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4 17:31:56

民族文化知识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族文化;思想内涵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对推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及时准变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水平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和重要性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而将民族文化与之相融合,就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受到教学思想观念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民族文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没有重视。老师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仅仅局限在对名篇诗词的教学上,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学,这就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价值更好的理解。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对文言文以及古诗文这些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这就影响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对古典文献学习不知所措,往往是依靠着翻译学习,对文言文的内容探究以及思想价值的内涵探究不注重。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必然会影响民族文化精髓的吸收。老师在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学生在民族文化经典内容的赏析以及自我理解方面的教学没有重视。一些老师在具体的讲解中,只注重对诗词的解析或者是直接采用教辅类工具让学生理解内容,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和赏析,在民族文化的内涵思想文化方面的学习还不够。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重要性。加强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学习,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对促进学生成熟发展,以及思想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鉴赏能力以及完善学生品格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教学,对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华知识内容,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对这些知识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比较有益。同时对这些民族文化内容的学习,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及教学措施

1.高中语文教学民族文化融入可行性分析。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从多方面加强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有助于教学水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与之相结合就比较重要,民族文化和语文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当前高中生自身的特征也对民族文化融入提供了可行性。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少年时期,在人生价值观上海没有真正的养成,通过民族文化的融入,就比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涉及诸多和民族文化相关的经典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涉猎,就能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有更深的了解以及吸收。通过这些内容只是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对古人思想感情的认识,在审美观念上进行提高。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好奇心比较强,对有趣的知识内容比较感兴趣。民族文化中诸多内容都能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以趣味性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一些民俗以及动人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高中的课程特征也比较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教材中的特点是体现时代精神意识的,通过将传统的民俗和当前的生活相结合,就比较方便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内容的时候,其中就涉及到唱戏的内容,老师就可就这一民族文化内容进行趣味性讲述,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对戏曲文化进一步了解。2.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的措施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思想内涵的丰富化,通过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就能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内涵。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教学措施。第一,加强对语文教材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根据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对每个民族文化经典篇章都是精心安排的,其中的文言文以及古诗文是重要的代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以及古诗文的学习重要性,从这些内容中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从对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上着手,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内容感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去。例如:高中语文民族文化知识教学中,对《陈情表》的内容学习,就能让学生对忠孝的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在经过文本的依次学习和理解之后,学生通过文言文的语言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述等,都会深深地受到感染。然后老师就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忠孝方面能找到现实性,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注重经典文化的拓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老师就要将经典的作品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能最大化地接触到民族优秀文化典籍。这就可通过对新教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语文民族文化教学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方便地为学生呈现动态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能实现资源的丰富化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经典。第三,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在语文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中,为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充分重视,在对民族文化的内容选择上要以积极的情感思想为主。并要能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第四,加强民族文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多方面考虑,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就要加强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单一化讲授,要能从整体上看待,结合语文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方法,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充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结合方面注重巧妙性,通过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学生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例如在对《孔雀东南飞》的内容讲述中,老师就可将同名的通俗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内容和语文文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通过歌曲的情调来进行体味。这样就比较有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去。第五,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的融入,要充分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之后,就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对教育改革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民族文化的融入相结合,就能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民族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化特征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适应,这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以及参与度进行提高,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只有在这些基础教学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举措,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希望能通过此次对语文民族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分析,能更好的促进实际的语文教学发展,为高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庄彩霞 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志刚.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6(30).

[2]魏回春.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3]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4]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传承模式

地方高校的非遗保护教育,主要包括保护教育和传承教育。[1]据文献梳理,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学者居多,但是从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的研究较少。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今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传媒手段的普及,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介入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以期将此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以多种方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在高校教育的传承模式建构

(一)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传承教育现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高校的教育与传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少数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的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高校教育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于2010年纳入文山学院课程计划加以实施。该课程是三年制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分为2学分,周学时为2学时。该课程主要讲授云南各民族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色所在。在课程内容上归纳为七个专题。第一章“民族文化概论”以横向展开的方式,首先讲授“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史”等3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和铺垫。然后按时间顺序依次讲授“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两爨文化”“南诏大理文化”等云南文化史上的几大高峰,阐述各自的具体内涵、时代特色及其在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再转而以“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为主,分为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工矿等;民俗文化包括民居、服饰、饮食、乐舞、婚恋、节庆等;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民间宗教、原始宗教等;精神文化包括儒学、文学、戏剧、史志、科技等若干专题,分别讲授其整体情况、历史源流、杰出代表和地方民族特色。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初等教育文科专业2007级至2014级共计8个年级358名学生完成此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地方高校开设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围绕学生知识拓展需求、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与渴求、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地方高校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1.专业课程教育传承。在授课过程中,紧扣课程总目标,主要讲授七个专题。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其中伴随课堂讨论、课间发言、课后作业、课堂知识竞赛、课后分享、假期辅以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调查等活动。一般在临近期末一个月,按课程总纲要求,依据本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出三套重复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试卷。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上随机抽取一套试卷印制开考,通过此方式检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前热身民族知识竞赛教育传承。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题,开展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同学的积极思考与发言,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课堂质量。活动内容主要是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民族知识抢答赛,每次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都是从已准备好的题库中按顺序抽取10~15道题。一学期结束所有竞赛内容涉及到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方方面面,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文化、文学艺术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交通文化、医学文化等。此类活动的主要参与方式是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尤其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大胆参与,如在问到本民族文化类的知识时,相同民族同学表现得更为积极一些,这说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活动效果来看,事实证明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适当穿插一些民族知识竞赛,从教学方式或教学效果来看都是比较好的。主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还可获得平时分。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自信心。3.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传承。此传承方式围绕实地调查总目标进行,开展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进一步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将来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传承奠定基础。调查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源地不同,选取比较宽泛。主要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且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以某个民族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也可是某个民族某方面文化的调查。在2014年寒假期间接受此门课程学习的2012级初等教育文科班109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在调查方式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家乡所在地,主要采取实地调研、访谈、问卷及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以自己较为熟悉的民族作为调查对象,以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主要对象展开调查。在临近放假时,集中学生交代相关调查事宜,为了使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方便,笔者统一向学生发放纸张,要求同学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调查题目,让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笔者在假期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发给学生,当然只是作为参考。具体提纲还是依据学生所调查的主题而定,笔者也随时通过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了解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答。从学生交来的社会调查报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已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同学打印出文稿,部分同学是手写稿,也有极少数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总之,通过调查,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情况,诸如当地经济发展概况、教育现状、婚姻习俗文化,发现许多民族文化资源有待去挖掘、传承和保护。

二、云南民族文化高校教育传承的教育服务实践过程

1.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概况梳理李树翠: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此阶段的传承实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对云南民族知识概况进行梳理,包括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念等的梳理,此阶段课程安排6学时。在教学设计上,围绕教学目标,本阶段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概况,知道自己本民族的由来,理解民族的定义等。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云南特殊地理位置、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云南少数民族分布概况以及分布特点。除此之外,对云南少数民族相关概念的梳理,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如:“请问有同学是少数民族的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你是什么民族,是来自哪里的少数民族,大家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某某族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大家对本民族了解多少,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吗,会写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吗,对本民族的哪些文化比较感兴趣,大家能给民族下一个定义吗?”带着种种问题进入我们的第一阶段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播放幻灯片时尽量向学生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采用课堂讨论法和小组讨论法,如以教室座位分布将学生分四组,对某一民族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或将同学以同一地域的民族分在一起进行讨论。教学实践过程,在此次课程讲授中,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今天要讲授的内容。当问到一系列的问题时,刚开始只有三四个同学举手。笔者再次鼓励同学对本民族要有自己的自信心,不要顾及什么,这是课堂分享,可以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你,走进自己的生活。经过鼓励,当第二次再提问的时候举手的同学比以前更多了,达到七、八个。笔者再次鼓励大家要有民族自豪感,要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荣幸,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是有政策照顾的,这是汉族同学没有的,比如在升学方面有可以获得加分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干部选拔时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对贫困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同学给予500元的就业补贴,可以大胆展示自己民族风采,继续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来启发同学对本民族的认识。此时笔者要同学们给出确切的想法,能不能自信的告诉大家我是哪个民族,这时班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同学都站起来了,这说明之前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不够,民族底气不足。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接下来笔者主要讲授民族的定义,讲授之前,笔者让同学试图做出理解并进行口答,很多同学回答时比较模糊,感觉比较困难,很难说出民族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的确不容易,因为在历史上各民族的出现和发展不一样,也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困难。目前比较流行的关于民族的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其二,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此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以上课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共同点和差异比较形象直观的来帮助学生对民族定义的理解。比如让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学起来分享生活中的一些事,分享同学生活的地域文化及经济生活生产方式。最终同学们终于明白民族定义所包括的几大要素。除了让同学理解民族定义外,还向同学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基本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诸多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堂导入的方式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民族定义时,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得出并理解民族的定义。2.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题讲授。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主要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以专题形式讲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印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各专题内容的知识量来分配相应的课时,此阶段授课学时共28学时,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讲授专题知识的同时,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特别是前两次课在讲解云南文化史上的三大特色文化时,由于云南史前文化历史久远,需要查阅大量的史籍资料,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或之后都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相应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通过学校校园网查阅期刊文献来增加知识。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难理解的部分,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放慢速度。在讲授第二部分内容即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整体安排、学时分配,所以这部分内容会略讲。只要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等基本知识即可。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安排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基础上,即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等。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加感兴趣,笔者通过收集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居住形式、独特的各个少数民族服饰、云南当地特有的饮食风俗等,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较容易接受。再有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赏析,学生的激情更高。在讲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知识点时,笔者往往加入课堂讨论和课堂分享,因为婚姻向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最为关注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变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也形成特有的民族风俗,以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一些参加婚礼的场景现象描述,与同学们分享。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少数民族同学都会主动站起来和大家分享当地特有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文化,胆子稍大一点的同学会上讲台来对唱情歌,这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最后一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即在讲授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主要注重讲授云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些宗教文化,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发展、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略有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似乎更感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全面,而在其他方面稍弱一些。3.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巩固。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毕,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加以巩固复习。这个时候往往会根据本次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适当让学生做一些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练习题,题目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民族文化常识题等,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口念题目,即便太难的题目老师也只做适当的引导。当然这是事先准备好的比较有趣的知识,学生只用做口头回答即可,即便答错老师也不会批评学生,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4.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在学期末,该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尤其在期末考试时题型较广、内容适中、开放性题目较多,学生答题比较灵活。从历届最终考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都在85分以上,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三、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高校教育传承中的反思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服务对象通过传习可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其民族感情。[2]非遗的普及需要现代教育的介入,而这种介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3]从教师层面来看,通过教学活动已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除了对知识的讲解,更多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研究者层面来看,课堂上所讲授的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研究视角。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八年来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拓展民族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的服务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4):132-136.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6-38,57.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3

一、地方高校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应用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具有融合民族文化的优势。以广西为例,当地具有壮族、侗族、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加之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是充分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便于旅游专业去探寻、研究以及利用。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的经济所服务,在专业的设计上,需要尽可能地靠近地方的特色和形式,符合当地在未来阶段内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目前的旅游专业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地方的民族文化都缺乏了解,由于缺乏系统的民族文化相关课程,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学习民族文化相关知识,也就更无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不足,积极收集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专业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使旅游专业的就业方向更加趋向于所在地域。

二、民族文化在旅游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方法

首先,需要注重在旅游专业课程中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很多高校开设旅游专业,但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课程安排上,也往往是理论多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教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提及较少。在课程中融合民族文化,可以聘请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研究人员,详细地的为学生介绍民族文化的起源、特点、分类、发展规律等知识。和学生共同了解、探讨与旅游专业相关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更多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民族文化课程,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知识。其次,学校需要结合民族文化制定校本教材。很多高校开展旅游专业教学的课程模式都是相近的,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大体相近,无法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高校需要积极融合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开发、制定与当地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教学素材,为校本课程提供有效的传播媒介,拓展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在旅游专业中融合民族文化,还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民族文化的机会,使学生深入发掘民族文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教学应用民族文化的具体方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地方高校开展旅游专业教学,具有融合民族文化的优势。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应用民族文化开展教学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构建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一方面,高校本身可以组织与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相关的校园活动、比赛等。比如,开展校园文化周,让学生收集相关民族文化的素材,进行民族文化展示、演讲、表演比赛,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过程中掌握、理解民族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知识,并且在主动探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专业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专业的点评,分析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内容是否准确,加以改进和调整。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特色民族文化活动保持良好的合作,在特殊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民族节日的策划、组织等活动,或者可以在活动中担当志愿者,更加直接地接触民族文化活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些活动或文艺表演,师生之间共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开展小学学习,模拟文化活动的场景,使学生加强实际感受,师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提高教学效率。其二,多为学生创造实地考察民族文化的机会。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各地特色文化的重视也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很多省份、城市都已经设立了专门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场所,如桂林印象、世外桃源景区等,这些景区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让人赏心悦目,在游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景区进行参观,或者是到直接体现民族文化风情的村寨进行参观。让学生分成小组,负责拍照、摄影、民族文化元素分析等活动,在观赏之后,回到校园继续深层次进行分析,做出详尽的报告,充分体现学生自身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分析。其三,注重将民族文化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相互结合。一方面,通过论文、毕业设计中加以体现,学生在参观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会形成自身的思考,将这种独特的思考加入毕业论文或设计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比如,某地方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创新杯论文竞赛,要求学生提出观点不同、内容新颖的论文内容。在这种要求的促使下,学生需要提高积极性,努力探寻地方的民族文化的特色,这对学生来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接触民族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本身也应该注重与开展民族文化相关的科研活动,积极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产学研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一类的活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旅游地本身,在凸显自身文化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求新求变,为旅游景点提供更多的新意和创意,吸引更多的游客。高校是开展文化研究、创新等活动的前沿阵地,旅游专业教师可以带领部分学生组成民族文化创新团队,在考察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前往其他城市、省份,了解其他的民族文化特色及其体现方式,结合当地特点,由教师牵头,学生负责具体的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寻求学校以及企业的资金支持,将想法转换为实践。在整个项目中,学生全面参与,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特性、表现形式及其内在的深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在就业时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对于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研究项目,学校方面应该提供充分的重视和表扬,给予奖金、精神上的鼓励,为参与项目的学生颁发相关证书,证明学生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4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民族文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视野,无论是“民族文化大省”战略,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被当做出于“民族政策”或“政治稳定”不得不关注的对象,也不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1]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在机遇的背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1现代化进程加快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拒绝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摒弃传统文化,追求快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即使有人在滚滚而来的现代化进程面前依然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语言濒危、某些民族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濒临失传、很多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日渐消失、曾经用来培养人类美德的日常生活风俗和礼仪逐渐被废止。冯骥才先生就在《紧急呼救》里说“: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10紧急呼救”[2]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将无法复制。

1.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民族文化传承提出新的挑战

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带来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有阻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少数民族青年离开本乡本土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人迷失了,有人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以民族文化、民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有的省份、有的地区更是将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名片和特色。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民族文化旅游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精髓,甚至有些项目与民族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失去了许多原滋原味的元素。

1.3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对都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近距离的接触流行文化、都市文化,淡化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也加剧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其次,文化体制改革既使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大锅饭,有的自找发展门道,有的解体了,民族文化艺人自找活路,分散各方;年轻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许多民间技艺无法传承。最后,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同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主要表现:语言上,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会讲民族语言;建筑风格上,砖混结构的房子逐渐代替了原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服饰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等。上述表明,在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三大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及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是当务之急。

2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来临之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将会残缺不全。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观,建立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思想上,提高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

进入21世纪,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控制了文化市场,谁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全体人民而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自觉投身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明确传承的内容。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宗教、文学、民俗、民间技艺都是属于应该传承的内容。②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体现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具体来说,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本,创新民族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③保留民族文化的内涵,不进行破坏性的传承和发展。正确处理追求经济利益和保留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民俗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加以规范和指导。

2.2政策上,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和政策支持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有意识地统筹并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鼓励学者和专家进行民族文化课题的研究、鼓励民间艺人组建民族文化队伍;鼓励社区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机构,利用民间艺人、培养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传播民族文化;以重大的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如民族工艺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吸引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自觉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和监控体系,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考评,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际状况作为考核学校等级的重要指标。

2.3途径上,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5

1民族文化的社会作用

在民族文化与文化关系基础上,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关键,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构建民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发展主题之一,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人类发展和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在整个文化发展中不仅对文化传递和文化构成起着主体作用,还是促使人类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的关键,因此在文化教育中培养和造就学生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创造力,进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同时通过民族理论文化教育使青年不断提高民族意识,增添其民族自豪感,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第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为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培养人们道德、智慧和文艺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在对这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保护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推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育还是开启青年学生心智的重要手段,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等,民族文化理论教育正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它可以将学生代入民族文化发展艺术空间中,以此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奠定基础.第三,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发展民族文化是要建立在和谐民族社会关系基础上,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才能使政治环境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不同文化,诸如艺术、歌舞、医药、饮食、信仰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很多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依靠这些传统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

2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民族文化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眼界,拉近了学生与全球文明的距离,为提高学生世界认知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正由多元化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学生思想意志比较怕薄弱,容易受其他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淡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退化,青年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漠视,将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缺乏自强自律意识,而青年学生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未来,解决他们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尤为重要,如果不解决学生这些问题,任之发展最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存造成利影响,国家民族凝聚力会越来越薄弱,未来我国国民综合素质也会越来越差,这将严重阻碍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2.2少数民族出现断代现象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史久远,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偏远地区,同时少数民族人口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年青一代少数民族居民开始离开原居地,涌入城市,这就使该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少,加之远在异乡的少数民族青年已经开始与其他民族通婚,久而久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无法继承和发扬出去,同时不断的通婚使原留有本少数民族血统的传统少数民族居民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断代现象,断代少数民族文化无法追寻其根源,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2].其次,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坚持原有固守的文化传统观念,一些陈旧的民族传统阻碍了民族的发展,与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不适应,这种单纯固执的保留原始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观念扭曲,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通常这部分民族将自己孤立起来,不能接受本民族以外的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实际生活环境脱节,出现封闭、传统、落后现象,这将加重该民族文化断代现象.

2.3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

纵观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也是不断地融入新的文化形式的历程,因此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是我国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发展和得以保留的关键,是我国民族文化不断适应历史变迁的重要基础,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而在民族理论教学中,一些非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将会逐渐淡化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特点,一些民族文化盲目结合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这意味着我国民族文化被一点点吞噬掉,并没有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过程中,汲取现代文化精华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而是使民族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完整,使民族文化失去了本民族历史成长痕迹,失去了本民族特色,由此可见这种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民族理论教育和发展,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存在较大阻力.

3民族理论教学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

3.1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意识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只有使年轻学生认同民族发展历史,树立正确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增强民族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将我国有特色、有趣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普及给学生,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还要从历史方面向学生普及,我国56个民族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为我国统一作出的贡献,使学生具有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对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3].此外,在教育方式上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社会要加大媒体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启发,引起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最关键的民族文化教育还是在学校,学校教师要营造民族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氛围下,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好感,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3.2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

增强民族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单纯的学习和发扬某个少数民族文化,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汲取我国各个民族文化精华,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以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这主要是指不仅要体现各个民族的特色,还要将这些民族文化都围绕着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统一,达到我国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国民族文化教育中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的观念,近年来受到不少外国留学者的追崇,一些国外留学者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特征选择到我国进修中国民族文化,将56个民族融入到一起,将多元化民族文化统一共同发展正是增强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此外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正说明了我国以人为本,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民主政治,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观[4].

3.3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是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营造教育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教育水平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5].此外教育部门要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要涉及民族发展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正确认识,才能促进学生将我国民族文化知识不断发扬光大,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民族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和正确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以此解决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奠定有利基础,同时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高云峰 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熊锡元,王希恩.民族理论书简———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特色的讨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3(04):104-105.

〔2〕张谋.二十年,中国民族理论之路蜿蜒而辉煌———1998年冬季首都民族理论研讨会综述[J].民族团结,2015,10(01):190-191.

〔3〕苏祖勤.近年来民族区域建制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03):189-190.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公务员之家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基地组织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7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中音乐;教学改革

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还携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承载媒介。社会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精神是国家蓬勃发展的前提,因此将民族音乐渗透进高中音乐教学,成为教学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一、民族音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理念要求的提出,逐渐提升美育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音乐科目作为美育的教学典型内容,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强烈重视。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民族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会产生情感共鸣,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学会鉴赏音乐艺术,成为音乐创作型人才,促进音乐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艺术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民族音乐是时代文化的缩影,能够承担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高中课程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知识,会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背后的风土人情与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不会被外来文化影响,丢失中华传统美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支持中国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民族音乐作为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大力重视[1]。

二、高中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渗透措施

(一)提升学生文化认识。高中音乐教材中已经逐渐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努力挖掘民族音乐内在含义,并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出适应型音乐素养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肩负起传承历史文化、开拓创新音乐领域的重要使命,促进音乐行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提升学生文化认识成为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认知与能力发展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开拓音乐文化视野,提升对当今多元化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才能符合社会飞速发展要求,成为优秀的音乐创造者。教师应设立明确的音乐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对音乐认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例如,在教学《乌苏里船歌》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了解这首歌的内在神韵。学生通过理解这首歌曲的文化,会提升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将自己融入到歌曲里,与作曲者进行精神交流,接受歌曲的承载精神,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文化认识,学生会寓情于景,掌握独特的音乐演绎方式,增长才干,提升音乐能力,成为一个有灵魂的音乐者。为了提升学生对歌曲文化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对音乐曲目背后的故事、创作内涵以及携带思想进行具体揣测,力求为学生提供正确深刻的文化认知教学服务,让其能够学会调动自身情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领悟,掌握丰富的情感认知,提升音乐学习效果。(二)激发音乐学习兴趣。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民族音乐作为传承至今的古典艺术,其创作背景极其悠长,与现代化音乐具有较大区别。直接向学生灌输民族文化知识,很难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其情感有所变化。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应进行诱导式启发,通过流行音乐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进行高中音乐知识教授工作中,教师可以将流行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作为课堂教学拓展内容,让学生通过歌曲曲调中渗透的民族特色,延伸出民族文化知识,使其能够结合现代音乐内容与民族音乐文化,体会音乐教学精神思想。流行音乐作为当今主流音乐,具有传唱快、记忆性强等优势,是当前人们钟爱的感官娱乐方式。民族文化借助流行音乐传播趋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背后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执行力度,创建和谐积极的学习情境,为音乐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把握新旧音乐知识的转换时机,让学生能够从合理的教学安排中增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度,达到高中音乐改革——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目的。引入流行音乐的课程注意事项。首先,教师应合理设置课堂时间比例,先让流行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索能力,然后用较大篇幅讲解民族音乐知识,加深其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最终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其次,科学计划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转换带入的时机,让课程机构具有层次分明、条例清晰、前后贯穿等特征,让流行音乐能够贯穿民族音乐教学过程,维持学生课程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连续性,完美结束课程教学任务。最后,教师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领悟力,强调教学重点,让其对音乐内容形成稳固记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三)增强美感辨析能力。应对社会进步性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特性,让其成为应用型人才。信息手段是社会科技的优良产物,教育工作者应拓展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让学生通过先进的教学设施,体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特色。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利用其生动性、画面性、灵活性技术特征为学生创建多元化学习场景,让学生增强音乐美感辨析能力,得到心灵的升华。例如,在学习《祖国颂》曲目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从影像资料中体会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增强美感情感体验,拥有较强的道德思想,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祖国颂作为经典的民族音乐曲目,其中包含许多民族乐器演奏方式,教师播放此曲目时,可以结合民族乐器图谱,提升学生美感体验,增长民族文化欣赏能力[2]。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改革中渗透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学生文化认识、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增强美感辨析能力等措施能够促进民族音乐的渗透进程,期待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为我国文化传播做出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鹿培培.高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深化分析[J]艺术科技,2016(11):391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8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展开的相关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1]。

之所以要在大学推行国际理解教育是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大学对整个社会发展所负的责任,在发展中国家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突出。”到了21世纪,高等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强调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还开始强调高校应承担其他同样重要的功能———教化的功能即伦理道德功能。而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使人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的转变,在人的价值引导上要引导个体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特殊而走向普遍性的人格特征,从而实现自己完满的人性;二是,在社会倡导平等、民主、正义等基本价值宣传时,现代大学作为新知识和新思想的策源地,可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向社会传达最先进的文化与理念,积极参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各项建设运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2]

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这一新教育理念开始被我国很多高校接受,并开始付诸教学实践之中。但是,尽管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也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远远背离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无法承担和实现跨文化教育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国际理解教育的背离

1.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忽视了跨文化教育,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虽然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和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分别都将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强调在教学中“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因为跨文化教育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且教育内容又太庞杂,且不易操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2.虽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列入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之中,如传授国外文化知识、培养国际交往的情感态度、形成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目标内容上,课程大纲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而这恰恰是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内容。相对于目前的《教学要求》中已有的语言三要素教学的完整体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文化教育还无纲可循”[3],对教什么比较模糊,当然也就很难操作。因此,有学者认为“过去的教学没有明确的文化学习指标,因而有必要在现行《大纲》中增补文化因素细目表,作为教学和测试的依据,以便真正跨上‘提高文化素养’这一新台阶”[4]。

3.在我国目前的大学外语教育中,国际理解教育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简单的附加方法,也就是在英语教育中添加补充一些国外民族文化的知识内容,对于如何才能达到国际理解的教育目标,如何才能知道所实施的一切正在走向而不是偏离国际理解的教育目标却未做深入探究,这也成为一个瓶颈。同时,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师还没有作好相应的准备,他们大多只能帮助学生获得国外文化的知识,却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和行动的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

其实,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不是深不可测的,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已含有国际理解教育的因子,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大学英语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

1.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的整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国际理解知识,二是国际理解技能,三是国际理解态度,四是国际理解视野。四个方面相互结合和交融,最终实现在国际环境中“学会生存”这一终极目标。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前提,国际理解态度则是在此基础上培养而成的,而国际理解技能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要培养所谓“国际理解视野”和“国际理解态度”,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解决和外国人沟通、交往的语言问题。如果不掌握外语,没有应用外语的能力,就不可能真正地实施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四十四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为了实现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国际理解教育,要特别加强听读与说写表达的外语教学。因为外语学习可以使公民获得准确的他国的信息,清楚地了解他国的文化、社会生活的环境,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参加国际社会环境中的各项活动[5]。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2004年,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6]4

并且要求:“各校在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6]18

同时还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6]20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使命已突破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角度,突破了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突破了狭隘的民族性,而是教育学生将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利益以及全人类共同生存的命运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育“人文性”特点、教化功能以及国际合作功能,真正达到国际理解背景下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2.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与国际理解教育的整合。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固化形式,我国大学外语教材一直包含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如介绍英语国家的国际地理、历史人物、科技发展;介绍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教育、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信息。但是,如果从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目前的课程或教材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知识广泛但对国际理解教育突出不够。虽然这些选文广泛地介绍了国外民族文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异民族文化的知识,但这些内容因其零碎而缺乏设计方面的系统性和层级性,不足以突出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和深刻内涵。第二,重知识、轻态度与能力。教材比较广泛地介绍国外文化知识,但对于如何通过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的态度和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这些内容只能从数量方面帮助和增加学生获得国外文化知识,却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和能力。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地接受,并在大、中、小学校的课程上有所体现,尤其是在社科人文类的学科上。其中,由于国际理解教育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目标,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是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大学英语教育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应深深体现在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和教材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学生在中小学已学过6~9年的英语,按照现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在高中毕业生时理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完全可以把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之中,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达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要求。第一,应尽可能全面但必须系统地介绍国外民族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准确的国外民族文化知识。第二,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认知、比较、参照、取舍、传播等能力,分析典型的国际交往事例,鼓励学生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国际理解的态度。第三,挖掘大学外语教材的审美内涵,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形成基于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审美情操。第四,进一步改进大学外语教学的方法。通过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跨文化态度。实施的主要方法如下:一是在外语教学中结合跨文化教育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在讲授大学外语时,通过设立“文化库”栏目,或者设立“西方思想史”、“西方文化概论”、“英美国家概况”等辅助课程或选修课程,给学生举办国外民族文化讲座,组织参观国外民族文化展览等,组织有关国外民族文化的讨论,组织欣赏国外民族文化表演、活动等。二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加强国际理解实践体验。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与留学生面对面交流,或让学生走出国门,直接到国外的家庭、社会和学校进行生活体验,促进大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制度、风土人情等,促进大学生的国际理解的能力与态度[5]。

3.国际理解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师的整合。教育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宏伟的任务,而教育是否成功,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相关的素质,才能承担起相关的使命。作为变革的因素,教师在促进相互理解和宽容方面的作用在21世纪将具有决定意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应让位于普遍主义,种族和文化偏见应让位于宽容、理解和多元化,集权制应由民主的各种表现形式所取代,一个高技术为某些人之特权的分裂世界应由一个技术上统一的世界所取代。这一变革的迫切需要赋予教师以巨大的职责,他们要为培养新一代人的性格和精神做出贡献”[7]。

从国际理解的视野来看,一个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主要应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三个方面着手。

(1)对于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他的专业知识应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三个大方面。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得语言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言去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增进对国外民族的了解,促进交流,英语教学工作具有“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普通文化实质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成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而在今天,由于英语在全世界广泛的使用,所以学生通过学习英语需要了解的文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仅限于英美国家的文化,而是广义的已成为一个包括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包罗万象的概念。反映在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普通文化知识上,教师应具有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有学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世界视野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健全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9

伴随高校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走进高校课堂。他们的民族文化受到来自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的渗透、侵蚀,这使得少数民族的文化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利于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保存与传承。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霸权文化的多元文化生态系统中,使少数民族保持自身文化的优势,使自己的文化融入汉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从中吸取另外两种文化的精华,提高自身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这值得每一个从事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的工作者深思。

二、民族学生的外语教学现状

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纲领的指导,摒弃了自己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以及少数民族所拥有的优秀的文化成果。面对富足的文化资源和纷繁复杂的文化价值观,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缺乏能动性的应对能力,致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外语教育中得不到足够重视和有效继承,也导致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校教育完全分离。同时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适应学校教育和改变生活状态的需求,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有效地迁移到学校的外语教育中。[1]

1.教学目标缺乏

我国外语教学大纲,针对普通的外语学习者。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大多照搬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或者以教育部的文件为核心基础,不考虑民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校的外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完全遵照主流文化中的汉族学生的外语价值取向,外语教学的目标把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参照,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和译这些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脱离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学生基础以及民族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现实,让少数民族学生一进入高校,就面临着自己本族文化中断或者面对主流文化的不适感。由于缺乏统一的,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色的英语学习指导思想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教学路上困难丛丛。我国英语学习教材的素材大多来自说英语的国家,它们排斥中国本土文化,更不可能在这些英语教材中捕捉到民族文化的影子了。英语教材中极不平衡的语言文化生态,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在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里,接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会让他们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尽管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现代化英语教学的适应和主流文化的顺应方面得心应手,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存在至少三种语言的语码转换和至少三种思维方式的变换困境,在高校教育越来越高的文化要求、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广而深和考试难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仍然致使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显得不易[2]。

2.英语教师自身的缺陷

英语教学中的教师对于文化的传播起着格外重要的纽带作用。现有的民族高校教师群体,多元文化意识淡薄和多元文化知识匮乏,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过多了解,文化反思能力和文化批判能力的缺失,没有充分意识或认识到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所认可的行为。[3]符合本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可能被老师误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都以教育部的《大学英语基本课程要求》为参照,那么英语老师往往把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在同一教室学习相同的英语内容,完成相同的英语学习任务。教师无视少数民族学生所面临的多元文化现实,无法体会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种种不适。大多数英语老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更别说少数民族文化的体验。他们大多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只要是不被主流文化所认可的文化行为,都被定义为粗俗的、不可理喻的文化行为。大多数的英语教师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少数民族文化的培养,而一直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他们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内心需求与认知特点,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主流文化思维,想当然地把民族学生培养成想象的英语人才。教师本身所存储的文化生态系统中缺失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链接,这不利于他们开展少数民族的外语教学。

3.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误解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球性的经济一体化,使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全面融入世界体系之中,对外语人才的期望更高,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国贸易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变革,经济的全球化,这些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也为不同的文化撞击提供交流的平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他们经常出入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带有西方强烈色彩的消费文化场所,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从小受主流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学生,储存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但却无法在跨文化交际中,弘扬主流文化和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和优秀的文化成果。对于主流的汉文化他们也常常表现出不适,甚至从内心深处抵触汉文化。然而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往往充满了怀疑。盲从西方强势文化、抵触主流文化、质疑本民族文化,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认同中产生混淆以及自身角色的混乱,无法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不能客观地评价本民族的文化,在远离自己熟悉的文化圈子后,往往回避本民族的文化。内心里的三足文化鼎立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质疑长期以来学习的本民族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和抗拒的心理。

参考文献:

[1]温润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篇10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迅猛发展,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空前繁荣,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旨在促进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多元文化课程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因而,在我国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就在于将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融合到学校课程之中,实现各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于以课程知识为载体,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选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影响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付诸实践,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多元文化世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者,教师在课堂内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之能够协调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最大合力来保障多元文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此外,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1]因而,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时刻能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多元文化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课程意识缺乏

在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基本上保留在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就使得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认识非常肤浅,多元文化课程意识淡薄。有学者以“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程度”为例,做问卷调查得出: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了解和了解很多的不足10%,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2]更有甚者,即使有些教师认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对多元文化课程提出质疑,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与提高升学率存在矛盾,并最终依据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来教学。

(二)角色定位错乱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作为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应该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审视现状,在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仍然局限于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在师生关系中仍然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合作缺乏。教师角色定位错乱,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达标率等为目标,这就使得教学缺乏活力,师生关系不和谐,以至于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受阻。

(三)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

班克斯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识;(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法的知识。[3]可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是教师有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关键。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自身经验缺乏等原因,使得教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生活经验、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不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现行的多元文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视,坚持发展性评价取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仍然成为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参照学校的评价体系按部就班地学习课本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丧失了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五)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氛围不浓厚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性别、族群、社会阶层、宗教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共同组成的团体。[4]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多元文化学校氛围做保障。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通讯等较为落后,以至学校多元文化环境氛围闭塞,缺乏与外界文化的交流,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偏低,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四、提高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多元文化理念是推进多元文化教育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根本理论依据。在我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就在于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鉴赏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从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之中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形成民族文化互尊的意识;在于要求全社会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将多元文化推广到一个更高、更远的视觉,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理念环境。

(二)转换教师角色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转换教师角色就是要求转换教师观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期达到多元文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使教师角色实现由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特别是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理解信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身份来实施多元文化教学,实现教师角色由教学权威者向文化知识的解说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转变。

(三)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

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是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稳步发展的保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施多元文化课程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积极储备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积累更多地课程实施经验。要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办多元文化教师短期培训班、组织多元文化教育管理及教学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到基层挂职锻炼等多种措施,使教师接触、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掌握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除培训之外,还需让教师到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去学习和实践,进行实地调研,不断培养提高教师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的能力,不断促进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经验的增长。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制、教学管理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迫切需求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向多元化发展。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建立一个多角度的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系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关注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其次,还需有多元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调动专家学者、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等的参与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弹性评价体系,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5]

(五)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