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5 17:26:56

老年护理知识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跌倒临床管理知识;多维度培训

老年人跌倒后对其危害性很大,常导致骨折,甚至导致残疾,而绝大部分老年人骨折都是跌倒所致[1-2]。我国高于65岁老年人的跌倒后受伤率为52.60%,而死亡率高达58.03/10万[3-4]。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跌倒,降低跌倒后导致的危害,各国也及更新了多个针对老年人跌倒预防及干预的指南和共识[5-8]。指南和共识需要运用于临床才能产生效果,护理人员作为临床一线人员,在跌倒预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让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指南还有待探讨[9-11]。临床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及行为欠缺,会存在难以避免的失误,容易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12]。为探索多维度培训运用于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教学中,其对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四川省22家公立医院老年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后期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及临床护理人员教育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9年7月,研究组对四川省设有老年科的二甲及以上层级医院发送参与多维度培训模式研究邀请函,自愿参加的医院共24家,实施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以24家医院参与科室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培训组和多维度培训组。纳入标准:(1)在老年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2)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工作时间小于6个月者;(2)培训期间病假超过15天者,本研究已征得伦理委员会同意。因中途多维度培训组两家医院退出该项目,最终为22家医院的864名护理人员参与该项目。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常规培训组由管理人员每月放映一次理论讲课视频,在护士站放置《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手册,护理人员自行学习理论讲课视频及老年人跌倒综合干预相关资料。多维度培训组主要采用多维度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具体措施:(1)临床专家作跌倒预防管理相关讲座。理论讲座由副主任医师(护师)以上职称、临床工作20年以上、研究老年患者跌倒照护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内容以《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10]《预防老年人跌倒康复综合干预专家共识》[8]等干预指南为质量标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老年综合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等量表的运用,老年患者心理干预、多学科干预的技巧、与患者或其家人的有效沟通,合理用药、认知训练、环境安全等。每月举办两次讲座,每次讲座时间为30分钟,由各医院的老年科护士长负责组织本病房的护理人员完成培训,并且记录。(2)提供实施手册及工具。提供《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手册及内容详尽、生动易懂的老年患者防跌倒宣传资料,包括老年患者跌倒高危人群、潜在风险、预防措施等海报,防跌倒警示标示,护患沟通资料等;同时指导海报张贴位置,防跌倒警示标示要覆盖患者腕带及床档处的标识,护患沟通资料包括《住院患者跌倒安全风险告知书》、老年患者风险认知、保持健康行为习惯等内容,协助护理人员规划学习时间,跟进《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手册的学习进度。(3)角色互换体验。构建角色互换教学模式,通过面授及视频的方式进行老年患者角色互换体验。提前准备有跌倒史的老年患者案例,6~10人为一组,多维度培训组的护理人员至少扮演患者、患者家庭照顾者、其他医护人员等3次以上,深入了解老年患者视力、平衡能力下降及跌倒后体位固定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层面)等,倾听患者的想法和苦恼。(4)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学科实践小组:组成临床多学科实践小组,每个季度开展护理人员临床会诊、跨专业合作的培训指导,运用跌倒综合干预培训内容对患者实施管理,实践小组开展患者综合评估、跌倒后处理技能运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培训,并结合有效的培训进行临床模拟。建立学习微信群,实践小组成员有疑问均可以进行讨论、相互学习。1.2.2资料收集工具和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老年医学专家、老年护理学专家、康复学专家、管理学专家、教学专家咨询研制的护理人员跌倒培训效果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工作年限、学历、医院等级。(2)护理人员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包括老年患者跌倒流行病学、评估对象、危险因素、上报流程、预防及管理5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2道多选题。(3)护理人员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行为改变情况的调查,通过护理人员自我评价来调查。运用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充分说明调查目的及填表要求,在本研究开展后第12个月进行调查,以不记名方式由护理人员独立填写后提交。共回收问卷864份,回收有效问卷85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采用百分率,护理人员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人员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行为改变情况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基本情况

护理人员年龄在19~55岁,以≤30岁、女性、初级职称、工作年限≥6年、三级医院工作的为主,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医院等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护理人员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发现,两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后,在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中,老年患者跌倒流行病学、评估对象、危险因素、上报流程、预防及管理条目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护理人员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行为改变情况

调查发现,两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后,在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行为改变情况的调查中,主动协助跌倒风险老年患者起坐、行走、沐浴和如厕等;主动告知老年患者病房设备位置及教会如何寻求帮助;进行防跌倒健康宣教后,及时评估其掌握程度及执行情况;老年患者跌倒后主动参与多学科合作处理条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动与管床医生沟通老年患者跌倒危险评估状况及管理、主动教会老年患者使用警报器及呼叫器条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实行多种形式培训的意义

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受周围氛围及环境影响[9-12],护理管理者在加强患者管理的同时可利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学习跌倒相关干预指南,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13]。传统的护理管理临床教学模式通过护理查房、操作演示等将护理临床知识和技能灌输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往往容易产生懈怠情绪。近些年,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课题式教学法、多维度教学法、干预法及角色互换教学法等,这些都得到较好的实践证明[14-17]。

3.2多维度培训可以提升老年患者跌倒认知水平

目前,国内对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跌倒临床管理相关知识及行为改变情况的研究较少,陶鑫等[18]认为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知识才能形成正确的态度,从而产生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正确行为。有研究指出,跌倒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预防跌倒知识水平,运用多维度培训结合临床实际,从不同角度进行跌倒预防管理教学,使护理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跌倒临床管理措施,不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3护理人员预防跌倒及相关知识掌握对其行为改变有积极影响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老年护理需求;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设置《老年护理学》课程方面存在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内容单一落后、缺乏课程实习安排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护理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是迫在眉睫。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医疗保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根据老年护理需求科学设置《老年护理学》课程,是相关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必要性

(一)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早在1900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逐渐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同时,通过美国护理认证的高校均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促进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国作为人口大国[1],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要加大对老年护理专业开设力度,通过设置《老年护理学》课程,完善老年护理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因此,必须加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设置,很好地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求。

(二)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需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早在1999年10月,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阶段,我国成为了世界老龄化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老年人数在世界中排名第一,占世界老年人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呈现出不断延长的趋势[2],这无疑增加了我国老龄化人口的高龄化发展趋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必须要加大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各相关高校要重视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老年护理需求,从而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三)促进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的需要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逐渐开设和发展老年护理专业,该专业所从事的老年护理工作内容主要以老年人医疗护理和老年人生活护理为主。在80年代中期,部分城市陆续地开设了老年医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3]。同时,还将老年人临终关怀纳入到了老年护理工作中。但是,我国老年护理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要加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设置该课程,可以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老年护理需求,为更好地促进我国老年护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老年护理需求的《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策略

(一)《老年护理学》课程目标确定

1.基于不同老年人个性化需求设定教学目标住院老年人大多处于疾病严重期,需要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针对不同病人的疾病情况,以老年人常见病为护理重点,对这些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老年护理与医院护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同时,一些常见的疾病不断出现,需要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将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转化为老年人护理教育,如,健康知识宣传、常见疾病预防和身体调理等[4]。因此,为了保证《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设定以下教学目标:老龄化概念定义与老年人年龄范围划分标准和要求;熟悉和掌握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的主要特征;掌握老年人保健的常用技巧和原则;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老年人心理健康辅导;老年人临终护理技巧等。2.基于专业能力设置教学目标对于《老年护理学》专业人才而言,需要具备以下7种能力:评价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经过访问调查后,护理技能作为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必备技能[5],需要教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地设定。同时,还要保证以学历层次为基准设定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基准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要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能够满足老年护理岗需求。此外,还要根据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必备的专业能力,对《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处理,并在整个相关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提高《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性、完善性和系统性,以确保该课程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

(二)《老年护理学》课程内容优化

1.突出老年人特点,选取《老年护理学》中重点内容进行教学《老年护理学》课程与《健康评估》和《成人护理》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现象。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老年护理知识,教师在优化《老年护理学》课程内容时,要重点突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避免该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出现重复、交叉现象。为此,教师要确保《老年护理学》课程安排在《护理心理学》《外科护理学》和《内科护理学》等课程之后,再安排《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还要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老年人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如老年人心理问题、健康问题、护理问题等。并引导学生自学老年人疾病护理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还要选择性地删除《老年护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同时以老年人日常护理技能相关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6],还要适当地补充老年人精神障碍护理、保健沟通等相关知识。2.提升职业素养,增加和老年护理相关的人文护理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还要将老年护理相关的人文护理知识纳入《老年护理学》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全面了解和认识老年人在心理、社会、文化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对自身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引导学生到老年人病房与老人接触,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护理意识;引导学生到老年公寓、公园等聚集大量老年人的场所中,开展健康咨询、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教育技能。3.注重预防保健,发挥中西医护理优势中西医护理主要是指将中医与西医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使之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服务老年人的目的。这种护理模式具有使用可行、先进新颖、物美价廉、护理效果显著等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中西医护理优势,教师要将针灸、刮痧、推拿等中医护理知识纳入到《老年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中医护理技能。同时,还要将中医护理理念与西医临床护理技术进行充分结合和融入,为此,教师要将中医衰老的机制相关概念、老年疾病辩证论治知识纳入《老年护理学》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同时,也能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中西医护理的充分结合和应用。为提高老年人的预防保健能力,进一步发挥和利用中医护理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老年护理需求,自编一套《老年中医护理》相关课程,以起到补充《老年护理学》课程内容的作用,从而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养。

(三)《老年护理学》的课时与实习安排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首先,教师要重视对《老年护理学》课时设计[7],由于《老年护理学》课程与《健康评估》和《成人护理》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但是,这些课程均具有各自的特色,为此,教师要从课时设计入手,将这些课程进行有效结合,确保学生不会感觉到课程内容有交叉重复现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老年护理学》课时设计如表1所示。其次,还要安排学生到社区老年保健院、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院等单位进行老年护理实习[8]。让学生在实习中提高自身学以致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为后期更好地优化实习内容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我国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满足老年护理需求。而《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在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根据老年护理需求,从《老年护理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与实习安排入手,对《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为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我国医疗保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秀青.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设计[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80,204.

[2]高华,谢冰,仲其军,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2(26):3708-3712.

[3]杨敏,刘珂,易婕,等.我国老年护理课程建设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0(24):2948-2951.

[4]孙毅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护理学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20,33(5):12-13.

[5]蒋新军,陈燕,马改红,等.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专业选修课的评价[J].护理研究,2019,28(8):942-943.

[6]谢杭.人口老龄化与护理学专业课程建设[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20(4):388-390.

[7]周璇.《老年护理学》课程设计[J].医学信息,2020(7):1140-1141.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3

1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的不安全因素

(1)高危风险评估能力差。因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护理队伍组成不稳定,新入职护理人员相对较年轻,由于经验不足,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老年骨科患者中潜在或已存在内科疾病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缺乏预见性评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多发伤、复合伤或病情变化较快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更具有特殊性,颈椎手术后容易发生呼吸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腰间盘突出老年骨科患者因视力减退或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而容易跌倒等。这类可能发生风险或意外的老年骨科患者,对护理人员预见性和评估能力要求更高,而多数护理人员因理论知识缺乏,只机械地执行医嘱,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2)责任心不强。临床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落实核心制度;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不到位、不细致,对病房的巡视工作不到位,仅留于形式,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如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差,骨科手术出血多,术后体温容易发生波动,护理人员如观察病情不到位,患者可因高温而容易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提醒主治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严重时可危及老年患者生命。(3)业务水平缺陷。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专业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导致他们的临床护理工作缺乏预见性,而老年骨科患者原发疾病迥异,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如在护理老年骨科患者时,不能对不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在致命并发症发生时,护理人员措手不及,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4)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对于因意外损伤而入院的老年骨科患者,患者及家属情绪往往比较激动、急躁,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服务态度不好,不能合理、耐心地给予相应解释,会导致护患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如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糖尿病而造成手术伤口愈合延误导致家属不满时,护理人员应依据专业知识,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血糖容易造成伤口延迟愈合、严重时可造成感染而危及生命的情况,避免因误会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5)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由于法律知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防护措施,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潜在的隐患。病房护士流动性大,其护理专业素质也存在较大差距。当患者较多,加之病情复杂时,部分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未能按要求严格护理、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未能严于职守。

1.2引起跌倒的外部因素

(1)环境因素。因老年骨科患者多为外伤入院治疗,此类患者多行动不便,病房内拐杖、助行器等障碍物较多,患者夜间均留有陪人,因陪人床摆放不规范,造成病室内通道狭小、拥挤;床头呼叫器故障而不能及时与护士沟通;保洁员清洁地面时地面湿滑,未能及时放置警示牌;以上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跌倒或滑倒。(2)药物性因素。腰麻、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的患者,由于神经阻滞,其肢体疼痛消失,自行下床时因肢体感觉弱且无力而造成跌倒。部分老年患者也可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跌倒,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而晕倒。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或体位突然改变发生低血压。使用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或任何对平衡造成影响的药物都会引起跌倒。(3)骨科辅助支具使用情况。如轮椅、助行器、拐杖都是老年骨科患者辅助步行的主要工具,若支具维护不当,如拐杖底部防滑垫损坏、丢失、拐杖支架连接松动,致其性能存在问题但未及时发现,可使患者失去平衡导致跌倒。(4)其他因素。老年骨科患者多数长期卧床,因患侧肢体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自主运动,卧床通常超过2周,突然起坐,可因出现眩晕导致跌倒。

1.3引起跌倒的自身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是引起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身穿病服过长、过大,鞋子大小不合脚或鞋底不防滑;老年骨科患者关节多僵硬,或因外伤或闭合性骨折而不能正常坐立,活动受限时,起床时会因体位突然改变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而跌倒。

1.4引起坠床的因素

老年患者发生坠床通常与纠正失衡的能力降低等有关。老年骨科患者由于多为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制,加之因惧怕疼痛而翻身困难,如翻身时幅度较大或远处取物,都会加大坠床的风险。

1.5引起烫伤的因素

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较差,其感觉也较迟钝,进行如微波治疗、红外线照射或使用热水袋等理疗时,如时间、温度长或功率偏大,均可引起烫伤。

1.6引起误吸的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由于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不协调,而造成吞咽障碍。进食时易发生呛咳,因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也有老年患者服药而误食药品的锡纸包装,据统计每年因误吸、误食窒息死亡占死亡患者总人数的1.3%。

1.7引起压疮的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并伴有其他疾病,不能自主活动,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缺乏营养摄入或营养吸收不佳时,导致患者身体状况不如正常人,加之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感知度减弱,护理人员如不及时帮助其翻身,即可导致压疮的发生。

2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重视护理人员专科培训

根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医院护理部应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分层、理论、操作的培训及考核,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科室每月针对老年骨科患者,以护理安全为核心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质量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从而使护理人员从意识上给予重视,积极主动学习,确保护理质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关爱每一位患者”,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打下坚固的基础。

2.2全面评估风险因素

从医院的设施、环境、患者精神状态、病情、家属及陪护人员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筛选安全隐患发生率较高的老年骨科患者,建立高危风险评估登记,班班交接,重点监护,加强对陪护人员及家属风险因素的告知力度。

2.3制定风险防护措施

(1)运动障碍患者。老年骨科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步态不稳而行走困难,此类老年患者必须。

24h看护。根据患者实际情

况增加床栏,防止坠床。(2)智力障碍患者。针对智力障碍的老年患者,详细登记高危风险评估表,并建立老年患者走失评估表。针对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2.4完善应急预案

完善压疮高危评估、跌倒、坠床、走失等应急预案,外出患者做好相关记录。

2.5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成员(责任护士)—小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护士长)的三级质控管理,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意识上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6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工作时,因老年骨科患者的理解、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健康宣教质量要求较高,宣教后须确认宣教效果。加强患者及家属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安全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跌倒相关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系统有组织、有目标、有实施计划的一项评价性教育活动,可以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向所有护士、老年骨科高危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训练方法,使其从意识上重视跌倒预防。重点对护士、护工、保洁、患者及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风险防范措施,并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

2.7加强法律意识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定期进行提问考核。加强护理人员骨科专科知识、技能培训,包括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科内患者安全应急预案、护理常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及原则,使其掌握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专科操作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识别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

3结语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安全[3]。老年骨科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做好护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关心,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质量安全,让患者和家属满意[4-5]。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排班,完善日常工作分配,护士长需不定期抽查并指导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并指导纠正。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计划及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方案、成立科室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强调专科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培训,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入院宣教及安全教育质量,科室全员参与质控管理,加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思维,并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大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护理人员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促进了老年骨科高危患者早期康复,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增高。

作者:龙卓毓 单位:西安凤城医院

参考文献:

[1]王鹰.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4,20(8):324-325.

[2]郭庆玲.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2):18.

[3]贺云.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7,26(12):43-44.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4

1.1对象选取江西省2所县级综合医院、2所县中医院、1所医院兼办养老院的二级医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共2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养老院的护士,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在参考相关文献及咨询5名相关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内容。①护士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②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状况:是否接受过培训。③培训意愿:有无必要接受培训、有必要接受培训的原因、是否愿意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目的、希望的培训方式、希望的培训师资、希望的培训时间(培训原因、目的、方式、师资可选择多项)。④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护士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别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进行选择,14个条目培训需求按护士的培训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个选项进行选择。问卷内容效度指数和信度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3。

1.2.2调查方法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与所选取医院的护理部取得联系,在其协助下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病区的所有护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记名填写,20min后现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2%。

1.2.3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率进行描述。

2结果

2.1护士一般资料202名护士中二级医院164名,占81.19%;一级医院38名,占18.81%。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19~54(32.01±9.02)岁。工作年限:1~5年的67名,占33.17%;6~10年29名,占14.36%;11~20年60名,占29.70%;20年以上46名,占22.77%。学历:中专69名,占34.16%;大专98名,占48.51%;本科及以上35名,占17.33%。职称:护士92名,占45.54%;护师58名,占28.71%;主管护师及以上52名,占25.74%。

2.2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现状202名护士中,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49名,占24.26%;从未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153名,占75.74%。

2.3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训意愿

2.4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低下,急需加强在职培训本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基层医院在职护士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的比例低,75.74%的护士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调查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程度最高,占19.80%,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最低,仅为0.99%,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能力仅为10.40%。分析原因,一是我国老年护理长期以来被归入成人护理范畴,老年护理专科教育存在断层[9],导致现在在职的绝大多数基层医院护士在学校未接受老年护理学的正规教育;二是我省护理在职继续教育和临床考核中缺少老年护理方面的内容,导致绝大部分基层医院护士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理依附于常规缺乏专科性,往往仅凭经验给予老人护理,与当前要求高质量的老年护理需求极不匹配。建议护理院校对在校生加强老年护理学的课程教育和考核,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及资格晋升考试增加老年护理专业内容,管理者尽快制订有效培训制度和方案,并加以推广和实施。

3.2基层医院护士培训意愿强烈,管理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本调查结果显示,94.5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说明护士培训意愿强烈、需求较高、态度积极。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对护理的需求和依赖比其他年龄段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老年慢性病、常见病以基层医院治疗护理为主,针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预见老年人潜在危险因素及问题等,是基层医院护士工作面对的问题,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老年专科护士有需求,且需求呈上升趋势。开展并完善老年护理专业的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老年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年护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将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行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能定位,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和福利待遇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订,促进老年护理学的发展。医院可以通过建立与岗位任职资格、职业挂钩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有效的学习自觉性。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5

1.1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遴选程序

采取个人自荐和科室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科室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遴选条件,择优推荐,填写医院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对象推荐表,并附相关材料,上报护理部。

1.2护理部审核

由护理部对申报人条件进行审核,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理论考试,根据各层次人才的遴选条件,确定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名单。最后,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启动医院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我院共有1847名护理人员,选取了126名人员列入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其中后备人才78名,中青年护理骨干42名,高级老年护理人才6名。职称:护士及护师84名,主管护师36名,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6名。

1.3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目标

通过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养制度的实施,在护理队伍中选拔一批在老年专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上综合发展的老年护理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护、教、研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梯队;培养和引领团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提升科室内涵质量,并致力于老年护理研究,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能参与医院医疗、医技、护理、药剂等学术探讨,参与或承担老年护理相关课题研究的科研与教学人才。

1.4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1.4.1后备人才

(1)培养目标:能够准确评估老年人活动能力和环境,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有适应医疗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年人及家属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为老年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2)培养内容及方法:以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为导向,理论培训以个案护理、床边交接班、疾病讲堂等方式进行培训,鼓励其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并予以反馈和正向指导。老年护理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老年人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喂食法、叩背祛痰法、卧床老年人床上擦浴与洗头、便秘的处理、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等。培训方式有课堂讲解与多媒体演示、模拟练习、现场操作展示、通过网络平台自学等。每月第1周与第3周的周五进行培训,每次1~2h,每人次培训30学时。由高级老年护理人才及科室主任根据所在科室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授课。

1.4.2中青年护理骨干

(1)培养目标: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应急性服务能力;能够对护理员及其他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完成对护理对象的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和方案、进行健康教育等工作。(2)培养内容及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参加医院组织的老年业务讲座,并作为授课人对后备人才进行授课,外出进修学习,每人3个月,每人至少参加1次老年专题研讨班。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机体老化的理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人文知识与技能等,共30学时。技能培训采取情境模拟训练的方式,以提高应急服务能力为主,在急救操作中,引导护理人员独立思考不同的救护措施以及科学分工和配合,培养综合急救能力。

1.4.3高级老年护理人才

(1)培养目标: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以整体责任制护理模式处理老年人的复杂问题,提供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高级专业护理服务;协助护理人员在医院、养老院或社区卫生机构之间建立联系。(2)培养方式:培训周期为1年,培养方式如下。①依托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参加至少3次国内老年医学相关专业学术交流;②开展老年护理领域的科学研究;③承担院内老年患者疑难护理问题的会诊;④每季度到老年护理院进行调研。

1.5老年护理人才梯队的培训质量评价

成立考核评价小组,考核小组由5名人员组成,包括2名护理部主任和3名科护士长。考核评价小组负责全面监督和考核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情况。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包括制度、计划、原始记录等),评价培训和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现场答辩等方式,评价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1.6效果评价

1.6.1护理人员的科研成果

比较培养前、后,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成员发表老年护理相关的论文、课题立项、出版书籍、申请专利的数量。

1.6.2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

由考核评价小组建立老年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题库,后备人才与中青年护理骨干以相关基础知识为主,高级老年护理人才以前沿知识为主。①理论考核:每个层级的理论知识考题设立难易程度相当的2份试卷,分别用于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知识考核。每份试卷均包括100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②技能考核:编写老年护理技能操作题库,每名护士按规定时间到护理操作室抽签考核老年护理技能,参考护理操作流程及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2结果

培训前,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76.2±4.5)分,培训后为(87.6±5.6)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8,P<0.001)。

3讨论

3.1老年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院开展的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分为后备人才、中青年护理骨干及老年护理专家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弥补了在职护士在老年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由表2可见,老年护理人才梯队人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01),且老年护理相关的论文、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增多,为开展老年科研、提高老年专科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在老年护理人才梯队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激发了各层次人员对老年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临床护士护理观念转变,促进临床护理向专科护理发展,使老年护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专科化,护理技能规范化、标准化、专科化,体现了临床护理服务必须充分体现专科特色这一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护理人员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确保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因多病共存、一病多症等特点引起的复杂的病情变化,为老年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3.2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了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老年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中,除了注重对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观看录像《为自己工作》、学习南丁格尔精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等形式的活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软技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从而拉近老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结果显示,培训后,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由(76.2±4.5)分提升至(87.6±5.6)分(P<0.001)。

4小结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6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教学改革;高职教育;学习投入;实践教学

人口老龄化是近几年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全国范围内的医学院校认识到了老年护理知识与护理技术的重要性,为此各大院校护理专业不仅开展了老年护理理论教学同时还开展了与老年护理活动相关的实践教学。当下为了强化老年护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为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与实际护理工作进行衔接,许多医学院校将护生带入到专业的养老护理院,学生实现与老人的面对面交流。但通过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开展实践教学确实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意识到老年护理学的重要性。但这种与老人近距离接触的实践教学形式并没有将学生参与到老年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许多学生仍然抱着完成教学实践学习活动的心态参与老年护理实践学习活动,而并没有意识到学习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实际意义。在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重要性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老年护理学的学习当中,这也是造成现阶段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学生可以提升在老年护理学学习的投入,某医学高职院校对2019级学生开展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习实践性教学改革。经实践结果表明,经过教学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可有效的调动学生在老年护理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在老年护理学学习中的投入程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国内某医学高职院校201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0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1-5班学生为实验组,接受全新实践教学法,共计150人,6-10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共计152人,接受常规时间教学法。实验组学生每6人一组,对照组学生8人一组。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组教学方法(1)教师需在正式授课前,查阅大量相关专业资料,在众多的资料当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与知识点。除此之外制定我国老年人常见的生活健康问题评价问卷,并在正式开始前两周将问卷发放给学生。(2)除了教师以外,学生也需在课程开始之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前预习。(3)各学习小组内部经过讨论后制定出适合本小组成员的老年护理课程学习计划,挑选本小组成员感兴趣的老年护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一份具有针对性的老年人一般状况调查问卷,在课程正式开始前一周交给教师。(4)预备工作完成后,可以正式开始实践教学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养老护理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老年人之间开展近距离的交流,并由小组成员将交流过程中老年人所透露出的护理需求进行整理与记录。根据记录内容完成教师发放的评估问卷,同时选择小组代表对本次实践学习体会进行阐述,并上交实践学习报告,最终由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1]。2.对照组教学方法与实验组学生采用同样的学时,教师同样将学生带领到养老护理院,使用传统实践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养老护理员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基本情况,学生自愿组合学习小组,与老人进行随机交流[2]。

(三)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小组发言与实习报告进行评价,评价采用十分制,小组发言与实习报告满分各为五分。每次实践课结束后,教师根据小组发言情况与实习报告的情况进行评分,个人最后得分与实习报告得分为学生最终得分。(2)评价学习投入,教师经查阅资料后,选择已经过信效度调查分析的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效果进行评价[3]。评价量表通过17条条目构成,包括活力维度、奉献维度、专注维度,其中活力维度条目6个、奉献维度条目5个、专注维度条目6个。使用Likert七级计分法,分级为0-6七个计分等级,分数等级越高代表学生的实际学习投入越高。(四)统计学方式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分析,如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一)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无论是在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方面的成绩进行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由此可以证明学生的总成绩并不能有效证明由于实践教学方法的不同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否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4]。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将不同实践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素质的影响效果,但是从本质出发,全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与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于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重视程度[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价结果详见表1。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

经过本次研究调查发现,采用全新实践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投入程度,对各维度进行观察,其中活力维度、奉献维度得分差,P<0.05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以证明全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进行护理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全新的实践教学方式适合高职学生学习护理知识与技能,更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与积极性[6]。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投入评价详见表2。

三、讨论

采用全新的实践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开展老年护理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老年护理学习的投入程度,为日后实习活动奠定基础。在全新实践教学法下培养出的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老年群体真正存在的健康问题与需求,包括健康意识程度、生活方式健康程度等。这是因为全新实践教学方法进行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老年护理相关资料,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有效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确保学生可以切实掌握老年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7]。在使用全新实践教学方法开展老年护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针对性的与老年人展开交流,从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学习到的老年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向老年群体宣讲老年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等相关知识,从而在根本上帮助老年人提升对老年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实习后,最终可以实现与老年人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为进一步向老年人展开健康护理知识教育奠定基础[8]。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强化对老年保健、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提供了有效手段,从根本上帮助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待老年护理岗位的态度,不仅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也提升了学生日后的工作兴趣[9]。因此,经过本次研究显示,新实践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学习投入程度与综合素质[10],适合在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

四、结束语

经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对于老年护理的意识强度不足,而随着老年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医学院校对于老年护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学生在学习老年护理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差的学习投入。为了增强学生在学习老年护理过程中的投入,本次研究选取国内某医学高职院校201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老年护理学习投入进行分析研究。将研究对象的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接受新实践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仍然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经过一系列教学预先准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评价。同时以人数、活力、奉献、专注、总成绩维度为基础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投入评价进行对比,最终发现新实践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进行老年护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投入,提升了学生对于老年护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转变了学生对老年护理行业的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新教学实践方式对于医学院护理专业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学生对于老年护理学习投入的提升可以向社会老年护理行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面对现阶段日益严重的老年问题,社会对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日渐迫切,而新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并且有助于学生的日后工作。有效解决了社会对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量,提供更加优质的老年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梦媛.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7-48.

[2]马秀娟.高职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205-206.

[3]曾雄爱,叶大庆,吴春花,等.基于体验式学习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6):82-85.

[4]丁肃,赵丽娜.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8-10.

[5]蒋玉宇,滕丽萍,邱玉宇,等.以职业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63-64.

[6]刘祚燕,张雪梅,陈茜,等.老年护理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华西医学,2015,30(3):558-561.

[7]穆晓云,乔丽娇,赵宏,等.教学模式改革对护生《老年护理学》学习兴趣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29):3696-3697.

[8]杨支兰,孙建萍,姚太平,等.高职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60-162.

[9]刚海菊,蒋红梅.对《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5):507-509.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7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老年护理;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4.8亿,占世界老年人口近1/4[1]。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退化,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人口。《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当前高龄老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4000多万,这些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增加,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2],而这种服务须由具备一定医学常识的照护人员提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将“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列为15项重要任务之一,而在《“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则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涉老相关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我校注重老年护理服务人才的培养,从加强师资培训、改善实训条件、调整教学计划等入手,在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相关课程中加强老年护理相关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并组织护生参加老年照护1+X证书考试。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本校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改革、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提供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为本校三年制及2+3学制护理专业学生,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本校护理专业16个班,其中三年制高职护理一年级9个班、二年级4个班,五年制护理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共848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护理专业学生;排除标准:在外实习的、无法上网的护生。

1.2调查方法

调查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将原始问卷录入问卷系统,并在指导语中说明问卷填写相关事项,生成问卷链接和二维码,先随机抽取某班护生进行预调查,根据问卷情况和护生意见对调查方式、指导语等内容进行修订。之后清除预调查数据,由调查人员联系班级辅导员发放问卷进行正式调查,数据由问卷网站进行自动收集汇总。调查过程中,少数护生可能由于操作不当、网络不畅、硬件不支持等原因没有完成问卷填写,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752份,有效回收率88.7%。

1.3调查工具

1.3.1一般资料及从业意愿调查问卷根据文献查阅结果及个别护生访谈结果,预判影响从业意愿的各项因素,确定一般资料收集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有关生活经历及学习经历等,具体为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制、年级、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的时间、与老年人的关系、家人对老年人的态度、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否有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是否完成实习。1.3.2对老年人的看法(KAOP量表)该量表是由Kogan于1961年设计,用来测量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倾向和刻板印象程度,中文版KAOP量表由赵思宇等[3]汉化,并根据中国国情对原量表中“老年人一旦有条件就愿意放弃工作”一条及其反向题目进行删除。量表共32个条目,属自评式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比为0.813,Cronbach′sα系数为0.830,重测系数为0.865。由16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6个负向态度条目组成。采用Likert6级评分法,其中“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有点不同意”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同意”计5分,“非常同意”计6分。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积极,对老年人看法越正向[4]。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AU在线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中,年龄范围15~22岁,平均为(18.38±1.767)岁;男生38名(5.05%),女生714名(94.95%);独生子女85名,非独生子女667名;2+3一贯制140名,三年制高职612名;一年级516名,二年级191名,三年级45名;完成实习者32名,未完成实习者720名。为便于做卡方检验,将从业意愿中愿意和非常愿意归为愿意从事,不确定、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归为不愿意从事,将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及从业意愿做交叉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的时间、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有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是否完成实习的护生在从业意愿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情况与老年护理从业意愿无明显相关性(P>0.05)。

2.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于老年护理行业的从业意愿

研究对象中,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数分别为55和316人,占比分别为7.31%和42.02%,累积百分比为49.33%;选择“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数分别为46和12人,占比分别为6.12%和1.60%;对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持不确定态度的人数为323人,占比为42.95%。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仅占49.33%。

2.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看法

调查显示,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总分为(116.273±12.383)分,其中正向态度得分为(62.328±6.913)分,负向态度得分为(53.944±8.628)分。将不同从业意愿护生的KAOP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2.4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将单因素分析中老年护理从业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进入回归方程的有KAOP总分、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这4个因素。模型R2为0.111,意味着上述自变量可以解释老年护理从业意愿11.1%的变化原因。模型通过F检验(F=18.691,P<0.05),模型公式为: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03+0.009×KAOP总分+0.186×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0.263×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0.282×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并且D-W值在数字2附近,因而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具体见表3。

3讨论

3.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整体不高

本次调查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低于同类研究,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仅占49.33%,低于杨玉洁等[5]针对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意愿调查(55.9%),显著低于黄铁牛等[6]针对高职护理学生的从业意愿(76.1%)。可能由于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所学校,且生源局限在省内,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地域同质性,提示本省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知可能低于国内其他地方,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对象中对是否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持不确定态度的仍占到42.95%,说明研究对象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知尚不十分明了,存在左右摇摆的情况,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可帮助其认识该行业,从而确定从业意愿。

3.2不同特征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有所差异

(1)护理学为第一志愿的护生从业意愿明显高于护理学非第一志愿的护生(P<0.05),这表明老年护理作为护理的一个专业方向,与护理专业有着相同的内涵,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内涵,树立专业信念,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需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有关职业内涵、职业精神的渗透,正面宣传护理职业形象,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和热爱。(2)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经历的护生从业意愿明显高于没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经历的护生(P<0.05),原因可能在于护生已经学习了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中也贯穿了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故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增加老年护理相关课程或者将老年护理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这将有助于护生正确认识该行业,提高从业意愿。(3)在个人经历方面,有照顾老年人经历的护生从业意愿明显高于没有照顾老年人经历的护生(P<0.05),这说明充分接触和了解老年人有助于提高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故在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增加养老机构、老年福利机构、老年病房等场所的服务性学习及护理岗位实践课时,引导护生与老年人建立友善关系。

3.3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较高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更积极此项调查显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的看法持中等态度

(116.273±12.383)分,明显低于杨玉洁等[5]针对五年制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看法(150.36±19.49)分以及陈玲等[7]对于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136.15±16.54)分。这说明研究对象对老年人尚有很多刻板印象,需要加强老年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老年护理工作的引导。由表2可以看出,对比不同从业意愿护生对老年人的看法,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比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更积极。且由表3可以看出,KAOP总分也进入了回归方程,这些都说明对待老年人的看法可能是影响老年护理工作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3.4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经历及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对于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的影响最大

由表3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老年人的看法(KAOP总分)、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及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均会对老年护理从业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其中,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及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对于老年护理从业意愿影响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要提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加强老年护理相关课程的授课和增加老年护理相关实践是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党俊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党俊武,魏彦彦,刘妮娜.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赵思宇,张会君,刘涛,等.科根对老年人态度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31-833.

[4]YENCH,LIAOWC,CHENYR,etal.AChineseversionofKogan'sattitudetowardolderpeoplescale:reliabilityandvalidityassess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ies,2008,46(1):38-44.

[5]杨玉洁,李惠萍,方勤.五年制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4):75-77.

[6]黄铁牛,何晓璐,王丽娟,等.高职护生对医养结合的认知程度及从业意愿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8,17(12):61-65.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8

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我院2013级新入学护理专业本、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574份,收回问卷574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2013级本科191人,2013级专科357人;男生25人,占4.56%;女生523人,占95.44%;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8.78±0.88)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照护专业的认知及态度等内容。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集中发放、集中收回。

3.资料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调查表数据库,双录双输所有数据;统计过程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相关样本多重比较等。

二、结果

1.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我国老年人判定标准一项中,本科生105(54.98%)认为60岁以上为老人,专科生231人(64.71%),总共336人(38.70%),可见在这一项中总体认知率偏低,其中专科生认知较本科生低。本科生95人(49.73%),专科生117人(32.77%),总共212人(61.30%)听说过“人口红利”。在是否听说过老年长期照护的选择上,本科生68人(35.60%),专科生212人(59.38%),总共280人(51.09%),专科学生认知比本科学生高,可能与专科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老人经历有关。

2.护理专业新生照顾老年人的经历。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生79人(41.36%),专科生177人(49.57%),总共256人(46.71%)有照顾老人的经历。

3.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了解情况。

本科生109人(57.06%),专科生295人(82.63%),总共404人(73.72%)。数据显示专科生对老年照顾专业的了解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可能与现目前主要针对专科学生开设该专业有关。

4.护理专业新生了解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途径。

排在第一位的是讲座30人(23.72%),后面依次为教师授课81人(14.78%),网络媒体73人(13.32),杂志、书籍46人(8.39%)。可见学校宣传是新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途径。

三、讨论与对策

1.加深对老年照护的认识。

调查表明目前有大部分护生对老年照护有初步了解,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护生有照顾老人的经历,对老年照护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很多人将老年照护等同于老年病护理,而后者只是对某种老年疾病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措施,而老年照护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医疗护理范围,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护理,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老年群体的需要。护生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老年照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以适应需求。

2.加大对老年照护的宣传力度。

老年照护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护生对老年照护认识偏差大。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媒介,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提升老年照护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3.加强护理专业情感培养。

护理情感教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对老年照护专业认知教育、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等方法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专业情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兴趣中培养专业技能,让学生看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和作用建设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专业可发挥积极作用。

4.增强老年照护职业认同感。

增强职业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加强职业前景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我国老年照护起步晚,很多人对老年照护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混淆了老年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实际上,我们需要对老年人提供的应该是全身心的照护,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老年照护属于专科护理,改变护生对老年照护发展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老年照护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消除顾虑;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对老年照护的需求大大增加,老年照护职业前景可观;老有所养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护生,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照护事业发展尽力,实现自我价值。

5.探索适合老年照护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

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与医院、社区、养老院、家庭等多方合作,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护生通过小组方式参与到老年照护的实践中去,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6.改变本专科护生认知差异大的现状。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9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7级护理专业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名,女生84名,年龄17~20岁,平均(19.4±1.8)岁。1.2方法。1.2.1教学安排。根据老年护理学课程内容,将实践教学分为3部分: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针对各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分别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将活动地点安排在模拟实训室、幸业养老院、东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教学组织与管理。实践前,教师按照老年护理学教学内容细化实践教学计划,分别制定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和老年人健康教育3部分教学内容实施细则,确立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见表1)。1.2.3实践教学组织形式。(1)选择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此次实践教学带队教师,至少配备3名。在医院实习时选择护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作为实习教师,每10名学生配备一名实习教师。(2)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每组9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每次教学效果评估工作,以轮转方式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完成实践教学。1.3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安排。1.3.1模拟实践教学(1)教师根据老年护理学课程自制老年人健康评估单,根据这一阶段教学目标进行实践;(2)各小组学生相互讨论,根据评估细则分析老年人健康问题,以此判定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3)讨论结束后,教师收集学生健康评估单,相关小组学生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4)教师对此次模拟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教学结束后,学生将模拟实践教学资料和实践体会加以整理并上交。1.3.2养老院活动。由90名护理专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对养老院老年人进行慰问和生活帮扶等。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日常护理知识进行实践,给老年人梳头、洗脸等,结合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进行体格检查,讲解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运用课堂所学的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养老院的老年人大多数是孤寡老人,身体较为健康,但心理状态不佳,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和健康宣教,既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也能加深对老年护理学的理解,增强尊老爱老意识[4]。1.3.3社区实习。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知识学习后,带队教师轮流组织其进入我院附属医院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专业实习,主要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咨询,针对老年人多发疾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如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用药指导等。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入户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老年人健康状态制定专业化饮食、运动、睡眠方案,从各个方面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5]。社区老年人相比养老院老人,生活状态和健康状态都较好,学生通过社区实习,可以充分了解多层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升护理能力。1.3.4医院实习。附属医院实习主要是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知识组织的实践教学,由实习教师向学生介绍老年人常见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发病情况,针对性地讲解某些重点病症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5]。在理论讲解结束后,由实习教师轮流带领学生进入病房进行护理实践。医院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必经的实践教学项目,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护理行业相关知识,适应护理工作,切实提高护理水平。1.4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结束后,由课题组自行设计实践教学调查问卷,从知识能力、实践态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几方面进行成绩评估。问卷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5分为合格,76~85分为良好,86~100分为优秀。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00%。1.5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

2结果

实践教学后,学生在知识能力、实践态度、实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成绩均较好(见表2)。

3讨论

老年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独立性,从而为将来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教师而言积极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3.1发扬传统美德,激发学习兴趣。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拓展,能加深学生对人口老龄化国情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热情。目前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尊老爱老意识比较淡薄,对老年护理工作认识不深刻[6]。实践教学中,学生走进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老年人生活状态,增强尊老爱老意识,培养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应用所学老年护理知识,锻炼沟通交流技巧。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3.2学校教学和临床护理无缝对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及时消化和巩固。通过对学生进行3个阶段的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到老年群体中,熟练掌握老年专科护理技术,在学校教学和临床护理无缝对接的环境中增强老年护理意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3.3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学校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疾病的特点,进行老年人健康评估,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常见健康问题护理、常见疾病护理、安全用药护理及临终关怀护理等,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年人制订合理的生活计划,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从心灵上抚慰老年人[7]。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临床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准确把握老年人的心理,运用合理、亲切的沟通方式与之交流,从而有效提高沟通能力。3.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临床护理工作从单纯地为病人提供身体和生理照顾逐渐扩展到为病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生理护理、心理咨询与疏导、健康指导与教育,所以临床护理需要多人共同配合完成,以帮助病人早日康复[8]。在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帮助及心理疏导,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在活动中,学生的角色是健康教育和指导者、精神卫生和心理支持的提供者、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管理者、护理对象同家庭以及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者、健康保健团队的协调者,从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培养了合作意识,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肃,赵丽娜.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8-10.

[2]赵丽娜.老年护理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7):137-139.

[3]余昌妹,杨晔琴.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8):75-76.

[4]张敏.社会实践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10):57-59.

[5]郭爱梅,廖剑英,王国富,等.《老年护理学》校外实践平台合作模式的建设思路[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6):84-86.

[6]李琳,马秋平,阳绿清,等.生活模拟体验训练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8(10):38-39.

[7]李春,吴小婉.《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养老院护理实践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14):23-25.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10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信函方式对山东省二级以上医院及老年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老年护理专业工作内容、老年专科护士岗位现状及需求三大部分。问卷由被调查单位护理部主任或老年专业科室主任、护士长填写。共发放问卷162份,回收99份,回收率为61.1,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2.9。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整理并统一编码,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建立的数据库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山东省老年护理专业现状

2.1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92所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49所,二级医院41所,老年医疗机构2所。其中41所(占总数的44.6)设有老年专业科室。被调查单位现有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共1373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2.2老年护理工作内容

老年护理工作内容的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老年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见表2;从业人员对老年护理专业知识熟悉程度和需求情况,见表3;老年护理专业发展需求情况,见表4;老年护理专业科研方向需求情况,见表5。

2.3老年专科护士岗位设置与需求状况

目前,我国临床专科护士制度的推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准入要求、培训内容、资格认证等方面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将老年专科护士的定义暂定为:老年专科护士是指以一定的老年专科护理工作经验为基础,经过系统化的老年专科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并通过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认证获得证书,能熟练运用老年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从事老年专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l4]。“老年专科护士”与“在老年专科工作的护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能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不同,在回答关于“目前本单位是否设置了老年专科护士岗位”的问题时,被调查的92个单位中,有28.3%未作答,只有16.3设置了该岗位。虽然其中有超过半数还没有设置该岗位,但90以上的单位都表示对老年专科护士的需求,且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3讨论

3.1强化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提高老年护理专业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从业人员非常需要补充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因此,应尽快对老年护理队伍进行岗位培训。可以通过建立与岗位任职资格、职称挂钩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调动从业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有效学习的自觉性[5]。通过继续教育方式,让从业人员更新老年护理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锤炼思维能力,成为老年护理专业的业务骨干。

3.2合理设置老年专科护士岗位,加快老年护理专业建设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单位都表示对老年专科护士的需求,且需求量会逐年上升。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可以预测将会有更多的综合医院设立老年专科病区,老年专科医院将应运而生且不断发展壮大。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也会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这些都需要专业化的老年护理人才。因此,根据需要设置老年专科护士岗位势在必行。调查显示,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应加快护理保险立法进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障制度,将老年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今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需要护理的老人将日益增多。此外,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和老年空巢家庭的普遍化,依靠家庭护理老人将越来越困难,因此,老年护理的社会化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明显滞后,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几乎是一项空白,导致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尽快在医学教育中设置老年护理专业,有计划地培养具有高水平和老年护理专长,能独立解决专科护理工作的疑难问题,并可以指导其他护士的老年专科护士迫在眉睫。