目,即通过创建“优良班集体”“先进班集体”“十佳班集体”这三个步骤,逐步提升班级的整体实力,实现递进式、跨越式攀升,从而逐步建立加强班级建设、促进班级成员和班级集体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1.围绕目标开展班级建设。要根据学生特点,围绕建设优秀集体和个人的班级建设目标来开展班级建设。第一,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因此,要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认真学习,在班级要加强学风建设。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力,提供讲座帮助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同时,加强督促帮助学生纠正学习偏差。要围绕这些设计活动,如开展“周听课、月点评”制度,随时督促学生学习。第二,大学生要适应集体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要加强班团活动建设,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大力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实践能力。第三,大学生在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自主能力,因此,要加强寝室文明建设,帮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督促较少的地方依靠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习惯。第四,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要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因此,要强化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建齐配强一批精干高效的班团干部队伍,并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帮助班干部提高自身水平,进而开展好班级建设各项活动。第五,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要注重发挥朋辈群体之间的互助,因此,要通过开展互助小组等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支持系统,形成相互帮助的班级文化,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留下美好的同学情谊。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来展开班级建设内容,通过具体的载体建设、平台建设、活动组织等方式逐步实现班级建设目标。而一个好的项目,能够同时供给班级建设的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起到既能培养优秀的骨干,又能培育优秀的班集体的作用。比如,H高校实施“班级攀升三步走”计划,许多班级在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干部比例、寝室环境日常行为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78.5%的新生班级(共135个班级,106个获评)获得“优良学风班集体”称号,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学生比例也显著上升,许多班级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活动,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近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由此可见,围绕目标开展的班级建设内容达到了预期效果。2.围绕考核构建指标体系。从组织学的观点来看,班级建设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器物层次和制度层次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把握,它包括班级建设的基本保障如人、财、物等,也包括班级建设的运行机制,其测量指标也相对容易设定,围绕学风建设、班团活动建设、班级及寝室文化建设、班团干部队伍建设、朋辈互助机制、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七个维度设计指标予以测量。而精神层次的测量就较为复杂,它是指班级建设成员与相关者的价值观和精神获得,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从已有的理论和考核实践来看,对精神层面的考核主要是满意度的考核,虽然满意度还无法全面反映班级建设的实际效果,但却是一种效度较高的、比较准确的测量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满意度是更为重要的指标。班级建设的实际内容和满意度具有相对而言较高的相关性。如果班级建设的供给内容不是以需求为出发点,没有建立在对班级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那么即便班级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班级成员的满意度也未必会高。但纯粹考核班级成员的满意度,则无法反映班级建设的过程和众多内容,也无法体现不同班级建设的内容和不同年级建设的层次感。因此,日常生活视角的考核也要综合两种视角,即分别从客观内容和主观满意度两个角度对班级建设进行考核。日常生活视角下班级建设的考核方法如下:首先,建立关于班级建设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即“七维”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学风建设、班团活动建设、班级及寝室文化建设、班团干部队伍建设、朋辈互助机制、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其数据主要根据班级建设的档案材料、班干部的填写内容以及考核人员的现场考察。同时,要根据不同指标内容所占的权重(权重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计算班级建设的供给水平,作为衡量班级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依据。其次,测量班级成员及相关成员对于班级建设的满意度,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再赋值计算分数,最后得到准确的满意度。客观内容考核和主观满意度测量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考核体系,同时相互独立的两方面考核结果可以互相印证,确保能够科学全面评估班级建设的成果。

二、日常生活视角下班级建设的展望

1.日常生活视角体现了全过程。西方高校非常注意对学生日常生活领域的教育,尤其是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并给予奖励。以加拿大为例,它并不要求教师对学生强行灌输道德准则,也不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而是采取全方位的道德教育方式,创造各种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它遵从的是“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其为学生提供的各项服务措施都是非常规范的,提供了大量的、日常的从学习到生活各方面的咨询和服务,而道德教育蕴含在这些咨询和服务之中。这与我们当前开展班级建设的内容大体一致,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各项工作,通过主题教育、日常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朋辈教育等,为班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服务,切实将各类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班级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2.日常生活视角体现了全方位。班级建设过程往往要融入各类主题教育,尤其是教育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效果检验的难度较大,即考核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中,西方国家的做法是利用考核人的权威评价考核对象,比如著名教授的推荐信往往超过其获得的分数和奖励,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即缺乏约束,对于积极的考核对象而言,其需要考核人的评价,因此其积极性得到加强,而部分“被标签化”的相对较差的学生无法在这种评价中受益,即过于强调学生自我负责,强调学生自治,就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游离于这种体系之外。而在日常视角中,要同时推进的是多元考核体系,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估,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能约束学生,让学生跟着班级建设的内容获得进步,又能够通过考核反馈班级建设的内容,使得供给和需求更加匹配,使得班级建设进入不断螺旋上升的轨道中,不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2]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学刊,2002,(4).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4

无论是在口语化的时空,还是在文字化的时空里,日常生活这个概念都被所有人在不同层面上不厌其烦地使用着,就像是每一个个体的生存载体一般,没有了日常化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便难以谈及组织化的生活。本文所说的日常生活的意义包括几个层面:一是所谓日常是没有波澜的、始终如一的、与生活的动感性、秩序性和个性化联系在一起;二是日常既包括公共的社会生活,也包括私人的隐秘生活中所关涉到人们的习惯性生活;三是日常生活是与历史时空的每一个细节的流动、每一种表情的定格、每一个历史碎片的动感性联系在一起的;四是日常生活在这里是与制度化的生活相对而言的。

对于日常生活的研究的兴起,是以关注个体的微观层面的内容为特征的。这一领域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德国和意大利兴起,主要的代表性著作则将关注点放在中世纪的欧洲,借助文献资料中的记载来呈现出历史在那一刻的活生生的面目,原因在于:正在变迁中的“人”的日常生活,使对于传统历史研究的一种个性化和时代性的补充,而这种补充不是历史教科书可以给予我们的。80年代初,日常生活史不仅在学术界受到关注,而且走出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进入社会视野。在西欧,无论是文物展览,还是成人教育;无论是地方文化发展规划还是大众传媒,都常常包含日常生活史内容,以致有人把日常生活史的出现称为史学发展的“标识性”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迄21世纪初,关于日常生活史理论的不断结集出版。德国和意大利发行了日常生活史专业刊物。美国史学史专家伊格尔斯在1997年出版的《20世纪的历史学》一书中,设专章对“日常生活史学”予以评介,研究者认为:空谈“社会结构”,而忽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必然导致对历史规律认识的简单化。①而在国内,关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也正在兴起,新近出版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便是集中描述农民的日常生活的一种尝试,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我首先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时代村里人的私人生活,以及他们在一场又一场的社会变化中又是如何参与创造了那地方的历史。”②而从文学、文化乃至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视野角度关注都市市民日常生活意识的变迁的研究也正在露出端倪,个体的成长史对于历史而言,不再是一种没有记忆的记忆,而是一种动感符号,透过这些符号,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历史的呼吸。

但是,我们的历史研究在建国以来,基本是遵循线形的发展规律和寻找道德理念为核心的历史观念。正如列文森所说:“儒家与共产主义者都同样注重研究历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内容自然是各个历史阶段的线型式发展,但儒家史观一般并不注重历史演变的过程,而是注重阐明儒家提出的永恒不变并具有广泛意义的道德理念,…因此,许多知识分子逐渐喜欢上共产主义者的历史观点。因为这种历史观不是盲目地崇拜过去的制度,而是提供了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它还保证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西方是齐头并进的,而不只是现代的两极对抗。”③

尽管西方所兴起的日常生活史的研究的背景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不尽相同,但我们所处的工业化和农业化的转型社会则为历史的微观研究提供了契机。换言之,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理应关注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而社会群体对于学术立场和社会立场而言,农民这一群体日常生活之变迁,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

所谓日常生活,便是在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中,找出一个研究的点,对于农民而言,由于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领域或界限基本还混合在一起,因此,这里的讨论是以私人话语的角度进行的。私人生活如果“廓清”概念之后,其剩余项之一便是作为“人”的日常生活。“廓清”的意思是指从讲政治含义删除,将社会含义删除,将私人在公共生活领域的“非人性化”的表现删除,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人的“社会化”因素删除,剩下的便是我们要讨论的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的领域。当然,删除并不意味着没有联系,也并不意味着与日常生活无关,只是鉴于中国近代社会以来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人”的私人生活领地的侵袭,尤其在1949年之后,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基本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双重建构中演绎着。因此,研究和关注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困难就往往在于:一是他们自身也没有将“私人的”和“公共的”分开,二是研究者也往往在“话语权”的立场上,忘记了“自己的”和“社会的”,乃至“学术化的”和“政治化的”立场。

而在大众媒介日益日常化的现代生活里,无论是个性化的还是非个性化的生活行为和方式,都被拉到一个没有遮拦的社会工厂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表演,历史的记忆在这种表演里沉默地被记录着,被演绎着。我们因而也拥有了我们所惯常看到的历史典籍中所陈列的和展现的历史情境,并沿着这种情境追溯着久远年代的记忆。或许有一天,我们夹在历史与现实的幻境之中,看着蔓延在眼前的各种学术化和制度化的词语,很深刻地体会着自己所缔造的这种悲哀而不知所措。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样地死板和没有活力,那活跃在历史深层的情感、记忆、感觉和反思的叹息,不知所踪。

其次,在认识日常生活史对于认识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意义的同时,要关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们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与新媒体之关系。由于新媒介④自身与技术、费用以及设备、社会环境的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农民的日常生活而言,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人口流动为核心的影响圈。而且,新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一定意义上契合洋葱模式中对于媒介研究的基本界定。洋葱的结构形式可以说,很清晰地剥离出了媒介在不同形态的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所受到的钳制,并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媒介系统。在媒介自身的运作系统中,媒介的组织形态、媒介的性质、媒介的管理模式等等在单一媒介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相互作用而构建了媒介工作者和媒介拥有者心中所认可和理解的媒介的特征和媒介的惯例。媒介工作者经历了认可后,通过个体的文化背景、心理结构、对媒介性质的个性化的界定,铸造着不同媒介不同的话语陈述模式。这种话语陈述模式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受众一种虚拟的需求心态,并塑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媒介的话语陈述模式便是我们认可的话语陈述模式的基层构成因素。媒介自身的演绎活动构成了媒介作为整体和作为个体的独立的特征,媒介从业人员的构成模式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对媒介性质的确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话题。媒介经营的全球化的运作使得媒介系统、媒介组织对媒介的操纵和控制越来越在很难把握的环境下进行。媒介从业人员的地域化使得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背景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不同的是,新媒体技术将受众的力量凝固在媒介自身上面,使用者或者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量身定做,选择自己需要的功能。对于农民这一群体而言,其层次在经济发展中和人口流动中,由经济基础所产生的观念意识也各有差异。因此,使新媒体走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方式和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集中讨论新媒体技术对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日常性的影响以及变迁。因为,农民工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完成与留守在村落中的人群的联系,以及与同伴之间的联系。比起单纯从农村生活来做相关调查,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会更有意义。

2006年暑假,笔者在北京市朝阳区分别对两家家具市场及安装市场,对于安装工人和家具店的承包商(非京非市民户口的)进行了访谈,采用的是深度访谈法,共采访20人。他们都是做家庭装修、安装或做某些品牌的和售后服务的,被采访者一般都十分健谈,核心的问题是询问他们手机和上网对他们的意义,被采访者都认为为,没有手机,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和外界联系,尤其是在北京,要和家里人联系,因为他们的工作总是在流动中,家里人有时找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或者发短信联系。他们的客户也因为手机的关系,可以在他们所服务的公司之外,为自己培养和建设一个稳定的客户群。网络对年轻农民工(年龄在18-35岁之间)而言,则很有吸引力,几乎都会上网,只是感到用处不大。但所有的农民工都意识到上网是一种必须学会的技能,对于他们而言,主要并不是为了消遣、娱乐,最主要的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采访期间,有一个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则向我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二手电脑,因为他的孩子要来北京,希望可以让他学习电脑。还有一个农民工则是因为女朋友也在北京,要经常用手机联系。另外的有的农民工则表示,手机比电脑更实用,上网会消磨时间,信息很难选择。有一个农民工告诉我一个如何利用手机维权的例子:

“我曾经帮一家人装修,在安装水管的时候,他们提出水管的样子凸出在外面不好看,要我们重做,我和同事们全部拆卸后,按照要求安装好了,他们觉得还不错,但是又提出,万一将来漏水怎么办,我们把手机号码留给他们,说有事请我们随时会再来。当时他们还拖欠我们两万五千元工钱,说什么也不给,我还有其他的工程,也没有时间等,只好打电话催,没想到,过了一个星期他们把手机号码换了,家里的电话也永远是流言,我们大家觉得这样不行,但平日里大家有各自的工作,又不住在一起,只有靠手机联络,找律师为我们维权。如果没有手机的话,这件事根本无法完成。”

笔者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是:家里厨房的水管被重新改装后,过了一星期开始漏水了,打电话找到安装的师傅,他很快就来了,而且满怀歉意,水管连续修了3次,他也没有什么怨言。

试想,如果他们没有新媒体—手机的联系,在城市里是无法生活的,而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此而建构的新的观念,又会通过他们延伸到他们的家乡。

2006年11月,笔者与同事在北京宣武区的三个中医按摩中心对那里的农民工使用手机和电脑的状况进行调查,采取的是个案访谈法和焦点小组方法,采访时间大多是在晚上,这与被采访者的工作性质有关。采访的人数在18人。总体情况如下:

按摩中心的农民工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每人都有手机,每个月的手机费用在50-100元不等,他们的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左右(免费提供食宿);他们每周休息一天,活动包括上网、去书店和与同事、朋友逛街、吃饭;

他们虽然没有机会与城里人的生活完全接触,但使用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需要,他们认为,对他们而言,主要的意义还在于:可以转变他们与城里人在心理上的一种差距,尤其是与城里年轻人的差距。起码他们可以以这种形式,完成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⑤

另根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相关调查,⑥农民工生活消费的另一半被手机、上网、MP3等“数字化消费”占领。农民工有手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有64.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或小灵通,每月手机话费平均在100元左右。在东莞,大多数人都有被偷、被抢手机的经历,他们买手机和相关配件的费用难以计算。除此之外,年轻的打工者开始学习“奢侈消费”。会上网无疑是个很“时尚”的本事。“很多人会玩个QQ,就自认为会上网。”有位略懂计算机的工人在接受访谈时说。工人们上网的目的很模糊,他们主要是在网上聊天、看片,对其他的网络应用技术知之甚少。

不仅如此,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手机的使用也日渐频繁。唐河县桐河乡3.5万人中,拥有手机的农民就上万人,李司庄村800多户农民人均一部移动电话,四通八达的手机信息网,使全村农副产品销售额达615万元。投资600万元创办三力乳业有限公司的农民郭申民说“现在不仅我自已离不开手机,还为20名农民职员配备了手机。靠手机联络,只用三个月时间产品就销售到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笔者在桐河乡农产品购销协会了解到,该协会近年来在网上桐蛋、土豆、地毯、棉花、小辣椒、药梅等农产品供求信息1.2万次,推销农产品1000多万公斤。该乡通过网上咨询,与土耳其一家外商建立地毯销售关系,来自土耳其的外商投巨资在桐河建立地毯公司。⑦

从上述调查状况可以看出,手机与上网已经成为青年农民工获取信息和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手段了。但是,技术手段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其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影响力就难以发挥出来。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新型的媒介手段往往会突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将一个信息共享和机会均等的社会场景展现给我们。再次,对于日常生活史而言,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以新农村建设为政策理念的这一历史阶段和以新媒技术的日益普及为特征的历史阶段,在历史的这一点无可复制地重合了。这种重合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从新媒体与新农村角度发现和重建农民的日常生活历史的一种很好的契机。对于学科背景而言,新媒体的影响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问题上:集中在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上;集中在对正处于变革和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介产业化的影响力尚;集中在新媒体本身的产业化上;集中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上。这些问题的集中点或者是媒体自身,如新媒体与旧媒体之关系,新媒体自身的发展问题,或者是集中在由于行政力量而不得不依靠外界力量来不断推进的中国媒介转型的研究中。上述问题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说,是社会主流层次关注社会的主流问题。

关键的问题是:再过一百年,当我们的后人再寻觅这一时刻的新农村建设的故事形态时,他们抱有怎样的心态我们现在自然是不得而知,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我们所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是那种层面上的和那种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场景和历史痕迹。而在这些痕迹中,我们的农村生活的体系化建设的陈述或者是全面的而细致的,而我们所能提供给他们的关于农民的日常生活的细节性和动感性的陈述则是零碎的和不完整的。农民的日常生活虽然都是一些不加注意的小事,但是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并规定了社会存在和社会行为的各种方式。

历史不会发出任何抱怨和叹息。那种载体在未来的时代会起到更到的作用也不得而知。可以决定的是,在我们拥有历史决定权的今天,如何由我们来勾勒出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变迁过程。因而,在这里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与关注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变迁的命题,并认为以新媒体技术的同步发展为关键契机来进入研究。

具体而言。对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变迁的描述,首先不应该是体制化的、组织化的和制度化的,而应该是机动性的、个性化的和动态性的。这种个性化的、动态性和机动性的关注,是让“活生生的个人“走在历史前台的一种经历,对于中国农民而言,他们的面目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都是陌生化的和群体化的,当我们使用农民这个词语时,当我们说起农民运动、农民工、农村户口、农民后代等等这些概念的时候,其实已经忘却了农民这个概念原本是我们在定义时所概括的一种灵活机动的现象,在这些现象背后更多的各式一个个个体的“原始”生活。而这种“原始”生活正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化进程中,被社会的主流层面所忽视的、有时甚至是故意忽视的,因为农民本身的弱势地位和非主流层面的力量所致。

其次,对于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变迁的描述,理应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体系的解剖紧密联系。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和宏观目标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好多,各地也都纷纷行动起来了。然而,对于什么叫新农村建设,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从而导致现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方向目标上的、实际工作上的诸多现象,可以说“百花齐放”。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农村建设,更多地是从农民的立场出发,因而,新农村建设便成为农民发展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在历史发生转折的时机,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依然成为大众日常话语世界的一种不很奢侈的词语,而对于组织化和制度化的政府和学界而言,如何避免继续沦为历史的奴隶而忽视农民作为个性化的日常生活的意义,才应该是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再次,对于农民日常生活的变迁的描述,要与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出发。农民的日常生活在每一个时代的变迁,都与当时特定的政策、制度、社会现象、技术发展以及社会突变不可分割。以往的关注都在于这些外部环境对于农民这一群体的影响,而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更多地要从新农村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生产体系的变化、大众媒体的变迁、整个社会氛围的转化、城乡之间的人群流动,还包括城市居民对于农民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所持有的态度、行为体系等等方面进行关注。

换言之,“新农村”与“新农民”之间的联系并应该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目标、战略决策诸方面,(紧转第9页)

(紧接第28页)对于政府而言,目标和决策时必要的和重要的,对于农民而言,目标和决策的具体化过程才是真正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力量。宣传和动员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而言已经不再具有激情般的影响力,市场的力量和经济行为的开放化和公开化使得感恩和无私不再与当代农民有深刻的牵连,他们在赤裸裸的现实中所接触到的和感觉到的,已经足以令他们很自由地畅想着大众化意义上和现代化意义上的主流的社会生活了。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关注农民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日益缺失了传统的道德力量之外,仅仅将利益至上而在未来的时空里将会对于中国农村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动荡性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或者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日益显现出来。

最后,对于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变迁的描述,还要重视历史的延续性,重视在上个世纪以来,各种历史事件对于农村社会的不断冲击,在这种种力量的冲击之下,农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心态的变化又如何致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发生变化。与这个历史时期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相比,农民的日常生活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研究,因了历史的延续性,又应该是持续性的、动感性的和个人化的。

注释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J].2006-2-24。

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美]列文森(Levenson)著,郑大华等译:《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第310-311页。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指:(1)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例如: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广告属于传统媒体;(2)受众与传者的边界基本是融合的;(3)消费内容和功能的完全个性化等。(4)种类包括:手机、网络、电子期刊、以及与网络相关的网络媒介的各类形式。

以上资料来源于笔者2006年暑假与11月份的采访笔记。

《农民工的底层生活:怎么也滚不出打工这张桌子》,中新网,/newcountryside/2006-09/11/content_5075530.htm2006年9月11日。

刘清文,曹西广:《唐河农民三件宝:手机、汽车和电脑》,唐河网。/Article/Kjww/200604/2082.html2006年4月26日.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心身护理;妇产科;心身状态改善

妇产科住院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日常生活也会因为身体的状况而受到影响,在临床上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1]。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身状态的改善作用,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3例。常规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为(27.5±2.7)岁,其中进行剖腹产的患者有13例,患有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有16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13例;实验组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为(26.5±2.5)岁,其中进行剖腹产的患者有12例,患有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有15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1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心身护理,具体方法为:(1)心理方面的护理。妇产科住院患者大部分为进行分娩或者是患上了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分娩以及妊娠期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殖器官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患者会因担心自身的身体状况而产生焦虑和不安的心理,部分患者为第一次进行生产,容易产生恐慌的心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对这部分患者要进行耐心的心理安慰,在日常的巡房过程中,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以及身体的状况,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开导,教授相关妇产科的知识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2)对身体的护理。患者在进行了相关的手术之后由于手术切口等方面的影响,在术后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这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其生活的质量。相关的护理人员要采用适当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止痛的处理,同时嘱咐患者的家属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在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安排患者进行康复的运动训练,让患者活动手脚,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让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进行集体活动,比如玩游戏和打球等,让患者在集体活动中能够相互交流,打开心扉,帮助情绪的抒发和调节。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焦虑以及抑郁量表的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护理后的评分为(89.42±8.79)分,要高于常规组护理后的评分(70.31±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心身状态改善情况对比护理后实验组焦虑以及抑郁量表的评分要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由于其本身生理方面的特殊性,部分患者在怀孕和生产时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负担[2]。并且病情在治疗上对患者具有一定敏感性和隐私性,因此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3]。心身护理和传统的护理相比,将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相结合,妇产科住院患者除了需要对其身体进行细心的照顾,还需要时刻关注其心理的变化[4]。心身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让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5]。手术后的身体护理则帮助患者加快恢复的速度,进行相关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加强患者的沟通能力,调节自身的心情。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在日常生活能力和心身状态的改善情况方面都要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身状态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秀梅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梅.探讨心身护理对产妇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3(02):2611.

[2]宋晓荣,王红.心身护理在妇产科住院患者康复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5,23(12):154-157.

[3]黄玲炜,万锦.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33(13):103-104.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需求

近年来,机构养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研究发现,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比选择其他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差[1],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2]。美国Lawton和Brody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独立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直观反映老年人的自理程度,体现老年人生理健康状态。本研究在评估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基础上,了解养老机构不同ADL等级老年人照护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为养老机构建立分类服务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研究主要调查了规模相对较大、入住人数较多、运行基本正常的养老机构11家、544位在院老人,其中失能老人232人,高龄老人302人,残疾老人121人。1.2调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11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纳入问卷调查的标准为:(1)年龄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剔除年龄小于60岁的农村五保户;(2)自愿参与调查;(3)思维清晰,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05份。1.3调查工具。调查问卷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表》,了解机构养老老年人对养老和保健服务的利用、评价、需求、期望和意愿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机构养老老年人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月收入、文化水平、医疗保险类型等因素;(2)机构养老老年人健康状况,如慢性病患病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3)机构养老老年人医养服务现状及需求,包括对养老服务内容、场所、形式等方面的需求。1.4ADL分级标准。ADL量表内容包括吃饭、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床椅移动、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根据我国民政行业标准制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对日常生活活动中10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最后,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划分为4个等级:能力完好(100分)、轻度受损(61~99分)、中度受损(41~60分)和重度受损(低于40分)。由于超过一半的在院老年人无法配合本次调查,实际调查人数较少,为便于统计分析,将中度和重度受损两组数据进行合并(总分低于60分)。

2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05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63.4%,年龄80岁以上占47.3%,离异/丧偶占51.2%,农村老年人占65.4%;医保类型以新农合和无医保为主,分别占35.6%和24.9%;75.1%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44.9%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功能完好,55.1%的老年人存在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其中,轻度、中/重度受损的比例分别为41.5%和13.7%(见表1)。2.2老年人ADL等级分布情况。205名调查对象中,大部分男性日常生活能力功能完好(受损率为48.4%),女性多为轻度受损(受损率为66.7%);60~69岁老年人功能受损率最高(61.2%),其次是80岁以上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以轻度受损为主,农村老年人以功能完好为主;有配偶的入住老年人受损率最高(61.8%);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功能受损率为59.1%(见表1)。2.3不同ADL等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205名机构养老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依次为日常生活照料(76.1%)、医疗服务(57.2%)、健康查体(52.2%)、文化娱乐活动(38.5%)、心理咨询或精神慰藉(29.3%)、康复训练(19.0%)、健康教育(16.1%)和其他服务(9.3%)。在服务项目上,所有调查对象均将日常生活照料放在首位,ADL功能完好的老年人主要以健康促进和发展性服务为主,如健康查体和文化娱乐活动。ADL受损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多,受损越严重,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大。同时,不同ADL等级老年人对文化娱乐活动需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不同ADL等级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需求。205名老年人对日常生活服务的需求排序为:洗衣做饭、清洁卫生、代购物品、夜间照料和助餐服务。可见,需求最大的均为洗衣做饭和清洁卫生,ADL受损严重的老年人对夜间照料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老年人。不同ADL等级老年人对日常生活服务的具体项目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与分析

3.1机构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较高。本研究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高于老龄委的中国城市老年人口日常活动能力平均受损率(18.0%)[3],且机构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高于其他养老方式的老年人,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受损严重的老年人以女性、高龄和患有慢性病为主,可能原因如下。(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其日常生活能力必然受损。本研究中高龄老年人以女性为主,由于身体和年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女性老年人的受损程度高于男性。(2)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对医疗和健康资源的支付能力,由于没有医保或医保未覆盖到养老机构等因素,老年人支付能力受限将影响其接受医疗服务,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将导致日常生活功能受损、治疗成本增加。(3)慢性病会导致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5],本研究中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必然会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将符合规定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覆盖范围,减少因支付能力受限而加重健康问题,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发展。3.2提供有针对性、分梯度的养老服务。本研究中,大多数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功能完好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方式尤为肯定。但随着ADL受损程度的增加,老年人选择家庭和社区养老的比例逐渐增加。提示老年人在生活自理困难时,更希望得到家人的照顾,这也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倡导居家养老的主要原因。另外,可能与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有关,功能受损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日常照护服务,但养老机构的照护服务达不到老年人的心理预期。对此,建议养老机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满足ADL受损严重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此外,有针对性、分梯度地提供服务,例如为ADL正常和受损较轻的老年人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ADL受损严重的老年人组织心理咨询活动,满足入住老年人躯体、心理等方面的需求。3.3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本研究中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最主要的五项需求分别是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健康查体、文化娱乐活动和心理咨询或精神慰藉。日常生活照料是老年人需求最大的一项服务内容,也是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服务。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和健康查体有需求。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率越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高。这就迫切需要推进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对老年人进行科学、定期的能力评估,确定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类型和照护等级。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合理配置养老和医疗资源,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的有效需求。此外,应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ADL功能完好和受损较轻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床位给真正需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同时,ADL受损严重的老年人对夜间照护的需求较高,可结合本人及家人的养老意愿,入住专业养老机构进行养老。

参考文献

[1]王佳姝,俞蕾,仇琰,等.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5(24):6236-6238.

[2]梁国强,张婉秋.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现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2):150-151.

[3]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4]李文涛,梁靖,安力彬,等.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与焦虑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0):5138-5140.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7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为公文和个人日常应用文。

公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全称为公务类应用文。

个人日常应用文书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规范说法为私务类应用文。

二、按使用领域划分行政类应用文、专业应用文和日常生活应用文

行政类应用文行政类应用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日常行政公文。

1、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件,主要用来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提出要求,答复问题,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公文制作比较严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写作和使用时,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区分每类公文文种的行文要求和使用范围,确定适用的文种形式,确保其使用效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十三类十三种公文。

2、日常行政机关公文

指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用来处理单位内部日常事务,与具体部门进行工作联系的应用文。

它们的行文格式不像公文那样严格,制作也比较自由。

日常事务公文不具有法定的权威,一般不单独行文,如有必要,需另行备文,按法定公文处理,否则只作为参考材料。

部分日常事务公文还可在报刊上发表。

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工作应用文是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

由于分工不同,社会各行各业经管的事务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应用文,称为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应用文除了要遵守应用文的一般规则外,还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外行人是不能写好的、

例如:

财经部门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公务员之家:

司法部门常用的起诉书、判决书、证词、辩护词、立案报告、破案报告;

文教部门常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管理条例;

医务工作常用的病历、处方、护理日志、诊断证明书、死亡报告;

外事工作常用的照会、声明、国书、意向书、备忘录、国际公约、联合公报等等。

专业工作应用文涉及的面最广,发展最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为适应工作需要随事立体的应用写作新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

日常生活应用文

日常生活应用文主要指书信、电报、启事、请柬、讣告、日记、读书笔记等个人用来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礼仪的应用文。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问题;路径

深刻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1]这一重要论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具体方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实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重大意义

生活化是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实现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1.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的迫切需要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紧迫战略任务。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也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此后,理论界围绕生活化这一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积极的理论研究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要生活化,是因为它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能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充分显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生活化,是因为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它们可以实现互动与互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是我国理论界、教育界和宣传界的重中之重,但是其成效依然不尽如人意,依然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相距甚远,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致缺乏生动的实践基础。因此,为了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就迫切要求实现生活化的目标和任务。

2.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需要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解体都是从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嬗变和解体开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形态安全,关键是确保我国主导价值体系免于遭到来自内部或外部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核心是确保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安全。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进行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大搞价值观外交,企图实现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通过积极实现生活化这一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认清普世价值观渗透背后的险恶用心就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政权的改旗易帜,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能力,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3.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耐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部分组成,二者相得益彰,方为世界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它是对世界发展的总体态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内展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对外表现出来的吸引力的有机统一。而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关键在其核心价值观,关键在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因为如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大举措。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提升其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为此,就必须朝着生活化的目标和方向前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为实现生活化这一具体的目标任务,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明显增强,在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有所增长。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依然面临不少问题。

1.感染力与实践性不够

实现生活化这一目标,主要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其一,在日常生活中让广大人民群众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互动互建,也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也要引领人民群众构建更好的日常生活。而要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就必须提高其感染力,增强其实践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形态转变为实践形态,由政治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感、可知、可信、可行。然而,现实中由于其感染力不足,还不能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践行的兴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付诸于日常生活的实践在不同的区域、地方还存在着差异,整体而言还比较缺乏。

2.传播力与引导力不足

当前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主要是借助于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和报纸,而对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媒体的使用还不够,这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传播力大大弱化。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断扩大其传播的范围和受众面。与此同时,在当今世界,中西方话语权的争夺异常激烈而尖锐,中国的发展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为话语优势,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致使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这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些人还盲目崇拜西方,把西方的价值观念当作圭臬,等等,这些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引导力不足。

3.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实现生活化这一目标,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做保障。要将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统一起来,使其协同发挥作用促进生活化。然而,当前的相关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严重影响了生活化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一是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相关的制度规范还不完善,致使生活化的效果不够理想。如,由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奖惩制度还不完善,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三是相关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健全,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缺乏法律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德,既是大德也是公德还是私德,道德与法律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道德需要法律来保障,法律需要道德来滋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为实现生活化这一目标,就需要从提高融入生活的能力、加大生活化的传播力度、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并使其相互配合,协同发力。

1.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的能力

融入生活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融入传统文化、融入大众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充分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此,就要做到如下三点:首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生活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资源。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提炼和升华。为此,我们要善于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好人好事、榜样模范等等之中进行提炼,并用生活化的语言加以表达,让人民群众感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他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他们生活之中。其次,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生活的能力。理论是灰色的,但生活之树常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效解读日常生活,除了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论解释力以外,还必须从生活中吸取智慧和养分,做到与时俱进。再次,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生活的能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诸如家庭背景、消费习惯、行为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日常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日常生活习惯。当前,极个别群众的日常生活还不是很健康、消费不够理性,特别是在农村,封建迷信仍然比较盛行,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构建。

2.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传播力度

传播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要用见诸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式和习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实现生活化目标的关键。为此,必须考虑传播受众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好传播的载体和方法问题。在载体方面,要用好各种生活化的载体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它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场域。一是用好活动载体。要利用好重大纪念日、传统民族节日等时机开展纪念和庆典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这些活动之中,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3]二是用好媒介载体。媒介即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媒介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而且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要充分挖掘其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资源,同时,要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打造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平台。三是用好文化载体。要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等基层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熔铸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文化之中。在方法方面,要提高针对性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教育者要注意理解、尊重教育对象,要俯下身子,采取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人文关怀等方式和方法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体制机制保障

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的转型之中,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生活化目标的保障。首先,完善领导体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做好监督落实工作。其次,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畅通教育育人的主渠道,形成家庭育人、学校育人和社会实践育人的合力,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二是要借助法律的支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刚性的法律要求,用法律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权威。[4]三是要发挥党的政策的导向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之中,深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中。四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各种日常社会管理制度之中。再次,完善激励机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评优、晋升、提干直接挂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能够以直接的利益回报呈现出来,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作者:秦晓华 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把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N].人民日报,2014-5-26.

[2]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2).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9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德育教育作用

1、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比如,学生好动,贪玩的等习惯都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裸露,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德育内容。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其次,学生在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性行为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基于这样的原因,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考到学生个体的特点、顾及儿童相互的影响,设计教育内容、活动形式就要符合儿童身心特点。树立榜样要典型,看得见摸得着。

我校尝试的《校园之星》评比制度,根据小学生特点,设置“智慧之星、文明礼貌之星、爱护公物之星、遵纪守法之星、环保之星”。实行周评比登记,月推选班级之星,期末汇总,产生6个校园之星,树立各方面的典型。改变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好学生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教育效果明显。

2.日常性与道德时刻照面

学生在学校,其实是生活在各种制度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在学校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因此,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全体,需要规范的却是个体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我校每期均要进行规范、守则教育月活动,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班级《学习、纪律、安全公约》、《五有五无》、《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就是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把品德教育制度化,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由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学校坚持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求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别人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榜样更有是无群的力量。这是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有机结合的有效实践。

二、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倡导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

2.学校教育“有所为”,是指:

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说脏话,污蔑别人等,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激发兴趣;有效措施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会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更为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加扎实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由于政治学科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哲理性,对高中生来说,部分知识技能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需要教师注意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入手,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首先从适当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角度入手,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认识到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在教学中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体验教师的角色,站在讲台前向全班学生讲解问题,或者鼓励学生针对某一特定话题开展多角度的讨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放松自我,在相对和谐的环境下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保持耐心听完学生的解答,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答案,以委婉的态度回答学生出现的问题。例如学习《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时,教师完全可以与学生互换身份,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从价格、消费等角度讲解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入地认识到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并获得教学的乐趣,特别是将教师看作自己的学生,体验管理教师的成就感。这样课堂教学氛围会相对轻松和谐,学生能够以更轻松的状态完成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二、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需要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技能,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应用,最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拉近政治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点时,将课本中的实例换成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或者近期大众较为关注的案例,保证学生能够针对这些案例有话可说,鼓励学生运用课本上的专业术语解读案例。教师还可以在讲解教材内容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个人观点,并结合政治专业术语来讲解自己的案例。这样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将政治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的难度,并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参与过的政治活动。高中生如属于中国公民,在年满十八周岁之后具备选举权,可以参加提名代表候选人,参加讨论、酝酿、协商代表候选人名单,参加投票选举等。选举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最为直接感受到的政治参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一环节入手,分享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这样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将政治课堂变得更丰富和具有趣味性,让政治知识点更“亲民化”,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丰富教学和练习形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课件,将教材上的文字转换成形象化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视频,更为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与政治学科相联系的事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某一社会事件,从而更为客观地利用政治术语来分析其开端、发展、结果及提出解决措施。在练习阶段,教师除了让学生准确记忆政治专业术语之外,还可以布置给学生需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完成的任务,给高中生更多的发挥个人能力、展现个人才华的空间。还可以将传统的政治知识技能考察形式转换成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更为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教师带给学生相对丰富的教学和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感受到政治学科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将教学活动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不断丰富教学和练习形式等方面入手,从而拉近政治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作者:刘嫣嫣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箭桥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