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7 17:18:46

民族文化概论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1

【关键词】动画概论;思政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动画的制作方式、内容、风格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二维到三维的表现方式,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途径,动画的发展已经与早期动画风格相差甚远。动画概论课程的知识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例如技术上的更替、历史内容的充实等。动画概论教学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学情的改变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思政教育在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中变得尤为重要。

一、动画概论课程教育现状

(一)动画概论课程现状。动画概论是高校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动画专业的启蒙课程。课程内容以动画的相关概念、本质、历史发展与现状、制作流程、创作思维等为主。授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历史发展的章节大部分偏向于美洲、欧洲、亚洲的授课顺序,导致学生学习的侧重点都放在了欧美日的动画历史上,而对于国产动画发展史相对不重视。(二)学情分析。受到美国和日本动画的影响,近几年动画专业的学生对于动画的认知,较偏向于欧美日韩风格的动画,故事内容也主要偏向于校园、神话、青春偶像等。随着国家政策对动画产业的鼓励,国产动画中也有不少具有中国风的动画出现,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魔道祖师》等。尽管这些动画具有中国风元素,也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但仍然能看出欧美日韩风格的影子。它们具有中国风但不够“中国味儿”,学生很少去深入和全面挖掘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三)“中国味儿”动画的特点。动画中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单单体现在美术设计上,在内容、表演、声音设计上,都应体现中国文化,这才是具有足够“中国味儿”的国产动画。例如早期“中国动画学派”的动画作品,在主题、造型、情节、风格上都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

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之所以有很多国产动画作品风格偏向于欧美日韩风格,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不自信。学生喜欢看日本、美国的动画,也是对国产动画的不自信。作为动画专业启蒙课的动画概论课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自信的心理。否则,很难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挖掘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主动运用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因此,在《动画概论》课程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是十分有要的。

三、“民族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实施过程

动画概论课程中的动画历史章节中可以将中国动画发展史调整到这一章的第一节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从意识上重视中国动画发展史。《动画概论》课程的思政教育理念应将“民族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般地融入课程中,刻意植入会受到学生的排斥。可以采用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相统一的方式,让学生在专业授课中自发地产生情感。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可以融于课程的教学中。例如,中国动画的先驱者万氏兄弟,他们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始终秉承了“中国动画要让同胞觉醒起来”的责任感创作动画。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创作,并且创作出许多令世界瞩目的动画,如《铁扇公主》,这部影片是东南亚第一部动画电影。又如,早期动画作品《骄傲的将军》中的京剧元素、《大闹天宫》中的中国神话故事、《一幅壮锦》中的壮族元素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味儿”。其中,《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从内容上也富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例如,早期动画的先驱者万氏兄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天书奇谭》中提倡的诚信、正义的处事原则,《骄傲的将军》中提倡的“胜不骄败不馁”的人生态度,《一幅壮锦》中提倡的“善良、勤奋、孝道”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内容的融入,让同学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做人的道理,思政教育也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中去。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中国早期动画作品中寻找“中国味儿”,如《天书奇谭》中的腰鼓“陕西味儿”、舞龙舞狮中的“广州味儿”、百鸟朝凤中的“中国神话味儿”等,寻找自己家乡的民族味儿。从而拓展思维,从身边挖掘民族文化,形成文化自信,产生民族自豪感。最终通过讨论国产动画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承担民族文化传播的责任。

四、总结

《动画概论》课程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结合应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动画专业课程应该寻找合适的内容渗透思政元素,以教育育人为导向,进行思政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侯艳薇.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究[J].艺术科技,2018,31(06):259.

[2]胡浩.新形势下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7):177.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文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对于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指明了新的思路。

1、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人的价值取向,强调发展的均衡协调性和整体综合性,强调要在经济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规划的编制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但发展不平衡,需要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规划、整合、提高,要根据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类别制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地区间合作规划,打破省际、区际界限,以“大文化圈”为前提,对民族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规划中应包括民族文化的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研究、人才培养、民族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化推进、文化经济政策等。

3、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增长的需要,在城镇缺乏大型的、综合的、专门的民族活动场所,在乡村不少地方连看报看电视的条件都没有。因此,国家应加大投入,帮助民族地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和民族文化博物馆,继续推进农村“村村通”电视广播工程,建设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等。对于经营性的文化设施,如演出业、娱乐业、广电影视业等,要深化改革,鼓励民间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向市场要效益。

4、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各项文化活动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少数民族的文明素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组织、动员和吸引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他们喜爱的、有一定品位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去,感受文化的迷人魅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应根据自已的实际,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并逐步走出以市场运作为主,推动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化,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业、餐饮住宿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文化的创新活动,繁荣民族文化事业。

5、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文化队伍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要发展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就应把文化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当前,主要问题是文化管理、创作、表演、研究的人才年龄老化,专业断层现象突出。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一套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制度,确保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首先应倍加珍惜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其次抓好人才培养,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育土生土长的优秀文化人才,增强发展后劲。第三应不断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政治上、经济上关心爱护人才,多给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留住人才。

6、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好民族文化的收集、挖掘和整理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民族文化资源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但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珍惜,还应继承和发扬光大。民族地区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为契机,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涵。对于有失散可能的民族古籍、有失传可能的民族艺术、有失灭可能的民族文物等应进行抢救性整理;对于目前广泛流传的民族文化艺术,应进行总结提高,并不断创新,永葆艺术魅力。发展先进的民族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离不开各种文化要素的协调互动,因此,民族地区应在整理的基础上,对民族的发展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

(2)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岳麓书社,2003年10月。

(3)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4)王宁:《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生态通识教育文化传承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西方文化单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甚嚣尘上,在此情形下,作为拥有悠久雄厚、博大深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更应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充分保持民族文化自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向世界推广,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高校通识教育本就肩负着人文精神濡养的神圣使命,在此境遇下,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庄严责任,培育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全球视野、民族情怀的复合人才。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生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至世界各地,特别是20世纪以降,全球化到来之际,西方文化以更加强劲的态势席卷全球,在此进程中许多弱小国家甚至失却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入西方文化运程中。[1]我国具有悠久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即便在强势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然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当下,特别是青年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举例而言,街市中随处可见牛仔裤和露脐装,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对阿迪达斯、耐克、LV、GUCCI等国外大牌趋之若鹜,看电影务求美国大片,手机非iphone不用,餐饮追慕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旅行非欧美不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遇事先问“有什么用”“给多少钱”,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得不到随手即得的收益要么干脆不做,做了也是百般不情愿。言必称“民主”、行必追“自由”的大有人在,一些青年人不顾观点是否正确,必须争取发言权,不管师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必须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些现象固然不是发生在全体青年人身上,但绝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提及原因,究其根本,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是“土”“僵化”“过时”,而这些评价并不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之上的,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世界希求全球一体西方化,这种企图既不合理,也不科学,世界文化本就应该百花争艳,丰富多彩,若单一推行一种文化,势必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在此情境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传承、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优势资源,推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全球文化生态的和谐稳健发展。

二、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首先,唤起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青年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刺激,爱冒险,很容易被陌生而新鲜的异国文化吸引,并不加区分地加以模仿,形成追求物欲、注重实利、逾越长幼界限、盲目追求自由等不良品行。当前,高校通识课程的着眼点应落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经典的仁、智、和、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传统经典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唤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鼓舞学生深入阅读和品鉴作品,并阐明全球一体化的利与弊,定能达到培养学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树立文化自觉的效果。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从本质上讲,很多学生之所以追捧异国文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一旦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热情,有了深入了解,便会主动地捍卫民族文化尊严,坚守民族文化自觉。高校通识课程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源流脉络,结合品读和鉴赏经典作品,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民族文化的智慧、仁爱与美,伴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精神与人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濡染,民族文化素养日积月累间得以形成。第三,兼顾世界文化,培养胸怀天下、匡世济民的健全人格。坚定了文化自觉,丰富了民族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通识课程中开设世界文化经典赏析,带领学生了解和接触异国文化,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情怀[2],还有助于形成匡正天下的广阔胸襟和豪迈情怀。第四,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讲解心理学、哲学、美学、阐释学、读者接受理论等知识和原理,引入历代学问家对同一问题的相似和不同看法,带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做出判断,从同一角度对不同事物做出比较和鉴别,启发学生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辨识能力,形成正确而独立的思考习惯,加强批判思考能力。

三、当前高校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因应对策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统整性安排,在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的同时,兼顾其他东、西方文化经典,帮助学生铸成心系民族、胸怀天下、匡世济民、胸襟豁达、旨趣高远的健全人格。[3]中国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渊源流脉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前秦时期儒、释、道、名、法、墨各家经典作品,阅读各朝代诗词曲赋经典作品,其他东方国家文化经典课程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埃及、波斯、犹太、印度、阿拉伯、日本、印度思想文化和经典作品讲析,西方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指导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哲学经典,阅读西方各国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典型代表作品。第二,课程内容采取“典”、线、面结合。[4]“典”即经典作品,线即时间脉络,面即空间线索。以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往往以概论课形式为主,即侧重关注“线”的脉络,而忽视了对作品原典的关注及同时期各国作品的横向比较,极易造成学生对经典作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其一,不闻其余的缺憾。实践证明,了解线、面的同时,对经典作品展开真正的阅读,才能切实体会经典的魅力,深切理解作品的内涵,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濡染作用。第三,教学模式方面,以往国内高校以课堂教学居多,导致任务繁重的通识课程在极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很难达成教学目标,最终不得不直接采用概论法或碎片法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当前,我们不妨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将不足以在课堂呈现的内容以网络授课或视频教学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既增强了授课的容量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采用网络在线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讨论、线上答疑、专题研讨等交流互动,同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能力。另外,基于通识课程传授的内容,可以组织相关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读书汇报活动等赛事活动,以赛带学,以赛促学。第四,教学评价方面,宜采用重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改变“一张考卷定全局”的局面,将平时考核比例提高至70%-80%,平时考核由考勤、作业、演讲、读书质与量、阅读创见、品读深刻程度、小组合作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部分构成,期末成绩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采取论文、音视频、创意作品等方式。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在授课之初将学生分组,小组的任务是互相辅助、监督、合作完成既定任务。考核形式包含教师打分和小组成员互评、自评三部分。这种动态的重过程考核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能力。

综上所述,全球化格局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世界化”进程,面对西方霸权文化企图单边世界文化的严峻态势,肩负着人文精神培养的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以中国经验和中国元素建构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命价值观[5],培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生力军[6],为创建和谐稳健的世界文化生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

作者:周景辉 聂英杰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岳川.“中国形象”在全球“国家形象”的地位[J].资治文摘,2012(6):24-25.

[2][3]周景辉,聂英杰.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42-546.

[4]聂英杰,周景辉.全球化语境下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102-104.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4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教师;启发与帮助;原生态;基本途径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工具和自发行为之一。中国彝族、藏族等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还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与传说,有着舞蹈艺术之外的,更加广阔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而把民间舞作为课程搬到课堂,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舞蹈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出现的。所以,丰富驳杂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既是民间舞教师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间舞教师进行不断研究、揣摩的素材。其丰富性决定了民间舞教师在处理方法上的多样性、选择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断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舞教师,科学地了解和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广大民间舞教师的必备环节之一。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指中国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统中存在的独立的舞蹈亚文化系统的总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最简明地分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

1、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所谓“原生态”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剧场民间舞蹈文化的母体。

2、剧场民间舞蹈文化剧场民间舞蹈文化,是以当今舞台上表演的由各专业艺术团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体系下的剧场民间舞为核心的民间舞蹈文化内容。它蕴涵的是舞蹈工作者对原生态民族舞蹈文化的审美情趣、专业修改方法等等操作层面的文化元素。它是民间舞蹈教师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最直接和最初始的素材和层面。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表象与内核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可以从表象到内核地分割为外在的民间舞蹈的动态呈现和民间舞艺术的民族文化内核。

1、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呈现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呈现是风格化的,在各民族、各地域群众在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文化实体中进行“舞蹈艺术的抽象”后逐渐形成,且较为稳定,并在民族文化和民族识别上都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表现形态和动作。

民间舞教师在动态呈现的民间舞中包括其基本动作以及道具运用的熟练程度与艺术造诣,一则决定了民间舞教师个人在民间舞艺术上的水平,再者也是考验民间舞教师是否能在不同民族的民间舞风格课上正确、有效、创新性地想学生传授民间舞风格,胜任民间舞专业教育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2、民族民间文化内核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内核就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间舞蹈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民族民间文化在舞蹈艺术领域内的一对一投射。舞蹈艺术将民族文化融于肢体动作、舞蹈组合套路之中,进行集中的艺术化的体现。那么,反过来从文化的高度考察民族民间舞这一子系统,对真正掌握民族民间舞风格,具有提高精确性和灵活性的效用,这也是民间舞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基础。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示与帮助

民间舞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专家。除了对民间舞蹈文化有理论上的认识之外,还要具有将民间舞蹈文化有效运用于教学中的操作能力,以及因材(教材与人才)施教、在民间舞蹈文化上不断创新的科研能力。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示与帮助,在上述能力的塑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纯正风格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纯正性和鲜明的风格特性,是民间舞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最丰富的源泉。民间舞教学,是以风格教学为最核心、最根本方式的舞蹈艺术教育。风格,是民间舞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本民族艺术家之所以能担任该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教学,是因为他们对该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文化具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与掌握。而想从一个单纯教授技法与现成剧目的民间舞教师,成长为能给予学生更丰富内容与风格塑造的大师,研究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重要的一环。

(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带来的艺术门径剧场民间舞蹈文化,是民间舞教师从学生阶段到教师阶段一直没有脱离,接触最为频繁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样式。它带来的严整的舞蹈艺术套路、规范的舞蹈动作技法、更加典雅的审美情趣,都是民间舞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

(三)民族民间文化内核是民间舞教师的“提高”教材优秀的民间舞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教育者。而只停留在民间舞艺术一隅和一个层面的民间舞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开拓型教师。对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民族历史、民族风俗、民族文学、民族美术、民族哲学、民族生活状态等多方面的了解与学习,可以帮助民间舞教师对民间舞艺术形成多角度、高层面的考察心得与研究体系,进而指导民间舞教师的教学实际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三、民间舞教师掌握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基本途径

(一)实地采风:到“原生态”中去实地采风,是直接获取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养分与艺术元素的最根本途径。民间舞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民族、地域间的实地采风,并把原生态的范围从舞蹈艺术这一领域,扩充到民族文化这个更宽泛的领域中去。建立最本真的第一手资料库。夯实自己的教学基础,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内容体系提供可供提炼的大量民间舞蹈文化素材。

(二)经典研究:把经典内化为能力所谓经典研究,就是指对民间舞艺术走进剧场以来的经典剧目进行充分的、以舞蹈艺术学和艺术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的学习与剖析。民间舞教师对经典剧目的研究,应该在如下两个层面进行:

1、熟悉经典剧目的外显艺术元素对剧目的动作编排、结构设计、组合和串联、角色设置等可以直观于舞蹈作品的艺术元素,进行完整扎实的掌握。这些剧目内容以及从中“扒”下来的组合、动作等舞蹈元素,可以直接用于民间舞课堂教学。以鲜活完整的剧目来代替孤立的、纯肢体训练上的动作组合,在帮助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悟性的作用,达到既重“技术”更重“艺术”的教学目的。

2、揣摩经典剧目的艺术内涵和民族、地域文化底蕴民间舞教学的核心是各民族、地域民间舞蹈的风格教学。而经典剧目又是精准把握了风格的典范。民间舞教师,在对经典进行熟悉时,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加以文化上、艺术上的理解与剖析,并把所获心得,在进行剧目、组合训练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更灵活有效的学习经典剧目,提高民间舞艺术造诣。公务员之家:

(三)理论学习:把知识运用成教材理论学习,针对民间舞教师来说,一是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专门论著的学习与研究,另外是对相关社会科学领域,如民族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等方面的广泛的阅读与涉猎。把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理论教学纳入到民间舞教学课程中,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四、结语总而言之,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内部联系紧密并不断发展的舞蹈艺术体系。在原生态民间舞文化和剧场民间舞文化的二元结构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对民间舞教师存在着风格教学、技术技法教学、民族文化理论与知识自修与教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启示与帮助的作用。而具体到民族民间舞教师,也需要通过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仔细揣摩与钻研,通过采风、剧目学习与分析、理论学习与修养等方法,不断提供自身在民族民间舞文化上的理论修养与实际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勋。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07。

[2]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东方出版社,2003,01。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5

(一)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从现阶段的多元文化来分析,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吸收西方国家的精髓,还要不断深化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底蕴,教师想要培养出具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人才,就需要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入手。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民族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故事,历史气息和民族色彩气息非常的浓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民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展现,都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进而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优秀音乐人才[1]。(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载体。众所周知,学校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以及传承的重要场所,同其他形式相比较,在初中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诸多的便捷性以及效力。初中生可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立体且全面的系统音乐知识体系,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促使其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现阶段,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往往都是由部分民间特殊团队来传承的,欠缺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规划,同时在整体上也缺乏稳定性。由于学校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之专业化特征非常突出,不管是在实力方面还是资源方面都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

二、初中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行之有效地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不断丰富中华儿女精神世界,促使民族的稳健发展。近年来,现代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很多民族文化也在日益消失,在这种形势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课堂教学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载体,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民族文化的发展[2]。(二)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教材内容严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是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法满足初中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的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都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以及音乐文化,如藏族,能歌善舞,倘若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适当的增加音乐文化,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能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三)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开始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音乐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满足初中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促使其全面发展[3]。

三、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民族文化融入教学。教师想要行之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必要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所以,想要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想。第一,树立现代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并掌握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技能培养任务;第二,明确民族音乐培养初中生素质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的内容;第三,教师还必须要明确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便科学合理的设计音乐文化传承教学目标。如教师在进行春的教学中,可将《信天游》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地位。同时教师还必须要设计相应的民族文化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和起源与历史、旋律特征、歌词构成等,激发其对陕北民歌的热爱之情,促使正确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二)构建情境框架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现代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且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师为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必须要积极为学生构建“情境框架”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避免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第一,教师要在音乐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加强音乐实践课程有关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身技能的加强,将民族音乐如《信天游》《茉莉花》有效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之后通过民族音乐的鉴赏,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对民族音乐经典曲目节奏、旋律、手法、乐感以及演绎技巧的分析,以便加深对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念的学习。第二,加强对音乐形态结构的熟知以及理解,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新疆舞曲《青春舞曲》时,可用模仿以及演唱等方式教学。教师在新课伊始,可用民歌唱法为学生演唱《青春舞曲》,之后再让其欣赏现代版的《青春舞曲》,并让初中生模仿现代版和民歌版的演唱。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初中生感悟及讨论民族音乐的趣味,还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民族音乐的风格以及民间音乐的体裁背景,深入分析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当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加深初中生对音乐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的感悟。另一方面,还可鼓励学生多参与民族音乐的专题讲座、组建民族音乐乐队。为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形态的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表演,如欣赏侗族大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感知。(三)重视音乐的地域性实现民族文化继承。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对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高度重视民间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必须符合地域性,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要积极为学生渲染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促使其更好地将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同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积极有效地形成真实的主观感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为激发初中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可选择《新疆之春》这首典型的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借助视频、图片等形式,积极营造出具有新疆春天韵味的课堂氛围,同时并引导其有效地将实际生活同音乐一起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感受及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继承目的。(四)增设民族音乐课程,创编校本音乐教材。为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必须要将音乐基础理论课、音乐技术理论课、音乐专业课、文化共同课有效地贯穿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理念,还必须要增设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类课程。例如,教师可在初中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设置《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或者是《民族音乐学概论》等课程;乐理课程,增加《民族乐理》等课程;在初中生的视听训练中增加一些民族器乐演奏、戏曲或者是民歌演唱等各种内容,如二胡、笛子、古筝、琵琶、黄梅戏、京剧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分配不同类型音乐课程的比例关系。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视听艺术,视听训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初中音乐教材文中当中的民族音乐曲目。倘若在学校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开设部分视、听双重效果的课程,加深初中生对民族曲目印象,促使其深入了解音乐文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但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是师徒相承和口传心授,其方法不适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编创、开发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同时并深入到基层去进行实地防范,通过对民族音乐歌词和曲谱挖掘、收集以及整理,凸显教材的民族特色。

四、结语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重要,实现民族音乐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要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同初中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重视音乐的地域性、增设民族音乐课程,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更好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政.刍议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5,(03).

[2]毛秋思.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分析[J].大众文艺,2012,(15):244.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为中国的音乐教学提供了诸多素材,也使学生在学习这些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使其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也可以使学生有更开阔的音乐视野。

1民族音乐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总书记强调: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同时,也指出立德育人是根本任务。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有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和传承。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把握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继承音乐的源泉,弘扬民族文化。

1.1作为基础

从当前多元文化的分析来看,初中音乐教学既要汲取西方国家的精华,也要不断深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培育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人才,就必须要从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着手开展。经研究,大部分民族音乐的作品其背后基本都会有着含义故事,历史韵味与民族性色彩十分浓郁。随着中国音乐影响力在国际上的提高,民族音乐在国际上价值地位与文化展示的显著提高,需要渗透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从而培育更多更强的专业人才[1]。

1.2提供载体

民族音乐得以发展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与其他相比,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宣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很大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立体、全面、多方位的系统性音乐体系,使得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促进其文化意识的初步形成。目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通常是有一些专门的民间团队来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以及整体的专业规划。学校以其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和突出的专业特色,在实力和资源上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宣扬与传承供应了音乐载体。

2音乐教育传承音乐文化的作用

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重要的属性是教育,音乐教育是基于文化的、音乐元素是服从于音乐内涵的。它们彼此之间在发展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这种形态的影响之下,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变得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音乐的提炼与精髓主要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中,每一种音乐文化都由特殊的教育体系而形成,在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占有关键性地位,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2.1传承关键所

在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有效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愈加丰富并推进中华民族稳定发展。几年间,社会与城市的蓬勃让公众的生活变得极为丰富多彩,但是许多民族的文化也随着时间逐渐消失。此概况下,民族文化的传承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学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宣扬的载体,音乐文化发展带动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

2.2丰富知识内容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文化教学之中,教师依据学校教材上的内容严谨而系统的教学授课,但其教学方式与内容相当难懂枯燥。因此,在教师的教学上要适宜的夹杂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使其教学内容富有内涵与乐趣。例如,藏族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文化。所以,加入适当的音乐文化课程在初中音乐教学里面,不仅能够有效诠释教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拓展内容,而且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实现提供助力。

2.3学生全面发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对于学生音乐文化的素养和技能的学习开始重点关注。由此学生会对音乐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音乐技巧的寻求也越来越大。从而我们发现初中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渗透其民族音乐的文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初中生对多元文化的需求,也能促进初中的全面性发展。

3音乐教育之中民族音乐的发展途径

3.1转变观念,融入教学

教师要想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的相关活动,就必须用最新的教学理念为向导。因此,要想将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教师要转变其观念。首先,要建立现代音乐的教学观念,了解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技能。其次,要明确培养初中生民族文化素质的关键性,将其逐渐渗入进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之中。最后,教师还要知道民族音乐文化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作用,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课程。使得学生知道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了解音乐风格与来源、旋律和历史典故促进对音乐文化的价值观的形成。

3.2情境构建,激发兴趣

现代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有一段相对的距离,教师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就必须要为其学生构建情境教学的框架。这样,有效解决了音乐文化课堂枯燥性,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第一,在音乐技巧上面,教师应在音乐实践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将民族音乐整合音乐到教学中。然后,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初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强化古典民族音乐剧目的节奏感与乐感、旋律性和技巧性,以深化对民族音乐作曲技术观念的学习[2]。第二,加强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理解,可以通过模仿和演唱来授课。新课开始时,教师可以用民歌唱法为其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再次欣赏现代版,并模仿两种现代版和民歌版的唱法形式。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品位的理解和讨论,或者采取小组学习合作制度去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学习风格和民间音乐流派背景,具体分析不同民族音乐中学生所感知到文化的差异性,以便于可以提升音乐艺术价值感。另则,还可鼓舞学生去参加关于民族音乐的讲座,或者组建学生民乐团。再者,教师可以组织其学生去看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演出,加深学生对民乐形式的了解,如侗族歌曲。

3.3注重地域,实现继承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授课内容脱离现实的现象。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地域特色。首先,在音乐教学课程选择上,必须要符合区域特征让课堂教学与地域环境有机的结合[3],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此外,教师要向学生呈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使得学生能将音乐文化内涵与现实生活所联系起来并有效地显示出学生的感受,从而增加音乐教学的效率。如为了强化初中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当作音乐教学的内容。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如相关歌曲视频、背景故事图片等。同时,它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将现实生活与音乐关联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体验音乐文化中的内涵,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目标的实现。

3.4设立课程,创编教材

为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教师需要将音乐理论课、技术课、专业课、文化课整合进民族音乐文化观念中,同时,要做到:增加民族音乐文化课,教师还能在初中音乐基础课上加入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或民族音乐学概论、民族乐理等[4]。在初中生音乐视听课上,适当地将民乐器表演、民歌演唱、和戏曲等融入其课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配置不同类型音乐课程所占课程的比例。音乐是一种艺术,有关视听的训练课在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教材中的民乐曲目。如果学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可设立一些具有视听训练效果的课程,去加深学生对民歌的印象,促进他们对音乐文化背景的了解。中国有56个民族,有着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播主要以师徒制进行传承教授,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初中音乐教学。因此,教师应在创作和开发民族音乐专用教材,同时对民族音乐歌词和乐谱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从而突出教材的民族色彩。

3.5艺术活动,提升能力

民族音乐的继承,只停留在纯粹欣赏的角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更需教师的指导来进行文化的创造,所以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堂,通过民族音乐艺术创作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继承和创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来保持民族音乐的活力。与民间音乐相对应的是民间舞蹈。中国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许多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与民间舞蹈设计相结合,让学生以肢体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从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民族音乐创作的背景,爱上民乐。

3.6开展培训,充实教师

为了更好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教师应该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深入了解。所以,学校需要多开展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教师培训活动,使教师对民族文化有更多的理论认识。此外,教师要积极更新理论知识,跟踪新的民族音乐内容,利用最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并且,教师要总结教学活动的经验,对所选教材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于教学效果差的教材要及时更换。与此同时,在音乐课堂上收集一些学生对于课程的建议,并依照学生自身的想90法对教学环节进行整改。学校教师的管理也需要不断调整,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学课程的方法。

3.7助力文化,音乐传承

教育不仅要培养初中生的创新力,更要诠释和传承古老的优秀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于过去那些灿烂的文化,需要后继有人去理解、继承。当今的全球化趋势的形态下使各国不只是在经济方面走向全面一体化,还要在文化发展方面有趋同现象,为了保持民族的特色,这就要求音乐教育要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承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具有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让学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真正指导未来音乐学习与自己的文化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中,我国鲜明的文化特色才能得到发扬和突出。在民族文化的软实力竞争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不只是要对外来文化汲取精华与参考借鉴,更需要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卓越部分继承和发扬。

3.8发挥主观能动性

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并能够进行音乐创作,从而促进了音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之间的融合,积极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教师不仅需要在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促进二者的融合。例如,学习《梁祝》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拓展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并要求学生突破传统音乐的局限性,根据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进行二次音乐创作。为了帮助学生融入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二胡和古筝进行传统乐器的音乐创作。

3.9学玩融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重要的动力,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以推进初中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相互整合,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法帮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的乐趣[5],学习更多关于音乐的传统文化,此外,游戏教学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潜移默化地深化其自身的文化素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其从被动转为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和书籍,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与人文教育,在实际的课程中,教师将传统文化的知识完全融入于音乐课堂,能有效调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创造高效学习。

4结语

要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合进音乐教学,教师应从教学观念和课堂设计入手,进行多元化改革。教师在民族音乐选课时应与音乐的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此外,要不断完善学校的体制和管理,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专业的保障。总体来说,若要民族音乐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初中音乐课程结合,改变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方法,重视民族音乐的区域性,添加民乐课程,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素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贡献出自己的能量。初中音乐教师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始终进行渗透式教学,合理改革并利用学校音乐资源的教学,这样学生可以与民族音乐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以保证和实现音乐文化的继承。

参考文献

[1]朱祎彤.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以新课程音乐实验教材为例[J].文教资料,2016(4):38.

[2]毛秋思.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分析[J].大众文艺,2012(15):244.

[3]王鑫.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6(21):89-91.

[4]彭佳.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通俗歌曲,2016(2):31.

[5]刘杰.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6):27-28.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7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盘古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盘古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8

关键词: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中特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1998年、2013年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2012年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13年在政府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2013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2012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2011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9

马克思•韦伯说:“对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进行分析是解构分析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分析呈现出这两个对立面事实上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是流动的,而不是两个严格分开的类型,得出通常的结论是:事物的这些分类实际上不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解构主义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解构主义的浪潮下,公共艺术也呈现出解构主义的特征,实践着这一思维方式。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在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其时代性、文化传承作用以及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隐喻功能,使民众产生心灵交流,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起到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以及承载文化记忆、分享社会经验的作用。

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不是让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而是让文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流动。学生面对传统文化,应该具备一种开放、融合的精神,用宽容的态度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新的审美体验,促进文化传播。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要秉承解构主义这一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获得审美体验。如,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可渗透解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传统装饰纹样,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传播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纹样的“意”,强调创造是建立在“意”的基础上的,而“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不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还是对外来文化的扬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精神的深刻理解是获得民族性创意的基础。正如为了画光而画影,解构重构的对象需要以民族精神为依托,这样才能表现出公共艺术的民族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拆解传统纹样入手,再重新构成具有现念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引导学生以反观的精神解构与重构中国传统纹样元素,从而使各种传统艺术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使传统纹样具有现代感和民族性。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解读、提炼、重构传统色彩,让现代公共艺术作品通过传统色彩传递传统韵味,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

教师在公共艺术专业的日常教学中也应渗透解构主义思想,让学生深刻理解解构主义在公共艺术中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作用,从其他国家优秀的公共艺术入手,借鉴其解构、重构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研究公共艺术中解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并进行艺术实践,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在公共艺术创作实践中运用解构主义思想是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教师应顺应艺术思潮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中引导学生寻找沟通的可能性,在传统中创新,在多元中取舍,充分运用传统艺术的养分,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民族文化概论范文篇10

关键词:民族学;学科关系;生活交流;应用创新

一、综述:高等院校民族文化教学创新的提出

民族文化教学,就是从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出发,探索五千年文化史中形成的“天人合一”根本属性,全面了解天地人“三学”的博大精深,从而确认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在这个总体特征下,我们才可以落实具体的教学分支:哲学文化教学,语言文字文化教学,文学艺术文化教学,礼仪风俗文化教学,医学文化以及体育文化、饮食文化教学,社会制度文化教学,物产蓄养流通文化教学,等等。随着市场经济、商业文化时代的到来,民族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逐步被“市场民俗”“旅游经济”观念颠覆和冲击,因此,教学成为一种情结的回归,从而丢失了文化核心价值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从现代文化视角,重新梳理民族文化的教学逻辑体系,也就是说,民族文化教学要从“天人合一”的文化理路回归到现代的大众生活、人际交流、现代人本等三个“活化”模型中建构现代民族文化模式,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现代文化中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形态,进而我们才能认识到“天人合一”和谐民族文化的古老情结。在生活、交流、人本的现代文化视野下,文化是可以无止境的反复练习的“功夫”,可以每天学习,直到融入学生的生命[1]。英国W.I.B.贝弗里奇将这个知识的设想界定为宝藏开发的“设想”教学,文化设想产生了无限的“独创可能”。因此,兴趣来自广泛的憧憬[2]。约翰•齐曼(JohnZiman)是剑桥大学科学学教授,他提出科学学将超越原来的人类考古以及文学艺术的考古批判,回到生活交流本体上汲取文化的精神,而不要拘泥于各自的学科意识形态[3]。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教学就是传统人类学与社会学深入到民族基础的科学化探索,而不是回归所谓“过去”的因果律。

二、理论依据:生活、交流、人本的文化教学图谱

首先,回归生活图谱的民族学教学,打开了基础人文学科探索与民族教学应用结合的新局面,而民族学的应用学科也拓展出新的基础理论。据统计,20世纪以来,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大奖项中,交叉学科几乎覆盖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或者说,人们在原有的学术视野中,通过技术进步重新覆盖了原有研究格局,开拓出新的“符合人类需要”的技术,这个比例已经覆盖了原有科技的50%强,而研究的知识交叉已经覆盖了原有的基础学科的70%,这里的“符合人类需求”主要体现为学传统科学的“神秘”不断被现代认知“刷新”[4]。中国科技开始逐步被认同,中国文化逐步被接纳,这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创造性的窗口,但是类似费孝通那样能够实现或者达到中西方之间民族文化交融覆盖的成果并不多。其次,回归交流应用已经成为新的人类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民族交融,从种群血缘概念到地域原住民概念,我们经历“姓”与“氏”的漫长演化,又经历从部落到部族乃至族群的建构,形成“经史”的文化传统,到汉代国家形态形成,乃至今天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认为,民族文化教学创新必须回归生活、交流、人本等三个层面,应该是基础学科的重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所谓的田野工作(fieldwork)———寻求人类建构社会的产业基础,这个产业基础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种群发展的基础形态,这样才能理解民族、国家等具体的内涵。整个回归生活与交流,才能理解民族语言、典籍、教育、制度。这才是“古学”的实证研究。显然,这个观点符合国外学者的观点,也就是融于地域学、城市学、生态学等生存形态以交流信息体系[6]。可见,民族文化教学的学科性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学术工程。

三、民族文化教学创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当前民族文化创新的教学路径,主要体现在回归生活的近距离融合,突出交流的集聚力同构,体现以人为本的应用模式认同。文化创新的路径无外乎生活需求、人力资源、制度认同。文化进生活,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教育,这样中华民族文化才能成为世界的普世主流文化。显然,融入与交流,对民族文化教学改革创新意义重大。对象与受众,决定了融入交流的有效性。这就是TED,即技术(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设计(design),TED大会在美国召集科学、设计、文学、音乐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目前,我国民族教学领域上没有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但流失严重,而且处在边缘化的困境中。一方面,我们看到西方和各个民族文化都在市场经济中重新确立身份;另一方面,中国完整的文化体系被肢解为物欲与消遣的习俗,因而,中华文化的民族遗存都被西方占据,现有的田野工作也在进一步消解乡愁,而无法走向文化学复兴的人本精神发现。当然,我们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也试图建立新的国民文化,但是批判的意义大于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新的民族国家体系需要积极建设自上而下的多民族国家的秩序,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复兴。根据综述中提到的三大趋势,民族学如何才能建构以生活、交流、人本为基本教学方法论的民族学文化教学呢?显然,我们必须整理这个认识的发展历史,因此,民族学发生生活、应用以及人本的三大转型:从部落族群到民族建构的历史学问题开始转向每一个个人与信息化体系生活问题,从人类学界定的产业文明模式转向人的交流以及生存智能化模型,从社会学的劳动模式转向文化依存的交流共享模式。因此,民族学理论基础问题出现了全新格局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一是历史学视角转向,改革开放后,始民研究图谱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发展的生动气象。这是费孝通《江村经济》一种回归江村生活的民族经济学体系,宗法社会属地意识与血缘意识如何生动地演化出文化的路径与制度。近年来,浙江学术界对浙东学派的研究以及对司马迁“货殖”思想的研究,也是在研究江浙经济体的“货殖”活动如何融入新制度经济。这不再是以西方为主体的理论复制[7],而是以人本主义为最高目标的“社会体”“经济体”“文化体”的全新探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8]。1957年,以费孝通和林耀华为代表的观点就突出“天下”共同体观念:“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一切民族在内的”,“把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开来作为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根据的。”[9]汉民族与任何其他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上任何民族,并没有因为制度的不同而与影响其相互的融合与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真理。1980年,林耀华和金天明提出汉民族和世界民族并举的观点以及融汇一体的观点[10]。在这个思想下,20世纪90年代我国汉文化研究走向汉文化区[11],开始呈现民族研究生活相通、文化相融、人本相法的新气象。在属地形态进行民族文化分类,在产业基础进行民族交融考证,在人本主义讨论宗教相互的建构模式,所谓“兼容并包”,形成许多新的教学成果[12]。二是民族学学术开放之后,回归生活的民族教学固然带来欣欣向荣的现实教学景象,民族学通过交流对话教学,试图建构自己的学术方法论。文化交流从话题开放,形成教学的讨论模型;随之而来,文化交流进入身心道德的建构,我们看到文学艺术开始大量涉猎到属地、本体。19世纪严复对进化学派的引进,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吸收西方世界文明思想,大量翻译西方理论,我们的主要方向是建立现代民族社会保障以及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文化需求,而不是建立一个学术的派别[13]。结果证明我们是正确的[14]。所以,费孝通发文表达了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分歧,提出回归本土走向世界的态度[15]。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被界定为“一条江的上游(民族学),中游(人类学),下游(社会学)”,“我们都是同饮这条江水的人……三科是一个集团”[16]。三是改革开放最近十年,民族学完全走向生活、交流、人本的基础认同,而新世界的信息化大数据,民族问题转向生活交流以及人本保障体系,网络化完全解构旧有的血缘关系、宗教关系,民族问题转向生活交流以及人本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替代了亲情礼教体系,依赖镜像的生活化也取代了原来的礼尚往来的人际社会,平等交流的学习模式取代了人情社会的潜在规则以及宗法制度。一个彻底的民族学教学体系,反而复兴了传统的中国文史哲精神,复兴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复兴了中庸之道、厚德载物的包容发展精神,复兴了以现代人类卫生为基础的全新的生态社会文化。一切旧有的只是将在信息载体中被全面记载,而一切全新的民族文化将在活生生的交流、生活中被重新学习,反复研究,重返梦想。中国梦,就是文化梦;中国梦,就是每一个人的梦;中国梦,就是全人类的境界之化。我们要重新学习书法、武术、中医,我们要重新认识文字、文学、音乐,我们要重新认识儒学、道学、佛学。我们要重新认识“身口意”,重新建构心学道德。民族文化教学体系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也是一个重新理解自己的基因体系。全新的交融,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具,一个全球化信息社会的大文化区域的梦想,将会为人类建立美丽家园。

四、生活•交流•人本———中国民族文化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模型

生活•交流•人本,突出当前民族学界定的彻底开放,一个文化学的民族学界定体系开始替代了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解释论模型,突出生活参与以及人文精神的“民族文化学”将给未来全球化教育带来一个全新的气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华文化为什么比西方更加迫切解决民族教学的全面创新,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驱动下产生的。1.回归生活的教学民族学的文化学走向,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以及学术创新格局,显然来自各个民族如何适应全球化文化格局,其第二个原因就是全球化文化不再是基于民族与国家形态的对话,而是人群之间生活与交流的自我文化界定以及交互文化融合,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个体世界与新兴信息化世界的全面的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举世震惊,各种研究工具都开始重新发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学价值。在市场化商品经济时代,西方学术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不断发现,随之而来的还有人类对自身的道德体系缺乏新的认同感,但是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却焕发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在农业产业制度下逐步沉淀下来的具有宗法体系的天地人文化秩序———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因此,民族文化回归生活以及交流固然是实现了人本社会的民族形态的转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类原住民文化的根本属性如果不进行自我改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就会发现民族之间的沟通依旧是“一厢情愿”的。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要整体继承、改造,上升为文化遗存,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组织上的再造。我们看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化造就了各个民族的运动形态,这就是一个品学有序的中国民族文化观。根据这个问题,民族教学以及民族教育就是当前迫切需要重构的重大教育体系。我们要建构一个全球化的民族文化教学,要像人类学田野工作那样去回归文化传统,发现民族内涵,重构教育模型。显然,民族文化的现代生活、交流、人本模型的研究,都要结合到属地文化研究中,使得人们可以接受这种反复模拟重复体验的当下的文化模式,进而形成全新的文化认同。这就好比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民族学建立在参与观察基础上,建构在属地宗族认同中,产生“变迁还是整合,教育还是原型”的研究对比。民族文化视野比较广阔,是一个千年模式,百年传承,并不是建立贫富差异、强弱对峙的控制格局[17]。一体化与共同体文化使得人们走得很近,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社会礼教文化,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迁徙以及文化变迁,它是“建立在当下的生活交流基础上,创新人们的文化制度,建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世界以及厚德载物”的大同文化。这个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不断有西方学者与我国留学生致力于民族文化学的探讨。燕京大学吴文藻[18]与英国人类学家Mau-riceFreedman就中国原住民形态的社区文化、宗法文化,都给予高度的评价[19]。西方在工业化后,更加意识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动景象是多么先进的文化景观[20]。费孝通关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提出对象、方法重于内涵名称的深刻见解[21]。甚至,文化批判远不如读懂当时代的艺术文学作品更加重要,制度批判远不如深入产业模型以及生活现场重要[22],原因就是文化学是一门建构个体与实践对象的进步之学、创新之学、鲜活之学。2.走向交流的学科上述分析告诉我们,民族文化学不是一个检验某种文化,或者改造国民性为目标的学说体系,而是一门近距离交互适应的大众之学,是一门普世采纳的接受模式。因此,民族文化既不改变世界也不改造世界,甚至也不解释世界,而是适应与参与[23]。显然,一切文化工具都可以用来表达,一切表达都将拥有平等的价值,所以,习提出和平崛起的文化复兴理论[24],就是源自生活,用于交流,以人为本,创新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民族文化大同体。因此,这里既没有文化冲突论的基础[25],也没有戈登(M.Gordon)文化测量变量(标准)以及内隐的态度[26]。共同的世界,共同的生活,才有共同的脚步[27]。族群互动的过程,是异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28]。我国提出文化的自在性基础上建构和谐发展理论,历史上创新民族文化,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宋代新理性伦理制度,再到明代心学,突出民族文化的自在性与普适性[29]。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的民族文化学智慧[30]。因此,中国民族文化已经完成文化品格的再造,基于文化自在性,我们讨论文化自信,创新文化生活的新景象,这不仅仅基于我们的农业文化背景,而是基于中国人的民族素养自信[31]。这个自信是以普通个人的奉献与独立人格为基础的,因此,文化学品格是中国傲然于世界之林的主心骨[32]。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以及创新是一个完全可以傲世独立的标杆。目前所谓的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型,中国文化完全可展示其文化的魅力。书法、文字、音乐、文学、武术、建筑、中医、哲学、科技,我们在衣食住行以及生老病死的根本问题上,确立了自己的文化价值,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应用体系,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文化导向,才是中华民族学教学的根本所在[33]。只有坚持这个根本,我们才会找到以西方生理卫生以及生态环境等文化性学科体系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构之路。事实上,西方在很多基础理论上都需要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民族文化之所以没有振兴,原因在于没有纳入到西方基础理论框架中,使得中国文化的体系缺乏学科框架,事实上西方学科概论都需要类似中国文化这类基础性的文化形态。我们没有必要在技术手段上与西方争论科学性,而要在学科模型上介入西方的学科基础上,在基础应用上启动社区模型、保健模型、修身模型、齐家模型、治国模型、平天下模型。事实上,中国文化的自我创新价值,有别于西方物质论,因此,完全可以打开文化应用的全新局面。这也许就是费孝通“微型”植入的文化研究[34]。中国文化同构性、重构性、复制性都是经过文化验证的具体方法。学习中国书法可以达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可以验证的学习过程。微型研究中嵌入宏大结构,中国每一个文化技术都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35]。文化正是因为可以反复验证,才会形成宏大体系。生活其实就是人性的反复验证,交流其实就是一切文化体的根本。婚姻、民族、社会、国家概莫能外。小社会、微组织同源一体。目前,西方学科微型化呈现出文化体验的新气象,在网易公开课TED展示出众多的文化性教学模式,展示了当前普通人如何运用国家民族等社会问题的具体微型文化工具。我们不再为民族文化确立名分,而是架构民族文化的全新格局。3.人本精神中国学派介入现代西方基础学科。中华传统文化的工具,不需要与西方争论主流问题与身份问题,关键是中华文化能为全世界所用。何况,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下,我们不需要纠结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或者说原住民文化、本土化文化,这些说法都是不能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因此,教学的突破才是根本。比如,我们将许多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游戏,如麻将与扑克牌就是两个“俗”文化模型。再比如,学习西方音乐与中国书法,这两个“雅”文化模型自然也具有不同的人本精神表现。我们要在具体的文化交流中相互了解文化的民族学本体精神,从而推动田野工作以及近距离的交融。非洲的玉米饮食于中国北方的玉米食品,只有通过不同的地域饮食结构的全面了解,我们才能了解全世界玉米饮食地区的人文特征。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体系,已经完成文史哲的建构,形成美学特征的提升,因此具有教育学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智慧应该在全人类文化交融中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这是一个发展与实践的过程性突破。因此,中华民族文化教学本身就属于全人类的基础学科建构的全息体系。我们已经看到,西方许多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基础学科,在概论课后,几乎没有基本的工具支撑或者说文化建构。西方生理卫生缺乏中医具体的生态与社区医疗模式,甚至没有生理卫生的基础认知。我们没有必要和西方争论医疗体系优劣,而是迅速进入人群医疗养生保健的具体应用,同时建构中医药国家学科的文化高度,解决西方医疗所不能为的问题;在各个民族医疗的地域性经验上,我们要突出当地药材的研究,从而推进中国的地域性饮食文化以及衣食住行体系的复兴。进而,我们发现,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藏。哲学到天地人的科学体系,天人合一开拓出民族发展与产业技术交互蓄养的,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模式,中庸之道,兼容并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国际交往的一体化思想乃至共同体的建构,这些都可以反映在中国的教学模式上。显然,我们的问题是对自己的文化遗产缺乏一个真正的解释系统以及教学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建构中国民族文化的“学派”,如“书法养生学派”“书写传播学派”“太极内家学派”“中医阴阳学派”“中药五行学派”等,我们自己的阐释系统都停留在古代宗法社会的神秘主义阶段。根据生活中的文化、应用中的文化、修养上的文化,我们大致可以完成中西方阐释模式的教学对接。这个对接完成民族文化的普及以及验证,建立自我体验的文化修为过程[36],这样,我们可以逐步完成中国文化精神的整体阐释,逐步推进学科化的教学。因此,我们结合传统文化的民族经验,进行生活化教学,了解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问题,通过交流了解当地人经验,建立文化习俗的民族学方法,从而深入到中国传统的学问体系,从阴阳学到诸子百家,从天人合一到国家制度,从现代人群到自性道德,我们的教学体系,可以用一个模式来描述,那就是“回顾生活的文化”、“应用交流,用而常新的”发展模型、“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显然,我们的教师在民间,在现场,在文化的“圈子”中,我们需要通过教学改革,让更多的民间高手的资料,留存在大学教学的资料库中。宗法封闭的结果使得我们流失了大师,在开放对话中一定会激发中华新一代精英。因此,我们讨论民族文化教学创新,这一课题是全民性的,是制度创新带来的深刻的大学民族文化蜕变。基于此,进一步的学科研究以及教学法研究,这是我们民族文化走出考古、面向世界、复兴传统的全新课题。

五、结论

民族文化研究采取什么路径,从高等教育研究视角看,“民族文化”突出文化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界定突出“生活、交流、人本”是非常稳妥的。尽管文化学在学科体系上非常年轻,但是它规避了过去的原居民土著的人类学落后的分界,也规避了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的学科样本化的弊端。文化学科视角是将民族文化学习当作一门有利于每一个学习者的介入人生、文化,进而形成学科思想体系,并且符合目前的社会知识分类,可以帮助大家形成新的知识探索创新的具体模式。这个创新直接介入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的生活、交流等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化进程,推进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交流融通,构建民族文化共同体,这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研究的基本态度。

参考文献:

[1]陈其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2009(5).

[2][英]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