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与民族乐器资源融合的新路径

时间:2022-09-28 11:10:36

音乐教学与民族乐器资源融合的新路径

摘要:高校艺术院校音乐教学注重民族音乐资源,采用丰富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手段和音乐教学方式,将民族音乐资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代表着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能够进一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我国各大艺术院校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资源的教学融入,主动传承并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针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出更具综合素养以及爱国思想的优秀艺术人才。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碰撞,不管是伴奏的乐器还是音乐艺术形式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元化的中西合璧现象。长时间下来,会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逐渐失去民族自信心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乐器的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对中国民族乐器的使用,进一步探索与整合中国民族乐器资源的实际有效方法,推动我国音乐艺术事业走向更加光明的发展道路。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乐器资源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受到不同地域特点的影响,在历史的进程下,逐渐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特点和风土人情。举例来说,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由于地域辽阔,整体风土人情呈现出较为大气豪放的特点,也孕育着西北地区独有的豪放直爽的本土音乐文化。民族音乐资源是我国音乐组成部分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创新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教学途径。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乐器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展开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资源,推广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本土民族乐器,能够加强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民族音乐能够获得全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得民族音乐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其次,伴随着日韩音乐、欧美音乐和嘻哈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推广和民族乐器资源的使用正在成为音乐艺术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高校作为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知识的重要媒介,应该主动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以及民族乐器的重要责任。在确保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能够得到保留的条件下,需要对民族音乐形式展开进一步的创新和拓展,使得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能够得到创新性的突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全新进步。最后,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资源的融入能够使音乐教学渠道更加广泛、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丰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抵抗外来音乐形式对本土音乐的冲击,并且促进中国民族音乐之间的融合,强化中国民族音乐对外来音乐的吸收能力,使中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壮大,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发展有更加坚实的后盾。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资源现状

1.过于崇尚西方音乐,忽略民族音乐在当前我国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全面普及,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高校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思维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这对于高校学生以及众多音乐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而在这种冲击之下,许多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一些教师与学生认为外来的就是高雅的,本土的就是低俗的,所以,在其眼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高校教师对各种西方乐理知识进行大量的引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肆宣传西方音乐的优越性,虽然没有直接指明本土音乐是低俗的,但这种对民族音乐的忽视无疑表现了对本土音乐的不重视,导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倾向,学生在心理上也逐渐出现“亲西”的倾向。举例来说,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大多会引导学生学习小提琴、钢琴、吉他这样的西方乐器,在音乐鉴赏上选择莫扎特、贝多芬这样西方世界名家的乐曲,缺少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像是唢呐、古筝这些几乎很难被高校教师所提起,很难在高校音乐课堂上看见民族乐器的身影。而高校的领导阶层同样也出现了“西化”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在民族音乐的教育上也没有给予充足的设备与资金支持,大多把资源倾斜于西方乐器与西方音乐的教学,民族音乐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甚至关于民族乐器的教学课程都是少之又少,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无法对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掌握正确的认知,降低了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进一步限制了我国高校民族音乐的发展。2.只重弹奏技巧,忽略内容表达综合我国现阶段的民族乐器比赛,整体场面恢弘大气、无比壮观,各类优秀的民族乐器演奏人员蜂拥而来,能够在此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表演人员更是会在比赛中获得无数的夸赞与鲜花掌声。在这类比赛结束之后,民族乐器的演奏人员却无法对作品的基调进行清晰地描绘,更加很难分析出当前民族音乐演奏作品的内涵所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民族音乐演奏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学习演奏技巧,忽视了作品表达的真正内容。综合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高校教师只是将乐器弹奏技巧和乐理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但这并不是展开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1]。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体系自身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高校在使用民族乐器资源展开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演奏技巧的传授,没有将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传递给学生,无法顺利培养高校大学生在演奏民族乐器过程中的心境,民族乐器的艺术性和价值无法真正地发挥出来。3.注重专业培养,忽视素养提升音乐的演奏不仅仅是将曲调演奏出来,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宽泛,尤其是在民族乐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在专业性方面擅长,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音乐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在二胡演奏曲目《林冲夜奔》的弹奏过程中,若是演奏人员无法熟知当前乐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则无法掌握乐曲的内涵所在,更加无法演奏出《林冲夜奔》的精彩之处,无法通过乐曲来打动观众。其次,弹奏人员也需要对音乐乐章和音乐层次熟练掌握。最后,现代化的音乐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日后的音乐演奏中可能要面对上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听众,对学生的演奏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具备更强的控场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2]。很多高校只是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忽略了学生演奏的综合素质培养,导致很多民族乐器演奏人员虽然在专业技能上较强,对乐曲的背景和历史文化等一知半解,这就使学生的演奏处于一种“只有技巧,没有感情”的状态,无法真正地将民族乐曲的内涵表现出来[3]。4.民族乐器传承受到阻碍通过对众多音乐节目以及相关资料的了解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民族乐器走向消亡,并不是说这些乐器本身没有能够吸引人的魅力,而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了解民族乐器、传承民族乐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乐器以及乐理知识的时候往往学的比较杂,也就是同时学习多种乐器以及音乐演奏形式,这就使其无法对某一种乐器专精,如果没有长久的坚持,那么很难使民族乐器得到传承[4]。同时,民族乐器的曝光度与外来乐器相比非常之小,国内名气比较大的音乐人或者演奏家所使用的主要都是外来乐器,这样一来高校学生在进行乐器选择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此外,民族乐器的学习没有相应的就业渠道也是阻碍民族乐器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刚进入学校对乐器进行选择的时候,会将就业方向当中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面比较广泛的外来乐器自然成为大部分学生所选,而就业面狭窄的部分民族乐器则很容易受到忽视。在这种情况之下,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就不能作为良好的音乐资源来被学生所选用,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对民族乐器的传承发展不利,也对学生乐理知识面的拓展不利,最重要的是对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利。

三、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资源融合的新路径

1.革新理念,肃清思想思想是实践活动的先导,而革新思想,肃清理念,自然是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资源融合的先决条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大力宣传民族乐器的优势,高校自身应当先行重视民族乐器对于中国文化传播以及对于实际教学的重要性,之后对此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意识到民族乐器的优势,认识到唢呐与小提琴都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感受到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高雅与低俗之别,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民族乐器资源的融合就会变得简单;其次,是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想要使学生对民族热情的积极性与热情得到提高,必须先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送售传统文化书签、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形式使学生沉浸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使学生自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认同的高校学生自然愿意学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瑰宝的民族乐器,消除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的偏见,提高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的兴趣[5];最后,是在音乐专业学生群体中宣传民族乐器,可以通过对每个乐器传承中的故事讲述进行宣传、宣传乐器与文化的连接、宣传乐器传承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性等等,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于乐器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影响,从而增强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2.音乐作品课程内容的纵向整合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民族乐器资源融合,使其获得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音乐作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优化民族乐器课程内容的纵向整合。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对民族乐器音乐作品进行进一步细化,将民族乐器具有的共同演奏要领进行有效的提炼和整合。第二步需要对我国高校音乐类专业大学生进行分组,将其分为非专业类和专业类,并对其进行更加针对性的音乐培养。举例来说,专业类学生在实际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难度更加高深的民族乐器弹奏技巧,此来强化自身的民族乐器演奏基本功,而对于非专业类学生来说,只需要掌握基础的民族乐器技法即可。第三步需要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优化,同时将这些技法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的集体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如何在演奏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手臂和手腕,选择难度适当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民族乐器的日常演练,实现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乐器资源的有效融合。3.音乐作品难易程度的纵向整合可以采用高校大学生集体教学的教学模式,整合与民族乐器有关的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的难度进行深度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更加细分的类别划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民族音乐作品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听赏为主,另一种是以演奏为主。最后对音乐内容进行纵向整合,将我国的中国民族乐器资源更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为了加深学生民族乐器音乐作品的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技术音乐作品的研究开始,在日常的演练练习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理解能力,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民族乐器弹奏技巧。作为高校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坚持学生为本,综合时代的实际发展需求,了解音乐教学最终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整合民族乐器的音乐作品。这样一来,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民族乐器资源融合将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学生也会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了解到民族乐器的乐理知识,更好地学习音乐,优化整体的高校音乐教学成果[6]。4.民族乐器课程内容整合在民族乐器的资源融合上,高校音乐教师要搞清教学的主次,将乐器演奏技法的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分别为主要和补充。在学习主要的乐器演奏技法时,音乐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类技巧在民族音乐课程的演奏过程中。然而,在学习补充类民族乐器的课程时,不需要对其要求过高,避免浪费学生的学习精力,只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弹奏方法即可。例如,在我国近代音乐流行史中,琵琶是较为主要的独奏民族乐器,也有非常多以此为载体的优秀音乐。而到了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音乐相关人士对琵琶艺术展开了进一步的创新,创作出了数量庞大的琵琶独奏曲、琵琶协奏曲以及琵琶合奏曲同等[7]。因此,我国高校音乐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对民族乐器展开更加进一步的资源融合,除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琵琶这种乐器的发展历史,又能够进一步改善琵琶这一乐器的演奏方式,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5.加强与其他音乐课程横向联系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乐器资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有机融合,高校音乐教师需要对教学的重点展开进一步优化,加强对民族乐器教学和其他音乐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音乐教师,首先,需要确保教师的技艺符合教学标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提升个人的音乐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心理功底,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民族乐器资源与音乐良好融合。从我国民族乐器教学的实际特点来展开分析,高校音乐教师应该熟练地掌握三大教学系统:基本素质、研究训练和乐器练习。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师还需要对除音乐之外的各个专业之间的共性加强关注,对与音乐相似的学科进行并项综合,同时将不同类型的民族乐器实现有机融合,弥补不同乐器身上的缺点,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与价值,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民族乐器演奏上的综合实力水平。6.音乐作品与教学法的横向整合音乐作品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是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乐器资源两者之间融合的必要手段。首先,高校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方法和音乐作品展开横向的有机整合,为我国民族乐器资源的融合打下坚实基础。高校教师要对需要整合的教学法内容进行确认,包括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以及与民族乐器集体课相关的教学法内容。其次,高校音乐教师需要对音乐作品展开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掌握传授民族乐器的基本技能,随后再对学生展开模拟展示,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学习热情和主观性,让学生能够逐渐适应教学法整合与音乐作品两者之间互相融合的学习模式[3]。最后,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优势与价值,发现效果更好的教学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融合,提高我国民族乐器资源在实际高校教学过程中的融合效果与应用价值。7.重视艺术实践,树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音乐教师需要多多寻找一些能够让学生参与民族音乐会的机会,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民族音乐的艺术实践,掌握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在现场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与特征。若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音乐教育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去进行采风,学生对民族乐器资源的感受会更深,在日后的民族乐器资源融合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优化学生的民族乐器弹奏技巧。教师还可以为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设置众多的活动,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乐理辩论等,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上手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在各种活动当中增强自身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实际的民族乐器资源融合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横向对比与融合,培养他们创作出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学习技巧,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分析民族音乐的和声以及旋律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民族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特点与精华,精准掌握民族音乐风格,学会区分和聆听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作品。

四、结语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重要发展基地,肩负着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和传承民族乐器的重要责任。实现民族乐器资源与高校音乐教育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未来的重要发展途径。高校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和明确民族乐器资源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对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并创新民族音乐的教学手段,实现民族乐器资源与高校音乐教育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帮助我国高校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民族意识,也能够全方位优化高校音乐教育民主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成果。

作者:曲凌玲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