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9 15:43:12

民族文化研究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反生态思想;消解

关于文化的研究,学界一直都存在雅与俗、良与莠、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相较而言,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则缺少辩证分析的色彩。目前,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体系的解读、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价值评价及建构途径的探讨方面。〔1〕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些仍然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而有些却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的理念相悖。因此,辩证分析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糟粕”无论对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一、辩证分析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消解其文化中反生态思想的首要步骤

早在2010年就有学者探讨过《辩证分析法在文化研究中的运用》问题,文章认为,“只有对本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外国文化进行辩证的、历史的、系统分析,才能科学认识文化的本质,把握文化规律,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正确指导。”〔2〕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术界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上,而忽视了文化在不同时代而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不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在其对待方式上也必然会全盘吸收。因此,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否能够对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科学的引领作用,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它的本质,是否分清了它的构成成分。为此,必须采取辩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诸多的文化现象中分解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进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它们尽可能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首先,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优秀的、先进的生态文化进行科学引领,而错误的反生态思想只会把人们引向歧途。“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处理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成果。”〔3〕80“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导,是因、在先;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果、在后。”〔4〕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是当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先导”,不同民族的生态文化共同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伦理观及政绩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因此,“蕴含在民族和宗教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原动力。”〔5〕在西部地区,虽然民族不同,文化有别,但其生态文化的本质是共通的,那就是它要求人们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开发西部,在保证天蓝、地绿、水净的前提下发展西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保护西部。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则无法发挥这些积极的作用,相反,会把我们的行为引向保护自然的对立面,使我们成为自然的敌人。其次,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素质的提升,需要有生态文化中正面的生态思想的引领和负面的反生态思想的警示。所谓生态素质,就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的、心理的、技能的以及道德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遇到环境问题能自觉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处理就是一个具有较好生态素质的人。生态素质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西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并整理这些民族生态文化,对其中的“良莠”成分加以甄别,并在生态素质教育中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掌握生态保护的技能,同时通过反生态思想的梳理,可以警示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做到远离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为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再次,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甄别和扬弃。在对待文化发展的态度上,我国一贯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缺少科学研究这一重要环节。“倘若没有科学的研究和规划作为开发的基点,利用就可能失之盲目和无序,文化开发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与破坏。”〔6〕研究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就是要挖掘其中优秀、进步、符合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精华”,以便于人们去保持、继承和发扬;同时,甄别其中有害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糟粕”,帮助人们去批判、改造以致于摒弃。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全面建构,需要补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有益成分,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则要及时加以修正或摒弃。“生态文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反思与超越,也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探索。”〔7〕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是“基于自然———人———社会‘三维化’的,由微观、中观、宏观和宇观四个层次共同构建的方法论体系”〔8〕,它需要世界人民携起手来,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不分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的地球家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作为我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贡献,而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反生态思想则要从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及时剔除。综上所述,突破原有的研究方法,辩证分析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梳理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传承与创新都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又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特征。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及其特征

“生态文化中既包含文明、进步、科学、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也可能包含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9〕ⅴ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形式,我们如何从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不利于生态环境这两个方面来区分这些具体的生态文化呢?以什么标准进行区分?它们又具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呢?本文从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入手,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上述问题作出回答,以此加深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认识。“生态文化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有关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认识、经验和技能,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并56逐渐积累起来的。”〔9〕ⅴ生态文化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当生态文化与它所主导的实践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联系起来之后,在价值指向上,它就有“正面”和“负面”、“精华”和“糟粕”的区分了。因为只有正面的、优秀的生态思想,才可以培养人们形成生态保护的价值观念、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生态保护实践;而负面的、违背生态保护理念的文化往往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错误的方向,最终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钟伯清把这种有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民俗称为反生态民俗,他认为“凡是对生态系统维持其自身的平衡不利或破坏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思想,都是反生态的。”〔10〕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可以根据生态文化的具体内容,即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行为等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结果而将其区分为“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其中的生态思想,是指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对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的文化成分,也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之相对应的反生态思想则是指那些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对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发挥负面、消极作用的文化成分,即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糟粕”。生态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文化选择,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囊括了科技、伦理、哲学、文艺、美学、宗教、教育等文化形式。〔3〕142-155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对待人与自然的观点也体现在本民族的哲学、伦理、科技、教育、文艺、美学、宗教等不同的文化形式当中。那么,如此丰富的体系,用什么标准来确定哪些是生态思想,哪些是反生态思想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要看这种文化所主导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果是有利还是不利;是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把自然当做朋友,还是把自然当做掠夺、征服的对象。“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是文化的基本因素和两大界面,是文化涵盖及派生的相对峙的基本范畴。”〔11〕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都只能是“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的统一体。当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也不例外,是由其中的“精华”———生态思想和“糟粕”———反生态思想共同构成。因此,生态思想、反生态思想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相对独立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的区分,是立足于当前各个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所做出的简单区分。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态思想,还是反生态思想,都体现在各民族文化的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中,诸如政治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从这个角度而言,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里的“独立”不是“孤立”,而是“自立”“自主”的意思。“由于这种独立性的客观性质,所以这种判断和归纳往往具有人类的共通性,……当然,这种‘文化精华与糟粕’的独立性虽有人类共通性的特点,但它仍然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绝不是永恒或绝对的。”〔12〕二是历史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变迁。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但同时又要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影响和制约。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下来的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汇,这种“总汇”正在伴随着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变化。本文中所谓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的区分,是基于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观念而对业已形成的生态文化做出的区分,具有鲜明的生态文明时代的特征。“离开具体的历史环境就难以对某些文化现象作出精华与糟粕的鉴别和判定。这就决定我们应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来判定文化的精华与糟粕。”〔11〕三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与其中的生态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文化一经产生便伴随着其自身的发展与变迁。文化是一个整体,不可能以任何人为的方式将其不合理的成分剥离出文化的范畴,只能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让其自身实现进化、不断优化、不断适合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也一样,其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本身融为一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了一些促使其发生变迁的因素,使得原本对于生态有利的思想转化为对生态有破坏性的思想,有些在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上逐渐弱化甚至逐渐从文化体系中慢慢消失。因此,66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促使二者分化的因素和条件。如果我们适当改变外部条件,对不利于环境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消费观等加以引导,修正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分,进而加以弘扬,他们就会重新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正面作用。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滋生反生态思想的原因分析

文化现代化如同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一样,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变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变迁,究其原因,不外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从内部因素来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自身的演化与发展是产生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分化的内在动因。“文化作为社会基本样态的综合反映,具有非常稳定的自组织系统,在没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外来文化注入的情况下,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体系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文化的自组织系统也会随社会的发展在自身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13〕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稳定的自组织系统,即使没有外来文化的冲突或碰撞,也会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这种变迁对于文化自身来说是客观的、中立的,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讲,就有可能出现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的分化。从外部因素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干旱、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当前西部地区的主要特征,相比古代“沃野千里,谷稼殷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景象已经大有不同。生态环境的变化,迫使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不得不举起“保护生态”的旗帜,那些原本属于本民族自然的放牧、人口繁衍等生产、生活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一旦超过生态环境承载的能力就变成“反生态”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前的自然环境需要人们有更高的生态保护意识、更强的生态保护责任和更科学的生态保护技能,否则,可能就会成为破坏环境的刽子手。其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西部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在进行耕种的时候对土地进行适度的开发,并采取各种形式减少与神灵的冲突。例如,佤族人在耕种的过程中,为了使土地上的森林在砍伐之后获得复生的机会,他们在连续使用一块土地两年后就会放荒8-10年。〔14〕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开发力度的增加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逐渐缩短了土地轮歇周期和范围,致使所有的轮歇土地都变成了永久的固定耕地,很多甚至被开发成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这些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原来对于土地的敬畏意识变得淡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在做着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转变为反生态思想。其三是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哈尼族的传统观念中,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视土地为自己的亲人和伙伴。〔15〕但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人定胜天”和无神论思想的主导下,非理性的“大炼钢铁”除了使很多森林遭到砍伐,连同哈尼族凭借万物有灵的神灵信仰保留下来的寨神林和风景林也未逃脱厄运。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不仅在哈尼族中间盛行,在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中也不少见,它改变了人们衡量自然价值的标准,使得年轻一代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因此,很多民族传统文化中神灵信仰的文化结构在经历经济观念变化的过程中正在一步步陷入危机。思维方式的变化,促使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对自然有利的精华的内容逐渐淡化,随之产生的是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思想。最后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梳理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都是与该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偏低、科学技术不发达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人类文化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随着人类建筑技术的提升、交通工具的改进,一些原生态、零污染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用现代化的开采方式开采当地的矿产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掠夺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走向与自然对立的一面。

四、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反生态思想的消解对策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中国声乐;教育特点;美声民族文化

一、中国声乐的教育特点

(一)声乐教学侧重演唱技能的培养。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演唱技能的培养。技能与声音不同,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肌体动作训练而成。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有稳定良好的声音状态和演唱状态,必须通过一整套科学标准、协调一致的动作训练才能达到。演唱技能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需要不断、反复练习才能够把握演唱技能的科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声乐课所训练的内容一般都遵循由浅到深、逐步变难的原则,不断强化和完善学生的音域、音色和音量的控制,培养学生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技术,使学生的演唱技能能够得到全方位培养。(二)音乐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在声乐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反复对学生强调演唱技能的重要性,但这不是说声乐教学就不注重基本的音乐知识教学。我们必须明白,音乐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演唱技能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像歌曲分析、艺术处理等内容都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细致讲解才能明白。(三)声乐演唱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从时间概念来说,声乐演唱的时间概念明显强于其他学科。比如,其他学科在考试过程中,还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反复修改,而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时间的控制则是十分严格的。演唱过程中,如果出现声音不理想、技巧不规范或者“开破”等现象,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声乐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时间概念,严格培养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能,保证学生在演唱表演或者考试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表演自然。(四)声带和相关的发声器官是声乐教学的“乐器”。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还表现在其所依托的乐器就是人自身的器官,比如声带和相关的发生器官,声音经过内耳道的传递,与通过口腔向体外传送时所产生的震动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声乐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演唱者主观上的听觉,与其演唱的客观情况很难达到一个完美统一。有时演唱者觉得自己演唱的声音太小了,而听众觉得很大,从而出现不太理想的演唱效果。目前这也是声乐教学当中的难点所在。

二、美声民族文化的起源及相关特点

(一)美声唱法的文化起源及发展。美声唱法这个词是从意大利语Belcanto直接翻译过来的,它的原义是美好歌唱的意思。从它的原义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美声演唱不是只对声音有较高的要求,它对于演唱者的音准、节奏、风度、仪表和气质都要十分严格的规定和标准。谈起美声唱法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乐器的发展史。在17世纪的欧洲,为声乐伴奏的乐器只有钢琴,并且当时的钢琴由于没有延音踏板,致使其发出的声音短促,音量很小,演唱风格整体偏轻柔。在尚家骧先生的《意大利歌曲集》中有一首《我亲爱的》,这首歌就是17世纪左右的作品,因此整首歌的演唱十分轻柔缓慢,代表了美声唱法早期的一些典型特征。随着乐器的不断发展,古钢琴不再是唯一的伴奏乐器,弦乐器的出现使得三重奏、四重奏都得以实现,因此木管小乐队、钢管小乐队以及双管大乐队日益发展壮大,人们开始加强对于声乐的发展和声音的技术化处理。人声开始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限度发掘,人们在演唱的时候必须打开喉咙,才能够将优美的人声传递给观众。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声唱法逐渐呈现出现代化特征,比如强调呼吸艺术、注重声音的高位置、打开喉咙等。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十分经典的作品,如《爱之甘醇》当中有一段咏叹调,被奉为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调。在20世纪后期,美声唱法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像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美声演唱风格。(二)美声唱法的要素。美声唱法对于声音的要求很高,要求发声自然,声音宏亮,音色美妙,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因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以及装饰音等。美声唱法的要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嗓音自然优美,在整个歌唱音域范围内保持声音的均匀与统一。第二,通过严格的技巧训练和演唱技能的培训,能够演唱具有高度技巧性的音乐作品。第三,通过赏析优秀歌唱家的表演,掌握各种美声唱法。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J].音乐时空,2015(08).

[2]马璠.民族文化境遇下的美声唱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3(04).

[3]王红艳.美声唱法与蒙古族长调歌唱艺术之比较研究与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6.

[4]田保卫.俄罗斯声乐教学的特点和对中国声乐教育的启示[J].大舞台,2013(04).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传承模式

地方高校的非遗保护教育,主要包括保护教育和传承教育。[1]据文献梳理,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学者居多,但是从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的研究较少。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今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传媒手段的普及,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介入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以期将此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以多种方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在高校教育的传承模式建构

(一)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传承教育现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高校的教育与传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少数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的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高校教育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于2010年纳入文山学院课程计划加以实施。该课程是三年制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分为2学分,周学时为2学时。该课程主要讲授云南各民族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色所在。在课程内容上归纳为七个专题。第一章“民族文化概论”以横向展开的方式,首先讲授“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史”等3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和铺垫。然后按时间顺序依次讲授“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两爨文化”“南诏大理文化”等云南文化史上的几大高峰,阐述各自的具体内涵、时代特色及其在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再转而以“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为主,分为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工矿等;民俗文化包括民居、服饰、饮食、乐舞、婚恋、节庆等;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民间宗教、原始宗教等;精神文化包括儒学、文学、戏剧、史志、科技等若干专题,分别讲授其整体情况、历史源流、杰出代表和地方民族特色。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初等教育文科专业2007级至2014级共计8个年级358名学生完成此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地方高校开设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围绕学生知识拓展需求、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与渴求、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地方高校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1.专业课程教育传承。在授课过程中,紧扣课程总目标,主要讲授七个专题。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其中伴随课堂讨论、课间发言、课后作业、课堂知识竞赛、课后分享、假期辅以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调查等活动。一般在临近期末一个月,按课程总纲要求,依据本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出三套重复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试卷。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上随机抽取一套试卷印制开考,通过此方式检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前热身民族知识竞赛教育传承。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题,开展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同学的积极思考与发言,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课堂质量。活动内容主要是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民族知识抢答赛,每次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都是从已准备好的题库中按顺序抽取10~15道题。一学期结束所有竞赛内容涉及到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方方面面,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文化、文学艺术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交通文化、医学文化等。此类活动的主要参与方式是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尤其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大胆参与,如在问到本民族文化类的知识时,相同民族同学表现得更为积极一些,这说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活动效果来看,事实证明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适当穿插一些民族知识竞赛,从教学方式或教学效果来看都是比较好的。主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还可获得平时分。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自信心。3.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传承。此传承方式围绕实地调查总目标进行,开展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进一步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将来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传承奠定基础。调查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源地不同,选取比较宽泛。主要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且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以某个民族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也可是某个民族某方面文化的调查。在2014年寒假期间接受此门课程学习的2012级初等教育文科班109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在调查方式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家乡所在地,主要采取实地调研、访谈、问卷及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以自己较为熟悉的民族作为调查对象,以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主要对象展开调查。在临近放假时,集中学生交代相关调查事宜,为了使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方便,笔者统一向学生发放纸张,要求同学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调查题目,让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笔者在假期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发给学生,当然只是作为参考。具体提纲还是依据学生所调查的主题而定,笔者也随时通过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了解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答。从学生交来的社会调查报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已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同学打印出文稿,部分同学是手写稿,也有极少数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总之,通过调查,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情况,诸如当地经济发展概况、教育现状、婚姻习俗文化,发现许多民族文化资源有待去挖掘、传承和保护。

二、云南民族文化高校教育传承的教育服务实践过程

1.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概况梳理李树翠: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此阶段的传承实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对云南民族知识概况进行梳理,包括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念等的梳理,此阶段课程安排6学时。在教学设计上,围绕教学目标,本阶段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概况,知道自己本民族的由来,理解民族的定义等。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云南特殊地理位置、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云南少数民族分布概况以及分布特点。除此之外,对云南少数民族相关概念的梳理,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如:“请问有同学是少数民族的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你是什么民族,是来自哪里的少数民族,大家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某某族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大家对本民族了解多少,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吗,会写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吗,对本民族的哪些文化比较感兴趣,大家能给民族下一个定义吗?”带着种种问题进入我们的第一阶段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播放幻灯片时尽量向学生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采用课堂讨论法和小组讨论法,如以教室座位分布将学生分四组,对某一民族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或将同学以同一地域的民族分在一起进行讨论。教学实践过程,在此次课程讲授中,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今天要讲授的内容。当问到一系列的问题时,刚开始只有三四个同学举手。笔者再次鼓励同学对本民族要有自己的自信心,不要顾及什么,这是课堂分享,可以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你,走进自己的生活。经过鼓励,当第二次再提问的时候举手的同学比以前更多了,达到七、八个。笔者再次鼓励大家要有民族自豪感,要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荣幸,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是有政策照顾的,这是汉族同学没有的,比如在升学方面有可以获得加分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干部选拔时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对贫困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同学给予500元的就业补贴,可以大胆展示自己民族风采,继续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来启发同学对本民族的认识。此时笔者要同学们给出确切的想法,能不能自信的告诉大家我是哪个民族,这时班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同学都站起来了,这说明之前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不够,民族底气不足。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接下来笔者主要讲授民族的定义,讲授之前,笔者让同学试图做出理解并进行口答,很多同学回答时比较模糊,感觉比较困难,很难说出民族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的确不容易,因为在历史上各民族的出现和发展不一样,也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困难。目前比较流行的关于民族的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其二,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此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以上课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共同点和差异比较形象直观的来帮助学生对民族定义的理解。比如让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学起来分享生活中的一些事,分享同学生活的地域文化及经济生活生产方式。最终同学们终于明白民族定义所包括的几大要素。除了让同学理解民族定义外,还向同学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基本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诸多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堂导入的方式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民族定义时,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得出并理解民族的定义。2.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题讲授。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主要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以专题形式讲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印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各专题内容的知识量来分配相应的课时,此阶段授课学时共28学时,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讲授专题知识的同时,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特别是前两次课在讲解云南文化史上的三大特色文化时,由于云南史前文化历史久远,需要查阅大量的史籍资料,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或之后都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相应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通过学校校园网查阅期刊文献来增加知识。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难理解的部分,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放慢速度。在讲授第二部分内容即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整体安排、学时分配,所以这部分内容会略讲。只要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等基本知识即可。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安排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基础上,即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等。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加感兴趣,笔者通过收集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居住形式、独特的各个少数民族服饰、云南当地特有的饮食风俗等,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较容易接受。再有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赏析,学生的激情更高。在讲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知识点时,笔者往往加入课堂讨论和课堂分享,因为婚姻向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最为关注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变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也形成特有的民族风俗,以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一些参加婚礼的场景现象描述,与同学们分享。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少数民族同学都会主动站起来和大家分享当地特有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文化,胆子稍大一点的同学会上讲台来对唱情歌,这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最后一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即在讲授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主要注重讲授云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些宗教文化,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发展、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略有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似乎更感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全面,而在其他方面稍弱一些。3.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巩固。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毕,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加以巩固复习。这个时候往往会根据本次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适当让学生做一些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练习题,题目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民族文化常识题等,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口念题目,即便太难的题目老师也只做适当的引导。当然这是事先准备好的比较有趣的知识,学生只用做口头回答即可,即便答错老师也不会批评学生,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4.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在学期末,该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尤其在期末考试时题型较广、内容适中、开放性题目较多,学生答题比较灵活。从历届最终考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都在85分以上,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三、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高校教育传承中的反思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服务对象通过传习可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其民族感情。[2]非遗的普及需要现代教育的介入,而这种介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3]从教师层面来看,通过教学活动已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除了对知识的讲解,更多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研究者层面来看,课堂上所讲授的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研究视角。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八年来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拓展民族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的服务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4):132-136.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6-38,57.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而存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时间内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在民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大学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实践和民族文化相脱离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音乐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加强对民族音乐保护。传承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灵魂构建大学音乐教育的系统工程,方能使民族音乐屹立在世界音乐之林,同时也能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一、科学建立中国民族音乐体系

音乐是依附于文化而存在的,文化则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的,二者相辅相成,就像人的生命和肉体不可分割一样。我国民族音乐有其特定的形成方式和形态以及固定的表现形式。比如我国的古诗词,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诗词也可以看成古代的一种音乐创作形式,但是又有别与现代的音乐。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沉淀,流传至今,却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远没有现在的流行音乐被人们所熟知的那样广为流传,这就是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脱离。由于客观存在着重西轻中和技重论轻的现象,所以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流的形势潮流下,我们应以中国传统的语言、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形成一套与西方音乐体系相对的具有完整性、独立性而且两者相互不可替代又互不矛盾的中国民族音乐体系,融合西方的音乐特点,做到取长补短。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音乐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成为了民族音乐的有力支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合适的音乐教材始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民族音乐的诞生往往是在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慢慢积累、沉淀形成的,这就决定了民族音乐具有不统一,不定性,分布散的特点,缺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就如《二泉印月》的作者阿炳,一生创作了很多曲目,但是直到去世才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首,很多已经来不及被人们记录,实在令人惋惜。为了民族音乐和文化能够得到更好传地承,首先应该向其他学科学习,向教材体系转化;其次应该使其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便于广大师生学习;最后,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选取,在具备优美旋律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内容的积极性,最好能够体现地域名族风情,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可以学到音乐知识也可以学到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三、加强民族音乐课程建设现在的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还是以西方的教学理论为支撑,在深化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应该倡导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教育体系,形成民族音乐的科学课程系统。使学生接受丰富的、系统的、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民族音乐,熟悉民族文化。没有完整的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系统的民族音乐教材和课程,那么建立完整的具有科学系统得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其实中国民族文化中并不缺少值得学习的民族音乐,例如中国的《百鸟朝凤》,已经走出过门,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这就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形成的优秀民族音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遗留的民族文化魁宝,传承并发扬光大。

四、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有了完善的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完善的教材和系统的民族音乐课程,还不能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强大的师资力量才是落实的关键。音乐教师是联系学生和传统民族音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没有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就不会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学音乐教育同时有别于小学、中学得的民族音乐教育,小学,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是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教育,而大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民族音乐工作者,他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担当起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学音乐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

五、总结

总之,在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以丰厚的民族文化为基石,跟随时代步伐,使传统的民族音乐转化为易于学习,易于接受,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文化载体,使民族音乐得到广泛学习的同时,也发扬和传承了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熊娜娜.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田梦.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外来文化涌入国内,民族文化正一步步被侵染、削弱、蚕食,当代民族文化面临着重大挑战,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让他们从幼儿时期即开始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感受民族文化的底蕴、魅力,从思维观念到动手能力上培养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美丽多姿,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审美观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融入民族文化的方法和建议,更好地保障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一、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民族文化种类丰富多样,除了我们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等民族节日外,民族文化还涉及美术,音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美术为例,民族绘画、民族书法、民族工艺美术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分支,所以民族文化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参考价值与学习条件[1]。其次,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认知,对艺术美的感知,是一种感性思维、大胆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民族文化所展现的正是一种大胆的表达,不单是把某一种东西画的很像,它更是一种豪放的、抽象的、夸张的亦或细腻的表达,需要读者与作者相互间心灵的沟通、理解乃至共鸣,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风采,这其中的文化底蕴幼儿虽然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经过这样的民族美术的熏陶,让他们明白美术不仅仅只是把一个物体真实的外在样子表现出来,还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表达情感,感受美术的魅力,更是符合当代美术教学的目的。第三,5至6周岁的幼儿已经基本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重点将民族文化融入大班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他们的审美,抽象、创新思维的挖掘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而且这种形象夸张,色彩独特的绘画作品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容易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知欲,有助于民族文化更好的走进幼儿的生活与今后的创作中。

二、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设计改变教室幼儿园环境。幼儿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或幼儿园里,教师组织带领幼儿收集民族文化相关的剪纸、贴画、窗花等工艺品,引导幼儿对教室环境进行设计,不仅有效激发了幼儿对这些美术工艺品的好奇心,还锻炼挖掘他们的审美能力,对周围环境进行布置,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体验创作带给他们的乐趣与快感,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2]。(二)逐步开展民族美术教学活动。除了带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美术,感受民族美术的魅力外,逐步在美术课堂上融入民族文化,引导幼儿接受民族美术的熏陶,循序渐进,让他们愿意去了解去探究去实践。例如,可以开展简单的中国画、剪纸、刺绣等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去欣赏或者以讲故事、编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加入课堂讨论,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认识到美术不仅仅是纸上画出来的一幅幅画,它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三)引导实践民族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民族美术后,调动幼儿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创作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进行中国画的赏阅课程后,给幼儿准备笔墨纸砚、宣纸等,让他们根据自己喜好去画自己想表达的,再把自己的作品制成小灯笼等工艺品,让幼儿感受其中的乐趣与美妙;或者在欣赏中国传统剪纸作品后,让孩子们收集家中的广告纸、废报纸等废纸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或生肖图像,这些活动都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美术的理解,充分调动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是对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又一次升华。不仅使中国民族文化在幼儿心中的萌芽,有利于今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且还促进了幼儿的各方面发展,让孩子们受益匪浅。这种教学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审美力和观察力,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还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的作品的构思、设计,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3]。因此,把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美术,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对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愉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明乐.民间美术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206-207

[2]李志欣.幼儿园民间美术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教育,2017(31):157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钢琴作品;民族文化;发展历史

一、钢琴作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自钢琴诞生至今,围绕钢琴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已经走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之路,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作品和钢琴家得以涌现,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洗礼,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莫扎特、肖邦、李斯特等钢琴家凭借其举世无双的音乐天赋,并通过自身后天的不懈努力,将世界钢琴音乐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潮。在钢琴传入中国的百余年间,我国的数代音乐人经过不断的摸索创新,逐渐将我国民族文化与钢琴相结合,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创作方式和内容,更使得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得以通过音乐展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各国更加频繁的交流,我国的钢琴文化发展更加迅速,使我国也得以涌现一批著名的钢琴家,从此我国音乐人的面孔时常出现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演奏着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在世界音乐舞台占据一席之地。

二、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的民族文化趋势

起初由于我国与欧美各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鸿沟,致使我国的钢琴音乐一直处于“难登大雅之堂”的境地,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动荡的十年给了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新的机遇,由于那时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教学被纷纷叫停,致使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只限于对古典乐曲和民族乐曲的改编。这样的改编却使得我国钢琴作品的境地得以改变,把我国钢琴音乐推向了历史的高点,此后我国钢琴作品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延续至今。民族化了的中国钢琴音乐从此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深远影响着此后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文化

(一)节奏体现的民族文化

节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拍子,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文化可以从节奏中得以体现。钢琴作品中的小节和标记展示了这种节奏,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自由发挥,稍微调整,以期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在演奏中最应该注意的是重音部分,因为不论何处的重音发生任何强度的改变会使得音乐的节奏发生重大变化。节奏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和循环周期等等。在我国大量的古典音乐作品创作中,我国音乐家充分发挥了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作用。然而欧美的音乐作品中却常常用到均分律动的功能性,这体现了我国古典音乐和欧美音乐作品在节奏上的本质不同。当下我国许多钢琴家在作曲过程中,都会有意的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并且借鉴欧美作曲的特点,将均分律动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完美组合。由于我国作曲家们纷纷在规整拍子和变换拍子的变换运用中进行了大量尝试,使得原本固定的重音有了变化空间。将重音的变化和均分律动的功能性应用到演奏中,节拍的变化将更加丰富,我们可以在经典作品《翻身的日子》中看到这些完美的变化,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重音程度的高低变换来调动节奏,使得乐曲在钢琴演奏中不断经历澎湃的高潮和绵柔的铺叙。

(二)音调多声性体现的民族文化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音调的多声性即复调音乐,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要定义音调的多声性,则还要加上主调音乐,我们一般所讲的钢琴作品的音调多声性主要还是复调音乐。欧美的音乐创作更注重立体性,所以其作品的音调往往具备多声性。现如今我国音乐人在创作中,也开始加强旋律的立体构建,逐渐发展出了多声性的民族特点。随着钢琴家们的不断尝试探索,在复调技巧的运用上,逐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进行有机结合,突出音乐的张力。在这个过程中,创作钢琴作品的方式以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为主,例如王建中在《云南民歌五首》中就对卡农进行了局部模仿。另一种则是将复调作为钢琴作品的体裁,注重结构的承上启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主要是将欧美的复调技巧融进我国民族音乐,体现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赋予作品更浓厚的民族底蕴,例如吴祖强的《民歌创意曲》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在我国民族乐曲向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古典民族乐曲的五音特点,借助钢琴充分发挥古典民族乐曲的声乐特色。

四、结语

当代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趋势是更多的将钢琴本身的美感与我国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以期构造音乐和文化的完美融合体系,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运用节奏和音调的技巧性,展现钢琴作品的古典美。我国的钢琴音乐家还应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充分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音乐特色,使我国民族文化在钢琴作品中有更丰富的体现,促进我国钢琴音乐健康长远的发展。

作者:高丽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罗钢芹.王建中钢琴作品名族性风格分析[J].艺术研究,2013,(02):71.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规划

1花瑶民族概况

在湖南湘西南崇山峻岭间,隆回县境最北面,平均海拔1300m的虎形山上隐居着一支不足六千人的瑶族分支——花瑶,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女性挑花技术异常精湛,故称为“花瑶”。千百年来,他们独自居住在封闭的大山里,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敬奉古树和巨石,穿着花样艳丽的服饰,有着奇特狂野的婚俗。

花瑶有着独具特色的三大传统节日“讨念拜”和两次“讨僚皈”通称“赶苗”,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花瑶的婚俗,当属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个性的婚俗之一,媒人公的提亲到完婚,需历经一连串古老的繁缛礼仪,最具撩人心扉的当属婚俗活动中的“打泥巴”“炒茅壳里”和“打蹈”,这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

花瑶挑花和呜哇山歌已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花瑶挑花已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家山民祖祖辈辈都和寨子里的古树、山石长久相依,在他们心中,这些古树、山石饱吸天地灵气,早已是神,他们深信是这无数的树神、石神常年为他们镇守寨子,保佑家人,他们有着“砍树宁砍人”的传统。

2花瑶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2.1信息社会与花瑶民族文化

在当今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日渐增多,人们之间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他们可以通过Email、手机等各种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交流,对于那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民族语言交流范围逐渐缩小,对于年青新一代来说,也难以用其民族语言顺畅地进行交流,其民族语言正面临灭亡之危机,同样,其民族服饰、民族风情等也面临这样的处境。

2.2生产方式、生活态度的转变与传统的生活习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地发生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花瑶人不再仅仅从事传统的农耕,他们正逐步向金银花种植与加工、花瑶旅游特色产品、特色饮食及旅游服务等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舞蹈中花瑶人传统耕作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正逐渐减少。现代化的电器、交通工具、生活方式正逐渐进入花瑶平常人家,传统的吊脚楼正慢慢地被钢筋砼楼房所代替,昔日三五成群、家长里短的交往被人“机”对话所代替,传统居住模式、生活习俗正悄然地变化着。

2.3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花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只有通过口语传述和风俗沿袭,可以说,在花瑶里,年老的长者,他们是花瑶的瑰宝,而花瑶年青一代,外出打工闯天下,受外界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自身经济的影响,对本民族的东西不再那么的感兴趣,不愿将大部分精力专注此事,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3花瑶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隆回县花瑶民俗村作为花瑶民族文化风情保留比较完好的村庄,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其村庄内随处可见衣着颜色鲜丽、民族服饰的妇女们或三五成群的聊家长或独座门前干着农活。如何将花瑶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使花瑶民族充满生气与活力,更具有生命力,是当地政府考虑的一个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对花瑶民族文化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次规划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3.1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花瑶最基本的民族文化投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整理花瑶的民族文化,聘请花瑶年老的长者和民间艺人,开办培训班,免费培养乡土艺术人才,组建花瑶民族艺术团,初步建立一些公平演出的市场网络,有力地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3.2加大花瑶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升花瑶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尊意识

组织专门机构加大对花瑶民族文化的研究,在不影响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及特色产品,将各类特色产品进一步包装推向市场,以做大做强花瑶特色产业,不断提升花瑶民族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和再教育,让花瑶人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文化的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花瑶民族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

3.3大力支持花瑶各项民俗活动,培育花瑶民族文化生境

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要保证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将各种民俗活动、乡土艺术融入到花瑶人日常生活中,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政府加大对各项民俗活动的推动和支持,有力地促进各种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活着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有了民俗活动这块土壤和平台,文化传人就有了大显身手的天地,民间歌舞艺术就有了发展传承的条件,才能滋养出优秀的民间文化传人和精英。

4花瑶民族文化规划保护措施

4.1划定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严格控制其各项建设

规划根据花瑶民族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确定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及协调区范围。

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花瑶古寨、虎形山村、富寨、水洞坪等花瑶居住地比较集中的区域。

规划控制措施:严格保护虎形山花瑶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持花瑶文化风情的原真性和景观的完整性,严禁在该区域内建设建筑风格不一致、性质不相符的项目和任何形式的开山、采矿、滥砍滥伐等活动。严格保护花瑶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习俗,严格保护其居住地和居住方式、人口分布,严格保护其生产、生活习惯与其生存环境。

花瑶民族文化协调区范围:虎形山乡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以外及小沙江镇部分用地。

规划控制措施:该区域的建设应与花瑶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系统相衔接。严格控制各种有污染的开发建设,保持花瑶民族文化景观的可持续性及统一性。

4.2建立花瑶民族风情园

规划利用虎形山花瑶民俗村便利的交通、优良的地理位置,设置花瑶民俗风情园。内设各种花瑶研究机构、民俗活动表演及培训场所、挑花作坊、民族特色产品、饮食一条街及特色旅馆,集中体现花瑶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园区为集花瑶民族文化的研、学、演、庆、游为一体,做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

4.3保护和尊重花瑶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营造花瑶民族文化生境

耕田与种植金银花为花瑶人传统的生产方式,规划将现有的梯田结合景观,进一步的整修,在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形成亮丽的梯田景观。在延续其传统的生活习俗下,规划在花瑶居住集中地设置小型生活休闲广场,增加花瑶人们之间交流和活动,保持其花瑶人生产、生活的原真性,为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4.4传统花瑶集居地的保护和整治

对于相对成组成院的花瑶集居地,他们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周边分布了大量的古树、巨石。规划保护其现有的布局格局,以改善其交通、方便生活为原则,利用现有空地,拆除部分破旧的附属房,引入一条宽4m的小路,满足消防要求,也便于其生活出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同时,在集聚地的中心地段结合古树,开辟一个小型的生活休闲广场,为花瑶人提供一个交流休闲活动的场所。

4.5传统居住建筑的保护与整治

吊脚楼为花瑶人居住的传统建筑,其充分地利用现有地形有效地解决了山地建筑底层潮湿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生活家具进入花瑶平常人家,其居住建筑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砖砼楼房和砖木形式的吊脚楼。为此,规划本着保护其吊脚楼的传统形式,提高吊脚楼的生命力,将吊脚楼底层支撑柱采用砼结构,外砌当地石块,保护其自然古朴的风格,同时,底层敞开,作为家禽及农具房。二、三楼厨卫采用砼混结构,外墙采用木材加以包装,其余均为木结构,既保留其吊脚楼的传统风格,又适用现代化的生活要求。

4.6虎形山路商业街的立面整治

虎形山路两侧为村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其建筑大部分为2~3层的砖混楼,与花瑶古寨的风貌形成了强烈冲突,为此,对其传统建筑的形式进一步研究,以坡屋顶、木结构、窗花、檐口等花瑶建筑特色为元素,对沿街建筑进行全面整修,保持花瑶古寨风貌的协调。

4.7古树、巨石的保护

划定古树、巨石保护范围,禁止作为其他用地,设置其标识牌,介绍其名称和巨石美好的传说,加强宣传与教育。

5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在社会文化变迁相当剧烈、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席卷世界的今天,规划师们运用其规划技术和措施,合理地进行各项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各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整治措施,以文化来指导规划,以规划来保护各种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动漫设计;民族文化;品牌战略

相关调查显示,多数热爱动漫的观众,除了一些年纪尚小没有接触到国外动漫的特殊群体,都对国外的动漫感兴趣。相比之下,国产动漫受关注度仍需提高。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制作动漫的过程中,增加属于我国国产动漫的趣味性和制作特色。很多国家在动漫的制作过程中都注重融入民族特色,在动漫作品中展现民族文化中的艺术元素,这已经成为动漫制作的一种潮流。随着网络技术在动漫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动漫作品中包含的民族元素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动漫角色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品牌战略的实施

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要包含丰富的动漫人物和动漫场景,这是动漫制作的重点。很多个性鲜明的动漫角色甚至能掀起一股潮流,促进动漫事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就需要设计者在创造动漫人物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想象力结合艺术元素,确立人物形象。通常情况下,动漫故事需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背景,设计者可根据不同时代人物的形象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艺术元素进行设计,我国的动漫制作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秦时明月》以秦汉时期作为故事的主要时代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具有鲜明的个性,设计者结合很多秦汉时期的艺术元素,如服饰、餐饮、建筑等,充分展现出我国秦汉时期的文化。这种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受到了广大动漫受众的认可。通过这部优秀的动漫,人们进一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花木兰》这部作品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声誉,虽然是出自国外的动漫制作公司之手,但整个动漫剧情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将我们口耳相传的木兰替父从军的经典故事展现给世界。《花木兰》的成功使世界逐渐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也是动漫带动的品牌效应,其不仅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花木兰》中军旅生活的部分以及各种战争场面,在为人们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整部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有优点,也存在不足,但其造型和语言表述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军旅生活。

二、动漫场景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品牌战略的实施

在设计动漫场景的阶段,动漫人物的表现力会对动漫作品产生影响,这对提升动漫制作的受众认可度具有重要作用。动漫场景的设定是为动漫人物和动漫剧情走向服务的,动漫场景需要围绕动漫人物的特点创造视觉效果,包括动漫场景中的一些物体摆设等,一些微小的细节都应该与动漫人物的性格特征相适应。如,《秦时明月:空山鸟语》中女性角色的场景细节设计,一名女性角色在梳妆过程中,化妆台上的摆设与该女性角色典雅温婉的性格交相辉映,不会出现让观看者跳戏,影响观看者的视觉体验的情况。同时,在设计场景的过程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到历史、民族因素,还要注重人物与艺术元素的融合。设计者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动漫场景能与人物风格相融合,给观看者带来美好的感官享受。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优秀文化将逐渐成为我国动漫领域的优秀素材,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应尽的义务。设计者在动漫场景的设计中融入民族艺术元素,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还能够通过动漫作品宣传民族文化,提升我国国产动漫的整体品质,创造动漫品牌效应,让动漫带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与国外成熟的动漫制作行业相比,无论是在整体的动漫设计上,还是在动漫制作的技术上,都存在一些不足。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设计者不能盲目地模仿国外优秀设计理念。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设计者应转变设计形式,在动漫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这是我国国产动漫创作的一个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董文.探讨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思考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14(1).

[2]周萍.传统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美与时代(中),2014(8).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对策;新疆

旅游业也可以称作旅游产业,它是一种依靠旅游资源与设施,专门从事招徕、接待游客的行业,如今,它已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是一个综合的产业群,主要为游客提供交通、娱乐、游览,住宿、消费等服务。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等特点,拥有“朝阳产业”的美称。在改革开放之初,新疆的旅游业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对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理位置上与内陆地区相隔比较远,因而交流少,这也让新疆在大多数人心中显得很神秘。旅游业的发展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使社会更加稳定,同时,由于游客的进入使得文化得到交流,外界更加了解新疆的特色、新疆的人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等,这也同时增强了外界对新疆的关注,进一步地加强新疆经济的发展。

一、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截至今日,少数民族在新疆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包括已经废弃的建筑物,至今仍居住的特色建筑和一直流传在民间的各类民族文化。随着新疆对外开放,新疆各民族文化也被更多的人认识,民族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新疆旅游发展的趋势。

(一)新疆民族文化旅游

1.新疆民族新疆原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锡伯、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新疆少数民族所占的人口比例大于50%。因此,民族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趋势。

2.新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1)民族歌舞、节庆新疆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民族歌舞,以民族舞蹈、节庆为主的民族文化娱乐,已经成为新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如维吾尔族的刀郎舞、哈萨克族的鹰舞、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塔吉克族的油灯节、喀什的龟兹文化节、吐鲁番的葡萄节等,对中外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2)民族餐饮民族餐饮业也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越来越吸引游客的眼球。如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烤全羊,回族的粉汤,哈萨克族的那仁,塔吉克族的包尔沙克等,这些本地的餐饮与国内外餐饮相互融合提升,使之成为新疆旅游不可错过的一大特色。

(二)新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新疆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起色,因而新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也有了自己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民族历史遗址旅游新疆是古代西域古国的一部分,这里有很多古西域故城遗址。历史上新疆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最深,所以这里有很多回王陵、伊斯兰教圣裔墓、传教士墓和维吾尔著名学者墓。吐鲁番游:高昌古城、交河故城;巴州游:楼兰故城、米兰遗址、罗布人村寨;库车游:龟兹故城、默拉纳•额什丁麻扎;和田游:尼雅遗址;哈密游:哈密王陵、盖斯墓;喀什游:莎车王陵、阿帕克霍加墓等。

2.民俗节庆活动

节日,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诺鲁孜节含有送旧迎新的含义。哈密维吾尔族农民的祭苗青仪式,是发展与保留得最完整、最富文化气息的诺鲁孜节庆典活动。塔吉克人的油灯节,通过特定的仪式,火就可以为人驱除灾祸、带来幸福。伊犁四日游中包含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等大型草原,在草原上逢重大的节日就会举行体育活动,赛马、叼羊、姑娘追、追姑娘、摔跤等,在那拉提草原上还有国际赛马场。

二、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与问题

新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些年发展非常快。但是从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过程中看,仍存在很多问题。牧区和农区是新疆民区的两大类型。牧区以毡房、木屋为主,农区则是平顶土坯房屋加院落格局,旅游区的民族民居现在都多朝着砖石水泥材料和楼房方向发展,屋内装修陈设现代化的意味越来越浓厚。旅游者自身的饮食习惯冲击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新疆清真饮食已经被打破,如今汉餐、西餐、清真餐三分天下,饮食品种更为丰富多样。新疆各民族的服装服饰多姿多彩,这是当地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文化、审美意识等的产物。

三、新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新疆作为多民族的聚居地,为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借助西部大开发等政府政策,新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推广。

(一)提高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保护民族文化和发展民族旅游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保护新疆民族文化可以从旅游者和本地居民两方面着手。旅游者方面,可以通过旅游宣传教育和导游引导,使旅游者正确认识本地的民族文化,不盲目欣赏,不盲目诋毁,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本地居民方面,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政府或者相关部门要深入挖掘和重现一些渐渐消失的传统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宗教仪式,使民俗文化能够创造出书面文字形式或视频,使之得到很完整的保护并流传下去,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政府或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意识到本地民俗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自发地主动保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要盲目地以利益为重,用扭曲的不正当的形式来显示自己的文化,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采用经济手段或者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扶持特色文化,为当地特色文化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必要时可以参与其中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融合民族文化与旅游设施

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最主要的一点是,在景区游客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族服饰、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文物古迹旅游中。

四、结论

整篇论文以个人角度大致阐述了对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认识,对新疆民族成分、旅游资源简单地介绍,对新疆民族文化旅游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个人意见。但未能全方位、细致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已逐渐占有新疆旅游的主导地位,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刻不容缓。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能有更多的人通过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对新疆有全新的全面的认识,提升新疆旅游在全国旅游中的地位。

作者:赵玉新 孙浩捷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逊.新疆两千年[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导游基础知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民族文化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司治理;自我进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一、公司治理与民族文化

制度变迁的理论告诉我们,非正式规则作为制度构成的一部分,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非正式规则的演化决定着正式规则的变迁,两者之间是先和后、源和流、主和次、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民族文化作为非正式规则,其通过影响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及路径依赖,对公司治理的形成及演变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民族文化影响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民族文化为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所提供的道德基础、价值导向、传统习俗和精神信仰等,使其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经济理性的原则和立场。公司的有效运行,需要每一个治理主体都共同遵循某种基本的行为准则,而这种行为准则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和共同的行为习惯、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公司治理主体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的行为是“嵌入”在社会文化之中的,通过这种特殊的“嵌入式”影响,制约着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抉择,从而深刻影响着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二)民族文化影响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民族文化作为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历史上前后两种公司治理制度,其通过影响社会主体对多重均衡中某一特定公司治理制度的选择,形成了公司治理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在新旧公司治理博弈的过程中,博弈者作为一个理性人,其在博弈的过程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当博弈者根据当前的公司治理现状对未来的博弈作出预期时,他在以前的博弈中所形成的文化信仰就会深刻地影响其当前的预期,这样,民族文化作为桥梁和纽带,就在历史上不同的博弈和均衡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和承继关系。因此,在公司治理变迁的多重选择过程中,民族文化因素占据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的作用。

二、两大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根源性差异

目前,世界上比较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有英美治理模式与德日治理模式。由于受到各自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两种模式在股权结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股权结构与股东类型

在英美的民族文化中,个人主义是其重要内容,由于个人主义的深刻影响,英美一直阻止银行、财团等金融机构通过投资企业进入其董事会,防止企业被其实际控制而影响普通股东的利益,这也是美国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分散、股东类型以社会公众为主的文化根源。冒险精神是美国个人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正是这种敢于冒险、敢于博弈的精神,使得美国人热衷于通过买卖股票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形式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加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日本民族逐渐形成了藐视个人力量,注重集团力量和权威的特点,日尔曼民族与大和民族一样,也很崇尚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为什么德日的公司治理中股权高度集中、实行主银行体制和全能银行体制的文化根源。由于秉持集体主义理念,德日公司普遍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公司的长期效益。

(二)内部治理结构

民主自由是英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就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由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英美公司在选择公司董事的时候,特别注重董事的个人能力,尤其是选择公司CEO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英美公司的董事会拥有极大的决策权。基于对民主自由的强烈渴望和对董事会权力集中的深刻忧虑,善于创新的美国人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并率先采用独立董事,以制衡权力极度倾斜的董事会。日本奉行家族主义传统,崇尚家族权威,并把这种对家族“家长”的崇拜和尊敬推及至效忠天皇、效忠国家。在日本,个人、公司、国家之间通过广泛交叉所有权关系建立了庞大了等级秩序网络,这个网络拒绝接受一切可能或试图破坏这种等级秩序的外部力量,所以日本的公司治理以内部董事为主。德国有较长的封建专制、君主专权和家族主义的传统,这也是其公司治理封闭保守、不主张改革以及坚持实行双层委员会制度的文化根源。

(三)外部治理手段

由于深受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一直奉行政府不干预经济政策,鼓励公司之间相互并购,并认为这种广泛的并购可以有效的激励经营者,使公司的经营者、管理者更加坚定的维护投资者利益。因此,美国公司之间的恶意收购非常普遍,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公司治理由外部控制来实现。德日在二战结束后,为了尽快恢复国内经济,积极实施经济国家主义,鼓励企业联合扩大规模,鼓励银行向企业融资,允许银行多种经营,日本的主银行体制和德国的全能银行体制这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德日银行通过向公司提供贷款,对公司形成财务压力,及时进行相机治理。受经济国家主义影响,德日的金融市场非常发达,但是资本市场却异常薄弱,市场并购并不活跃,恶意收购更是很少发生。

(四)激励机制

美国人崇尚实用主义,注重效用至上,这种实用主义充斥在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深植于美国的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在英美公司治理中,普遍采用年薪、股票及股票期权等多样化组合的物质激励方式,这种方式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成长、股东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最有效用的,可以有效克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国和日本非常崇尚集体的力量,个人生存于集体大家庭之中,非常重视集体对于个人的评价,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誉以及基于这种集体荣誉而获得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肯定。反映在公司治理中,德日公司普遍建立了完整的荣誉奖励机制,根据经营者为公司所作的贡献的大小而授予相应的荣誉及权力,这种激励方式增强了经营者的归属感,实现了公司和个人价值目标的有机结合。

(五)职工参与

美英公司遵循“股东至上主义”理念,认为公司只是为股东赚钱的工具,公司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只有股东才有资格参与公司治理,公司职工如果要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只能通过持有公司股票变成公司股东,这样才有牢固的产权基础,因此,英美公司职工主要以职工持股计划参与公司治理。历史上,德国的工人运动非常活跃,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等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形成了职工民主管理的理念,这种理念随着工人运动的开展逐渐成为德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公司治理中,工人运动非常活跃,职工的政治觉悟非常高,普遍要求参与公司治理,通过选派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恰恰适应了德国文化的这一特点。

三、我国民族文化与公司治理的完善

我国的民族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伦理孝道,推崇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在公司治理方面则表现为股权的高度集中,股东类型以国家、法人为主,内部治理较强,外部治理较弱,崇尚精神激励,鼓励职工参与。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与我国特有的民族精神是基本吻合的,但也有民族文化的部分负面因素影响着公司治理,可以通过民族文化的变迁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

(一)我国公司治理的民族文化根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大力提倡并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公司作为构成社会的一个小型集体,内部非常重视员工的归属和培养,外部则强调公司之间应当相互帮扶,因此,我国公司治理的股东类型主要以国家、银行和法人为主,公司重视保护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孝道,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以“伦理孝道”为结点的关系网络,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有序,网络内的个人和集体以伦理孝道为指引,对内彼此认同、相互帮助,对外则排斥其他力量介入,这也是我国公司治理以内部董事为主、独立董事无法良好运作的深层次原因。“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凡事以和为贵。公司的并购特别是恶意并购会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气氛,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对抗,这一点是与“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相违背的,因此在我国不受推崇。在我国,重义轻利是传统美德,它强调要以“义”来规范“利”、制约“利”,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要“舍利存义”。国家的公益、集体的利益、个人之间的情谊都被视为“义”,在“义”的规范下,公司的员工更愿意通过获得集体的认同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在公司治理中,这种在职位晋升以保持均衡的“义”的前提下,通过年薪制实现自己“利”的诉求,恰是我国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经过制度的强化和自身的变迁,目前已成为我国具有现实意义的民族文化。“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具体到公司治理当中,就是强调职工是公司的根本,公司要以职工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应当支持职工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活跃,这种参与更多的是直接参与。

(二)民族文化变迁与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

民族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强化,不断实现自我的变迁,进而影响制度的变迁。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主要有自我进化和接触传播,在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通过内外的引导,可以实现公司治理的完善。1.民族文化的自我进化实现公司治理的“革故”民族文化通过自我克服其不适应制度的部分,完成适应部分的积累,从而实现全新的蜕变;同时,通过培育新的民族文化,并不断通过制度强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变迁。我国公司治理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个人财产界定不清,权责不明,公司治理失效。因此,有必要引导集体主义自我进化,逐渐克服集体主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培育产权文化来补位,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的完善。重伦理孝道会产生“官本位”和“唯上”文化,导致公司治理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不利于公司治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因此,应当克服伦理孝道中的极端现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天人合一”特别讲求以和为贵,生活在熟人社会之中的人们不愿意通过激烈的手段破坏彼此的和谐关系,社会缺乏激烈竞争的文化环境,企业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克服其中的“中庸之道”,培育竞争文化,鼓励市场竞争行为,这乃是市场经济的深层次要求。2.民族文化的接触传播实现公司治理的“鼎新”民族文化除了自身的变化之外,在不断的与外来文化交流、接触与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实现变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在与外国文化交流交融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在继承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时,可以借鉴吸收英美个人主义中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加快实现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时,我国公司治理的民主管理还不完善,可以充分吸收英美国家民主自由的理念,加快培育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民主管理制度,营造平等自由的公司治理氛围。另外,应当充分借鉴英美国家的权力制衡理念和法治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公司治理之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体系,完善独立董事的引入制度,规范公司行为,改革其中不利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成长的相关规定。

作者:胡亚军 左菁 单位: 1.中南民族大学 2.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1]孙光焰.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胡亚军.民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性研究[J].商情,2014(26).

[3]李维安,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