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时间:2022-07-20 02:54:28

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一、评价主因子包涵的内容

1.什么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是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中对具体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所提取的主成分的重新定义,即二级指标。模型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为目标层,所含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主因子所在为第二层,所含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二级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所含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主因子是构建模型的关键,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确定主因子的指标数及其包含的具体指标还有它们所占的权重。

2.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内容

目前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4个主因子、15个具体指标组成,4个主因子权重为15:25:30:30。教学态度包括教学纪律、个人仪表、爱学生,教学准备、教书与育人结合等四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5:3:4:3;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符合度、信息量与深浅度适合度、教材选用适当度、理论联系实际等四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10:5:5:5;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现代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能力等四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5:10:10:5;教学效果包括课堂氛围、学生受教认可度、能掌握当堂教学内容的70%以上等三个具体指标,权重比为10:10:10。设定A、B、C、D四个等级,等级差为1-2分,满分100分。

二、评价主因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评价主因子的正确认识

由于目前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观念较为落后,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在设置时,被评价管理部门看成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条框,忽视了教师作为评价主的话语权。构成主因子的具体指标的评价结果作为审核结论被用于人事考核、评奖评,导致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沦为考核内容。质量评价部门因评而设、抄袭兄弟院校、所有专业千篇一律,教师为评而教,学生为评而学,没人真正关心主因子及其指标内涵,造成整个质量评价体系效用缺失。实际上,主因子设置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应充分听取教师与学生意见,纠正对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认识的偏差,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

2.评价主因子设置不全面

评价主因子设置应涵盖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的管理水平三个方面,但目前仅反映在教学行为的课堂教学上。评价主因子设置不全面,导致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整,造成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脱钩。黑龙江民族预科教育区别于高中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但它的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的通用性过强,缺失了特色,忽视了人才培养目标差异,从而使评价的可信度降低。

3.缺乏对评价主因子的不断修订

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不健全,会导致评价结果与评价体系建设目标偏离。这种不健全既表现在评价内容方面的缺失,还表现在不能及时跟上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的步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促使评价主因子的不断修订。而现在黑龙江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却是几年不变,即使出现了有别与省内一年制本科预科的两年制新疆预科生。如果评价主因子不能不断自我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不会真正建立起来。

三、构建黑龙江省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

1.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重新认识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评价的主因子更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关注教学活动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在看重学生的毕业率、能力证书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主因子的设置不能以考评和竞争为主要目的,在衡量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应当注重考察教师、学生的成长。

2.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主因子

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教学质量评价具体内容的量化,是民族预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评价主因子设计中需充分考虑民族预科教学的特殊性,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懂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预科学生教育起点悬殊,大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等等。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由教师教学指标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和教学管理指标体系组成。教师教学指标体系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等4个项目,由理论准备、教学设计、联系学生、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与组织、学生与教师进步效果、教研态度、教研能力、教研成绩等13个主因子,54个具体指标。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包括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和自我约束素质等5个主因子,22个具体指标。教学管理指标体系包括管理团队、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等4个主因子,10个具体指标。主因子及其具体指标权重的设定分体系、分项目,设定专家、督导和学生等评价主体分值权重5:3:2,最后分值与权重采用累加法和加权求和法,确定优良中差。

作者:张真子 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