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5 17:26:57

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传承模式

地方高校的非遗保护教育,主要包括保护教育和传承教育。[1]据文献梳理,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学者居多,但是从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的研究较少。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今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传媒手段的普及,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介入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以期将此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以多种方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在高校教育的传承模式建构

(一)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传承教育现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高校的教育与传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少数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的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高校教育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于2010年纳入文山学院课程计划加以实施。该课程是三年制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分为2学分,周学时为2学时。该课程主要讲授云南各民族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色所在。在课程内容上归纳为七个专题。第一章“民族文化概论”以横向展开的方式,首先讲授“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史”等3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和铺垫。然后按时间顺序依次讲授“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两爨文化”“南诏大理文化”等云南文化史上的几大高峰,阐述各自的具体内涵、时代特色及其在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再转而以“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为主,分为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工矿等;民俗文化包括民居、服饰、饮食、乐舞、婚恋、节庆等;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民间宗教、原始宗教等;精神文化包括儒学、文学、戏剧、史志、科技等若干专题,分别讲授其整体情况、历史源流、杰出代表和地方民族特色。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初等教育文科专业2007级至2014级共计8个年级358名学生完成此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地方高校开设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围绕学生知识拓展需求、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与渴求、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地方高校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1.专业课程教育传承。在授课过程中,紧扣课程总目标,主要讲授七个专题。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其中伴随课堂讨论、课间发言、课后作业、课堂知识竞赛、课后分享、假期辅以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调查等活动。一般在临近期末一个月,按课程总纲要求,依据本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出三套重复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试卷。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上随机抽取一套试卷印制开考,通过此方式检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前热身民族知识竞赛教育传承。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题,开展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同学的积极思考与发言,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课堂质量。活动内容主要是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民族知识抢答赛,每次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都是从已准备好的题库中按顺序抽取10~15道题。一学期结束所有竞赛内容涉及到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方方面面,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文化、文学艺术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交通文化、医学文化等。此类活动的主要参与方式是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尤其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大胆参与,如在问到本民族文化类的知识时,相同民族同学表现得更为积极一些,这说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活动效果来看,事实证明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适当穿插一些民族知识竞赛,从教学方式或教学效果来看都是比较好的。主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还可获得平时分。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自信心。3.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传承。此传承方式围绕实地调查总目标进行,开展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进一步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将来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传承奠定基础。调查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源地不同,选取比较宽泛。主要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且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以某个民族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也可是某个民族某方面文化的调查。在2014年寒假期间接受此门课程学习的2012级初等教育文科班109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在调查方式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家乡所在地,主要采取实地调研、访谈、问卷及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以自己较为熟悉的民族作为调查对象,以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主要对象展开调查。在临近放假时,集中学生交代相关调查事宜,为了使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方便,笔者统一向学生发放纸张,要求同学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调查题目,让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笔者在假期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发给学生,当然只是作为参考。具体提纲还是依据学生所调查的主题而定,笔者也随时通过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了解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答。从学生交来的社会调查报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已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同学打印出文稿,部分同学是手写稿,也有极少数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总之,通过调查,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情况,诸如当地经济发展概况、教育现状、婚姻习俗文化,发现许多民族文化资源有待去挖掘、传承和保护。

二、云南民族文化高校教育传承的教育服务实践过程

1.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概况梳理李树翠: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此阶段的传承实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对云南民族知识概况进行梳理,包括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念等的梳理,此阶段课程安排6学时。在教学设计上,围绕教学目标,本阶段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概况,知道自己本民族的由来,理解民族的定义等。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云南特殊地理位置、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云南少数民族分布概况以及分布特点。除此之外,对云南少数民族相关概念的梳理,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如:“请问有同学是少数民族的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你是什么民族,是来自哪里的少数民族,大家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某某族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大家对本民族了解多少,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吗,会写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吗,对本民族的哪些文化比较感兴趣,大家能给民族下一个定义吗?”带着种种问题进入我们的第一阶段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播放幻灯片时尽量向学生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采用课堂讨论法和小组讨论法,如以教室座位分布将学生分四组,对某一民族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或将同学以同一地域的民族分在一起进行讨论。教学实践过程,在此次课程讲授中,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今天要讲授的内容。当问到一系列的问题时,刚开始只有三四个同学举手。笔者再次鼓励同学对本民族要有自己的自信心,不要顾及什么,这是课堂分享,可以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你,走进自己的生活。经过鼓励,当第二次再提问的时候举手的同学比以前更多了,达到七、八个。笔者再次鼓励大家要有民族自豪感,要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荣幸,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是有政策照顾的,这是汉族同学没有的,比如在升学方面有可以获得加分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干部选拔时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对贫困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同学给予500元的就业补贴,可以大胆展示自己民族风采,继续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来启发同学对本民族的认识。此时笔者要同学们给出确切的想法,能不能自信的告诉大家我是哪个民族,这时班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同学都站起来了,这说明之前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不够,民族底气不足。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接下来笔者主要讲授民族的定义,讲授之前,笔者让同学试图做出理解并进行口答,很多同学回答时比较模糊,感觉比较困难,很难说出民族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的确不容易,因为在历史上各民族的出现和发展不一样,也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困难。目前比较流行的关于民族的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其二,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此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以上课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共同点和差异比较形象直观的来帮助学生对民族定义的理解。比如让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学起来分享生活中的一些事,分享同学生活的地域文化及经济生活生产方式。最终同学们终于明白民族定义所包括的几大要素。除了让同学理解民族定义外,还向同学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基本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诸多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堂导入的方式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民族定义时,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得出并理解民族的定义。2.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题讲授。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主要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以专题形式讲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印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各专题内容的知识量来分配相应的课时,此阶段授课学时共28学时,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讲授专题知识的同时,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特别是前两次课在讲解云南文化史上的三大特色文化时,由于云南史前文化历史久远,需要查阅大量的史籍资料,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或之后都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相应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通过学校校园网查阅期刊文献来增加知识。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难理解的部分,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放慢速度。在讲授第二部分内容即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整体安排、学时分配,所以这部分内容会略讲。只要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等基本知识即可。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安排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基础上,即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等。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加感兴趣,笔者通过收集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居住形式、独特的各个少数民族服饰、云南当地特有的饮食风俗等,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较容易接受。再有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赏析,学生的激情更高。在讲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知识点时,笔者往往加入课堂讨论和课堂分享,因为婚姻向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最为关注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变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也形成特有的民族风俗,以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一些参加婚礼的场景现象描述,与同学们分享。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少数民族同学都会主动站起来和大家分享当地特有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文化,胆子稍大一点的同学会上讲台来对唱情歌,这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最后一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即在讲授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主要注重讲授云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些宗教文化,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发展、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略有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似乎更感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全面,而在其他方面稍弱一些。3.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巩固。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毕,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加以巩固复习。这个时候往往会根据本次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适当让学生做一些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练习题,题目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民族文化常识题等,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口念题目,即便太难的题目老师也只做适当的引导。当然这是事先准备好的比较有趣的知识,学生只用做口头回答即可,即便答错老师也不会批评学生,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4.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在学期末,该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尤其在期末考试时题型较广、内容适中、开放性题目较多,学生答题比较灵活。从历届最终考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都在85分以上,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三、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高校教育传承中的反思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服务对象通过传习可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其民族感情。[2]非遗的普及需要现代教育的介入,而这种介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3]从教师层面来看,通过教学活动已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除了对知识的讲解,更多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研究者层面来看,课堂上所讲授的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研究视角。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八年来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拓展民族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的服务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4):132-136.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6-38,57.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跨文化;民族文化;和谐共荣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的脚步极速加快,特别是信息化革命的到来,使人们不出家门就可以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流。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所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在这样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处处存在文化差异,也处处存在着由于交际失误导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众多外语教育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有交际能力的人才,尤其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2018年7月20日,TESOL(TeachingEnglish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中国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指出了新时代下英语教育肩负的新使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李海在会上表示,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博采各国之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改革开放,同样教育的现代化也应该面向世界开放。因此,跨文化教育也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大会明确指出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教育的世界化进程,不仅仅是学习西方文化,在此过程中要将外语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结合在一起,深入理解新时代下外语教育的内涵,使我们的跨文化教育不失民族特色。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尊重西方国家的文化,又要始终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1传统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中的现状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单是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还应该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对本国和目的语文化的共同了解才能构建交际者的国际视野,才可以达到完美的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能只教授西方文化而忽视本土传统文化,否则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难以实现。如果只注重目的语的文化教育,难免会出现所谓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1.1跨文化教育中民族文化意识不强。其实,在英语教学中,大家对跨文化教育的理解就是西方文化的传授与学习,这是很多人,包括学生和老师,都会犯的一些“错误”。英语教学普及很多年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人们最开始的时候只关注英语语法、英语写作,导致了“哑巴英语”的出现,很多年以来,大家都是“殚精竭虑”地在整治“哑巴英语”,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但是在口语交际的灌输中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现在大家又一边倒地过分关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在交际中同等重要的地位,所谓“过犹不及”就是如此吧。1.2传统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学中缺失。很多英语教师在上学期间,缺少正规的跨文化教育课程,只有个别导师开设简单的跨文化选修课,没有系统学习。而且导师在讲授跨文化课程的时候也是只讲授一些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对这种跨文化课程是只知皮毛、不知精髓。那么在给学生上课时,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导入过程中也总是找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作为切入点,忽视了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造成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失语症”,那么在以后他们和不同国家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不会有传播本土民族文化的可能了。1.3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缺失。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网络的盛行,给中国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生活时尚、思维活跃,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且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一些大学生讲究个人利益至上,追求享乐主义,以求达到“速成”的目的,认为西方文化更先进,更能代表个人,尤其是艺术类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更多地接触到西方文化。所以有些大学生认为,民族文化太传统,一些东西老旧、陈腐,而西方文化非常先进,出现了贬低民族文化、崇尚西方文化的思潮。学生在学习中更愿意学习西方文化,抵制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自豪感大大降低。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些实际上是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必修课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是一种双文化交际能力,既有对西方文化的学习理解,更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掌握,而且用英语准确无误地表达民族传统文化,能对外输出民族文化,才是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

2改变传统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的缺失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不鼓励学生课堂上使用自己的母语,TESOL的中国大会主席埃斯特尔认为这其实是对英语学习的一种障碍,将英语学习与母语分裂开来的学习有悖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一些英语水平不错的人在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对于西方文化的话题“侃侃而谈”,当谈到民族文化时,有种“哑巴吃黄连”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建设,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改变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地位。2.1改变传统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是文化双方的交流,所以任何一方文化语言的输出者,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天平不应该只向西方文化倾斜。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重要。为了改变传统民族文化的弱势地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努力。首先,作为教育的输出者,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民族文化的导入;同时,教师要加强文化修养,不断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做一个合格的跨文化教育者。其次,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也要适当增加中国文化元素,选取介绍中国优秀文化的篇目,配以适当的评价体系让广大师生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教师要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为此做出贡献。2.2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国际化的轨道。西方文化理念的入侵导致了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跨文化教育就是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的思想有悖于跨文化教育的目标。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首先,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教导学生要有民族尊严,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教育和认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在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教导学生大力推广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在接纳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要担当得起文化输出者的重任。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只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才能合理正确地处理中西方文化矛盾。

3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跨文化教育和交际是一种双方的输入和输出,如果只强调或是只注重某一方,会造成文化失衡,不利于跨文化教育的发展,阻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以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平等为基础的,只有熟悉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活动。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外语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也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能力,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学好民族传统文化,为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在外语教育中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还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必然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和进步,让我们对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的认识逐步较深。忽视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会导致跨文化教育中的严重失衡,也极大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教育的生态平衡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视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

[2]向士旭.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J].重庆三江学院学报,2015.

[3]马冬,万鹏飞.论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提升[J].理论观察,2015.

[4]田颖.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3

1民族文化的社会作用

在民族文化与文化关系基础上,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关键,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构建民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发展主题之一,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人类发展和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在整个文化发展中不仅对文化传递和文化构成起着主体作用,还是促使人类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的关键,因此在文化教育中培养和造就学生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创造力,进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同时通过民族理论文化教育使青年不断提高民族意识,增添其民族自豪感,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第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为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培养人们道德、智慧和文艺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在对这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保护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推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育还是开启青年学生心智的重要手段,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等,民族文化理论教育正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它可以将学生代入民族文化发展艺术空间中,以此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奠定基础.第三,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发展民族文化是要建立在和谐民族社会关系基础上,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才能使政治环境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不同文化,诸如艺术、歌舞、医药、饮食、信仰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很多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依靠这些传统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

2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民族文化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眼界,拉近了学生与全球文明的距离,为提高学生世界认知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正由多元化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学生思想意志比较怕薄弱,容易受其他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淡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退化,青年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漠视,将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缺乏自强自律意识,而青年学生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未来,解决他们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尤为重要,如果不解决学生这些问题,任之发展最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存造成利影响,国家民族凝聚力会越来越薄弱,未来我国国民综合素质也会越来越差,这将严重阻碍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2.2少数民族出现断代现象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史久远,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偏远地区,同时少数民族人口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年青一代少数民族居民开始离开原居地,涌入城市,这就使该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少,加之远在异乡的少数民族青年已经开始与其他民族通婚,久而久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无法继承和发扬出去,同时不断的通婚使原留有本少数民族血统的传统少数民族居民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断代现象,断代少数民族文化无法追寻其根源,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2].其次,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坚持原有固守的文化传统观念,一些陈旧的民族传统阻碍了民族的发展,与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不适应,这种单纯固执的保留原始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观念扭曲,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通常这部分民族将自己孤立起来,不能接受本民族以外的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实际生活环境脱节,出现封闭、传统、落后现象,这将加重该民族文化断代现象.

2.3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

纵观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也是不断地融入新的文化形式的历程,因此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是我国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发展和得以保留的关键,是我国民族文化不断适应历史变迁的重要基础,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而在民族理论教学中,一些非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将会逐渐淡化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特点,一些民族文化盲目结合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这意味着我国民族文化被一点点吞噬掉,并没有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过程中,汲取现代文化精华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而是使民族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完整,使民族文化失去了本民族历史成长痕迹,失去了本民族特色,由此可见这种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民族理论教育和发展,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存在较大阻力.

3民族理论教学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

3.1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意识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只有使年轻学生认同民族发展历史,树立正确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增强民族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将我国有特色、有趣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普及给学生,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还要从历史方面向学生普及,我国56个民族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为我国统一作出的贡献,使学生具有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对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3].此外,在教育方式上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社会要加大媒体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启发,引起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最关键的民族文化教育还是在学校,学校教师要营造民族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氛围下,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好感,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3.2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

增强民族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单纯的学习和发扬某个少数民族文化,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汲取我国各个民族文化精华,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以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这主要是指不仅要体现各个民族的特色,还要将这些民族文化都围绕着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统一,达到我国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国民族文化教育中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的观念,近年来受到不少外国留学者的追崇,一些国外留学者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特征选择到我国进修中国民族文化,将56个民族融入到一起,将多元化民族文化统一共同发展正是增强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此外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正说明了我国以人为本,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民主政治,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观[4].

3.3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是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营造教育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教育水平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5].此外教育部门要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要涉及民族发展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正确认识,才能促进学生将我国民族文化知识不断发扬光大,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民族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和正确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以此解决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奠定有利基础,同时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高云峰 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熊锡元,王希恩.民族理论书简———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特色的讨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3(04):104-105.

〔2〕张谋.二十年,中国民族理论之路蜿蜒而辉煌———1998年冬季首都民族理论研讨会综述[J].民族团结,2015,10(01):190-191.

〔3〕苏祖勤.近年来民族区域建制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03):189-190.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4

一、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概念

世界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少数民族教育也不例外,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和个性形成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根据文化学的,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是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特殊本质上,而且也表现在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之间,特别是与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和国家宏观文化大背景的特殊联系上。这两种“特殊”构成了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这是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本质和特殊存在的实践论据。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不是关于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本身的本质和类型差异的概念,也不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与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本质和类型差异的命题,而是属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与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和国家宏观文化大背景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之间联系特点的范畴。

所谓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指的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不同空间层次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背景,与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民族同一性或民族属性方面本质一致性不同,往往表现出民族性差异或民族属性方面本质的非一致性。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是与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民族同一性或民族属性方面本质一致性相对应的概念。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同一性或民族属性方面本质一致性指的是:主体民族教育的不同空间层次的文化背景之间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就总体或大部分而言主要是同一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区域性或社区性差异,而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性文化差异,因而就其民族属性方面讲,本质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少数民族教育则不然,少数民族教育不同空间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文化背景,不仅具有区域性或社区性差异,而且往往表现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区别。

二、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的基本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和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空间层次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民族差异性

了便于对进行分析,根据我国的通常习惯,笔者把我国教育的文化背景从空间上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指县和县以下行政区域文化背景,中观指省、自治区区域范围的文化背景,宏观指整个国家文化大背景。对绝大多数主体民族成员即汉族成员而言这三个空间文化层次的教育文化背景就民族属性而言往往是一致的,即同属于汉族文化背景(或准确地说是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均使用共同的汉族语言文字等。这三个空间层次的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要是同一类型文化的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别。

以笔者的故乡山东诸城县,笔者度过青年的辽宁东沟县和现在居住的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山东诸城县可谓人杰地灵,曾出现一些有名的文人墨客和家,小小的数十里方圆之县有其独特的社区文化。但这种文化与济南市为代表的山东省区域文化,在民族性方面是一致的,这种区别只是社区性差别,而不是民族性差异。辽宁东沟县位于黄海之滨,是辽宁有名的鱼米之乡。东沟区域文化浸满了“海蛎子腥味”,飘散着“稻谷芳香”。它与整个辽宁省区域文化的关系和差异,主要体现为社区的差异,而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性差异。现在居住的北京海淀区教育的文化背景与北京市文化背景在民族性方面的一致性或共同性,也是无须赘述的。进而把这两县一区教育的文化背景在宏观空间上再向广度扩展,就是全国的宏观文化大背景。这两县一区的微观文化背景与全国宏观大文化背景,就主导方面讲,也主要是区域性或社区性差异,而不是民族性差异。

少数民族教育则比汉族教育复杂得多,其教育的微观、中观、宏观文化背景往往存在着复杂的民族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微观文化背景与中观和宏观文化背景之间的民族性差异。这类差异主要表现在非自治区的各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教育文化背景方面。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县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中少数民族文化成份占有较高的比重。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县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民族性。

但这些自治县所属的省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低,这些省的区域文化背景主要是以汉族文化为主(当然也有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但比例较小)。

自治县范围的少数民族性文化背景与省范围的汉族文化为主的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民族性差异。

从全国范围看,则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文化背景与这些自治县范围的本民族性文化背景,也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

以吉林省的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及笔者曾考察过的云南佤族自治县为例。这些县的朝鲜族教育、蒙古族教育以及佤族教育,其微观文化背景(即本自治县的文化背景)主要是由朝鲜族文化因素,蒙古族文化因素以及佤族文化因素所构成,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但其所属中观区域文化背景即省区的文化背景,则分别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的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区域文化背景,微观文化背景与中观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民族性差异。从全国范围看,这三个县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微观文化背景与省区中观文化背景、全国宏观文化背景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

这种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语言差异上。微观教育文化背景是属于这些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文化区域。在这个小文化区域里少数民族往往使用本民族语言。而在中观和宏观文化大背景中,则主要使用的是汉语。

2微观和中观文化背景与全国宏观文化大背景之间的民族性差异。这类空间文化背景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自治区范围内的各少数民族自治县。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自治区人口的95%以上,其中90%以上是藏族,还有少量的门巴族、珞巴族等,汉族人口比例仅占5%。除人口外,加之青藏高原的地理屏障,与其他自治区相比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文化成份所占比重最高,汉族文化的影响相对少些。也就是说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其教育的文化背景主要是藏族文化成份,西藏自治区内的以藏族人口为主的各县教育的文化背景与西藏自治区区域文化背景在民族属性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者说以藏族人口为主的西藏各县教育的微观文化背景与自治区中观文化背景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他自治区的中观文化背景中,其他民族和汉族的文化成份比西藏自治区区域要多些,微观文化背景与中观文化背景的民族方面的一致性程度比西藏自治区相对低些。这是西藏自治区教育文化背景的重要特点,西藏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西藏自治区各县教育文化背景的藏族性和整个西藏自治区的以藏族为主的中观文化背景与全国多民族共同的宏观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

总而言之,主体民族教育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空间层次的差异主要是区域性差异,而少数民族教育不同空间层次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是区域性差异和民族性差异并存。这是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空间层次差异的重要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上海市、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等少数民族成份较少的省市,其省市教育的文化背景与全国宏观大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要是区域性的,而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等自治区的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背景与全国宏观大文化背景之间则是民族性差异与区域性差异并存,有些主要是民族性差异。

所谓跨文化教育“指在某个环境中生活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信仰都不相同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或专门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接受非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教育”。对汉族来说,不同省区的学员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或接受教育,其改变的只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文化,而文化的民族属性并没有随地区的迁移而改变,因而不存在跨文化的问题。而少数民族则不然,他们离开本民族文化区到东部发达地区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区域文化的变更,也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变更。由某个民族的文化背景进入另一民族的文化背景,从而产生了跨文化问题。少数民族教育的不同空间层次的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差异,是少数民族教育跨文化性特点的重要决定因素和实践依据。

(二)不同类型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民族差异性

根据教育学理论,教育可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教育三大系统。对主体民族而言,同一区域的这三种不同类型教育系统的文化背景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对占北京和上海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来讲,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市区的社会教育,其文化背景,总体上都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的民族性差异。对全国绝大多数汉族来讲也基本是这样。

但对少数民族而言,同一区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往往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某些民族性差异。

1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文化背景方面的民族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某些地区的小学低年级除外)教学内容中关于本社区和本民族知识虽然占有一定比例,但主要还是传授全人类共同的和以汉族为主的我国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知识。就学校传授的知识所体现和反映的背景,主要是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的共同因素,而以本地区和本民族文化为背景的知识内容,在总量上不占主导地位。我国如此,世界其他国家的学校教育大都也是如此。学校传授的知识所体现的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与学校实际所处的社区的民族性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和差异性。

而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和社会教育则主要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这就是说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系统实际传授的知识所体现的背景,与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的民族性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1995年7月20日—25日在北京举行的《跨世纪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有许多代表就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文化背景、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冲突问题发表了意见,并提出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的理论和措施,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笔者认为以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和多民族共同的文化知识为主的现代学校教育,与以传统文化背景为主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文化背景、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矛盾性差异性,以及学校教育内容的非民族性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民族性的差异,是某些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困难性、复杂性、特殊性所在。在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的原则下,这些地区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和谐、相互促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前途和希望,改革和发展,皆在三者统一之中。有些地区有些民族早已有了诸多成功的实例。

2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在文化背景上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散杂居区。散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到主体民族为主的本地区的学校学习。该地区的社会教育也是以主体民族文化背景为主的。而他们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为主。家庭教育的本民族性与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主体民族性之间存在民族性差异。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少数民族教职工的家庭教育的文化背景大多是本民族的,他们在家庭中往往讲本民族语言,他们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但是他们所属的北京市的社区教育系统的文化背景则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文化,与该校少数民族教职工的家庭教育的文化背景,存在着民族性差异。中央民族大学的汉族教职工家庭教育则不然,他们的家庭教育与北京市社区教育系统在文化背景方面的民族性是一致的。少数民族教职工子女上初中、高中,大都到北京以汉族师生为主的学校中去,学校的文化背景与他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差异性。而汉族教职工子女家庭教育的文化背景与学校教育的文化背景是一致的。

3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所属社区文化之间民族差异性。仍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是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其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校园文化。而中央民族大学所处的北京地区则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文化。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文化的民族性与北京区域性文化,存在着一定民族差异性。但相邻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文化背景上,就与中央民族大学截然不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文化与北京地区文化之间不存在民族性差异。

在各省市举办的内地西藏班和北京的西藏中学,以及在汉族人口为主的地区举办的各类各级民族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所属社区文化之间的民族差异性问题。

(三)不同层次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差异性

就全国而言,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主要在民族地区举办和实施。在这些层次的各类教育的区域文化背景中少数民族的成份占有很大的比例,或者说主要是少数民族的。但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则主要办在自治地区的首府,而有些民族院校则举办在汉族为主的发达的中心城市。民族地区高等学府所处的区域文化,各民族交融的程度较高,少数民族的成份和汉族的成份占有不同的比重。发达中心城市的民族学校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主要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共同文化。可见,低层次少数民族教育与高层次少数民族教育,在所属区域的文化背景上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

日本国的在日朝鲜人教育的文化背景也表现出上述特点,在日朝鲜人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主要举办的朝鲜族比较聚居的福冈、广岛、大阪、京都等地区,而在日朝鲜人的高丽大学则办在日本大和民族文化中心的东京都。

越是低层次的少数民族教育跨文化的因素相对少些,越是高层次的民族教育跨文化因素越多,越是能够推动民族的改革开放和进步。

由不同层次少数民族教育在文化背景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民族差异性所决定,各层次少数民族教育之间,不仅与普通教育一样需要上相互衔接和过渡,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而且还有一个与普通教育所不同的文化背景方面的衔接、过渡和调适的。少数民族学员离开本民族的文化区到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和中心城市的高等院校或民族院校,文化背景的跨度较大,文化环境和背景调适的问题十分重要。这种衔接、调适施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教育效果和质量。仅仅看到文化知识内容和层次方面的衔接和过渡,而看不到文化背景方面的过渡和调适,是不够的。

(四)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构成的民族多元性和文化背景民族差异性

这种文化背景构成的民族多元性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差异性,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少数民族教育以及少数民族学校外部文化背景构成的民族多元性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差异性。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外部的省区文化背景是由24个民族亚文化背景构成的,其中汉族文化占有较高比重。

由于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是由多民族成份构成的,对这些省区而言,其省区文化之背景,就是由众多的民族亚文化系统构成的,这些亚文化系统之间,这些亚文化系统与统一的多民族共处的中观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

在多民族成份地区的少数民族学校的外部文化环境也是如此。例如,云南西双版纳民族师范学校的外部文化环境,就是由傣族、汉族等多个民族文化系统构成的。这些民族亚文化系统之间以及民族亚文化系统与统一的多民族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

2少数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学校内部的文化背景构成的民族多元性和文化背景民族性差异。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拥有众多的民族成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的实施者和参加者、管理者、接受教育者是本地区的各民族成员。各民族成员均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这就是说在同一区域,少数民族教育内部包含着具有不同民族文化的成员,而且在少数民族教育内部各民族独具本民族的亚文化背景。这种少数民族教育内部的多元民族亚文化系统之间以及这些民族亚文化系统与同一区域少数民族教育内部各民族共同的统一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这种民族性差异甚至在一所学校内部也明显地存在着。民族地区相当部分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都是由多民族成份组成的,民族院校更是如此。中央民族大学教职工和学生队伍就是由数十个民族成份组成的。数十个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多民族共同的具有鲜明民族性的校园文化。在这个统一的校园文化中,各民族教职工、学生仍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各民族师生穿戴着本民族服饰,操本民族语言,唱本民族歌曲,开展本民族的文体活动,本民族成员经常往来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多民族统一的校园文化中,形成了诸多的各民族的亚校园文化。各民族亚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

这种少数民族教育内部和外部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差异和同一少数民族学校外部和内部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差异,是由同一文化背景要素构成的多民族性所决定的。这种统一文化背景的构成要素和子系统的民族多元性,各民族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的民族差异性,各民族要素和子系统与统一文化背景之间的民族差性的客观存在,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背景复杂性的实践依据之一。

(五)国家的化信息传播的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的文化与少数民族教育的民族区域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

国家的新闻、广播、影视、电讯、出版主要是使用主体民族的语言或者是多民族的共同语言来进行,其所传播的内容和信息主要是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共同文化。具体到某一个少数民族的内容和信息,或者说以某一个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内容和信息,在整个国家24小时不停传播的信息总量中,仅占一部分比例。即使某些民族地区现代化信息系统传播的信息总量中,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内容和信息也只是占一部分,大部分仍然是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的信息和内容。笔者于1995年12月中旬到云南昆明参加少数民族教育国际研讨会,由大会安排同与会代表一道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参观访问。景洪这个充满傣族情调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新闻、电视、广播、电讯采用的语言形式主要是汉语。我们所下榻的宾馆的电视频道绝大多数是在传送中央台、云南台的节目,当地的傣族节目比例并不大。晚上我们到街上观赏夜景,街头的广播、电器商店放的录音录像大多都是汉族节目。甚至我们到中缅边境勐腊有关村镇,满耳听到的仍然是汉族节目,当地傣族的节目仍不多。尽管当地的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保持浓厚的本民族文化特色,操用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但他们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系统中所得到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用汉语播放和录放的,其信息和内容主要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共同文化。这充分说明,西双版纳的民族性区域文化与国家现代化信息传播系统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一定的民族性差异。

东部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与地处边疆的西双版纳相隔千里之遥,但是通过现代化高装备起来的文化信息传播系统所传播的文化信息,跨越高山大川,源源不断地铺天盖地地传向西双版纳。这种跨越空间而至的“文化”对当地的教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地面”上相接或交叉、交融的文化空间分布关系和文化联系,而且要看到“空间文化传送带”所传送的文化。

而对西双版纳的汉族来说,与少数民族不同,西双版纳的汉族学生虽然受到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他们在家里、学校和社区都使用汉语,学习和接触汉族文化为主,而且从广播听到的、电视看到的也主要是汉族文化。对西双版纳的汉族来说,他们的教育甚至大部分学校教育内部的文化背景与“空间文化传送带”所传送的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存在民族差异。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5

数学是我们学习中的重要课目,但是一直以来都没将基础数学和民族文化整合加以教育学生。根据《中国传统的数学观和教育观对新世纪教育的启示》中记载:数学在中国不是一科和文学类受到一样重视的学问。在古代,官级不大的政府官员为了计算而学习数学,商人为了记录往来账簿而进行数学的学习。以算命为生的算命先生为了专业和计算而学习数学。在古代只有很少的数学家,数学家在社会局势下的就业前景暗淡,只有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者成为算命先生。在我国的数学教育上,有学者认为在文化上存在技艺性的价值取向。现阶段的数学教育情况则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构成的基础数学,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上的文化趋势,即社会上的“考试文化”。实则,我们在思考数学教育的问题上,不应该只是注重夯实基础,不只是每天和数学上的公式数字打交道,而是应该从文化多元化主义思想方面出发,显示数学对我们思维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数学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缺失,一味地考试强调分数,重视数理逻辑的培养。不少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出来的数学,除了在考试分数上有实际的提升外,放在社会背景中便会显得苍白无力。在《依靠传统》一文中指出,文化数学的成功需要依靠传统文化的的促进。实则,基础数学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实质就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形成独立的数学文化,既不违背于传统数学文化,又能在当前社会适应民族文化,并在教学理念中融入民族文化的精髓,促进数学的进一步的发展。

2基础数学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整合结果

2.1民族数学。基于文化的数学课程,主要是指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现有的数学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学生是学校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中知识的综合构建者。针对文化制定的课程,是指我们在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文化课程具有发展思维的积极作用,并让文化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的有益工具。“民族数学”这个概念首先在1894年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是上提出来。学者对民族数学的概念定义颇多。在1984年的早期论文中定义民族数学是不同群体计算的方式方法,比如测量,计数,归类与推理。在1987年,有学者指出“民族数学”是指一个文化中的群体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理解其中的真实性。在1989-1990年学者的定义是把数学作为解释和应对社会文化的环境,甚至包含了数学的历史性描述。最终认为,在民族文化下的数学成了知识构造和发展的过程。在所有社会文化的环境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丰富至极的工具,用来进行种类的分别、整理顺序、数量化、测量数据以及处理定向问题,并感觉出时间和计划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背后的逻辑关系和事物之间潜在的联系。这些内容构成了数学展开活动的基本因素。说到底,“民族数学”就是指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数学符号、数学思维、数学理论具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并且仅仅是在我国本民族被用来学习和生活。2.2文化数学。文化数学是指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数学文化在即将公布于世的高中数学课程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在20世纪的时候,数学有偏离于民族文化而独立发展的倾向,现在的数学依然如此。数学看重形式,部分人认为数学是真理,不需要具有时代背景的民族文化促进发展。后来,慢慢有学者试图把数学文化回归到社会背景的文化中,试图打造数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我国的北京大学教授孙小礼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有数学和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教育的意识了,在他出版的《数学与文化》中有讲到数理逻辑下的文化意义。后来在其他学者出版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了“数学共同体产生的文化效应”。学者们试图把数学从简单的数学思维中解放出来而和社会文化相结合,重点分析数学的历史文明,展现数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数学作为一种独有文化的价值。

3结束语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且数学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种文化需要与社会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以便创造出更深厚的文化。基础数学与民族文化的教育整合,使得我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和数理逻辑思维,也使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着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顾沛.创建数学文化类课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84-87.[2017-09-06].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协同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区域性、原生态性等特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地处边疆,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也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与民族区域经济本来就是相互包容与融合的经济综合体,失去民族文化教育特质的经济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文化、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文化教育脱钩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有其深刻的历史及地理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固然与其所处的环境、物质匮乏及人口素质有着一定的联系,但这都不过是一种表现,本质上还是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及对外部环境的排斥[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归结为外延式的与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他说:“固定资本价值中的货币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机器运转效率。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实现再生产,从社会观点看其属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属于外延式再生产,如果生产效率提升了就属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民族文化教育对经济环境的调适程度决定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及效率。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确立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与制度,并发挥着重要的特色经济优势。然而,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脱钩,这是因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形成的以农耕、游牧为代表的文化传统难以适应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及生产方式。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不适”

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的文化“不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通常表现为对强势文化的模仿[2]。这种强势文化是以其强大的经济作支撑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强势文化进行借鉴的前提应是保持已有的文化传统。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不适”恰恰缺失了这个前提,最终使得自身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新力度不够。第三,少数民族文化中“轻商”的意识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归咎于环境恶劣、经济脆弱、人口素质等方面。实际上,以上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表现为经济的落后与文化上的丰富多彩。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人们往往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同时民族文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这种错觉会让人们感觉不到文化的种种“不适”,也就偏离了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原则。以往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往往采取“扶贫”“支教”等形式,忽视文化教育的作用,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3]。可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经济上的扶持,还需要文化上的自我“调适”。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人从事着传统的手工业及服务业,很难开发及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协调。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着极大的发展,这也为文化教育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教育与经济的联系也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文化教育维系着民族团结,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对维系民族认同及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并不是消灭传统,而是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因素进行完善,使其与现代社会有机融为一体。对于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其独特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地方性人才。所以,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越是发展市场经济,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越是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

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

(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并联发展

优秀的文化传统理念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传统落后的理念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文化教育问题,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文化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市场,真正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构造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经济与文化资源配置合理,各民族人民文化素质有效提升,能有效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推动经济、文化自然协调发展。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式,注重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强化经济手段与文化功能的关联,实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协同。随着社会发展日趋成熟,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了文化资本贡献率大于经济资本贡献率的现象,这就需要从整体出发,充分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增强文化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

(二)差别化地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投入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水平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高等教育的投入,特别应加大对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以弥补地方政府因财政紧张而无法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在增加文化教育投入时,还应考虑中央政府出台的相关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另外,在文化教育上还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适时调整文化教育的方向。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应建立与当地经济、文化相适应,注重市场的现实需求,并进行及时、灵活的调整,充分展现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现实性。

(三)优化文化教育资源的经济经营机制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不断部署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文化教育的社会化水平,强化受教育者接受更好教育服务的运作机制。同时,还应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的水平与层次,同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经费支出等方面探索有效可行的经验与做法。第二,提升企业的公共服务水平,发挥其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与推动,企业在用人时支付一定的公共服务费用或者采取办学的形式以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改善文化教育场所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第三,从政策与体制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社会资源的投资力度,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大型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总之,社会文化特性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文化特性所形成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少数民族更可凭借这一不同于主流社会发展路径的特殊性,融入现代社会平台之中。也正因如此,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要努力探索与寻求适合自身民族发展的模式,另外,也要利用好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合理发展,提升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作者:李慧 王盛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238-240.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高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滇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居住有白、彝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主流文化的渗透,该地区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断受到冲击与侵蚀,消失正在加快。当前,滇西北地区的四所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为了应对当前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滇西北地区的高校或多或少忽视了自身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未能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下,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教育。它的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1]。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为滇西北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理论视域。

二、滇西北地区高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耦合关系

(一)滇西北地区高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对于经济和文化欠发达的滇西北地区来说,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校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小学教育相比,师资力量雄厚,文化氛围浓厚,学术交流频繁,馆藏资料丰富,学生思想活跃,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培养优秀民族文化人才的使命。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滇西北地区高校的特色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2]。滇西北地区的高校可以借助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师资和科学研究水平,建设优质民族特色学科和专业,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开创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三、滇西北地区高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耦合发展路径

(一)培育民族文化特色办学理念

在办学趋同化大潮中,滇西北地区的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办学理念。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高校特色办学理念生成的沃土,高校要立足于本区域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将传承民族文化的特色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构建民族文化特色教学体系

构建民族文化特色教学体系,首先要培育一支在民族文化研究及教学能力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鼓励其通过民族文化研究和教学推动民族学科专业的建设;其次,将传统的学科专业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相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再次,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立足本区域的民族文化特色,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最后,编写民族文化特色教材,把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内容编写进教材。

(三)营造民族文化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艺术审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学校的环境布置、建筑设计、标志标牌等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校园另一方面,学校可在校园活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中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教育氛围。

(四)培养民族文化特色专业人才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民族文化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应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其民族文化的传承理念与意识;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技能与方法,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为民族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滇西北地区高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耦合关系是影响其耦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并从办学理念、教学体系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才能探寻出一条适合滇西北地区高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耦合发展的路径,才能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作者:涂静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涵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习俗及文化背景。这些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不断融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能动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代代传承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学校的正规教育,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资源环境,有责任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二、民族地区高校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民族传统文化是人们与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进程、宗教、习俗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民族地区高校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氛围浓厚,民族节日众多,例如以云南省C大学为例,学校所处地民族节日众多,很多活动都会邀请学生参与,因此必定会激发起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探究欲望,另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多,他们虽然对本民族文化比较了解,但也仅限于表层了解,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掘,特别是缺乏对传统文化与当前时展的融合与认识。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意义,做到积极主动传承、传播,将优秀民族传统发扬光大。同时,民族地区高校还肩负着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工作,通过民族研究,将民族特色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特色办学,达到积极促进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些都是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云南省C大学为例,该学校地处云南省彝族自治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积极依托地域优势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较多经验。(二)人力优势。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丰富的民族资源,而且少数民族教师、学生数量都较多,再加上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热情高,研究成果丰富,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资源与支持。以云南省C大学为例,该校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彝族文化学院、彝族民间音乐舞蹈传习中心及彝族毕摩文化传承人工作室等促进整合彝族文化资源,加强彝族文化研究,展示彝族文化优秀成果,开展彝族文化传习,培养优秀彝族文化人才。同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彝族文化研究,学校设立彝族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鼓励教师申报开展相关研究。

三、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素

(一)情感要素情感性原则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情感是与个体和社会需要的满足或不满足紧密联系的,因此情感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属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促进学习,消极的情感阻碍学习,因此,在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用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达成学习目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在设定教育目标时,加强情感性设计。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其次,课程的内容设定和开展具有情感性,通过富有情感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增强学习意愿。另外,民族地区各民族聚集导致教育对象多元化的实际情况,也需要融入情感教育来增强教育目标的有效性。情感性教育原则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总之,通过积极的情感引导,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机融合,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二)创新性创新就是突破原有的屏障,实现新的变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民族地区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时,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汇点,另一方面要不断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共享,实现结果新颖性和创新应用性的有机结合。(三)实践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实践性包括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实践,在民族地区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实践方法就是将民族文化与教育、学习和生活进行融合。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实践出真知,通过文化传统实践增强道德判断和是非辨别的能力,形成正确道德习惯、价值观。同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四、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措施列举——以云南省C大学为例

(一)学校层面制定顶层设计,制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任务。以C大学为例,学校地处彝族自治地区,就把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形成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彝族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相应成果,使得彝族特色、彝族风格、彝族气派的文化传统教育更加丰富,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具体目标为构建学校彝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开放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彝族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编写一批彝族文化教育教材,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彝族文化教育教师队伍。(二)设计构建学校彝族文化教育体系。1.开设彝族文化教育课程在全校开设《彝语语言文化》选修课程,其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按专业选修课开设,其他专业按公共选修课开设。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开设《彝族传统文化概论》、《彝族文化礼仪》、《彝族文学赏析》等课程,音乐学院相关专业开设《彝剧表演》、《彝族舞蹈》、《彝族歌曲欣赏》等课程,美艺学院相关专业开设《彝族服饰》、《彝族刺绣》、《彝族工艺美术》等课程。逐步构建彝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2.加强少数民族相关专业建设比如,学校积极申报相关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准开办,以此为契机,强化专业建设,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彝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3.举办彝族文化教育讲座为使师生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刻、更直观、更清晰、更透彻的认识,不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彝学专家到校举行学术讲座,对彝族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太阳历法、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间工艺、音乐舞蹈、饮食服饰、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等文化要素进行宣讲,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彝族文化的内涵。4.组织开展彝族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知、领悟彝族文化,激发探求欲望,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5.建立彝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与当地博物馆、彝族文化研究院、当地主要彝族聚居县、乡政府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一批彝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为师生实施彝族文化教育提供平台,广泛开展彝族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实现彝族文化研究成果的共享。(三)学校为彝族文化教育提供保障条件。学校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预算彝族文化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到民间收集、整理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彝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条件保障。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对各专业彝族文化教育课程及学分的设置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彝族文化教育“进方案、设学分、开课程”,把彝族文化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五、总结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符合地方发展战略部署,不仅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能动作用,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赵慧峰,俞祖华:重视“四贯穿、四结合、四并举”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学科专业建设[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65-70.

[2][3]赵虎,代宏丽:汲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养分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49-153.

[4]刘东渝:试论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7-128.

[5]丁帅:高校思政教育应有温度有情感[J].人民论坛,2017(23):126-127.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传统文化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信息时代带来的各种冲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成为多民族地区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平等地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也就成为民族学校重要任务。蒙古族学生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和主流文化顺利融入现代社会,同时还要通过学习蒙古语言与文化而较好地保留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乌兰察布市是察哈尔蒙古族聚集的地区,全市蒙古族小学分布在集宁区、察右后旗和四子王旗。察哈尔蒙古族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教育当中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小学阶段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现状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为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提出绵薄的建议。①希望通过本研究唤起蒙古族基础教育相关工作者自身的文化传承自觉性,使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学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能够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二、研究现状

国内有诸多学者对国内少数民族学校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多维的研究与探讨。滕星在《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一文中探讨了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应将何种文化编写与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他还提出,少数民族教材编写要根据各民族的意愿,适当增加反映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语言与文化,以保留文化的多样性。苏德、陈中永在《中国边境民族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应该在“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这一更宏观的层次上去思考蒙语授课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具体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否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实施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图门吉日嘎拉在《蒙古语文的学习使用与研究问题》中研究了各地区蒙古语使用现状,从民族教育政策、蒙古语文课程设置、蒙古语教材编写等多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斯琴在《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一文中提到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应重新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纳入民族文化,消解学校文化与学生民族文化的冲突,学校与社会文化部门需形成合力。刘龙在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现状研究一以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呼和浩特市兴安路民族小学、内蒙古师大附中为例》中以对呼和浩特市三所蒙古族中小学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本参考材料,并结合“文化中断”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呼和浩特兴安路民族小学三所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当今蒙古族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制度安排也过于统一缺乏多样性;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使民族文化远离民族学校,得不到较好的传承。哈斯其木格在硕士学位论文《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使用情况》中在阐述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近十年变化的基础上,以问卷形式调查了978名教师、家长、学生的蒙古语使用情况。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深入探究了蒙古语言应用日益狭窄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尝试提出保护母语、繁荣母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三、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是位于白音查干镇的一所蒙汉双语授课寄宿制学校。她的前身是察右后旗民族小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6361平方米。2006年,将旗民族小学、旗民族中学、哈彦忽洞学区中心校三所学校合并后更名为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其中小学蒙授班6个,初中蒙授班2个,小学汉授班6个,蒙授学前班2个,在校生共392人,其中蒙语授课生152人。全校教职工105人,其中蒙授部专任教师36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4人。从学习环境布置可以看出,该校有意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中来,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的状态下亲近民族文化。如,小学教室外走廊的墙上悬挂着蒙古马、套马场面、蒙古语成语箴言、拉马头琴的老人等雕刻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教室里也摆放着一些毡子、皮子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板报设计也富有民族特色。日常的学习当中,用这种现代艺术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草原游牧文化的气息会提高他们学习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由于现在的学生无法经常接触游牧生活,所以在学习一些游牧生活用具的名称时,若结合实物或图片,小学生会很形象地记住这些词汇,可以认为在具有民族文化的环境中才能把握其母语的准确含义。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蒙古语文课以外还有民俗课、音乐课和体育课中也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小学蒙授班每个年级每周都有7-10节蒙古语文课,在课上学生们主要学习蒙古语文的基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等内容,同时还会学习课文。小学的蒙古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介绍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文章,如一年级关于蒙古族传统问候礼节的文章、二年级关于挤牛奶的文章和三年级关于奶豆腐制作过程介绍的文章等。但是,平均每个年级的蒙古语文课本里总共有20多节课文,其中关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文章只有1-2篇,在课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根据访谈得知,这些内容并没有增加过,而且还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民俗课中,学生们会学到内容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方面的知识。例如,用牛羊毛和马鬃搓拧绳子、春节奶食拼盘的摆法、沙嘎传统游戏的介绍、见面问候礼节等内容。为了创造更为真实的民族文化环境,老师们有时还会带领学生到蒙古包里上民俗课。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们较为喜欢的环节是掷沙(也称沙嘎)游戏。掷沙是一种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用羊拐骨做成,有时还会涂上颜色,五个不同的面分别以蒙古族五畜--即绵羊、山羊、牛、马和骆驼命名。掷沙游戏不仅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和生活性,而且还易于激发儿童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反应力和判断力的发展。通过这样模仿生活实际的环境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不仅带来新鲜感还会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好奇心和热爱之心。音乐课上还会教学生拉马头琴、察哈尔民歌等内容。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其时而悠扬时而欢快的旋律,很容易使学生们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引导儿童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儿童为民族音乐之美所陶醉,与音乐一起欢乐。因此,蒙古族传统音乐与小学生音乐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体育课上涉及的传统运动项目较多,如射箭、蒙古象棋、摔跤等。例如,摔跤(也称搏克)有着“一跤定胜负”的比赛规则,赛手不仅要对对手的摔跤特征和习惯有准确的判断,而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还要洞察对方动作的细微变化,快速决定应对的战术。体育课上的摔跤练习正是通过这一特点,培养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敏捷的行动力,从而使学生的身体和大脑的反应能力得到训练。这些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接触蒙古族文化于风俗习惯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但实际学习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学生们虽然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流利的蒙古语,在课后玩耍时,相互之间的交流会参杂着一些汉语。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会以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的口气说话,或模仿动画片的游戏动作进行玩耍,而大多数动画片是汉语播放的。此外,蒙古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极为少数,导致失去了利用课文文本学习民族文化习俗的良好机会。访谈中还发现,虽然学校在给予学生接近传统生活的环境,课后却没有这样的环境,无法亲身体验真实的游牧生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生活和民俗的理解不能得到深化和巩固。蒙古族学生人数少也成为无法大规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原因。

四、总结

民族文化教育范文篇10

(一)教育评价单一。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这是因为从不同民族文化中走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民族文化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在对不同民族文化素养的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必须要采用差异化的原则。但是很显然现下的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时,往往仅从学校评价制度出发,通过单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在这种单一的教育评价下,促使民族文化即使走入了校园,但还是难以大面积得到推广,同时也无法真正地得到教师及学生的认可重视,因此,在今后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二)支持系统不完善。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有完善的系统作为支持,如经费系统支持、师资系统支持、课程资源系统支持等,但是很显然在现下绝大多数的院校缺乏政府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这使得民族文化进校园至今无法形成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出现了各区自行其是的民族文化传承局面。其次,现下院校很多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并没有经过正统的培训,甚至还有部分院校采用音乐、美术教师兼职任课的方式,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指导,这极大地影响校园民族文化传承效果。最后,院校对民族课程资源开发不够重视,致使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根据形势与时俱进,由此可以看出,支持系统不完善,是民族文化进校园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三)校内外配合不够。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并且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资源是否会出现流失,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单依靠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得到各方的支持。但是很显然在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过程中,院校并没有注重与外界的联系,往往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向前摸索,从而导致民族文化进入校园出现了地区、校园“各自为政”的局面,并没有将地方民族特色凸显出来,影响了教育体系的完整建立,由此可以看出,校内外配合不够,是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若干问题解决策略

(一)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丰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过程中,为更好地丰富民族文化内容传承,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首先我们应该建立符合民族教育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少数民族发展特点出发,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到正规的学业考核中,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此外,要着重对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改革,适当地降低民族特长生的入学门槛,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保障。其次是在教师评价方面,可以采用绩效评价和民族文化教育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民族地区教师的民族文化教育积极性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丰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确保更多像玉屏洞箫这样珍贵的民族文化得到延续与传承。(二)完善教育支持体系,确保民族文化进入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过程中,只要具备完善的教育支撑体系,才能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依托保障,对此笔者认为,首先资金系统支持是十分重要的,院校应该开辟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院校可以利用地区的旅游业资源优势,从而与地方旅游公司合作,以此争取经费支持,满足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各项活动支出。其次是完善师资资源保障,院校可以采用培养与培训并举的方式,如在引入玉屏洞箫民族文化过程中,可以展开相关方面的教师培训班,从师资教育源头抓起,为校园文化进校园提供依托保障。最后是完善课程资源体系,如在教材研发方面,应该均衡民族文化历史性与现代性方面内容,避免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复古教育,此外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可以采用跨地区、跨院校的方式,进行联合教材编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规避陷入地方主义泥沼,从而为民族文化进入校园提供更好的依托保障。(三)建立校内外互动机制,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事关民族文化传承的长远性工程,因此不能指望院校承担民族文化传承的全部任务,只有建立校内外互动机制,加强院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地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首先,院校在制定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就应该融入当地民族特色,积极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同时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如在引入玉屏洞箫民族文化过程中,可以开展玉屏洞箫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学习班、文化选修课等,从而凸显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地位。其次,发挥家庭、社区的民族文化传承辅助作用,通过校内外互动机制,确保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引导,从而弥补院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抽象性。最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该与院校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网络,如在岗位竞聘中可以引入民族文化考核或者给予民族地区实施特惠政策,相信在校内外互动机制的建立下,一定可以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三、总结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事关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长远性工程,同时也是防止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重要举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文化进校园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这才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娜.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综述[J].教育文化论坛,2017,9(4):116-120.

[2]杨蕴希.贵州特色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J].教育文化论坛,2017,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