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时间:2022-07-03 03:17:47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摘要:在短时期素质教育无法完全取代应试教育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招生规模扩大,高校的生源质量发生较大变化,尤其二类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变化较为明显。依据二类本科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分析了二本院校生源质量变化特征及高等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教学改进建议,以期为二本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试教育;高等教育;二本院校;教学质量

“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是指教育过程中,简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犹如在鸭子饲养过程中养鸭者用含糖量高的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对其他如鸭子划水生存能力等则不再关注。通常被视为一种把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考试成绩,以背诵和解题为教学核心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方式的优势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公平公正的环境[1],故应试教育在我国现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方式中仍占较大比重。在基础教育阶段采用应试教育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影响较大,应试教育中把应试作为教育目标的片面教育观点产生不利效应也越来越明显[1]。二类本科院校(二本)处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第二梯队,其学生招生分数线普遍低于一类本科院校(一本)学生。经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后,为解决经济和就业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相应地推行了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高等院校普遍招生规模扩大[2],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同期扩大使得二本与一本院校间的生源质量差距变大,多数二本院校沿用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针对生源质量特征变化进行教育改革措施和理论创新,导致教学质量存在较大波动。生源质量关系着未来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关系着二本院校自身的发展[3],依据二本科院校生源变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出现的问题做出教学调整,有助于确保二本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

一、二本院校生源质量变化特征

我国教育界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公开提出了要推进“素质教育”[4],但取得的效果始终不甚理想[1],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真正实施的依旧是应试教育[5]。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较大影响,而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在二本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中影响尤其明显。(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缺失。1.学生对学习具有主动性,体现在其明确学习目的上扩招后二本院校招收的学生多数已习惯了应试教育体制中采用的评价标准,养成了以获取考试分数为目标的学习模式。即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关注、重视对单个知识点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相关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能力缺失,延续被动、简单的接受理论教授内容,严格遵循“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教育评价标准,导致高等教育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被大打折扣。受应试教育惯性思维影响,多数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少能就所学知识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提问次数最高的问题是“考试有哪些题型”、“这一章考试占多少分”等与考试直接相关的问题,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中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学生对学习具有主动性,体现在其对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受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惯性影响,学生多数在中小学校评价标准和家庭期望的双重重压下,从习惯“一切由学校和家长安排,在简单、固定氛围下相对封闭式”的学习和生活模式,转向“由自己做主在自由活泼校园和新鲜热闹繁华都市氛围下开放式”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部分学生忽视了自己人生的追求与使命。多年应试教育习惯影响下,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偏弱,对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影响较大。扩招后二本院校学生对在校期间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现象尤为突出,多数学生因缺乏主动学习,常选择将时间、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参与校内外其他活动和玩网络游戏中,课堂外的主动学习时间占比较小,“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考点、考试中连蒙带猜试题答案”等以应付考试、获取考分为目的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在试卷答题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自造词、张冠李戴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二)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不强。思维能力体现在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学生思维能力不强可归结为在其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思维能力强则学习的效率高[6]。素质教育下的学生虽能够获得综合素养的培养,但受应试教育评判机制影响[1],对与考试相关性不强的思维能力培养并不重视。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应试教育的学校,也往往忽视了引导并培养学生发展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学生家长受大环境影响对应试教育认同度更高,传统家庭教育理念也更看重考试的成绩。以分数为导向的学习,常导致学生被淹没于“题海战术”中,自然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自然、感受和探索自然,结果观察能力低下就成为了必然。学生思维能力弱在大学实践课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已较为突出,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东张西望、无所适从,虽教师耐心指导后能完成实验过程,但学生自己仍很难在实物与理论知识间建立联系,其学习效果就很难达到教学预期。应试教育偏重于教师的“教授”,学生则基本处于“受教”状态,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家庭追求分数,教师强调“知识点”和“考点”,学生长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拿来主义”是最简单、最省力的获取分数的途径,中学生潜移默化不会主动发展与思维能力相关的钻研意识和探索精神。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不充分,导致学生疏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问答环节”体现尤为明显,如学生对概念性问题回答的尚可,对需要联系相关知识点和生活实践的提问则基本回答不了。二本院校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欠缺,学习效率低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碎片化和无序化,要在专业知识间建立系统、有机联系时就会遇到巨大困难,确保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也就难以实现。(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缺陷明显。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下,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普遍不够扎实,逻辑归纳能力也不强。直观体现在试卷答题时,对于文字性试题的回答中出现了大量病句,甚至出现违背基本常识的“奇葩”答案。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前预习(事前详细指导了预习方法),并以预习笔记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时,通过学生记录的预习笔记可以发现,多数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偏弱。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理解力偏弱,基本无法从教科书中梳理出知识的脉络,预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教学质量也就难以保障。

二、高等院校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中的二本院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变化较大,但在教育思想、理念方面的转变却滞后于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在教育战略、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措施等方面的改革,没能很好地结合当前学生的基本情况,导致实际教学中常出现阻碍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高校培养方案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一、二年级普遍以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为主,偏重理论知识教学;三、四年级则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偏重专业技术知识教学的配置形式。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配置没有考虑到其基础性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不充分情况[7],没有根据当前生源质量变化做出调整,故实施中必然会出现一定弊端。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弱,常出现“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用心听讲却难以掌握、提问环节则出现一问三不知”现象,实际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均衡。多数学生从已习惯的“题海战术”基础教育阶段,进入相对自由、宽松和自主的高等教育阶段后,因自身综合能力不高、对新阶段的适应能力不强,表现出对学习和生活目标不明确和较为迷茫的状态。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惯性下,用以往的学习方式来应对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落在实处,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教”与“学”的不统一。高等教育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主干课程内容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专业课程在教师“教”时保持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是基本要求,和学生在“学”时其接受、理解能力间存在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在生源质量下降后变得更为突出。学生规模扩大后,教学资源变得相对紧缺,生师比加大,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受到较大影响,学生规模扩大、思维能力不强和教学资源紧张导致的“教、学”间不统一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较明显。

三、确保教学运行效果的建议

二本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本院校的学生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数量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二本院校的生源具有相似特征,探索符合随着生源质量变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促进二本院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教学模式并优化培养方案依据二本院校生源质量变化情况,在教育战略、教育思想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创新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措施等,保持动态调整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理论实践比例等。结合生源质量特征,可在学生入学后引导学生尽快改进学习方式,回避应试教育弊端、吸取素质教育优点,培养并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养成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并重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社会竞争力;改进教学模式,并采用适应生源特征的教学方法,合理、动态调整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和自主学习时间比重。(二)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模式。应试教育的优势是提供了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标准,但其导致的局限性、片面性、表面性等弊端影响也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8],对教师及学生而言,要改变多年形成的行为模式和思维定式是一项艰巨工程。建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的联系、衔接与转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教无所成,学生学无所获”状况,才能使学校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好学习和复习笔记,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自然现象,参与科研项目等措施可以取得一定效果。考核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并提高。相应地,教师也需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达到预期。(三)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结构设置。我国自古有“因材施教”的传统,结合学生特点,尽可能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加以调整,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学习时间配置合理;在课程的学年分布上适当调整,让学生有时间适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后的学习、生活方式,借鉴采用分级、分班教学方式,[9]确保师生间有足够的互动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四)完善学生入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专业引导工作。基础教育阶段让多数学生养成在父母和学校的监督、照顾下学习和生活的习惯,高等教育阶段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部分学生不仅没能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反而让自己的生活、学习缺乏规划,对未来失去信心。尝试在学生入学时建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的联系,合理确定两种教育模式间的衔接和转变[4]。

四、结语

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没有更公平、更成熟的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选拔制度出现前,应试教育体制还将继续被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4]。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如何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回避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弊端,结合素质教育尽快提升个人综合能力[10],是学校、学生和社会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慎重解决的问提,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目标。在目前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氛围下,高等院校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思维模式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时期,在总体生源逐渐减少的大趋势下[11],部分二本院校将面临生源不足的危机,只有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竞争力强的合格毕业生,二本院校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才能为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薇,郁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J].中国教育学刊,2016(5):23-25.

[2]吴娟.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学审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5(8):29-30.

[3]段俐伍.普通高等学校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5.

[4]唐玉辉.浅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3(2):93.

[5]刘朝晖,扈中平.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J].校长阅刊,2006(8):27-31.

[6]刘粉珍.浅谈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3):58-59.

[7]王晓如.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J].江苏高教,1994(6):60-61.

[8]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3.

[9]姚姝.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5(4):181-182.

[10]杨扣琪.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当代美国优质教育战略目标的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2,1(7):42-44.

[11]陈锋正.“生源危机”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11):3-3.

作者:刘江华 陈淑芸 单位: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2.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