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1 07:54:22

音乐课教案

音乐课教案篇1

    年级:适合湖南省编教材第四册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即兴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巩固已学的音乐知识,促其掌握并运用。 2.提高学生听辨八度以内单音的能力,听记简单节奏的能力和即兴律动,即兴歌表演能力。3.考查学生对音乐 主题(以声乐为主),乐汇熟练程度,对音乐的接受、反应能力是否敏捷。4.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练 技能,开发智力,发展创造力。5.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红绿灯卡片,唱名头饰,儿歌卡片,节奏卡片,歌单,律动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就座,师生问好, 用谈话式引入课题并板书,即兴接龙游戏。

    二.即兴默唱接龙

    教师出示一张正面画着红灯,背面画着绿灯的卡片,学生看到红灯就默唱,看到绿灯就接下去放声唱。歌 曲《小红帽》。

    附图{图}

    四.即兴节奏记谱接龙。

    要求:教师念儿歌,学生听后每人一小节或两小节,把儿歌的节奏记录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卡片。

    附图{图}

    五.即兴听音接龙

    指名8个学生分别扮演8个唱名,教师弹奏音阶的上行或下行,或由8个唱名组成的简短旋律,8个学生听后 很快按顺序排列好。

    六.即兴唱歌接龙。

    要求:①由教师开头,每一个接唱者在五秒钟内接唱出一句现成的乐句。②后一个人接唱的第一个音必须 是前一个人的最后一个音。③每一个人所接唱的乐句彼此不可重复出现。④接唱者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 通顺,以上违者被淘汰。

    附图{图}

    要求:每个小朋友按律动谱的节拍表演四个动作,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这四个动作要连贯、流畅、符合节 奏,每个同学所表演的动作和主题要避免重复。如:放学回家(收书、课本,背书包,排队,与伙伴拉手赶回 家);上学迟到(洗漱,吃饭,看表后赶快跑,迟到了喊报告);还有跳绳;拔河;打球等。指名上台随音乐 表演。全班同学评议,谁表演的最精彩。

    八.歌表演即兴接龙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首新疆民歌:(《娃哈哈》、《我爱雪莲花》)。

    2.复习歌曲《我爱雪莲花》(出示歌单)

    3.谁能表演一下新疆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呢?(指名表演)

    4.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含义。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每组一个乐句或一段歌词)。

    6.以组为单位选送一个同学上台进行即兴歌表演接龙。

    九.老师小结本堂课活动情况,肯定学生的成绩, 鼓励为主。下课。

    专家点评

    此教案通过生动活泼的即兴接龙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音、听节奏的能力和记忆力,以及对音乐的 敏捷反应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即兴歌表演能力;同时由于接龙游戏需要互助协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 体主义意识,是一个一举数得的好教案。

音乐课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吉他、小提琴、法国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和演奏姿势。

2、能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并为歌曲创编歌词。

3、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听、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歌曲情绪,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我是小音乐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感受乐曲情绪

1、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旋律起伏比较明显的歌曲,请你们听听,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课件播放乐曲)

2、揭题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名字叫做《我是小音乐家》

3、第二次聆听歌曲,找出地名

师:小音乐家们都住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

(课件播放歌曲)

生:认真聆听并回答

(课件出示答案,并展示伦敦、柏林、巴黎三城市的风光图片)

师: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

生:思考并回答。(课件分别出示答案)

4、第三次聆听歌曲,找出小音乐会演奏的乐器

师:接下来我们再一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听一听:小音乐家们都会演奏什么乐器?

生:认真聆听并回答(课件出示乐器名称)

5、感受乐器形象,熟悉乐器音色,了解演奏姿势

(课件出示吉他图片)

师:这就是吉他。让我来听听它的音色(点击课件播放吉他音色)——老师讲解:吉他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

2)师:谁知道它是怎样演奏的?(请学生模仿)课件出示吉他演奏图片

3)再次播放吉他演奏的旋律请全体学生模仿

(课件出示小提琴图片)

师:这就是小提琴。让我来听听它的音色(点击课件播放吉他音色)——老师讲解:小提琴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2)师:谁知道它是怎样演奏的?(请学生模仿)(课件出示小提琴演奏图片)

3)再次播放小提琴演奏的旋律请全体学生模仿

(课件出示法国号图片)

师:这就是法国号。让我来听听它的音色(点击课件播放吉他音色)——老师讲解:法国号又称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

2)师:谁知道它是怎样演奏的?(请学生模仿)(课件出示法国号演奏图片)

3)再次播放法国号演奏的旋律请全体学生模仿

【教学意图:三种乐器的音色旋律都设置为乐曲的旋律,使学生在模仿乐器演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

出示图形谱,师生表现乐曲。

师:老师把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们也伸出手来,跟随我一起画出来。(老师在黑板上边听歌曲边画出图形谱)

生:随老师画旋律线

[教学意图:同时更明显地感受旋律连贯、跳跃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试着唱第一段歌词

师:听了这么多遍歌曲,让我们来试唱一次第一段吧!

生:唱歌词

2、处理歌曲、解决重难点

①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我演唱这一乐句的时候我的心情和我的神情是怎样的?(老师自豪、自信地演唱:我弹起吉他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思考并回答

师: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情绪呢?

生:思考并找出“能”字

师:“能”字在演唱时要注意怎样唱?(引导学生把能字唱够一拍的时值)

生:思考

师:让我们一起用自信的情绪把这个乐句唱一次(师弹钢琴伴奏)

②A、师:歌曲里面是怎样表现吉他声音的?

生:从书本上找出答案并说出来

B、听辨:听老师发出两种声响:第一种唱得沉重;第二种唱得轻快、有弹性。

师:哪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

生:思考

C、听辨:听老师唱勃隆:第一种唱强一点;第二种唱得轻一点。

师:哪种效果更能表现吉他的声音。

生:听辨并思考

D、师指导学生演唱

E、出示节奏谱

师:请同学们找出其特点。

师:请同学们先把节奏用手拍出来,再根据节奏的特点把歌词读出来

G、出示强弱力度,请学生根据力度记号的提示唱出旋律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出现了什么力度记号?你能根据力度记号的提示把歌词的强弱长出来吗?

H、学生随钢琴演唱乐句

[教学意图:通过分析乐句节奏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拍出乐句的节奏,后面加入了力度记号,一强一弱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唱好乐句,并解决歌曲教学的难点]

③A、师:乐曲中,哪个乐句最能表现出他们在演奏时开心的心情的?

生:回答。

(课件出示乐句)

B、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个乐句在演唱时要注意什么?(老师范唱)

(引导学生找出“跳”字是一字多音的特点,并回忆图形谱的特点试着唱一唱,也可以用扔纸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跳字圆滑的声音特点)

C、学生随钢琴伴奏演唱第5、6乐句。

3、完整演唱第一段

师:接下来,让我们在一次完整演唱第一段,注意要按照我们刚才对歌曲的处理来演唱。(老师弹钢琴为学生伴奏)

4、完整播放全曲

师:第一段我们已经学会唱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全曲,找出乐曲里面由一个地方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

生:认真聆听并找出答案

师:引导学生分析法国号下面有两条横线,应该唱成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生随老师钢琴伴奏唱唱“法国号”

5、完整演唱全曲。

6、表演歌曲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小音乐家。一边演唱一边“演奏”起你们的乐器吧!

师生一起表演乐曲(课件播放音乐)

(四)、创编歌词

1、师:同学们,除了乐曲里面的三位音乐家,其实我们现场还有以为音乐家,你们知道她是谁吗?(老师把手指向自己)

生:笑起来

师: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音乐(老师便弹钢琴,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2、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和创编动作

师: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为乐曲创编歌词,并模仿乐器配上动作吗?

生:讨论

3、小组展示

请小组展示(课件播放伴奏音乐)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享受到音乐学习的乐曲]

音乐课教案篇3

《小红帽》一课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第三课的学习内容,在备课中,相对于前两课的内容,歌曲的篇幅一下子明显增长,难点节奏增多,但是《小红帽》的故事对学生而言,耳熟能详,又能给课堂增添不少的亮点。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全体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以故事的导入为出发点,通过节奏的朗读,歌词的诵读,表演的创编,达到学习新歌的目的。仔细推敲,课似乎有些老套,但是新课程实施至今,经验不少,问题也不少,新课程下音乐教学中音乐的魂无法摈弃。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大刀阔斧”,经典保守也不失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

二、思考问题

1、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教师到底放手了吗?

2、开放式的音乐教学,何为开放?

3、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三、案例描述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的形象性,《小红帽》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教学铺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在紧接的节奏练习中,节奏的难度较之前几课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牢固,一遍遍的反复练习,很多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的无奈,和刚才听故事时的专注相比,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些压力。这节课也许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上。不管怎样,课还是要继续。

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坚持”后,新歌的教学正要开始,学生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我正想播放《小红帽》的录音,一只小手高高的举起了,是费怡晴。“你有什么事吗?”我走到她面前,这是一个平时很乖巧的小孩,“老师,我会弹这首歌!我学习电子琴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此时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导入呢?“是吗?老师请你为大家来演奏这首《小红帽》好吗?”教室里一片沸腾。

(课堂随想:我忽然领悟到,平时常常在接触与学习的动态生成型教学就这样在我的课堂里自然而然的生成了。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师生之间是平等而民主的关系,应该给学生“说”与“做”的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真正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于是,费怡情在我的电子琴上开始了演奏,虽然由于没有事先充分的准备而有些紧张,但是学生们听的很认真,并抱以了热烈的掌声,另我更惊喜的是,还有三个学生也是校艺术学校电子琴班的,他们也会弹这首曲子,于是,另外三位小朋友也相继演奏了《小红帽》,四遍音乐的相继演奏,让学生对歌曲已经有了很完整的音乐形象。于是,灵感继续在我脑海中闪现。

师:老师想请这四位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学习这首歌曲,行吗?

生:好!(教室里一片欢腾!)

师:下面老师就把课堂交给你们,老师也做你们的学生。

四位小老师在一番的讨论后,开始分工合作教学,形式居然多种多样,有领一句跟唱一句的小老师,也有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的舞蹈小老师,无论是担任小老师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每个人都很投入,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随想:课堂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开放式的无限的空间,当课堂中出现了与教师原本的教学“套路”不吻合的地方,是“扼杀”学生的想象与观点,形成某种既定的“统一答案”,还是鼓励学生说完,教师给予肯定?是按照教参教案去上课,还是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我终于知道,让学生去讲比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的效果要好,教师及时的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对学生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有了小老师的帮助,课堂上学生很专注,因为在座的学生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会弹这首歌的小朋友,在他们的天真的心灵里,老师会的东西小朋友也会,该是多么另人值得敬佩的事情呀!于是,在他们的世界里,欢乐与喜悦在一点一滴的悄悄蔓延,而此刻的我呢,也坐在了学生中间,做起了他们的学生。坐在我旁边的小朋友一直在偷偷的看看我,然后转过头去,带着他满足的微笑继续他的学习。也不知什么时候下课的铃声响起了,窗外的天空风高云淡,而留在我脑海里的孩子们那真诚与自信的笑脸,久久挥之不去……

四、课后反思

鲁迅先生曾说“纸上得来终肤浅,心中悟出始觉真”。我想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是绝没有想到过,课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无疑,这是一堂典型的生成型课堂教学,学生们演绎的《小红帽》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极好表现,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当然,这要归功于那位费怡晴同学,还要归功于我对那位学生的鼓励。设想,如果没有她给我的启示,我不会对课临时来个这么大的改变,放弃预先设计的教学,而完全被学生牵着走;如果我没有对她的肯定,而是毫不留情的否定,她肯定会有逆反情绪,恐怕从此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正是对她的"独出心裁"给予肯定,并巧妙地加以引用,才有后面精彩的场面,才会生成出如此精彩的一堂课。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过于强调基础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一开始我过分注重学生节奏练习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练习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厌烦情绪可见一斑,此刻的我已很难轻松的驾驭课堂,正是有了学生出现的这个和谐的小插曲,才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课前的备课不再是光备课还要备学生,而我在这一节课正是缺乏了这一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生成课程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要求教师不能做教材的奴隶,不当高高在上的说服者,也不只是"教书匠"而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成了学习音乐的主人,老师成了学习的合作者、积极的旁观者。教室成了自由的天地,欢乐的海洋。

五、问题讨论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主导因素是教师,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

1.转变课程观,进入课程编制者的角色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家长等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被动的教书匠。而是在平凡的教学中善于反思、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新课程主动的构建者。

2.立现代学生观,进入学习指导者的角色

现代学生观的依据之一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人人都拥有言语、数理、空间、音乐、活动、自我、交往等七种智力,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都有自己的强项。它启示我们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人、培养人。应该相信所有学生都有艺术的潜质与追求,都会有一定的发展。在以创造为生命的艺术活动中,应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表达个人情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角色,从过去音乐知识、技能的权威,传道授业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喜爱音乐的引导者和学习音乐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在审美情境中的审美伙伴,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亲密朋友。教师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活动的天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这里,转变教学方式是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

音乐课教案篇4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案例教学法;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94-01

一、案例教学法之我见

案例教学法又名“case based teaching”,起源于1920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极力倡导,通过对典型商业管理真实事件的案例分析,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1990年以后,中国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究实施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为:(一)教师精选案例,讲解案例,指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教师分析学习方法,对学习资源进行概述,并组织引导探讨;学生模仿案例,自主进行探究;(三)教师改编拓宽案例,学生同教师一起进行案例的改造、制作与实践;(四)教师评价教学,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活动。案例教学法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案例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导学生如何做,学生在教师的“灌输”下学到的知识未必能够用于实践,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自己去创造、思考,并同他人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案例教学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填鸭式”学习只能学到书本上的“死知识”,经过思考、探讨、应用而获得的知识才是真能力,案例教学即为此而生;(三)案例教学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记,测试时方知其教学效果、学习成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先消化拿到的案例,查阅必要的知识再进行探讨,经过缜密的思考后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得到能力上的升华。

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熟悉和理解中华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提高人文修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各门类历史概况、音乐形态等方面的讲授,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与模唱,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和感知。该课程将理论讲授、录音录像与当堂范唱模唱相结合,尤其是借鉴和沿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过程中“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使学生既了解名家的风格,又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学会演绎传统音乐的风格特色与表演技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三、案例教学法下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是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的,即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案例来进行自主学习,并理解应用这些知识,参与教学评价活动。王耀华教授在《中国民族音乐》一书中将中国民间音乐分为四大类:(一)民间音乐(含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民间器乐、综合性乐种等);(二)文人音乐(含古琴音乐、词调音乐等);(三)宫廷音乐(含外朝音乐、内廷音乐等);(四)宗教及仪式音乐(含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基督教音乐、祭孔音乐等)。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中选取一个地区的某首作品为案例,以点及面,分析这一地区的音乐色彩,总结归纳它的艺术特征及其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在第一周选择朝鲜族民歌《阿里郎》为案例,将与《阿里郎》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并教授学生如何进一步查找获取与《阿里郎》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朝鲜族有哪些民俗特点?朝鲜族的传统音乐有哪些?朝鲜族人民一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表演这些传统民俗音乐等等。第二周,教师和学生一同探讨这些民俗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以《阿里郎》为例进一步分析朝鲜族的传统音乐本体的特点。提出问题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出发,朝鲜族民歌《阿里郎》属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哪一音乐体系?此外,教师将关于中国民间音乐体系的相关书籍、论文列给学生,并于第三周进行探讨、总结。

案例教学法下的《中国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展开矛盾冲突,总结时只对探讨过程、学生表现进行探讨总结,而将问题的结论、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其它未完成部分交与学生去处理决策。不同方式的学习分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案例结果越多样越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音乐课教案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故乡情》中的第二课歌曲《这里的泉水最甜》。这是一首具有蒙古族民歌风格的五声羽调式歌曲。歌曲用稍快的速度,表现蒙古族的骏马在美丽的草原自由驰骋、撒欢的情景。歌曲含义深刻,连枣红马儿、百灵鸟儿都留恋美丽的草原,何况是有情有义的人儿,更不会忘记可爱的家乡。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让学生能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里的泉水最甜》。b、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4拍的节奏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这首歌的演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3)能力目标: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小组创作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艺。

3、教学重点:能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学难点:能用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5、教学用具:教师: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打击乐器。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为“学”服务,所以教学时,我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三、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定如下学法:

1、听唱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全班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作了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下面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随着动听的歌曲《草原赞歌》走进教室。

1、仓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无限风光,让我们坐上旅游大巴出发吧!此时,学生看视频欣赏草原风情。这样学生们对草原的风土人情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欣赏过后找学生模仿草原上牧民骑马的动作和骏马奔驰的声音。再通过谈话,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草原的美景,引入新课《这里的泉水最甜》。(我板书课题)

2、新歌教学

(1)听范唱。在这一环节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完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愿意与大家分享?这样更能让学生感知歌曲的艺术形象及演唱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认识。

(2)配乐朗读歌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读节奏(我在黑板上出示2/4拍的节奏)。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

(4)听音游戏。此环节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全体同学上课积极发言的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才艺展示,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自评,能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3、总结

学生说出旅游感言,然后教师赠与音乐寄语。(大屏幕打出音乐寄语)音乐寄语是:音乐可以带给人心灵的愉悦和美的享受,音乐可以带给人一份心灵的震憾和共鸣,音乐世界是美妙的也是神秘的。

4、《草原赞歌》的音乐再次响起,在音乐声中,道出了我的课堂感言

音乐课教案篇6

一、目前我国高校音乐选修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也是实施现代化音乐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高校教师的工作重点,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首先,从外部因素来说,由于公共音乐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并不像必修课程那样严格,再加上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学生在音乐选修课程的学习中收获不大。

而且,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相应的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弊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高。还有的高校因为办学比较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些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也不够完善,这对学生的音乐课程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教改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各项建设进程脚步的加快,我国社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努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其中,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得不说,公共音乐选修课程在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对高校音乐选修课程进行教改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提高其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对学生良好修为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将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贯穿音乐课程教学中,通过音乐课程教学使学生不断提高对环境和自己的认知,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高校音乐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优化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大多都是选修课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即使是在选修课程上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音乐熏陶,让学生逐渐学会鉴赏中外著名的乐曲,并会自己演奏乐器。这就需要优化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并且还需要扩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也要相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授课内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将课程让给学生,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将教学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教学中所讲的“知识盲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加强音乐教学的多媒体网络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网络技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公共音乐教学中,也逐渐将这种多媒体设施引进到音乐教学中,对教学进行网络化管理。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音频等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此外,高校还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教务平台,供学生选课、查询成绩或是评教之用。总之,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感受。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还未建立起专门的音乐课程教学管理机制,导致很多教学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在一些问题的监管上也得不到保障。教学监控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高校对师资力量的分配和安排不够合理,使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提高高校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音乐课教案篇7

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内涵,也从艺术涵养方面提高了学生个人素质。随着新课标准则日趋完善,初中音乐教学开始走向多元化模式,乡土音乐在实际课堂中得到了普及推广。为了更好地体会音乐知识乐趣,教师要根据乡土音乐教学实际需求,采用适合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案。案例教学法是课程知识教学的先进方式,将其用于闽南乡土音乐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第一,民族性。乡土音乐是富含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闽南乡土风情浓厚,其音乐也带有了很强的民族性,这些都为案例教学提供了现实指导。教师要立足于民族特征,展现出民族艺术的蕴涵。《灯红歌》、《王大姐》等诸多充满闽南乡土情怀的民歌,体现了闽南地区独特的音乐气质,彰显了闽南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以闽南语演唱的歌曲,同闽南戏曲、曲艺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密切的关联。

第二,统一性。音乐艺术涉及领域广阔,主要体现于音乐题材的广泛性,案例教学过程要坚持统一原则,将艺术与教育相互协调起来,引导学生领悟闽南乡土音乐的潜在价值。例如,“天乌乌,要下雨,海龙王,要娶某(妻)”,这首唱响海峡两岸的儿歌童谣,成为闽南与台湾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的见证。唱着相同的儿歌,念着相同的童谣,两岸儿童从童稚走向青年,走向明天。

第三,艺术性。为戏曲、曲艺和民间歌曲的伴奏,以及传统民俗演艺活动而发展起来的闽南民间器乐演奏,展现出另一种独特风韵。案例教学要筛选出符合闽南地区特点的艺术元素,将这些艺术带进课堂教学活动,为初中生创建多层次的艺术平台。例如,“笼吹”、“十音”等民间器乐演奏已经成为闽南音乐的象征,在当今的街头还常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列举这些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认知,奠定了乡土音乐内在的艺术感。

2乡土音乐案例教学应用流程

闽南乡土音乐是传统音乐艺术的构成,对当代音乐创作及思想革新具有指导性作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闽南乡土音乐教学选用案例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展开设计。根据笔者经验,乡土音乐案例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案例准备。闽南乡土音乐具有地域性特点,案例教学前要做好准备。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乡土音乐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案例准备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前期有足够时间熟悉闽南乡土音乐,掌握一些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减小音乐课堂的教学难度。教师选定某一乡土音乐曲目之后,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其收集相关资料信息,为课堂案例讲解做好前期学习工作。

第二,课堂分组。不同学生对音乐案例教材有不同的看法,案例教学需汇总不同的学习观点,从多个角度体会闽南音乐的艺术内涵。初中音乐课堂采用分组法,可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几个小组,以小组形式对案例进行多方面探讨。例如,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区,分组讨论每一个地区乡土音乐的艺术特色,更加详细地认知乡土音乐。此外,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生对闽南音乐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第三,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闽南乡土音乐讨论的结果和意见。这一过程为学生发挥的过程,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闽南乡土音乐,如:音乐特色、创作意图、表达方式等,讨论越多,学习到的知识越多。对闽南乡土音乐集中讨论,既发挥了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最大限度地表达个人想法,这是对闽南本土音乐学习的基本过程。

第四,学结。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闽南音乐本质上属于地区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总结闽南乡土音乐可以为其它地区艺术学习提供借鉴,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本土音乐艺术。例如,对探讨案例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回顾本次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指出实际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为其它课程案例应用提供指导意见,不断提升乡土音乐教学质量水平。

3结论

音乐课教案篇8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1)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2)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音乐课教案篇9

一、行为导向法的概念与步骤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法能有效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概念。行为导向法是指根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案,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修正、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拥有正确的行为导向,应用创新思维,才能发现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努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该方法以教学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标,对高职音乐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

2、步骤。为落实行为导向法,创新和改进高职音乐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他们更好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应用行为导向法的时候严格遵循教学步骤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高职音乐行为导向法的应用中应该将课堂模拟、课堂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结合起来,严格遵循教学步骤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努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高职音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行为导向法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行为导向法能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满足高职音乐教学需要。具体应用中,应该把握以下内容,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

1、课堂模拟。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提高音乐演奏技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音乐鉴赏能力。而课堂模拟满足这种需要,在教学中应用具有良好效果。例如,声乐教学中,先由任课老师示范演唱,再由学生模拟演唱,进而把握声乐学习的要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又如,钢琴教学中,先由任课老师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把握每个要点,熟悉弹奏技巧,再进行模拟练习。从而把握钢琴弹奏要点,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高职音乐教学中通过课堂模拟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让学生有效把握学习要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审美意识,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另外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高职音乐模拟教学中,通过任课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进行演奏或演唱,在任课老师的示范和讲解中,学生既能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又学会演奏技能,给学生带来艺术享受,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利于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音乐理论的感悟能力变得更加深刻,也更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高职音乐教学效果提升。

2、课堂表演。为有效落实行为导向教学法,高职音乐教学中,合理开展课堂表演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性原则是高职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行为导向法必须坚持的原则。任课老师在从事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将高职音乐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表演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活动,由任课老师进行策划,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有效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高职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包括演唱、识谱、器乐演奏、律动、创作等内容,并且都与教学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行为导向法的指导下,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采用独唱、合唱、器乐演奏等方式,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从而更好满足高职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

3、案例教学。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时,采用案例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内容,要抓住高职音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技能为出发点,精选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案例,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选取器乐声部的内容,作为典型的演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演奏风格、技巧,学会基本理论知识,更好掌握所学内容。此外还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融入学习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接受锻炼,并且增强学生的合作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可选取歌剧江姐或沙家兵的片段,根据里面的角色,合理安排器乐和道具,让学生进行演奏和训练。从而更好融入角色当中,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更好进行角色扮演,实现有效提升高职音乐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行为导向法在高职音乐教学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采取上述策略之外,为促进行为导向法得到更好应用,还需要仔细把握以下几个问题,推动高职音乐教学效果提升。

1、发挥问题导向作用。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学习过程,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因此,应该注重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对特殊情境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善于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个人经验和所学知识,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任课老师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应该善于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要注重提高科研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效融入高职音乐课堂学习活动,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3、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教学中应该善于观察和反思,根据教学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并注重提高任课老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组织能力,为行为导向法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4、改进教学评价工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评价学生演奏技能,歌曲演唱能力。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引导高职音乐课堂教学工作。

音乐课教案篇10

论文摘要:继中小学音乐教学教改之后,高师音乐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但作为高校音乐学的教师群体,对本次课改明显表现出认识、理解不到位,甚至有些漠然。本文试从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起,重点阐述当前高校音乐学教师关于教学素养与执教能力的构建等方面的思考,以引起高校音乐学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从而更好地践行和适应课改要求。

    2001年7月,随着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新课标》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时期全世界所关注的本国民族文化传承及立足于全球视野的多元文化观等重新阐述了音乐课的课程性质与价值和基本理念等,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创新教育。《新课标》开始实施后,全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培训活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的不适应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对这次课改的普遍漠然。正如郭声健教授提到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的教师,我们切身感受到,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对轰轰烈烈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说无动于衷,至少可以说反应相当迟钝,以为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事情,与高师音乐教育关系不大,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005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由王耀华和王安国两位教授牵头、在众多音乐教育界的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至此,高校音乐学课改也徐徐拉开了帷幕。

    一、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高校音乐学教师的一分子,笔者觉得这次课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新课标)已经从音乐课的课程性质及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和充分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而《课程方案》是因(新课标)而制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整个学科己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高校音乐学教师是《课程方案》的直接实施者,是(新课标)的间接实施者,所以,课改最终是否能获得成功将取决于他(她)们。北大法学院院长苏力教授认为教师是法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原因是:“第一,有知识、才华和智慧的老师会有学术魅力,对学生有感召力。第二,这样的老师都会渴望学术环境的改善,他们人多了就容易建立学术的和学术共同体。第三,这样的老师在实践中也总是更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动力,尽管他不高喊改革的口号,他们会以实际行动改造现有的教学体制和科研体制。第四,这样的老师由于关心学术,往往更具有学术独立性和知识追求,不容易受环境影响,由于心无旁鹜,也因此更容易有公心。”笔者觉得苏力教授所说的这几点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颇能说明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地位。高校音乐学教师是此次课改的终端,肩负着课改第一线的教学任务,决定着课改的成败,所以无论是涉及到课改课程与否,所有的高校音乐学教师都应在课改背景下对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努力增强自己在课改新时期的教学素养和执教能力,增强自己提升课改品质的科研能力和动力。

    二、高校音乐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

      (一)对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视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音乐教育的多数从业者都处于一种自然教学的状态,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雷默在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是绝对需要的。这个专业的持续性的需要,就是从哲学上阐明专业所处的地位及发展方向,并提供一个共同的基准点,以便产生新的思想和不同意见。”他还提到:“准备进入音乐教育专业的人,非常有必要培养起一份对自己所选领域的重要性的理解。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将他们关于自己学科的信条付诸实践。每做一次选择,就是运用一个信条。音乐教师和其他所有的专业工作者一样,每天都要做出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基于一个应当做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的决定。这些决定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本质的理解如何。理解得越深,则教师的选择就越连贯、越集中、越有效。”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经历了他律论、功能论的哲学观到自律论、审美论的哲学观再到实践论的哲学观的变迁口作为一个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要性,主动了解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变迁及时代成因,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树立自己的专业信念,做到知己之所为,知己之为何为,知己之所为为何,才能在课改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现代音乐教育观念的学习和思考

      当前主要流行的音乐教学观有活动性音乐教学观、研究性音乐教学观、建构性音乐教学观、生成性音乐教学观和创新性音乐教学观等。综合看来这几种音乐教学观都是从强调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有关音乐教育的观念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融合,现代音乐教育观念从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色彩。作为高校音乐学的教师,应该对这些观念勤于学习月_多加思考,比如每一种音乐教学观与其他的音乐教学观相比的不同之处、自身的优势、所需要创设的情境、所需要提供的教学器具及其所更加适合的教学内容等,在自己所承担的具体课程中实践这些音乐教育观,并给学生做适时的、点到为止的讲解,也好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的音乐教育课程时能更好的触类旁通。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1、不断学习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宝库,可以给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提供汲取不尽的营养。魏煌教授曾说:“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无论其怎样注重吸取外来文化,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我们国家从五四以来,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音乐教育。客观上造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衰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当前的高师音乐学教师大多只是窥冰山之一角,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普遍缺失。正如郑莉教授所说:“在当今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但目前担负培养相关师资重任的全国各高师类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广泛普及的瓶颈。”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学教师具有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者。唯其如此,我们才有资格与世界音乐对话,才可以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才能让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世界所尊重。

    2、学习和借鉴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内特尔认为,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事一种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让学生对音乐做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领会各种音乐,并提供一种进入理解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情况,也有助于各社会成员,更好的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这种学习动机不是去解决国家和种族之间政治和社会的问题,或降格于提供一种娱乐,无知地把它们纳入西方的规范。更确切的讲,我们必  须进行世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些音乐存在,学习它们将无限拓宽对我们音乐和我们文化二者的理解”。多元文化观是当今世界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它的成因很复杂,关乎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的发展等。总  的来说,多元文化观更体现了对人及其所代表文化的客观尊重和平等意识,对于各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笔者曾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余人豪等几位教授的世界音乐课,其中一节课从我国新疆民间音乐开始,讲到中东的民间音乐,再进一步讲到欧洲的民间音乐。那种相似又相异的音乐,那种音乐随着地域渐渐演变的感觉让所有听课的人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第一次正面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全球视野以及音乐的地缘亲属关系。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和学习,正是多元文化观在音乐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文化发展的脚步,加强对世界音乐的学习,用多元文化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教学。

    3、了解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新的世纪,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首先是观念。“音乐人类学的核心理念,即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的一种形式,它所研究的是音乐与人的关系,关心的是音乐作为人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作用、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给一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次,是研究方法。音乐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考察。结合音乐学固有的采风活动,以音乐人类学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如主位、客位、局外人、局内人等)去进行课题研究,带来的也将是更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成果。如内特尔所说音乐人类学让他:一是使他有机会听到了完全陌生的,意想不到的音乐音响和感受到完全不熟悉的音乐观念的经历;其二,使他学会了如何看待世界各种文化以及聆听各种音乐,而没有任何现成的价值判断:其三,学到了把握一种音乐文化的切入点,如何综合的完整的理解一种音乐文化;其四,用一种圈外人的观察来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音乐文化。总之,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给广大音乐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广大音乐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范围及内容的扩充带来了可能,相信也会对课改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如管建华教授所说:“音乐人类学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所以,它不但重要,而且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教学直接有赖于对音乐人类学的理解,因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不是世界音乐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及多元文化的世界观看待世界各种文化的音乐,包括以此世界观重新看待西方音乐和非西方音乐。”

    三、高校音乐学教师执教能力的构建

(一)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的界定

   《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界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技能层面;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则是教学能力提升层面。两个层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是实现《新课标》的保证。如果对培养目标做更深层次的把握,则要提到王耀华教授所说的三型、三性:“在当今,为了适应‘宽口径’、‘应用型’的需要,应当提倡‘三型’;为了坚持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又必须突出‘三性’。所谓‘三型’,就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所谓‘三性’则是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当然,王耀华教授剖析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讨论课程设置,而我们作为音乐学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则应思考如何让我们所承担的具体课程来为培养目标服务,从而把《课程方案》落到实处。

      (二)切合课程方案的渗透性教学

    课程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根据课程方案的内容,高校音乐学教师除承担自己对应的必修课外,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和所研究的课题开设选修课和地方性特色课程。每个教师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中,都可以依据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求和多元音乐文化观在内容选择和教学组织上进行一定的渗透性教学。例如:在进行手风琴教学时,可以在不同的级别上将中外曲目穿插,并且结合研究性学习观等,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曲目所代表的国别、族别背景文化,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生成背景与其音乐文化风格的对照联系。如:《西班牙斗牛舞》所对应的西班牙音乐文化;《查尔达什》所对应的吉普塞人的音乐文化;《黑眼睛》所对应的俄罗斯音乐文化等。在音乐史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外、古今音乐史实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式教学,适时、适度的穿插进历史、文学、音乐美学等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出史学教育的丰富内涵。例如笔者在讲《中国音乐史》中远古创乐神话伏曦创琴、瑟;女蜗创簧,伏曦原为人首蛇身时,学生都觉得荒诞不羁,感到很好笑,于是我就借鉴了拉法格关于神话阐析的观点:“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所谓想象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的自然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他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此时,学生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显得若有所思,明显受到了这段话的触动。另外,在当前的形势下,民族民间音乐课无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价值和作用,除了正常具备的资料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青歌赛原生态组的影像资料等,还可以随时关注中央音乐台的相关节目,搜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筹措经费,带领学生外出采风,逐步了解和熟悉我们优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其它的课程也可依此类推,从而实现《课程方案》的单科课程教学最优化。

      (三)培养和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