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2:42:31

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1

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涵。比如,对天文感兴趣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行星组曲》;对唐诗有研究的人,就容易理解《大地之歌》;熟悉外国文学的人,对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更容易接受。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音乐内涵就必须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掌握音乐欣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还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歌词比较直观、内容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歌词语言优美、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由衷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欣赏这一类作品,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资料。所以说,在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视听结合

鲜艳色彩、生动图像,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动画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去。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专心地听,只会注重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教师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地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音乐,学生就会注重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开阔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就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采用视听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深有浅,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音乐形象本身不同于视觉形象或文学形象。因此,音乐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音乐欣赏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各种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丰富的联想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的增强、思维的活跃,会大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例如:听一曲《黄河船夫曲》,学生被其粗犷、雄浑的气质所感染,会联想到中华民族勤劳、坚强、不屈的性格;听一曲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学生会联想到一幅美伦美奂的生活美景:江南春色、小桥流水、青青草地,牧童横坐牛背,手拿短笛,信口吹奏,怡然自得。这种人们所熟悉的图景,其实正是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想象得出这些图像,就是联想和想象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借助优美的教学语言,使教学情感化

语言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它具有节奏美、音调美、色彩美、音律美等特点,而美的语言更是承载着人类独特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美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欣赏内容,描绘出音乐意境,使学生联系切身的生活经验,把他们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如:欣赏圣桑的《天鹅》,教师可以感情为线切入和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而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与生命告别。优美伤感的音乐和教师富有艺术化的语言渲染,会带给学生心灵艺术美感享受。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从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开始的,如在《二泉映月》中阿炳对二泉的描绘,首先是对二泉的感知,情由景生,这里的情,是阿炳真挚情感的表露,而作品中的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学生只有借助想象和理想,才能使感知的内容远远超过“二泉”所给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6砸衾肿髌犯星槟诤奶逖椋紫缺硐治行陨系闹苯犹逖椤1热纾颐窃谔揭皇桌智氖焙颍哉馐桌智泶锏母星椋ㄋ蚴强炖值模蚴潜У模蚴强犊ぐ旱摹ⅰⅰⅰⅰⅰ⒌鹊龋窘枳约旱母行跃椋匀坏夭鲆恢痔逖椤U庵职樗孀乓衾指兄匀徊母星樘逖椋褪俏颐撬档母行陨系闹苯犹逖椤?nbsp;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6砸衾肿髌犯星槟诤奶逖椋紫缺硐治行陨系闹苯犹逖椤1热纾颐窃谔揭皇桌智氖焙颍哉馐桌智泶锏母星椋ㄋ蚴强炖值模蚴潜У模蚴强犊旱摹ⅰⅰⅰⅰⅰ⒌鹊龋窘枳约旱母行跃椋匀坏夭鲆恢痔逖椤U庵职樗孀乓衾指兄匀徊母星樘逖椋褪俏颐撬档母行陨系闹苯犹逖椤?nbsp;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音乐欣赏;深入探索;德育渗透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面对学生音乐基础差,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现状,如何提高中学生音乐欣赏的效率,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音乐欣赏,是人们听觉的一项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启迪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呢?这就要靠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认真细致的进行课程设计,运用教材教具,充分发挥学生的耳、眼、口等感官,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大家来感受音乐(倾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灵敏的耳朵辨别声源音色的区别;用富有乐感的演唱模仿各种声音等),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增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力,从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使他们在心灵中萌发出灿烂的音乐火花,达到对音乐学习的憧憬和向往。

一多媒体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巧妙结合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广泛系统的欣赏接触音乐作品,就可以很快地增长对音乐的鉴赏力,同时也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音乐欣赏教学最好制作幻灯片课件,恰当而得体的运用多媒体电教化设备进行教学,也可以将以形象思维的唱游寓于音乐欣赏教学中,会收到好的效果。他们虽然不像学龄儿童那样天真稚嫩的心态,但也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年龄特点,因而,在给这一年龄阶段学生上欣赏课时,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少儿学生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纸、游戏、情景表演。

音乐欣赏其实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范畴。老师要解放思想、扩大教学思路,在教案写作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就定期、定时的安排综合欣赏内容,可以加入部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曲艺、小品、戏曲等表演形式进行启发、感化、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成为全能型的人材而作准备。用新颖生动、喜闻乐见的作品或表演形式,实施直观欣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渴求和学习欲望,这就是多媒体的强大优势,也是音乐欣赏的必要手段。这对少儿全方位体验音乐的美感,开发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对音乐情感的凝聚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堂上,可向学生多提问、多对话,不要单一的坐看、静听,尽量为学生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避免课堂上的沉闷和凝重,教师随时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要使学生表现出饱满的精神、活泼的笑脸、旺盛的斗志、振奋的情绪,这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欣赏课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影视光盘通过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观摩,同学们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渲染,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情感。例如:在欣赏合唱《祖国颂》(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时,通过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和字幕的打出,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歌唱家、演奏家演出的场面-随着歌曲内容的叙述:太阳的升起、大地的翠绿、鸟儿高飞、花儿盛开、江山壮丽的画面,——在屏幕上展现。学生们如同身临其境,看的目不暇接、听的炯炯有神,神态激动不已。由于视频欣赏教学,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作品视觉和听觉双重效果的感染,大大激发了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歌曲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同学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律动”是学生身体随着音乐节拍,在老师统一要求下进行动作表演的一种活动。例如:在教授学生感受力度时,先让他们听《摇篮曲》、《思乡曲》,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催眠曲、叙事曲的风格特点,而后,再听《学习雷锋好榜样》、《运动员进行曲》,请同学们比较和体验两种乐曲速度,力度的不同。前者舒展委婉,后者雄壮有力。通过让同学们踏步走和队列的适当变化,使之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然后让孩子们有表情,有动作的演唱这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逐一进行比较,看哪位同学掌握和表现的最到位,也可以让全班的同学给表演的同学分别打分,老师对理解和表达充分或接近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

为了测验学生各自对音乐风格情绪的不同理解,抓住青少年表演欲望迫切,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的特点,在老师没有讲解和提示的前提下,播放新的音乐作品,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或模仿欣赏内容。还可以让他们根据欣赏的影视节目,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听到的音乐,看到的画面,根据音乐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以及不同形象的定位,分角色、分人物来即兴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通过让学生面向荧屏进行视频的律动模仿,不仅满足了同学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欣赏的内在动力和特点。大家一边踩着美妙音乐的节拍,一边表演动作,更加深了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自然提高了学习效果。

音乐欣赏课借助多媒体的配合,通过丰富的视觉和优美的音响,既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也开发了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同学们运用形象思维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迈向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航程中,架起了快速前进的桥梁。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快乐的在艺术殿堂里成长,从而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不断增强了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坚持德育渗透的音乐教学原则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要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助友爱等内容,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在选材认定、撰写教案中,既注重适应中学生欣赏口味的音乐题材,还要把有助于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情操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音乐作品内容,包括见义勇为,爱心救助、无私奉献等健康向上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列入到教案中。使中学生从心理、生理诸方面都得到正确引导和健康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生观。

(一)选择颂歌

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老师范唱后,要求大家在认真看完多媒体播放的专业团体的合唱及歌伴舞的表演光盘后,大家分别来讲述对该歌曲的理解,看完光盘,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涨,都争先恐后的愿意表现,而且讲得生动形象,有的说歌曲音乐非常带劲;有的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不要忘恩负义,大部分同学说我们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不忘记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以及我国三代领导人开辟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今天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率领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通过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欣赏《春节序曲》:欢天喜地的锣鼓,拉开了新春的帷幕,扭秧歌,放鞭炮,人们沉浸在欢乐中。老师问:“你们愿意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在干什么?”学生说:“愿意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到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尽情地玩,可以不写作业,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接着欣赏作品,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时老师准备好道具,如灯笼、对联,气球、擀面杖,面粉(用纸代替)、鞭炮(仿制的)等。让学生到讲台或在座位附近表演。学生们表演得非常好,他们任意选择道具,有的模仿包饺子,有的模仿擀饺子皮,有的模仿拜年,有的模仿要压岁钱。有的模仿搬板凳挂灯笼。有的模仿放鞭炮等,表演得生动形象,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选择革命历史歌曲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器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二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当中,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公务员之家: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选择艺术性高、知识性强、德育含量高的曲目,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技能得到提高,思想品德得到进步,使他们德育与艺术同步发展。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6

只有打破这个音乐审美的误区,让我们的耳朵而不是思想首先面对音乐,让我们放下一切对音乐的成见,自由地倾听,充分地感受,我们才能领略音乐艺术的伟大。当用耳朵去领略音乐时,你就会发现古典音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那种无法言传的音乐自身的美,它们是如此的亲切、感人至深,它们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令人无限回味。这时你一定会同意,如果仅仅按某种唯一正确的解说来理解音乐,我们就终生不能欣赏这种音乐,那么我们失去的就太多了。

其次,要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多欣赏音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欣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引发音乐鉴赏力。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总是由音乐材料所构成的。其实,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是一个音乐作品与接受者之间信息网络传递的过程,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比较蒙胧的感觉,如果再继续听下去,就能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辨别节奏、节拍、乐律以及表达的感情。

多听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光听一种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对于各种没有欣赏过的音乐都要进行聆听,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和受好,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来不断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要更好地欣赏理解音乐,学习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一些大型的音乐,如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或多或少都要对音乐的知识进行了解才可以进行全面欣赏。音乐的知识很广泛,对于非专业的欣赏者来说,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了,比如对音乐的节奏、曲式、织体等知识的了解。还有,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也是欣赏一部作品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

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欣赏者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领会。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慢慢培养各方面的素养,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并在音乐视听实践中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听懂”音乐。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没有音乐的生活,绝不是幸福的生活。生活中有了音乐,生活内容才能丰富多彩,愿每个人都能喜欢音乐,都能“听懂”音乐。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每个人的内在和谐为基础。它对每一个公民在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从而构筑人的内在和谐,并达到其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次重大调整,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句话表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成员的诚信友爱,社会制度的公平合理,社会气氛的充满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首先是由许多和谐的团体组成。和谐的团体则由许多和谐的个体组成,所以.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定还要有人的内在和谐作基础。本文试图从音乐与人的内在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用音乐来构筑人的内在和谐。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一人的内在和谐

古往今来,东西方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都把人的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作为个人修养的一种境界。儒家和道家特别注重个人心性的修养,而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毕达格拉斯学派以及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学派也强调个人内心的和谐。

(一)儒、道的心性修养

儒家以“人”为本位,侧重从“人”的视角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和道德价值看得比生命价值更重要。当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不可调和之际,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身取义”(《孟子·告子》),以成就和实现其道德价值。在儒家眼里,正是人格和道德价值赋予了人的生命以独特而崇高的意义。儒家主张人内在的善性和外在的纲常之礼的结合,用纲常之礼开掘和显现人的本性,进而向圣人的完善境界提升。

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孔子极力推崇以君子为象征的人格理想,并设计了达到理想人格的途径。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是“为仁由己”。要求由自我的自由选择起主导作用,并由自我发挥主体能动性,凡人都有可能成就仁德。

孟子提倡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操,崇尚死而后已、无所畏惧的任道精神。孟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表现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善的价值之极致。表现了人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道精神。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见解,认为只要个体能够自觉地实行仁义礼智,不管君子圣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在理想人格境界中。不过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练过程,从而养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从“自然”的眼光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和回归自然,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必须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要遵循“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其人格范本就是赤子和婴儿。老子对“赤婴”自然天性的推崇,到了庄子那里就演绎出“真人”的境界。

(二)古希腊哲学家所指的内心和谐

在古希腊的毕达格拉斯学派看来,任何人都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灵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身体的最高境界——健康也是和谐。作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的阿尔克迈翁就曾指出:“健康取决于热和冷、干和湿、苦和甘等性质在体内的均等分布,它们之中有一方占优势就会引起疾病”。对于灵魂而言,最重要的在于通过不断的净化,摆脱灵魂中的杂质及肉体的束缚,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灵魂的和谐。达到和谐境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从事数学、音乐、天文及社会人生的研究,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事科学、哲学和人生的研究。都是为净化灵魂服务的。都是为达到灵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手段。因此,灵魂和谐构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全部思想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伊壁鸠鲁哲学认为,幸福就是“肉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烦扰”,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身心的内在和谐状态。伊壁鸠鲁区分了身体的快乐或痛苦与精神的快乐或痛苦。身体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只是一种短暂的、浅薄的、不稳定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是一种感官快乐与精神快乐的适度结合。因为较之感官快乐,精神的快乐是持久的、深刻的、稳定的.它能够使人达到感官快乐所达不到的快乐和幸福。伊壁鸠鲁将人的欲望分为三类:(1)自然的和必要的;(2)自然的但非必要的;(3)非自然的又非必要的。第一类欲望是指人的生存条件的满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住、行等。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欲望。这些欲望很容易满足,不容易消除,并且一旦满足,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但是伊壁鸠鲁同时也给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规定了十分简朴的满足标准。第二类欲望是指一些应该被限制的奢侈的欲望,例如,“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等这些奢侈的欲望在带给人肉体上的无尽的享乐之外,也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麻烦,他干扰了灵魂的安宁。第三类快乐欲望主要表现为权欲、财欲、名欲等。这些欲望是由习惯的、虚假的观念所致,而且难以满足,哲人应该看穿其实质并加以抛弃,因为这些观念束缚了自由意志,干扰了灵魂宁静。

总之,心灵的内在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构建基础。如果人们的内心烦恼不平衡,它就会伺机表现、发泄出来,在相互交往中争执甚至冲突就不可避免。自觉达到内心和谐的人越多,人与人和谐的面越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之目标就会实现。所以,季羡林先生在接受总理看望时说:“我们讲和谐,不仅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二、音乐欣赏是通向人的内在和谐的一条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群众生活显著改善、人民活力充分释放同步。我国民众的心态也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一方面,人们的价值取向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趋进。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转化,人们更强调自己的利益。渴望自己事业成功、升官发财;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事随心愿,自然会出现不平衡的心态。公务员之家

解决社会心态的失衡问题诚然需要在制度安排上不断完善,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与公正.但每个社会都会有问题,作为普通群众个人面对这些问题,并不能扭转局面,只有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境界,才能调试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内在的和谐。对今天被物欲所缠绕的人们来说,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境界,做到内在的和谐,少不了人生的历练、知识的领悟、艺术的熏陶,而音乐欣赏以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生境界,豁达淡泊的人格魅力为宗旨,就是通达这种身心平衡的精神状态的一条途径,它是一剂难得的精神良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的心弦的艺术形式。因为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具有某种“同构关系”。“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这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正是这二者之间能够沟通的桥梁。”在音乐欣赏中,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感情得以宣泄,心灵得以慰籍,身心得以平衡。

音乐欣赏之所以能够促成人的内在和谐,可以从音乐欣赏的审美价值和现实功用中得到解答:(1)音乐欣赏的审美价值。审美能力是人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综合的特殊的能力,一种对现实功利的超越,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从最直接的含义上讲,审美就是感受、感知和创造美,是人类一种主动追求美的实践活动。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使人类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审美对象的非实用层面进行感知,达到非功利的、非实用的状态,形成自由和幸福的审美体验。奥地利音乐美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在《沧音乐的美》中充分肯定了音乐的形式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的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2)音乐欣赏的现实功用。通过音乐欣赏。人的理解、想象等心理功能得到培养与锻炼,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音乐欣赏还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开发,提高其想像力、创造力和记忆力,也可以培养人的专注、敏捷、协调等非智力因素。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协调,这些就是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现实功利价值。①音乐欣赏的益智功能。著名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这句话说出了音乐在开发人类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②音乐欣赏的德育功能。健康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音乐不是强制的理论灌输,也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以审美对象特有的美的情绪、情感为纽带。使丰富的思想、伦理、智慧等内涵,与美的形态一起深深地潜人人的心灵,深入持久地发挥积极作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云“言不如人声人人之深也”;苟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可见。这些先哲们都认为音乐有陶冶情操、淳化民风的作用,它远比空洞的说教更能令人接受,更能启迪人的心灵。音乐以美的声音形态浓缩成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在美的意境中,孕育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鉴别力。具有了这种情趣和能力,就能自觉地审视自己的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最终使自己的人格升华。这就是音乐欣赏独特的价值所在,具有“以美促善”的功效。③音乐欣赏的健体功能。音乐欣赏对人健全体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解人的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优美的音乐能松弛人的精神,调节人的情绪,促使心理上的宣泄和净化.使人获得心理上的健康。音乐以悦耳的音韵曲调作用于人的神经,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作用。音乐欣赏与体育之间的互补性也被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他倡导音乐教育与体育并用的思想,他说:“规定要教音乐和体育主要是为了心灵’一“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那些专搞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因此,音乐欣赏与体育要达到一种平衡,才能使受教者既有温文的教养、勇敢的性格,又不至于走向粗暴野蛮和软弱无力。

三、音乐促进人的内在和谐的表现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就是“和”。“和”的本意就是和谐.是指不同高度的笙管合鸣,虽然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却显得很和谐。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和”的内涵有两个层次,其中之一便是“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各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其二是“平和”,无过无不及,即所谓“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使各种因素处于“和乐如一”的平和状态。音乐欣赏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能为人创造一个精神家园。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还是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西方的早期大思想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音乐与音乐欣赏对人的发展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孔子为培养弟子所设置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被放在了较重要的地位。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就是把“乐”看作造就一个完善的人的最终环节。柏拉图认为“音乐欣赏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亚里士多德也指出“音乐确能改变灵魂的本质,既然它具有这种力量,我们就一定要利用它来培养下一代。”音乐对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活在庸常凡俗的生活中被钝化的人的情感。心理学家荣格说;“情感萎缩,这是现代人的一个特点。”而要治疗这种“情感萎缩”则非音乐莫属。优美的音乐还能够滋润和抚慰人们的心灵,激烈的音乐能使人烦怨的情绪得到宣泄。使人们保持平和的心境。优美的旋律、均匀有力的律动、充满生机的节奏、丰满的和声、绚丽多彩的音色等,无一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俗话说“乐而忘忧,歌可解愁”,这正是音乐的特殊功能的写照。因此,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通过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将对音乐艺术的美的追求融入人的个性,引导人感悟美,还能在某些时候激发人的精神力量,调节人的精神面貌,净化人的心灵。

(二)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长其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娱乐和滋养,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美是人的独特权利,是人的感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人的感性的一个绝对尺度。因为审美最忠实于一切被理性、被社会所压抑的感性个人,忠实于活生生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可预测的深度和无限可能性的个人。理性概括出来的本质永远无法穷尽感性现象,就像人无法用理智穷尽自己的情感一样。所以,审美是印证人之个体性、独特性的根本标志。而只有时时确证着自身的唯一性、神圣性和不可或缺性.才能真正实现人自身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三)构建个人独有的精神家园,使人得以安身立命。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需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来作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有了这样一个精神家园,才不至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左右算计、长吁短叹、蝇营狗苟,不知人之真义:也不至于在茫茫人海、滚滚洪流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丧失个性,不知我之为我;自然最终也不至于在面对世事变幻时手足无措、怅然无着、精神流离,不知家在何处。匈牙利著名音乐欣赏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柯达伊1952)音乐欣赏活动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启迪,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和谐美。柯达伊认为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超过了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每个人的内在和谐为基础。它对每一个公民在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从而构筑人的内在和谐,并达到其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次重大调整,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句话表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成员的诚信友爱,社会制度的公平合理,社会气氛的充满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首先是由许多和谐的团体组成。和谐的团体则由许多和谐的个体组成,所以.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定还要有人的内在和谐作基础。本文试图从音乐与人的内在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用音乐来构筑人的内在和谐。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一人的内在和谐

古往今来,东西方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都把人的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作为个人修养的一种境界。儒家和道家特别注重个人心性的修养,而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毕达格拉斯学派以及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学派也强调个人内心的和谐。

(一)儒、道的心性修养

儒家以“人”为本位,侧重从“人”的视角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和道德价值看得比生命价值更重要。当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不可调和之际,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身取义”(《孟子·告子》),以成就和实现其道德价值。在儒家眼里,正是人格和道德价值赋予了人的生命以独特而崇高的意义。儒家主张人内在的善性和外在的纲常之礼的结合,用纲常之礼开掘和显现人的本性,进而向圣人的完善境界提升。

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孔子极力推崇以君子为象征的人格理想,并设计了达到理想人格的途径。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是“为仁由己”。要求由自我的自由选择起主导作用,并由自我发挥主体能动性,凡人都有可能成就仁德。

孟子提倡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操,崇尚死而后已、无所畏惧的任道精神。孟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表现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善的价值之极致。表现了人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道精神。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见解,认为只要个体能够自觉地实行仁义礼智,不管君子圣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在理想人格境界中。不过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练过程,从而养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从“自然”的眼光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和回归自然,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必须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要遵循“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其人格范本就是赤子和婴儿。老子对“赤婴”自然天性的推崇,到了庄子那里就演绎出“真人”的境界。

(二)古希腊哲学家所指的内心和谐

在古希腊的毕达格拉斯学派看来,任何人都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灵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身体的最高境界——健康也是和谐。作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的阿尔克迈翁就曾指出:“健康取决于热和冷、干和湿、苦和甘等性质在体内的均等分布,它们之中有一方占优势就会引起疾病”。对于灵魂而言,最重要的在于通过不断的净化,摆脱灵魂中的杂质及肉体的束缚,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灵魂的和谐。达到和谐境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从事数学、音乐、天文及社会人生的研究,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事科学、哲学和人生的研究。都是为净化灵魂服务的。都是为达到灵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手段。因此,灵魂和谐构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全部思想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伊壁鸠鲁哲学认为,幸福就是“肉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烦扰”,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身心的内在和谐状态。伊壁鸠鲁区分了身体的快乐或痛苦与精神的快乐或痛苦。身体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只是一种短暂的、浅薄的、不稳定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是一种感官快乐与精神快乐的适度结合。因为较之感官快乐,精神的快乐是持久的、深刻的、稳定的.它能够使人达到感官快乐所达不到的快乐和幸福。伊壁鸠鲁将人的欲望分为三类:(1)自然的和必要的;(2)自然的但非必要的;(3)非自然的又非必要的。第一类欲望是指人的生存条件的满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住、行等。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欲望。这些欲望很容易满足,不容易消除,并且一旦满足,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但是伊壁鸠鲁同时也给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规定了十分简朴的满足标准。第二类欲望是指一些应该被限制的奢侈的欲望,例如,“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等这些奢侈的欲望在带给人肉体上的无尽的享乐之外,也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麻烦,他干扰了灵魂的安宁。第三类快乐欲望主要表现为权欲、财欲、名欲等。这些欲望是由习惯的、虚假的观念所致,而且难以满足,哲人应该看穿其实质并加以抛弃,因为这些观念束缚了自由意志,干扰了灵魂宁静。

总之,心灵的内在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构建基础。如果人们的内心烦恼不平衡,它就会伺机表现、发泄出来,在相互交往中争执甚至冲突就不可避免。自觉达到内心和谐的人越多,人与人和谐的面越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之目标就会实现。所以,季羡林先生在接受总理看望时说:“我们讲和谐,不仅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二、音乐欣赏是通向人的内在和谐的一条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群众生活显著改善、人民活力充分释放同步。我国民众的心态也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一方面,人们的价值取向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趋进。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转化,人们更强调自己的利益。渴望自己事业成功、升官发财;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事随心愿,自然会出现不平衡的心态。

解决社会心态的失衡问题诚然需要在制度安排上不断完善,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与公正.但每个社会都会有问题,作为普通群众个人面对这些问题,并不能扭转局面,只有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境界,才能调试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内在的和谐。对今天被物欲所缠绕的人们来说,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境界,做到内在的和谐,少不了人生的历练、知识的领悟、艺术的熏陶,而音乐欣赏以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生境界,豁达淡泊的人格魅力为宗旨,就是通达这种身心平衡的精神状态的一条途径,它是一剂难得的精神良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的心弦的艺术形式。因为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具有某种“同构关系”。“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这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正是这二者之间能够沟通的桥梁。”在音乐欣赏中,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感情得以宣泄,心灵得以慰籍,身心得以平衡。

音乐欣赏之所以能够促成人的内在和谐,可以从音乐欣赏的审美价值和现实功用中得到解答:(1)音乐欣赏的审美价值。审美能力是人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综合的特殊的能力,一种对现实功利的超越,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从最直接的含义上讲,审美就是感受、感知和创造美,是人类一种主动追求美的实践活动。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使人类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审美对象的非实用层面进行感知,达到非功利的、非实用的状态,形成自由和幸福的审美体验。奥地利音乐美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在《沧音乐的美》中充分肯定了音乐的形式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的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2)音乐欣赏的现实功用。通过音乐欣赏。人的理解、想象等心理功能得到培养与锻炼,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音乐欣赏还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开发,提高其想像力、创造力和记忆力,也可以培养人的专注、敏捷、协调等非智力因素。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协调,这些就是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现实功利价值。①音乐欣赏的益智功能。著名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这句话说出了音乐在开发人类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②音乐欣赏的德育功能。健康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音乐不是强制的理论灌输,也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而是以审美对象特有的美的情绪、情感为纽带。使丰富的思想、伦理、智慧等内涵,与美的形态一起深深地潜人人的心灵,深入持久地发挥积极作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云“言不如人声人人之深也”;苟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可见。这些先哲们都认为音乐有陶冶情操、淳化民风的作用,它远比空洞的说教更能令人接受,更能启迪人的心灵。音乐以美的声音形态浓缩成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在美的意境中,孕育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鉴别力。具有了这种情趣和能力,就能自觉地审视自己的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最终使自己的人格升华。这就是音乐欣赏独特的价值所在,具有“以美促善”的功效。③音乐欣赏的健体功能。音乐欣赏对人健全体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解人的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优美的音乐能松弛人的精神,调节人的情绪,促使心理上的宣泄和净化.使人获得心理上的健康。音乐以悦耳的音韵曲调作用于人的神经,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作用。音乐欣赏与体育之间的互补性也被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他倡导音乐教育与体育并用的思想,他说:“规定要教音乐和体育主要是为了心灵’一“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那些专搞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因此,音乐欣赏与体育要达到一种平衡,才能使受教者既有温文的教养、勇敢的性格,又不至于走向粗暴野蛮和软弱无力。公务员之家

三、音乐促进人的内在和谐的表现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就是“和”。“和”的本意就是和谐.是指不同高度的笙管合鸣,虽然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却显得很和谐。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和”的内涵有两个层次,其中之一便是“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各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其二是“平和”,无过无不及,即所谓“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使各种因素处于“和乐如一”的平和状态。音乐欣赏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能为人创造一个精神家园。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还是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西方的早期大思想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音乐与音乐欣赏对人的发展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孔子为培养弟子所设置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被放在了较重要的地位。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就是把“乐”看作造就一个完善的人的最终环节。柏拉图认为“音乐欣赏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亚里士多德也指出“音乐确能改变灵魂的本质,既然它具有这种力量,我们就一定要利用它来培养下一代。”音乐对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活在庸常凡俗的生活中被钝化的人的情感。心理学家荣格说;“情感萎缩,这是现代人的一个特点。”而要治疗这种“情感萎缩”则非音乐莫属。优美的音乐还能够滋润和抚慰人们的心灵,激烈的音乐能使人烦怨的情绪得到宣泄。使人们保持平和的心境。优美的旋律、均匀有力的律动、充满生机的节奏、丰满的和声、绚丽多彩的音色等,无一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俗话说“乐而忘忧,歌可解愁”,这正是音乐的特殊功能的写照。因此,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通过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将对音乐艺术的美的追求融入人的个性,引导人感悟美,还能在某些时候激发人的精神力量,调节人的精神面貌,净化人的心灵。

(二)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长其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娱乐和滋养,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美是人的独特权利,是人的感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人的感性的一个绝对尺度。因为审美最忠实于一切被理性、被社会所压抑的感性个人,忠实于活生生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可预测的深度和无限可能性的个人。理性概括出来的本质永远无法穷尽感性现象,就像人无法用理智穷尽自己的情感一样。所以,审美是印证人之个体性、独特性的根本标志。而只有时时确证着自身的唯一性、神圣性和不可或缺性.才能真正实现人自身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三)构建个人独有的精神家园,使人得以安身立命。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需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来作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有了这样一个精神家园,才不至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左右算计、长吁短叹、蝇营狗苟,不知人之真义:也不至于在茫茫人海、滚滚洪流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丧失个性,不知我之为我;自然最终也不至于在面对世事变幻时手足无措、怅然无着、精神流离,不知家在何处。匈牙利著名音乐欣赏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柯达伊1952)音乐欣赏活动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启迪,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和谐美。柯达伊认为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超过了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例3快速地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②同上书,第104页。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例4慢速地《江河水》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例5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听觉能力音响感知情感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更是必须借助听觉而实现的艺术活动。许多人在聆听音乐时,会感觉到它的奇妙无比,同时似乎又觉得难以捉摸,这就和音乐听觉能力高低有关。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就能在听觉中较为准确地感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可见,要领会音乐作品的真谛,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音乐的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就是听到一个人演奏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内在的听力,就是想象着音乐应有的样子”。二者都是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体现,也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只要具备正常的听觉器官,人人都能具有一般的听觉能力。然而,一般声音听觉能力和音乐的听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先天具备的,而后者则要经过有目的的训练才能具备。

所谓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在多听、多想的基础上提高的,它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欣赏者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评判态度。由于音乐给予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某种态度的反映,如喜、怒、哀、乐等。所以,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根据人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认识规律,音乐听觉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敏锐的音响感知能力

音响感知是指通过音乐欣赏者的听觉而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结构形式完整的接受。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系都以音响感知为基本,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感知,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欣赏。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是以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诸要素相互参与、相互合作,经人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声音工艺品”,我们的耳朵可以直接感觉到,但我们的耳朵必须是经过训练且能分辨音乐的耳朵,否则,就难以接受、理解这种音响外层的“工艺品”。具体说来,音乐音响的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这是指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如果欣赏者具备了对这些音乐要素的辨别力,也就具备了音响感知的基础。《淮南子》中就曾记载,“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师旷之耳”就是能辨别音响的耳朵。如果一个人2/4拍和3/4拍子都分不清,他就很难分辨出进行曲和圆舞曲的不同音响效果;如果欣赏者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缺乏辨别力,那就会影响他对于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因此,培养对音乐的辨别力,对音响感知具有首要意义。

2.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力。音乐音响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几个方面。其中旋律感主要是对不同旋律的特点进行感受,并由此达到对旋律美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感情内容的体验。节奏感决定着音乐的表情性质和风格特征,要获得音乐的美感,就必须培养起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手法广泛应用于合唱、键盘音乐、管弦音乐领域,只有具备多声部音乐感,才能懂得各声部的组合和音乐的和声效果。对乐曲结构形式的整体认知是把音乐的各种要素合成至完整的乐曲的感知活动,实现完美的音乐感知。

3.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音响材料是在时间中展现并随着时间的运动转瞬即逝。注意力能始终保持对音乐的新鲜感,记忆力能使音乐留下深刻印象并使音乐的进行得以延伸。如果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没有对音乐的高度注意力和记忆力,就不可能得到对音乐的整体认知。

二、通过内心听觉体验音乐情感的能力

欣赏音乐在达到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同时,也在借助于内心听觉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古代文化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说创作者是由于情感的激发而创作作品,而听众是通过作品体验其中感情的。欣赏音乐要通过音响感知较准确地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将会给欣赏者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有了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结合对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乐以及音乐以外的文字因素等表现手法的理解,可以正确理解音乐。前文说过,音乐是听觉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是正确欣赏音乐的基础,我们无法想象不能辨别音高、节奏、音色的人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二,紧密结合欣赏者的生活体验及情感欲求。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将欣赏者迅速带入音乐意境之中,使欣赏者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欣赏音乐,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描写了诗人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期间,在船上听到一位沦落地方的长安乐伎演奏琵琶曲,联想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处境,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强烈的感情共鸣是其他在座人所不及的。白居易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又是著名的音乐家,现代就有人专门研究其音乐美学思想,可见其对音乐理解之深刻。从《琵琶行》中也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点,换言之,所有这些体验、感慨无不建立在白居易对音乐的敏锐感觉上。如果白居易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没有清晰的感觉,对音乐的节奏没有准确的判断,对演奏的轻重缓急没有敏锐的把握,即使“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通过内心听觉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想象与联想是指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而出现的有关生活形象和意境在内心听觉中的创造性再现。

音乐再现的一种方法是艺术性地模仿出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所引起的联想。如朱践耳的作品《蜜蜂过江》,通过弦乐和木管轻盈、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模拟出蜜蜂飞舞时发出的翁鸣声,使人感受到蜜蜂的造型,并从这和谐的音响中唤起对大自然、对生活形象和意境的联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模仿的音响在耳中可能只是纯粹的、自然的音响模仿,欣赏者不可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的欣赏无疑是低层次的。音乐再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听觉与视觉的“联想”关系,即用声音来类比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俄国画家列宾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描绘的画面:十一个衣衫褴褛、神情各异的纤夫吃力地拉纤的形象。这两种想象都是建立在良好的音乐听觉基础之上的。反之,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通过内心听觉获得感觉的欣赏者,即使面对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没有任何实际的音响,他也能够利用自己的内心听觉,还原良好的音乐,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当然,音乐形象的想象与联想是凭借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展开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自由性,但不是任意和无据的进行。欣赏者不能脱离原有的形象和联想与音乐作品本身的形象是相依相伴、不即不离的辩证统一关系,凭空随着自己的内心听觉随意联想。

四、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认识和理性评价

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充分证明,音乐不仅是一门抒发感情的艺术,而且还能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理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这是音乐的内心听觉能力上升到最高层,对音乐认识由感性转化为理性满足的表现。耳聋的贝多芬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高超的内心听觉能力完成了代表他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第九交响曲》,正如他的艺术信念:“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这种崇尚的思想意境如没有复杂的理性认识是很难领会的。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充满战斗性和英雄性的音响,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爆发出的强大音流如波涛翻卷、汹涌澎湃、不可遏止的冲击力量,使人认识到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以及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有这些,都是作者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所赋予的。一个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音乐人,可以通过乐谱,通过内心听觉还原音响,使自己在没有任何实际音响的情况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音乐作品作出理性的评价。作为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获得如此专业的音乐听觉能力,但是,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努力尝试使自己的音乐听觉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无疑也可以从体味音乐作品本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入手,用理性的思维去领略包容于其中的广阔精神文化内涵,即使这种体验会来得迟缓一些。

综上所述,听觉是学习音乐的载体,音乐的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准确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任何一种音乐素质都离不开良好的听觉能力。听到音乐不等于理解音乐,我们必须运用成功的学习方法及先进的学习手段把由音乐听觉引起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与理解认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逐步获得高水平的音乐听觉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0.

[2]艾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M].丁少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